从历史的角度看贸易自由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

从历史的角度看贸易自由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
从历史的角度看贸易自由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

从历史的角度看贸易自由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

摘要:通过对贸易自由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理论发展历程的描述,得出两者在历史发展中适应时代交替出现的结论。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直观的表现两者的利弊。最后得出结论,从世界史的角度看,贸易保护主义占据主导地位,但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各国联系的日益紧密,贸易自由主义势必引领主流思想。

关键词:贸易自由主义贸易保护主义发展历程利弊

一、引言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经济有了飞速的发展,在世界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国家间的经济往来和经济的融合日益深化。促进经济的开放、融合、交往与发展的重要因素,就是国际贸易。国际贸易是指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往来,伴随历史的发展,这种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无论从表面的规模、种类等方面来讲,还是从其内在的性质来说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整个世界史来看,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在国际贸易方面起到了不同的作用,两者交错出现共同发展,基本适应了经济发展的每一个不同阶段的需求。在16世纪至17世纪中叶,重商主义作为国家富强的伟大旗帜,起到了前所未有的商业鼓舞作用。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英国各种经济成分也发生了变化,光荣革命推动了英国政治体制的变革,为经济的进一步变革提供了保障。同时,重商主义强调积累财富,藏富于国,这对于商人扩展和促进自由贸易积聚财富起到了限制作用。在这样的背景下,自由主义应运而生。主张自由主义的代表人物有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等。另一方面,从本国国家利益出发,重商主义是最早有系统的并有具体政策及政策目标的保护主义,李斯特对重商主义又有所继承和发展。在经济萧条时期,保护主义对一国经济的稳定和复苏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文献综述

1.自由主义贸易理论发展历程

十八世纪六十年代在英国开始的产业革命,开创了蒸汽机和大机器工业的时代,生产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开始确立。新兴的工业资产阶级需要有更广阔

的国际市场,以推销其工业品。而重商主义的保护贸易政策阻碍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形成了新兴工业资产阶级的障碍。在这种历史背景之中,英国工业资产阶级便要求实行在世界市场上进行无限制的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政策。这样自由主义逐渐的产生,它主要经历了古典自由主义、主张国家干预的自由主义、主张恢复古典自由主义的新自由主义这三个阶段:

第一,古典自由主义的贸易理论。自由贸易最初是在亚当·斯密的绝对利益说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利益说的基础上产生的。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理解古典自由主义学说。

①“经济人”假设中的经济自由主义思想。斯密指出:“每一个人,在他不违反正义的法律时,都应听其完全自由,让他采取自己的方法,追求自己的利益,以其劳动及资本和任何其他人或其他阶级相竞争”。1为实现个人的自由活动,斯密反对国家干预主义。

②古典贸易理论中的经济自由主义思想。斯密指出,为顺利实现国际分工,要求在国与国之间实现自由贸易,只有在自由贸易的条件下,各国的绝对优势才能发挥。而李嘉图进一步提出了以比较优势学说为中心内容的国际贸易理论。2

③市场机制理论中的经济自由主义思想。斯密认为,在自由竞争的条件下,每种商品的上市量自然会使自己适合于有效需求,从而使商品的市场价格趋向于自然价格。李嘉图指出只要是实行自由经济制度,国际的自然趋势是永远发展的,财富和人口永远不会减少。3

④分配理论中的经济自由主义思想。古典经济学在分配理论中的经济自由主义思想,主要体现在他们反对国家对分配活动的干预,针对分配领域中出现的问题,他们主张通过市场解决。

第二,现代学派的自由贸易理论。以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的生产要素禀赋学说以及其后提出的与生产要素禀赋说相背离现象的里昂惕夫之谜为发展主线。

生产要素禀赋学说又被称为赫—俄模型,其主要内容是:不同商品的生产需要投入不同的生产要素比例,而不同国家所拥有的生产要素是不同的,因此,一国应生产那些能密集地利用其较充裕的生产要素的商品并出口,以换取那些需要密集

1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252页。

2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第154页。

3顾钰民、伍山林:《保守的理念——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当代中国出版社,2002年版,第6页。

地使用其较稀缺的生产要素的进口商品,各种要素的价格将会因商品和生产要素的移动以及进一步发展或因其中一种遇到较小阻力而趋于均等化。4

在早期,里昂惕夫对赫—俄原理确信不疑,按照这个理论,一国拥有较多的资本,就应生产和输出资本密集型产品,而输入较稀缺的劳动力要素生产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基于以上认识,他利用投入一产出分析方法对美国的对外贸易商品结构进行具体计算,其目的是对赫—俄原理进行验证。结果发现,作为世界上资本最充裕的国家,美国出口的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的是资本密集型产品,即要素充裕度差异不能有效地决定贸易方式。5这一由里昂惕夫发现的赫一俄理论与贸易实践的巨大背离现象使美欧国际贸易学术界大为震惊,被人们称为里昂惕夫之迷或里昂惕夫悖论。里昂惕夫之谜引发了西方经济学界大规模的辩论和验证,由此带来了二战以后自由贸易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第三,新自由主义的贸易理论。新自由主义是20世纪30年代后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当代西方经济学说。这一学说以主张经济自由和反对国家干预为基本特征。其主要思想有以下三点:

①推崇市场机制,反对国家干预。哈耶克指出:“人类的主要问题,这些有限的关心是怎样能够产生有效的刺激以使他们自愿尽其所能为那些他们不了解的需要作出贡献。经济学家们认为发展完善的市场是一种使得人们加入比他们所理解的更为广泛深入的一种过程的有效方式,正是通过市场才使得他们能够为‘与自己毫不相干’的目标贡献力量”。6

②主张私有制,反对公有制。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认为,私有制经济具有自身内在的稳定性,在市场这一“看不见的手”的调节下,私有经济能够自动地实现经济的均衡,使经济自动地稳定在可接受的失业水平上。哈耶克表示:“正是由于生产资料掌握在许多个独立行动的人的手里这个唯一的缘故,才没有人来控制我们的全权,我们才能够以个人的身份来决定我们要做的事情。如果所有的生产资料都落在一个人手里,不管它在名义上是属于整个‘社会’,或是属于独裁者,谁操有这个管理权,谁就有全权管制我们”。7

4陈宪、韦金鸾:《国际贸易——原理·政策·实务》,立信会计出版社,2004年版,第78页。

5多米尼克·萨尔瓦多:《国际经济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15页。

6哈耶克:《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第15页。

7哈耶克:《通向奴役之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01页。

③宣扬经济自由,反对计划经济。哈耶克极力反对计划经济,他认为,统制经济、计划经济是自由主义最大的障碍,是一条“通往奴役之路”。而资源配置的信息只能靠个人去获取,并通过市场过程进行交换和传递,就能实现资源合理配置的目的。8

2.保护主义贸易理论发展历程

纵观贸易保护主义的发展,它已经经历了四个阶段:重商主义阶段、保护幼稚工业阶段、凯恩斯主义阶段和新保护主义阶段。

第一,重商主义阶段。在资本主义初期,为了积累货币资本,西欧国家采取强制性贸易保护的重商主义。重商主义认为货币是一国财富的根本、富强的象征,一切经济活动的目的是积累财富,获取财富的途径则是对外贸易顺差,因此主张国家干预经济活动,鼓励本国商品输出,限制外国商品输入,追求顺差,使货币流入国内,以增加国家财富和增强国力。托马斯·孟指出:“对外贸易是增加我们的财富和现金的通常手段,在这一点上我们必须时时谨守这一原则:在价值上,每年卖给外国人的货物,必须比我们消费他们的为多”。9

第二,保护幼稚工业阶段。汉密尔顿、李斯特从产业发展的角度认为,贸易保护是为了在特定发展阶段保护本国处在成长过程中的幼稚产业。但是他们并不主张一国要采取持久的贸易保护政策,贸易保护不仅有产业选择,还有时间限制。当某一特定的工业成长起来以后,就需要拆掉贸易保护的壁垒。李斯特说:“经验告诉我们,风力会把种子从这个地方带到那个地方,因此荒芜原野会变成稠密森林;但是要培养森林因此就静等风力作用,让它仔若干世纪的过程中来完成这样的转变,世界上岂有如此愚蠢的办法?如果一个植树者选择树秧,主动栽培,在几十年内达到相同的目的,这倒不算是一个可取的办法吗?历史告诉我们,有许多国家,就是由于采取了那个植树者的办法,胜利实现了它们的目的。”10

第三,凯恩斯主义阶段。凯恩斯认为贸易顺差是有利的。因为,维持国内就业有赖于大量的投资,而投资来自于国内还是国外是没有区别的。在一定时期内,一国国外投资的多寡是由贸易顺差的大小决定的,而出超是要靠增加输出、减少输入实现的,因此,贸易顺差促使就业增加的道理,同国内投资可以增加就业的道

8顾钰民、伍山林:《保守的理论——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当代中国出版社,2002年版,第28页。

9托马斯·孟:《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33页。

10弗·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41页。

理是一样的。而且,在政府不能直接控制国内利率和其他投资引诱的情况下,增加贸易顺差是政府增加国内投资的唯一的直接办法,也是政府减低国内利率、提高国内投资引诱的唯一间接办法。因此,他驻扎政府干预国际贸易,实行扩大出口、限制进口的贸易政策。11

第四,新保护主义阶段。20世纪 70年代后,美国经济实力和竞争力下降,为了摆脱困境,采取了新贸易保护主义。相对此前的贸易保护主义主要以关税壁垒为手段,新贸易保护主义主要依赖于绿色壁垒、技术壁垒、反倾销和劳工保护等非关税贸易壁垒。贸易保护变得更加模糊、更加隐蔽、更难管理。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实施主体变成发达国家,贸易保护的对象不是幼稚产业,而是一些国际产业迁移中衰退的产业。此外,随着福利国家观念的普及,现代社会对政府干预的期待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贸易保护主义在现代社会又有抬头趋势,并且具有新的特征。12

3.自由主义贸易理论和保护主义贸易理论的局限性分析

①自由主义贸易理论的局限性

1.自由主义贸易理论在政治上显得很幼稚,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反过来,上层建筑也影响着经济基础,两者是不容分割的。但自由主义贸易理论则忽视了后者,过分强调经济力量的重要性,可是从历史角度来看,政治力量也起到了关键的作用。13

2.自由主义贸易理论强调国家之间进行开放的经济贸易往来,可是忽视了此种经济上的交流使得一部分较弱小的国家过分依赖其他国家,从而缺乏经济上的独立性,进一步丧失政治上的自主权,给本国国内经济造成了很大的伤害。

②保护主义贸易理论的局限性

1.保护主义贸易理论易于引发国家之间的贸易摩擦与冲突,使得国际贸易不能顺利进行,国家之间利益分配不均,甚至可能引发政治上的冲突,导致国际局势不稳。

2.从一国国内的角度来看,很难从长远的角度看出保护何种产业是最有效率的,因此保护主义贸易理论很容易成为利益集团利用的工具,通过游说政府部门等手

11廖涵、陈立兵:《西方经济学说的发展》,湖北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90页。

12王晓明:《新国际贸易的全方位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2页。

13贸易保护还是贸易自由——当前经济危机条件下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学分析,兰州学刊,2010(4)

段,保护对自身发展最有利的产业,然而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之间存在的差异,利益集团攫取个人利益的同时很可能伤害了国家利益,导致国家产业长足发展不利。

三、从世界史的角度看,贸易保护主义占据主要地位

贸易自由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作为两种指导国际贸易的思想,在世界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指示性作用。由以上归纳可知,贸易自由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的存在区间是不同的,两者均适应了不同的时代需求和国家利益需求。从总体上看,贸易自由主义的出现是国际贸易开始与发展的契机,迎合了资本主义出现和快速崛起的潮流。贸易保护主义在国家经济平稳发展时能够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随着国与国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人才、资金、技术等的流动日益加强,全球化市场的日渐确立,贸易保护主义是时代发展的大趋势。可是,从历史的角度看,虽然多种学说以及实践经验论证了贸易自由主义的可取性,各国的政策并不完全偏向自由主义,相反,各国的制定贸易政策融入了相当部分的保护主义,在国家经济形势不好的情况下更是如此,比如1929年到1933年的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美国即抛弃了之前的放任自由政策,转为国家干预经济政策,有利的保护了本国工业,降低了失业率,也为接下来美国经济的腾飞奠定了基础。平常国际贸易的环境也会掺杂保护主义成分,国际贸易壁垒从未消失过,而今虽然关税壁垒有所减弱,但非关税壁垒的出现,对国际贸易也造成了很大的挑战。保护主义的存在是一切从本国国家利益出发理论的运用,也说明了国际贸易发展并不充分,尚有很大的提高空间,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与互信不足,世界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贸易自由主义是国际贸易发展的大方向,但贸易保护主义将长期存在。从以下案例中做进一步分析。

1.美国201钢铁案

2002年3月,美国以欧盟、日本等8国出口的钢铁产品损害了美国钢铁业为由,动用“201条款”,宣布对多种钢材加征为期3年的进口税,税率总水平达30%。为报复美国提高进口钢材关税,6月,欧盟对美国部分商品征收100%的关税,墨西哥、日本、韩国等也纷纷提高关税或采取紧急保障措施。虽然世贸组织最终裁定美国违反WTO规则,但钢铁贸易战给双方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据估计,单是

欧盟2002年就损失高达2.4亿美元。而美国在承受近数亿元损失的同时,更导致了7.4万个钢铁消费者失业。

分析:事实证明,各国进行国际贸易的根本出发点是攫取利益,最大程度的维护本国国家利益。而且,国家在进行贸易保护的时候缺乏长远考虑和全局计划,一个国家的贸易保护行为会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激起其他国家的不满,各国纷纷制定贸易保护政策,则会对世界贸易造成重大打击。由此可以看出,在经济平稳发展阶段,过分注重本国短期利益,使用贸易保护手段,对人对己都是非常不利的,这也说明贸易保护主义虽然仍占据主导地位,但其终将消亡的命运。

2.韩国对汽车产业的贸易保护

在汽车工业起步时期,韩国政府为保护国内汽车市场,实行了严格的汽车进口管制措施。1962年实施了《汽车工业保护法》,提高进口汽车关税,对购买外国高级汽车的顾客进行特别税务检查,通过课征高额消费税限制进口轿车的使用;通过贷款限制,限制进口商一次性大量进口国外汽车;禁止在电视和报刊上做广告等。在对本国汽车市场给予有效保护的同时,韩国政府通过各种补贴和优惠措施,降低本国汽车生产成本,鼓励本国汽车出口。这些贸易保护手段的合理使用,使得韩国形成了独立的汽车工业体系,大幅提高了汽车工业的国际竞争力,更拉动了国内经济的发展。

分析:以上案例是贸易保护主义在幼稚工业保护上的运用,通过合理的税收等措施,有效的促成了本国一新兴产业的长足发展。可见,贸易保护主义的合理运用,涉及到对象、时间、力度、措施等,禁止恶性保护,即过分限制外国产品等的进入、制定苛刻的贸易条件等。

四、结论与启示

贸易自由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作为两种相互对立又交错出现的思想,并存至今,在国家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发挥着各自举足轻重的作用。从世界史的角度看,保护主义占据主要地位,大多数国家都从本国国家利益出发,大力扶持本土产业,限制进口。但从长远的角度看,随着各国经济联系日益紧密,贸易自由主义势必代替贸易保护主义,在经济发展中起到领头作用,这对于整个世界经济的进步是至关重要的。

七、参考文献

(1)哈耶克:《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出版(2)艾哈德:《来自竞争的繁荣》,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出版。

(3)弗·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4)贸易保护还是贸易自由——当前经济危机条件下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学分析,兰州学刊,2010(4).

(5)托马斯·孟:《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 (6)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年版

(7)哈耶克:《通向奴役之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8)顾钰民、伍山林:《保守的理论——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当代中国出版社2002年版

(9)廖涵、陈立兵:《西方经济学说的发展》,湖北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10)王晓明:《新国际贸易的全方位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美国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主义

本科生课程论文课程名称:中国经济学前沿问题研究 论文题目:美国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主义 学生姓名谢子龙 所在专业经济学 所在班级1093班 学号200911511329 评阅教师居占杰职称教授 时间2011年11月28日

美国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主义 摘要:自2008年金融海啸爆发以来,美国实体经济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大量企业公司或者破产倒闭,或者大幅裁员,致使美国国内失业人数大幅增加。而作为世界出口大国之一,中国的产品,尤其是较为低端的日用品、工业产品等,在美国的市场占有率相当大。面对金融海啸的冲击,迫于国内企业的压力,美国政府的贸易保护主义逐渐抬头并趋势日益增强,指责中国以不正当的价格或手段对美国进行产品倾销,导致美国国内大量企业倒闭,失业率飙升。自2008年以来,美国数次针对中国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甚至实行惩罚性关税,以限制中国产品在美国的销售。 关键字:贸易保护主义;反倾销;美国 一、贸易保护主义的含义及特点 贸易保护主义,是指在对外贸易中实行限制进口以保护本国商品在国内市场免受外国商品竞争,并向本国商品提供各种优惠以增强其国际竞争力的主张和政策。在限制进口方面,主要是采取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两种措施。前者主要是通过征收高额进口关税阻止外国商品的大量进口;后者则包括采取进口许可证制、进口配额制等一系列非关税措施来限制外国商品自由进口。 在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较晚发展的资本主义国家,常常推行

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发达国家则多提倡自由贸易,贸易保护主义只是用来作对付危机的临时措施。到了垄断阶段,垄断资本主义国家推行的贸易保护主义,已不仅仅是抵制外国商品进口的手段,更成为对外扩张、争夺世界市场的手段。 贸易保护主义有以下特点:第一,主要保护手段由关税转到非关税措施。一系列的国际贸易与关税谈判中形成的决议,大大降低了关税总水平,于是各国转而采取非关税措施来推行保护主义政策。这些措施灵活、隐蔽、限制性强,世界贸易总额一半以上受到各种非关税限制。第二,保护政策对产品的针对性越来越强,如对工业品限制减少和降低,但对农产品的保护却极少松动,对工业品中不同商品的限制也有很大差别。第三,实行保护政策所针对的国家和地区的区分加强了。一般地说一国总是针对自己直接、强劲的竞争对手加强保护主义政策,而对其他国家则适当放松。世界多数国家都是根据自己的国情和竞争对手的状况,分别采用自由贸易和保护主义政策,以期保护本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增强其在国际中的竞争力。 保护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保护国内市场以促进国内生产力的发展。这与早期的重商主义的保护贸易目的很不相同。重商主义限制进口,鼓励出口,其目的是为了积累金银财富;主张的保护贸易的目的则是为了提高创造财富的生产力。表现方式主要有:出口补贴,进口关税和进口配额。国家广泛利用各种限制进口的措施,保护本国市场免受外国商品的竞争,并对本国商品给予优待和补贴,以鼓励出口。 保护的重点。重点保护的对象是那些对国家独立自主和经济发展

世界贸易组织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世界贸易组织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1994年4月15日,在摩洛哥的马拉喀什市举行的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部长会议决定成立更具全球性的世界贸易组织(简称“世贸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 WTO),以取代成立于1947年的关贸总协定(GATT)。世界贸易组织是当代最重要的国际经济组织之一,目前拥有158个成员国,成员国贸易总额达到全球的97%,有“经济联合国”之称。 WTO虽然号称“经济的联合国”,但不容否认的是,在当今贸易自由化进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毕竟是少数发达国家,全球贸易自由化、投资自由化进程也是在发达国家占支配地位的国际环境中进行的。它们通过WTO来制定符合本国利益的多种贸易、投资及经济运行规则,这决定了WTO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局限与问题,在WTO多边贸易体制发展中必然交织着各种矛盾和冲突。每个国家加入WTO就是为了使自己能够获得更多的利益,然而这些规则的不公平性使得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受到的伤害。因此成员国之间的贸易争端就发生了。这就是即使具有约束力,还依然有争端的原因。 贸易自由化是指世贸组织各成员在货物、服务和与贸易有关的投资要逐步实现自由化,即各成员方保证履行世贸组织负责实施管理的乌拉圭回合和以后世贸组织成员达成的协议与协定,逐步降低关税,减少贸易壁垒,消除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扩大货物、服务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方面的准入度。 WTO是与LMF和WB齐名的世界经济体系三大支柱之一,它建立在深厚的经济、法律、体系组织和理论的基础之上,是不可代替的,具有长久的生命力、活力和可持续发展力。它在推动国际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使自己永葆青春。 随着国际社会经济贸易的不断发展,国际经贸领域的贸易战也日见频繁。世界贸易组织在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其宗旨、目标、原则、规则、组织和机制方面的特点体现了WTO主体价值观和灵魂的集中表现。在解决国际经济贸易纠纷方面,世界贸易组织自成立以来就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世界贸易组织还存有一些弊端。 WTO此机构的目标原是为了监督新的全球秩序,确保其合法;然而WTO目前没有任何类似民主机 页脚内容1

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

根据以下内容及教材16-2 P271,思考: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能否改善美国贸易赤字?美国如何才能改善其贸易赤字? 政策如何影响贸易余额?【曼九,第六章开放的经济】P114 假定经济开始时处于平衡贸易的位置。也就是说,在世界利率上,投资I等于储蓄S,净出口NX等于零,让我们用我们的模型预测本国和外国政府政策的效应。 国内的财政政策首先考虑,如果政府通过增加政府购买来扩大国内支出,小型开放经济会发生什么变动。因为S=Y-C-G,G的增加减少了国民储蓄。在世界实际利率不变的情况下,投资保持不变。因此,储蓄降至投资以下,现在一些投资必须通过从国外借款来融资。由于NX=S-I,所以,S的下降意味着NX的下降。经济现在出现了贸易赤字。 【这里的S是国民储蓄,即私人储蓄+政府储蓄(或公共储蓄)】 同样的逻辑适用于税收的减少。减税降低了T,增加了可支配收入Y-T,刺激了消费,减少了国民储蓄。(即使部分减少的税收进入私人储蓄,但公共储蓄的减少量是全部的减税量;总体来看,储蓄减少。)由于NX=S-I,国民储蓄的减少又降低了NX。 图6-3说明了这些效应。一项增加了私人消费C或公共消费G的财政政策变动减少了国民储蓄(Y-C-G),因此,使代表储蓄的垂线从S1移动到S2。由于NX是在世界利率水平上的储蓄曲线和投资曲线的距离,所以,这一移动就减少了NX。因此,从平衡贸易出发,一项减少国民储蓄的财政政策变动引起了贸易赤字。 政府购买的增加或减税减少了国民储蓄,从而使储蓄曲线从S1向左移动到S2。结果是出现了贸易赤字。 国外的财政政策现在考虑当外国政府增加其政府购买时,小型开放经济会发生什么变动。如果这些外国是世界经济的一小部分,那么,它们的财政政策变动对其他国家的影响微不足道。但是,如果这些外国占世界经济的一大组成部分,它们的政府购买增加就减少了世界储蓄。世界储蓄的减少引起世界利率上升,正像我们在封闭经济模型中看到的(记住,地球是一个封闭经济)。 世界利率上升提高了借贷的成本,从而减少了我们的小型开放经济中的投资。由于国内储蓄没有变化,储蓄S现在大于投资I,我们的一部分储蓄开始流向国外。由于NX=S-I,所以,I减少也必然使NX增加。因此,国外储蓄的减少导致本国贸易盈余。 图6-4说明了一个从贸易平衡出发的小型开放经济如何对国外财政扩张作出反应。由于政策变动发生在国外,所以,国内储蓄与投资曲线保持不变。唯一的变动是世界利率从r1*上升到r2*。贸易余额是储蓄和投资曲线之间的距离;因为r2*时的储蓄大于投资,所以,存在贸易盈余。因此,从贸易平衡开始,由于国外财政扩张引起的世界利率上升导致了贸易盈余。

开 题 报 告 论文题目: 新贸易保护主义下中美贸易问题研究

开题报告论文题目:新贸易保护主义下中美贸易问题研究 文章的目的与意义: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全球经济受到重创。而作为世界经济的中心,美国经济自然也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如何使美国从危机之中走出?新贸易保护主义就是在此时重新抬头。从1996 年—2011 年的16 年间,美国是向中国发起反倾销案件第二多的国家,共发起反倾销案件91 起,占到了中国遭受反倾销总量的14。自从奥巴马政府上台之后,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出台,表明美国政府明显是加强了对中国的贸易制裁。并且,其形式更加多样化、复杂化、集中化,对中国制裁的力度也不断加大。例如,2009 年10 月对中国钢绞线产品实施7.53%至12.06%的惩罚性关税、对中国钢格栅板产品实施7.44%的惩罚性关税后;2009 年11 月5 日,美国商务部初步裁定对从中国进口的油井管征收最高达99.14%的反倾销税。2012 年 3 月22 日,单单一天时间美国就像中国的四种制造业进行反倾销调查。其力度之大、规模之广、时间之频繁更是前所未见。本文的写作目的在于试图从新贸易保护主义下的中美贸易摩擦入手,结合金融危机后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在社会壁垒、知识产权壁垒和其他隐蔽性壁垒方面的新变化,提出金融危机下中国应对美国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策略。 二、国内外关于该论题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近年来,新保护主义下中美贸易摩擦问题引起了众多中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并迅速成为一个热门的研究课题。1、国外学者研究状况近年来,国外学者的研究主要集在中国为何会受到包括美国在内的如此之多的国家的,“特殊照顾”已经连续16 年位列WTO 组织成员国中遭受反倾销、反补贴最多的国家之一。Wayne M. Morrison 的《China —U.S. Trade Issues》是写的比较不错一本论述中美贸易摩擦问题的著作。其中,作者的观点是美国一方面在享受中国廉价商品给美国公民带去福利的同时,很多制造类、销售类的企业由于中国企业的竞争而濒临破产。作者认为,如果出于中国是人口大国而其制造业、销售业成本低廉所带来的竞争优势,那么美国无权也不应该进行反倾销、反补贴。如果中国企业在拥有如此巨大的人口红利的同时仍然享受政府的各种优惠待遇,从而打压美国企业,此种做法将是美国政府所不能允许的。Henry 的《China’s Ascent in Global Trade Governance: From Rule Taker to Rule Shakerand Maybe Rule Maker 》的观点是,随着中国自从2001 年加入WTO 开始。中国已经逐渐从过去的WTO 的“规则听从者”变成了现在的“规则协商者”,而且凭借着起高速的经济增长速度,有望在未来成为WTO 的规则制定者。而这又是美国长期所独有的特权,中美贸易的摩擦不断发生、不管发升级、不断多元化也是必然趋势。Mihir A. Desai 的《Securing Jobs or the New Protectionism: Taxing the Overseas Activitiesof Chinese Multinational Firms 》是比较客观的论述当前中美贸易问题。2008 年金融危机后,很多美国议员鼓动加强对包括中国在内的美国进口大国进行贸易制裁,从而达到支持美国国内企业,增加就业机会的目的。作者从实际案例分析,发现美国政府的很多举措,大大超越了保护本国企业的程度,完全运用了贸易保护主义的诸多手段制造贸易摩擦。2、国内学者研究状况与国外学者的论述相比较而言,我国学者更加趋向于从中美贸易战入手从而引申到中美全面对抗中,中国应该如何取得竞争优势这一方面。《新贸易保护主义的演变及对策研究》是由李清,孙东升以及邓丽娜三人所写。从新贸易保护理论的演变入手,比较详细地介绍了以反倾销、技术壁垒等为代表的新贸易保护手段;分析了其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并相应地提出了有关应对策略。《中美贸易摩擦的战略考察》由丘杉所著,讲述了贸易摩擦正不间断地

贸易保护主义

简谈经济全球化以及贸易保护 【摘要】 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飞速发展,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加深,合当今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经济、贸易全球化过程中相互依存,摩擦等不可避免。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深入发展,处于经济全球化浪潮中的中国,与世界经济的整体联系日趋紧密。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的建设和发展必将产生越来越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既有积极有利的一面,也有消极不利的一面;既是新的发展机遇,也是严峻的挑战。其中,贸易保护主义是最具代表性的表现。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贸易保护主义 一经济全球化(Economic Globalization):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简单的说也就是世界经济日益成为紧密联系的一个整体)。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 二贸易保护主义(Trade P rotectionism):指在对外贸易中实行限制进口以保护本国商品在国内市场免受外国商品竞争,并向本国商品提供各种优惠以增强其国际竞争力的主张和政策。在限制进口方面,主要是采取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两种措施。前者主要是通过征收高额进口关税阻止外国商品的大量进口;后者则包括采取进口许可证制、进口配额制等一系列非关税措施来限制外国商品自由进口。 1

15-16世纪期间,随着科学和生产力的发展以及大发现的来临,各国对外贸易逐渐扩大,国际交换日益繁荣,分工也开始逐渐跨越国界。但是国际交换关系尚未形成确定的体系,世界经济正待萌芽。 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中叶,随着第一次科技革命的产生和发展,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国际分工迅速发展,改变了世界面貌,密切了各地联系,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为全球各地区、各国和各民族的沟通和未来经济全球化奠定了基础。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出现了一发电机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它的推动下,社会生产力飞速发展,国际分工不断加深,商品交换的范围日益扩大,统一的无所不包的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开始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速了战后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世界货币金融关系的变化和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推动了跨国公司和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井引起了世界经济结构和经济战略的变化。它对国际关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一方面加剧了资本主义各国发展的不平衡,使资本主义各国的国际地位发生了新变化等。 目前,经济全球化已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并对世界各国经济、政治、军事、社会、文化等所有方面,甚至包括思维方式等,都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主要表现有: 贸易自由化:随着全球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技术贸易的加速发展,经济全球化促进了世界多边贸易体制的形成,从而加快了国际贸易的增长速度,促进了全球贸易自由化的发展,也使得加入到WTO组织的成员以统一的国际准则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生产国际化:生产力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极大地推动着世界市场的扩大。以互联网为标志的科技革命,从时间和空间上缩小了各国之间的距离,促使世界贸易结构发生巨大变化,促使生产要素跨国流动,它不 仅对生产超越国界提出了内在要求,也为全球化生产准备了条件,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 2

贸易保护主义的演变

贸易保护主义的演变 保护主义,即以维护本国利益作为是否适用本国法律的依据;任何侵害了本国利益的人,不论其国籍和所在地域,都要受该国法律的追究。它既是特殊利益集团所导致的结果,也是一般公众对于变化感到忧虑的反应。伴随保护主义的是巨大的经济代价。而经济的变化直接导致贸易保护主义的演变—新贸易保护主义 新贸易保护主义是在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竞争日益加剧的背景下,以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为指导,利用WTO的相关协议和本国法规和贸易政策,限制进口以保护本国弱势产业和就业免受外国商品的竞争和冲击,其关注的焦点由传统理论所关注的经济问题扩展到社会问题,由产业发展转向了人类本身.同时通过补贴、税收优惠以及政府与部门的合作计划促进国内高科技产业发展,创造比较优势,提高高科技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从而维护本国在国际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和经济利益。 新贸易保护主义的表现形式: 新贸易保护主义又被称为“超贸易保护主义”或“新重商主义”,是20世纪80年代初才兴起的,以绿色壁垒、技术壁垒、反倾销和知识产权保护等非关税壁垒措施为主要表现形式。目的是想规避多边贸易制度的约束,通过贸易保护,达到保护本国就业,维持在国际分工和国际交换中的支配地位。它们在维护民族利益,保护资源与环境的旗帜下,行保护之目的,具有名义上的合理性,形式上的隐蔽性,手段上的欺骗性和战略上的进攻性等特点。它是由国际竞争加剧﹑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的发展和发展中大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不断地高等因素造成的。具体特点表现为:(1)绿色壁垒: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人类日益面临像大气污染、温室效应、有毒废物排放、物种灭绝、资源枯竭等生态环境方面的问题,引起了世人的严重关注。一些工业发达国家以此为借口,凭其经济和技术的垄断地位,制定了一系列苛求的环保措施和高于发展中国家技术水平的环境质量标准,并以此作为市场准入的条件,对本国市场和工业形成保护,构筑一道绿色屏障,主要包括绿色标志﹑绿色包装﹑环境成本等。(2)技术壁垒:科学技术与管理水平的提高,使各国的产品技术规范、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日益科学与成熟,并推动经济向前发展,但发达的工业化国家依其经济和技术优势而制定的技术规范、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以及由此而衍生的认证标准、评审程序和认证、认可制度等则名目繁多,复杂多变,具有强烈的国家意识的主观性、目的性和苛刻性,对有关国家的产品和服务构成了技术障碍,令其难有作为,主要包括市场准入和认证认可制度。 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发展趋势: 1、相对金融危机发生前几年而言,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将进入一个高发期。一方面,金融危机后是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显著抬头的一个时期,另一方面由于近年来我国对外贸易一直保持较快增速并已成为全球最大出口国,加之中国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经济大国,无疑将成为其他经济体实施贸易保护主义最集中的国家。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崛起,西方大国、尤其是美国出于自身战略利益考虑,企图从战略上遏制中国经济发展。其中对华采取

浅谈自由贸易与保护贸易的利弊

浅谈自由贸易与保护贸 易的利弊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浅谈自由贸易与保护贸易的利弊 摘要:在当今世界经济中,国际贸易政策在各国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已成为国际贸易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对自由贸易和保护贸易的利弊进行分析,进一步肯定了自由贸易在长期的国际经济交流与发展中对于提高各国乃至全世界的福利有着积极作用,同时指出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在不同的阶段应实行符合本国实际的贸易政策,在特定的情况下,贸易保护主义有其积极作用,不能一概而论,只有正确认识、把握两者之间的关系,才能保证贸易利益的最大化。 关键词:自由贸易贸易保护利弊分析政策选择 国际间的贸易政策是一把双刃剑,既不能说贸易保护政策绝对的好,也不能说贸易自由政策绝对的不好。随着全球性金融危机的蔓延及扩展,以美国、欧盟、日本为首的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开始抬头,其它国家也不同程度的采取相应的贸易保护措施。其实,不管是自由贸易还是贸易保护,它们代表的是不同国家统治阶级或统一国家统治阶级内部集团的利益。实际上都是隐藏着不同集团利益之间的斗争。下面我门将对这两种贸易政策进行利弊的分析。 1.自由贸易 自由贸易政策的含义及其演变 英国不仅是第一个产业革命的发源地,也是世界上最早实行自由贸易政策的国家。18世纪70年代,英国建立了大机器工业体系的发展急需开放国内市场,开拓国际市场,以销售产品和满足原材料的供应。经过新型工业资产阶级与贵族地主阶级长期斗争之后,自由贸易理论和政策终于代替了高关税保护政策,在英国确立了主导地位。主要表现在①废除了贸易保护主义的法律;②减少应税商品数目,降低关税税率;③取消贸易垄断,下方贸易经营权;④建立多边优惠贸易关系。 自由贸易政策是指在国际贸易活动中奉行市场开放准则,通过消除贸易歧视和限制,实现商品、资金、劳务、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在国际间的自由流动,以获取最大化经济利益为目的的贸易方式。换言之,各国在商品、资金、劳务、技术、信息等要素方面均具有一定程度的比较优势,通过自由贸易,就可以把自身的要素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利益。当然,这须具备两个前提条件:一是进行自由贸易的国家必须是独立自主的,能够把握住自己的经济命脉;二是这个国家必须具有一定的要素优势。否则,自由 贸易的结果必定是以卵击石或血本无归。自由贸易的利弊 自由贸易的好处 首先,实行自由贸易在理论上可使得贸易双方从贸易中获得利益,从而促进各国乃至整个世界福利水平的提高。自由贸易能够使各国以相对较低的价格获得自身所稀缺的商品或服务,使得本国可以从贸易创造中获得利益。而一旦采取贸易保护措施,贸易创造所引起的利益增加须抵消因贸易转移所引起的利益减少,从而使福利的增加量减少。 其次,能够使得资源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有效配置,促进本国经济发展。自由贸易政策的实行,使得资本、劳动、技术等要素在国际间实现了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对于贸易

20世纪以来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及其动因的研究

20世纪以来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及其动因的研究 政教师范101 1003012032 陈茜 摘要:随着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的发展,各国的经济利益被更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但是在这些经济利益背后又隐藏了很多的矛盾与冲突,贸易保护主义就是其中之一,美国尤其明显。对美国贸易保护政策的研究,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主要通过对美国贸易政策的演变和为何对中国实施的原因的研究,来探讨贸易保护在当今社会的地位和意义。 关键词:美国;贸易保护主义 当今世界,几乎所有国家都实行某种形式的保护,常有的手段包括关税、配额以及其他非关税壁垒。1996年3月11日,美国新鲜西红柿和铃状椒种植者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提出申请,指出他们受到了墨西哥冬季蔬菜进口的冲击,希望获得美国联邦政府的价格补贴。申请中还指出因为墨西哥的倾销行为,由于墨西哥的出口贸易中,农产品占据了相当比重,因此这一起反倾销案的最终结果将会对墨西哥产生重大影响。这个案例都体现了贸易保护主义对于国家经济的重要影响。 一、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演变 贸易保护总是作为自由贸易的对立面而存在,但是在理论渊源上他们却都来源于重商主义理论,不同的是自由贸易理论是在对重商主义的批判上建立起来的。[1]20世纪初期到30年早期,美国的对外贸易政策总体上还是以“高关税”的贸易保护为主。第一次世界大战使贸易保护重新抬头。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美国的外贸政策随着罗斯福总统的上任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整,1934年,,《1934 年互惠贸易协定法案》出台,使得美的外贸政策中关税变得可以调整。70年代开始,美国的外贸政策再一次全面回归到贸易保护主义轨 道。虽然美国一直对外宣称其贸易指导思想仍然是贸易自由化,但是它却打着“公平贸易”的大旗逐渐使其贸易保护政策变得合法化。80年代,美国一次出台了许多关于贸易竞争的条款。90年代,美国外贸政策突出的特点就是采取了单边主义贸易政策。 21世纪以来,911事件和08年金融海啸让美国的经济陷入了阴霾,小布什和奥巴马采取一系列措施拯救经济,因此,贸易保护在这个阶段显得尤为明显。 二、美国贸易保护的动因 (一)对总的动因的研究

贸易保护主义应对措施

金融危机后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来势汹汹。积极有效应对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对外贸易的重点内容。 (一)强化理论研究,建有自我特色的壁垒体系 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经济发展有别于一般的发展中国家。在如何应对或利用贸易壁垒措施的问题上应有自己的特点。在此我认为:①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强化职能部门的管理职能,利用其在人才,技术和信息上的优势,加强理论研究,力使自己的思想脉络与国际思潮保持一致;②及时归纳、总结和提升过去50多年来我国在工业化进程中在控制管理方面所出现的好的经验和好的做法,在与国际惯例相融的基础上,力使其上升到理论,并指导实践;③在明确指导思想的基础上,整合现有的资源,理清职责,分头把关,共同维护市场的经济秩序。 (二)加强宏观调控,强化进出口企业的分类与指导 设立壁垒机制的目的一是确保商品质量,促进商品出口;二是对特定商品的进口实行控制和变相控制,以达到国家的政治目的和经济目的。不同商业背景的进出口企业对此会有不同的反应。如何使政策效用最大化是我们致力于壁垒体系建设的目标之一。 (三)加强对贸易规则技术创新体制的建设 新贸易保护主义尽管其历史不长,但为各国政府所青睐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其形式的多样性,手段的有效性和技术法规的合理性,其政策对经济福利损失的影响往往难以估量。我国虽已初步地建立起了有自我特色的壁垒体系,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体系的系统性、规范性和差异性有待完善和提高,政策的艺术性有待加强,技术手段的多样性则有待进一步地提高。就我国目前而言,应着眼于未来,在尊重、理解和吸收国外有益经验的基础上,加快我国贸易规则技术创新体制的建设步伐。通过规则的不断创新,使不同的政策能有效地叠加,从而达到维持市场秩序之目的,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 (四)重视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作用 市场运作,政府主导是我国市场壁垒体系建设的前提与保障,也是依照“关键的少数,次要的多数”之技术经济原理而做出的必然选择。惟有有所为,才能有所不为,才能集中必要的优势资源于重要的少数,以最小的代价发挥最大的效用。目前,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但现实的问题是如何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具体做法,有以下几点: 一、转变贸易增长方式,化解对华贸易保护措施的实施基础 加大重点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我国钢铁、有色、化工、纺织等已成为频频遭受贸易保护措施的敏感领域。对此,应加大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摆脱目前以低价竞争、规模扩张为主的出口发展模式,实现出口和产业结构优化、协同增长。鼓励一般贸易发展,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将低附加值、高耗能、高污染的加工贸易环节转移出去,降低加工贸易在我国进出口贸易中的比重。 优化出口产品结构,鼓励企业向低碳、品质和社会责任方向努力,要实行差别化、多层次的出口政策导向,加大对中小企业出口的金融支持,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和品牌建设。鼓励企业多打低碳牌、质量牌、社会责任牌,努力探索满足不同类型进口国对环保、健康、品质等方面的要求和标准。 积极扩大向新兴市场的出口。金融危机后,美、欧、日等发达市场需求将出现程度不同的萎缩。对此,我国应将调整的重点放在扩大新兴市场上,积极开拓东亚、拉美和非洲市场,继续推进出口市场多元化。 二、鼓励企业走出去进行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和对外直接投资 鼓励和扶持企业走出去,构建跨国公司。在重视货物出口和服务贸易的同时,要更加鼓励有实力的资源型、耗能污染型企业走出去,开展对外直接投资,把商品输出优势转变为资本输出优势,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

论文贸易保护和自由贸易的博弈

贸易保护主义和自由贸易的博弈 经济法律系国际经济与贸易 @@@@@@ @@@@ 指导教师 @@@@@@ 【摘要】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如何妥善处理好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如何缓解国际贸易摩擦对我国经济长远发展的影响,如何从自身的角度抓起来加快我国经济发展,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事情,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重要的战略问题。 本文从贸易保护主义的相关概念入手,通过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分析贸易保护主义与自由贸易的博弈,接着详细分析了博弈各方贸易保护的动因,最后重点提出了应对贸易保护主义的策略和建议。 【关键词】贸易保护;自由贸易;博弈 前言 纵观世界经济发展史,贸易保护主义往往是伴随着经济危机而出现的。自2008年爆发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衰退,世界各国大多出现了经济严重下滑、金融市场动荡不安、国内需求明显降低、失业率不断上升、对外贸易受限等多种复杂而棘手的问题。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以美国为首的一些国家则纷纷挥起了贸易保护主义大棒,筑起了自己的小堡垒,将贸易保护主义再次作为各自的庇护伞。世贸组织的很多成员国不惜违背国际贸易原则而纷纷效仿美国等坚持贸易保护主义的国家,频频地使用贸易救济措施来保护本国产业不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新一轮的贸易保护主义就这样相继在世界各国诞生了。[1] 一、贸易保护主义概述 贸易保护主义是相对于自由贸易主义而言的,它是指一国或地区为了使本国的产业、商品避免受到外国或其它地区商品的竞争,而通过实施限制进口,鼓励出口,并向本国内的商品提供各种优惠措施以增强其综合竞争力的国家贸易理论或政策。贸易保护主义分为传统的贸易保护主义和新贸易保护主义。其中,传统的贸易保护主义是指一国或地区通过征收高额进口关税的手段来限制外国商品的大量进口,以保护国内商品和服务在国内市场上免受外国商品和服务等的竞争的政策主张。随着世贸组织等多边贸易体制的加强,对传统的贸易保护主义的限制日益加强,其作用也相应的逐渐弱化。鉴于此,自上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发达国家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创新出来了新的贸易保护主义来代替传统的贸易保护主义。所谓新贸易保护主义是指通过实施公平贸易、保护环境、绿色壁垒、技术壁垒、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特别保障措施和知识产权保护等非关税壁垒为主的新贸易保护主义手段,来躲避多边贸易体制的管制,达到限制外国商品自由进口的目的,从而维护本国的贸易和就业。新贸易保护主义较传统的贸易保护主义,在名义上具有更加的合法性、在形式上具有更好的隐蔽性、在技术上具有更明显的歧视性、在实际效果上具有更高的保护性。[2] 二、贸易保护主义与自由贸易的博弈分析 (一)贸易保护主义与自由贸易的静态博弈 在当今贸易保护主义与自由贸易并行的时期,运用博弈论从静态和动态博弈来比较分析两种贸易政策,使得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贸易保护主义存在的弊端,在当今时代实施自由贸易的重要性,了解为什

贸易保护主义-中英文

贸易保护主义-中英文

Trade Protectionism 贸易保护主义 1 The fact that trade protection hurts the economy of the country that imposes it is one of the oldest but still most startling insights economics has to offer. The idea dates back to the origin of economic science itself. Adam Smith’s The Wealth of Nations, which gave birth to economics, already contained the argument for free trade: by specializing in production instead of producing everything, each nation would profit from free trade. In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it is the direct counterpart to the proposition that people within a economy will all be better off if all people specialize at what they do best instead of trying to sell sufficient. 1.贸易保护伤害贸易伙伴国的经济,这一经济学上的见解,虽然老套但仍令人吃惊。它的来历可以追溯到经济学的起源。当亚当?斯密写出《国

浅谈自由贸易与保护贸易的利弊

浅谈自由贸易与保护贸易的利弊 摘要:在当今世界经济中,国际贸易政策在各国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已成为国际贸易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对自由贸易和保护贸易的利弊进行分析,进一步肯定了自由贸易在长期的国际经济交流与发展中对于提高各国乃至全世界的福利有着积极作用,同时指出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在不同的阶段应实行符合本国实际的贸易政策,在特定的情况下,贸易保护主义有其积极作用,不能一概而论,只有正确认识、把握两者之间的关系,才能保证贸易利益的最大化。 关键词:自由贸易贸易保护利弊分析政策选择 国际间的贸易政策是一把双刃剑,既不能说贸易保护政策绝对的好,也不能说贸易自由政策绝对的不好。随着全球性金融危机的蔓延及扩展,以美国、欧盟、日本为首的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开始抬头,其它国家也不同程度的采取相应的贸易保护措施。其实,不管是自由贸易还是贸易保护,它们代表的是不同国家统治阶级或统一国家统治阶级内部集团的利益。实际上都是隐藏着不同集团利益之间的斗争。下面我门将对这两种贸易政策进行利弊的分析。 1.自由贸易 自由贸易政策的含义及其演变 英国不仅是第一个产业革命的发源地,也是世界上最早实行自由贸易政策的国家。18世纪70年代,英国建立了大机器工业体系的发展急需开放国内市场,开拓国际市场,以销售产品和满足原材料的供应。经过新型工业资产阶级与贵族地主阶级长期斗争之后,自由贸易理论和政策终于代替了高关税保护政策,在英国确立了主导地位。主要表现在①废除了贸易保护主义的法律;②减少应税商品数目,降低关税税率;③取消贸易垄断,下方贸易经营权;④建立多边优惠贸易关系。 自由贸易政策是指在国际贸易活动中奉行市场开放准则,通过消除贸易歧视和限制,实现商品、资金、劳务、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在国际间的自由流动,以获取最大化经济利益为目的的贸易方式。换言之,各国在商品、资金、劳务、技术、信息等要素方面均具有一定程度的比较优势,通过自由贸易,就可以把自身的要素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利益。当然,这须具备两个前提条件:一是进行自由贸易的国家必须是独立自主的,能够把握住自己的经济命脉;二是这个国家必须具有一定的要素优势。否则,自由贸易 的结果必定是以卵击石或血本无归。自由贸易的利弊 自由贸易的好处 首先,实行自由贸易在理论上可使得贸易双方从贸易中获得利益,从而促进各国乃至整个世界福利水平的提高。自由贸易能够使各国以相对较低的价格获得自身所稀缺的商品或服务,使得本国可以从贸易创造中获得利益。而一旦采取贸易保护措施,贸易创造所引起的利益增加须抵消因贸易转移所引起的利益减少,从而使福利的增加量减少。 其次,能够使得资源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有效配置,促进本国经济发展。自由贸易政策的实行,使得资本、劳动、技术等要素在国际间实现了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对于贸易各

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发展现状及影响

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发展现状及影响 20世纪70年代,随着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崛起,美国经济面临着国际竞争加剧,贸易逆差与经济滞涨。美国开始中断二战以后一直奉行的贸易自由化政策,转而实行以配额、许可证等非关税措施为主要手段的贸易保护政策,从而掀起了新的贸易保护主义浪潮,并延续至今。 新贸易保护主义又被称为“超贸易保护主义”或“新重商主义”,是20世纪80年代初才兴起的,以绿色壁垒、技术壁垒、反倾销和知识产权保护等非关税壁垒措施为主要表现形式。目的是想规避多边贸易制度的约束,通过贸易保护,达到保护本国就业,维持在国际分工和国际交换中的支配地位。它们在维护民族利益,保护资源与环境的旗帜下,行保护之目的,具有名义上的合理性,形式上的隐蔽性,手段上的欺骗性和战略上的进攻性等特点。 一.产生原因 1、国际竞争加剧 在全球化时代,市场经济制度逐步演化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制度,而竞争是市场经济最主要的特征之一。目前,竞争已不再作为单纯的“手段”或“工具”存在,而逐步演变成为实现国家利益和企业利益的重要手段。各国政府不仅

在国际竞争中保护自身的产业与贸易利益,而且直接介入本国企业与外国企业之间的竞争。当本国产业和劳工群体受到进口冲击时,来自公众的呼声或其他政治压力必然使政府倾向于对这些领域实行保护,以排斥竞争的威胁。 2、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的发展 随着跨国公司及其海外经营的发展,国际贸易的流向和贸易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不断提高。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国际贸易差额的分布。跨国公司通过内部分工和核算体系,在内部贸易中获得了较为稳定的收益,但却把各国账面上贸易差额的此消彼长以及由此引发的贸易摩擦甩给了各 国政府。作为承接跨国公司产业转移最集中的地区之一的亚洲地区制成品出口的迅速增长,使其对美国、欧盟保持了较大规模的贸易顺差,而美国和欧盟跨国公司在亚洲地区投资企业的出口已经成为美国和欧盟贸易逆差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发达国家处理贸易逆差的政策并不主要针对这些大跨国 公司,而是拿出口国开刀,以解决与这些国家的贸易争端为借口,推行新贸易保护主义。 3、国际贸易中双边主义与区域主义兴起 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双边层面的“自由贸易协定”FTA的签订和实施成为国际贸易发展的新热点。据WTO统计,到2004年,向WTO正式通报的FTA已达106个,WTO

浅论中国当前经济中政府与企业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浅论中国当前经济中政府与企业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企业政府关系,是指以企业作为行为主体,利用各种信息传播途径和手段与政府进行双向的信息交流,以取得政府的信任、支持和合作,从而为企业建立良好的外部政治环境,促进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在企业政府关系中,企业是主体,政府公众则是客体,也即企业政府关系的作用对象。政府公众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体系结构,从公共关系的角度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国家的中央政府和组织利益所触及的各级地方政府;二是政府组织机构的职能部门,企业通过这些部门与政府打交道,接受政府的管理和约束;三是政府组织中的工作人员,在与政府交往过程中,企业需要接触到政府的各级官员、行政部门的助理和秘书,以及职能部门的其他工作人员。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的一个关键问题。它关系到我国企业能否真正成为市场主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能否完善,经济能否实现健康、持续发展、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等重大改革和发展的课题,因此一直受到经济理论界和企业界的关注。本文所涉及的政企关系并不仅仅是政府与国有企业的关系,而是包含了所有性质的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关系。

当谈起政府与企业关系,首先想到的就是政府专业经济管理部门与国有企业之间的关系。但是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其他所有制企业迅速发展,乡镇企业、民营企业、三资企业成为中国经济发展重要支柱。政府与企业关系不再局限于专业经济管理部门于国有企业之间的关系,而政府职能部门与包括国有企业在内的企业整体之间的关系日益引起关注。这是因为职能部门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具有特殊性:首先是职能部门与企业的关系涵盖所有专业领域;其次是职能部门仅仅在某些特定职能上与企业发生关系;第三是职能部门与企业的关系是随机的,非紧密性的;第四是职能部门视企业为均质的,不论企业性质如何,规模多大,都按同等方式平等对待;第五是职能部门与企业的关系多为由法律调整的法律关系,这种关系很难由行政手段调整。因此,职能部门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是现阶段政企关系中的基本关系,在国有企业改革进展到一定阶段后,职能部门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将是政府与企业关系的全部内涵。目前政企双方在职责上越位与缺位行为同时并存。政府的越位行为表现在与国有企业政企不分、干涉企业经营、乱收费等方面。其缺位行为表现在国有资产出资者缺位、公共服务提供者缺位、市场竞争监督者缺位等行为。企业的越位行为表现是一些国有企业私自处置企业资产导致国有资产流失、强迫企业职工购买企业股份等行为。其缺位行为表现有国有企业没能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功能、企业不能按国家政策规定保障下岗职工权益、不履行保护环境职责产生严重污染以及偷税漏税等行为。

浅析贸易自由化背景下我国面临贸易保护主义的原因及对策

浅析贸易自由化背景下我国面临贸易保护主义的原因及对策

浅析贸易自由化背景下我国面临贸易保护主义的原因及对策 摘要:随着生产力和世界范围内商品经济的发展,各国经济联系大大加强,贸易自由化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在这一大趋势下,仍然存在着形形色色的贸易保护或干预主义理论和思潮。随着全球性金融危机的蔓延及扩展,以美国、欧盟、日本为首的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开始抬头,其它国家也不同程度的采取相应的贸易保护措施。本文通过贸易保护主义现状,分析我国面临贸易保护主义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贸易自由贸易保护现状原因对策 贸易自由化是指一国对外国商品和服务的进口所采取的限制逐步减少,为进口商品和服务提供贸易优惠待遇的过程或结果。世界经济的深入发展,全球经济联系日趋紧密,区域经贸协定或双边经贸安排日趋活跃,客观上要求国际贸易向开放化和自由化发展。贸易自由化依然是国际贸易发展的主要趋势。但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倾向依然比较突出。 一、我国面临的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现状 贸易保护主义,是指在对外贸易中实行限制进口以保护本国商品在国内市场免受外国商品竞争,并向本国商品提供各种优惠以增强其国际竞争力的主张和政策。在限制进口方面,主要是采取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两种措施。前者主要是通过征收高额进口关税阻止外国商品的大量进口;后者则包括采取进口许可证制、进口配额制等一系列非关税措施来限制外国商品自由进口。伴随新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和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我国遭遇越来越严重的贸易摩擦和贸易壁垒的限制,形势更加复杂化,花样也不断翻新。新贸易保护主义主要的壁垒形式包括: 1.绿色壁垒 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像大气污染、温室效应、有毒废物排放、物种灭绝、资源枯竭等生态环境方面的问题日益严重,引起了世人的高度关注。工业发达国家以生态环保为借口,凭借其经济和技术的垄断地位,制定了一系列苛刻的环保措施和高于发展中国家技术水平的环境质量标准,以此作为市场准入的条件,对本国市场和工业形成保护,构筑了一道绿色屏障,主要形式有绿色标志、绿色包装、环境成本。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这些都是经过精心设计和构筑的绿色壁垒。 2.技术壁垒 科学技术与管理水平的提高,使各国产品的技术规范、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日益科学与成熟,并推动经济向前发展。但发达的工业化国家依其经济和技术优势而制定的技术规范、

贸易保护主义弊大于利

贸易保护主义弊大于利 开头一辩:我是正方一辩我方的观点是贸易保护弊大于利,当今世界早已经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经济全球化,各国之间经济相互影响,自由贸易可以让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商品无限制的流通,这样市场上可供消费者选择的商品琳琅满目,我方认为自由贸易是国际贸 易发展的必然方向,而贸易保护主义则是阻碍历史前进的壁垒,在各个方面影响到了经济的发展在当前的经济复苏时期各国更是要抵制保护主义贸易保护主义是一种“损人不利己的行为”。 素材:1.贸易保护的坏处1。阻碍了正常的国际分工。使得真正有比较优势的国家不能够发展其比较优势,而保护主义实行的国家却在因此在发展其本身不具备比较优势的产业。 2。一国的保护主义往往会招致另一国的反击,进一步导致两国贸易争端,从更大范围影响到两国各种产业的发展,进一步扰乱国际分工。 素材:美国国会早在1930年全球经济已陷入大萧条时,通过了臭名昭著的《斯穆特法案》,提高进口产品关税,结果引发了各国纷纷仿效的贸易战,加剧并延长了当时的经济萧条。。。 要处理好内需和外需的关系,即使你保护自己的产品,那么也是有一定限度的。在全球经济面临严重衰退的时刻,贸易保护主义只会引起全球的贸易保护主义大战,从而加重全球经济衰退,重挫世界各国复苏经济的努力。贸易保护主义是一种“损人不利己的行为”。各国为保护自身利益的短视做法只会导致事与愿违的结果,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在世界经贸关系日益密切的今天,任何国家都不能关起国门救市,以邻为壑,其结果必然是两败俱伤! 内需只是经济发展的必要因素,在全球化的今天,任何国家都不能脱离世界而孤立存在,没有贸易流通经济就是一潭死水...退一步讲,像中国这样的投资出口导向型国家,储蓄率居高,完全依赖内需是不可能的... 素材:G20峰会发表领导人声明承诺反对贸易保护主义 09 年各国清晰的认识到贸易保护弊大于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