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三篇学习教育学的总结与反思

2019年三篇学习教育学的总结与反思
2019年三篇学习教育学的总结与反思

2019年三篇学习教育学的总结与反思

篇一:教育学的总结与反思

学校的起源以及学校观的

转变

姓名:何欢

学号:20XX22600073

班级:心理健康教育

课程名称:教育学原理

任课教师:王建成

一、学校的起源

20世纪中叶,我国的教育学理论主要受苏联的影响,当时普遍的观点认为:学校产生于统治阶级对教育的垄断;学校产生于培养统治者的需要。麦丁斯基在他编著的《世界教育史》中说:“学校最初

是在蓄奴制社会形成如期,在古代东方各国发生的这些学校和科学还在阶级社会发生的黎明期就已不但成了满足社会需要的武器,而且成了祭司阶级为自身创造社会中特权地位和统治地位的工具。”1康斯坦丁诺夫在和麦丁斯基、沙巴也娃三人合著的《教育史》说:“当私有制、奴隶制、一夫一妻制的家庭出现的时候,原始社会就开始瓦解了人民的统治集团(祭司、首领、长老)划分出来了;有些知识(田地的测量、河流泛滥的预告、病人的诊治等)集中在少数人手中。智力教育跟儿童学各种需要体力劳动的工作分开,并变为祭司的特权。为了讲授这些知识,建立了特殊的机关(学校),这些机关是用来巩固剥削者统治的。”2但是随着理论的不断发展,有越来愈多的学者反对这种从教育与政治的关系角度来考察学校的起源,他们认为这是违背历史事实的主观价值判断,“我们可以把传统的学校起源的理论改造过来,把学校产生的历史条件表述为:社会生产日益发展,有可能使一部分人脱离生产劳动专门办教育和受教育,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对人的智力和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这些智力和能力必须通过创办学校进行训练和培养,文化知识的丰富,学习内容的扩大,特别是文字的产生,有了贮存和传递知识的工具,这就有必要和可能建立有组织有计划的专门教育机关,于是产生了学校。”

我认为,在文字产生后,生产生活经验的积累与传播可以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而又需要有效率的传递,这才产生了专门的教学机构——学校。

二、现代学校观的转变

学校观是指对学校的基本看法。包括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内部人员的看法,也包括社会普通民众的看法;既包括个体的看法,也包括群体的看法。传统的学1

2麦丁斯基著,叶文雄译.世界教育史(增订本)[N].北京,五十年代出版社1950年10月第5版康斯坦丁诺夫等著,李子卓等译.教育史[N].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37年12月第1版

校观建立在传统社会形态的基础上,就学校观的理论取向来看,在传统社会中,人们关注的是学校对社会的积极作用。而不是对个人。功能主义社会学家迪尔凯姆关注教育对社会整合的作用,他认为:“教育的使命和功能就是要在日益分化和异质化的社会中创造和维持团

结与一致。而且,教育应该帮助人们决定应该以

3什么方式调整自己的行为。”冲突主义更是认为教育对维护阶级统治有着重要作

用,如阿尔杜塞就认为:“资产阶级是通过意识形态的方式,而不是通过暴力的方式,实现对学校的控制,而学校教育的功能也就

在于以非暴力的方式维护统治阶级的现状,并通过灌输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在精神和文化上为统治阶级的控制提供服务。”4传统社会中学校的特征具体表现在如下几点5:

1.教育资源私有化。教育资源是指一切农耕转化为教育社会实体构件和教育社会实践活动条件的各种自然因素。6可以分为如教师、教室、图书资料等的有形资源以及校风、学风、学校声誉等无形资源。教育资源是教育活动的载体和基础。在传统观念里,学校的教育资源是属于学校私有的,具有专属性,是服务于本学校的师生员工的,教师授课只对本校学生,教室只能本校师生使用,图书资料不让校外人员借阅,更有甚者,有的学校在大门口竖上“闲人免进”的牌子,更是完全将学校同外界社会隔离开来,学校就成了一个封闭式的专门场所,其教育资源根本无法与社会共享。

2.角色定位行政化。我们的教育行政体制来源于前苏联,是一种自上而下管理严格的中央集权型的体制结构。学校在这一结构中扮演着一种执行角色,往往是教育行政部门对“教育”提出种种价值要求,然后交给学校去实施,学校在教育中的作用只是一种执行命令的“教育加工厂”,没有其应有的自主权,学校的角色定位行政化色彩浓厚。长此以往,学校也乐于把自己当作教育的“下级”,教育行政部门也越俎代庖地行使着许多本不属于他们的权力,过多地干涉了学校的正常发展。

3.教育方式单一化。传统的学校观认为只有全日制、面授的、

进行课堂教学的有围墙的学校才是正规的学校。因此学校的教育方式是单一的,老师、学生、教室、黑板、粉笔、教材就构成了传统学校教学的全部要件,偶尔有之的社会实3

4谢维和.教育活动的社会学分析——一种教育社会学的研究[N]..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谢维和.教育活动的社会学分析——一种教育社会学的研究[N]..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

5郑利霞.传统社会学校观的历史局限性分析[J].教学与管理,20XX:3-4

6傅松涛.教育社会学新论[J].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1997

践、实习、见习也往往流于形式,居于次要地位,更谈不上网

络教育、社区互动了,这种教育方式下,师生之间沟通的渠道也很单一,只限于课堂教学上的师传生受,交流的媒介也只局限于教材等相关内容。

4.教育功能片面化。功能是指事物和方法所发挥的有利的作用,因此教育功能亦可称为教育作用。学校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通过向个体传授文化、经验,促进个体的身心发展和社会化,教育功能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体现的。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曾以美国中小学为例说明学校教育的这种功能即社会化功能和选择功能。这是教育功能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但是,当前学校教育功能发生了极大的偏差,人们过分强调学校教育的选择功能,学校因此成了社会对个人进行鉴别和选拔的一个筛选器。这种片面化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发展,使得学生个性得不到发展,人格扭曲,成为被动接受选拔的学习机器。

5.管理方式泛行政化。学校的存在赖于其本体功能的必然性而

非行政维持,虽然也需要一些行政机构进行日常的协调和管理,但它们应放在服务的位置,而现实学校管理中却是行政权力高于学术权力,注重效率要求而非科学诉求,强调行政服从而非科学规律,学校仿照社会机构进行行政化管理,过分强调学校管理的组织效率。教育行政已成为一项庞大的事业,学校管理的泛行政化现象也日益突出起来。

6.办学方式封闭化。传统观念中的学校是有围墙的、进行课堂

教学的场所,班级授课制是其典型的教育方式,依照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命令行动是其惯有的工作方式,办学只是在这一围墙内按照教育行政部门的指令完成教育任务,孤军奋战,缺乏与社会、家庭的信息交流,没有形成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合力,没有把更生动的教育资源引入学校教育当中,是一种关起门来办教育的封闭型教育模式。

随着1965年法国教育家保罗·朗格朗提出终身教育的思想,美国芝加哥大学校长哈钦斯于1968年又提出学习化社会的理论,学习已不再成为在专门的教学组织机构中进行的专门的系统的知识与技

能的学习,而是正常的日常生活之事,教育成为人的基本人权。在这种教育理念下,教育不再是一生中某个阶段的特定工作,而是贯穿人的一生的事。产业结构调整和职业结构的转换,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使得人们必须不断学习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学习已成为人们

生存的必要条件,教育也从传统的一次性学校教育扩展到终身教育。尊重个体的主体性。

学习化社会是一个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社会。学习的个体和组织构成了学习化社会主体,这些个体和组织既是社会的主体,更是教育的主体。在学习化社会中,学习者的个性得到充分彰显,从传统社会学校中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选择和获取,教育内容和方式也随着学习者的不同因人而异,体现了对个体主体性的尊重。着眼于个体和社会的未来发展。学习化社会的终极目标是推动个体和社会的不断持续发展。学习作为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必须手段,在未来的社会中应该突破传统教育的落篱,成为人伴随终生的必然需求,教育的目标不是指向现实的谋生需求,更重要的是指向个体的未来发展。教育作为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关键要素,不只是满足于社会当前的稳定和繁荣,而

教育学人物汇总(上)

1.孔子 1、教育对象,有教无类。 2、教育作用,社会功能和个体功能 3、教育目标: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 4、教育过程:学思行相结合。 5、教育内容:诗书礼易乐春秋;偏重社会人事,文事,轻视科技与生产劳动。 6、教学原则与方法:启发诱导,因材施教,温故知新,学思行结合。 2.孟子 1、性善论 2、内发论(个体身心发展的诱因)。 3、个人本位论(教育目的)。 4、思孟学派教育过程: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5、教育目的:明人伦 3. 荀子 1、性恶论,首次将“道”“德”二字合用。 2、外铄论(个体身心发展的诱因)。 3、社会本位论(教育目的)。 4、教育目标:基本层次:贤能之士;理想层次:圣人。俗人、俗儒、雅儒、大儒。 5、学习过程:闻见思行 6、强调尊师;闻——见——知——行 7、教育的作用:化性起伪 4.墨子,墨翟兼爱非攻 1、教育作用:人性素丝说 2、教育内容:政治道德教育、科技教育、文史教育、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重视实用技术。突破了儒家六艺的范畴。 3、论‘强力而行’,重视道德行为的锻炼,刻苦磨练精神。 4、知识的来源:亲知、闻知、说知(依靠类推与明故的方法来获得知识)。 5. 道家“绝学、愚民” 1、遵循自然,一切任其自然发展。 2、教育目的:培养上士,隐君子。 3、教学原则:“用反”“虚静”,等充满辩证法的原则。 6. 《学记》中的教育思想 1、学记是我国也是世界第一本教育学专著,成文于战国时期。教育学的雏形 2、教育的功能,社会功能&个体功能 3、教育制度和学校管理 4、教学相长、尊师重道、藏息相辅、豫时孙摩、启发诱导、长善救失、学不躐等 7.苏格拉底 1、问答法,雄辩著名 2、知识即美德 3、产婆术(精神助产术)分讽刺、定义、助产术三步 4、教育目的:培养治国人才,首要任务是培养道德

教育学课程反思

教育学课程反思 随着太阳的日升日落,这个学期已经接近了尾声。教育学这门课程也将要结束,让我对整个课程作一个简单的回顾与反思吧! 作为师范专业,教育学是我的一门非常重要的必修课,这也是获得教师资格试的课程之一,所以从第一节课开始,我就用了百分之二百的精力来应对这一门课。在这个学期中,没有放过一次学习的机会,所以到目前为此都是全勤的。未来也许成为一名老师,所以现在就以一名准老师的纪律来要求自己。一直都以我等老师的原则,从不以铃声来作为上课的标准。课堂上不玩手机,一直都跟着老师的思路走,在课堂上积极发言,积极锻炼老师应有的品质。在课堂下,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并且都是独立完成。在小组报告上,作为一名组长,积极号召小组成员完成报告,并且要求组员要积极表现自己的想法,要有团队精神。所以我对自己在教育学上的分数是;出勤100分,作业95分,发言90分。教育学最满意的是让我在大学里面找到了最有意义的课程,从每天的新闻发享可以了解到更多有关教育学的新闻。了解教育的动态。 在教育学课程上,首先张老师始终是我的榜样,以对学生负责的认真态度,对知识的严谨。其次,教育学让我明白了老师正真的内涵,这一是个专门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老师不仅承但人类社会延续的重任,而教育着祖国未来的下一代,因此责任重大。所以必须要以下品质:热爱学生、热爱教育、能客观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沉着、自制、耐心。对艰苦的教育工作具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具有创意精神,善于接受新事物、新观念等。 教育学这门课程就要完结了,在此我有点个人的想法与建议,只代表着个人的观点。 想法: 1、一周只有四节课而有时只有两节课,而每次都利用一节或两节来讲新闻,所以 剩下讲课程的内容的时间非常的少。 2、在一开始讲新闻的时候,对同学是非常有吸引力,但到了学期的中后段,在同 学讲新闻的时候,很多同学已经不再关注了。 3、小组作业对组员没有起到太多的作用,有些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做。 建议: 1、在讲新闻的时候以小组来作为单位,其它组成员可以随意来点名发言组成员来回答 新闻中的问题。这样就减少了新闻的发言时间。 2、在上课的时候,多点利用小组的作用,节课都评出最认真听课小组进行加分 3、每次的小组作业,都应该给小组一个讨论的时间,结合各方观点,加深同学对教育 学里概念的认识。 个人总结:教育学现在对我只是一个开始,继续对教育学作更深的了解与学习,努力备战2013年深圳市的教育招聘。

教育学基础311重点总结

一. 教育目的和教学目标的关系 教育目的是预期的教育结果,是国家,家长,教育机构,教师对培育什么样的人的总的要求。广义的教育目的还包括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等。教育目的是教学的总方向,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教育评价的根本标准。教学目标是在某一阶段(如一节课或一个单元)教学过程中预期达到的具体结果,是教学工作的依据和评价标准。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必须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这是确保教学有效的基本条件,但是今年仅有具体的教学目标,没有总的教育目的作为指导,教学工作就会失去意义和方向。二. 皮亚杰和维果茨基建构主义的区别 两者都认为知识是个体对经验的建构,但是在知识的实质以及知识的建构过程方面,两人仍存在明显的理论上的差异。皮亚杰的将建构观称为认知或个体的建构主义。认知建构者认为,知识以心理结构的形势存在在学生的头脑之中,这种知识是通过同化,顺华等过程为个体所建构起来的。维果茨基的知识建构则成为社会建构主义。社会建构主义者认为,知识在得以内化之前,以各种社会化工具的形式存在于社会之中,而知识的内化则是个体与社会环境互动的结果。 三. 什么是道德体谅模式 体谅模式是英国学者麦克费尔等人创建的一种侧重培养学生道德情感的德育模式。该模式强调德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社会意识和社会技能,引导学生学会体谅,学会关心。该模式通过使用一套包含大量社会情境问题的教材《生命线》,引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等方式进行道德学习。 四. 简要比较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的异同点 共同点:三者都是以学科为中心的综合课程 不同点:三者对学科之间的知识的综合程度不同。相关课程吧两门以上学科知识综合在一门课程中,但不打破原来的学科界限,融合课程打破了学科界限,把有着内在联系的不同学科知识合并成一门课程,广域课程将各科教材依性质归到各个领域,再将同一领域的各科教材加以组织和排列,进行系统的教学,与相关课程,融合课程相比,其综合范围更加广泛。 五. 美国进步教育运动衰落的原因 1.美国进步教育运动未能与美国社会的持续变化始终保持同步,未能较好的适应美国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2.进步教育理论和实践存在局限性,如:过分强调儿童自由,忽视社会和文化发展对教育的决定与制约作用。 3. 改造主义教育和一些保守主义教育流派的抨击与批判,加速了进步教育的衰落。 六. 参与式观察的优缺点 优:便于了解到真实的信息。便于获得较为完整的资料。便于进行多次观察 缺:易受观察者的主观影响。观察的样本数小,观察结果的代表性不强。 七. 问题解决的基本过程和影响因素 基本过程: 理解与表征阶段:将问题的情境转化为某种内部的心理结构,或者说形成某种问题空间寻求解答阶段:在问题的表征阶段,个体有可能凭借与之熟悉的问题直接提取相应的策略来解决现有的问题,若无这种经验,个体便不得不制定计划,如建立解决问题的子目标层级,或选择相应的解决策略。 执行计划或尝试某种解答阶段:在对问题作出表征并选择好某种解决方案后,个体要执行这一计划,尝试解答。 评价结果阶段:在选择并运用某种解题策略之后,个体应对这一策略运用的结果作出评价,这一过程包括检查与答案相一致或相矛盾的地方。

教育学人物总结

教育学萌芽阶段 中国 孔子-------------《论语》、教学无类、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偏重社会人事和文事、轻视科技与生产劳动、启发诱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因材施教、学思行相结合、温故知新。 孟子---------------性善论、教育目的明人伦、理性、要遵循和发展人的内在能力。 荀子-------------性恶论,化性起伪(通过教育或者学习来改变自己的本性)、基本层次贤能之士、理想层次培养圣人、人才分为四个等级(俗人、俗儒、雅儒、大儒)、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闻---见---知---行)、强调尊师、 墨翟------------兼爱、非攻,主要体现科学技术教育和训练思维能力、重视“说之”。 道家-------------主张遵循自然原则, 《学记》---------1、教育功能:“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有学乎”“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政治、“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个体功能 2、教学相长、尊师重道、藏息相辅、豫时孙摩、启发诱导、长善救失 3、学不跦等-----遵循学生的心里发展 西方 苏格拉底----------助产术 柏拉图-------------《理想国》

亚里士多德--------百科全书式、认为追求理性就是追求美德,教育的最高目的,对儿童分阶 段进行教育,后来成为全面发展教育的思想源泉。 昆良体------------西方第一个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家。《雄辩术原理》、(论演说家的教育) 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 建立 近代实验科学鼻祖-------培根----首次提出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开始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 “泛智”教育------普及教育的思想,“把一切的事物交给一切的人”, 教育应适应自然,学制系统(诞生到成年分成了四个阶段),班级授课制 论证了直观性、系统性、量力性、巩固性和自觉性等教学原则。 卢梭----------性善论、《爱弥儿》、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有儿童的样子。 康德----------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动物,人完全是教育的结

教育学心得体会4篇-教育心得体会

教育学心得体会4篇-教育心得体会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更新换代异常迅速。作为教师就必须善于接受和消化新观念、新知识,认真钻研业务,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必须积极探索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必须勤奋好学,孜孜不倦,努力做到学识渊博,业务精良。只有这样,讲起课来才能深入浅出,得心应手;才能使学生产生敬重感,自觉自愿地接受教育和指导。因而,利用寒假时间,我在西宁市继续教育中心参加了继续教育学习活动。通过不断地学习,使我们不但在理论上对教育、教学有了更深层次的体会,从而在教学中取得了一定成效。现把这几个月学习的心得总结如下: 一、通过学习,使我重新认识了自己的责任,树立了科学的教育观。几曾一度从上中学到上师范,我们见到的老师都是极有威严的,教师的观点是不容质疑的,这就使得教师真正成为了颇有权威的传道、授业、解惑之人。然而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师的社会道德品质也在一并的传授给学生,或者由学生间接体会。因此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他还要为培养下一代可塑型人材做出贡献。由此可见,教师的职业特征具有未来性,管仲说:百年树人。我国未来能否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就要靠我们这一代教师培养的祖国的下一代。因此,我们要认清我们肩负的历史使命,树立崇高的职业信念,为祖国的未来打下良好的基石。为此,我们应为祖国培养出全面素质的创新人材。

对于我们的学生我们要用平等的眼光去看待,不能用成绩把他们分为三六九等,也不能由于好恶而疏远或亲近谁,我们应给予他们同等的发挥创造的机会,让他们在我们创造的气氛中健康成长。 二、、通过对《当代教育新理念》的学习,使我进一步了解了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理解了如何把先进的教学方式和理念贯穿于数学学科教学的全过程,同时,也让我认识到当前教育需要更新了两个重要的观念: 第一、要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这个过程也是一个自我发现和自我完善的过程。 第二,认识自我的角色定位,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做勤于学习,乐于教学的数学教师。 在今后的教学实施过程中,相信通过实践也真正的感悟到了全新的教育思想在教学中所产生的效应。这是以前传统教学所无法比拟的。 三、通过对《新时期教师师德修养》的学习,让我更加正确的认识到自身的力量和价值,同时也给我的职业道德方面上了精彩一课,使我再一次重温高尚师德的形象,并以此为自身的追求。众所周知,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的灵魂。不仅是对教师个人行为的规范要求,而且也是教育学生的重要手段,起着以身立教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做好学生的灵魂工程师,首先自己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 四、通过对《新课程教学问题解决实践研究》的学习,让我学到

《教育学》复习重点总结

目录 《教育学》 (1) 一、选择题 (1) 二、填空题 (3) 三、名词解释 (4) 四、论述题 (6) 五、案例分析 (9)

《教育学》 一、选择题 1.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代表人物、主要观点) (一)教育学的萌芽 1、中国萌芽阶段的教育思想: 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启发教学;“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 学则殆”的学思结合;“学而时习之”的学习结合;“君子耻其言而过 其行”的学行结合;“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的以身 作则;因材施教) 道家老子主张回归自然,一切任其自然就是最好的教育。 2、西方萌芽阶段的教育思想: 苏格拉底: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而著名(产婆术)。明确 提出“美德是否可 教”的问题。 柏拉图:《理想国》,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统治者。 亚里士多德: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最早提出教育要适应儿童 的年龄阶段,提出 和谐发展教育。 古罗马昆体良:西方第一部教育著作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又称 《雄辩术原理》)。比较系统论述了有关儿童教育的问题,被称为第一 本研究教学法的书。 (二)独立形态教育学的阶段 1.英国哲学家培根:近代实验科学的鼻祖,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 的学科提了出来。 2.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 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 全面系统论述了班级授课制。首先提出让一切男女儿童都受教育的普 及教育思想,按照年龄分期确定了学校教育制度和教育内容。 3、英国教育家洛克的《教育漫话》,提出著名“白板说”。 4、法国教育家卢梭提出近代教育论述中最完备的关于教育年龄阶段的 划分。 5、德国哲学家康德明确主张进行“教育实验。 6、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旧三中心 7、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奇《林哈德与葛笃德》书中提出教育目的是全 面和谐发展人的一切天 赋力量和能力。明确提出“使人类教育心理学化”的口号。 8、美国教育家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提出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 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提出“做中学”的思想,构成了实用主义教 育思想的完整体系。(新三中心)现代教育派的代表。 (三)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建立 2.教育家及代表作:克鲁普斯卡娅《国民教育与民主主义》被认为是用 马克思主义观点写成的第一本教育著作。加里宁《论共产主义教育》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凯洛夫的《教育学》。杨贤江的《新教

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中的人物总结

不可不知的100人(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中的人物总结) 1、利托尔诺《论各人种的教育演化》、沛西?能《人民的教育》一一教育的生物起源学说; 2、孟禄《教育史教科书》一一教育的心理起源学说; 3、叶澜《教育概论》一一教育的交往起源学说; 4、《中庸》“修道之谓教”;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5、荀子“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故君子居必 择乡,游 必就土,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一一“环境决定论”; 《荀子》“以善先人者谓之教”; 《荀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一一“教育”一词最早出处; 《荀子?劝学篇》“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一一“道德”二字最早合用; 6、《学记》①我国最早,也是世界最早的教育文献,相传是孟子的弟子乐正克所作; ②“教学相长”“长善救失”; ③“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一一教育的政治功能; ④“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主体性原理; ⑤“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7、昆体良(古罗马)《论演说家的教育》西方最早的教育着作; &《说文解字》“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9、舒尔茨提出“人力资本”理论;10、孔子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②“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循循善诱”; ③“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温故知新” 、“性相近,习相远”; ④最早强调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思考,主张学习,思考和实践相统一,将学习过程概

括为“学—思—行”的统一过程; 11、墨子①兼爱,非功,亲知,闻知,说知;一一推理得到的才是真实的知识; ②“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 ——“环境决定论” ; 12、老子一切回归自然; 13、朱熹“明天理,灭人欲”; “循序渐进、熟读深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儆持志”; 《四书集注》《童蒙须知》《小学》——宋代以后封建社会学校的法定教材; “宽着期限,紧着课程。” 14、苏格拉底“产婆术”;“助产士”; 15、柏拉图①《理想国》、《法律篇》; ②“天赋说”; ③最早提出“创造力是无意识”的观点; 16、亚里士多德最早提出德智体和谐发展的思想; “我爱老师,我更爱真理”;《伦理学》、《政治学》 17、培根①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提了出来,与其它学科并列; ②提出了创造力的“理性意识”学说; 18、夸美纽斯①《大教学论》; (捷克)②最早提倡“班级授课制”,提出“直观性”教学原则,强调教师的 作用; ③提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为人”,明确指出教育中必须尊重 人、按照人的自然天性塑造人。 19、康德(德国)首开教育学讲座; “教育是‘人最应尽力的最大而最难得问题。'” 20、赫尔巴特①《普通教育学》一一被誉为教育学独立的标志;

总结教育学名人基本理论观点

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教育就是要让儿童的天性获得率性的发展。强调教育要顺其自然,要根据儿童的发展阶段实施教育.1、教育适应自然的观念。2、儿童中心的观念。 3、在实践活动中学习的观念。 4、实用主义的观念。 5、发展的观念。 斯宾塞:从社会的角度看待教育,认为教育是为受教育者未来的美好生活做准备。 赫尔巴特:构建了一个以教师、教材、教室为中心,按教育者的意图主动影响他人的思想和行为的严密的教育学体系,按这个体系实施的奇偶碍于被称为传统教育。提出便于广大教师运用的教学形式阶段,即明了、联想、系统、方法。 杜威:“实用主义教育学”,针对赫尔巴特的“三中心”论,针锋相对地提出了儿童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认为教育并不是为未来生活做准备,教育就是生活本身,“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几乎完全排除了教育是一些人按特定意图主动影响另一些人的观点,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基点。基本观点:1教育即生活。2从做中学。3儿童中心。 凯洛夫:教育就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青年一代的活动,具有历史性、阶级性,是上层建筑。演变赫尔巴特的教学形式阶段为五阶段:复习、引入、讲解、总结、练习。 爱伦凯:个人本位论,热衷于颂扬儿童真善美的天性和自由个性,强调在教育过程中不能对儿童进行压制,应促进他们自由自主地发展。 涂尔干:“社会学派”,教育目的应以社会需要为根本或出发点,强调以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主来制定教育目的和构建教育活动。未把个人和社会完全对立,只是认为社会是目的,个人是手段,有一定的反个人倾向。 昆体良:古罗马教育家,《雄辩术原理》:西方最早的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最早提出了集体教学的设想,论证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并倡导因材施教,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创造能力,详细说明了希腊文和拉丁文的文法教学方法。比较明确而具体地提出了三个递进的学习阶段,即模仿、接受理论的指导、练习。 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代表人物,美国著名发展心理学家和道德教育家。德育思想概述:1 道德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发展道德判断和明辨是非的能力。2 道德判断发展分三水平六阶段: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3 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不能通过直接的教导进行道德教育,必须随时了解人们所达到的发展阶段,不能以教育者的权威从外面向人们灌输道德观念,不能忽视社会环境对人们道德发展的巨大作用。 马卡连柯:1.关于集体教育的原则。集体教育是马卡连柯教育思想的核心。“在集体中,通过集体,为了集体”的教育体系。2.关于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教育原则。 3.马卡连柯还十分重视劳动教育和纪律教育 洛克:提出“白板说”,抗衡天赋观念说。认为人的心灵本是一张白板,一切知识和观念都是建立在经验基础上的,进而认为教育在人的成长中期决定性作用。他的《教育漫

教育教学工作总结与反思

教育教学工作总结与反思 篇一:教师个人教学工作总结 教师个人教学工作总结 王旭敏 一学期的时光就这样过去了,回顾这一学期的工作,想说的真是太多太多。人民教师这一职业是非常辛苦的。本学期,我担任八年级一、二班英语课教学。现就本人的工作小结如下: 一、师德方面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传递知识和文明的接力手,是点燃未来之光的火炬手。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感到由衷的自豪,也深知肩负的历史寄托和责任。我清楚要成为优秀的新世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工作者,就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精神修养,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和专业文化水平。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已成为这个时代的主旋律,信息时代的教师一定要勤于学习,勇于创新,踏实肯干,用自己辛勤的努力培养出新世纪、新时期的新一代劳动者。本人能积极参加政治学习,关心国家大事,拥护党的领导,拥护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关心国内外大事,注重政治理论的学习,团结同志,热心帮助同志,人际关系融洽,教学目的明确,态度端正,钻研业务,勤奋刻苦,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为人师表,有奉献精神。平时积极参加全校教职工大会及党员大会,认真

学习学校下达的上级文件,配合组里搞好教研活动,从不缺勤,按时坐班,服从安排,业余从不从事有偿家教及第二职业。本学年度全勤。 二、教学情况 在教学工作中,我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深入细致的备好每一节课。在教学活动中,积极参加年级组组织的教研活动,进行集体备课,仔细听,认真记,领会精神实质。然后根据要求,提前两周备好课,写好教案。平时做到提前备课,备课时认真钻研教材、教参,学习好大纲,虚心向同年组老师学习、请教。力求吃透教材,找准重点、难点,制定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方法及教学形式。注意弱化难点强调重点。教案编写认真,并不断归纳总结提高教学水平。 为了上好每一节课,我经常上网查资料,集中别人的优点确定自己的教学思路,常常工作到深夜。为了学生能更直观地感受所学的知识内容,我积极查找课件,制作课件,准备、制作教具。复习阶段,我把每一单元的词语、重点内容用电脑打印在纸上,为的就是让学生有个清晰的复习印象。每次,当我工作完的时候,而家人都已熟睡,时钟已悄然滑过深夜十一时、十二时。 2、上课。上好课的前提是做好课前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上课时认真讲课,力求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精讲精

教育学重点总结(自己总结)

教育学重点总结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夸美纽斯“教育学之父”,1632年《大教学论》——人类社会第一部以教育为专门研 究对象的著作。 ●赫尔巴特德国1806年发表《普通教育学》——被认为是教育学作为一门规范学科形 成的标志,从而使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三中心论:教室教师教材。 ●杜威美国哲学家、教育家提出儿童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 “实用主义教育学”基本观点:1.“教育即生活”;2.从教中学;3、儿童中心。 ●卢梭18世纪自然主义教育家;强调教育要顺其自然,要根据儿童的发展阶段实施教育, 引起了教育领域一次深远的革命。著作:《爱弥儿》 ●苏联教育学家沙芭耶娃根据人类学、考古学的材料,认为在原始社会末期便出现了学校 教育的萌芽形式——“青年之家”。 ●在中国,夏朝就已有学校,称为“庠”和“序”。 ●教育与其他社会活动的差别 在所有以人为直接对象的社会活动中,只有教育是以影响人的身心健康为直接目标的,而其他活动则以满足人的需要为直接目标。 ●教育的定义 一般性定义或广义教育定义:教育是有意识地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首要和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广义教育的定义的外延包括学校教育和学校以外的各种教育。学校教育是所有教育活动中的核心部分,在西方自文艺复兴、在中国则自20世纪始,一直是最主要的教育形式。 狭义的教育通常是指学校教育。学校教育与其他教育活动比较起来,最主要的区别在于:一是具有非常明显的专门化,学校教育是由专门的机构和专门的教职人员承担的,学校教育的任务是专门培养人;二是学校教育的可控性最强,具有明显的制度化。 学校教育及狭义的教育概念定义为:学校教育是由专门的教育机构所承担的、由专门教职人员所实施的有目的、有组织的,以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为首要和直接目标的教育活动。 第二章人社会教育 ●教育在解决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矛盾的过程中,基本着眼点是人,是人的发展。人是 教育的出发点。 ●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个体的先天性素质;社会环境;个体活动。 ●教育的文化功能就是指教育系统对文化的保存和发展所起的作用。 ●学校教育为什么能够对人的发展,特别是对年青一代的发展起主导作用呢? 1.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目的性; 2.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系统性;

教育学人物总结与解析复习过程

教育学人物总结与解 析

教育学人物总结与解析 1、教育起源:①朱熹——神话起源 ②利托尔诺、沛西能——生物起源 ③孟禄——心理起源 2、保罗·朗格朗——终身教育 3、孔子——①教育对象有教无类②强调教育社会作用③教育内容仁礼为核心④教学原则方法:启发诱导、因材施教、温故知新、学思结合 4、孟子——①性善论②教育目的明人伦③教育活动体现理性,遵循和发展人的内在能力 5、荀子1——①性恶论②教育作用化性起伪③教育目标基本层次是培养”贤能之士”、理想层次是培养圣人④人才分为俗人、俗儒、雅儒、大儒⑤学习过程闻-见-知-行 6、墨翟——①以兼爱非攻为教②教育的作用建立一个民众平等互助的兼爱社会③强力而行④教育内容强调科学技术⑤依靠类推和明故方法获得知识即“说之” 7、苏格拉底——问答式教学法产婆术,分为讽刺、助产术、归纳和定义 8、柏拉图——教育的最高目标培养哲学王 9、亚里士多德1——百科全书式哲学家《政治学》 ①教育是国家的,所有人应受同样的教育②首创“教育遵循自然的观点”③按照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分阶段教育

10、昆体良——古罗马教学法大师 ①第一个论述教育问题 ②《雄辩原理》古代西方第一步教学法著作 11、夸美纽斯1——《大教学论》教育学成为独立学科的标志 ①教育的最终目的为永生做准备,现世目的创造一个美满的生活 ②泛智教育③班级授课制④教育适应自然⑤学制系统 ⑥教学原理:直观性、量力性、系统性、巩固性、自觉性 12、卢梭1——《爱弥儿》教育史上的哥白尼自然教育培养忠诚的爱国者 13、康德1——《康德论教育》 ①人性论:教育的根本就是对人的本性控制 ②认识论:感性理性认识结合 ③道德论:道德教育的最高目的自由 14、裴斯泰诺齐1——“教育心理学化”要素教育论“小学各科教学法奠基人” 15、洛克1——“白板说”《教育漫话》绅士教育 16、赫尔巴特1——《普通教育学》“现代教育之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 ①教育理论体系的两个理论基础是心理学、伦理学 ②教育性教学 ③教育目的道德和性格的完善 ④教学四阶段论

教育学人物大全

教育学常考人物整理 ?孔子 1、个人简介: 孔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人。生于公元前551年,逝于公元前479年。他是我国古代儒学教育理论的奠基者。 2、著作: 孔子“述而不作”。《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子及其再传弟子编纂而成。另相传孔子曾修《诗》、《书》,订《礼》《乐》、序《周易》,撰《春秋》 3、观点: 1. 教育的对象:孔子认为教育的对象应该是“有教无类”。 2. 教育的目的: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 3. 教育思想:孔子认为,教学的内容应该是“六艺”,即《诗》《书》《礼》《易》《乐》《春秋因材施教。道德教育的原则有:立志乐道、克己内省、身体力行、改过迁善。关于教师,孔子认故知新、诲人不倦、以身作则、爱护学生、教学相长。 4、历史地位及评价: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者,儒学教育理论的奠基人。被后世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和儒学思想对中国、朝鲜半岛、日本、越 ?孟子 1、个人简介: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人,鲁国庆父后裔。中国古代著名孟子及其门人著有《孟子》一书。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2、著作: 《孟子》 3、观点: 1.孟子教育理论的基础是“性善论”。 2.教育的作用是扩充“善性”的过程,教育的目的是“明人伦”。 3.孟子提出了“大丈夫”的理想人格,培养理想人格的途径主要有:持志养气、动心忍性、存 4.孟子的教学思想有:深造自得、盈科而进、教亦多术、专心致志。 4、历史地位及评价:

学习教育学心得体会

学习教育学心得体会 从小学到大学,可以说我一直都在接受教育,可是坦白说,要不是这学期学习了教育学,我根本就不会知道,除了儒家思想的“因材施教”这一古文化遗产涉及到教育之外,我所接受的十几年的教育竟然拥有如此广阔的研究领域,胡老师打破传统教学方式采用的“理论+案例+我”的授课方法更是让我对教育这门学科刮目相看,也改变了之前对教育学的幼稚的偏见。 记得第一次翻开《新编教育学》这本书时,我发现里面的内容特别枯燥乏味,几乎都是一些关于教育与社会呀,教育原则和方法啥的,好像与我们的生活经验、情感体验有很大的距离。于是就想,学不学教育学用处不大,不学教育学以后照样能教好学。后来上了胡老师的课之后,我才明白,我完全误解了教育学,更别谈其功能了,特别是自己亲自上讲台谈论《全身反应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后感触更深。教育学是师范类学生的必修课,其目的是使学生通过教育学的学习掌握教育的基本原理,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培养从事教育教学的工作能力等。由此可见,教育学对培养未来合格人民教师的作用是确信无疑的。如果大家都跟我一样继续持有这种偏见,教育的未来和学生的前程就很危险了。 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发现胡老师很精明,想必他料到了我们会对教育学产生偏见,并且可能会不喜欢上这门课,所以就采用“理论+案例+我”的创新教学方法,给我们耳目一新的感觉。 胡老师采用的这种创新教学方法,以理论与实际有机整合为宗

旨,遵循教学目的的要求,以案例为基本素材,把整个学期合理整合为课前分组搜寻典型案例、课上学生共同探讨和最后老师分析总结案例三个阶段,将我们引入一个特定事件的真实情境中,培养了我们反思、创新的能力,使理论与实际得到紧密结合。课前我们在老师的指导下,深入角度地上网搜索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典型事件及其相关的内容、情节、过程和处理方法等,提高了我们的实际操作能力;课堂上我们以所搜集到的案例为基本素材,或单独站上讲台,或组织团体辩论,思想深刻的胡老师也积极与我们双向和多向互动,平等对话和研讨,培养了我们的批判反思意识及团体合作能力,并促使我们充分理解了课前课上研究现象的复杂性、变化性、多样性等属性,在思索过程中考虑如何将教学理论运用于实际。这种理论加案例教学法是讨论对话式的而非灌输式的,是集体合作式的而非个体式的,是批判反思式的而非结论教条式的。从这种意义上讲,它不仅仅只是一种简单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而是一场涉及从知识观、教学观、师生观到具体的课堂组织形式、教学手段的广泛变革。而从整个课堂效果来看,这样创新的教学方式也不失为一种弥补当前教育学教学不足的有效形式。 提到当前的基础教育改革,胡老师首先给我们提出了几个极具探讨性的问题,比如应试教育合理与不合理,理想教学,文理分科与不分科等等,极具针对性和时代感,体现了对当前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重大理论问题与实践的关注。在课堂上,胡老师对新的思想、新的探索、新的理念也都有所涉及,比如教师做家教能不能收钱等,丰

教育学重点总结—香山教育版资料讲解

教育学重点总结—香 山教育版

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 【教育目的】是对受教育者的总要求,规定了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标准。 教育目的一般由国家或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制定,指导一定时期的各级各类教育工作。 教育目的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它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对一切教育活动具有指导意义,也是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和教育效果的根本依据。 教育目的的作用(功能):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评价功能。 教育目的的层次: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教师的教学目标。 确立教育目的的依据:1、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2、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 3、人们的教育理想; 4、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依据是马克思主义关于认得全面发展学说。【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劳动能力、思想品德、智力、体力的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的人根本途径也是唯一途径。 教育目的确定的理论:个人本位论(卢梭);社会本位论(赫尔巴特、巴格莱、涂尔干) 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1、要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 2、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 3、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素质教育的内涵:

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2、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4、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广义的教育制度指:国民教育制度;狭义: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 学校教育制度是国民教育制度的核心与主体,体现了一个国家国民教育制度的实质。 学校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体及其管理规制。 建立学制的依据: 1、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 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3、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4、人口发展状况; 5、本国学制和外国学制的影响。 壬寅学制,是以日本的学制为蓝本,我国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但并未正式公布和实施。癸卯学制,主要承袭日本学制,是我国第一个实行的现代学制。 壬子癸丑学制,是以美国学制为蓝本,又称新学制、六三三学制。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简称《中长期规划》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第一个教育规划纲要,是指导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根据这一规划,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工作方针:优先发展、教育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战略目标:“两基本、一进入”即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战略主题: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

教育学代表人物的总结(精品)

教育学代表人物的总结(精品)

————————————————————————————————作者:————————————————————————————————日期:

第一部分教育学 一、身心发展因素论人物: 单因素:英国的高尔顿、美国的霍尔——遗传决定论。 行为主义学派——环境决定论。 爱尔维修——教育决定论。 二因素论:皮亚杰等——遗传与环境、成熟与学习相互作用。 二层次三因素论:叶澜——(略) 内发论:孟子、格赛尔——强调身心成熟机制的重要性。 外铄论:墨子、洛克、华生、荀子——强调环境、教育的重要性。 二、教育目的理论人物: 个人本位论:柏拉图、涂尔干、凯兴斯坦纳、赫尔巴特、孔德等——自然潜能,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 社会本位论:卢梭、裴斯泰洛奇、洛克、福禄贝尔等——合格公民、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 内在目的论:杜威——教育即成长。 生活准备说:斯宾塞——为未来准备,课程论。 生活适应说:杜威——适应当下生活,教育即生活。 全面发展说:马克思——充分、自由、全面发展,脑力与体力结合。 三、课程理论及主要流派: 知识中心课程理论:布鲁纳、施瓦布——强调学科知识的发展价值。 社会中心课程理论:布拉梅尔德、弗莱雷——社会问题是课程的核心。 学习者中心课程理论:杜威——强调学生是课程的核心。 四、主要教学理论流派: 行为主义教学理论:华生——学习是“刺激——反应”联结的强化

程序教学 认知主义教学理论:布鲁纳——教学是促进学习者内部心理结构的形成或改组发现教学 人本主义教学理论:罗杰斯——教师是“促进者”,通过与学生建立融洽的个人关系来促进学生成长非指导性教学 五、当代国外主要教学模式 程序教学模式:斯金纳——以联结主义的原理 发现教学模式:布鲁纳——学生主动探究,学习学科知识结构体系 掌握学习教学模式:卡罗尔,布鲁姆——为每个学生提供他所需的学习时间的教学 暗示教学模式:乔治·洛扎诺夫——通过各种暗示,调动学生无意思活动的教学 范例教学模式:瓦根舍因,克拉夫——选择经典案例为教学内容 非指导性教学模式:罗杰斯——重视学生情感因素,教师是引导者 六、德育模式 道德认知:皮亚杰,科尔伯格——强调运用道德两难故事来诱发学生产生道德认知冲突 体谅模式:麦克菲尔——强调学生学会关心,学会体谅 价值澄清模式:路易斯·拉斯——强调学生在社会众多价值观中自主选择价值 社会学习模式:班杜拉,米切尔——强调人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行为而获得知识,技能和行为习惯 集体教学模式:马卡连柯——强调“在集体中,通过集体,为了集体”的教学体系 第二部分中国教育史 一、诸子百家主要观点: 人物教育作用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 孔子性相近习相远学而优则仕六艺因材启发学思行

教育教学工作总结与反思(2篇)

教育教学工作总结与反思(2篇) 教育教学工作总结与反思(2篇) 教育教学工作总结与反思 回顾这一年来本人围绕教育教学这一中心,努力做好自己所担任的教学工作,现将这学期自己做过的一些工作总结、反思如下: 一、搞好教学教改 这一年来开展“双效”活动,始终把贯彻新的教育理念、如何提高自身素质和培养学生能力作为重中之重。 1、加强教学理论的本学期开始制定了教学工作计划,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教研素养、理论水平。 2、加强教研工作、追求实效。 语文采用“四读”法,“从读中学,学中读,读中悟”。根据需要提出问题,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认识升华。从而受到区语文教研员赵祥好评。 二、加强自身修养,提高思想素质 本学期自始之终以《教师职业道德》严格要求自己。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必须率先垂范,做学生的楷模。当自己的事情与集体发生冲突时首先服从集体。 三、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1、随着教学改革,自己越来越感到跟不上教学新理念的要求。这一年来,自己加强了对教育理论和教育理念的学习,真正明确了以课堂为突破,深入全面地推进素质教育。以人为本,丰富学生生活,少

讲多学,改变了原有的旧理念。一年来做了1万多字的学习笔记和心得体会。加强了自己的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 2、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组织和课堂水平 一年来自己始终抓住了课堂这一主渠道,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首先从备课入手,精心设计每一节课的教学思路,研究教学内容,吃透教材,驾驭教材。并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备学生活动。做到了无备课不进课堂。其 二,注重了课堂教学的研究,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意识、习惯作为重中之重,培养了学生能力。自己所担任的五年级数学科在期末期中三次测试中都在前2名。这与课堂教学有直接的关系。 3、重视对特殊生的培养。为发展学生特长,自己把优生优培工作贯彻在始终。学期开始在摸底的基础上找资料进行辅导和自学,并把星号题、思考题让他们钻研,教师加以指导。 为抓好后进生的辅导工作,建立了后进生档案,分析每一位后进的原因,制定了辅导计划及措施。并落实到实际教学中,采用“一帮一”,教师从后进生的心理、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方面入手,持续不断帮扶,逐渐缩小了差距。 4、单元过关考试是进行查漏补缺的一种好方法。这一年来,每上完一个单元都进行测试,发现问题及时补救,并进行针对性练习,杜绝了漏洞。对每次测试进行质量分析,平日教学从课堂教学、总体评价、改进思路每周进行一次反思。有利于扬长避短。

教育学 重点总结

教育学重点知识总结 1 在我国,一般认为“教育”概念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中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一句。 2 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体化的实践活动。 3 教育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子系统,这个子系统包括三种基本要素:“教育者”、“学习者”和“教育影响”。 4 教育影响即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学习者的全部信息,既包括了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了信息选择、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5 划分教育形态的标准大致有三个:一是教育系统自身的标准,二是教育系统所赖以运行的场所或空间标准(分为家庭教育,学习教育,社会教育),三是教育系统所赖以运行的时间标准。 6 社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形态,也是自古就有。社会教育从外延上说,主要包括了“社会传统的教育”、“社会制度的教育”与“社会活动或事件的教育”等不同类型。 7 教育的生物起源学说代表人物是法国社会家、哲学家勒图尔诺与英国教育学家沛西·能。教育的生物起源说是教育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也是较早地把教育起源问题作为一个学术问题提出来的。教育的心理起源代表人物孟禄。 8农业社会教育的特征:第一、古代学校的出现和发展;第二、教育阶级性的出现和强化;第三、学校教育鱼生产劳动的脱离。工业社会教育的特征:第一、现代教育的出现和发展;第二、教育与生产劳动从分离走向结合,教育的生产性日益突出;第三、教育的公益性日益突出;四,教育的复杂程度和理论自觉性都越来越高,教育研究在推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人们勾画信息社会教育的主要特征:第一、学校发生一系列的变革;第二、教育的功能将进一步得到全面理解;第三、教育的国际化鱼教育的本土化趋势都非常明显;第四、教育的终身化和全民化理念成为指导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 9 柏拉图的《理想国》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学记》是我国古代最早也是世界最早的成体系的古代教育学作品,也是世界上最早系统地论述教育教学的思想的专著。 1623年培根还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提了出来,与其他学科并列。夸美纽斯一生写了大量的教育论著,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大教学论》在教育学史上,一般把夸美纽斯的这本书看成是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苏格拉底强调完善的人格教育并在讲学中采用启发性教学方法—“产婆术”。亚里士多德在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了儿童成长过程的年龄分期。赫尔巴特是康德哲学教席的继承者,近代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在世界教育史上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他的《普通教育学》被公认为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实验教育学代表人物德国教育家梅伊曼代表著作主要有梅伊曼的《实验教育学纲要》及拉伊的《实验教育学》 10 实用主义教育学代表人物美国的杜威,克伯屈。实用主义教育学的基本观点:第一、教育即生活;第二、教育即学生个人体验继续不断的增长;第三、学校是一个雏形的社会,学生在其中要学习现实生活中所要求的基本态度、技能和知识;第四课程组织以学生体验为中心;第五、师生关系以儿童为中心,教师只是学生成长的帮助者;第六、教学过程应重视学生独立发现、表现和体验,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学家杜威。 11 当代教育出现了许多新的特征:1.教育学研究的问题领域急剧扩大;2.教育学研究基础和研究模式的多样化;3.教育学发生了细密的分化,形成了初步的教育学科体系;4.教育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