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数学第一章习题

九年级上册数学第一章习题
九年级上册数学第一章习题

32

4

1O D

A

初 三 数 学 (第1课)

教学目标:1.能证明平行四边形的三个性质①对边相等②对角相等③对角线互相平分. 2.能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定理进行计算与证明. 一、自主探究

从上面的几种特殊四边形的性质中,你能说说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与区别吗? 二、自主合作 已知: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 求证:AO=CO ,BO=DO .

定理 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定理 平行四边形对角相等.定理 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

三、自主展示

例1 已知:如图,在□ ABCD 中,E 、F 分别是AD 、BC 的中点.求证:BE=DF . 思考:在上述条件下,当点E 、F 分别在AD 、BC 上满足什么条件时使BE=DF ?

例2如图,在□ABCD 中,点E ,F 在对角线AC 上,且AE=CF .请你以点F 为一个端点,和图

F

E D

B

A

中已标明字母的某一点连成一条线段,猜想并证明它和图中已有的某一线段相等(只需证明一组线段相等即可). (1)连结_________.

(2)猜想:________=_________. (3)证明:

3.见课本P15 1、2 四、自主拓展

1.在□ABCD 中,∠A ∶∠B ∶∠C ∶∠D 的值可以是( ) A.1∶2∶3∶4 B.1∶2∶2∶1 C.1∶1∶2∶2 D.2∶1∶2∶1

2.如图,EF 过□ABCD 的对角线的交点O ,交AD 于E ,交BC 于F ,若AB =4, BC =5,OE =1.5,那么四边形EFCD 的周长是 .

3.如图,在□ABCD 中,AC 为对角线,BE ⊥AC ,DF ⊥AC ,E 、F 为垂足,求证:BE =DF .

五、自主评价

引导学生自我归纳总结:

1.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对角相等,邻角互补,对角线互相平分. 2.是中心对称图形,两条对角线的交点是对称中心. 3.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1.3矩形的性质 第2课)

设计:张春丽 审校:顾利荣 时间:9月2日 教学目标:1.能证明矩形的性质以及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2. 能运用矩形的性质定理进行有关计算与证明.

教学过程: 一、自主探究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平行四边形叫矩形,所以它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它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所有性质.

2.结合下图说说矩形有哪些平行四边形不具有的特殊性质?并请你证明.

(1)证明: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已知:如图 图形:画在下面

O D C B A O D

C

B

A

求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证明:

(2)证明: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已知:如图 图形:画在下面

求证: 证明:

二、自主合作

如图, 矩形ABCD ,对角线相交于O ,图中全等三角形有哪些?

将目光锁定在Rt △ABC 中,你能看到并想到它有什么特殊的性质吗? 结论: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你能证明此结论吗?

三、自主展示 例:如图: 矩形ABCD 的两条对角线相交于点O ,且AC=2AB ,求证:△AOB 为等边三角形.

1.思考;例题若将“AC=2AB ”改为“∠BOC=120°”,你能获得有关这个矩形的哪些结论? 2.见课本P16 1、2 四、自主拓展

1.矩形的两条对角线的夹角为60°,对角线长为15cm ,较短边的长为( ) (A)12cm (B)10cm (C)7.5cm (D)5cm

2.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与中线分别是5和6,则它的面积是_______________.

3.已知,如图,矩形ABCD 中,AC 与BD 相交于点O,BE⊥AC 于E,CF⊥BD 于F. 求证:BE=CF.

4.已知,如图.△ABC 中,BD⊥AC 于D,CE⊥AB 于E,点M 、N 分别是O

D C

B

A

O

F E D C B A

求证:MN⊥DE.

(1.3菱形的性质 第3课)

教学目标:1.会归纳菱形的性质并进行证明.

2.能运用菱形的性质定理进行简单的计算与证明.

教学过程: 一、自主探究 定义: 的平行四边形叫菱形.与一般平行四边形相比,菱形具有哪些性质?

定理: (菱形的边) (菱形的角)

定理: (菱形的对角线) 二、自主合作 已知:如图,在□ABCD 中,AB=AD ,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

求证:(1)AB=BC=CD=DA ;

(2)AC ⊥BD ,

AC 平分∠BAD 、∠BCD ,

BD 平分∠ABC 、∠ADC

三、自主展示

例1 如图,3个全等的菱形构成的活动衣帽架,顶点A 、E 、F 、C 、G 、H 是上、下两排挂钩,根据需要可以改变挂钩之间的距离并在点B 、M 处固定.已知菱形ABCD 的边长为13cm ,要使挂钩A 、C 间的距离为24 cm ,求B 、M 间的距离.

O C

D B A

例2 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 是菱形,G 是AB 上任一点,DF 交AC 于点E . 求证:∠AGD=∠CBE

3.见课本P18 1、2 四、自主拓展

1.己知:如图,菱形ABCD 中,∠B=600

,AB =4,则以AC 为边长的正方形ACEF 的周长为 .

2.菱形的两邻角之比为1:2,边长为2,则菱形的面积为__________. 3.菱形ABCD 的周长为40cm ,两条对角线AC :BD=4:3,那么对角线AC=______cm ,BD=______cm . 4.四边形ABCD 是菱形,∠ABC=120°,AB=12cm ,则∠ABD 的度数为_____,∠DAB 的度数为______;对角线BD=_______,AC=_______;菱形ABCD 的面积为_______.

5.已知:如图,菱形ABCD 中,E 、F 分别是CB 、CD 上的点,且BE=DF .求证:∠AEF=∠AFE .

B

九年级上册数学测试题(含答案)

九年级上册数学测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 分数:120)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分) 1. 某钢铁厂一月份生产钢铁560吨,从二月份起,由于改进操作技术,使得第 一季度共生产钢铁1850吨,问二、三月份平均每月的增长率是多少?若设二、三月份平均每月的增长率为x ,则可得方程 A. B. C. D. 2. 若一元二次方程 的常数项是0,则m 等于( ) A. B. 3 C. D. 9 3. 如图,AB 是 的一条弦, 于点C ,交 于点D , 连接 若 , ,则 的半径为( ) A. 5 B. C. 3 D. 4. 若抛物线 与x 轴有交点,则m 的取值范围 是( ) A. B. C. D. 5. 如图,A ,B ,C 是 上三个点,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B. 四边形OABC 内接于 C. D. 6. 中, 于C ,AE 过点O ,连接EC ,若 , ,则EC 长度为( ) A. B. 8 C. D. 7. 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长度相等的弧是等弧 B. 平分弦的直线也必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C. 弦的垂直平分线必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D. 平分一条弧的直线必平分这条弧所对的弦 8. 如图,已知 与坐标轴交于点A ,O ,B ,点C 在 上,且 ,若点B 的坐标为 ,则弧OA 的长为( ) A. B. C. D. 9. 将含有角的直角三角板OAB 如图放置在平面 直角坐标中,OB 在x 轴上,若 ,将三角板绕原点O 顺时针旋转,则点A 的对应点 的坐标为 ( ) A. B. C. D.

10.如图,在中,,,以点C为圆心,CB的长为半径 画弧,与AB边交于点D,将绕点D旋转后点B与点A恰好重合,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 11.m是方程的一个根,则代数式的值是 ______. 12.已知,,是二次函数上的点,则,,从 小到大用“”排列是______. 13.如图,在中,直径,弦于E,若,则______. 14.如图是一座抛物形拱桥,当水面的宽为12m时,拱顶离水面4m,当水面下降 3m时,水面的宽为______ 15.如图,正的边长为4,将正绕点B顺时 针旋转得到,若点D为直线上的一动点,则的最小值是______. 16.如图,在平面内将绕着直角顶点C逆时针旋转,得到, 若,,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______. 17.如图,A、B、C、D均在上,E为BC延长线上的一点,若,则 ______. 18.如图,内接于,于点D,若 的半径,则AC的长为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66分) 19.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有实数根. 求m的取值范围;(3+3=6分) 若方程有一个根为,求m的值及另一个根.

九年级数学上册试题

九年级数学上册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九年级数学上册试题。) 1.抛物线y=-x 2+2x+3的顶点坐标是 A .(-1,4) B .(1,3) C .(-1,3) D .(1,4) 2.若抛物线y=x 2﹣2x+3不动,将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先沿水平方向向右平移一个单位,再 沿铅直方向向上平移三个单位,则原抛物线图象的解析式应变为 A .y=(x ﹣2)2+3 B .y=(x ﹣2)2+5 C .y=x 2﹣1 D .y=x 2+4 3.点P 1(﹣1,1y ),P 2(3,2y ),P 3(5,3y )均在二次函数22y x x c =-++的图象上,则1y ,2y ,3y 的大小关系是 A .321y y y >> B .312y y y >= C .123y y y >> D .123y y y => 4.二次函数224y x x =-+化为2()y a x h k =-+的形式,下列正确的是 A .2(1)2y x =-+ B .2(1)3y x =-+ C .2(2)2y x =-+ D .2 (2)4y x =-+ 5.二次函数y=x 2+bx 的图象如图,对称轴为直线x=1,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bx ﹣t=0(t 为实数)在﹣1<x <4的范围内有解,则t 的取值范围是 A .t≥﹣1 B .﹣1≤t<3 C .﹣1≤t<8 D .3<t <8 6.如图是抛物线y=ax 2+bx+c (a ≠0)的部分图象,其顶点坐标为(1,n ),且与x 轴的一个交点在点(3,0)和(4,0)之间.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①a ﹣b+c >0 ②3a+b=0 ③b 2=4a (c ﹣n ) ④一元二次方程ax 2+bx+c=n ﹣1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A .1 B .2 C .3 D .4 7.如图,点A 的坐标为(0,1),点B 是x 轴正半轴上的一动点,以AB 为边作等腰直角△ABC ,使∠BAC=90°,设点B 的横坐标为x ,点C 的纵坐标为y ,能表示y 与x 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是 A . B . C . D .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满分120分(北师大版用)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字母填入题后括号内。 1. Rt 90ABC C BAC ∠∠ 在△中,=,的角平分线AD 交BC 于 点D ,2C D =,则点D 到AB 的距离是( ) A .1 B .2 C .3 D .4[来源:学科网] 2.一元二次方程230x x -=的解是( ) A .0x = B .1203x x ==, C .1210,3 x x == D .13x = 3.顺次连结任意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得到的四边形一定是 ( ) A .平行四边形 B .菱形 C .矩形 D .正方形[来源:https://www.360docs.net/doc/4b8246703.html,][来源:https://www.360docs.net/doc/4b8246703.html,] 4.小明拿一个等边三角形木框在阳光下玩,等边三角形木框在地面上形成的投影不可能...是 [来源:学.科.网Z.X.X.K] A B C D 5.某农场的粮食总产量为1500吨,设该农场人数为x 人,平均每人占有粮食数为y 吨,则y 与x 之间的函数图象大致是( ) 6.在李咏主持的“幸运52”栏目中,曾有一种竞猜游戏,游戏规则是:在20个商标牌中,有 5个商标牌的背面注明了一定的奖金,其余商标牌的背面是一张“哭脸” ,若翻到“哭脸”就不 获奖 ,参与这个游戏的观众有三次翻牌的机会,且翻过的牌不能再翻.有一位观众已翻牌两次,一次获奖,一次不获奖,那么这位观众第三次翻牌获奖的概率是 A . 15 B . 29 C . 14 D . 518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7分) 7.如图,地面A 处有一支燃烧的蜡烛(长度不计),一个人在A 与墙BC 之间运动,则他在墙上的投影长度随着他离墙的距离变小 B A . B . C . D .

九年级数学上册练习题及答案

九年级数学上册练习题及答案 九年级数学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命题中的真命题是、 A、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 B、中心对称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C、两条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D、等腰梯形是中心对称图形 第2题图2、如右图,将半径为2cm的圆形纸片折叠后,圆弧恰好经过圆心O,则折痕AB的长为 A.2cmB.3cm C.23cm D.25cm3、如图,BD是⊙O的直径,∠CBD=30?,则∠A的度数. A、30? B、45? C、60? D、75?、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条件正确的是 A.ac<0 B、b-4ac<0 C、 b>0 D、 a>0,b<0,c>05、抛物线y= x 向左平移8个单位,再向下平移个单位后,所得抛物线的表达式是 A、 y=2- B、 y=2+ C、 y=2-

D、 y=2+9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长、宽分别为2和1的矩形ABCD的边上有一动点P,沿A→B→C→D→A运动一周,则点P的纵坐标y与P所走过的路程x之间的函数关系用图象表示大致是2第3题图 第4题图7、某商品原售价289元,经过连续两次降价后售价为256元,设平均每次降价的百分率为 x,则下面所列方程中正确的是 A、2892=25 B、2562=289 C、289=25 D、256=28 9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正方形ABCD的顶点 A、C分别在y 轴、x轴上,以AB为弦的⊙M与x轴相切、若点A的坐标为,则圆心M的坐标为 A、 B、 C、 D、9.若点A的坐标为O为坐标原点,将OA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OA′,则点A′的坐标是 A、 B、 C、

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综合练习1新版新人教版

第一章特殊平行四边形 总分120分120分钟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题3分) 1.在四边形ABCD中,∠A=60°,∠ABC=∠ADC=90°,BC=2,CD=11,自D作DH⊥AB于H,则DH的长是()A.7.5 B.7 C.6.5 D.5.5 2.下列说法:①矩形是轴对称图形,两条对角线所在的直线是它的对称轴;②两条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③有两个角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④两条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矩形;⑤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矩形.其中,正确的有() A.1个B.2个C.3个D.4个 3.不能判断四边形ABCD是矩形的是(0为对角线的交点)() A.AB=CD,AD=BC,∠A=90°B.OA=OB=OC=OD C.ABCD,AC=BD D.ABCD,OA=OC,OB=OD 4.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CD,AC⊥BD,添加适当的条件使四边形ABCD成为菱形.下列添加的条件不正确的是() A.AB∥CD B.AD=BC C.BD=AC D.BO=DO 5.能判定四边形ABCD是菱形的条件是() A.对角线AC平分对角线BD,且AC⊥BD B.对角线AC平分对角线BD,且∠A=∠C C.对角线AC平分对角线BD,且平分∠A和∠C D.对角线AC平分∠A和∠C,且∠A=∠C 6.已知如图,在矩形ABCD中有两个一条边长为1的平行四边形.则它们的公共部分(即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A.大于1 B.等于1 C.小于1 D.小于或等于1 7.矩形各内角的平分线能围成一个() A.矩形 B.菱形 C.等腰梯形 D.正方形 8.如果一个平行四边形要成为正方形,需增加的条件是() A.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 B.对角线互相垂直 C.对角线相等D.对角线互相平分 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题3分) 9.如图,凸五边形ABCDE中,∠A=∠B=120°,EA=AB=BC=2,CD=DE=4,则它的面积为_________ . 10.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和BD相交于点O,设有下列条件:①AB=AD;②∠DAB=90°;③AO=CO,BO=DO; ④矩形ABCD;⑤菱形ABCD,⑥正方形ABCD,则在下列推理不成立的是_________ A、①④?⑥; B、①③?⑤; C、①②?⑥; D、②③?④11._________ 的矩形是正方形,_________ 的菱形是正方形.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试卷及答案

九年级上数学摸底试卷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亲爱的同学们请相信自己,沉着应答,你一定能愉快地完成这次测试之旅,让我们一同走进这次测试吧。祝你成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 目要求的。) 1. 将图1所示的图案通过平移后可以得到的图案是( ) 2. 如图2,AB ∥CD ,直线l 分别与AB 、CD 相交,若∠1=130°,则∠2=( ) (A )40° (B )50° (C )130° (D )140° 3. 实数a 、b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3所示,则a 与b 的大小关系是( ) (A )b a < (B )b a = (C )b a > (D )无法确定 4. 二次函数2)1(2 +-=x y 的最小值是( ) (A )2 (B )1 (C )-1 (D )-2 5. 图4是广州市某一天内的气温变化图,根据 图4,下列说法 中错误.. 的是( ) (A )这一天中最高气温是24℃ (B )这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为16℃ (C )这一天中2时至14时之间的气温在逐渐升高 (D )这一天中只有14时至24时之间的气温在逐渐降低 6. 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22 2 )(n m n m -=- (B ))0(1 2 2≠= -m m m (C )422)(mn n m =? (D )6 4 2)(m m = 7. 下列函数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x ≥3的是( ) (A )1 = y (B )1=y

(C )3-=x y (D )3-=x y 8. 只用下列正多边形地砖中的一种,能够铺满地面的是( ) (A )正十边形 (B )正八边形 (C )正六边形 (D )正五边形 9. 已知圆锥的底面半径为5cm ,侧面积为65πcm 2,设圆锥的母线与高的夹角为θ(如图 5)所示),则sin θ的值为( ) (A ) 125 (B )135 (C )1310 (D )13 12 10. 如图6,在 ABCD 中,AB=6,AD=9,∠BAD 的平分 线交BC 于点BG=24,则 E ,交DC 的延长线于点 F ,B G ⊥AE ,垂足为G ,ΔCEF 的周长为( ) (A )8 (B )9.5 (C )10 (D )11.5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8分) 11. 已知函数x y 2 = ,当x =1时,y 的值是________ 12. 在某校举行的艺术节的文艺演出比赛中,九位评委给其中一个表演节目现场打出的分数如下:9.3,8.9, 9.3,9.1,8.9,8.8,9.3,9.5,9.3,则这组数据的众数是________ 13. 绝对值是6的数是________ 14. 已知命题“如果一个平行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那么这个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写出它的逆命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如图7-①,图7-②,图7-③,图7-④,…,是用围棋棋子按照某种规律摆成的一行“广”字,按照这种 规律,第5个“广”字中的棋子个数是________,第n 个“广”字中的棋子个数是______ 16. 如图8是由一些相同长方体的积木块搭成的几何体的三 视图,则此几何体共由________块长方体的积木搭成

九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含答案)

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 1. 如图是北京奥运会自行车比赛项目标志,则图中两轮所在 圆的位置关系是( ) A. 内含 B. 相交 C. 外切 D. 外离 2. 抛物线()212 12+-- =x y 的顶点坐标是( ) A. ()2,1 B. ()2,1- C. ()2,1- D. ()2,1-- 3. 在ABC ?中, 90=∠C ,若2 3cos = B ,则A sin 的值为( ) A. 3 B. 2 3 C. 3 3 D. 2 1 4. ⊙O 的半径是5cm ,O 到直线l 的距离cm OP 3=,Q 为l 上一点且2.4=PQ cm ,则 点Q ( ) A. 在⊙O 内 B. 在⊙O 上 C. 在⊙O 外 D. 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5. 把抛物线2 2x y -=向上平移2个单位,得到的抛物线是( ) A. ()2 22+-=x y B. ()2 22--=x y C. 222 --=x y D. 222 +-=x y 6. 如图,A 、B 、C 三点是⊙O 上的点, 50=∠ABO 则BCA ∠ 的度数是( ) A. 80 B. 50 C. 40 D. 25 7. 如图,在ABC ?中, 30=∠A ,2 3tan = B ,32=A C , 则AB 的长为( ) A. 34+ B. 5 C. 32+ D. 6

8. 已知直线()0≠+=a b ax y 经过一、三、四象限,则抛物线bx ax y +=2 一定经过( ) A. 第一、二、三象限 B. 第一、三、四象限 C. 第一、二、四象限 D. 第三、四象限 9. 如图是一台54英寸的液晶电视旋转在墙角的俯视图,设 α=∠DAO ,电视后背AD 平行于前沿BC ,且与BC 的距 离为cm 60,若cm AO 100=,则墙角O 到前沿BC 的距 离OE 是( ) A. ()cm αsin 10060+ B. ()cm αcos 10060+ C. ()cm αtan 10060+ D. 以上都不对 10. 二次函数()012 2 ≠-++=a a x ax y 的图象可能是( ) 11. 已知点()1,1y -、()2,2y -、()3,2y 都在二次函数12632 +--=x x y 的图象上,则1y 、 2y 、3y 的大小关系为( ) A. 231y y y >> B. 123y y y >> C. 213y y y >> D. 321y y y >> 12. 某测量队在山脚A 处测得山上树顶仰角为 45(如图),测量 队在山坡上前进600米到D 处,再测得树顶的仰角为 60, 已 知这段山坡的坡角为 30,如果树高为15米,则山高为( ) (精确到1米,732.13=) A. 585米 B. 1014米 C. 805米 D. 820米 二、填空题: 13. 抛物线322 +-=x x y 的对称轴是直线 . 14. 如图,圆柱形水管内积水的水面宽度cm CD 8=,F 为? CD

新北师大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知识点归纳.(优选)

新北师大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知识点归纳 ※平行四边形 ....., .....的定义:两线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不相邻的两顶点连成的线段叫做它的对角线 ...。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对边相等,邻边之和等于周长的一半 对角相等,邻角互补 对角线互相平分,共有4对全等的三角形。 ※平行四边形的判别方法: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平行线之间的距离:若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则其中一条直线上任意两点到另一条直线的距 离相等。这个距离称为平行线之间的距离。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第一章特殊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正方形 1菱形的性质与判定 菱形的定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 ※菱形的性质: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且四条边都相等, 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菱形是轴对称图形,每条对角线所在的直线都是对称轴。 菱形被对角线分成了4个面积相等的直角三角形,所以菱形的面积=对角线乘积的一半 ※菱形的判别方法: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的四边形是菱形。 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2矩形的性质与判定 ※矩形的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矩形 ..。矩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矩形的性质: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且对角线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矩形是轴对称图形,有两条对称轴,对称轴是对边中点的连线所在的直线※矩形的判定: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矩形(根据定义)。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对角线相等且平分的四边形是矩形) 四个角都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推论: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利用对角线相等且平分) 3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 正方形的定义: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叫做正方形。 ※正方形的性质:正方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一切性质。 正方形是轴对称图形,有四条对称轴。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正方形常用的判定: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 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 对角线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矩形是正方形。 正方形、矩形、菱形和平行边形四者之间的关系(如图3所示): 鹏翔教图3 ※梯形定义:一组对边平行且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两条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一条腰和底垂直的梯形叫做直角梯形。 ※等腰梯形的性质: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两个内角相等,对角线相等。 同一底上的两个内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 ※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九年级数学上册考试题及答案

九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四个答案中有且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 1、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 A.145454522=-?+=- B.145452222=-=- C.694)9)(4(=-?-=-- D.694)9)(4(=?=-- 2、方程x(x-2)= x 的根是………………………………………………………………… 【 】 A.x=0 B.x=2 C. x 1=0,x 2=3 D.x 1=0,x 2=2 3.对于二次根式92+x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 】 A .它是一个正数 B .是一个无理数 C .是最简二次根式 D .它的最小值是3 4、若a-b+c=0,则方程ax 2+bx+c=0(a 0≠)必有一个根是………………………… 【 】 A .0 B 、1 C .-1 D 、b a - 5.下列式子化为最简二次根式后和2是同类二次根式的为……………………………… 【 】 A. 27 B. 18 C. 12 D. 94 6.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m -1)x 2 +x +m 2-1=0的一个根是0,则m 的值为【 】 A .1 B. -1 C. -1或1 D. 21 7、对于任意实数x ,多项式x 2-6x+10的值是一个…………………………………… 【 】. A. 负数 B. 非正数 C. 正数 D. 无法确定正负的数 8、使分式256 1 x x x --+的值等于零的x 是………………………………………………… 【 】. A.6 B.-1或6 C.-1 D.-6 9. 用配方法解方程2250x x --=时,原方程应变形为……………………………………【 】 A .()2 16x += B .()2 16x -= C .() 2 29 x += D .() 2 29x -= 10、已知一次函数b ax 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且与y 轴的正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题(含答案)

九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关于x 的方程中,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有( ) A .221 x x + B .02=++c bx ax C .()()121=+-x x D .05232 2 =--y xy x 2.化简 1 321 21++ -的结果为( ) A 、23+ B 、23- C 、322+ D 、223+ 3.已知关于x 的方程2 60x kx --=的一个根为3x =,则实数k 的值为( ) A .2 B .1- C .1 D .2- 4.要使二次根式1-x 有意义,那么x 的取值范围是( ) (A )x >-1 (B ) x <1 (C ) x ≥1 (D )x ≤1 5.有6张写有数字的卡片,它们的背面都相同,现将它们背面朝上(如图 2),从中任意一张是数字3的概率是( ) A 、61 B 、31 C 、21 D 、3 2 6.已知x 、y 是实数,3x +4 +y 2 -6y +9=0,则xy 的值是( ) A .4 B .-4 C .94 D .-94 7、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8.已知两圆的半径分别是5cm 和4cm ,圆心距为7cm ,那么这两圆的位置关系是( ) A .相交 B .内切 C .外切 D .外离 9.如图3,⊙O的半径为5,弦AB的长为8,M是弦AB上的动点,则线段OM长的最小值为( ) A.2 B.3 C.4 D.5 10.已知:如图4, ⊙O 的两条弦AE 、BC 相交于点D,连接AC 、BE. 若∠ACB =60°,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AO B =60° B . ∠ADB =60° C .∠AEB =60° D .∠AEB =30°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1.方程 x 2 = x 的解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如图所示,五角星的顶点是一个正五边形的五个顶点.这个 五角星可以由一 个基本图形(图中的阴影部分)绕中心O 至少经过____________次旋转而得到, 每一次旋转_______度. 13.若实数a 、b 满足1 112 2+-+-= a a a b ,则a+b 的值为 ________. 14.圆和圆有不同的位置关系.与下图不同的圆和圆的位置关系是_____.(只填一种) 15.若关于x 方程kx 2–6x+1=0有两个实数根,则k 的取值范围是 . 16.如图6,在Rt △ABC 中,∠C=90°,CA=CB=2。分别以A 、B 、C 为圆心,以2 1AC 为半径画弧,三条弧与边AB 所围成的阴影部分的面积是______. 17.已知:如图7,等腰三角形ABC 中,AB=AC=4,若以AB 为直径的⊙O 与BC 相交于点D ,DE ∥AB ,DE 与AC 相交于点E ,则DE=____________。 18. 如图,是一个半径为6cm ,面积为π12cm 2的扇形纸片,现需要一个半径为R 的圆形纸片,使两张纸片刚好能组合成圆锥体,则R 等于 cm 三.解答题 19.(6 分)计算:÷ (6分)解方程:2(x+2)2=x 2 -4 图2 O A B M 图3 图4 图5 图7 图 6 12题图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测试题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 第一章 证明(二)复习题一、选择题 1、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为 75°,则其顶角为()A.36° B.45° C.60° D.72° 2、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a ,则其斜边上的高为( )A.a 23 B.a 2 C.2a D.a 42 3、如图,△ABC 中,AB=BD=AC ,AD=CD ,则∠ADB 的度数是( )A.36° B.45° C.60° D.72°(第3题图) (第4题图) 4、如图,△ABC 中,AB=AC ,∠A=36°,CD 、BE 是△ABC 的角平分线,CD 、BE 相交于点O ,则图中等腰三角形有( )A.6个 B.7个 C.8个 D.9个 5.逆命题“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的原命题是( )A.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B.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C.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D.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二、填空题 6、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 3cm 、6cm ,则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cm. 7、如果等腰三角形的有一个角是 80°,那么顶角是度;8、若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 4,腰上的高为2,则此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 9、在△ABC 中,AB=AC ,∠A=50°,AB 的垂直平分线DE 交AC 于点D ,垂足为E ,则∠DBC 的度数是. 10、△ABC 中,∠C=90°,AD 平分∠BAC ,交BC 于点D 。若DC=7,则D 到AB 的距离是 . 11、如图,在Rt △ABC 中,∠B=90°,∠A=40°,AC 的垂直平分线 MN 与AB 交于D 点,则∠BCD 的度数为. 12、如图,∠AOP=∠BOP=15°,PC ∥OA ,PD ⊥OA ,若PC=4,则PD 的长为 13、已知,如图,O 是△ABC 的∠ABC 、∠ACB 的角平分线的交点, OD ∥AB 交BC 于D ,OE ∥AC 交BC 于E ,若BC = 10 cm ,则△ODE 的周长 14、在△ABC 和△ADC 中,下列论断:①AB=AD ;②∠BAC=∠DAC ;③BC=DC ,把其中两个论断作为条件,另一个论断作为结论,写出一个真命题: 15、在△ABC 中,边AB 、BC 、AC 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 P ,则PA 、PB 、PC 的大小关系是 . 三、解答题 16、如图,AD ⊥CD ,AB=10,BC=20,∠A=∠C=30°,求AD 、CD 的长. 17、如图,在 Rt △ABC 中,∠C=90°,沿过B 点的一直线 BE 折叠这个三角形,使点C 与AB 边上的一点D 重合。当∠A 满足什么条件时,点D 恰好为AB 的中点?写出一个你认为适当的条件,并利用此条件证明 D 为AB 的中点. 18、已知:如图,△ ABC 中,AB=AC ,∠A=120°. (1)用直尺和圆规作AB 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 BC 、AB 于点M 、N(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 ). (2)猜想CM 与BM 之间有何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 19、如图,求作一点P 使PC=PD ,并且使点P 到∠AOB 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20、已知:如图,∠A=∠D=90°,AC=BD.求证:OB=OC ; · D B

九年级上数学全套试卷及答案

2005~2006学年度上期目标检测题 九年级 数学 第一章 证明(Ⅱ)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一、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下列各题正确的在括号内画“√”,错误 的在括号内画“×”. 1、两个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的比值为1 . ( ) 2、两个等腰三角形一定是全等的三角形. ( ) 3、等腰三角形的两条中线一定相等. ( ) 4、两个三角形若两角相等,则两角所对的边也相等. ( ) 5、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若一边等于另一边的一半,那么,一个锐角一定等于30°.( )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 案的番号填在括号内. 1、在△ABC 和△DEF 中,已知AC=DF ,BC=EF ,要使△ABC ≌△DEF ,还需要的条件是( ) A 、∠A=∠D B 、∠C=∠F C 、∠B=∠E D 、∠C=∠D 2、下列命题中是假命题的是( ) A 、两条中线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B 、两条高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C 、两个内角不相等的三角形不是等腰三角形 D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的平分线平行于这个三角形的一边,则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3、如图(一),已知AB=AC ,BE=CE ,D 是AE 上的一点, 则下列结论不一定成立的是( ) A 、∠1=∠2 B 、AD=DE C 、BD=C D D 、∠BDE=∠CDE 4、如图(二),已知AC 和BD 相交于O 点,AD ∥BC ,AD=BC ,过O (一) 任作一条直线分别交AD 、BC 于点E 、F ,则下列结论:①OA=OC ②OE=OF ③AE=CF ④OB=OD ,其中成立的个数是( ) A 、1 B 、2 C 、3 D 、4 5、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18,一条边的长是5,则其他两边的长是( ) (二) A 、5,8 B 、6.5,6.5 C 、5,8或6.5,6.5 D 、8,6.5 6、下列长度的线段中,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一组是( ) A 、543,, ; B 、6, 7, 8; C 、12, 25, 27; D 、245232,, 7、如图(三),AC=AD BC=BD ,则下列结果正确的是( ) (三) A 、∠ABC=∠CA B B 、OA=OB C 、∠ACD=∠BDC D 、AB ⊥CD 8、如图(四),△ABC 中,∠A=30°,∠C=90°AB 的垂直平分线 交AC 于D 点,交AB 于E 点,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 、AD=D B B 、DE=DC C 、BC=AE D 、AD=BC (四)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数学全册各章知识点汇总

最新新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特殊平行四边形 第二章一元二次方程 第三章概率的进一步认识 第四章图形的相似 第五章投影与视图 第六章反比例函数 第一章特殊平行四边形 1.1菱形的性质与判定 菱形的定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 ※菱形的性质: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且四条边都相等,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菱形是轴对称图形,每条对角线所在的直线都是对称轴. ※菱形的判别方法: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1.2 矩形的性质与判定 ※矩形的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矩形 .矩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 ※矩形的性质: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且对角线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矩形是轴对称

图形,有两条对称轴) ※矩形的判定: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矩形(根据定义).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四个角都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推论: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1.3 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 正方形的定义: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叫做正方形. ※正方形的性质:正方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一切性质.(正方形是轴对称图形,有两条对称轴) ※正方形常用的判定: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 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 对角线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矩形是正方形. 正方形、矩形、菱形和平行边形四者之间的关系(如图3所示): ※梯形定义:一组对边平行且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 ※ 鹏翔教图3

※等腰梯形的性质: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两个内角相等,对角线相等. 同一底上的两个内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 ※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第二章 一元二次方程 2.1 认识一元二次方程...... 2.2 ...用.配方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 2.3 用公式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 2.4 用因式分解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 2.5 一元二次方程的跟与系数的关系 2.6 应用一元二次方程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的整式方程,且都可以化为02=++c bx ax (a 、b 、c 为 常数,a ≠0)的形式,这样的方程叫一元二次方程...... . ※把02=++c bx ax (a 、b 、c 为常数,a ≠0)称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a 为二次项系数;b 为一次项系数;c 为常数项. ※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①配方法 <即将其变为0)(2 =+m x 的形式> ②公式法 a ac b b x 242-±-= (注意在找abc 时须先把方程化为一般形式) ③分解因式法 把方程的一边变成0,另一边变成两个一次因式的乘积来求解.

九年级上册数学测试题及答案

、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请将正确答案前的 字母写在答题纸上;本题共 32分,每小题4分) 1.已知O O 的直径为3cm ,点P 到圆心0的距离0P = 2cm ,则点P 7 .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二、填空题(本题共 16分,每小题4分) 9. 已知两个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是 2 : 1,则它们周长的比 — _ . k 十1 10. 在反比例函数y = 中,当x > 0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则k 的取值范围是 x 11. 水平相当的甲乙两人进行羽毛球比赛,规定三局两胜,则甲队战胜乙队的概率是 A.在O O 外 2.已知△ ABC 中,/ C=90° B.在O O 上 ,AC=6, C.在O O 内 BC=8,贝U cosB 的值是 D.不能确定 A . 0.6 B . 3 .如图,△ AB C 中, 的是 占 八 4 D.- 3 N 分别在两边 AB 、AC 上,MN // BC,则下列比例式中,不正确 0.75 C. 0.8 4. 5. 6. A . AM_BM C. 下列图形中,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BC AC MN AM A . C. 10 cm ,则O O 1和O 。2的位置关系是 离 某二次函数y=ax 2+bx+c 的图象如图所示, D.相交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a>0, b>0, c>0 B. a>0, b>0, c<0 C. a>0, b<0, c>0 D. a>0, b<0, c<0 A .平面上三个点确定一个圆 B.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 C.平分弦的直径垂直于这条弦 D.与某圆一条半径垂直的直线是该圆的切线 8.把抛物线y =— x 2 + 4x — 3先向左平移 线解析式是 A. y =— (x + 3)2 — 2 3个单位,再向下平移 B . y =— (x + 1)2— 1 2个单位, 则变换后的抛物 X4 C. y =— x 2 + x — 5 D .前三个答案都不正确 D. N C C .

(完整)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综合练习题及答案(2)

慧学云教育 九 年 级 数 学 试 题(图形与证明二) 一.选择题 1、顺次连接任意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得到的四边形一定是( ) A 平行四边形 B 菱形 C 矩形 D 正方形 2、 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金华,风光秀丽,花木葱茏.某广场上一个形状是平行四边形的花坛(如图),分别种有红、黄、蓝、绿、橙、紫6种颜色的花.如果有AB EF DC ∥∥, BC GH AD ∥∥,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红花、绿花种植面积一定相等 B .绿花、黄花种植面积一定相等 C .红花、蓝花种植面积一定相等 D .蓝花、紫花种植面积一定相等 3.如图,直线1l ∥2l ,若155,265∠=?∠=?,则3∠ A 50? B 55? C 60? D 65? 4、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为50°,则顶角为( A .50° B .100° C .80° D .65° 5、如图1,□ABCD 的周长是28㎝,△ABC 的周长是22㎝,则AC 的长为 ( ) A .14㎝ B .12㎝ C .10㎝ D .8㎝ 1 2 6、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 ) A.两条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B.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 C.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D.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7、已知菱形的两条对角线长分别为6和8,则菱形的周长为( ) A .20 B .30 C .40 D .10 8、如图2,在菱形ABCD 中,不一定成立的是( ) A .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 B .AC ⊥BD D C B A A F C D B E 3

C .△AB D 是等边三角形 D .∠CAB =∠CAD 9、如图3,在ABC △中,点E D F ,,分别在边AB ,BC ,CA 上,且DE CA ∥,DF BA ∥. 下列四个判断中,不正确... 的是 ( ) A.四边形AEDF 是平行四边形 B.如果90BAC ∠=o ,那么四边形AEDF 是矩形 C.如果AD 平分BAC ∠,那么四边形AEDF 是菱形 D.如果AD BC ⊥且AB AC =,那么四边形AEDF 是正方形 10.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2,点E 在AB 边上,四边形EFGB 也为正方形, 设△AFC 的面积为S ,则 ( ) A .S=2 B .S=4 C .S=2.4 D .S 与BE 长度有关 二.填空题 11.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 中,AB =14cm,BC =16cm,则此平行四边形的周长为 _____cm. 12.矩形的两条对角线的夹角为60 0,较短的边长为12cm,则对角线长为 cm. 13.如下图(1),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CE AB ⊥, E 为垂足.如果125A =o ∠,则BCE =∠ 14.在四边形ABCD 中,已知AB ∥CD ,请补充一个条件: ,使得四 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 15.如图2,将一张等腰直角三角形纸片沿中位线剪开可以拼成不同形状的四边形,请写 出其中一种四边形的名称 。 1 2 3 16.如图3,矩形ABCD 沿着AE 折叠,使D 点落在BC 边上的F 点处,如果ο 60=∠BAF ,则DAE ∠ = 度. 二、解答题 17.已知:如图,OA 平分∠BAC ,且AB=AC 求证:∠1=∠2 A E B C D 21O C A

九年级上册数学练习题(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测试 《第二^一章二次根式》 练习题 一、填空题(每小题 2分,共20分) 1 ?在 £M a 、 a b ' - 1 令 x --------- 、卞x 1 、 、 3 中是二次根式的个数有 个. 2. 当X = 时,二次根 式、X 1取最小值,其最小值为 。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简存一@的结果是 4. 计算:胡2 -3 = 5. 实数a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化简: a - 1 + J (a 」2)2 - _____ ? + U b 令 +i c N ) = 0,则 a b +c 猜想到的规律用含自然数 n ( n >1)的代数式表示出来是 二、选择题(每小题 3分,共24 分) F 列式子一定是二次根式的是( ~ Jr C ? x 2 B ? x - 12. F 列二次根式 中, x 的取值范围是 x - 2的是( 6.已知三角形底边的边长是 ■- 6 cm,面积是 ? 12 cm 2,则此边的高线 7. 8. 计算:(3 2)2010 ( 3 2) 9. 已知x 2 3x 1 -0,则 10. 观察下列各式: 11. A ? x v 2 2010 ,??,请你将

x+2 C ? x - 2 D ? ( 在数轴上的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式子 c ③bc ac ④ab ac 中 ―c 七 2 10 12 3 13. ①b c x a , 实数 0 ② a b a

17.把一一根号外的因式移到根号内,得 ' m A. m A. a> 4 三、解答题(76分) (2 5- 3) 2 14.下列根式中,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A.?0.2b B. . 12a 12b C.x2--y2 D. .5ab2 15.下列各式中,一定能成立的是() A . (2.5) 2-( 2.5)2B.v a2=(a )2 C . x2-2 x 1 - x 1 D. x2-9三 E x+3 -3 厂1 16.设4L、电2的整数部分为a,小数部分b,则a的值为( 正确的有( 1个 C. 3个 D. 4个 A. ) b 45?108 - 1 1 一125 3 -0)1 ( 3 2) ° 4 2 8 ) B. 2个 A. B. 2 C. D. 18.若代数式■. (2 a) 2( a 4)2的值是常数则a的取值范围是( 19. (12 分)计算: (1)

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教案

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 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第一章小结与思考——特殊四边形 一.学习目标 1.通过对特殊四边形知识的小结与梳理,进一步掌握特殊四边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进一步感受公理化思想. 2.通过证明进一步掌握综合法的证明格式,学会分析和综合的思考方法。 3.进一步感受探索活动中体现的归纳、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二.学习重难点: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的应用 三.学习过程 (一)热身训练 1.平行四边形ABCD中,如果∠A=55°,那么∠C的度数是() A.45° B.55° C.125° D.145° 2.已知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下列结论中不.正确 ..的是() A.当AB=BC时,它是菱形 B.当AC⊥BD时,它是菱形 C.当∠ABC=900时,它是矩形 D.当AC=BD时,它是正方形 3.若等腰梯形的一个底角等于600,它的两底分别为3cm和5cm,则它的周长为___________cm. 4.菱形边长为13,对角线AC长为10,则它的面积是。 (二)知识回顾 1.特殊四边形的关系 下图表示了一些特殊的四边形在某种条件 ....下它们之间的关系。如果①,②两个条件分别是:①两组对边分别平行;②有且只有一组对边平行。请你说说其他6个数字序号所相对应的条件. 2

2.特殊四边形的性质 (1)回忆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在相应的空格内打“√”. 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对边平行 对边相等 四边相等 对角相等 4个角是直角 对角线互相平分 对角线相等 对角线互相垂直 两条对角线平分两组对角 (2)等腰梯形的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特殊四边形的判定 四边形判定方法 平行四边形 矩形 菱形 正方形 等腰梯形 (三)典例分析 例1.已知:四边形ABCD中,AB∥CD,要使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需添 加一个条件:,并说明你的理由。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