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专题模拟试题一秋季word版本

美学专题模拟试题一秋季word版本
美学专题模拟试题一秋季word版本

美学专题模拟试题一2007 年秋季

一、填空(20 分,每空2 分)

1、古希腊哲学家()明确区分“美的事物”和“美本体”,开创了西方对

美和艺术进行哲学思辨的传统。

2、审美批评大致可分为三类,即感官式印象式的审美批评;形式主义的审美批评和()审美批评

3、从感知表象到意想形成过程中的感觉挪移、转化和渗透现象称为()。

4、鲁迅的早期美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长文()中。

5 、审美活动的方式大致有三种类型,即日常式审美、鉴赏式审美和()审美。

6、在西方,公元前 6 世纪的古希腊时期()学派最早谈到美的问题,提

出了“美是和谐与比例”。

7、艺术的自然体系有这样两个特点,一是时代性,二是()。

8、《国语》中楚国臣子()论美,是我国历史上关于美的最早论述。

9、18 世纪英国经验派美学家()把美感的根源归为“社会生活的情欲。”

10 、在美的表现形态中,给人以轻松、愉悦、心旷神怡的感受的是()。

二、单项选择(10 分,每小题2分,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写在题前的括号中,答案选错或未选者,该小题不得分。)

( )1.提出“尽善尽美”审美标准的是

A. 孔子

B. 孟子C

D.庄子

( )2. 最有代表性,也是最充分的审美是

A. 日常式审美

B.鉴赏式审美

C.研究式审美

D.审美批评

( )3.美学理论的关键是

A.美的本质

B. 美感

C.审美

D.美育

( )4.唐代诗歌的繁盛,推动了中国古典美学最基本范畴

A. “神思”的诞生

B. “气韵生动”的诞生

C. “道”的诞生

D. “意境”的诞生

( )5.审美心理活动中最自由、最积极的心理现象是

A.相似联系

B.接近联系

C.再造想象

D.创造想

三、名词解释(20分,每小题 5 分)

1、审美体验

2、演出艺术

3、美感冲动

4、社会美

四、简答题(30 分,每小题10 分)

1、审美关系的本质内涵包括哪几个方面?

2、情感对意志和智力的沟通功能是如何表现的?

3、美学史上探讨美的本质的三个模式是怎样的?

五、论述题(20 分)

试论审美过程。

美学专题模拟试题二2007 年秋季一、填空(20 分,每空2 分)

1、人类已经改造、认识、把握和活动的自然称为()。

2、美的形态包括()和表现形态。

3、艺术种类与()构成了艺术类型现象的两翼。

4、我国近代教育家()提出了“以美育代宗教”的美育思想。

5、散文的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散文是与()相对而言的一切文章的总称。

6、美感会因人而异,这是美感的()性。

7、以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为代表的()派,提出了“独抒性灵,不拘

格套”的性灵说。

8、美的规律的内容是合规律性和()的统一。

《数字电路》期末模拟试题及答案

. 一、填空题 1. PN 结具有单向导电性。正向偏置时,多子以扩散运动为主,形成正向电流;反向 偏置时,少子漂移运动,形成反向饱电流。 2. 双极型晶体三极管输出特性曲线的三个工作区是放大区、截止区、饱和区。 3. 已知三态与非门输出表达式C AB F ?=,则该三态门当控制信号C 为高电平时, 输出为高阻态。 4. 十进制数211转换成二进制数是(11010011)2;十六进制数是(D3)16。 5. 将若干片中规模集成电路计数器串联后,总的计数容量为每片计数容量的乘积。 6. 若用触发器组成某十一进制加法计数器,需要四个触发器,有五个无效状态。 7. 同步RS 触发器的特性方程为n 1n Q R S Q +=+;约束方程为RS=0 。 8. 下图所示电路中,Y 1 =B A Y 1= 2Y 3 =AB Y 3= 二、选择题 1. 下列函数中,是最小项表达式形式的是____c _____。 A. Y=A+BC B. Y=ABC+ACD C. C B A C B A Y +?= D. BC A C B A Y +?= 2. 要实现n 1n Q Q =+,JK 触发器的J 、K 取值应为__d ___。 A . J=0,K=0 B. J=0,K=1 C. J=1,K=0 D. J=1,K=1 3.数值[375]10与下列哪个数相等_b __。 A . [111011101]2 B. [567]8 C. [11101110]BCD D. [1F5]16 4.属于组合逻辑电路的是_____b ______ A . 触发器 B. 全加器 C. 移位寄存器 D. 计数器 5.M 进制计数器状态转换的特点是:设定初态后,每来_c __个计数脉冲CP ,计数器重 新 B 2 B V CC Y 1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NTET模拟试题小学数学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 (NTET)模拟试题(小学数学) 第1题(匹配题)请为下列教学行为找到他们的理论依据。(3分) 本题的答案是B;A;C 第2题(单选题)教育技术包括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五个领域。在数学教学中,对应到教育技术的设计领域的活动为(C )(3分) A.学生数学成绩的整理和分析 B.互联网上各种数学教学资源的共享 C.数学电子教案的编写 D.学生档案资料的保存和整理 第3题(多选题)下面是一位老师学完了教学设计的理论知识后,对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做的总结,您认为下述哪些观点是正确的?(B、C、D、E )(3分)

A.学习者分析是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应该放在教 学设计的首位 B.教学内容分析有助于确定合适的教学策略 C.教学目标的确定,可以说是教学设计前期分析的一个 主要任务 D.教学设计评价贯穿于教学设计的全过程,它通常要依 据教学实践的效果 E.教学内容的安排与教学目标有关

第4题(多选题)在多年的教学经验中,李老师总结了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对数学教学和学习的影响,其中合理的为(A、B、E)(3分) A.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如学习态度、意志力对他们数学计 算成绩的影响很显著 B.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直接影响着他们逻辑推理 能力的发展

C.女生的计算能力比较好,男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比较好 D.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与数学成绩是成正比的 E.智力因素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非智力因素是学习 数学的调节剂 第5题(多选题)教学目标的叙写一般包括四个基本要素(即也就是经常所说的ABCD法),分别是(A、B、C、D)(3分) A.行为主体 B.行为动词 C.行为条件 D.表现程度 E.目标类别 (教学目标书写的四要素包括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表现程度) 第6题(单选题)李老师确定上面教学难点的主要依据是(C )(3分) A.这个教学要求属于超纲X围 B.这部分知识过于复杂 C.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能力 D.这是教学目标,因此必定是教学难点

数字电子技术模拟试题4

泰山学院课程考试专用 《数字电子技术》模拟试题 4 (试卷共8页,答题时间120分钟) 一、填空题(每空 1分,共 20 分。) 1、(33)10=( )16=( )2 2、若各门电路的输入均为A 和B ,且A=0,B=1;则与非门的输出为_________,或非门的输出为___ ___,同或门的输出为__ __。 3、一个数字信号只有 种取值,分别表示为 和 。 4、一个三态门如图1.4, 当E ′=__________时,Y=)('AB 。 5、某EPROM 有8位数据线、13位地址线,则其存储容量为 位。 6、若要构成七进制计数器,最少用 个触发器,它有 个无效状态。 7、多谐振荡器是一种波形 电路,它没有稳态,只有两个 。 8、A/D 转换的一般步骤包括 、 、 和 。 9、欲将触发器置为“1”态,应使D R '= , D S '= 。 二、选择题(每题 2分,共 20 分。请将答案填在下面的表格内)1、在不影响逻辑功能的情况下,CMOS 与非门的多余输入端可_______。 A.接高电平 B.接低电平 C.悬空 D.通过大电阻接地 2、下图中,满足Q * =1 的触发器是_____________。

3、由四个触发器构成十进制计数器,其无效状态有__________。 A.四个 B.五个 C.六个 D.十个 4、以下电路中,欲获得一个数字系统的时钟脉冲源,应采用____________。 A .D 触发器 B.多谐振荡器 C.单稳态触发器 D.施密特触发器 5、逻辑代数中有3种基本运算: 、 和 。 A. 或非,与或,与或非 B. 与非,或非,与或非 C. 与非,或,与或 D. 与,或,非 6、用555定时器构成的施密特触发器的回差电压可表示为 。 A. cc V 3 1 https://www.360docs.net/doc/4b9088605.html, V 3 2 C. V cc D. cc V 4 3 7、在下列门电路中,输出端不可以并联使用的是 。 A. 三态门 B.集电极开路门(OC 门) C.具有推挽输出结构的TTL 门电路 D.CMOS 传输门 8、某A/D 转换器有8路模拟信号输入,若8路正弦输入信号的频率分别为1KHz ,…,8KHz ,则该A/D 转换器的采样频率f s 的取值应为 。 A. f s ≤1KHz B. f s =8KHz C. f s ≥16KHz D. f s ≥2KHz 9、四位环形计数器的有效状态有 个。 A. 2 B. 4 C. 6 D. 8 10、下列电路中不属于时序逻辑电路的是 。 A.计数器 B. 全加器 C.寄存器 D.分频器 1、Y 1=A )('BC +AB C ' 2、Y 2(A ,B ,C ,D )=∑m (1,3,5,7,8,9)+∑d(11,12,13,15)四、1、电路如图4.1(a)所示,各电路的CP 、A 、B 、C 波形如图(b )所示。

[全] 设备方向-岗位技能模拟考试题库及答案

设备方向-岗位技能模拟考试题库及答案 第1题、【判断题】工程建筑尺寸用单位英寸是错误的。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第2题、【判断题】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是指直接或间接涉及工程质量、安全、卫生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第3题、【判断题】工程质量保修是对房屋建筑工程竣工验收后在保修期限内出现的质量缺陷,予以修复。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第4题、【判断题】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在工程竣工验收之日起15日内,向备案机关提交工程质量监督报告。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第5题、【判断题】应急照明在正常电源断电后,电源转换时间为:疏散照明不大于15s,备用照明不大于15s,安全照明不大于0.5s。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第6题、【判断题】度量是指对工程或产品的质量特性进行检测度量。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第7题、【判断题】建筑电气工程图的阅读顺序是从电源开始到用电终点为止。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第8题、【判断题】建设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是统一建筑工程质量的验收方法、程序和技术指标。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第9题、【判断题】当紧急广播系统具有火灾广播功能时,应检查传输线缆、槽盒和导管的防火保护措施。

正确答案:A 第10题、【判断题】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主要有施工人员、施工用机械、施工用材料、施工用方法、施工作业环境五个方面,简称人、机、料、法、环(4M1E)。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第11题、【判断题】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为融入国际社会和技术经济发展需要,自20世纪80年代初就开始推行国际单位制,到1986年9月以立法的形式进一步给予确定。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第12题、【判断题】房屋建筑安装工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又称安装工程的质量通病。这种通病是一成不变的。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第13题、【判断题】房屋建筑安装工程的实验以专业可划分为给水与排水工程、建筑施工工程、建筑智能化工程、通风与空调工程和消防工程。

试卷结构及题型

试卷结构及题型解析 一、试卷结构及单选题解析 1.NTET命题得基本原则就是什么? NTET强调在学科教学过程中体现教育技术得能力与水平,强调教育技术对学习及教学过程得支持,强调将信息技术有机地整合到学科教学过程中去,所以在命题时会特别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太偏重于教育技术理论、用来考核教育技术专业人员得试题不采用; 太偏重于信息技术、仅直接用来考核信息技术水平而与学科教学无关得试题不采用; 过于强调学科知识、属纯学科知识或学科能力考核方面得试题不采用。 另外,NTET注重考查教育技术得应用能力,避免出死记硬背得题目,特别要避免出依赖特定教材得特定陈述得题目。 2.试卷由哪几部分构成? NTET(教学人员·初级)在计算机上进行,采用“机考机判”方式。试卷按典型教学过程得基本教学环节组织,包括教案设计、资源准备、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环节。 每套试卷得总题量约为30道题。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计算机得考试系统自动计时,到时考试系统将强制交卷。 3.试卷中可能出现哪些题型? 题型有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匹配题、视听分析题、操作题等。要求考试用计算机安装音、视频播放器并提供耳机。 4.单选题得形式如何?由哪些部分组成? 单选题就是试卷中出现最多得题型,由题干与选项组成。 单选题得题干可以就是一个不完全得陈述句,与选项构成一个完整得句子。也可以直接就是一个问句。 如果正确选项不一定就是唯一得,在题干中会用“下列得”字样加以限定。如果正确答案就是唯一确定得,将不再写出“下列得”字样。例如“下列得选项中,哪一个最能体现这段文章得中心思想?”由于本段文章得中心思想也许有比列出得更好得表述,因此,本题干中得“下列得”就是必要得。 5.在回答“教案设计”部分得试题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教案设计”部分得试题基于两个基础:一就是“教案设计”中得限定条件(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教学对象等),二就是针对给定教学内容得一套教案。 由于试题就是嵌入教案之中得,所以考生在做题时,首先要分清教案与试题(题干用深蓝色标出)。其次,考生要根据答题得需要来查阅限定条件以及教案得前后文,将题目提出得问题置于给定得整体教学环 境中来考虑。如果考生对给定得教学内容不就是很熟悉,可按提示查瞧这部分教学内容得相关材料(每套试卷都会配有相关内容得教学素材电子版),认真分析后再作答。 可能出现得考题内容有:重点难点分析、教学目标确定、教学策略确定等。有关教案修改等操作题,也可能出现在这一部分。 题例 【教案设计】 第*—**题嵌于教学方案中。 在教案设计及教学初步设计时,应确定教学目标。根据教学重点、难点,为教学活动选择合适得教学方法。请回答下表所提出得问题。 教学方案设计

2021年广播电视大学电大春美学专题模拟试题答案

《美学专项》期末模仿试题答案 春 一、填空题(每空3分,共24分) 1、欣赏和判断 2、生命形式 3、家庭美育 4、审美感知能力 5、《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发言》 6、缘情说 7、化丑为美 8、美分有说 二、单项选取题(每题3分,共24分) 1、D 2、A 3、D 4、A 5、A 6、C 7、D 8、B 三、阐述题(每题26分,共52分) 1、审美活动意义有哪些?请结合实际进行阐述。 美创造活动在实质上是一种生产,美欣赏即审美实质是一种消费,两者存在着互为前提互动互就互成关系:没有生产自然没有消费,没有消费也不会有生产。

(1)美作为一种展示过程,只有在接受者详细接受实践中才干体现出来。审美活动使潜在美得以显现,使也许美变成现实美,使意念形态抽象美变成形象状态形象美,使自在美变成体验美。接受者和艺术家共同创造了艺术作品。 (2)审美活动为美创造审美主体。审美活动在艺术熏陶中实现了对接受者精神素质影响和改造,并潜移默化塑造出了审美主体。审美活动对人精神活动具备“扶正祛邪,舒筋活血”作用。 (3)审美活动也影响美创造:群体审美消费取向是导向,规定着接受者审美需要,进而规定着创造者审美取向。接受者是艺术最后裁判。 (4)卢卡契把审美人道主义特性或人道主义功能作为审美活动重要意义纬度和价值取向:艺术形式把人提高到人高度;审美与艺术具备“反拜物化使命”;审美可以使人由整体人转变成人整体。 2、试阐述康德美感特性观。 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按照形式逻辑“质一量一关系一模态”,从四个方面对美感心理进行了分析,称为“审美四契机”。她揭示了审美心理特性一系列矛盾或二律背反现象,对美感特殊规律作了哲学概括。(1)美感“质”特性。她以为,审美不涉及欲望、功利和伦理善,但又与欲望和道德感有关,产生类似快感,也就是无利害而生高兴。(2)美感“量”特性。美感不是在概念中进行结识活动,“美是那不凭借概念而普遍高兴”,审美判断是主观,但是又是普遍有效,也就是无概念而有普遍性。(3)美感“关系”特性。审美是没有明确目,但又符合目性,也就是无目合目性。(4)美感“模态”特性。审美活动虽然不依赖概念,但是,审美判断却具备普遍有效性和必然性,也就是没有概念而又有必然性。康德美感特性观对的揭示了审美心理中存在主观直觉和客观现实矛盾二重性。但是,她没能把审美心理矛盾特殊性和社会劳动实践历史联系起来,因而无法解释这一矛盾产生主线因素。

数字电子技术模拟试题及答案

《数字电子技术》模拟试题 20分)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 1511、十六进制数97 。,对应的十进制数为 0 时,输出为2”描述的是与运算的规则。、“至少有一个输入为 0 变量逻辑函数有16个最小项。、 4 3 运算。非和 4、基本逻辑运算有: 与、或 加器。半 5、两二进制数相加时,不考虑低位的进位信号是 电平。高 6、TTL器件输入脚悬空相当于输入 线、地址线和控制线。数据 7、RAM的三组信号线包括:位。最高8、 采用四位比较器对两个四位数比较时,先比较 15分)二、单项选择题(每个3分,共的国标逻辑符号中是异或门。B 1、图1 图1 C 。2、下列逻辑函数表达式中可能存在竞争冒险的是 B)(B?(A?C)F? B A )B?C)(?(A?BFF?(A?B)(B?C)F?(A?B)(B?C) D C 3、下面逻辑式中,不正确的是_ A___。 ABC?A?B?C B. A. A??ABA D. C. AA??B)A(BAAB?4、时序逻辑电路中必须 有___B___。 A. 输入逻辑变量 B. 时钟信号 C. 计数器 D. 编码器 5、有S1,S2两个状态,条件 B 可以确定S1和S2不等价。 A. 输出相同次态不同D. 次态相同C. 输出不同 B. 10分)三、简答题(共A??B左边=(A?)(A?B)(?1A?A?B)?解:分) 1、(证明:

4B?BA?A?A12、某逻辑函数的真值表如表所示,画出卡诺图。(6分)某逻辑函数的真值表 1 表 F B A C 0 0 0 0 1 1 0 0 1 0 1 0 X 1 1 0 X 0 0 1 0 0 1 1 1 1 0 1 X 1 1 1 分)四、分析题(20 Z 图2 分析图2所示电路的逻辑功能。 1)列出其时钟方程:(2分) CP1=CP↑;CP0=CP↑。 2)列出其驱动方程:(4分) Q1;K0==1 ;J0。Q0J1=;K1=1?Q?Q1或XX3)列出其输出方程:(1分)Z=XQ1Q0 n?1n?1?QQ1Q0Q?Q1?Q0?XQ1或Q1?Q0?XQ1Q04)求次态方程:4(分);10分)9)作状态表及状态图(5.

技能考试模拟题(lm358呼吸灯)

呼吸灯电路模拟题(三) 学 校: 姓 名: 考试内容分值 (1)常用电子元器件的判别选用及测试。(分值: 30 ) (2)小型电子产品电路相关内容问答。(分值: 10 ) (3)小型电子产品电路安装。(分值: 50 ) (4)常用仪器仪表的使用。(分值: 20 ) (5)小型电子产品通电测试。(分值: 25 ) (6)职业素养与安全文明操作。(分值: 15 ) 一、元件筛选与测试(30分) 1、元件筛选(5分) 清点套件中元件,并进行测试筛选。套件中,电阻共 个,电容共______个,三极 管共 个,发光二极管______个,集成电路____________块,还包括 _______ 等元件。 2、元件测试(25分) 将下表中涉及元器件检测结果填入表中。 注意:质量判定填写“可用”、“断路”、“短路”、“漏电” 元 器 件 识别及检测内容 配分 评分标准 得分 电阻器 色环 标称值(含误差) R1 标称值(含误差) 测量值 测量档位 5分 识别错误错不得分。 电容器 每支5分 识别错误错不得分。 C2 标称值(含耐 压) 介质 质量判定 二极管 正向 电阻 反向 电阻 测量档位 质量判定 每支5分 错1项,该二极管不得分。 Ds1 三极管 画外形示意图 标出管脚名称 电路符号 质量判定 每支5分 错1项,该三极管不得分。 Q1 电位器 画外形示意图 标出管脚名称 测量值 每支5分 错1项,该电位器不得分。

二、焊接与组装电路(50分) 工艺要求:元件安装整齐、焊点美观 内 容 技术要求 配分 评分标准 得分 元器件引脚 1、引脚加工尺寸及成形应符合装配工艺要求。 5 1、检查成品,不符合要求的,每处每件扣0.5分/件。 2、根据监考记录,工具的不正确操作,每次扣0.5分。 元器件安装 2、高度及字标方向应符合工艺要求 6 焊点 3、焊点大小适中,无漏、假、虚、连焊,焊点光滑、圆润、干净,无毛刺。 4、焊盘不应脱落。 5、修脚长度适当,一致,美观。 20 制作信号测试口 6、将从其它元件上剪下的引脚线,焊接在测试点的焊盘上,高度为5mm 。 4 安装质量 8、集成电路、二三极管等及导线安装均应符合工艺要求。 9、元器件安装牢固,排列整齐。 10、无烫伤和划伤处,整机清洁无污物。 10 常用工具的 使用和维护 11、电烙铁的正确使用。 12、钳口工具的正确使用和维护。 13、万用表正常使用和维护。 5 三、电路调试(25分) 1、 本电路功能完成(10分) 2、 完成检测报告(15分) (1)测量输入电压_____________V (交流,直流) RP 鉴定内容 技术要求 配分 评分标准 得分 实现功能 Ds1~ds4亮度变化 10分 Ds1~ds4亮度变化 10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笔记整理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初级) 笔记整理 《教学人员教育技术能力标准》 一、意识与态度 1、重要性的认识 1.能够认识到教育技术的有效应用对于推进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改革和实施国家课程标准的重要作用。 2.能够认识到教育技术能力是教师专业素质的必要组成部分。 3.能够认识到教育技术的有效应用对于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作用。 2、应用意识 1、具有在教学中应用教育技术的意识。 2.具有在教学中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进行教学改革研究的意识。 3.具有运用教育技术不断丰富学习资源的意识。 4.具有关注新技术发展并尝试将新技术应用于教学的意识。 3、评价与反思 1、具有对教学资源的利用进行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2.具有对教学过程进行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3.具有对教学效果与效率进行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4、终身学习 1.具有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以完善自身素质结构的意识与态度。 2.具有利用教育技术进行终身学习以实现专业发展与个人发展的意识与态度。 二、知识与技能 基本知识 1、了解教育技术基本概念。 2.理解教育技术的主要理论基础。 3.掌握教育技术理论的基本内容。 4.了解基本的教育技术研究方法。 基本技能 1.掌握信息检索、加工与利用的方法。 2.掌握常见教学媒体选择与开发的方法。 3.掌握教学系统设计的一般方法。 4.掌握教学资源管理、教学过程管理和项目管理的方法。 5.掌握教学媒体、教学资源、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的评价方法。 三、应用与创新 教学设计与实施 1、能够正确地描述教学目标、分析教学内容,并能根据学生特点和教学条件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 2. 积极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探索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有效途径。 3.能为学生提供各种运用技术进行实践的机会,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4.能应用技术开展对学生的评价和对教学过程的评价。 教学支持与管理 1.能够收集、甄别、整合、应用与学科相关的教学资源以优化教学环境。 2.能在教学中对教学资源进行有效管理。 3.能在教学中对学习活动进行有效管理。 4.能在教学中对教学过程进行有效管理。

美学专题

课程与日常生活关系密切,通过学习,希望大家能够提升自己的审美眼光,对自身也能有所裨益。因此,期末论文的写作也希望能够贴近大家的生活实际,为大家抒发情感、表达想法提供一个很好的机会。所以期末论文的选题,请大家从以下几个题目中任选一个: 选题一:以某个独立的审美对象(包括自然界、诗歌、小说、雕塑、绘画、音乐、建筑、影视、舞台艺术等)为中心,与相关的美学知识相结合,写出自己亲历的一次审美体验。要涉及审美注意——体验——品味——领悟——净化的几大过程,具有理论深度,文题自拟。2000字以上。 选题二:在课程所讲授的美学理论范围内,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面进行论述。要求严格符合学术规范,有摘要、关键词、注释、参考文献等。3000字以上。 二.具体要求 选题一:更侧重大家对自己审美经验的回忆与思考,因此在文章语言方面不要求学术化,鼓励用最贴切的语言描述自己的审美过程,可以进行文学化润饰,对学术规范不做要求。 选题二:是严肃的学术论文写作,适合对美学理论有自己思考的同学,在写作过程中要有理有据,并且符合以下要求: 1.独立写作。可以参考其他资料,但严禁抄袭、剽窃,一旦发现以作弊处理。 2.观点明确,重点突出,要言之有物,尽量用平实贴切的语言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在表达准确的前 提下可以适当润饰文采。 3.论述有理有据,要有一定论证过程,能自圆其说。 4.引用的数据、观点,要注明出处,如某个杂志的某篇文章,作者及年月日等,或某部著作、作者、 出版社、出版年及页码;网络资料因权威性不足,尽量少引用,若引也需注明地址。 (以上4条要求适用于选题二。) 三.写作指导 选题一:这一选题有几点需要注意,第一点是理论参考,审美注意——体验——品味——领悟——净化的过程,大家可以去参考教材第五章第二节的内容,并仔细领悟。在具体写作中,不要求形式化地将各个阶段展示出来,而要将其内在精神把握住,尽量浑然一体地描述出你自己由注意到审美对象,再到体验其中的美,然后可以脱离审美对象进行品味回味,进而有所感悟和升华的过程。第二点,就是这一选题的写作风格。这一选题的主要要求是真诚。大家的体验要真实,要选取自己的一个比较典型的审美经验,用恰当的语言表述出来。因为审美经验表述的特殊性,我们允许大家使用文学化的语言,但切记不要太过主观,可以使用比喻类比模拟等等的手法,但不要只是感叹,重点是描述和记叙。

数字电子技术模拟试题及答案

数字电子技术模拟试题及 答案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数字电子技术》模拟试题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十六进制数97,对应的十进制数为 (1) 。 2、“至少有一个输入为0时,输出为 (2) ”描述的是与运算的规则。 3、 (3) 变量逻辑函数有16个最小项。 4、基本逻辑运算有: (4) 、 (5) 和 (6) 运算。 5、两二进制数相加时,不考虑低位的进位信号是 (7) 加器。 6、TTL 器件输入脚悬空相当于输入 (8) 电平。 7、RAM 的三组信号线包括: (9) 线、地址线和控制线。 8、采用四位比较器对两个四位数比较时,先比较 (10) 位。 二、单项选择题(每个3分,共15分) 1、图1的国标逻辑符号中 (11) 是异或门。 图1 2、下列逻辑函数表达式中可能存在竞争冒险的是 (12) 。 A ))((C B B A F ++= B ))((C B B A F ++= C ))((C B B A F ++= D ))((C B B A F ++= 3、下面逻辑式中,不正确的是_ (13)____。 A.C B A ABC ??= B. A AB A += C. ()A A B A += D. AB BA = 4、时序逻辑电路中必须有___(14)___。 A. 输入逻辑变量 B. 时钟信号 C. 计数器 D. 编码 器

5、有S1,S2两个状态,条件(15)可以确定S1和S2不等价。 A. 输出相同 B. 输出不同 C. 次态相同 D. 次态不同 三、简答题(共10分) 1、证明:B A+ = +(4分) A A B 2、某逻辑函数的真值表如表1所示,画出卡诺图。(6分) 表1 某逻辑函数的真值表 A B C F 0 0 0 0 0 0 1 1 0 1 0 1 0 1 1 X 1 0 0 X 1 0 1 0 1 1 0 1 1 1 1 X 四、分析题(20分) Z 图2 分析图2所示电路的逻辑功能。 1)列出其时钟方程:(2分) CP1=;CP0=。 2)列出其驱动方程:(4分) J1=;K1=;J0=;K0=。 3)列出其输出方程:(1分) Z=

物流师操作技能考试模拟试卷

物流师操作技能考试模拟试卷 物流师操作技能考核模拟试卷 (一)计算题160分) 1.某公司出口180箱气泵,每箱重量为0.38t,总体积12 2.5m3,由宁波装载船舶,经香港转船至汉堡。 已知:查货物分级表得知,气泵属10级货,在内地至香港航线费率表中查出10级货从宁波运至香港的费率为12美元,香港中转费为8美元;再从香港经红海—地中海—北欧航线的费率表查出10级货费率为45美元;最后查费率表,汉堡港加收港口拥塞附加费率为运费的10%。 求:该公司应付船公司的运费。(本题6分) 2.现有50000册教科书从苏州某印刷厂发往深圳市中心学校,已知数据如下: (1)教科书为标准包装,每箱48册,计重28.8k,规格600min×400mm×500mm。 (2)从苏州印刷厂运往车站,每箱运费2.5元(不包括卸费),火车从苏州运至深圳西站, 费为每箱6元,从深圳西站运至市内学校每箱运费4元(不包卸费),火车运行时间为2天。 (3)汽车集装箱运费:从苏州印刷厂至深圳学校,20英尺集装箱每箱运费4500元,40英尺集装箱每箱运费7000元。 (4)汽车零担运费每箱13.5元,到货时间5天。 请经计算后决定选用何种运输方式。(本题8分) 3.某电子产品厂商每年采购电热圈50000箱,每批量订货费用4000元,经测算储存费用占每箱电热圈价款的20%,采购批量区间与价格见表4—1。 表4—1供货单位区间价格 订货批量 (Q≤6000 6000

9000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NTET)” 信息技术试卷(教学设计)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NTET)” 信息技术试卷 第1题(单选题)根据您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解,结合您的教学实践,以下关于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整合的说法,正确的是()(3分) A 目前一些发达国家的中小学中并没有开展信息技术课,我们发展中国家开展信息技术课成本太大,可以考虑取消 B 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是可以融入到其他课程中,比如文字处理可以和语文课结合,电脑绘画也可以和美术课整合,因此没有必要在中小学中开展单独开信息技术课 C 信息技术课程与课程整合其实是两个相互补充的方面,前者是以学习信息技术为主,后者是把信息技术作为认知的工具来学习其他的课程 D 中小学的信息技术课程任务是帮助其他学科的老师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目标就是教会学生使用一些常用的信息技术工具,以便于其他学科开展信息技术整合 第2题(多选题)经过系统学习教育技术的相关知识之后,您准备将其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您认为下面这些建议中可以采纳的是()(3分) A 可以考虑如何将图像、视频以及可供学生使用的教学课件等资源整合到课堂教学中去,从而促进学生有效地学习 B 可以考虑如何根据相应的教学目标和学习者特征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以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C 可以考虑如何有效的进行课堂管理,使得课堂活动既生动活泼又井然有序 D 可以考虑如何设计切实有效的教学评价,尽量避免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以体现评价体系的公平性 E 可以考虑如何在信息技术课程中整合其他学科的知识,深入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第一部分教案设计(31分) 在进行“插入表格“一课的教案设计时,应进行学习者和教学环境分析、确定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并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请回答下列问题。 第3题(单选题)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之一是学习理论,目前学习理论中对于教学设计影响很大的理论体系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以及建构主义,根据您对于这三种学习理论的理解,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3分) A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是近期提出的,有许多学者都支持这种理论学说,因此在教学中要全面贯彻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

美学专题复习题答案

2013年秋期成人教育(专科) 《美学原理》期末复习指导 第三部分综合练习题 一、填空题 1.鲍姆嘉通在1750年出版的专著《美学》中首次提出“美学”这一名称,这被认为是美学学科产生的标志。 2.俄国民主主义者车尔尼雪夫斯基依据唯物主义哲提出了“美是生活”这一著名的美学命题。 3.马克思说,“(人的)五官感觉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史的产物”。 4.17世纪法国哲学家笛卡尔提出了“我思故我在”的著名命题,为从理性上探讨美学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 5.在认识论美学的五种形态中,德国古典美学最为重要,它的代表性人物是康德、席勒、黑格尔。 6.在中国现代的美学家中,李泽厚认为美是“客观性和社会性的统一”。 7.提出“有意味的形式”美学观的是英国艺术批评家克莱夫贝尔。 8.王维国从20世纪初年起关注“美学”问题,借鉴西方自学观念和术语陆续撰写一系列美学与美育论文,由此被视为中国现代美学的创始人。 9.中国现代美学史上,宗白华倡导并亲身实践体验美学,提出了“艺术意境(意境或境界也对)”、“节奏”等重要概念,产生了重要而广泛的影响。 10.清末明初著名学者王国维接受了德国唯意志论思想家叔本华的“审美静观说”,发挥了审美无功利观念。 11.在《古代社会》一书里面,(美国)摩尔根(L.H.Morgan)依照物质生产方式中技术发展的程度,将人类历史划分为蒙昧时代、野蛮时代和文明时代。 12.我国在上世纪 50年代出现过短暂而热烈的“美学讨论”,围绕美的本质问题形成了客观论、主观论、主客观统一论和社论等多种不同学说及其争鸣场面。 13.美的四个基本特征是符号性、无功利、形象性和感染性。 14.美的形式是具体审美对象的感性形态,是同美的内容直接相联系的;而形式美则是从各个具体的美的形式中抽象出来的共同的美。 15.“泛审美”指的是随着时代的变化,审美趋向生活化、实用化、通俗化、和商业化,变成了人们生活本身的一个组成部分。 16.美感不是心灵所固有的,也非天然的禀赋,更不是神赐的迷狂,美感来源于

全国技能大赛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职业技能大赛局域网部分 需求分析:下图是模拟一个企业的局域网,出口路由器RSR20、核心RG-S3760-A 、核心RG-S3760-B 、接入交换机RG-S2026及接在接入交换机下的各种业务类型的用户组成分公司业务办公局域网,为了实现网络的稳定,在网络中运行VRRP+MSTP 实现双链路双核心。要求两台核心使用端口汇聚功能提高带宽。在网络中,VLAN10是生产VLAN ,VLAN20是行政VLAN ,VLAN30是财务VLAN ,VLAN40是销售VLAN 。公司规定下班后不允许访问互联网,(工作时间为周一至周五的9:00-18:00)。 Fa0/13 Fa0/13 Fa0/14 Fa0/14 Fa0/10 Fa0/10 Fa0/1 192.168.1.1/30 Fa0/1 192.168.1.5/30 Fa0/0 192.168.1.2/30 Fa0/1 192.168.1.6/30 VLAN10VLAN20VLAN30VLAN40 RSR20 RG-S3760-A S2026 VLAN10:172.16.1.1/27 VLAN20:172.16.1.33/27VLAN30:172.16.1.65/27VLNA40:172.16.1.97/27 S0/0 119.1.1.1/30 RG-S3760-B OSPF 实验要求: 1、 在全网所有设备上按照要求配置正确的IP 地址; 2、 创建VLAN10、VLAN20、VLAN30、VLAN40,并规划交换机S2026接口VLAN ,1~4在VLAN10、

5~9在VLAN20、10~14在VLAN30、15~21在VLAN40; 3、在全部交换机上配置MSTP协议,并且创建二个MSTP实例:Instance0、Instance1;其中, Instance0包括:VLAN10、VLAN20;而Instance1包括:VLAN30、VLAN40; 4、设置MSTP的优先级,实现在Instance0中S3760-A为根交换机,在Instance1中S3760-B 为根交换机; 5、配置VRRP组1、VRRP组2、VRRP组3、VRRP组4,实现VLAN10、VLAN20通过S3760-A 转发数据,VLAN30、VLAN40通过S3760-B转发数据; 6、三层交换机S3760A和S3760B通过F0/13和F0/14实现链路聚合; 7、配置ACL实现只有上班时间(周一至周五的9:00-18:00)才可以允许访问互联网; 8、使用动态路由协议OSPF实现全网互通,并能访问互联网。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模拟考试环境介绍和试题分析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模拟考试环境介绍和试题分析 基本事项: 1. 考试内容 【基本知识】6 【第一部分教案设计】30 【第二部分资源准备】27 【第三部分教学实施】 20 【第四部分教学评价】17 每套试卷的总题量约为30 道题 2.考试形式 考试时间为120 分钟,采用机考机判的方式。计算机的考试系统自动计时,到时考试系统将强制交卷,自动结束考试。 3. NTET命题的基本原则 NTET强调在学科教学过程中体现教育技术的能力和水平,强调教育技术对学习及教学过程的支持,强调将信息技术有机地整合到学科教学过程中去,所以在例题时会特别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1 )太偏重于教育技术理论、用来考核教育技术专业人员的试题不采用。 (2 )太偏重信息技术、公直接用来考核信息技术水平面与学科教学无关的试题不采用。 (3)过于强调学科知识,属纯学科知识或学科能力考核方面的试题不采用。 另外,NTET注重考查教育技术的应用能力,避免出死记硬背的

题目,特别要避免出依赖特定教材的特定陈述的题目。 4、考核科目: 本次考核依照中学、小学两个学段和不同学科分类进行。涉及中小学19 个科目,具体为: 小学语文、小学数学、小学英语、小学科学(自然)、小学品德生活与社会、小学音乐、小学美术、中学语文、中学数学、中学英语、中学物理、中学化学、中学生物、中学地理、中学思想品德、中学历史、中学音乐、中学美术、信息技术。(体育不考、信息技术中小学试卷一样) 模拟环境介绍: 一、进入考试环境:(安装模拟盘,进入考核界面) 二、教学背景和试卷结构介绍 (模拟光盘中的语文试卷) 本次考试在计算机上进行,采用“机考机判”方式。试卷按典型教学过程的基本教学环节组成,包括教案设计、资源准备、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环节。 语文模拟卷的各部分考题所占分数 总分100 分。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6 分) 教案设计(30 分): [单选题]8 道(2 分) [多选题]1 道(3 分) [操作题]1 道。编辑修改教学文档(9 分) 教案设计基本技能主要通过情境方式来考查: 试题通常内嵌于一份教案中,以单选题、多选题的形式出现,分别考察教师对教学的需 求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策略选择、教学媒体选择和教学评价方案的制定。 第二部分 资源准备(27 分): [单选题]4道(12 分) [填空题]1道(3分)

(完整版)美学专题模拟试题1-5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历史上第一部美学专著是德国人_____于1750年所写的_____。 2.精神分析学说是瑞士心理学家_____提出来的,他的弟子荣格提出了_____学说。 3.古罗马的贺拉斯在谈到文艺功能时,提出了著名的_____的原则。 4.历史上第一部美育专著《审美教育书简》作者是_____,出版于_____年。 5.《文心雕龙》的作者是中国南朝的文艺理论家_____。 6.距离说的代表人物是_____,移情说的代表人物是_____。 二、单项选择题(从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写在题前的括号中,答案选错或未选全者,该小题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1.提出“尽善尽美”审美标准的是______ A.孔子 B.孟子 C.老子 D.庄子 2. ______在解释康德的“美是道德的象征”时说:“美是善的象征。 A.杜夫海纳B.苏珊?朗格 C.维特根斯坦D.姚斯 3.美学理论的关键是______ A.美的本质 B.美感 C.审美 D.美育 4.唐代诗歌的繁盛,推动了中国古典美学最基本范畴_____ A.“神思”的诞生 B.“气韵生动”的诞生 C.“道”的诞生 D.“意境”的诞生 5.审美心理活动中最自由、最积极的心理现象是_____ A.相似联系 B.接近联系 C.再造想象 D.创造想象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美感 2.审美对象 3. 人化自然 4. 审美 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直觉规律的主要表现 2. 简述审美理解及其三个层次。 3、视觉和听觉的审美功能体现在哪些方面? 五、论述题(20分) 试论审美过程。

数字电路模拟题

题型分布:填空题2*9=18、选择题3*4=12、逻辑函数化简6+7+7=20、画波形10、分析与设计15+25=40 一、填空题 1、与非门的逻辑功能为。 2、数字信号的特点是在上和上都是断续变化的,其高电平和低电平常用 和来表示。 3、三态门的“三态”指,和。 4、逻辑代数的三个重要规则是、、。 5、为了实现高的频率稳定度,常采用振荡器;单稳态触发器 受到外触发时进入态 6、计数器按增减趋势分有、和计数器。 7、一个触发器可以存放位二进制数。 8、优先编码器的编码输出为码,如编码输出A 2A 1 A =011,可知对输入的进 行编码。 9、逻辑函数的四种表示方法是、、、。 10、移位寄存器的移位方式有,和。 11、同步RS触发器中,R,S为电平有效,基本RS触发器中R,S为 电平有效。 12、常见的脉冲产生电路有 13、触发器有个稳态,存储8位二进制信息要个触发器。 14、常见的脉冲产生电路有,常见的脉冲整形电路 有、。 15、数字电路按照是否有记忆功能通常可分为两 类:、。 16、寄存器按照功能不同可分为两类:寄存器和寄 存器。 17、逻辑函数F== 18、触发器有两个互补的输出端Q、,定义触发器的1状态 为,0状态为,可见触发器的状态指的是端的状态。 19、一个触发器可以记忆位二进制代码,四个触发器可以记忆位二进 制代码。 20、主从JK触发器的特性方程。 21、时序逻辑电路按照其触发器是否有统一的时钟控制分为时 序电路和时序电路。 22、为了实现高的频率稳定度,常采用振荡器;单稳态触 发器受到外触发时进入态。 23、触发器有个稳态,存储8位二进制信息要个触发器。 24、逻辑函数的化简有,两种方法。 25、组合逻辑电路没有功能。 26、主从JK触发器的特性方程,D触发器的特性方

美学专题作业答案

第一次作业 单选题:(共20道试题,每题2分) 1.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 A.“美是理式” B.“美是和谐” C.“美在关系” D.“美是生活” 2.在西方,美学从一开始就是()的一个分支。 A.哲学 B.语言学 C.文化学 D.伦理学 3.()说:“一件艺术品,不论使用的手段是形式或声音,总是对我们的直观能力发生作用,而不是对我们的逻辑能力发生作用。” A.普列汉诺夫 B.黑格尔 C.鲍姆加登 D.康德 4.美感的()是指人们在感受美的事物时,会得到美的享受,获得精神上愉快和喜悦。 A.客观性 B.直觉性 C.差异性 D.愉悦性

5.1912年,瑞士心理学家、美学家()发表论文《作为艺术因素与审美原则的“心理距离说”》,首次提出了“心理距离说”。 A.立普斯 B.黑格尔 C.布洛 D.弗洛伊德 6.()是指抽象形式取得与内容分离的独立审美价值的过程。 A.形式化 B.独立化 C.普遍化 D.抽象化 7.形式美的自然物质因素主要包括:()。 A.色彩、形状、光影、声音 B.色彩、线条、光影、声音 C.色彩、形状、尺度、声音 D.色彩、形状、光影、韵律 8.黄金分割是线段被分割的一种比例,即短:长=长:(短+长),比例值为()。 A.1:1.518 B.1:1.528 C.1:1.618 D.1:1.628 9.英国美学家()在其代表性理论著作《艺术》中提出:“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 A.苏珊?朗格

B.克莱夫?贝尔 C.弗洛伊德 D.卡西尔 10.宏观地把艺术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分类,可以()地按不同的标准把艺术分为若干类别。 A.共时 B.历时 C.同时 D.实时 11.“期待视野”是()当代接受美学的“方法论顶梁柱”。 A.法国 B.德国 C.英国 D.美国 12.建筑是()的艺术,“空间是建筑的主角”。 A.“空间创造” B.“空间表现” C.“空间存在” D.“空间再现” 13.创作出《亚威农的少女》的画家是:()。 A.毕加索 B.马蒂斯 C.康斯泰勃尔 D.克拉姆斯柯依

数字电子技术模拟试题4套

模拟试题一 一、选择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纯净的半导体叫()。掺入3价杂质元素形成的半导体叫(),它主要靠导电()。 A.空穴B.本征半导体C.P型半导体D.自由电子 2.PN结正偏时,多子的()运动较强,PN结变薄,结电阻较()。 A.扩散B.漂移C.小D.大 3.三极管有()和()两种载流子参与导电,故称作()极型晶体管;而场效应管称作()极型晶体管。 A.双极B.空穴C.单极D.自由电子 4.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含义是()。 A.输出与输入之间有信号通路 B.电路中存在反向传输的信号通路 C.除放大电路之外还有信号通路 D.电路中存在使输入信号削弱的反向传输信号 5.一个放大电路的对数频率特性的水平部分为40dB,当信号频率恰好是上限频率时,实际电压增益为()。 A.43dB B.40dB C.37dB D.3dB 6.通常在下面基本组态放大电路中,输入电阻最大的是();输出电阻最小的是();高频特性最好的电路是()。 A.共射电路B.共集电路C.共基电路D.共源电路 7.集成放大电路采用直接耦合方式的原因是()。 A.便于设计B.放大交流信号C.不易制作大容量电容 8.功率放大电路互补输出级采用共集形式是为了使()。 A.电压放大倍数大B.不失真输出电压大C.带负载能力强 9.欲得到电流-电压转换电路,应在放大电路中引入();欲将电压信号转换成与之成比例的电流信号,应在放大电路中引入()。A.电压串联负反馈B.电压并联负反馈C.电流串联负反馈D.电流并联负反馈 10.为了避免50Hz电网电压的干扰进入放大器,应选用()滤波电路。 A.带阻B.带通C.低通D.有源 11.直流稳压电源的基本组成有变压器、整流、()、稳压。 A.比较B.滤波C.调整 二、判断正误(每题2分,共10分) 1.因为N型半导体的多子是自由电子,所以它带负电。() 2.电路只要满足,就一定会产生正弦波振荡。() 3.放大电路必须加上合适的直流电源才能正常工作。() 4.若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为负,则引入的反馈一定是负反馈。() 5.功率放大电路的最大输出功率是指在基本不失真情况下,负载上可能获得的最大交流功率。() 三、简答题 1.设图3-1中二极管、为理想二极管,判断它们是导通还是截止?输出电压= ?(4分) 2.测得放大电路中晶体管的直流电位如图3-2所示。在圆圈中画出管子,并说明是硅管还是锗管。 四、(6分)根据图4某共射单放电路中三极管的输出特性曲线及交、直流负载线,试求:(1)静态Q点;(2)三极管电流放大系数β;(3)集电极电阻;(4)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幅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