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豆分子设计育种成果与展望

我国大豆分子设计育种成果与展望
我国大豆分子设计育种成果与展望

我国大豆分子设计育种成果与展望

田志喜1*

刘宝辉2 杨艳萍3 李 明1 姚 远4 任小波4 薛勇彪1

1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北京 100101

2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哈尔滨 150081

3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北京 100190

4 中国科学院 重大科技任务局 北京 100864

摘要 大豆是重要的粮油兼用作物,同时也是人类优质蛋白及畜牧业饲料蛋白的主要来源,在我国粮食结构中占有

重要地位。目前,我国育种技术主要以常规育种为主,大豆科学研究和生产水平明显落后于美国。通过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 类)“分子模块设计育种创新体系”的实施,已经鉴定到若干高产、优质分子模块,解析了部分重要农艺性状的模块耦合效应,创制了一批大豆优异种质材料,成功培育多个高产、优质的初级模块大豆新品种,初步建立了大豆分子模块设计育种体系。未来,应继续加强种质资源的系统评价、挖掘利用和创制,推动自主性整合公共数据库构建,健全数据共享机制,大力开展大豆高产稳产突破性技术和豆粕替代饲料的研究,加快分子设计育种和人工智能育种创新体系建设,培育具有突破性的大豆新品种,创制绿色高效栽培技术,增强我国大豆自产能力,缓解大豆需求缺口。

关键词 大豆,育种技术,分子模块设计育种,分子模块,模块耦合与组装

DOI 10.16418/j.issn.1000-3045.2018.09.004

*通讯作者

资助项目: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 类)(XDA 08000000)修改稿收到日期:2018年8月27日

① USDA.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4c10969075.html,/psdonline/app/index.html#/app/advQuery.

专题:分子模块设计育种

Designer Breeding by Molecular Modules

1 我国大豆产业与科研现状

1.1 大豆是我国食用油和饲料的主要来源,供需矛盾日

益突出

大豆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为人类提供丰富优质的油脂和蛋白资源。无论大豆油还是作为饲

料的豆粕,我国一直都是消费大国,消费量居世界第一

位。仅 2017 年,我国消费大豆油 1 740 万吨,占全球消费总量的 30.9%;消费豆粕 7 407 万吨,占全球消费总量的 31.7%①。

随着人口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饮食结构的变化,我国对大豆的需求逐年增加,供求矛盾日益突出。

1995 年以前我国一直是大豆净出口国。1995 年,国家调整大豆进出口政策,增加进口,减少出口,我国首次成为大豆进口国,随后呈逐年上升趋势。2000 年进口突破 1 000 万吨,2010 年突破 5 000 万吨,2017 年高达 9 553 万吨。目前,我国大豆对外依存度高达 87% 以上,为世界最大的大豆进口国,且 2017 年的进口主要来源于巴西、美国和阿根廷,分别占我国进口总量的 53%、34% 和 7%②。1.2我国大豆生产和科研水平落后于美国

自 1978 年以来,经过大豆育种学家的不懈努力,我国已经培育了 1 800 多个大豆新品种,在生产上品种更换了 4—5 次,使大豆单产提高 140%。但是,与国外大豆主要生产国相比,我国大豆单产还有很大差距。目前,巴西、美国和阿根廷等大豆生产大国的大豆平均产量已经高于 3 000 公斤/公顷(相当于 200 公斤/亩);与之相比,我国大豆平均单产长期以来在 120 公斤/亩左右徘徊。

近年来,我国大豆科研水平有了明显提升,但与美国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对 1916—2017 年间大豆相关研究的 SCI 论文进行统计,结果表明,美国以绝对的数量和质量优势占据全球大豆研究发文量的首位,其研究论文总量占全球总发文量的 44%,且发文量排名前 10 位的机构均来自美国,Top10% 的高被引论文数量也排名第一,占高被引论文总量的一半以上。在大豆相关发明专利授权数量上,美国也雄踞榜首。通过大豆核心专利的技术布局分析发现,核心专利和相关技术主要掌握在孟山都、陶氏-杜邦等美国公司手中,这些公司通过对大豆种子技术的掌控来实现对产业链源头的垄断。在育种技术上,美国育种公司已经开始了分子育种,而我国基本以传统育种方式为主,在育种效率和对具体性状的精确改良上明显落后于美国。

2大豆分子模块设计育种成果

通过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分子模块设计育种创新体系”的实施,我国在分子模块鉴定、分子模块耦合效应解析、初级分子模块设计品种培育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进展,初步建立了大豆分子模块设计育种体系。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Nature Biotechnology、Nature Genetics、Molecular Plant等国际期刊,申请和获得发明专利 20 多项。

2.1分子模块鉴定

大豆是光周期敏感的短日照植物,这限制了大豆的种植区域。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以下简称“东北地理所”)孔凡江和刘宝辉团队、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以下简称“遗传发育所”)田志喜团队和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侯兴亮团队合作,克隆了大豆长童期基因J。该基因突变型可推迟低纬度条件下(短日照)大豆开花时间,比野生型提高产量 30%—50%。通过功能分析揭示了大豆特异的光周期调控开花的 PHYA(E3E4)-J-E1-FT 遗传网络模型。群体遗传学分析发现,J 基因在适应低纬度大豆品种中至少存在8种功能缺失型等位变异,该研究为大豆在低纬度地区的生产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相关研究结果于 2017 年发表在Nature Genetics[1]。国内外学术期刊Nature Plants、Chinese Bulletin of Botany 等作了专文评述:“研究结果为大豆热带地区适应性理论的揭示和应用打开了一扇大门”。此研究成果入选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优秀成果选编(七)》。

百粒重是大豆产量的重要构成因子,受多个遗传位点调控,目前有关大豆百粒重基因的克隆和种子形成的分子机制研究还较少。遗传发育所张劲松和陈受宜究团队与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满为群和来永才等团队合作,利用全基因组重测序,通过对野生大豆 ZYD7 和栽培大豆 HN44 的重组自交系群体材料进行 QTL 分析,发现一个来源于野生大豆控制大豆百粒重的优势基因Glyma17g33690(PP2C),其作用机制是与油菜素内酯

②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农产品供需形势分析月报。[2018-02-11]。https://www.360docs.net/doc/4c10969075.html,/ztzl/nybrl/rlxx/201802/P020180211534950278328.

pdf。

BR信号通路的转录因子(GmBZR1 等)相互作用,通过去磷酸化激活这些转录因子来促进下游控制种子大小的基因表达以提高粒重。群体遗传分析发现,近 40% 的栽培大豆不含PP2C-1基因型,该基因型导入到不含该位点的大豆品种中有望进一步提高现有大豆品种产量。相关研究结果于 2017 年发表在Molecular Plant[2]。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贺超英团队与东北农业大学合作,通过对栽培大豆 SN14 和野大豆 ZYD0006 杂交群体的 QTL 及两个亲本差异表达基因的共定位分析发现,GmWRKY15a非翻译区中 CT 重复数目的变异影响其表达量,很可能与大豆种子大小及其驯化有关。这一工作首次发现了 WRKY 转录因子参与调控大豆种子大小,为理解大豆驯化过程和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相关研究结果于 2017 年发表在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3]。

大豆叶柄夹角影响冠层结构、光合作用效率,并最终影响产量,是大豆的重要农艺性状之一,但叶柄夹角的调控机制尚不明确。东北地理所冯献忠团队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和美国普渡大学研究团队合作,通过分析大豆叶柄夹角增大的gmilpa1突变体,鉴定了控制大豆叶柄夹角的GmILPA1 基因。该基因编码 APC8-like 蛋白,并通过与GmAPC13a互作形成复合体来行使功能。研究还发现,GmILPA1基因主要在叶原基基部细胞表达,可能是通过促进细胞增殖及分化以控制叶枕形态。相关研究结果于 2017 年发表在Plant Physiology[4]。

大豆是重要的油料作物,种子油脂含量是大豆最重要的品质性状之一。驯化过程中的人工选择使大豆种子中油脂含量不断提高。遗传发育所田志喜团队和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王文团队联合攻关,对 302 份代表性大豆种质进行了深度重测序和基因组分析,在驯化阶段鉴定出 121 个强选择信号,在品种改良阶段鉴定出 109 个强选择信号,进一步分析发现至少 96 个选择信号和油相关的性状有关,说明大豆产油性状受到强烈人工选择,形成复杂的网络系统共同调控油的代谢,从而引起了不同种质油相关性状的变异。该研究还定位了一些重要农艺性状的分子模块,如控制花周期的E1,控制生长习性的Dt1,控制绒毛颜色的T等,为大豆重要农艺性状调控网络的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相关研究 2015 年发表于Nature Biotechnology[5]。此研究成果入选了2016年出版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优秀成果选编(六)》。遗传发育所张劲松和陈受宜团队通过转录组分析,构建了大豆籽粒油分的基因共表达网络,从中鉴定出油脂快速合成时期种子偏好表达的转录因子GmZF351,其编码串联 CCCH 锌指蛋白。功能分析发现,过表达GmZF351能够显著提高转基因拟南芥和大豆种子的油脂含量。群体遗传分析发现,GmZF351在驯化中受到人工选择,其单倍体型来自于野生大豆 III 型,与高基因表达量、启动子活性和油脂含量相关联。该研究对提高大豆品质和价值具有重要意义,相关研究于 2017 年发表在Plant Physilogy[6]。

此外,通过“分子模块设计育种创新体系”先导专项,还定位了一批与开花期和分枝相关的分子模块,如QNE1、qFT12-1、TMS22等。另外,还在豆科特异丢失基因、重要基因家族进化上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7-13],探讨了它们在大豆驯化过程中的作用,为后续大豆分子模块挖掘和设计育种奠定了理论基础。

2.2大豆重要性状分子模块耦合效应

不同复杂性状间的耦合是分子设计育种的关键科学问题。产量、品质等性状大都是多基因控制的复杂性状,由于受到一因多效和遗传连锁累赘的影响,一些性状在不同材料和育种后代中协同变化,呈现出耦合性相关。解析复杂性状间耦合的遗传调控网络,明确关键调控单元,对分子设计育种具有重要意义。遗传发育所田志喜团队联合该所王国栋、朱保葛以及华盛顿州立大学张志武等多家团队对 809 份大豆栽培材料的 84 个产量和品质性状进行了连续多年多点的观测,发现不同性状间呈现不同程度的相关性。进而,利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对 84 个性状的调控位点进行了系统的全基因组扫描,鉴定出 245 个显著性关联位点。关联位点间的连锁不平衡

分析显示其中 115 个关联位点可相互连锁,形成复杂的多性状多位点调控网络,这些位点将所观测的 51 个性状连结起来,很好地解释了不同性状间的耦合关系。在该调控网络中,23 个关联位点发挥重要节点作用,对不同性状的形成起到了关键调控作用。该研究为大豆的分子设计育种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对于提高大豆的品质和产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相关研究于 2017 年发表在Genome Biology[14]。

2.3大豆初级分子模块新品种培育

四粒荚分子模块ln可提高大豆单荚粒数,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东北地区大豆高产品种培育,而在黄淮海地区夏大豆主产区应用较少。遗传发育所朱保葛和田志喜团队通过将四粒荚优异等位变异ln-C(分子模块)导入不含该模块的大面积主推底盘品种“中黄 13”和“科豆 1 号”中,培育出 5 个四粒荚比例和产量都明显增加的夏大豆新品系和新品种,如“科豆 15”“科豆 16”“科豆 17”“科豆 18 ”“科豆 30”。通过在安徽宿州、淮北和河南西华等地多年不同种植规模的鉴定结果表明,这 5 个新品系(种)的实收每公顷产量分别达到 3 105.0 公斤、2 965.2 公斤、3 141.0 公斤、3 000.5 公斤和 3 034.5 公斤,较当地主栽品种(即各自底盘品种)分别增产 9.3%、7.83%、10.6%、8.24% 和 8.62%(四粒荚比例增幅范围 15.2%—21.47%),这些材料正在参加国家或省级区域试验,其中“科豆 17”新品种 2017 年完成了河南省区试和生试全部程序,于 2018 年 3 月 13 日经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该品种两年区试平均公顷产量 3 215.55 公斤,比对照品种“豫豆 22”平均增产 5.07%;一年生产试验公顷产量 3 034.8 公斤,比对照“豫豆 22”增产 6.11%。该品种已转让给安徽永民种业公司开发经营,并申请安徽省引种备案,目前在黄淮海主产区两个夏大豆种植面积最大的省份——安徽省和河南省已示范推广 1 万亩以上,正在迅速扩大应用。

黑龙江作为我国大豆主产省份,在生产上存在早熟、中早熟品种单产低且稳定性较差等问题。在“分子模块设计育种创新体系”先导专项支持下,东北地理所刘宝辉和孔凡江团队结合分子模块育种理念,通过将早熟模块e1-as导入底盘品种中,选育了中早熟、高油、高光效、高产品种“东生 77”,早熟、高油、高产品种“东生 78”和高油高产品种“东生 79”。“东生 77”于 2015 年 5 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平均每公顷产量为 3 226.3 公斤,较对照品种绥农 26 增产 7.3%,累计示范推广面积 78 万亩,增加经济效益 2 511 万元,适宜于黑龙江省所在的第二积温带种植。“东生 78”于 2017 年 1 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比对照品种“合丰 50”平均增产 10.2%,累计示范推广面积 2.5 万亩,增加经济效益 93.7 万元。“东生 79”于 2018 年 1 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大豆专业委员会审定,两年区域试验和生产示范试验平均脂肪含量 24.16%,是黑龙江省1966 年以来育成的 485 个品种中含油量第一个突破 24%的品种。

3大豆分子模块设计育种未来展望

3.1大豆发展短板分析

(1)大豆单产未有突破进展,显著低于其他主要作物。随着育种技术的发展,我国作物单产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美国农业部(USDA)统计结果显示③,自20世纪 60 年代至今,全球小麦、玉米和水稻单产都有了质的提高。小麦平均单产从 40—50 公斤/亩提高到了约 350 公斤/亩,水稻从 130 公斤/亩左右提高到约 440 公斤/亩,玉米从 80 公斤/亩左右提高到约 400 公斤/亩。然而,大豆单产相对增长缓慢,目前平均单产仅约 120 公斤/亩。

(2)基础平台建设落后,制约大豆科技创新的长远发展。目前,国外已经建立了若干与大豆相关的数据

③USDA.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4c10969075.html,/psdonline/app/index.html#/app/advQuery.

库,这些数据库整合了大豆基础研究的不同类型成果,例如 NCBI、Phytozome、SoyBase、SoyKB、Soy-TFKB、SoyDB 等。尤为重要的是,USDA 建立了完全免费共享的种质资源数据库,其中涵盖了所收集到的世界各地的大豆种质资源、一系列的重组自交系、单片段替换系,多年多点的系统性状考察及遗传分析结果。这些数据库的建立不仅最大限度地方便了其国内相关科学研究,更重要的是通过数据整合得到了一系列的综合信息,在促进科学研究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同时,避免了一些重复性的工作。我国拥有世界上最为丰富的大豆种质资源,大豆基础科学研究也正在逐步赶超国际水平,然而,我们在数据共享方面与国外仍存在较大差距。

(3)大豆研发经费投入低于其他主粮作物。总体上看,大豆研究水平总体低于其他主要作物。我国对大豆研发经费投入较少,是制约我国大豆科技创新的重要原因之一。对近 10 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在水稻、小麦、玉米、大豆 4 种主要作物研究的资助金额统计表明,水稻获得资助 17.65 亿元,是资助金额最多的作物,明显高于其他作物;玉米和小麦的资助金额接近,分别为 9.23 亿元和 8.52 亿元;大豆的资助金额最少,为 4.61 亿元,仅为水稻资助金额的 26%。对 2016—2017 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农林科技”类项目的资助统计表明,水稻的资助项目数量最多,共获得 9 项资助,合计资助金额为 4.05 亿元;其次为小麦,共 8 项,金额为 2.85 亿元;玉米和大豆的资助项目均为 4 项,但大豆的资助金额最少,仅为 0.89 亿元。

3.2大豆生产未来趋势

(1)我国大豆需求持续增加,缺口逐步加大。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城镇化建设的进一步推进,优良耕地的不断减少和膳食结构的不断升级,我国对粮食的刚性需求还将持续增加。如果我国大豆生产不能实现突破性进展,那么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的大豆消费还将依赖进口,并且进口量还将继续增加。咨询公司High Quest Partners 预测④,到 2020 年左右,世界大豆年产量需再增加 1 亿吨才能满足全球需求,而我国大豆消费量将占全球总产量的 1/3。

(2)增强大豆生产能力是解决我国大豆需求的根本途径。目前,我国的进口大豆主要来源于巴西、美国和阿根廷。然而,巴西和阿根廷的大豆种子基本来源于美国种业,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我国大豆进口 90% 以上受控于美国种业,这极大地影响了我国的大豆产业乃至粮食安全。一方面,大豆高进口比例会导致我国食物结构和供给的不稳定。我国进口大豆主要用于榨油和生产豆粕。豆粕在饲料生产原材料中所占的比例在 25% 左右,进口大豆会影响 38 000 多万吨饲料生产,进而影响近亿吨肉类生产。一旦国际形势变化影响到大豆进口,国内消费者对肉蛋油奶的需求必然得不到满足。另一方面,大豆定价权完全掌控于国外。历史上已有若干次因为大豆产量变化导致大豆价格剧烈波动的情况,最明显的包括2003—2004 年、2006—2008 年、2010—2012 年的大豆减产(甚至包括预期减产)。几次产量变化都致使大豆价格在短期内飙升 1—3 倍。

综合而言,我国大豆目前的主要问题在于粮食生产能力不足与我国粮食总需求之间的矛盾。从长远发展来看,增强大豆生产能力,是解决我国大豆需求、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途径。

3.3大豆科技未来展望

(1)开展高产突破性技术研究,实现大豆“绿色革命”。单产低是我国大豆面临的最大困境,所以提高大豆单产是扭转我国大豆被动局面的首要任务。在过去几十年中,水稻、小麦、玉米等作物单产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半矮秆基因和杂种优势等“绿色革命”技术的突破。对于大豆而言,虽然育种学家在过去的育种过程中针对一些性状进行了改良,单产有了一定的提高,但

④ Global AgInvesting. Key Fundamentals driving investor interest in global agriculture. https://www.craaq.qc.ca/documents/files/Evenements/

EPER1401/04_Laperouse_Philippe_ang.pdf.

尚未形成突破性技术,大豆单产并未实现质的提高。未来我们应大胆开拓创新思维,开展大豆超高产的分子基础和育种技术研究,创制革命性品种,实现大豆的“绿色革命”。

(2)开展大豆耐逆适应性研究,增加大豆种植面积。耕地面积是保障粮食生产的首要因素,除了 18 亿亩红线耕地外,我国还有 11.7 亿亩的盐碱、滩涂、高寒、高旱等边际土地可改造使用,这为我国大豆发展提供了新方向。此外,通过开拓新的海外大豆市场,如非洲、拉美等,丰富大豆进口来源地,也是解决我国大豆进口渠道单一的重要途径之一。这些都需要加强大豆耐逆适应性(如抗旱、耐盐碱、广适性等)研究,从而拓展大豆种植区域,增加大豆生产能力。

(3)研发豆粕替代饲料,以缓解大豆缺口对下游产业的冲击和影响。豆粕饲料是我国大豆的最主要用途,我们应加大豆粕替代饲料研发,以解决大豆缺口对下游产业的冲击和影响。近年来我国饲草产业快速发展,可在一定范围内替代豆粕,如苜蓿、甜高粱、棉籽粕、菜籽粕等。但是,目前这些替代品还需要添加别的产品,并进行合理搭配,才能取得好的效果。饲用大豆虽然已展现了很好的应用前景,但其相应的品种还很少,且配套技术匮乏。加强饲用大豆选育,并及时应用于畜牧生产,也是解决我国大豆缺口的重要途径之一。

(4)加快分子设计育种创新体系建设,赶超国外大豆生产。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随着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系统生物学、合成生物学等学科的快速发展和生物技术的不断进步,多学科联合催生的分子设计育种技术是现代育种一次新的变革,使得我们和国际处于一个相对接近的新起跑线。因此,分子设计育种创新体系建设为我国育种技术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抓住机遇,加快分子设计育种创新体系建设,将引领大豆育种实现跨越式发展,从而有机会赶超国外大豆生产。

(5)推动人工智能育种技术的发展,引领大豆育种技术的创新。人工智能为未来育种技术的革新提供了巨大的契机,也成为我国引领国际大豆育种技术创新的一个新机遇。通过三维大豆形态模拟重建表型关联基因组学,将实现计算机数字化模拟基因不同组合方式下的植株表型特征,这将会带来育种技术的新变革。实现人工智能育种方案的设计,将极大推动我国由传统育种及分子设计辅助育种向人工智能育种的转变,可以针对不同区域智能培育高产、优质、多抗品种。同时,人工智能育种系统的高效性,能够极大加速新品种培育的速度。人工智能育种技术的理论和技术体系的建立,将使我国处于国际育种技术的前列。

(6)加大种质资源的系统评价、挖掘利用、创制与共享。大力开展种质资源研究与创新,开展我国特有野生资源的基因组、表型组分析,构建大豆育种核心资源数据库,分析大豆优异亲本形成的系谱特征及其遗传演变规律,深入解析大豆的起源与进化路径,为大豆发展奠定基础材料。

(7)推动自主性整合公共数据库建设,健全数据共享机制。整合各种组学数据,建立系统的整合型公共数据库,实现公共数据库实时性、系统性、高效性、共享性,为功能基因组和种质创新奠定基础。

(8)组建大豆创新国家实验室。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整合目前各机构的优势力量,完善大豆科技创新链的研发布局。通过国家实验室的建设和人才培养,进一步提高我国大豆科技原始创新能力,实现大豆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Lu S J, Zhao X H, Hu Y L, et al. Natural variation at the soybean J locus improves adaptation to the tropics and enhances yield.

Nature Genetics, 2017, 49(5): 773-779.

2Lu X, Xiong Q, Cheng T, et al. A PP2C-1 allele underlying

a quantitative trait locus enhances soybean 100-seed weight.

Molecular Plant, 2017, 10: 670-684.

3Gu Y Z, Li W, Jiang H W, et al. Differential expression of a WRKY

gene between wild and cultivated soybeans correlates to seed siz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 2017, 68(11): 2717-2729.

4Gao J, Yang S, Cheng W, et al. GmILPA1, encoding an APC8-like protein, controls leaf petiole angle in soybean. Plant Physiology, 2017, 174 (2): 1167-1176.

5Zhou Z, Jiang Y, Wang Z, et al. Resequencing 302 wild and cultivated accessions identifies genes related to domestication and improvement in soybean. Nature Biotechnology, 2015, 33: 408-414.

6Li Q, Lu X, Song Q, et al. Selection for a Zinc-Finger protein contributes to seed oil increase during soybean domestication. Plant Physiology, 2017, 173 (4): 2208-2224.

7Zhao M, Gu Y Z, He L, et al. Sequence and expression variations suggest an adaptive role for the DA1-like gene family in the evolution of soybeans. BMC Plant Biology, 2015, 15(1): 120.

8Fang C, Li C, Li W, et al. Concerted evolution of D1 and D2 to regulate chlorophyll degradation in soybean. Plant Journal, 2014, 77: 700-712.

9Zhao M, He L L, Gu Y Z, et al. Genome-wide analyses of a plant-

specific LIM-domain gene family implicate its evolutionary roles in plant diversification. Genome Biology and Evolution, 2014, 6(4): 1000-1012.

10 Wang Z, Zhou Z, Liu Y, et al. Fnctional evolution of

phosphatidylethanolamine-binding proteins in soybean and Arabidopsis. Plant Cell, 2015, 27: 323-336.

11Gu Y Z, Xing S L, He C Y. Genome-wide analysis indicates lineage-specific gene loss during papilionoideae evolution.

Genome Biology and Evolution, 2016, 8(3): 635-648.

12 Wang Y, Gu Y Z, Gao H H, et al. Molecular and geographic

evolutionary support for the essential role of GIGANTEAa in soybean domestication of flowering time. BMC Evolutionary Biology, 2016, 16: 79.

13 Li Q, Fang C, Duan Z, et al. Functional conservation and

divergence of GmCHLI genes in polyploidsoybean. Plant Jorunal, 2016, 88: 584-596.

14 Fang C, Ma Y, Wu S, et al. 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ies

dissect the genetic networks underlying agronomical traits in soybean. Genome Biology, 2017, 18: 161-174.

Update and Perspect of Soybean Molecular Module-based

Designer Breeding in China

TIAN Zhixi1* LIU Baohui2 YANG Yanping3 LI Ming1 YAO Yuan4 REN Xiaobo4 XUE Yongbiao1

(1 Institute of Genetics and Developmental Bi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101, China;

2 Northeast Institute of Geography and Agroec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Harbin 150081, China;

3 National Science Librar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190, China;

4 Bureau of Major R&D Program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864, China )

Abstract Soybean is one of the most economically important leguminous seed crops that provide the majority of plant proteins, and more than a quarter of the world’s food and animal feed. At present, the soybean breeding technology in China mainly relys on conventional breeding, and the levels of both fundamental study and production lag behind those of the United States. Supported by “Innovative System of Designer Breeding by Molecular Modules”, one of the strategic priority research programs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hinese soybean scientists have dissected several important molecular modules controlling yield and seed quality, revealed the coupling mechanisms of diverse

*Corresponding author

作物分子设计育种(精)

目前,对大多数作物的育种来说,育种家可供利用的亲本材料有几百甚至上千份,可供选择的杂交组合有上万甚至更多。由于试验规模的限制,一个育种项目所能配置的组合一般只有数百或上千,育种家每年花费大量的时间去选择究竟选用哪些亲本材料进行杂交;对配制的杂交组合,一般要产生2000个以上的 F2 分离后代群体,然后从中选择1%~2%的理想基因型,中选的 F2 个体在遗传上是杂合体,需要做进一步的自交和选择,每个中选的 F2 个体一般需产生100个左右的重组近交家系才能从中选择到存在比例低于1%的理想重组基因型。育种早期选择一般建立在目测基础上,由于环境对性状的影响,选择到优良基因型的可能性极低,统计表明,在配制的杂交组合中,一般只有1%左右的组合有希望选出符合生产需求的品种,考虑到上述分离群体的规模,最终育种效率一般不到百万分之一。因此常规育种存在很大的盲目性和不可预测性,育种工作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经验和机遇。 生物个体的表型是基因型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植物育种的主要任务是寻找控制目标性状的基因,研究这些基因在不同目标环境群体下的表达形式,聚合存在于不同材料中的有利基因,从而为农业生产提供适宜的品种。生物数据可以来自生物的不同水平,如群体水平、个体水平、孟德尔基因水平和 DNA 分子水平等,各类生物数据为作物育种提供了大量的信息。尤其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基因组学的飞速发展,生物信息数据库积累的数据量极其庞大,但由于缺乏必要的数据整合技术,可资育种工作者利用的信息却非常有限,作物重要农艺性状基因( quantitative trait locus,QTL )的定位结果也难以用于指导作物育种实践。作物分子设计育种将在庞大的生物信息和育种家的需求之间搭起一座桥梁,在育种家的田间试验之前,对育种程序中的各种因素进行模拟筛选和优化,提出最佳的亲本选配和后代选择策略,从而大幅度提高育种效率。 1 作物分子设计育种相关基础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分子生物学实验设计报告-四川大学

分子生物学实验设计报告 绿色荧光蛋白的克隆表达 一、引言 荧光蛋白是海洋生物体内的一类发光蛋白,分为绿色荧光蛋白、蓝色荧光蛋白、黄色荧光蛋白和红色荧光蛋白。 绿色荧光蛋白是由日本学者下村修于1962年从多管水母中发现并分离得到的一种发光蛋白。它是由238个氨基酸构成的“β-桶”型三维立体结构,其中65至67位氨基酸(丝氨酸-酪氨酸-甘氨酸)形成发光团,为主要的发光位置。 通过生物化学的方法将基因做小小的改变,就可以改变GFP中的氨基酸,得到变异GFP。目前应用较多的GFP的突变体-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简称EGFP) 传统的PCR产物克隆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PCR引物设计时引入载体上的酶切位点,PCR产物经双酶切后定向克隆到目的载体上;另一种是TA载体连接。这两种方法费时费力,过程繁冗。 而本实验采用的无缝克隆和组装技术是一种新的、快速、简洁的克隆方法,旨在克服上述缺陷,它可以在质粒的任何位点进行一个或多个目标DNA的片断的插入,而不需要任何限制性内切酶和连接酶。突破传统的双酶切再加上连接,只需要一步重组法,即可得到高效率克隆的重组载体,这个重组载体能够在一定的宿主细胞中进行扩增,形成大量的子代分子。 研究绿色荧光蛋白在大肠杆菌体内的基因克隆和表达。通过质粒重组形成所需要的重组质粒pET-28a-GFP,将重组质粒导入大肠杆菌体内,通过酶切、PCR及用IPTG诱导检测是否在大肠杆菌体内诱导表达成功。 < 菌液PCR是直接用菌液作为模板进行PCR的一种选取成功导入载体的菌落的方法,省

时,快捷,但容易出现假阳性。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我们需在设计引物时加上目的基因片段以及改进菌液处理方法。 三、实验步骤 1.质粒DNA的提取 实验原理: ~

水稻抗逆、优质分子设计育种创新团队

团队创新助力中国农业科研 --水稻优质、抗逆分子设计育种创新团队 团队首席科学家黎志康(左三) 2003年8月,作为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外引进人才,黎志康带领他实验室的团队一起回国,成为近年来中国农科院团队整体引进回国的杰出代表。5年来,以黎志康博士为首席科学家,万建民、王健康、赵开军、徐建龙等农科院一、二级人才为骨干队伍的“水稻抗逆、优质分子设计育种创新团队”,集中优势研究力量和科技资源,充分发挥多学科综合交叉优势,围绕国家重大需求,以近年来国内外倍受关注的“分子育种理论与技术”为生长点和切入点,重点攻克抗逆、优质分子育种理论与技术体系,对水稻抗逆、优质等复杂性状进行深层次基因挖掘和种质创新,分离重要功能基因和进行品种分子设计,取得一系列突破性进展。 团队还充分发挥骨干成员在知识结构上的互补性,以及研究方向相对集中的特点,开展水稻抗逆复杂性状的遗传网络解析和植物分子育种新方法等研究。提出的种质资源大规模回交导入结合DNA分子标记技术高效发掘优异隐蔽基因的分子育种策略,已成为国内外种质资源有利基因挖掘和育种利用的主导方法,居国际领先水平。 该团队依托于农作物基因资源与遗传改良国家重大科学工程,拥有分子育种和分子设计的高效平台及全国水稻分子育种协作网;目前主持国家973、863、农业部948、转基因专项、支撑计划、行业科技及盖茨基金、国际挑战计划等国内外重大项目32项,年均合同经费达5034万元。在北京昌平和海南南滨建有规模化试验场,为本团队研究工作顺利的开展提供全方位的保障。 团队力争在3~5年内在多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创建水稻抗逆、优质的分子育种理论与技术体系,研制选择导入系QTL和品种分子设计的计算机软件,克隆优质、抗逆基因,通过分子设计培育高产、优质、抗逆新品种,大力促进我国水稻分子育种的发展和进一步提升我国在这一领域的国际竞争优势,将团队建设成为一支在国内外有影响的一流团队。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水稻抗逆、优质分子设计育种创新团队将继续发扬“严谨、勤奋、开放、创新”的团队精神,在复杂数量性状遗传机理剖析及分子设计改良上勇于创新,从而在育种实践中向“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的方向迈出重要的一步。

第八章分子生物学常用技术的原理及其应用及人类基因组学

第八章分子生物学常用技术的原理及其应用及人类基因组学 测试题 一、名词解释 1.分子杂交 2.Southernblotting 3.Northernblotting 4.Westernblotting 5.dotblotting 6.DNA芯片技术 7.PCR 8.功能性克隆 9.转基因技术 二、填空题 1.Southernblotting用于研究、Northernblotting用于研究,Westernblotting用于研究。 2.PCR的基本反应步骤包括、和三步。 3.在PCR反应体系中,除了DNA模板外,还需加入、、和。 4.Sange法测序的基本步骤包括、、和。 5.目前克隆致病相关基因的主要策略有、、。 6.血友病第Ⅷ因子基因的首次克隆成功所采用的克隆策略是,而DMD致病基因的克隆所采用的克隆策略是。 三、选择题 A型题 1.经电泳分离后将RNA转移到硝酸纤维素(NC)膜上的技术是: A.SouthernblottingB.Northernblotting

C.WesternblottingD.dotblotting E.insituhybridization 2.不经电泳分离直接将样品点在NC膜上的技术是 A.SouthernblottingB.Northernblotting C.WesternblottingD.Dotblotting E.insituhybridization 3.经电泳分离后将蛋白质转移到NC膜上的技术是 A.SouthernblottingB.Northernblotting C.WesternblottingD.dotblotting E.insituhybridization 4.经电泳后将DNA转移至NC膜上的技术是A.SouthernblottingB.Northernblotting C.WesternblottingD.Easternblotting E.insituhybridization 5.PCR的特点不包括 A.时间短,只需数小时B.扩增产物量大 C.只需微量模板D.用途非常广泛 E.底物必须标记 6.用于PCR的DNA聚合酶必须 A.耐热B.耐高压C.耐酸D.耐碱E.耐低温7.PCR反应过程中,模板DNA变性所需温度一般是A.95?CB.85?CC.75?CD.65?CE.55?C 8.PCR反应过程中,退火温度一般是 A.72?CB.85?CC.75?CD.65?CE.55?C 9.PCR反应过程中,引物延伸所需温度一般是A.95?CB.82?CC.72?CD.62?CE.55?C

(完整版)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考试题库

一、名词解释 1.分配常数:又称分配系数,是指一种分析物在两种不相混合溶剂中的平衡常数。 2.多肽链的末端分析:确定多肽链的两末端可作为整条多肽链一级结构测定的标志,分为氨基端分析和羧基端分析。 3.连接酶:指能将双链DNA中一条单链上相邻两核苷酸连接成一条完整的分子的酶。 4.预杂交:在分子杂交实验之前对杂交膜上非样品区域进行封闭,用以降低探针在膜上的非特异性结合。 5.反转录PCR:是将反转录RNA与PCR结合起来建立的一种PCR技术。首先进行反转录产生cDNA,然后进行常规的PCR反应。 6.稳定表达:外源基因转染真核细胞并整合入基因组后的表达。 7.基因敲除:是指对一个结构已知但功能未知或未完全知道的基因,从分子水平上设计实验,将该基因从动物的原基因组中去除,或用其它无功能的DNA片断取代,然后从整体观察实验动物表型,推测相应基因的功能。 8.物理图谱:人类基因组的物理图是指以已知核苷酸序列的DNA片段为“路标”,以碱基对(bp,kb,Mb)作为基本测量单位(图距)的基因组图。 9.质谱图:不同质荷比的离子经质量分析器分开后,到检测器被检测并记录下来,经计算机处理后所表示出的图形。 10.侧向散射光:激光束照射细胞时,光以90度角散射的讯号,用于检测细胞内部结构属性。 11.离子交换层析:是以离子交换剂为固定相,液体为流动相的系统中进行的层析。 12.Edman降解:从多肽链游离的N末端测定氨基酸残基的序列的过程。 13.又称为限制性核酸内切酶(restriction endonuclease):是能够特异识别双链DNA序列并进行切割的一类酶。 14.电转移:用电泳技术将凝胶中的蛋白质,DNA或RNA条带按原位转移到固体支持物,形成印迹。 15.多重PCR:是在一次反应中加入多对引物,同时扩增一份模板样品中不同序列的PCR 过程。 16.融合表达: 在表达载体的多克隆位点上连有一段融合表达标签(Tag),表达产物为融合蛋白(有分N端或者C端融合表达),方便后继的纯化步骤或者检测。 17.同源重组:发生在DNA同源序列之间,有相同或近似碱基序列的DNA分子之间的遗传交换。 18.遗传图谱又称连锁图谱(linkage map),它是以具有遗传多态性的遗传标记为“路标”,以遗传学距离为图距的基因组图。 19.碎片离子:广义的碎片离子为由分子离子裂解产生的所有离子。 20.前向散射光:激光束照射细胞时,光以相对轴较小角度向前方散射的讯号用于检测细胞等离子的表面属性,信号强弱与细胞体积大小成正比。 21.亲和层析:利用共价连接有特异配体的层析介质分离蛋白质混合物中能特异结合配体的目的蛋白或其他分子的一种层析法。(利用分子与其配体间特殊的、可逆性的亲和结合作用而进行分离的一种层析技术。)

作物分子育种

一、作物分子育种 作物育种基本任务:1.在研究和掌握作物形状遗传变异规律的基础上,发掘研究和利用作物种植资源;2.选育优良品种或杂种以及新作物;3.繁殖生产用种。 作物分子育种:即在经典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等理论指导下,将现代生物技术手段整合于传统育种方法中,实现表现型和基因型选择的有机结合,培育优良新品种。 分子标记育种:又称为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是利用与目标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在杂交后代中准确鉴别不同个体基因型,从而进行辅助选择育种。特点:能有效结合基因型与表现型鉴定,显著提高选择的准确性。转基因育种:利用基因重组DNA技术,将功能明确的基因通过遗传转化手段导入受体品种的基因组,并使其表达期望形状的育种方法。特点:能打破基因不同物种交流障碍,克服传统育种的困难问题。 分子设计育种(刚起步):目的——通过各种技术的集成与整合,在育种家的田间试验之前,对育种程序中的各种因素进行模拟、筛选和优化,确立目标基因型,提出最佳亲本选配和后代选择策略,提高育种试验可见性。我国作物分子育种中存在的问题:1.基因资源挖掘力度有待加强;2.实用分子标记和具重要育种价值的基因十分贫乏;3.作物分子育种技术尚待突破;4.通过分子育种培育的突破性品种不多,产业化程度不高;5.作物分子育种的组织体系和实施机制需要创新。 作物分子育种意义:1.发展作物分子育种是保障国家安全的重大需求;2.全面实现作物分子育种相关技术突破;3.加速作物分子育种研发和产业化。 常规育种和分子育种比较:1.常规育种表现型选择时,会受时空因素影响,而分子育种不会;2.常规育种来源广,育种亲本贫乏;分子育种基因来源广,基因资源丰富。3.常规育种基因局限于种内,少数局限于亚种间;分子育种基因交流不受物种限制。4.常规育种目标性状有不明确性;分子育种目的基因功能已知,目标性状明确。5.最明显特征:常规育种选择时间长;分子育种选择时间短,可调控基因及其产物的功能、表达。 分子育种与传统育种关系:分是传的延伸和发展,二者是互补、嫁接、结合的关系,常规育种与分子育种形成了现代作物育种。 二、作物分子标记育种 遗传标记:指可追踪染色体,染色体某一节段,某个基因座在家系中传递的任何一种遗传特性。两个特点:可遗传性、可识别性。 在植物遗传育种研究中可被应用的遗传标记应具备以下四个条件:1.多态性高;2.最好表现为共显性,能够鉴别出纯合基因型和杂合基因型;3.对主要农艺性状影响小;4.经济方便,容易观察记载。 植物中常用的遗传标记: 形态学标记:即植物的外部形态特征,主要包括肉眼可见的外部特征,如:矮秆、紫鞘、卷叶等;也包括色素、生理特性、生殖特性、抗病虫性等有关的一些特性。 细胞学标记:即植物细胞染色体的变异:包括染色体核型(染色体数目、结构、随体有无、着丝粒位置等)和带型(C带、N带、G带等)的变化。生化标记:利用电泳技术对蛋白质、酶等生物大分子进行鉴定。主要包括同工酶和等位酶标记。 分子标记 分子标记的类型:RFLP、RAPD、AFLP、SSR 分子标记:在生物系统和进化研究中,每个能反应遗传变异的,能提供系统学信息的多态位点称为一个分子标记,在遗传育种研究中每个与感兴趣的性状或目的基因链锁的多态性位点也称为一个分子标记。特点:1.表现稳定(DNA形式);2.数量多;3.多态性高;4.表现中性,不影响目标性状表达;5.区别Aa和AA;6.成本不太高。 分子标记技术:能提供分子标记的分子生物学技术。特点(优点):1.分子标记技术选用的分子信息比较稳定;2.提供遗传信息量是无限的;3.能很好区分同源性和相似性;4.能提供物种间比较共同的尺度;5.打开了遗传学研究的大门。 三、DNA PEX(异基磺原甲酸)提取方法的具体步骤包括:1.研磨:加入液氮研磨后,放入液氮预冷的离心管,尽量用2ml管,研碎材料不超过离心管一半;2.水浴:加800ul的PEX提取液,充分混匀,65℃水浴45分钟,期间混匀3次,动作不能剧烈;3.离心:12000rpm室温离心10分钟,取灭过菌管,将上清液转入,再次离心;4.沉淀DNA:离心后上清液再次转移,在装有转入上清液的离心管中加1/10体积的3mol/l醋酸钠和1倍体积的异丙醇,混匀,放入-20℃的冰箱中至少沉淀30分钟;5.洗DNA:离心15分钟,倒掉上清液,70%酒精洗所得的DNA,分两次进行;6.室温干燥:用适量的TE溶解DNA;7.再次离心:DNA中的杂质和不溶物会 沉于离心管底部,将上清转移到5ml的离心管中,管壁标记材料名称; 8.检测DNA质量及浓度,放入冰箱。 DNA提取注意事项:1.提取材料尽量要幼嫩叶片;2.整个提取过程应低温, 一般利用液氮、冰浴;3.当DNA处于溶解状态,尽量减弱溶液涡旋,动 作要柔缓。 DNA降解的外源因素:1.外界物理因素:温度、湿度;2.化学因素:PH 值、水解反应、氧化反应;3.生物因素:酶解及微生物侵染等作用。这些 因素都直接与DNA的构型分子组成有关。 四、植物DNA的分子和检测 在琼脂糖凝胶电泳中影响DNA迁移的因素:DNA分子质量、DNA分子 构型、琼脂糖、凝胶浓度、电场强度、EB影响。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电泳板的制备:①清洗电泳板②处理电泳板③组装 电泳板④电泳板灌胶。电泳板灌胶是最关键的一步。 影响泳动速度的因素:①电场强度②缓冲溶液的PH③缓冲溶液的离子强 度④电渗⑤焦耳热⑥筛孔 五、RAPD标记 RAPD标记技术的实验原理: RAPD标记技术的应用:①RAPD标记可用于植物亲缘关系及种质资源遗 传多样性分析②RAPD标记构建分子标记遗传连锁图谱③对优异基因定 位及优异性状的选择④构建DNA指纹图谱及品种鉴定⑤鉴定及标记外援 染色体片段⑥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RAPD标记技术的特点:1.优点:①RAPD标记技术中使用的随机引物, 不需要预先了解目的基因和相应的序列,引物价格便宜,成本较低;② RAPD标记技术操作技术简单,试验周期短、能在较短时间筛选大量样品 ③选用引物没有种属限制④需要模板量较少⑤无需借助于有伤害性的同 位素,耗费的人力物力少⑥灵敏度高⑦可以覆盖整个基因组⑧RAPD产物 有大于50%的条带扩增于单拷贝区。2.缺点:①用于二倍体生物时,不能 很好的区别杂合子和纯合子②在某种情况下,实验重复性不高,实验结果 可靠性低③使用效果受生物种类的影响 如何简单设计一个实验,运用RAPD标记分析植物间的遗传多样性? 六、SSR标记 SSR标记技术实验原理:SSR即简单重复序列,又称微卫星DNA,根据 微卫星DNA两端的单拷贝序列设计一堆特异引物,利用PCR技术,扩 增每个位点的微卫星序列,通过电泳分析核心序列的长度多态性。一般的, 同一类微卫星DNA可分布于整个基因组的不同位置上,而通过其重复的 次数不同以及重复程度的不完全而造成每个座位的多态性。SSR标记的 多态性丰富,重复性好,其标记呈共显性,且在基因组中分散分布,因此 可作为遗传标记。 SSR标记技术的应用:SSR标记技术已被广泛用于遗传图谱构建,品种 指纹图谱绘制及品种纯度检测,以及目标性状基因标记等领域。特别在人 类和哺乳动物的分子连锁图谱中,微卫星标记已成为取代RFLP标记的第 二代分子标记。 SSR标记技术特点:1.优点:①数量丰富,覆盖整个基因组,揭示的多态 性高②具有多等位基因的特性,提供的信息量高③以孟德尔方式遗传,呈 共显性,可鉴别出杂合子和纯合子④每个位点由设计的引物顺序决定⑤结 果重复性高,稳定可靠⑥DNA用量少,对DNA质量要求不高,操作简 单⑦SSR标记一般检测到的是一个单一的多等位基因位点⑧SRR序列的 两侧序列常较保守,在同种而不同遗传型间多相同⑨需要事先知道重复序 列两侧的DNA序列的信息来设计引物,因此引物开发成本高,但一旦开 发,同行受益无穷。2.缺点:①开发和合成新的SRR引物投入高、难度 大②现有的SSR标记数量有限,不能标记所有的功能基因,不能构建饱 和的SRR遗传图谱③SSR多态性的检测和应用很大程度上依赖PCR扩增 的效果④SSR座位突变率高,对变异反应非常敏感等。 SSR标记如何设计引物:①建立基因组DNA的质粒文库②根据欲得到的 SRR类型设计并合成寡聚核苷酸探针,通过菌落杂交筛选所需重组克隆 ③对阳性克隆DNA插入序列测序④根据SSR两侧序列设计并合成引物⑤ 以待研究的植物DNA为模板,用合成的引物进行PCR扩增反应⑥高浓 度琼脂糖凝胶,非变性或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其多态性。 七、AFLP AFLP标记技术的原理:AFLP技术是基于PCR反应的一种选择性扩增限 制性片段的方法。由于不同物种的基因组DNA大小不同,基因组DNA 经限制性内切酶完全消化后,在限制性片段两端连接上人工接头作为扩增 的模板。实际的引物与接头和酶切位点互补,并在3’加上2~3个选择性 碱基,因此在基因组被酶切后的无数片段中,只有一小部分限制性片段被 扩增,即只有那些与引物3’端互补的片段才能进行扩增,称为选择性扩 增。为了对扩增片段的大小进行灵活的调节,一般采用两个限制性内切酶。 扩增产物经放射性同位素标记、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可产生数量丰 富的带型标记,然后根据凝胶上DNA指纹的有无来检测多态性。分辨率 高,是一种十分理想和高效的遗传标记。 所用的两种酶:酶切频率较高的限制性酶,酶切频率较低的稀有酶;(4 个识别位点的Mse I,6个识别位点的EcoR I) AFLP引物包括3部分:5’端的与人工接头序列互补的核心序列,限制性 内切酶特定序列和3’端的选择性碱基。 AFLP的应用:①可用于构建分子遗传连锁图谱②可用于构建指纹图谱, 进行品种鉴定③可用于种内和种间的遗传多样性研究④可用于分子标记 辅助选择育种⑤可用于基因定位基因克隆的研究。 AFLP标记技术特点;1.优点:AFLP不需要预先知道DNA序列的信息, 因此可以用于没有任何分子生物学研究基础的物种,概括其特点如下:① 用于AFLP分析的限制性内切酶与选择性碱基组合的数目和种类很多② AFLP多态性远远超过其他分子标记③多数表现孟德尔方式遗传④模板 用量少,且对模板浓度的变化不敏感⑤AFLP标记中由于扩增片段较短, 其分辨率很高⑥由于利用特定引物扩增,退火温度高,因而假阳性低,可 靠性高⑦AFLP分析的大多数扩增片段与基因组的单一位置相对应,可用 于分析基因组DNA及克隆相应的DNA片段,可作为遗传图谱和物理图 谱的位标和联系两者的桥梁。2.缺点:①AFLP标记技术试验中对样品 DNA的质量要求较高②内切酶质量要求比较高③技术难度高,成本比较 昂贵④很难鉴别等位基因⑤受专利保护,目前用于分析的试剂盒价格昂 贵,分析成本高⑥实验中产生的大量谱带,对其分析和解释有时存在困难, 需要借助计算机软件的帮助。 DNA甲基化:是由DNA甲基化酶催化的一种天然修饰方式。甲基化是 基因组DNA的一种主要的表观遗传修饰方式,是调控基因组功能的重要 手段。本质上只影响表型而不影响基因型改变。 RFLP标记: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标记 PCR:聚合酶链式反应 RAPD标记: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标记 AFLP标记: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标记 SSR标记:简单序列重复标记

作物分子育种习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作物分子育种: 直接从分子水平上改变某一作物品种基因组成而创造可稳定遗 传变异来进行新品种培育的过程,称为作物分子育种。 2 基因组: 一个物种单倍体细胞所含有的整套染色体,物种全部遗传信息的总和, 包括核基因组和细胞器基因组。 3 人工染色体: 人工组建的具有染色体功能的DNA分子。 4 功能标记: 称诊断标记,是基于生物功能已知的引起表型变异的基因内部序列多 态性位点开发的分子标记。 5 分子设计育种: 利用作物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的生物数据,借助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和手段,对整个基因组控制作物重要农艺性状的基因及基因网络进行 分子水平上的设计和操作,进而培育作物新品种的过程。 6 基因组学: 研究基因组结构、功能和进化的科学。 7 染色体工程:按照人们预定目标,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步骤,通过染色体操纵改变 生物染色体组成并进而改变其遗传性的过程。 8 物理图谱:用分子生物学方法直接检测DNA标记在染色体上的实际位置绘制成的图谱。 9 序列图谱:以某一染色体上所含的全部碱基顺序绘制的图谱。

10 遗传图谱:指基因或DNA标记在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与遗传距离。通常用cM表示(基因或DNA片段在染色体交换过程中分离的频率)。 11 转录图谱:以EST为位标,根据转录顺序的位置和距离绘制的图谱,它是染色 体DNA某一区域内所有可转录序列的分布图,是基因图的雏形。 12 同源:如果两条或多条序列拥有共同祖先,则称它们同源。 13 直系同源:不同物种间,功能相同或相似的序列来源于共同祖先的现象。 14 并系同源:同一物种中,由于基因倍增事件产生相似序列的现象。 15 异同源:指物种间遗传物质平行转移的现象。 16 染色体转导:(染色体介导的基因转移技术)将同特定基因表达有关的染色体 或染色体片段转入受体细胞,是该基因得以表达,并能在细胞分裂中一代一代地传 递下去,又称染色体转导。 17 序列比对:通过比较生物分子序列,发现它们的相似性,找出序列之间共同的 区域,同时辨别序列之间的差异,从而揭示生物序列的功能、结构和进化的信息。 二、填空 1国际作物分子育种领域主要争夺的焦点是生物基因资源。 2作物分子育种大致经历了常规育种阶段、生物技术渗透阶段和分子育种阶段。 3TRAP标记是利用生物信息工具和EST数据库信息, 产生目标候选基因区多态性标

分子生物学实验设计实验

分子生物学实验 设计实验 题目: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绿色荧光基因(EGFP ) 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专业:生态学 教师:吴传芳 姓名/学号:余光辉/20 方成/20

一、实验目的 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绿色荧光蛋白 二、实验流程 三、实验试剂、材料及步骤 (一)质粒DNA的提取 1.原理 碱裂解法是一种应用最为广泛的制备质粒DNA的方法,其基本原理为:当菌 体在NaOH和SDS溶液中裂解时,蛋白质与DNA发生变性,当加入中和液后, 质粒DNA分子能够迅速复性,呈溶解状态,离心时留在上清中;蛋白质与染 色体DNA不变性而呈絮状,离心时可沉淀下来。 经过苯酚、氯仿抽提,RNA酶消化和乙醇沉淀等简单步骤去除残余蛋白质和 RNA,所得纯化的质粒DNA已可满足细菌转化、DNA片段的分离和酶切、常 规亚克隆及探针标记等要求 2.试剂 LB培养液:胰蛋白胨(Tryptone)10g,酵母提取物(Yeast extract)5 g,NaCl 5g, 琼脂(固体培养基)15g,用1N NaOH调pH 7.5。 溶液Ⅰ:50mmol/L 葡萄糖, 10mmol/ EDTA-Na, 25mmol/L Tris-HCl (pH8.0) 溶液Ⅱ:0.4mol/L NaOH , 2% SDS 临用前1:1配制。 溶液Ⅲ:5mol/L 醋酸钾60ml 冰醋酸11.5ml 双蒸水28.5ml 卡那霉素(20mg/mL) 抽提液(饱和酚:氯仿:异戊醇=25:24:1 ) 无水乙醇 70%乙醇 TE缓冲液或ddH2O

3.材料 含质粒pET-28a和pEGFP-N3菌液 1.5ml塑料离心管 EP管架 微量取液器和取液器吸头 常用玻璃器皿 4.实验步骤 (1)将带有质粒pET-28a和pEGFP-N3的大肠杆菌接种在液体培养基中(加氨苄青霉素50μg/mL),37℃培养过夜 (2)取培养菌液1.5mL置Eppendorf小管中,10000rpm×2min,弃上清液 (3)加入100μL溶液I,漩涡器上充分混匀,在室温下放置10 min (4)加入200μL新配制的溶液Ⅱ,轻轻翻转2~3次,使之混匀,冰上放置5 min (5)加入150μL冰冷的溶液Ⅲ,加盖后温和颠倒数次使混匀,产生白色絮状物,冰上放置15 min (6)10000rpm×5 min,取上清液于另一干净的离心管中 (7)向上清液中加入等体积(约400μL)酚/氯仿/异戊醇(25:24:1,v/v),振荡混匀,10000rpm ×10 min,将上清液转移至新的离心管中(8)加入等体积(约370μL)氯仿/异戊醇(24:1),混匀,离心2min ,取上清液于新离心管中 (9)向上清液加入2倍体积无水乙醇,混匀,-200C放置1h (10)12000rpm × 5 min,倒去上清液,把离心管倒扣在吸水纸上,吸干液体 (11)加0.8mL70%乙醇,离心1 min,倒去上清液,真空抽干或室温自然干燥30min (12)加30μL ddH2O ,-200C保存备用 5.注意 (1)饱和酚(取下层)单独吸200μL,氯仿:异戊醇(24:1)吸200μL (2)制备质粒过程中,所有操作必须缓和,不要剧烈振荡(特别是加入溶液II 和III ),以避免机械剪切力对DNA的断裂作用 (二)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 1.原理 在质粒提取的过程中,由于操作原因,提取的质粒可能有三种:线性DNA、 开环DNA 、闭环超螺旋DNA 。 当提取的质粒DNA电泳时,同一质粒DNA泳动速度:闭环超螺旋〉线状〉开 环。 但有时也有也会出现相反情况,因为与琼脂糖浓度、电流强度、离子强度及核 酸染料含量有关。 2.试剂 Gold view(DNA染料) 0.5×TBE缓冲液 上样缓冲液(6×) 3.材料 提取的pEGFP-N3和pET-28a ,琼脂糖,锥形瓶,一次性手套,胶铲,封口膜,

分子生物学试验设计

分子生物学

利用半定量RT-PCR检测烟碱生物合成的方法 1 研究背景 烟碱是影响烟叶品质和安全性的最主要的因素之一,是烟草栽培和烟草制品消费者追求的主要目的物,也是烟草具有商品价值的根本所在。烟碱合成的第一步是腐胺到N-甲基腐胺的转化,由腐胺-N-甲基转移酶(PMT)催化,而腐胺-N-甲基转移酶(PMT)是合成烟碱过程中的关键限速酶。目前,国内外鲜有将烟碱的快速积累跟烟碱合成关键酶的转录水平直接对应起来的报道。研究表明,打顶后可导致烟草中烟碱的快速积累。所以利用烟草打顶可以增加烟碱生物合成的特点,选择参与烟碱合成的关键酶腐胺-N-甲基转移酶(PMT),利用半定量RT-PCR检测PMT基因表达变化;同时结合上部烟叶烟碱含量的测定结果,比较两者的变化是否成正相关。这种方法的建立有利于通过检测烟碱合成关键基因的表达来分析烟草中烟碱生物合成情况,增强了检测不同大田管理措施影响烟碱合成的力度。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试验材料为普通烟草栽培种K326。烟苗培育采用漂浮育苗法,烟苗长到4叶时,用作水培试验,烟苗管理按常规的溶液培养方法进行。烟苗水培65d时打顶,于打顶后24 h时取样,取烟株的上部叶和根系进行试验。 2.2 测定烟碱含量 烟碱含量的测定采用王瑞新(2003)的紫外分光光度法。每个样品5个重复,数据分析采用student,t检验,显著水平为P<0.05。 2.3 RNA提取 提取打顶烟草和不打顶烟草根部总RNA,总RNA提取后,分别测260nm、280 nm处的吸光值,计算A260/A280的值,估计总RNA的纯度,通过A260的值对总RNA进行定量。在l%琼脂糖凝胶上检测总RNA的提取质量。 2.4 RT-PCR法检测PMT表达变化 取等量打顶处理和不打顶烟株的总RNA,用RT-PCR法检测PMT基因的表达变化。 3 预计结果 3.1 烟碱含量的测定 与对照相比打顶后烟碱含量显著上升 3.2 RNA电泳检测 总RNA提取后,经检测RNA样品纯度好,并没有发生降解,可用于cDNA 第一链的合成。 3.3 PMT引物和内参引物进行分管PCR

植物分子育种复习题

植物分子育种复习题 分子植物育种:依据分子遗传学,遗传学和植物育种学的理论,利用DNA重组技术和DNA标记技术来改良植物品种的新型学科。 分子标记:DNA水平上遗传多态性的直接反映,是直接以DNA多态性为基础的遗传标记。 SSR:微卫星或简单序列重复,以2-6个核苷酸为基本单元的简单串联重复序列。 InDel:插入缺失标记,指的是两种亲本中在全基因组中的差异,相对另一个亲本而言,其中一个亲本的基因组中有一定数量的核苷酸插入或缺失。根据基因组中插入缺失位点,设计一些扩增这些插入缺失位点的PCR 引物,就是InDel。 CAPS:先对样品DNA进行专化性扩增,再用限制性内切酶对扩增产物进行酶切检测其多态性,称为CAPS 标记。 SNP:具有单核苷酸差异引起的遗传多态性特征的DNA区域,可以作为一种DNA标记,即SNP。 基因功能标记:根据已克隆的基因序列开发的分子标记,标记和基因共分离,能完全准确地跟踪和识别基因。 显性标记:仅能检测显性等位基因,不能够区分纯合和杂合基因型的遗传标记。有RAPD、AFLP、ISSR、STS。 共显性标记:同时能检测出显性和隐性等位基因,能够区分纯合和杂合基因型的遗传标记。有RFLP、RAPD、AFLP、SSR、ISSR、SCAR、STS、CAPs。 特异引物PCR标记:针对已知序列的DNA区段而设计的,具有特定核苷酸序列,引物长度通常为18-24核苷酸。常用的特异引物PCR标记主要有SSR标记、SCAR标记、STS标记及RGA标记等。 随机引物PCR标记:所用引物的核苷酸序列是随机的,其扩增的DNA区段是事先未知的。常用的随机引物PCR标记主要有RAPD、AP-PCR、DAF、ISSR等。 基于PCR的分子标记有:1. 特异引物PCR标记主要有SSR标记、SCAR标记、STS标记及RGA标记;2. 随机引物PCR标记主要有RAPD、AP-PCR、DAF、ISSR。 基于限制性酶切和PCR相结合的分子标记有AFLP标记和CAPS标记。 RIL群体:杂种后代经过多代自交而产生的一种作图群体。通常从F2代开始,采用单粒传代的方法来建立。 DH群体:单倍体经过染色体加倍形成的二倍体称为加倍单倍体或双单倍体(DH),由它们组成的群体为DH 群体。 LOD值:假设两座位间存在连锁(r < 0.5)的概率与假设没有连锁(r = 0.5)的概率。这两种概率之比可以用似然比统计量来表示,即L(r)/L(0.5),其中L()为似然函数。为了计算方便,常将L(r)/L(0.5)取以10为底的对数,称为LOD值。 BSA:将高值和低值两组个体的DNA分别混合,形成两个DNA池,然后检验两池间的遗传多态性。 RCA:源于BSA的方法,可用于隐性分析。

我国大豆分子设计育种成果与展望

我国大豆分子设计育种成果与展望 田志喜1* 刘宝辉2 杨艳萍3 李 明1 姚 远4 任小波4 薛勇彪1 1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北京 100101 2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哈尔滨 150081 3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北京 100190 4 中国科学院 重大科技任务局 北京 100864 摘要 大豆是重要的粮油兼用作物,同时也是人类优质蛋白及畜牧业饲料蛋白的主要来源,在我国粮食结构中占有 重要地位。目前,我国育种技术主要以常规育种为主,大豆科学研究和生产水平明显落后于美国。通过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 类)“分子模块设计育种创新体系”的实施,已经鉴定到若干高产、优质分子模块,解析了部分重要农艺性状的模块耦合效应,创制了一批大豆优异种质材料,成功培育多个高产、优质的初级模块大豆新品种,初步建立了大豆分子模块设计育种体系。未来,应继续加强种质资源的系统评价、挖掘利用和创制,推动自主性整合公共数据库构建,健全数据共享机制,大力开展大豆高产稳产突破性技术和豆粕替代饲料的研究,加快分子设计育种和人工智能育种创新体系建设,培育具有突破性的大豆新品种,创制绿色高效栽培技术,增强我国大豆自产能力,缓解大豆需求缺口。 关键词 大豆,育种技术,分子模块设计育种,分子模块,模块耦合与组装 DOI 10.16418/j.issn.1000-3045.2018.09.004 *通讯作者 资助项目: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 类)(XDA 08000000)修改稿收到日期:2018年8月27日 ① USDA.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4c10969075.html,/psdonline/app/index.html#/app/advQuery. 专题:分子模块设计育种 Designer Breeding by Molecular Modules 1 我国大豆产业与科研现状 1.1 大豆是我国食用油和饲料的主要来源,供需矛盾日 益突出 大豆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为人类提供丰富优质的油脂和蛋白资源。无论大豆油还是作为饲 料的豆粕,我国一直都是消费大国,消费量居世界第一 位。仅 2017 年,我国消费大豆油 1 740 万吨,占全球消费总量的 30.9%;消费豆粕 7 407 万吨,占全球消费总量的 31.7%①。 随着人口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饮食结构的变化,我国对大豆的需求逐年增加,供求矛盾日益突出。

分子生物学实验心得体会

关于分子生物学实验的体会 梁慧媛(生技01 级) 不知不觉间,一年的时间就这样流逝了,与分子生物实验相伴,对我而言,的确不同寻常。并不仅仅是学习生物学实验技术和方法的宝贵经历,它意味着更多。 首先是实验条件、实验过程、实验设计的完备性,从这里可以初步感受到生物学研究的科学性与严肃性,自己可以得到宝贵的机会,亲身体会生物学研究的苦辣酸甜。一直一直喜欢,得到正确实验结果时刻的畅快感,那是无法言明的欣慰感,一次身心彻底地放松,可以将所有一整天来积累的疲劳抛之身后,即使仅仅是小小的成功,也会让我们兴奋不已。在整理资料,将一年来保存的记录一遍一遍的翻看,重温其中的特别滋味,我,轻轻地笑了。我,喜欢这里,喜欢生物学。 失误是常有的,经历过吃惊、后悔、无奈,检讨分析,最后重新开始。一波三折的记忆清晰的印在脑海中,这种深深的挫折感,再试一次的勇气,我会一生记取的。一年间,随着对生物学实验知识和技能的进一步学习,我更坚定了自己学习生物学的志向,感谢分子生物学实验的"试炼" 。 分子生物学实验心得体会 刘东强(生科01 级) 分子生物学实验室本科生第一次接触到了真正培养实验能力的实验课,它不同于我们在大二开的植物、动物、微生物等实验课。在这些课上,主要以制备样品并观察样品的形态、结构特征为主,这是由于我们当时正值大二,专业知识还远不够。 随着以后理论课学习的深入,我们开始了分子生物学实验的学习,这无疑对于深刻巩固我们理论课上学到的知识是有帮助的,也进一步加深了对原有知识的理解,如启动子的概念、类型、PCR的原理等。另外,在实验课中,我们掌握并学会如何运用分子生物学研究中的一些基本实验技术,如质粒的提取、总RNA 的制备、PCR 技术等。 我们的实验动手能力通过亲身接触实验过程并亲自设计一些实验得到了提高,使我们不再象刚开始做分子生物学实验的时候照搬实验指导上的实验步骤,而是通过我们自己的思考,根据现有的实验条件,对原有的步骤作必要的改进。 此外,通过这门实验课的学习,我们形成了严谨的态度,如有时得出的实验结果与理论不符,我们渐渐养成了仔细分析实验结果的习惯,查找在实验设计或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同时对理论知识认识得更清楚。 总之,我认为,分子生物学实验课,是称得上实用、精彩、有意思的好实验,对于今后我的研究或工作很有价值 刘佳凝(生技01 级) 一学期的分子生物学实验对我来说很重要,同时通过一学期的实践让我给分子生物学有了较深入地体会: 1、很感谢由我系生化组老师们编写的这本实验指导。里面的实验原理与操作步骤都清晰易懂,有助于我

七大作物育种指南题库

附件6 “七大农作物育种”试点专项 2016年度第一批项目申报指南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是关系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农作物优良品种是农业增产的核心要素,是种子产业发展的命脉。大力发展现代农作物育种技术,强化科技创新,创制重大新品种,对驱动我国农业生产方式转型发展、提升种业国际竞争力、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国发〔2011〕8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种业体制改革提高创新能力的意见》(国办发〔2013〕109号),依据《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年)》和《国务院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14〕64号),启动实施水稻、玉米、小麦、大 —1—

豆、棉花、油菜、蔬菜等七大农作物育种试点专项。 专项按照“加强基础研究、突破前沿技术、创制重大品种、引领现代种业”的总体思路,以七大农作物为对象,围绕种质创新、育种新技术、新品种选育、良种繁育等科技创新链条,重点突破基因挖掘、品种设计和种子质量控制等核心技术,获得具有育种利用价值和知识产权的重大新基因,创制优异新种质,形成高效育种技术体系,主要农作物新品种选育效率提高50%,培育重大新品种并推广应用,推动良种对增产的贡献率由43%提高到50%。 专项依据总体目标部署五大任务,即优异种质资源鉴定与利用、主要农作物基因组学研究、育种技术与材料创新、重大品种选育、良种繁育与种子加工。围绕种业科技创新链条系统设计并分解为主要农作物优异种质资源精准鉴定与创新利用、主要农作物优异种质资源形成与演化规律、重要性状形成的分子基础、功能基因组学研究与应用、主要农作物杂种优势利用技术及强优势—2—

了解植物分子育种!

国内外植物育种的历史已经证实,新的育种方法的采用和新的育种途径的探索成功将会提高植物育种的效果,给植物育种带来一场深刻的革命。植物分子育种技术为物种间和属间甚至科间远缘遗传物质的导人和交换,进而为快速培育高产、多抗和优质的新品种提供有效的育种途径。可望产生出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一、植物分子育种的概念 植物分子育种是指不经过有性过程,将外源DNA导入植物,诱发可遗传的变异,以选育带目的性状的优良品种的育种技术。分子育种广义地讲包括两个层次的生物工程技术:①外源DNA导入植物的技术:即将带有目的性状的基因的供体总DNA片段导人植物,筛选获得目的性状表达的后代,培育新品种;②植物基因工程技术:即将目的基因分离出来,在体外构建重组分子再导人植物细胞,然后通过离体培养并筛选获得目的基因表达的植株,培育新品种。狭义的分子育种指的是第一个层次的分子育种即外源DNA导入植物的技术。 二、植物分子育种的特点 我国育种学家对水稻、小麦、大麦、棉花、高梁、大豆、马铃薯、蚕豆等作物长达20年的探索后掌握了植物分子育种如下一些特点: 1、操作简单。基因工程技术自50年代初使用以来,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进展缓慢,主要原因是难以找到理想的目的基因,因为作物的主要经济性状一般是数量性状,这些性状受微效多基因控

制,难于识别和分离。此外,在通过基因工程改造作物的过程中很难找到合适的基因载体。我国的植物分子育种以异源DNA片段有可能在受体植物细胞内形成部分杂交片段的假说为基础,通过适当的导人方法很容易将供体的总DNA导人受体细胞内,由此引起受体发生遗传性变异,为育种家提供丰富的遗传变异资源,因而是简单易行的育种新途径。 2、变异范围广。周光宇、陈启锋和黄骏麒等认为,异源DNA 导人受体细胞后,由于供体与受体的异源遗传物质的相互作用,其中包括DNA片段的插人、整合、调控和启动等,会引起受体产生多种多样的遗传性变异。受体所产生的遗传性变异涉及到作物的各类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其中包括植株的形态变异、生长发育速度、生理生化特性、抗病虫能力、产量构成潜力和品质改良以及抗逆性等等。从受体的变异性状来看,一般在Dl代出现变异性状,少数在D2代和D3代才出现变异性状。变异性状包括供体所特有的性状和双亲均没有的新性状。这些新性状在后代中能稳定遗传或继续发生性状分离。所以,通过 DNA直接导人法能获得广泛的变异后代,为新品种的选育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 3、后代稳定快。通过远缘杂交所获得的杂种后代群体会发生“疯狂分离”,随后还需要经过8~10个世代的严格筛选才有可能培育出稳定的新品系。通过异源DNA直接导人法所获得的转基因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