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养生观_兼谈养身_养心与养气

中国传统养生观_兼谈养身_养心与养气
中国传统养生观_兼谈养身_养心与养气

2014年10月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Oct.2014

第34卷第5期(总第161期)

Journal of Baoji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Social Sciences)Vol.34(Sum No.161

)DOI:10.13467/j.cnki.j

buss.2014.05.004中国传统养生观

———兼谈养身、养心与养气

傅功振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文化与艺术学院,陕西西安712046

)[摘 要] 中国传统养生观主要包括“三观”,即天人合一的宇宙观、阴阳平衡的健康观、内外兼修的修养观,具体体现为“三养”,即养身、养心与养气的和谐统一。只要具备“三观”,坚持“三养”,理论联系实践,知行合一,人类健康长寿的美好愿望便自然可以实现。

[关键词] 传统养生观;

三观;三养[中图分类号] G1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4193(2014)05-018-04 中国传统养生观主要包括“

三观”,即天人合一的宇宙观、

阴阳平衡的健康观、内外兼修的修养观,其具体体现为“三养”,即养身、养心与养气的和谐统一。只要具备“三观”,坚持“三养”,理论联系实践,知行合一,人类健康长寿的美好愿望自然可以实现。

“养生”是具有浓厚中国文化特色的产物,它是中国人数千年来对待生命、抵御疾病、延年益寿的手段。其实质就是一门提高人类自身组织、自身康复能力的学问。

中华养生文化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厚土沃壤之中,极具研究与开发价值。历代圣贤不乏专门论述养生文化的典籍,《道德经》、《庄子》、《论语》、《孟子》、《颜氏家训·养生篇》、《太平御览·养生篇》等论著中有大量关于养生思想的论述;岐黄典籍如《

黄帝内经》、《养生延命录》、《抱朴子·内篇》、《千金要方》、《千金翼方》、《本草纲目》等,也是专门谈了养生问题;甚至很多文人学士也有大量关于养生的著作,如曹操的《龟虽寿》,苏轼的《问养生》、《养生说》等;养生名家更是层出不穷,除老、庄、孔、孟外,战国的管子、汉代的张仲景、华佗、王充,晋代的陶弘景、葛洪,唐代的孙思邈,宋元时期的刘河间、李东垣、朱丹溪、严用和,以及明

代的李时珍、

李梃、张景岳、汪绮石、龚廷贤,清代的曹慈山、

汤灏、叶志先等,都在不断的丰富着养生理论;另外,养生文化在我国民间蕴藏特别丰富,这在我国各民族、各地区都随处可见,俗语“民间单方气死名医”,至今流传。《吕氏春秋》中将医学定义为“生生之道”,前一个“生”是动词,既“提高”之意,后一个“生”是名词,即“生命力”,就是提高生命力的意思,就是内外兼修、身心并养的“养生之道”

。一、中国传统养生观念主要体现为“三观”1.

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先秦诸子中不乏“天人合一”的主张。中医也认为,天人是相通的,人无时无刻不受天地的影响。天地是大宇宙,人身是小宇宙,《内经》认为人的身体结构体现了天地的结构。例如《灵枢·邪客》

说:天圆地方,人头圆足方以应之。天有日月,人有两目。地有九州,

人有九窍。天有风雨,人有喜怒。天有雷电,人有音声。天有四时,人有四肢。天有五音,人有五藏。天有六律,人有六府。天有冬夏,人有寒热。天有十日,人有十指。天有阴阳,人有夫妻。岁有三百六十五日,人有三百六十节。地有高山,人有肩膝。地有深谷,人有腋腘。

1*[收稿日期]2014-03-

12[作者简介]傅功振(1949-)

,男,陕西西安人,陕西国际商贸学院文化与艺术学院教授,研究方向:民俗学、养生学。

地有十二经水,人有十二经脉。地有泉脉,人有卫气。地有草蓂,人有毫毛。天有昼夜,人有卧起。天有列星,人有牙齿。地有小山,人有小节。地有山石,人有高骨。地有林木,人有募筋。地有聚邑,人有蜠肉。岁有十二月,人有十二节。地有四时不生草,人有无子。此人与天地相应者也。

由上可知,天地的变化会影响到人。所以中医养生强调天人一体,养生的方法随着四时的气候变化,寒热温凉,也做出适当的调整。《内经》主张“天人合一”,其具体表现为“天人相应”。《内经》反复强调人“与天地相应,与四时相副,人参天地”(《灵枢·刺节真邪》),“与天地相参也”(《灵枢·岁露》、《灵枢·经水》),“与天地如一”(《素问·脉要精微论》)。

“天人合一”最重要的体现是合于“气”。《素问·六微旨大论》提出“气交”的概念:“何谓气交?曰:上下之位,气交之中,人之居也。”又说:“天枢之上,天气主之;天枢之下,地气主之;气交之分,人气从之,万物由之。”意思是,人与万物,生于天地气交之中,人从之则生长壮老已,万物从之则生长化收藏。人虽有自身特殊的运动方式,但其基本形式是与天地万物相同、相通的。传统中医药以人为本,从整体上把握病人的生理、心理状态,达到人与自然及社会的协调统一。只有从“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去关注人的生命健康,才能实现人体内部及其自然界和社会的和协统一,达到治病救人、延年益寿的目的。

2.阴阳平衡的健康观

养生的目标就是求得身心阴阳的平衡,阴阳平衡的人即是最健康的人。宋代的理学大师周敦颐曾著有《太极图说》:“无极太极,阴阳互摄;阳变阴合,生生不息;动静有序,刚柔相济;共生共存,天地人和。”对人而言,什么是阴呢?阴就是构成身体的物质基础。什么是阳呢?阳就是能量,阴阳是相对的,凡是向上的、往外的、活动的、发热的,都属于阳;凡是向下的、往里的、发冷的,都属于阴。身体所以会生病是因为阴阳失去平衡,造成阳过盛或阴过盛,阴虚或阳虚,只要设法使阴阳再次恢复原来的平衡,疾病自然就会消失于无形。所以,中医养生高度强调阴阳平衡,健康一生。

3.内外兼修的修养观

“内外兼修”通常指人从内外两个层面所进行的全面修养。即人不仅要让外在的言谈举止合乎礼仪,同时重视内在道德修养的提升,最终达到“表里如一”,实现自身修养的全面提升。全真道郝大通弟子王志谨与门人论道的语录《盘山语录》要求人积善心:“积木成林,积石成山,积水成海,积善成福,积恶成祸。祸福之源,本自一心。积心方成,可不慎之!”这正是道教所提倡的“内修”,即主张个人的自律,与“我命在我”的主体性一致,也是道教“内修”的本质与核心所在。包括练武之人,既注重修炼内功,即内力的提升,又注重外功,即拳脚功夫。武术精髓六合———“内三和:心与意合、意与气和、气与力合;外三和:手与足合、肘与膝和、肩与胯和”,也是强调形意结合,养身与养心并举,达到形意兼备,内外合一。

二、中国传统养生观具体体现为“三养”

西汉的《淮南鸿烈》一书认为:人体生命系统(古称“器”)由三个要素组成:一是形———“形者,生之舍也”,即人体生命的“房子”;二是神———“神者,生之制也”,即人的自组织、自康复能力,是生命的主宰(“制”);三是气———“气者,生之充也”,气是沟通形与神之间关系的使者,只要“一失位,三者俱伤也”。中华原创医学是这个原则,“养生之道”也是这个原则。我们现在将“养生”局限为食疗、药膳,有以偏概全之嫌。全面说来,养生应该是养身、养心与养气三者的统一。

1.养身与“劳其筋骨”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养生无外乎养身与养心,古人特别看重养身与养心并举,如孟子言“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1](P298)。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是养身;苦其心志,行拂乱其所为,动心忍性是养心。养身首先要养心,养心是为了更好的养身。孟子的这段话,千百年来一直是人们修身养性的座右铭。

按照《周易》的阴阳原理,动则生阳,静则生阴。练动功则生阳,可以增强精力,提高工作效率;适当运动能通筋活络、舒畅气血,对抗身体的老化。正如《内经·生气通天论》所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可见活动对健康的重要性。

中国传统锻炼身体最好的手段是练武。武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风格独特、运动简便、行效显著、老少皆宜,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长期进行武术锻炼,可以强筋骨、健体魄、长精神、延寿命,在当今的全民健身运动中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秦

傅功振 中国传统养生观

人在商周时代,地处边疆,与戎狄杂处,以养马闻名,以尚武著称。商鞅变法后,军功可封爵。人们也以武力高为荣。《诗经·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2](P357)它是秦地的民歌,《诗经》中的精品。直译过来就是:“谁说我们贫穷,我们跟您一样也有战袍。要出兵打仗了,我们已经磨好了戈矛,君王啊,我们与您同仇敌忾,共同抗敌!”这一言辞慷慨、情绪激昂的征战誓言,震撼人心,流传千古。我们现在更应该把它重新唱起来。古人先贤在长期教育晚辈的过程中总结出的《警世贤文》一书,收集了大量的关于勤奋励志、劳其筋骨方面的俗语警句,如:“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少壮不经勤学苦,老来方悔读书迟”,“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做舟”,“少时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等等。至今有着非常现实的警世作用。

2.养心与“苦其心志”

中国传统文化认为养生其根本仍在于养心。中国传统心学,其精髓是:

天下万学,终究归于心,心未萌动,善恶不知。心一萌动,善恶便知。天下万学,即心学。天下万事,即心事。天下美丑,出于刹那之心。从心治学。从心做人。无一时不是心。无一事不是心。心即万物。

养心就要“苦其心志”,做到“动心忍性”、“行拂乱其所为”,其关键在于“静”。道家主张“无为而治”,把“清静”的养生之道与治国之道并日而论。老子就曾经反复强调说:“我好静而民自正”、“清静为天下正”,主张只有“清静”才是治国的最好方法。庄子及其后学也认为:“正则静,静则明,明则虚,虚则无为而无不为也。”[3](P661)

佛教也非常重视养心,佛教戒律中的“八关斋戒”,是佛陀为在家弟子制定的暂时出家修行的戒律和斋法。“戒”有止恶防非的作用,是法身慧命的“护身符”;“斋”指不非时食,即过午不食。“斋”有净化身心,远离妄想的作用;“关”指关闭,即关闭众生生死之门。因为众生生死的关键就是淫欲与饮食。八戒就是为了抑制淫欲心,所以要持斋。这就是八关斋戒的意义和重心所在,足见佛教也是非常看重养身与养心的,养心重于养身。无论是道家还是佛家,都强调“宁静”对于养心的重要作用。

诸葛亮的《诫子书》云: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静以修身”,可以看作修身养心的千古绝唱。

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很重视修习静坐养生。静坐养生,即双盘足,单盘亦可。或将左足放在右腿之上,叫做如意坐;或将右足放在左腿之上,叫做金刚坐。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记述他修习静坐法的体会说:“其法至简近,唯在长久不废,即有深功。且实行二十日,精神自己不同,觉脐下实热,腰脚轻快,面目有光。”(《养生诀》)南宋爱国诗人陆游修习静坐养生法,收效颇大,直至晚年仍精力过人。他在《看镜》诗中说:“乘除尚喜身强健,六十登山不用扶。”[4](P1251)年近九十时,他高兴地在《戏遣老怀》诗中写道:“己迫九龄身愈健,熟视万卷眼犹明。”[4](P3680)静坐养生的健身效果从中可见一斑。

宁静的作用不仅仅是静心,而且可以帮助立德,正所谓“静坐常思己过”。而良好的道德情操,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而心理健康则是祛病延年的必要前提。“大德者必得其寿”讲的就是这个意思。明代学士崔铣的《六然训》云:“自处超然,处人蔼然,无事澄然,有事坦然,得意淡然,失意泰然。”其平和的心态、宁静的心灵至今仍可以成为我们养心的座右铭。

3.养气与“修齐治平”。

《难经·八难》说:“气者,人之根本也”。气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的最基本物质,人体之气有来自父母先天精气,有物质的水谷之气,还有呼吸而成的肺中清气。人一生讲的就是一口气。在娘胎凭元气,人一生即“人活一口气”,人逝世就是咽气。

养气,就是要养志气。古人从来都把修身与治国平天下紧密联系在一起。在道家学说中,养生也被视为治国的基础。老子说:“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讬天下。”[5](P108)庄子则更明确提出了“汝身之不能治,而何暇治天下乎?”[3](P344);孔子“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孟子提出:“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修其身而天下平”。儒家学派永远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任”作为养生的最高境界,也是最终目的。治国平天下当是修身的目标,也就是养身与养心的目标,志存高远,有所作为,以更好地修养身心,使身心得到更大的愉悦。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http://www.bjwlxy.cn/zazhishe/shehui/index.htm

养气,就是要养正气。要养正气需先除邪气,害人之气。古人对此有非常精辟的见解。孟子的“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就是正气,是以陶冶道德情操而实现养生养性,追求身心健康的独到见解。何谓浩然之气?孟子解释为,那浩然之气,就是用正义去培养它,可以使它充满天地之间。否则就会使人疲软衰竭。可以说,有生命的人必有气,人人都是个气筒子,每个人都有气场,无非是气场大与小,或者是你的身上散发的是正气、和气,还是恶气、邪气。练武讲究“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武术之道,究其根本也是强调养心、养气。

我国许多古圣先贤都非常看重养身、养心、养气的统一。比如欧阳修、苏轼、陆游、朱熹、程颐、辛弃疾等。从他们的一些逸闻趣事和诗文可以了解到,他们长期坚持静坐练功,收到了意想不到的神奇效果。白居易20岁就出现了“未老而齿动发白”的症状。但他坚持修身养性却活到了75岁。他乐天知命,在《达哉乐天行》中写道:“生死无可无不可,达哉达哉白乐天!”认为“心是自医生。”“无忧乐性物,寡欲清心源”(《养拙》),“寡欲身少病,乐天心不忧”(《求崇里观居》)。总是处于一种安然自得的恬淡心境,保持身心健康。他除了坚持清茶淡饭以外,积极练功,坚持散步,参禅打坐,精习气功,也是白居易养生健身的重要手段。在《冬夜》诗中“浩然心委化”,融溶进一种凝神静习的佳境。“长年渐省睡,夜半起端坐。不学坐忘心,寂莫安可过。兀然身寄世,浩然心委化。如此来四年,一千三百夜”。达到了“坐稳夜忘眠”的奇妙程度。由于白居易具有很深的气功功夫,“庭前尽日立到夜”不觉累,“灯下有时坐彻明”无倦意。老先生不仅长期奔波于田间地头,为老农妇孺写出了大量“嗷嗷万族中,唯农最苦辛”的传世之作,而且更以其出奇的才情作出了《长恨歌》这样的千古绝唱。同时,他潜心力行,成为古代养生大家。宋代大文豪苏轼也是非常重视养生的,他的《养生颂》脍炙人口。他自己也练到了“诸病自除,诸獐自杀,自然明悟,譬如盲人,忽然有眼”的境界。他在养生理论方面的著作如《养生篇》、《向养生》、《读养生论》、《上张安道养生诀论》、《龙虎铅汞论》、《苏沈良方》等是极为珍贵的精神财富。

参考文献

[1] 孟子译注[M].杨伯峻译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

[2] 程俊英,蒋见元.诗经注析[M].北京:中华书局,1991.

[3] 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1983.[4] 剑南诗稿校注[M].钱仲联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5] 陈鼓应.老子译注及评介(修订增补本)[M].北京:中华书局,2009.

(责任编校 周民)

Traditional Chinese Concepts of Keeping Healthy

———With a Consideration of Nourishing Life,Heart and qi

FU Gong-zheng

(School of Culture and Arts,Shaanxi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Commerce,Xi'an 712046,China)

Abstract:Traditional Chinese concepts of keeping healthy include the following three,that is,theworld outlook of the harmony between man and nature,the health outlook of the balance of yin andyang and the outlook of self-cultivation,which are embodied as harmony of nourishing life,heartand qi.So long as one possesses the three outlooks and persists in nourishing the three aspects andcombines theory with practice,the good wish of living a long life will be naturally realized.Key words:Traditional concepts of keeping healthy;three outlooks;nourishing three aspects

傅功振 中国传统养生观

做人在于养生,养生在于养心

做人在于养生,养生在于养心 做人在于养生,养生在于养心 ——读周国平《清高和嫉妒》有感 文/ 近日读了一些当代著名学者、作家、哲人周国平先生的小文章,自觉的还是有些心得。也许是年龄日长、阅历渐丰、思考渐多的缘故,每每读过思过之后总有一吐为快之感。刚刚读过《清高与嫉妒》这则类似于寓言式的小故事,竟让我突然想到了做人的话题。先来读读这则小故事: 两个朋友在小酒店里喝酒,聊起了他们的一个熟人。 在任何世道,小人得志、下流胚走运是寻常事。他们的这个熟人既然钻营有术,自然春风得意。他升官、发财、成名、留洋,应有尽有。还有一打左右的姑娘向他奉献了宝贵的爱情——姑娘们从来都真心诚意地热爱成功的男人。 其中一个朋友啪地放下酒杯,激动地说:“我打心眼里蔑视这种人!”接着有力地抨击了世风的败坏和人心的堕落,雄辩地论证了精神生活的高贵和身外之物的卑俗。最后,尽管他对命运的不公大表义愤,但仍以哲学家的风度宣布他爱他的贫困寂寞的命运。 显然,他是一个非常清高的人。由于他的心灵暗暗受着嫉妒的折磨,更使他的清高有了一种悲剧色彩。 另一个朋友慢慢呷着杯里的酒,懒洋洋地问道:“可是,那个家伙的事和你有什么关系呢?” 是啊,“和你有什么关系呢?”也许两个朋友本是为了快乐地相聚,喝两杯小酒,唠两句心里话,可最终竟被别人气上了(当然,实际还是自己)!犯得着这么折磨自己吗?一个多么不快乐的家伙。我不知道“另一个朋友”到底是怎样的一种人,但至少从这里看得出,他要幸福得多。这一切都是心态惹的祸,这不过是普通人都明白的道理。 何必呢?伤人又伤身,伤情更伤心。由此看来,养生首先在于养心。 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就难免要将自己推销出去,难免要与人打交道,更免不了要接受各种结果——别人对自己的,自己对别人的。 人们常说,做人是有境界的。其实,养心正是在修炼做人的境界。清高是不自知的表现,可能也是不知人的表现,从现代观点来看,这显然不是“以人为本”的做法,也是一种个性有明显缺陷的表现。可以想像,这种人不会有什么市场的。那么,比较高的境界应该是怎样的呢? 首先,要能善待自己。钱财、荣誉说到底都是身外之物,能拥有肯定是件好事,确实得不到又何必强求?别人能得到是别人的本事,又何必自我折磨呢?如果换一种心态,去祝贺去借鉴,如何?岂不更加快乐?其次,应宽容别人。本来别人自己做人做事做来的,得点名利是无可厚非的,因为你的嫉妒可能给别人造成伤害,有必要吗?至于别人如果是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的,你完全可以通过正常的法律途径解决,也大可不必妒火怒烧。最后,这个世界上,每个人的生命途中,不平事不如意事十有八九,为什么不去以一颗平常心面对呢?为什么不去努力给自己给别人创造快乐呢?当然,有清高之心和嫉妒之心并非全是坏事,利用得法还是有利于人和自己的。 看来,还是要少一些清高,多一些理解;少一些嫉妒,多一些宽容。

中国传统养生学的演变与影响

中国传统养生学的演变与影响 第二节中国传统养生学的演变与影响 中国传统养生学源远流长,其形成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历代医家和广大劳动人民通过长期防病保健的实践,不断丰富和发展了养生学的内容,逐步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和系统的养生方法,并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一、起源阶段 我们的祖先为了生存和发展,逐步学会了创造简单工具去寻觅、猎取食物以充饥;择居处、筑巢穴以避风寒、防野兽;存火种以照明、御寒、熟食;在与大自然斗争的过程中,逐渐地认识了自然,并努力改造自然,适应自然,创造生存条件。 中国传统养生学的萌芽可追溯上古时期,但已无从考证。人类为了生存,必须猎取食物。原始人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偶尔发现某些食物吃后可增强体力,减少疾病,遂从偶然食用到主动寻求,经过相当长的积累,逐步得出了一些

经验,这就是饮食调养的萌芽。火的应用、熟食的烹煮促进了饮食调养的形成。 原始人在狩猎的前后,披上兽皮,插上羽毛,戴上花朵,模仿某些动物跳跃和飞翔的姿态欢舞起来,以示祝福和庆祝,久而久之,发现这些动作、歌舞有强壮筋骨的良好作用。此外,与原始人的日常生活也有一定关系,人们在疲劳体乏时闭目静养片刻,或伸展一下肢体,即感到轻松舒适;腰腿酸痛时自行拍击,或按摩之后,即不适感减轻。古人在这些体验中,逐渐萌生出“宣导”之法用以保健。 环境养生的萌芽,也可追溯至上古时期,我们的祖先在河谷地区聚族而居,因为河谷地区水源充足,土壤肥沃,食物丰富,可以满足人类生存的基本需要。即使遇到自然灾害,被迫迁徙时也要对居住地进行一番选择。这段时期,出于生存的需要,人类已经注意到居住地域的环境条件的选择。 这段时期养生学的特点是顺应自然,以饮食调养和宣导为主,并已注意到环境养生。 二、成长阶段

中国传统养生文化介绍

中国传统养生文化介绍 在漫长的人类发展历史中~健康长寿一直是人们追求的美好愿望。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世界文明古国。相对于世界其他地区的养生文化而言~华夏民族的养生理论与实践由于有着古代哲学和中医基本理论为底蕴~所以显得尤为博大精深。它汇集了我国劳动人民防病健身的众多方法~柔和了儒、道、佛及诸子百家的学术精华~堪称一颗充满勃勃生机和浓厚东方神秘色彩的智慧之树。 一、“养生”的概念 养生~又称摄生、道生、养性、卫生、保生、寿世等等。养生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养生主》,?得养生焉?,内篇。 所谓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指人体生命,所谓养~指生育、哺乳、培养、饲养、调养、补养、积蓄的意思,养生~指调养人体生命~保养生命~已达长寿的意思~就是根据生命的发展规律~达到保养生命、健康精神、增进智慧、延长寿命的目的的科学理论和方法。因为身体是我们生活的根本~健康的身体是我们有一个健康人生的基础。 保健作为医学专用术语~是近代西医传入以后才有的~它是指集体和个人所采取的医疗预防和卫生防疫相结合的综合措施。养生与保健~就个体保健角度而言~两词的含义基本上是一致的。 policy, specific business requirements and authorization management system, consent or denial of credit issued a clear opinion, agreed that approval for specific elements. 1) pre-loan investigation gang duty 2) loan review job responsibilities 3)

养生文化的背景总述及中国传统养生文化背景

背景总述: 基于传统的养生方法与旅游健康养生二者来说是传统的大背景与时代发展的小背景、也就是整体性与局部性的关系。从最初仰首望见日月星辰的祖先起始,人们就在孜孜不倦地探索着养生奥秘。已有学者有大量文献印证,早自春秋战国,思想深邃的哲人智者如老、庄、孔、孟等就曾投入养生研究。养生家可以是医家,而医家远非养生家的全部。中国传统的养生之道,不仅讲祛病延年的医道,不仅讲健美方法,更讲究养生的境界,其间有着人生哲学、人生艺术、人生美学的丰厚意蕴。而文化研究的最重大意义就在于探求各种文化现象的内在目的和特征。就感应的中国养生文化而言,尽管它的研究对象是人体的健康与长寿,但健康和长寿在人类社会中从来就不单单是人体本身的问题,而是与人们所处的社会生活及其自然环境有着一种千丝万缕的联系。 这就提醒我们,研究和探求中国养生文化的基本特征决不能仅仅囿于人体生物模式之中,而必须结合社会、经济、政治、哲学,乃至艺术的诸多层面加以综合考察。而且正是因为中国的传统养生文化可能已深入中华民族的心中,还具有诸多关联性,所以在旅游开发中,旅游养生投资者和开发商可能需要考虑中国本土的养生文化对市场受众重带来的影响,并从中弃糟择优,扬长避短;所以说中国的传统养生文化可能为旅游带来一定的带来的启示性作用,在次将分两部分分别阐述中国传统养生文化的背景和旅游业健康养生发展的背景。一、中国传统养生背景和方法简述:

1、中国传统养生文化发展的背景: (1)疾病的折磨,瘟疫的肆虐使历代人们除了祈求神灵保佑之外也开始寻求养生保健之路; (2)自然灾害频发,威胁人们生命,天人合一的思想逐渐形成; (3)专制统治下,皇家对养生和长生不老的渴求推动养生文化的形成发展; (4)百家文化思潮争相绽放,为道德养性等养生方式提供了哲学依据; (5)中医盛行,在中国医药养生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形性成独特的养生体系; (6)西医落后,推动中医发展,古代哲学和中医基本理论为底蕴,博大精深; (7)历代劳动人民防病健身的众多方法,以及在此过程中孜孜不倦的摸索; (8)饮食文化的发展,是养生与饮食结合。 中国的传统养生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在发展过程中融合了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诸多的因素,集中华民族数千年养生文化于一身,以独特的理论体系为基础,以丰富的临床经验为特点,在世界传统养生文化中举世无双,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和保健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养生一词,原出《管子》,乃保养生命以达长寿之意。在漫长的人类发展历史中,健康与长寿一直是人们向往和追求的美好愿望,因而养生文化不断丰富和发展,遍布世界。相对于世界其他地区的养生文化而言,中国的养生理论与实践由于有着古代哲学和中医基本理论为底蕴,所以显得尤为博大精深。它汇集了我国历代劳动人民防病健身的众多方法,揉合了儒、道、佛及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堪称一棵充满勃勃生机和浓厚东方神秘色彩的智慧树。探索中国养生文化这棵古老而神秘的东方智慧之树,不但有利于弘扬传统文化、符合当今世界科学发展趋势,还对旅游健康养生的开发起到一定的积极指导作用。 2、中国养生的典型方法:

最好的养生是养心

“最好的养生是养心”——访文化学者李土生 ■ 半月谈记者张曦 养生,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命题。8月底的北京终于告别了酷暑,迎来宜人的秋风。一个丽日蓝天的下午,记者就养生话题采访了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名誉会长、土生国学院院长、南京大学客座教授、著名文化学者李土生。李土生的观点是:“最好的养生是养心。” 半月谈记者:请您谈谈怎样理解养心? 李土生: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最早提出“养生”理念的是道家,《庄子·内篇》中所称摄生、道生、保生,讲的就是保养生命以达长寿之意。养生百法,首重养心。 古人很重视人的“心性”,中国传统文化也是强调“心性”的文化。古代先贤普遍认为,人的身体健康与否,归根结底是由“心性”决定的。明代大思想家王阳明强调:“心者,身之主宰。”《黄帝内经》认为,“心者”乃“生之本、神之变”,是“五脏六腑之大主”。《寿世青编》是一部养生专著,由清代名医尤乘撰写。作者指出:“古神圣之医,能疗人之心,预使不至于有疾。今之医者,惟知疗人之疾,而不知疗人之心,是犹舍本逐末也。” 半月谈记者:那么,能介绍一下古人是如何养心的吗? 李土生:古人的养生理论与实践,以古代哲学和中医理论为基础,融合了儒、释、道及百家思想精华,博大精深。综合来说,古人养心主要通过神、情、德三种方式。 半月谈记者:如何通过养神来养心? 李土生:在古人看来,心健则神气充足,神气充足则身体强健。反之,则身体羸弱。道家思想认为,人的生命是魂(精神)与魄(形体)的统一。如果能使精神与形体合一,则形神相依,可以长寿。老子提出两个原则:一是“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少私,是指减少私心杂念;寡欲,是降低对名利和物质的欲望。老子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贪得。”一个人如果私心太重,欲望不止,就会斤斤计较,患得患失,日久必会扰动心神,影响健康。二是“致虚极,守静笃。”养神须凝神敛思,用心专一,才可使思想高度集中而不分散,维护心神的安定状态。所以,道家在养生观上既主张养形,更主张养神。 半月谈记者:对有些人来说,“少私寡欲”说到容易做到难。 李土生:其实,儒家和道家都强调“寡欲”。孟子说:“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意思是说,最好的养心就是减少欲望,欲望少的人,存不下什么的少;欲望多的人,能存下什么的也少。 当然,古人讲的“寡欲”绝非是消极逃避和无所作为。正因为“欲寡精神爽,思多血气衰”,古代先贤才强调“清心寡欲”,目的是鞭策人们培育并保有正能量,防止被负能量侵害身心健康。 半月谈记者:“以情养心”怎么理解呢? 李土生:儒家认为主要是通过改变自己性格,纠正错误认知,调节负面情绪,使自己的心态

中国古代养生术

中国传统的养生术与讲阴阳五行的中医学同出一脉,皆源自中国古代哲学对自然和人体的理解。古人认为,无论宇宙自然还是人体活动的变化,都有相通的规律,掌握了这个源于自然的变化规律,便可趋利避害,防病养生。所以,古人养生,讲求天人相应、道法自然,即个人起居的规律要与自然环境和气候变化相配合。又因为古代哲学尤重精神道德,体现在养生术上,也特别重视养神,主张要形神兼养,动静适度。 早在殷商时期,便有长寿的观念,开始了对养生术的探索。先秦诸子对自然和人体的理解和学说,奠定了养生学的基本原则;经过始皇、汉武等为上位者对长生不老的渴求和财力支持,养生术在汉唐期间却误入了炼丹服石的歧途;宋元时期,药物养生才渐上正轨,并开始重视食疗之效;到了明清,出现大量食疗方剂,使养生术进入鼎盛时期;至近代以后,与中医学一样,传统养生术受到西方医学的挑战,进入了改革和创新期。 中国传统养生学大致经历了一个由百花齐放、各自发展到理论融合、诸术交用的过程,出现了许多在养生理论和方法上各有侧重、自成体系的流派。 养神学派是指以养神为主要养生方法的学派。中医学理论认为,“精”、“气”、“神”是人身三宝。“精”是构成人体、维持生命的物质基础,“气”是老天之祖气与水谷之精气以及所吸入大气所合并而成的动力,“神”指一切意识、知觉和思维活动;三者相互影响,但由神作主导。 养形学派是指侧重形体锻炼的养生学派。以动养形,始于庄子,他提宣导引,开导引养生之先河。汉代以后,运动养生法得到进一步发展,如华佗创了“五禽戏”,导引气功养生不断创新,宋代创立八段锦,明清太极拳盛行,以及近年兴起的锻炼形体方法,都是继承和发展中国古代养形法。 起居养生学派侧重日常起居的调理,注意的范围很广,主要有两个原则:起居有常顺四时,劳逸适度求中和。起居有常,指作息要有规律;劳逸适度求中和,是指日常生活不能完全不动,也不要过分。 食养学派是用适当的饮食调养以达到补益精气,协调脏腑,抗衰延寿目的的养生派别。孔子、孙思邈、苏轼、陆游、忽思慧、李东垣、袁枚等历代的养生学家都十分重视饮食养生。 药饵学派是通过服用药物,平调阴阳,补益脏腑、气血,以抗衰延寿的养生学派。历代不断研究和配制抗衰老的药物,到春秋战国,人们甚至希望能从药物中找到长生不老的“仙丹”,服药之风遂起,从秦至唐,终于误入炼丹服石的歧途。唐以后,人们开始崇尚用动、植物药养生,药饵养生才走上正轨。

我国传统的养生理论与方法

我国传统的养生理论与方法 学习提示 自古以来,我国养生健身的理论与实践,就有其丰富的内容和优秀的文化传统。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保健康复、防病治病的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中国养生健身的哲学和中医学等较完整的理论。传统的养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重视,我们不仅需要继承,而且需要开发,并不断的发展。 知识要点 ●我国传统养生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我国传统的养生理论 ●我国传统的养生方法 一、我国传统养生思想的产生发展 养生一词,即护养(也有的称养护)、保养身体,以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我国传统的养生思想,与古代人们追求长寿的思想有关。关于长寿一词的记载,最早见于有关商周史料的典籍《尚书》。《尚书·洪范》中称:“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日修好德,五日考修命。”其中“寿”“康宁”“考修命”都是关于对健康长寿的要求。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思想,也影响到养生的理论,特别是《黄帝内经》的影响较大,如“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修其天命”的思想得到发展。同时产生了养生主张动和静的不同思想的争论。如苟子《天论篇》主张“养备而时动,则

天不能病”;而《庄子·在剧中却提出“无视无听,抱神以静”之说。前者主张要保养身体,就要经常运动,而后者则认为“静以养生”。战国时期,出现了“吹向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伸”的“导引”术,从身体外形的锻炼,发展到“呼吸吐纳”的行气配合独特的健身方法,即气功。 养生术。秦汉至隋唐佛家和道家的养生术流行,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等为了追求“长生不老”,相信“炼丹术”和“神仙术”,热衷于“仙丹妙法”,使中国的养生术走了一段弯路。但是,即使在这一时期我国民间的养生术仍不间断地向前发展。例如,东汉末期的名医华伦,他精于医术,擅长外科手术,创编了以虎、鹿、熊、猿、鸟的动作为素材的“五禽戏”,这是对“导引”术的发展,是一套流传至今的、具有很高价值的医疗体操。唐代的医学家孙思邈所著的《千金要方》,提出了养生要身心并重,根据自然的变化来调理生活,以求身心健康和长寿。孙思邈介绍了“天竺国的按摩法”(婆罗门十八势),这是一套完整的健身操,今天我们练习的气功功法,其中有的就是源于他的有关著作。宋代由于程朱理学的泛滥,重文轻武,“主静鄙动”在部分人中有所发展,但民间流传的导引养生仍不断创新与发展,此间一套动静结合的健身法“八段锦”得到了完善与提高。明清时代,完善和发展了中国古代传统的养生术,有关的健身术和功法著作颇多,养生的理论也逐渐完整,实践的实效性很强。例如,这时的八段锦强调“静思”、“集神”以及行气(呼吸吐纳)等要求。特别是明末流传于清代的易筋经练功法,提出“内壮神勇”(即内脏

养生重在养心

养生重在养心 大家好!很高兴又一次在这里和大家一起探讨健康的话题。在当今生活中,大家会发现,人们的穿着越来越体面,脸色却越来越难看;人们的收入越来越高,可脸上的笑容却越来越少;人们吃的越来越好,可身体却越来越糟;当今人们长期处于一个快节奏、高压力的竞争环境下,未免会产生焦虑、抑郁、神经衰弱、脾气暴躁等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如果处理不好不但会影响心理健康,还会影响到身体健康。所以目前提出了“养生先养心”的养生理念。 中医的最高境界的不是治病,而是养生,而养生的最高境界是养心。这里所说的养心不是指保护心脏,这里的心是指人的精神、情绪和心态,养心就是调控好心态和情绪。 中医经典《黄帝内经》里有句话这样一句话“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意思是说一个人心胸开阔,将一切看的很淡,不斤斤计较,同时心无杂念,这样一来,体内的正气就会顺畅的运行,机体就不会生病。《黄帝内经》还有一句话说:“百病从心生。”可见心态平和对于一个人的身体健康非常重要,其实,人的心态需要保持平和,犹如人的体温必须保持在正常范围一样。超过一定的范围就会对机体造成一定的伤害。 中医学的传统观点认为:“怒伤肝、思伤脾、喜伤心、悲伤肺、恐伤肾”,也就是说各种不好的情绪可以直接攻击咱们的脏腑,干扰人体各器官的功能,从而引发各种疾病,中医称为“七情内伤”。现代医学也证实,人的心理活动与人的生理功能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必然联系,良好的情绪状态可以使人的生理功能处于最佳状态,反之不良的情绪会严重干扰人体各器官的功能,引起新陈代谢功能失调,生理活动紊乱而导致各种身心疾病。 不良的情绪可以引起哪些疾病? 有研究表明,很多疾病小到感冒,大到冠心病和癌症,都与情绪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我们的生活中,你会发现,性格孤僻的人比性格开朗的人容易患病,斤斤计较的人比大度爽朗的人容易生病。不良的心理状态象抑郁、忧伤、愤

中国传统养生术静坐养生法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4c11024727.html, 中国传统养生术静坐养生法 作者:松桑 来源:《祝您健康》1988年第01期 说起静坐,不少人可能会想到庙里的和尚,山上的道士,认为这是“出家人”的事,与我们“俗人”毫不相干,其实这是一种误解,静坐可是我国一种传统的养生方法呢, 静坐的最早记载可在《庄子·大宗师》中找到,说的是这样一段故事:有一天,孔子的学生颜回对孔子说:我进步了,孔子便问:有什么进步呢?颜回说:我忘记仁义了,孔子就说:不错,但不够,过了几天,颜回拜见孔子说:我又进步了,已经忘记礼乐了,孔子笑道;不错,但还不够,又过了几天,颜回又拜见孔子说:我已经坐忘了,孔子连忙上前问,什么叫坐忘?颜回道:“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孔子便说:让我也跟你学吧,孔子的好学精神实在令人钦佩,到底孔子后来学没学,史书上没有记载,但孔子长年过着颠沛流离,抑郁不得志的生活,而仍能享古稀之寿,想必也可能从中有所获益吧, 这里颜回所练的“坐忘”,便是一种静坐修练功夫,只是他不断提高,已经练到相当高深的层次了,郭沫若在《静坐的功夫》一文中认为:“静坐这功夫,在宋:明诸儒是很注重的,论者多以为是从禅来,但我觉得当溯源于颜回……” 不管怎么说,我国古人毕竟是酷爱静坐的,唐朝著名诗人白居易就精于此道,晚年更是练此不辍,他在不少诗篇中都记载了练功时的感受和体会,如“长年渐省睡,夜半起端坐,不学坐忘心,寂莫安可过,”(《冬夜》);“负暄闭目坐,和气生肌肤,初饮似醇醪,又为蛰者苏。外融百骸畅,中适一念无。旷然忘所在,心与虚俱空。”(《静坐诗》);“晚下小池前,淡然临水坐”(《约心》);“月好好独坐,双松在前轩”(《松声》),等等。 宋朝大文学家苏东坡也与静坐结下了不解之缘,他通过自己多年的心悟体演,结合前人的经验,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静坐方法,他在《上张安道养生诀》一文中记载:“每日以子时后(三更三四点至五更以来皆可),披衣坐(只床上拥被坐亦得),面东或南,盘足坐,扣齿三十六通,握固(以两拇指掐第二指手纹,或以四指都握拇指,两手拄腰腹问),闭息(闭息敢是道家要妙,先须闭口并鼻,不令气出也。)……”逸套方法对后世影响颇大,在民间广为流传。 由于静坐简便易行,对身心健康大有裨益,近年来,国外也掀起了静坐热潮。据西德《明星》画刊报道,西德有许多人在练一种叫“T M”的功夫,“T M”是TranszendenLaleMeditation的缩写,汉语的意思是“超越一切,静思默坐”或“修身静坐”。具体方法是:每天静坐两次,每次20分钟,姿态静谧,思想凝寂,处非睡、非梦、非想的极度安逸状态,即所谓“第四精神状态”。有的练功者说:“做T M时,我什么也不想,但觉得头颅分开,清新的空气源源输入,浑身感到轻松。”

中国传统养生思想概要

中国传统养生思想概要 中国传统养生思想的根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养生文化是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母体而衍生发展成的,只有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一个比较深入的了解,才能更全面地学习与研究传统养生文化。 中国文化是指产生于历史、积淀于人们的普通心理中,并根植于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之中,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具有稳定结构的潜质文化。中国文化是多元复合体的综合型文化,其基本精神之一的人文主义强调以人为本,重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强调“万物与吾一体”的整体和谐,它具有重自然技艺的倾向和整体直观的直觉思维,缺乏严密的分析思维传统和形象逻辑系统。正是构建在这种中国母体文化之上,中国传统养生学才形成了独特的传统养生思想体系。 一、气一元论思想 在中国古典文化里,“气”是一个特定的哲学范畴。中国古代哲学认为,在宇宙自然和一切生命体之间,充斥着一种至精至微、无所不在、运动变化的物质实体——“气”。这种“气”构成了宇宙的本体及规律,“其大无外,其小无内”,一切现象都是“气”变化的结果。“气”既决定和支配着天地万物与人类生命的存在,又将人的生命存在同宇宙自然、天地万物的存在联结起来,形成一个统一的、具有同一内在结构和变化规律的、彼此之间互相储存而息息相关、须臾不可分离的系统。 从这种原始唯物的观点出发,古人认为,人的生命运动的本质也在于‘‘气’’的变化。庄子说:“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就是说,人的生、长、老、死都是气的变化的结果,人体内的“气”变化过程决定了人的生命运动。 人是地球上最高级、最复杂的生命体,其内部的“气”变化过程是十分复杂的,参与人体生命运动的“气”也是多种多样的。在中医学里就有先天气、后天气、元气、宗气、营气、卫气、经络之气、脏腑之气、真气等名称,它们都是参与和决定人的生命整体中不同层次上的“气”变化过程的基本物质。养生学所讲的“气”,指的就是这些与人体生命运动密切相关的无形的基本物质。 这种元气一元论深刻地影响和决定了中国传统养生文化的基本形态和特征,主要表现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元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本体,也是构成人的生命的基本物质,因此,养生的中心就是如何养护人体内部的元气。 以道家为主体的古代养生家认为,元气是生命之根、生命之源,人的形体精神都由这一根本要素所决定和支配。元气损耗,则生命枯萎;元气充盈,则生命旺健。因此,不管采取什么手段与方法,养生总是以养气、补气为宗旨。《内经》也认为先天元气于父母,是父母之精所化。它根于肾脏,藏于丹田,经由三焦而达全身,推动着各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和本源,决定着人的强弱寿天。“气乃神之祖,精乃气之子。气者,精神之根蒂也,大矣哉!” 第二,中国传统哲学和养生学认为,决定人体寿天强弱的不仅是先天精气或后天水谷营卫之气的盛衰多寡,而且还有元气在人体内存在的状态。元气的根本属性是运动变化的,其变化形式有动、静、聚、散、升、降、开、阖等。元气既为生命之根本,它的运动规律也就是人的生命规律,而这些运动规律又是由元气的阴阳变化决定的。元气的运行如动、散、升、开为阳,静、聚、降、阖则为阴。中国传统养生就是依据和把握人们在长期生活实践中所认识与积累下来的阴阳规律,也就是用元气活动的规律来养生、健身。 在传统养生学中,各家各派都是依据元气学说来设计和发展自己的养生术。在养生实践中,导引、行气、服食、房中等各种手段与方法无不依据元气运行的规律来进行锻炼,以达到养生的效果。由于气贵充盈流动,所以传统养生术的调摄行气大致有以下几点:

如何养心 心的养生方法

如何养心心的养生方法 如何养心心的养生方法,我为大家汇聚了一些健康知识和日常养生的文章,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如何养心心的养生方法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如何养心 一、充足睡眠,并且按时睡眠。 睡觉最养心。心主神,心能有所思有所虑,但若过思过虑,则会伤心。伤心则精神疲惫,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等皆下降。养心的方法很简单,美美地睡上一觉,第二天神清气爽,心神明亮。 若熬夜,或睡眠不足,就容易导致第二天精神疲惫,思考能力下降。况且少睡觉或熬夜还会增加肥胖以及糖尿病的风险,而这些疾病也会影响心主血脉的功能。 二、饮食清淡,建议素食。 清淡饮食,则身体轻松。若经常饮食膏粱厚味,会导致身体沉重,而且,亦影响心主神的功能。因为气血过多地流向脾胃,导致心主神功能下降。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若吃的过于油腻,往往身体懒惰,

不想动,也不想思考。 心含君火,君火明亮,则心主神功能正常。素食不容易扰动相火,有益于让君火保持明亮,心神清静,人的思维力和记忆力都能变的敏捷起来。反之,经常大鱼大肉,容易扰动相火,让人欲望增多,不利于静心。我自己体会,吃素后思维远比吃荤更敏捷,思考问题的深度大有提高。 若有虚火上浮,建议可喝点绿茶,绿茶性凉,有清心宁神之功。再者,绿茶中含有可降低胆固醇的抗氧化剂,有助于心主血脉的功能正常。 三、不吸烟,少饮酒,并远离二手烟。 烟中含有燥火,容易焦燥血液。而心主血脉,故说吸烟伤心。有研究认为,被动抽烟一小时相当于抽烟三根。 酒可通阳,酒可助兴,适当饮酒可以让气血流通,让人阳气升浮,有益于健康。特别是抑郁患者,清阳不升,通过饮酒适当兴奋一下阳气,大有好处。但过量饮酒却会耗阳,兼可导致心神受损。试看不少人酒后胡话连篇,甚至做出过激或丑恶的行为,皆是酒伤心神。

中国传统养生文化

姓名:江琴 学号:40702511 班级:周六上午一、二节时间:2009-6-26

浅谈对中国传统养生文化的看法 中国传统养生文化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在发展过程中融合了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诸多的因素,集中华民族数千年养生文化于一身,以独特的理论体系为基础,以丰富的临床经验为特点,在世界传统养生文化中举世无双,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和保健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养生一词,原出《管子》,乃保养生命以达长寿之意。在漫长的人类发展历史中,健康与长寿一直是人们向往和追求的美好愿望,因而养生文化不断丰富和发展,遍布世界。相对于世界其他地区的养生文化而言,中国的养生理论与实践由于有着古代哲学和中医基本理论为底蕴,所以显得尤为博大精深。它汇集了我国历代劳动人民防病健身的众多方法,揉合了儒、道、佛及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堪称一棵充满勃勃生机和浓厚东方神秘色彩的智慧树。探索中国养生文化这棵古老而神秘的东方智慧之树,不但有利于弘扬传统文化,而且符合当今世界科学发展趋势。 何谓养生,就是如何增强体质,预防疾病,顺应自然,改善自身的性和命的质量,达到健康长寿,益寿延年的目的,而且是独具中国文化背景的一种身心健康法。其基础理论是逆天地生成万物之序,夺天地造化之机,以气贯通先后,浑性了命以合大道。知道者,必知医——不是只有药物才能治病,也不是说养生就意味着与药物无关。但是,两者毕竟有明显的区别,一切有利于增强体质的努力都可以称之为养生,而医疗只是指人们为摆脱疾病而作的努力。 中医学以整体观念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统一、全身各系统组织的协调统一,以阴阳五行“天人相应”的理论为主导思想,认为人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强调“不治已病治未病”“未病先防,有病防变“的原则,因人、因时、因地制宜,通过,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分析判断,来探索生命的奥秘。

养生、养性、养心

养生、养性、养心 养生是饮食起居要懂得卫生。素食对于健康大有好处,特别是中年以后。中年以后不知道在饮食上摄生,对于你晚年身体健康会有很大影响。这是从饮食起居,我们一般讲‘卫生’养性是调养自己的情绪、性情。世间人都懂得讲求卫生,可是还有重要的,大家疏忽了,那是什么?就是养性。‘性’是好的性情,它会影响生理。所以伊斯兰教(回教)他们的饮食有很多规矩,有很多东西他们都不吃的。我曾经研究他们的教义,为什么不吃?原来那些动物性情不好。凡是性情不好的动物、植物,他都不吃。为什么?怕影响自己的性情。他懂得卫性,保护一个好的情绪,我们今天讲‘情绪’,这就比一般人高明。 养心,就是培养自己的善良之心,慈悲之心。除了讲求卫生、卫性,还讲求卫心,保护自己的慈悲心,保护自己善良的心。 在素食蔬菜里面,有五种蔬菜不吃,这五种叫‘五荤菜’。诸位想想看,‘荤’是草字头,荤不是肉,肉叫‘辛’。‘荤’是指这五种菜:葱是一种,大蒜、小蒜(荞头)、韭菜、洋葱,这五种东西不吃。为什么不吃?这五种东西生吃刺激生理,容易发脾气,因为这个原因,防止你少发脾气、少动肝火,所以戒除。熟吃,这个东西能够产生荷尔蒙,容易引起性冲动,是这么个原因,不是别的。但是,如果用这些东西做香料,配在菜里面,这个可以。为什么?它不起作用。 戒酒。酒本身没有过失,酒醉了,怕你干杀、盗、淫、妄。所以酒是防止的,本身没有过失。但是在做菜里面用料酒,这个没关系。这个料酒,你就想到,它不会醉。在某一种时期可以饮酒,七十岁以上身体健康状况差,血液循环缓慢,每一餐饭都可以饮一杯酒。为什么?帮助血液循环,当药用。中药里面,有很多是用酒做药引,统统都许可用。 你明白这些规律,并在生活中实行,就能得大自由、大自在,断恶行善。明白这个道理,我们自然就会选择素食,欢喜素食。 你懂得养心,懂得养性,又懂得养生,你的身体当然健康,你怎么会生病?新加坡有个许哲居士,她今年一百零二岁,她常说:‘我们要长寿,我们不要老,我们不要病’。一百零二岁了,每天还照顾许许多多穷苦的病人,每天忙得不亦乐乎。一百零二岁,除了头发白之外,牙齿只掉一个,再就看不出她的毛病了。健康、活泼,跟年轻人一样。所以在新加坡,大家都知道‘一百零二岁的年轻人’,这是值得我们学习、值得我们效法的。

浅谈对中国传统文化养生的认识

浅谈对中国传统文化养生的认识 【内容摘要】不管任何时候,健康长寿一直是人们追求的美好愿望。 中国是一个世界文明古国,相对于世界其他地区的养 生文化而言,华夏民族的养生理论与实践由于有着古 代哲学和中医基本理论为底蕴。何为养生?如何养 生?养生的意义何在?努力去保留它、传承它或许是 每个人或者说是整个社会的需要和责任! 【关键词】养生、四季养生、意义、发展 从古至今,人们一直在不断探寻生命的奥秘。经过不懈的探索和实践,我们的祖先积累了丰富的养生经验。在我国五千多年的传统文化和医学中,有关养生之道和养生方法的论述十分丰富,卷帙浩繁,博大精深,可见于有关养生专著及经、史、子、集中。这些都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代表着中华民族的文明教化水平,为我们民族的繁衍生息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不管任何时候,健康长寿一直是人们追求的美好愿望。中国是一个世界文明古国。相对于世界其他地区的养生文化而言,华夏民族的养生理论与实践由于有着古代哲学和中医基本理论为底蕴,所以显得尤为博大精深,堪称一颗充满勃勃生机和浓厚东方神秘色彩的智慧之树。 中国传统养生文化融各种防病、治病、健身、修炼方法于一体,它以中国哲学为理论基础,汇集道、儒、佛、医、武的思想精华,不

仅具有健身延年的实用价值,而且映射出中华民族文化品格、民族心理、思维方式的特色。中国传统养生,其来源范围之广、内容之多,令人目不暇接。了解中国传统养生文化,旨在表述养生对人类生命全方位的影响。它是一门学问,是一门中国的传统学问,有理论也有方法。这门古老的学问,目前正在焕发新的活力,也越来越受到今人的重视。养生要养好,一鳞半爪地学习一些养生方法是不够的,必须懂得养生理论,理解其思想真谛。 一、何为养生 养生,通常以词源释义为保养、养护生命之义。即营卫摄养身心,以期健康长寿。如果深究便可发现,养生的内涵几乎关系到大文化的所有领域,囊括了优化人类生存环境、善化人类生命质量的一切内容。 养生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养肜,即对身体的锻炼养护,营养卫生,亦称作养身;二是养神,关注的是人类的心理世界和情感世界,亦称养心;三是养性,即对道德品质、精神世界的修炼与维护,也即孔子所言:仁者寿的范畴。 养生学是研究养生活动的一门学科,是在研究人类生命规律、衰老机理的基础上,阐述促进健康、预防疾病,以达到延年益寿、提高生命质量的理论和方法的学说。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养生学是多层次、多侧面的交叉学科、边缘学科,是既有古老传承又有新的学术生长点的领域宽广的学科。其深刻的思想和系统的学说有待我们去继承和发展。

养生之道在于养心

养生之道在于养心 古往今来,无数人想通过养生术以求长生不老,求仙方,觅仙果,炼金丹,结果无一人能逃过死亡的劫数。 到了现代社会,人们对于健康的追求越来越高,不仅追求身体的健康,更加注重心灵的健康,养生的目的和观念已与古人有着很大的改观。 养生,在现代来讲就是指通过各种方法达到保养身体、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目的。养生已经成为当下的一个时尚且永不过时的话题,各种养生方法层出不穷,如药补、食疗、茶道、瑜伽、太极健身运动等等,丰富多样的养生方法的确对我们的身体健康会一定的作用,但是任何一种养生方法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都必须以健康的心灵为前提条件。 玄中子言:养生之旨,以养心为本。善养生者,修养人之公正、善良、真实、安静,心必泰然,行必光明。所以说养生之道在于养心。试想一下,如果一个人整天忧愁苦闷、焦虑不安、心浮气躁、对什么事都斤斤计较,即使用再好的灵丹妙药也无法实现真正的健康,而开心则是最好的保养品。 养心就是要心胸宽阔,遇事不怒,想得开,放得下,始

终保持心情的平和。对人与事,不要斤斤计较,要多为他人着想。过喜伤心,过怒伤肝,过忧伤脾,过悲伤肺,惊恐伤肾,要保持正常平稳的七情。养心要心静自然,自己的能力达不到的事情,就不要去想它,不要过分的追求,要知足者常乐。当然并不是说不要有追求的目标,而是有了追求的目标你努力去做就可以了,即使拼尽全力也没有办法达到,也不要伤心绝望,不要太在意结果,而要学会享受追求、拼搏的过程,做到胜不骄,败不燥。 养生,首先要学会养心,心情好了,就什么都好了。就比如说,一般人在心情好的时候,会觉得天是蓝的,空气是清新的,人是友好的,而在心情不好的时候就会觉得天是阴沉灰暗的,看什么都不顺眼!心情长期处于郁闷不开心的状态,人的身体就会出现问题,这样那样的疾病和烦恼就会随之而来了,即使用再好的化妆品和保养品也无济于事。因此,保存平和宁静的心理状态,对于养生是大有帮助的!

中国传统养生观_兼谈养身_养心与养气

2014年10月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Oct.2014 第34卷第5期(总第161期) Journal of Baoji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Social Sciences)Vol.34(Sum No.161 )DOI:10.13467/j.cnki.j buss.2014.05.004中国传统养生观 ———兼谈养身、养心与养气 * 傅功振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文化与艺术学院,陕西西安712046 )[摘 要] 中国传统养生观主要包括“三观”,即天人合一的宇宙观、阴阳平衡的健康观、内外兼修的修养观,具体体现为“三养”,即养身、养心与养气的和谐统一。只要具备“三观”,坚持“三养”,理论联系实践,知行合一,人类健康长寿的美好愿望便自然可以实现。 [关键词] 传统养生观; 三观;三养[中图分类号] G1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4193(2014)05-018-04 中国传统养生观主要包括“ 三观”,即天人合一的宇宙观、 阴阳平衡的健康观、内外兼修的修养观,其具体体现为“三养”,即养身、养心与养气的和谐统一。只要具备“三观”,坚持“三养”,理论联系实践,知行合一,人类健康长寿的美好愿望自然可以实现。 “养生”是具有浓厚中国文化特色的产物,它是中国人数千年来对待生命、抵御疾病、延年益寿的手段。其实质就是一门提高人类自身组织、自身康复能力的学问。 中华养生文化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厚土沃壤之中,极具研究与开发价值。历代圣贤不乏专门论述养生文化的典籍,《道德经》、《庄子》、《论语》、《孟子》、《颜氏家训·养生篇》、《太平御览·养生篇》等论著中有大量关于养生思想的论述;岐黄典籍如《 黄帝内经》、《养生延命录》、《抱朴子·内篇》、《千金要方》、《千金翼方》、《本草纲目》等,也是专门谈了养生问题;甚至很多文人学士也有大量关于养生的著作,如曹操的《龟虽寿》,苏轼的《问养生》、《养生说》等;养生名家更是层出不穷,除老、庄、孔、孟外,战国的管子、汉代的张仲景、华佗、王充,晋代的陶弘景、葛洪,唐代的孙思邈,宋元时期的刘河间、李东垣、朱丹溪、严用和,以及明 代的李时珍、 李梃、张景岳、汪绮石、龚廷贤,清代的曹慈山、 汤灏、叶志先等,都在不断的丰富着养生理论;另外,养生文化在我国民间蕴藏特别丰富,这在我国各民族、各地区都随处可见,俗语“民间单方气死名医”,至今流传。《吕氏春秋》中将医学定义为“生生之道”,前一个“生”是动词,既“提高”之意,后一个“生”是名词,即“生命力”,就是提高生命力的意思,就是内外兼修、身心并养的“养生之道” 。一、中国传统养生观念主要体现为“三观”1. 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先秦诸子中不乏“天人合一”的主张。中医也认为,天人是相通的,人无时无刻不受天地的影响。天地是大宇宙,人身是小宇宙,《内经》认为人的身体结构体现了天地的结构。例如《灵枢·邪客》 说:天圆地方,人头圆足方以应之。天有日月,人有两目。地有九州, 人有九窍。天有风雨,人有喜怒。天有雷电,人有音声。天有四时,人有四肢。天有五音,人有五藏。天有六律,人有六府。天有冬夏,人有寒热。天有十日,人有十指。天有阴阳,人有夫妻。岁有三百六十五日,人有三百六十节。地有高山,人有肩膝。地有深谷,人有腋腘。 8 1*[收稿日期]2014-03- 12[作者简介]傅功振(1949-) ,男,陕西西安人,陕西国际商贸学院文化与艺术学院教授,研究方向:民俗学、养生学。

中国传统养生文化知识讲座

中医传统养生文化知识讲座 一、养生学的相关概念 1.养生就是根据生命发展的规律,采取能够保养身体,减少疾病, 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手段,所进行的保健活动。 2.养生(又称摄生、道生)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内篇》。所谓生, 就是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养,即保养、调养、培养、补养、护养之意。养生是通过养精神、调饮食、练形体、慎房事、适寒温等各种方法去实现的,是一种综合性的强身益寿活动。 3.因中医保留着最多的中国传统文化,各地的养生方法各有千秋, 本文所言中国传统养生即中医养生学。 4.中医养生学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探索和研究中国传统的颐养 身心,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的理论和方法,并用这种理论和方法指导人们保健活动的实用科学。 二、中医传统养生的特色 1.独特的理论体系 中医养生理论,都是以“天人相应”、“形神合一”的整体观念为出发点,去认识人体生命活动及其与自然、社会的关系。特别强调人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协调,讲究体内气化升降,以及心理与生理的协调统一。并用阴阳形气学说、脏腑经络理论来阐述人体生老病死的规律。尤其把精、气、神作为人体之三宝,作为养生保健的核心,进而确定了指导养生实践的种种原则,提出养生之道必须“法于阴阳,和于术数”、“起居有常”。即顺应自然,保护生机遵循自然变

化的规律,使生命过程的节奏,随着时间、空间的移易和四时气候的改变而进行调整。 2.和谐适度的宗旨 养生保健必须整体协调,寓养生于日常生活之中,贯穿在衣、食、住、行、坐、卧之间,为人处事都有讲究。其中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和谐适度。使体内阴阳平衡,守其中正,保其冲和,则可健康长寿。例如,情绪保健要求不卑不亢,不偏不倚,中和适度。又如节制饮食、节欲保精、睡眠适度、形劳而不倦等,都体现了这种思想。晋代养生家葛洪提出“养生以不伤为本”的观点,不伤的关键即在于遵循自然及生命过程的变化规律,掌握适度,注意调节。 3.综合、辨证的调摄 人类健康长寿并非靠一朝一夕、一功一法的摄养就能实现,而是要针对人体的各个方面,采取多种调养方法,持之以恒地进行审因施养,才能达到目的。因此,中医养生学一方面强调从自然环境到衣食住行,从生活爱好到精神方面,从药饵强身到运动保健等都进行较为全面的、综合的防病保健。另一方面又十分重视按照不同情况区别对待,反对千篇一律、一个模式,而是针对各自的不同特点有的放矢,体现中医养生的动态整体平衡和审因施养的思想。历代养生家都主张养生要因人、因时、因地制宜,例如因年龄而异,注意分阶段养生;顺乎自然变化,四时养生;重视环境与健康长寿的关系,注意环境养生等。又如传统健身术的运用原则,提倡根据各自的需要,可分别选用动功、静功或动静结合之功,又可配合导引、按摩等法。这样不但

中国传统养生理论与健身方法

中国传统养生理论与健身方法 苏民 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 1、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我国传统养生思想和理论的产生和发展,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树立科学的养生观 2、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我国传统养生健身都有哪些方法能力方面: 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的身体素质制定最适宜自己的传统健身方法态度观念方面: 培养学生养成终身养生健身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学生了解传统养生思想和理论 教学难点:养生健身法(八段锦)和养生按摩法 教学方法:学生讨论、课堂提问、讲解法、图片观察法、探究与

思考等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引入: 你平时都是用什么方式来进行体育健身?当你学习累的时候你又会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进行缓解?(学生讨论回答),在学生的回答中就涉及了中国传统的养生方式。(如果没有可以进行引导)再让学生思考回答:在你们的脑海里还有什么是属于中国的传统养生方式啊? 通过讨论回答引出今天的教学课题——中国传统养生思想和健身方法背景知识: 一、我国传统的养生思想 我国传统的养生思想起源于人们对健康和长寿的渴求,并伴随着中华民族的辛勤劳动和繁衍逐步发展和完善起来。早在商周时期就出现了阴阳说和五行说。代表作《周易》《尚书》。《周易》中写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思是说天体因不停运动而健在,人同样应

当不断运动而求健康和长寿。《尚书.洪范》对人的“五福”也做了说明:“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其中“寿”“康宁”“考终命”就是对健康和长寿的要求。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传统养生学迎来了第一个高峰期 二、养生的概念 养生一词,即概念其实很简单,养乃滋养保养也,生乃生命的健康和活力,养生就是护养(也有的称养护)、保养身体,以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三、主要的养生理论 (一)天人合一理论 “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利用自然变化规律来进行养生实践活动,它不仅仅是“顺天”“顺乎自然”,而是用积极进取的态度对待生命与自然规律的关系,主张 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主动进取的精神和态度探索并达到健康和长寿的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