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传统养生

在中国传统养生
在中国传统养生

在中国传统养生典籍中,老子《道德经》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老子在《道德经》中说:“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路行不遇(凹儿)虎,入军不被甲兵;(凹儿)无所投其角,虎无所用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第50章)老子指出人出世为生,入地为死。人从出生到死亡,伴随人生的是人体的九窍(目、耳、鼻、口、前腔、前阴、后阴)四关(四肢);伴随人死亡的也是九窍四关;人为了使生命长久生存而妄动因此导致死亡的,同样是人的九窍四关。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他们为了使生命长久地生存而奉养丰厚、享受过分。原来,曾经听说过擅长养生的人,在陆地上行走不会遇到犀牛和猛虎的伤害,进入军阵战场中不会遭受兵器的杀伤;犀牛在他的身上找不到使用猗角的地方,老虎在他身上找不到使用猛爪的地方,兵器在他身上找不到使用利刃的地方。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善于养生的人没有进入死亡的境地。由此,老子教以世人以“长生久视”之道,提出了寡欲以养心、清静以养性、无为以养行(形)、结善以养德、啬精以养气、修道以养神的养生思想和方法,对后世道家和道教养生思想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一、寡欲以养心

养生的目的除了有一个健康的体魄,还要有一个纯洁的心灵。心灵的纯洁是养生的基础,是进行养生的前提,因此在养生筑基时首先强调的是调心功夫。俗话说“心由声造”,纷繁芜杂的世界物欲横流,存在着种种诱惑,常常把人心带向迷茫的方向,使人陷入欲望,泯灭自我,难以自拔。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第12章)指出沉溺于五色会使人视觉模糊,乃至于双目失眠;沉溺于五音会使人听觉迟钝,乃至于双耳失聪;沉溺于五味会使人味觉失差,乃至于口生疾病;骑马奔驰而打猎行乐,会使人心神狂躁不安;珍贵和稀有的财物,会使人心生贪欲而做出伤天害理的事情,因而使人的操行受到损害。因此,有道的人只求充实肚腹,而不追逐外在的过度的物欲生活。所以要舍弃贪图外在享乐的生活,而采取注重内在修养的生活。对此,老子提出“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第19章),面对外界事物的诱惑,保持敦厚的本性,心神虚静,忘物忘我,与道同化。

要做到寡欲首先要知足。老子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第46章)就是说最大的灾祸来源于不知足,最大的过错产生于贪得无厌;所以知道满足的人,永远会得到满足。老子说:“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第9章)满堂的金玉谁能够永远守得住,富贵了骄傲自满就会招来灾祸;事业成功、声名显著就应该急流勇退,这才符合于大道的要求。其次要不居功自傲。老子说:“大道泛

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衣被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第34章)就是说修道养生的人,要像道一样,化生万物而不干涉万物的生长,成就功业而不自以为有功。像父母给子女穿衣服、盖被子那样养育万物不自以为是主宰,永远无所欲望而不要求回报。虽然道看起来显得很微小,但它的所作所为可以堪称伟大。修道的人如果像道一样,始终保持不自以为伟大,那么就会成就自己的伟大。

其实,人的心本来是清静的,只是欲望牵扯吧了。老子说:“人心好静,而欲牵之。”(《清静经》)人的本性是纯朴天真的,无欺狂犯制之心,而情则伴随着欲望。外物的诱惑使寄情于物,在猎取外物以满足自己的欲望的同时,人的本性被外物所迷惑。从盗取外物的利益开始,人心反被外物所盗,最终丧失了人的纯朴本性。所以老子要求人们“去甚、去奢、去泰。”(第29章)以此来颐养自己的心。

二、清静以养性

保持纯洁的心灵与人性有着很大的关系,人性的清静决定着人心的纯正,所以道家道教养生中常常把“清静寡欲”相提并论。

老子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第16章)就是说达到心境空明的极度,保持心境宁静的顶点。万物都在生长变化,我从中已经观察到它们(循环往复而)返回初始(虚静)的普遍规律。夫万物纷繁众多,生长茂盛,但最终都要返回到它们的本根。返回本根叫做“静”,“静”叫做复归生命的本性。万物复归生命的虚静本性,叫做永恒不变的自然规律。了解了这一永恒不变的自然规律,叫做明理。如果不了解这一永恒不变的自然规律而轻举妄动,就会遭到不幸。如果了解万物复归于虚静的这一永恒不变的自然规律,就能效法之而虚怀若谷、无所不容;如果无所不容,就能做到公正无私;如果公正无私,就能做到无不周全;如果无不周全,就能回归自然本性;如果达到了回归自然本性的境界,也就达到了与虚静之“道”相合的境界;如果与虚静之“道”相合,就能长久平安,终身不会遭受危险。

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面对世间万物,有时我们会浑浑噩噩,不知所宗,毁灭自我,丧失人性。对此,老子说:“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谁能够使混浊的状态沉静下来,让它慢慢地澄清?谁能够使安静的状态运动起来,让它慢慢地产生变化呢?老子认为只有善于修道养生的人。老子说:“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志(识)。夫唯不可志(识),故强为之容:豫兮

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冰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第15章)就是说古时候善于行“道”、体“道”和修“道”的人,对深奥玄妙的大“道”之理十分精通。因潜修密行、韬光养晦、深藏不露、神秘难测,而令人无法记述。正是因为无法记述,所以只能勉强对他作些形容:处事小心谨慎啊,如同冬天踩着薄冰过河而不敢急躁冒进;为人谨慎小心啊,好像害怕四邻的指责一样而不敢轻举妄动;恭敬庄重啊,好像作客一样;消除情欲啊,好像春冰溶化一样;为人敦厚质朴啊,好像原初的木材一样;心胸旷达(开阔)啊,好像空虚的山谷一样;天性浑厚啊,好像混浊的水一样;沉静淡泊啊,好像湛深的大海深处;飘逸自如啊,好像高风一样没有阻止、无拘无束;保持上述为人处世之道的人(亦即“善为道者”),不自满而保持谦虚的态度。正是因为(“善为道者”)他不自满而保持谦虚的态度,所以反而能在原来旧的基础上而不断取得新的成就。

老子说:“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清静经》)说明“清”与“浊”是道的表现的两个方面。在道家道教养生家里,“清静”是大自然最早的形态,“清静”是养生的基础,“清静”是一种超然物外的忘我境界。《清静经》强调:修养功夫要效法道的“清静”,做到“常清静”,就是“心无其心,形无其形”,最后达到“湛然常寂”,从而保持住人的纯朴本性。

三、无为以养行(形)

人的切外形与行动都是由心神决定的,人心好静,品形端正,行为规范;人心好恶,形象恶劣,品行极差。所以人心的清静决定着行为的端正,要做到人心的清静,除了寡欲,还要无为。

老子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亦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第37章)就是说修道养生的人永远的保持“无为”,然而却能达到“无不为”的效果。侯王如果能够坚持遵守自然无为之“道”,那么万事万物就会按照固有的客观规律自然而然的运动变化。(倘若)万物(中的人)在自我化育中而贪欲萌发,我将用“道”的真朴之性(作为教化内容)来抑制它。用“道”的真朴之性(作为教化内容)来抑制贪欲,人们便将不会萌发贪欲(而重新回复到“自化”的状态)。人们不萌发贪欲以使心灵清静,这样天下就将会自然而然的安定太平。

老子又说:“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物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第57章)就是说用正道治国,用诡道用兵,用“清

静无为”之术取得天下百姓的人心,从而治理天下。我根据什么知道应该如此做的呢?就是根据如下的社会现实状况:国家颁布的禁令越多,(必然导致民众无所适从,因此)民众就会更加陷入贫穷;对民众使用的镇压手段越残酷,(必然导致民众被迫反抗,因此)国家就会更加陷入昏乱;对民众掌握的伎巧越重视,(必然导致民众趋之若骛,因此)稀奇古怪的物品就会更加兴起;对珍好之物越炫耀,(必然导致民众心生贪念,因此)盗贼就会更加增多。所以有道的圣人教导我们说:“我顺其自然(而不干涉),民众就会自然发展;我崇尚清静(而不干扰),民众就会自然安定;我不生事扰民,民众(安居乐业,于是)就会自然富裕;我没有贪欲,民众(以为楷模,于是)就会自然淳朴。”有了太平盛世就有了良好的养生环境,就能够保持良好的行为与体形,使养生有了健康的基础。

四、结善以养德

德是道的体现,道之体,德之现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如果说道是事物发展的规律,那么德就是遵循这种规律而表现出来的功能。道在产生天地万物时,德就存在于万物当中,涵养万物,促成万物,使万物生生不息。

老子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盖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第51章)就是说“道”化生万物,“德”——“道”之性——蕴含于万物之中。万物[在“道”化生的自然过程中]自己(自然而然地)呈现出不同的形态;万物在生存的自然环境中自己(自然而然地)成长。因此,万物没有谁不敬重道而又崇尚德的。“道”之所以被敬重,“德”之所以被崇尚,(除“道生”“德畜”外,还有一个重要原故)是因为“道”和“德”它们没有谁干涉万物而是永远的顺其自然。“道”化生万物,“德”——“道”之性——蕴含于万物之中。因而,“道”使万物得以成长发育;使万物得以成熟结果;并像父母给孩子覆盖被子一样使万物得到关爱与呵护。“道”化生了万物却不占有,使万物得以生存、生长却不以为万物是依赖自己而生存、生长,为万物的长辈却不主宰万物,这就是最最深远的德。

老子还说:“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馀;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国,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以此。(第54章)就是说善于立“德”的人,必须对“道”的信仰坚定不移而毫不动摇;善于抱“道”的人,必须与“道”相守而须臾不离。抱“道”立“德”要像为人子孙守护宗庙和祭祀先祖那样永不停止而持之以恒。一个人将“道”实践于自身,其“德”就真实存在了;一个人将“道”

实践于家庭,其“德”就充满盈余了;一个人将“道”实践于乡村,其“德”就广泛了;一个人将“道”实践于国家,其“德”就丰厚了;一个人将“道”实践于整个人类,其“德”就普遍了。因此,根据他人(以“道”修身所达到的境界),就可以来观察本人(以“道”修身所达到的境界);根据他家(以“道”治家所达到的境界),就可以来观察本家(以“道”修治所达到的境界);根据他乡(以“道”治乡所达到的境界),就可以来观察本乡(以“道”治乡所达到的境界);根据他国(以“道”治国所达到的境界),就可以来观察本国(以“道”治国所达到的境界);根据昔日之天下(以“道”治天下的实际情况),就可以来观察今日之天下(以“道”治天下所达到的境界)。我用什么方法来了解天下的情况是什么样的呢?用的就是上述这个方法——“以物观物”也。

可见,德是修道养生的基础,因此老子强调通过修善以积德,积德以养生成仙。正如前文所说:懂得修道养生的人,观察事物细微,思想渊博,胸藏玄机,处世豁达,并非一般人能够了解;他的谨慎就像冬天涉水一样小心;他的神态就像处于强邻的包围当中一样畏难;他的表情就像春风吹融了的冰一样单薄;他的敦厚就像没有经过雕琢的楠木一样朴实;他的胸怀就像空旷的山谷一样博大;他的气量就像浑浊的江河一样会么都能够容纳(根据《道德经》第15章语解。)。所以老子强调,修道养生的人要“上善若水”,利万物而不争,“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第8章)。

五、啬精以精气

老子说:“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第10章)就是说人能够积聚自己的元气达到婴儿的状态,就可以实践“长生久视之道”。为什么呢?老子说:“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鸷鸟不搏。骨肉,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月逡)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之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老子指出:婴儿虽然骨骼脆弱,筋肉柔嫩,可小拳头却握得很紧;他不知道交合的事情,而小生殖器却常常勃起,这是因为精气充足的缘故。那么婴儿为什么会精气充沛且生命力旺盛呢?婴儿整日哭号而声音不沙哑,是因为他极度平和没有欲望,精气不耗散的缘故。婴儿无知无欲,无所畏惧,元精充足,生命力旺盛,毒虫不会咬他,猛兽不会抓他,鸷鸟不会搏击他。一个擅长养生的人,所含养的元精能比不得上初生的婴儿。人如果能够做到平和无欲,就会懂得生命存在的法则;懂得到了生存的法则,就是智慧明净;贪图性欲就会自招灾殃,耗费精气,导致消精亡阳。人从幼年成长到壮年,会因耗费元精而衰老,这是不合乎于养生之道的。由此可知,《道德经》的要求修道养生的人要像婴儿一样天真纯洁、无知无欲,即要求清静寡欲;如婴儿般精气充足、精力充沛,即倡导啬宝精气。

啬宝精气的根本目的还是要求人们“深根固柢”,实践“长生久视之道”。《道德经》第59章说:“治人、事天,莫若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就是说人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做到了啬,就是遵循了道的要求。那就具体的而言应该啬什么呢?《道德经》说:“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第21章)可见《道德经》要求人们效仿大道,啬宝人体之精。如果人不能遵守道的规律,就会损耗精气,从小到大,从大到老,从老到终,这是不道。《道德经》说:“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第55章)可以看出这种现象常常会被人们所忽视,长久地存在也不被人们重视,人们往往会熟视无睹,听之任之,在声色利欲中恍恍惚惚终了一生。

在道教养生中,啬指爱惜保养之意。《道德经》说:“治人事天,莫若啬。”意为治理天下,奉敬上天,均要爱惜精神,积累精力。因为精神不妄泄,就能够心德备全;心德备全,就能够回归到自然的本性。治理国家理应如此,修道者当然也应该这样,修炼若能啬,就可以长生在世。因为“啬以治人,则民不劳;啬以治身,则精不亏”(高延第《老子正义》)《韩非子·解老》也说:“啬之者爱其精神,啬其智识也。”河上公说:“啬,爱也。治身者当爱清气而不放逸。”(《老子河上公注》)《老子想尔注》也说:万物皆含道精,精为道之别气,而人则是精车,想要保住精气,百善当修。至此啬宝精气成为道家道教修炼成仙的一个重要原则。

六、修道以养神

养生的最高境界是修道成神、积德成仙。所以老子在《道德经》要求人们尊道贵德,长生久视。

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第42章)就是说“道”(处于静止状态的混沌一气)发生运动而成为“一”(处于运动状态的混沌一气),由这个“一”(也就是处于运动状态的混沌一气)而分化为阴阳二气,阴阳二气相互作用而形成和气,由和气而化生出万物。万物都包含着阴、阳两个相反的方面,阴阳二气相互作用而达到平衡的和谐状态。既然道化生了万物,那么万物返回到什么地方去呢?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第25章)就是说有一个事物,它无色、无声、无形,混然而成为一体,在天地生成之前就已经存在了。它寂静而没有声音啊,它空虚而没有形体啊!它的本体存在独一无双

而具有绝对性,它的运动规律永不改变而具有永恒性。它周而复始地运行,而且

永不停息。可以把它视为天下万物的母亲。我不知道它的名字,(因此,)勉强

命名它叫做“道”,再勉强对它加以形容谓之“大”。(“道”)广大无边而运

行不息,运行不息而伸展遥远,伸展遥远而返回本始。换言之,即:“道”广大

无边,其运行无时不存,无处不在,并周而复始。说明道生万物,万物因有道而

生生不息,周而复始,终究又回归于道。

因此,人的出生,源自父母交媾使阴阳二气结合,也就是说父精母血化为胞胎,就像宇宙生成演化一样,从太易起,经历太初、太始、太素才有形有质,阴精依靠阳精滋生,元气跟随着胞胎转化,三百天形状长成。一朝分娩,灵光注入体中,与母体分离。人从太素形质生成后元气已经有了升降之分,此时先天元气发生,五千日时元气充足,充沛周围八十一丈。人的年龄应当是十五岁,叫做童男。这个时候体内的阴气与阳气各占一半,就好像东方升起的太阳之光。过了这个阶段,人的元气就开始损失,先天之气就开始耗散,元气衰弱后人就会生病、衰老、死亡、绝迹。人生来就很愚昧无知,自我损害灵光,一辈子凶恶顽劣,时刻减少自己的寿命。所以人生下来以后身份有所不同,寿命有所长短。生存死亡,死亡生存。在辗转生死间不能醒悟而导致世世代代甘为堕落(根据《钟吕传道集·论真仙》第一段意译。)。所以人要通过炼养,守住自己的元气,返回到婴儿的状态,与道合真,得道成神。老子说:“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第39章)自古以来,天地万物在得到“一”(即道)的之后,便会出现如下的情形:天得到“一”之后,便会清明;地得到“一”之后,便会安宁;神明得到“一”之后,便会灵异神通;沟谷得到“一”之后,便会充盈;万物得到“一”之后,便会生存;侯王得到“一”之后,便会成为天下人所尊敬的正人君子。他们分别所达到的境界,皆因得到“一”的缘故。

综上所述,老子要求人们通过清静寡欲、无为不争、结善累德、啬精保气来

返朴归真、返本还原,通过修道来回归到道的状态,从而实现长生久视之道。

中国传统养生学的演变与影响

中国传统养生学的演变与影响 第二节中国传统养生学的演变与影响 中国传统养生学源远流长,其形成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历代医家和广大劳动人民通过长期防病保健的实践,不断丰富和发展了养生学的内容,逐步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和系统的养生方法,并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一、起源阶段 我们的祖先为了生存和发展,逐步学会了创造简单工具去寻觅、猎取食物以充饥;择居处、筑巢穴以避风寒、防野兽;存火种以照明、御寒、熟食;在与大自然斗争的过程中,逐渐地认识了自然,并努力改造自然,适应自然,创造生存条件。 中国传统养生学的萌芽可追溯上古时期,但已无从考证。人类为了生存,必须猎取食物。原始人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偶尔发现某些食物吃后可增强体力,减少疾病,遂从偶然食用到主动寻求,经过相当长的积累,逐步得出了一些

经验,这就是饮食调养的萌芽。火的应用、熟食的烹煮促进了饮食调养的形成。 原始人在狩猎的前后,披上兽皮,插上羽毛,戴上花朵,模仿某些动物跳跃和飞翔的姿态欢舞起来,以示祝福和庆祝,久而久之,发现这些动作、歌舞有强壮筋骨的良好作用。此外,与原始人的日常生活也有一定关系,人们在疲劳体乏时闭目静养片刻,或伸展一下肢体,即感到轻松舒适;腰腿酸痛时自行拍击,或按摩之后,即不适感减轻。古人在这些体验中,逐渐萌生出“宣导”之法用以保健。 环境养生的萌芽,也可追溯至上古时期,我们的祖先在河谷地区聚族而居,因为河谷地区水源充足,土壤肥沃,食物丰富,可以满足人类生存的基本需要。即使遇到自然灾害,被迫迁徙时也要对居住地进行一番选择。这段时期,出于生存的需要,人类已经注意到居住地域的环境条件的选择。 这段时期养生学的特点是顺应自然,以饮食调养和宣导为主,并已注意到环境养生。 二、成长阶段

中国传统养生文化介绍

中国传统养生文化介绍 在漫长的人类发展历史中~健康长寿一直是人们追求的美好愿望。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世界文明古国。相对于世界其他地区的养生文化而言~华夏民族的养生理论与实践由于有着古代哲学和中医基本理论为底蕴~所以显得尤为博大精深。它汇集了我国劳动人民防病健身的众多方法~柔和了儒、道、佛及诸子百家的学术精华~堪称一颗充满勃勃生机和浓厚东方神秘色彩的智慧之树。 一、“养生”的概念 养生~又称摄生、道生、养性、卫生、保生、寿世等等。养生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养生主》,?得养生焉?,内篇。 所谓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指人体生命,所谓养~指生育、哺乳、培养、饲养、调养、补养、积蓄的意思,养生~指调养人体生命~保养生命~已达长寿的意思~就是根据生命的发展规律~达到保养生命、健康精神、增进智慧、延长寿命的目的的科学理论和方法。因为身体是我们生活的根本~健康的身体是我们有一个健康人生的基础。 保健作为医学专用术语~是近代西医传入以后才有的~它是指集体和个人所采取的医疗预防和卫生防疫相结合的综合措施。养生与保健~就个体保健角度而言~两词的含义基本上是一致的。 policy, specific business requirements and authorization management system, consent or denial of credit issued a clear opinion, agreed that approval for specific elements. 1) pre-loan investigation gang duty 2) loan review job responsibilities 3)

养生文化的背景总述及中国传统养生文化背景

背景总述: 基于传统的养生方法与旅游健康养生二者来说是传统的大背景与时代发展的小背景、也就是整体性与局部性的关系。从最初仰首望见日月星辰的祖先起始,人们就在孜孜不倦地探索着养生奥秘。已有学者有大量文献印证,早自春秋战国,思想深邃的哲人智者如老、庄、孔、孟等就曾投入养生研究。养生家可以是医家,而医家远非养生家的全部。中国传统的养生之道,不仅讲祛病延年的医道,不仅讲健美方法,更讲究养生的境界,其间有着人生哲学、人生艺术、人生美学的丰厚意蕴。而文化研究的最重大意义就在于探求各种文化现象的内在目的和特征。就感应的中国养生文化而言,尽管它的研究对象是人体的健康与长寿,但健康和长寿在人类社会中从来就不单单是人体本身的问题,而是与人们所处的社会生活及其自然环境有着一种千丝万缕的联系。 这就提醒我们,研究和探求中国养生文化的基本特征决不能仅仅囿于人体生物模式之中,而必须结合社会、经济、政治、哲学,乃至艺术的诸多层面加以综合考察。而且正是因为中国的传统养生文化可能已深入中华民族的心中,还具有诸多关联性,所以在旅游开发中,旅游养生投资者和开发商可能需要考虑中国本土的养生文化对市场受众重带来的影响,并从中弃糟择优,扬长避短;所以说中国的传统养生文化可能为旅游带来一定的带来的启示性作用,在次将分两部分分别阐述中国传统养生文化的背景和旅游业健康养生发展的背景。一、中国传统养生背景和方法简述:

1、中国传统养生文化发展的背景: (1)疾病的折磨,瘟疫的肆虐使历代人们除了祈求神灵保佑之外也开始寻求养生保健之路; (2)自然灾害频发,威胁人们生命,天人合一的思想逐渐形成; (3)专制统治下,皇家对养生和长生不老的渴求推动养生文化的形成发展; (4)百家文化思潮争相绽放,为道德养性等养生方式提供了哲学依据; (5)中医盛行,在中国医药养生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形性成独特的养生体系; (6)西医落后,推动中医发展,古代哲学和中医基本理论为底蕴,博大精深; (7)历代劳动人民防病健身的众多方法,以及在此过程中孜孜不倦的摸索; (8)饮食文化的发展,是养生与饮食结合。 中国的传统养生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在发展过程中融合了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诸多的因素,集中华民族数千年养生文化于一身,以独特的理论体系为基础,以丰富的临床经验为特点,在世界传统养生文化中举世无双,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和保健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养生一词,原出《管子》,乃保养生命以达长寿之意。在漫长的人类发展历史中,健康与长寿一直是人们向往和追求的美好愿望,因而养生文化不断丰富和发展,遍布世界。相对于世界其他地区的养生文化而言,中国的养生理论与实践由于有着古代哲学和中医基本理论为底蕴,所以显得尤为博大精深。它汇集了我国历代劳动人民防病健身的众多方法,揉合了儒、道、佛及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堪称一棵充满勃勃生机和浓厚东方神秘色彩的智慧树。探索中国养生文化这棵古老而神秘的东方智慧之树,不但有利于弘扬传统文化、符合当今世界科学发展趋势,还对旅游健康养生的开发起到一定的积极指导作用。 2、中国养生的典型方法:

我国传统的养生理论与方法

我国传统的养生理论与方法 学习提示 自古以来,我国养生健身的理论与实践,就有其丰富的内容和优秀的文化传统。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保健康复、防病治病的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中国养生健身的哲学和中医学等较完整的理论。传统的养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重视,我们不仅需要继承,而且需要开发,并不断的发展。 知识要点 ●我国传统养生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我国传统的养生理论 ●我国传统的养生方法 一、我国传统养生思想的产生发展 养生一词,即护养(也有的称养护)、保养身体,以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我国传统的养生思想,与古代人们追求长寿的思想有关。关于长寿一词的记载,最早见于有关商周史料的典籍《尚书》。《尚书·洪范》中称:“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日修好德,五日考修命。”其中“寿”“康宁”“考修命”都是关于对健康长寿的要求。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思想,也影响到养生的理论,特别是《黄帝内经》的影响较大,如“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修其天命”的思想得到发展。同时产生了养生主张

动和静的不同思想的争论。如苟子《天论篇》主张“养备而时动,则.天不能病”;而《庄子·在剧中却提出“无视无听,抱神以静”之说。前者主张要保养身体,就要经常运动,而后者则认为“静以养生”。战国时期,出现了“吹向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伸”的“导引”术,从身体外形的锻炼,发展到“呼吸吐纳”的行气配合独特的健身方法,即气功。 养生术。秦汉至隋唐佛家和道家的养生术流行,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等为了追求“长生不老”,相信“炼丹术”和“神仙术”,热衷于“仙丹妙法”,使中国的养生术走了一段弯路。但是,即使在这一时期我国民间的养生术仍不间断地向前发展。例如,东汉末期的名医华伦,他精于医术,擅长外科手术,创编了以虎、鹿、熊、猿、鸟的动作为素材的“五禽戏”,这是对“导引”术的发展,是一套流传至今的、具有很高价值的医疗体操。唐代的医学家孙思邈所著的《千金要方》,提出了养生要身心并重,根据自然的变化来调理生活,以求身心健康和长寿。孙思邈介绍了“天竺国的按摩法”(婆罗门十八势),这是一套完整的健身操,今天我们练习的气功功法,其中有的就是源于他的有关著作。宋代由于程朱理学的泛滥,重文轻武,“主静鄙动”在部分人中有所发展,但民间流传的导引养生仍不断创新与发展,此间一套动静结合的健身法“八段锦”得到了完善与提高。明清时代,完善和发展了中国古代传统的养生术,有关的健身术和功法著作颇多,养生的理论也逐渐完整,实践的实效性很强。例如,这时的八段锦强调“静思”、“集神”以及行气(呼吸吐纳)等要求。

中国传统养生思想概要

中国传统养生思想概要 中国传统养生思想的根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养生文化是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母体而衍生发展成的,只有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一个比较深入的了解,才能更全面地学习与研究传统养生文化。 中国文化是指产生于历史、积淀于人们的普通心理中,并根植于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之中,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具有稳定结构的潜质文化。中国文化是多元复合体的综合型文化,其基本精神之一的人文主义强调以人为本,重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强调“万物与吾一体”的整体和谐,它具有重自然技艺的倾向和整体直观的直觉思维,缺乏严密的分析思维传统和形象逻辑系统。正是构建在这种中国母体文化之上,中国传统养生学才形成了独特的传统养生思想体系。 一、气一元论思想 在中国古典文化里,“气”是一个特定的哲学范畴。中国古代哲学认为,在宇宙自然和一切生命体之间,充斥着一种至精至微、无所不在、运动变化的物质实体——“气”。这种“气”构成了宇宙的本体及规律,“其大无外,其小无内”,一切现象都是“气”变化的结果。“气”既决定和支配着天地万物与人类生命的存在,又将人的生命存在同宇宙自然、天地万物的存在联结起来,形成一个统一的、具有同一内在结构和变化规律的、彼此之间互相储存而息息相关、须臾不可分离的系统。 从这种原始唯物的观点出发,古人认为,人的生命运动的本质也在于‘‘气’’的变化。庄子说:“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就是说,人的生、长、老、死都是气的变化的结果,人体内的“气”变化过程决定了人的生命运动。 人是地球上最高级、最复杂的生命体,其内部的“气”变化过程是十分复杂的,参与人体生命运动的“气”也是多种多样的。在中医学里就有先天气、后天气、元气、宗气、营气、卫气、经络之气、脏腑之气、真气等名称,它们都是参与和决定人的生命整体中不同层次上的“气”变化过程的基本物质。养生学所讲的“气”,指的就是这些与人体生命运动密切相关的无形的基本物质。 这种元气一元论深刻地影响和决定了中国传统养生文化的基本形态和特征,主要表现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元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本体,也是构成人的生命的基本物质,因此,养生的中心就是如何养护人体内部的元气。 以道家为主体的古代养生家认为,元气是生命之根、生命之源,人的形体精神都由这一根本要素所决定和支配。元气损耗,则生命枯萎;元气充盈,则生命旺健。因此,不管采取什么手段与方法,养生总是以养气、补气为宗旨。《内经》也认为先天元气于父母,是父母之精所化。它根于肾脏,藏于丹田,经由三焦而达全身,推动着各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和本源,决定着人的强弱寿天。“气乃神之祖,精乃气之子。气者,精神之根蒂也,大矣哉!” 第二,中国传统哲学和养生学认为,决定人体寿天强弱的不仅是先天精气或后天水谷营卫之气的盛衰多寡,而且还有元气在人体内存在的状态。元气的根本属性是运动变化的,其变化形式有动、静、聚、散、升、降、开、阖等。元气既为生命之根本,它的运动规律也就是人的生命规律,而这些运动规律又是由元气的阴阳变化决定的。元气的运行如动、散、升、开为阳,静、聚、降、阖则为阴。中国传统养生就是依据和把握人们在长期生活实践中所认识与积累下来的阴阳规律,也就是用元气活动的规律来养生、健身。 在传统养生学中,各家各派都是依据元气学说来设计和发展自己的养生术。在养生实践中,导引、行气、服食、房中等各种手段与方法无不依据元气运行的规律来进行锻炼,以达到养生的效果。由于气贵充盈流动,所以传统养生术的调摄行气大致有以下几点:

中国传统养生文化

姓名:江琴 学号:40702511 班级:周六上午一、二节时间:2009-6-26

浅谈对中国传统养生文化的看法 中国传统养生文化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在发展过程中融合了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诸多的因素,集中华民族数千年养生文化于一身,以独特的理论体系为基础,以丰富的临床经验为特点,在世界传统养生文化中举世无双,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和保健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养生一词,原出《管子》,乃保养生命以达长寿之意。在漫长的人类发展历史中,健康与长寿一直是人们向往和追求的美好愿望,因而养生文化不断丰富和发展,遍布世界。相对于世界其他地区的养生文化而言,中国的养生理论与实践由于有着古代哲学和中医基本理论为底蕴,所以显得尤为博大精深。它汇集了我国历代劳动人民防病健身的众多方法,揉合了儒、道、佛及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堪称一棵充满勃勃生机和浓厚东方神秘色彩的智慧树。探索中国养生文化这棵古老而神秘的东方智慧之树,不但有利于弘扬传统文化,而且符合当今世界科学发展趋势。 何谓养生,就是如何增强体质,预防疾病,顺应自然,改善自身的性和命的质量,达到健康长寿,益寿延年的目的,而且是独具中国文化背景的一种身心健康法。其基础理论是逆天地生成万物之序,夺天地造化之机,以气贯通先后,浑性了命以合大道。知道者,必知医——不是只有药物才能治病,也不是说养生就意味着与药物无关。但是,两者毕竟有明显的区别,一切有利于增强体质的努力都可以称之为养生,而医疗只是指人们为摆脱疾病而作的努力。 中医学以整体观念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统一、全身各系统组织的协调统一,以阴阳五行“天人相应”的理论为主导思想,认为人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强调“不治已病治未病”“未病先防,有病防变“的原则,因人、因时、因地制宜,通过,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分析判断,来探索生命的奥秘。

浅谈对中国传统文化养生的认识

浅谈对中国传统文化养生的认识 【内容摘要】不管任何时候,健康长寿一直是人们追求的美好愿望。 中国是一个世界文明古国,相对于世界其他地区的养 生文化而言,华夏民族的养生理论与实践由于有着古 代哲学和中医基本理论为底蕴。何为养生?如何养 生?养生的意义何在?努力去保留它、传承它或许是 每个人或者说是整个社会的需要和责任! 【关键词】养生、四季养生、意义、发展 从古至今,人们一直在不断探寻生命的奥秘。经过不懈的探索和实践,我们的祖先积累了丰富的养生经验。在我国五千多年的传统文化和医学中,有关养生之道和养生方法的论述十分丰富,卷帙浩繁,博大精深,可见于有关养生专著及经、史、子、集中。这些都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代表着中华民族的文明教化水平,为我们民族的繁衍生息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不管任何时候,健康长寿一直是人们追求的美好愿望。中国是一个世界文明古国。相对于世界其他地区的养生文化而言,华夏民族的养生理论与实践由于有着古代哲学和中医基本理论为底蕴,所以显得尤为博大精深,堪称一颗充满勃勃生机和浓厚东方神秘色彩的智慧之树。 中国传统养生文化融各种防病、治病、健身、修炼方法于一体,它以中国哲学为理论基础,汇集道、儒、佛、医、武的思想精华,不

仅具有健身延年的实用价值,而且映射出中华民族文化品格、民族心理、思维方式的特色。中国传统养生,其来源范围之广、内容之多,令人目不暇接。了解中国传统养生文化,旨在表述养生对人类生命全方位的影响。它是一门学问,是一门中国的传统学问,有理论也有方法。这门古老的学问,目前正在焕发新的活力,也越来越受到今人的重视。养生要养好,一鳞半爪地学习一些养生方法是不够的,必须懂得养生理论,理解其思想真谛。 一、何为养生 养生,通常以词源释义为保养、养护生命之义。即营卫摄养身心,以期健康长寿。如果深究便可发现,养生的内涵几乎关系到大文化的所有领域,囊括了优化人类生存环境、善化人类生命质量的一切内容。 养生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养肜,即对身体的锻炼养护,营养卫生,亦称作养身;二是养神,关注的是人类的心理世界和情感世界,亦称养心;三是养性,即对道德品质、精神世界的修炼与维护,也即孔子所言:仁者寿的范畴。 养生学是研究养生活动的一门学科,是在研究人类生命规律、衰老机理的基础上,阐述促进健康、预防疾病,以达到延年益寿、提高生命质量的理论和方法的学说。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养生学是多层次、多侧面的交叉学科、边缘学科,是既有古老传承又有新的学术生长点的领域宽广的学科。其深刻的思想和系统的学说有待我们去继承和发展。

中国传统养生观_兼谈养身_养心与养气

2014年10月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Oct.2014 第34卷第5期(总第161期) Journal of Baoji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Social Sciences)Vol.34(Sum No.161 )DOI:10.13467/j.cnki.j buss.2014.05.004中国传统养生观 ———兼谈养身、养心与养气 * 傅功振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文化与艺术学院,陕西西安712046 )[摘 要] 中国传统养生观主要包括“三观”,即天人合一的宇宙观、阴阳平衡的健康观、内外兼修的修养观,具体体现为“三养”,即养身、养心与养气的和谐统一。只要具备“三观”,坚持“三养”,理论联系实践,知行合一,人类健康长寿的美好愿望便自然可以实现。 [关键词] 传统养生观; 三观;三养[中图分类号] G1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4193(2014)05-018-04 中国传统养生观主要包括“ 三观”,即天人合一的宇宙观、 阴阳平衡的健康观、内外兼修的修养观,其具体体现为“三养”,即养身、养心与养气的和谐统一。只要具备“三观”,坚持“三养”,理论联系实践,知行合一,人类健康长寿的美好愿望自然可以实现。 “养生”是具有浓厚中国文化特色的产物,它是中国人数千年来对待生命、抵御疾病、延年益寿的手段。其实质就是一门提高人类自身组织、自身康复能力的学问。 中华养生文化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厚土沃壤之中,极具研究与开发价值。历代圣贤不乏专门论述养生文化的典籍,《道德经》、《庄子》、《论语》、《孟子》、《颜氏家训·养生篇》、《太平御览·养生篇》等论著中有大量关于养生思想的论述;岐黄典籍如《 黄帝内经》、《养生延命录》、《抱朴子·内篇》、《千金要方》、《千金翼方》、《本草纲目》等,也是专门谈了养生问题;甚至很多文人学士也有大量关于养生的著作,如曹操的《龟虽寿》,苏轼的《问养生》、《养生说》等;养生名家更是层出不穷,除老、庄、孔、孟外,战国的管子、汉代的张仲景、华佗、王充,晋代的陶弘景、葛洪,唐代的孙思邈,宋元时期的刘河间、李东垣、朱丹溪、严用和,以及明 代的李时珍、 李梃、张景岳、汪绮石、龚廷贤,清代的曹慈山、 汤灏、叶志先等,都在不断的丰富着养生理论;另外,养生文化在我国民间蕴藏特别丰富,这在我国各民族、各地区都随处可见,俗语“民间单方气死名医”,至今流传。《吕氏春秋》中将医学定义为“生生之道”,前一个“生”是动词,既“提高”之意,后一个“生”是名词,即“生命力”,就是提高生命力的意思,就是内外兼修、身心并养的“养生之道” 。一、中国传统养生观念主要体现为“三观”1. 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先秦诸子中不乏“天人合一”的主张。中医也认为,天人是相通的,人无时无刻不受天地的影响。天地是大宇宙,人身是小宇宙,《内经》认为人的身体结构体现了天地的结构。例如《灵枢·邪客》 说:天圆地方,人头圆足方以应之。天有日月,人有两目。地有九州, 人有九窍。天有风雨,人有喜怒。天有雷电,人有音声。天有四时,人有四肢。天有五音,人有五藏。天有六律,人有六府。天有冬夏,人有寒热。天有十日,人有十指。天有阴阳,人有夫妻。岁有三百六十五日,人有三百六十节。地有高山,人有肩膝。地有深谷,人有腋腘。 8 1*[收稿日期]2014-03- 12[作者简介]傅功振(1949-) ,男,陕西西安人,陕西国际商贸学院文化与艺术学院教授,研究方向:民俗学、养生学。

传统养生的起源与历史

传统养生的起源与历史 中国传统养生起源于《黄帝内经》,这一成书于战国时期或秦汉之间的著作,最早载录于《汉书·艺文志》,距今两千多年了。作为流传久远的古代传统医学圣典,《黄帝内经》总结先秦以来丰富的养生实践经验,吸取诸子百家对生命认识的大量知识,对养生理论、原则和方法都做了较全面的论述,为传统养生学说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主要论述包括: 1、认识生命的起源和本质。《素问》指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生于本,本于阴阳”。认为生命起源于自然,天地的水与火是物质根源;四时变化与生命活动密不可分,精气是生命的核心等。《内经》对生命本源作出了唯物的、符合客观实际的论述。 2、认识生命变化的规律。《内经》对人体生、长、壮、老、已的生命规律有精到的观察和科学的概括。不仅看到人生历程中年龄阶段的差异,而且注意到不同性别的生理区别,并详细阐述了人的生理变化规律和特点,论述了衰变过程及各种表现。它以齿、发、生殖能力作为观察人体生长发育的重要标志,以天癸、肾阳为生命动力,对人的合理寿限及影响寿命的因素进行客观分析。 3、明确养生的原则和方法。《内经》认为,人与自然是相通相应的,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趋利避害,防病养生。“故智者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灵枢·本神》)《内经》提出“不治已病治未病”,阐发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原则和方法,如,“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调和阴阳,协调脏腑,疏通经络,饮食有节,劳逸适度,节制房事等,指导人们达到“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的境界。 《内经》问世后,其具有中国特点的养生理论被广泛应用至今。千百年的事实证明,这一东方传统文化为源头的养生理论,是真正从人体生命的客观规律出发,帮助人们实现延年益寿的健康养生之法。 自《黄帝内经》问世以来,传统养生文化经历了魏晋时期、汉唐时期、金元、北宋时期的发展,不断丰富和完善;在明清时期得到了广泛的弘扬。但由于各种原因,到民国以后逐步衰微。 在两千多年的历史沿革中,出现了许多知名的养生大家(往往兼为医学家),他们广采精修,著书立说,身体力行,养生理论和学术思想溶医、道、儒、佛等诸家思想于一炉,百家争鸣,各有所长,逐步形成一套理论体系和实践方法,许

中国传统养生文化知识讲座

中医传统养生文化知识讲座 一、养生学的相关概念 1.养生就是根据生命发展的规律,采取能够保养身体,减少疾病, 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手段,所进行的保健活动。 2.养生(又称摄生、道生)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内篇》。所谓生, 就是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养,即保养、调养、培养、补养、护养之意。养生是通过养精神、调饮食、练形体、慎房事、适寒温等各种方法去实现的,是一种综合性的强身益寿活动。 3.因中医保留着最多的中国传统文化,各地的养生方法各有千秋, 本文所言中国传统养生即中医养生学。 4.中医养生学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探索和研究中国传统的颐养 身心,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的理论和方法,并用这种理论和方法指导人们保健活动的实用科学。 二、中医传统养生的特色 1.独特的理论体系 中医养生理论,都是以“天人相应”、“形神合一”的整体观念为出发点,去认识人体生命活动及其与自然、社会的关系。特别强调人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协调,讲究体内气化升降,以及心理与生理的协调统一。并用阴阳形气学说、脏腑经络理论来阐述人体生老病死的规律。尤其把精、气、神作为人体之三宝,作为养生保健的核心,进而确定了指导养生实践的种种原则,提出养生之道必须“法于阴阳,和于术数”、“起居有常”。即顺应自然,保护生机遵循自然变

化的规律,使生命过程的节奏,随着时间、空间的移易和四时气候的改变而进行调整。 2.和谐适度的宗旨 养生保健必须整体协调,寓养生于日常生活之中,贯穿在衣、食、住、行、坐、卧之间,为人处事都有讲究。其中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和谐适度。使体内阴阳平衡,守其中正,保其冲和,则可健康长寿。例如,情绪保健要求不卑不亢,不偏不倚,中和适度。又如节制饮食、节欲保精、睡眠适度、形劳而不倦等,都体现了这种思想。晋代养生家葛洪提出“养生以不伤为本”的观点,不伤的关键即在于遵循自然及生命过程的变化规律,掌握适度,注意调节。 3.综合、辨证的调摄 人类健康长寿并非靠一朝一夕、一功一法的摄养就能实现,而是要针对人体的各个方面,采取多种调养方法,持之以恒地进行审因施养,才能达到目的。因此,中医养生学一方面强调从自然环境到衣食住行,从生活爱好到精神方面,从药饵强身到运动保健等都进行较为全面的、综合的防病保健。另一方面又十分重视按照不同情况区别对待,反对千篇一律、一个模式,而是针对各自的不同特点有的放矢,体现中医养生的动态整体平衡和审因施养的思想。历代养生家都主张养生要因人、因时、因地制宜,例如因年龄而异,注意分阶段养生;顺乎自然变化,四时养生;重视环境与健康长寿的关系,注意环境养生等。又如传统健身术的运用原则,提倡根据各自的需要,可分别选用动功、静功或动静结合之功,又可配合导引、按摩等法。这样不但

中国传统养生理论与健身方法

中国传统养生理论与健身方法 苏民 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 1、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我国传统养生思想和理论的产生和发展,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树立科学的养生观 2、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我国传统养生健身都有哪些方法能力方面: 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的身体素质制定最适宜自己的传统健身方法态度观念方面: 培养学生养成终身养生健身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学生了解传统养生思想和理论 教学难点:养生健身法(八段锦)和养生按摩法 教学方法:学生讨论、课堂提问、讲解法、图片观察法、探究与

思考等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引入: 你平时都是用什么方式来进行体育健身?当你学习累的时候你又会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进行缓解?(学生讨论回答),在学生的回答中就涉及了中国传统的养生方式。(如果没有可以进行引导)再让学生思考回答:在你们的脑海里还有什么是属于中国的传统养生方式啊? 通过讨论回答引出今天的教学课题——中国传统养生思想和健身方法背景知识: 一、我国传统的养生思想 我国传统的养生思想起源于人们对健康和长寿的渴求,并伴随着中华民族的辛勤劳动和繁衍逐步发展和完善起来。早在商周时期就出现了阴阳说和五行说。代表作《周易》《尚书》。《周易》中写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思是说天体因不停运动而健在,人同样应

当不断运动而求健康和长寿。《尚书.洪范》对人的“五福”也做了说明:“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其中“寿”“康宁”“考终命”就是对健康和长寿的要求。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传统养生学迎来了第一个高峰期 二、养生的概念 养生一词,即概念其实很简单,养乃滋养保养也,生乃生命的健康和活力,养生就是护养(也有的称养护)、保养身体,以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三、主要的养生理论 (一)天人合一理论 “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利用自然变化规律来进行养生实践活动,它不仅仅是“顺天”“顺乎自然”,而是用积极进取的态度对待生命与自然规律的关系,主张 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主动进取的精神和态度探索并达到健康和长寿的目的。

智慧树知到《中国传统节日与养生文化》章节测试答案

第一章 1、正月初一作为新年,是从汉武帝时期开始。() A:对 B:错 答案: 对 2、春节的习俗有哪些。 A:贴门神 B:贴春联 C:贴“福” D:放鞭炮 答案: 贴门神,贴春联,贴“福”,放鞭炮 第二章 1、在春节,饮屠苏酒可以辟疠一切不正之气。() A:对 B:错 答案: 对 2、人类的传染病种类很多,按照传播途径不同可分为哪几类。A:呼吸道传染病 B:消化道传染病 C:血液传染病 D:体表传染病 E:口腔传染病

答案: 呼吸道传染病,消化道传染病,血液传染病,体表传染病第三章 1、元宵节起源于何时() A:春秋 B:秦朝 C:汉朝 D:三国 E:魏晋 答案: C 2、元宵节送花灯是以求添丁,寓意人丁兴旺。() A:对 B:错 答案: A 3、《说丹朱》中认为踩高跷源于以()为图腾的祭祀舞蹈。A:神 B:龙 C:鹤 D:鱼 E:凤凰 答案: C 第四章 1、妇女在元宵节出游摸门钉寓意()

A:生子添丁 B:身体健康 C:驱邪除病 D:家庭和谐 E:生意兴隆 答案: A 2、从体力来说:体力强的人可以适当多动,体力较差的人可以少动,皆不得疲劳过度。() A:对 B:错 答案: A 第五章 1、每月的上巳日均是初三。() A:对 B:错 答案: B 2、上巳节通过祭高禖、祓禊和会男女等活动,除灾避邪,祈求生育。从这种意义上说,上巳节又是一个求偶节、求育节。 A:对 B:错 答案: A 3、上巳节,王羲之举行修禊祭祀仪式后,在曲水流觞活动中写下了举世闻名的《兰亭集序》,被后人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也被称为禊帖。 A:对

B:错 答案: A 4、古人在上巳节常举办的活动有() A:祓禊衅浴 B:水上浮枣 C:临水浮卵 D:曲水流觞 E:蟠桃宫会 答案: ABCDE 第六章 1、清明节分为哪三候() A:桐始华 B:田鼠化为鹌 C:虹始见 D:草芽发 E:花絮飞 答案: ABC 2、寒食清明合二为一是唐玄宗二十年?()A:对 B:错 答案: A 3、清明插柳的意义()

中国传统的养生方法

中国传统的养生方法 我国的传统养生学有着悠久的历史,那么,中国传统的养生方法有哪些呢?下面跟着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中国传统的养生方法1.神志养生法传统医学中所称的“神志”,主要指人的精神、意识及思维活动。神志养生法,是指通过内心世界的自我调节,排除贪念,保持心态平和,使之健康长寿的方法。包括以下几点: (1)少私寡欲,是指对自己的“私心”和“贪欲”要进行自我克制并清除。 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思想家老子、庄子是神志养生法的倡始人,他们提出了“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的思想,即为人要质朴,不要私心太重,欲望太多。人生在世很难做到无私无欲,但私欲不可过多过高。何谓“贪欲”,是指那些可欲而不可求事物,贪欲常是造成痛苦的根源。有位作家解释三种痛苦的原因时说:“想得到却得不到――痛苦,经过艰苦的努力得到了,却发现不过如此――痛苦,得到的东西不经意丢掉了,事后才知道原来很重要――痛苦。” (2)知足常乐,是指对自己所处的生活与工作环境要有充分的满足感。 老子曰:“乐莫大于无忧,富莫大于知足”,“无忧”和“知足”即是自我内心世界的自我体验和感觉,是情感世界自我调节的结果。

在人生的旅途中,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所以应该对自己的位置具有充分的满足感。“知足常乐”就是要这种满足感通过自我的内心世界的调节使之达到最高值。鱼儿不必羡慕鸟儿能够在空中飞翔,鸟儿也不必羡慕鱼儿能够在水中遨游,要珍惜自己的位置和已得到的东西。仔细想一想,你就会发现有些东西是你拥有而别人不可能得到的,而有些东西则是别人拥有而你不可能得到的。如果你总是去想自己拥有而别人无法得到的东西,你就会感到满足,感到快乐,感到幸福,心神自然清静。 (3)心胸豁达,是指性格开朗,心胸坦荡,气量大。 我国的对90岁以上的长寿老人进行调查的结果表明,长寿的主要原因不在物质而在精神。长寿老人能够长寿的原因与其心胸豁达,性格开朗,知足常乐,衣食随缘,与世无争,随遇而安的精神状态有关。 (4)“多行善事”,是指多做些助人为乐的好事,从中体验到幸福感和满足感。 所谓多行善事,古人称“积德行善”,现在称“助人为乐”,都是指人们根据自己的能力贡献出爱心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善事可大可小,大者可捐献千百万元以救灾或助学,小者可为迷路人指点道路,无论大小爱心是一样的。行善事者从助人行善中体验出自身价值的快乐,会有益于心身健康。 中国传统的养生方法2.情志养生法传统医学所称的“情志”,指人对外界客观事物的刺激所做出的情绪方面的反应,中医将其概括为

传统养生理论论文

传统养生理论论文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一、《传统养生理论》结课论文内容(共90分): 1 传统养生理论概述(30分) 阐述本篇论文的理论基础 2 我国人民在养生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30分) 3 依据传统养生理论,提高现代生活质量的措施(30分) 二、《传统养生理论》结课论文要求(共10分): 1、论文使用论述语言,层次清晰,文笔流畅。 2、排版符合要求(必须有封面,封面模板见附录) 。 3、总字数不少于3000字。 4、至少有五篇参考文献 5、严禁抄袭相关文献 6、严禁互相抄袭(如有雷同,取消两人成绩)。 三、《传统养生理论》结课论文格式: 纸型: A4复印纸, 字体与字号: 一级标题:宋体小三号加粗 二级标题:宋体四号加粗 正文:宋体小四号 行间距:倍 四、《传统养生理论》交结课论文时间、地点 2014年11月24日(周一)晚上6:00至6:30。4-201教室 附:《传统养生理论》结课论文封面(见下页); 《传统养生理论》结课论文运用传统养生理论,提高现代生活质 量

二级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能源与动力工程 学生姓名:汪小雪 学号 任课教师:怀丽华 成 绩: 2014 年 11 月 运用传统养生理论,提高现代生活质量内容摘要:现时代,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有的人不怎么注重身体健康,生病了就吃药,殊不知一些病痛其实是可以通过养生来避免的。中国传统养生是以人体生命的整体观为理论基础,注重从人的整体出发,不论动,静或动静结合,都是通过自我的修炼和调养,是阴阳平衡,身心和谐,是在研究人类生命规律、衰老机理的基础上,阐述促进健康、预防疾病,以达到延年益寿、提高生命质量的理论和方法的学说。传统的养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重视,我们不仅需要继承,而且需要开发,并不断的发展,以提高现代生活质量。 关键词:传统养生五行论阴阳论经络论四季食物养生 自古以来,我国养生健身的理论与实践,就有其丰富的内容和优秀的文化传统。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保健康复、防病治病的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中国养生健身的哲学和中医学等较完整的理论基础 一我国传统养生理论基础 (二)阴阳论 《黄帝内经》指出:“人生有形,不离阴阳。”认为生命现象是由阴阳构成的。在人的生命活动中,阴阳是相互依存的,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面单独存在。在人体阴阳的消长运动中,对立双方,总是保持动态的相对平稳,从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同时,阴阳两个方面又是相互转化,互相制约的。如果阴阳失去相对平衡,即产生由阴转阳或由阳转阴的变化,人体的生理活动,就会出现紊乱,引起疾病。养生,就是企图使阴阳保持和恢复平衡、协调。

中国传统养生论文

健康的养生 摘要:随着当今社会的急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了,人们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很多时候,我们都忽视了养生。杂乱无章的饮食,毫无规律的运动,俨然成为了人们健康的隐形杀手.世界卫生组织(WTO)早就指出“许多人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无知,死于自己不健康的饮食方式"。这就更说明了养生的重要性。 关键词:饮食养生运动养生健康生活 一、适度的量和饮食细节是重要的 古人云:“民以食为天”,可见很早以前人们就开始注重饮食了,饮食养生也被我国古代医学家们研究,并留下了大批可贵的文献,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清代养生学家曹庭栋说道:“食欲少而数,不欲顿而多;少吃多餐,身体自安。"也就是说,饮食宜少吃多餐,不要吃一顿,管一天.少吃多餐不但能使人不至过胖,减少消化系统疾病,而且有益于身心健康。现代人们对饮食养生有这么一段话:饮食养生,早饭要早,中饭要饱,晚饭要少;少吃一口,舒服一宿;想要寿而安,须减夜来餐;晚饭少吃口,活动九十九,睡前不可饱食,亦不可饥饿;饭后莫急躺,吃饱就上床,压断肝和肠;饮食即卧,乃生百病。记住这段话并且实实在在的实行,对我们的养生有着很大的帮助。 众所周知,饮食不宜过快,吃的太快,体积大的食物没有经过嚼碎就被吞下,一方面会加重脾胃的承担,另一方面,大的食物可能会卡在消化道中生成小东西构成急性梗阻,也会间接加重脾胃的承担,从而严重减低了食物的消化吸收,这些无疑使百害而无一利的。饮食的时候要专心致志,最好吃完半小时后再进行各项活动.有些人会在吃饭的时候特地看看报纸,或者是饭后即刻去散步,他们相信“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其实这是不对的.若此时看书,大脑活动加剧,会导致消化不良. 养生作为一个长盛不衰的话题,一直被人们研究和畅谈,纵观古今中外饮食养生家们的经验,我觉得在于坚持两大原则:均衡的日常饮食,良好的生活习惯.做到这些,对养生是有很大的帮助。 二、运动养生的概念和方式 人类有史以来,都希望自己长生不老。早在古时就有人花费毕生精力去炼制丹药和发掘长生不老的药的研究。随着社会精神和物质文明的变迁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的平均寿命不断延长.人们不仅满足于长寿,还希望在长寿的同时拥有更高的生活质量,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运动养生”的概念,开始崇尚健康的生活方式,对待生活的观念也在不断更新。 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意识到宇宙生物界,特别是人类的生命活动具有运动的特征,因而积极提倡运动保健。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体育运动被作为健身、防病的重要手段,如《吕氏春秋》中明确指出运动养生的意义:“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形气亦然,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这里用流水和户枢为例,说明运动的益处,并从形、气关系上,明确指出不运动的危害. 法国医生蒂索曾说:“运动就其作用来说,几乎可以代替任何药物,但是世界的一切药物并不能代替运动的作用。第一,就是“走”。我过传统医学认为“走为百练之组”。坚持走步锻炼,就是运用脚掌与地面的机械接触来刺激脚掌的穴位,激活经络,借以运行血气,营养全身,使人体各部分的功能活动保持协调平衡,达到防病治病,延年益寿的目的。对正常人而言,无论男女老少,走的运动强度度是相对较小的,因而可以持续较长的运动时间第二,是“跑”.短跑,对于青少年来说,可以有效地提高人体运动在缺氧情况下的工作能力,发展无氧代谢能力;提高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的交替速度,使反应速度加快,反应时间缩短,对发展速度、力量、灵敏等素质有积极的作用.那么长跑的特点是运动强度较小,持续时间长,能量消耗大,坚持长跑健身锻炼大有好处.它能增强和提高心血管、呼吸、神经等系统的功能,对某些慢性疾病也有体疗作用,所以当今第三,是“跳”。通过经常的跳跃练习,可以有效地提高多种神经过程的灵活性和支配肌肉收缩与放松的能力,能改善位觉器官和前庭器官的技能,提高平衡与协调能力。 “动则不衰”是我们中华民族养生、健身的传统观点,这同现代医学的认知是完全一致的。从上文中可以看出,正确的运动可以使人健全体魄,防病防老,延长寿命。 最后,我想说,促进健康的最好良策是规律的饮食和正确的运动。两者只要相结合,相辅相成后,不仅能强健身体、增强体质,还具有完善身体、发展身体、修炼人生、健康心灵、健全人格、提高

中国传统养生文化

中国传统养生文化 1.中国传统体育养生观 自中华民族传承繁衍至今,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已经不容小觑。“养生”越来越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较大比重。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目的就是让更多的人参与养生、熟悉养生。从古论今,养生又被称为“道生”、“摄生”、修身养性。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养生手段也是多种多样的。它的具体疗效能够调养生息,健身养脾,提供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身心都能得到巨大的发展,益寿延年。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发展源远流长,整体步伐都在逐渐加快。涉及的领域当中也是多种多样的,其中包括人文科学,宗教哲学,文化历史等等。其中还融合了非常多的传统文化特色。影响并且参与到人们的长期生活中。他们之间相辅相成,相互联系和制约,共同形成了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体育养生文化系统,对社会的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的作用,也将做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继续传承和发扬。基于中国传统养生体育的理论基础,它传承的目的就在于体形人们更加健康的生活理念,让更多的研究学者加以重视,深入研究。传授中华民族传统养生体育的真谛,构建非常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民养生体系。养生贵在于养心,养心受益于养生。 2.中国传统养生文化的现状 中国的传统养生文化在历史的潮流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它与西方文化的发展还存在着截然不同的概念。文化的进步是需要传承和发展的,人们的个性、脾气,气质、情操、风格, 全都来自于自身文化的熏陶,生活的意义以及存在价值都离不开它的影响。衡量社会的进步是延续人类文化发展的重要手段。中国传统养生文化,它结合了我国非常重要的中西学研究,并以此为基础,与儒、释、道家等都联系非常密切。在此联系的基础上,我国的一些研究学者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与建议。二者对比而言,在形式内容大同小异,研究深度和理论基础上大致相同。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我国学者对于养生学严谨的求知态度,刻苦的钻研精神,对研究领域的高度重视。随着现代社会大方向的逐步发展,现代科学技术如此先进,科学技术不仅仅只是一种研究领域,更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人们价值观也随之发生改变,现在最重要的不仅仅是创造巨大的财富而是如何健康有序的保障自己的身体。对健康的要求也在逐步提升,尤其是中国的传统体育养生方向,

中国传统养生功

中国传统养生功 八段锦是我国古代优秀的健身方法之一,古人用瑰丽的锦缎比喻其精美,因有八节运动,故冠以“八段锦”之美称。 八段锦是一套独立而完整的健身功法,融合了中医的阴阳五行、经络学说,具有锻炼平衡能力、防病治病、纠正形体等作用,同时又具有针对性强、适用面广等特色,是动静结合、身心互动、健患均益的健身方法。练习无需器械,无需场地,简单易学,节省时间,作用极其显著,适合于男女老少。 八段锦起源于北宋,早在宋代晁公武的《郡斋读书志》中已有关于八段锦的记载。在明代杨士奇的《文渊阁书目》里,也记载了八段锦。明代高濂的养生专著《遵生八笺》广收了前人有关养生的论述,他在“八段锦引导法”中讲:“子后午前行,造化合乾坤。循环次第转,八卦是良因。”因此,八段锦的“八”字,不光指八个动作,更是另寓深意,而“锦”字也还可以理解为单个导引术式的汇集,如丝锦那样连绵不断,表示其功法由多种要素相互制约,相互联系,循环运转。 现在广泛推广的八段锦套路,其练习方法包括意念、呼吸、姿势三大内容,讲究“调心”、“调息”、“调身”三者一

致,有机结合,相互穿插,既能使气血畅通,也能增强气血的运行,且动作并不复杂,容易学会,兼之每段都有要领歌诀,容易记忆,这一特点为普及创造了条件。通过八段锦的习练,不仅可以达到祛病强身的目的,更可以对不同人群的健康状况起到良好的调节作用。 八段锦之所以具有祛病强身、延年益寿的独特作用,主要在于人体三调的综合锻炼。习练八段锦既要有正确的形体运动,也要有深、长、匀、细的呼吸配合,更要有使大脑渐达专一的意念活动,使人体在三调合一的身心境界中不断优化生命运动。通过锻炼能使人体大脑皮层不断有序化,皮质下中枢亦得到相应调整,人体的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渐处于平衡稳定状态。实践表明,人们长期参加八段锦锻炼可改善不良心理状态,疏通经络气血,具有保精、养气和存神的作用。精、气、神是人生命中的三宝,也是人体免疫功能的物质基础。由于以上多方面的综合作用,人体的神经、内分泌、免疫三大系统相互作用,逐渐优化整合机体的自稳状态,自然对提高人体身心健康水平具有积极效果。 八段锦分解动作说明 1.双手托天理三焦 ★动作要领 双掌交叉于腹前,两掌徐徐上托,至胸前时翻掌向上,同时仰头向上看,掌心向外翻从体侧落下,如此反复6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