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高频考点专题训练——人口问题

2021届高三地理高频考点专题训练——人口问题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据统计,2018年末中国大陆出生人口1523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0.94‰,这是1978年以来创下的最低出生率。同时,我国总和生育率也在一路走低,2016年中国总和生育率为1.62,不仅低于全球平均水平2.45,甚至也低于高收入经济体的1.67,更不符合世代更替水平。下图为2008年-2017年十年的出生人口及出生率。中国社会科学院预测,中国人口将在2029年达到峰值14.42亿,从2030年开始进入持续的负增长。据此完成1~2题。

1. 据图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全面放开二孩后,人口出生率并没有达到专家预测结果的原因

①房价的高涨,养老负担重,生育意愿下滑

②社会发展日渐成熟,观念进步,女性自主意识更强

③家庭的社会功能地位日渐减弱

④丁克族不断增多,加剧生育危机

A. ①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2. 相对于出生人口的不断锐减,更危险的是人口结构的失衡,我国人口结构失衡的影响不包括

A. 人口红利逐渐消失

B. 低端制造业面临向发展中国家外迁的压力

C. 高端制造业迅速发展

D. 加重社会养老负担

【答案】1. D 2. C

【解析】

1. 全面放开二孩后,人口出生率并没有达到专家预测结果的原因①房价的高涨,养老负担重,生育意愿下滑;②社会发展日渐成熟,观念进步,女性自主意识更强;③家庭的社会功能地位日渐减弱;④丁克族不断增多,加剧生育危机,D正确。

2. 人口结构失衡,一个表现是劳动力人口比例不断减少,人口红利不复存在。劳动力红利,或者说人口红

利,曾经以低成本优势,支撑起中国制造业的崛起,如今劳动力人口不断锐减,生产成本随之提升,低端制造业面临向发展中国家外迁的压力,高端制造业又面临向发达国家回流的冲击,形势不容乐观。更大的问题则在于老龄化,与老龄化一同到来的是,养老金危机。故ABD排除。高端制造业的显著特征是高技术、高附加值、低污染、低排放,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多采用智能制造,劳动力强度小,故答案选C。

如图为我国人口和劳动力人口增长率变化(含预测)图,读图回答3~4题。

3. 我国劳动力人口最大值出现的时间段是

A.1986~1990年B.2016~2020年C.2020~2025年D.2026~2030年

4. 据图推测,2036~2040年我国的人口状况为

A.人口总量逐年下降B.人口出生率低

C.劳动力严重过剩D.老龄化现象趋缓

【答案】3.C 4. B

【解析】

3. 我国劳动力人口最大值出现的时间段应该是劳动力人口增长率由正值转为负值的期间,即为2020~2025年。

4. 据图推测,2036~2040年我国的人口增长率为零,人口总量基本上没有变化,劳动力人口增长率为负值,劳动力严重短缺,人口出生率低,老龄化现象较为严重。

我国将适时出台渐进性延迟退休年龄政策。下图为我国2012—2017年人口增量变化情况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

5.图中主要反映出当前我国人口

A.增长过快B.外迁增多C.老年人口变化不大D.劳动人口不断减少6.我国出台延迟退休年龄政策有利于

A.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B.延长人口寿命

C.推进养老产业发展D.降低社会养老负担

【答案】5.D 6. D

【解析】

5.从2016和2017年人口增量变化情况看,15—59岁人口数量不断减少,即劳动力人口减少,D正确。近几年,60岁以上人口数量明显增多,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0—14岁少女儿童人口数量增长较少,人口增长缓慢,A、C错误;图示信息只反映我国不同年龄段人口数量的变化,不能反映出人口迁移,B错误。故选D。

6.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可以缓解劳动力减少带来的劳动力短缺问题,降低社会养老负担,D正确。延迟退休年龄对于缓解老龄化问题没有作用,A错误;人口寿命与延迟退休没有直接关系,B错误;延迟退休不能推进养老产业发展,C错误。故选D。

2018年1月20日,国家统计局披露,2017年全年出生人口数为1723万人,较2016年少出生63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2.43‰。其中一孩数量为724万人,比2016年减少了249万人。下图示意我国2013~2020年育龄妇女(15~49岁)人数变化(含预测)。读图,完成7~9题。

7. 图示期间我国育龄妇女

A.死亡率不断增大

B.每年减少人数持续增加

C.受人口年龄结构影响小

D.占总人口比重不断下降

8. 造成我国一孩数量不断下降的主要原因有

①妇女初婚和初育年龄不断提前②育龄妇女人数呈现逐年减少趋势

③养育成本高、托育服务短缺④女性职业发展压力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 我国一孩数量减少产生的不利影响是

A.人口老龄化速度降低

B.社会养老负担加重

C.劳动力长期严重短缺

D.人口更替周期缩短

【答案】7. D 8. C 9. B

【解析】

本题组以我国2017年的人口出生状况为背景,设置三道试题,涉及育龄妇女数量变化特征、“一孩”数量变化的原因、“一孩”数量变化的影响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利用地理信息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7. 没有信息表明育龄妇女死亡率不断增大,随着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15~49岁的育龄妇女死亡率应该降低,选项A不符合题意。图中表明,2013~2020年间,育龄妇女每年减少人数依次为400万、500万、800万、400万、700万、600万、300万,选项B不符合题意。我国育龄妇女人数下降主要受人口年龄结构(大龄妇女比重较高)影响,选项C不符合题意。图中显示育龄妇女人口数量下降,而我国总人口在上升,因此育龄妇女占总人口比重不断下降,选项D符合题意。

8. “妇女初婚和初育年龄不断提前”和“女性职业发展压力小”既不符合实际情况,也不会导致“一孩”数量下降,反而有利于提高生育率,选项①、④不符合题意。“育龄妇女人数呈现逐年减少趋势”直接导致“一孩”出生率下降,“养育成本高、托育服务短缺”影响妇女的生育欲望,从而导致“一孩”出生率下降,选项②、

③符合题意。

9. 我国“一孩”数量减少,导致我国出生率下降,老龄人口比重会上升,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从而使得社会养老负担加重,因此选项A不符合题意,选项B符合题意。我国总人口数量庞大,劳动力总数仍然能够长期满足社会经济的需求,因此选项C不符合题意。“一孩”往往是年轻妇女的生育行为,“一孩”数量减少,会导致平均生育年龄提迟,人口更替周期延长,选项D不符合题意。

下图为“甲、乙、丙、丁四国人口自然增长柱状图”。读图完成10~12题。

10. 图中与我国目前人口增长状况相符的是

A. 甲

B. 丁

C. 丙

D. 乙

11. 根据人口发展状况,我国应

A. 完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

B. 加大自然资源开发力度

C. 提高人口自然增长率

D. 大力提高农业人口比重

12. 一定区域内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与该区域

A. 科技发展水平呈负相关

B. 资源数量呈负相关

C. 人均消费水平呈负相关

D. 自然环境条件无关

【答案】10. D 11. A 12. C

【解析】

【分析】

考查人口增长模式,我国的人口问题及解决措施。

10. 我国目前人口增长模式已进入现代型,人口增长呈现“低低低”的特点,但仍然是正增长。图中丙丁人口出生率很高,可排除;甲乙属于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但甲呈现负增长,不符合我国目前人口增长状况,故乙符合题意,D正确,故选D。

11. 我国目前人口增长呈现“低低低”的特点,进入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面临的人口问题是老年人口增多,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故根据人口发展状况,我国应完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A正确,故选A。

12. 环境人口合理容量受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制约。自然环境条件越优越、资源数量越多、科技发展水平越高,越有利于人类社会发展,环境人口合理容量就越大;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越高,一定数量的财富可供消费的人口数量就越少,故环境人口容量与消费水平呈负相关,与自然环境条件、资源、科技水平等要素呈正相关,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

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有:资源丰富程度、科技发展水平、经济发达程度、对外开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消费水平、技术水平、资源基础和环境变化趋势等。这些因素中,只有消费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是负相关的关系,其他各要素与环境人口容量是正相关的关系。

全面二孩政策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继“单独二孩”政策之后的又一次人口政策调整。图2示意放开二孩政策前后(2010-2030年)中国人口总量变化趋势对比。据此完成13~15题。

13. 全面放开二孩后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时间段是

A. 2016-2018年

B. 2020-2022年

C. 2024-2026年

D. 2028-2030年

14. 图示时间内,全面放开二孩政策会导致

A. 老年人口规模减少

B. 劳动力供给明显增加

C. 婚育妇女数量增加

D. 社会抚养负担加重

15. 二孩政策后,推测下列省份中人口增长率最高的是

A. 广东

B. 宁夏

C. 吉林

D. 贵州

【答案】13. A 14. D 15. A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二胎政策实施后对人口增长及社会的影响。

13. 分析图文资料可知,人口增长速度越快,人口增长曲线就越陡,所以全面放开二孩后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时间段是2016-2018年。故本题正确答案是A。

14. 二孩政策放开后,老年人口比重会有所下降,但规模不会减少,故A错误;至2030年,二胎政策后生育的孩子还未成为劳动力,故劳动力供应不会明显增加,故B错误;二胎政策实施短期内婚育妇女数量

没有明显改变,故C错误;青少年儿童增加,社会抚养负担加重,故D正确。

15. 全面二胎政策实施前,大城市以及沿海发达地区计划生育政策相对较严,所以像广东省这样的地区,放开二孩政策后将会有大量年轻夫妇选择二胎;宁夏、吉林、贵州等省区少数民族数量较多,原来就可以生育二胎,对其影响相对较小。故本题正确答案是A。

二、综合题。

1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人口的出生性别比,通常以每出生100个女性人口相对应出生的男性人口的数值来表示。国际上通常将人口出生性别比的正常范围定为102~107,超出这个范围则被视为异常。男女性别平等协调发展,是社会公正的重要体现,是家庭、社会和谐稳定的前提。性别比问题不仅关系到人口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问题,也关系到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问题。下图为1980—2015年我国人口出生性别比变化趋势(数据来自中国人口统计年鉴)。

(1)据图归纳我国人口出生性别比变化的特征。(4分)

(2)分析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人口出生性别比总体失衡的原因。(4分)

(3)说出我国人口出生性别比失衡可能带来的影响。(3分)

(4)请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缓解我国人口出生性别比失衡现状的有效对策。(4分)

【答案】

(1)自1980年以来,我国出生性别比波动上升,总体偏高;(1分)1980—2008年出生性别比开始超出正常范围,并且呈现持续增高的趋势;(1分)2000—2003年出生性别比稍有回落,但之后一直处于偏高状态;(1分)2008年出现拐点以后,出生性别比开始逐年下降。(1分)

(2)较低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保障制度不够完善,造成男女不平等的社会现状;封建传统观念深入人心,导致重男轻女生育观的产生,从而加剧了人为干扰性别生育的欲望;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B超技术变得越来越普及,为人为选择性别提供了可能;计划生育政策限制了生育的数量,催化了人口出生性别比的失衡;一些极

度偏僻落后的地区存在女婴瞒报漏报以及溺弃女婴的现象等。(每点1分,答出4点得4分)

(3)可能导致婚姻挤压;就业挤压;犯罪现象增加,加剧社会不稳定因素,影响社会和谐;加剧政府财政负担,加大政府财政支出等各种社会问题。(每点1分,答出3点得3分)

(4)提高女性社会地位,宣传男女平等的思想,转变重男轻女的生育理念;健全法律法规,加强行政执法管理,严禁非法鉴定胎儿性别;完善社会保障和社会养老制度,减缓民众“养儿防老”的危机意识,从根本上缓解性别比失衡。(每点2分,答出2点得4分)

【解析】

(1)我国人口出生性别比变化的特征可从图中直接读出,注意分时间段分析。

(2)性别比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传统观念、科技发展水平、性别歧视、生育政策等均有关系。20世纪80年代以来,生产力水平发展较低,社会保障制度不够完善,男女不平等的社会现状、封建传统观念、重男轻女生育观、B超技术的普及、计划生育政策等催化了人口出生性别比的失衡。

(3)结合社会常识,从婚姻、就业、社会和谐等方面分析。

(4)缓解我国人口出生性别比失衡现状的有效对策可以从思想观念、法制、完善保障事业等多方面落实解决。

17.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目前“留守儿童”的教育成为全社会非常关注的问题。以我国四川省为例,该省是我国的人口大省,但人口分布不均,以平武至盐源一线为界,东西人口差异悬殊。四川许多地方的小城镇和农村出现“留守儿童”和“留守家庭”等中国农村普遍存在的现象。下图中,甲图为四川人口平武至盐源一线示意图,乙图为四川地势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试比较川东和川西的人口分布情况。

(2)每年都有四川民工大量流出,主要流往何地?为什么?

(3)近年来,很多农民工从沿海地区返回家乡,你觉得政府应如何安置这些劳动力?

【答案】

(1)川东地区人口稠密,主要分布在盆地中;川西地区人口稀疏,主要分布在海拔较低的谷地中。

(2)四川民工主要流向东部沿海经济发达的地区,如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

原因:经济发达,生活水平高;有较多的就业机会;有较好的工资待遇;有更好的发展条件;良好的教育条件等。

(3)出台相关政策,鼓励返乡民工自主创业;发展当地经济,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政府组织培训农民工,提高农民工素质;改善当地环境,吸引民工返乡等。

【解析】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川东地区主要是四川盆地,地势起伏较川东小,特别是四川盆地内自然条件优越,人口稠密;而川西地区主要是高原山地地形,地势起伏较大,因此人口主要分布在川西地势较为和缓、海拔较低的谷地中。

(2)中国目前的人口迁移主要受经济因素的影响。四川民工大量流出,主要流向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的地区,如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主要原因是这些地区经济发达,生活水平较高;就业机会多,工资收入较高;发展机遇多,教育、医疗、交通等条件较好。

(3)近年来,很多农民工从沿海地区返回家乡。当地政府应该从政策引导方面入手,合理有效安置返乡农民工的发展出路,让农民工在当地经济发展中起到积极效果。政府出台相关政策,鼓励返乡民工自主创业;改善当地就业环境,吸引民工返乡;政府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组织培训农民工,提高农民工素质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