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器

酒器
酒器

酒器

酒器指用来盛酒用的器具在我国古代,酿酒业的发展,使得各种不同类型的酒具应运而生,在商代时,由于青铜器制作技术的提高, 我国的青铜酒器达到前所未有的繁荣。商代以后,青铜酒器逐渐衰落,到战国、秦汉之际。青铜酒器主要有爵、角、觚、觯、斝、尊、壶、卣、方彝、觥、罍、卮、瓿、盉、枓、勺、禁等。在我国的南方,用木胎涂漆工艺制作的漆制酒具逐渐流行, 其形制也基本上继承了青铜酒器的形制。有盛酒器具,饮酒器具,在饮酒器具中,漆制耳杯是常见的一种。耳杯,又称“羽觞”“羽杯”等,是古代的一种饮器。可用来饮酒,也可盛羮。耳杯通常的形状为椭圆形,平底, 两侧各有一个弧形的耳。“羽觞”名称的来由,主要是因为它的形状像爵,两耳像鸟的双翼,另外,还有一种观点认为, 在饮酒时, 杯上可插上羽毛, 意在催人快速饮酒, 所以称为“羽觞”。耳杯自战国开始出现后,非常盛行,并且一直延续到晋代.在目前出土的历代耳杯中, 多为木胎涂漆的漆器耳杯, 保存得也最完整,此外,还有两耳上鎏金铜饰或者用陶、玉、铜等材质制作的耳杯。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耳杯,制作精美,且书有“君幸食”、“君幸酒”字样。由于在古代,漆器还是财富和地位的象征,因此,能够用漆器耳杯饮酒的多是贵族阶层。古代酒器就其用途,分为贮酒器、盛酒器和饮酒器三类。青铜酒器是贵族之具,多用于皇室贵族间的宴飨、朝聘、会盟等礼仪交际场合,就像是一种高档的道具;而用于陪葬的青铜酒器,便如同铭功颂德的纪念物品。所以现在我们见到的商代酒器,或出土或传世,都属于这类高档品。

饮酒须持器。古人云,“非酒器无以饮酒,饮酒之器大小有度”。中国人历来讲究美食美器,饮酒之时更是讲究酒器的精美与适宜,所以酒器作为酒文化的一部分同样历史悠久,千姿百态。说到饮酒之器,我们不禁想起文学作品中常出现的情景。从成语中的“觥筹交错”,直至江湖豪杰“以瓢沽酒”或“大碗筛酒”,从书圣王曦之借“曲水流觞”饮酒,诗仙李白“会须一饮三百杯”,到苏东坡“一樽还酹江月”,范仲淹“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也”,再到李清照“三杯两盏,怎敌他、晚来风急”……诗文中的“觥”“樽”“杯”“盏”等等,皆是饮酒器具。只不过,时代不同而饮者有别,上古之人临池用手掬捧而饮,草莽英雄瓢舀碗盛豪饮,文人雅士持杯把盏酌饮。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酒器的制作技术,材料,酒器的外型自然而然会产生相应的变化;故产生了种类繁多,今人目不暇接的酒器。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酒器的制作技术,材料,酒器的外型自然而然会产生相应的变化;故产生了种类繁多,今人目不暇接的酒器。按酒器的材料可分为: 天然材料酒器(木,竹制品,兽角,海螺,葫菇)。陶制酒器青铜制酒器漆制酒器瓷制酒器玉器,水晶制品金银酒器锡制酒器景泰蓝酒器玻璃酒器铝制罐不锈钢饮酒器袋装塑料软包装,纸包装容器。

远古时期的人们,茹毛饮血,火的使用,使人们结束了这种原始的生活方式,农业的兴起,人们不仅有了赖以生存的粮食,随时还可以用谷物作酿酒原料酿酒。陶器的出现,人们开始有了炊具;从炊具开始,又分化出了专门的饮酒器具。究竟最早的专用酒具起源于何时,还很难定论。因为在古代,一器多用应是很普遍的。远古时期的酒,是未经过滤的酒醪(这种酒醪在现在仍很流行),呈糊状和半流质,对于这种酒,就不适于饮用,而是食用。故食用的酒具应是一般的食具,如碗,钵等大口器皿。远古时代的酒器制作材料主要是陶器、角器、竹木制品等。早在公元六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文化时期,已出现了形状类似于后世酒器的陶器,如裴李岗文化时期的陶器。(1)南方的河姆渡文化时期的陶器也能使人联想到在商代时期的酒具应有相当久远的历史渊源。(2)酿酒业的发展,饮酒者身份的高贵等原因,使酒具从一般的饮食器具中分化出来成为可能。酒具质量的好坏,往往成为饮酒者身份高低的象征之一。专职的酒具制作者也就应运而生。在现今山东的大汶口文化时期的一个墓穴中,曾出土了大量的酒器(酿酒器具和饮酒器具),据考古人员的分析,死者生前可能是一个专职

的酒具制作者。在新石器时期晚期,尤以龙山文化时期为代表,酒器的类型增加,用途明确,与后世的酒器有较大的相似性。这些酒器有:罐、瓮、盂、碗、杯等。酒杯的种类繁多,有:平底杯、圈足杯、高圈足杯、高柄杯、斜壁杯、曲腹杯、觚形杯等。

在商代,由于酿酒业的发达,青铜器制作技术提高,中国的酒器达到前所未有的繁荣。当时的职业中还出现了"长勺明清时期酒器,琥珀荷叶杯氏"和"尾勺氏"这种专门以制作酒具为生的氏族。周代饮酒风气虽然不如商代,但酒器基本上还沿袭了商代的风格。在周代,也有专门制作酒具的"梓人"。青铜器起于夏,现已发现的最早的铜制酒器为夏二里头文化时期的爵(图5)。青铜器在商周达到鼎盛,春秋没落,商周的酒器的用途基本上是专一的。据<<殷周青铜器通论>>,商周的青铜器共分为食器、酒器、水器和乐器四大部,共五十类,其中酒器占二十四类。按用途分为煮酒器、盛酒器、饮酒器、贮酒器。此外还有礼器。形制丰富,变化多样。但也有基本组合,其基本组合主要是爵与觚,或者再加上jia,同一形制,其外形、风格也带有不同历史时期的烙印。盛酒器具是一种盛酒备饮的容器。其类型很多,主要有以下一些:尊、壶、区、卮、皿、鉴、斛、觥、瓮、瓿、彝每一种酒器又有许多式样,有普通型,有取动物造型的。以尊为例,有象尊、犀尊、牛尊、羊尊、虎尊等。饮酒器的种类主要有:觚、觯、角、爵、杯、舟。不同身份的人使用不同的饮酒器,如<<礼记·礼器))篇明文规定:"宗庙之祭,尊者举觯,卑者举角"。温酒器,饮酒前用于将酒加热,配以杓,便于取酒。温酒器有的称为樽,汉代流行。湖北随州曾候乙墓中的铜鉴,可置冰贮酒,故又称为冰鉴。

商周以降,青铜酒器逐渐衰落,秦汉之际,在中国的南方,漆制酒具流行。漆器成为两汉,魏晋时期的主要类型。漆制酒具,其形制基本上继承了青铜酒器的形制。有盛酒器具,饮酒器具。饮酒器具中,漆制耳杯是常见的。在湖北省云梦睡虎地11座秦墓中,出土了漆耳杯114件,在长沙马王堆一号墓中也出土了耳杯90件。汉代,人们饮酒一般是席地而坐,酒樽入在席地中间,里面放着挹酒的勺,饮酒器具也置于地上,故形体较矮胖。魏晋时期开始流行坐床,酒具变得较为瘦长。

瓷器大致出现于东汉前后,与陶器相比,不管是酿造酒具还是盛酒或饮酒器具,瓷器的性能都超越陶器。唐代的酒杯形体比过去的要小得多,故有人认为唐代出现了蒸馏酒。唐代出现了桌子,也出现了一些适于在桌上使用的酒具,如注子,唐人称为“偏提”,其形状似今日之酒壶,有喙,有柄,即能盛酒,又可注酒于酒杯中。因而取代了以前的樽,勺。宋代是陶瓷生产鼎盛时期,有不少精美的酒器。宋代人喜欢将黄酒温热后饮用。故发明了注子和注碗配套组合。使用时,将盛有酒的注子置于注碗中,往注碗中注入热水,可以温酒。瓷制酒器一直沿用至今。明代的瓷制品酒器以青花,斗彩,祭红酒器最有特色,清代瓷制酒器具有清代特色的有法琅彩,素三彩,青花玲珑瓷及各种仿古瓷。

在我国历史上还有一些独特材料或独特造型的酒器,虽然不很普及,但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如金、银、象牙、玉石、景泰蓝等材料制成的酒器。明清时期以至解放后,锡制温酒器广为使用。主要为温酒器。夜光杯:唐代诗人王翰有一句名诗曰:“葡萄美酒夜光杯”,夜光杯为玉石所制的酒杯,现代已仿制成功。倒流壶:在陕西省博物馆有一件北宋耀州窑出品的倒流瓷壶。壶高19cm,腹径14.3cm,它的壶盖是虚设的,不能打开。在壶底中央有一小孔,壶底向上,酒从小孔注入。小孔与中心隔水管相通,而中心隔水管上孔高于最高酒面,当正置酒壶时,下孔不漏酒。壶嘴下也是隔水管,入酒时酒可不溢出。设计颇为巧妙。鸳鸯转香壶:宋朝皇宫中所使用的壶。它能在一壶中倒出两种酒来。九龙公道杯:产于宋代,上面是一只杯,杯中有一条雕刻而成的昂首向上的龙,酒具上绘有八条龙,故称九龙杯。下面是一块圆盘和空心的底座,斟酒时,如适度,滴酒不漏,如超过一定的限量,酒就会通过“龙身”的虹吸作用,将酒全部吸入底座,故称公道杯。渎山大玉海: 专门用于贮存酒的玉瓮,用整块杂色墨玉琢成,周长5米,四周雕有出没于波涛之中

的海龙,海兽,形象生动,气势磅礴,重达3500公斤,可贮酒30石。据传这口大玉瓮是元始祖忽必烈在至元二年(公元1256年)从外地运来,置在琼华岛上,用来盛酒,宴赏功臣,现保存在北京北海公园前团城。

现代酿酒技术和生活方式对酒具产生了显著的影响。进入二十世纪后,由于酿酒工业发展迅速,留传数千年的自酿自用的方式正逐淅淘汰。现代酿酒工厂,白酒和黄酒的包装方式主要是:瓶装,坛装,对于啤酒而言,有瓶装、桶装、听装等。在生活水平较低的七、八十年代前,广大的农村地区及一部分城市地区卖的如果是坛装酒,一般要自备容器。但瓶装酒在较短时期内就得以普及,故百姓家庭以往常用的的贮酒器、盛酒器随之而消失,饮酒器具则是永恒的。当然在一些地区,自酿自用的方式仍被保留,但已不是社会的主流。民间所饮用的酒类品种在最近几十年中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十多年前,酒度高的白酒无论在农村还是城市,一直都是消耗量最大的,黄酒在东南一带普遍。在八十年代之前,啤酒的产量还很少。但八十年代后,啤酒的产量飞跃发展,一跃而成为酒类产量最大的品种。葡萄酒、白兰地、威士忌等的消费量一般较小。酒类的消费特点决定了这一时期的酒具有以下特点:小型酒杯较为普及。这种酒杯主要用于饮用白酒。酒杯制作材料主要是玻璃、瓷器等,近年也有用玉,不锈钢等材料制成。中型酒杯,这种杯既可作为茶具,也可以作为酒具,如啤酒、葡萄酒的饮用器具。材质主要是以透明的玻璃为主。有的工厂为了促进酒的销售,将盛酒容器设计成酒杯,得到消费者的喜爱。酒喝完后,还可以作为杯子。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罐装啤酒越来越普及,这也是典型的包装容器和饮用器相结合的例子。洋酒从清末开始引入中国,饮酒方式和饮酒器具也传入我国。西方人饮酒,在不同的场合下,饮用不同的酒,则要选用适宜的酒杯,不能随便乱用。洋酒酒具在一些较为高档的餐饮场所得到应用。餐饮场所,分高、中、低等几档。高档餐饮场所由于销售的酒大多为洋酒类,故饮酒器具有西方化的特点。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些高档场所所使用的酒具逐步在民间得到一定的认可,但并不普及。餐饮场所中的酒具以星级宾馆或饭店较为规范。在二星级宾馆以上的场所,必须具备酒吧。星级越高的宾馆,其酒吧的规模就越大,设施越齐全,豪华,酒的价格越高。理所当然,其酒具就更加齐全和规范化。目前在酒吧所售的酒,以洋酒居多,品种主要有白兰地、威士忌、兰姆酒、杜松子酒、俄得克、香槟、利口酒等。鸡尾酒也较为普遍。不同的酒,用不同的酒杯,这是酒吧工作人员的基本常识。酒杯种类繁多,造型各异,这有历史、地域等方面的原因,同时,也反映了一定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在对外交往中,正确使用好酒杯是非常重要的。饮用不同的酒,选用不同的酒杯,杯的容量是最为重要的,历史上用盎司(英语是Ounce,简写成oz)作为酒的液量单位。英美单位制都有这一单位,略有不同,如英制1盎司为28.41 ml;美制1盎司为29.57 ml。16盎司折合1品特(美制)。现在推行国际单位制,用毫升数表示酒具的容量。30ml代替原先为1盎司的容量。以下是常见的酒杯容量:威士忌纯饮杯(Whisky Line) 1.5 ~ 3 oz 雪利和波特杯(Sherry & Port) 2 ~ 3 oz 甜酒杯(Liqueur) 1 ~ 1.5 oz 白兰地专用杯(Brandy Snifter) 3 ~ 8 oz 鸡尾酒杯(Cocktail) 2 ~ 4.5 oz 酸酒杯(Sour Cocktail Glass) 4.2 ~ 6 oz 香槟鸡尾酒杯(Champagen Cocktail Glass) 4.5 ~ 6 oz 古典杯(Old Fashioned) 6 ~ 8 oz 哥连士杯或高杯[Collins (or Tall Glass)] 10 ~ 12 oz 冷饮杯[Cooler (or Tall Glass)] 15 ~ 16.5 oz 海波杯(Highball) 6 ~ 10 oz 啤酒杯(Beer) 10 ~12 oz 生啤酒杯(Mug) 12 ~ 32 oz 水杯(Water Glass) 10 ~ 12 oz

简介中外酒器博物馆,系我国首位酒瓶文化学者、酒器收藏家、大世界基尼斯纪录创造者――李福民先生与曲阜明故城共同创建。该馆以古今中外酒器收藏、研究、展示、交流为主。藏品时间跨度七千年,产地遍布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馆藏酒瓶酒具、字画印章等精品一万余件。为全国唯一,世界之最。馆内设外国酒瓶展厅、古代酒瓶展厅、

现代酒瓶展厅、儒家酒瓶展厅、名人名企酒瓶展厅。分为伟大领袖、百年小平、儒瓶系列、黑瓷金刚、名家挥毫、田舍酒香、史河采贝、外域集珍等三十个专题。汇中华艺术酒瓶之大成、集外国酒类包装之精华。本馆除收藏展示酒瓶、酒具这一珍贵的人类文化成果外,还设有中外酒器交流中心、中外酒瓶文化研究所,定期举办酒文化研讨、酒类藏品交流;为广大游客、酒类企业与酒文化爱好者,提供观赏与交流的平台。人称艺术酒瓶不仅是无声的诗,立体的画,凝固的音乐,含情的雕塑,不朽的艺术;而且是历史的足迹,生活的缩影,民族的品牌,国家的名片。相信大家在参观后,定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美的启迪,产生深层的人生感悟。

为进一步促进北京民间酒器收藏的深入健康发展、带动全国的酒器收藏热情、繁荣北京潘家园旧货市场中心酒器收藏品交易活动,5月12日,由北京收藏家协会和北京潘家园旧货市场中心联合举办了“潘家园首届北京酒器收藏精品展”,此次活动将延续到5月20日。本次活动有以下几个特点:一、这次集中诸多酒器藏家公开展示中外酒器收藏品,在北京尚属首次,在全国也是首屈一指。展览的主题是宣传和弘扬“酒文化”,展出的近千件中外现代酒器都是精品或珍品,主要是从北京地区孙昭达、邢富坤、杨连新、崔绍松、韩宽、彭介常和曹传华等7位酒器收藏家收藏的1万多个酒器中遴选出来的。展品种类繁多,千姿百怪,造型有人物、动物、植物、军械、生活用品、景观、交通工具等;材质有竹、牛角、陶、瓷、玻璃等;装饰工艺有青花、青瓷、彩绘、镂雕、堆塑等;展品中最大的酒瓶6000毫升(12斤),最小的只有20毫升。这些展品无论从造型上、材质上、文化内涵上和制作工艺上,都充分体现了现代和当代酒器的最高水准,是一次了解酒器知识、陶冶酒器文化情操的极好机会;也是对我国的酒文化收藏起到实实在在的补充作用。北京是全国收藏酒器精品最多的城市,这次展览,使参观者大开眼界,并为之震惊。展品中由彭介常收藏的一只八国联军侵华遗留下来的荷兰酒瓶和孙昭达收藏的一只“纪念侯宝林诞辰85周年”手绘青花长颈瓶,虽然看似一般,但由于意义深刻,引起了人们的特别关注。通过参观,深切感受到酒器收藏的魅力及其珍贵的历史文化价值。二、展览期间开展了“您最喜爱的酒器”评选活动,由广大参观者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确定获奖酒器。其中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奖品为大小不一的神州火箭造型的酒瓶。三、展览期间来自京内外的藏友们还进行了小规模的酒器交易、互换。四、最后一天将进行精美酒器竞卖活动。五、这次酒器收藏精品展和交流活动,在潘家园旧货市场中心是首次举办,这是一次新的尝试,展览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关注。仅开幕的前两天,就接纳参观者数千人;亲临现场指导的有关方面的领导有:中国收藏家协会副秘书长兼烟酒茶艺收藏专业委员会主任钱宪顺、烟酒茶艺收藏专业委员会常务主任徐宏和李桂芳、北京收藏家协会副秘书长李俊等。参加本次活动的主要是北京地区的酒器收藏爱好者,但也吸引了山东、河南、河北、安徽、内蒙等外省市的酒器收藏家、酒器收藏爱好者,发现了一批新的酒器收藏家。为酒器收藏爱好者提供了一个鉴赏藏品、交流交易、共叙友谊的平台。这次活动也引起了不少媒体的关注,到现场采访或报道的有《北京日报》、《北京晚报》、《法制晚报》、《京华时报》、《新京报》、《竞报》、《为您服务报》、朝阳区有线电视台等十几家媒体。中外酒器文化协会、山东德州酒器收藏协会、中外收藏网、中华烟酒招商网等协会、网站、收藏家个人纷纷以各种形式表示祝贺。石家庄市的藏友高文志送了两幅书法轴,上书“酒行万里路,瓶交天下友”、“中国酒器美,瓶安醉人生”,表达了所有藏友的心声。通过本次活动,进一步营造了酒器收藏界团结和谐、快乐收藏的氛围,对推动我国酒器收藏事业的蓬勃健康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为酿酒业和陶瓷业也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高中语文 2.5《苏轼词两首》中国古代酒器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4

中国古代酒器 (1)尊(zūn):古代盛酒礼器,用于祭祀或宴享宾客之礼,后泛指盛酒器皿。敞口,高颈,圈足。尊上常饰有动物形象。《说文》:“尊,酒器也。《周礼》六尊:牺尊、象尊、著尊、壶尊、太尊、山尊,以待祭祀宾客之礼。”段玉裁注:“凡酌酒者必资于尊,故引申以为尊卑字……”王国维《说》:“尊彝皆礼器之总名也……然尊有大共名之尊(礼器全部),有小共名之尊(壶卣罍等总称),又有专名之尊(盛酒器之侈口者)。彝则为共名而非专名。”《诗·鲁颂·閟宫》:“白牡骍(xīng,赤色马)刚,牺尊将将。” (2)壶(hú):器名。古代用以盛酒浆或粮食,后也用于盛其他液体,如酒壶、茶壶、油壶、喷壶;也指某些盛固体的容器,如冰壶、鼻烟壶。用作酒器,多为长颈、大腹、圆足。《周礼·秋官·掌客》:“壶四十,鼎簋十有二,牲三十有六,皆陈。”郑玄注:“壶,酒器也。”《公羊传·昭公二十五年》:“国子执壶浆。”何休注:“壶,礼器。腹方圆口曰壶,反之曰方壶。有爵饰。”后代用“箪食壶浆”指犒劳军旅。 (3)爵(jué):古代酒器,青铜制,有流、鋬(pàn)、两柱、三足,用以盛酒和温酒,盛行于商代和周初。《说文》:“爵,礼器也。象爵之形,中有鬯(chàng,黑黍)酒,又持之也,所以饮。”段玉裁注:“古说今说皆云爵一升。《韩诗》说爵、觚、觯(zhì)、角、散,总名曰爵。”《礼记·礼器》:“贵者献以爵,贱者献以散。”郑玄注:“凡觞,一升曰爵,二升曰觚,三升曰觯,四升曰角,五升曰散。” (4)觚(gū):青铜制。喇叭形,细腰,高圈足,腹和圈足上有棱。盛行于殷代及周初。陶制的多为随葬器物。《说文·角部》:“觚,乡饮酒之爵也。一曰觞受三升者谓之觚。” (5)觯(zhì):用陶、木、兽角或青铜等质料制成。形状最多,通行者多为圆腹侈口,圈足有盖。容三升,一说容四升。盛行于殷代及周初。《说文·角部》:“觯,乡饮酒角也。觯受四升。” (6)角(jué):青铜制,容四升,形似爵而无柱与流,两尾对称,有盖。用以温酒和盛酒,出现于商代和西周初期。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角部》:“疑古酒器之始,以角为之,故觚、觯、觞、觥等字多从角。”角由盛酒器发展为饮酒器。早期的角,细腰、平底、圆足有圆孔,宽把手。角的口部呈前后两只尖角形,前角略高,后角稍低,下有一个带附饰的筒形流,宜酌而不宜吸饮。其整体形状与爵相似,但无柱,也无便于吸饮的流。角用于盛酒、温酒和饮酒,同时它又是一种量器。 (7)散(sǎn):容量为五升,除以漆涂面外,不用别物装饰。《周礼·春官·鬯人》:“庙用脩,凡山川四方用蜃,凡裸事用概,凡副事用散。”郑玄注:“脩、蜃、概、散皆漆尊也……概尊以朱带者,无饰曰散。” (8)觥(gōng):即觵。酒器。《说文》:“觵,兕牛角可以饮者也。从角,黄声。”王国维《说觥》:“是于饮器中为最大……”。古代酒器。初用兽角,后亦多用铜、玉、木、陶等制作。青铜制品器腹椭圆,有流及鋬,底有圈足。有兽头形器盖,也有整器作兽形的,并附有小勺。容五升,一说容七升。盛行于商代及西周初期。后世用指酒器。常被用作罚酒。如《诗经·周南·卷耳》:“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欧阳修《醉翁亭记》:“射者中,奕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9)杯(bēi):桮的简化字。椭圆形,是用来盛羹汤、酒、水的器物。杯的质料有玉、铜、银、瓷器,小杯为盏、盅。 (10)卮(zhī):巵的简化字,一种圆筒状的有把手和三个小脚的饮酒器。《玉篇·巵部》:“巵,酒浆器也,受四升。”《战国策·齐策二》:“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巵酒。”《史记·项羽本纪》:“卮酒安足辞”。

古代酒器酒具欣赏隋唐: 古代酒器

古代酒器酒具欣赏隋唐:古代酒器古代酒器酒具欣赏隋唐: 古代酒器 话题:古代酒器墓志铭酒器 隋唐酒器:绿釉联体壶规格:高18.6厘米Height18.6cm出处:唇边的微笑:酒具年代:唐代TangDynasty类型质地类型:陶器功用类型:酒具栏目关键词:隋唐酒器收藏地: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考古博物馆洛阳分馆中文名称:绿釉联体壶英文名称:Green—glazedtwinhu介绍唐代釉陶精品该壶是出土于河南洛阳西工区的一件唐代釉陶精品。白胎绿釉,釉色鲜亮明快。壶口呈深盘状,细颈,颈有凹弦纹两周。颈下两壶体相联,壶上有把柄,柄首为一凤头,向上衔住壶口沿。两壶体所饰花纹相同,分别为凹弦纹、葵花纹、连珠纹、覆莲纹等,两壶体中间联接处亦饰葵花纹和连珠纹。双腹联体壶的一般形态双腹联体壶是隋时新出现的一种新器类。此类器给人印象最深的除双联腹外,就是别致的壶把柄了。有的把柄为龙形,有的为凤形,以龙形者较为常见,而凤形者则较稀少。洛阳出土的这件绿釉联体壶即以双凤首为把柄,弥足珍贵。 ============================================== =====================================隋唐酒器:舞马银壶规格: 高18.5 厘米 Height 18.5cm出处: 唇边的微笑:酒具年代: 唐代 Tang Dynasty类型质地类型: 其他金属器功用类型: 酒具栏目关键词: 隋唐酒器收藏地: 陕西省博物馆中文名称: 舞马银壶英文名称: Silver hu with design of jumping horse介绍骏马醉舞伴酒兴此银壶1970年自西安市南郊何家庄的唐代金银器窖藏坑出土,扁圆腹,莲瓣纹壶盖,弓形提梁,一条细链连结着壶盖与提梁。壶底与圈足相接处有“同心结”图案一周,系模仿皮囊上的皮条结。圈足内墨书“十三两半”,是壶的重量。壶腹两侧用模具冲压舞马图,马肥臀体健,长鬃披

葡萄酒酒具大全

葡萄酒酒具大全 酒刀 酒刀,即红酒酒刀(葡萄酒开瓶器)。又称小刀开瓶器,多功能开瓶器。 酒刀种类 不锈钢砂光刀,镶木虾头刀,双钢头酒刀,各种动物造型酒刀(如海马型,食蚁兽,鹦鹉头,鱼形等)。 侍者之刀,因为这种酒刀上带有一把用于切开封帽的折刀,而且很小巧,方便放到侍者的上衣口袋里,几乎全世界餐厅的侍者都使用这种类型的酒刀开红酒。一件小巧的工具就可以完成切下封帽和打开木塞的工作,而且可以完成得很酷,很潇洒。用它开酒时,先用锯齿形折刀把封帽切下,将螺丝锥旋入木塞,借助旁边的杠杆把木塞拉出。 开红酒是一种优雅且有一定技巧的动作。一般应先将酒让客人观看,并说出酒的产地和年份,展示面应使客人直观地看到酒的标签。开瓶时先用割纸器从瓶口外凸处将封口割开,除去上端部分。接着对准中心将螺旋锥慢慢拧入软木塞,然后扣紧瓶口,进而平稳地将把手缓缓拉起,将软木塞拉出;当木塞快脱离瓶口时,应将瓶塞轻轻拉出,这样就不会发出大的响声——整个开瓶过程中都应尽量保持安静。开瓶取出软木塞,让客人看看软木塞是否潮湿,若潮湿则证明该瓶酒采用了较为合理的保存方式,否则,该瓶酒很可能会因保存不当而变质。客人还可以闻闻软木塞有无异味,或进行试喝,以进一步确认酒的品质。在确定无误后,才可以正式倒酒。 使用酒刀,抓住小诀窍,就可以有技巧地拔出软木塞。基本原则为,在旋转开瓶器时要使其底部与瓶口密合,并保持垂直的角度向下转,才不易使木塞断裂。开瓶时若不慎使木塞断裂或滑入瓶颈中,可将酒瓶倾斜,将螺旋钻以对角线方向插入木塞,再轻缓地向外拔出断裂的软木塞。 选择工具 如果喜欢慢慢的拔出瓶塞,可以用侍者常用的那种便携式的酒刀。如果喜欢更快速的开启酒瓶,那么专用的开瓶机是首选。不论喜欢用哪种酒刀,螺杆部分不能仅在表面为螺旋型必须是整体成螺旋型,这样它能够抓住整个瓶塞。 侍者常用的酒刀是专门为红酒爱好者准备的。虽然使用这种酒刀要经过练习才能熟练掌握技巧,可它是打开酒瓶最浪漫的方式。这种酒刀行如

第二章酒器文化

第二章酒器文化 饮酒须持器,古人云,“非酒器无以饮酒,饮酒之器大小有度”。也就是说有了酒,就要有酒器。 说到饮酒之器,我们不禁想起文学作品中常出现的情景。从成语中的“觥筹交错”,从书圣王曦之“曲水流觞shāng”饮酒(觞古代的酒杯,永和九年(353年)三月初三上巳日,晋代有名的大书法家、会稽内史王羲之偕亲朋谢安、孙绰等42人,在兰亭修禊后,举行饮酒赋诗的“曲水流觞”活动,引为千古佳话。这一儒风雅俗,一直留传至今。当时,王羲之等在举行修禊祭祀仪式后,在兰亭清溪两旁席地而坐,将盛了酒的觞放在溪中,由上游浮水徐徐而下,经过弯弯曲曲的溪流,觞在谁的面前打转或停下,谁就得即兴赋诗并饮酒),诗仙李白“会须一饮三百杯”,到苏东坡“一樽还酹江月”(酹lei,把酒浇在地上,表示祭奠),再到李清照“三杯两盏,怎敌他、晚来风急”……直至江湖豪杰“以瓢沽酒”或“大碗筛酒”。 上面提到的觥、觞、樽、“杯、盏、瓢、碗等等,皆是饮酒器具。只不过时代不同而饮者有别,上古之人临池用手掬捧而饮,草莽英雄瓢舀碗盛豪饮,文人雅士持杯把盏酌饮。 这些酒器标志着我国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反应酒的文化和工艺水平,酒器作为中国源远流长酒文化的实物见证者,不仅可让人追忆到历史文明的遗风,而且让人依稀可见前人生活习俗、审美价值的风韵,所以酒器作为酒文化的一部分同样历史悠久,千姿百态。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酒器的生产也不断发展变化。酒器的制作无论在技术,材料,酒器的外型等均产生相应的变化,故产生了种类繁多,今人目不暇接的各种酒器。 一、酒器分类 (一)按照用途分类 1、盛酒器:古有尊、觥gōng、彝yí、瓿、晕、卣yǒu。现有罐、桶、壶、瓶等。 2、温酒器:古代的晕、岙ào,既是盛酒器又是温酒器。现代有锡壶、烫酒器等。

古代食器、酒器、量器知识

食器 簋:【Guǐ】读作“诡”,是中国古代用于盛放煮熟饭食的器皿,也用 作礼器,流行于商朝至东周,是中国青铜器时代标志性青铜器具之一。簠:【fǔ】是古代祭祀和宴飨时盛放黍、稷、粱、稻等饭食的器具。甗:【yǎn】读作“演”,是中国先秦时期的蒸食用具,可分为两部分,下半部是鬲,用于煮水,上半部是甑,两者之间有镂空的箅,用来放置食物,可通蒸汽。 鬲:【lì】一种古代煮饭用的炊器,有陶制鬲和青铜鬲。青铜鬲最初是依照新石器时代已有的陶鬲制成的。其形状一般为侈口(口沿外倾),有三个中空的足,便于炊煮加热。青铜鬲流行于商代至春秋时期。甑:【zèng】读作“赠”,是中国的蒸食用具,为甗的上半部分,与鬲通过镂空的箅相连,用来放置食物,利用鬲中的蒸汽将甑中的食物煮熟。盨:【xǔ】,古代盛食物的铜器,椭圆口,有盖,两耳,圈足或四足。镬:【huò】是古代煮牲肉的大型烹饪铜器之一。古时指无足的鼎。今南方称锅子叫镬。有三个足架空,可以燃火,两耳用铉(铜钩)和扃“jiong” (横杠)抬举 酒器 觥:(音同“工”)是中国流行于商朝晚期至西周早期的酒器。 觯:(读作“志”)是中国古代礼器中的一种,做盛酒用。流行于商朝晚期和西周早期。商朝时,觯为小瓶形状,大多有盖子,圆腹,侈口,圈足。西周时出现方柱形的觯,春秋时演变成长身,形状像觚。 斝:(【jiǎ】,音同“甲”)是中国古代用于温酒的酒器,也被用作礼器,通常有青铜铸造,三足,一鋬(耳),两柱,圆口呈喇叭形。由商汤王打败夏桀之后,定为御用的酒杯,诸侯则用角。 卣:(【yǒu】读作“有”)是一种器皿。具体出现时间是未知,盛行使用

时期为商代跟西周时期。当时用来装酒用。所以外观上大部分是圆形, 椭圆形,底部有脚,周围雕刻精美的工艺图案。 盉:(【hé】读作“和”)是古代盛酒器,是古人调和酒、水的器具,用水来调和酒味的浓淡。 觚:(读作“孤”)是中国古代一种用于饮酒的容器,也用作礼器。圈足,敞口,长身,口部和底部都呈现为喇叭状。觚盛行于商代和西周。角:【jué】古代酒器,青铜制,形似爵而无柱,两尾对称,有盖,用 以温酒和盛酒。 水器 罍:(【léi】读作“雷”)是商朝晚期至东周时期大型的盛酒和酿酒器皿,有方形和圆形两种形状,其中方形见于商代晚期,圆形见于商朝和周朝初年。匜:(【yí】读作“仪”)是中国先秦礼器之一,用于沃盥[guàn]之礼,为客人洗手所用。周朝沃盥之礼所用水器由盘、盉组合变为盘、匜组合。瓿:(【bù】读作“布”)盛酒器和盛水器,亦用于盛酱。流行于商代至战国。器型似尊,但较尊矮小。圆体,敛口,广肩,大腹,圈足,带 盖,有带耳与不带耳两种,亦有方形瓿。 量器 斛:(【hú】读作“胡”)中国旧量器名,亦是容量单位,一斛本为十斗,后来改为五斗。古代常用容量单位由小到大有升、斗、斛(石)、釜、钟,通常学者们认为斛和石相通。 石:【dàn】]中国市制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重量单位,一百二十市斤为一石。 龠:(【yuè】读作“月”)量器名。等于半合本。起于黄钟之龠,二龠为合,十合为升,十升为斗,十斗为斛。——《汉书·律历志》。

中国酒器的历史

中国酒器的历史 酒器是酒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酒文化的实物载体。可以说,专门的酒器的出现,正是酒成为一种文化现象的典型特征。 综合现代考古资料,我们可以发现,中国酒器的发展历史,大致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 一、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青铜器时代早期,这一阶段主要流行陶质酒器;二、商周至春秋战国时期主要流行青铜酒器,同时流行陶质酒器;三、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流行青铜酒器,陶质酒器仍广泛使用;四、隋唐至辽金西夏时期主要流行瓷质酒器,并辅以金、银、铜、玉等质地酒器;五、元明清至民国时期瓷质酒器空前普及,金、银、铜、锡、玉质酒器也有相当数量,清代后期玻璃酒器开始逐渐使用。 除此之外,木质酒器、骨角质酒器及皮质酒器,自酒类出现后一直与北方民族始终伴随,贯穿于新石器时代至近代的各个历史时期,反映了北方的自然环境、经济条件和草原民族的饮食生活习俗,带有着鲜明的北方草原民族的特色。 以历史朝代为线索,中国古代酒器的演变轨迹是新石器时代至夏代,以陶酒器为主,铜、漆酒器为辅。秦汉时期以漆酒器为主,铜、玉酒器次之。魏晋时期以瓷酒器为主,玉酒器次之。唐宋至明清时期仍然以瓷酒器最为流行,而金银和玉酒器亦相当兴盛。由此我们可以将中国的酒器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新石器时期,流行陶酒器,以鬻、盂、杯、壶、晷、爵为主要器类,出现铜、漆酒器。 第二阶段,夏商和两周时期,流行青铜酒器,主要器类有爵、霹、觚、矗、壶、尊、彝、量、瓿等。此外,也还有使用陶酒器的,如商代晚期以陶觚、爵为主的酒器组合,还有原始磁砖、瓷墨、漆觚、漆基和象牙杯等。 第三阶段,东周和秦汉时期,大体上是青铜酒器和漆酒器并重。青铜酒器主要有壶、鉴、缶、尊、瑶、锺、钫等,另外还有著名的青铜合卺杯:漆酒器主要有耳杯、樽、卮、扁壶、枋、木重。青铜酒器和漆酒器的消长关系是青铜酒器逐渐衰微,漆酒器日益兴盛。 第四阶段,魏晋至隋唐时期,瓷酒器日渐发达,包括有壶、尊及各式酒杯、杯子、注子、温碗等,玉酒器逐步繁荣,主要是耳杯、杯盏等。除瓷酒器和玉酒器主领风骚外,金银酒器也羽翼渐丰,争奇斗艳,器形主要以壶、盏、杯为大宗。漆酒器迅速败落,黯然失色。 第五阶段,宋元至明清时期,瓷酒器完美普及,主要器形有经瓶、梅瓶、执壶、温碗、高足杯、压手杯等,金、银、玉酒器光彩不减,器形主要是饮酒器和注酒器,如杯、盏和执壶等。除此之外,还有温酒器和娱酒器等,却仍不为大众所奢望,器形主要是酒杯。

酒器

酒器 酒器指用来盛酒用的器具在我国古代,酿酒业的发展,使得各种不同类型的酒具应运而生,在商代时,由于青铜器制作技术的提高, 我国的青铜酒器达到前所未有的繁荣。商代以后,青铜酒器逐渐衰落,到战国、秦汉之际。青铜酒器主要有爵、角、觚、觯、斝、尊、壶、卣、方彝、觥、罍、卮、瓿、盉、枓、勺、禁等。在我国的南方,用木胎涂漆工艺制作的漆制酒具逐渐流行, 其形制也基本上继承了青铜酒器的形制。有盛酒器具,饮酒器具,在饮酒器具中,漆制耳杯是常见的一种。耳杯,又称“羽觞”“羽杯”等,是古代的一种饮器。可用来饮酒,也可盛羮。耳杯通常的形状为椭圆形,平底, 两侧各有一个弧形的耳。“羽觞”名称的来由,主要是因为它的形状像爵,两耳像鸟的双翼,另外,还有一种观点认为, 在饮酒时, 杯上可插上羽毛, 意在催人快速饮酒, 所以称为“羽觞”。耳杯自战国开始出现后,非常盛行,并且一直延续到晋代.在目前出土的历代耳杯中, 多为木胎涂漆的漆器耳杯, 保存得也最完整,此外,还有两耳上鎏金铜饰或者用陶、玉、铜等材质制作的耳杯。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耳杯,制作精美,且书有“君幸食”、“君幸酒”字样。由于在古代,漆器还是财富和地位的象征,因此,能够用漆器耳杯饮酒的多是贵族阶层。古代酒器就其用途,分为贮酒器、盛酒器和饮酒器三类。青铜酒器是贵族之具,多用于皇室贵族间的宴飨、朝聘、会盟等礼仪交际场合,就像是一种高档的道具;而用于陪葬的青铜酒器,便如同铭功颂德的纪念物品。所以现在我们见到的商代酒器,或出土或传世,都属于这类高档品。 饮酒须持器。古人云,“非酒器无以饮酒,饮酒之器大小有度”。中国人历来讲究美食美器,饮酒之时更是讲究酒器的精美与适宜,所以酒器作为酒文化的一部分同样历史悠久,千姿百态。说到饮酒之器,我们不禁想起文学作品中常出现的情景。从成语中的“觥筹交错”,直至江湖豪杰“以瓢沽酒”或“大碗筛酒”,从书圣王曦之借“曲水流觞”饮酒,诗仙李白“会须一饮三百杯”,到苏东坡“一樽还酹江月”,范仲淹“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也”,再到李清照“三杯两盏,怎敌他、晚来风急”……诗文中的“觥”“樽”“杯”“盏”等等,皆是饮酒器具。只不过,时代不同而饮者有别,上古之人临池用手掬捧而饮,草莽英雄瓢舀碗盛豪饮,文人雅士持杯把盏酌饮。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酒器的制作技术,材料,酒器的外型自然而然会产生相应的变化;故产生了种类繁多,今人目不暇接的酒器。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酒器的制作技术,材料,酒器的外型自然而然会产生相应的变化;故产生了种类繁多,今人目不暇接的酒器。按酒器的材料可分为: 天然材料酒器(木,竹制品,兽角,海螺,葫菇)。陶制酒器青铜制酒器漆制酒器瓷制酒器玉器,水晶制品金银酒器锡制酒器景泰蓝酒器玻璃酒器铝制罐不锈钢饮酒器袋装塑料软包装,纸包装容器。 远古时期的人们,茹毛饮血,火的使用,使人们结束了这种原始的生活方式,农业的兴起,人们不仅有了赖以生存的粮食,随时还可以用谷物作酿酒原料酿酒。陶器的出现,人们开始有了炊具;从炊具开始,又分化出了专门的饮酒器具。究竟最早的专用酒具起源于何时,还很难定论。因为在古代,一器多用应是很普遍的。远古时期的酒,是未经过滤的酒醪(这种酒醪在现在仍很流行),呈糊状和半流质,对于这种酒,就不适于饮用,而是食用。故食用的酒具应是一般的食具,如碗,钵等大口器皿。远古时代的酒器制作材料主要是陶器、角器、竹木制品等。早在公元六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文化时期,已出现了形状类似于后世酒器的陶器,如裴李岗文化时期的陶器。(1)南方的河姆渡文化时期的陶器也能使人联想到在商代时期的酒具应有相当久远的历史渊源。(2)酿酒业的发展,饮酒者身份的高贵等原因,使酒具从一般的饮食器具中分化出来成为可能。酒具质量的好坏,往往成为饮酒者身份高低的象征之一。专职的酒具制作者也就应运而生。在现今山东的大汶口文化时期的一个墓穴中,曾出土了大量的酒器(酿酒器具和饮酒器具),据考古人员的分析,死者生前可能是一个专职

古代酒器

古人饮酒,十分注重礼仪,每逢重大的祭祀活动,除设有专职的祭祀官——祭酒、录事、监酒之外,对祭祀用的器皿也非常讲究。东汉末年,班固著汉书,其中就记有“舜祀宗庙用玉斝,其饮器欤。”其意思说:“舜当政时,在宗庙前举行的祭祀活动饮酒都要用玉制的斝”。禹以后的夏朝,大量使用的是陶器。公元二十世纪的七十年代,在山东省济南附近的城子崖旁曾发现4800多年前的古城遗址。经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珍贵的黑陶,其中有许多陶制的酒器,到了商朝,随着冶金术的进步,青铜器的出现,王公贵族们使用的酒器也由陶器改为青铜器,器型也更为复杂。经考古发掘,博物馆中现存的青铜酒器就有多种器型。其中最常见的有: 1.爵:青铜器,上有二柱、下有三足。 2.觚(音Gu):青铜器上有喇叭状园口,细腰,下有园盘状高圈足。 3.觥(音Gong):青铜器,较觚矮,腰呈椭圆形,有兽头型盖,或者整个器型呈兽型。 4.尊:青铜器,形状同觚,比觥较高,有方形或圆形多种样式,又泛指一切酒器。 5.觯(Zhi):青铜器,形似尊,但较小,或有盖。 6.斝(音jia):下有三足,上有二柱、与爵不同之处为圆口圆腹,状似水盂。 7.角:通俗的酒器,形状类似于爵,但无柱,造型比较简单。在《礼记》:礼器篇中载有“尊者用斝,卑者用角”。 8.斗:方形酒器,口较敞,呈碗状。 9.散:具体形状未见文字记载,考古也未见实物,据历史学者王国维考证,散即斝的别称。 10.(né):盛行于商周的青铜酒器,园口深腹有盖,状如现今茶壶加上三足。 11.卣(yoù),盛行于商周时的青铜器,有园形和椭园形两种,深腹大肚,圈足,有盖和提梁。 12.白:古时罚酒时用的杯子。形状无记载。古文中有“浮一大白”,“飞觞举白”的句子,见文选,右思《吴都赋》。 13.卮(zhi):古代的一种盛酒器,形状奇特,“卮器满则倾,空则仰,随物而变。” 14.罍(lei):古代酒器,有陶器和青铜器,形似大壶,小口,有盖,大腹,肩部有耳环。 15.斛:古时较大的一种酒器,秦以后成为一种量具,一斛即一石,南宋时改一斛为五斗。 除以上数种酒器之外,另有、觞、盅、簋、、盂、壶、瓮、海、杯等多种酒器。还有一种皮制的口袋,称做“鸱夷”,汉书;陈遵传注释,鸱夷,腹大如壶,尽日盛酒。 古时的酒器“壶”也不同于现代的茶壶、酒壶,壶的器型较大。由于各种酒具器型不同,容量也有大小,有文字记载,一升为爵,二升为觥(也有文字称二升为斛),三升为觯,四升为角,五升为散,一斗为壶。壶的形状类似于现代的葫芦状广口大花瓶,有方形或圆形,古人饮酒时做投壶之戏,将箭投入壶中以赌胜负,负者饮酒,即指此壶。至于商周时期各种酒器的容量,没有准确的文字记

古代酒器孤品麒麟温酒器

古代酒器孤品麒麟温酒器 麒麟温酒器,我国古代酒器中的孤品,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泸州的典型性代表器物。产于汉代,质地青铜,泸州市纳溪区上马镇出土,距今2000多年历史,系国家一级文物精品。它的出土,对研究川南地区经济发展史及泸州酒文化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深厚的文化影响。 古代酒器孤品麒麟温酒器 麒麟温酒器的来历至今是谜 1986年冬,上马镇出土了一件文物。时隔20年后,时任原

纳溪县文教局文化股工作员、现任纳溪区委宣传部宣传科科长的王兵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当他搜集到此件文物时完全惊呆了——第一感觉造型非常精美,年代久远,铸造工艺精致。仔细一看,这件文物集中了狮、虎、鹿、豹、龙等吉祥动物的造型。他初步判断这件文物是汉代的青铜器。而功能主要是用来温酒用。古人喝酒一般有一个习惯,喝前都要温一下,特别是冬天的时候。随后,王兵按照文物命名的原则和传统习惯,结合中国青铜文化的特点,初步对这件文物进了命名——麒麟温酒器。 麒麟温酒器运回纳溪后,文教局沸腾了,纷纷惊叹温酒器的造型精美。经测量,这件文物长 35厘米,宽27.5厘米,高26厘米,重整整9公斤。在正 式命名上,有的说像麒麟,有的说像龙,有的说像狮子,有的说像豹子。一时间,众说纷纭,此件文物的命名也搁置了下来。当年,原纳溪县文物普查结束后,王兵同志在广泛征求文教局全体同志意见建议的基础上,报经文教局领导同意,正式将此件文物命名为麒麟温酒器,交县文管所管理。前几年,由于我区保管条件有限,区文管所将麒麟温酒器上交市博物馆代为保管。

事后,有关专家产生了疑问:为什么在上马这个地方会出现麒麟温酒器呢?一直以来,这个谜都没人解开。从出土此物的地址分析,据当地年龄最大的老人讲,他们也未听前人讲此地是什么地方,传说好象过去是一座庙宇,但无任何文字记载。只是从现在一片绿绿油油的庄稼地上,依然可见碎瓦、断石和一壁陈旧的石堡坎,一段陈旧的石排水槽可以断定这里应是古人活动的遗址。从民间的风俗习惯看,出土地前面有一条小河环绕而行,左右山脉相拥,凸现一片台地,风和水都说明这里应是修房建屋的好地方。当地的老人还说,在温酒器发掘地一公里的地方,一直都有一个酒厂,从老人们记忆开始,那个地方就一直都是酒厂。但是,何时建设?建设何用?何时又消失?是什么原因?麒麟温酒器究竟为谁 人所造?……都让人产生无尽的遐想。 青铜铸造工艺集成之大作 器物为饮酒时温酒用具,以吉祥物麒麟为基本造型。麒麟温

中国古代器皿名称与器形

中国古代器皿名称与器形 鼎拼音dǐng 部首“鼎” 本义:古代烹煮用的器物置于宗庙作铭功记绩的礼器。 描述:青铜制,三、四足两耳,盛行于商、周。 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说文》 鬲拼音lì部首 “鬲” 本义:古代炊器。 描述:金文字形,象饮食器具形。用于烧 煮或烹炒的锅,特指类似于鼎状的炊具。 古鼎中有三足皆空,中可容物者,所谓鬲 也。——宋·沈括《梦溪笔谈》

甗拼音yǎn 部首“瓦” 本义:古代炊器。 描述:下部是鬲,上部是透底的甑,上下部之间隔一层有孔的箅。 昆甗研,善升甗。——《汉书·百官表》注。颜师古云:“善升甗者,谓山形如甑。” 簋拼音guǐ部首“皿” 本义:古代青铜或陶制盛食物的容器。 描述:圆口,两耳或四耳。 簋,黍稷方器也。——《说文》

每食四簋。——《诗·秦风·权舆》 臣闻昔者尧有天下,饭于土簋,饮于土簠。——《韩非子·十过》 簠拼音fǔ部首“皿” 本义:古代盛食物的竹制方形器具。古代祭祀时盛稻粱的器具。左拥簠梁。——《仪礼·公食大夫礼》

盨拼音xǔ部首“皿”本义:古代盛食物的青铜制器皿。 描述:有盖和两个耳子,圈足或四足。 盨,负戴器也。——《说文》

敦拼音duì部首“攵” 本义:古代食器。 描述:青铜制。盖和器身都作半圆球形,各有三足或圈足,上下合成球形,盖可倒置。流行于战国时期。 有虞氏之两敦。——《礼记·明堂位》 豆拼音dòu 部首“豆” 本义:古代一种盛食物的器皿。 描述:形似高脚盘,或有盖。新石器时代晚期开始出现,盛行于商周时,多陶制,也有青铜制或木制涂漆的。后世也作礼器。 豆,古食肉器也。——《说文》 食一豆肉,中人之食也。——《周礼·考工记》

浅析中国酒器文化-中

浅析xx酒器文化 摘要: 酒器——顾名恩义就是盛洒的器皿.是人们储酒、盛酒、饮酒的工具。如同书法讲究文房四宝,饮茶讲究茶具配套一样,中国人历来讲究“美食不如美器”,人们饮酒是不仅讲究对象、环境、时令、而且讲究酒器的精美与否、适宜与否。 关键词: 酒器历史变迁 古今中外,酒已经渗透到了包括政治、经济、文学、艺术、饮食、养生等各方面在内的社会生活中。有酒必有酒器,酒器作为酒文化的重要载体,同酒文化一起,共同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酒器同样也盛载了我国历史中各个朝代的历史背景、生活环境、风俗习惯、价值观念等。因而酒器的生产与发展几乎与酒一样渊源流长、千姿百态,大概经历了五个历史时期。 炎帝初创期 炎帝先民在发明人工谷物酒的同时,也发明了最早的酒器——陶制酒器。这是我国酒器的初创时期。属于仰韶文化的陶制酒器,多绘有彩色图案造型生动别致,不仅有使用价值,还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是中国文化艺术的开端。从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商代,出现了白陶酒器。 目前可确知的人工史前酒器,从质料上分为陶酒器和漆酒器梁总,其中以陶酒器为大宗。陶酒器从陶色上可分为彩陶、灰陶、红陶、白陶、黑陶等。新石器时代不同地区的考古学文化之间差异很大,地方特色较为浓厚,表现在陶酒器的器形和组合上也各不相同。史前时期总的生产力水平较为低下,美酒对于一般民族成员来说是一种不可多得的奢侈品,而较为精美的酒器也多出现在大型墓葬中。史前的整个酒器家族,虽也盛、温、斟、饮齐全,但器形上似乎还没有完全脱离大自然的怀抱,显得纯朴可爱,散发着泥土的气息。 商周形成期

殷商、西周时代,是中国青铜文化繁荣鼎盛时期,也是我国酒气的形成期,青铜酒器是这两个时代最为流行的酒器。根据容庚《殷周青铜器通论》分类统计,在50类青铜器中,酒具占24类。而且每类酒具有多种式样。商周青铜酒器的纹饰、造型、铭文,不仅体现了奴隶社会的礼治观念,也体现着当时人们对美的执着最求,给后来的雕刻艺术、书法艺术带来很大的影响。 春秋战国时期,是陶质、青铜质酒器逐步向铁质酒器过渡的时期。 xx发展期 秦汉时期是我国酒器的发展时期。至汉代,我国的酒具已经基本定型,主要分为饮酒器、取酒器、盛酒器和贮酒器四大类。汉代的漆制酒器发展成汉代酒器的主流。这时期的漆质酒具在继承战国漆器的艺术风格上有所创新,无论在造型、纹饰、色彩等方面都带有漆、木制品的特性美。漆器工艺是我们祖先又一伟大发明,古人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发现用漆树割取的天然液汁,用它作涂料有耐潮、耐高温、耐腐蚀等特殊功能,又可以配制出不同色彩,光彩照人,这一发明在汉代达到辉煌。这时期漆器是以黑红为主色,漆器品种繁多,漆器图案根据不同的器物,以粗率简练的线条或繁缛复杂的构图表现,增强 人或动物的动感与力度。同时金、银、玉也在少数使用中,只是上层贵族和富人使用。 这一时期的酒具品种多样,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有些不同质地的酒具还相互仿制。 汉代酒具除了漆制酒器外,还有陶器、青铜器、玻璃杯、玉杯、海螺杯等。汉以后,瓷制酒器渐多。 唐代成熟期 唐代的饮酒器主要是杯和觞。唐代最有名的酒杯是用玉琢成的“夜光杯”。唐代的取酒器成“杓”,多为木质,用杓取酒入杯的动作称“斟酒”;盛酒器主要是樽。樽多用铜制,故称为“金樽”。樽即可盛酒,亦可温酒;酒壶由茶壶演变而来,多为执柄带流嘴壶,壶是用来贮酒的,用它取回酒来还得倒入樽中加温。

浅析中国酒器文化-中

浅析中国酒器文化 摘要:酒器——顾名恩义就是盛洒的器皿.是人们储酒、盛酒、饮酒的工具。如同书法讲究文房四宝,饮茶讲究茶具配套一样,中国人历来讲究“美食不如美器”,人们饮酒是不仅讲究对象、环境、时令、而且讲究酒器的精美与否、适宜与否。 关键词:酒器历史变迁 古今中外,酒已经渗透到了包括政治、经济、文学、艺术、饮食、养生等各方面在内的社会生活中。有酒必有酒器,酒器作为酒文化的重要载体,同酒文化一起,共同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酒器同样也盛载了我国历史中各个朝代的历史背景、生活环境、风俗习惯、价值观念等。因而酒器的生产与发展几乎与酒一样渊源流长、千姿百态,大概经历了五个历史时期。 炎帝初创期 炎帝先民在发明人工谷物酒的同时,也发明了最早的酒器——陶制酒器。这是我国酒器的初创时期。属于仰韶文化的陶制酒器,多绘有彩色图案造型生动别致,不仅有使用价值,还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是中国文化艺术的开端。从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商代,出现了白陶酒器。 目前可确知的人工史前酒器,从质料上分为陶酒器和漆酒器梁总,其中以陶酒器为大宗。陶酒器从陶色上可分为彩陶、灰陶、红陶、白陶、黑陶等。新石器时代不同地区的考古学文化之间差异很大,地方特色较为浓厚,表现在陶酒器的器形和组合上也各不相同。史前时期总的生产力水平较为低下,美酒对于一般民族成员来说是一种不可多得的奢侈品,而较为精美的酒器也多出现在大型墓葬中。史前的整个酒器家族,虽也盛、温、斟、饮齐全,但器形上似乎还没有完全脱离大自然的怀抱,显得纯朴可爱,散发着泥土的气息。 商周形成期 殷商、西周时代,是中国青铜文化繁荣鼎盛时期,也是我国酒气的形成期,青铜酒器是这两个时代最为流行的酒器。根据容庚《殷周青铜器通论》分类统计,在50类青铜器中,酒具占24类。而且每类酒具有多种式样。商周青铜酒器的纹饰、造型、铭文,不仅体现了奴隶社会的礼治观念,也体现着当时人们对美的执着最求,给后来的雕刻艺术、书法艺术带来很大的影响。 春秋战国时期,是陶质、青铜质酒器逐步向铁质酒器过渡的时期。 秦汉发展期

酒器酒具(一)

酒器酒具(一) 史前时期酒具: 彩陶双联壶 规格: 口径6.5厘米、高20厘米Mouth Dia. 6.5cm·Height 20cm 出处: 唇边的微笑:酒具 年代: 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 Yangshao Culture of the Neolithic Age 类型 质地类型: 陶器 功用类型: 酒具 栏目关键词: 史前时期酒具 收藏地: 郑州市博物馆 Zhengzhou Museum 主题词或关键词: 合卺杯壶红陶 辅助分类项: 酒具 中文名称: 彩陶双联壶 英文名称: Painted pottery twin pot 彩陶双联壶 原始社会的彩绘“合卺杯” 此壶1972年出土于河南省郑州市大河村遗址,泥质红陶,整器为双壶并列,两腹之间有椭圆形口相连,侈口,矮颈,鼓腹,平底,两壶外侧各有一竖耳。器身施红陶衣,再绘黑彩,腹部满饰平行线条,平行线条间,一壶绘三条斜行短线,另一壶绘三条竖行短线。

中国人喝“交杯酒”的悠久习俗 早在战国时期,人们结婚时就已经有喝交杯酒的习俗,如战国楚墓中曾出土的彩绘联体杯,即为结婚时喝交杯酒使用的“合卺杯”。大河村出土的这件彩陶双联壶亦是双腹相联,成双成对,是否也有新人喝交杯酒之意呢?此件器物造型新颖,色彩鲜艳,是仰韶文化大河村类型彩陶中唯一的一件联腹壶,堪称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艺术精品。 船形彩陶壶 规格:口径 4.5厘米、宽24.9厘米、通高15.6厘米MouthDia.4.5cm·Width24.9cm·TotalHeight15.6cm 出处:唇边的微笑:酒具 年代:新石器时代半坡文化BanpoCultureoftheNeolithicAge 类型 质地类型:陶器 功用类型:酒具 栏目关键词:史前时期酒具 收藏地:中国历史博物馆theHistoricalMuseumofChina 主题词或关键词:壶红陶 辅助分类项:酒具 中文名称:船形彩陶壶 英文名称:Boat-shapedpaintedpotterypot 最早的船形酒器 该器为1958年陕西省宝鸡北首岭遗址出土泥质红陶,口部呈杯状,器身横置,上部两

酒器的分类与造型

酒器的分类与造型 远古时期的人们,茹毛饮血。火的使用,使人们结束了这种原始的生活方式,农业的兴起,人们不仅有了赖以生存的粮食,随时还可以用谷物作原料酿酒,陶器的出现,人们开始有了炊具;从炊具开始,又分化出了专门的饮酒器具。究竟最早的专用酒具起源于何时,还很难定论。因为在古代,一器多用是很普遍的。远古时期的酒,是未经过滤的酒醪,呈糊状和半流质,对于这种酒,就不适于饮用,而是食用。故食用的酒具应是一般的食具,如碗、钵等大口器皿。远古时代的酒器制作材料主要是陶器、角器、竹木制品等。 早在公元六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文化时期,已出现了形状类似于后世酒器的陶器,如裴李岗文化时期的陶器。河姆渡文化时期的陶器也能使人联想到在商代时期的酒具应有相当久远的历史。酿酒业的发展,饮酒者身份的高贵等原因,使酒具从一般的饮食器具中分化出来。酒具质量的好坏,往往成为饮酒者身份高低的象征之一。专职的酒具制作者也就应运而生。在现今山东的大汶口文化时期的一个墓穴中,曾出土了大量的酒器(酿酒器具和饮酒器具),据考古人员的分析,死者生前可能是一个专职的酒具制作者。在新石器时期晚期,尤以龙山文化时期为代表,酒器的类型增加,用途明确,与后世的酒器有较大的相似性。这些酒器有罐、瓮、盂、碗、杯等。酒杯的种类繁多,有平底杯、圈足杯、高圈足杯、高柄杯、斜壁杯、曲腹杯、觚形杯等。 青铜器起于夏,现已发现的最早的铜制酒器为夏二里头文化时期的爵。青铜器在商周达到鼎盛,春秋没落,商周的酒器的用途基本

上是专一的。据《殷周青铜器通论》,商周的青铜器共分为食器、酒器、水器和乐器四大部,共五十类,其中酒器占二十四类。按用途分为煮酒器、盛酒器、饮酒器、贮酒器。此外还有礼器。形制丰富,变化多样。但也有基本组合,其基本组合主要是爵与觚,或者再加上學,同一-形制,其外形、风格也带有不同历史时期的烙印。灿烂的青铜文明和古老的酒文化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两个标志,而青铜酒器文化把两者融为一体。 盛酒器 不同材质的,不同造型的表达了不同的寓意和饮酒者酒者身份的高低,比如在战国清朝时期青铜材质酒器主要为贵族所用,而陶制酒器在平民中使用广泛。因此,酒具质量的好坏,往往成为饮酒者身份高低的象征之一。 01尊 1.尊 尊是古代盛酒礼器,用于祭祀或宴享宾客之礼,一一种大口酒器。在古代的酒器中,最有名的尊当属四羊方尊了。以四羊方尊式的方形尊和觚式尊,共同特点是在器表的合范处多饰有凸起的棱脊,且通身雕满了精密繁缛的云雷纹、兽面纹、蕉叶纹,整个器物给人以雄浑厚重之狼。四单方尊属于礼器,祭祀用品。是中国现见存商代青铜器中最的方尊,高58.3阳米,重近34.5干克1938年出工于 湖南宁乡县黄村月山铺转耳仑的山腰上。现藏于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羊在古代寓意吉祥。四羊方尊以四羊、四龙相对的造型展示了酒

中国古代酒器

中国古代酒器 ◆爵jué——是一种三脚、大腹、有把、饰有禾纹的酒器,或饰有鸟雀图形的敞口酒器。最早出现的青铜礼器,用以饮酒,兼可温酒。《说文》:"爵,礼器也"。爵这种酒器的命名,是由于它的造型象一只雀鸟,前面有流,好象雀缘,后面有尾,腹下有细长的足,古代"爵"与"雀"同音通用。地下发掘出来的有陶制和青铜制,但《左传》上却说是玉制酒器。现在看到的都比爵要大一些,古书上说可容酒6升。爵是一种典礼时用的酒器,君王赐酒给臣下用。所以它和“爵禄”、“爵位”有联系。 ◆尊zūn——它一般为侈口,高颈,鼓腹或筒腹,圈足。在礼器中的地位仅次于鼎。在新石器时代就出现了陶尊,形制则为大口或兼尖底。山东大汶口文化遗址中一些为人注目的刻划符号,就是刻在大口尊上的。这种尊可能是用来酿酒的。商代以后的铜尊,则为盛酒器。在郑州铭功路和黄陂盘龙城商代中期的遗址中,出土了我国目前已知最早的釉陶尊。这种釉陶尊,主要为敞口、折肩、深腹、凹底的形制,个别已有圈足的。商末周初还有一种特大侈口、筒状的尊,学者或称之为“觚形尊”。西周中期的尊,有体卑、短颈、垂腹的特点。此外,有的尊或有盖,或有鋬(把手),或方形,或圆口方体,不一而足。著名的四羊尊,就是方尊的优秀代表。战国早期的曾侯乙墓,曾出土一件尊盘,尊立于盘上,二者合为一体,尊的口、腹及盘的周身,均有极其繁缛的透雕纹饰,它不仅造型精美,而且是我国早在公元前5世纪即掌握了熔模技术的确证。还有一种形制更特殊的鸟兽形尊,即尊的整体为一立体的鸟兽形状,有盖、有流,且盖、流处理极

巧妙。如夔纹象尊的口盖,设於象背,而盖纽又是一只小象,形成大象驮小象的艺术造形,十分生动。此外,还有鸟尊、鸮尊、驹尊、犀尊、羊尊、虎尊,不胜枚举。尊又是酒礼器的通名,所以有些礼器,常自铭为“尊彝”。 古人说“决胜于樽(尊)俎之间”,就是与谈判对方在饮酒食肉的酒宴上取胜。俎是盛肉器。由于它使用普遍,后人简直将“尊”作为酒杯的代称。 ◆觥gōng——是一种平底、有把、口上刻有牛凹图形的大口酒器。《诗.周南. 卷耳》有“我姑酌彼凹觥”的诗句,旧注说:“觥大七升,以凹角为之。”但并不一定是角制的,考古家发现有铜凹,容量确比通常酒杯为大,所以后人常泛称大酒杯曰觥。 ◆觚gū——觚字古与“瓠”通,即是葫芦,古人常用葫芦壳当作飘盛水浆,当然也可以盛酒,这种酒器的名称大概由此而来。觚是大口、底部缩入的酒器,它的容量,据《仪礼》郑玄注:“爵,一升;觚,二升;觯(也是大口酒器),三升;角,四升。”但也有说是角可容三升的。 ◆卮zhī——是一种扁圆形的大肚酒器。〈史记〉记载项羽在鸿门宴上赐给刘邦的武

传统瓷器的造型解读大全

2013 瓷器的器型 传统瓷器的造型解读 瓷器器形若按大类分:有碗、杯、盘、壶、罐、盆、瓶、炉、盒、匝、枕、 洗、尊等。 小愚鱼 半耕斋文化艺术品商行 2013-03-04

传统瓷器的造型解读目录 (一)碗———————— 2 (二)盘———————— 6 (三)杯———————— 6 (四)瓶———————— 8 (五)盒———————— 20 (六)罐———————— 20 (七)壶———————— 23 (八)尊———————— 28 (九)匝———————— 31 (十)洗———————— 32 (十一)炉———————— 34 (十二)灯———————— 36 (十三)枕———————— 36 (十四)其他———————— 36

传统瓷器的造型解读 琢器——景德镇制瓷专用术语。指不能在轮车上一次拉坯成型的器物,如瓶、尊、罐等。 圆器——景德镇制瓷专用术语。指能在轮车上一次拉坯成型的瓷器,如碗、盘、碟等。 瓷器器形若按大类分:有碗、杯、盘、壶、罐、盆、瓶、炉、盒、匝、枕、洗、尊等。每一大类又有若干品种,主要有: (一)碗 造型特点是敞口、深腹、平底或圈足,形式多种多样。如六朝时的青釉莲瓣纹碗,唐代越窑海棠式碗,邢窑的釉花口碗,以后出现的折腰碗、斗笠碗、卧足碗、敦式碗、盖碗等。 1、高足碗——碗的一种式样。造型与高足杯相同,略大。元代龙泉窑、景德镇窑盛烧,明清继续烧造,品种有青釉、卵白釉、青花、釉里红等。 2、宫碗——碗的一种式样。口沿外撇,腹部宽深丰圆,造型端正,多为皇宫用器,故名。明正德时烧制最为著名,有“正德碗”之称。 3、净水碗——碗的一种式样。佛前供器。侈口,下腹宽圆,圈足,有的饼形足或高足。明末清初流行,碗身上往往题有信士弟子名称,乞求内容、施舍时间等。品种多为青花。 4、孔明碗——碗的一种式样。由两只碗粘合而成,两碗间中空,外碗底心有一孔,故称孔明碗,亦称诸葛碗。始于北宋龙泉窑,明代景德镇有烧制。

各朝代酒具

史前时期酒具 酒大约产生于距今六千年前的大汶口文化时期,酒器的产生应 与酒的产生大致相同,亦应是距今六千年前后的新石器时代中 晚期。这段时间正处于我国原始社会时期,此间所使用过的酒器,我们称之为“史前酒器”。目前可确知的人工史前酒器, 从质料上可分为陶酒器和漆酒器两种。其中以陶酒器为大宗。 陶酒器从陶色上可分为彩陶、灰陶、红陶、白陶、黑陶等;器 形有壶、尊、鬶、觚、罍和蛋壳黑陶杯等。 夏商周三代时期(公元前21世纪—前221年),是我国古代礼 制的成熟期,也是中国古代礼制最为规范的时期。“礼以酒成”,无酒不成礼,因此,夏商周时期也是我国酒礼最复杂、 酒与政治结合最为紧密的时期。正因为夏商周时期酒礼最受重视,因此,酒器发展也最为迅速,青铜酒器也就成为夏商周三 代青铜文明中最为辉煌的亮丽点。夏王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 彻底摆脱了数千年来的原始状态,进入了文明社会,而原始社 会几千年的酒文化积淀,被后来的佼佼者——夏王朝的主人不 折不扣地继承过来,并得到了飞跃性的发展和开拓。酒器的品 类较之前人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与后来的商周相比,则颇显单调。主要是陶器和青铜器,少数为漆器。器形有陶觚、爵、尊、罍、鬶、盉,铜爵、斝和漆觚等。商代酒器发展较快,品类迅 速增多,以陶器和青铜器为主,另有少量原始瓷器、象牙器、 漆器和铅器等作辅助。器形有陶觚、爵、尊、罍、盉、斝,铜觚、爵、尊、罍、卣、斝、盉、瓿、方彝、壶、杯子、挹等。

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关键性的一年。在这一年,秦国 军队横扫六合,秦王嬴政统治下的秦国完成了先后翦灭东方六 国的战略,从而结束持续数百年的诸侯分争割据局面,一统天下。中国酒文化史也随之揭开了新的一页。自秦汉至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较为复杂的一段时期。连年战争造成的 动荡不安的时局,使人们的思想极为活跃,使得魏晋南北朝时 期成为继东周之后的又一个思想开放的高潮期。这种思想的高 度开放和肆无忌惮的发挥,造就了中国古代又一个新的艺术革命。竹林七贤恰是这一潮头上的弄潮儿,南京市西善桥东晋墓 中出土的刻砖壁画《竹林七贤图》,将这一时期嗜酒文人的神 态描绘得惟妙惟肖。此时的诗文、绘画、雕塑、建筑等都发生 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在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酒器上, 表现得尤为深刻。秦汉时期,大体承继了东周遗风,是青铜酒 器和漆酒器并重发展,北方更着重青铜酒器,如中山靖王刘胜 墓中出土的大量青铜酒器,镶金错银,嵌入绿松石等,极尽奢华;南方则更着重漆酒器,如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大批漆器,彩绘鲜艳,花纹飘逸洒脱,富有神秘感,堪称漆酒器中的极品。除青铜酒器和漆酒器外,还有少量金银、玉、瓷、玻璃、象牙 等酒器,陶酒器仍有存在,多为大型贮酒器,如刘胜墓中出土 的大陶酒海。到了西汉末年和魏晋时期,青铜酒器逐渐衰微, 漆酒器日益兴盛。从酒器的装饰艺术风格来看,青铜酒器对东 周遗风继承较多,但也已向活泼实用方向发展,尤其纹饰制作 偏向于纪实和具象性,神秘感减弱。如满城汉墓中出土的鸟篆 文铜壶、青铜合卺杯和嵌琉璃铜壶等酒器,错金镶银,珠光宝气,极尽富丽华贵之能事。漆酒器则有较多的创新,尤其是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