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教育在促进社会全面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谈谈教育在促进社会全面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谈谈教育在促进社会全面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谈谈教育在促进社会全面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进步的日新月异,特别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即将到来,我们古老的应试教育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所以我们要实施素质教育,而创新教育就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核心。要进行创新教育,根本的目的是要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要改革教学的内容、方法和手段,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使学生能充分发挥自身潜能,激发学习成长的主动性,实现全面发展。

社会的和谐发展是经济、政治、教育、人口、文化等各个子系统协调发展的结果,而教育作为社会的有机体的组成部分,它是社会承袭和发展的纽带,是个人社会化的过程,是社会体制的一种综合反应,是社会主体发展自身的基本活动。教育具有它的社会功能,促进社会的发展,具体表现在教育对其它社会子系统的作用,包括经济、政治、文化、人口等。下面我将分六个板块具体阐述教育对社会个子系统的促进作用。

一、教育成为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强杠杆

人常说“贫穷的人(国家)的唯一出路,靠教育。”犹太民族的成功,在于教育,这是铁证;日本经济的迅速发展也是教育促进的作用。

教育发展的基础在于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而教育又将作用于生产力和社会经济,成为推动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力量。教育的这种巨大作用是通过两条途径实现的,首先,通过教育,奠定发展社会生产力所需要的人才基础。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需要高素质的劳动者,要求提高全社会成员的思想、智力、体制水平。普及教育(包括初等、中等教育)之所以受到一切发达国家的重视,原因就在于它能带动奠定发展社会生产力所需要的牢固基础。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还需要大量专业人才,这是由专业教育、高等教育提供的。教育在提供专业人才方面所起的作用,可以说是无与伦比的。生产力和经济发展的重大障碍是人才短缺;而这恰恰是教育不发达的结果。愈是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愈清醒地看到人才的意义,因而把教育提高到社会发展的头等地位。“教育先行”成为发达国家竞相采取的决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指出:“现在,教育在全世界的发展正倾向先于经济的发展,这正在人类历史上大概还是第一次。”其次,通过

教育,科学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加速社会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科学成为生产力要经过几个环节,贯穿这几个环节的中介是教育。通过教育,科学第一步转化为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可以说,科学作为社会生产力是通过教育而实现的。教育在把科学转化为社会生产力方面所起的作用,将愈来愈巨大。

二、教育推进我国建设民主政治的进程

马克思曾经指出:“一方面,为了建立正确的教育制度,需要改变社会条件;另一方面,为了改变社会条件,又需要相应教育制度。”这段话对于我们认识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同样适用。我们知道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有制约作用,同时教育对政治也有反作用。下面主要谈一下教育为我国建设民主政治的推进作用。

民主的问题成为教育与政治的核心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我们知道,民主政治的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即人民参与国家事务的权利,参与对国家的监督和管理。列宁曾经指出,“政治就是参与国家事务,给国家定方向,确定国家活动的形式、任务和内容。”毛泽东也说过,民主的方法就是必须让人民“参与政治活动”。人民怎么才能参与政治活动,参与国家的管理呢?当然有各种条件,就是要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教育水平。没有一定的文化、教育水平,是难于参加政治活动,行使对国家的管理权的。列宁在强调对工农的教育问题时,就说过,“文盲是站在政治之外的“;他还说过,在一个文盲的国家是不可能建设共产主义。列宁把提高工农的文化和教育水平,同实现苏维埃民主和克服官僚主义来纳西在一起。实践表明,列宁的意见非常深刻。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让人民群众参加选举、监督、管理等政治活动,都需要有一定的文化、政治水平。教育在这些方面也肩负着重大的任务。广大群众的教育水平和文化水平的提高,是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条件。

教育促进政治的民主化,主要表现在一下三个方面:第一,教育传播科学,启迪人的民主观念;第二,教育民主化本身是政治民主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民主的教育是政治民主化的加速器。

由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战略地位决定了我们应该大力提倡教育。

三、教育对文化的能动作用

我们知道教育对文化有传递保存功能、传播交流功能、净化提升功能、创造更新功能和文化分层功能。下面我就着重谈一下教育对文化的传递保存功能。

教育是文化传输的重要工具。既是文化传递的重要工具,又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工具。教育传递着文化,因而使得新生一代能较为迅捷、经济、高效地占有人类创造的精神文化财富的精华,使一个人从毫无文化内容的“自然人”变成一个具有摄取、鉴赏、创造文化的“文化人”。如果人类文化不从上一代传递给下一代,那么,人类文化的保存、积累与发展就成为绝对的不可能。任何新生的一代都得去重复他们的前辈所经历的事,人类就不可能进化,就永远只能停留在结绳记事,钻木取火的蒙昧时代,并随时都有可能从地球上消失。人类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文化的继承者,这是就其世代交替的整个人类而言的。就其每一代人来说,首先是文化的承继者,然后才能是文化的创造者。只有先承继文化,才能创造文化。“人们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接下来的条件下创造。”一般说来,每一代人对于人类文化进步做出贡献的大小与他们的先辈们留下的文化遗产多少成正比。教育传递文化,从其对个体的生存和发展意义来说,受教育的过程,也就是获得间接经验的过程。任何个体,如果没有间接经验且不说发展,就连生存都不可能。谁都知道,一个言语器官生来很健全的儿童,如果出生以后不与人类社会接触,就不可能学会说话,甚至不可能形成人的心理。所谓“狼孩”,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教育传递文化,将人类的精神文化财富内化为个体的精神财富成为整个生命的一部分,这样,人类的精神财富便找到了它最安生、与人类共存亡、且具有再生功能的“保险库”。因此,教育作为传递文化的手段,也就具有了保存文化的功能。教育传递文化,实质上是一个精神文化再生产的过程。这个再生产的过程,具有经济、高效、迅捷的特点。“再生产科学,同重新生产科学所需的劳动时间是无法相比的,例如,学生在一小时内就能学会二项式定理。”这一精神文化的再生产过程,是一个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互动作用过程,它是一个受教育者在客观精神文化的作用下不断重组和建构自身主观精神文化的过程。人类学家格里库里贝特森的研究是对上述观点的佐证。贝特森在《思想生态学的步骤》一书中,强调了这样一个观点:“文化本身是复杂的,学习文化的过程也是复杂的,从某种意义上看,每一代人对他们自己的文化,都有一个重新发现和理解的过程。

每一代人不仅学习自己的文化,而且重新结构自己的文化。”在这里,我们不准备深入讨论教育传递文化的复杂机理问题,而只想强调教育作为传递文化的手段,具有保存文化的功能。在人类世代交替的过程中,它是不可或缺的,无论是对整个人类,还是任何个体。

四、教育是提高人口质量的关键

教育对人口的影响是很大的。其作用具体表现为:

(1)教育具有控制人口增长的作用。受教育程度高的妇女因为就业机会多,容易接受计划生育观念而更愿意节制生育。受教育程度的普遍提高,能改变人们的一些不利于降低人口出生率的观念,有利于控制人口增长,少生优生。再说,随着平均受教育年限的增加,培养孩子的教育成本增高,会间接起到控制人口增长的作用。

(2)教育具有提高人口素质的作用。教育是提高人口素质的基本手段。教育能够直接而又比较突出地改变教育对象的思想觉悟、道德品质、知识水平、智力能力和劳动技术水平,即改变人口质量中的精神要素。自然经济状态下,增加家庭人口数量对增加家庭收入有利。但当生产力发展水平有了巨大提高以后,人们就不得不强调人口素质。要提高人口素质,必须借助于教育。教育的作用不仅仅表现在培养人才上,更重要的是,通过接受教育能提高全民素质。就我国目前的情况而言,抓好基础教育,特别是抓好农村基础教育,事关整个中华民族素质的提高,事关社会的持续发展。

(3)教育具有使人口结构合理化的作用。合理的人口结构即有利于社会发展的人口结构。通过接受教育,可以改变人口的文化结构和职业结构,可以促使人口的地域分布向合理的方向流动,使人口结构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就我国的情况来看,整个人口的文化水平不高,职业结构方面技术性职业人口所占比例小,人口分布不合理,偏东、偏南的人口密度大。要改变这种人口结构不合理的状况,教育事业还任重道远。

因此,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基础工程,具有国家之本、民族之本和人生之本的重要地位,我们应该大力提倡普及教育。

五、教育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推动作用

我们知道教育是宣传可持续发展理论,是全体社会成员形成可持续发展思想

观念的主要工具。

只有确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才能够选择可持续发展的行动。可持续发展做为与人类命运休戚相关的大事,需要全民的参与。没有绝大多数民众的接受和参与,可持续发展将成为一句空话,我国环境污染事件的屡屡发生,其原因大都源于公众甚至某些地方领导干部的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淡薄。

为使全体社会成员尽快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懂得自己做为人类一员对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所负有的义务,明白保护环境就是保护自己类可持续发展的伟大事业中来,就必须大力宣传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教育起宣传可持续发展理论、弘扬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职责。可以说,没有教育尤其是全民教育的参与,全面、有效地转变人们旧有的根深蒂固的观念和树立新的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是不可能的。

六、教育是社会精神文明的支柱

精神文明的昌盛,是以教育的发达为条件的。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说明,先进的教育对于政治的昌明、文化的繁荣、思想的进步、道德的完善、人际关系的协调、生活方式的健全等等,都起着积极的作用。“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不仅是物质资料生产和经济建设说的,也是就建设社会精神文明、民主政治说的。教育作为社会精神文明支柱的作用,受到社会的普遍重视。

在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共鸣,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人的素质是由一定生产力水平、社会经济和政治条件、社会意识形态性质以及文化、历史传统等多种因素决定的。而这些因素所具有的决定人的素质的作用,一般都是通过教育而实现的,包括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中共中央关于社会注意精神文明建设知道方针的决议》指出:“教育和科学,作为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重点,如果得不到应有的发展,不但精神文明建设上不去,经济建设也将没有后劲。”可见,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过程中,将教育置于关键的地位。

因此可见,教育相当重要。所以我们不能忽视教育,而是应该大力普及教育。因为普及教育是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素质的根本途径;普及教育是消除贫困的最根本和最为有效的手段之一;全面普及教育,深化素质教育改革,为国家繁荣富强提供重要保证。

我的小小体会:

我在这里只是叙述了教育对社会促进作用中的一部分,但是从这小小的一部分中我们已经看到教育的作用是相当大的。在上课时老师也举了一些实例给我们听。例如在经济上,由于教育的作用培养了许多人才,他们会使用先进的机器,大大的增加了企业的总产值。在文化上,我们不再保守,与其它国家的文化相互交流、融合,取其精华,这也正是教育对文化的传播交流功能。在政治上,教育也告诉我们维护自己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共同来创建民主化国家。同时我也体会到教育也教会我们应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由原来先搞经济建设,在治理它的污染,到现在的边搞经济边保护环境。教育对社会的促进作用真的好大啊!

教育对社会的促进作用

****答题纸 (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 课号:032D05B07 课程名称:教育学原理改卷教师:施静翰 学号:姓名:得分: 教育对社会的促进作用 ——浅谈教育对社会各子系统的正向作用摘要: 邓小平曾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就全方位地提出了教育与社会的关系。社会的和谐发展是经济、政治、教育、人口、文化等各个子系统协调发展的结果。那么教育作为社会的一个子系统,它对社会的促进作用也主要表现在教育对社会的各子系统的促进作用。具体地说,教育是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强杠杆、推进我国建设民主政治的进程、对文化具有能动作用、是提高人口质量的关键并且对社会可持续发展有推动作用。这些是教育对社会部分的促进作用,但这些足以体现教育的重要性,因此,我们一定要大力普及教育。 关键字:教育促进社会子系统发展 正文: 社会的和谐发展是经济、政治、教育、人口、文化等各个子系统协调发展的结果,而教育作为社会的有机体的组成部分,它是社会承袭和发展的纽带,是个人社会化的过程,是社会体制的一种综合反应,是社会主体发展自身的基本活动。教育具有它的社会功能,促进社会的发展,具体表现在教育对其它社会子系统的作用,包括经济、政治、文化、人口等。下面我将分六个板块具体阐述教育对社会个子系统的促进作用。 一、教育成为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强杠杆 人常说“贫穷的人(国家)的唯一出路,靠教育。”犹太民族的成功,在于教育,这是铁证;日本经济的迅速发展也是教育促进的作用。 教育发展的基础在于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而教育又将作用于生产力和社会经济,成为推动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力量。教育的这种巨大作用是通过两条途径实现的,首先,通过教育,奠定发展社会生产力所需要的人才基础。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需要高素质的劳动者,要求提高全社会成员的思想、智力、体制水平。普及教育(包括初等、中等教育)之所以受到一切发达国家的重视,原因就在于它能带动奠定发展社会生产力所需要的牢固基础。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还需要大量专业人才,这是由专业教育、高等教育提供的。教育在提供专业人才方面所起的作用,可以说是无与伦比的。生产力和经济发展的重大障碍是人才短缺;而这恰恰是教育不发达的结果。愈是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愈清醒地看到人才的意义,因而把教育提高到社会发展的头等地位。“教育先行”成为发达国家竞相采取的决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指出:“现在,教育在全世界的发展正倾向先于经济的发展,这正在人类历史上大概还是第一次。”其次,通过教育,科学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加速社会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科学成为生产力要经过几个环节,贯穿这几个环节的中介是教育。通过教育,科学第一步转化为知识形

教育的重要性的名言

教育的重要性的名言 [标签:栏目] ,教育的重要性的名言 1、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蔡元培 2、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第斯多惠 3、使教育过程成为一种艺术的事业。——赫尔巴特 4、任何教育都比不上灾难的教育。——英狄斯雷利 5、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这样一个信念在我们的教师集体的创造性劳动中起着重大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 6、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苏霍姆林斯基 7、初期教育应是一种娱乐,这样才更容易发现一个人天生的爱好。——柏拉图 8、懂得如何启发,使教人的一大艺术。——阿米尔 9、创造人的是自然界,启迪和教育人的却是社会。——别林斯基 10、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萨克雷 11、只有受过教育的人才是自由的。——爱比克泰德 12、人心可分为二,一部较善,一部较恶。善多而能制止恶,斯即足以云自主,而为所誉美;设受不良之教育,或经恶人之熏染,致恶这一部较大,而善这一部日益侵削,斯为己之奴隶,而众皆唾弃其人矣。——柏拉图 13、最好的一种教学,牢牢记住学校教材和实际经验二者相互联系的必要性,使学生养成一种态度,习惯于寻找这两方面的接触点和相互的关系。——杜威 14、保存儿童的天性,并且正是按照它所指出的方向,用知识把儿童天性武装起来。——埃默森 15、道德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当一个人还在少年时代的时候,就应该在宏伟的社会生活背景上给他展示整个世界、个人生活的前景。——苏霍姆林斯基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 巴城中心幼儿园顾华琴 经过几年的改革,新课改取得了许多突破性的进展,对传统落后的课堂教学也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但是,由于对新课改教学本质问题还缺乏理性的认识思考,存在盲目跟风的现象,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出现了一些困惑,老师现在不知道如何教幼儿了,不知怎样上课好了;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也出现了一些误区如:教学活动中教师不敢说出正确的答案,说了就是灌输教法,似乎只有从孩子的嘴里说出答案才是符合二期课改精神的。于是乎为了上好一节课,教师在课前拼命丰富知识教,在课中却轻松的发问,饶着弯子引导孩子说出想要的答案,一些课变成教师问幼儿答的智力竞赛活动似的,由以前的“满堂灌”,变成现在的“满堂问”;每个问题后都要追加一个为什么,好像不问为什么就不能拓展孩子的思路,就不是求异思维,不符合新课改的教法,以至于有的问题把孩子问得目瞪口呆。 在新课改的浪潮中,课堂教学也出现了重视课堂的表现形式忽视教师教学的作用,有些教师把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是新课改倡导的学习方式,变成了就是新课改的表现形式,似乎无之就无法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于是,课堂热闹非凡:分组讨论、操作探索、自主表演……层出不穷的授课方式,使我们眼花缭乱。教师忙于追求一个个异彩纷呈的“自主形式”,忙于在课堂上营造一种“热烈、活跃”的自主气氛,却放弃了自己指导、引领与点拨的作用,这些看似让课堂有了盎然生机,而实质上是一种“牧羊式”的教学。在此,本人认为针对这些问题,有必要和大家一起探讨、寻求有效的改进措施。 场景: “哇,这个我认识是国庆阅兵式。”王池发出惊喜声音,他的声音立刻引来了另外两个小男孩,区角里马上热闹起来: 这个说:“这是长驱10火箭导弹我认识”,那个说“这是水兵方队多神气呀”,“看这是无人机,就是没有人驾驶的飞机,是我们中国造的”…… 就这样你一句我一句把阅兵十大亮点的图片都说了一遍,而且你争我抢地说,表达的积极性很高,也非常主动,脸上带有一份自豪。 分析与反思: 以上场景中的几名女孩和男孩,都是比较内向不太愿意表露自己思想的人,学习也不是很有兴趣的孩子,引导他们表达时往往也是声音细细轻轻的,脸上总带有一丝紧张和不乐意,从不主动发言。为什么在这两个场景中,他们的表现却判入两人,细细地一想,我感悟到了情景式的轻松学习环境给了幼儿表达的勇气,提供了学习交流的机会,促进了他们的大胆表达。因为这个环境是轻松的、没有压力,这个环境为他们创造了表达的空间,有东西可讲。环境与孩子的表达是共存的,孩子依赖环境而发展表达,环境的质量直接影响孩子的表达、学习的发展与成长,环境与孩子的学习、表达发展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因此应创设适合幼儿学习、表达发展的情景性环境;环境的创设要符合幼儿现有水平,又具有形象性、挑战性;让每个幼儿在与环境材料有效互动中,大胆探索,充分的学习、表达,获得各种有益的经验和知识。 一、架设循序渐进的阶梯 教学中教师应以教材结构为主线,以教学过程为媒体,对所教内容进行再加工、再组织,编导出符合幼儿认知水平和认知规律的教学方案,从而使幼儿的认

家庭教育的意义

家庭教育的意义 家庭教育,是社会主义国家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合抱之木,生于毫木;九层之台,始于垒土”,在人才培养的系统工程中,家庭教育是基础工程,家庭教育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民族的兴旺,祖国的富强,因此,做好家庭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家庭环境对孩子成长具有重要的影响 家庭是孩子首先接触与长期生活的场所,孩子的吃、穿、住、用都是由家庭供应的,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也都是在家庭里解决的。孩子在每日每时的各种生活活动中受到家庭潜移默化的影响。 家庭的物质生活条件对孩子的影响极大。如住房、设备、经济收入与开支、营养供应等都直接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与健康。有些家长喜好吸烟,结果室内整天烟雾缭绕,空气不畅,孩子从小在这种污浊的空气中生活,尽管家长是无意的,但却在无形中损害了孩子的健康。家庭经济条件富裕对孩子的成长可能有利,也可能有害,关键在于家长如何对待与安排。家庭对金钱的态度和对花钱问题的处理,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影响他的理想与志趣,居里夫人小时候家庭经济不富裕,父亲是个中学教师,正是父亲对小心收藏在柜子里仪器的爱惜和珍视,吸引了小女儿科学探索的最初兴趣。家庭的环境布臵、生活方式对孩子的成长也有不可忽视的积极的或消极的作用。

家庭的气氛对孩子的影响也不能低估。从小生活在好学的环境里的孩子求知欲就较高,把书当成好朋友。和睦的家庭能使孩子情绪稳定,学会关心、体贴别人、尊老爱幼;相反,夫妻吵架,婆媳不和,这些不好的样子会在孩子成长的心灵上打下烙印。一位幼儿园的老师讲过这样一段经历:在她的班里来了一个三岁的孩子很孤僻,成天闷闷不乐,胆子特别小,身体也很弱。经了解,原来是他的父母在家常为小事争吵,不时还拿孩子出气。后来,老师对家长做了细致的工作,建议他们为了孩子双方都要努力克制自己。孩子的家长重视了这个问题,从此,注意了彼此的言行,孩子也因此有了改变,逐渐变得健康、愉快。 孩子在家庭中所处的地位也是影响其身心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双子女家庭中,如果孩子们所受到的待遇不同就可能造成孩子的一些不良性格,被优待的孩子会变得傲慢、自私、唯我独尊,不得宠爱的孩子很可能产生自卑、猜疑和妒忌心理,还会造成兄弟姐妹之间互相争吵、不友好等种种不良作风。所以,父母对孩子必须一视同仁并要注意培养孩子之间的手足情宜。当前,独生子女家庭占大多数,一家几个大人关注着一个孩子,家长尤其要注意对孩子的态度。从孩子出生之日起就要把他放在适当的位臵上,在家中,孩子是晚辈,家长是供养和教育他的人,必须使孩子懂得应该尊敬和听从大人,决不能把孩子当作家中的小皇帝,听任他的无理要求,以致颠倒了教育者和被教育对象的

第二讲 教育社会功能

第二讲教育的社会功能 第一节教育社会功能的三种理论 对教育的社会功能进行专门与系统的研究,始自近代,二战后得到广泛发展。就发展逻辑来看,教育的社会功能理论已见有三种:“唯正向功能论”、“有条件的正向功能论”及“负向功能论”。 一、“唯正向功能论” “唯正向功能论”是对只阐明教育对社会的“正面”影响,而不涉及其“负面”影响的种种观点和理论的统称,它拓基于迪尔凯姆(Durkheim,E.),定型于帕森斯(Parsons,T.)。 (一) 迪尔凯姆的“功能·目的一体观” 迪尔凯姆曾给教育下过这样一个定义,即:“教育是年长的几代人对社会生活方面尚未成熟的几代人所施加的影响。其目的在于使儿童的身体、智力和道德状况都得到某些激励与发展,以适应整个社会在总体上对儿童的要求,并适应儿童将来所处的特定环境的要求。” 迪尔凯姆由此定义推论出“教育的社会性”,即“教育在于使年轻一代系统地社会化”。这里所说的“社会化”是指形成“社会我”。 在迪尔凯姆看来,每个人身上都存有双重人格,其中一种人格仅由与个体自身及个人生活中的事件有关的整个精神状态所组成,称为“个体我”;另一种人格则是包括个体在内的社群的思想、情感和习惯的体系,这些体系之总和便是“社会我”。迪尔凯姆认为“塑造社会我,这就是教育的目的。” 不言而喻,“教育目的”与“教育功能”并非同义概念。但在迪尔凯姆那里,这两个概念的内涵并无实质性区别。迪尔凯姆明言:教育的功能在于使儿童产生—— 1、他所属的社会。认为其每个成员不应该不具备的某些身心状况。 2、他所属的特定社群(社会等级、社会阶级、家庭、职业)。认为其全体成员必须具备的某些身心状况。此处所谓“身心状况”自然包括上述“社会我”。 这样,我们无论是在实际内涵上,还是表述形式上,都很难分辨出迪尔凯姆使用的教育功能与教育目的这两个概念究竟有何区别,而这两个概念一旦被混为一谈,结果只能是教育功能的概念名存实亡,因为此时所谓教育功能只不过是教育目的的推演而已。 由此我们也可看出,在迪尔凯姆的教育功能论中,“教育”与“功能”均带有理想化特征。其所谓“教育”并非指具体的、实际运作中的教育,而是指从统治阶层要求来看“应当”实施的教育;其所谓“功能”也并非指具体的教育所实际产生的“作用”,而是指从教育目的来衡量“应当”具有的“作用”。概言之,其所谓“教育的功能”的确切涵义可谓之“应当实施的教育履行的应当履行的功能。”但在现实世界中,这种与社会完全和谐的“理想的教育”显然无处可寻。 不过,总的来说,在迪尔凯姆那里,唯正向功能论还只是一种并未明言的理论倾向。二次大战后,这种理论倾向便逐渐发展成为系统的理论学说,其头号权威是帕森斯。 (二) 帕森斯的“功能·期待一体观” 帕森斯对“唯正向功能论”的最大贡献在于他为功能主义社会学(从而也就为功能主义教育社会学)提供了以AGIL图式(如右图)为代表的一系列理论分析手段性功能目的性功能 框架。按此图式,任何社会系统都履行着由对外、对内功 能与手段性、目的性功能这两组范畴组合而成的四种基本对外功能功能,即适应、目标完成、统合及模式维持,这四种功能 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对本系统及其隶属于其中的大系统对内功能的生存与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帕森斯的这一图式为A 适应 G 目标完成I 模式维持 L 统合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家庭教育问题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关注,但被做为一种学科进行研究,在我国也就是近年来的事情。这是时代的发展,人才的需求,国民整体素质提高所必须涉及的问题。这里与家长们探讨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目的是要家庭与社会、教育部门共同担负起教育下一代的任务。人的教育是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这里包含着家庭教育、社会教育、集体(托幼园所、学校)教育,三者相互关联且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这项教育工程离开哪一项都不可能,但在这项系统工程之中,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他说,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1家庭;2学校;3 儿童所在的集体;4儿童本人;5书籍;6偶然出现的因素。从排列顺序上看,家庭被列在首位,可以看得出家庭在塑造儿童的过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在这位教育学家心中占据相当的地位。为此家长了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是十分必要的。 一、家庭教育是教育人的起点和基点 家庭教育一般是指家庭中的父母及其成年人对未成年孩子进行教育的过程。其教育目标应是:在孩子进入社会接受集体教育(幼儿园、学校教育)之前保证孩子身心健康地发展,为接受幼儿园、学校的教育打好基础。在孩子入园、入校后,配合幼儿园、学校使其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教育的重点是以品德教育为主,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为主,行为习惯包括:生活习惯、劳动习惯、学习习惯等,教会孩子如何学“做人”。家庭教育由于发生在家庭之中,与幼儿园、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比较,具有以下特点,这些特点使家庭教育成为教育人的起点与基点,具有其他教育所没有的优势。 (一)家庭教育早期性 家庭是儿童生命的摇篮,是人出生后接受教育的第一个场所,即人生的第一个课堂;家长是儿童的第一任教师,即启蒙之师。所以家长对儿童所施的教育最具有早期性。一般来说,孩子出生后经过三年的发育,进入幼儿时期,从3岁……6岁是学龄前期,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早期教育阶段,这是人的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我国古谚有:

教育的社会功能13780

教育的社会功能 教育不是一种自在的自然存在,而是为培养人而人为构建的社会活动系统,教育因满足人与社会的需要而产生,也随着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同时,教育也是社会大系统中一个重要的子系统。 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一方面,教育被社会发展所制约。主要表现在:教育制度、教育目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以及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无一不受到一定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经济政治制度与科学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另一方面,教育业能动地反作用于社会。教育作为社会的一个系统,它首先承担育人的功能,并通过育人功能进而实现其社会功能,影响和保障社会的延续与发展。 教育的社会功能,说的就是教育在社会发展、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其主要的社会功能就是推动社会变迁与促进社会流动,实质是通过教育培养的人在社会实践中发挥的作用。 那么,教育的社会功能具体有哪些呢?从社会有机体构成要素的角度来谈教育的社会功能,也是几个主要的教育社会功能,即教育的经济功能、教育的政治功能、教育的文化功能、教育的生态功能。从教育推动社会变迁与促进社会流动的方面看,教育的社会功能也可分为两大部分,即,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和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其中,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包括教育的经济功能、教育的政治功能、教育的文化功能、教育的生态功能。

一、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 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是指教育通过开发人的潜能、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社会化,引导人的社会实践,不仅使人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而且能够推动社会的改革与发展。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主要表现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态领域。 (一)教育的经济功能 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它可以促进生产结构和经济结构的改变;可以帮助劳动者形成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观点、态度、行业习惯。教育通过选择、传承与发展生产经验、科学技术与经济管理知识,培养能够参与各种经济活动的劳动者和专门人才,使社会生产力和经济得到发展。 1、教育是使可能的劳动力转变为现实的劳动力的基本途径 劳动力是生产力中能动的要素,马克思指出:“我们把劳动力或劳动能力,理解为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这种表现为能够生产某种使用价值的体力和智力总和的生产力,并非个体自然生长的结果,个体的生命的成长只构成了可能的劳动力,一个人只有经过教育和训练,掌握一定生产部门的劳动知识、技能和技巧,并参与生产某种使用价值,创造一定财富,他才能成为现实的生产力。由此可见,劳动力的培养或生产必须依靠教育。只有经过教育和训练,才能把我们构成的可能的劳动力,分流培养成为适合社会生产各部门的现实的合格的各种劳

教育在知识创新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育在知识创新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础 在关于知识经济的著述中,大都会提及教育所处的地位及其作用。一种观点认为,教育在知识经济中的作用主要是传播知识,认为教育可以把科学系统创造的知识传播开来,广为人知;另一种观点认为,教育在知识经济中的作用主要是知识的生产,即知识的创新,认为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机构作为科学系统的核心,可以不断的发现和提供新知识,为知识经济的发展提供不竭源泉。 无疑,这两种观点都有一定的偏颇之处,前者与知识经济的要求不适应,因为知识经济的一个根本特点就是创新,只有不断创新,才能跻身于科学前沿领域,站在科技发展的制高点上。如果把教育的作用仅仅看作是传播知识,势必忽视对受教育者创新能力的培养,影响教育在知识生产中的效用。与前者相反,后者仅把事业集中在知识生产上,从而忽视了教育在知识传播中的独特作用。应该看到,教育在知识传播中有着自己得天独厚的优势。例如,教育可以对知识加以选择、整理和融合,并且以受教育者易于接受的方式进行传播;教育过程可随时接受来自各方面的反馈,进行不断的修正;传播者往往“闻道在先”,值得信赖,受教育者在与

其互动的过程中,就有意无意地继承了他所传播的知识;班级授课制、远距离教学等多种组织形式,可以将知识大范围的向外扩散,等等。这一切都为知识的传播铺设了道路,也使受教育者成为知识的占有者和自身智力资源的开发者。总之,在知识经济中教育的知识传播和知识创新两种功能都不能偏颇。在一定意义上说,知识经济的各个环节,都与教育密切相关,是以教育为依托的。知识何以产生?知识何以传播、扩散?知识何以运用于生产过程?诸如此类的问题,都将教育与知识经济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要产生新的知识,需要人们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知晓知识创新的探究过程,掌握前人在该领域所达到的成果,离开教育,显然是办不到的;要使新知识、新技术广为人知,扩大它的影响,使个人的发明创造成为众人共享的资源,离开了教育,无论是传播的受众面,还是传播的深度,都会大打折扣;新知识、新技术,还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人们只有掌握它,在生产过程中运用它,才能成为经济发展的源泉,由间接地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知道,教育是知识创新、知识传播和知识应用的基础。 二、教育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 传统的观念认为,教育的最大功能是韩愈所谓的“传道、授业、解惑”,即传播知识。但是,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教育除具有传播知识的功能外,还具有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

最新教师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师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具有主导作。作为教育者的教师,他的主体地位决定了他对实践对象学生所起的主导作用。教育是有组织的过程,教师是这一过程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他对学生的学习方向、内容、方法起着决定性作用,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教师在教育过程具有主导作用是必然的,但肯定教师主导作用并不意味否定学生在教育过程的主动性,学生的主动性是构成教师主导作用的主要任务、内容和衡量这种主导作用的重要标志,离开了学生主动性,教师的主导作用也就失去了内涵、对象和归宿。一味地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并因此而否定学生的主动性的“教师中心论”显然是错误的。 南京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世界经济概论(公共选修)”课程期末考试 提示:答案以电子文档形式直接在学生平台提交 论述题(每题不少于400字。每题50分,共100分) 1、论述跨国公司及其对外直接投资对当代世界经济产生了哪些重要影响。 答:跨国公司是以盈利为目的的进行跨国直接投资的经济体。当然它并不是惟一进行跨国界投资的组织,在它之外还有个人以及国际经济组织所进行的对外直接投资,有政府和非政府机构所进行了的对外直接投资。但跨国公司是进行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行为主体。只要是跨国界进行直接投资并且获得控制权的企业就叫跨国公司。跨国公司是与对外直接投资同时出现,同步发展的,依照界定,跨国公司理应被视为进行跨国界直接投资的主体,而对外直接投资则是使之成为跨国公司的必要途径。不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就不会产生跨国公司,没有跨国公司,全世界90%的对外直接投资就不会发生,二者是分不开的。 对于对外直接投资的跨国企业来说,它们拥有的技术、资金、管理优势等能够自觉或不自觉地成为先进生产力的扩散者,而给东道国和世界经济带来好处,对世界经济的许多领域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家庭教育对学生成长的作用

家庭教育对学生成长的作用 家庭教育对学生成长的作用 在与一些学生家长的交往中,他们常常认为教育只是学校的事情。我对他们讲,学生的教育来自多方面,学校的教育只是其中一部分,还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综合教育和影响。我和他们讲了很多,自己也综合了下面的很多内容。 小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形成与发展,是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综合教育和影响的结果。仅仅单方面地依靠学校教育,是很难有效促进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健康发展的。我们进行小学生道德启蒙教育,就必须正确认识家庭、社区在小学生道德品质形成发展过程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动态地分析、研究和把握家庭教育、社区教育与小学生道德启蒙教育的关系,探寻其内在的运作规律。 人的道德品质形成与发展,不能离开一定的社会关系,可以说,它是一定社会关系的反映和产物,教育者总是根据特定社会关系的要求,去培养新生一代的道德品质的。我们的教育就是要把只有生物属性的婴儿(自然人)培养成为具有社会属性的社会人,也就是说,教育的本质就是促进人的社会化。 所谓社会化,就是在特定的社会与文化环境中,个体通过与社会的互动关系逐渐形成适应于社会生活的思想道德品质,学会遵守社会生活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成为能为社会所需要所容纳的身心健康的社会人。小学生道德启蒙教育正是人的社会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一个人,刚生下来,仅是一个具有生物属性的自然人,虽然其已具备潜在的社会属性。如果长期脱离社会,其潜在的社会化遗传因素就会逐渐丧夫。“狼孩”的发现就是一个例证。在正常的情况下,当人脱离母体后,就被置生于一个复杂的社会环境之中。各种社会因素都会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对他施加影响,使其成为一个符合该社会所要求的成员。与此同时,个体也会随时随地对周围环境以其自身的独特方式作出各种反应,反作用于社会环境,从而表现出人的主观能动性。至于人在与社会的互相作用中,个体成为一个怎样的人,具有怎样的人格,具有怎样的行为方式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离开母体后第一

谈谈教育在促进社会全面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谈谈教育在促进社会全面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进步的日新月异,特别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即将到来,我们古老的应试教育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所以我们要实施素质教育,而创新教育就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核心。要进行创新教育,根本的目的是要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要改革教学的容、方法和手段,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使学生能充分发挥自身潜能,激发学习成长的主动性,实现全面发展。 社会的和谐发展是经济、政治、教育、人口、文化等各个子系统协调发展的结果,而教育作为社会的有机体的组成部分,它是社会承袭和发展的纽带,是个人社会化的过程,是社会体制的一种综合反应,是社会主体发展自身的基本活动。教育具有它的社会功能,促进社会的发展,具体表现在教育对其它社会子系统的作用,包括经济、政治、文化、人口等。下面我将分六个板块具体阐述教育对社会个子系统的促进作用。 一、教育成为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强杠杆 人常说“贫穷的人(国家)的唯一出路,靠教育。”犹太民族的成功,在于教育,这是铁证;日本经济的迅速发展也是教育促进的作用。 教育发展的基础在于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而教育又将作用于生产力和社会经济,成为推动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力量。教育的这种巨大作用是通过两条途径实现的,首先,通过教育,奠定发展社会生产力所需要的人才基础。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需要高素质的劳动者,要求提高全社会成员的思想、智力、体制水平。普及教育(包括初等、中等教育)之所以受到一切发达国家的重视,

原因就在于它能带动奠定发展社会生产力所需要的牢固基础。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还需要大量专业人才,这是由专业教育、高等教育提供的。教育在提供专业人才方面所起的作用,可以说是无与伦比的。生产力和经济发展的重大障碍是人才短缺;而这恰恰是教育不发达的结果。愈是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愈清醒地看到人才的意义,因而把教育提高到社会发展的头等地位。“教育先行”成为发达国家竞相采取的决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指出:“现在,教育在全世界的发展正倾向先于经济的发展,这正在人类历史上大概还是第一次。”其次,通过教育,科学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加速社会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科学成为生产力要经过几个环节,贯穿这几个环节的中介是教育。通过教育,科学第一步转化为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可以说,科学作为社会生产力是通过教育而实现的。教育在把科学转化为社会生产力方面所起的作用,将愈来愈巨大。 二、教育推进我国建设政治的进程 马克思曾经指出:“一方面,为了建立正确的教育制度,需要改变社会条件;另一方面,为了改变社会条件,又需要相应教育制度。”这段话对于我们认识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同样适用。我们知道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有制约作用,同时教育对政治也有反作用。下面主要谈一下教育为我国建设政治的推进作用。 的问题成为教育与政治的核心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我们知道,政治的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即人民参与国家事务的权利,参与对国家的监督和管理。列宁曾经指出,“政治就是参与国家事务,给国家定方向,确定国家活动的形式、任务和容。”也说过,的方法就是必须让人民“参与政治活动”。人民怎么才能参与政治活动,参与国家的管理呢?当然

班主任的地位与作用

班主任的地位与作用 (一)班主任的地位 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班主任规定》第二条:班主任是中小学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是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班主任要努力成为中小学生的人生导师。班主任是中小学的重要岗位,从事班主任工作是中小学教师的重要职责。教师担任班主任期间应将班主任工作作为主业。 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班主任规定》第十九条:教育行政部门建立科学的班主任工作评价体系和奖惩制度。对长期从事班主任工作或在班主任岗位上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定期予以表彰奖励。选拔学校管理干部应优先考虑长期从事班主任工作的优秀班主任。 著名教育家魏书生曾说过,“当老师不当班主任,是亏了”,因为当班主任有三种收获。 第一、收获各类人才。第二、收获真挚的感情。第三、收获创造性劳动成果。 (二)班主任的作用 1、组织管理作用 班主任是班级学生的教育者和组织者,是学校领导进行教育工作的得力助手。班主任对一个班的日常学生工作全面负责,组织学生的活动协调各方面对学生的要求,班主任对一个班集体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以生治生”“委员会制” 2、引导作用 班主任的引导作用就体现在对学生积极的人生信仰的引导上。 家访“读书无用论” 3、指导作用 班主任对学生的指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科研能力等的指导上。 主题班会《送你一把金钥匙》 4、策划作用 班主任在班级工作中的策划作用体现在对班级活动的选择上。 汶川大地震叶志平,是安县桑枣中学校长,四川省优秀校长。全校师生紧急疏散演练 5、协调作用 班主任还要通过创造性的工作形成一个优化的育人环境。为此班主任必须协调本班各学科的教育教学工作,并沟通学校与家庭、社会之间的教育联系。

浅谈家庭教育在教育中的地位

浅谈家庭教育在教育中的地位 每个人的生活时间的三分之二都是在家庭中度过。因此家庭影响、家庭教育对人的精神成长至关重要的,特别是儿童和青少年时期.一般说都是在家庭中度过。家庭怎样教育孩子,都会在孩子心灵上留下最初的痕迹,好的家庭儿童教育观就能对孩子进行良好的启蒙教育,培养孩子的智力和能力,塑造美好的心灵。 我是一名教育工作者,在工作实际中,发现在我国目前的家庭教育中,存在不少问题。许多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教子成才无方,往往采取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造成严重后果。近几年,有不少熊爸熊妈,采取棍棒教育的典型事例。还有的家长对孩子过份的溺爱,捧在手上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不知如何爱孩子,而一味娇惯、包办代替,造成目前独生子女自理能力普遍下降,阻碍了儿童的正常发展。高尔基讲过:爱护子女,这是母鸡都会做的事情。然而,会教育子女,这就是一件伟大的国家事业了,它需要才能和广泛的生活知识。”每一位家长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教育子女,决不是一家一户的事,而是关系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 当今社会,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越来越重视,期望值也越来越高。但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存在着问题。当今社会,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越来越重视,期望值也越来越高。但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存在着问题。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其一、重视分数。孩子不好好学习,是家长最棘手的问题;孩子的功课分数,是家长最关心、最敏感的话题。“学”而优则“奖”,已成为许多家长鼓励子女学习的常用手段,“学习至上,成绩至上”是孩子的唯一目标。于是,家长包办代替了孩子的家务劳动,一是心疼孩子,不肯过早地把责任加在孩子身上;二是不屑于让孩子干“杂活”,怕影响孩子的学习。倘若孩子考了个好分数,家里便是“阳光灿烂的日子”;倘若孩子考差了,家长几天都没有笑容。 其二、舍得投资。不少家长为子女请“家教”、买《参考》、或者亲自辅导,心甘情愿地吃苦受累,目的只有一个,一切为了孩子,一切为了孩子的学习,一切为了孩子的分数。除了叮嘱孩子学好学校的功课以外,课余时间又陪孩子去参加作文班、书法班、英语班、美术班、音乐班等等,在家长的心目中,这完全是一种"责任"。 二、对孩子限制保护太多,忽视了孩子探求新事物能力的培养 我们的家长大多不习惯把孩子当成一个能动的、有独立意识的个体来看待。这一问题在学龄前的家长中表现得最为明显和突出。儿童不是成人的附属品,他们是独立的人。有一种定势思维和习惯势力在束缚我们:孩子是娘身上掉下的一块肉。即是娘身上的一块肉,就注定是父母的附属品。这就不可避免地对孩子采用爱的承包制,几十年甚至终身不变的满足孩子的各种要求,在教育方法上则采用“包、保、抱”即包办一切,保护过头,不放心、不放手抱着孩子长大。这一切除了使孩子依赖还是依赖,不利于他们独立人格的形成。家长应适应时代要求,解放孩子的嘴,让他们敢说能说;解放孩子的手,让他们

教育的社会功能

名词解释: 1、教育: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2、教育功能:教育功能是在教育活动和系统对个体发展、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 3、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是通过一定教育手段把教育对象培养成一定社会所期望的人。 4、学制:学校教育制度也叫学校系统,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它规定着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5、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活动过程中,通过相互交往和影响而形成的人际关系。 6、课程:课程是指各级、各类学校为了实现培养目标而开设的学科及其目的、内容、进程等的总和,它主要体现在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中。 7、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是指依照法律规定,适龄儿童九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具有强制性质的国民基础教育。 简答: 一:教育的社会功能 1.简述教育的政治功能:1.教育能为一定的政治制度培养所需的人才; 2.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发挥政治职能; 3.促进政治民主化。 2. 简述教育的经济功能 1.教育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2.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 3.教育还是产生新的科学技术知识的手段。(1.教育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前提;2.教育是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3.教育是现实生产力的重要手段; 4.教育是知识创新的重要基础。) 3. 简述教育的文化功能 1.传递-保存文化功能 2.传播-丰富文化功能; 3.选择-提升文化功能; 4.创造-更新文化功能 二:影响课程编制的因素 1、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极其提供的可能。 2、一定时代的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3、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极其可接触性。 4、课程结论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政治变化、文化。1、社会需求;2.科学只是的进步;3. 学生自身的发展。) 三: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1.加强学生心里健康教育;2.提高教师职业素质;3.加强和谐校园文化环境的建设。 四:信息社会教育的特点:1.学校进一步发生变革;2.教育功能得到全面解释;3.教育发展趋向民主化;4.教育呈现新的发展趋势。 1.教育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其含义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2. 教育学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或者说是研究教育特别是教师如何更科学的有效的培养人的科学。教育学是在人类的教育活动进行相当长的一段历史过程之后才逐渐出现的,先期仅仅是对教育经验的总结,随后才诞生具有初步体系的教育学。

浅论知识女性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2019年文档

浅论知识女性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当代世界激烈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培养需要靠教育,教育的成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一个人所受到的教育不仅来自学校,还有来自家庭和社会。家庭是未成年人成长的摇篮,“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特殊的重要作用。”而知识女性在家庭教育中更具有基础的、特色的、长远的地位与作用。 首先,知识女性在培养和塑造人才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今社会,人才辈出,天才更是屡见不鲜。但透过各种形式的媒体报道我们就不难发现,无论是哈佛女孩还是天才音乐家,女性的智慧与付出在子女成才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中国历史上,诞生过无数杰出的巨人,他们或者创造历史,或者因为留下了不朽的思想和文章而名垂青史。探询他们成功的足迹,我们惊奇的发现,他们的成功的背后也毫无例外的站着一个伟大的女人――母亲。比如儒家的那两位圣人。历史上关于孔子母亲的教子故事很多人都不太了解。其实,孔母在孔子的成长中起的作用是相当重要的。孔母颜征在在娘家受过良好的文化教育,出嫁后,为生计所迫曾带教过几个孩子,她不但教孩子们习字、算数和唱歌三门功课,同时也教孩子们学习礼节和仪式。孔子不到六岁就开始跟班学习,后来,颜征

在又收了几个小学生,小孔子成为他母亲的小帮手,以尽辅导微薄之力。孔母的苦心栽培和细心教育,不到十岁的小孔子,已经学完全部发蒙功课,因他爱琢磨,肯用脑子想问题,记忆力出众,喜欢帮助别人,成为同窗学习的佼佼者。有了孔母的这一段家教生涯,自己帮助别人学习的经历,对孔子以后办私学、兴教育,起到直接的影响。孟母也是一位颇有见地、善于教子的贤德女性。孟子能够成为中兴儒学的“亚圣”,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正统思想体系中地位仅次于孔子的人,多得力于这位母亲的教育。《三字经》中有“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的传诵名句,孟母的“三迁择邻”、“断机教子”等脍炙人口的故事,成为千百年来中国人妇孺皆知的历史佳话,成为天下母亲教育子女的样板故事。假设孔母和孟母是中国传统式的“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家庭妇女,又如何能拥有栽培孩子的长远计划和能力呢?可见母亲的文化水平和道德修养,在孩子的启蒙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也是终身制的教师。 其次,知识女性在未成年人品德修养的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举足轻重。 母亲在中国家庭教育史上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姑且不说在母系氏族公社时期,就是“进入父系氏族公社之后,周民族、商民族的男性始祖弃和契都是跟随母亲习得稼穑之术和人事之治”,直至跨入文明门槛的夏启也还在很大程度上仰赖于

教育的重要性的名言

教育的重要性的名言 1、教育之于心灵,犹雕刻之于大理石。——爱迪生 2、道德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当一个人还在少年时代的时候,就应该在宏伟的社会生活背景上给他展示整个世界、个人生活的前景。——苏霍姆林斯基 3、教育植根于爱。——鲁迅 4、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且点燃一把火。——叶芝 5、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蔡元培 6、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这样一个信念在我们的教师集体的创造性劳动中起着重大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 7、我们应该“使每一个学生在毕业时候,带走的不仅仅是一些知识和技能,最重要的是要带走渴求知识的火花,并使它终生不熄地燃烧下去。——苏霍姆林斯基 8、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江泽民 9、教育是国家的主要防御力量。——伯克

10、对双亲来说,家庭教育首先是自我教育。——克鲁普斯卡娅 11、胃病总是由于贪吃。疳积病是上帝派来教育胃的。并且你们应当记住这一点:我们的每一种欲念,甚至包括爱情在内,也都有胃口,不可太饱。——佚名 12、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关于激励、唤醒、鼓舞。——第斯多惠 13、教育能开拓人的智力。——贺拉斯 14、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赫尔巴特 15、有天赋的人不受教育也可获得荣誉和美德,但只受过教育而无天赋人却难做到这一点。——西塞罗 16、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苏霍姆林斯基 17、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萨克雷 18、贫农特别吃没有文化的亏,特别需要受教育。——列宁 19、我并无过人的特长,只是忠诚老实,不自欺欺人,想做一个

美育在现代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美育在现代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摘要]:美育即审美教育、美感教育或情感教育,它不同于艺术教育,也不是美学,其目的在于促进人格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新中国成立后正式把美育列入与德育、智育、体育并行的一项内容,说明审美教育已在我国国民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就当前学校教育而言,让学生接受审美教育是俱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的。本文试讨论什么是美育,进而指出其在现代教育中地位和作用,得出结论。 关键词:美育;培养;作用 前言 美育即审美教育、美感教育或情感教育。它借助于人们的心理活动的特殊范畴,如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来培养人类正确的审美观念、健康的审美趣味和稳固的审美情操,并激发其丰富多彩的审美创造力。它虽也以艺术为主要手段来反映审美理想,但它更强调自然美和社会美特殊的作用和强烈的效果。它是通过美的各个领域、各种形态而实现的。所以,不同于艺术教育。它也不是美学,因为美学除了研究人对客观世界审美认识和审美创造的规律以外,还研究客观现实中美好的事物。美育的目的在于促进社会成员,特别是青少年在智能、道德和体格上的全面发展。 一、怎样认识美 (一)什么是美 艺术家在进行艺术创作时无论“丑”、“美”.这仅是他们创作时依据的法则。从大美学的角度说是没有“丑”的。所谓美,就是指在特定历史与文化背景中一定个体或群体的赞同、定向认知、心理归向的首肯构成范式或构成形式关系。通常而言在人们理解中的“丑”是指某事、某物之形象难看或一定不好看。学生惯常将其作为评价的标准。而艺术家则将原来现实中的事物或人物通过再加工融入自己对主体事物的认识、情感和评价等主观因素中。从而重新塑造成一个典型形象以揭示社会生活的本质真理。像卢奥喜欢描绘满脸凄苦的妇女,形象枯稿的国王,四肢扭曲的小丑以及沉寂阴暗的小巷一样。他的画难为一般人接受,就连他最好的朋友都曾强烈地指责:“卢奥只会画丑的东西。”是的,他的画初看很丑,但越看越美。这因为在他画中的老妇的丑陋的外表后却隐藏着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潜移默化的家庭教育及影响,将会直接关系到子女的道德品质、人生观,世界观等的形成。 蔡元培先生说过,“家庭是人生的第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终身的老师。所谓的家庭教育就是家庭中年长的成员,如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等,对孩子的熏染、影响和教导,家庭是构成社会最基本的细胞,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其它亲族关系所组成的社会的最基本的单位,自古以来,人们就深知家庭教育对孩子的至关重要性。 家长的言传身教是家教成功的必要条件。 那么,要如何能加强家庭和学校的联系工作呢?我认为应做到三个重视: (一)重视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的正确认识。 苏霍姆林斯基把学校和家庭比作两个“教育者”,认为这两者“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但是不少家长还没真正认识到自己就是教育者。这就需要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识,让家长积极担负起教育者的责任,这样才能形成合力。 我们常常会碰到这样一些家长,他们往往认为把孩子送到学校就把一切都交给老师了,自己只要给孩子吃好、穿好、住好就行。至于教育,那是老师的事。针对这个种现象,我

们首先应转变家长的这种不正确的观念,通过交谈、讲座、书面联系、向家长推荐一些谈家教重要性的文章等方法,使他们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从而慢慢地担负起教育孩子的重任。 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我们还帮助家长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做好子女的表率。孩子的眼睛就像照相机,每天都拍下了父母的形象。家长的道德修养,言行举止都会给孩子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有位学生,父亲常年在外打工,妈妈成天在家麻将,不仅不给孩子适当的教育与辅导,孩子正常的休息时间也得不到保障。另外那些麻将人的出言不逊也对孩子产生了很坏的影响。一段时间,孩子不但成绩下降,而且在日记中流露出对妈妈极度的反感,甚至有厌学的心理。该班教师了解到这些情况后,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让家长多留点时间和空间给孩子,分别从教师的角度和孩子的角度给家长提出了些建议。家长认识到了这不单单是玩的问题,这种行为可能毁了孩子的一生,她逐渐改掉了视赌如命的恶习,还经常带孩子去书店,让孩子感受到母爱的温暖,孩子成绩渐渐有了提高。在母爱的温暖下,孩子的性格也变得活泼起来。 要使家庭教育真正成为学校教育的有效补充,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必须做到目标一致,观念一致。然而,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今天,仍有少数家长只盯着学生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