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模光纤的参数及理论分析

单模光纤的参数及理论分析
单模光纤的参数及理论分析

单模光纤的特性参数及特性的理论分析

陆锐勇 2009012303

皖西学院信息工程学院通信工程2009级02班

摘要:本文通过在理论上对单模光纤的特征参数(即影响单模光纤的传输效率因素),以及衰减特性的分析。在单模光纤中存在弯缩损耗,材料对信号的吸收及模内色散等现象。并结合实际应用的技术规范,对单模光纤的生产要求和研发趋势进行简单的总结和概述。

关键词:单模光纤、色散、宏弯损耗、微弯损耗、吸收

Abstract: Based in theory of single mode fiber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s (i.e. the effects of single mode optical fiber transmission efficiency factors ), and attenuation characteristics analysis. In a single-mode fiber in the presence of bending loss, material absorbs the signal and intramode dispersion phenomenon. Combined with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the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single-mode fiber, the production requirements and development trend for simple summary and overview.

Key words: A single-mode optical fiber, dispersion, macro bending loss, microbending loss, absorption

一、光纤的介绍

光纤是一种高度透明的玻璃丝,由二氧化硅等高纯度玻璃经复杂的工艺拉丝制成。光纤从横截剖面看可以分为三部分,即折射率较高的芯区、折射率较低的包成、表面涂覆层。包层和涂覆层的作用是满足光纤能够导光的需求,涂覆层是为了防止光纤表面微小裂纹的扩大,从而增强光纤的机械强度。

光纤的种类有很多,根据光纤中的传输模式的多少可以分为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单模光纤指在给定的工作波长上,只能传输单一模式的光纤。因为单模光纤中不存在模式色散,所以具有几十吉赫兹以上的传输频段,有利于大容量、长距离、高码速的信息传输。

目前ITU-T已经在建议G.652、G.653、G.654、G.655和G.656中分别定义了5种不同设计的单模光纤。其中G.652光纤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标准单模光纤,称为1310nm性能最佳的单模光纤;G.652光纤还可以分为G.652.A、G.652.B、G.652.C、G.652.D。

二、光纤在光纤通信系统的应用

光纤通信系统主要由发送端机、光纤传输信道、接收端机组成。光纤是光纤通信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光波的传输媒介,其传播特性直接影响系统的通信质量。

在最初对光纤如何对光进行传导的实验中发现,所有将光纤用于通信的尝试都因信号刚传输几英尺就完全消失而失败。即随着传输距离的增加,信号将发生衰减和失真,信道的传输特性是影响光纤通信系统性能的决定因素。光纤的主要传输特性是损耗和色散。光纤的传输损耗特性用衰减系数表示,与光线中的杂质浓度和光波频率等因素有关。

三、单模光纤的特征参数

单模光纤的常用特征参数:衰减系数、截止波长、模场直径

1.衰减系数α

衰减量的大小通常用单位长度的衰减,即衰减系数α表示,定义为

α= 10/L lg (Pi/Po) (dB/km)

式中L--光纤长度,单位km

Pi--输入光纤的光功率

PO--光纤的输出光功率。

2.截止波长λc

截止波长是单模光纤所特有的参量,也是单模光纤最基本的参数,通常可以用来判断光纤中是否为单模工作方式。截止波长λc的含义是,能使光纤实现单模传输的最小工作光波波长。也就是说,尽管其它条件皆满足,但如果光波波长不大于单模光纤的截止波长,仍不可能实现单模传输。要保证单模传输,光纤的归一化频率V就要足够小,当V减小到高次模LP11的截止频率2.40483时,高次模LP11正好截止,光纤中只传输基模。单模光纤工作波长要大于截止波长,截止波长的典型值大于1260nm。

3.场模直径d

场模直径是衡量基模场强在光纤横截面内特定分布的约束光功率的物理量。对于阶跃型单模光纤,基模HE11场强在光纤截面的分布近似高斯分布。通常将纤芯中场分布曲线最大值的1/e处所对应的宽度定义为场模直径。ITU-T规定,在1.31μm波长上,场模直径的标称值在9~10μm,容差为±1μm。

四、阶跃型折射率单模光纤的衰减特性分析

单模光纤是在给定的工作波长情况下,只传输基模的光纤。在阶跃折射率单模光纤中只传输HE11模。由于单模光纤只传输基模,无模式色散,因此,其频带宽,非常适合高速率、远距离传输。

在行一根光纤中发射光进行信息传输时,衰减是指由除了开始没有满足全反射条件外的原因所造成的能量损耗。造成光纤衰减主要有吸收衰减和散射衰减。吸收衰减是因为材料吸收而导致部分光功率变成热量而使光功率减少。散射衰减主要来自纤芯折射率的不均匀性、芯包边界边界的不规则、宏弯损耗以及输入输出之间的耦合损耗。一般的散射衰减包括宏弯损耗和微弯损耗,一般在实际应用中只标明宏弯损耗,将微弯损耗计算在总衰减中。

一般光纤损耗(Loss)定义为光纤输出端功率Pout与发射到光纤时的功率Pin的比值。

Loss = Pout / Pin

式中功率以W为单位。在通信技术中常用分贝(db)来测量衰减,上式是总衰减的计算公式,衰减显然是和光纤的长度L成正比。光纤通信技术还有一个定义单位衰减公式

A(dB/km) = Loss(dB) / 光纤长度(km)

A(dB/km)被称为衰减,是光纤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有时也被称为光缆损耗因子。

1、散射

在光纤的加工制造过程中,高透明度的光纤中不会有微粒杂质,但是可能存在折射率的细微变化。这种细微变化会被传输的光视为光阻碍,导致光的初始方向发生改变。光离开纤芯方向造成光散射损耗(瑞利色散)。一般光纤散射也称为内部损耗,指一束以小于或者等于临街角的方向进行传播的光在遇到障碍物后会改变其方向。散射效应破坏了在纤芯包层边界保持全内反射的条件,部分光穿出纤芯,从而造成传输功率的损耗。这种损耗对硅制单模光纤的最小衰减加以绝对的限制。。

2、阶跃折射率光纤的弯曲损耗

弯曲损耗是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的一个主要区别,两类损耗均由纤芯模场限制决定。纤芯限制模场越紧,弯曲损耗就越小。

(1)宏弯损耗

单模光纤要比多模光纤对弯曲更敏感。光纤的弯曲会造成高斯曲线的中心偏移到包层的外侧,从而造成模场的重新分布,于是曲线就不再是高斯曲线。结果在包层外侧出现较长的“尾巴”,即中心偏移。

为了使偏离光纤中心的光传播更长的距离,该部分的尾巴必须以比光束其他部分更快的速度传播。偏离中心越大,它的速度也就应该越快。偏离光纤中心的光信号的速度就必须大于光速,这就意味尾巴要损耗掉,所以,光束功率会损耗掉一部分,衰减将会增长。在高斯模型中,当模场直径MFD比较大的时候宏弯损耗也较大。因为MFD依赖波长,所以宏弯损耗也依赖波长。波长越短场模直径越小,单模光纤的宏弯敏感性也就越小。还有,工作波长越长(在1600nm范围内),光纤所经历的衰减就越小。所以,一个单模光纤中的宏弯损耗随着弯曲半径的减少和工作波长的增加而增长。

(2)微弯损耗

单模光纤中微弯损耗是由于光纤的中心轴线围绕理论笔直的位置所发生的微小变化而产生的。在单模光纤中,对微弯损耗的敏感性随着波长的增加有所增长,原因在于较长的波长会使MFD增加,导致更多的功率辐射到纤芯外面。产生这些中心轴线的微小变化在于制造光缆的工程中施加在光纤上的压力和热力的影响,同时,微弯损耗随着温度和热应力的变化而变化。

3、吸收

在光纤传输中,如果光(光子流)所拥有的频率具有的能量等于材料的能级距离,这种光会被材料吸收。这种吸收导致光功率的损耗,而减少损耗可以通过改变光的频率或改善材料。材料的主要吸收波峰在945nm、1240nm、1380nm处。在实际应用中,改善材料的方法已经达到极限,我们只能通过改变光的频率。符合需求的光波长有三个吸收较小的区域,分别位于850nm附近,1300nm附近和1500nm附近,这三个区域被称为透明窗口。

4、其他衰减因素

单模光纤存在模内色散,即存在于一个模式中的色散,这也是单模光纤中主要带宽的限制因素。产生模内色散的主要因素有两个:色度色散和偏振模式色散。

凹陷包层折射可能发生功率泄露,原因是包层外部的折射率比包层内部的折射率要高。改善此问题的方法是,凹陷包层的工作波长应该在截止波长和某个更高值之间进行选择。

五、光纤的设计趋势

现在的光线设计根据光纤的特性,光纤的发展趋势包括:继续改善已制成的光纤的特性;研制具有内置色散补偿能力的新型光纤;进一步加强光纤的有效区域,使更多的功率得到发射而不引起非线性效应;研制专用光纤,例如PM光纤、具有超低弯曲敏感性的光纤、具有大数值孔径的光纤、具有特定截止波长的光纤等。

参考文献:

【1】丰乐平张成良通信工程丛书[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2】高建平光纤通信[M,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

【3】李海宋元胜光纤通信原理及应用[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

【4】徐公权段鲲陈亚华廖光裕等译光纤通信技术[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5】李玲等光纤通信[M,人民邮电出版社1995]

测绘里面的四参数和七参数原理(精)

测绘里面的四参数和七参数原理 1. 两个不同的二维平面直角坐标系之间转换时,通常使用四参数模型(数学方程组。在该模型中有四个未知参数,即: (1两个坐标平移量(△ X , △ Y ,即两个平面坐标系的坐标原点之间的坐标差值; (2 平面坐标轴的旋转角度 A ,通过旋转一个角度,可以使两个坐标系的 X 和 Y 轴重合在一起。 (3尺度因子 K ,即两个坐标系内的同一段直线的长度比值,实现尺度的比例转换。通常 K 值几乎等于 1. 通常至少需要两个公共已知点,在两个不同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四对 XY 坐标值,才能推算出这四个未知参数, 计算出了这四个参数, 就可以通过四参数方程组, 将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下一个点的 XY 坐标值转换为另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下的 XY 坐标值。 2. 两个不同的三维空间直角坐标系之间转换时,通常使用七参数模型(数学方程组,在该模型中有七个未知参数,即: (1三个坐标平移量(△ X , △ Y , △ Z ,即两个空间坐标系的坐标原点之间坐标差值; (2三个坐标轴的旋转角度(△ α, △ β, △ γ,通过按顺序旋转三个坐标轴指定角度, 可以使两个空间直角坐标系的 XYZ 轴重合在一起。 (3尺度因子 K ,即两个空间坐标系内的同一段直线的长度比值,实现尺度的比例转换。通常 K 值几乎等于 1. 通常至少需要三个公共已知点, 在两个不同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的六对 XYZ 坐标值, 才能推算出这七个未知参数, 计算出了这七个参数, 就可以通过七参数方程

组, 将一个空间直角坐标系下一个点的 XYZ 坐标值转换为另一个空间直角坐标系下的 XYZ 坐标值。

7参数、5参数、4参数

参数问题一直是测量方面最大的问题,我简单的解释一下,首先说七参,就是两个空间坐标系之间的旋转,平移和缩放,这三步就会产生必须的七个参数,平移有三个变量Dx,Dy,DZ;旋转有三个变量,再加上一个尺度缩放,这样就可以把一个空间坐标系转变成需要的目标坐标系了,这就是七参的作用。如果说你要转换的坐标系XYZ三个方向上是重合的,那么我们仅通过平移就可以实现目标,平移只需要三个参数,并且现在的坐标比例大多数都是一致的,缩放比默认为一,这样就产生了三参数,三参就是七参的特例,旋转为零,尺度缩放为一。四参是应用在两个平面之间转换的,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说的有点乱,如果还是不明白可以给我留言。希望有帮助。 七参数是由一个坐标系统向另一个坐标系统转换所用参数,三个旋转参数RX、RY、RZ,三个平移参数DX、DY、DZ,一个尺度比参数K。在GPS应用中使用同一空间直角坐标系,因此XYZ三个方向上重合且坐标比例一致,因此仅用三个平移参数DX、DY、DZ便可进行坐标转换,也称为三参数,另外,WGS84所用椭球与北京54、西安80所用椭球不一致,因此额外多出两个参数DA、DF,DA为两种坐标系统椭球长半轴差值,DF为两种坐标系统椭球扁率的差值,因此,在使用GPS将WGS84经纬度坐标转为北京54或西安80坐标时,实际使用DA、DF、DX、DY、DZ,也称为五参数。 1.2 四参数 操作:设置→求转换参数(控制点坐标库) 四参数是同一个椭球内不同坐标系之间进行转换的参数。在工程之星软件中的四参数指的是在投影设置下选定的椭球内 GPS 坐标系和施工测量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参数。工程之星提供的四参数的计算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利用“工具/参数计算/计算四参数”来计算,另一种是用“控制点坐标库”计算。。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参予计算的控制点原则上至少要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点,控制点等级的高低和分布直接决定了四参数的控制范围。经验上四参数理想的控制范围一般都在 5-7 公里以内。 四参数的四个基本项分别是:X 平移、Y 平移、旋转角和比例。从参数来看,

光纤跳线的种类大全图文并茂

ST、SC、FC光纤接头是早期不同企业开发形成的标准,使用效果一样,各有优缺点。 ST、SC连接器接头常用于一般网络。ST头插入后旋转半周有一卡口固定,缺点是容易折断;SC连接头直接插拔,使用很方便,缺点是容易掉出来;FC连接头一般电信网络采用,有一螺帽拧到适配器上,优点是牢靠、防灰尘,缺点是安装时间稍长。 MTRJ 型光纤跳线由两个高精度塑胶成型的连接器和光缆组成。连接器外部件为精密塑胶件,包含推拉式插拔卡紧机构。适用于在电信和数据网络系统中的室内应用。 光纤接口连接器的种类 光纤连接器,也就是接入光模块的光纤接头,也有好多种,且相互之间不可以互用。不是经常接触光纤的人可能会误以为GBIC和SFP模块的光纤连接器是同一种,其实不是的。SFP模块接LC光纤连接器,而GBIC接的是SC光纤光纤连接器。下面对网络工程中几种常用的光纤连接器进行详细的说明:

① FC型光纤连接器:外部加强方式是采用金属套,紧固方式为螺丝扣。一般在ODF侧采用(配线架上用的最多) ② SC型光纤连接器:连接GBIC光模块的连接器,它的外壳呈矩形,紧固方式是采用插拔销闩式,不须旋转。(路由器交换机上用的最多) ③ ST型光纤连接器:常用于光纤配线架,外壳呈圆形,紧固方式为螺丝扣。(对于10Base-F连接来说,连接器通常是ST类型。常用于光纤配线架) ④ LC型光纤连接器:连接SFP模块的连接器,它采用操作方便的模块化插孔(RJ)闩锁机理制成。(路由器常用) ⑤ MT-RJ:收发一体的方形光纤连接器,一头双纤收发一体 常见的几种光纤线 光纤接口大全

各种光纤接口类型介绍 光纤接头 FC 圆型带螺纹(配线架上用的最多) ST 卡接式圆型 SC 卡接式方型(路由器交换机上用的最多) PC 微球面研磨抛光 APC 呈8度角并做微球面研磨抛光 MT-RJ 方型,一头双纤收发一体( 华为8850上有用) 光纤模块:一般都支持热插拔, GBIC Giga Bitrate Interface Converter, 使用的光纤接口多为SC或ST型SFP 小型封装GBIC,使用的光纤为LC型 使用的光纤: 单模: L ,波长1310 单模长距LH 波长1310,1550 多模:SM 波长850 SX/LH表示可以使用单模或多模光纤

光纤跳线技术规范1

光纤跳线技术规范 浏览次数: 1.陶瓷插针外径Φ: 2.499±0.0005mm 插针体芯径Φ:0.125+0.001-0mm 插针体长度:16.0±0.3mm 插针体同心度:≦1.4um 插针体曲率半径:20mm+5-10mm 2.光缆外径为3mm,光缆外表光滑无瑕疵。 外径不圆度:≦10% 光缆抗拉强度:≧200N 光缆最小弯曲半径:30mm 光缆温度特性:-40℃-+80℃,光缆附加衰减≦0.2dB/km 光缆颜色:黄色 3.工作波长:1310nm、1550nm 4. 光纤的衰减:≦0.37dB/km(1310nm) ≦0.25dB/km(1550nm) 5.光纤的截止波长:λC≦1250nm 6.光纤连接器光学指标 插入损耗:IL≦0.2dB 回波损耗:RL≧50dB 连接衰减:≦0.5dB(包括互换和重复) 互换回波损耗:≧35dB 插拔耐久性寿命:>1000次仍能满足衰减要求。 7.光纤连接器陶瓷插针物理干涉指标: 曲率半径:10mm≦R≦25mm 研磨球面偏心:≦50um 光纤凹凸量:50nm 8.光纤连接器外观检查 光纤连接器外观平滑、洁净、无油污、无伤痕和裂纹,各部件组合平整,插头与转器 的接合平顺,易于插拔。 9.光纤连接器陶瓷插针端面外观检查 10.光纤连接器插拔力:2.5-20N 11.光纤连接器使用条件 运输和储存时温度:-20℃-+60℃ 工作温度:+5℃-+40℃ 相对湿度:保证性能:10%-90%(+35℃) 温度循环实验:时间:≧72h 范围:-10℃-+45℃ 上升和下降速度:0.5℃/分种 12.光纤连接器的标志 单模光纤连接器的光缆外观为黄色。 每一条光纤连接器都挂有生产铭牌,生产铭牌标注有产品生产日期、生产编号、插入损耗数值、回波损耗数值及产品两端的区分标志。 光纤连接器的包装盒上标注有产品型号、生产厂家。

ArcGis中三参数和七参数转换

在ArcGIS Desktop中进行三参数或七参数精确投影转换ArcGIS中定义的投影转换方法,在对数据的空间信息要求较高的工程中往往不能适用,有比较明显的偏差。在项目的前期数据准备工作中,需要进行更加精确的三参数或七参数投影转换。下面介绍两种办法来在ArcGIS Desktop中进行这种转换。方法1:在ArcMap 中进行动态转换(On the fly) 假设原投影坐标系统为Xian80坐标系统,本例选择为系统预设的Projected Coordinate Systems\Gauss Kruger\Xian 1980\Xian 1980 GK Zone 20投影,中央经线为117度,要转换成Beijing 1954\Beijing 1954 GK Zone 20N。在ArcMap中加载了图层之后,打开View-Data Frame Properties对话框,显示当前的投影坐标系统为Xian 1980 GK Zone 20,在下面的选择坐标系统框中选择Beijing 1954 GK Zone 20N,在右边有一个按钮为Transformations...

点击打开一个投影转换对话框,可以在对话框中看到Convert from和Into表明了我们想从什么坐标系统转换到什么坐标系统。

在下方的using下拉框右边,点击New...,新建一个投影转换公式,在Method下拉框中可以选择一系列转换方法,其中有一些是三参数的,有一些是七参数的,然后在参数表中输入各个转换参数。 输入完毕以后,点击OK,回到之前的投影转换对话框,再点击OK,就完成了对当前地图的动态投影转换。这时还没有对图层文件本身的投影进行转换,要转换图层文件本身的投影,再使用数据导出,导出时选择投影为当前地图的投影即可。

光纤跳线制作过程

……………………………………………………………最新资料推荐…………………………………………………光纤跳线制作过程 1.光纤预处理:剥纤,引进专业的剥纤工具,主要是针对涂覆层的剥离,减少对光纤包层的伤害。对于多模光纤来讲,这点影响不大,但对单模光纤来讲,影响就比较大。单模光纤其中有个参数叫模场直径,就说明单模光纤的包层是要传递一部份光信号。理论上讲如果光纤包层受损会使其偏振模色散增大,衰减增大。实际测试结果,影响有,但不大。有一点确是要注意的,通过对多条光纤包层受损的光纤进行测试,发现包层受损会增大光纤弯曲时断裂的可能性,并且弯曲时1550波长的衰减增大较为明显。 2.光纤插芯组装:自行进行插芯组装可以降低成本大约4-5分/头,呵呵,别小看这几分钱。插芯,统一采用日本精工陶瓷插芯,费用虽高,但其偏心非常的好。偏心(同心度)有两个,一个是光纤本身,一个是插芯。用一个简单的方法就可以初步判断其插芯的好坏,将光纤穿入插芯,然后倒提光纤,看插芯是否从光纤中自行滑落,好的插芯,是不会从光纤上滑落的。 3.注胶准备:研磨前主要是对于胶水和插芯的处理。首先是胶水的选择,大多数较为规范的光纤跳线厂都选择了353ND(环氧胶)。这种胶水使用方便,按照10:1配比好之后,对其要进行高速的旋转,将其中的气泡甩出,避免了日后由于温度的变化对光纤应力的改变,造成光纤微弯而产生衰减增大。 4.插芯注胶:注胶以插芯前端稍露出胶体为准。这次引进的多插芯同时注胶的设备,其胶量的控制非常精确,速度非常快。中关村所卖的便宜光纤跳线基本上都不是注胶,而是光纤光涂胶,那样会产生光纤头易脱落、光纤弯曲等问题。 5.胶体固化:将光纤插入注胶的插芯,然后放入固化炉内进行固化。一般胶体的固化温度为80-90度,时间大约是60分钟左右。为了增大产量,也可以将其温度调高至150度左右,时间大约10分钟,由于其胶体内外温差太大,胶体所产生的应力是难以控制的,光纤将产怎样的变化是无法估计的,可能会对光纤本身产生影响。 简单的说可能分为以下几步,裁线,穿纤,压接,组装,研磨,光特性测试,包装。 1.准备工作(光缆结构,制作流程图谱,主要制作设备)。 2.2.制作过程(裁缆,绕线,穿散件,调胶,注胶,固化,割纤,组接连接头)。 3.研磨测试(安装配置研磨机,去胶,研磨,抛光,400倍放大端面检测,插回损测试,三维干涉仪,包装)。

已知七参数输入方法

已知七参数输入方法 我们在测量过程中,常常会遇到要求我们利用已知的七参数进行测量的情况,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如何在仪器中输入七参数。 1、在主菜单屏幕上选择管理: 七参数:使用严格3D 经典方法产生转换的参数. 该方法使用GPS 测量点(WGS84 椭球 )的直角坐标,并将这些坐标与地 方坐标的直角坐标相比较.通过这种方法,计算出用来将坐标从一个系统转换到另一个系统中平移量,旋转量和尺度因子.经典 3D 转换方法可确定最多7个转换参数(3个平移参数,3个旋转参数,和1个尺度因子). 2、选择坐标系: 3、新建一个坐标系:

4、在名称行里输入一个坐标系统的名字: 5、将光标移至转换一行,点击回车键: 6、点击F2新建:

7、在概要界面输入一个七参数名称,然后点击参数: 8、输入已知的七参数,(也有输入四参数的,即不输旋转参数): 9、在更多界面下选择莫洛金斯基或布沙-沃尔夫,一般选择后者,然后保存: Molodensky-Badekas ——莫洛金斯基 一种转换模型,其旋转原点是系统A 中公共点的重心. Bursa-Wolf ——布沙-沃尔夫 对系统A 来说,旋转原点为笛卡儿坐标系统原点的转换模型.

10、选择做好参数的转换文件,继续: 11、将光标移至椭球行,回车: 在大地测量中,除非特别定义,椭球是 指椭圆绕短半轴旋转形成的数学图形 (有时也称回转椭球体),两个量定义一 个椭球,它们是长半轴的长度; 扁率 f. The Flattening is one of the quantities to specify an ellipsoid. f = (a-b)/a = 1 - sqrt(1-e2) where: a ... semi-major axis b ... semi-minor axis e ... eccentricity 12、选择要用的椭球(西安-80或北京-54) 如果没有需要的椭球,请点击 SHIFT键,在点击F5键即可调 阅所有椭球 13、将光标移至投影行,回车,然后新建,选择横轴莫卡托,然后输入投影参数,保存: 假定东坐标:为避免坐标出现负值,我 国将坐标原点东坐标规定为500,000 米。 中央子午线:定义地图投影经度的中央 线。是使用在地图投影中的带常数。 带宽:投影带的宽度。 注意:投影参数一定要在开始工作前落 实清楚,否则将影响投影后坐标。

RTK坐标转换中四参数法与七参数法精度比较

2006年第5期(第24卷262期)东北水利水电67[文章编号]1002--0624(2006)05一0067一02 RTK坐标转换中四参数法与七参数法精度比较 茹树青t,吉长东z,王宏宇, (1.阜新市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辽宁阜新123000;2.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辽宁阜新123000; 3.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河道站,辽宁阜新123100;) [摘要]文章探讨了P.TK坐标转换中的参数法和七参数法的原理,并对观测的平面坐标进行了精度 的分析和比较。 [关键词]四参数;七参数;IkTK;坐标转换 [中图分类号]P204 随着GPSrZTK技术的出现,其以精度高、速度快和不存在误差累积等优点在各行各业中被广泛应用。坐标转换是R.TK技术里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不同的空间直角坐标系之间的转换一般采用布尔萨(Bursa)七参数模型,本文在研究布尔萨模型的基础上导出四参数模型。GPS接收机一般是利用三个以上的重合点的两套坐标值通过七参数(或三参数)和四参数来实现坐标转换。在常用的GPS接收机中Ashtechz—x采用的是四参数模型。而Trimble5700采用的则是七参数模型。 本文利用Ashtechz—x和Trimble5700双频GPS接收机(均是4台套(1+3),水平方向标称精度均是10mm+lppm),采用实时载波相位差分技术(R.TK)完成了某工程GPS测量工作。用两种型号的GPSIkTK.对135个图根点分别独立观测2次,并用GTS一6全站仪(标称精度为2”,3mm+2ppm),采用全站仪导线的方法,按I级导线要求,对上述点中的50个点进行检测(抽检比例为37%),总结出在该地区,只有2个已知点的情况下,四参数法要优于七参数法。 1七参数模型 设x压和xa分别为地面网点和GPS网点的 [文献标识码]B 参心和地心坐标向量。由布尔萨(Bursa)模型可知: X压=AX+(1+南)R(8:)尺(s,)R(8;)x伍(1)式中x口=(x赝,Y口,磊),Xa.=(Xa,Y盘,玩),△x=(AX,AY,△z)为平移参数矩阵;k为尺度变化参数:旋转参数矩阵为 FCOSs.sine,0] R(乞)。J-sine,co嗡0I, 【-001j ~P000。5i1吩], R(岛)2lI, [sine,0COSSyj r100] R(&)=10COS,fix—sirle,l Lo—sine,co沾,j 通常将AX,AY,△z,k,8:,岛,吼称为坐标系问的转换参数。为了简化计算,当k,£,占,,8,为微小量时,忽略其间的互乘项,且COS8—1,sirls—s。则上述模型变为: 【收稿日期】2005—12—12 【作者简介】茹树青(1965一),男,辽宁阜新市人。工程师,从事工程测量工作。 卦、,七+‘l,k+XyZ△△△

光纤跳线的颜色和接头

单模光纤,一般光纤跳线用黄色表示,接头和保护套为蓝色;传输距离较长。 多模光纤,一般光纤跳线用橙色表示,也有的用灰色表示,接头和保护套用米色或者黑色;传输距离较短. 各类光纤接口类型的区别与图示 光纤的接口比较复杂,在项目的过程中有时候确实很容易弄错,为了方便自己和大家的工作,特整理了以下资料: 光纤接头类型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FC 圆型带螺纹(配线架上用的最多) ST 卡接式圆型 SC 卡接式方型(光纤收发器用的较多) LC 卡接式方形,比SC略小(光纤交换机用的较多) MT-RJ 方型,一头光纤收发一体 光纤模块主要分为以下两种,一般都支持热插拔: GBIC(Giga Bitrate Interface Converter)使用的光纤接口多为SC或ST型 SFP小型封装GBIC,使用的光纤为LC型 光纤单模和多模的标识: L:表示单模,波长1310纳米; LH:表示单模长距,波长1310纳米,1550纳米;

SM:表示多模,波长850纳米; SX/LH:表示可以使用单模或多模光纤; 单模光纤的传输距离要比多模光纤远。 另外,如下图所示,在表示尾纤接头的标注中,我们常能见到“FC/PC”,“SC/APC”等,其含义如下:

“/”前面部分表示尾纤的连接器型号: “SC”接头是标准方型接头,采用工程塑料,具有耐高温,不容易氧化优点。传输设备侧光接口一般用SC接头 “LC”接头与SC接头形状相似,较SC接头小一些。 “FC”接头是金属接头,一般在ODF侧采用,金属接头的可插拔次数比塑料要多。 “/”后面表明光纤接头截面工艺,即研磨方式: “PC”微球面研磨抛光,在电信运营商的设备中应用得最为广泛,其接头截面是平的,。“UPC”的衰耗比“PC”要小,一般用于有特殊需求的设备,一些国外厂家ODF架内部跳纤用的就是FC/UPC,主要是为提高ODF设备自身的指标。 “APC”呈8度角并做微球面研磨抛光,可改善电视信号的质量。

七参数

坐标系统之间的坐标转换既包括不同的参心坐标之间的转换,或者不同的地心坐标系之间的转换,也包括参心坐标系与地心坐标系之间的转换以及相同坐标系的直角坐标与大地坐标之间的坐标转换,还有大地坐标与高斯平面坐标之间的转换。在两个空间角直坐标系中,假设其分别为O--XYZ和O--XYZ,如果两个坐标系的原来相同,通过三次旋转,就可以两个坐标系重合;如果两个直角坐标系的原点不在同一个位置,通过坐标轴的平移和旋转可以取得一致;如果两个坐标系的尺度也不尽一致,就需要再增加一个尺度变化参数;而对于大地坐标和高斯投影平面坐标之间的转换,则需要通过高斯投影正算和高斯投影反算,通过使用中央子午线的经度和不同的参考椭球以及不同的投影面的选择来实现坐标的转换。 WGS84与BJ54是两种不同的大地基准面,不同的参考椭球体,因而两种地图下,同一个点的坐标是不同的,无论是三度带六度带坐标还是经纬度坐标都是不同的。当要把GPS接收到的点(WGS84坐标系统的)叠加到BJ54坐标系统的底图上,那就会发现这些GPS点不能准确的在它该在的地方,即“与实际地点发生了偏移”。这就要求把这些GPS点从WGS84的坐标系统转换成BJ54的坐标系统了。 在不同的椭球之间的转换是不严密的。那么,两个椭球间的坐标转换应该是怎样的呢?一般而言比较严密的是用七参数法,即3个平移因子(X平移,Y平移,Z平移),3个旋转因子(X旋转,Y旋转,Z旋转),一个比例因子(也叫尺度变化K)。国内参数来源的途径不多,一般当地测绘部门会有。通行的做法是:在工作区内找三个以上的已知点,利用已知点的BJ54坐标和所测WGS84坐标,通过一定的数学模型,求解七参数。若多选几个已知点,通过平差的方法可以获得较好的精度。如果区域范围不大,最远点间的距离不大于30Km(经验值),这可以用三参数,即只考虑3个平移因子(X平移,Y平移,Z平移),而将旋转因子及比例因子(X旋转,Y旋转,Z旋转,尺度变化K)都视为0,所以三参数只是七参数的一种特例。北京54和西安80也是两种不同的大地基准面,不同的参考椭球体,他们之间的转换也是同理。在ArcGIS中提供了三参数、七参数转换法。而在同一个椭球里的转换都是严密的,在同一个椭球的不同坐标系中转换需要用到四参数转换,举个例子,在深圳既有北京54坐标又有深圳坐标,在这两种坐标之间转换就用到四参数,计算四参数需要两个已知点。B

三参数与七参数的区别

参数问题一直是测量方面最大的问题,我简单的解释一下, 首先说七参,就是两个空间坐标系之间的旋转,平移和缩放,这三步就会产生必须的七个参数,平移有三个变量Dx,Dy,DZ;旋转有三个变量,再加上一个尺度缩放,这样就可以把一个空间坐标系转变成需要的目标坐标系了,这就是七参的作用。如果说你要转换的坐标系XYZ三个方向上是重合的,那么我们仅通过平移就可以实现目标,平移只需要三个参数,并且现在的坐标比例大多数都是一致的,缩放比默认为一,这样就产生了三参数,三参就是七参的特例,旋转为零,尺度缩放为一。四参是应用在两个平面之间转换的,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说的有点乱,如果还是不明白可以给我留言。希望有帮助。 1.2 四参数 操作:设置→求转换参数(控制点坐标库) 四参数是同一个椭球内不同坐标系之间进行转换的参数。在工程之星软件中的四参数指的是在投影设置下选定的椭球内 GPS 坐标系和施工测量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参数。工程之星提供的四参数的计算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利用“工具/参数计算/计算四参数”来计算,另一种是用“控制点坐标库”计算。。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参予计算的控制点原则上至少要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点,控制点等级的高低和分布直接决定了四参数的控制范围。经验上四参数理想的控制范围一般都在 5-7 公里以内。 四参数的四个基本项分别是:X 平移、Y 平移、旋转角和比例。 从参数来看,这里没有高程改正,所以建议采用“控制点坐标库”来

求取参数,而根据已知点个数的不同所求取的参数也会不同,具体有以下几种。 1.2.1 四参数+校正参数:所需已知点个数:2个 1.2.2 四参数+高程拟合 GPS 的高程系统为大地高(椭球高),而测量中常用的高程为正常高。所以 GPS 测得的高程需要改正才能使用,高程拟合参数就是完成这种拟和的参数。计算高程拟和参数时,参予计算的公共控制点数目不同时计算拟和所采用的模型也不一样,达到的效果自然也不一样。 高程拟后有三种拟合方式: a.高程加权平均:所需已知点个数:3个 b.高程平面拟合:所需已知点个数:4 ~ 6个 c.高程曲面拟合:所需已知点个数:7个以上 二、七参数 操作:工具→参数计算→计算七参数 所需已知点个数:3个或3个以上 七参数的应用范围较大(一般大于 50 平方公里),计算时用户需要知道三个已知点的地方坐标和 WGS-84 坐标,即 WGS-84 坐标转换到地方坐标的七个转换参数。注意:三个点组成的区域最好能覆盖整个测区,这样的效果较好。七参数的格式是,X平移,Y平移,Z 平移,X 轴旋转,Y 轴旋转,Z 轴旋转,缩放比例(尺度比)。 七参数的控制范围和精度虽然增加了,但七个转换参数都有参

七参数坐标变换,影像和矢量完美套合技术文档

影像与完美矢量套合技术文档 本文档要解决的问题如下: 1.如何将卫星影像导出为cad,并与现有的cad图形套合 2.如何将CAD图形导入到软件中,与卫星影像进行套合 众所周知, CAD图形文件常为80或者54坐标系高斯投影,而Google Earth 上的影像则为WGS84坐标系经纬度投影,这两种数据其坐标系采用的是不同的参考椭球,要想实现影像和矢量完美套合,须涉及到不同椭球之间坐标转换,常用的方法有三参数法、四参数和七参数法,本文采用七参数法。 首先说七参数,两个不同的坐标系之间转换时,通常使用七参数模型(数学方程组),在该模型中有七个未知参数,即: (1)三个坐标平移量(△X,△Y,△Z),即两个空间坐标系的坐标原点之间坐标差值; (2)三个坐标轴的旋转角度(△α,△β,△γ)),通过按顺序旋转三个坐标轴指定角度,可以使两个空间直角坐标系的XYZ轴重合在一起。 (3)尺度因子K,即两个空间坐标系内的同一段直线的长度比值,实现尺度的比例转换。 计算七参数至少需要三个公共已知点,在两个不同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的六对坐标值,才能推算出这七个未知参数,计算出了这七个参数,就可以通过七参数方程组,将一个坐标系下一个点的坐标值转换为另一个坐标系下。需要说明的是,七参数各个地方,各有不同,不存在统一的转换参数,并且七参数属于保密范畴。 1)求解七参数 假如你有精确的WGS84到目标坐标系的转换参数(一般可从当地测绘局中获得),我们软件能直接支持,求解七参数这一步可以略过,直接进入下一步。 假如你没有转换参数,可以通过在CAD(或其他图纸资料)中和卫星影像图上找三组及以上公共点(cad和地图上位置对应的三组点),根据这些已知点对求七参数。当然,如果你有其他渠道获取公共点,比如通过CORS测量或者从当地测试局获取,可以直接通过我们软件计算七参数,略过找公共点这一步。 下面将演示如何找公共点

光纤跳线和尾纤

3.1.7 光纤跳线和尾纤 局域网(LAN)日益增长的带宽和安全需求最终导致由铜向光纤解决方面过渡。在未来的应用中, 不仅局域网在校园和建筑物的枢纽采用光缆光纤, 而且光纤到桌面(FTTD)将成为经常使用的解决方案 光纤到桌面这一术语(FTTD)是用来描述数据传输和通信领域中的水平缆线敷设。这些敷设起于地面分配器终止于工作位置的接口。这在ISO/IEC11801 和EN50173 标准中属于第三层面 罗森伯格的HDCS?通过提供可在现场安装的连接系统和光纤出口/ 终端从而为光纤到桌面(FTTD)提供了解决方案 罗森伯格HDCS?压接式光纤连接器 罗森伯格HDCS?压接式光纤连接器可以帮助实现快速和便捷的现场端接。这些连接器均具有标准形式的连接系统ST, FC和SC 以及小型的连接器LC 和MT-RJ。这些连接器均经过预先研磨处理光纤拉线, 大大节省了端接压接时间, 无需重复环氧工艺和电源 特性及优点 ●避免了耗费工时的研磨工艺 ●仅通过光纤桌面加紧工具就可完成连接器的端接工作,施工现场无需外接电源 ●没有胶粘工艺所带来的干扰 ●整个安装过程仅需几分钟 ●成功的桌面端接需要光纤到桌面工具套组 ●工具套组含有完备的工具来完成标准的端接作业,光缆直径在0.9-3.0mm 范围之间 ●符合ANSI/TIA/EIA-568-B.3标准的要求插损:单模平均为0.4dB,FOTP-171 多模平均为0.3dB,FOTP-171 光纤到桌面SC 光纤到桌面ST 光纤到桌面LC 光纤到桌面MT-RJ

光纤到桌面工具组光纤到桌面压接工具套组 订购信息 HDCS?产品编码描述单位98B02-55 压接连接器SC,9/125μm 件98B02-56 压接连接器SC,50/125μm 件98B02-57 压接连接器SC,62.5/125μm 件 98B01-57 压接连接器ST,9/125μm 件98B01-58 压接连接器ST,50/125μm 件98B01-59 压接连接器ST,62.5/125μm 件 98B06-18 压接连接器MT-RJ,9/125μm,带针件98B06-19 压接连接器MT-RJ,50/125μm,带针件98B06-20 压接连接器MT-RJ,62.5/125μm,带针件 98B04-27 压接连接器LC,9/125μm 件98B04-28 压接连接器LC,50/125μm m 件98B04-29 压接连接器LC,62.5/125μm 件 98B01-62 压接连接器ST,万兆50/125μm 件98B02-80 压接连接器SC,万兆50/125μm 件98B06-24 压接连接器MT-RJ,万兆50/125μm 件98B04-43 压接连接器LC,万兆50/125μm 件

四参数及七参数的简介及测量中的应用

关于四参数和七参数的认识 一、参数的概念: 1、不同的二维平面直角坐标系之间转换时,通常使用四个参数。 (1)两个坐标平移量(△X,△Y),即两个平面坐标系的坐标原点之间的坐标差值; (2)平面坐标轴的旋转角度A,通过旋转一个角度,可以使两个坐标系的X和Y轴重合在一起。 (3)尺度因子K,即两个坐标系内的同一段直线的长度比值,实现尺度的比例转换。通常K值几乎等于1. 通常至少需要两个公共已知点,在两个不同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四对XY坐标值,才能推算出这四个未知参数,计算出了这四个参数,就可以通过四参数方程组,将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下一个点的XY坐标值转换为另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下的XY坐标值。 2、两个不同的三维空间直角坐标系之间转换时,,在该模型中有七个未知参数。 (1)三个坐标平移量(△X,△Y,△Z),即两个空间坐标系的坐标原点之间坐标差值; (2)三个坐标轴的旋转角度(△α,△β,△γ)),通过按顺序旋转三个坐标轴指定角度,可以使两个空间直角坐标系的XYZ轴重合在一起。

(3)尺度因子K,即两个空间坐标系内的同一段直线的长度比值,实现尺度的比例转换。通常K值几乎等于1. 通常至少需要三个公共已知点,在两个不同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的六对XYZ坐标值,才能推算出这七个未知参数,计算出了这七个参数,就可以通过七参数方程组,将一个空间直角坐标系下一个点的XYZ坐标值转换为另一个空间直角坐标系下的XYZ坐标值。 二、参数的实际使用。 1.四参数是指相同点在不同平面坐标系中坐标的转换的参数。在测绘工程中,高斯投影平面直角坐标系就是平面直角坐标系,而在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下由于工程建设的需要而建立的建筑坐标系,这就涉及到从测量坐标系到建筑坐标系的转化。在数字化测图中,坐标转化也有许多的应用,比如; 一、测站改正(一个测站上架设一起算观测的坐标数据因为测站点及后视点设置问题,比如测站点设置错误,或者后视点错误导致整个测站数据的错误)可用四参数转换,将坐标数据转换成正确的数据 二、自由设站法中的运用。当使用全站仪进行数字化测图时,由于通视条件的限制,可采用只自由设站法:根据所测地形任一点架设仪器,后视坐标由所测距离假设方位角计算得出。在此测站上测两个或以上的以往测量的点的坐标,作为坐标转换点。根据这些公共点的坐标即可计算自由测站数据与正确数据之间的转换四参数。 2.目前我们外业测量采用RTK仪器比较居多,而RTK获取的

七参数求解

最小二乘求解方法——以布尔沙七参数为例 —Walkinfo—地信网论坛 测绘和GIS计算中经常要用到《最小二乘法》求解。如坐标转换中的四参数、Bursa 七参数,等等。若用matlib求解则需要学习其语法等,若使用他人的程序则需要求证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关系,若自己编写c/c++程序则颇费周折。求人不如求己,在Walk脚本中提供了类似于 matlib的矩阵运算功能。 以求解Bursa七参数为例,其方程如下: r1 + 0 + 0 + 0 + r5*z0 - r6*y0 + r7*x0 = x1 - x0 0 + r2 + 0 - r4*z0 + 0 + r6*x0 + r7*y0 = y1 - y0 0 + 0 + r3 + r4*y0 - r5*x0 + 0 + r7*z0 = z1 - z0 式中,源srcC(x0,y0,z0), 目标tarC(x1,y1,z1),r1,r2,...,r7为七参数。 bool solve7X(array &srcC, array &tarC, array &X) { int n=srcC.getSize(); //组成系数方程矩阵 A*X=L: double A[3*n][7]; double L[3*n][1]; for (int ii=0, k=0; ii

光纤跳线的种类大全图文并茂

ST、SC FC光纤接头是早期不同企业开发形成的标准,使用效果一样,各有优缺点。 ST SC连接器接头常用于一般网络。ST头插入后旋转半周有一^ 口固定,缺点是容易折断;SC连接头直接插拔,使用很方便,缺点是容易掉出来;FC连接头一般电信网络采用,有一螺帽拧到适配器上,优点是牢靠、防灰尘,缺点是安装时间稍长。 MTR J型由两个高精度塑胶成型的连接器和光缆组成。连接器外部件为精密塑胶件,包含推拉式插拔卡紧机构。适用于在电信和数据网络系统中的室内应用。 光纤接口连接器的种类 光纤连接器,也就是接入光模块的光纤接头,也有好多种,且相互之间不可以互用。不是经常接触光纤的人可能会误以为GBIC和SFP模块的光纤连接器是同一种,其实不是的。SFP模块接LC光纤连接器,而GBIC接的是SC光纤光纤连接器。下面对网络工程中几种常用的光纤连接器进行详细的说明: ①FC型光纤连接器:外部加强方式是采用金属套,紧固方式为螺丝扣。- 般在ODF侧采用(配线架上用的最多) ②SC型光纤连接器:连接GBIC光模块的连接器,它的外壳呈矩形,紧固方式是采用插拔销闩式,不须旋转。(路由器交换机上用的最多) ③ ST型光纤连接器:常用于光纤配线架,外壳呈圆形,紧固方式为螺丝扣。(对于10Base-F连接来说,连接器通常是ST类型。常用于光纤配线架) ④LC型光纤连接器:连接SFP模块的连接器,它采用操作方便的模块化插孔(RJ)闩锁机理制成。(路由器常用) ⑤MT-RJ:收发一体的方形光纤连接器,一头双纤收发一体

常见的几种光纤线光纤接口大全

各种光纤接口类型介绍 光纤接头 FC圆型带螺纹(配线架上用的最多) ST卡接式圆型 SC卡接式方型(路由器交换机上用的最多) PC微球面研磨抛光 APC呈8度角并做微球面研磨抛光 MT-RJ方型,一头双纤收发一体(华为8850上有用) 光纤模块:一般都支持热插拔, GBIC Giga Bitrate In terface Con verter, 使用的光纤接口多为SC 或ST 型 SFP小型封装GBIC,使用的光纤为LC型 使用的光纤: 单模:L ,波长1310单模长距LH波长1310,1550 多模:SM波长850 SX/LH表示可以使用单模或多模光纤 在表示尾纤接头的标注中,我们常能见到“ FC/PC”,“ SC/PC等,其含义如下 “ /”前面部分表示尾纤的连接器型号 “SC接头是标准方型接头,采用工程塑料,具有耐高温,不容易氧化优点。传输设备侧光接口一般用SC接头 “LC”接头与SC接头形状相似,较SC接头小一些。 “FC”接头是金属接头,一般在ODF侧采用,金属接头的可插拔次数比塑料要多。 连接器的品种信号较多,除了上面介绍的三种外,还有MTRJ ST、MU等,具体的外观参见下图

GPS入门+四,七参数设置

入门疑难解答: 1.用gps测图本地中央子午线是118度而我把它设置成117度了,怎么扭转成118度的平面 坐标?扭转后误差大吗? 答: 是高精度测量还是手持机测量.如果是手持机它一般只手机经纬度,对你输入的中央子午线没任何关系,直接改为118就可以了,在说怎么会有118的中央子午线呢,北京54本来就是117或123 114°

南方RTK使用中参数的求取及分类 一、控制点坐标库的应用 GPS 接收机输出的数据是WGS-84 经纬度坐标,需要转化到施工测量坐标,这就需要软件进行坐标转换参数的计算和设置,控制点坐标库就是完成这一工作的主要工具。 控制点坐标库是计算四参数和高程拟合参数的工具,可以方便直观的编辑、查看、调用参与计算四参数和高程拟合参数的校正控制点。在进行四参数的计算时,至少需要两个控制点的两套坐标系坐标参与计算才能最低限度的满足控制要求。高程拟合时,使用三个点的高程进行计算时,控制点坐标库进行加权平均的高程拟合;使用 4 到 6 个点的高程时,控制点坐标库进行平面高程拟合;使用7 个以上的点的高程时,控制点坐标库进行曲面拟合。控制点的选用和平面、高程拟合都有着密切而直接的关系,这些内容涉及到大量的布设经典测量控制网的知识,在这里没有办法多做介绍,建议用户查阅相关测量资料。 利用控制点坐标库的做法大致是这样的:假设我们利用A、B 这两个已知点来求取参数,那么首先要有A、B 两点的GPS 原始记录坐标和测量施工坐标。A、B 两点的GPS原始记录坐标的获取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布设静态控制网,采用静态控制网布设时后处理软件的GPS 原始记录坐标;另一种是GPS 移动站在没有任何校正参数起作用的Fixed(固定解)状态下记录的GPS 原始坐标。其次在操作时,先在控制点坐标库中输入 A 点的已知坐标,之后软件会提示输入A 点的原始坐标,然后再输入B 点的已知坐标和 B 点的原始坐标,录入完毕并保存后(保存文件为*.cot 文件)控制点坐标库会自动计算出四参数和高程拟合参数。 1.1.3、校正参数 操作:工具→ 校正向导或设置→ 求转换参数(控制点坐标库) 所需已知点数:1个 校正参数是工程之星软件很特别的一个设计,它是结合国内的具体测量工作而设计的。校正参数实际上就是只用同一个公共控制点来计算两套坐标系的差异。根据坐标转换的理论,一个公共控制点计算两个坐标系误差是比较大的,除非两套坐标系之间不存在旋转或者控制的距离特别小。因此,校正参数的使用通常都是在已经使用了四参数或者七参数的基础上才使用的。 在工程之星新版本中,在校正向导中已经取消了两点校正功能,如果两个以上的已知点请使用控制点坐标库来求取参数。习惯使用校正向导的人请慎用新版本。

光纤跳线的种类、接口类型以及与尾纤的区别详解

1、光纤跳线的定义和作用 光纤跳线用来做从设备到光纤布线链路的跳接线。有较厚的保护层,一般用在光端机和终端盒之间的连接,应用在光纤通信系统、光纤接入网、光纤数据传输以及局域网等一些领域。 2、光纤跳线的特点光纤跳线的特点如下:插入损耗低;重复性好;回波损耗大;互插性能好;温度稳定性好;抗拉性能强。 3、光纤跳线的应用光纤跳线产品广泛运用到:通信机房、光纤到户、局域网络、光纤传感器、光纤通信系统、光纤连接传输设备、国防战备等。适用于有线电视网、电信网、计算机光纤网络及光测试设备。细分下来主要应用于光纤通信系统、光纤接入网、光纤数据传输、光纤CATV、局域网、测试设备、光纤传感器这几个方面。 4、光纤跳线的接口类型 图文详解光纤跳线的种类、接口类 型以及与尾纤的区别

SFP光模块接LC光纤连接器,而GBIC光模块接的是SC光纤连接器。下面对几种常用的光纤连接器进行详细说明: ①FC型光纤跳线:外部加强方式是采用金属套,紧固方式为螺丝扣。一般在ODF 侧采用(配线架上用的最多) ②SC型光纤跳线:连接GBIC光模块的连接器,它的外壳呈矩形,紧固方式是采用插拔销闩式,不须旋转。(路由器交换机上用的最多) ③ST型光纤跳线:常用于光纤配线架,外壳呈圆形,紧固方式为螺丝扣。(对于10Base-F连接来说,连接器通常是ST类型。常用于光纤配线架) ④LC型光纤跳线:连接SFP模块的连接器,它采用操作方便的模块化插孔(RJ)闩锁机理制成。(路由器常用) 5、光纤跳线的价格 光纤跳线根据类型的不同,价格也存在差异。在所有的光纤跳线中,价格最高的是MTP/MPO光纤跳线,因为这种光纤跳线采用独特光纤通道进行端接,支持高宽带应用是占用最小物理空间的,且具有很强的MPO/MTP产品设计及制程能力。 6、光纤跳线的种类有哪些? (1)根据跳线样式来分类: 主要有MTP/MPO光纤跳线、常规光纤跳线、铠装光纤跳线、光纤尾纤、LC高密度光纤跳线、模式转换光纤跳线&光纤回环器这几种类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