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系统笔记

管理信息系统笔记
管理信息系统笔记

管理信息系统笔记

第1章第一节管理信息系统三要素

1、信息

1. 信息的含义:

(1)信息的内容:反映了某一事物的现实状态或情况。

(2)信息的价值:信息是人们从事某项决策或行为时的客观依据,同时也体现出它的价值。

(3)信息的来源:是人们对数据有目的的加工处理后得到的结果,它的表现形式也是数据。

2. 数据:(又称资料)是记录客观事物的、可鉴别的符号。

信息与数据的联系:数据是信息的载体。

区别:信息是人们对数据有目的的加工处理后得到的结果,要对人们

的决策行动产生影响,所以是有意义的数据。

3. 信息的维度:(1)时间:及时性、新颖性

(2)内容:准确、相关、完整

(3)形式:详尽性、显现性(以最适当的形式被提供)

2、信息技术:

(1)信息技术:是指按照应用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方法和工具,对信息进行收集、加工、传递、存储、输出的过程。

主要有:传感器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

3、知识工作者:

1. 概念:使用信息、信息技术工作和生产信息作为产品的人。

2. 工作准则:(1)需要确定自己的信息需求;

(2)必须知道如何获得以及在哪里获得信息;

(3)必须理解信息的含义;

(4)必须在信息的基础上采取适当的行动;

(5)在运用信息的过程中必须坚持遵守法律与道德规范。

第二节

1、管理信息:经过加工处理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影响的数据。

1. 分类:(1)内部信息:组织中业务的内容和运行的状况;

(2)外部信息:组织周围环境情况。

(3)客观信息:描述了已被人们知道的事物;

(4)主管信息:试图描述人们不知道的事物。

2. 稳定性:(1)

(2)固定性:系数>70%

在一段时间内可以在各项管理任务中重复使用的信息,

它是一切计划和组织工作的重要依据。

(3)流动信息(作业统计信息):系数<20%

反映生产经营活动中世纪进程和实际状态,不断更新的信息,时间性较强。

3. 管理信息的作用:(1)管理信息是重要的资源;

(2)管理信息是组织内外联系的纽带;

(3)管理信息是实施业务运作的依据;

(4)管理信息是决策的基础。

2、 管理信息在组织只能怪的产生

3、 管理信息在组织中的流动:(1)向上流动的信息:组织的当前状态

(2)向下流动的信息:组织的战略、目标、方向

(3)向外流动的信息:顾客、供应商及其他伙伴

(4)水平流动的信息:在各个职能部门和工作小组之间沟通

4、 不同管理层所需要的管理信息:

类别特点

战略信息与外界关系大,非正式的信息多,估计的多,不易事

先预测,相关性小,更艺术化

战术信息更科学化,相关性大,易事先预测,精确的多,正是

信息多,与内部关系大

运行信息

第三节

1、 组织中信息加工的常用方法:

1. 数值计算:算术与逻辑运算、数据统计中的各路计算和检验、最优

化算法、模拟预测等

2. 非数值计算:排序、归并、分类,常规文字、图表、声音、图像处

理等。

二、组织中的信息处理的类型:

1. 事务性处理:组织日常业务中对相关数据所做的数据处理。

所得的信息记录反映了组织实时的运作状态和情况,也是进行数据的分析性处理的基础。

2. 分析性处理:组织活动决策中对相关数据所做的数据处理。

所得的信息是管理决策的依据。

3. 数据的管理:为了有效地、安全地、方便地使用数据,组织对数据

采取的管理措施和相应地处理。

3、 团队信息处理与技术(事务性处理):

(1) 分布式处理:在保证完成同一总体任务的同时,又为团队中的人提供了各自特定的信息处理任务的灵活性技术;

(2) 共享信息:是指保证团队中每个成员获得他们需要的关于总体任务的任何信息的技术;(3)移动计算:普适计算:一种观念,强调通过信息处理技术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工作。

4、 决策支持技术(分析性处理):

1. 帮助决策者分析情况,然后全权让决策者进行决策的技术;

联机分析技术、决策支持系统、经理信息系统等

2. 为决策者提供一些建议方案的技术;如人工智能(神经网络)

第4节 组织中信息系统的分类

1、 根据服务层次和功能的分类--七种信息系统

1. 事务处理系统--每个组织的基础一:TPS

处理发生在组织内部基层事务的系统;既支持组织日常事务又收集了组织的基础信息。

2. 客户集成系统--每个组织的基础二:CIS

它是TPS的一个扩展,它将信息技术的应用扩展到客户端,将客户融入组织系统中。

3. 管理信息系统--提供信息的浏览:MIS

它从数据库(TPS、CIS收集得到的)中提炼出信息,提供定期和预先明确要求的报告。

特征:(1)信息需求是稳定和已知的,处理的是结构化决策问题;

(2)主要面向报告和控制,缺乏灵活性。

4. 决策支持系统--创建支持决策的新信息(分析情况):DSS

以灵活的信息处理方式支持复杂环境中的决策分析

(1)观察某种输入如何影响输出;

(2)运用各种不同的模型工具来分析信息。

特征:(1)运用数据库、模型库、知识库等新技术解决管理中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问题;

(2)有很好的交互性,较强的分析能力,运行目的是效果而不是效率。

5. 工作组支持系统--在小组成员之间进行通信:WSS

它通过支持信息共享和信息流动来改善团队工作,提高绩效;

它的基础是群体(一种写作软件,可以帮助工作组和团队成员共同工作,完成小组任务)。

(1)团队动态交流系统(子系统):电子邮件、电子公告版、企业内部网、白板软件

(2)文档管理系统:它是一个功能强大的存储设备组织,以数据库形式管理所有的与特定小组有关的文档;

(3)应用开发系统--应用软件开发:生产自动化的应用软件的编程工具,工作流程自动化软件。

6. 组织互联系统--组织之间的习性通信:IOS

支持组织与外界间的信息交流,形成组织间业务活动桥梁的系统。

7. 经理信息系统--支持战略管理与信息徐需求:EIS/ESS

一种高度交互、MIS和DSS相结合的、用来帮助高层主管发现并确定问题和机会的系统。

例题:以下工作由何种信息系统完成:

1.报告下属分公司本月劳务成本、资金周转率---管理信息系统MIS

2.安排经理本周行程,设计师们讨论新产品外型设计---工作组支持系统WSS

3.对一定的客户货运计划和定价,分派哪艘船只运送利润最大---决策支持系统DSS

4.现在本公司是否适合开发欧洲市场---经理信息系统EIS

5.公司利用该系统实现电子转账---组织互联系统IOS

6.日常库存业务、核算雇员薪水---事务处理系统TPS

7.帮助客户实现自动订货---客户集成系统CIS

2、 根据职能分类:

1. 商业企业管理信息系统

2. COPICS生产型企业

3. 企业信息系统的新发展:ERP、SCM、CRM、EC

第5节 MIS的概念与发展

1、 MIS学科的研究学派:1.技术学派;2.行为科学学派;3.社会技术学派

2、 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

一个以人为主导,将现代管理思想与计算机技术等相关信息技术与

设备结合,进行信息处理,支持组织高层决策、中层控制、基层运作的集成化人机、社会技术系统。

3、 管理信息系统的综合结构:P27

4、 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历史:

MIS的生产和发展主要受到两方面因素的影响:

企业管理的发展和要求(社会因素);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发展(技术因素)。

5、 MIS的发展方向:集成化、智能化、面向高层

第2章 组织与管理信息系统

第1节 MIS对组织的支持

1、 支持基层运作;二、支持计划与控制;三、支持中、高层决策;4、 支持组织取得竞争优势:

1. 成品领先战略:成为行业中产品和服务的低成本生产商。

2. 差异化战略:设法使企业的产品和服务不同于竞争对手的产品和服

务,或者减少竞争者的差异化优势。该方法允许企业将其产品和服务专注于某个细分市场或环节以取得竞争优势。

3. 创新战略:寻找新的企业经营方式。

4. 成长战略:大幅提高企业制造产品和提供服务的,包括全球市场扩

张、新的产品和服务、整合相关的产品和服务。

5. 联盟战略:与客户、供应商、竞争对手、顾问以及其他厂商相联

合。

5、 MIS在组织中的作用:

1. MIS的功能:信息处理功能;控制功能;预测功能;决策支持与优

化功能

2. MIS给组织带来的优势:

(1) MIS带来的内部管理效益:加快资金周转;降低生产成本;压缩库存积压;缩短生产周期;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扩展信息渠道,加快市场反应。

(2) MIS的战略效用:利用MIS能创造新产品和服务,提高差异化;

利用MIS能实现市场细分和定位,充分挖掘市场潜力;

利用MIS能与客户、供应商紧密相连;

利用MIS能降低成本,提高绩效。

第2节 MIS对组织变革的影响

1、 对企业管理方式的影响:

1.由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发展;

2.由延迟管理向实时管理发展;

3.由管理分散化向管理集中化发展。

二、对组织结构的影响:

1.传统组织结构的变化:倒“T”型---减少中层管理;

菱形---增加中层,减少基层;

平面网状---组织临时业务小组

2.新组织形式的产生:学习型组织、虚拟组织

三、对企业人员的影响:a.利益的改变

B.素质要求的改变---人员要加强学习,提高素质

第3节 组织对MIS的影响

1、 概述:

1.天时:适合的外部环境;

2.地利:科学的管理基础、确定的资金保证;

3.人和:领导的支持与参与,专业人员队伍的建立,业务人员的积极配合,抓好培训工作。

二、科学的管理基础:管理工作的程序化;

管理业务的标准化;

报表文件的统一化;

数据的完整性和代码化;

在现代管理思想的指导下建立系统。

3、 领导的支持与参与:抓好规划;抓好决策;抓好落实;

坚持“一把手”原则,设置信息主管(CIO)4、 建立专业人员队伍:

专业队伍组成:项目咨询顾问、项目管理经理、系统分析师、程序设计师、计算机操作人员、

硬软件系统的维护人员、企业管理人员。

5、 业务人员的积极配合

6、 抓好培训工作:

(1) 向领导成员介绍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开发的方法和原则;(2) 向参与系统开发的成员讲解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步骤和规范知识;

(3) 向职能部门业务人员普及计算机基础知识,介绍计算机在企业管理应用的额必要性和可能性。

第3章 MIS开发概论

第1节 什么是MIS开发

1、 系统开发:

系统开发是指包括管理信息系统从项目提出直到运行、评价为止的整个过程。

2、 系统的开发任务:

根据组织的管理目标、内容、规模、性质等具体情况,从系统的观点出发,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按照系统开发的规律,为组织建立计算机信息系统。

3、 系统工程:

为了合理进行开发和运用系统而采用的思想、步骤、组织和方法的总称。

4、 MIS开发的特点:

复杂性高;集体的创造性活动;质量要求高;主产品是无形的;历史短,经验不足。

第2节 系统开发的指导原则

1、 目的性原则:系统开发强调明确系统的目的;

确立面向用户的观点。

2、 整体性原则:跨越系统开发的分析、设计阶段

系统开发强调先确定新系统逻辑模型,再设计新系统物理模型的原则。

具体做法:1.详细理解原系统信息处理过程,得到原系统的物理模型;

2.对其进行综合和抽象,得到原系统的逻辑模型;

3.对其进行改进和完善,形成新系统的逻辑模型,解决新系统应当“做什么”的

问题;

4.根据它确定实现的技术方法和手段,形成新系统的物理模型,解决新系统“如

何做”的问题。

3、 相关性原则:系统分析强调由顶向下、逐步求精的原则。

具体做法:1.首先考虑全面问题,基本解决后,再分解成若干个子系统;

2.解决各个子系统的全局问题及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关系;

3.依此,逐层分解,逐层解决,由顶向下,形成层次结构,逐步求精。

4、 可扩展性和易维护性原则:强调开发系统应能与外界环境保持最佳适应状态的原则。

5、 工作成果文档化、图表规范化原则:

1. 各种调查、分析、设计的工作成果必须以书面的形式记录下来,形

成文档以供查阅和核对;

2. 上一阶段为工作成果是下一阶段的依据;

3. 文档成为跨越各专业的共同语言,人们利用它们有效地进行交流;

4. 文档的形成以图表为主,所用图表应规范化和标准化。

第3节 系统开发的方法和方式

1、 开发方法的形式:从“软件危机”到“软件工程”

2、 常用开发方法:P102

1. 结构化生命周期法:(适合大工程、大系统总体用,也会用到原型

法,因为大系统要分解成小系统。)核心思想是结构化的分析、设计与编程。

2. 原型法:(适合小型工程)核心思想是对问题认识、求解的模拟渐

近过程。

3. 面向对象开发方法

3、 常用开发方式:

系统维护的难度系统开发方式对企业开发能力的要

1.自行开发非常需要容易

2.委托开发不太需要相当困难

3.合作开发需要比较容易

4.购(租)软件包不太需要最困难

4、 系统开发大致过程

1.项目提出

2.系统规划:初步调查、定制总目标、可行性分析、确定总目标

3.系统分析:根据总目标分析:详细调查、需求分析、得到各项子目标,形成逻辑分析方案(逻辑模型)---做什么

4.系统设计:各项子目标具体问题的设计,形成物理设计方案(物理模型)---怎么做

5.系统实施:根据设计方案实际建造

6.系统评价:根据系统目标对各种设计方案进行检测、评价

7.系统运行、维护

第四节 系统规划和可行性研究

一、主要工作:

1.初步调查,了解组织各方面情况;

2.明确原系统存在的问题及新系统的目标与范围,形成多个设想与总体方案;

3.对是否需要建立及初步设想或总体方案进行可行性评价,得到结果,提出系统总目标。

二、初步调查的内容:

1.组织和环境概况;

2.组织现行信息处理状况;

3.开展新系统开发的资源情况;

4.组织内部管理人员对新系统目标和范围的看法,对系统开发工作的态度。

三、系统总体方案的内容:

1.系统目标和范围的描述;

2.系统运行企业环境的描述;

3.确定计算机系统的选型要求;

4.系统开发的计划。

四、方案的可行性分析P106:社会、技术、经济的可行性分析

可行性分析的任务是明确开发应用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必要性来自实现开发任务的迫切性,而可行性则取决于实现应用系统的资源和条件。

5、 制定MIS战略规划的常用方法P95:企业系统规划法(BSP)和关键成功因素法(CSF)

企业系统规划法的工作步骤:1.准备工作;

2.调研;

3.定义业务过程;

4.业务过程重组;

5.定义数据类;

6.定义信息系统总体结构;

7.确定总体结构中的优先顺序;

8.完成BSP研究报告,提出建议书和开发计划。

BSP方法将过程和数据类两者作为定义企业信息系统总体结构的基础,具体做法是利用过程/数据矩阵(也称U/C矩阵)来表达两者之间的关系。

C表示这类数据由相应功能产生,U表示这类功能使用相应地数据类。6、 企业流程重组:P99

企业流程重组实际上是从信息的角度,对企业流程的重新思考和再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在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与评价等整个规划与开发过程之中。

企业流程的重组不仅涉及技术,也涉及人文因素,包括观念的重组、流程的重组和组织的重组,以新型企业文化替代老的企业文化,以新的企业流程代替老的企业流程,以扁平化的企业组织代替金字塔形的企业组织。其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是流程重组的核心,信息技术既是流程重组的出发点,也是流程重组的最终目标的体现者。

第4章 系统分析

工作目标:

确定新系统的功能结构,建立一个可行的,优化的新系统逻辑分析方案,并运用一

系列的图表工具表示出来,成为系统设计阶段的工作依据。

主要工作:

1.现行系统详细调查;

2.系统需求分析与逻辑模型建立;

数据流程分析----数据流程图

数据分析----数据字典

功能分析----决策树、决策表

3.新系统逻辑分析方案,建立“逻辑模型”

第1节 现行系统详细调查

一、详细调查的目的(P107):

目的在于完整掌握现行系统的状况,发现问题和薄弱环节,收集资料,为下一步的系统化分析和提出新系统的逻辑设计做好准备。

2、 详细调查的方法(P107):1.召开调查会;2.访问;3.发调查表;4.参加业务实践

三、调查的方面及主要图表工具

1.组织结构与管理功能调查---组织结构图、管理功能图(P109)(1)组织结构,指的是一个组织(部门、企业、车间、科室等)的组成以及这些组成部分之间的隶属关系或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可以用组织结构图表示。

在组织结构调查中还应详细地了解各级组织的职能和有关人员的工作职责、决策内容、存在问题以及对新系统的要求等。

(2) 调查中可以用功能层次图来描述从系统目标到各项功能的层次关系。

2.组织的信息调查---各种信息汇总表

以信息一览表、信息汇总表的形式反映系统各种信息流和信息存储的特征、数量。

(1)信息一览表:全面收集系统信息及其特征;

(2)信息汇总表:估算系统各部门信息量。

3.信息关联情况---信息关联图

结合组织结构,进一步了解组织各方面信息。

4.组织的业务流程---业务流程图(TFD)

1)通常采用业务流程图来描述组织业务处理流程的调查情况。

2)业务流程图(TFD)

描述了一项或一组相互关联的业务,它们的处理过程及所涉及的信息。具体描述了组织某项业务处理中:谁、根据什么(从哪里来)、做什么、结果是什么(到哪里去)。

TFD常用的符号: :信息流或物流的传递,业务流程方向;

:业务处理功能(内为动词,做什么,以动词打头)如,计算财务报表,登记待收货;

:存档的数据/文件(长期),长期存放的文件,如,工资汇总表,工资结算表;

:制作的表格/报表(短期),存放临时性文件,如,工资单,采购单;

:业务处理单位,如,一车间、财务处。

业务流程图的作用:(1)制做流程图的过程是全面了解业务处理的过程,是进行系统分析的依据。

(2)它是系统分析员、管理人员、业务操作人员相互交流思想的工具。

(3)系统分析员可直接在业务流程图上拟出可以实现计算机处理的部分。

(4)用它可分析出业务流程的合理性。

业务流程图的绘制步骤与例子:(1)现行系统业务流程总结;

在画业务流程图之前,要对现行系统进行详细调查,并写出现行系统业务流程总结。

(2)绘制业务流程图。

练习1:已知产品入库管理的过程是:从生产车间将制造出来的产品连同填写好的入库单一起送至仓库,仓库检验员首先进行产品质量与入库单检验,不合格的产品和入库单退回车间,而合格的产品由保管员进行产品入库处理,同时登记入库流水账。请根据入库管理的过程画出它的

业务流图。

S1 车间

车间

不合格的

入库单

F2

入库单

入库单

F1

仓库检

验员

不合格的入库单

P1

检验产品及入库单

检验

合格的

入库单

F3

仓库保

管员

P2

库存台账

合格的入库单

入库处理

D1 库存台账

入库

练习2:车间填写领料单给仓库要求领料,库长根据用料计划审批领料单,未经批准的领料单退回车间,已批准的领料单被送给仓库管理员,仓库管理员查阅库存账,若有货,通知车间领料,也就是把领料通知单发给车间,否则,将缺货通知单通知供应科。

S1 车间

车间

未批准的

领料单

F2

领料单

F1

领料单

用料计划

库长

D1 用料计划

领料

通知单

P1

F4

审批领料单

已批准的

领料单

已批准的领料单

F3

未批准的领料单

审批

D2 库存账

P2

库存账

仓库管

理员

缺料通知单

F5

查阅库存帐

供应科

缺货通知单

领料通知单

查阅

S2 供应科

练习3:储蓄所取款过程:储户将填好的取款单及存折交储蓄所,经查对存款帐,将不合格的存折和取款单退回储户,合格的存折和取款单被送交取款处理,处理时要修改存款账户,处理的结果是将存折、利息单和现金交储户,同时将取款单存档。

不合格的取款单

取款处理

合格的取款单

查对

储蓄所

取款单

储户

取款单

存款帐

利息单

作业:供应科计划室根据计划科提供的生产计划和工艺科提供的原材料消耗定额,计算出各种产品的生产材料消耗量,经分类、合并后得到生产材料用量,该表需送上级。同时计划室根据各维修车间送来的维修用料计划,加以分类,合并,算出维修材料总用量。生产材料用量与维修材料用量合并得到材料毛需求量。根据材料毛需求量,再考虑库存台帐,算出材料净需要量。最后,由材料净需要量,再考虑材料文件,计算处理,作出采购资金计划。除本部门保存外,还需分送至财务科及银行。

库存余额

第2节 系统需求分析和逻辑模型建立

一、需求分析的目的与步骤

1.目的:在掌握现行系统“如何做”的基础上完成新系统逻辑分析,明确新系统“做什么”(功能结构)。

2.作用:用户需求分析的作用是借助于当前系统的逻辑模型导出新系统逻辑模型,解决新系统“做什么’’的问题。

3.主要工作及图表:数据流程分析---数据流程图;

数据分析---数据字典

功能分析---判断树、判断表

2、 数据流程图(DFD)

1.数据流程图的作用(P112)

以图形的方式描绘数据在系统中流动和处理的过程,只反映系统必须完成的逻辑功能。

数据流程图反映系统业务过程中,数据的存储、流动、加工和使用情况。将各个业务处理联系起来,进行抽象和概括。

既是系统分析人员与用户交流的有效工具,也是系统设计人员的主要工作依据。

2.数据流程图的符号:

S1 名称

外部实体

:独立于系统而存在的或和系统有联系的实体。可以是人、部门、企业等。它是系统数

据的来源与去向。

注:第二次出现时应用带蓝色线的图形符号。

:对数据存储的逻辑描述。

:对数据进行处理,往往通过输入的数据进行处理,产生新的输出数据。

D1 名称

数据存储

P1

名称

处理功能

:按特定方向流动的数据。其表现形式可以是票据、单据、报表等。数据流往往由数据存

储产生、由处理过程进行处理,形成对用户有用的数据。名称、方向(来源和去向)、记

载的数据都一样时,Fi才一样。

3、数据流程图的特点(P112):

数据流

F1

名称

(1)抽象性

(2)概括性

三、数据流程分析

1.工作目标:以现行系统详细调查获得的各种图表为依据,进行综合、抽象、改进、完善,得到新系统的数据流程图。

2.步骤

(1)现行系统TFD综合,抽象得到现行系统DFD(舍去物流、资金流);

需要完成两个工作:

1)综合、抽象----TFD到DFD

2)分解----DFD功能层次结构

(2) 现行系统DFD改进、完善,得到新系统的DFD。

*注:由业务流程图TFD转化为数据流程图DFD在业务流程那节同时标出。

4、 数据分析与数据字典P114

数据分析和数据字典编写的基本要求:完整性、一致性、规范性。

5、 功能分析

(1)对数据流程图中处理功能的详细说明

(2)处理功能的分类:1)输入与输出类—方式和格式(界面)

2)算术运算类---计算公式

3)逻辑判断类---决策树(判断树)、决策表(判断表)、结构化语言(P118-119)

练习1:试根据下述库存量监控功能的处理逻辑画出判断树:

若库存量<=0,按缺货处理;

若库存量<=库存下限,按下限报警处理;

若库存量>库存下限,而又<=储备定额,则按订货处理;

若库存量大于库存下限,小于库存上限,而又大于储备定额,则按正常处理;

若库存量大于等于库存上限,而又大于储备定额,则按上限报警处理。

决策表的组成:决策表也称判定表、判断表,它是用表格方式来表达逻辑判断过程。

判断表分为四个部分:条件组合、条件部分、行动部分和条件情况:

判断树比较直观,容易理解,但当条件多时,不容易清楚地表达出整个判别过程。采用了判断表可以清晰地表达条件、决策规则和应采取的行动之间的逻辑关系,容易为管理人员和系统分析人员所接受。

练习2::试绘制一张确定物资采购批准权限的判断表,要求能描述以下内容:

1)购买50元以下物资不要批准手续;

2)购买50-500元物资由供应科长批准;

3)购买500元以上物资由厂长批准。

决策树:

由厂长批准

由供应科长批准

不要批准

>500

<=500

>50

<=50

采购额

决策表:

条件组合序号123

条件C1:购置50元以

Y N N

C2:购置50-500

N Y N

C3:购置500元以

N N Y

行动A1:不要批准√

A2:应由供应科长

批准

A3:应由厂长批

六、建立新系统逻辑分析方案

1. 主要内容:(1)现行系统的状况和问题;

(2)新系统的目标;

(3)新系统的需求分析及逻辑分析方案建立;(数据流程图、数据字典、决策树、决策表等)

(4)新系统与现行系统的比较及产生的影响;

(5)多种新系统方案的比较。

2、作用:(1)系统分析阶段的工作成果;

(2)是系统设计阶段的工作依据。

第5章 系统设计

工作目标:根据已批准的系统逻辑方案,考虑实际的技术、经济和运行

环境等条件,确定系统物理设计

方案。

主要工作:

1.系统总体设计:系统物理配置方案设计、总体结构设计(应用软

件的总体结构)、数据库设计。

2.系统详细设计:代码设计、用户界面设计、计算处理过程设计

(信息系统流程图设计)。

3.系统物理设计方案建立“物理模型”。

第一节 系统物理配置方案设计

MIS中系统物理配置方案选型要求:

在一定投资范围内,选择能承担已确定的功能,满足环境及其他

约束条件的、性能最优的计算机系统及相关设备。

第2节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1、 任务:将整个应用软件系统合理地分解成各功能模块、正确处理模

块之间和模块内部的联系、形成

功能结构化层次结构。

结构:顺序、选择、循环

从数据流程图分析得到控制结构图。

2、 设计思路:1.模块化;2.结构化

3、 模块化:1)模块:是结构化系统的基本元素。

逻辑上:它是处理功能;

物理上:它是一组程序。

2)模块化:将一个复杂的软件系统功能分解成一些规模

较小、功能较简单,更易于建立

和修改的部分(模块)。

3)模块分解的原则:模块的内部功能应尽可能简单、模

块之间联系尽可能少。

4、 功能模块结构化分解

1.顺序结构

2.选择结构

3.循环结构

A

C

管理信息系统-在线作业-2

管理信息系统_在线作业_2 交卷时间:2016-02-16 17:53:38 一、单选题 1. (5分) ? A. Ctrl+W ? B. Ctrl+Home ? C. Ctrl+V ? D. Ctrl+End 得分:5 知识点:管理信息系统 展开解析 答案B 解析 2. (5分) ? A. 现行系统 详细调查 ? B. 总体规划和可行性研究 ? C. 新系统逻辑模型建立 通用字段内容的输入,可以用鼠标双击该字段的“gen ”,也可以按()。 新系统的目标和范围的确定工作属于()的工作内容。

? D.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得分:5 知识点:管理信息系统 展开解析 答案B 解析 3. (5分) ? A. 分析和抽象 ? B. 调整 ? C. 综合 ? D. 描述 得分:5 知识点:管理信息系统 展开解析 答案C 解析 4. (5分) ? A. 产生应用软件并投入运行 ? B. 完成数据库设计 ? C. 进行系统详细设计 数据流程图是对原系统进行()的工具,也是用来描述新系统逻辑模型的主要工具。 系统实施是根据系统设计将新系统付诸实现的过程,它是真正()的阶段。

? D. 完成系统设计 得分:5 知识点:管理信息系统 展开解析 答案D 解析 5. (5分) ? A. 编写程序 ? B. 系统运行、评价 ? C. 系统调试 ? D. 系统设计 得分:5 知识点:管理信息系统 展开解析 答案B 解析 6. (5分)在一个供销存系统中,属外部实体部门的是( )。 ? A. 计划科 ? B. 库房 ? C. 销售科 ? D. 供应科 在系统开发过程中,企业管理人员直接参与执行的工作包括:系统分析和()。

人管管理信息系统(完整版)

1.数据(Data)是指说是人们用来反映客观世界而记录下来的可以被鉴别的符号(数字,字符、文字、图形等),它具备一定的含义,但它本身并没有意义。可以进行传递、存储、处理和利用。 2.信息(information)是数据经过加工处理后所得到的另外一种数据,这种数据对接收者的行为有一定的影响。 区别 信息能够直接满足人们的需要,而数据却不能直接满足接受者的需要。 ?可以将它们的关系比作产品和原料,信息是加工处理后的数据,是数据要表达的内容。 ?数据与信息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 信息=数据+处理 ?数据经过处理仍然是数据,只有经过解释,数据才有意义,才成为信息。 3.知识(knowledge)是以某种方式把一个或多个信息关联在一起的信息结构,是客观世界规律性的总结。 4.信息管理和知识管理的区别 信息管理主要是对数据的管理,而知识管理则是对思维的管理。 5.系统的定义 系统是由处于一定的环境中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为达到整体目的而存在的集合。 6.系统的特征 1、集合性 2、相关性 3、目的性 4、层次性 5、整体性 6、涌现性:整体的涌现性和层次间的涌现性 7、系统对于环境的适应性 7.计算机硬件系统包括: 键盘、鼠标、主板、内存、硬盘、CPU、I/O接口、显示器、声卡、显卡、光驱 ?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 CPU是计算机系统最主要的部件,它由运算器和控制器两个主要部分组成: 运算器:计算机的运算单元。主要用于完成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控制器:计算机的神经中枢,它按照主频的节拍发出各种控制信息,以指挥整个计算机工作。 CPU的工作原理就象一个工厂对产品的加工过程:进入工厂的原料(指令),经过物资分配部门(控制单元)的调度分配,被送往生产线(逻辑运算单元),生产出成品(处理后的数据)后,再存储在仓库(存储器)中,最后等着拿到市场上去卖(交由应用程序使用)。 CPU运算速度是决定计算机系统性能的重要指标,到目前为止,CPU 功能档次的研究与开发周期已少于一年。 ?存储器(memory)

中国语言学史读书笔记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中国语言学史读书笔记 篇一:有关语言文字学的专著 训诂书 ?黄侃认为:一切文词学术,皆以章句为始基;25种书可以囊括一切,是治各门学问的根柢,这25种书为:经学十五书(十三经加?大戴礼记?、?国语?;史学四书(〈史记〉、〈汉书〉、〈资治通鉴〉、〈通典〉;子部二书(〈庄子〉、〈荀子〉);集部二书(〈文选〉、〈文心雕龙〉;小学二书(〈说文〉、〈广韵〉)。 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前面讲的训诂专书,一种是注释书,它们解释字义的大原则虽然一致,方法却不尽相同。训诂专书是脱离了某一具体的解释对象而做总括性的训解,因此它的训释趋于一般,不可能照顾到某一词语在某一句子、篇章乃至整部书里的有个性的用法;而注释书则因依附它所训释的对象而进行解释,所以就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结合文章解释得比较深入细致。 一、训诂学专书

训诂专书指的是纂集训诂资料而形成的训诂著作,具有工具书性质 (1)字书 字书是解释文字形音义的专书,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字典。字书的主要内容是释义,所以也属于训诂著作。著名的字书主要有《说文解字》、《玉篇》、《类篇》、《康熙字典》等。 《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字典,编者是东汉许慎。 此书共十四篇,加序共十五篇,收字9353个,重文(异体字)1163个。提出了“六书说”。 ?《说文解字》的体例:《说文解字》的解说以篆文为主体,下面用“某也”的格式来释义。凡说“某也、某也”都是讲字义的,凡说“象某、从某”都是讲字形的,而字义与字形又都是统一的。如:“束,缚也。从口木。”前句是解释字义,后者是解释字形。 ?清代研究《说文解字》的著名四大家和五部书是:段 玉裁的《说文解字注》、桂馥的《说文义证》、王筠的《说文释例》和《说文句读》、朱骏声的《说文通训定声》(2)韵书与类书 1.韵书的主要内容也是解释字义,只不过是按字音编排的,实际上是同音字典,古代重要的韵书有《切韵》、《广韵》、《集韵》等 1、《集韵》

信息读书笔记

信息读书笔记 第一篇:网络 读书笔记 1. b to b电子商务的发展战略 基本框架:文章通过分析b to b 电子商务的发展优势,提出发展b to b 电子商务要素,具体包括信息标准化用户身份认证网络交易的整合处理受控的操作性等,明确了企业建立 b to b 电子商务战略时应考虑的细节问题,以求更好的推动和完善电子商务的发展。 心得体会:电子商务的类型多种多样,按照交易的双方划分就 有企业对企业 ,企业对消费者 ,企业对政府机构,消费者对政府机构等等。这段话充分说明了电子商务的类型。 购买者与供应商交易是利用互联网还是电话;买者是否可以通过多种 b to b 电子商务渠道进行交易;购买者是通过现存的网络还是原有的系统与供应商交易;购买者与供应商交易是通过商业网络还是电子化市场进行交易。上述情况是供应商在建立b to b电子商务发展战略时需要考虑的一些问题,购买者可能与供应商用上述的一种、一些或全部共同指导企业的运行和经营。无论企业实施什么样的电子商务战略,本质上都是

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利用可靠的工具搭建交易平台,保证企业在当今的互联网时代生存和发展。 2. 从美国的电子商务看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 基本框架:文章主要介绍了电子商务含义界定,美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及原因分析以及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发展现状及对策。 心得体会:目前, 电子商务的基本含义有两个层次: 狭义的电子商务和广义的电子商务, 狭义的电子商务是指包括b2b、 b2c、 b2g、 g2c 在内的通过开放的网络进行的电子交易活动。广义的电子商务是指利用 intranet 和internet 等网络方式将顾客、销售商、供应商和企业员工联系在一起的一种全社会的网络计算环境, 并以此实现信息资源在全社会中的充分应用。这段话解释了电子商务的基本含义,主要包括两个层次。 加速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物质技术基础;完善我国的商业信用机制;政府的有效支持和引导。这些是从美国发展电子商务的经验来看, 并结合我国的电子商务发展现状,总结出来的应对对策。 21 世纪是电子商务为主导的全新贸易时代, 借鉴美国电子商务发展经验, 发展我国的电子商务必须从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商业信用机制以及政府提供有效的支持和引导等方面入手, 积极主动地抢占下个世纪经济发展

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办法(通用版)

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保证公司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防止计算机网络失密、泄密时间发生,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公司信息系统的安全与管理,由公司信息部负责。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各部门。 第二章信息部安全职责 第四条信息部负责公司信息系统及业务数据的安全管理。明确信息部主要安全职责如下: (一)负责业务软件系统数据库的正常运行与业务软件软件的安全运行; (二)负责银行卡刷卡系统服务器的安全运行与终端刷卡器的正常使用; (三)保证业务软件进销调存数据的准确获取与运用; (四)负责公司办公网络与通信的正常运行与安全维护; (五)负责公司杀毒软件的安装与应用维护; (六)负责公司财务软件与协同办公系统的维护。 第五条及时向总经理汇报信息安全事件、事故。 第三章信息部安全管理内容 第六条信息部负责管理公司各计算机管理员用户名与密码,不得外泄。

第七条定期监测检查各计算机运行情况,如业务软件系统数据库出现异常情况,首先做好系统日志,并及时向总经理汇报,提出应急解决方案。 第八条信息部在做系统需求更新测试时,需先进入备份数据库中测试成功后,方可对正式系统进行更新操作。 第九条业务软件系统是公司数据信息的核心部位,也是各项数据的最原始存储位置,信息部必须做好设备的监测与记录工作,如遇异常及时汇报。 第十条信息部负责收银机的安装与调试维护,收银网络的规划与实施。 第十一条信息部负责公司办公网络与收银机(POS)IP地址的规划、分配和管理工作。包括IP地址的规划、备案、分配、IP地址和网卡地址的绑定、IP地址的监管和网络故障监测等。个人不得擅自更改或者盗用IP地址。 第十二条公司IP地址的设置均采用固定IP分配方式,外来人员的电脑需要在信息部主管领导的批准下分配IP进行办公。 第十三条用户发现有人未经同意擅自盗用、挪用他人或本人的IP地址,应及时向信息部报告。 第十四条信息部负责公司办公网络与通信网络的规划与实施,任何个人或部门不得擅自挪动或关闭部门内存放的信息设备。 第十五条办公电脑安全操作管理

【免费下载】管理信息系统实验

信息管理学院专业课实验报告 上机日期: 2014.9.29 上机地点与机号:SC610 指导教师:徐彤阳 班级: 财政金融学院财政一班 学号: 201204010104 上机人:吴家吉 实验名称:体验性实验:你身边的数字化校园 一.实验目的 1.从职能和层次维度体验和理解组织中信息系统的应用; 2.理解信息系统中信息产生的过程; 3.理解信息系统的重要性以及给组织和个人带来的影响; 4.理解当今信息时代,数字化企业发展的趋势和特点。 二.实验环境 1.计算机 2.互联网 3.IE 浏览器 4.一个或若干个信息系统软件 三.实验步骤和要求 1.列举你身边数字化校园中的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应用,分析它们对学校各项业务的管理的重要作用。登录相关网站或者联系学校相关管理部门,或者通过其他可行的方式,尽量获取更加全面、准确的学校信息系统的总体方案,看与你所看到的、感受到的、使用过的信息系统应用是否相符。 2.登陆你所在学校的教务管理系统,详细描述它视线里哪些功能?从层次的视角,分析这些功能如何支持学校管理层的管理控制和业务层的操作处理? 3.教务管理系统中的网上选课功能为学生提供了简便快捷、公平合理的选课平台。认真体验学生网上选课的功能和过程,详细描述该过程的输入、处理和输出。 4.你所在的学校是否有类似“校园一卡通”之类的学生卡,你的学生卡可以在学校的哪些领域使用?能否列举1~2个学生卡应用的具体情景?你觉得学生卡与学校的教务管理系统、后勤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等各种相关系统之间是什么关系? 5.你们的数字化校园是否存在和外界的信息接口?都有哪些外部系统? 6.你觉得你所在学校还有哪些需要改善或者需要增加的IT 应用? 7.除了学校,还有哪些组织正在构建数字化平台?列举它们的主要功能。 四.实验过程 1.列举你身边数字化校园中的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应用,分析它们对学校各项业务的管理的重要作用。 1.1校园一卡通的使用。一卡通的作用不仅有消费作用而且具备身份识别的功能。在使用一卡通之前我们在食堂使用的是饭卡,但当你的饭卡丢了之后,你无法辨认这是否是你的饭卡。而一卡通就很好解决了这一问题,一卡通上面有你的基本信息,及时即使你的一卡通丢了,拾到的人也可以很好的跟你联系。、管路敷设技术通过管线敷设技术,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范问题,而且可保障各类管路习题到位。在管路敷设过程中,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高等,要求技术交底。管线敷设技术中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叉时,应采用金属隔板进行隔开处理;同一线槽内,强电回路须同时切断习题电源,线缆敷设完毕,要进行检查和检测处理。、电气课件中调试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试卷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根据生产工艺高中资料试卷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空载与带负荷下高中资料试卷调控试验;对设备进行调整使其在正常工况下与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工作;对于继电保护进行整核对定值,审核与校对图纸,编写复杂设备与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案,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启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指导。对于调试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技术问题,作为调试人员,需要在事前掌握图纸资料、设备制造厂家出具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报告与相关技术资料,并且了解现场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电气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技术电力保护装置调试技术,电力保护高中资料试卷配置技术是指机组在进行继电保护高中资料试卷总体配置时,需要在最大限度内来确保机组高中资料试卷安全,并且尽可能地缩小故障高中资料试卷破坏范围,或者对某些异常高中资料试卷工况进行自动处理,尤其要避免错误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动作,并且拒绝动作,来避免不必要高中资料试卷突然停机。因此,电力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调试技术,要求电力保护装置做到准确灵活。对于差动保护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技术是指发电机一变压器组在发生内部故障时,需要进行外部电源高中资料试卷切除从而采用高中资料试卷主要保护装置。

西亚斯学分中推荐书目

西亚斯读书笔记推荐书目 来自 https://www.360docs.net/doc/4c14860109.html,/website/ClassMasterPage/ClassBulletin_Show.aspx?ClassNo= F46644%3C465=46&Id=3405&TableName=GhewwEwwmwpejpFqhhapmj 时间:2012-04-20 读书和听讲座项均可累计(每5篇读书或讲座笔记均可计1个学分),考取驾照可计为3个学分等。 大学生必读书推荐书目名称: 1.《语言问题》赵元任著,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2.《语言与文化》罗常培著,语文出版社,1989年版 3.《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吕叔湘著,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4.《修辞学发凡》陈望道著,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 5.《汉语方言概要》袁家骅等著,文字改革出版社,1983年版 6.《马氏文通》马建忠著,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7.《汉语音韵》王力著,中华书局,1980年版 8.《训诂简论》陆宗达著,北京出版社,1980年版 9.《中国语言学史》王力著,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10.《中国文字学》唐兰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11.《中国历代语言学论文选注》吴文祺、张世禄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 12.《普通语言学教程》(瑞士)索绪尔著,高名凯译,岑麒祥、叶蜚声校注,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13.《语言论》高名凯著,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14.《西方语言学名著选读》胡明扬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15.《应用语言学》刘涌泉、乔毅编者,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16.《马克思恩格斯论文学与艺术》陆梅林辑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17.《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著,见《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

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读后感

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读后感 信息管理是人类为了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对信息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社会活动。简单地说,信息管理就是人对信息资源和信息活动的管理。信息管理是指在整个管理过程中,人们收集、加工和输入、输出的信息的总称。信息管理的过程包括信息收集、信息传输、信息加工和信息 知识管理就是为企业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共享提供新的途径,知识管理是利用集体的智慧提高企业的应变和创新能力。知识管理包括几个方面工作:建立知识库;促进员工的知识交流;建立尊重知识的内部环境;把知识作为资产来管理。 知识管理的步骤主要分为五类 1.认知认知是企业实施知识管理的第步,主要任务是统一企业对知识管理的认知,梳理知识管理对企业管理的意义,评估企业的知识管理现状。 2.规划知识管理的推进是一套系统工程,在充分认知企业需求的基础上,详细规划也是确保知识管理实施效果的重要环节。 3.试点此阶段是第二阶段的延续和实践,按照规划选取适当的部门和流程依照规划基础进行知识管理实践。并从短期效果来评估知识管理规划,同时结合试点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修正。 4.推广和支持在试点阶段不断修正知识管理规划的基础上,知识管理将大规模在企业推广,以全面实现其价值。

5.制度化制度化阶段既是知识管理项目实施的结束,又是企业知识管理的一个新开端,同时也是一个自我完善的过程。要完成这一阶段,企业必须重新定义战略,并进行组织构架及业务流程的重组,准确评估知识管理在企业中实现的价值 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 对知识管理而言,信息管理已有了较长的发展历史,尽管人们对信息管理的理解各异,定义多样,至今尚未取得共识,但由于信息对科学研究、管理和决策的重要作用,信息管理一词一度成为研究的热点。知识管理这一概念最近几年才提出,而今知识管理与创新已成为企业、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核心,重要原因就在于知识已取代资本成为企业成长的根本动力和竞争力的主要源泉。有人将知识管理与信息管理对立起来,强调将两者区分开;也有不少人认为知识管理就是信息管理;多数人则认为,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虽然存在较大的差异,但两者关系密切,正是因为知识和信息本身的密切关系。明确这两者的关系对两者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都有重要意义。从本质上看,知识管理既是在信息管理基础上的继承和进一步发展,也是对信息管理的扬弃,两者虽有一定区别,但更重要的是两者之间的联系、谁也离不开谁。 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在工作中尤为重要 因为它们会对纷杂的知识内容和格式分门别类管理,让知识查询调用更加简单,充分利用知识成果,提供工作效率,减少重复劳动。依据知识库构建各部门各岗位的学习培训计划,随时自我充电,成为“学习型团队”。提供知识问答模式,将一些知识库中缺少的经验性知识,从员工头脑中挖掘出来,支持异地协

信息管理学基础笔记

信息管理学基础笔记 一、名词解释 1、信息:狭义,是用以减少不确定性的东西。广义,本体论层次: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的表现形式。 认识论层次:主体所感知或表述的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 2、全信息:把同时考虑到事物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外在形式、内在含义和效用价值的认识论层次上的信息称为“全信息”(语法信息:把仅仅考虑其中形式。因素的信息称为“语法信息” ;语义信息:把考虑其中内容(含义)因素的信息称为“语义信息” ;语用信息:把考虑其中效用因素的信息称为“语用信息”)。 3、社会信息化是指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特定现象,在这种现象出现时,人类对信息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而对物质和能源的依赖程度则相对降低。 4、信息管理(狭义)就是对信息本身的管理,即采用各种技术方法和手段(如分类、主题、代码、计算机处理等等)对信息进行组织、控制、存贮、检索和规划等,并将其引向预定目标;(广义)不单单是对信息的管理,而是对涉及信息活动的各种要素(信息、人、机器、机构等)进行合理的组织和控制,以实现信息及有关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有效地满足社会的信息要求。 5、信息交流就是社会活动中信息交流双方借助某种符号系统,利用某种传播渠道,在不同时间和空间中实现的信息传输和交换行为。 6、知识组织是揭示知识单元(包括显性知识因子和隐形知识因子),挖掘知识关联的过程或行为,最为快捷地为用户提供有效的知识或信息。(特征:自动化、集成化、智能化)。 7、信息服务(Information?Service)通过研究用户、组织用户、组织服务,将有价值的信息传递给用户,最终帮助用户解决问题,是用不同的方式向用户提供所需信息的一项活动。 8、信息系统是由计算机硬件、网络和通讯设备、计算机软件、信息资源、信息用户和规章制度组成的以处理信息流为目的的人机一体化系统。信息系统的五个基本功能:输入、存储、处理、输出和控制。 9、国家信息政策是指在一国范围内,国家或政府为解决信息管理和信息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关系和涉及到公共利益、权益、安全问题,保障信息活动协调发展而采取的有关信息产品及资源生产、流通、利用、分配以及促进和推动相关信息技术发展的一系列措施、规划、原则或指南。 10、信息道德就是信息创造者、信息服务者和信息使用者在信息活动中普遍认同和共同遵守的符合社会一般要求的行为和伦理规范。 11、信息伦理是指人们从事信息生产、加工、分析、研究、传播、管理、开发利用等信息活动的伦理要求、伦理规范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伦理关系。 12、信息政策是国家和社会组织为实现信息管理目标而规定的信息管理行为准则,是进行信息管理决策的指导方针,代表了国家和社会组织的基本管理思想,

(完整版)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作业及其参考答案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作业及其参考答案 第一章 1、什么是信息?它和数据有何区别和联系?如何度量信息? 答: 信息是关于客观事实的可通讯的知识。这是因为:第一,信息是客观世界各种事物的特征的反映。这些特征包括事物的有关属性状态,如时间、地点、程度和方式等等。第二,信息是可以通讯的。大量的信息需要通过各种仪器设备获得。第三,信息形成知识。人们正是通过人类社会留下的各种形式的信息来认识事物、区别事物和改造世界的。 数据(Data,又称资料)是对客观事物的性质、状态以及相互关系等进行记载的物理符号或是这些物理符号的组合。它是可识别的、抽象的符号。这些符号不仅指数字,而且包括字符、文字、图形等等。 数据经过处理后,其表现形式仍然是数据。处理数据的目的是为了便于更好地解释。只有经过解释,数据才有意义,才成为信息。因此,信息是经过加工以后、并对客观世界产生影响的数据。数据是信息的表现形式,信息是数据有意义的表示。 信息量的大小取决于信息内容消除人们认识的不确定程度。消除的不确定程度大,则发出的信息量就大;消除的不确定程度小,则发出的信息量就小。信息量大小的单位用比特(Binary digit,bit)来衡量。1比特的信息量是指含有两个独立均等概率状态的事件所具有的不确定性能被全部消除所需要的信息。 2、为什么说信息是有价值的? 答: 信息是经过加工并对生产经营活动产生影响的数据,是劳动创造的,是一种资源,因而是有价值的。 3. 如何理解人是信息的主要载体和信息意义的解释者? 答: 首先,人是信息的主要载体。这是因为一个人在在一生中需要学习很多的知识来武装自己,这使得人们掌握了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在人们需要的时候就会被利用而产生价值。 其次,人是信息意义的主要解释者。信息只有经过解释才有意义,才能发挥它的应有的价值,而信息意义的解释过程主要由人来进行,目前尽管计算机对特定的信息进行一定的解释,但只能起到次要的作用。 7. 试举例说明决策问题的三种类型。 答: 按问题的结构化程度不同可将决策划分为三种类型:结构化决策、半结构化决策和非结构化决策。 (一)结构化决策 结构化决策问题相对比较简单、直接,其决策过程和决策方法有固定的规律可以遵循,能用明确的语言和模型加以描述,并可依据一定的通用模型和决策规则实现其决策过程的基本自动化。例如,应用解析方法,运筹学方法等求解资源优化问题。 (二)非结构化决策 非结构化决策问题是指那些决策过程复杂,其决策过程和决策方法没有固定的规律可以

中国语言学史读书笔记

中国语言学史——一部叙述从先秦到解放前汉语言研究简史的首创之作 王力先生是我国的语言学家、教育家、翻译家、中国现代语言学奠基人之一,散文家和诗人,而《中国语言学史》这本书是他1962年在北大中文系开设“中国语言学史”课时编写的讲义,是继岑麒祥的《语言学史概要》(科学出版社,1956)后又一部语言学史著作。这本书是叙述了从先秦到解放前汉语言研究的简史,它对我国两千多年的语文研究和语言学遗产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系统的总结,并对我国传统语言学研究成果进行了批判继承,为我国语言学研究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通过阅读《中国语言学史》,我发现王力先生是以各个历史时期的语言学家、语言著作和语言学为研究对象的,对中国语言学史的阶段分析有其明确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两个阶段,四个时期”。 所谓中国语言学史的两大阶段,第一阶段为传统语言学的阶段(先秦-清末),第二阶段为现代语言学兴起的阶段(清末-解放前即1899—1949)。这两个阶段的分水岭,则是《马氏文通》的问世。 所谓四个时期,即指王力先生在《中国语言学史》中除了“前言”和“结语”部分,把整个中国语言学史划分为四章四个时期,并且运用“抓住突出性标志,对其时间倾向模糊”的方法论述每个时期的语言学发展情况。 第一时期是“经学时期”、“以训话为主的时期”(先秦两汉),突出了四部笔迹重要的与训话有关的两汉著作:《尔雅》、《方言》、《说文解字》和《释名》,介绍了先秦两汉时期我国传统语言学研究的萌芽。 第二时期是“佛学与理学时期”,又叫“韵书为主的时期”(魏晋南北朝明代),重点介绍了《切韵》、《广韵》、《集韵》、《平水韵》和《中原音韵》等韵书。其从反切的兴起及其广泛运用说起,介绍了韵书、韵图的出现,以及佛学、理学对语言学研究的影响推动。 第三时期是“经学复兴时期”,也称“文字、声韵、训话全方面发展的时期”(清朝)。书中提出,这是古文字学的产生时期,重点介绍了《说文》四大家的著作和王氏父子的论著。 第四时期是“西学东渐时期”(现代),论述了五四运动之后到解放前中国现代科学的语言学在西方语言学影响下形成的过程,以《马氏文通》为标志着重议论了中国语言学的形成和发展。 王力先生的这本《中国语言学史》内容丰富,写作严谨,观点新颖。正如他在“前言”中说的,“中国语言学史可以有两种写法。一种是作为科学论文,著者假定读者把中国语言学著作都看过了,不须交代任何知识,尽可以单刀直入地叙述这一个学术部门的历史;另一种是作为教材,著者假定读者(或听众)没有看过中国语言学著作,或者是看得很少,有必要先介绍一下那些著作的体例及其主要内容,然后谈得上某一学派产生的原因,某一语言学家的学术渊源及其对后代的影响,某书的价值及其缺点。”这本著作第一次给中国语言学的发展历史做了一个系统的总结,建立起一个科学的体系,对我国语言学研究具有重要的开创性作用。 而对于这部《中国语言学史》所建立的体系而言,究竟它所论述的对象是属于什么研究范畴呢?关于这一点,王力先生在《中国语言学史》的“前言”中提到,“语文学和语言学是有分别的。前者是文学或书面语言的研究,特别着重在文献资料的考证和故训的寻求,这种研究比较零碎,缺乏系统性;后者的研究对象则是语言本身,研究的结果可以得出科学的、系统的、细致的、全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教材读书笔记NEW

一、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基础 1.1 项目 1.1.1定义及特征 项目(Project)是为提供某项独特的产品、服务或成果所进行的临时性的一次性努力。更具体的解释是用有限的资源、有限的时间为特定客户完成特定目标的一次性工作。 资源:指完成项目所需要的人、财、物。 时间:指项目有明确的开始和结束时间。 客户:指提供资金、确定需求并拥有项目成果的组织或个人。 目标:满足要求的产品、服务或成果,并且有时它们是不可见的。 项目的特点:临时性、独特性、渐进性。 1.1.2项目和运作 两者的主要区别:日常运营是持续不断和重复进行的,项目是临时性的,独特的。项目的目标是实现其目标,然后结束项目;而运作的目标一般是为了维持经营。 两者的相同:由人员执行;受制于有限的资源;需要计划、执行和控制。 1.1.3项目和战略 项目经常当作实现组织战略计划的一种手段使用。 以下一项或多项的战略考虑是项目被批准的典型依据: 市场需求; 营运需求; 客户要求; 技术进步; 法律要求;

1.1.4项目目标 成果性目标(也称为项目目标):通过项目开发出的满足客户要求的产品、系统、服务或成果; 约束性目标(也称为管理性目标):完成项目成果性目标需要的时间、成本以及要求满足的质量; 项目目标要求遵守SMART原则: Specific 具体的; Measurable 可测量的; Agreeto 相关方同意的; Realistic 现实的; Time-oriented 有时间要求的; 项目目标特征:多目标性、有不同的优先级、具有层次性。 1.1.5信息系统集成项目 信息系统项目是根据用户需求,优选各种技术和产品,进行设计开发,将各个分离的“信息孤岛”连接成为一个完整、可靠、经济和有效的整体,并使之能彼此协调工作,发挥整体效益,达到整体优化的目的。 信息系统是以信息的集成为目标、功能的集成为结构、平台的集成为基础、人的集成为保证。 典型的信息系统项目有如下特点: 目标不明确; 需求变化频繁; 智力密集型; 设计队伍庞大; 设计人员高度专业化;

管理信息系统自己整理笔记.doc33

参考答案 1、信息量的大小取决于信息内容消除人们认识的( C不确定程度)。 2、下述对U/C矩阵描述正确的是(D U/C矩阵中,纵向表示功能,横向表示数 据类)。 3、系统分析的主要目的是( A、提出新系统的逻辑方案)。 4、对于大型程序设计来说,首先应强调的是程序的( B、可维护性 )。 5、在工资系统中,水电费扣款一项,属于( B定个体变动属性)。 6、数据流程图DFD中,符号圆圈“B、外部实体)。 7、一般要求达到(A、第三范式)。 8、数据字典的建立应在( A 、系统分析阶段)。 9、中小企业开发管理信息系统时,首选的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一般是(C、SQL Server )。 10、诺兰模型把信息系统的发展过程归纳为六个阶段。信息系统可以满足各管理层次需求的阶段是( D、成熟阶段)。 11、身份证编号属于编码中的( C、区间码)。 12、与数据流程图相比较,业务流程图独有的内容是( D、系统中的人员) 13、下列描述中不属于信息特性的是( C、系统性)。 14、项目管理时可利用( C 、甘特图和网络计划技术),以便以最少的时间和资料消耗量来完成计划。 15、管理信息按决策层次的不同通常分为三级,即(C.战略级、战术级、作业级)。 16、下列决策问题中,属于非结构化问题的是( C、企业发展战略规划)。 17、系统的特征包括:整体性、目的性、相关性和(B、环境适应性)等特征。 18、每秒钟执行的作业数,称为系统的( B、吞吐量)。 19、判断树和判断表的功能是用于描述(C、处理逻辑)。 20、在管理信息系统结构化开发方法中,不属于系统分析阶段的是(A编写程序)。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数据是记录下来可鉴别的(符号),信息是对数据的(解释)。 2.程序调试时,测试数据除采用正常数据外,还应编造一些(异常数据)和(错误数据)以检验程序的正确性。 3.可行分析报告的结论为:(立即开发)、(改进原系统)和(条件具备再开发)。 4.管理信息系统的维护工作主要内容包括(代码)维护, (程序)维护, (数据文件)维护和机器维修。 5.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式有自行开发、(委托开发)、(联合开发)和(购买软件包)等. 6. 网络的拓朴结构有(总线型)、(星型)、环型和树型等多种,实际应用中,常将它们综合起来混合使用以构建复杂的计算机网络 三、简答题 1. 信息系统的详细调查方法有哪些? 答:详细调查是在信息系统分析阶段可行性分析论证完成之后进行的一项活动,目的在于完整地掌握现行系统的现状,发现问题和薄弱环节,收集资料,为系统分析准备。 详细调查方法常有:(1)召开调查会;(2)访问;(3)发调查表;(4)参加业务实践。在实际的调查过程中,应遵循用户参与的原则,结合实际情况,综合应用

通用Excel库存管理系统

通用Excel库存管理系统,最好用的Excel出入库管理表格 库管易网站的表格版块有很多实用出入库管理表格,得到广大仓库管理同行的支持,经过分析与提取各个表格中的实用功能,专门制作了本套《通用Excel库存管理系统》表格。包含仓库货物做账用到的入库、出库、汇总、报表等全部功能,适合绝大部分的仓库、商铺、网店的出入库管理。 使用前提:本表格使用VBA编程完成出入库的自动化处理,在使用前,请在Excel软件中启用宏,具体的方法可以参考Excel启用宏的方法这篇贴子,正确启用宏功能以后,关闭Excel软件,重新打开表格就可以正常使用了。 本贴子简要介绍Excel库存管理系统,让大家可以快速了解各个功能模板的使用方法,强烈建议您阅读本贴的使用教程,然后再开始使用Excel库存管理系统,这样可以少走很多弯路。 一、系统登录与主界面 1、打开库存管理系统,首先看到的是登录界面,要求登录才可以进入系统管理。

系统内置了一个管理员账号:admin,初始密码:123。在登陆界面点击“修改密码”可以改为您自己想用的密码。 如果想增加账号,请登陆系统后,在主界面中点击“用户申请”,在弹出窗口中填写好用户名、密码等资料后确认就可以了。 2、成功登录库存管理系统,首先显示操作主界面,这里列出了所有的功能模块。 主界面“功能导航”区域共有12个按钮,对应着不同的管理功能,点击按钮就可以进入相应的功能界面进行操作。 二、货物信息与基础资料 在开始做账前,需要完善货物信息与基础资料,在主界面点击“系统设置”按钮,进入设置工作表,界面分为左右两部分。 1、左面是货物(商品)的列表,里面已经输入了一些示例货物信息

管理信息系统(1)

《管理信息系统》教学大纲 2001年7月修订 一、开设系(部):信息管理系 二、教学对象:信息管理系本科专业、工商管理类本科专业 三、教学目的:《管理信息系统》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课,又是工商管理类本科专业的核心课程。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结构和功能,培养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为以后课程及今后在工作中应用它去解决MIS的问题奠定基础。 通过本门课的教与学,应使学生达到下列基本要求: (1)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结构、功能。 (2)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以及与管理信息系统的联系。 (3)掌握和运用管理系统的战略规划和开发方法。 (4)能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和思想去分析管理信息系统。 (5)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实施和系统评价的原理。 (6)了解信息系统管理和信息系统发展趋势。 四、教学要求:在对《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按以下的要求进行具体的教与学: (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本课程基本概念、原则方法基本思想的介绍。

(2)学生在学习(预习、听课和复习)过程中应重点了解和掌握本课程的基本概念、原则、方法基本思想。 (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理论与实证结合,尽可能使用实例教学。 (4)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上注重启发式教学方式,同时应注意运用课堂提问和课堂讨论的方式。 (5)在本门课的教学过程中,应安排案例教学,重视与现实联系。五、教学课时及其分配 本门课的教学课时及其分配如下表所示: 《管理信息系统》教学课时安排表 注意:其他为总复习或机动课时 六、考核形式:《管理信息系统》作为信息管理系专业主干课和工商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设计管理信息系统的课程,其考核形式一般采用考试形式,考试采用闭卷和口试的形式,试卷采用统一命题,其试题类型又: 套试卷库中予体现,题量以两个小时为准,分值分配如下:

西亚斯读书笔记推荐书目

大学生必读书推荐书目名称: 1.《语言问题》赵元任著,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2.《语言与文化》罗常培著,语文出版社,1989年版 3.《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吕叔湘著,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4.《修辞学发凡》陈望道著,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 5.《汉语方言概要》袁家骅等著,文字改革出版社,1983年版 6.《马氏文通》马建忠著,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7.《汉语音韵》王力著,中华书局,1980年版 8.《训诂简论》陆宗达著,北京出版社,1980年版 9.《中国语言学史》王力著,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10.《中国文字学》唐兰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11.《中国历代语言学论文选注》吴文祺、张世禄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 12.《普通语言学教程》(瑞士)索绪尔著,高名凯译,岑麒祥、叶蜚声校注,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13.《语言论》高名凯著,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14.《西方语言学名著选读》胡明扬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15.《应用语言学》刘涌泉、乔毅编者,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16.《马克思恩格斯论文学与艺术》陆梅林辑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17.《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著,见《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8.《邓小平论文艺》中共中央宣传部文艺局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 19.《中国历代文论选》郭绍虞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20.《文心雕龙选译》刘勰著,周振甫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 21.《诗学》亚里斯多德著,罗念生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22.《西方文艺理论史精读文献》章安祺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自考管理系统中的计算机应用本科笔记一

自考"管理系统中的计算机应用"本科笔记一 1.1 信息与管理 1.1.1 信息和数据 1.信息与数据的概念 信息的定义:信息是对事物运动状态和特征的描述,而数据是载荷信息的物理符号。 信息和数据的区别: 信息是认识了的数据,是数据的含义;同时,信息更本质地反映事物的概念,而数据则是信息的具体表现,所以信息不随载体的性质而改变,而数据的具体形式却取决于载体的性质。 管理信息的定义:经过加工处理后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影响的数据。只有经过加工处理的数据,才能成为对管理决策有用的信息。管理中涉及的数据是一种广义的数据,它不仅包括数值数据,而且也包括非数值数据。 2.信息的递归定义 管理数据和信息之间的区别是相对的,一个系统或一次处理所输出的信息,可能是另一个系统或另一次处理的原始数据;低层决策所用的信息又可以成为加工处理高一层决策所需信息的数据,这就是信息间的递归定义。 1.1.2 管理和管理系统 1.管理 管理是管理者或管理机构,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活动,对组织的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以实现组织特定目标的过程。 管理的概念有以下几个含义: (1)管理的目的是实现企业的目标。 (2)管理是对组织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的过程。 (3)管理的实施是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活动进行的。 2.企业管理系统 "系统" 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若干要素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目标和功能的有机整体。 实现企业预期的经济效益目标,需要构成一个可控制的管理系统。它一般有三个组成部分:一是管理的客体,即管理对象(生产和服务过程);二是管理的主体,即管理者和管理机构;三是联系两者的信息系统。 1.2 管理信息 1.2.1 管理信息的作用 管理信息的作用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管理信息是重要的资源 信息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起着巨大作用。信息的占有水平与利用程度,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管理者管理的主要资源有:人力资源、原材料资源、机器资源(包括设备和能源)、资金资源和信息资源五类。其中,前四种资源都是有形的,一般称之为物质资源;而信息资源是无形的,是由于它所描述的对象而具有价值,为此称之为概念资源。管理者是利用概念资源来管理物质资源的。 2.管理信息是决策的基础 现代管理的核心是决策。正确的决策取决于多种因素,如决策体制、决策方法、的能力、技巧等;但决定性的因素,是对客观实际;即对未来行动及其后果的正确判断。信息系统可以帮助企业领导迅速取得和分析有关决策的信息,有助于企业降低决策中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管理信息系统》案例及答案[1]

一、KN公司的产品覆盖了塑料模具制品的大部分领域,模具主要用来制作各种不同的产品如:电动车,园艺工具,和儿童玩具。由于多样性,这里有6个不同的销售部,1个生产部和一个订货部。另外有1个单独的IT服务部为所有部门提供IT服务。 公司已经在每个单独的部门建立了IT系统。每个部门有自己独立的的计算机化的数据库和记录。KN公司的IT服务部前几年在实施IT系统方面非常成功,为其他的部门提供了高质量的服务。 KN公司现在希望建立一个可以被各个部门应用的中心销售数据库。数据库包括货物的信息,客户和负债人分析。这就意味着每个部门的单独的数据库需要整合成一个中心数据库。 要求回答: 1、公司处于诺兰模型的哪一个阶段? 2、说明KN公司把部门单独的数据和信息集成到中心数据库的优点有哪些? 3、说明在IT部门在把公司数据整合到一个中心数据库时可能会遇到的问题。 一、答题要点: (1)根据诺兰模型,分析KN公司目前信息化建设的具体情况,我们认为该公司正处在从控制阶段向集成阶段的发展过程中。 (2)优点:一旦KN公司把部门单独的数据和信息集成到中心数据库,其一,保证了系统数据的实时性、一致性和正确性,大大提高数据的利用率; 其二,可以实现系统信息的实时共享和反馈,利于资源共享和协同工作,保证全公司业务的顺利开展;其三,可以有效地提供跨部门的综合性信 息,作为KN公司的管理者随时可得到全局的实时的信息,为管理者的 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3)可能会遇到的问题:由于公司的每个部门分别建立了自己的IT系统和独立的数据库,因此在集成到中心数据库时,必须解决公司统一信息化规划的问题,即结合公司实际情况,进行信息化的统一规划,确定统一的系统运行环境、数据库系统,规定公司信息集成模式、接口标准和规范。之后重新理顺公司的数据流,即解决由于缺乏全局规划,各个部门的IT系统分散林立,造成公司的数据流混乱。最后建立公司的统一数据平台和集成标准。解决由于各部门运行环境、数据库系统、信息编码规则、业务流程定义等方面执行不同的标准,造成各子系统之间无法实现信息共享和集成的问题。 二、某省国家税务局对前期该地区税务信息化建设进行了回顾,认为该省的信息化建设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模拟手工操作的税收电子化初始起步阶段;第二阶段:支撑税收管理的税收信息化拓展、控制增长阶段;第三阶段:适应新一轮征管改革的税收信息化集成、数据集中管理启动阶段。目前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缺乏全局规划,系统分散林立,各单项应用软件之间互不协调,技术标准与业务规范并不统一,投资效益与预期相比常有偏差,上下信息不对称,数据利用率低。分析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对照诺兰模型,该省税务局深刻认识到:必须运用系统的方法,从总体出发,充分考虑在统一标准和规范业务基础上进行系统整合、数据集中管理。提出了税务信息大集中,即:数据集中、系统整合。“大集中”贯穿着业务再造、机构重组和信息化建设三大主题。“大集中”的战略目标是构建一个税务现代化的业务及管理体系,以技术创新带动制度创新,以机构重组和业务再造为中心,形成信息化时代的业务平台和管理平台,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