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速度目标值的综合评判

高速铁路速度目标值的综合评判
高速铁路速度目标值的综合评判

铁道运输与经济 RAILWAY TRANSPORT AND ECONOMY

摘 要:高速铁路的速度目标值是高速行车技术的核心指标,是高速铁路总体设计的决定性参数。根据高速铁路速度目标值的定义,综合考虑能耗、时间、环保、竞争优势、安全和运营成本等主要因素,建立高速铁路速度目标值选取的评判指标体系,采用模糊数学评判方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对高速铁路不同等级速度目标值进行计算评判,并根据分析结果,说明高速铁路 300 km/h速度等级在理论上是最经济合理的。

关键词:高速铁路;速度目标值;综合评价

文章编号:1003-1421(2012)02-0046-05 中图分类号:U292.4+3;U238 文献标识码:B

高速铁路速度目标值的综合评判

彭宇拓

(铁道部党校 科研处,北京 100088)

界铁路正在进入一个以高速铁路为特征的新时代。高速铁路以其快速、高效、环保、安

全、舒适等优越性逐渐获得我国运输市场的认可。但由于“7·23”甬台温铁路列车追尾脱轨事故的影响,为增加高速铁路安全冗余,积累安全管理经验,铁道部采取了调图减速措施:原设计最高时速350 km 的高速铁路,列车按时速300 km 开行;原设计最高时速250 km 的高速铁路,列车按时速200 km 开行;原既有线提速为时速200 km 的线路,列车按时速160 km 开行。对此,本文采用模糊数学评判方法,把与速度相关各项因素进行综合考虑,研究确定高速铁路的边际收益速度目标值。

1 高速铁路速度目标值的定义

高速铁路速度目标值是高速行车技术的核心指标,是高速铁路总体设计的决定性参数。高速铁路属于轮轨技术范畴,列车轮轨之间的粘着特性是有效发挥牵引、制动性能的防空转和防滑控制技术的

基础,随着列车速度的提高,轮轨可利用粘着系数随之下降,这是一个难以克服的矛盾。因此,高速铁路速度目标值不是越高越好,应综合考虑经济效益、环境保护等,存在高速铁路的速度收益边际。

1.1 高速铁路速度目标值的含义

高速铁路速度目标值有以下3个含义[1]。

(1)基础设施设计速度,即土建设计速度。基础设施设计速度按远期移动设备能够达到的速度考虑。高速铁路基础设施如桥梁、隧道等,一经建成几乎无法改变,若基础设计速度目标值定得过低,势必影响高速铁路未来发展。因此,对基础设施设计速度应留有一定余地。

(2)移动设备最高速度,即高速铁路的动车组设计速度。结合国内外动车组技术发展水平、我国铁路动车组外购和自行研制等不同技术路线,以及促进国内动车组制造工业发展等因素综合确定,该目标值应随动车组的更新换代而不断提高。

(3)商业运营速度,即铁路部门实际运营的速度目标值。这是本文研究的高速铁路速度目标值,主要受土建设计速度和动车组设计速度制约,同时考虑旅客承受能力和与其他运输方式的竞争,以及经济效益等因素,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存在不同的收益边际。以京沪高速铁路为例,土建设计速度为380 km/h,CRH-380动车组的设计速度也达到380 km/h的速度等级,商业运营速度则采用300 km/h 的速度等级。

1.2 世界高速铁路速度目标值的发展趋势

1983年法国建成巴黎—里昂270 km/h的高速铁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第二代TGV 列车达到了最高运营速度 300 km/h的新台阶,目前运营的TGV-LGV东欧线的列车速度为320 km/h。德国在 1988年创造了406.9 km/h的列车试验纪录,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建高速铁路均实现了250 km/h以上的列车运营速度,其中科隆—法兰克福和因戈尔施塔特—纽伦堡两段高速线路的运营速度为300 km/h。拥有高速铁路技术的法国、德国、日本等国家,根据各自的特点,开发形成了不同类型的高速铁路技术体系,并经过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运营检验,技术上已经成熟,列车运营速度大都

采用300 km/h。

借鉴发达国家高速铁路发展情况,其他拟建高速铁路的国家,如韩国、美国、澳大利亚和我国台湾省等,其运营速度目标值均选择300 km/h,基础设施速度目标值均预留350 km/h。

2 评判指标体系的建立

高速铁路的基本运营目标是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市场效益等。据此,构建我国高速铁路速度目标值综合评判指标体系,主要从能耗、时间、环保、竞争优势、安全和运营成本等方面研究高速铁路运营边际速度值。

2.1 能耗

在世界能源危机的背景下,交通运输业应采用最优化能源利用方式,合理消耗各种资源。据UIC (国际铁盟)的统计,高速铁路是各种交通方式中最节省能源的。但高速铁路的运营速度对能耗影响较大,高速列车的空气阻力随速度平方而上升。以德国ICE实际运营统计为基础,总结高速列车以最高速度运行时所需功率,其经验公式为[2]:

P

k

=(W ×V

max

)×k / 3 600 (kW)⑴高速列车运行时基本阻力的经验计算公式为:

W

=15.653+0.119 3 v+0.001 6 v2(N)⑵

式中:P

k

为列车所需总功率,kW;V

max

为列车最高运行速度,km/h;W为列车运行阻力,N;k为裕量系数,通常按最高速度增加10%。

2.2 时间

不同速度等级的高速铁路对旅行时间有着质的影响。高速铁路的速度等级越高,旅行时间越短。2011年以来,我国铁路实行了3次不同的列车运行图,从而得到160、200、250、300、350 km/h 不同速度等级的运营数据,如表1所示。

根据我国不同等级高速铁路运营数据,同时参照日本新干线和德国ICE的旅行时间,不同速度目标值的旅行时间变化情况如表2所示。

2.3 环保

高速铁路沿线的环保问题也是一项不可忽略的因素,如噪声和震动等。以噪声为例,列车速度

铁道运输与经济

线路

线路速度目标值5·12列车运行图7·10列车运行图9·5列车运行图运营速度目标值

旅行速度运营速度目标值旅行速度运营速度目标值旅行速度京沪380--300270.11300270.11武广350350288.90350269.47300269.47合宁250250144.00250133.68200126.83温福250250185.70250185.72200131.84京郑

200

200

135.98

200

135.98

160

123.41

表 1 我国不同高速铁路旅行速度对比表 km/h

提高会使噪声增大,速度每提高10 km/h ,噪声水平(主要是轮轨噪声和空气噪声)将提高1 dB 。《铁道客车内部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GB/T12816—2006)规定动车组在以构造速度运行,所有辅助设备正常使用时,一等车厢噪声值不大于65 dB (A ),二等车厢噪声值不大于68 dB (A ),车外噪声在20 m 以外,也不能超过这一水平。所以,高速铁路抑制噪声问题也十分突出,所需费用约占新建高速线路工程费用的10%。

综合比选,不同速度等级下动车组车外噪声等级能充分体现高速铁路运营的环保难度。表3汇总了欧洲有代表性的高速铁路噪声值[3]。2.4 竞争优势

不同的运输方式有其竞争优势范围。高速铁路的优势距离是指在该距离范围内一般旅客选择高速铁路出行最为方便快捷。在计算中,取旅客从驻地到车站或机场的时间分别为公路50 min 、高速铁路90 min 、航空180 min ,公路的平均速度为100 km/h ,

飞机的巡航速度为500 km/h ,由表2中高速铁路的平均旅行速度,按所耗时间相等的条件计算得到铁路的优势距离,如表4所示。2.5 安全

高速铁路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随着列车速度的提高,铁路运输安全形势更加严峻,特别是随着速度等级的提高,轮轨粘着系数降低,路基下沉量和车顶受电弓的离线率会变大,这些都对高速

速度目标值/ (km/h )

平均旅行速度

/ (km/h )

单位距离时间

/(min/100 km )

16013444.7820018632.2625022526.6730026922.30350

295

20.34

表 2 不同速度目标值的旅行时间变化情况注:测量距离轨道25 m 。

列车类型ICE TGV-A TRANSRAPID07

200 km/h 85-79~80250 km/h 89-82~83270 km/h -95~105

-300 km/h 93-86~87400 km/h

93~95

表 3 欧洲有代表性的高速铁路噪声值 dB

速度等级准高速高速等级

V /

(km/h )160200250300350优势距离S /km 275444613873 1 079轮轨粘着系数ui 0.0560.0480.0410.0350.031运营成本评判值

4.0

5.0

5.5

6.0

8.0

表 4 不同速度等级下高速铁路的优势距离、粘着系数和运营成本评价值

高速铁路速度目标值的综合评判 彭宇拓

铁路的安全运营产生影响。由于高速列车采用较大的牵引功率、加速能力,以及较轻的轴重,随着列车速度的提高,轮轨可利用粘着系数的下降更加明显。因此,高速铁路的轮轨粘着系数ui能较充分地体现不同速度等级下的安全环境压力。采用日本新干线高速列车ui与速度的经验公式为:

ui =13.6 / (v+85)⑶

依据公式⑶计算的不同速度等级下高速列车的轮轨粘着系数如表4所示。

2.6 运营成本

速度目标值的选择直接影响列车运营方式和运营成本。运营成本可以分为有关成本和无关成本。有关成本是指与列车运营有关的支出,包括能源消耗及其支出、管理费、人员费用。由于牵引功、阻力功、耗电量与运营速度水平呈正相关关系,因此有关成本与商业运营速度呈正相关关系。而无关成本中,设备的折旧成本和养护维修费用也随着列车速度的提升,会有较大幅度攀升。以路基为例,列车速度的提高会加快线路的破坏速度,从而加速和加剧了线路的不平顺,这不但增加钢轨、路基的维修工作量,还增加维护线路水平,尤其是线路不平顺的维修工作量。据日本东海道新干线的维修情况,列车最大速度由210 km/h提高到260 km/h,需要的维修工作量或维修费大致增加1.5倍。

运营成本对高速铁路运输生产的影响,在现阶段暂时无法按照一个统一固定的公式计算确定,因此对其指标值的确定,本文采用主观赋权法。主观赋权法是由专家根据高速铁路的运营成本资料,结合个人专业知识,经主观判断得到较为合理的指标评价值。对不同速度等级的高速列车运营成本评判

值如表4所示。

3 评判计算

3.1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在高速铁路速度目标值综合评判指标体系中,许多指标之间没有关联性或关联性很小,通过客观分析各指标权重或指标之间的相对权重不现实。对此,运用主观法确定指标之间的相对权重则较为准确,而且对每两个指标的相对权重分别进行确定,可使权重的确定更加切实可行。构造判断矩阵如表5所示。

指标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指标CI=(λ-n) /(n-1)=0.011 3,则CR=CI / RI=0.009<0.1,符合一致性检验。得到高速铁路速度目标值综合评判指标的权重为:能耗=0.093,时间=0.223,环保=0.056,竞争优势=0.303,安全=0.213,运营成本=0.112。

3.2 不同等级高速铁路速度目标值的计算评判

可用于评判分析的各指标值如表6所示。

对原始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具体方法为:max z

j

为第j项指标的最大值,min z

j

为第j项指标的最小值。则:

⑷经过无量纲化处理后,的数值范围在[1,10]。对各指标无量纲化处理的结果如表7所示。

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依据表7中的数值对不同速度等级的高速铁路方案进行评选,按照B=A⊙R进行计算,计算结果如表8所示。

由表8可知,300 km/h速度等级的高速铁路方

能耗时间环保竞争优势安全运营成本能耗 1.000.34 3.000.300.350.60时间 2.94 1.00 4.000.800.90 1.90环保0.330.25 1.000.200.340.56

竞争优势 3.33 1.25 5.00 1.00 1.60 3.00安全 2.86 1.11 2.940.63 1.00 2.00

运营成本 1.670.53 1.790.330.50 1.00

表 5 指标判断矩阵

铁道运输与经济

案得分最高为5.55,表示为最优解。4 结论

综上所述,高速铁路速度目标值的选择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根据本文对高速铁路速度目标值的计算评判,可以说明以下问题。

(1)高速铁路300 km/h 速度等级在理论上是最经济合理的。

(2)共线运营成本比较高,加上运能的耗费和对现有基础设施的改造费用,建议高速铁路仅运行高速动车组为优,普速列车上线并不经济合理。

(3)对于250 km/h 等级的高速铁路线路,在200 km/h 和250 km/h 的运营速度等级中,250 km/h 的速度目标值更优。

(4)对于350 km/h 等级的高速铁路线路,在300 km/h 和350 km/h 的运营速度等级中,300 km/h 速度目标值更优。

以上结论只是在一个较大尺度上的综合评判,和我国目前高速铁路执行的运营最高速度等级有相同之处,也有相异的地方,仅供相关研究者参考之用。根据我国国情,高速铁路最高速度目标值以多大为宜,应结合各条线路的实际条件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参考文献:

[1] 赵 非. 京沪高速铁路速度目标值的选择[J]. 中国铁

路,1997 (2):38-40.

[2] 邓域才. 铁路规划与机助设计[M]. 北京:中国铁道出

版社,1996.

[3] 森藤良夫. 高速铁路的车外噪音[J]. 铁道建筑,1993

(9):17-18.

收稿日期:2011-10-25

责任编辑:林 欣

最高速度/ (km/h )能耗

/kW 时间/min 环保/dB 优势距离/km 安全的ui 值运营成本的专家评判值

160 3.7044.7878 2750.056 4.0200 6.3332.2682 4440.048 5.025011.1126.6785 6130.041 5.530017.9222.3089 8730.035 6.0350

27.10

20.34

97

1 079

0.031

8.0

最高速度/ (km/h )能耗时间环保优势

距离安全的ui 值

运营成本的专家评判值

1609.00 2.009.00 1.008.009.002008.21 5.597.53 2.47 5.767.25250 6.787.19 6.42 3.94 3.80 6.38300 4.758.44 4.95 6.21 2.12 5.50350

2.00

9.00

2.00

8.00

1.00

2.00

速度等级准高速高速等级

V / (km/h )160200250300350方案比选值

4.802

5.218 377

5.310 882

5.548 735 75

5.166

表 6 高速铁路不同速度等级的决策目标取值

表 7 各指标无量纲化处理结果

注:经无量纲化处理后,表7中的指标值越大代表该指标越优。

表 8 高速铁路不同速度等级方案的计算结果

高速铁路速度目标值的综合评判 彭宇拓

高速铁路发展历程

中国高速铁路发展历程 2010年12月03日 12月3日,中国自主研发的"和谐号"CRH380高速动车组列车在京沪高铁枣庄至蚌埠段试验运行最高时速达486.1公里。这是中国铁路创造的世界纪录,更是世界铁路发展史上值得书写的重要章节,因为,高速铁路是人类文明与智慧的宝贵结晶,是人类社会走向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和有力支撑。 目前,中国高速铁路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运营管理体系,确保了运营持续安全,取得了良好的经营业绩,提供了安全、快捷、舒适、经济的运输服务,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如今,中国铁路每天开行"和谐号"高速动车组列车1000多列,发送旅客近百万人。而且高速铁路开通后,既有铁路通道的货运能力得到了巨大释放,为实现货运增量、丰富货运产品体系、提升货运服务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国人在建设和发展高速铁路的历史进程中,不仅在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在营业里程上不断快速扩展,而且锤炼了"勇攀科技高峰,争创世界一流"的高速铁路精神,形成了以"运行高速度、安全高可靠、服务高品质"为基本内涵的高速铁路文化体系。 作为带动性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速铁路不仅大大加快了中国铁路现代化建设进程,而且对国家新兴产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产生了积极影响,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诸多领域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是加快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助推器。 中国高速铁路发展的历史起点 在中国,铁路是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和大众化交通工具,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处于骨干地位。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铁路取得了长足进步,为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与其他行业相比,铁路发展相对滞后,运输能力严重不足,"一票难求、一车难求"的现象十分突出,铁路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从世界范围看,速度作为交通运输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某种运输方式或某种交通工具的兴衰。铁路自诞生以来,正是由于它在运输速度和运输能力上的巨大优势,才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成为世界各国交通运输的骨干,极大地推动着社会进步和历史进程。曾几何时,由于忽视了普遍提高行车速度,铁路在速度方面的优势迅速缩小,甚至消失。速度慢成了阻碍铁路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20世纪中叶以来,世界铁路以高速客运为突破口开始了新一轮的复兴。高速铁路的问世,使一度被人们称为"夕阳产业"的铁路焕发了青春,出现了新的生机。客运高速化是世界铁路发展的趋势。在许多国家,越来越多的旅客把乘坐舒适便捷的高速列车作为出行的首选。 建设现代化的中国铁路,必须在速度上"突出重围"。高速铁路具有速度快、运量大、节约土地、节能环保等明显优势。发展高速铁路,符合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对于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作用。 2003年,中国政府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全局出发,做出了加快发展铁路的重要决策,中国铁路进入加快推进现代化的历史阶段。 七年来,铁路系统自觉践行科学发展观,立足中国国情和路情,着眼快速扩充铁路运输能力、快速提升铁路技术装备水平,中国铁路现代化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高速铁路、机车车辆、高原铁路、既有线提速、重载运输等技术迈入世界先进行列,运输效率世界第一,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这其中,最大的亮点就是高速铁路的发展成就。中国铁路坚持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推动我国高速铁路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实现了由追赶者到引领者的历史性跨越。

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期末试题及参考答案

北京交通大学考试参考答案(A卷) 课程名称: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学年学期:2013—2014学年第1学期 课程编号:50L274Q开课学院:交通运输出题教师:课程组 一、名词解释(共3小题,每题3分,共9分) 1.虚拟闭塞:是固定闭塞的一种特殊形式,以虚拟方式(设置通信模块和定位信标)将区间划分为若干个虚拟闭塞分区,并设置虚拟信号机进行防护。 2.准移动闭塞:基于固定闭塞的目标—距离控制方式,保留固定闭塞分区,以前方列车占用闭塞分区入口确定目标点,通过地车信息传输系统向列车传送目标速度、目标距离等信息。这种闭塞方式称为准移动闭塞。 3.最限制速度:综合考虑列车在区域各类限制速度得出的最低值(即最不利限制部分或最严格限制速度),简称最限制速度。 二、填空题(共12题,每空1分,共25分) 1.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根据前方行车条件为每列车产生行车许可,并通过地面信号和车载信号的方式向司机提供安全运行的凭证。车载设备实施速度监控,当列车速度超过允许速度时控制列车实施制动,防止列车超速颠覆或与前方追尾,保证行车安全。 2.铁路信号安全的广义概念是指铁路信号设备或系统具有维护铁路列车(车列)安全运行的能力。狭义概念是指设备(或系统)应满足故障-安全设计原则的要求,当出现故障或误操作时,能远离危及行车安全的事故,或减少事故损失。 3.当轨道电路完整并空闲时,轨道电路的工作状态为调整,当轨道电路区段有车占用时,轨道电路的工作状态为分路(开路)。 4.目标距离控制方式根据列车制动模型,直接由目标距离、目标速度、线路参数及列车制动参数等信息生成列车的速度—距离模式曲线,并以此实时监控列车和运行速度保证列车运行安全。 5.列车安全位置是在高精度定位方法得出列车估计位置的基础上增加一定的安全包络得到,分车头(或列车前端)和车尾安全位置两部分。 级列控系统基于GSM-R实现车---地信息双向传输,RBC生成行车许可,轨道电路实现列车占用检查,应答器提供列车定位基准,并具备CTCS-2(或c-2)作为后备。7.CTCS-1级列控系统用于160km/h及以下的区段,由主体机车信号加上安全型运行监控记录装置组成。 8.在CTCS-3级列控系统中,RBC根据从联锁系统获得的进路信息,从车载设备获得的列车位置信息、以及接收到的股道占用、临时限速等信息生成列车控制命令。

地铁列车控制模式

摘要:随着全国各大城市开始大力建设公共交通系统,尤其是具有大容量、高速度和高效率特点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得到了充分的重视和长足的发展。地铁列车控制系统以安全为核心,以保证和提高列车运行效率为目标。系统在保证列车和乘客安全的前提下,通过调节列车运行间隔和运行时分,实现列车运行的高效和指挥管理的有序。 关键词:地铁列车控制系统;地铁列车控制模式 1.正常控制模式 1.1 列车进路控制 列车进路控制的原则:以联锁表为依据,输出进路控制命令。正常情况下atc系统根据列车运行时刻表进行正线进路的中心ats自动控制或设备集中站车站储存了当日时刻表的车站ats自动控制。必要时中心调度员可介入进行人工控制。在运营需要时中心与设备集中站经过一定的授与权和接受权手续后实现车站人工控制。当车站发现有危及行车安全的情况时,车站值班员可以采取措施,强行进入车站人工控制。运行需要或ats通道设备故障或中心故障时可降级为车站自动控制。 车站ats分机可以根据时刻表或接近列车的车次号及目的地号等信息进行列车进路的车站自动控制。通过联锁设备可以办理列车自动进路和自动折返进路。车辆段值班员人工办理进路因轨道空闲检测设备故障而不能办理进路时,可由车站值班员办理引导进路控制列车运行,此时的列车运行安全由司机来保证。 1.2 列车运行调整 ats子系统根据列车运行状态及车地通信设备提供的信息,实时对在线列车进行车次号更新、加车、减车等操作。列车运行偏离运行图时,应能自动对列车进行运行调整或提示调度员对在线列车实施运行调整,其中自动调整的主要手段为ato站间运行时分及atp/ato模式下的站停时分的调整。当因列车发生故障等原因造成运行大规模紊乱时,ats子系统应能提示调度员进行人工调整。人工调整主要包括:站停时分调整;增、减列车;列车始发、终到站变更等。ats子系统故障后,在恢复行车指挥功能的过程中,系统具有自动或辅助调度员使系统尽快投入运用的能力,包括在线列车检测与恢复、时刻表建立、列车跟踪恢复及进路控制恢复等处理。 1.3 列车站间运行及车站定点停车 系统根据线路条件、道岔状态、前方列车位置,控制列车以系统确定的安全速度运行或在必须停车的地点前方停车。由于系统判断列车在区间运行,因此由atp限制不能打开车门。若车门误打开,则atp报警并强迫列车停车。ato的停车控制功能可保证列车停在区间分界点前方一定位置或在前方列车或目标地点前方的安全防护距离以外停车。区间停车后,在atp 允许列车运行时,ato自动控制列车启动。列车依靠车站定位装置精确测定运行停车位置,ato控制列车制动,使其精确、平稳地停在设定的停车位置。在atc系统控制列车运行的情况下,列车在站台停稳、并进入规定的停车范围、欲开启车门的方位正确时,atp子系统发送开安全门和允许ato子系统向列车发送开左或右侧车门指令,ato子系统控制允许相应的车门自动打开或向司机提示应该开启的车门。无论是区间停车还是进站定点停车,ato均应保证控制的舒适度、停车过程的快速性。 1.4 车站发车 车站停车时间结束时,发车表示器显示0秒,指示司机发车。此时,可由司机控制关闭车门,车门、安全门全部关闭后,ato发车指示灯点亮,司机按压ato启动按钮后,列车自动由车站出发,列车进入区间后,发车表示器熄灭。若车门或安全门没有关闭,按压ato启动按钮动作无效,列车不能启动,发车命令无效。 1.5 行车交路折返站折返

高速铁路事故预防措施的研究实用版

YF-ED-J9117 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 高速铁路事故预防措施的 研究实用版 Management Of Personal, Equipment And Product Safety In Daily Work, So The Labor Process Can Be Carried Out Under Material Conditions And Work Order That Meet Safety Requirements. (示范文稿) 二零XX年XX月XX日

高速铁路事故预防措施的研究实 用版 提示:该安全管理文档适合使用于日常工作中人身安全、设备和产品安全,以及交通运输安全等方面的管理,使劳动过程在符合安全要求的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防止伤亡事故、设备事故及各种灾害的发生。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摘要] 结合我国高速铁路广深线(广州一 深圳)及秦沈线(秦皇岛一沈阳)的工程设计过 程,分析了可能引发铁路事故发生的几方面的 主要原因:速度控制问题、轨道故障、自然灾 害等,并对这些事故因素提出了预防措施。这 些措施的实施对减少铁路事故的发生有着重要 作用。 1 概述

高速铁路是现代铁路的发展方向,国外的高速铁路已有多年的发展历史,而我国现正处在高速铁路的研究和发展初期。由于高速铁路速度快,一旦发现障碍物突然出现在列车面前,很难采取应变措施,有效地防止事故的发生,因此,在设计、施工和运营管理过程中,将事故的预防系统加以充分的考虑和足够的重视是十分重要的。广深(广州一深圳)铁路是我国首次设计并投入运营的准高速铁路;秦沈(秦皇岛一沈阳)铁路是我国首次按高速铁路技术标准设计的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在这两条线的工程设计过程中已经考虑了防止事故发生的一些措施,比如设计全立交道、在铁路两侧设置铁栅栏等措施。但对高速铁路的事故预防系统,还没有提出系统的研究措施。由于高速铁

增强安全意识 筑牢高速铁路安全堤坝参考文本

增强安全意识筑牢高速铁路安全堤坝参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增强安全意识筑牢高速铁路安全堤坝 参考文本 使用指引:此安全管理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高速铁路是现代铁路发展的方向。我国高速铁路正日 新月异迅猛发展。武广高铁自20xx年12月26日正式运 营,郑西高铁自20xx年1月27日正式运行,京沪高铁预 计于20xx年6月通车,京哈高铁也将预计于20xx年建 成,中国高铁“四纵四横”的规划方案显示了中国高铁未 来高歌猛进发展的大趋势。高速铁路的成功运营,表明了 我国已经成熟掌握高速铁路相关技术。但是作为一项新技 术,特别是作为高速铁路这种交通运输实用高技术,其技 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仍然还须时间的检验。 高速列车运行速度快,自动化程度高,运行控制系统 复杂,采用了大量新技术,这些高速铁路与普通铁路相比

区别明显的技术特征,告诉我们,其高速铁路的运行管理,相比普通铁路显然有明显不同,其安全管理也应该有针对性的做出调整和改变。 为确保高速铁路安全运行,我们要正确面对高速铁路运行给运输安全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考验,采取措施,学习掌握新技术,采取技术先进的安全控制设备,建立针对性强的安全管理机制,完善安全管理基础,增强安全意识,筑牢确保高速铁路安全运行的堤坝。 一、树立忧患意识 我国高铁运行至今,总体安全情况良好,没有出现导致人员伤亡的安全事故,但是运行初期发生了一些导致停运的安全事故。 20xx年2月3日上午11时许,武广高铁G1002次列车行驶至长沙南站发生故障,致使该次列车在长沙南站滞留两个小时。由于临近中午,车上食物售罄,车门无法打

高速铁路安全常识

高速铁路安全常识 铁路线上的路外安全,与社会公众密切相关。很多事实证明,发生路外伤亡事故,主要原因是行人在铁路线路上行走、坐卧、横过线路、穿越铁路站场、爬车、钻车、跳车,行人、机动车辆抢过铁路道口以及自杀等。铁路有明文规定,铁路桥梁和铁路隧道是禁止一切行人通过的。 在享受高速铁路给我们带来出行更方便、更快捷、更实惠的同时,更要关注高速铁路的安全。因为高速铁路列车速度快,因此我们在铁路周边生活或经过铁路时必须严格遵守相关安全规定,避免给铁路运输和我们自身人身安全带来严重的后果,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个严禁: 一、严禁行走、坐卧或在铁路线上跨越 速度快是动车组列车的一大特点,动车组列车运行时,每秒达到70 米。由于惯性作用,刹车之后还要滑行1200 米。而人如果行走在铁路中间的道心上,需要离开道心到道肩这一简单的动作,从反应到完成要2-3 秒的时间;如果横穿、跨越一条单线铁路要3-4 秒的时间,况且现在高速铁路均为双线双向铁路。因此,行走、跨越铁路时即便在200-300 米人的视线范围内发现火车也难于幸免,更不用说有时会听不到火车的声音,铁路弯道、路树遮挡等原因,看不见行驶的火车。另外火车经过时,会掀起8-10 级翰旋大风,行人在铁路边2-3 米的范围内可能被风吹倒吸入车轮。根据已通车的高速铁路有关数据显示,行走、跨越铁路发生人身伤亡事故的概率高达92.3%。在通过铁路道口时,行人和车辆违反有关通行规定,撞、钻、爬、越道口栏杆(栏门),也是发生人身伤亡事故的重要因素。 二、严禁在铁路上置放障碍物 众所周知火车是在两根平行的钢轨上行驶,列车的向心力是保证列车运行的速度和平稳的关键要素之一。

高速铁路安全防护管理办法-交通运输部

高速铁路安全防护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高速铁路安全防护,防范铁路外部风险,保障高速铁路安全和畅通,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和《铁路安全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设计开行时速250公里以上(含预留),并且初期运营时速200公里以上的客运列车专线铁路。 第三条高速铁路安全防护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依法管理、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技防、物防、人防相结合,构建企业主体、政府监管、社会监督的高速铁路安全防护综合管理格局。 第四条铁路监管部门应当按照法定职责,健全完善高速铁路安全防护标准,对危害高速铁路安全的违法行为加强行政执法,协调相关单位部门及时消除危及高速铁路安全的隐患。 第五条各级交通运输、工信、公安、国土资源、环境保护、住建、水利、安监、能源、地震、气象等部门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职责规定,协调和处理保障高速铁路安全的有关事项,做好保障高速铁路安全的相关工作。必要时加强日常检查管理,防范和制止危害高速铁路安全的行为。 第六条铁路监管部门应当督促协调高速铁路沿线地方人民政府构建高速铁路综合治理体系,健全治安防控运行机制,落实高速铁路护路联防责任制。 第七条从事高速铁路运输、建设、设备制造维修等相关企业应当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执行高速铁路安全防护有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建立健全高速铁路安全防护相关管理制度,保证高速铁路安全防护所必需的资金投入。 铁路运输企业应当加强对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对高速铁路安全防护情况进行经常性巡查,对发现的安全问题应当立即处理或报告。 第八条有关单位和个人在高速铁路保护范围内施工、建造构筑物、生产经营等应当遵守保证高速铁路安全的法律法规标准,采取措施防止影响高速铁路运输安全。 第九条铁路监管部门应当联合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铁路运输等相关企业建立安全信息通报和问题督办机制,做到协调配合、齐抓共管、联防联控。 第十条铁路运输企业应当围绕高速铁路安全制定洪水、地震、风雪雷雨、冰冻等灾害和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组织演练。应急预案中应当充分发挥沿线地方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铁路监管部门的职能作用。

列车运行控制有答案

三、主观题(共12道小题) 10.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按照车地信息传输方式,分为()、()和()三类;按照速度控制方式,分为()和()两类。 参考答案:连续式列控系统;点式列控系统;点一连式列车运行控制系统;阶梯控制方式;目标—距离模式曲线控制方式。 11.简述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各种分类方式。 参考答案: (1)按照地车信息传输方式分类:连续式列控系统、点式列控系统、点一连式列车运行控制系统。 (2)控制模式分,分为两种类型:阶梯控制方式(包括出口速度检查方式、入口速度检查方式)和速度—距离模式曲线控制方式。 (3)按照人机关系来分类,分为两种类型:设备优先控制的方式、司机优先控制方式。(4)按照闭塞方式:固定闭塞、移动闭塞。 (5)按照功能、人机分工和自动化程度: ATS(列车自动停车)、ATP(列车超速防护)、A TC(又称列车自动减速系统)、ATO(又称列车自动驾驶系统)。 12.轨道电路一般由()、()、()和()四部分组成。 参考答案:送电端受电端钢轨线路钢轨绝缘。 13.查询-应答器,按其信息来源分类,可以分为()和()两种。 参考答案:有源无源 14.简述轨道电路的工作原理。 参考答案: 列车未进入轨道电路,即线路空闲时,电流流过轨道继电器线圈,使继电器保持在吸起状态,接通信号机的绿灯电路,允许列车进入轨道电路。 当列车进入轨道电路区段内,即线路被占用时,电流同时流过机车车辆轮对和轨道继电器线圈。由于轮对电阻比轨道继电器线圈电阻小的多,送向两根钢轨间的电压降低。为此流经轨道电路继电器线圈的电流减小到继电器的落下值,使轨道继电器释放衔铁,用继电器的后接点接通信号机的红灯电路,向后续列车发出停车信号,以保证列车在该轨道电路区段内运行的安全。 15.简述查询应答器的工作原理。 参考答案:查询-应答器工作原理较简单,它是靠两者之间通过短距离无线电波传递信息来完成功能。对于无源查询-应答器,则由于应答器平时无能源,它要靠查询器来传递给它足够能源,以便后者有能力发送数据的无线电波。有源查询应答器其工作原理与无源完全相同,地面应答器有固定电源,不再需要从车载查询器送来的载频能源。 16.阐述轨道电路的各种分类方式。

高速铁路安全常识

高速铁路安全常识 一、高速铁路动车组每小时速度达250公里以上,每秒速度达到79米,运行时形成8-10级斡旋大风,列车紧急刹车后还要滑行三千多米才能停得下来,当行走铁路的人察觉已来不及避让火车,必然造成行人伤亡事故。 铁路天桥、跨线桥等跨越接触网的地方,距离带电部分较近,容易发生触电事故,行人通过时,严禁用竹竿、棍棒、铁线等非绝缘物件穿捅安全栅栏网,避免触电。 因高速铁路电力接触网线设置在铁路线路上方,电压高达二万七千伏,在接触网线各导线及其相连接部件2米范围内即为危险区,由于风、雨雪或其他外界条件的变化,都会危及行人安全,尤其行人带着物件(如雨伞、木棒等高长物件)及下大雨,水流成线,就会发生触电伤人。 二、请严守以下法律或规定,以确保安全。 1、严禁破坏、攀爬、钻越栅栏;严禁进入高速铁路防护栅栏网内行走、逗留、玩耍。 2、严禁盗窃损坏电气化高速铁路设施,严禁自行从接触网上接电,或者私拉民用电线横越铁路上空。 3、禁止在高速公路立交桥以及隧道两端的平台上玩耍、逗留,更不准向下倒水和乱扔杂物。 4、未经允许严禁在电气化铁路附近施工,不得在高速铁路两旁的山坡、路堑上放牧或砍树,不得过于靠近接触网灭火,不准高举工ropaganda Department, district authorities and other members of the working committees to coordinate with, and work together. Various units of the Department to draw up a concrete plan, quickly set up the corresponding study

云南省高速铁路安全管理规定(2020)(最新)

云南省高速铁路安全管理规定 第一条为了加强高速铁路安全管理,保障高速铁路运输安全和畅通,预防和减少事故发生,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铁路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高速铁路的线路安全和运营安全管理及其相关活动适用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高速铁路,是指设计开行时速250公里以上(含预留),并且初期运营时速200公里以上的客运列车专线铁路。 本规定所称高速铁路线路,是指铁路钢轨道床和路基,包括线路、桥梁、隧道、边坡、侧沟及其他排水设备、防护设备等基础设施。 第三条省人民政府负责高速铁路相关安全工作的领导,协调解决高速铁路安全管理的重大问题,将高速铁路护路联防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予以保障。 高速铁路沿线州(市)、县(市、区)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高速铁路线路封闭区域外的高速铁路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将其纳入当地安全生产、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范围,明确高速铁路安全管理责任,落实护路联防责任制,加强高速铁路安全常识和爱路护路宣传,并给予必要的经费支持。 高速铁路沿线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配合有关单位做好高速铁路安全管理工作,落实高速铁路护路联防责任制。 公安、工业和信息化、国土资源、交通运输、林业、水利、住房城乡建设、安全监管、环境保护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高速铁路安全管理工作。 第四条铁路运输企业应当履行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负责高速铁路线路封闭区域内的安全管理工作,主动接受铁路监督管理机构的监督管理。 铁路运输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保障资金投入机制。 第五条单位、个人发现损坏或者非法占用高速铁路设施设备、标识标志、高速铁路用地以及其他影响高速铁路安全的行为,应当予以劝告并向当地公安机关、护路联防组织或者铁路运输企业举报,接到举报的单位应当按照职责依法处理。 第六条高速铁路实行全封闭管理。铁路建设单位或者铁路运输企业应当按照国务院铁路行业监督管理部门的规定,在高速铁路用地范围内设置封闭设施和禁止进入、高压危险等安全警示标志。

高速铁路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高速铁路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Th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of high-speed railway development 摘要: 现如今,“高铁改变生活”不再是一个概念,更是一个时代的代名词。高速铁路作为我国的战略性新型制造产业从国家层面进行优先发展,很快将成为国家意志了!而在这之前国家层面的高铁修建计划已经进入实施阶段,所以高铁肯定是有很好的发展机遇了,但是从世界范围内的高铁运行来看,高铁的巨大挑战也是存在的。机遇和挑战从来都是双刃剑。高铁经济并非免费午餐,火车一响黄金万两的美好景象并不会自然发生。 关键字:高速铁路战略性发展机遇挑战 Abstract: Nowadays, "high-speed railway changes life" is no longer a concept, but a synonym for the times. As a strategic model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China, high-speed railway, being given priority to the development from the national level, will soon become the will of the state! And before this, national high-speed railway construction project has entered the implementation phase, so the high-speed railway dose certainly have a very good development opportunity. But in terms of high-speed railway operation worldwide, Chinese high-speed railway still have some enormous challenges.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are always a double-edged sword. High-speed railway’s economy is not a free lunch, the beautiful scene that the train whistles and then gold come does not occur naturally. Keywords: High-speed railway Strategy Development Opportunity Challenge

高速铁路设计规范版

1 总则 1.0.1 为统一高速铁路设计技术标准,使高速铁路设计符合安全适用、 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要求,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250~350km/h 的高速铁路,近期兼顾货运的高速铁路还应执行相关规范。 1.0.3 高速铁路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1)贯彻“以人为本、服务运输、强本简末、系统优化、着眼发展”的建设理念; (2)采用先进、成熟、经济、实用、可靠的技术; (3)体现高速度、高密度、高安全、高舒适的技术要求; (4)符合数字化铁路的需求。 1.0.4 高速铁路设计速度应按高速车、跨线车匹配原则进行选择,并应考虑不同速度共线运行的兼容性。 1.0.5 高速铁路设计年度宜分近、远两期。近期为交付运营后第十年;远期为交付运营后第二十年。 对铁路基础设施及不易改、扩建的建筑物和设备,应按远期运量和运输性质设计,并适应长远发展要求。 易改、扩建的建筑物和设备,可按近期运量和运输性质设计,并预留远期发展条件。

随运输需求变化而增减的运营设备,可按交付运营后第五年运量进行设计。 1.0.6 高速铁路建筑限界轮廓及基本尺寸应符合图的规定,曲线 地段限界加宽应根据计算确定。 7250 5500 4000 2440 1700 1750 1250 650 ③ ① ② ④ ⑤ 1700 25 1250 ①轨面

②区间及站内正线(无站台)建筑限界 ③有站台时建筑限界 ④轨面以上最大高度 ⑤线路中心线至站台边缘的距离(正线不适用) 图1.0.6 高速铁路建筑限界轮廓及基本尺寸(单位:mm) 1.0.7 高速铁路列车设计活载应采用ZK 活载。 ZK 活载为列车竖向静活载,ZK 标准活载如图1.0.7-1 所示,ZK 特种 活载如图1.0.7-2 所示。 图1.0.7-1 ZK 标准活载图式 图1.0.7-2 ZK 特种活载图式 1.0.8 高速铁路应按全封闭、全立交设计。 1.0.9 高速铁路设计应执行国家节约能源、节约用水、节约材料、节省用地、保护环境等有关法律、法规。 1.0.10 高速铁路结构物的抗震设计应符合《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 50111)及国家现行有关规定。 1.0.11 高速铁路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 的规定。 2 术语和符号

231061 北交《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控制》在线作业二 15秋答案要点

北交《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控制》在线作业二 一、单选题(共 9 道试题,共 36 分。) 1. 阶梯式分级速度控制可以分为超前式和滞后式,超前式采用( )优先的方法,滞后式采用( )优先的方法。( ) . 人控优先,设备优先 . 设备优先,人控优先 . 人控优先,人控优先 . 设备优先,设备优先 正确答案: 2. 关于故障-安全技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TP子系统是安全系统,其系统设计以及所有的软硬件均必须符合“故障-安全”原则 . TO为故障-安全系统,其控制列车自动运行 . TS系统为非故障-安全系统,它的全部或任何一个部分的故障或不正确操作,不会影响列车运行安全 . 轨道电路中的继电器必须符合故障-安全原则 正确答案: 3. 在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列车运行控制系统中,超速检测与防护功能是由其哪个子系统实现的?( ) . TP . TO . TS . 以上三种均不是 正确答案: 4. 城市轨道交通采用( )行车制。 . 两侧均可 . 左侧 . 右侧 .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正确答案: 5. 站台安全门按其规模和功能可以分为半高式安全门、全高式安全门( ) . 滑动门 . 固定门 . 端门 . 屏蔽门 正确答案: 6. 下列表示禁止越过该信号机调车的是( ) . 红色

. 蓝色 . 双黄色 . 红色+黄色 正确答案: 7. 关于故障-安全技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TP子系统是安全系统,其系统设计以及所有的软硬件均必须符合“故障-安全”原则 . TO为故障-安全系统,其控制列车自动运行 . TS系统为非故障-安全系统,它的全部或任何一个部分的故障或不正确操作,不会影响列车运行安全 . 轨道电路中的继电器必须符合故障-安全原则 正确答案: 8. 城市轨道交通的自动化程度比较高,一般采用( )的运用方式,列车的运行速度不取决于地面信号机的显示,地面信号系统只起辅助作用。 . 地面信号显示与车载信号系统相结合,以地面信号系统为主 . 地面信号显示与车载信号系统相结合,以车载信号系统为主 . 车载信号系统 . 地面信号系统 正确答案: 9. 下列不属于TO功能的是( ) . 将列车速度自动调整在允许速度带内,尽可能减少牵引、惰行和制动之间的转换 . 实现列车自动通过车站和自动折返 . 保证列车的停位精度 . 超速检测与防护 正确答案: 北交《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控制》在线作业二 二、多选题(共 8 道试题,共 32 分。) 1. TS系统在自动调整过程中,TS主要通过( )来调整列车。 . 停站时间 . 站间运行时间 正确答案: 2. 城市轨道交通设备故障主要包括信号系统故障、线路故障、道岔故障以及( )等各种故障。. 临时停电 . 通信中断 正确答案: 3. 轨道交通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综合利用3技术代替了传统的轨道电路技术,3技术是( )未

高速铁路主要技术标准

高速铁路主要技术标准 高速铁路主要技术标准应根据其在铁路网中的作用、沿线地形、地质条件、输送能力和运输需求等,在设计中按系统优化的原则经综合比选确定。高速铁路主要技术标准包括设计速度、正线数目、限制坡度、最小曲线半径、到发线有效长度、调度指挥方式、最小行车间隔、机车类型、机车交路、列车运行控制方式和牵引质量等。这些技术标准是确定铁路能力大小的决定因素,一条铁路选用不同的技术标准对设计线的工程造价和运营质量有重大影响,同时它们又是确定设计线的工程标准和设备类型的依据。 1.设计速度 设计速度应根据项目在铁路网中的作用、运输需求、工程条件,经综合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并符合旅行时间目标值的要求。 2.正线数目 正线数目是指连接并贯穿车站线路的数目。高速铁路应按双线电气化铁路设计,正线应按双方向行车设计。 3.限制坡度 限制坡度是设计线单机牵引时限制列车牵引质量的最大坡度。它不仅影响线路走向、线路长度和车站分布,而且直接影响行车安全、行车速度、运输能力、工程投资、运营支出和经济效益,是铁路全局性技术标准。 4.最小曲线半径 最小曲线半径是设计线采用的曲线半径最小值。最小曲线半径不仅影响行车安全、旅客舒适等行车质量指标,而且影响行车速度、运行时间等运营技术指标和工程投资、运营支出、经济效益等经济指标。最小曲线半径应根据铁路等级、路段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和工程条件比选确定,且不得小于《铁路线路设计规范》(GB 50090—2006)的规定值。 5.到发线有效长度 到发线有效长度是车站到发线能停放货物列车而不影响相邻股道作业的最

大长度。到发线有效长度应采用650 m。尽端式车站到发线有效长度可按列车编组长度和列控系统要求计算确定。 6.调度指挥方式和最小行车间隔 调度指挥方式应采用调度集中。最小行车间隔应按照运输需求研究确定,宜采用3 min。 7.机车类型 机车类型是指同一牵引种类中机车的不同型号。机车类型应根据牵引种类、牵引质量、列车设计行车速度等运输需求,按照与线路平面、纵断面技术标准相协调的原则,结合车站分布和经技术经济比选确定。 8.机车交路 铁路上运转的机车都在一定区段内往返行驶。机车往返行驶的区段称为机车交路,其长度称为机车交路距离。机车交路两端的车站称为区段站。区段站都设置一定的机务设备。机车交路的距离会影响列车的运行时间和直达速度。 9.列车运行控制方式 高速铁路设计速度为300 km/h及以上时应采用CTCS-3级列控系统,设计速度为250 km/h时宜采用CTCS-2级列控系统。 10.牵引质量 牵引质量应根据运输需求、限制坡度及机车类型等因素,经技术经济比选确定,并宜与相邻线牵引质量相协调。

(完整版)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期末考试重点总结

m d i n 列控定义:列车运行全过程或一部分作业实现自动控制的系统,可以根据列车在线路上运行的客观条件和实际情况,对列车运行速度及制动方式等状态进行监督、控制和调整。 列控作用:(1)保障行车安全。识别、消除或减弱危及安全的因素。发现时,向列车发出停车或降速命令(2)保证运输效率。列控系统确定列车最小安全制动距离,最大限度提高线路通过能力。 列控原理:地面设备根据前方行车条件,包括轨道占用情况、进路状态、线路状况以及调度命令,生成行车许可,通过车地通信技术传给车载设备,结合列车数据,车载设备自动计算生成超速防护曲线,并实时与列车运行速度进行比较,超速(允许速度)后及时进行控制,防止列车超速脱轨或与前行列车追尾。列控功能:1.给司机显示允许列车运行的信号、目标距离、目标速度、允许速度等。2.防止列车超过规定的限制速度运行,包括信号显示规定的限制速度、线路限速、车辆限速、临时限速等。3.自动实施速度控制,一旦列车速度超过允许速度,应实施制动控制,使列车减速甚至停车。4.防止与同一轨道运行的列车相撞或追尾。 分级特点:1.CTCS-0干线铁路装备的既有铁路信号设备;地面设备:国产轨道电路构建三显示/四显示自动闭塞,轨道电路实现;车载设备:通用机车信号,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LKJ ;固定闭塞 2.CTCS-1由主体机车信号+安全型运行监控装置组成,面向160km/h 及以下的区段,在既有设备基础上强化改造,增加点式设备,实现列车运行安全监控功能。 3.CTCS-2提速干线、高速铁路;应答器、ZPW-2000A 轨道电路共同完成车地通信;配置车站列控中心TCC ,根据地面信号系统计算列车移动授权凭证;车载ATP+LKJ2000,凭车载信号行车;可下线在CTCS1/0线路;准移动闭塞,地面可不设区间通过信号机 4.CTCS-3主要面向高速铁路;车载配置ATP ,凭车载信号行车;RBC 基于地面信号系统计算列车移动授权;无线通信(GSM-R )传输车地信息;轨道电路检查列车占用,应答器为列车定标;地面可不设区间通过信号机;可下线在CTCS2线路;准移动闭塞;等同于ETCS-2 5.CTCS-4面向高速铁路;CTCS 车载设备ATP ,凭车载信号行车;车载设备发送列车参数,无线闭塞中心RBC 跟踪;列车位置并计算列车移动授权;取消区间轨道电路和通过信号机(移动闭塞);无线通信(例如:GSM-R 、LTE-R 等);列车完整性检查由地面RBC 和列车完整性验证系统完成; 等同于ETCS-3 加速牵引:C=F-W 匀速惰行:C=-W 减速制动:C=-(B+W) F 牵引力,B 制动力,W 阻力 牵引力分析:轮轨间的纵向水平作用力超过最大静摩擦力时,轮轨接触点将发生相对滑动,机车动轮在强大力矩的作用下快速转动,轮轨间的纵向水平作用力变成了滑动摩擦力,其数值比最大静摩擦力小很多,而列车运行速度很低,这种状态称为“空转”。 空转的危害:局部与车轮接触的钢轨将受到严重摩擦,造成严重耗损钢轨,甚至导致车轮陷入钢轨磨损产生的深坑内。该状态下牵引力反而大幅降低,钢轨和车轮都将遭受剧烈磨损。

如何保证高速铁路的速度与安全

如何保证高速铁路的速度与安全 20世纪60年代以来,高速铁路在世界发达国家崛起,百年铁路重振雄风,传统铁路再展新姿,铁路发展进入到一个崭新的阶段,高速铁路的蓬勃发展,在世界范围内引发了一场深刻的交通革命。当今世界上,客运铁路速度的分挡一般定为:时速100~120公里称为常速;时速120~160公里称为中速或准高速;时速160~200公里称为快速;时速200~400公里称为高速;时速400公里以上称为特高速。 高铁能以300公里以上的时速安全行驶,主要是由以下几个条件保证的,那就是能高速行驶的列车、无砟轨道、全封闭的线路和智能化的交通信号系统。在这些条件之中,高速行驶的列车反而是最容易得到的,而性能完善的轨道线,才是一直以来限制列车速度的原因。 普通的列车钢轨由碎石路砟和枕木固定,虽然承压力比较好,但却完全不能承受列车的高速运营。无砟轨道则是将钢轨直接浇铸在混凝土上,这样能保证列车即使高速行驶,钢轨也不会变形。中国的高铁轨道都是由德国进口的最先进的轨道技术,在这一点上,也没有任何安全隐患。而智能交通信号系统,原理其实和控制飞机飞行相似,也是相当成熟的技术了。 所以要保证高铁的安全,一条全封闭的轨道线是其中最重要的环节

之一。高铁自身很难发生什么毁灭性的故障,但在它行驶的过程中,任何一点外来的故障或碰撞都有可能让高铁发生出轨这样的恶性事故。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高铁车轮的设计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从德国高铁事故之后,人们就已经完全摈弃那种箍着钢条的双彀钢轮,而采用整块钢材切割而成的单彀钢轮;之后,工程师又改变了钢轮安放的位置,将之从车厢下挪到两节车厢之间。经过计算,这样的改变能减少钢轮的磨损,从而让高铁变得更加安全。 影响运输安全的“三大因素”: 维持铁路运输生产所必备的先进技术设备、完善的规章制度和高素质的运营人员是保证铁路运输安全稳定的“三大因素”。铁路运输企业的设备、制度和人员情况在其安全生产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1)铁路设备对安全的影响。对行车设备的改造施工及故障处理,多数情况需停止信号联锁的使用,要在无联锁的情况下接发列车,操纵台无显示、信号停用、道岔失去联锁,从准备进路、交递凭证、引导接车到区间列车的掌握均由人工来完成,对接发列车安全影响较大。

我国高速铁路发展概况

我国高速铁路的发展概况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研发中心徐鹤寿 速度是铁路运输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自1964年日本成功建成世界第一条高速铁路——东海道新干线以来,高速铁路以其速度快、运能大、效益高、全天候、节能、环保、安全等显著特点,在世界各国得到迅速发展。 1.我国高速铁路的发展 1.1 国外高速铁路简介 目前,日本、德国、法国、西班牙、意大利、瑞典、韩国、英国、荷兰、比利时、丹麦、瑞典、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已拥有不同长度、不同速度的高速铁路。世界各国由于国情和运输需求不同,采用了不同的技术标准和装备,其最高运行速度也在不断地提高。 日本是世界第一个修建高速铁路的国家。自1964年修建了世界第一条高速铁路——东海道新干线后,陆续又修建了山阳、上越、东北、北陆、九州等5条新干线,全部是纯客运运输,新干线总长度已达2258km。同时,其最高运行速度不断提高,如东海道新干线从建成运营的210km/h,已提高到270km/h;山阳新干线的运行速度已达300km/h。2011年3月采用最新型高速列车“隼”号,运行速度300km/h,2012年达到320km/h。 德国从1991年建成汉诺威~维尔茨堡高速铁路以来,陆续修建了曼海姆~斯图加特、汉诺威~柏林、科隆~法兰克福、纽伦堡~英戈尔施塔特等高速铁路以及科隆~迪伦、拉斯塔特~奥芬堡、莱比锡/哈雷~格勒伯斯等高速段,运行速度均为250km/h及以上,其总里程已达1057km。其中,2002年建成的科隆~法兰克福高速铁路的运行速度最高,为300km/h。德国高速铁路的运输模式分为两类:一类为客货共线,如汉诺威~维尔茨堡,采用旅客列车与货物列车分时段运行,最高运行速度为250km/h;科隆~法兰克福高速铁路为纯客运。 法国第一条新建高速铁路为1983年通车的TGV巴黎东南线,初期运行速度为270km/h,1989年提高到300km/h。目前,已建成并开通运营8条高速铁路,总长度已达1884km,运营速度均为250km/h 及以上,都是纯客运运输。目前,法国高速铁路的运行速度都达到300km/h,其中TGV东部线的运行速度达320km/h,是国外高速铁路中运行速度最高的。 西班牙的既有铁路为轨距1668mm的宽轨铁路,新建高速铁路为与欧洲铁路网连接,均采用标准轨距。1992年建成马德里~塞维利亚高速铁路,客货混运,运行速度为270km/h;2008年全线开通的马德里~巴塞罗那,为纯客运,设计速度350km/h,最高运行速度300km/h。目前,已建成的高速铁路的总里程达1902km(运营速度均为250km/h及以上),为欧洲高速铁路长度第一。 上世纪90年代,世界上时速300公里速度等级的高速铁路技术已趋于成熟。因此,随后新建高速铁路的国家或地区,充分利用已成熟的先进技术,实现速度的技术跨越,将速度目标值确定为300km/h及以上,如法国2001年开通的TGV地中海线、2007年开通的TGV东部线(巴黎~斯特拉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