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水气单胞菌

嗜水气单胞菌
嗜水气单胞菌

嗜水气单胞菌

该菌是弧菌科气单胞菌属,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极端单鞭毛,没有芽胞和荚膜,刚从病灶上分离的病原菌常两个相连。在普通琼脂平板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形成的菌落园形、边缘光滑、中央凸起、肉色、灰白色或略带淡桃红色有光泽,发育良好。

分布

嗜水气单胞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的各种水体,是多种水生动物的原发性致病菌,为条件致病菌,是典型的人-兽-鱼共患病病原菌。

编辑本段生物学介绍

嗜水气单胞菌在水温14.0~40.5℃范围内都可繁殖,以28.0~30.0℃ 为最适温度。PH值在6~11范围内均可生长;最适PH值为7.27;嗜水气单胞菌可在含盐量0‰~4‰的水生存,最适盐度为0.5‰。

嗜水气单胞菌可以产生毒性很强的外毒素,如:溶血素、组织毒素、坏死毒素、肠毒素和蛋白酶等。从实际病例分析,可推断其主要通过肠道感染,能否感染取决于菌体对鱼肠道组织粘附力的强弱,粘附力的强弱又与菌株和鱼的种类有关,通常具有高粘附力的嗜水气单胞菌株才能产生毒性很强的外毒素。出血病病因的模型可以描述为:嗜水气单胞菌侵入鱼体后,先在肠道内增殖,再经门动脉循环进入肝脏、肾脏及其它组织,引起肝脏、肾脏等器官以及血液病变,继而出现全身症状。

编辑本段引起疾病

目前,在生产中发现由嗜水气单胞菌感染的暴发性出血病较多,因嗜水气单胞菌的自清型很多,况且感染的对象不同,所以症状也各异。如白鲢暴发性出血病、甲鱼败血病、黄鳝出血病、鳗鲡红鳍病等。该菌为条件致病菌,当环境骤变,水质恶化时,常会与其它菌(如温和产气单胞菌、

弧菌等)混合感染使病情加重。由嗜水气单胞菌感染的疾病一般病势较猛,多为恶性传染病,死亡率很高。

编辑本段筛选治疗试验

筛选治疗嗜水气单胞菌药物的试验,都是用先从病体标本的肝、肾、脾等内脏分离出嗜水气单胞菌作为试验菌株,通过供试药物的抑菌试验,筛选出敏感药物,再经临床应用检验,对选定药物的疗效和实用性进行综合评价。目前已证实,高敏感类的药物有: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氟哌酸、妥布霉素、菌毒清、大黄和五倍子等;中敏感类有:呋喃唑酮、呋喃那斯、氯霉素、复方新诺明、黄苓、连翘、黄柏、二氯、三氯和二氧化氯等。

编辑本段药物治疗

在选择治疗药物时,可以参照以上的药物筛选结果,因嗜水气单胞菌的变异菌株较多,所以要特别注意疗效,一般施药后病情有明显好转,死鱼大量减少,说明使用该药物有效。否则应及时换药。如选用口服药时,应注意所选药物肠道的吸收情况,如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在肠道中吸收很差,可用于注射但不易用于口服治疗。其次是用药量要准确,施药量要达到最低杀菌浓度,各种药物的性质不同,用量也不同,如大黄常用量为饲料量的千分之十二,痢特灵为千分之二至三,服用磺胺药第一次用量要加倍等。此外施药方法要科学,中草药可使用煎剂,也可使用散剂,但必须以利于吸收;全池泼洒要选晴天上午,泼洒要均匀,怕光的药物全池泼洒时,要在下午傍晚进行。

嗜水气单胞菌感染,嗜水气单胞菌感染的症状,嗜水气单胞菌感染治疗【专业知识】

本文极具参考价值,如若有用请打赏支持我们!不胜感激!嗜水气单胞菌感染,嗜水气单胞菌感染的症状,嗜水气单胞菌感染治疗【专业知识】 疾病简介 亲水气单胞菌腹泻(aeromonas hydrophilia diarrhea)是由亲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AH)引起的肠道感染性腹泻。气单胞菌属目前共有10个菌种,常见的有亲水气单胞菌、豚鼠气单胞菌(A.caviae,AC)、淡色气单胞菌(A sobria,AS)和易损气单胞菌(A.trota,AT)。其中致病性较强的是亲水气单胞菌。 疾病病因 一、发病原因嗜水气单胞菌属类弧菌科,革兰染色阴性,单鞭毛而有动力,无荚膜,不形成芽孢。本菌对鱼、蛙等冷血动物和小鼠、豚鼠、家兔等温血动物均有致病性。该菌的毒力因子主要是肠毒素,包括类霍乱毒素(CT)和类大肠杆菌耐热毒素(LT)。某些菌株具有侵袭性。 二、发病机制 本菌对蛙及鱼等冷血动物和温血动物均有致病性。可产生黏附因子,对肠上皮细胞具有粘附性,并可产生耐热和不耐热两种肠毒素以及和溶血素,细胞毒等毒力因子。本菌还可产生一些蛋白酶使人致病。动物实验表明,小鼠感染后可引起组织损伤、败血症、内毒素休克及死亡。 症状体征 一、症状急性胃肠炎潜伏期约1~2天,症状多较轻,低热或不发热,腹泻呈水样稀便,有腹痛而无里急后重,个别患者腹泻严重类似霍乱。2岁以下儿童可表现为痢疾样症状。大部分病例经2~5天自愈,重症可持续1~2周。 2.外伤感染因皮肤伤口接触河水、污泥而感染。轻者仅有局部溃疡,重者可发生蜂窝织炎。 3.败血症患者有严重慢性疾病时,本菌可由伤口或肠道侵入血流。嗜水气单胞菌感染败血症可并发感染性心内膜炎、坏死性肌炎、内眼病变和迁徙性脓肿等。 4.其他感染本菌偶可引起术后感染、尿路感染、褥疮感染、胆囊炎、腹膜炎、肺炎、脑膜炎、坏

罗非鱼嗜水气单胞菌病的诊治

罗非鱼嗜水气单胞菌病的诊治 海南潭牛一养殖池塘出现罗非鱼暴发性死亡,发病初期死亡40-60尾/天,高峰期死亡700-800尾/天,通过采样、实验室诊断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015年11月中下旬,海南潭牛一养殖池塘出现罗非鱼暴发性死亡,发病初期死亡40-60尾/天,高峰期死亡700-800尾/天,情况严重。水产养殖动物疾病防控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简称“国家工程实验室”)通过对该地区的罗非鱼进行现场采样,并进行实验室诊断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就此病诊疗情况介绍如下,以期对今后罗非鱼嗜水气单胞菌病的防治提供借鉴。 一、发病鱼的临床症状 池塘水温为26-28℃,暴发疾病的鱼规格主要为400-500g,发病初期死亡40-60尾/天,而后逐渐增多,高峰期死亡量达800尾/天以上。患病鱼主要表现为食欲下降,离群独游,反应迟钝,在水面上层漂浮游动。病鱼鳃盖出血、肛门红肿、鳍条、上下颌和腹部充出血。解剖后观察发现,有胃出血、胆囊变大、胆囊壁变薄、肝脏充血或出血或呈现花斑症状,肠道内无食物的症状。发病初期,养殖户认为可能是链球菌病感染所致,就使用了磺胺类抗生素,但死亡量并未减少。后送样至本国家工程实验室进行诊断。 二、实验室诊断 实验室诊断未发现寄生虫,使用通威股份最新研发的无乳链球菌快速诊断试纸条未检测到无乳链球菌。而通过对病原菌分离,采用脑心浸液(BHI)培养基在患病鱼体内分离到一株革兰氏阴性短杆菌,菌体两端钝圆,菌株大小为(0.3-0.6)μm×(1.0-1.5)μm,在28℃条件恒温培养18-24h,形成针尖状、直径约为1mm左右、表面光滑、边缘整齐、圆形半透明的菌落。 通过16SrDNA基因扩增,得到约1500bp的扩增条带,测序后在NCBI上进行BLAST比对,分离菌株与嗜水气单胞菌的同源性最高,序列相似性达到99.5%。将分离到的细菌接种到健康罗非鱼,在36h内实验组出现死亡,且体表有点状出血、鳍条出血、剖解见内脏充血或出血。并从人工接种感染的罗非鱼肝脏组织分离到1株细菌,经16SrDNA基因扩增对比分析该菌株同样为嗜水气单胞菌。因而判断该病为嗜水气单胞菌感染所致。 三、药敏试验与治疗 利用纸片扩散法,对该嗜水气单胞菌株分别进行药敏试验,发现其对强力霉素、恩诺沙星、四环素、氟苯尼考敏感,而对卡那霉素、磺胺嘧啶、链霉素耐药,丁胺卡那、庆大霉素、新霉素、壮观霉素中度敏感。结合发病情况和药用史,按照内服抗生素氟苯尼考(20mg/kg鱼体重),同时内服维生素K3以6mg/kg鱼体重,连续投喂5天;外用泼洒使用聚维酮碘消毒(1-2次)。药物使用4天后,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死亡量降至70-80尾,连续使用2天后,死亡量减少到10余尾。

嗜水气单胞菌研究进展

嗜水气单胞菌研究现状 一、流行及感染情况 嗜水气单胞菌属于弧菌科, 气单胞菌属。气单胞菌属根据有无运动力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嗜冷性、非运动性的气单胞菌, 另一类为嗜温性、运动性的气单胞菌。嗜水气单胞菌属第二类, 在气单胞菌属中是最重要的, 它是气单胞菌的模式种。非运动性气单胞菌主要是对鲑鳟鱼等致病的杀鲑气单胞菌及其亚种。嗜水气单胞菌在过去有不同的名称, 主要的名称有点状气单胞菌和斑点气单胞菌嗜水气单胞菌广泛存在于淡水、污水及土壤。有很多资料记载, 嗜水气单胞菌对水产动物、家畜和人均有致病性, 在动物疾病学和食品卫生学研究上都具有重要意义。它能广泛地被分离到, 如在淡海水鱼,淡水虾类, 淡水蟹类中和养殖蛙体内, 也能引起爬行类疾病。有许多报道证明它也能感染人类发病, 最常见的是嗜水气单胞菌引起急性霍乱。同时, 它广泛分布于人类的食物链, 供水系统和土壤中。嗜水气单胞菌既是恒温动物与变温动物的条件致病菌, 又是原发致病菌。但是, AUSTIN 等报道嗜水气单胞菌通常在自然界是条件致病菌, 充当继发病原而不是原发病原。嗜水气单胞菌通常与其它病原菌如温和气单胞菌、豚鼠气单胞菌和假单胞菌有密切关系, 但由于鱼的品种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临床症状。病鱼的临床症状为局部损伤、坏死、水肿、突眼及腹部膨胀, 另外可能产生腹水、贫血及破坏内脏器官, 脾、肾颜色变黑, 肝变白, 胆汁变黄。在鱼、蛙类中由于嗜水气单胞菌感染引起的临床症状不同而给出了许多不同的名称, 如鲈鱼和鲤鱼的“红痛病”; 鲫鱼、白鲢、花鲢的“暴发病”, 这些鱼出现典型的肌肉、内脏的出血性败血症。在虹鳟, 鲶鱼中的嗜水气单胞菌病被称为“坏死病”, 这些鱼的嘴周围鳞片腐蚀, 身体的深部出现坏死及烂鳃。虹鳟鱼由于嗜水气单胞菌的感染而得的病称为“红嘴病”, 病鱼行动迟缓, 通常由于色素的过量产生而体色发黑, 口腔呈粉红或红色发炎, 外表及内部器官均呈现局部出血, 在病鱼的后期阶段, 病鱼呈急速螺旋状运动, 下沉, 腹部朝上直至死亡。“红腿病”蛙的后肢及腹部呈现出血性败血症, 病蛙的心、肝、肾及脾受到破坏, 并出现腹水。 二、血清型 嗜水气单胞菌有4种抗原, 包括耐热的O抗原、不耐热的K 抗原、鞭毛H 抗原和菌毛抗原。Ew ing 等提出共有12种O抗原和9 种H抗原, 每组都能进一步分型。此后, 日本国立康复研究院(NIH )分出了44个O抗原血清型,而Thomas又在此基础上增加了52个血清型, 从而达到了96个O抗原血清型, 且O 3、O 11、O 16、O 17、O 34被认为是主要血清型。Thomas等又在NIH的基础上增加了52个血清型, 并得到O3、O11、O16、O17、O34是主要的血清型, 其中O11、O16、O34是人源分离株常见, 而且毒力很强, O11、O19、O34主要对鱼致病. 国内方面研究, 人源也主要是O11、O16、O34, 而鱼源多为O9和O5。 三、毒力因子 嗜水气单胞菌产生的并得到认可的毒力因子主要包括外毒素、胞外蛋白酶、S蛋白、菌毛、外膜蛋白、脂多糖等. 1 外毒素(exotoxin) 嗜水气单胞菌所产生的外毒素是重要的致病因子之一由于嗜水气单胞菌的基因型的多样性,导致其外毒素的基因差异很大,表现为不同嗜水气单胞菌的外毒素有所差别. 到目前为止已确定的外毒素有气溶素(aerolysin)溶血素(hemolysin)、溶血毒素(hemolytic toxin)和细胞毒性肠毒素(cytolyticenterotoxin)等。虽然外毒素名称各异,但这些毒素都是单一多肽分子,具有相 同的生物学活性:溶血性、肠毒性和细胞毒性,在结构和功能上都极为相似, 所以可以认为外毒素属于同一基因家族. 国际上将外毒素的命名为气溶素(Aer毒素)。在国内,陆承平、涂小林等取嗜水气单胞菌产生的溶血素(hemolytic toxin)肠毒素(enterotoxicity )及细胞毒素(cytotoxicity)三个词的第一字母,命名为HEC毒素。但是, Rose通过比较不同外毒素的氨基酸序

嗜水气单胞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嗜水气单胞菌电转化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1)将嗜水气单胞菌单菌落接种于 5 mL LB 培养基中,在30℃下振荡培养5h。取5mL培养液倒入100 mL LB培养基(用500 mL三角瓶)中,在30 ℃下振荡(300 r/min)培养至OD600为0.9-1.0 (2) 将培养物在冰水中放置15-30分钟,然后倒入500ml的离心瓶中,在4℃下1000g离心15分钟,弃去上清液。用100ml冰水悬浮细胞,1000g离心20分钟 (3)弃上清,用10ml冰冷的10%甘油悬浮细胞,1000g离心20分钟。 (4)重复步骤3一次。 (5)用冰冷的GYT培养基悬浮沉淀,分装的40uL样品可直接用于电转化或保存于-80 ℃,备用 嗜水气单胞菌的电转化 (1)将电转仪参数调至2.5 kv,时间5ms,电容5μF,脉冲阻抗控制在400-1000Ω。 (2)从冰箱中取出感受态细胞,在冰上解冻。在管中加入质粒1-2uL,轻旋以混匀内容物,在冰上放4-5 min。同时把电击杯放置冰上预冷。 (3)将转化混合物转移到电击杯中,吸干杯的外表面,放入电转化仪的样品槽中。 (4)充电到1.25kV,放电,进行脉冲电转化。 (5)取出电击杯,加入1mL LB培养基后,用移液器反复吹打,然后将菌液转移到无菌的离心管中,30℃中振荡培养120min。 (6)取200-800 uL涂布于含有氯霉素的LB平板上。 (7)将平板置于室温直至液体被吸干。30℃倒置培养,转化菌落在12-48h内出现 GYT培养基:10%(v/v)甘油0.125%(m/v)酵母提取物 0.25%(m/v)胰蛋白胨 使用0.22um滤器过滤除菌,分装成2.5ml一份,保存于4℃

嗜水气单胞菌

嗜水气单胞菌 该菌是弧菌科气单胞菌属,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极端单鞭毛,没有芽胞和荚膜,刚从病灶上分离的病原菌常两个相连。在普通琼脂平板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形成的菌落园形、边缘光滑、中央凸起、肉色、灰白色或略带淡桃红色有光泽,发育良好。 分布 嗜水气单胞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的各种水体,是多种水生动物的原发性致病菌,为条件致病菌,是典型的人-兽-鱼共患病病原菌。 编辑本段生物学介绍 嗜水气单胞菌在水温14.0~40.5℃范围内都可繁殖,以28.0~30.0℃ 为最适温度。PH值在6~11范围内均可生长;最适PH值为7.27;嗜水气单胞菌可在含盐量0‰~4‰的水生存,最适盐度为0.5‰。 嗜水气单胞菌可以产生毒性很强的外毒素,如:溶血素、组织毒素、坏死毒素、肠毒素和蛋白酶等。从实际病例分析,可推断其主要通过肠道感染,能否感染取决于菌体对鱼肠道组织粘附力的强弱,粘附力的强弱又与菌株和鱼的种类有关,通常具有高粘附力的嗜水气单胞菌株才能产生毒性很强的外毒素。出血病病因的模型可以描述为:嗜水气单胞菌侵入鱼体后,先在肠道内增殖,再经门动脉循环进入肝脏、肾脏及其它组织,引起肝脏、肾脏等器官以及血液病变,继而出现全身症状。 编辑本段引起疾病 目前,在生产中发现由嗜水气单胞菌感染的暴发性出血病较多,因嗜水气单胞菌的自清型很多,况且感染的对象不同,所以症状也各异。如白鲢暴发性出血病、甲鱼败血病、黄鳝出血病、鳗鲡红鳍病等。该菌为条件致病菌,当环境骤变,水质恶化时,常会与其它菌(如温和产气单胞菌、

弧菌等)混合感染使病情加重。由嗜水气单胞菌感染的疾病一般病势较猛,多为恶性传染病,死亡率很高。 编辑本段筛选治疗试验 筛选治疗嗜水气单胞菌药物的试验,都是用先从病体标本的肝、肾、脾等内脏分离出嗜水气单胞菌作为试验菌株,通过供试药物的抑菌试验,筛选出敏感药物,再经临床应用检验,对选定药物的疗效和实用性进行综合评价。目前已证实,高敏感类的药物有: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氟哌酸、妥布霉素、菌毒清、大黄和五倍子等;中敏感类有:呋喃唑酮、呋喃那斯、氯霉素、复方新诺明、黄苓、连翘、黄柏、二氯、三氯和二氧化氯等。 编辑本段药物治疗 在选择治疗药物时,可以参照以上的药物筛选结果,因嗜水气单胞菌的变异菌株较多,所以要特别注意疗效,一般施药后病情有明显好转,死鱼大量减少,说明使用该药物有效。否则应及时换药。如选用口服药时,应注意所选药物肠道的吸收情况,如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在肠道中吸收很差,可用于注射但不易用于口服治疗。其次是用药量要准确,施药量要达到最低杀菌浓度,各种药物的性质不同,用量也不同,如大黄常用量为饲料量的千分之十二,痢特灵为千分之二至三,服用磺胺药第一次用量要加倍等。此外施药方法要科学,中草药可使用煎剂,也可使用散剂,但必须以利于吸收;全池泼洒要选晴天上午,泼洒要均匀,怕光的药物全池泼洒时,要在下午傍晚进行。

嗜水气单胞菌

嗜水气单胞菌感染 ·疾病概述 ·症状体征 ·诊断检查 ·治疗方案 ·预防及预后 ·保健小贴士 疾病别名: 亲水气单胞菌腹泻,Proteus melanovogenes infection 疾病代码: ICD:A48.8 人体部位: 就诊科室: 感染科 相关系统: 消化系统、其他系统 相关疾病: 伤寒 相关药品: 庆大霉素妥布霉素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诺氟沙星 嗜水气单胞菌感染概述(嗜水气单胞菌感染是什么病?): 有奖编辑回目录 亲水气单胞菌腹泻(aeromonas hydrophilia diarrhea)是由亲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AH)引起的肠道感染性腹泻。进食被本菌污染的饮料或食物、或皮肤伤口接触被本菌污染的水、或被鱼刺伤或咬伤均可受染。夏季饮用未消毒水可能造成嗜水气单胞菌胃肠炎爆发流行。免疫功能低下者如肠道带菌容易发生内源性血液、腹腔、胆道、伤口或尿道口感染。 嗜水气单胞菌感染症状体征(嗜水气单胞菌感染症状是什么?): 1.急性胃肠炎潜伏期约1~2 天,症状多较轻,低热或不发热,腹泻呈水样稀便,有腹痛而无里急后重,个别患者腹泻严重类似霍乱。2 岁以下儿童可表现为痢疾样症状。大部分病例经2~5 天自愈,重症可持续1~2 周。 2.外伤感染因皮肤伤口接触河水、污泥而感染。轻者仅有局部溃疡,重者可发生蜂窝织炎。 3.败血症患者有严重慢性疾病时,本菌可由伤口或肠道侵入血流。嗜水气单胞菌感染败血症可并发感染性心内膜炎、坏死性肌炎、内眼病变和迁徙性脓肿等。 4.其他感染本菌偶可引起术后感染、尿路感染、褥疮感染、胆囊炎、腹膜炎、肺炎、脑膜炎、坏死性肌炎和骨髓炎等。 嗜水气单胞菌感染诊断检查(确诊嗜水气单胞菌感染需要做什么检查?): 诊断:根据腹痛、腹泻、低热等,参考流行病学资料,结合粪便培养亲水气单胞菌阳性,可作出诊断。其他类型感染根据临床表现及血或分泌物等培养阳性作出诊断。 实验室检查:大便常规镜检可见少量白细胞和红细胞,少数可白细胞满视野,大便培养亲水气单胞菌阳性。

嗜水气单胞菌

嗜水气单胞菌 嗜水气单胞菌 该菌是弧菌科气单胞菌属,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极端单鞭毛,没有芽胞和荚膜,刚从病灶上分离的病原菌常两个相连。在普通琼脂平板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形成的菌落园形、边缘光滑、中央凸起、肉色、灰白色或略带淡桃红色有光泽,发育良好。 分布 嗜水气单胞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的各种水体,是多种水生动物的原发性致病菌,为条件致病菌,是典型的人-兽-鱼共患病病原菌。编辑本段生物学介绍嗜水气单胞菌在水温14.0,40.5?范围内都可繁殖,以28.0,30.0? 为最适温度。PH值在6,11范围内均可生长;最适PH值为7.27;嗜水气单胞菌可在含盐量0‰,4‰的水生存,最适盐度为0.5‰。 嗜水气单胞菌可以产生毒性很强的外毒素,如:溶血素、组织毒素、坏死毒素、肠毒素和蛋白酶等。从实际病例分析,可推断其主要通过肠道感染,能否感染取决于菌体对鱼肠道组织粘附力的强弱,粘附力的强弱又与菌株和鱼的种类有关,通常具有高粘附力的嗜水气单胞菌株才能产生毒性很强的外毒素。出血病病因的模型可以描述为:嗜水气单胞菌侵入鱼体后,先在肠道内增殖,再经门动脉循环进入肝脏、肾脏及其它组织,引起肝脏、肾脏等器官以及血液病变,继而出现全身症状。编辑本段引起疾病 目前,在生产中发现由嗜水气单胞菌感染的暴发性出血病较多,因嗜水气单胞菌的自清型很多,况且感染的对象不同,所以症状也各异。如白鲢暴发性出血病、

甲鱼败血病、黄鳝出血病、鳗鲡红鳍病等。该菌为条件致病菌,当环境骤变,水质恶化时,常会与其它菌(如温和产气单胞菌、 弧菌等)混合感染使病情加重。由嗜水气单胞菌感染的疾病一般病势较猛,多为恶性传染病,死亡率很高。 编辑本段筛选治疗试验 筛选治疗嗜水气单胞菌药物的试验,都是用先从病体标本的肝、肾、脾等内脏分离出嗜水气单胞菌作为试验菌株,通过供试药物的抑菌试验,筛选出敏感药物,再经临床应用检验,对选定药物的疗效和实用性进行综合评价。目前已证实,高敏感类的药物有: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氟哌酸、妥布霉素、菌毒清、大黄和五倍子等;中敏感类有:呋喃唑酮、呋喃那斯、氯霉素、复方新诺明、黄苓、连翘、黄柏、二氯、三氯和二氧化氯等。编辑本段药物治疗 在选择治疗药物时,可以参照以上的药物筛选结果,因嗜水气单胞菌的变异菌株较多,所以要特别注意疗效,一般施药后病情有明显好转,死鱼大量减少,说明使用该药物有效。否则应及时换药。如选用口服药时,应注意所选药物肠道的吸收情况,如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在肠道中吸收很差,可用于注射但不易用于口服治疗。其次是用药量要准确,施药量要达到最低杀菌浓度,各种药物的性质不同,用量也不同,如大黄常用量为饲料量的千分之十二,痢特灵为千分之二至三,服用磺胺药第一次用量要加倍等。此外施药方法要科学,中草药可使用煎剂,也可使用散剂,但必须以利于吸收;全池泼洒要选晴天上午,泼洒要均匀,怕光的药物全池泼洒时,要在下午傍晚进行。

鱼类感染嗜水气单胞菌后的病理特征及其防控措施

第29卷第3期湖南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V ol. 29 No. 3 2017年9月 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cience and Technology) Sep. 2017 doi: 10.3969/j.issn.1672–6146.2017.03.008 鱼类感染嗜水气单胞菌后的病理特征及其防控措施 唐英, 夏虎, 陆风辉, 姜吉刚, 罗玉双, 杨品红 (湖南文理学院水产高效健康生产湖南省协同创新中心, 湖南常德, 415000; 湖南文理学院环洞庭湖水产健 康养殖及加工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湖南常德, 415000; 湖南文理学院动物学湖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湖南 常德, 415000) 摘要: 嗜水气单胞菌为水产养殖中一种常见的致病菌, 能引发养殖鱼类暴发细菌性败血症而造成大量死亡, 给水产行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结合国内外的研究进展, 阐述了鱼类在感染嗜水气单胞菌后的病理特征、内部组织损伤及在水产养殖中对嗜水气单胞菌的防控措施, 以期为鱼类的健康生态养殖提供指导。 关键词: 嗜水气单胞菌; 病理特征; 鱼类免疫 中图分类号:S 968.1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672–6146(2017)03–0033–06 The effect of Aeromonas hydrophila on fish pathogenicity and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Tang Ying, Xia Hu, Lu Fenghui, Jiang Jigang, Luo Yushuang, Yang Pinhong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enter for Efficient and Health Production of Fisheries in Hunan Province, Hunan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 Changde 415000, China; Key Laboratory of Health Aquaculture and Product Processing in Dongting Lake Area of Hunan Province, Hunan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 Changde 415000, China; Zoology Key Laboratory of Hunan Higher Education, Hunan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 Changde 415000, China) Abstract: Aeromonas hydrophila is a common pathogenic bacteria in aquaculture which can give rise to bacterial septicemia, and it can make mass fish dieoffs and bring huge economic losses to the aquaculture industry. Based on the research progress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the fish pathological feature and internal tissue damage after infected Aeromonas hydrophila, and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of Aeromonas hydrophila in aquaculture are expounded. Key words: Aeromonas hydrophila; pathological feature; fish immunology 随着近些年水产养殖业的迅猛发展, 在高密度集约化养殖模式大面积推广的同时, 鱼类疾病频频暴发, 严重威胁了水产养殖业。嗜水气单胞菌引发的细菌性败血症是危害淡水鱼类地区最广、水域类别最多、危害养殖鱼类种类最多、流行季节最长及造成经济损失最大的一种鱼病。除了鱼类之外, 也严重威胁着其他水产养殖品种, 如虾、蟹、鳖等的养殖。感染嗜水气单胞菌的养殖鱼类常常因防治措施不到位或未及时发现, 从而导致大量死亡, 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1 嗜水气单胞菌简介 嗜水气单胞菌是一种模式菌, 属弧菌科气单胞菌属, 有嗜温有解氨亚种、嗜水亚种和不产气亚种, 通信作者: 夏虎, xiahu@https://www.360docs.net/doc/4c16269776.html,。收稿日期: 2017–05–19 基金项目: 团头鲂免疫球蛋白基因的克隆与免疫机能的研究(15BSQD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