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论原文txt

实践论原文txt
实践论原文txt

关于知识与实践的关系-中国共产党的知识与实践的关系(1937年7月),一些教条主义的同志曾经长期拒绝中国革命的经验,否认“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但只是行动指南”,并且只吞噬了马克思主义著作中的几句话来吓people人们。也有一些经验主义的同志坚持自己的零碎经验,不了解理论对革命实践的重要性,也看不到革命的大局。尽管他们很费力,但他们却盲目地工作。这两种同志的错误观念,特别是教条主义,曾经给1931年至1934年的中国革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而教条主义者则以马克思主义为幌子,迷惑了广大同志。毛泽东的实践理论是为了揭示党内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主观错误,特别是教条主义。因为关键是要揭露贬低实践的教条主义的主观主义,所以它被称为“实践论”。毛泽东曾以本文的观点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演讲。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在没有人类社会性和历史发展的情况下就观察到认知问题。因此,不可能理解认知对社会实践的依赖,即认知对生产和阶级斗争的依赖。首先,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它决定着所有其他活动。人们的理解主要依靠物质生产活动,逐渐了解自然现象,自然,自然规律性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此外,通过生产活动,他逐渐认识到人与人之间一定程度的相互关系。没有生产活动

就无法获得所有这些知识。在一个没有阶级的社会中,每个人都作为社会的一员,与社会的其他成员合作,形成某种生产关系并从事生产活动,以解决人类物质生活中的问题。在各个阶级的社会中,每个阶级的成员形成某种生产关系并以各种方式从事生产活动,以解决人类物质生活中的问题。这是人类认知发展的基本来源。人们的社会实践不仅限于生产活动的一种形式,而且还限于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和艺术活动等许多其他形式。简而言之,社会现实生活的所有领域都由社会人士参与。因此,人们除了物质生活之外,还从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与物质生活密切相关)中了解,从而不同程度地了解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其中,各种形式的阶级斗争对人们认识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在阶级社会中,每个人都有一定的阶级地位,各种各样的思想都以阶级为烙印。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是从低水平到高水平逐步发展的。因此,人们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正在从低层次到高层次,即从浅到深,从多方面向多方面发展。在漫长的历史中,我们只能对社会历史有一个单方面的理解。一方面,剥削阶级的偏见经常扭曲社会的历史;另一方面,狭窄的生产规模限制了人们的视野。人们可以对社会历史的发展有一个全面的历史认识,并将对社会的了解转化为

科学。只有当现代无产阶级与伟大的生产力-大工业一起出现时,才有这种情况。这是马克思主义科学。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理解外界的真理标准。实际情况是,只有在社会实践(物质生产,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的过程中,人们的思想才能达到预期的结果。如果人们想赢得工作,即要获得预期的结果,就必须使自己的思想符合客观世界的规律。如果他们不这样做,他们将在实践中失败。失败之后,人们将从失败中汲取教训,改正自己的思想,使其适合于外界的法律,人们将能够将失败转化为胜利。这就是所谓的“失败者的成功之母”和“从错误中学习”的真理。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把实践放在首位。

《实践论》思考题

《实践论》思考题 1、《实践论》、《矛盾论》的写作背景是什么?“两论”的学习在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具有什么重大的现实意义? 2、为什么说实践的观点是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 3、《实践论》中毛泽东是怎样给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下定义的? 4、《实践论》中毛泽东同志是如何论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辨证关系的? 5、毛泽东在《实践论》中讲的认识论的唯物论的含义是什么? 6、“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句话出自什么著作?其哲学含义是什么? 7、为什么说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知与行必须要做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怎样才能达到这种统一? 8、《实践论》的中心主题思想是什么?在今天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来理解它的理论和现实价值? 9、什么是毛泽东哲学思想?毛泽东哲学思想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10、简述毛泽东哲学思想产生的历史过程? 11、《实践论》中毛泽东是如何揭露“左”“右”机会主义的认识论根源的? 12、认识的辨证过程指的是什么? 13、《实践论》毛泽东是如何批判唯理论和经验论的错误的? 14、为什么说认识必须回到实践去? 15、毛泽东在《实践论》中讲的认识论的辨证法的含义是什么? 16、《实践论》中毛泽东分析认识运动具有的特性是什么? 17、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含义是什么?其辩证关系如何? 18、《实践论》中毛泽东是如何分析认识的辩证过程的?

19、原文理解:“唯心论和机械唯物论、机会主义和冒险主义,都是以主观和客观相分裂、以认识和实践相脱离为特征的。” 20、原文理解:“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 21、“马克主义者认为,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 22、“认识的真正任务在于经过感觉而到达于思维,到达于逐步了解客观事物的内部矛盾,了解它的规律性。” 23、“论理的认识所以和感性的认识不同,是因为感性的认识是属于事物之片面的、现象的、外部联系的东西,论理的认识则推进了一大步,到达了对事物的全体的、本质的、内部联系的东西,到达了暴露周围世界的内在的矛盾,因而能在周围世界的总体上,在周围世界一切方面的内部联系上去把握周围世界的发展。” 24、“我们的实践证明: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 25、“要完全地反映整个的事物,反映事物的本质,反映事物的内部规律性,就必须经过思考作用,将丰富的感觉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功夫,造成概念和理论的系统,就必须从感性认识跃进到理性认识。” 26、“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十分重要的问题,不在于懂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因而能够解释世界,,而在于拿了这种对于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

实践论原文txt

实践论 《实践论》是毛泽东关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代表著作。写成于1937年(丁丑年)7月。由于中国共产党内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思想,使中国革命在1931~1934年遭受极大的损失。 《实践论》就是作者为着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观点揭露党内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的主观主义错误而写的。这篇著作原是作者在延安抗日军事政治大学讲授哲学时的讲义中的一部分。1951年收入《毛泽东选集》第1卷。 观点理论 该著以实践观点为基础,以认识和实践的辩证统一为中心,系统地论述了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它具体地论述了实践及其在认识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强调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它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社会实践有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和艺术活动等多种形式,其中阶级斗争给人的认识发展以深刻的影响。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认识外界的真理性的标准;实践还是认识的目的,无产阶级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阶级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两个最显著的特点。 该著具体地论述了在实践基础上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论述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批判了唯理论和经验论的错误。

它指出,人们的认识运动,首先经历由实践到认识的过程,即在实践基础上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过程的第一次能动的飞跃;经过实践得到的理性认识,还须再回到实践中去,这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能动的飞跃,是更重要的飞跃。 它还深刻地指出,主观和客观相分裂,认识和实践相脱离,是“左”右倾错误的认识论根源。它强调指出,人的认识过程反复经过这两次飞跃,对于某一发展阶段内的某一客观过程的认识运动,算是完成了,但是对于过程的推移而言,人的认识运动还没有完成。 人类认识发展的全过程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的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作者在文中论述了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相互关系问题。 他指出,在绝对的总的宇宙发展过程中,各个具体过程的发展都是相对的,因而在绝对真理的长河中,人们对于在各个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具体过程的认识只具有相对的真理性。无数相对真理之总和,就是绝对真理。文中强调,客观现实世界的变化运动永远没有完结,人们在实践中对于真理的认识也就永远没有完结。 马克思列宁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地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作者特别强调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一切离开历史的“左”的和右的错误思想。 文中还论述了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问题,指出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改造世界的斗争,包括实现下述的任务:改造客观世界,也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报告书

. . .专业. .专注. 纺织大学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报告书 学期: 班级: 姓名: 任课老师: 二O 年月

前言 根据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及实施方案的有关规定,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大部分。为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的规性,保证实践教学质量,特设计、制作了这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报告书。 本报告书旨在指导学生在任课教师的布置和学习小组选定的前提下,认真投入社会调查与实践活动,促动自身积极投身社会、深入人民群众之中、认识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道德的构成要素和发展方向,把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涵,达到开拓学术视野,并培养个体辨证唯物思维、道德判断与选择的能力。尤其是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结合社会现实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提高实际动手能力,训练团队合作精神。 本实践报告主要分为四部分: 一、问卷调查 二、法律实践(民法、经济法、行政法、刑法方面均可) 三、热点讨论 四、著作选读 请每位学生参与一个实习小组,共同制定实践教学计划,结合教学进度和所学课程完成实践任务,并认真完成本课程实践报告书上规定的容。 填写说明: 1、本实践报告书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评定平时成绩的重要依据。

2、实践报告书的填写须实事、诚实守信,一旦发现作弊等不诚信行为,该实践报告书涉及的考核成绩以零分计。 3、实践报告书平时由学生个人保存,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结束后(一般在第8周),由班长收齐并按学号排序统一上交任课教师,任课教师根据完成情况进行各项目的评价。 一、社会调查(8学时) 题目:由任课教师根据实际教学情况指定。 1、基本要求:以小组为单位,根据任课教师指定的容,选取相关的问题设 计社会调查方案,利用课余时间、周未或节假日进行社会调查,并统计、汇总,写出小组调查报告和个人完成小组分工任务报告书。 2、注意事项:必须分组进行,以锻炼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调查方法:网络调查、问卷调查、访问调查、座谈会均可。 4、作业形式与容: (1)小组调查报告由担任小组长的同学负责撰写或指定小组成员撰写。小组调查报告必须按照调查报告格式规书写;调查报告容包括选题的目的与意义,社会调查的时间、地点、调查过程、样本数量、问卷设计思路,最终统计结果分析,所发现的问题与产生原因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探讨。报告在2000—3000字为宜。 (2)每位同学写出一份个人完成小组分工任务报告书。报告承担小组分工

实践论心得

用实践来认识人生,在人生中应用实践 ——《实践论》学习体会 《实践论》是毛泽东最杰出的哲学著作之一,写于一九三七年七月。《实践论》以认识和实践的关系为基本线索,结合中国具体的社会实践,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主要内容,深刻地揭示了认识与实践的密切联系。毛泽东之所以以“实践论”为题阐述认识论问题,有理论和实际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和基本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主要特征;二是党内存在的“左”倾教条主义,轻视实践,造成中国革命的严重损失,用实践的思想教育广大党员和干部,具有现实针对性。《实践论》对认识当今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道路上出现的社会性问题具有及其重要的指导作用,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中,有必要再读《实践论》一文。 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总结了,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 在通读《实践论》全文之后,我对辩证唯物主义的知行统一观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 一、树立正确的实践观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这是正确的实践观。“自觉投身社会实践中去”,相信这也是对于我们年轻人的一个要求,同时也是我们进步的一个最好手段。所以,在实践中进步,从现在开始。 在《实践论》的论述中,谈到了人的勇气与信心与他对工作的内容和环境规律性的了解程度直接相关。这对于我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作为年轻人,我在学习、工作、生活都会面临各种机会与挑战,而只有通过实践不断加深认识,才能增加对各项实践活动的信心。 在进入市社会福利中心工作之前,我对我国的民政事业,尤其是社会福利事业认识不全,了解不深。通过在一线岗位的实践,使我对民政工作、社会福利工作本身有了新的理解,更好地指导我的工作思路,增强了我对本职工作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并深深爱上了这一份重要而且充满公益意义的工作。 二、掌握正确的实践方法 实践,就是一个怎样验证真理是否符合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本来面目的过程。我认为,掌握实践的方法,主要从实践的特性入手。 第一,实践具有时间性和地点性。实践的内容会随时间、场合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被前期、他地的实践所证明的东西不一定适用于当时当地,因此要避免“刻舟求剑”似的错误。 第二,实践具备局部性和偶然性。局部实践的结论不一定适用于全局 实践,偶然实践的结果不一定体现基本的、普遍的规律,因此要避免“守株待兔”似的错误。 第三,实践具有层次性。在某一层次实践的结论不一定适用于其他层次和全部层次。 第四,实践具有主观性。人类的任何实践活动不可能绝对摆脱实践主体主观因素的制约;绝对客观的人类实践,是不存在的。主体能动发挥程度的不同,必会影响到实践的具体效果。 实践的这四个特性共同作用形成了人类实践的局限性。正因如此,掌握正确的实践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样才能预防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正如我在福利院照顾那里的老人,他们因为各种不同的原因而不能自理生活,所以在为他们进行穿衣喂食等最基本的服务时,都要因人而异慎重选择适合他们的方式方法。 三、总结正确的实践经验教训

钱钟书翻译实践论

聂友军中国比较文学2008年3期 钱钟书翻译实践论 钱钟书对翻译问题的研究虽然失之零散却十分严肃,而且是全方位的。他早在1934年就明确使用过“翻译学”和“艺术化的翻译”(translation as an art)[1:111]两个术语;《林纾的翻译》一文比较全面地反映了钱钟书的翻译观;另有大量见地独到的有关翻译的片断论述,散见于《管锥编》、《谈艺录》等著述中。钱钟书对翻译研究中的常规问题和热门问题,从翻译的基本理论、翻译的性质、方法、规则到翻译中的文化问题、社会功用等,都有广泛而深入的论述。 钱钟书梳理传统译论中的“信、达、雅”原则,第一次系统论述了三者的辩证统一关系;旗帜鲜明地提出以诗译诗的主张,并以典雅文言的翻译风格独步当代译坛。钱钟书在译学方面的论述,在中国译界引起广泛关注,特别是他所标举的“化境”说,更产生了深远影响。但长期以来,不少人认为钱钟书的翻译理论特别是“化境”说抽象、玄妙、可操作性不强,对其称引颇多,全面系统的论述和阐发甚少。本文拟对钱钟书翻译实践的不同层面进行梳理,以期为当今全球化语境下跨文化传通和文化转型提供有借鉴价值的思路。 典雅文言的翻译风格 翻检钱钟书的翻译,首先引人注目的是典雅的文言行文。同一种语言也有雅、俗之分,正、奇之判,骈、散之别,文、白之辨。刘勰指出:“斟酌乎质文之间,而隐括乎雅俗之际,可与言通变矣”,就是主张用发展的观点看待文学的正奇、雅俗。钱钟书在《与张君晓峰书》[2:410]中对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的文言与白话之争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认为文言、白话两者各自具有不可否定的存在价值,可以互相补充。用中国古代语言翻译外国文学作品不是没有先例,晚清和民国初期也曾一度盛行用骚赋体写作来虚饰模仿古典的高雅风格。钱钟书借助典雅文言翻译西方作品,并将二者完美地结合起来。 早在1935年,钱钟书为温源宁一本英语文集作书评,将书名Imperfect Understanding译作《不够知己》,深得“两脚踏中西文化”的林语堂赏识,誉之为“雅切”[3:1]。钱钟书在书评中将《中国评论周报》的一个栏目“Intimate Portraits”译作“亲切写真”,把温源宁描写吴宓的一句话“Like nothing on earth: once seen, never forgotten.”译作:“入得《无双谱》的;见过一次,永远忘不了”[4],真乃神来之笔。 选用雅言还是俗语、文言抑或白话,除了学科、文体的客观要求外,还取决于作者的偏好,然而“至精之艺,至高之美,不论文体之雅俗,非好学深思者,勿克心领神会”[5:107]。正是基于这一公允的认识,钱钟书在半个多世纪的文学创作与学术著述中,除了用外语写作一些论文外,一直都用典雅纯正的文言与清晰明澈的白话两种语体齐头并进。《谈艺录》、《管锥编》等学术著作的撰写主要运用典雅文言,相应地,涉及西方文献,一律用典雅文言译就,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 许多人对钱钟书《管锥编》的写作与翻译使用文言不明就里,甚至口出怨言。钱钟书在1934年就曾指出:“一切学问都需要语言文字传达,而语言文字往往不能传达得适如其量;因此,不同的学科对于语言文字定下不同的条件,作不同的要求。”[6:331]本文认为:从目的看,学术著述既不同于普及读物,与小说等文学创作也大相径庭;从对象看,“作者选择了什么读者,什么层次的读者,他的语言便随之而变化。”[7:239]从内容看,钱钟书在《管锥编》中探讨的是中国古代典籍,用文言行文,直接深入到古人的语言天地里去,省却古汉语今译的麻烦,况且许

《实践论》读后感

《实践论》读后感 毛泽东在《实践论》一文中,以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为基础,联系我国的具体社会实践,深刻地揭示了认识与实践的密切关系。在读完《实践论》以后我对辩证唯物主义的知行统一观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而这将指导我在以后的生活中的行为。 毛泽东在文中指出“如果要直接地认识某种或某些事物,便只有亲身参加于变革现实、变革某种或某些事物的实践的斗争中,才能触到那种或那些事物的现象,也只有在亲身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的斗争中,才能暴露那种或那些事物的本质而理解它们”。尽管就我们个人而言,我想我们距那些能够变革现实的斗争还是比较遥远的——我们更多的是要去辨别某种或者某些人或者事物的本质,对于我们来说的意义,以及我们该怎么去对待,但是这段话告诉我们如果想要获得对某种或者某些事物的正确的认识就必须得自己去亲身接触,亲自经历,这样才有可能了解到他们的本质,才能够获得最接近事实的认知。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能够听到人们谈论某某人、某某产品据说怎么样怎么样的,有时甚至已经与最初发表评论的人的说法完全相反了,可是却没有人想到要去验证,只是人云亦云,而这有时甚至会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就拿我们交友来说吧,不可能有哪个人能够取得所有人的好感,喜欢他的人会对他评价很高,不喜欢他的人就对他没有什么好感,有时甚至会出言诋毁,如果你只是通过某个人的评价就构成了他在你心目中的形象,或许你运气很好的交到了一个合你胃口的好朋友,或许,你就交到了一个品格很差劲儿的损友。人们常说要知道一个人怎么样就看他周围的朋友,这句话并不完全正确,但是反映出了朋友对于一个人的影响之深刻。因此,也许由于你的错误认知而交的这个损友就会影响到你的一生。所以,我觉得我们要了解一个人你必须去与他接触,在与他的交往中积累自己的认知,最后对其作出一个较为客观全面的评价,从而决定他在你心目中的定位。对于其他事物也是一样的,只有自己亲自去尝试,去体验,才能够得到最准确的认识。当然了,这并不是说我们得以自己的主观思想为准,忽视其他人的一切想法,只是提醒我们别人说的并不一定都是正确的,我们必须得通过自己的实践去检验,从而得到事实的真相。 我们在实践中得到了理论的认知,我们还得把它运用到实践中去,这样才能够发挥它的指导作用,使其具有现实意义。正如毛泽东所 说,“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么,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的学说源于

语文:2.5《华罗庚》课文精讲

5.华罗庚·课文精讲 [自主研学平台] 一、作家作品 顾迈南,新华社女记者,主要作品有长篇通讯《死生甘愿同依——悼华罗庚教授》,传记著作《华罗庚传》等。 二、写作背景 1.关于华罗庚 从五四运动开始,古老的华夏大地就响起了要求科学、民主的呼声。但在反动统治下,政治的黑暗使一大批才华横溢的科学家无用武之地,他们不得不远涉重洋到国外去寻求发展。华罗庚经过顽强自学终于成为数学名家时,也由于同样的原因心怀惆怅地到了海外。 华罗庚在美国当教授时,年薪高达两万美元(按当时的购买力相当于现在币值的5倍),有小洋楼和汽车。但他常说:“梁园虽好,非久居之乡!”他一直希望“回国和苦兄弟们在一起,把祖国建设好”。当华罗庚闻知新中国成立的消息时,便毅然回到国内从头开始。一名美国教授后来评论他:“华罗庚若留在美国,本可以对数学作出更多贡献。但他回国对中国数学也是十分重要的。很难想象,如果他不回国,中国数学会怎么样。” 更难能可贵的是,华罗庚受毛泽东《实践论》的启发,坚持到群众中去,第一次使数学从书本走向生产实际,在应用数学的推广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他也因此被广大群众誉为“人民的数学家”。 2.作者的有关自述 “在我的记者生涯中,日常首要的工作是采访报道科技界发生的重大事件,在完成新闻报道任务的同时,我很注意观察和记录科学家们的活动,并且除了发新闻外,尽量以通讯、特写一类的形式报道他们。逐渐地,我在采访中发现,这些成功人物的背后都有一段非凡的、鲜为人知的动人经历。于是,便抓紧一切机会深入地采访他们以及他们周围的人。先是用新闻或通讯、特写,把采访所得写成文章,由新华社播发。这中间,有的人物在国外讲学时猝然去世,噩耗传来,编辑部要我尽快拿出有关他们的身世文章——例如华罗

论本体论思维方式的困境及其实践论阐释

01 论本体论思维方式的困境 及其实践论阐释 王 国 富 内容提要 本体是哲学不可回避的首要问题,必须对本体进行理解和定位,然后才能建立和展开自己的哲学理论。从这个意义上说,哲学史就是一部本体论的发展史。笔者从本体与现象分化和统一的角度阐述本体论哲学所特有的本体论思维方式的思维困境,指出本体的实践论阐释是克服本体论思维困境的现实出路。 关键词 本体论 思维方式 实践论 一 在古希腊哲学最初的发展时期,人们有着共同的思维前提,即“无中不能生有”,为避免思维陷入虚无,必须寻找绝对确定的存在作为保证思维确定性的根基。在寻求世界存在根基的过程中,哲学家们感性认识所面对的经验存在都具有暂时性和变化性的特征,“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它散而又聚,合而又分,”①必须超越变动不居的感性世界才能为思维寻找到确定的根基,因而哲学家们设想在经验世界的背后还有某种终极的存在作为感性世界存在的基础,即独立自存的、不动变的、自因的存在。 泰勒斯提出“水是万物本原”的观点表达了哲学家不满足于经验世界的变动不居,开始把世界本原作为哲学追求的目标,为人的思维和生活寻找稳定不变的根基。泰勒斯的问题是没有脱离具体的感性物质的束缚,把世界的本原理解为感性的本原,而此后哲学家们所提出的“数”、“气”、“火”等本原仍然是感性的本原,这一特点到巴门尼德哲学才开始有所改观。巴门尼德提出的“存在”概念使哲学思维开始摆脱感性物质的束缚,达到“不用想象某种真实的事物而能够真实地想象”的思维水平②。巴门尼德是在统一的世界中寻找思维的确定出发点。此后,柏拉图哲学提出“理念”概念,开始有意识地对世界进行分化,把原本统一的世界二分为可见的感性世界和可知的理念世界,把感性世界斥为不真实的虚幻世界,认为感性世界是对理念世界的模仿,把理念作为解释感性世界的原因和根据,用抽象的“理念”范畴表达人们对永恒确定的本体世界的向往,实现哲学思维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飞跃,表达了哲学对超经验的无条件的本体的理性追求,确立了本体论的哲学传统。 本体论哲学的产生历程表明,“人类的思想不是从抽象开始,而是从具体开始,因此,初期的哲学家最早探讨的问题还不是抽象的存在,而是具体的变化的万物,即探讨万物的本原的问题”。③哲学家们在本体论意义上把世界二分为现象世界和本体世界,就是不满足于感性世界的变化性和暂时性,试图寻找永恒存在的本体世界,即寻找作为现象世界产生存在的最终根源,为人的思维和生活寻找确定的根基。从这个意义上说,本体论的产生不是感性认识的产物,而是理性因果推理的思维产物,表现出超验性、完满性的特征,它从因果规律的角度为现象世界的生灭变化提供终极原因和根据。为此,如何解释感性现象世界的生灭变化,沟通感性现象世界和理性本体世界,实现二者的重新统一就成为本体论哲学的主题。

【心得体会】中国哲学中实践论

中国哲学中实践论 中国传统哲学中主要侧重于个人德性修养,按照哲学的分类,应该属于伦理学,而对于宇宙论、本体论,以及知识论、方法论研究不多。或者说即便有,也很大程度上总是从属于伦理哲学。这在某一种程度上来说也确实有道理,中国哲学在逻辑、论证过程上,确实不如西方哲学那样严谨、系统。这里的原因,按照我的理解,中西方在认知模式上,就已经分途,我们更倾向于将其放在一个融合的整体中去研究相互平衡、相互作用的关系,他们更倾向于机械的,将事物分割成一个一个局部进行研究。同样的,对于主观与客观,主体和客体,知与行,中国哲学更加倾向于融合在一起进行考虑。这就与西方哲学擅于在概念的形而上之中,论证推演不一样,与中世纪为了证明上帝之存在的,宗教之合乎理性,无意义的经院哲学截然不同。我们往往更喜欢从看得见摸得着的日常出发。 王阳明先生讲究知性合一,其中就有一种意识与实践辩证统一性,其“不离日用行常外,直到先天未化前”以及心外无物的论断,或者有人将其归集为唯心主义和先验论的依据。但在我看下,阳明先生说是的日用行常即是天理,即是真理,讲的就是从实践中来,说到“知行合一”,“不行只是还未真知”,就是回到实践中去。未化“先天”以及“致良知”,说的却是伦理论中的一种出乎未被遮蔽的“初心”的表达,对于致良知的理解,应该说是一种道德追求。一种内心修炼的方法,不宜带上唯心,或者过度夸大能动性的帽子。类似于孔子说的仁,后期李贽说的“童心”、佛学说的众生皆有如来的“智慧法相”。这是将伦理论和方法论相结合,以求学说和思想可以经世致用,改造世界。朱熹崇尚《中庸》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

之、笃行之”,也是学以致用,也是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因为这里的博学学的也是前人通过实践获得的知识,只是在知与行的关系上,朱熹没有深究,或者也可能是后人僵化的理解。中国人的学问讲究致用,也不喜欢去为论辩而论辩,这或许是早起惠施、公孙龙子那些名家所擅长的,但最终他们并未成为主流,中国也为发展出类似西方的逻辑学。我们不愿在先有行还是先有知上多做口舌,其实这在《大学》“物格而后知致”中已经有谈及。我们更重视通过学习知识改造主观世界达到“以理化情”、达到明明德,更重视通过“知行合一”到达“亲民,止于至善”的终极目标。恩格斯在《路特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曾经写到只有在速回的本源上,采用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回答,跳出这一问题域,就不合适用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标签。中国人不愿意去谈什么唯物、唯心,因为在我们看来天地万物,本就千丝万缕不可孤立解释。王阳明在天泉证道时,调停关于王龙溪和钱德洪的争辩时,就曾经说汝中需学德洪之功夫,德洪需悟汝中之本体,两者相滋为用,这不俨然提倡主观修心与格物实践上的统一嘛?是尊德性与道问学的统一嘛?向外找与从内寻的统一嘛? 后人将阳明先生学说归为“实践哲学”我感觉这是贴切的。冈田武彦先生将阳明先生的“知行合一”进一步阐明为“知行一体”是十分高明的。阳明先生说:“行到明觉精察处便是知,知到真切笃行处便是行”,不曾有不行而可以真知,也不曾有不知而可以真行,知与行本就是一体的,抛开了唯心、唯物这种偏见,这里已经把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阐述的足够清晰和精妙,这便是传统哲学中的实践底蕴。

实践论

《实践论》读后感 在阅读这篇论文后,我可以明确感受到毛主席渊博的知识和驾驭语言的能力。他在文中引经据典,不论是马列主义的著作,还是古籍等都有引用。而且论文中例证丰富,言语直白、生动,这些语言是老百姓都能看懂听懂的话,离人们的日常生活非常之近,毛泽东用活灵活现的语言向人们诠释了深奥的道理。 《实践论》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我认为,不懂得哲学的人,是无法深刻理解事物的,没有哲学思维功底做铺垫,也是无法进行事物抽象思维的,因此,认真学习哲学十分必要。一九三七年毛泽东之所以以“实践论”为题阐述认识论问题,有理论和实际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和基本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主要特征。二是党内存在的“左”倾教条主义,轻视实践,造成中国革命的严重损失,用实践的思想教育广大党员和干部,具有现实针对性。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总结出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 《实践论》是毛泽东同志最杰出的哲学著作之一.在《实践论》中,毛泽东对中国革命的实践经验从哲学认识论的角度进行了全面的概括和总结,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理论。这种丰富和发展,主要表现在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科学地概括为

“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表现在实践第一的观点、认识发展的“两个飞跃”的思想以及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的思想等等的提出和展开。这些思想和观点,从理论上再现了中国革命的辩证发展过程,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发展做出了新的贡献。毛泽东同志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具体的社会实践,深刻地揭示了认识与实践的密切联系。在读完《实践论》全文之后,我对辩证唯物主义的知行统一观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 《实践论》文题虽为“实践论”,但其论述的过程却始终不离开认识。通过不断阐述认识与实践的联系,从而更能深刻地表达实践、解释实践. 《实践论》首先说明了认识对生产和阶级斗争的依赖关系,而在马克思主义理论里,人的社会实践其内容正是生产活动、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和艺术的活动等等。因此认识对社会实践同样有着依赖关系。“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毛泽东同志对于这句话给了更加深刻准确的诠释: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人们达到了思想中所预想的结果,于是认识被证实了,如果达不到,就会在实践中失败,在失败中得到教训、改正思想,然后取得成功,此正所谓“吃一堑长一智”,“失败乃成功之母”。通过阐述认识的发展过程,我们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到人的认识究竟怎样从实践产生,而又服务于实践。 首先,认识来源于实践。在实践过程中,人们通过自身的感官

实践论原文txt

关于知识与实践的关系-中国共产党的知识与实践的关系(1937年7月),一些教条主义的同志曾经长期拒绝中国革命的经验,否认“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但只是行动指南”,并且只吞噬了马克思主义著作中的几句话来吓people人们。也有一些经验主义的同志坚持自己的零碎经验,不了解理论对革命实践的重要性,也看不到革命的大局。尽管他们很费力,但他们却盲目地工作。这两种同志的错误观念,特别是教条主义,曾经给1931年至1934年的中国革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而教条主义者则以马克思主义为幌子,迷惑了广大同志。毛泽东的实践理论是为了揭示党内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主观错误,特别是教条主义。因为关键是要揭露贬低实践的教条主义的主观主义,所以它被称为“实践论”。毛泽东曾以本文的观点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演讲。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在没有人类社会性和历史发展的情况下就观察到认知问题。因此,不可能理解认知对社会实践的依赖,即认知对生产和阶级斗争的依赖。首先,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它决定着所有其他活动。人们的理解主要依靠物质生产活动,逐渐了解自然现象,自然,自然规律性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此外,通过生产活动,他逐渐认识到人与人之间一定程度的相互关系。没有生产活动

就无法获得所有这些知识。在一个没有阶级的社会中,每个人都作为社会的一员,与社会的其他成员合作,形成某种生产关系并从事生产活动,以解决人类物质生活中的问题。在各个阶级的社会中,每个阶级的成员形成某种生产关系并以各种方式从事生产活动,以解决人类物质生活中的问题。这是人类认知发展的基本来源。人们的社会实践不仅限于生产活动的一种形式,而且还限于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和艺术活动等许多其他形式。简而言之,社会现实生活的所有领域都由社会人士参与。因此,人们除了物质生活之外,还从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与物质生活密切相关)中了解,从而不同程度地了解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其中,各种形式的阶级斗争对人们认识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在阶级社会中,每个人都有一定的阶级地位,各种各样的思想都以阶级为烙印。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是从低水平到高水平逐步发展的。因此,人们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正在从低层次到高层次,即从浅到深,从多方面向多方面发展。在漫长的历史中,我们只能对社会历史有一个单方面的理解。一方面,剥削阶级的偏见经常扭曲社会的历史;另一方面,狭窄的生产规模限制了人们的视野。人们可以对社会历史的发展有一个全面的历史认识,并将对社会的了解转化为

周国平谈人生三大问题:幸福道德和生死地意义

周国平谈人生三大问题:幸福道德和生死的意义 9月15日,中保协特聘中国保险文化公益推广大使,中国著名作家、学者、哲学家周国平先生做客由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主办的第162期中国保险大讲堂,以《哲学与人生——兼谈保险人的修养》为题发表专题演讲。本文根据现场速录整理,未经本人审阅。什么是哲学?我们对哲学有一个概念,其实在中国,我们提起哲学,比如说会想到具体的儒学、道学、国学,马哲、毛邓论,实践论、辩证法、唯物主义等等,但是我们真正要了解什么是哲学?从源头上,哲学的故乡是古希腊,所以真正要了解哲学应该到源头上去。哲学,翻译的时候我觉得有两点要注意:第一点,爱智慧。在希腊人看来,爱智慧和智慧是不一样的,对所有的道理都明白了,这个是人做不到的,神才可能是智慧的,一切道理都明白,人不可能做到这一点,但是人可以做到爱智慧,可以去争取掌握越来越多的道理,追求真理,你不可能通晓一切真理,但是你可以追求真理。所以,爱智慧实际上是要想明白人生的道理,在这个过程当中并没有到终点,一切人生道理都通晓了,那就是神,这一点我们要注意,哲学这个概念没有传达出来。第二点,哲学很容易让人想到是一门学科。在它的源头上哲学不是学科,爱智慧不是学科,爱智慧是一种人生态度,是一种生活方式。哲学家爱智慧者,他也不是一种职业,

不是一种身份,而是一种人格。我们可以说,人类历史上有四位最伟大的精神导师,人类最重要的精神传统是由这四位伟大的精神导师开创的。这四位精神导师实际上都没有创立一门学科。第一位,最早的佛陀、释迦摩尼。这几个人基本上都是公元前六世纪出生的,释迦摩尼没有创立一门学问佛学,佛学是后来的事情,后来研究者、传播者,他们建立了一门学科。第二位,孔子。孔子也没有建立儒学,儒学都是后来的传承者建立起来的。第三位,苏格拉底。苏格拉底也没有创立一门哲学,哲学也是后来才有的。第四位,耶稣。一般我们说公元是从他开始的。实际上他生的年代要比公元稍微早一点,耶稣也没有创立一门学科叫做神学。这四位精神导师共同的特点都是不做文字,没有写东西,他们就是和一些追随者、弟子一起来探讨人生,实践一种人生的态度,不是在研究学问,这几个东西后来变成了学问,有了儒学、哲学、佛学、神学,都是后来的事。我们真正要了解哲学,回到源头去,就是要爱智慧。古希腊怎么会有哲学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都说过,哲学开始于惊疑(惊奇、疑惑),哲学是从惊疑开始的。无论是人类的历史上,还是个人的发展来说,哲学都是开始于惊疑,从西方的历史上来看,像古希腊,它原来是用神话解释世界的,不是哲学。当理性开始觉醒的时候,它就不能满足于神话所描述的世界,它要追问这个世界到底是什么?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这个时候

实践论读书笔记

实践论读书笔记 第一篇:实践论读书笔记 实践论读书心得 《实践论》是写于1937年7月,是毛泽东最杰出的哲学论著之一。毛泽东同志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具体的社会实践,深刻地揭示了认识与实践的密切联系。即“知与行”的关系,向当时的中国人民阐明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层面上的重点知识和理论,对当时的中国革命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当然在一定程度也为今后中国的发展和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读完《实践论》之后,我对辩证唯物主义的知行统一观,以及实践与理论的联系等理论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 实践论对当时的中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实践论》的问世给中国革命指明了道路,它总结了中国革命在前期学习照搬照抄苏联模式失败后的教训和经验,给中国指明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并让中国彻底摆脱了封建主义的枷锁,从而走向光明的社会主义道路。同时在《实践论》的正确指导下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让中国走向社会主义,让人民当家做主;邓小平理论使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代,中国开始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让中国共产党进行党政、党风建设,使中国共产党始成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先锋队,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并引领中国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实践论》中具体地论述了在实践基础上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论述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批判了唯理论和经验论的错误。它指出,人们的认识运动,首先经历由实践到认识的过程,即在实践基础上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过程的第一次能动的飞跃;经过实践得到的理性认识,还须再回到实践中去,这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能动的飞跃,是更重要的飞跃。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的每一循环的内容,都达到了更深的程度。 《实践论》具体地论述了实践及其在认识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强调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有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和艺术活动等多种形式,其中阶级斗争给人的认识发展以深刻的影响;实践是认识的和推动力、促进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实践也为认识提供了可能,同时实践也使得认识得以发展。正如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人们只有通过社会实践才能更好的认识世界,进而去改造世界。因为人类社会生活的本质就是实践。人们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更好的认识事物的属性、关系、本质和规律。 除此之外它还论述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批判了唯理论和经验论的错误。它指出,人们的认识活动,首先要经历由实践到认识的过程,即在实践基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报告书(学生用)1

武汉纺织大学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课程实践报告书 学期:下学期 班级:纺织1108班 姓名:史灿,陈群,蔡杰成,许彪,骆露任课老师:杨豹 二O 一二年四月

前言 根据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及实施方案的有关规定,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大部分。为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的规范性,保证实践教学质量,特设计、制作了这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报告书。 本报告书旨在指导学生在任课教师的布置和学习小组选定的前提下,认真投入社会调查与实践活动,促动自身积极投身社会、深入人民群众之中、认识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道德的构成要素和发展方向,把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达到开拓学术视野,并培养个体辨证唯物思维、道德判断与选择的能力。尤其是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结合社会现实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提高实际动手能力,训练团队合作精神。 本实践报告主要分为四部分: 一、问卷调查 二、法律实践(民法、经济法、行政法、刑法方面均可) 三、热点讨论 四、著作选读 请每位学生参与一个实习小组,共同制定实践教学计划,结合教学进度和所学课程完成实践任务,并认真完成本课程实践报告书上规定的内容。 填写说明: 1、本实践报告书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评定平时成绩的重要依据。 2、实践报告书的填写须实事求是、诚实守信,一旦发现作弊等不诚信行为,该实践报告书涉及的考核成绩以零分计。 3、实践报告书平时由学生个人保存,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结束后(一般在第8周),由班长收齐并按学号排序统一上交任课教师,任课教师根据完成情况进行各项目的评价。

实践论原文txt

至于知识与实践的关系-中国共产党的知识与实践的关系(1937年7月),一些教条的同志们长期否认中国革命的经验,否认“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只吞了马克思主义著作中的几句话就吓scar了人们。也有一些经验主义的同志坚持自己的零碎经验,不了解理论对革命实践的重要性,也看不到革命的总体情况。尽管努力,但他们盲目地工作。这两个同志的错误思想,尤其是专制主义,给1931年至1934年的中国革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而教条主义者则以马克思主义为幌子混淆了大多数同志。毛泽东的实践理论是揭示党内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主观错误,特别是教条主义。因为关键是要揭露鄙视实践的教条主义和主观主义,所以被称为“实践理论”。毛泽东曾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演讲,并提出了本文的观点。马克思的唯物主义观察和理解没有人类社会性和历史发展的问题。因此,不可能理解认知对社会实践的依赖,即对生产和阶级斗争的依赖。首先,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类生产是最基本的实际活动,它决定了所有其他活动。人们的理解主要取决于物质生产活动,并逐渐理解自然现象,自然规律,自然规律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另外,通过生产活动,他在一定程度上逐渐认识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有这些知识与生产活动密不可分。在一个没有阶

级的社会中,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与社会的其他成员合作以形成一定的生产关系,从事生产活动,并解决人类物质生活中的问题。在所有社会阶级中,每个阶级的成员形成一定的生产关系,以各种方式从事生产活动,并解决人类物质生活中的问题。这是人类认知发展的基本来源。人们的社会实践不仅限于一种生产活动,而且还限于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艺术活动等形式。一言以蔽之,社会现实的每个领域都有社会成员的参与。因此,人们除了物质生活外,还学习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与物质生活密切相关),以不同程度理解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其中,各种形式的阶级斗争深刻影响着人们认识的发展。在阶级社会中,每个人都有一定的阶级地位,各种思想都以阶级为烙印。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是从低层次到高层次的。因此,人们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正在从低层次发展到高层次,即从浅层到深层,从多方面到多方面。在漫长的历史中,我们对社会历史的理解只能是片面的。一方面,剥削阶级的偏见经常扭曲社会历史。另一方面,狭窄的生产规模限制了人们的视野。人们可以对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全面的历史认识,并将对社会的了解转化为科学。只有当现代无产阶级与伟大的生产力和大型工业共同出现时,这才是正确的。这是马克思主义的

知行统一——《实践论》读书笔记

知行统一 ——《实践论》读书笔记 知与行,是中国哲学重要的一对范畴。明朝思想家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的观点,认为客体要顺应主体,知是科学知识,行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然而,“知行合一”中,“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知行关系,指的是道德意识和道德践履的关系,也包括一些思想意念和实际行动的关系。这只是一种唯心主义观点,不是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在《实践论:论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和行的关系》中,毛泽东辩证地概括了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深刻论证了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基于变革现实的实践而产生的认识的过程是从前入深的,包括三个阶段:感性认识——理性认识——革命实践。三个阶段相互联系,知行统一。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中的前两个阶段,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推移是认识从低级向高级深化的过程。虽然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但是二者都是建立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的。任何知识都离不开“行”,都是在“行”中获得。“不如虎穴,焉得虎子。”实践是认识的前提和基础,离开实践的认识是不可能的。在《实践论》中,毛泽东通过对“无产阶级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认识”、“中国人民对于帝国主义的认识”的论述,再次指出认识是不断深化的,而且是基于社会实践,而不是凭空捏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从邓小平理论到科学发展观,三者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科学地回答了不同时期不同阶段所面临的新矛盾和新问题,相互衔接、相互贯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不断发展,是建立在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不同时期,党和国家面临了一系列不同的矛盾和问题,在解决这些新矛盾新问题中,党和领导人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从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完善和发展。1976年“四人帮”被粉碎,文化大革命结束。然而,“文化大革命”带来的政治、思想文化、经济方面的后遗症还很严重,国家的社会政治经济生活还未走上正确的轨道,百废待兴。此时,邓小平同志吸取“文化大革命”的教训,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实行改革开放。在改革开放、经济体制改革中,邓小平的思想从经验逐步发展成为理论,最终形成了邓小平理论,并将理论不断深化发展。邓小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以及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是离不开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社会建设的实践,与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紧密联系在一起。不同的历史时期铸造了不同的认识和理论,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实践是基础。“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行”是“知”的前提,“知”、“行”二者,辩证统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