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语言学概论》复习要点

汉语言文学《语言学概论》复习要点
汉语言文学《语言学概论》复习要点

《语言学概论》复习要点重点名词概念:语言学、普通语言学、专语语言学、共时语言学、历时语言学

一、语言学、语言学的对象和任务

二、语言学在科学体系中的地位

三、语言学的基本类别

根据研究的对象的不同,语言学分为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专语语言学和普通语言学。

四、语言学流派

各个语言学流派的观点、代表人物有所了解即可,注意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以及美国结构语言学派(也称美国描写语言学)都属于结构主义学派,是这一学派的三个分支。关于语言学流派的具体内容阐述,不作考试要求。第一章言语的社会功能

本章须明确两个大的要点:语言的社会功能,即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

主要名词概念:语言、社会、社会现象第一节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一、语言是人类社会的交际工具

1. 语言的交际功能:语言是人类区别于其它动物的一个重要标志。语言是联系社会成员的桥梁和纽带,是社会成员互相之间交际和交流思想的工具,也是协调社会成员行动一致的工具。

2.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和人类社会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没有人类社会,就没有语言,人类社会以外的社会无所谓语言。所谓社会现象是指那些与人类共同体的产生、存在和发展等活动密切联系的现象。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语言,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语言,同时社会的变化也给语言以极大的影响,而离开了人类社会,就无所谓语言可言了。总之,语言就是一种社会现象,同社会的关系非常密切,其产生、发展等都要受到社会的影响。

语言不是自然现象,一方面,语言同社会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社会的发展变化直接影响着语言的发展变化,也就是说,语言的发展变化是受制于社会的;另一方面,从语言的音义联系看语言不是自然现象,而是社会约定俗成的,没有必然的本质的联系,如果语言是自然现象,世界上的语言应该一样的,没有区别的,而实际上世界上的语言多种多样,而且许多语言中还有方言,这说明语言决不是自然现象。

3. 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语言不但是社会现象,而且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语言作为社会现象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社会现象可分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两大类,任何一种社会现象,要么属于经济基础,要么属于上层建筑,而语言既不属于经济基础,也不属于上层建筑,这两者的变化都不会从本质上

影响语言。所以,从本质上看,语言是人类共同的交际工具,不分阶级、阶层,一视同仁地为全社会的成员服务,没有阶级性,具有全民性特点。

4. 语言没有阶级性:可从这样几个方面思考,首先是看语言工具的服务对象,是为特定的阶级服务还是为大众服务。其次是结合语言自身的结构考察,观察语言在哪一方面体现了阶级性特征没

有。再次是看语言产生的社会环境,语言产生于没有阶级的社会,社会上连阶

级都没有,语言作为社会的产物更谈不

上有阶级性了。

二、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人类传递信息,进行交际和交流思想,除了使用语言外,还可以使用文字、旗语、红绿灯、电报代码、数学符号以及身势、表情等,在一定场合使用,可以弥补语言的一些不足,但是这些交际工具使用范围有限,有的仅用于特定的范围,最重要的是,这些交际工具,都离不开语言,都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是辅助语言进行交际的,没有语言,这些手段的存在没有任何意义。

一般掌握:语言和说话的关系第二节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一、语言和思维的关系语言不但是人类的交际工具,同时也是人类思维的工具,是认识成果的贮存所。思维过程离不开语言,需要借助语言来进行比较、分析、综合等一系列活动,需要借助语言来形成思想,利用语言把它储存在头脑中,再借助语言把思想表达出来,传达给听话人,同时使听话人产生思想。而且人类思维的成果-概念,还可以通过词语固定下来。总之,思维活动的过程不可能离开语言而单独进行,思维离不开语言,必须借助语言材料才能进行。语言也离不开思维,二者是互相依存,共同发展的。

二、思维能力是全人类共同的,语言是各民族不同

思维能力没有民族性,全人类都有,但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是不同的,有差别的,这从不同民族的语言的差异方面可以看出来。不

同的语言之间很少有意义、功能、色彩等都完全对应等同的词语。

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

本章要注意语言是符号、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特点、语言的层级体系三大要点。

主要名词概念:符号、语言符号、任意性、线条性、二层性、组合关系、聚合关系第一节语言符号的性质和特点

一、什么是符号

1.符号的含义:符号就是由一定的形式构成的表示一定意义的记号或标记,包括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其作用是指称

现实现象。

2.符号的构成:符号是由形式和意义两个部分构成的结合体。形式就是符号外在的形状、结构,它是以某种物质的方式存在的,或者是声音,或者是线条,或者是色彩,等等。意义就是符号所代表的具体内容,任何一个符号,都有一定的意义,形式和意义在一定的符号系统中是密不可分的统一体,不能割裂二者之间的关系。形式和意义互相依存,谁也离不开谁。

二、语言符号及其特点

1 .语言符号:从本质上看,语言也是一一种符号,也有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具有符号的一切特点。

语言符号又不同于一般符号。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认识理解,首先,语言符号是声音和意义的结合体,是说的和听的;其次,一般符号的构成比较简单,而语言符号却是非常复杂的,可分不同的层级;再次,一般符号由于构造简单,因而只能表达有限的内容,而且这种内容是简单而固定的,语言符号则可以表达丰富多彩的意义;最后,语言符号具有以少驭多的生成机制,具有生成新的结构的能力,一般符号表达的意义是固定的,因而不能生成新的意义。

2?语言符号的特点: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和线条性的特点。

(1)所谓任意性,是指语言的声音形式和意义内容之间的联系是任意的,由社会约定俗成的,没有必然的、本质的联系。什么样的声音表达什么样的意义,什么样的意义由什么样的声音表达,是由社会全体成员共同约定并共同遵守

的。荀子说的约定俗成,反映了人们对语言音义关系的正确认识,说明了音义联系的社会性,说明了语言实际上就是一种社会约定的符

号,反映了音义联系的实质。为什么人类会有这样多形形色色的语言?这也只能从语言符号的声音和意义联系的任意性角度来解释。(2)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特点具体表现:要求结合人类不同的语言的种种现象来认识,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语言符号的音义的结合是任意性的,由社会约定俗成的,即什么样的语音形式表达什么样的意义内容,什么样的意义内容用什么样的语音形式表现是任意的;第二,不同语言有不同的音义联系,音义结合

具有不同的特点,如:人、刀、树、水、路、妻子、太阳、月亮……第三,同样的语音形式,在不同的语言中表示不同的意义,不同语言音义联系不对等,女口,如英语,等于汉语的叔、伯、舅、姨父、姑父,等于婶婶、舅妈、姑姑、姨妈;第四,同一语言的音义关系也有任意性,如方言。人类之所以有多达5500多种语言,根本原因就在于语言音义联系的任意性。

(3)所谓线条性,是指语言符号在交际使用过程中,其声音形式只能一个一个一次出现,一个音素或一个音节发出来才能紧接着发出另一个音素或音节,形成线条,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延伸,在时间的线条上绵延,不能同时在空间范围内展开。

第二节语言符号的系统性

一、语言的层级体系

语言中的各种单位相互间紧密联系,彼此依存,组成一个系统。语言可以分为不同的层级单位,如语素、词、词组、句子,语言系统就是由音位、语素、词、词组、句子等结构单位组成的一种层级体系。低一级的层级单位组成高一级的层级单位,最后组成语言这个复杂的系统。语言的底层是音位,上层是音义结合的符号与符号的序列。上层又分为三级,第一级是语素,第二级是词,第三级是句子。

语言结构就是由音位层和音义结合的符号序列层构成的装置,我们称之为语言结构的二层性。无论是底层还是上层,我们都能看到,语言结构二层性的核心实际上是以少驭多,以较少的单位组成上一层较多的单位,如语言结构上层的三级在数量上就是增量翻番,由下一级组成上一级,数量成倍扩大。例如汉语,音位层只有30 来个,它们可以组成数千个语素,语素又可以组成数十万条词,词又组成无穷无尽的句子。

语言就是各个单位在不同的层和级上构成的一个层级装置。在这个层级装置中,各个

层级呈现出这样的特点,那就是层次的单位数量逐层增多,从有限到无穷。最底层的音位系统,一般只有几十个,它们为语言符号准备了形式的部分,音位组合与意义联系构成数千个语素,语素组合构成数万个词,数万个词再组成无数的句子。在这些组合中,从音位到语素是最关键的,因为音位还只是形式,结合成语素后与意义联系起来,从而产生了质的飞跃。

二、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1.组合关系:就是两个同一性质的结构单位(例如音位与音位、词与词等等)按照线性的顺序组合起来的关系。所以组合关系直接体现了语言的结构规则要求,并非是任意两个词就能构成组合关系。

2.聚合关系:在语言的组合结构的某一个位置上能够互相替换的几个具有相同作用的符号之间的关系就是聚合关系。聚合关系其实就是具有相同功能特点的一群符号之间的关系,由于它们的功能相同,所以在同一结构中可以互相替换,替换后虽然具体内容有所改变,但功能与结构关系没有变化。

语言的组合关系说明了语言结构的规则,语言的聚合关系说明了替换规则。组合规则使得语言符号的结构呈现出有序性,聚合规则为句子的生成提供了无数的可能,大大地简化了语言系统。聚合关系的实质是结构单位在同一组合位置上的替换关系,词的聚合关系为人们使用语言,生成句子提供了无数的选择可能。我们运用聚合关系,可以很容易造出许多句子。如果语言中只有组合而没有聚合,没有可替换的同类,每一个句子都必须是新的组合关系,一个句子就要一条规则,那么语法规则将多得不计其数,难以掌握,所以聚合规则为我们掌握语言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条件。第三章语音本章的复习要注意三大要点:国际音标、元音和辅音、音位

主要名词概念:语音、音素、音位、音节、元音、辅音、音标、语音四要素、发音部位、发音方法、音位变体、自用变体、条件变体、区别特征、语流音变第一节语音的基础知识

一、什么是语音

语音是代表语言的声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是由人体发音器官发出来的代表一定意义的声音。任何符号的构成都必须具有一定的物质形式,以一定的物质材料为载体,这样与意义统一于一体,才能构成完整的符号。语音就是语言的符号形式。

二、语音的四要素:音质、音高、音重和音长。

三、人类的发音器官

人类的发音器官由三大部分构成,即动力部分、发音体、共鸣腔。三部分在发音时协同发挥作用。

四、音素和音标

1 .音素:音素是语音的最小单位,它是人类语言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每个音素都有不同的音质,我们在发音时,发音器官稍微有所改变,就发出了不同的音素。

2 .国际音标:世界上最通行的音标

是国际音标,要求掌握常用的国际音标的书写及认读,期末复习重点注意汉语拼音方案中的符号同国际音标符号的区别,不能混淆。汉语拼音和国际音标差别较大,例如辅音,只有五个相同,元音只有相同。要求掌握严式国际音标,因为后面讲互补、讲音位变体必须使用

严式音标来表述,所以给汉字注音也要求用严式音标。

第二节元音和辅音的发音

一、元音的发音元音的音色是由舌位的前后、舌位的高低、圆唇与否三个方面决定的。舌位是指发元音时舌头隆起部分在口腔中所处的位置。前,指舌的前部隆起;后,指舌的后部隆起;高,指舌位隆起点距离上腭的位置,口腔开口度越小,隆起点离上腭越近,舌位就越高;低:口腔开口度大,隆起点离上腭越远,舌位就越低;如的相同点是舌位前,不同点是舌位高低不同。嘴唇的圆展,指发元音时双唇是拢圆还是自然展开。不同元音的音色就是上述三个方面协同作用形成的。重点掌握8个基本兀音的发音和汉语普通话中所有的元音如等,这样既可以弄清楚不同元音之间的差别,又可以为学习其它元音打下基础。

二、辅音

辅音的发音特点可从发音部位和发

1. 发音部位:发辅音时,气流通过口腔受到阻碍的部位就是发音部位。肺部呼出的气流总要在口腔的某个部位受到阻碍,气流受阻的部位就是发音部位。例

如发辅音[p],双唇闭合阻挡气流,发[k]时,舌后部抬起,与软腭接触形成阻碍。人类语言所能构成阻碍的部位约有十余种,汉语普通话有六种发音部位,从前往后依次是双唇、

唇齿、舌尖前、舌尖后、舌面前、舌面后。2. 发音方法:发音方法就是发音时形成阻碍和解除阻碍的方式。发音部位相同,发音方法不同,也能形成不同的音素。辅音的发音方法主要有塞音、擦音、塞擦音、鼻音、边音、颤音、闪音,汉语普通话有前五种发音方法。此外,根据发音时声带是否振动,辅音还分清音和浊音两类,根据发音时呼出的气流的强弱把辅音分为送气音和不送气音两类,一般也把这两种方式归入发音方法来认识。

第三节__音位

一、什么是音位

音方法两个方面来认识。音位是某一语言中能区分词的语音

汉语言文学专业.

汉语言文学专业 古代汉语教学大纲 【说明】 古代汉语是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课之一,在我系的教学计划中列为专业必修类,开设两学期,共126学时*。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阅读古书的能力和文言文教学素养。要求学生在阅读背诵若干文选的基础上增强文言语感,占有丰富的语言材料,并通过文字、音韵、训诂、语法、修辞等方面的学习,系统地掌握古汉语基础知识,为从事语文教学和研究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材选用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这套教材虽略显陈旧,但毕竟经历了40多年教学实践的检验和专家的严格修订,具有资料丰富,教学选择面宽的显著优点,多数院校至今将其列为汉语语言学科考研复习的指定教材或参考书。至于教材的不足之处,可由教师在教学中补充修正,这种做法也有助于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并学习如何解决问题。 教材处理和教法研究既要从本课程的特点出发,注重实效,又要围绕培养目标,适应学生的实际需要。1)以教材一、二册为主,兼及三、四册的部分内容。对所讲授的教材内容,可根据教学需要适当增删调整。“常用词”、“古代文化常识”及文体知识等内容主要由学生自学,授课过程中遇到有关问题要适当联系。要引导学生了解和利用二、四册的附录材料,授课时注意参考。2)感性知识与理性认识相结合,文选与通论穿插照应。文选教学应援引教材以外的材料,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贯穿理论方法。通论课在宏观上不求系统完整,但对于具体知识点必须讲求相对的系统性、完整性。3)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强调熟读文选,背诵一定数量的篇目或段落,根据各自的发展方向扩大阅读面。鼓励学生发现问题,质疑问难,并为其提供材料和线索,组织研究性学习。结合考研需要,在单元教学完成之后,为学生提供相应的练习材料。4)突出师范性特点,在课堂教学中体现教法技能,体现扎实的业务功底对创造性教学的重要作用。涉及到选入中学语文教材的文言篇目,可利用学生熟悉原文的条件,采取提供训诂材料的办法,重点培养其参考古注和查阅工具书解决问题的基本功。 【本文】 绪论 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本课程的性质、内容、学习目的及学习方法。 内容要点:1、古代汉语的两个系统。2、传统语言学——小学的产生及发展状况。小学中的三个分支学科: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3、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关系。4、树立语言发展的观点。 教学方法:分析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系,介绍学习古代汉语的具体作用,列举古 * 第一学期每周4学时,讲授第一册的内容;第二学期每周3学时,选讲二、三、四册内容。

语言学概论习题与答案2009年01月

全国2009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语言学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054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面的各种语言中来自于古斯拉夫语的是(C ) A.拉丁语B.德语C.保加利亚语D.罗马尼亚语 2.在中国教自幼讲藏语的藏族孩子学汉语,这属于(D ) A.来源语教学B.基础语教学C.第一语言教学D.第二语言教学 3.提出语言决定思维观点的学者是(A ) A.萨丕尔B.洪堡特C.乔姆斯基D.利奇 4.舌位后高圆唇元音是(B ) A.[i] B.[u] C.[y] D.[o] 5.汉语北京话的语流中,“慢慢儿”的实际读音是[maimar],这种现象在语音学上叫(A )A.异化B.弱化C.同化D.强化 6.下列各项中属于惯用语的是(B ) A.众人拾柴火焰高B.一把鼻涕一把泪C.醉翁之意不在酒D.过河拆桥7.下列各项中全都属于单纯词的是(B ) A.蜘蛛沙发teacher B.玻璃芙蓉dogs C.猩猩仿佛unhappy D.爸爸桌子worked 8.乔姆斯基开创的语言学被称为(A ) A.转换生成语言学B.语言哲学C.历史语言学D.结构主义语言学 9.汽车司机行驶到路口,看见红灯就会马上停车,这是一种(A ) A.感性思维B.逻辑思维C.发散思维D.推理思维 10.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指(B ) A.人们可以任意使用或创制语言符号 B.语言符号的物质实体和意义内容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C.利用语言可以任意给事物或现象命名 D.语言符号的语音形式和意义的关系可以任意改变 11.下面各组词中全都属于借词的是(B ) A.狮子超级市场马力 B.葡萄巧克力克隆 C.德律风热狗黑匣子 D.钢琴塔拷贝 12.声音的高低决定于(A ) A.频率的大小 B.声波的形式 C.气流的强弱 D.发音体振动的持续时间

汉语言文学语言学概论复习要点

《语言学概论》复习要点 重点名词概念:语言学、普通语言学、专语语言学、共时语言学、历时语言学 一、语言学、语言学的对象和任务 二、语言学在科学体系中的地位 三、语言学的基本类别 根据研究的对象的不同,语言学分为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专语语言学和普通语言学。 四、语言学流派 各个语言学流派的观点、代表人物有所了解即可,注意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以及美国结构语言学派(也称美国描写语言学)都属于结构主义学派,是这一学派的三个分支。关于语言学流派的具体内容阐述,不作考试要求。 第一章言语的社会功能 本章须明确两个大的要点:语言的社会功能,即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 主要名词概念:语言、社会、社会现象 第一节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一、语言是人类社会的交际工具 1.语言的交际功能:语言是人类区别于其它动物的一个重要标志。语言是联系社会成员的桥梁和纽带,是社会成员互相之间交际和交流思想的工具,也是协调社会成员行动一致的工具。 2.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和人类社会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没有人类社会,就没有语言,人类社会以外的社会无所谓语言。所谓社会现象是指那些与人类共同体的产生、存在和发展等活动密切联系的现象。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语言,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语言,同时社会的变化也给语言以极大的影响,而离开了人类社会,就无所谓语言可言了。总之,语言就是一种社会现象,同社会的关系非常密切,其产生、发展等都要受到社会的影响。 语言不是自然现象,一方面,语言同社会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社会的发展变化直接影响着语言的发展变化,也就是说,语言的发展变化是受制于社会的;另一方面,从语言的音义联系看语言不是自然现象,而是社会约定俗成的,没有必然的本质的联系,如果语言是自然现象,世界上的语言应该一样的,没有区别的,而实际上世界上的语言多种多样,而且许多语言中还有方言,这说明语言决不是自然现象。 3.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语言不但是社会现象,而且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语言作为社会现象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社会现象可分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两大类,任何一种社会现象,要么属于经济基础,要么属于上层建筑,而语言既不属于经济基础,也不属于上层建筑,这两者的变化都不会从本质上影响语言。所以,从本质上看,语言是人类共同的交际工具,不分阶级、阶层,一视同仁地为全社会的成员服务,没有阶级性,具有全民性特点。4.语言没有阶级性:可从这样几个方面思考,首先是看语言工具的服务对象,是为特定的阶级服务还是为大众服务。其次是结合语言自身的结构考察,观察语言在哪一方面体现了阶级性特征没有。再次是看语言产生的社会环境,语言产生于没有阶级的社会,社会上连阶级都没有,语言作为社会的产物更谈不上有阶级性了。 二、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人类传递信息,进行交际和交流思想,除了使用语言外,还可以使用文字、旗语、红绿灯、电报代码、数学符号以及身势、表情等,在一定场合使用,可以弥补语言的一些不足,但是这些交际工具使用范围有限,有的仅用于特定的范围,最重要的是,这些交际工具,都离不开语言,都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是辅助语言进行交际的,没有语言,这些手段的存在没有任何意义。 一般掌握:语言和说话的关系 第二节语言是思维的工具 一、语言和思维的关系 语言不但是人类的交际工具,同时也是人类思维的工具,是认识成果的贮存所。思维过程离不开语言,需要借助语言来进行比较、分析、综合等一系列活动,需要借助语言来形成思想,利用语言把它储存在头脑中,再借助语言把思想表达出来,传达给听话人,同时使听话人产生思想。而且人类思维的成果-概念,还可以通过词语固定下来。总之,思维活动的过程不可能离开语言而单独进行,思维离不开语言,必须借助语言材料才能进行。语言也离不开思维,二者是互相依存,共同发展的。 二、思维能力是全人类共同的,语言是各民族不同 思维能力没有民族性,全人类都有,但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是不同的,有差别的,这从不同民族的语言的差异方面可以看出来。不同的语言之间很少有意义、功能、色彩等都完全对应等同的词语。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 本章要注意语言是符号、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特点、语言的层级体系三大要点。 主要名词概念:符号、语言符号、任意性、线条性、二层性、组合关系、聚合关系 第一节语言符号的性质和特点 一、什么是符号 1.符号的含义:符号就是由一定的形式构成的表示一定意义的记号或标记,包括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其作用是指称现实现象。2.符号的构成:符号是由形式和意义两个部分构成的结合体。形式就是符号外在的形状、结构,它是以某种物质的方式存在的,或者是声音,或者是线条,或者是色彩,等等。意义就是符号所代表的具体内容,任何一个符号,都有一定的意义,形式和意义在一定的符号系统中是密不可分的统一体,不能割裂二者之间的关系。形式和意义互相依存,谁也离不开谁。 二、语言符号及其特点 1.语言符号:从本质上看,语言也是一种符号,也有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具有符号的一切特点。 语言符号又不同于一般符号。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认识理解,首先,语言符号是声音和意义的结合体,是说的和听的;其次,一般符号的构成比较简单,而语言符号却是非常复杂的,可分不同的层级;再次,一般符号由于构造简单,因而只能表达有限的内容,而且这种内容是简单而固定的,语言符号则可以表达丰富多彩的意义;最后,语言符号具有以少驭多的生成机制,具有生成新的结构

汉语言文学就业前景

汉语言文学就业前景 一、专业概述 1、本专业主要培养掌握汉语和中国文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受到有关理论、发展历史、研究现状等方面的系统教育和业务能力的基本训练,可在科研机关、高等院校从事研究、教学工作。有的可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可适宜在党政机关,包括报刊宣传、新闻出版、影视文化、互联网、对外交流以及其他企事业部门从事文言文字工作的专门人才。 2、本专业主要培养语言、文学教学与研究工作或与专业相关的实际工作专门人才。要求学生达到具有较高的文学修养和鉴赏能力,较强的写作能力、古籍阅读能力。 3、如果你的学习非常优秀,或者你在校期间在权威杂志上发表过文章的话,毕业之后你可以选择出国教书。 二、专业综合介绍 1、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中国大学史上最早开设的专业之一,是老牌专业,也是基础专业,出现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汉语言文学专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一些师范类大学要为中国语文教学培养教师开设本专业,综合类大学在中文系或文学院也普遍设有这一专业,即使是专业性较强的学校,如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也设有中文系。一个多世纪以来,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了一大批知名学者、教授、作家、记者、剧作家,对中国人文学科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2、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和研究的课程一般分为三类:一是必修的大学公共课程,二是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另外,各个学校还会根据本校教师的治学专长,开设一些选修课,比如古典文学方面的某个作家研究,如对杜甫、李白、苏轼、李清照等比较著名的作家所开的专题,某部作品研究的专题,某种文体及流派研究等。在现当代文学、文艺理论、戏剧、语言等几个方面也会开设和专业相配合的一系列的选修课程,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有侧重的进行选修。汉语言文学专业由于开设历史较长,前人的研究及今人的开拓,所积累下来的知识很多,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学习有很大帮助。现在,很多学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针对学生毕业后大多从事与文字处理有关的工作这一客观现实,大都开设了中文信息处理方面的课程,使学生掌握办公自动化方面必需的技能。学生通过专业学习,不但可以丰富语文知识,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而且可以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写作水平,毕业生在文字工作方面能得心应手。 三、专业教育发展状况 1、汉语言文学专业是我国高校中文系的主干专业,最早设立这一专业的是北京大学中国文学系(简称中文系),其前身为京师大学堂的中国 文学。1910年3月31日,京师大学堂分科大学成立“中国文学门”,正式作为文科的一个教学建制。这是我国最早的中文系,其建立标志着中国语言文学开始形成现代的一门独立学科,这之后较早设立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高等学府还有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复旦大学中文系等,其间这一学科在研究和教学中曾涌现过鲁迅、胡适、刘半农、沈从文、王力、废名等大批著名学者。 2、建国以后,一方面我国的高等教育规模扩张很快;另一方面随着民智的启发,文化受到重视,一时间很多高等都开设了汉语言文学专业,如中国人民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厦门大学、

语言学概论之一语言功能

第一章语言的社会功能 语言的功能与语言学的功用要区分开来。 向外看:交际工具 向内看:思维工具 第一节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一、语言和说话(言语) 句子的数目可以无限。 句子的长度可以无限。(我知道你不知道我知道你不知道……) 无限的句子中包含着有限的词和为数不多的规则,学话就是掌握这套材料和规则。 说话的单位是句子,语言的单位是从音位到句子的各级单位。 二、语言是人类社会的交际工具 社会:生活在一个共同的地域中、说同一种语言、有共同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的人类共同体。 没有社会,语言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和基础。没有语言,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就会中断,社会就会解体。 三、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工具,是辅助性的。 旗语,一些代码或标志是在语言文字基础上的交际工具,具有特定的服务领域,如红绿灯之于交通。 表情、身体姿势以及身体距离等也能传达一定的信息,这种信息的不以语言为基础,在交际中也有重要作用,可以补充语言的不足。 当人在谈话时,如果他把双臂抱在胸前,就说明他想要在自己和对方之间设立“障碍”,是一种抗拒的表示。动物式的领地观念仍然存在于人类头脑中,在公共场合人们都会尽量保持“安全距离”。在两个人说话时,如果一个人一只脚前伸,另一个人两脚平放,说明前者处于支配地位,因为他侵入了后者的“地盘”。在饭馆里,人们喜欢背靠墙壁,而面对开阔的位子,是因为他们喜欢“背后被保护”,同时视野开阔,“利于逃跑”。 手语分两种,如果是作为第一语言来使用,比如聋哑人,属于语言;如果只是暂时的方便使用,仍有自己的第一语言,属于辅助语。 第二节语言是思维的工具 萨丕尔——沃尔夫假说认为语言决定思维,但现在一般认为语言与思维是互相独立的,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而且是最主要的工具。要注意区分工具和行为本身。作为工具,语言对思维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思维离不开语言 一般认为,东亚国家(中日韩)的小孩数学水平要高于欧洲国家,许多人从家庭教育、教学方法等方面找原因。有实验显示这与这些语言的不同的组织数字方式有关:

汉语言文学 语言学概论

汉语言文学| 00541 语言学概论201904 2019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语言学概论试卷 (课程代码00541)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下面各项中属于屈折语的是 A.土耳其语 B.德语 C.汉语 D.日语 2.周代称“翁婿”为“舅甥”,反映出远古存在的

A.族外婚制度 B.族内婚制度 C.群婚制度 D.—夫多妻制度 3.“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这句话出自 A.《论语》 B.《墨子》 C.《荀子》 D.《老子》 4.“硬币正悄然退休”采用的修辞手法是 A.仿拟 B.排比 C.夸张 D.比拟 5.存在语音对应关系的语言,可能有 A.社会关系 B.地域关系 C.亲属关系 D.民族关系 6.下面各项中采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是 A.当官不与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 B.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C.天空好像一盏乏了油的灯 D.东边日出西边雨 7.萨丕尔和沃尔夫主张的观点是 A.语言不同但思维方式可以相同 B.思维决定语言 C.语言与思维无关 D.语言决定思维 8.下面各项中属于惯用语的是 A.并蒂莲 B.大花脸 C.一线天 D.主心骨 9.隐语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方言,其最突出的特征是 A.具有排他性 B.发音特殊 C.没有书写形式 D.不出声 10.下面各项中属于中国传统“小学”的是

语言学概论试题及答案(三)

语言学概论试题及答案(三) 一、名词解释 1、历时语言学——就各种语言的历史事实用比较的方法去研究它的“亲属”关系和历史发展的,叫历时语言学。 2、语言——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进行思维的工具。就语言本身的结构来说,语言是由词汇和语法构成的系统。 3、符号——符号是用来代表事物的一种形式,词这样的符号是声音和意义相结合的统一体。任何符号都是由声音和意义两方面构成的。 4、语言的二层性——语言是一种分层装置,其底层是一套音位;上层是音义结合的符号和符号的序列,这一层又分为若干级,第一级是语素,第二级是由语素构成的词,第三级是由词构成的句子。 5、社会现象——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和人类社会有紧密的联系。所谓“社会”,就是指生活在一个共同的地域中,说同一种语言,有共同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的人类共同体。语言对于社会全体成员来说是统一的、共同的;另一方面,语言在人们的使用中能够有不一样的变异、不一样的风格。 二、填空 1、结构主义语言学包括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美国描述语言学三个学派。 2、历史比较语言学是在19世纪逐步发展和完善的,它是语言学

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 3、人的大脑分左右两半球,大脑的左半球控制语言活动,右半球掌管不需要语言的感性直观思维。 4、一个符号,如果没有意义,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如果没有声音,我们就无法感知,符号也就失去了存在的物质基础。 5、用什么样的语音形式代表什么样的意义,完全是由使用这种语言的社会成员约定俗成。 6、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和线条性特点。 7、语言的底层是一套音位,上层是符号和符号的序列,能够分为若干级,第一级是语素,第二级是词,第三级是句子。 8、语言系统中的所有符号,既能够同别的符号组合,又能够被别的符号替换,符号之间的这两种关系是组合和聚合。 9、组合是指符号与符号相互之间在功能上的联系,聚合是指符号在性质上的归类。 三、确定正误(正确的打钩,错误的打叉) 1、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2、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没有共同语言,这说明语言是有阶级性的。(×) 3、在现代社会,文字比语言更加重要。(×) 4、现代社会,沟通的方式很多,语言的重要性日渐削弱。(×) 5、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没有语言,人类就无法思维。(√) 6、语言和思维互相依存,共同发展。(√)

01汉语言文学本科—语言学概论

语言学概论答案 一、填空题(每个1分,共20分) 1、索绪尔 2、《马氏文通》 3、条件、自由 4、语素、固定短语 5、图画、线条 6、交际功能、文化录传功能 7、洋泾浜8、汉藏语系、印欧语系9、历时 10、职业11、慷慨原则、谦逊准则、同情准则 12、人称指示语、社交指示语 二、选择题(每个1分,共10分) 1、C 2、A 3、C 4、B 5、D 6、A 7、A 8、D 9、A 10、D 三、名词解释(每个4分,共20分) 1、语言规划:是国家或社会团体为了对语言进行管理而开展的各种工作的统称,又称为语文建设。 2、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 3、组合关系:若干较小的语言单位组合成较大的语言单位,其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就是组合关系。 4、语言同化:是指一种语言排挤或代替其他语言、使被排挤、被代替的语言消亡的现象。 5、语用学:是研究在一定的语境里语言的使用,包括所产生的字面意义和蕴涵意义以及可能产生的效果的科学。 四、简答题(每个6分,共30分) 1、符号性。语言是一种符号,它的音义关系是任意的,由社会约定俗成的。 系统性。一是语言具有层次性,二是任何语言单位都处在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之中。 生成性。人们可以利用有限的语言单位及规则造出无限的句子。 民族性。不同的语言,在语音、语义、语汇、语法等子系统中,都有自己的特色。 2、若干具有共同核心义素的词语构成的聚合体,就是语义场,它具有的最基本的性质是: 层次性。语义场有大有小,最小的语义场只有两个词语,若干较小的语义场可汇集为较大的语义场。 系统性。属于同一级语义的词语,其语义是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一个词语的意义,取决于这个词跟哪些词语构成一个语义场。 相对性。一个词语属于哪个语义场,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 3、规约性。语法规则制约着人们的言语交际活动,人们必须遵守语法规则,否则会妨碍交际。 抽象性。语法是不能直接被感知的抽象存在物,它隐藏在具体的言语活动和作品之中。 生成性。语法规则能指导人生成和理解无限多的新话语。 4、社会因素的影响。社会的各种发展变化会促进语言的发展变化。 心理因素的影响。人们心理的变化会引起语言的变化。 语言发展变化的自身因素。这是语言发展的内在因素。 5、真实原则。在人们的交往中,讲真话是基本的行为准则。 适量原则。要求说话人所说的话不多不少,不使人感到信息量不足,也不使人感到重复罗嗦。 相关准则。要求所话的话与话题相关,即要切题。 方式准则。要求表达方式要清楚明白。 五、论述题(每个10分,共20分) 1、什么是语言,什么是言语,二者有何差异? 语言是存在于全社团成员的大脑中的相对完整的抽象符号系统,具有全民性、非物质性和抽象性;言语是个人运用在特定情景能中对语言的具体运用和表现,具有个人性、物质性和具体性。 二者的差异表现在:语言是抽象的,看不见摸不着的,言语是具体的,是以语音作为其物质外壳的;语言是全民族共有的,言语是属于说话者个人的,具有个人的说话特点,在特殊的语境中有特殊的用法。语言是规范的,言语中可能存在各种各样的语病或不规范的成分。 2、举例说明文字演变的趋势有哪些? 表音化。古老的文字都是表意文字。除汉字外,其他的古老文字都已经消亡;当今使用的文字几乎都是表音文字。如受汉字影响最大的日文、朝鲜文也成了表音文字。这说明表音文字是世界文字发展的方向,是今天建立新文字的选择倾向。 线条化。古老的文字直接来源于图画,有很强的象形性。为提高书写效率,文字都朝着越来越抽象化的方向发展,由图画型变成线条型。如汉字。 简便化。文字线条化、表音化本身是文字简便化的表现。而文字在线条化、表音化之后,仍存在简便化的趋势。例如汉字抽象化后,由于原来的笔画数量仍然很多,所以历朝历代都不断出现简化的俗字。

汉语言文学考研学校参考及考试方向介绍.资料

汉语言文学考研学校参考及考试方向介绍汉语言文学 主要课程: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史、马克思主义文论、比较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外国文学史、民间文学、汉语史、语言学史等。 主干学科:中国语言文学。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相近专业:广播电视新闻学、编辑出版学。 分布院校: 【北京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天津市】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师范大学 【河北省】河北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河北建筑科技学院、燕山大学、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 【山西省】山西大学、山西师范大学、雁北师范学院、太原师范学院 【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民族师范学院 【辽宁省】大连理工大学、辽宁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大连大学、沈阳大学、辽宁师范大学、沈阳师范学院、鞍山师范学院、锦州师范学院 【吉林省】吉林大学、延边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长春大学、北华大学、长春师范学院、四平师范学院、通化师范学院 【黑龙江省】黑龙江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齐齐哈尔大学、牡丹江师范学院、佳木斯大学、哈尔滨学院 【上海市】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师范大学 【江苏省】苏州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扬州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徐州师范大学、淮海工学院、苏州铁道师范学院、江南学院、淮阴师范学院、盐城工学院、嘉兴学院 【浙江省】浙江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宁波大学、浙江海洋学院、杭州师范学院、温州师范学院、绍兴文理学院 【安徽省】安徽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安庆师范学院、淮北煤炭师范学院、阜阳师范学院、皖西学院、淮南师范学院 【福建省】厦门大学、华侨大学、福建师范大学、集美大学、漳州师范学院【江西省】南昌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南昌职业技术师范学院、赣南师范学院【山东省】山东大学、青岛海洋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烟台大学、青岛大学、烟台师范学院、聊城师范学院、淄博学院 【河南省】河南大学、郑州大学、河南师范大学、信阳师范学院 【湖北省】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师范学院、湖北民族学院、中南民族学院、三峡大学、襄樊学院 【湖南省】中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湘潭大学、吉首大学、长沙电力学院、湘潭师范学院

050101汉语言文学专业

050101汉语言文学专业

汉语言文学专业 专业简介 学科:文学 门类:中国语言文学类 专业名称:汉语言文学专业 本专业主要培养掌握汉语和中国文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受到有关理论、发展历史、研究现状等方面的系统教育和业务能力的基本训练,可在科研机关、高等院校从事研究、教学工作、有的可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可适宜在党政机关,包括报刊宣传、新闻出版、影视文化、互联网、对外交流其他企事业部门从事语言文字工作的专门人才。 专业排名 排名学校 名称 等 级 排 名 学校 名称 等 级 排 名 学校 名称 等 级 1 北京 师范 大学 A + 27 厦门 大学 A 53 深圳 大学 A 2 北京 大学 A + 28 西北 师范 大学 A 54 重庆 师范 大学 A 3 四川 大学 A + 29 广西 师范 大学 A 55 广州 大学 A 4 复旦 大学 A + 30 安徽 师范 A 56 山西 大学 A

大学 5 山东 大学 A + 31 西北 大学 A 57 哈尔 滨师 范大 学 A 6 南京 大学 A + 32 清华 大学 A 58 青岛 大学 A 7 中山 大学 A + 33 渭南 师范 学院 A 59 河北 大学 A 8 华中 师范 大学 A + 34 上海 大学 A 60 扬州 大学 A 9 福建 师范 大学 A + 35 浙江 师范 大学 A 61 通化 师范 学院 A 10 上海 师范 大学 A + 36 天津 师范 大学 A 62 延边 大学 A 11 华东 师范 大学 A + 37 中央 民族 大学 A 63 济南 大学 A 12 浙江 大学 A + 38 江西 师范 大学 A 64 安庆 师范 学院 A 13 苏州 大学 A + 39 安徽 大学 A 65 湖北 大学 A

语言学概论复习题

《语言学概论》课程练习题 一、填空题 1.索绪尔被称为现代语言学之父,其代表作《》在语言学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2.语言是人类社会的,而且也是思维的工具。 3.语言系统中的所有符号,既可以同别的符号组合,又可以被别的符号替换,符号之间的这两种关系是组合关系和。 4.音位变体可分为自由变体和条件变体,例如汉语某些方言中,声母“l”可以无条件地换成“n”,这两个音位属于。 5.语法研究通常以词为界,词以上的规则叫,词以下的规则叫词法。 6.反义词可以分为绝对反义词和相对反义词两类,例如“老年”和“少年”属于。 7.在文字产生以前,人类使用实物和帮助记忆。 8.地域方言的进一步分化就会发展为。 9.词语的借用过程中存在着往返借用的现象,最典型、最大量的还是存在于和汉语之间。10.语法中有齐整划一的趋势和抗拒这种趋势的矛盾,但前者是语法演变中经常起作用的力量,叫做。 11.中国传统语文学中的小学包括、和文字。 12.美国语言学家的《语言论》,奠定了描写主义结构语言学的基础。 13.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展示了人类语言的创造性和规则性的矛盾统一。 14.语言符号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被称之为。 15.“约定俗成”这个成语出自,是语言观的一种体现。 16.提供语法形式的主要手段有选词、、虚词和词形变化。 17.人们在说话时候,常常把豆腐发音为[touf],这种语流音变现象被称为。 18.和不平衡性是语言发展的两大特点。 19.按照语言的谱系分类,汉语属于语系,德语属于印欧语系中的语族。 20.中古汉语中声母为浊塞音和浊塞擦音的平声字在普通话中声母变为了的清塞音和清塞擦音。21.辅音的音质是由和发音部位所决定的。 22.“北平”现在叫“北京”,这在词汇发展中属于词语的。 23.本世纪初的瑞士语言学家_______是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 24.语言学的建立,标志着语言学开始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25.人的大脑分左右两半球,大脑的左半球控制活动,右半球掌管不需要语言的感性直观思维。26.任何符号都是由形式和两个方面构成的。 27.构成线性系列的语言成分之间的结构关系叫。 28.从物理属性角度看,语音具有音色、音重、音长和四个要素。 29.汉语某些方言中,声母“l”可以无条件地换成“n”,这两个音位属于变体。 30.语法研究通常以词为界,词以上的规则叫,词以下的规则叫词法。 31.根据语素在词中的不同作用,happinesses中的“happy”是词根,“ness”是,“es”是词

语言学概论中央电大01任务答案

语言学概论中央电大01任务答案

3.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没有共同语言,所以语言是有阶级性的。 B. 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与其它社会现象有不同的特点。 C. 在现代社会,语言的作用已经越来越显得弱了。 D. 没有语言,不会影响人类的思维行为。答案:B 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一个人掌握什么样的语言,与他从小所处的环境密切相关。 B. 人类能说什么样的语言的能力是天生的,与动物不同。 C. 人的右脑主要控制形象思维活动。 D. 思维能力没有民族性,全人类一样。 答案:B 5.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人类语言符号的音义联系具有共同特点。 B. 语言符号由形式和内容构成,内容决定了符号的形式。 C. 语音和意义是语言符号不可缺少的构成元素。 D. 语音形式与意义内容是互相适应的,有什么样的形式,就有什么样的内容。 答案:C 6. 从组合关系看,句子()与其它三类都不相同。 A. 小王跑得快。 B. 小张跳得高。 C. 小于觉得累。 D. 小刘打得好。答案:C 7.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语言符号是一个系统,互相影响。 B. 聚合关系的作用在于类推句子。 C. 语言符号二层性的核心是以少驭多。 D. 组合关系的作用在于类推句子。 答案:B 8.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语言是一种个人现象。 B. 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 C. 语言是一种特殊的自然现象。 D. 语言的社会功能在于把人和动物区别开。 答案:B 9. 下列各组词语,只有(C)组没有组合关系。 A. 海洋辽阔 B. 认真学习 C. 一个衣服 D. 几个花瓶 10. 语言符号和其它符号相比较,二者的共同特点是(D )。 A. 开放性 B. 线条性 C. 生成性 D. 任意性 11. 语言符号具有二层性,二层性的核心是( C)。

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什么

、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什么 培养什么人 提到语言文学,大家会想到中学语文课上讲过的作家,如老舍、鲁迅、冰心、巴尔扎克,想到《社戏》、《论语》、《祝福》这些经典作品。的确,这些不仅是中学语文课的重要内容,也是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主干课程要讲到的内容。但中学语文,尤其是高中语文,是以单篇课文作为切入点,讲解其中涉及的字、词、语法现象、修辞现象、文化常识等相关内容,侧重点是学习语言基础知识,文学基础知识。而汉语言文学专业则在此基础上学习更为深入的内容。汉语言它包含了语言和文学两个领域。从语言的角度看,包括了古代语言和现代语言,比如古代汉语和现在汉语;从文学的角度看,可以按照中国和外国、古代和现代这些地域和时间范畴划分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外国文学等不同课程。每门课程都自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有明确的学习内容,学习语言现象或者文学现象在不同时期的发展脉络、走向和流变规律,涉及的是各个领域内更为系统和宏观的、具有史论性质的内容。把这些课程按照语言和文学这两大部类放置在一起,就构成了汉语言文学专业。 在当下,中文专业不是受人青睐的热门专业,这与社会、时代因素和人们对它的认识不无关系。有些人认为学习中文出路窄,就业难。还有人认为中文系是培养作家的,作家这个职业缺乏稳定性,生活难以得到保障。这些认识都有失公允。 不可否认,我国当代的不少作家确实有过中文系的求学经历和专业背景,但二者并不能划等号。文字能力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最基本的素质。文字能力包括了文字处理能力和文字写作能力。例如,担任编辑,需要的是文字处理能力。担任记者,需要的是文字写作能力。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目的并不止于此,它通过教授给学生一系列语言和文学方面的基础课程,意在让学生具有扎实的语言、文学理论功底,具备良好的写作能力,毕业后能够在新闻出版、文艺宣传、教学科研等文化研究单位,从事编辑、采写、企宣、文案、教师等与专业基础尤其是文字能力密切相关的工作。这,才是中文系真正的培养目标和就业方向。 目前,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综合性和师范类高校都设有中文系或是文学院。不同学校中文系本科学习的专业方向不尽相同。北京大学中文系分为语言、文学和古典文献学三个方向;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下设文学、影视文学和语言三个方向;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分为师范和非师范两个大部类,非师范类又具体分出涉外文秘、影视文学和比较文学三个专业。方向选择始于大一新生入学后,以个人兴趣为主,院系调剂为辅。但不论哪个方向,学科基础课都是一样的。只有到了大三,才会针对每个专业方向的特点,有区别地开设不同的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供学生选择。 开设哪些课程 汉语言文学专业都开设哪些课程?这些课程有都什么内容?下面,我就做一下介绍。

语言学概论第四章

第四章语法 三、分析题 1、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下列句法结构。 (1)夕阳把远山照得通红 主语谓语 状语中心语 介宾述补 (2)热爱人民的周总理 1)热爱人民的周总理 动宾 定中 2)热爱人民的周总理 定中 动宾 2、变换下列句子,使其具有句法同义关系。 (1)我打破了杯子。 1)我打破了杯子。——我把杯子打破了。——杯子被我打破了。——杯子我打破了。——杯子我把它打破了。——我打破的是杯子。——杯子是我打破的。…… 2)我打破了杯子。——我没有打破杯子。 3)我打破了杯子。——我打破了杯子了么? (2)我们找到了小王。 1)我们找到了小王。——小王我们找到了。——小王被我们找到了。——我们把小王找到了。——小王是我们找到的。——我们找到的是小王。—2)我们找到了小王。——我们没有找到小王。

3)我们找到了小王。——我们找到了小王了? 3、用变换方法区分下列句法多义的句子。 (1)关心的是他母亲。 ——被关心的人是他母亲 ——关心人的是他母亲 (2)虚构故事吓坏人 ——虚构故事把人吓坏了 ——虚构的故事用来吓唬坏人 (3)咬死猎人的狗 ——狗咬死了猎人 ——猎人的狗被咬死了 (4)鸡不吃了 ——鸡不吃食物了 ——我们不吃鸡了 5、用变换的方法辨析下列结构之间的差别。 (1)在池子里洗衣服--在池子里养金鱼 *把衣服洗在池子里——把金鱼养在池子里 *洗衣服洗到池子里——养金鱼养到池子里 这说明“池子里”仅仅是“洗衣服”这个行为的处所,但不必然是“衣服”的处所;与此相反,“池子里”既是“养金鱼”的处所,也是“鱼”的处所。 (2)在黑板上写字——在教室里写字——在火车上写字 字写在黑板上——字写在教室里——字写在火车上 (人呆)在黑板上写字——(人呆)在教室里写字——(人呆)在火车上写字 以上变换说明:(1)“黑板上”是“字”的处所,不必然是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2)“教室里”是“写字”的行为发生的处所,但不必然是“字”的处所;(3)“火车上”既是“写字”行为的处所,也可以是“字”的处所。 五.问答题

汉语言文学语言学试题7814552745988教学内容

全国2003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语言学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45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6小题,每小题1分,共26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语言符号具有可变性的根本原因在于语言符号的() A.任意性 B.强制性 C.离散性 D.线性 2.音高取决于() A.发音体振动的振幅 B.发音体振动的频率 C.发音体振动的持续时间 D.共鸣器的形状 3.听觉上最自然、最容易分辨的最小语音单位是() A.音素 B.音位 C.音渡 D.音节 4.就词重音而言,不能用来区别意义的是() A.自由重音 B.移动重音 C.固定重音 D.不固定重音 5.北京话“慢”单念时读[man],但“慢慢儿”却有人读做[mai mar],前一音节的语流音变现象是() A.同化 B.异化 C.弱儿 D.增音 6.“奥林匹克运动会”这个词包含的语素数量是() A.2个 B.3个 C.4个 D.7个 7.英语“worker”中的“-er”是() A.构词语素 B.构形语素 C.虚词语素 D.词根语素 8.下列汉语词语中的“儿”不属于词根语素(实义语素)的是() A.健儿 B.女儿 C.少儿 D.花儿 9.整个语汇系统的核心和基础是() A.通用语汇 B.常用语汇 C.一般语汇 D.基本语汇 10.一般语汇(非基本语汇)最重要的来源是() A.古语词 B.方言词 C.新造词 D.外来词 11.词组的聚合关系分类是指把词组分成() A.向心词组和离心词组 B.联合词组和偏正词组 C.基本词组和特殊词组 D.简单词组和复杂词组 12.把句子分成“单句”和“复句”,这种分类是() A.句子的句型类 B.句子的句式类 C.句子的功能类 D.句子的简繁类 13.“吓唬”和“恐吓”在非理性意义上的主要差别是() A.语气意义不同 B.感情色彩不同 C.语体色彩不同 D.形象色彩不同 14.下列关于词的本义和基本义关系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A.二者总是一致 B.二者总是不一致 C.基本义比本义更常用 D.本义比基本义更常用 15.下列各项词义引申中,采用比喻方式的一项是() A.“锁”本指一种器具,后引申指凭借这一器具的行为 B.“兵”本指兵器,后引申指使用兵器的人 C.“南瓜”本指一种植物,后引申指这种植物的果实 D.“后台”本指舞台的后面,后引申指在背后操纵、支持的人或集团 16.下列关于等义词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A.等义词是理性意义和非理性意义都完全相同的词 B.等义词一般都能够长期并存 C.等义词在语言表达上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D.同义词大多是等义词

全面认识汉语言文学专业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什么 培养什么人 提到语言文学,大家会想到中学语文课上讲过的作家,如老舍、鲁迅、冰心、巴尔扎克,想到《社戏》、《论语》、《祝福》这些经典作品。的确,这些不仅是中学语文课的重要内容,也是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主干课程要讲到的内容。但中学语文,尤其是高中语文,是以单篇课文作为切入点,讲解其中涉及的字、词、语法现象、修辞现象、文化常识等相关内容,侧重点是学习语言基础知识,文学基础知识。而汉语言文学专业则在此基础上学习更为深入的内容。汉语言它包含了语言和文学两个领域。从语言的角度看,包括了古代语言和现代语言,比如古代汉语和现在汉语;从文学的角度看,可以按照中国和外国、古代和现代这些地域和时间范畴划分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外国文学等不同课程。每门课程都自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有明确的学习内容,学习语言现象或者文学现象在不同时期的发展脉络、走向和流变规律,涉及的是各个领域内更为系统和宏观的、具有史论性质的内容。把这些课程按照语言和文学这两大部类放置在一起,就构成了汉语言文学专业。 在当下,中文专业不是受人青睐的热门专业,这与社会、时代因素和人们对它的认识不无关系。有些人认为学习中文出路窄,就业难。还有人认为中文系是培养作家的,作家这个职业缺乏稳定性,生活难以得到保障。这些认识都有失公允。 不可否认,我国当代的不少作家确实有过中文系的求学经历和专

业背景,但二者并不能划等号。文字能力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最基本的素质。文字能力包括了文字处理能力和文字写作能力。例如,担任编辑,需要的是文字处理能力。担任记者,需要的是文字写作能力。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目的并不止于此,它通过教授给学生一系列语言和文学方面的基础课程,意在让学生具有扎实的语言、文学理论功底,具备良好的写作能力,毕业后能够在新闻出版、文艺宣传、教学科研等文化研究单位,从事编辑、采写、企宣、文案、教师等与专业基础尤其是文字能力密切相关的工作。这,才是中文系真正的培养目标和就业方向。 目前,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综合性和师范类高校都设有中文系或是文学院。不同学校中文系本科学习的专业方向不尽相同。北京大学中文系分为语言、文学和古典文献学三个方向;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下设文学、影视文学和语言三个方向;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分为师范和非师范两个大部类,非师范类又具体分出涉外文秘、影视文学和比较文学三个专业。方向选择始于大一新生入学后,以个人兴趣为主,院系调剂为辅。但不论哪个方向,学科基础课都是一样的。只有到了大三,才会针对每个专业方向的特点,有区别地开设不同的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供学生选择。 开设哪些课程 汉语言文学专业都开设哪些课程?这些课程有都什么内容?下面,我就做一下介绍。 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的课程是语言和文学方面的基础课程,就课

语言学概论试题及参考答案

语言学概论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的建立,使语言学摆脱了过去的附庸地位,成为一门独立发展的科学。 2、语言符号的形式是(),语言符号的内容是() 3、一个音节可以没有起音和(),但决不可缺少()。 4、方言词是诣()。 5、附加在词根上,一般表示附加性词汇意义的语素叫()。 6、交际的基本单位是()。 7、语法手段可以分力两大类型:()和()。 8、语言发展有两个特点:()和()。 9、根据语言的亲属关系对语言的分类叫做(),也叫做()。 10、文字起源于()。 二、单选题(每题1分,共15分) 1、社会语言学属于() ①理论语言学②广义应用语言学 ③普通语言学④狭义应用语言学 2、元音[]的名称是() ①舌尖后高圆唇元音②舌尖前高圆唇元音 ③舌尖后高不圆唇元音④舌尖前高不圆唇元音 3、下列汉字的读音中,包含有三合元音的是() ①邮②欧③玩④农 4、汉语普通话音节结构() ①最长由三个音素组成②最长由四个音素组成 ③最长由五个音素组成④最短由两个音素组成 5、下列词中,属于单纯词的是() ①玻璃②黑扳③语言④红旗 6、下列词中,属于复台词的是() ①傻子②席子③天子④椅子 7、下列词组中,属于多义的是() ①两只学生送的花瓶②两位学生送的花瓶 ③两只学生送的花篮。④两个学生送的花篮 8、下列词中粗体的成分,属于同音关系的是() ①杜鲁门——杜绝②负荆一负担 ③忽然--突然④花朵——浪花 9、英语的‘foot”(脚,单数)变为“feet”(脚,复数)运用的语法手段是() ①附加②异根③内部屈折④重叠 10、汉语普通话中的:“卡通片”中的“卡”是一个() ①语素②音节③前缀④词 11、汉语中的:“了、着、过”在古代具有实实在在的词汇意义,到现代变成只表语义的助词,这属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