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史笔记

第五编:封建制度衰落、资本主义萌芽时期(16世纪中到19世纪初、明中叶到鸦片战争前)
哲学发展的新动向
绪言:
特点主要有:显出“新的突破旧的”的特点,孕育着“破块启蒙”(王夫之)的新动向,反封建蒙昧主义、提倡经世致用,构成我国哲学史上一个重要阶段。(经济关系的新因素*资本主义萌芽*,阶级斗争的新形式*市民暴动*,自然科学泊新成就*中西方均有*等。)不同程度地对旧世界的批判和对新世界的憧憬,表现了中国特殊历史道路所形成的早期启蒙思潮的时代特征:
1、 首先,这一时期的启蒙,显然受到当时市民反封建要求的启示,特别是农民大革命的风雷激荡的直接影响,表现出某些越出封建藩篱的早期民主主义意识。
2、 这一,注意从当时自然科学的成果中吸取思想营养,增强唯物主义的战斗力。
3、 早期启蒙学者,开辟了一代重实际、重实践的新学风。(经世致用)
明清之际启蒙思想家们的哲学思想,是在同宋明唯心主义理学和心学的斗争中发展起来的。它本身的发展也有其固有的逻辑进程(历史与逻辑的统一)

第一章:李贽反道学的异端思想
李贽(公元1527-1620)号卓吾,福建泉州人。属于泰州学派左派(异端),他反斗争的锋芒主要集中在以朱熹客观唯心主义理学为代表的宋明道学,站在市民阶级立场,代表作有<藏书><焚书><续焚书>等。
泰州学派的特点:流品复杂,影响深远。(活跃于农工商贾)
第一节:颠倒千万世之是非的批判怀疑精神
一、 反正封建的“是非无定论”
1、 提出是非无定质、无定论的观点(反正盲目信仰主义)
2、 对孟子“乃所愿则学孔子“的偏狭顽固宗派观点进行批判。
3、 提出自己的是非观,历史进化论(以吾心之是非为是非)
二、 反正等级偏见的天赋平等论
1、 从抽象人性出发,论证人的平等(同等的认知力、道德力、物质要求)
2、 从认识能力论证男女平等。
3、 从人人有道性出发反圣人有德,凡人无德观点。
4、 从人身体为物质体出发论证君民平等观。
第二节:各从所好,各聘所长的个性解放思想
一、 童心即真心的个性自觉
1、“未发之中”的个性解放,“不齐与物情”的德性。
2、对礼教产生之根源及不合理性进行批判(吃人礼教,绞杀童心)
3、童性即真心(最初之一念的觉醒)
4、 要求“自治”,冲破封建罗网,发展自由私产之愿望。
二、无私则无心的私产要求
1、 提出吃饭穿衣即人伦物理(生产角度)
2、 无私则无心,私者,人之心也。
3、 真心即自由私产的私心(真人=田力作者+作生产者)
三、 李贽哲学思

想的矛盾及其宗教归宿
矛盾表现为唯物主义和辩证法与唯心主义色彩(占上风)的矛盾,有其阶级根源。表现为以二元论反一元论(清净本源,山河大地)。
李贽从唯物主义转向唯心主义的原因:
1、 从时代特征观矛盾产生之历史根源(主要是王阳明的影响)
2、 为其所代表阶级当时所处历史地位及阶级特点决定的。(地主阶级的不彻底性)
3、 当时阶级斗争及思想斗争的条件也使他走向唯心。(孤独、友人帮助)

第二章:黄宗羲的启蒙主义的历史哲学
黄宗羲,字太冲,别号梨洲,浙江余姚人,早期市民无能运动影响下的地方阶级改革派,著作可称为17世纪中国民权宣言,树史学新风,开断代史先河 (<明儒学案*东林学社>)
第一节:批判封建专制主义的社会史观
一、 揭露矛盾,追溯历史
1、 主要是批判封建君主专制与封建法统。
2、 揭露君主与万民的矛盾,对封建制度予以批判。(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
3、 揭露天下之法与一家之法的矛盾,对封建特权法律进行批判。
4、 揭露社会关系中的两种权利(君民)的对立,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主张。
5、 从天下为主君为客的原则出发,指出君臣关系应是平等的师友关系而非主仆关系。
二、改革现实,设计将来
1、 限制君权,学校议政。(天子之所非,未必非)
2、 计口授田,工商皆本。
3、 废除科举,提倡“绝学”(自然科学与技术科学)
第二节:对宋明哲学的批判总结(哲学思想与学术史观)
一、 气外无理,心即是气的哲学思想
1、 反宋理一元论,却动摇于心一元论与气一元论之间,有泛神论特点,是从主观唯心主义过渡到唯物主义的理论环节。
2、 在理气、道器关系问题上,接受张载、王廷相的气一机论,规定理为气在运行变化时的法则。肯定有物先天地、道不离器。
3、 受阳明心学影响,认为“志即气之精明者也”,混淆了物质与精神的区别。
二、一本而万殊的学术史观(心体)
1、 尊重历史(史料、思考、考证)
2、 把握宗旨,篡要钩元。
3、 清理学脉(通过比较宗旨异同来分学脉)
4、 提倡创见(一本(心学)万殊(相反之论))

第三章:方以智的唯物主义的自然哲学
方以智,字密之,号浮山愚者,又号药地等。安徽桐城人。代表作有<通雅><物理小识><浮山前后集><东西均><药地炮庄>等。
第一节:质测即藏通几的科学哲学观
以深求其故,实验、实证精神,考古决今,大成贵集。
概念:质测(物理、自然科学),宰理(治教、社会政治学说),通几(所以为物之至理者、哲学)。
关系:质测即藏通几,

通几护质测之实。
第二节:“火――气”一元的物质运动统一论
火气一元论的唯物哲学把世界物质统一性与物质运动结合起来。
一、 盈天地间皆物
1、 提出“天地一物也”,“盈天地间皆物也”的命题,肯定整个宇宙是统一的物质存在。
2、 继承气一元论的唯物路线,发挥虚实皆气的唯物主义宇宙观。
3、 天地间凡有形考皆坏,唯气不坏。
二、物物之生机皆火
1、 火是弥漫与空间,永恒运动者的物质元素,是万物运动的根源。
2、 继承前人,进行发挥,“火运水火”的观点,火是气构成分子中最根本的属性。
3、 火主动,气化生万物,从内部找根源。
第三节:两间无不交,无不二而一的矛盾学说
方以智基于物质与运动统一性原理,进一步思考了宇宙万物运动变化的西湖及其规律的矛盾发展观。
一、 常统常变,相反相因的矛盾发展观
1、 发展古代哲学中的滴常变思想,论述万物生灭为无限之过程,变异而永不休止。
2、 提出“尽天地古今皆二”的原理,肯定事物变化源于内部的矛盾性。
3、 肯定矛盾双方关系是“相求相胜而相成”即相互依赖、相互斗争、相反相成。
4、 在方以智“急之乃安”、“亡之乃存”、“欲取姑予”的论述中包含对立面转化的思想。
二、交、轮、几的矛盾转化观及其严重失足
这一提法用以概括事物矛盾运动的一般规律。
1、 交(对立面的同一)、轮(推移、转化)、几(动力源泉)
2、 对客观矛盾的主观态度为佛教的“三谛”、“三观”思辨影响提出“明、暗、合”与“随、泯、统”等认识新范畴,最近走向相对主义。
第四节:一多相即、不妨矛盾的认识辩证法
一、 因物用物,不妨矛盾的认识原则(心物交格、一多相即、不妨矛盾的原则)
1、 坚持唯物反映论,认识在“心物交格,认识世界为“学天地”。
2、 因物用物的认识论原则(不离象数)
3、 不必回护、不必玄妙、不妨矛盾的三不认识原则。
二、多识和一贯,公性和独性,承先和启后相统一的认识方法。(从不防矛盾的认识原则出发,方以智揭示、分析了认识过程中的一系列矛盾,大大丰富了唯物主义认识论。)
1、 关于多识与一贯的对立统一(感性、原则;博与约)
2、 偏与全的对立统一(公性在独性中)
3、 疑与不疑的对立统一(认识深化过程之必经)
4、 关于以智相积与后精于前的关系。(积累而发展)

第四章:总结和终结宁明道学的五夫之哲学
―――(处于马克思所说的“尚未达到崩溃但已能自我批判(广度、深度)”,达到朴素唯物主义辩证法的理论体系的成熟形态(道学的逻辑终结)
王夫之,字

而农,号姜斋,又号船山,湖南衡阳人,立志改革社会,代表作有<周易外传><老子衍><黄书><读通鉴论>等。具有承先启后的重要地位,总结和终结了中古独断哲学,启发和酝酿了近代启蒙思想,使古代唯物主义辩证法达到高峰。
第一节:太虚一实,理依于气的唯物主义宇宙观。
(对气范畴的新规定、对理气关系问题新规定、抓住道器关系问题展开世界物质统一性及发展规律性)
一、 对气范畴的哲学规定
1、 通过有、无,虚、实关系论证世界物质统一性(太虚即气,太虚一实),确定唯物主义原则,对气的普遍无限性作了规定。
2、 规定了气的永恒不灭性。
3、 规定了气的客观实在性(诚(实存可依)、实有、用)
二、气外更无虚托孤立之理
1、 坚持理依于气的唯物主义路线,驳斥理主气,理生气的唯心主义理学。
2、 论证气是变化日新的物质实体,它在变化过程中所固有的客观必然性为理。
3、 论证理气关系即变化的物质实体与变化过程中的规律的关系,二者不可分割。
三、 天下唯器,尽器则道在器中
1、 道与气之间的关系是相对的,是“统此一物的二个方面,不是截然分离的两体。
2、 “天下唯器”,表明宇宙间一切事物都是具体的存在。
3、 驳斥了“无此道则无此气”的原则在先的唯心主义观点。
4、 从“汉无今日之道,今亦无他年之道”出发,导出道因时而变的理论。
四、 对形而上学本体虚构的揭露
1、 把脱离具体事物的抽象概念变为神化了的绝对。
2、 剖析其认识根源,揭露其“谣漫以衍之”的理论体系的欺骗性及其“愚妄”的本质。
第二节:太虚本动,气化昌新的辩证发展观
王夫之精研<易>理,改铸老庄到批判程朱、继承张载、吸收自然科学,结合现实革命,达到朴素唯物辩证法的典型高度。
一、 支静皆动、天地之化日新的变化观。
1、 王夫之认为,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宇宙的一切事物在不断地动变化生,阴阳动静是物质世界自我运动
2、 进一步阐述运动和静止的关系,肯定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3、 进一步发展张载气化论而阐述“气化日新”的观点,把“荣枯代谢而弥见其新”看成宇宙根本法则。(量的积累和持的更新)(内成、外生)
二、天地方万变,而要归于两端的矛盾观
1、 一气之中,两端既肇,摩而荡之,而变化无穷。
2、 对事物内部“两端”的特点及相互关系作深入分析。
3、 在张载一两学说基础上,对矛盾对立而之间本质进行分析。
4、 进一步提出“反者有不反者存,君子乐观其反,不竭其争
5、 矛盾的斗争转化性(解释社会现象)
三、奉常以

处变,变不其常的常变观:
总:人们应当掌握事物变化的常规(常)以促成事物的变化(变)
1、 目的:把握事物变化客观必然性。
2、 应以常治变,于变有常,与明偕行,以保忧患。
3、 对常不适当地夸大。
第三节:能必副所,行可兼知的唯物主义认识论
佛、宋明为强化宗教、伦理实践而突出人的自觉能动性,王夫之发展唯物主义认识论。
一、 在能所关系问题上扬弃心学唯心主义
1、 作出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关系、反映论原则及相关的对立区分。
2、 所不在内,能不在外。(客观世界加人的反映能力)
3、 正确的认识是主观与客观对象相符合,主观是客观的副本(核心)
4、 事之来与心之往的结合(反正夸大任何一方面)
二、在心理关系问题上扬弃理学唯心主义:
总:针对“万变而不出吾之宗”提出坚持“以心循理,即事穷理”的唯物主义认识论。
1、 提出有即事以穷理,无立理以限事。
2、 重视心官作用,做到表里之具悉。
3、 排斥以见闻域所知的狭隘经验论。
4、 改造了格物致知、博文、约礼等范畴,认识深化。
三、在知行关系问题上全面清香宋明道学
1、(以知为行,销行以为知的心学)、(知先行后的理学)
2、提出知行相资以为用,并进而有功的知行统一观。
3、 知行并进但不平行(行主导、知有指导作用。)
第四节:理势合一,即民见天的进步历史观
按依人建极原则,王夫之把人类史的研究课题提到新的地位,代表作有<春秋世论><继春秋世论><读通鉴论>等。
一、 坚持今胜于古的进化观,反正历史复古主义
1、 反朱子三代古史之迷信(三代以上天理流行、此后一千五百年全是人欲支配。
2、 对土司考察断定上古野蛮,后世文明,此理顺也,其中也有洄流现象。
3、 断定人类社会总趋势(质-文、分-合)经济上看(射生饮血-来华章育而大文发焉)
4、 树立高度的民族自信心(取威四方)
二、制定“理势合一”的规律论,反正历史神秘主义
1、 根据理依于气的自然观提出理依于势的人类史观:认为人类历史发展不仅有着前进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且这种趋势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得理自然成势,势之顺者即理之当然)
2、 同时指出,有偶然性在起作用(推其所以然之由,辨其不尽然之实。)
3、 强调历史必然往往通过千万历史人物主观活动这一偶然因素去实现
三、提出“即民见天”的动力说,试图摆脱英雄史观
1、 把天理定为人之所同然,或民心之大同,即归结为可视听的现实力量,基本摆脱神学史观,也力图摆脱英雄史观,坚持即民见天进步史观是荀况贾谊重民思想的

发展与归复。
四、 对理欲关系问题的新的历史说明
1、 提出天理寓于人欲的观点,把人们物质个体户的满足,看作是同社会历史发展密切相关的问题。
2、 主张充分发展天地之产,分配得当,使人们饮食男女之欲都得到普遍甚至最好的满足。
3、 包含人文主义和民主思想的萌芽。
4、 也反映出轻视和歧视劳动人民的阶级本质。
第五节:王夫之哲学的历史地位
1、 王夫之哲学,是十七世纪中国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它以深刻而完备的理论思维形式,反映了明清之际时代精神的精华。
2、 综合自然史和人类史的研究,在哲学领域的诸方面,都作出重大贡献。特别是全面地清算了明道学唯心主义,“推故而别出其新”创立了别开生面的唯物主义哲学体系。
3、 在本体论方面,以新的理论创造,对理气、道 气、有无、体用、虚实、动静、常变等哲学范畴,作出了更明确的哲学规定,并贯以辩证法。
4、 在认识论和方法论上,批中华民族、理、心、老庄、佛、禅、相宗,加以改铸,在哲学世界观的核心问题上,总结并终结宋明道学。
5、 在历史哲学上,贯彻理势 合一,规律观,打败“言必称三代的复古主义理论依据。
6、 标志着整个中古独断哲学的终结,提供了封建时代哲学可能达到的理论高度及其历史形态的典型。
7、 没摆脱封建桎梏及自身阶级局限性,具有二重性。

第五章:颜元、戴震哲学中的思想新动向
经前其艰苦曲折的思想斗争历程,批判了旧世界,但未发现新世界;没有敢不可能提供近代思维方法,颜元、戴震披“复古”外衣,对封建意识形态的理论结构有所突破:在义利、理欲之辨等问题上更鲜明地表现了其把封建的市民意识,而在认识路线和思维方法上,颜元重“习行”,反对冥想,提倡实学,有唯物主义经验论的倾向;戴震重“心知”,明分理,强调“神明照物”、“剖析至微”,有唯物主义唯理论倾向,他们从不同侧面在酝酿着新的思维方法,表现出新的理论动向,预示着相互唯物辩证法即将终结,势必向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过渡。
第一节:颜元重习行,倡实学的唯物主义
字易直,自号习斋,河北博野人,代表作:<四存编><朱子类语评><习斋记余>
大弟子李gong,字刚主宣传其思想,世称“颜李学派”
晚年主持“漳南书院”,设文事、武备、经史、艺能四科,全面否定宋明道学而走向经验科学的分工世界,成为一个提倡实学,召唤“新人”的启蒙思想家。
一、 主张体用一致,揭露道学唯心主义禅学根源
1、 阴阳之气为本(形性无二说、物性、理、体用关系)
2、 佛道割裂体用关系,二

者本质上无区别
3、 主张充分发挥形体感官的作用(反禁欲主义、驳理善气恶)
4、 从抽象的自然人角度论述(重视后天教育的功效)
二、对格物作新解、发展唯物主义的知行观
1、 道学贱行而贵知(杀人理教)
2、 抓住“格物致知”之格(犯手实做其事),要求见之于行动。
3、 重感性经验,承认知依赖于行,亦能促行,主“动”斥“静”
三、倡“实学”、重功利,宣扬经世致用的新学风
总:重实反对虚、重习行反对空谈、自然人倾向,近代思维新动向。
1、 反对空谈心性的腐朽学风(反正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
2、 提出重事功、以学习行能取代讲读著述
3、 提出实用、挑拨实际本领,成为有用之才,并身体力行。
第二节:戴震生心知、察分理的理性精神
戴震,字慎修,安徽休宁人,开创乾嘉朴学中皖学派,是我国18世纪考据学家,自然科学家,唯物主义记过思想家。代表作:<原善><绪 言><孟子字义疏正>等
一、 评击道学以理杀人的罪恶实质
1、 提出自然人性论,肯定人生而后有欲、有情、有知三者,血气心知之自然也,皆根于性而源于天,提出理存乎欲的观点。
2、 提出自然(人欲)与必然(天理)的范畴,用以说明自然人性与社会规范关系,揭露道学家并非真正取消生存欲望,他们的神学说教恰恰是满足其最大的私欲。
3、 提出自己社会理想“以已情欲度人情欲,从而达到公正,不以主观偏见处理与他人关系。
二、坚持气化即道的唯物论
1、 严格区分道与理(道是对阴阳五行之气流行不已,生生不息这一过程的表述,理为具体事物分别根据)
2、 不以理为别如一物的物质统一观。
3、 气一经形成千古不变的形而上学观。
三、主张“神明照物的认识论
1、 要认识分理(本质(感觉+神明(思维能力)))
2、 神明非实体,是后天习得之能力。
3、 戴震的认识论,突出理性之光的照物作用。
4、 谬来源于“蔽”,去蔽重学问(区分私(伦理角度)与蔽(学识角度))
5、 提出趔标准问题:心之所同然(集众人智慧)
总之,戴震的哲学的理发主义精神和世界观、方法论上显示出的某些形而上学的唯理论特色,樗我国中世纪哲学;无论是唯心主义的独断的意见或是相互辩证法的直观的趔,都即将结束,按正常发展,代之而起的将是以近代自然科学为基础,以形而上学方法为特征的机械唯物主义阶段。

第六编: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哲学的新发展
绪言:从鸦片战争到“五四”几十年,中国资产阶级力图会通中西,融合新旧,形成自己的世界观。这种世界观的仓促形

成、矛盾发展、迅速没落,构成中国近代哲学史的主要内容。与中国社会形态的畸形和革命运动发展的迅猛分不开。
1、 经济上:半殖民地的多种经济结构的复杂形态。
2、 在阶级关系上:表现为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把封建的阶级斗争
3、 出现大批先进人物(经世致用、旧学+西学、融入自然科学、社会学、哲学(西方))
哲学变化有:
1、 在本体论上方面,形成以自然科学为基础,具有机械唯物主义特征的资产阶级哲学新形式,突破了古代唯物主义的相互性和直观性。
2、 在认识论方面,明清之际的经世致用觉和传统相互唯物论的知行观与西方实验 科学、逻辑学(德、法国)等经验唯物主义、唯理主义相结合,在反宋明道学上发展到新阶段。
3、 在发展观方面,继承我国优秀的思想传统,保留了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但仍然受到西方资产阶级形而上学哲学的影响。
4、 在人性论方面,中国资产阶级家力图在传统的人性论中输入天赋人权以及博爱、平等、自由之类新内容,从而长度否定“存天理、灭人欲”之类封建教条。
总:体系不成熟,缺乏就应有的理论深度和彻底性。
第一章:鸦片战争以后各种变革思潮的产生
特点:围绕政治和社会展开(龚自珍、魏源、五韬、郑观应(托古改制))、神学异端(洪秀全),哲学上还没有明显的突破。
第一节:大红花自珍、魏源的更法、变古新论
一、 龚自珍的“更法”思想和“心力”说
龚自珍,字一she人,号定庵,浙江仁和(杭州)人,“宣南诗社”成员,代表作<龚自珍全集>―――――丹阳云阳书院
1、 道德集中对腐朽封建制度揭露和批判。
2、 以公羊三世说为理论基础,疾呼“奈之何不思更法(治、衰、乱)三世
3、 更法思想与“立反“顺逆”矛盾观的联系
4、 呼吁更法,找不到依靠的社会势力,基于反抗中世纪的庸人的自我觉醒,结果走向鼓吹主观精神力量的“心力”论。
二、魏源的“变古”新论和“重行说
魏源,字默深,湖南邵阳人――――<默觚>
1、 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矛盾学说。
2、 及而后知,履而后艰的知行学说。
3、 魏源晚年和龚自珍一样,通过夸大“心力”的作用,而进一步陷于佛学唯心主义的网罗。
三、以一二个的思想地位
开经世致用之新风,产生社会批判论和更法的创意,力图摆脱空谈性命之宋明道学,鸦片战争后在近代中国产生了不同的反响,也引起了不同的评价。
第二节:洪秀全的神学哲学理论
历史证明:洪秀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伟大的革命者,思想家,孙中山就曾以太平天国革命的后继者自许,并从洪秀全的反

清斗争中总结了可贵的教训。
一、 斗争中形成的理论<原道醒世训>(正邪、善恶、公私)<原道觉世训>(妖帝对立)<原道救世歌>
二、神学理论中包容的革命辩证法
1、 妖帝对立,(阶级斗争的折射、世间无终古不变之帝政,唯恃势力尔)
2、 天国在人间,(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编)
3、 暴力革命思想(革故鼎新通过暴力)
三、洪秀全神学哲学理论的历史作用
重人力与把皇上帝看成异己之最高主宰的神秘力量的矛盾,
皇权与神权相通(政权的神权印记)
总之:洪秀全的神学哲学理论,具有深刻的自我否定的两重性,他的革命民主中包容着封建落后性,平均平等思想中包容着封建特权意识,可贵的辩证法的转化观中包含着形而上学的同一性。所以太平天国的神学哲学理论虽然起过屐群众起来斗争的作用,但不可能领导农民取得胜利,不可能为广大民众指明真正出路,但其把农业的社会主义乌托邦、企图在小农经济基础上通过平均分配来消除剥削和压迫,乃至消灭私有制作出偿试。

第三节:早期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潮
第一阶段(70S-80S)酝酿时期,代表:马建忠、薛福成、王韬
特点:1、初步的变法创意(变之必然、商战、主张富民、保护中国商人利益,工商立国)
2、 渐变论的形而上学归宿(变器卫道论)
第二阶段(80S-90S)发展时期,代表:郑观应<盛世危言>、何启<新政真论>
特点:1、批判旧学,讲求西学
2、中学为体,西学为末的形而上学渐进论(折衷主义渐变论),注意与“西学为用”的区别。

第二章:资产阶级的维新运动和康有为的新进货论哲学
第一节:资产阶级维新变法和近代思想解放运动
1998年戊戌变法新兴资产阶级试图登上政治舞台的总演习,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1、 是一次爱国运动
2、 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3、 催生了具有特征的,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机械唯物主义哲学世界观,把我国哲学从相互唯物主义推向近代自然科学唯物主义阶段。(严复的以太-一清之气、康有为的一块大wa斯、谭嗣同的以太-日新)
争论的焦点:
1、 变与不变的两种不同发展观的争论(这是宋明以来辩证法同形而上学两条哲学路线斗争的纽结和发展(进化论)
2、 哲学本体论的近代自然科学化同本体论的道德伦理化的两种自然观的争论(自然科学)
3、 封建网罗的民主思想同蒙昧主义、禁欲主义的争论。这是唯物主义伦理学同唯心主义先验论的争论。(初步民权思想)
总之:历史证明,软弱的中国资产阶级由于没有具备实行全面变革的物质条件,投入充分的理论准备,不可能建立独立的哲学体

系,去进行反对封建主义、帝国主义的政治思想斗争。
第二节:康有为的新进货论与资产阶级国家模式
康有为,字广厦,号长素,广东南海人。以经学的形式概括了他当时所能掌握的自然科学和西方哲学思想新特点:
1、 在自然观上,他用“wa斯之大块(星云)解释元气及运动,容纳了若干唯物主义观点,但他的基本倾向则以“不忍之心-仁”为宇宙之本,形成人道博爱的唯心主义体系。
2、 在发展观上,他把西方进化论同“变易”思想结合起来,提出了著名的“道可变”的思想,打破了自鸦片战争以来的“器变道不变”的思想局限。为资产阶级变法奠定理论基础。
3、 在人性论上,他把儒家的性善说同资产阶级“民权“说结合起来,形成资产阶级人道博爱思想。
4、 理论是夸张的,手段与方法却则是软弱的。
第三节:康有为调和心、物的元气说
1、 利用自然科学成果,用“电气、星云“解释元气,有唯物主义成份。
2、 又把神秘的“电”联合会为“不忍之心”-仁,以之为宇宙的动力,陷入唯心主义。
第四节、人道博爱哲学(大同书、人类公理)
1、 用资产阶级的人性论反对封建主义的禁欲论。
2、 以“去苦求乐”作为衡量社会政治好坏标准(以不忍之心来救世)

第三章:谭嗣同的泛但论及其哲学体系的矛盾
戊戌变法时期的青年斗士,思想从唯物主义的道器论转变为泛神论的“泛仁论”,是中国资产阶级的一个特殊典型。
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仁学>(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第一节:泛仁哲学的矛盾体系
1、 用“以太”解释物质性的气,有唯物性,但调和唯物唯心之间,提出“以太-仁”观念,有泛神论特点
2、 把精神作用无限夸大,以心力说明以太,结果滑向主观唯心主义。原试图用以太强调气,反而用尽力模糊了以太的物质性,世界观中这种心主宰物的哲学倾向,恰好是资产阶级在现实斗争中那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软弱性的反映。
第二节:唯物主义感觉论和神秘主义顿悟论的矛盾
他的认识论同样具有矛盾的特征,从“无所往而非实”,承认感觉是认识的出发点转向主张佛学“空理之精”的“顿悟”,强调“贵知不贵行”,陷入神秘主义认识论。
1、 基于感觉论,对宋明道学宣扬的封建名教展开批判。(蒙昧时代)
2、 基于对感性认识相对性的夸大,由相对主义的怀疑论走向了神秘主义的顿悟论(转识成智)
第三节:“异同攻取”的对待思想与“相爱相成”的中庸思想的矛盾
主变思想反映在历史辩证法方面(民权代君统)
相爱相成,贵乎中的调和矛盾的形而上学(继承

王夫之“天地之化日新”,认为“新而又新”是事物普遍法则(仁以通为第一要义);微生灭,异则相攻,同则相取)

第四章:严复“质力相推”的机械唯物论和“物竞天择”的进化论思想
严复,原名宗光,字几道,自称“天演祖哲学家”,福建人,翻译<天演论><原富><法意>,提出以太-一清之气说宇宙观,同时,在天津创<国闻报>,1897<原强><救亡决论><辟韩>影响重大。
第一节:具有机械唯物主义特征的自然观

牛顿力学+达尔文进化论和无神论+康德星云说,导向机械唯物主义特征的自然观,奠定中国资产阶级哲学的理论基础。
1、 引用牛顿力学运动法则,论证世界是物质自身的运动,否定了神造说(气-星云-以太)
2、 严复根据进化论观点,论述人类生命起源是一个自然过程,否定上帝创世说
3、 对康有为“保教”的新宗教思想提出不同观点。
4、 把人类社会运动也看成机械性的物质运动,从而抹杀物质运动特殊性与多样性,拒绝谈哲学基本问题,陷入不可知论。
5、 是资产阶级哲学奠基人,标志着从朴素唯物主义向近代哲学形式转化。
第二节:有唯物主义经验论特征的认识论
以西方自然科学为基础研究人类认识的矛盾运动,基本上是唯物主义经验论者,同时又导致不可知论。
1、 依洛克“白板说”,坚持认识来源于经验,这个唯物主义认识路线的基本命题。
2、 把一般的推理提高到对封建主义的批判(旧学、宋学、考据学、辞章之学)
3、 不可知论的结论(重视读“无字之书”)
第三节:具有进化论特征的历史观
提出“争天而胜天”与恃人力的观点,发展了古代“制天命而用之”“天人交相胜”的唯物主义思想
1、 公开声明支持达尔文进化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中自觉接受以自然科学为前导的哲学路线。
2、 “尊民叛君”的民主思想(力今胜古)
3、 进化论的局限性(将社会发展归为力、智、德的发展)

第五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高涨,科学无神论和资产阶级哲学诸流派的传入
第一节:民主革命的高涨和理论战线的论争
(1898戊戌变法失败、1900义和团失败、1905中国同盟会成立、民报与新民丛报)
一、 骤变与渐变论的论争
1、1905-1907年全国大论争,深入到哲学世界观及思想领域,成为辛亥革命的哲学导言。
2、批孔革天与尊孔立教的论争
3、如何对待群众动力(支持与反对)
第二节:科学和近代无神论思想的传播
特点:与近代西方自然科学知道相结合,有战斗气息,教育群众,揭露外国殖民主义在中国宣扬的基督教神学反动本质。
总之:突破朴素唯物主义,达

到近代水平,是认识史上一飞跃,同时,与反帝反封建实践相结合,意义重大。
第三节:西方近代唯心主义哲学的传入
严复:译斯宾塞<群学肄言> 黑格尔<述黑格尔唯心论> 穆勒<名学>
章太炎:费希特+尼采
王国维:“今日之最亟援引世界最进步之学问”学者,译康德<纯粹理性批判>
软弱性,未能未完成哲学启蒙的历史作用。
第四节:无政府主义的一度泛滥(中际工运中小资的思想)
1905-1908形成三派(行动派(个人恐怖活动)、无政府主义虚无派(四无)、绝对平等派(权力财产)人类均力说),最终失败。

第六章:章太炎早期唯物主义“排天说”和后天的佛教唯识论
第一节:张太炎的政治生涯和哲学转折
反封建斗士,革命派理论家和资产阶级运动总结者,其哲学体系前后矛盾,体系复杂,从早期崇信自然科学的唯物主义“排天”说转化为后期佛学唯识宗的唯心主义新宗教,是资产阶级革命派中较为独特的类型,反映了中国广大农民有联系的民族资产阶级两重性。
一、 曲折的政治经历
章太炎,初名学乘,字枚叔,号太炎,浙江余杭人,封建学者到支持者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者到儒宗与政治保守派。
二、矛盾的哲学体系<yan书>
1、 以太-原子论的宇宙观和概念抽象之用的唯理论
2、 心-识体系的认识理论(佛教唯识+叔本华+尼采唯意志论)
3、 历史观上的俱分进化论。
第二节:时期唯物主义的“排天”说和唯理论
一、“阿屯以太”以排天排帝
早期的章太炎,坚持和发展中国传统的唯物主义天道观
特点有:1、尊重历史自觉把荀况、王充、范缜、王夫之等尊为自己先驱,取其合理内核。
2、放眼世界,认真演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以之扬弃古代“天为积气”的直观认识。
接受哥白尼日心说,物质性以太是宇宙万物基始,并对基督教与谭嗣同的“以太心力”说展开批判,论证人的精神是人体固有物质性,精神不能离开人体而独立存在,用生物化学否定了神存在,发展了古代“神灭论”。
二、唯物主义的唯理论,继承荀况“征知”,用近代自然科学的感觉来源于物质论证,批判颜元的狭隘经验论,有唯理论倾向。
通过“譬称”(比较推理)到概念(大共名)(触、作意、受、想、思)但否认感性认识的可靠性。
三、反映时代精神的学术史观
沿顾炎武,“六经皆史”,主张(字字征实,不蹈空言,语语心得,不因成说)打破调和附会的学术风气,以齐物会通中西梵华。
第三节:“物竞天择,与俱分进化”的矛盾思想
阐述了“疆力以与天地竞”的新堪天思想
1、 接受细胞学说<菌说

>,说明细胞是生命的开端与进化的基础(自然界、人类进化史)
2、 承认“时势”反天命,强调人类群体在自然与社会的能动作用。
3、 俱分进化,善恶,苦乐同时进化,走向取消进化,取消资本主义物质文明的虚无主义(五无),反映中国宗法农民的狭隘意识及其对资产阶级革命的幻灭感和对资本主义剥削与竞争的恐惧感,有深刻社会根源。
第四节:唯我主义与悲观主义的宗教归宿
用宗教发起信心,增进国民之道德。 以佛教唯识宗为基础。
依自不依他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走向唯心主义与悲观主义宗教归宿。
八识(耳、口、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识(种子识、万物本源))
反有神论,糅合西方资产阶级与佛教创出以阿赖耶识为中心的宗教哲学。
依自不依他的哲学(以勇猛无畏治怯懦心,以头陀净行治浮华心,以憔悴唯心独尊去猥贱心,以此宗教为革命动力,凭借个人主观精神进行战斗。)

第七章:总结中国近代民主革命运动和哲学启蒙运动的孙中山哲学
第一节:孙中山的一生
民主革命先行者,领导辛亥革命,提出孙文学说(知行观、历史观、社会革命论、旧三民主义及新三民主义)
孙中山(名文,字逸仙,号德明(中山樵),广东香山县人。
一、 从改良到革命(上书、兴中会、起义、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民族主义、反满政府、无把帝要求,民权主义推翻封建专制、是政治革命之根本,民生、平均地权),1911年辛亥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二、从革命实践到革命理论<建国方略>(孙文学说、实业计划、民权初步)哲学方面重点是“知难行易说”。
三、从旧三民主义走向新三民主义(联俄、联共、扶助农工)平均地权(农民土地和平解决),反帝,发展经济。
第二节:以近代自然科学为基础的唯物主义宇宙观
(以太-星云物质观与细胞-生元生命发展观,著名的民生史观、社会历史观(资产阶级革命理论的完成形式))
一、 以太-星云说的宇宙演化论
1、 进化三阶段(物质、物种、人类),把古代气一无论引向以初评科学为基础的近代唯物论。
2、 细胞-生原说的生命发展观(机械唯物论、体用关系、物质精神关系,有夸大精神作用的倾向,“心之成败的良知论)
3、 战斗的无神论(民主、科学,反迷信、把专制、无帝王思想,其思想的精华部分)
第三节:重视革命理论作用的知行学说(提出知难行易,有针对性,有理论意义)
一、 知、行范畴的新内容
1、 认识对象应该是整个宇宙,方法观察(科学)+判断(哲学),唯物主义可知论
二、知行关系问题的新论证
1、 社

会发展三阶段,草昧进文明(不知而行、行其所不知而致其知)、文明再进文明(行其所不知而致其所知、行而后知)、科学发明后(知而后行、真知特识自然力与人力关系是“人事胜天”),进而经济上分工专职,推演出“分知分行”的形而上学(人分先知先觉、后知后觉、不知不觉)
三、重视理论作用的“知难行易说”
如何重视革命理论与自觉实践之<心理建设>
重视革命理论的指导实践作用(能动、积极),但夸大为人类普遍规律、有严重缺点。
没看到群众之实践作用,理论上同天才论妥协,形而上学的割裂性。
第四节:民生史观(历史观二元论)
一、 民生史观的合理因素(1924年新三民主义,以民生史观为重心)
1、 民生指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
2、 提出“经济革命-社会革命的课题(吃饭是第一个重要问题,穿衣第二)
3、 现实出现问题,人感情、道德出发考察,并提出分配问题,
4、 平均地权(耕者有其田,节制资本、发展资本主义物质文明(经济政治并举,反帝(关税))
5、 总之,首创民生重心,从经济生活找历史动力,论证君权到民权的不可逆性。
二、发生史观的根本局限
1、 看到工人创造社会财富,看到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不合理会引起阶级斗争,但反对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认为其斗争是社会发展动力说是倒果为因,民生才是因
2、 从抽象人性认出发,提出一整套以“互助原则”为基础的社会进化论“物种以竞争为原则,人类以互助为原则”
3、 提出避免“阶级斗争的”“无痛苦的分娩”,是主观社会主义空想。
4、 把社会经济发展归结为人类“求生存”的愿望,是决定经济、政治的根本,陷入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唯心史观。(应该是生产方式决定生活要求,不能单纯归之于自然人性)
5、 在关于国家性质问题上,局限于资产阶级的国家观,抹杀国家的阶级属性。
6、 对人民群众问题上,其英雄史观的阶级偏见更突出(三类人),以生产的分式为基础,经引申夸大为理论与实践的分工工,陷入形而上学唯心主义。
7、 总之,揭示孙中山的“民生史观”的实质是二无论是唯心论,并不能主此否认其光辉必。

第四编:封建社会后期阶段(北宋至明中叶)哲学的发展
绪言:
1、 封建经济高度成熟
2、 皇权专制极度强化(阶级结构新特点)
3、 宗法制旧传统形成历史惰力(官品拜物教、社会矛盾新变化)
4、 时代特征(成不可变到新故相除)+自身逻辑进程(起分转合、佛老+儒家伦理、思辨的唯心主义道学)

第一章:道学唯心主义的产生(周

敦颐的太极图说、邵雍的先天向数学、二程的义理学说)
第一节:周敦颐的太极图说
1、 无级而太极的的本体论(有而非物,无而非定。(太极)无级-阴阳二气-五行-万物)
2、 物则不通,神妙万物的动静观(物之则互不通,神(精神性的推动力)来妙万物,外因论)
3、 主静立人极的伦理观(结果产生“得其秀而最灵的人”,“而天下之从,本于一人”;一静一动,掌握了化生万物的枢几,使一切在其下妙合而凝,变化无穷;人有情感、欲望,故需定(存天理)、主(主静以灭人欲)、立(立诚)。(推一理二气五行之分合,以纪纲道体之精微)
第二节:邵雍的象数学(<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
1、 合一衍万的先天象数学(神生数、数生象、象生器;上识天时,下尽地理,中尽物情,通照人事的先验象数学)
2、 元会运世的宇宙循环论与皇帝王霸的历史退化论(30(世)*12(运)*30(会)=元,三皇、五帝、三王(以功劝民)、五作(以力率民)
第三节:二程的义理之学(洛学<二程全书>)
一、 惟理唯实的本体论
1、 为了强调实有其本(气化对,气本错)
2、 为了强调实有其体(实有非象,本无而不空)
3、 为了强调实有其用
二、格物致知的认识论
1、 关于内外关系问题(格物=穷理,物我一理,合内外于道)
2、 至于知行关系问题(重知轻行)
3、 关于理欲关系问题(性即理也,气禀之性,涵养需用敬)
三、物必有对,物极必反的辩证法因素及其形而上学归宿
礼是一个序,乐是一个和,强调矛盾统一性,矛盾和谐论,统之以一,约之以理。
第二章:王安石的唯物主义道气一元论:
第一节:道气一无的宇宙衍生论
1、 太极与道即气的新规定(道有体有用,“朴”,体为元气之不动,用为冲气运行于天地之间)
2、 阴阳生五行的新论证(从形式看,五行为天之所命万物者也。从阴阳运动来具体解释五行所以具有不同特性的原因。(水火木土金)
第二节:道立于两的辩证发展观
1、 五行“往来于天地之间而不穷”(第一次对五行之“行”作出哲学规定,达到物则自通,神乃不妙的效果,重行尚动)
2、 五行皆各有耦(道立于两,成于三,而变于五,耦即“对”,内部矛盾)
3、 五行的生克变化(道,万物所以由之也;命,万物所以听之也。相生相继,相克相治,变为引起质变,化为湿度,外形等的变化,变化的条件性)
4、 天道尚变,新故相除的历史观(关于常与变、关于因与革,关于新与旧)
局限性:道气一元论和矛盾观不彻底。强调人为,又承认有“非人力之所及”的“天之所

命”,承认事物运动发展,但强调“静为动之主”,承认事物矛盾对立,但强调兼忘可以“无对于天地之间”。此这其阶级力量地位与所接受的哲学遗产所决定。

第三章:张载的唯物主义气化论
张载,字子厚,北宋长安人,世称横渠先生,创学派称“关学”(北宋五子之一)注重研究现实,学以致用的精神,结合自然科学新成就。代表作<正蒙><张子全书><易说>等
第一节:虚空即气的唯物主义自然观
1、 对玄学、佛学世界观的揭露(批佛老,无、有,心法起灭天地,虚、实皆气之形态)
2、 对太虚即气的论证(凡有皆象,凡象皆气,万物、太虚皆气。但提出以本为精,以物以粗,形而下才不足与言的唯心倾向)
3、 对天道神化的解释(天指宇宙总体,自然界,道为气运行之不变之性,气化是变化而一尘不灭的物质运动过程,神,天德;化,天道,德其体,道其用,神化即气化,用以强调阴阳二气运动变化的微妙性和能动性。神化规律有客观性和可知性,但天之良能,非人能,故大百位天德,然后能穷神知化。)
第二节:一物两体的朴素辩证法
1、 动心有机、动非自外的内因论(机就是事物运动的内在动因,也就是气所固有的神,二端相感是事物产生和变化的内因,比柳宗元自动自休自峙自流更深刻)
2、 一故神,两故化的矛盾观(两是矛盾对立性(对、反、仇),一是统一性(和而解),化(渐变)、变(突变),变化的外部性,未深入到事物内部自我否定的质变)
第三节:内外之合及合内外于耳目之外的认识论(针对佛教认识论)
1、 有识有知,物交之客感(来源外物、主体有感,何以尽物,则欲尽心)
2、 德性所知,不萌于见闻(认识还有天德良知的层次,能够合天心,因而能穷神知化,来源于道德修养,其达到的境界是与天为一,导源与对认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对立。)
3、 局限性原因:认识根源:混淆物质现象与精神现象的差别性,对自然气化过程的运动泉源的神妙万物的倾向,人性论上的气质之性与天地之性的区分而导出圣人神而生知。阶级根源,中小地主阶级的两重性。

第四章:朱熹的客观唯心主义理学体系
周敦颐的太极说+邵雍的象数学+二程的义理之学+佛教华严的“理说无碍”说得出理学,即理是本,理为主,对理气关系的唯心主义论证
第一节:理本气末的唯心主义本体论
一、理是本,理为主――对理气关系的唯心主义论证
1、 理是什么(无形而有理的纯逻辑存在)
2、 理气相依实质是什么(主从关系,在理在物看)
3、 理在气中的实质是什么(外在于气中(水与珠的比喻)

4、 理气相依,理在气中的观点能否回避理气孰为先后的问题(不能)
二、理一分殊――对一多关系的形而上学割裂(水月的比喻)
第二节:理主动静的唯心主义辩证法,定位不易的思想体系
一、 理生万物的发展史
二、一生两的矛盾观(交易与变易)
三、定位不易的循环论,元(万物之始)、亨(万物之长)利(万物之遂)、贞(万物之成)
第三节:格物穷理的唯心主义认识论
一、 万理具有一心(言物,则理自在,自是离不得,在物之理=在已之理,从而得出主观=客观,心包万物,万理具于一心)
二、穷理通过格物(须经历过方得,自在之理,认识可一次完成)
三、力行首在致知(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知行伦理化)
第四节:理欲对立的唯心史观(天理人欲、理气之辩)
一、 不和乃和的封建等级观(气禀说,差等和谐论)
二、革欲复理的封建人性论(革欲复理的必要性与可能性,道心为主,人心(欲)从命,性者,心之理,情者,性之动,心者,性情之主)
三、尊王同霸的奴化历史观(以帝王心术好坏为标准)

第五章:陆九渊的主观唯心主义心学
思孟+禅宗+程颢心即理导出心即理,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的体系。
第一节:心即理的主观唯心主义宇宙观(解决理气关系的唯心主义路线)
一、 化气为理(阴阳即是开而上者,则道气皆为理,回避理气关系问题)
二、以数释理(奇变主生,二、三、五、十,数即理)
三、容理于心(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夸大主观能动性)
第二节:切已自反的先验主义认识论(心即理,万物森然与天地间)
一、 发明本心(本心即真理,切已自反,改过迁善,先立乎其大者(本心))
二、剥落物欲(存心去欲,不同意天理人欲相异,上“减担”的格物法(格学问意见带来的物欲))
第三节:朱熹、陆九渊的异同及其争论的实质
鹅湖之会:认识论之争(格物致知)
书信往来:本体论之争(无极太极)

第六章:陈亮、叶适重事功的唯物主义哲学
陈亮,字同甫,世称龙川先生,<龙川文集>。
叶适,字正则,世称水星先生,<水心文集>。
政治上:改革内政,联合抗金。经济上,农商一事,扶持商贾。思想上,实事实功。
第一节:陈亮的哲学上(功利之学)
一、 盈宇宙者无非物的唯物主义世界观
1、 揭露唯心主义危害(懒)
2、 肯定盈宇宙间无非物(肯定道物的关系)
3、 指出事物法则依物而生。
4、 扶正了一多关系(一人之身,百工之所备)
二、明于事物之故的唯物主义认识论
1、 关于认识标准(主观符合客观)
2、 认识

来源,以实用为基础。
3、 认识目的(实事实功的实现
三、勉强行道大有功的功利主义(对理欲,社会历史观的评论,人欲不可除,天地常运而人为常不息。)
总:宇宙间无非物,日用间无非事,那就要明于事物之故以奏实事实功之效。
第二节:叶适的哲学思想(对哲学遗产的继承与批判)
一、 物之所在,道则在焉的唯物主义世界观
1、 强调事物的多样性及其统一性(以物为本)
2、 沿用中庸之道的古老命题,发挥一两相济的矛盾统一思想进一步解释了事物的多样性及其统一于物质性的内在原因。
3、 用一两相济的矛盾观论证以物为本的自然观对太极作唯物主义新解(无太极,本有,物不同则极不同)
二、弓矢从的的唯物主义认识论(格物致知的认识新论)(以物用的原则与我为我发的能动性相结合的原则)

第七章:五守仁对陆九渊主观唯心主义“心学的发展
王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被封“新建伯”,目的为“扫荡心腹之寇,以收廓清平定之功”继承孟子良知学说,发展陆九渊心即理思想,批判朱熹理学,完善心学体系。
第一节: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主观唯心主义世界观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宇宙观,致良知的认识论、知行合一的动机论,强调用妹妹道德的自觉修养去规范行动。
一、 意之所在便是物
1、 从身、心关系问题入手,把心夸大成既是耳目口鼻的主宰,也就是一节认识的基础。
2、 从心可以支配感觉器官,并使人具有意念和知觉能力这一点开始 ,把心的能动作用一步一步地扩展到心与物的关系问题。(意必着物,意之所用必有其物,物即事,有是意即有是物,进一步夸大为意在物先)
3、 寄生于认识的能动性,把“吾心”中的一点“灵明”发动起来,就产生了感应之几的“妙用”,实现心物妙合而凝。
4、 总之,无心外之物,物是“良知民用流行”的结果,它存在,变化于良知主宰的“感应之几”中。主这样,从彻底的唯心主义观点解决了心物关系问题。
二、理也者,心之条理也(不外乎一贞,即至诚)
第二节:致良知的主观唯心主义认识论
一、 良知之外别无知
1、 关于认识对象(良知的外化)
2、 关于认识的能力(知是心的本体,心自然会知)
3、 关于认识的过程(否认有见闻之知的必要)
二、良知是尔自家的准则 (把伦理标准移植到内心,转化为吾心之良知,作为认识标准)
三、只好恶,就尽了是非(吾心之好恶便是是非,把忠孝的自然明觉之理化为真诚恻怛之情,付诸真切笃行之行)
第三节:知行

合一的主观唯心主义动机论
一、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以心为基础的明觉精察是心的认识深度,真切笃实是心的感情深度。即知行合一以个人思想和感情为基础)
二、一念发动入便是行(阶级性,防于未萌之先,而克于方萌之际,要求在胸中点燃一盏“良知”之灯,主静慎动(陈)、主敬立诚(二程)、操存涵养(朱熹)、切已自反(陆)总称为去人欲,存天理)
第四节:王守仁“心学”的历史地位
宋明道学经太极说到程朱理学,朱陆之争到王守仁心学走到逻辑终点,并为以后分化出异端,走向反面,为明清启蒙思潮举起准备理论条件。
王心学被誉为:即知即行,即心即物,即动即静,即体即用,即工夫即本体,即上即下,无之不一。体系内部矛盾导致王学的分化。
1、 在心物关系、心理关系上,提出“物即事,心即理,从而夸大心的作用,走向唯我论,又走向泛神论,从中分出心无体,以万物感应之是非为体的唯物论倾向与泰州学派的感性活泼的学派。
2、 在理欲关系问题上,良知的先验性,使理性化为现实的感性,化理为情,以情入理,到泰州学派的率性而行,好货好色的童心,及颜元的制欲非体仁的自然人性论,为明明启蒙思想家用人文主义反对僧侣主义的斗争创设了理论前提。
3、 和朱熹一样,在知行问题上,提出的知行合一说有两重性,一是销行以归知,二是强调了知的指导作用,(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发展到泰州学派的“布衣造命、易命,再到王夫之的”用加乎境,心交于物,知行并进而有功的唯物主义认识论体系。
4、 王的心学作为道学唯心主义逻辑发展的终点,以不能自解的内在矛盾孕育着自我否定的契机,也就预示着由王学的分化必将出现新的哲学启蒙。

第三编:封建社会前期阶段(秦汉至隋唐)哲学的发展
绪言:以唐末黄巢起义为樗,可以划分为和后期两大阶段,这一时期的哲学运动也与历史同时相应地表现为一个有起有落,首尾相应的思想发展圆圈。我国前其封建社会,在经济关系、阶级结构和社会矛盾等方面,具有区别于后期封建社会的固有的历史特点。
经济方面:土地国有制、豪强地方的大土地占有制和一般地主及自耕农民的土地么有制这三种所有制同时并存。势力互相消涨。(自然科学有所发展)
阶级结构来说:豪门士族与庶族势力的消涨为主要特征,农民起义的表现)
哲学特点:
1、 经历两汉神学,魏晋玄学、南北朝隋唐佛学等发展阶段,但贯穿于其中的哲学斗争,则主要是围绕着“天人关系”这个中心问题而依次展开。以“一人关系”为中心所展开的辩护神

权和批驳神权的两条基本路线的斗争,以及由此派生的一系列哲学问题的争论和探索和主要内容。
2、 这一时期的哲学认识的矛盾发展,储存于一定的经济政治条件,有其固有的逻辑进程;通过问题的提出,范畴的衍变,矛盾的展开,到争论的总结,表现出特定历史阶段的哲学认识中国话前进的规律性。
3、 董仲舒提出的“天人相与之际”的“可畏”的难题,经过八个世纪哲学上两条路线的斗争、转化、扬弃、发展,终于在刘禹锡的“天与人交相用、还相用”的学说中得到了基本上是可喜的回答。
4、 前期封建社会中哲学发展的圆圈,以刘禹锡的<天论>在更高的理论思维水平上向荀况的<天论>复归千结束。而韩愈,他的天命观的旧调被屈于刘、柳,而他的道统的新创以及同间、柳合力推动的古文运动,则预告了宋明道学举起的必然。
第一章:秦汉之际的哲学思潮
第一节:秦及汉初新兴地主阶级建立封建统治思想的理论准备
从独尊法家,到<吕氏春秋>,到黄老之学的新道家,到儒道到黜到思想上互相,学术路线上各有承继,形成了新的道家、新法家、新儒家(公孙弘)。
第二节:汉初黄老之学的唯物论
一、 汉初黄老“无为”思想
1、 代表人物有陆贾、盖公和司马谈
2、 理论要点为:在对待外物上,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在名实上,要求名符其实,在形宰关系上,凡人所生者神也,所托者者形也。
二、<黄老帛书>中的哲学思想(<黄帝书>、<老子>)
1、 帛书论述了“道”的根本性质是“虎同为一,恒一而止”,“人皆用之,莫见其形。道作为规律,是不见的,寓于虚而普遍起作用,守恒而稳定。
2、 强调了“道“的客观必然性,认为道之行也,由不得已。并由此提出”执道、循理、审时、守度的思想。
3、 以“凡论必以阴阳明大义”为纲,阐述了朴素辩证法的矛盾观,并富有特色地提出了以柔克刚的守雌节的思想。
第三节:贾谊政论中的辩证矛盾观
贾谊是秦汉之际远继荀、韩,取吸儒、道而订“案之当今之务”的新法家的思想代表。其代表思想主要从<过秦论>中体现出来。
1、 总结秦亡的原因(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2、 将矛盾分为主要矛盾与非主要矛盾,并用相应的方法来解决。
3、 <鹏鸟赋>中提出的宇宙观(宇宙是什么,宇宙中的是怎样变化的?永恒变化的动力源泉是什么?)属于朴素唯物唯法形态
第二章:汉代正宗神学的奠基者董仲舒思想产生的哲学思想
第一节:董仲舒思想产生的社会条件
1、 适应封建大一统政治局面的形成,提出了封建统治者应当积极有为,全面更化的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