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4 等腰三角形与二次函数的分类讨论问题(解析版)

专题04 等腰三角形与二次函数的分类讨论问题(解析版)
专题04 等腰三角形与二次函数的分类讨论问题(解析版)

专题04 等腰三角形与二次函数的分类讨论问题

1、如图,二次函数y =ax 2+bx +4的图象与x 轴交于A 、B 两点(点A 在点B 的右侧),与y 轴交于点C ,点A 的坐标为(2,0),它的对称轴是直线x =﹣1. (1)直接写出点B ,点C 的坐标. (2)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3)若点P 在x 轴上,且△PBC 为等腰三角形,请求出线段BC 的长并直接写出符合条件的所有点P 的坐标.

【答案】(1) B (-4,0),C (0,4);(2) y =﹣1

2x 2

﹣x+4;(3)BC=4√2 ,P (0,0)或(﹣4+4√2,0)或(﹣4﹣4√2,0)或(4,0).

【解析】(1)解:由对称轴是直线x=-1,点A 坐标为(2,0),以及二次函数y =ax 2+bx +4,易得B (-4,0)C (0,4) (2)根据题意得, {

4a+2b+4=0

-b

2a

=-1

, 解得,{

a=-1

2

b=-1

∴二次函数的解析式y =﹣1

2x 2

﹣x+4; (2)由(1)得B (﹣4,0),C (0,4),

∴BC=√(-4)2

+42=4√2;

设P(m,0),

∵B(﹣4,0),C(0,4),

∴BP2=(m+4)2,CP2=m2+16,

∵△PBC是等腰三角形,

∴①当BP=CP时,

∴(m+4)2=m2+16,

∴m=0,

∴P(0,0)

②当BP=BC时,

∴(m+4)2=32,

∴m=﹣4±4√2,

∴P(﹣4+4√2,0)或(﹣4﹣4√2,0)③当CP=BC时,m2+16=32,

∴m=4或m=﹣4(舍去),

∴P (4,0),

即:符合条件的所有点P 的坐标为P (0,0)或(﹣4+4√2,0)或(﹣4﹣4√2,0)或(4,0). 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抛物线与x 轴交于A ,B 两点,与y 轴交于点C ,直线l 经过坐标原点O ,与抛物线的一个交点为D ,与抛物线的对称轴交于点E ,连接CE ,已知点A ,D 的坐标分别为(-2,0),(6,-8).

(1)求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并分别求出点B 和点E 的坐标;

(2)试探究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F ,使≌,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F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若点P 是y 轴负半轴上的一个动点,设其坐标为(0,m ),直线PB 与直线l 交于点Q .试探究:当m 为何值时,是等腰三角形.

【答案】(1);B (8,0);E (3,-4); (2)()或();

(3)或. 【解析】

解:(1)抛物线经过点A (-2,0),D (6,-8),

2

8y ax bx =+

-FOE ?FCE ?OPQ ?2

1382

y x x =

-

-34

-34+-8

3-323

-

2

8y ax bx =+-

解得 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为 ,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 又抛物线与x 轴交于A ,B 两点,点A 的坐标为(-2,0). 点B 的坐标为(8,0)

设直线l 的函数表达式为.

点D (6,-8)在直线l 上,6k=-8,解得.

直线l 的函数表达式为 点E 为直线l 和抛物线对称轴的交点.点E 的横坐标为3,纵坐标为, 即点E 的坐标为(3,-4)

(2)抛物线上存在点F ,使≌.点F 的坐标为()或() (3)分两种情况:

①当时,是等腰三角形.

点E 的坐标为(3,-4),

过点E 作直线ME//PB ,交y 轴于点M ,交x 轴于点H ,则,

428036688a b a b --=?∴?+-=-?123

a b ?

=???=-?2

1382

y x x =

--221125

38(3)222

y x x x =

--=--3x =y kx =4

3

k =-43

y x =-

4

343

-

?=-FOE ?FCE

?34

-34-OP OQ =OPQ

?5OE ∴==OM OE

OP OQ

=5OM OE ∴==

点M 的坐标为(0,-5).

设直线ME 的表达式为,

,解得, ME 的函数表达式为, 令y=0,得

,解得x=15, 点H 的坐标为(15,0)

又MH//PB ,,即, ②当时,是等腰三角形.

当x=0时,,点C 的坐标为(0,-8), ,

OE=CE ,,

又因为,,, CE//PB

设直线CE 交x 轴于点N ,其函数表达式为,

,解得, CE 的函数表达式为,令y=0,得, ,点N 的坐标为(6,0)

CN//PB ,

15y k x =-1354k -=-11

3

k =

1

53

y x =

-1

503

x -=OP OB

OM OH

=8515m -=83m =-QO QP =OPQ ?2

13882

y x x =

--=

-5CE ==12∠=∠QO QP =13∠=∠23∠∠=28y k x =-2384k -=-243

k =

483y x =

-4

803

x -=6x =

, ,解得 综上所述,当m 的值为或时,是等腰三角形.

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抛物线y=ax 2

+bx-8与x 轴交于A ,B 两点,与y 轴交于点C ,直线l 经过坐标原点O ,与抛物线的一个交点为D ,与抛物线的对称轴交于点E ,连接CE ,已知点A ,D 的坐标分别为(-2,0),(6,-8).

(1)求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并分别求出点B 和点E 的坐标;

(2)若点P 是y 轴负半轴上的一个动点,设其坐标为(0,m ),直线PB 与直线l 交于点Q ,试探究:当m 为何值时,△OPQ 是等腰三角形.

【答案】(1)y =1

2x 2

-3x -8;B(8,0),E(3,-4);(2)m 的值为-83或-32

3. 【解析】(1)∵抛物线y =ax 2

+bx -8经过点A(-2,0),D(6,-8), ∴将A 、D 两点的坐标代入得{4a ?2b ?8=036a +6b ?8=?8

OP OB

OC ON

=886m -=32

3

m =-8

3-32

3

-

OPQ

?

解得{

a=1

2

b=?3

∴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为y=1

2

x2-3x-8;

(2)需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

①当OP=OQ时,△OPQ是等腰三角形,如解图①,

图1

∵点E的坐标为(3,-4),

∴OE=√32+42=5,

过点E作直线ME∥PB,交y轴于点M,交x轴于点H,

则OM

OP =OE

OQ

∴OM=OE=5,

∴点M的坐标为(0,-5),

设直线ME的函数表达式为y=k1x-5,E(3,-4)在直线ME上,

∴3k1-5=-4,解得k1=1

3

∴直线ME的函数表达式为y=1

3

x-5,

令y=0,解得x=15,

∴点H的坐标为(15,0).又∵MH∥PB,

∴OP

OM =OB

OH

,即m

5

=8

15

∴m=-8

3

②当QO=QP时,△OPQ是等腰三角形,如图,

∵当x=0时,y=1

2

x2-3x-8=-8,

∴点C的坐标为(0,-8),

∴CE=√32+(8-4)2=5,

∴OE=CE,

∴∠1=∠2,

又∵QO=QP,

∴∠1=∠3,

∴∠2=∠3,

∴CE∥PB.

设直线CE交x轴于点N,其函数表达式为y=k2x-8,E(3,-4)在直线CE上,

∴3k 2-8=-4,解得k 2=4

3

∴直线CE 的函数表达式为y =4

3

x -8,

令y =0,得4

3x -8=0, ∴x =6,

∴点N 的坐标为(6,0). ∵CN ∥PB.

∴OP OC

OB

ON

∴m 8=86,解得m =-32

3.

综上所述,当m 的值为-8

3

或-32

3

时,△OPQ 是等腰三角形.

4、如图,已知抛物线2143

y x bx =-++与x 轴相交于A 、B 两点,与y 轴相交于点C ,若已知A 点的坐标为()2,0A -.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求线段BC 所在直线的解析式;

(3)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P ,使ACP ?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符合条件的P 点坐标;若

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214433y x x =-

++;(2)243y x =-+;(3)存在,(2,2)或(2,-2)或(2,0)或(2,1

2

) 【解析】

(1)将点()20A -,

代入21

43

y x bx =-++中, 得:()()2

122403

b -

-+-+=, 解得:43

b =

,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214

433

y x x =-

++; (2)当0x =时,4y =, ∴点C 的坐标为(0,4) , 当0y =时,214

4033

x x -

++=, 解得:1226x x =-=, , ∴点B 的坐标为(6,0) , 设直线BC 的解析式为y kx n =+, 将点B (6,0),点C (0,4)代入,得:

064k n n =+??

=?

, ∴234

k n ?=-???=?, ∴直线BC 的解析式为2

43

y x =-

+,

(3)抛物线的对称轴为()6222

x +-=

=,

假设存在点P ,设(2,)P t ,

则AC ==

AP =

=

CP ==

∵△ACP 为等腰三角形,

①当AC AP == 解之得:2t =±,

∴点P 的坐标为(2,2)或(2,-2);

②当AC CP ==, 解之得:0t =或8t =(舍去), ∴点P 的坐标为(2,0)或(2,8), 设直线AC 的解析式为y kx b =+,

将点A(-2,0)、C (0,4)代入得20

4

k b b -+=??

=?,

解得:24k b =??=?

∴直线AC 的解析式为24y x =+, 当2x =时,2248y =?+=,

∴点(2,8)在直线AC上,

∴A、C、P在同一直线上,点(2,8)应舍去;

③当AP CP

==

解之得:

1

2

t=,

∴点P的坐标为(2,1

2 );

综上,符合条件的点P存在,坐标为:(2,2)或(2,-2)或(2,0)或(2,1

2 ).

5、已知抛物线y=ax2+bx+c经过A(-1,0)、B(3,0)、C(0,3)三点,直线l是抛物线的对称轴.

(1)求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

(2)设点P是直线l上的一个动点,当△PAC的周长最小时,求点P的坐标;

(3)在直线l上是否存在点M,使△MAC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直接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y=-x2+2x+3.(2)P的坐标(1,2).(3)存在.点M的坐标为(1),(1),(1,1),(1,0).

【方法引导】

(1)可设交点式,用待定系数法求出待定系数即可.

(2)由图知:A 、B 点关于抛物线的对称轴对称,那么根据抛物线的对称性以及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知:若连接BC ,那么BC 与直线l 的交点即为符合条件的P 点.

(3)由于△MAC 的腰和底没有明确,因此要分三种情况来讨论:①MA =AC 、②MA =MC 、②AC =MC ;可先设出M 点的坐标,然后用M 点纵坐标表示△MAC 的三边长,再按上面的三种情况列式求解 【解析】

(1)∵A(-1,0)、B(3,0)经过抛物线y =ax 2

+bx +c , ∴可设抛物线为y =a (x +1)(x -3).

又∵C(0,3) 经过抛物线,∴代入,得3=a (0+1)(0-3),即a=-1.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 =-(x +1)(x -3),即y =-x 2

+2x +3.

(2)连接BC ,直线BC 与直线l 的交点为P . 则此时的点P ,使△PAC 的周长最小.

设直线BC 的解析式为y =kx +b , 将B(3,0),C(0,3)代入,得:

303k b b +=??=?,解得:1

3

k b =-??

=?. ∴直线BC 的函数关系式y =-x +3.

当x-1时,y=2,即P的坐标(1,2).

(3)存在.点M的坐标为(1),(1),(1,1),(1,0).

∵抛物线的对称轴为: x=1,∴设M(1,m).

∵A(-1,0)、C(0,3),∴MA2=m2+4,MC2=m2-6m+10,AC2=10.

①若MA=MC,则MA2=MC2,得:m2+4=m2-6m+10,得:m=1.

②若MA=AC,则MA2=AC2,得:m2+4=10,得:m.

③若MC=AC,则MC2=AC2,得:m2-6m+10=10,得:m=0,m=6,

当m=6时,M、A、C三点共线,构不成三角形,不合题意,故舍去.

综上可知,符合条件的M点,且坐标为(1),(1),(1,1),(1,0).

【方法总结】

该二次函数综合题涉及了抛物线的性质及解析式的确定、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等知识,在判定等腰三角形时,一定要根据不同的腰和底分类进行讨论,以免漏解

6、如图①,已知抛物线y=ax2+bx+c的图像经过点A(0,3)、B(1,0),其对称轴为直线l:x=2,过点A作AC∥x轴交抛物线于点C,∠AOB的平分线交线段AC于点E,点P是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设其横坐标为m.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若动点P在直线OE下方的抛物线上,连结PE、PO,当m为何值时,四边形AOPE面积最大,并求出其

最大值;

(3)如图②,F 是抛物线的对称轴l 上的一点,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P 使△POF 成为以点P 为直角顶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若存在,直接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y=x 2-4x+3.(2)当m=

时,四边形AOPE 面积最大,最大值为.(3)P 点的坐标为 :P 1

,),P 2(

,,P 3(

,P 4(

). 【解析】

解:(1)如图

1,设抛物线与x 轴的另一个交点为D ,

由对称性得:D (3,0),

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a (x-1)(x-3), 把A (0,3)代入得:3=3a ,

a=1,

∴抛物线的解析式;y=x 2-4x+3; (2)如图2,设P (m ,m 2-4m+3),

52

75

812352252-12-

∵OE 平分∠AOB ,∠AOB=90°, ∴∠AOE=45°,

∴△AOE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AE=OA=3, ∴E (3,3),

易得OE 的解析式为:y=x , 过P 作PG ∥y 轴,交OE 于点G , ∴G (m ,m ),

∴PG=m-(m 2-4m+3)=-m 2+5m-3, ∴S 四边形AOPE =S △AOE +S △POE ,

=

×3×3+PG ?AE , =

+×3×(-m 2

+5m-3), =-

m 2+m , =

(m-)2+,

∵-<0,

121

2

9212

32152

3252

7583

2

∴当m=

时,S 有最大值是;

(3)如图3,过P 作MN ⊥y 轴,交y 轴于M ,交l 于N ,

∵△OPF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且OP=PF , 易得△OMP ≌△PNF , ∴OM=PN ,

∵P (m ,m 2

-4m+3), 则-m 2+4m-3=2-m ,

解得:

∴P

);

如图4,过P 作MN ⊥x 轴于N ,过F 作FM ⊥MN 于M ,

52

758

同理得△ONP ≌△PMF , ∴PN=FM , 则-m 2+4m-3=m-2,

解得:

; P

,)或(

,); 综上所述,点P 的坐标是:

)或

)或

)或,

). 7

、如图,已知:二次函数y =x 2

+bx+c 的图象与x 轴交于A ,B 两点,其中A 点坐标为(﹣3,0),与y 轴交于点C ,点D (﹣2,﹣3)在抛物线上. (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

(2)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有一动点P ,求出PA+PD 的最小值;

(3)若抛物线上有一动点M ,使△ABM 的面积等于△ABC 的面积,求M 点坐标.

35152-3521+5352

(4)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动点Q,使得△BCQ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点Q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答案】(1)y=x2+2x﹣3;(2)3√2;(3)点M的坐标为(﹣1﹣√7,3),(﹣1+√7,3),(﹣2,﹣3);(4)存在;点Q的坐标为(﹣1,√6),(﹣1,﹣√6),(﹣1,0),(﹣1,﹣6),(﹣1,﹣1).

【解析】解:(1)将A(﹣3,0),D(﹣2,﹣3)代入y=x2+bx+c,得:

{

9?3b+c=0

4?2b+c=?3

,解得:{

b=2

c=?3,

∴抛物线的表达式为y=x2+2x﹣3.

(2)当y=0时,x2+2x﹣3=0,

解得:x1=﹣3,x2=1,

∴点B的坐标为(1,0).

连接BD,交抛物线的对称轴于点P,如图1所示.

∵PA=PB,

∴此时PA+PD取最小值,最小值为线段BD的长度.

∵点B的坐标为(1,0),点D的坐标为(﹣2,﹣3),

∴BD=√(?2?1)2+(?3?0)2=3√2,

∴PA+PD的最小值为3√2.

(3)当x=0时,y=x2+2x﹣3=﹣3,

∴点C的坐标为(0,﹣3).

设点M的坐标为(x,x2+2x﹣3).

∵S△ABM=S△ABC,

∴|x2+2x﹣3|=3,即x2+2x﹣6=0或x2+2x=0,

解得:x1=﹣1﹣√7,x2=﹣1+√7,x3=﹣2,x4=0(舍去),

∴点M的坐标为(﹣1﹣√7,3),(﹣1+√7,3),(﹣2,﹣3).

(4)设点Q的坐标为(﹣1,m).

∵点B的坐标为(1,0),点C的坐标为(0,﹣3),

∴CQ2=(﹣1﹣0)2+[m﹣(﹣3)]2=m2+6m+10,BQ2=(﹣1﹣1)2+(m﹣0)2=m2+4,BC2=(0﹣1)2+(﹣3﹣0)2=10.

分三种情况考虑(如图2所示):

含参数二次函数分类讨论的方法

二次函数求最值参数分类讨论的方法 分类讨论是数学中重要的思想方法和解题策略,它是根据研究对象的本质属性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将对象分为不同种类然后逐类解决问题. 一般地,对于二次函数y=a (x -m )2+n ,x ∈[t ,s ]求最值的问题;解决此类问题的基本思路为:根据对称轴相对定义域区间的位置,利用分类讨论思想方法。为做到分类时不重不漏,可画对称轴相对于定义域区间的简图分类。 ①表示对称轴在区间[t ,s ]的左侧,②表示对称轴在区间[t ,s ]内且靠近区间的左端点,③表示对称轴在区间内且靠近区间的右端点,④表示对称轴在区间[t ,s ]的右侧。然后,再根据口诀“开口向上,近则小、远则大”;“开口向下,近则大、远则小”即可快速求出最值。 含参数的二次函数求最值的问题大致分为三种题型,无论哪种题型都围绕着对称轴与定义域区间的位置关系进行分类讨论 题型一:“动轴定区间”型的二次函数最值 例1、求函数2()23f x x ax =-+在[0,4]x ∈上的最值。 分析:先配方,再根据对称轴相对于区间的位置讨论,然后根据口诀写出最值。 解:222()23()3f x x ax x a a =-+=-+- ∴此函数图像开口向上,对称轴x=a ①、当a <0时,0距对称轴x=a 最近,4距对称轴x=a 最远, ∴x=0时,min y =3,x=4时,max y =19-8a ②、当0≤a<2时,a 距对称轴x=a 最近,4距对称轴x=a 最远, ∴x=a 时,min y =3-a2,x=4时,max y =19-8a ③、当2≤a <4时,a 距对称轴x=a 最近,0距对称轴x=a 最远, ∴x=a 时,min y =3-a2,x=0时,max y =3 ④、当4≤a 时,4距对称轴x=a 最近,0距对称轴x=a 最远, ∴x=4时,min y =19-8a ,x=0时,max y =3 例2、已知函数2()(21)3f x ax a x =+--在区间3 [,2]2 -上最大值为1,求实数a 的值 分析:取a=0,a ≠0,分别化为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根据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的性质分类讨论.

高中数学二次函数分类讨论经典例题

例1(1)关于x 的方程0142)3(22=++++m x m x 有两个实根,且一个大于1,一个小于1,求m 的取值范围; (2)关于x 的方程0142)3(22=++++m x m x 有两实根都在)4,0[内,求m 的取值范围; ⑶关于x 的方程0142)3(22=++++m x m x 有两实根在[]3,1外,求m 的取值范围 (4)关于x 的方程0142)3(22=++++m x m mx 有两实根,且一个大于4,一个小于4,求m 的取值范围. 例3已知函数3)12()(2--+=x a ax x f 在区间]2,2 3[-上的最大值为1,求实数a 的值。

解(1)令142)3(2)(2++++=m x m x x f ,∵对应抛物线开口向上,∴方程有两个实根,且一个大于1,一个小于1等价于0)1(?吗?),即.4 21-++++≥+????? ?????≥+-+<+-<≥≥m m m m m m m m m m f f (3)令142)3(2)(2++++=m x m x x f ,原命题等价于 ???<<0)3(0)1(f f 即? ??<++++<++++0142)3(690142)3(21m m m m 得.421-0)4(0g m 或,0 )4(0???>)(恒成立,求实数a 的取 值范围。 解:(1)0)()(恒成立?.)]([min a x f >又当]1,1[-∈x 时, 5)1()]([min -=-=f x f ,所以).5,(--∞∈a 【评注】“有解”与“恒成立”是很容易搞混的两个概念。一般地,对于“有解”与“恒成立”,有下列常用结论:(1)a x f >)(恒成立?a x f >min )]([;(2)a x f <)(恒成立?a x f )(有解?a x f >max )]([;(4)a x f <)(有解?.)]([min a x f < 分析:这是一个逆向最值问题,若从求最值入手,首先应搞清二次项系数a 是否为零,如果)(,0x f a ≠的最大值与二次函数系数a 的正负有关,也与对称轴

(完整版)二次函数综合题分类讨论带答案.doc

二次函数综合题分类讨论 一、直角三角形分类讨论: 1 1、已知点 A(1 ,0),B( -5,0),在直线y 2 x 2 上存在点C,使得 ABC 为直角三角形, 这样的 C 点你能找到个 2、如图 1,已知抛物线C1:y a x 2 2 5 的顶点为 P,与 x 轴相较于 A 、 B 两点(点 A 在点 B 的左边),点 B 的横坐标是 1.( 1)求 P 点坐标及a的值;( 2)如图 1,抛物线 C2与抛物线 C1关于 x 轴对称,将抛物线C2向右平移,平移后得到抛物线C3, C,3的顶点为 M ,当点 P、 M 关于点 B 成中心对称时,求C,3的解析式;( 3)如图 2,点 Q 是 x 轴正半轴上一点,将抛物线C1绕点 Q 旋转180 后得到抛物线 C,4,抛物线 C,4的顶点为 N,与 x 轴相交于 E、 F 两点(点 E 在点 F 的左边),当以点 P、 N、 F 为顶点的三角形 是直角三角形时,求点Q 的坐标。(2013 汇编 P56+P147)

3、如图,矩形 A’BC’O’是矩形 OABC( 边 OA 在 x 轴正半轴上,边 OC 在 y 轴正半轴上 )绕 B 点逆时针旋转得到的. O’点在 x 轴的正半轴上, B 点的坐标为 (1,3). (1)如果二次函数 y= ax2+ bx+c(a≠0)的图象经过 O、O’两点且图象顶点 M 的纵坐标为 —1.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 (2) 在 (1)中求出的二次函数图象对称轴的右支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POM 为直角三角形 若存在,请求出P 点的坐标和POM 的面积;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求边 C’O’所在直线的解析式.

二次函数(专题)教学设计

二次函数(专题) ——线段问题 【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 1.会用坐标表示线段长度; 2.能解决与抛物线有关的线段问题. 二、数学思考 1.通过用点的坐标表示线段的长度,体现数形结合的思想; 2.体会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 三、问题解决 1.引导学生归纳出解决与抛物线有关的线段问题的方法; 2.通过小组讨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体会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小组合作的重要性. 四、情感态度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敢于发表自己见解的学习习惯.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1.用坐标表示线段长; 2.解决与抛物线有关的线段问题. 【教学难点】用坐标表示线段长. 【教学方法】探究归纳法、讲练结合法、小组合作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案等.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1.已知(,) ,(,)A B --5212,则AB = ; 2.已知(,) ,(,-)C D --1512,则CD = . 一 般地,若 ()(),,, A x y B x y 1122,则当 y y =12时,AB x x =-12; 当x x =12时,AB y y =-12. 【设计意图】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已知点的坐标,可以用坐标求线段的长度.通过观察两点与坐标轴的关系,强调平行于x 轴(或在x 轴上)或者y 轴(或在y 轴上)这一重要前提条件.由两道具体问题的计算推广到一般情况,得出结论,体现了数学由特殊到一般的思想. 二、典例精讲 (一)知识准备 例 如图,抛物线y x bx c =- ++2 14 的图象过点(,)A 40,(,)B --44; (1)求抛物线和直线AB 的解析式; 学生在学案上独立完成,老师在大屏幕上展示解题过程,学生对改、订正. 【设计意图】 复习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的过程,加强学生对坐标与解析式关系的 理解,加深对直线和抛物线图形的认识,为下一环节做准备.通过课件展示,规 范学生的解题过程. (二)问题解决 (2)若点D 是线段AB 上的一动点(不与、A B 重合),过点D 作y 轴的平行线,与抛物线交于点E ,与x 轴交于点C ,设点D 的横坐标为.m

二次函数经典解题技巧

龙文教育学科教师辅导讲义

解:(1)根据题意,得?????+?-?=-+-?--?=. 0405, )1(4)1(02 2c a c a …2分 解得 ? ? ?-==.5, 1c a …………………………3分 ∴二次函数的表达式为542 --=x x y .……4分 (2)令y =0,得二次函数542 --=x x y 的图象与x 轴 的另一个交点坐标C (5, 0).……………5分 由于P 是对称轴2=x 上一点, 连结AB ,由于262 2= +=OB OA AB , 要使△ABP 的周长最小,只要PB PA +最小.…………………………………6分 由于点A 与点C 关于对称轴2=x 对称,连结BC 交对称轴于点P ,则PB PA += BP +PC =BC ,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得PB PA +的最小值为BC . 因而BC 与对称轴2=x 的交点P 就是所求的点.……………………………………8分 设直线BC 的解析式为b kx y +=,根据题意,可得? ? ?+=-=.50,5b k b 解得???-==.5, 1b k 所以直线BC 的解析式为5-=x y .…………………………………………………9分 因此直线BC 与对称轴2=x 的交点坐标是方程组? ? ?-==5,2x y x 的解,解得???-==.3, 2y x 所求的点P 的坐标为(2,-3).……………………………10分 压轴题中求最值 此种题多分类讨论,求出函数关系式,再求各种情况的最值,最后求出最值。 典型例题: 1如图,在梯形ABCD 中,AD ∥BC ,∠B =90°,BC =6,AD =3,∠DCB =30°.点E 、F 同时从B 点出发,沿射线BC 向右匀速移动.已知F 点移动速度是E 点移动速度的2倍,以EF 为一边在CB 的上方作等边△EFG .设E 点移动距离为x (x >0). ⑴△EFG 的边长是____(用含有x 的代数式表示),当x =2时,点G 的位置在_______; ⑵若△EFG 与梯形ABCD 重叠部分面积是y ,求 ①当0<x ≤2时,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②当2<x ≤6时,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⑶探求⑵中得到的函数y 在x 取含何值时,存在最大值,并求出最大值. A D

二次函数七大综合专题

二次函数七大综合专题 二次函数与三角形的综合题

函数中因动点产生的相似三角形问题一般有三个解题途径 ① 求相似三角形的第三个顶点时,先要分析已知三角形的边.和角.的特点,进而得出已知三角形是否为特殊三角形。根据未知三角形中已知边与已知三角形的可能对应边分类讨论。 ②或利用已知三角形中对应角,在未知三角形中利用勾股定理、三角函数、对称、旋转等知识来推导边的大小。 ③若两个三角形的各边均未给出,则应先设所求点的坐标进而用函数解析式来表示各边的长度,之后利用相似来列方程求解。 如图,已知抛物线与交于A(-1,0)、E(3,0)两点,与轴交于点B(0,3)。 (1) 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 设抛物线顶点为D ,求四边形AEDB 的面积; (3) △AOB 与△DBE 是否相似?如果相似,请给以证明;如果不相似,请说明理由。 (2016?益阳第21题) 如图,顶点为A 的抛物线经过坐标原点O ,与x 轴交于点B . (1)求抛物线对应的二次函数的表达式; (2)过B 作OA 的平行线交y 轴于点C ,交抛物线于点D ,求证:△OCD ≌△OAB ; (3)在x 轴上找一点P ,使得△PCD 的周长最小,求出P 点的坐标. x y

考点:考查二次函数,三角形的全等、三角形的相似。 解析:(1 )∵抛物线顶点为A , 设抛物线对应的二次函数的表达式为2(1y a x =+, 将原点坐标(0,0)代入表达式,得1 3a =-. ∴抛物线对应的二次函数的表达式为:213y x =-+ . (2)将0y = 代入213y x =-+ 中,得B 点坐标为:, 设直线OA 对应的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y kx =, 将A 代入表达式y kx = 中,得k = , ∴直线OA 对应的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y x =. ∵BD ∥AO ,设直线BD 对应的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y b =+, 将 B 代入y b = +中,得2b =- , ∴直线BD 对应的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2y x =-. 由2213y x y x ?= -????=-?? 得交点D 的坐标为(3)-, 将0x = 代入2y =-中,得C 点的坐标为(0,2)-, 由勾股定理,得:OA =2=OC ,AB =2=CD , OB OD ==. 在△OAB 与△OCD 中,OA OC AB CD OB OD =?? =??=? , ∴△OAB ≌△OCD . (3)点C 关于x 轴的对称点C '的坐标为(0,2),则C D '与x 轴的交点即为点P ,它使得△PCD 的周长最小. 过点D 作DQ ⊥y ,垂足为Q ,则PO ∥DQ .∴C PO '?∽C DQ '?. ∴ PO C O DQ C Q '=', 25 = ,∴PO =, ∴ 点P 的坐标为(. 二次函数与平行四边形的综合题 7

二次函数分类讨论

二次函数 【复习目标】 1. 掌握二次函数解析式的求解方法——待定系数法; 2. 能灵活应用二次函数的单调性和对称性解决有关问题; 3. 理解二次函数,二次方程,二次不等式之间相互转换的关键; 4. 掌握二次函数值域求解的三种基本类型:定轴定区间,动轴定区间,定轴动区间; 5. 能熟练应用二次方程的实根分布知识解决二次函数中的参数取值范围问题。 【重点难点】 二次函数值域求解中分类讨论;函数中的“换元”思想及如何控制换元的等价性;数形结合思想在二次方 程实根分布知识中的应用。 【典型例题】 例1(1)设二次函数)(x f 满足)2(-x f =)2(--x f ,且图象在y 轴上的截距为1,被x 轴截得的线段 长为22,求)(x f 的解析式。 (2)若定义在[]6,6-上的奇函数)(x f 在[]3,0上为一次函数,在[]6,3上为二次函数,且]6,3[∈x 时, )(x f ≤)5(f =3,)6(f =2,求)(x f 的解析式。 例2(1)已知函数54)(2+-=mx x x f 在区间),2[+∞-上是增函数,则)1(f 的范围是______________ (2)设函数)1(,0)()0()(2+<>++=m f m f a a x x x f 则满足的符号是 . (3)已知函数a x x x x a ax ax x f +=+<>+-=1,),1(12)(21212且若,则)()(21x f x f 与的大小关系 是 。 例3.(1)已知3 1≤a ≤1,若f (x )=a x 2-2x +1在区间[1,3] 上的最大值为M (a ),最小值为N (a ),令g(a )=M (a )-N (a )。 ① 求g(a )的解析式 ② 判断g(a )的单调性并求出g(a )的最小值。

二次函数求最值方法总结

二次函数求最值方法总结-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XX 教育辅导教案 学生姓名 性别 年级 学科 数学 授课教师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 第( )次课 共( )次课 课时: 课时 教学课题 二次函数求最大值和最小值 教学目标 利用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特点,求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教学重点 与难点 含有参数的二次函数最值求解。 课堂引入: 1) 由二次函数应用题最值求解问题引申至一般二次函数求最值问题,阐述二次函数求最值问题 方法的重要性(初高中衔接、高中必修一重点学习内容)。 2) 当22x -≤≤时,求函数223y x x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引导学生用初中所学的二次函数知识求解,为下面引出二次函数求最值方法总结做铺垫) 二次函数求最值方法总结: 一、设)0(2≠++=a c bx ax y ,当n x m ≤≤时,求y 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1、当0>a 时,它的图象是开口向上的抛物线,数形结合可求得y 的最值: 1) 当n a b m ≤-≤2时,a b x 2-=时,y 取最小值:a b a c y 442min -=;y 的最大值在m x =或n x =处取到。 2) 若m a b <-2,二次函数在n x m ≤≤时的函数图像是递增的,则m x =时,y 取最小值;则n x =时,y 取最大值。 若n a b >- 2,二次函数在n x m ≤≤时的函数图像是递减的,则n x =时,y 取最小值;则m x =时,y 取最大值。

【变式训练】 变式1、当12x ≤≤时,求函数21y x x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分析:作出函数在所给范围的及其对称轴的草图,观察图象的最高点和最低点,由此得到函数的最大值、最小值及函数取到最值时相应自变量x 的值. 解:作出函数的图象.当1x =时,1max -=y ,当2x =时,5min -=y . 【例题解析】 例2、当1t x t ≤≤+时,求函数21522 y x x =--的最小值(其中t 为常数). 分析:由于x 所给的范围随着t 的变化而变化,所以需要比较对称轴与其范围的相对位置. 解:函数21522 y x x =--的对称轴为1x =.画出其草图. (1) 当对称轴在所给范围左侧.即1t >时: 当x t =时,2min 1522y t t =--; (2) 当对称轴在所给范围之间.即1101t t t ≤≤+?≤≤时: 当1x =时,2min 1511322 y =?--=-; (3) 当对称轴在所给范围右侧.即110t t +

专题07 二次函数中基于对称轴进行分类讨论及求解函数最值题型(原卷版)

专题07 二次函数中基于对称轴进行分类讨论及求解函数最值题型 ·. 二次函数2 22424b ac b y ax bx c a x a a -??=++=++ ???的最值问题为: (1)当a >0时,当x =2b a -时有最小值,最小值为:244ac b a -; (2)当a <0时,当x =2b a -时有最大值,最大值为:244ac b a -. ·. 当二次函数的自变量取值范围不是全体实数时,需要考虑取值范围与对称轴的关系,再进行求解. 题型一、二次函数函数值的取值范围与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关系 1.(2019·山东潍坊中考)抛物线y =x 2+bx +3的对称轴为直线x =1.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 +bx +3﹣t =0(t 为实数)在﹣1<x <4的范围内有实数根,则t 的取值范围是( ) A .2≤t <11 B .t ≥2 C .6<t <11 D .2≤t <6 二、二次函数对称轴位置不同产生的不同最值问题 2. (2019·浙江台州中考) 已知函数y =x 2 +bx +c (b ,c 为常数)的图象经过点(﹣2,4). (1)求b ,c 满足的关系式; (2)设该函数图象的顶点坐标是(m ,n ),当b 的值变化时,求n 关于m 的函数解析式; (3)若该函数的图象不经过第三象限,当﹣5≤x ≤1时,函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为16,求b 的值. 题型三、二次函数增减性与对称轴的关系 3. (2019·山东临沂中考)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 =x +2与x 轴交于点A ,与y 轴交于点B ,抛物线2(0)y ax bx c a =++<经过点A 、B . (1)求a 、b 满足的关系式及c 的值. (2)当x <0时,若2(0)y ax bx c a =++<的函数值随x 的增大而增大,求a 的取值范围. (3)如图,当1a =-时,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P ,使△PAB 的面积为1,若存在,请求出符合条件的所有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二次函数求最值参数分类讨论的方法(可编辑修改word版)

t t + s 2 s ① ② ③ ④ 二次函数求最值参数分类讨论的方法 分类讨论是数学中重要的思想方法和解题策略,它是根据研究对象的本质属性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将对象分为不同种类然后逐类解决问题. 一般地,对于二次函数 y=a (x m )2+n ,x ∈[t ,s ]求最值的问题;解决此类问题的基本思路为:根据对称轴相对定义域区间的位置,利用分类讨论思想方法。为做到分类时不重不漏, 可画对称轴相对于定义域区间的简图分类。 ①表示对称轴在区间[t ,s ]的左侧,②表示对称轴在区间[t ,s ]内且靠近区间的左端点,③表示对称轴在区间内且靠近区间的右端点,④表示对称轴在区间[t ,s ]的右侧。然后,再根据口诀“开口向上,近则小、远则大”;“开口向下,近则大、远则小”即可快速求出最值。 含参数的二次函数求最值的问题大致分为三种题型,无论哪种题型都围绕着对称轴与定义域区间的位置关系进行分类讨论 题型一:“动轴定区间”型的二次函数最值 例1、求函数 f (x ) = x 2 - 2ax + 3 在 x ∈[0, 4] 上的最值。 分析:先配方,再根据对称轴相对于区间的位置讨论,然后根据口诀写出最值。 解: f (x ) = x 2 - 2ax + 3 = (x - a )2 + 3 - a 2 ∴此函数图像开口向上,对称轴 x=a ①、当 a <0 时,0 距对称轴 x=a 最近,4 距对称轴 x=a 最远, ∴x=0 时, y min =3,x=4 时, y max =19-8a ②、当 0≤a<2 时,a 距对称轴 x=a 最近,4 距对称轴 x=a 最远, ∴x=a 时, y min =3-a2,x=4 时, y max =19-8a ③、当 2≤a<4 时,a 距对称轴 x=a 最近,0 距对称轴 x=a 最远, ∴x=a 时, y min =3-a2,x=0 时, y max =3 ④、当 4≤a 时,4 距对称轴 x=a 最近,0 距对称轴 x=a 最远, ∴x=4 时, y min =19-8a ,x=0 时, y max =3 例 2、已知函数 f (x ) = ax 2 + (2a -1)x - 3 在区间[- 3 , 2] 上最大值为 1,求实数 a 的值 2 分析:取 a=0,a≠0,分别化为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根据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的性质分

专题04 等腰三角形与二次函数的分类讨论问题(解析版)

专题04 等腰三角形与二次函数的分类讨论问题 1、如图,二次函数y =ax 2+bx +4的图象与x 轴交于A 、B 两点(点A 在点B 的右侧),与y 轴交于点C ,点A 的坐标为(2,0),它的对称轴是直线x =﹣1. (1)直接写出点B ,点C 的坐标. (2)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3)若点P 在x 轴上,且△PBC 为等腰三角形,请求出线段BC 的长并直接写出符合条件的所有点P 的坐标. 【答案】(1) B (-4,0),C (0,4);(2) y =﹣1 2x 2 ﹣x+4;(3)BC=4√2 ,P (0,0)或(﹣4+4√2,0)或(﹣4﹣4√2,0)或(4,0). 【解析】(1)解:由对称轴是直线x=-1,点A 坐标为(2,0),以及二次函数y =ax 2+bx +4,易得B (-4,0)C (0,4) (2)根据题意得, { 4a+2b+4=0 -b 2a =-1 , 解得,{ a=-1 2 b=-1 , ∴二次函数的解析式y =﹣1 2x 2 ﹣x+4; (2)由(1)得B (﹣4,0),C (0,4),

∴BC=√(-4)2 +42=4√2; 设P(m,0), ∵B(﹣4,0),C(0,4), ∴BP2=(m+4)2,CP2=m2+16, ∵△PBC是等腰三角形, ∴①当BP=CP时, ∴(m+4)2=m2+16, ∴m=0, ∴P(0,0) ②当BP=BC时, ∴(m+4)2=32, ∴m=﹣4±4√2, ∴P(﹣4+4√2,0)或(﹣4﹣4√2,0)③当CP=BC时,m2+16=32, ∴m=4或m=﹣4(舍去),

∴P (4,0), 即:符合条件的所有点P 的坐标为P (0,0)或(﹣4+4√2,0)或(﹣4﹣4√2,0)或(4,0). 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抛物线与x 轴交于A ,B 两点,与y 轴交于点C ,直线l 经过坐标原点O ,与抛物线的一个交点为D ,与抛物线的对称轴交于点E ,连接CE ,已知点A ,D 的坐标分别为(-2,0),(6,-8). (1)求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并分别求出点B 和点E 的坐标; (2)试探究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F ,使≌,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F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若点P 是y 轴负半轴上的一个动点,设其坐标为(0,m ),直线PB 与直线l 交于点Q .试探究:当m 为何值时,是等腰三角形. 【答案】(1);B (8,0);E (3,-4); (2)()或(); (3)或. 【解析】 解:(1)抛物线经过点A (-2,0),D (6,-8), 2 8y ax bx =+ -FOE ?FCE ?OPQ ?2 1382 y x x = - -34 -34+-8 3-323 - 2 8y ax bx =+-

二次函数中分类讨论问题.doc

二次函数中的分类讨论问题教学目标: 1学生经历课上对简单动点问题的讲解,对简单动点问题的解题方法有初步的理解。 2.在学习过程中体会数形结合、分类讨论、方程思想等主要数学思想方法在解题中的应用,体会探索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在二次函数中探讨分类讨论问题。 教学难点:运用图形的性质和判定寻找特殊位置,利用分类讨论思想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教师导学: 本节课就二次函数中的分类讨论问题进行讲解。 (一)常见考点: (1)确定二次函数解析式 (2)与动点有关的存在性问题(直角、等角、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相似三角形、特殊四边形等)

(3)函数类最值问题 (4)运动问题中特殊位置的数量和位置关系(大胆猜想)本节课主要解决与动点有关的存在性问题。 二例题解析 1已知抛物线 y=-x 2-2x+3与直线 y=x+3 相交于点 B(-3,0), 设点P为抛物线的对称轴上的一个动点,求使BPC为直角三角形的点P的坐 标 . 2已知抛物线 y=-x2+2x+3与x轴负半轴交于点 A , 与y轴交于点 B.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 Q, 使 QAB 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点 Q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三练习思考 1 7 思考题:直线 y=- 2x+2与抛物线 y=-x 2+ 2x+2相交于 A 、B两点(1)作垂直 x轴的直线 x=t,在第一象限交直线 AB 于M , 交这个抛物线于 N,求当 t取何值时, MN 有最大值?最大值是多少(2)在( 1)的情况下,以 A 、M 、N、D 为顶点作平行四边 形,求第四个顶点 D的坐标

含参数二次函数分类讨论的方法总结

| _ 二次函数求最值参数分类讨论的方法 分类讨论是数学中重要的思想方法和解题策略,它是根据研究对象的本质属性的相同 点和不同点,将对象分为不同种类然后逐类解决问题. 一般地,对于二次函数y=a(x?n)2+ n, x€[ , s]求最值的问题;解决此类问题的基本思路为:根据对称轴相对定义域区间的位置,利用分类讨论思想方法。为做到分类时不重不漏, 可画对称轴相对于定义域区间的简图分类。 : t + S t 2 s i ;I : I I I ①② ③ I I ①表示对称轴在区间[t, s]的左侧,②表示对称轴在区间]t , s]内且靠近区间的 左端点,③表示对称轴在区间内且靠近区间的右端点,④表示对称轴在区间[t, s]的右侧。 然后,再根据口诀“开口向上,近则小、远则大”;“开口向下,近则大、 远则小”即可快速求出最值。 含参数的二次函数求最值的问题大致分为三种题型,无论哪种题型都围绕着对称轴与定义域区间的位置关系进行分类讨论 题型一:“动轴定区间”型的二次函数最值 2 例1、求函数f (x) x 2ax 3在x [0, 4]上的最值。 分析:先配方,再根据对称轴相对于区间的位置讨论,然后根据口诀写出最值。 2 2 2 解:f(x) x 2ax 3 (x a) 3 a ???此函数图像开口向上,对称轴x=a ①、当a v 0时,0距对称轴x=a最近,4距对称轴x=a最远, ?? X=0 时,y min =3,X=4 时,y max=19-8a ②、当0w a v 2时,a距对称轴x=a最近,4距对称轴x=a最远, ?x=a 时,y min =3-a2 , x=4 时,y max =19-8a

二次函数分类讨论

例1:解下列关于x 的不等式0)(322>++-a x a a x 例2的不等式解关于x 01ax -x 2<+ 例3解关于x 的不等式01)1(2<++-x a ax

例4,已知二次函数22)(2+-=x x x f (1)当]1,[+∈t t x 上有最大值),(t g 求)(t g 的解析式 (2)当]1,[+∈t t x 上有最小值),(t g 求)(t g 的解析式 二次函数动轴定区间问题 例5,已知二次函数22)(2+-=ax x x f (1)当]2,0[∈x 上又最大值),(t g 求)(t g 的解析式 (2)当]2,0[∈x 上又最小值),(t g 求)(t g 的解析式

二次函数零点问题 例6已知关于x 的二次方程01222 =+++m mx x (1) 若方程有两根。其中一根在区间)0,1(-内,另一根在区间)2,1(内,求m 的范围 (2) 若方程两根均在区间)1,0(内,求m 的范围。 例7已知函数()213f x ax x a =+-+()a ∈R 在区间[]1,1-上有零点,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例7当0a =时,()1f x x =-,令()0f x =,得1x =,是区间[]1,1-上的零点. 当0a ≠时,函数()f x 在区间[]1,1-上有零点分为三种情况: ①方程()0f x =在区间[]1,1-上有重根, 令()14130a a ?=--+=,解得16a =-或12a =. 当16a =- 时,令()0f x =,得3x =,不是区间[]1,1-上的零点. 当12 a =时,令()0f x =,得1x =-,是区间[]1,1-上的零点. ②若函数()y f x =在区间[]1,1-上只有一个零点,但不是()0f x =的重根, 令()()()114420f f a a -=-≤,解得102 a <≤. ③若函数()y f x =在区间[]1,1-上有两个零点,则 ()()???????????≥≥<-<->++-=?>.01-,01,1211,01412,02f f a a a a 或()()???????????≤≤<-<->++-=?<. 01-,01,1211,01412,02f f a a a a 解得a ∈?. 综上可知,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10,2 ?????? .

最新届初三数学中考复习专题【二次函数压轴题】

2014年中考数学冲刺复习资料:二次函数压轴题 面积类 【例1】.如图1,已知抛物线经过点A (﹣1,0)、B (3,0)、C (0,3)三点.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点M 是线段BC 上的点(不与B ,C 重合),过M 作MN ∥y 轴交抛物线于N ,若点M 的横坐标为m ,请用m 的代数式表示MN 的长. (3)在(2)的条件下,连接NB 、NC ,是否存在m ,使△BNC 的面积最大?若存在,求m 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考点:二次函数综合题. 专题:压轴题;数形结合.】 【巩固1】.如图2,抛物线()02232 ≠--=a x ax y 的图象与x 轴交于A 、B 两点,与y 轴交于C 点,已知B 点坐标为(4,0).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试探究△ABC 的外接圆的圆心位置,并求出圆心坐标; (3)若点M 是线段BC 下方的抛物线上一点,求△MBC 的面积的最大值,并求出此时M 点的坐标. 【考点:二次函数综合题.专题:压轴题;转化思想.】 图1 图2

平行四边形类 【例2】.如图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x2+mx+n经过点A(3,0)、B(0,﹣3),点P是直线AB上的动点,过点P作x轴的垂线交抛物线于点M,设点P的横坐标为t. (1)分别求出直线AB和这条抛物线的解析式. (2)若点P在第四象限,连接AM、BM,当线段PM最长时,求△ABM的面积. (3)是否存在这样的点P,使得以点P、M、B、O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P的横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图3 等腰三角形类 【例3】.如图,点A在x轴上,OA=4,将线段OA绕点O顺时针旋转120°至OB的位置. (1)求点B的坐标; (2)求经过点A、O、B的抛物线的解析式; (3)在此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以点P、O、B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考点:二次函数综合题.专题:压轴题;分类讨论.】

二次函数中的分类讨论问题

二次函数中的分类讨论问题 教学目标: 1 学生经历课上对简单动点问题的讲解,对简单动点问题的解题方法有初步的理解。 2.在学习过程中体会数形结合、分类讨论、方程思想等主要数学思想方法在解题中的应用,体会探索数学的乐趣。教学重点:在二次函数中探讨分类讨论问题。 教学难点:运用图形的性质和判定寻找特殊位置,利用分类讨论思想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教师导学: 本节课就二次函数中的分类讨论问题进行讲解。 (一)常见考点: (1)确定二次函数解析式 (2)与动点有关的存在性问题(直角、等角、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相似三角形、特殊四边形等)

(3)函数类最值问题 (4)运动问题中特殊位置的数量和位置关系(大胆猜想)本节课主要解决与动点有关的存在性问题。 二例题解析 1已知抛物线y=-x2-2x+3与直线y=x+3相交于点B(-3,0), C(0,3)两点,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为A(1,0). 设点P为抛物线的对称轴上的一个动点,求使BPC为直角三角形的点P的坐标. 2已知抛物线y=-x2+2x+3与x轴负半轴交于点A, 与y轴交于点B.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Q, 使ΔQAB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点Q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三 练习思考 (2)在(1)的情况下,以A 、M 、N 、D 为顶点作平行四边形,求第四个顶点D 的坐标(1)作垂直x 轴的直线x=t,在第一象限交直线AB 于M , 交这个抛物线于N ,求当t 取何值时,MN 有最大值?最大值是多少 思考题:直线y=-12x+2与抛物线y=-x 2+72 相交于A 、B 两点

经典二十问,二次函数一网尽 一道二次函数,经典二十问答案

一道二次函数二十问,二次函数一网尽! 安居育才中学—杨华 学生在学习了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的基础上来学习二次函数,是拥有一定经验的。二次函数是初中阶段,研究的最后一个具体的函数,也是最重要的。历年来中考中占有较大比例,同时二次函数和以前学过的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有着密切的联系,进一步学习二次函数,将为他们的解法提供新的方法和途径,并使学生更为深刻的理解树形结合的重要思想。二次函数题型多变,考点多,思维量大,融合知识面大,计算复杂。怎样从纷繁复杂的考题中抓出二次函数考题的基本问题进行归纳总结,让学生真正的掌握学的方向,并应用二次函数知识解决数学问题与实际应用问题,是我们教师应当思考的问题,那么怎样教学二次函数的,我就以一道二次函数题为例进行教学引导。 例:已知:如图,抛物线y=2x+b x+c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点C,OA=OC=3, 顶点为D. (1)求此函数的关系式; 先确定坐标,再用待定系数法求关系式,这是基础中的基础,要求人人掌握。(2)判断△ACD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2 2 214 (x1)4 (1,4)A(3,0)C(0,3) y x x D =++- =+- ---- 解: 2222 22 222 AD=4+2=20AC=3+3=18 CD=1+1=2 AD=AC+CD ACD ∴ ∴? , 即为直角三角形 已知关系式,求顶点坐标(二次函数必备基础)。应用点与点的距离公式,利用勾股定理逆定理判断三角形的形状。也可以用两直线斜率K之积为-1(代数与几何结合;代数方法与几何方法分别使用)

(3)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 已知关系式,求抛物线与坐标轴交点坐标(二次函数必备基础)。应用割补法灵活多变,多种方法求多边形面积。(代数与几何结合,数形结合思想) (4)在对称轴上找一点P,使△BCP的周长最小,求出P点坐标及△BPC的周长。 2 2 214 (x1)4 1 '(2,3),BC'y x1 (1,2) BCP210 y x x x C P =++- =+- =- --=- ∴-- ?+ 解: 对称轴 直线 周长=CP+BP+BC=3 最值问题。已知关系式,求抛物线的对称轴,求直线解析式,求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函数知识必备基础)。应用将军饮马求两点一线的最短距离,主要数学方法化折为直。当然将军饮马还可以变式(代数与几何结合,数形结合思想) (5)在AC下方的抛物线上有一点N,过点N作直线l∥y轴,交AC与点M,当点N坐标为多少时,线段MN的长度最大? 最大是多少?

中考专题:圆与二次函数结合题

中考专题: 圆与函数综合题 1、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点C (2,3)为圆心,以2为半径的圆与轴交于A 、B 两点. (1)求A 、B 两点的坐标; (2)若二次函数2 y x bx c =++的图象经过点A 、B ,试确定此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 ( 2、如图,半径为2的⊙C 与x 轴的正半轴交于点A ,与y 轴的正半轴交于点B ,点C 的坐标为(1,0).若抛物线2 3y x bx c =- ++过A 、B 两点.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P ,使得∠PBO=∠POB 若存在,求出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3)若点M 是抛物线(在第一象限内的部分)上一点,△MAB 的面积为S ,求S 的最大(小)值. | ~

3、如图,抛物线2 y ax bx c =++的对称轴为 轴,且经过(0,0),(1 a, 16 )两点,点P 在抛物线上运动,以P 为圆心的⊙P 经过定点A (0,2), (1)求a,b,c 的值; ~ (2)求证:点P 在运动过程中,⊙P 始终与轴相交; (3)设⊙P 与轴相交于M ()1x ,0,N ()()212x ,0x x 两点,当△AMN 为等腰三角形时,求圆心 P 的纵坐标。 | 4、如图,二次函数y =x 2+bx -3b +3的图象与x 轴交于A 、B 两点(点A 在点B 的左边),交y 轴于点C ,且经过点(b -2,2b 2-5b -1). · (1)求这条抛物线的解析式; (2)⊙M 过A 、B 、C 三点,交y 轴于另一点D ,求点M 的坐标; (3)连接AM 、DM ,将∠AMD 绕点M 顺时针旋转,两边MA 、MD 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E 、F ,若△DMF 为等腰三角形,求点E 的坐标. { .

二次函数中的分类讨论思想

二次函数中的分类讨论思想 一、例题分析归类: (一)、正向型 是指已知二次函数和定义域区间,求其最值。对称轴与定义域区间的相互位置关系的讨论往往成为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此类问题包括以下四种情形:(1)轴定,区间定;(2)轴定,区间变;(3)轴变,区间定;(4)轴变,区间变。 1. 轴定区间定 例1. (2008年陕西卷) 22.本小题满分14分) 设函数3 2 2 2 ()1,()21,f x x ax a x g x ax x =+-+=-+其中实数0a ≠. (Ⅰ)若0a >,求函数()f x 的单调区间; (Ⅱ)当函数()y f x =与()y g x =的图象只有一个公共点且()g x 存在最小值时,记()g x 的最小值为()h a ,求()h a 的值域; (Ⅲ)若()f x 与()g x 在区间(,2)a a +内均为增函数,求a 的取值范围. 2. 轴定区间动 例2. (全国卷) 设a为实数,函数2 ()||1,,f x x x a a R =+-+∈,求f(x)的最小值。

3. 轴动区间定 评注:已知2 ()(0)f x ax bx c a =++≠,按对称轴与定义域区间的位置关系,由数形结合可得()f x 在[,]m n 上的最大值或最小值。 例3.求函数)(a x x y --=在]1,1[-∈x 上的最大值。 4. 轴变区间变 例4. 已知2 4()(0),y a x a a =->,求2 2 (3)u x y =-+的最小值。

(二)、逆向型 是指已知二次函数在某区间上的最值,求函数或区间中的参数值。 例5. 已知函数2 ()21f x ax ax =++在区间[3,2]-上的最大值为4,求实数a 的值。 例6. 已知函数2 ()2 x f x x =-+在区间[,]m n 上的值域是[3,3]m n ,求m,n 的值。 练习: 1、(2008江西卷21). 已知函数43 22411()(0)43 f x x ax a x a a = +-+> (1)求函数()y f x =的单调区间;

九年级数学二次函数分类讨论思想易错题总结(含答案) (1)

九年级数学二次函数分类讨论思想易错题总结(含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3.0分) 1. 已知y 关于x 的二次函数y =ax 2?6ax +1,当?1≤x ≤4,函数的最小值为?3, 则a =( ) A. ?4 7 B. ?47或4 9 C. 4 9 D. ?47或1 2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性质及最值,由y =ax 2?6ax +1=a (x ?3)2?9a +1,可知当a >0时,最小值是?9a +1=?3,当a <0时,x =?1时,y 有最小值?3,则a +6a +1=?3,解关于a 的方程即可求得. 【解答】 解:y =ax 2?6ax +1=a (x ?3)2?9a +1, 其对称轴为直线x =3, 当a >0时,最小值是?9a +1=?3,解得a =4 9; 当a <0时,x =?1时,y 有最小值?3,则a +6a +1=?3,解得a =?4 7, 所以a 的值为4 9或?4 7, 故选:B .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21.0分) 2. 当?3≤x ≤2时,函数y =ax2?4ax +2(a ≠0)的最大值是8,则a =_____. 【答案】2 7或?32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二次函数的性质,二次函数的最值,分类讨论有关知识,本题首先求得对称轴,根据x 的取值,分a >0和a <0两种情况讨论求得即可. 【解答】 解:∵函数y =ax 2?4ax +2(a ≠0)的对称轴为直线x =? ?4a 2a =2, ∴当a >0时,则x =?3时,函数y =ax 2?4ax +2(a ≠0)的最大值是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