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标怎样换带

坐标怎样换带
坐标怎样换带

坐标怎样换带

一、基本概念:

1、地形图坐标系:我国的地形图采用高斯-克吕格平面直角坐标系。在该坐标系中,横轴:赤道,用Y表示;纵轴:中央经线,用X表示;坐标原点:中央经线与赤道的交点,用O表示。赤道以南为负,以北为正;中央经线以东为正,以西为负。我国位于北半球,故纵坐标均为正值,但为避免中央经度线以西为负值的情况,将坐标纵轴西移500公里。

2、北京54坐标系:1954年我国在北京设立了大地坐标原点,采用克拉索夫斯基椭球体,依此计算出来的各大地控制点的坐标,称为北京54坐标系。

3、GS84坐标系:即世界通用的经纬度坐标系。

4、6度带、3度带、中央经线。

我国采用6度分带和3度分带:

1∶2.5万及1∶5万的地形图采用6度分带投影,即经差为6度,从零度子午线开始,自西向东每个经差6度为一投影带,全球共分60个带,用1,2,3,4,5,……表示.即东经0~6度为第一带,其中央经线的经度为东经3度,东经6~12度为第二带,其中央经线的经度为9度。我省位于东经113度-东经120度之间,跨第19带和20带,其中东经114度以西(包括阜平县的下庄乡以西、平山的温塘、苏家庄以西,井陉的矿区以西,邢台县的浆水镇以西,武安的活水乡以西,涉县全境)位于第19带,其中央经线为东经111度;114度以东到山海关均在第20带,其中央经线为117度。

1∶1万的地形图采用3度分带,从东经1.5度的经线开始,每隔3度为一带,用1,2,3,……表示,全球共划分120个投影带,即东经1.5~ 4.5度为第1带,其中央经线的经度为东经3度,东经4.5~7.5度为第2带,其中央经线的经度为东经6度.我省位于东经113度-东经120度之间,跨第38、39、40共计3个带,其中东经115.5度以西为第38带,其中央经线为东经114度;东经115.5~118.5度为39带,其中央经线为东经117度;东经118.5度以东到山海关为40带,其中央经线为东经120度。

地形图上公里网横坐标前2位就是带号,例如:我省1:5万地形图上的横坐标为20345486,其中20即为带号,345486为横坐标值。

二、当地中央经线经度的计算

六度带中央经线经度的计算:当地中央经线经度=6°×当地带号-3°,例如:地形图上的横坐标为20345,其所处的六度带的中央经线经度为:6°×20-3°=117°(适用于1∶2.5万和1∶5万地形图)。

三度带中央经线经度的计算:中央经线经度=3°×当地带号(适用于1∶1万地

形图)。

GPS320/315的说明书上例举的中央经线的计算方法有误,在使用时要注意防止误导。

三、GPS的坐标系统及坐标系转换

GPS接受器是以WGS84坐标系(经纬度坐标系)为根据而建立的。我国目前应用的1∶5万的地形图属于1954年北京坐标系(BJ54),通常我们叫它公里网坐标。但GPS接受器已经预设了WGS84和公里网坐标之间进行坐标转换的公式,因此我们只要将必要的参数输入GPS接受器,即可自动转换。参数如下:

LONGITUDEORIGIN∶(中央经线):依据上述内容,根据不同比例尺的地图和本地所处的不同位置而定;SCALE(投影比例)∶1.0000000;FALSE′E′(东西偏差)∶500000.0;FALSE′N′(南北偏差)∶0.0。

因为WGS84坐标系与公里网坐标系统之间通常有80~120米的差值,要获得较为精确的公里网坐标,还需要进行精确校正,各地区参数略有不相同,北京市附近的县可采用北京市参数,河北省其他地区可采用河北参数,E114°以西的地区(包括阜平县的下庄乡以西、平山的温塘、苏家庄以西,井陉的矿区以西,邢台县的浆水镇以西,武安的活水乡以西,涉县全境)可试用山西省参数,使用1:2.5或1:5万的地形图中央子午线取E111°,其他参数不变。

四、已知坐标点校正GPS的误差

1、用GPS去测量已知坐标点得到坐标XGPS和YGPS;

2、计算两者的差值:△X=XGPS-X已知△Y=YGPS-Y已知

3、计算FALSE′E′(东西偏差)和FALSE′N′(南北偏差)

东西偏差=500000-△X南北偏差=0-△Y

理坐标系与投影坐标系的区别

2008-10-8 新闻来源:https://www.360docs.net/doc/4c7807873.html,浏览人数: 410发表评论查看评

1、首先理解地理坐标系(Geographic coordinate system),Geographic coordinate system直译为地理坐标系统,是以经纬度为地图的存储单位的。很明显,Geographic coordinate system是球面坐标系统。我们要将地球上的数字化信息存放到球面坐标系统上,如何进行操作呢?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椭球,如何将数据信息以科学的方法存放到椭球上?这必然要求我们找到这样的一个椭球体。这样的椭球体具有特点:可以量化计算的。具有长半轴,短半轴,偏心率。以下几行便是Krasovsky_1940椭球及其相应参数。

Spheroid: Krasovsky_1940

Semimajor Axis: 6378245.000000000000000000

Semiminor Axis: 6356863.018773047300000000

Inverse Flattening(扁率): 298.300000000000010000

然而有了这个椭球体以后还不够,还需要一个大地基准面将这个椭球定位。在坐标系统描述中,可以看到有这么一行:

Datum: D_Beijing_1954表示,大地基准面是D_Beijing_1954。

有了Spheroid和Datum两个基本条件,地理坐标系统便可以使用。

完整参数:

Alias:

Abbreviation:

Remarks:Angular Unit: Degree (0.017453292519943299)

Prime Meridian(起始经度): Greenwich (0.000000000000000000)

Datum(大地基准面): D_Beijing_1954

Spheroid(参考椭球体): Krasovsky_1940

Semimajor Axis: 6378245.000000000000000000

Semiminor Axis: 6356863.018773047300000000

Inverse Flattening: 298.300000000000010000

2、接下来便是Projection coordinate system(投影坐标系统),首先看看投影坐标系统中的一些参数。

Projection: Gauss_Kruger

Parameters:

False_Easting: 500000.000000

False_Northing: 0.000000

Central_Meridian: 117.000000

Scale_Factor: 1.000000

Latitude_Of_Origin: 0.000000

Linear Unit: Meter (1.000000)

Geographic Coordinate System:

Name: GCS_Beijing_1954

Alias:

Abbreviation:

Remarks:

Angular Unit: Degree (0.017453292519943299)

Prime Meridian: Greenwich (0.000000000000000000)

Datum: D_Beijing_1954

Spheroid: Krasovsky_1940

Semimajor Axis: 6378245.000000000000000000

Semiminor Axis: 6356863.018773047300000000

Inverse Flattening: 298.300000000000010000

从参数中可以看出,每一个投影坐标系统都必定会有Geographic Coordinate System。

投影坐标系统,实质上便是平面坐标系统,其地图单位通常为米。

那么为什么投影坐标系统中要存在坐标系统的参数呢?

这时候,又要说明一下投影的意义:将球面坐标转化为平面坐标的过程便称为投影。好了,投影的条件就出来了:

a、球面坐标

b、转化过程(也就是算法)

也就是说,要得到投影坐标就必须得有一个“拿来”投影的球面坐标,然后才能使用算法.即每一个投影坐标系统都必须要求有Geographic Coordinate System 参数。

3、我们现在看到的很多教材上的对坐标系统的称呼很多,都可以归结为上述两种投影。其中包括我们常见的“非地球投影坐标系统”。

大地坐标(Geodetic Coordinate):大地测量中以参考椭球面为基准面的坐标。地面点P的位置用大地经度L、大地纬度B和大地高H表示。当点在参考椭球面上时,仅用大地经度和大地纬度表示。大地经度是通过该点的大地子午面与起始大地子午面之间的夹角,大地纬度是通过该点的法线与赤道面的夹角,大地高是地面点沿法线到参考椭球面的距离。

方里网:是由平行于投影坐标轴的两组平行线所构成的方格网。因为是每隔整公里绘出坐标纵线和坐标横线,所以称之为方里网,由于方里线同时又是平行于直角坐标轴的坐标网线,故又称直角坐标网。

在1:1万——1:20万比例尺的地形图上,经纬线只以图廓线的形式直接表现出来,并在图角处注出相应度数。为了在用图时加密成网,在内外图廓间还绘有加密经纬网的加密分划短线(图式中称“分度带”),必要时对应短线相连就可以构成加密的经纬线网。1:2 5万地形图上,除内图廓上绘有经纬网的加密分划外,图内还有加密用的十字线。

我国的1:50万——1:100万地形图,在图面上直接绘出经纬线网,内图廓上也有供加密经纬线网的加密分划短线。

直角坐标网的坐标系以中央经线投影后的直线为X轴,以赤道投影后的直线为Y 轴,它们的交点为坐标原点。这样,坐标系中就出现了四个象限。纵坐标从赤道算起向北为正、向南为负;横坐标从中央经线算起,向东为正、向西为负。

虽然我们可以认为方里网是直角坐标,大地坐标就是球面坐标。但是我们在一副地形图上经常见到方里网和经纬度网,我们很习惯的称经纬度网为大地坐标,这个时候的大地坐标不是球面坐标,她与方里网的投影是一样的(一般为高斯),也是平面坐标.

6°带和3°带坐标转换

关于单点坐标的换算 我国1:2.5——1:50万地形图均采用6度分带;1:1万及更大比例尺地形图采用3度分带,以保证必要的精度。我国的经度范围西起73°东至135°,横跨11个六度带,73~135,对应6度带号是13~23。三度带比6度带大一倍,基本上就是24到45。 当地中央经线和带号计算公式 首先我们要确定我们的坐标是3度带的还是6度带的投影,然后根据经度来计算带号、中央子午线,计算公式如下: 6度带:中央子午线计算公式:中央子午线L=6 ×(N+1)-3 。N=[当地经度/6],N值不进行四舍五入,只取整数部分,(N+1)即为6度带的带号。 3度带:中央子午线计算公式:中央子午线L=3 ×N 。 N=当地经度/3,N值进行四舍五入后即为3度带的带号。

一般先计算6度带和3度带的中央经线,如果中央经线一致,则直接改带号,如果不一致需要做换带计算。 当地中央经线经度的计算 六度带中央经线经度的计算:当地中央经线经度=6°×当地带号-3°,例如:地形图上的横坐标为20345,其所处的六度带的中央经线经度为:6°×20-3°=117°(适用于1∶2.5万和1∶5万地形图)。 三度带中央经线经度的计算:中央经线经度=3°×当地带号(适用于1∶1万地形图)。 一个好记的方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陆地范围内,坐标(Y坐标,8位数,前两位是带号)带号小于等于23的肯定是6度带,大于等于24的肯定是3度带. 3.只知道经纬度时中央经线的计算 将当地经线的整数部分除以6,再取商的整数部分加上1.再将所得结果乘以6后减去3,就可以得到当地的中央经线值。 公式推算: 6度带中央子午线计算公式:当地经度/6=N;中央子午线L=6 * N (带号)当没有除尽,N有余数时,中央子午线L=6*N - 3 3度带中央子午线计算公式:当地经度/3=N;中央子午线L=3 X N(带号)我国的经度范围西起73°东至135°,可分成 6度带11个(13号带——23号带),各带中央经线依次为(75°、81°、……123°、129°、135°); 3度带22个(24号带——45号带)。各带中央经线依次为(72°、75°、……132°、135°);

输送带技术标准及相关小知识g

橡胶输送带技术标准及相关小知识 标准编号标准名称发布部门实施日期状态 BB/T 0022-2004 瓦楞纸板输送带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4-06-01 现行 GB/T 10822-2003 一般用途织物芯阻燃输送带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 2004-02-01 现行 GB/T 12736-1991 输送带机械接头强度的测定静态试验方法国家技术监督局1992-02-01 现行 GB/T 15902-1995 织物芯输送带弹性模量试验方法国家技术监督局1996-08-01 现行 GB/T 17044-1997 钢丝绳芯输送带覆盖层与带芯层粘合强度试验方法国家技术监督局1998-04-01 现行GB/T 20021-2005 帆布芯耐热输送带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 2006-05-01 现行 GB 21352-2008 矿井用钢丝绳芯阻燃输送带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 2008-07-01 现行 GB/T 3690-1994 织物芯输送带拉伸强度和伸长率测定方法国家技术监督局1994-10-01 现行 GB/T 4490-1994 输送带尺寸国家技术监督局1995-10-01 现行 GB/T 5752-2002 输送带标志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 2002-12-01 现行 GB/T 5753-2008 钢丝绳芯输送带总厚度和覆盖层厚度的测定方法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 2008-09-01 现行 GB/T 5754.2-2005 钢丝绳芯输送带纵向拉伸试验第2部分:拉伸强度的测定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 2006-05-01 现行 GB/T 5755-2000 钢丝绳芯输送带钢丝绳粘合强度的测定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 2001-03-01 现行 GB/T 5756-1986 输送带与传送带术语国家标准局1986-10-01 现行 GB/T 6759-2002 织物芯输送带的层间粘合强度试验方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 2003-04-01 现行 GB/T 7983-2005 输送带横向柔性和成槽性试验方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 2006-05-01 现行 GB/T 7984-2001 输送带具有橡胶或塑料覆盖层的普通用途织物芯输送带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 2001-10-01 现行 GB/T 7985-2005 输送带织物芯输送带抗撕裂扩大性试验方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 2006-05-01 现行GB/T 7986-1997 输送带滚筒摩擦试验方法国家技术监督局1998-04-01 现行 GB/T 9770-2001 普通用途钢丝绳芯输送带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 2001-10-01 现行 HG 2014-2005 钢丝绳牵引阻燃输送带化学工业胶带标准化技. 2006-01-01 现行 HG/T 2194-2006 多层芯输送带结构要求2007-03-01 现行 HG 2297-1992 耐热输送带化学工业部1993-10-01 现行 HG/T 2410-2006 输送带取样2007-03-01 现行 HG 2539-1993 钢丝绳芯难燃输送带1990-10-01 现行 HG/T 2648-1994 输送带滚筒摩擦试验机技术条件1995-03-01 现行 HG 2805-1996 煤矿井下用织物芯阻燃输送带1993-05-01 现行 HG/T 2818-1996 轻型输送带1993-05-01 现行 HG/T 2820-1996 输送带用锦纶和涤锦浸胶帆布1993-05-01 现行 HG/T 3046-1999 织物芯输送带外观质量规定2000-12-01 现行 HG/T 3056-2006 输送带贮存和搬运通则2007-03-01 现行 HG/T 3646-1999 普通用途防撕裂钢丝绳芯输送带1999-06-04 现行 HG/T 3647-1999 耐寒输送带1999-06-04 现行 HG/T 3714-2003 耐油输送带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4-05-01 现行 HG/T 3782-2005 耐酸碱输送带化学工业胶带标准化技. 2006-01-01 现行 HG/T 3973-2007 一般用途钢丝绳芯阻燃输送带2008-04-01 现行

°带和°带坐标转换

°带和°带坐标转换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关于单点坐标的换算 我国1:——1:50万地形图均采用6度分带;1:1万及更大比例尺地形图采用3度分带,以保证必要的精度。我国的经度范围西起 73°东至135°,横跨11个六度带,73~135,对应6度带号是13~23。三度带比6度带大一倍,基本上就是24到45。 当地中央经线和带号计算公式 首先我们要确定我们的坐标是3度带的还是6度带的投影,然后根据经度来计算带号、中央子午线,计算公式如下: 6度带:中央子午线计算公式:中央子午线L=6 ×(N+1)-3 。N=[当地经度/6],N值不进行四舍五入,只取整数部分,(N+1)即为6度带的带号。 3度带:中央子午线计算公式:中央子午线L=3 ×N 。 N=当地经度/3,N值进行四舍五入后即为3度带的带号。

一般先计算6度带和3度带的中央经线,如果中央经线一致,则直接改带号,如果不一致需要做换带计算。 当地中央经线经度的计算 六度带中央经线经度的计算:当地中央经线经度=6°×当地带号-3°,例如:地形图上的横坐标为20345,其所处的六度带的中央经线经度为:6°×20-3°=117°(适用于1∶2.5万和1∶5万地形图)。 三度带中央经线经度的计算:中央经线经度=3°×当地带号(适用于1∶1万地形图)。 一个好记的方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陆地范围内,坐标(Y坐标,8位数,前两位是带号)带号小于等于23的肯定是6度带,大于等于24的肯定是3度带. 3.只知道经纬度时中央经线的计算 将当地经线的整数部分除以6,再取商的整数部分加上1.再将所得结果乘以6后减去3,就可以得到当地的中央经线值。 公式推算: 6度带中央子午线计算公式:当地经度/6=N;中央子午线L=6 * N (带号) 当没有除尽,N有余数时,中央子午线L=6*N - 3 3度带中央子午线计算公式:当地经度/3=N;中央子午线L=3 X N(带号) 我国的经度范围西起 73°东至135°,可分成 6度带11个(13号带——23号带),各带中央经线依次为(75°、81°、……123°、129°、135°); 3度带22个(24号带——45号带)。各带中央经线依次为(72°、75°、……132°、135°);

80坐标6度带转3度带

80坐标6度带转3度带 相关软件:excel,coord 前期准备:制作如下excel表格,方便数据记录: 此次拿6度带坐标X=4161600,Y=18645600做实例。 大体流程:确定6度带坐标中央子午线-用coord软件确定大地坐标L参数-用L参数确定3度坐标的带号和中央子午线-通过coord软件的换带计算得出转换结果-在转换结果Y坐标前加上两位带号。 1、确定6度坐标带号和中央子午线。Y坐标的前两位是带号,即18,中央子午线计算公式为“带号*6-3”,即105度。 2、计算大地坐标L。点击坐标转换-投影设置,因为是6度转3度,所以“投影方式”选“高斯投影6度带”,并在右侧“中央子午线”输入刚才计算的6度子午线参数为105度。确定后返回主界面。 左侧“选择源坐标类型”选“平面坐标”,右侧“选择目标坐标类型”选“大地坐标”,单位为“度”, “椭球基准”选择“国家80”。在“输入源坐标”处输入X=4161600,Y=18645600。点击转换,得出大地坐 标参数“L”。 L/3并四舍五入得出3度带号为36,“带号*3”计算出3度带的中央子午线108。 3、6度带坐标转换为3度带坐标 回到主界面,按第一张图设置,将两侧全部选择“平面坐标”,其他参数不变(椭球标准两侧都是国家80、左侧输入6度带坐标X=4161600,Y=18645600)。 点击菜单“坐标转换”-“换代计算”。 “转换前投影设置”为6度带的设置,选择6度带,并输入中央子午线105度,点击确定后会自动弹出“转换后投影设置”,这里因为是要转换3度坐标,因此左侧选择3度带,右侧输入中央子午线108度。 点击确定后回到主界面,点击“转换坐标”,右侧的“输出目标坐标”即为转换后的3度带坐标。X=4161181.939693,Y=380580.858173。注意,此处并不是最终结果。还需在3度带坐标的Y坐标前加上两位带号,即最终的转化结果为:X=4161181.939693,Y=36380580.858173

传送带基础知识

传送带基础知识 传送带一般按有无牵引件来进行分类。 具有牵引件的传送带一般包括牵引件、承载构件、驱动装置、张紧装置、改向装置和支承件等。牵引件用以传递牵引力,可采用输送带、牵引链或钢丝绳;承载构件用以承放物料,有料斗、托架或吊具等;驱动装置给输送机以动力,一般由电动机、减速器和制动器(停止器)等组成;张紧装置一般有螺杆式和重锤式两种,可使牵引件保持一定的张力和垂度,以保证传送带正常运转;支承件用以承托牵引件或承载构件,可采用托辊、滚轮等。 具有牵引件的传送带设备的结构特点是:被运送物料装在与牵引件连结在一起的承载构件内,或直接装在牵引件(如输送带)上,牵引件绕过各滚筒或链轮首尾相连,形成包括运送物料的有载分支和不运送物料的无载分支的闭合环路,利用牵引件的连续运动输送物料。 这类的传送带设备种类繁多,主要有带式输送机、板式输送机、小车式输送机、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刮板输送机、埋刮板输送机、斗式输送机、斗式提升机、悬挂输送机和架空索道等。 没有牵引件的传送带设备的结构组成各不相同,用来输送物料的工作构件亦不相同。它们的结构特点是:利用工作构件的旋转运动或往复运动,或利用介质在管道中的流动使物料向前输送。例如,辊子输送机的工作构件为一系列辊子,辊子作旋转运动以输送物料;螺旋输送机的工作构件为螺旋,螺旋在料槽中作旋转运动以沿料槽推送物料;振动输送机的工作构件为料槽,料槽作往复运动以输送置于其中的物料等。 带式输送机(直线式)该输送机用于物料的输送。采用不锈钢网带作为载体,适用于各种食品行业的烘干、去湿、冷冻等、热处理等;不锈钢制成,具有耐高温、便于清洗等特点;具体尺寸可以根据客户要求定做。带式输送机应用行业:食品、冶金、电力、煤炭、化工、建材、码头、粮食等。 带式输送机结构形式有:水平直线输送、提升爬坡输送、转弯输送等多种形式,输送带上还可增设提升挡板、侧挡板等附件,能满足各种工艺要求。带式输送机输送机材质:有A3低碳钢、201不锈钢、304不锈钢等。驱动方式有:减速电机驱动。调速方式有:变频调速、无极变速。

坐标换带计算

坐标换带计算 有一组坐标,怎么迅速知道它们是3度带的还是6度带的? 1.我国采用6度分带和3度分带: 1∶2.5万及1∶5万的地形图采用6度分带投影,即经差为6度,从零度子午线开始,自西向东每个经差6度为一投影带,全球共分60个带,用1,2,3,4,5,……表示.即东经0~6度为第一带,其中央经线的经度为东经3度;东经6~12度为第二带,其中央经线的经度为9度。 1∶1万的地形图采用3度分带,从东经1.5度的经线开始,每隔3度为一带,用1,2,3,……表示,全球共划分120个投影带,即东经1.5~ 4.5度为第1带,其中央经线的经度为东经3度,东经4.5~7.5度为第2带,其中央经线的经度为东经6度。 地形图上公里网横坐标前2位就是带号,例如:1∶5万地形图上的横坐标为18576000,其中18即为带号,2933000为纵坐标值。 2.当地中央经线经度的计算 六度带中央经线经度的计算:当地中央经线经度=6°×当地带号-3°,例如:地形图上的横坐标为18576000,其所处的六度带的中央经线经度为:6°×18-3°=105°。 三度带中央经线经度的计算:中央经线经度=3°×当地带号。 一个好记的方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陆地范围内,坐标(Y坐标,8位数,前两位是带号)带号小于等于23的肯定是6度带,大于等于24的肯定是3度带。

3.只知道经纬度时中央经线的计算 将当地经线的整数部分除以6,再取商的整数部分加上1°。再将所得结果乘以6后减去3°,就可以得到当地的中央经线值。 如106°15′00″,用106°/6取整得17°,(17°+1°)*6-3°=105°,即当地的中央经线值为105°。

坐标换带计算与应用实例

坐标换带计算与应用实例 土木1212班02组 在生产实践中通常有以下两种情况需要换带计算 ⑴控制网中的已知点位于相邻的两个投影带中。如图5 (图5:坐标换带示意图) 中的附合导线,A,B,C,D为已知高级点。A,B 两点位于西带内,具有西带的高斯平面直角坐标值;C,D两点位于东带内,具有东带的高斯平面直角坐标值。在坐标平差计算时,就必须将它们的坐标系统统一起来,或是将A,B点的西带坐标值换算至东带,或是将C,D点的东带坐标值换算至西带。 ⑵国家控制点的坐标通常是6°带的坐标,而在工程测量中往往需要采用带或 1.5°带,这就产生了6°带与带或 1.5°带之间的坐标换算问题。 我们知道,带的中央子午线中,有半数与6°带的中央子午线重合。所以,由6°带到3°带的换算区分为2种情况: ① 3°带与6°带的中央子午线重合如图所示,3°带第 (图6:坐标换带示意图)

41带与6°第21带的中央子午线重合。既然中央子午线一致,坐标系统也就一致。所以,图中P1点在6°带第21带的坐标,也就是该点在3°带第41带的坐标。在这种情况下,6°带与3°带之间,不存在换带计算问题。 ② 3°带中央子午线与6°带分带子午线不重合如图所示,若已知P2点在6°带第21带的坐标,求它在3°带第42带的坐标。由于这2个投影带的中央子午线不同,坐标系统不一致,必须进行换带计算。不过P2点在6°带第21带的坐标与它在3°第41带的坐标相同,所以6°带到3°带坐标换算,也可看作是3°带到3°带的邻带坐标换算。 换带计算目前广泛采用高斯投影坐标正反算方法,他适用于任何情况下的换带计算工作。这种方法的程序是:首先将某投影带的已知平面坐标(x1,y1 ),按高斯投影坐标反算公式求得其大地坐标(B,L);然后根据纬度B和对于所选定的中央子午线的经差,按高斯投影坐标正算公式求其在选定的投影带的平面坐标(x2,y2)。 例如,某点A在新54坐标系6°带的平面坐标为 x1=3589644.287 y1=20679136.439

MAPGIS坐标换带的转换

MAPGIS是国家科技部和建设部推广的国产GIS软件,是国内优秀GIS平台之一,目前在城市勘测单位使用越来越广泛,很多单位用它来做矢量化、数据编辑、入库的平台。但由于大部分城市勘测单位都是做1:500到1:2000的大比例尺地形图,对投影变换用的比较少,偶尔要用到地方坐标系和国家坐标系的转换,以及换带计算等就觉得非常困难,笔者经过大量的生产实践发现:巧用MAPGIS的投影变换不仅可以轻松解决各种坐标系之间的转换问题,还可以进行坐标展点及高斯坐标的正反算等,下面就对这些问题的参数设置、操作过程进行详细的说明。在具体说明之前,先对几个关键词的含义进行说明。地图投影即按某种数学规则将椭球球面上一点与地图平面上的一点相对应。地图投影的参数有椭球的长半径,短半径,扁率,第一偏心率,第二偏心率。数学规则有等角映射、等面积映射等。我国地图制图普遍采用的是高斯-克吕格(GAUSS-KRUGER)投影,它是一种等角横切椭圆柱投影,该投影以中央经线和赤道投影后为坐标轴,为控制长度变形,一般采取分带投影。我国1:2.5-1:50万的地形图均采用6度分带,1:1万及更大比例尺地形图采用3度分带。 MAPGIS的坐标系为数学坐标系,与投影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X、Y坐标相反,即横坐标为X,纵坐标为Y,未经投影变化之前均为毫米表示。MAPGIS的用户坐标系是指由

用户指定的相对二维坐标系,一般与实际地物定位无关;地理坐标系是以经纬度表示的,经度的起点在格林威治,向东为正,纬度自赤道起,向北为正,常用来坐标定位;投影平面直角坐标系是将地球球面投影到平面后所设定的坐标系。我们常说的1954年北京坐标系,1980年西安坐标系均为高斯投影的投影平面直角坐标系,只不过它们采用了不同的椭球参数;北京坐标系使用克拉索夫斯基椭球,西安坐标系采用IAG1975年推荐椭球。 TIC点为已知理论坐标的控制点,可以是三角点、导线点,也可以是方里网点,理论值可以是大地直角坐标,也可以是地理经纬度。TIC点输入后即存当前的文件中。(可以为点文件,也可以为线文件,在什么文件中采集的TlC点就保存在什么文件中。) 标准分幅是指按国家规定的相应比例尺的经差和纬差所形成的图幅,因而一幅标准分幅的基本比例尺的地形图如果输入了西南角的经纬度和带号则相应的东北角的经纬度和中央经线的值即是确定的,不需要再输入。在了解了上述关键词的含义后,下面分别对上述功能实现进行阐述。 1.换带计算以6度带换为3度带,经度为102°37′30″为例: (1)根据经度分别计算此幅留在6度带和3度带的带号N6和N3,N6=[经度/6]+1=18;N3=经度/3(四舍五入)=34;

传送带基本知识

传送带 传送带分类 传送带一般按有无牵引件来进行分类。 具有牵引件的传送带一般包括牵引件、承载构件、驱动装置、张紧装置、改向装置和支承件等。牵引件用以传递牵引力,可采用输送带、牵引链或钢丝绳;承载构件用以承放物料,有料斗、托架或吊具等;驱动装置给输送机以动力,一般由电动机、减速器和制动器(停止器)等组成;张紧装置一般有螺杆式和重锤式两种,可使牵引件保持一定的张力和垂度,以保证传送带正常运转;支承件用以承托牵引件或承载构件,可采用托辊、滚轮等。 具有牵引件的传送带设备的结构特点是:被运送物料装在与牵引件连结在一起的承载构件内,或直接装在牵引件(如输送带)上,牵引件绕过各滚筒或链轮首尾相连,形成包括运送物料的有载分支和不运送物料的无载分支的闭合环路,利用牵引件的连续运动输送物料。 这类的传送带设备种类繁多,主要有带式输送机、板式输送机、小车式输送机、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刮板输送机、埋刮板输送机、斗式输送机、斗式提升机、悬挂输送机和架空索道等。 没有牵引件的传送带设备的结构组成各不相同,用来输送物料的工作构件亦不相同。它们的结构特点是:利用工作构件的旋转运动或往复运动,或利用介质在管道中的流动使物料向前输送。例如,辊子输送机的工作构件为一系列辊子,辊子作旋转运动以输送物料;螺旋输送机的工作构件为螺旋,螺旋在料槽中作旋转运动以沿料槽推送物料;振动输送机的工作构件为料槽,料槽作往复运动以输送置于其中的物料等。 未来传送带设备将向着大型化发展、扩大使用范围、物料自动分拣、降低能量消耗、减少污染等方面发展。 大型化包括大输送能力、大单机长度和大输送倾角等几个方面。水力输送装置的长度已达440公里以上带式输送机的单机长度已近15公里,并已

坐标的换带计算

坐标的换带计算 为了限制高斯投影长度变形,将椭球面按一定经度的子午线划分成不同的投影带;或者为了抵偿长度变形,选择某一经度的子午线作为测区的中央子午线。由于中央子午线的经度不同,使得椭球面上统一的大地坐标系,变成了各自独立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就需要将一个投影带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换算成另外一个投影带的平面直角坐标,称为坐标换带。 2.2. 3. 1坐标换带的方法 坐标换带有直接换带计算法和间接换带计算法两种。目前采用间接换带计算法,因此下面仅就此方法作一介绍。 如将第一带(东带或西带)的平面坐标换算为第二带(西带或东带)的平面坐标,方法是先根据第一带的平面坐标x,y和中央子午线的经度L。按高斯投影坐标反 算公式求得大地坐标B,L然后根据B,L和第二带的中央子午线经度按高斯投影 坐标正算公式求得在第二带中的平面坐标,。由于在换带计算中,把椭球面 上的大地坐标作为过渡坐标,因而称为间接换带法。这种方法理论上是严密的,精度高,而且通用性强,他适用于6°带与6°带,3°带与3°带,6°带与3°带之间的坐标换带。虽然这种方法计算量较大,但可用电子计算机计算来克服,故已成为坐标换带中最基本的方法。 2.2. 3. 2坐标换带的实际应用 在生产实践中通常有以下两种情况需要换带计算 ⑴控制网中的已知点位于相邻的两个投影带中。如图5 (图5:坐标换带示意图)

中的附合导线,A,B,C,D为已知 高级点。A,B 两点位于西带内,具有西带的高斯平面直角坐标值;C,D两点位于东带内,具有东带的高斯平面直角坐标值。在坐标平差计算时,就必须将它们的坐标系统统一起来,或是将A,B点的西带坐标值换算至东带,或是将C,D点的东带坐标值换算至西带。 ⑵国家控制点的坐标通常是6°带的坐标,而在工程测量中往往需要采用带或 1.5°带,这就产生了6°带与带或 1.5°带之间的坐标换算问题。 我们知道,带的中央子午线中,有半数与6°带的中央子午线重合。所以,由6°带到3°带的换算区分为2种情况: ① 3°带与6°带的中央子午线重合如图所示,3°带第 (图6:坐标换带示意图) 41带与6°第21带的中央子午线重合。既然中央子午线一致,坐标系统也就一致。所以,图中P1点在6°带第

换带计算专题

2.2.3坐标的换带计算 为了限制高斯投影长度变形,将椭球面按一定经度的子午线划分成不同的投影带;或者为了抵偿长度变形,选择某一经度的子午线作为测区的中央子午线。由于中央子午线的经度不同,使得椭球面上统一的大地坐标系,变成了各自独立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就需要将一个投影带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换算成另外一个投影带的平面直角坐标,称为坐标换带。 2.2. 3. 1坐标换带的方法 坐标换带有直接换带计算法和间接换带计算法两种。目前采用间接换带计算法,因此下面仅就此方法作一介绍。 如将第一带(东带或西带)的平面坐标换算为第二带(西带或东带)的平面坐标,方法是先根据第一带的平面坐标x,y和中央子午线的经度L。按高斯投影坐标反算公式求得大地坐标B,L然后根据B,L和第二带 的中央子午线经度按高斯投影坐标正算公式求得在第二带中的平面坐标,。由于在换带计算中,把椭球面上的大地坐标作为过渡坐标,因而称为间接换带法。这种方法理论上是严密的,精度高,而且通用性强,他适用于6°带与6°带,3°带与3°带,6°带与3°带之间的坐标换带。虽然这种方法计算量较大,但可用电子计算机计算来克服,故已成为坐标换带中最基本的方法。 2.2. 3. 2坐标换带的实际应用 在生产实践中通常有以下两种情况需要换带计算 ⑴控制网中的已知点位于相邻的两个投影带中。如图5 (图5:坐标换带示意图) 中的附合导线,A,B,C,D为已知高级点。A,B 两点位于西带内,具有西带的高斯平面直角坐标值;C,D两点位于东带内,具有东带的高斯平面直角

坐标值。在坐标平差计算时,就必须将它们的坐标系统统一起来,或是将A,B点的西带坐标值换算至东带,或是将C,D点的东带坐标值换算至西带。 ⑵国家控制点的坐标通常是6°带的坐标,而在工程测量中往往需要采用带或1.5°带,这就产生了6°带与带或 1.5°带之间的坐标换算问题。 我们知道,带的中央子午线中,有半数与6°带的中央子午线重合。所以,由6°带到3°带的换算区分为2种情况: ① 3°带与6°带的中央子午线重合如图所示,3°带第 (图6:坐标换带示意图) 41带与6°第21带的中央子午线重合。既然中央子午线一致,坐标系统也就一致。所以,图中P1点在6°带第21带的坐标,也就是该点在3°带第41带的坐标。在这种情况下,6°带与3°带之间,不存在换带计算问题。 ② 3°带中央子午线与6°带分带子午线不重合如图所示,若已知P2点在6°带第21带的坐标,求它在3°带第42带的坐标。由于这2个投影带的中央子午线不同,坐标系统不一致,必须进行换带计算。不过P2点在6°带第21带的坐标与它在3°第41带的坐标相同,所以6°带到3°带坐标换算,也可看作是3°带到3°带的邻带坐标换算。 换带计算目前广泛采用高斯投影坐标正反算方法,他适用于任何情况下的换带计算工作。这种方法的程序是:首先将某投影带的已知平面坐标(x1,y1 ),按高斯投影坐标反算公式求得其大地坐标(B,L);然后 根据纬度B和对于所选定的中央子午线的经差,按高斯投影坐标正算公式求其在选定的投影带的平面坐标(x2,y2)。 例如,某点A在新54坐标系6°带的平面坐标为

坐标怎样换带

坐标怎样换带 一、基本概念: 1、地形图坐标系:我国的地形图采用高斯-克吕格平面直角坐标系。在该坐标系中,横轴:赤道,用Y表示;纵轴:中央经线,用X表示;坐标原点:中央经线与赤道的交点,用O表示。赤道以南为负,以北为正;中央经线以东为正,以西为负。我国位于北半球,故纵坐标均为正值,但为避免中央经度线以西为负值的情况,将坐标纵轴西移500公里。 2、北京54坐标系:1954年我国在北京设立了大地坐标原点,采用克拉索夫斯基椭球体,依此计算出来的各大地控制点的坐标,称为北京54坐标系。 3、GS84坐标系:即世界通用的经纬度坐标系。 4、6度带、3度带、中央经线。 我国采用6度分带和3度分带: 1∶2.5万及1∶5万的地形图采用6度分带投影,即经差为6度,从零度子午线开始,自西向东每个经差6度为一投影带,全球共分60个带,用1,2,3,4,5,……表示.即东经0~6度为第一带,其中央经线的经度为东经3度,东经6~12度为第二带,其中央经线的经度为9度。我省位于东经113度-东经120度之间,跨第19带和20带,其中东经114度以西(包括阜平县的下庄乡以西、平山的温塘、苏家庄以西,井陉的矿区以西,邢台县的浆水镇以西,武安的活水乡以西,涉县全境)位于第19带,其中央经线为东经111度;114度以东到山海关均在第20带,其中央经线为117度。 1∶1万的地形图采用3度分带,从东经1.5度的经线开始,每隔3度为一带,用1,2,3,……表示,全球共划分120个投影带,即东经1.5~ 4.5度为第1带,其中央经线的经度为东经3度,东经4.5~7.5度为第2带,其中央经线的经度为东经6度.我省位于东经113度-东经120度之间,跨第38、39、40共计3个带,其中东经115.5度以西为第38带,其中央经线为东经114度;东经115.5~118.5度为39带,其中央经线为东经117度;东经118.5度以东到山海关为40带,其中央经线为东经120度。 地形图上公里网横坐标前2位就是带号,例如:我省1:5万地形图上的横坐标为20345486,其中20即为带号,345486为横坐标值。 二、当地中央经线经度的计算 六度带中央经线经度的计算:当地中央经线经度=6°×当地带号-3°,例如:地形图上的横坐标为20345,其所处的六度带的中央经线经度为:6°×20-3°=117°(适用于1∶2.5万和1∶5万地形图)。 三度带中央经线经度的计算:中央经线经度=3°×当地带号(适用于1∶1万地

机械基础知识点整理复习课程

精品文档 1)疲劳强度和改善方法。是指材料经过无数次的交变应力仍不断裂的最大应力——1合理选材 2 合理结构 3 提高加工质量 4 表面处理 2)焊接开破口是为了保证焊透,间隙和钝边目的是为了防止烧穿破口的根部 3)焊条由焊芯和药皮组成焊芯—传到电流填充焊缝药皮—1 机械保护2 冶金 处理渗合金 3 改善焊接工艺 带传动 1:带传动的组成:主动轮.从动轮.封闭环行带.机架 2:弹性滑动——带的弹性变形(不可避免);打滑——过载(可避免) 3打滑T小带轮,包角太小传动比(n1/n2=w1/w2=d2/d1 ) 4合适的中心距:带速V f传动能力降低.V带根数不超过10根,过多受力不均匀。 5 类型:摩擦型,啮合型(不出现弹性滑动,打滑现象) 按横截面分:平带V 带圆带多楔带同步带 带传动的特点应用:优点①适用于两轴中心较大的传动;②具有良好的挠性;③可以缓冲 吸振④过载时带在轮上打滑对机器有保护;⑤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成本低;缺点①外廓尺寸较大;②不能保证准确的传动比③传动效率低,寿命较短④需要张紧装紧。应用:带传动多用于两轴中心距较大,传动比要求不严格的机械中。①imax = 7②V = 5~25m/s③效率=0.9链传动 1 特点及其应用:保持平均传动比不变;传动效率高;张紧力小;能工作于恶劣环境中。缺点:稳定性差,噪声大,不能保持恒定传动比,急速反向转动性能比较低,成本高 2链轮的材料要求:强度?耐磨?耐冲击。低速轻载T中碳钢;中速重载T中碳钢淬火 3 链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链传动的运动不均匀性(多边形效应:多边形的啮合传动引起传动速度不均匀) 4 链传动不适合于高速(中心线最好水平的,调整:加张紧轮) 5 组成:主从动链轮和闭合的扰性环形链条,机架。链传动属于有中间扰性件的啮合传动 6 传动比i< 7 传动效率p w 100kw 速度v w 15m/s (n1/n2=z2/z1) 齿轮传动 1原理:刚性啮合。特点:① i瞬时恒定②结构紧凑③效率高④寿命长⑤10A 5kw 300m/s 2 类型:平行轴齿轮传动(圆柱齿轮传动)粗交轴齿轮传动(链齿轮传动)交错轴齿轮传动 3渐开线齿轮:平稳T i瞬=n1 / n2= w1 / w2T合适齿轮; 4压力角:离rb越远,afT不利于传动°a= 20 ° 5㈠斜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平稳性和承载能力都高于直齿圆柱齿轮传动适用于高速和重载传动的场合㈡锥齿轮传动一般用于轻载、低速的场合。 轴 1 分类:转轴-传递扭矩又承受弯矩(汽车);传动轴-只传递扭矩(自行车);心轴-只承 受弯矩;结构:①满足力学性能(强度,刚度) 2 轴向定位:轴肩.套筒.轴承端盖.弹性挡圈.螺母.圈锥表面 3 周向定位:键联接销钉焊接过盈配合 轴承 1 分类:滑动滚动轴承(按工作表面的摩擦性而分) 2滑动轴承:①非液体摩擦滑动轴承一般用于转速荷载不大和精度要求不高的场合;目的:精品文档减轻轴瓦与轴颈表面的摩擦;②液体摩擦滑动轴承多用于高速精度要求较高或低速重载的场

坐标转换参数求取及坐标转换程序设计

毕业设计 设计题目坐标转换参数求取及坐标转换程序设计 学生姓名张威 指导教师杜继亮 专业测绘工程 班级测绘12-2班 填写日期2016/4/6 矿业工程学院

摘要 坐标系统是测量工作中定位的基础,坐标系统有多种形式和基准,由于各测量工作目的不同,所选用的坐标基准也会不同,根据不同的工作要求需要将不同的坐标系下的坐标进行相互转换。在这些坐标转换的过程中会用到很多坐标转换模型,但是坐标系转换模型过于复杂手算非常困难。本设计为了方便施工时遇到的坐标转换问题,设计利用Visual Basic 6.0编程语言编写程序,用来实现坐标系统之间的转换以及转换参数的求解,例如:大地坐标与空间直角坐标的相互转换、高斯投影正反算、二维坐标转换与四参数计算、三维坐标转换与七参数转换、同参考基准下的坐标换带计算,以及坐标数据的批量处理。 关键字:坐标系统,转换模型,坐标转换,程序设计

Abstract The base of coordinate system in surveying work. there are many forms and benchmarks in the coordinate system. However, in general engineering, the control point and coordinate. System are the same. So It is necessary to transform the control point. coordinate during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Due to different purposes of each measurement and the selected. different coordinate references, there will be many different coordinate systems. Coordinate systems used in the measurement work are as follows: WGS-84 World Geodetic System, China Geodetic Coordinate System 2000, National Geodetic Coordinate System 1980, Beijing coordinate system 1954 and Local Coordinate System. There are space rectangular coordinate, geodetic coordinate and plane coordinate in the way of the reference in the same coordinate.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different tasks, we need to convert coordinates under the different coordinate systems. On condition that the coordinates of the reference standard can be obtained. the normal construction work can be done. A lot of coordinate transformation models are used in the process of the coordinate transformation. But the coordinate transformation model is very complex and difficult. Nowadays the conversion formula is suitable for the computerization whose language is easy to learn. So in the design I make use of Visual Basic 6 programming language to realize the transformation between the coordinate system and transformation parameters. Key words : coordinate systems transformation model coordinate transform programming

运输胶带基本知识

输送带基础知识 输送带又叫运输带,是用于皮带输送机中起承载和运送物料作用的橡胶与纤维、金属复合制品,或者是塑料和织物复合制品。皮带输送机在农业、工矿企业和交通运输业中广泛用于输送各种固体块状和粉料状物料或成件物品,能连续化、高效率、大倾角运输,操作安全,使用简便,维修容易,运费低廉,并能缩短运输距离,降低工程造价,节省人力物力。 输送带种类很多,按用途可分为:普通输送带、一般难燃输送带、耐热输送带、耐高温输送带、耐酸碱输送带、耐油输送带、耐寒输送带、防静电输送带等。 按结构材料可分为:PVC输送带、PU输送带、普通棉帆布输送带、尼龙输送带、聚酯输送带、硅胶输送带、铁氟龙输送带、钢丝绳芯输送带、PVG整芯输送带、钢缆输送带等。 按产品结构可分为:分层输送带、整芯输送带、钢丝绳芯输送带、钢缆输送带、管状输送带、花纹输送带、挡边输送带、减层输送带等。 各种类别的输送带的表示方法 1、分层输送带常用表示方法(标准的表示方法与此不同,具体请参照标准GB7984的规定): 以NN200 1000×6(6+3)为例,NN200表示的是尼龙200型,1000-表示带子的宽度,6-表示尼龙布层数,(6+3)-表示输送带上下覆盖胶分别有6毫米和3毫米厚。 2、钢丝绳芯输送带常用表示方法:(以ST1000 H 1000 ? 4.0-6.0-6.0 为例) ST1000-表示的是强度规格,为1000N/mm H-表示的是覆盖胶的性能级别 1000-表示的产品的宽度,单位mm ? 4.0-表示的是钢丝绳的直径,单位mm 6.0-6.0-表示的是上下覆盖胶的厚度,单位mm 3、整芯输送带的表示方法 一般煤矿用PVC和PVG整芯阻燃输送带用强度级别和带子的宽度来表示。强度级别一般分为:4级、5级、6级、7级、8级、9级、10级、11级和最高到16级带,分别对应的强度为:680S、800S、1000S、1250S、1400S、1600S、1800S、2000S、2240S、2500s、2800S、3100S 和3400S。输送带的宽度一般为:500mm、650mm、800mm、1000mm、1200mm、1400mm、1600mm、1800mm等。

南方平差易坐标计算及换带流程

南方平差易坐标计算及换带流程(PA2004) 实例一(坐标计算): 现有北京54坐标系下的一组6度带高斯平面坐标,要将其转换为国家80坐标系下的3度带高斯平面坐标。 坐标如下: N:3429479,E:18570662 N:3429479,E:18571768 N:3429336,E:18570768 N:3429336,E:18570662 1、首先反算6度带54坐标系下的经纬度。点击:“工具”—>“大地正反算”,在弹出 的界面选择反算、北京54坐标系、6度带、105、Y坐标含500公里进行计算。 注意:反算的时候Y坐标要去掉带号输入,并且选择“Y坐标含500公里”。中央子午线经度的计算公式:3度带=3×带号,6度带=(6×带号)-3。因此6度带换3度带有可能涉及中央子午线不一致的问题。本例中=(6×18)-3=105。 可以导入文件进行反算计算,文件后缀为*.TXT,格式为: [EARTHKNOWNDATA] 1,3429479.00,570662.00, 2,3429479.00,571768.00,

3,3429336.00,570768.00, 4,3429336.00,570662.00, [EARTHUNKNOWNDATA] 1,30.59018425,105.44230509, 2,30.59016020,105.45047299, 3,30.58571768,105.44270096, 4,30.58571997,105.44230151, 输入的时候只输入上半部的“[EARTHKNOWNDATA]”,下半部是导入后计算的结果。编辑好文件后,选择最下一行的“打开”,选择数据文件,右侧界面依然选择反算、北京54坐标系、6度带、105、Y坐标含500公里,然后点击“计算”,再点击“保存”即可保存输入数据和计算结果。 2、然后正算国家80坐标系下的高斯平面坐标。 将计算出的经纬度输入,选择正算、国家80坐标系、3度带、Y坐标含500公里进行计算。 注意:这里计算出的坐标是含500公里的,但是没有带号。应当说明的是,为了保证中央子午线以西的坐标为正值,国家采用了加500公里的办法,因此从测绘局搜集的坐标默认都是含500公里的,所有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上的坐标也都默认含500公里,只有独立坐标系有可能不使用含500公里的坐标。

坐标系转换问题及转换参数的计算方法

坐标系转换问题及转换参数的计算方法 对于坐标系的转换,给很多GPS的使用者造成一些迷惑,尤其是对于刚刚接触的人,搞不明白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我对坐标系的转换问题,也是一知半解,对于没学过测量专业的人来说,各种参数的搞来搞去实在让人迷糊。在我有限的理解范围内,我想在这里简单介绍一下,主要是抛砖引玉,希望能引出更多的高手来指点迷津。 我们常见的坐标转换问题,多数为WGS84转换成北京54或西安80坐标系。其中WGS84坐标系属于大地坐标,就是我们常说的经纬度坐标,而北京54或者西安80属于平面直角坐标。对于什么是大地坐标,什么是平面直角坐标,以及他们如何建立,我们可以另外讨论。这里不多罗嗦。 那么,为什么要做这样的坐标转换呢? 因为GPS卫星星历是以WGS84坐标系为根据而建立的,我国目前应用的地形图却属于1954年北京坐标系或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因为不同坐标系之间存在着平移和旋转关系(WGS84坐标系与我国应用的坐标系之间的误差约为80),所以在我国应用GPS进行绝对定位必须进行坐标转换,转换后的绝对定位精度可由80提高到5-10米。简单的来说,就一句话,减小误差,提高精度。 下面要说到的,才是我们要讨论的根本问题:如何在WGS84坐标系和北京54坐标系之间进行转换。 说到坐标系转换,还要罗嗦两句,就是上面提到过的椭球模型。我们都知道,地球是一个近似的椭球体。因此为了研究方便,科学家们根据各自的理论建立了不同的椭球模型来模拟地球的形状。而且我们刚才讨论了半天的各种坐标系也是建立在这些椭球基准之上的。比如北京54坐标系采用的就是克拉索夫斯基椭球模型。而对应于WGS84坐标系有一个WGS84椭球,其常数采用IUGG第17届大会大地测量常数的推荐值。WGS84椭球两个最常用的几何常数:长半轴:6378137±2(m);扁率:1:298.257223563 之所以说到半长轴和扁率倒数是因为要在不同的坐标系之间转换,就需要转换不同的椭球基准。这就需要两个很重要的转换参数dA、dF。 dA的含义是两个椭球基准之间半长轴的差;dF的含义是两个椭球基准之间扁率倒数的差。 在进行坐标转换时,这两个转换参数是固定的,这里,我们给出在进行84—〉54,84—〉80坐标转换时候的这两个参数如下: WGS84>北京54:DA:-108;DF:0.0000005 WGS84>西安80:DA: -3 ;DF: 0 椭球的基准转换过来了,那么由于建立椭球的原点还是不一致的,还需要在dXdYdZ这三个空间平移参量,来将两个不同的椭球原点重合,这样一来才能使两个坐标系的椭球完全转换过来。而由于各地的地理位置不同,所以在各个地方的这三个坐标轴平移参量也是不同的,因此需要用当地的已知点来计算这三个参数。具体的计算方法是: 第一步:搜集应用区域内GPS“B”级网三个以上网点WGS84坐标系B、L、H值及我国坐标系(BJ54或西安80)B、L、h、x值。(注:B、L、H分别为大地坐标系中的大地纬度、大地经度及大地高,h、x分别为大地坐标系中的高程及高程异常。各参数可以通过各省级测绘局或测绘院具有“A”级、“B”级网的单位获得。) 第二步:计算不同坐标系三维直角坐标值。计算公式如下: X=(N+H)cosBcos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