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科学小论文

食品科学小论文
食品科学小论文

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现状与未来

杨倩倩湘潭大学化工学院09级生物工程一班2009651003

摘要:本文介绍了食品安全问题的基本界定、国内现状与最新立法进展,分析了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尝试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与方法。

关键词:食品安全问题;现状;原因;进展;解决措施

1中国食品安全现状

1.1食品安全定义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食品安全是食物含中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公共卫生问题【1】。这里有两个关键词,一是有毒有害物质,一是对人体健康的不良影响。这两个关健词必须同时存在,才构成一个食品安全问题或者说才叫做“不安全的食品”。食品安全十分重要,可能影响消费者健康,可能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使一个行业受到打击,往往会发生国际食品贸易争端。最近对中国特别有现实意义的就是食品安全可能导致政治后果,影响社会、影响政策。

1.2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现状

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品安全问题日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并发展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例如,1996年英国爆发的疯牛病、1997年香港禽流感、1998年东南亚猪脑炎、l999年比利时等国二恶英、2001年欧洲爆发口蹄疫、2003年发生在中国的非典型性肺炎(SARS),2008年9月,中国令人震惊的“三鹿奶粉事件”以及2009年全球性的甲型H1N1 流感【2】,这些食品安全事件使老百姓忧心忡忡,以至有的

人产生了“吃动物食品怕含激素,吃植物食品怕有素,吃饮料食品怕掺色素”的恐惧心理。当然这种担惊受怕显属过虑,但却也从侧面反映了当今的食品安全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从以往的瘦肉精、苏丹红、染色馒头,到近日街头巷尾热议的新型地沟油【3】和旧皮鞋果冻,愈演愈烈的食品安全问题让老百姓忧心忡忡。

进入2012年,公众、舆论对食品安全的深度关切有增无减,以诗句"我只信任虫子"为代表的对整个食品行业"集体不信任"的不安情绪累积极其蔓延再创新高。可以说,中国经济社会转型背景下的食品安全领域全面深化改革正在面临空前压力和严峻挑战。

1.3食品安全问题内容

(1)致病性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食源性疾病是指通过摄食而进入人体的有毒有害物质(包括生物性病原体)等致病因子所造成的疾病。一般可分为感染性和中毒性,包括常见的食物中毒、肠道传染病、人畜共患传染病、寄生虫病以及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所引起的疾病。食源性疾患的发病率居各类疾病总发病率的前列,是世界上最突出的卫生问题。。

上世纪80年代在上海发生过由于生吃毛蚶,造成甲型肝炎流行,30万人染病.最近德国的致病性大肠杆菌大家都知道,2000年在江苏和安徽发生大肠杆菌2万人中毒,177人死亡。

(2)化学性污染。在中国有农药残留、药残留、重金属残留、

天然毒素(霉菌毒素)有机污染物等。其中有铅污染,铅污染的来源很多,进入人体主要是通过食品摄入。据统计我国成年人每人每天摄入的铅,从1990年到2000年都远低于标准。儿童跟标准比较,全国平均数很接近标准或略超过许可警戒值。根据平均数分析个体大概有百分之几十的儿童每人每天摄入的铅超过了应摄入量(ADI,健康参考值),导致健康风险增加。有报纸报道有三分之一的小孩儿血铅超标。

(3)非法食品添加剂。添加剂为改善食品色、香、味等品质,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合物质或者天然物质。当加入添加剂过量或者有害添加剂时,便会产生食品安全问题。

2原因分析

2.1政府监管制度存在漏洞

2.1.1政府规制体系失灵

一是多头管理,规制机构职能交叉相互掣肘。多年以来,我国食品监管采取多龙治水、分段监管的管理体制。食品安全监管主体包括了卫生部、农业部、质检总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等多个部门;食品安全的监管流程实行分段监管,原材料环节由农业部门监管,生产过程由质检部门监管,市场领域由工商部门监管。此外,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还对当地食品安全

负总责,统一领导、协调本地区的食品安全监管和整治工作。根据《食品安全法》规定,国务院设立食品安全委员会,作为高层次的议事协调机构,协调、指导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卫生部门承担食品安全综合协调职责,负责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食品安全标准制定、食品安全信息公布、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条件和检验规范的制定,组织查处食品安全重大事故。质检、工商、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分别对食品生产、食品流通、餐饮服务活动实施监督管理。由于这种体制安排并未对我国现有规制体制作根本性变革,食品安全委员会对卫生部和工商局等监管部门的指导作用、卫生部门对其他部门的协调作用大打折扣。

食品安全规制是一种公共权力,它由公共部门使用。在权力分配或行使过程中,各职能部门都竭尽所能地争夺权力资源,无节制地使用这种权力,例如重复检查、乱收费、乱罚款等等,使厂商不堪重负,造成规制过度的“公地悲剧”。另一方面,多头管理使食品安全只有在所有相关部门、各个环节共担责任并密切合作的前提下才能有效实施。而不是获得利益时,就会出现“谁都管,谁都不管”的现象,导致食品安全规制不足的“反公地悲剧”。

二是双重管理,规制机构缺乏独立行使职权的环境。食品安全监管纵横交叉,错综复杂。卫生部门和农业部门从中央到地方都实施分级管理;质检总局的出入境检验检疫系统属于垂直管理,其余机构属于分级管理;食品药品管理局中央和省一级属于分级管理,而省一级以下部门则又实行垂直管理。食品药品管理局中

央和省一级属于分级管理,而省一级以下部门则又实行垂直管理。这样一来,在食品质量监管体制上,我国地方食品监管行政主管部门同时受到上级食品监管行政主管部门和同级人民政府的双重领导。而当地政府掌控着食品监管行政主管部门的人事权和财权,对其影响力和控制力更强。当食品监管与地方利益出现矛盾时,地方食品监管部门便不能彻底开展工作,从而影响了地方食品监管行政主管部门工作的独立性和公正性【4】。

2.1.2政府规制标准失效

早在1962年,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粮农组织就成立了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协调建立了国际食品法典标准。我国加人WTO 后,食品安全标准工作逐步与国际接轨。在食品污染物限量标准方面,我国标准与国际食品法典标准项目和指标值的符合率超过70%,但是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一是规制标准缺失。三鹿奶粉事件等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暴露出我国企业标准化的薄弱。如我国农产品质量标准只涉及62种化学污染物,而联合国有关食物与农业的组织已公布的相关限制标准为2522项,美国多达4000多项,日本则达数万项。此外,我国的监管技术、方法和相关标准体系亟须完善。在监管部门的抽查、检测中,检测项目主要针对的是国家相关标准中允许添加的成分,一旦食品中含有标准里不允许添加的其他物质,抽检时往往检测不到【5】。随着近年来直接用于食品及间接与食品接触的

化学物质的日益增多,相应的检验检测方法、对未知物的发现和检测能力更显滞后。

二是规制标准时龄过长。30年间,中国食品标准仅有过3次大范围的颁布和修订。现行标准的时龄在10年以上的占了四分之一,个别的标准甚至已超过20年未修订。根据《标准化法实施条例》第二十条规定,标准复审周期一般不超过5年。而发达国家的食品标准往往处于“动态”更新中,国际上认可的标准修订或复审的周期通常为3年,政府监管部门、第三方研究机构和企业之间有较好的联动机制。英国、德国等国都有相应的独立研究机构,经常能早于政府部门发现一些食品安全风险,并提出独立的研究报告。

三是规制标准过低。我国许多商品国内质量标准低于国际标准,有些产品标准甚至还有倒退的现象。2010年3月《生鲜牛乳收购标准》出台,并于2010年6月1日实施。新国标受到了众多乳业资深人士的质疑,被视为“中国奶业倒退标志”,被称为“世界最低、全球最差”的标准,这是因为新国标在“细菌总数”和“蛋白质含量”两项指标与原标准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2.1.3政府规制结构失衡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规制改革取得显著成效,但仍存在政府规制供给结构失衡问题:一是重经济性规制轻社会性规制。近些年的改革,主要围绕政府审批制度改革和价格规制等经济性规制改革来进行,而社会性规制多数采用事后的行政强权方式,缺

乏事前社会规制手段,如技术标准检测手段滞后等。二是准入规制、价格规制改革与质量规制改革不协调。准人规制和价格规制的改革相对较快,而质量规制改革与过程规制改革相对较慢。三是政府规制缺乏法制化与公众化的约束。近些年来,尽管我国采取许多措施,加强了政府监管,特别是强化了食品监管部门、环境保护部门、安全生产等规制部门,但是在实际运行中,这种“加强”和“强化”只是一些人力、硬件、权力上的加强,而缺乏法制化程度、监督机制、责任追查机制的梳理,缺乏对管制者管制权力的法制化、公众化的约束。

2.2企业道德缺失

与监管失灵相对应的,是商业伦理的凋零,是无良商人为了利益不择手段【6】。古人有云:民以食为天。可是当下社会中的一些人,早已对天地失却了基本的敬畏感,天不怕地不怕,只唯金钱财富的马首是瞻。丰厚的利益诱惑人的堕落,引诱人突破法律与道德的双重底线。违法成本很低,加上良心道德的约束缺失,其结果,必然是食品药品安全事件不胜枚举【7】。

2.3我国国情

第一点,源头污染比较突出,我们有2亿农户,最新统计数据表明居住在农村人口比例约1:1,这些农户都是分散生产鸡鸭鱼肉蛋奶粮食作物,用来吃的或作为粮食加工物。粮食生产非常分散,分散的结果就不能标准化、规范化,因为没有规模化。这些

农户不是用统一的办法生产产品。比如农药使用,农业部多年来都有相关规定,但实施过程中却不能保证。

第二,全国有多少食品加工企业,没有一个政府部门可以给出一个确切的数据。官方的说法是50万左右,绝大多数都是中小型,所谓小型是指10名员工以下,投资10万元人民币以下。现在加工食品也越来越多,尤其是在食品安全监管不力的农村,小作坊式的食品加工就更加不规范,出现不法现象在所难免。

2.4.消费者缺乏食品方面的常识

首先,消费者缺乏购买安全食品的常识。中国众多的消费者由于收入水平低下,没有足够的消费能力,加上缺乏相应的常识,所以在购买食品时安全意识淡漠,往往只图便宜,不顾及食品的质量、卫生问题。其次,很多消费者缺乏科学食用食物的常识,由此可能会引发一些疾病的产生,甚至导致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3立法进展:

2011年4月21日,国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行为切实加强食品添加剂监管的通知》,将严打包括非法添加行为在内的危及食品安全的多种违法行为,并要求卫生部制定食品添加剂新品种国家标准。

4月24日,国务院食安办等九部门联合发布公告,要求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行为,严格规范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使用。卫生

部等部门3月1日正式发布公告,撤销食品添加剂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钙,自2011年5月1日起,禁止在面粉生产中添加这两种物质。

5月17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出台《中央厨房许可审查规范》,《规范》提出,在申请中央厨房餐饮服务许可时,应提交11个方面的规章制度。

卫生部等6部门发布《关于禁止双酚A用于婴幼儿奶瓶的公告》,禁止双酚A用于婴幼儿奶瓶。自6月1日起,禁止生产含双酚A的婴幼儿奶瓶;自9月1日起,禁止进口和销售含双酚A的婴幼儿奶瓶,由生产企业或进口商负责召回。

6月27日,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审定通过由厦门检验检疫局起草制订的《食品中邻苯二甲酸酯测定》行业标准。该标准制定并发布实施后,能够对食品中添加塑化剂进行更加全面的监测,规范食品生产企业的生产行为。

卫生部7月6日公布《复配食品添加剂通则》,《通则》对复配食品添加剂的有害物质控制、致病性微生物控制等提出明确要求,规定复配食品添加剂要在标签上载明“食品添加剂”字样,并尽可能降低在食品中的用量。

8月12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式发布《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并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9月15日,卫生部发布新修订的《食用盐碘含量》标准,该标准指导各省(区、市)在标准规定范围内,根据当地人群实际碘营养水平,选择适合本地情况的食用盐碘含量平均水平

《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备案管理规定》于今年10月1日起实施。

10月19日,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发布《国家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以下简称预案)。

卫生部发布的GB14963-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蜂蜜》于10月20日起实施。蜂蜜新国标明确表示:蜂蜜指蜜蜂采集植物的花蜜、分泌物或蜜露,与自身分泌物混合后,经充分酿造而成的天然甜物质,蜂蜜不得添加或混入任何蜂蜜以外的物质。

卫生部11月2日公布我国首个食品营养标签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

国家质检总局11月13日在其网站发公告称,今后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禁止生产对羟基苯甲酸丙酯等33种食品添加剂产品,企业已生产的这33种食品添加剂产品禁止作为食品添加剂出厂销售,食品生产企业禁止使用。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12月20日在其官网发布《餐饮服务单位食品安全监管信用信息管理办法》。《办法》规定,发生食物中毒事故等十种行为将被纳入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不良信用记录。

12月21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不锈钢制品》新标准开始实施。

卫生部公布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速冻面米制品》(GB19295-2011)于12月21日正式施行【8】。

4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一些对策建议

解决食品药品安全问题,不外乎两条路径。一是依赖制度、依赖监管,沉疴当用猛药;二是呼唤社会道德重建,修补那些被击穿的道德底线。这两条路径须相互配合,共同作用,缺一不可。

光靠制度监管,不仅成本巨大,且会出现监管漏洞;仅凭道德教化,又不免失之苍白。

4.1政府加强监管与执法力度

(一)加快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和检测体系的建设

力口快食品安全标准的修订。食品召回制度的实施,需要一套完善的食品安全标准,作为判定是否是问题食品的依据【9】。目前国际通行的食品安全的标准是CAC,它是联合国粮农组织237种食品的检测标准和41个卫生安全标准,对158种农药、54种兽药、1 005种添加剂和25种食品污染物进行了评估,一共有8 000个左右与食品相关的标准。包括农药、兽药残留物限量标准、添加剂标准、各种污染物限量标准、辐照污染标准、感官、品质检验标准、检测分析方法标准、取制样技术设备标准以及检验数据的处理准则等。我国的标准化工作还比较落后。发达国家标准平均3—5年修订一次,而我国食品安全标准平均标龄12年,二十几年没有修订的标准也有,标准老化问题突出。

(二)建立食品追溯制度

条码技术的发展为食品召回提供了技术基础,可以对食品原料的生产、加工、储藏及零售等供应链环节的管理对象进行标识,并借助计算初信息系统进行管理。一旦食品出现卫生安全问题,可以通过这些记录的标识对具体实体的历史、应用或位臵进行回溯,准确地缩小食品安全问题的查找范围,查出问题出现的环节,追溯到食品的源头。现在我国已经启动了中国商品条码食品安全追溯平台,对肉、蔬菜、水果、海产品等13个大类15万中产品信息进行了采集【10】,特别是北京的奥运食品的供应已经完全条码化,保证奥运食品的安全。现在需要解决的就是在解决食品追溯体系建立的技术问题之后,保证在供应链的各个环节的信息录入完整,不因为供应链某一个环节的脱节,而导致整个追溯体系的崩溃。这就需要政府强大的政治力量作保证,借着奥运食品追溯这一个契机,将食品追溯体系推行下去。

4.2企业

(一)法律制度的建设,救不了道德的滑坡。重建社会道德,是今天中国必须正视的沉重命题。一个社会如果只谈财富增长,只重名名利利,却不谈灵魂的救赎,定然不会是一个健康的社会。市场经济需要伦理基础,社会需要道德根基。不必讳言,道德的失落涉及每个阶层,而不仅仅是几个无良企业独有的疾病。道德土壤要从贫瘠变得肥沃,需要漫长的时间,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道德建设不孤立于其他方面的建设,有好的政府与好的法治,才

可能有好的道德土壤【11】。拥有高度忠诚的消费者队伍.企业才有可能战胜自己的竞争对手.而这才是合理的竞争策略。另外.诚信株连现象要求企业必须尊重消费者权益,尤其是要保障消费者的权益,履行对消费者的社会责任。

(二)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不仅仅是市场化本身带来的,也不完全是市场监管制度的缺失带来的,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市场中的利益主体、监管单位缺乏一定的价值理性和伦理底线造成的,因为缺乏伦理关怀的市场经济会漠视人的生存、健康以及安全,也最终会导致市场秩序的混乱。经济伦理的重塑首先需要建立一个公正的制度环境。只有在一个公正的制度环境下,经济伦理对于企业来说并不是一种成本,而是有潜在的“收益”,企业遵循经济伦理所带来的声誉也会成为企业的社会资本【12】。

(三)责任保险所谓责任保险,是指以保险客户的法律赔偿风险为承保对象的一类保险。根据其业务内容,可分为公众责任保险、产品责任保险、雇主责任保险、职业责任保险和第三者责任保险。在美国、西欧国家和日本,产品责任保险已经成为其责任保险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形成了相对成熟的产品责任保险制度。而在我国,产品责任保险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但发展缓慢,专门针对食品安全的责任保险更是刚刚起步。

食品安全责任保险最具社会保障功能,能在食品事故发生后及时补偿受害消费者,减轻政府的财政压力,因此加强推进、扩大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具有重要意义。

4.3实行信息公开制度

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担心缺乏科学根据,即信息严重不对称。科学家掌握的科学信息和对食品安全种种问题的看法和消费者所掌握的信息和看法差距非常大,在全世界在这方面都有差距,有差距也是合理的。但是在中国这个差距远远大于发达国家,也大于信息比较缺乏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特色是,信息量非常丰富,但缺乏依据。

另外政府没有专门的风险交流机构,也没有专门的人员和经费,而在其他国家有专门的机构从事风险交流工作。同时,我国也没有独立的民间交流平台来提供关于食品安全方面权威性的科学信息。我们既没有政府专门机构又没有民间平台,所以政府部门往往发布信息时效性、权威性比较差【13】。

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问题有各种各样的误解:一是消费者要求零风险,二是过于重视化学性污染,忽视食源性疾病。三是笼统地把假冒伪劣与食品安全划等号。作为大众,应该具有基本的常识与判断。正确看待媒体报道的真实性,有些媒体抓住新闻不经核实就发布,现在真正的科学信息明显处于劣势,而无科学依据的误导信息大占上风,其结果是造成了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过度担心,影响了政府的公信力,这对于解决食品安全问题会起负作用。

政府收到风险评估后应该做两件事,第一通过媒体公开出现的食品安全隐患。第二政府要以百分之百的透明度告诉群众问题食品的的风险评估结果,以安定群众的忧虑情绪。

向广大消费者宣传、普及食品安全方面的知识。通过加大对消费者进行食品安全方面的宣传教育,使消费者了解更多的食品安全常识和健康饮食知识,使消费者增强食品安全意识,提高辨别问题食品的能力,自觉抵制“问题食品”,把食用不合格食品杜绝于消费者的消费观念之外。对此,我们可以通过网络、电视、报纸、杂志、广播等工具,定期组织健康饮食宣传活动,有计划地报道食品安全知识,并且要及时曝光生产、销售假冒伪劣食品的一些不法厂商及其商品,披露最近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以保障消费者的消费知情权。

参考文献:

【1】李飞高健杨华涛关注中国食品安全问题食品安全2012年第1期【2】梁燕君落实食品召回制度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质量春秋2011年第12期

【3】杨江地沟油,不仅是“饿狼的传说”新民周刊2011年第39期【4】李鑫生加强和完善食品安全全程监管青海畜牧兽医杂志2011(6)【5】凡璐风险社会视野下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研究——以三鹿“三聚氰胺”奶粉事件为例时代报告2011年11期

【6】石梦菊企业对消费者的社会责任—对双汇“瘦肉精"事件反思环渤海经济嘹望2011年第11期

【7】杨光飞梅锦萍市场转型与经济伦理重塑—对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的伦理反思伦理学研究2011年11月第6期

【8】盘点2011年食品安全新政现代经济信息27页

【9】穆瑞丽从食品安全事件看我国政府社会性规制领导之友2012(1)【10】钱敏陈海光白卫东赵文红,黄桂颖食品安全问题背后的思考—构建食品安全预警体系和食品安全追溯体系肉类工业2011年第12期【11】陈丽从食品安全问题看道德功能的缺失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1年12月

【12】张洪坤王燕芸三位一体解决目前食品安全问题食品工程2011年第4期

【13】董娟食品安全监管问题研究面面观热点聚焦2011年第12期

食品科学生物技术相关毕业论文论文范文毕业论文参考选题表

毕业论文参考选题表 1. (字数:12011,页数:18 128) 2. (字数:10805,页数:21 128) 3. (字数:6241,页数:16 118) 4. (字数:11756,页数:25 128) 5. (字数:8690,页数:28 118) 6. (字数:8825,页数:19 118) 7. (字数:13130,页数:31 128) 8. (字数:16585,页数:34 128) 9. (字数:8116,页数:22 118) 10. (字数:19029,页数:38 128) 11. (字数:9601,页数:23 118) 12. (字数:11376,页数:23 128) 13. (字数:10574,页数:26 128) 14. (字数:13658,页数:35 128) 15. (字数:3154,页数:20 118) 16. (字数:8806,页数:20 118) 17. (字数:20237,页数:44 128) 18. (字数:12474,页数:32 128) 19. (字数:15855,页数:34 128) 20. (字数:7350,页数:21 118) 21. (字数:10648,页数:32 128) 22. (字数:14048,页数:35 128) 23. (字数:9839,页数:30 118) 24. (字数:15543,页数:31 128) 25. (字数:9740,页数:32 118) 26. (字数:31338,页数:66 128) 27. (字数:6021,页数:15 128) 28. (字数:11178,页数:36 128) 29. (字数:10683,页数:17 148) 30. (字数:9466,页数:18 128) 31. (字数:10607,页数:20 128) 32. (字数:4713,页数:15 148) 33. (字数:9213,页数:18 118) 34. (字数:11911,页数:28 128) 35. (字数:6574,页数:15 148) 36. (字数:10477,页数:20 128) 37. (字数:9560,页数:17 118) 38. (字数:6398,页数:17 118) 39. (字数:7012,页数:16 118) 40. (字数:12200,页数:22 128) 41. (字数:10759,页数:18 128) 42. (字数:5082,页数:17 148) 43. (字数:10310,页数:20 128) 44. (字数:10419,页数:27 128) 45. (字数:10370,页数:23 128) 46. (字数:6170,页数:18 118)

食品科学导论论文

《食品科学导论》 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木糖醇的研究及应用 学院轻工学部 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 年级食品13-3 姓名 学号20130603111

木糖醇的研究及应用 摘要:木糖醇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 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本文介绍了木糖醇性质,研究现状,生产方法及存在的问题,木糖醇的应用,并展望了木糖醇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合成;问题;应用 一:主题概述 木糖醇又称为戊五醇, 是一种多元醇, 分子式为C5H12O5 , 相对分子质量为152.15, 外观为白色结晶状粉末, 无臭味, 熔点为92 ~ 96 ℃, 易溶于水, 溶解度169 g(20 ℃ ), 溶解热-145.6 J/g, 热能16.99 J/g。微溶于甲醇、乙醇、醋酸, 不溶于乙醚、氯仿。木糖醇有一定的吸湿性, 味甜, 甜度相当于蔗糖, 发热量相当于葡萄糖。广泛存在于果品、蔬菜、谷类、蘑菇之类食物和木材、稻草、玉米芯等植物中。木糖醇可用作甜味剂、营养剂和药剂,在化工、食品、医药等工业中广泛应用。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上世纪70年代初期,我国开发木糖醇项目主要是由于缺乏甘油,用其作为甘油的替代品,并且在当时开展了木糖醇在医学领域方面的研究,由于其具有保肝,护肺,降低酮体和增强糖尿病患者体力的功效,因而作为糖尿病人的辅助代糖品。在上世纪80年代,由于国外健齿方面的研究早于我国,国外的木糖醇主要用于生产无糖口香糖。上世纪90年代后,国际市场上的木糖醇需求逐渐增加,随着人们对健康的追求,人们呼唤着无糖时代的早日到来。木糖醇作为一种重要的食糖代替品,以其独特的优势逐渐走进了人们的生活,其市场增长率令人可惜,2003年我国木糖醇产量超过1.2万t,出口约1万t,是世界第一生产和出口大国,占世界贸易总额的80%以上。 三:生产工艺 木糖醇的合成方法包括化学合成法、化学生物合成法和全生物合成法。 1、化学合成法 目前,国内外木糖醇工业化生产方法主要为化学合成法,即用富含多缩戊糖 的玉米芯、棉子壳、甘蔗渣、桦木片等农林和工业废料经酸(如HCl,H 2SO 4 )水 解成木糖后经纯化处理和加氢反应制得木糖醇。 化学合成法中木糖纯化工艺繁杂、酸碱消耗大;加氢过程需高温(115~135 °

食品科学专业--毕业论文的文献综述

食品科学专业--毕业论文的文献综述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肽的研究进展 高血压是世界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目前全球高血压患者已达18亿,我国高血压患病率2002年为18.8%[1]。抗根据2009年发布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我国18岁以上高血压人口估计至少有2亿。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高血压人口大国[2]。目前,常用抗高血压药物有利尿剂、钙拮抗剂(CCB)、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β-受体拮抗剂[3]5类。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的作用是通过抑制ACE的活性,使得血管紧张素II 的生成和激肽的破坏均减少,从而达到降低血压的目的。ACE抑制肽是一类是介于氨基酸与蛋白质之间的生物活性肽,具有安全性高、效果专一无副作用、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和稳定性好等优势,易被生产厂家和消费者所接受,具有极好的市场前景。 1.1高血压病 1.1.1高血压病简介 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收缩压或舒张压升高为特征的临床综合症。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TO)、国际高血压学会(ISH)高血压防治指南和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4],高血压定义为:在18周岁以上成年人,未服抗高血压药物的情况下,收缩压≥140 m mHg和舒张压≥90 mmHg。有关研究表明,引起高血压病的主要因素为肥胖、食盐摄入过量、饮酒、遗传、年龄、性别、工作的紧张度等等[5,6]。由于其病因十分复杂,对高血压的发病机理至今仍未有确切的认识,目前存在的学说主要有:精神、神经学说、肾原学说、心钠素学说、离子学说、胰岛素学说等。 1.1.2高血压病的防治方法 轻度高血压病一般不需要药物治疗,通过改善生活方式来治疗,如限制食盐(< 6g/day),减轻与控制体重,戒烟,低脂饮食,限制饮酒,经常性活动,调整生活规律,保证足够睡眠,避免情绪波动及过度劳累等[7]。 对于较严重的高血压病一般要进行药物治疗,高血压的现代治疗药物主要

《食品科学与工程导论》课程论文

学完《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导论》的 心得体会 姓名:曾日亮学号:5603110049 班级:食品101 我是一名以复读毕业生的身份进入南大的学生,因为复读时间冲冲过去了一年,因此我对选学校更加认真。当问了几个老师后,结合我的实际情况,第一志愿就选择了南大。在选择专业的时候也是首先咨询了一下在南大上学的同学,他们更了解南大的什么专业更好,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了一些专业,选择食品科学与工程这个专业作为第一志愿。自己估计能录取到这个专业时,发现自己对这专业不感兴趣,主要原因是因为大多数人不了解这个专业,都不怎么看好它,当我跟家里人说是这个专业时他们都不能理解。所以我也有点忽视这个专业,希望自己不会被录取到。 但是,最终还是进入到自己选的第一专业,当得知自己的专业是食品科学与工程时,就慌忙向江南大学学习食品科学与工程的同学询问这是干什么的。她说:“我们实验做过粥。”于是没开学就做了转专业的打算了。又兼之这个专业毕业后的就业工资,更让我坚定了转专业的信念,连我妹妹都笑我以后是做麻辣的。 这是我接触食品科学与工程导论前对食品科学与工程这门课程的认识,即:这门课程很低端。。。那时我对它的认识跟别人对它的认识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后来由导论课的深入慢慢的对它有了较深入的认识。 食品科学与工程不再是一个低端学科,当然更不是常人所理解的做饭,做麻辣等这些。食品科学与工程是一个高深且复杂的专业,它涵盖化学,生物学,营养学,数学,甚至物理学、工程学等等,所要求的学科间的交叉程度也比一般学科要大很多。虽然食品科学不像基础学科那样运用基础理论知识解决一些前沿科技问题,但是食品科学却可以把它们这些部分已获得证实与解决的问题

食品专业毕业设计开题报告.doc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开题报告 中文题目紫薯营养薯片的配方优化及工艺设计 英文题目Purple potato chips nutritional formulation optimization and process design 学生姓名班级 451004 学号 45100424 学院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 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指导教师职称副教授

目录 第一章紫薯薯片的研究意义 (3) 1.1紫薯的营养成分 (3) 1.2紫薯薯片的国内外研究概况 (3) 1.3紫薯薯片研究的可行性 (4) 第二章试验方案的论证 (4) 2.1紫薯营养薯片的配方优化及工艺设计 (4) 2.1.1实验原料 (4) 2.1.2实验仪器 (4) 2.1.3调味料的制备 (5) 2.1.4工艺流程 (5) 2.1.5实验方案 (5) 2.1.6紫薯配方的优化及工艺设计 (5) 第三章本课题的重点及难点 (9) 第四章预期的结果 (9) 第五章研究进度 (9) 5.1查阅资料阶段 (9) 5.2准备阶段 (9) 5.3试验(设计)阶段 (9) 5.4分析写作阶段 (9) 5.5答辩准备阶段 (10) 参考文献 (11)

第一章紫薯薯片的研究意义 1.1紫薯的营养成分 紫薯营养丰富具特殊保健功能,富含蛋白质、淀粉、果胶、纤维素、氨基酸、维生素及多种矿物质,同时还富含硒元素和花青素,其中的蛋白质氨基酸都是极易被人体消化和吸收的,其中富含的维生素A可以改善视力和皮肤的粘膜上皮细胞,维生素C 可使胶元蛋白正常合成, 防治坏血病的发生, 花青素是天然强效自由基清除剂。 而硒和铁是人体抗疲劳、抗衰老、补血的必要元素,特别是硒被称为“抗癌大王”,易被人体吸收,可留在血清中,修补心肌,增强机体免疫力,清除体内自由基,抑制癌细胞中DNA的合成和癌细胞的分裂与生长,预防胃癌、肝癌等癌病的发生。 紫薯富含纤维素,可增加粪便体积,促进肠胃蠕动,清理肠腔内滞留的粘液、积气和腐败物,排出粪便中的有毒物质和致癌物质,保持大便畅通,改善消化道环境,防止胃肠道疾病的发生。 动物实验表明含大量花色苷的紫薯饮料能显著抑制由四氯化碳引发肝损伤鼠血清中谷氨酸草醋酸转氨酶(GOT)、谷氨酸一焦葡萄糖酸转氨酶(GTP)的上升,且对血清和肝脏中硫代巴比妥酸(TBA)反应物及氧化脂蛋白的增加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黄肉红薯饮料则不能。Fredenck等人每星期5天共4星期,给大鼠灌胃2.5mL分别含1%、5%和10%花色苷的5%乙醇水溶液/kg体重;再给大鼠灌胃0.5mL四氯化碳/kg 体重,18h以后,测得血清中天冬氨酸和丙氨酸转氨酶量明显低于只灌胃四氯化碳的对照组,说明花色苷能抑制四氯化碳引发的急性肝损伤。 另外,紫薯还可去皮烘干粉碎后加工成粉,色泽美观,营养丰富,是极好的食品加工原料,可作为各种糕点的主料或配料。紫薯从茎尖嫩叶到薯块,均具有一定保健功能,是当前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中的食品。 紫薯薯片色泽鲜艳,醇香薄脆,松脆可口,是居家旅行经久耐人寻味休闲零食。 1.2紫薯薯片的国内外研究概况 目前,国内外对于薯片的研究仅仅局限于土豆薯片、红薯薯片、木薯薯片和混合薯片,伍雨江等对常压油炸马铃薯片后的煎炸油进行了研究,通过实验综合分析得出了抑制煎炸油氧化的最佳参数[1];胡小泓等在红薯中添加适量辅料,用光波和微波加热处理,将红薯加工成一种无油新型工艺食品[2];张容鹄等研究了油炸木薯薯片的加工工艺[3];张宇凡等研究了土豆和红薯混合薯片的主要配料、老化条件、干坯含水量和油炸温度对香菇营养薯片质量的影响,建立了该产品生产的适宜配方和主要条件[4]。紫薯薯片国内外尚无有人研究,成为薯片中的一大空白,国内外对于紫薯的研究十分丰富,但一般局限于对其药用价值的研究,孙金辉等研究了紫薯花色苷的组成结构、稳定性、保健功能及其食品、化妆品等行业中的应用[5];朱珠等研究了溶剂萃取法提取色素,考察了不同提取剂对紫薯色素提取效果的影响[6];沈静文等研究了利用酶解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大纲-内蒙古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实践教学大纲 (专业代码:081407W) 一、概述 为适应新世纪食品行业对食品质量与安全本科专业技术人才素质、知识和能力的需求,切实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根据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内容的要求,在学生学好课堂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特构建了作为整个专业教学体系有机组成部分的实践教学体系。 通过不同形式的实践教学活动,达到不同的教育目标。通过专业(公益)劳动实践的接触,获得专业的感性知识,并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和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通过社会实践调查,了解区情民情,在为基层进行社会服务、技术指导的同时,进一步了解社会对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以加强学习的针对性,此为社会实践教学的阶段;通过教学生产实习和专业综合实践的有机结合,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掌握生产加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如何控制产品的质量和保证产品的安全,为将来就业更好地适应生产打下良好基础,此为实践教学的基本技能训练阶段;通过食品分析综合实验的训练,进一步锻炼学生的分析测定及实验室的操作技能,为将来就业从事食品质量与安全检测的实验室工作打下坚实基础;通过课程论文(设计)的实习,为学生营造创新和研究的氛围,提供锻炼创新和研究(设计)的初步能力,学会如何撰写研究性论文(设计),为毕业论文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通过进行毕业生产实习及毕业论文的环节,把学过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的生产结合起来,进行专业技术的具体训练,练习设计食品加工工艺中的HACCP,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最终实现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实践教学的技能提高阶段。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整个学程共分三个层次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分别是基础实践层次包括军事训练、专业(公益)劳动、社会实践活动;专业实践层次包括教学生产实习和食品分析综合实验;综合实践层次包括课程论文(设计)和毕业生产实习或毕业论文2个环节,总计40学分。 二、实践教学总体目标 实践教学体系作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目标是培养强能力、高素质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认识目标

我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认识

食 品 科 学 概 论 论 文 院系: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班级:食品科学与工程11-02 学号:541103010227 姓名:蒙思飞

我眼中的食品科学与工程 经过一个学期的食品科学概论的学习,在老师的讲解和介绍下,对食品科学与工程这个专业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是培养具有化学、生物学、食品工程和食品技术知识,能在食品领域内从事食品生产技术管理、品质控制、产品开发、科学研究、工程设计等方面工作的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主要学习化学、生物学、食品工程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生物技术与工程、食品生产技术管理、开发、综合利用、食品工程设计和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食品保藏、加工和资源综合利用等各方面的基本能力。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属中国高等院校中理工科性质的典型专业。根据国家科技局的学科分类,食品科学与工程属一级学科,与数学、物理、生物、天文、化工等基础学科属同等地位。它具有多学科交叉渗透的特点,涉及化学、物理、生物、农学、机械、环境、管理等多个学科领域。我所了解的关于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的一些内容。 在一个学期的学习中,我在各方面都对食品科学与工程有了一定了解。食品的化学组成分为天然成分和非天然成分。天然成分中又包括无机成分和有机成分,非天然成分中包括食品添加剂等等。还有对微生物学有了初步认识。微生物是指所有形体微小,单细胞或多细胞的个体。微生物种类多,分布广,繁殖快,代谢强,易变质。微生物的应用十分广泛,例如酵母,合成蛋白质的效率最高。微生物与食品的生产和保存密切相关。微生物能使食品腐烂变质,会涉及到食品安全。在食品加工高新技术中,我更是大开眼界,有膜分离技术,超临

2018年食品专业毕业论文题目整理

2018年食品专业毕业论文题目整理 食品毕业论文题目主要涉及食品质量与安全、食品检验、微生物食品应用、食品科学与工程等方面,我们写作食品论文时,应根据专业特点和研究最新动态进行选择,符合论文选题的标准,下面就列举一些食品专业毕业论文题目供选择参考。 1、协同第三只手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探究--基于食品安全的视角 2、保定市流通消费领域食品安全现状及对策研究 3、消费者食品安全安心度指数的编制 4、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原因及对策分析 5、物联网融合环境食品安全云平台用户模型 6、论警察权在食品安全管理中的运用 7、网络食品销售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8、浅谈我国食品安全犯罪的刑法规制现状及建议 9、食品安全犯罪新特征的中观分析 10、论食品安全的刑法保护对策 11、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特点分析 12、浅析食品安全监管 13、浅谈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及对策 14、生态农业与食品安全问题探讨 15、生态农业与食品安全 16、论中国食品卫生与安全标准之保健品的监督与管理 17、动物食品安全问题分析及应对措施 18、我国网购食品安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19、论《食品安全法》惩罚性赔偿金制度的适用 20、海外代购食品质量安全法律监管问题探讨 21、试论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刑法规制 22、依法治国背景下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的实践与思考 23、浅析食品安全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4、食品加工中的污染及其安全检验研究 25、食品添加剂与食品安全 26、肉食品全产业链安全生产技术体系构建 27、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28、理化检测在食品安全中的作用 29、浅谈动物饲料和食品安全的关系 30、我国食品安全的信用与执法机制研究 31、大众传媒在食品安全报道中的责任 32、谈食品检验对肉制品安全的重要性 33、食品安全信息与风险监测评估研究 34、食品安全管理面临机遇和挑战 35、关于食品安全问题的研究 36、高校食品安全保障与管理模式分析 37、我国品牌企业的食品安全控制及其政府监管 38、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现状及应用 39、我国消费者食品安全立法的建设性思考 40、中国食品安全问题应重视雇员作用

专业导论论文(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分析)

专业导论论文 食品科学与工程2011010339141 舒聪妍 本专业在我院2011级主要围绕食品营养为核心,开设食品分析、食品化学、食品营养学、食品工程原理、食品毒理学、和食品卫生学几个大类学科,并在此基础上依次设立了多个分支学科,如无机及分析化学,分子生物学基础等。其中,以功能食品及应用营养学为重点建设学科,为社会培养此方面的人才。 食品分析包括:生物化学、有机化学、无机及分析化学和仪器分析。 生物化学是生物学的分支学科。它是研究生命物质的化学组成、结构及生命活动过程中各种化学变化的基础生命科学。以物质组成、物质代谢、结构与功能、繁殖与遗传为主要学习内容的一门生物学的分支学科。 有机化学又称为碳化合物的化学,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制备的学科,是化学中极重要的一个分支。 无机及分析化学的内容主要为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物质结构基础理论、溶液化学平衡、滴定分析、常用仪器分析、重要的生命元素等。 仪器分析是化学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以物质的物理和物理化学性质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一种分析方法。利用较特殊的仪器,对物质进行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形态分析。是指采用比较复杂或特殊的仪器设备,通过测量物质的某些物理或物理化学性质的参数及

其变化来获取物质的化学组成、成分含量及化学结构等信息的一类方法。 食品营养学包括:分子生物学基础、功能食品、及应用营养学。 分子生物学基础是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命现象的科学。通过研究生物大分子(核酸、蛋白质)的结构、功能和生物合成等方面来阐明各种生命现象的本质。研究内容包括各种生命过程。比如光合作用、发育的分子机制、神经活动的机理、癌的发生等。 我国定义功能食品是指具有营养功能、感觉功能和调节生理活动功能的食品。它的范围包括:增强人体体质(增强免疫能力,激活淋巴系统等)的食品;防止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便秘和肿瘤等)的食品;恢复健康(控制胆固醇、防止血小板凝集、调节造血功能等)的食品;调节身体节律(神经中枢、神经末稍、摄取与吸收功能等)的食品和延缓衰老的食品,具有上述特点的食品,都属于功能食品。功能食品为我院的重点培养学科,主要培养学生具有功能食品的分析检验能力。 应用营养学是研究各类食物营养素及非营养素生物活性物质及 其与人体健康关系的一门学科,是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之一。掌握各类食物的营养特点,改善食品营养价值的原理和方法;各类人群的合理营养与膳食要求,改善各人群营养的基础理论与途径。

食品专业毕业论文

**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低糖芒果果脯加工工艺研究 姓名: *** 学号: ********** 院系:食品科技学院 班级: **** 专业:食品加工技术 指导教师: *** 职称:**

【摘要】为了优化果脯的加工工艺,本文以芒果为实验材料,研究了(1)不同添加量的海藻糖对果脯的组织形态及香味、风味的影响;实验表明10%的海藻糖添加量最适宜。(2)不同糖浓度配比对果脯品质的影响;实验表明糖液浓度配比20%蔗糖+5%葡萄糖+5%蜂蜜最适宜。(3)不同浓度的植酸、柠檬酸、氯化钠、氯化钙、壳聚糖对胡萝卜颗粒褐变度的影响,并筛选出安全有效的护色剂配方以达到优化护色工艺。(4)不同成熟度的实验材料对果脯得率、色泽及风味的影响;实验表明应选择中等成熟度 【关键词】芒果;低糖;果脯;护色

[Abstract ] in order to optimize the processing technique of preserved, mango as experimental materials, study (1) with different amounts of trehalose on preserved fruit morphology and aroma, flavor impact; experiment showed that 10% of the most appropriate amount of trehalose added. (2) the different sugar concentration ratio on the quality of preserved effect;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solution concentration ratio of20% +5% sucrose glucose +5% honey best. (3) with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phytic acid, citric acid, sodium chloride, calcium chloride, chitosan on carrot particles, the browning degree of influence, and screening out safe and effective agent for color formula to achieve the optimal color protection technology. (4) different mature degree experimental materials on fruit yield, color and flavor impact; experiments show that should choose moderate maturity [ Key words ] mango low;sugar;preserved fruit;color protection

食品科学与工程的学习感受及四年的学习规划

食品科学与工程的学习感受及四年的学习规划 ●摘要: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一门,服务于食品工业,与食品检测方面的专业。而我 校的金陵女子学院开设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虽然评级较低,但是却具备了其他学校无法比拟的优势。而本论文,将从发展前景、就业形势、在本校学习本专业的想法、本校本学科的优势。以及个人对社会及媒体宣传的沸沸扬扬的食品安全问题。以及个人对这些现象的解决方法,和今后四年的学习的规划。 进行具体的阐述。 ●关键词: ●世界产值第一高的工业高附加值基础课少评级低距离其他学校 的校区近实践实验的机会多自行支配的时间多工业食品的优势今后的努力方向创新的重要性以及学习的重要性卫岗招聘的感受参观可口可乐公司的感受。 ●引言: ●首先我要阐述的是,并不是由个人爱好选择来到这个专业的,是由于父母的愿 望,和个人的实际情况统筹之后来到,南师大金陵女子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开始,其确实抱着抵触的情绪来学习的,但是却从这一个学期的学习中体会到,学习本专业的乐趣,以及实践与努力中的重要性和自己的努力方向。 过这几个月的学习,感受到脚踏实地的学习是无论学习任何一门学科所必需标准。食品工业在许多同学眼中是一个起薪非常低的行业,但是事物总是具有两面性的,如果在本专业的学习中可以做到学一门,爱一门。以后的发展前景确实是非常巨大的。并且由于本人是校会联络中心的,所以可以在校学生会的组织下去,去其他学校走访的确感觉到差距所在,但这正是需要的努力去弥补的。 实验课缺失,以及理论课课时数较少,可以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去实现。而本校的食品专业在本科生的教学阶段具有其他学校无法比拟的巨大优势。因为大三的一年是在随园校区进行学习,那里的学习氛围很不错。况且本院的实验室,是独一无二的研究生与本科生在一起的,所以可以率先接触到一些本专业的先进技术。更重要的是本科生一个年级的学生独享两层的实验室。这就意味着学生可以根据所需以及学科的要求进行更多的实验。而这对于一个对动手能力要求很高的工科专业所必需的。而独立的实验室确实是培养动手能力的好机会。 理论课的缺失,是可以通过自我学习的方法来弥补的,虽然本人并不是一个优秀的学生,不喜欢规规矩矩的呆在教室里去学习,但是这并不能代表我不会去自修,去看书,学校的课程安排可以满足我去有更多的机会去自我学习。而这更符合我的学习习惯。 ●正文 1食品工业是世界许多发达国家产值第一高的工业行业。 ○1食品工业是世界各国的重要工业。世界上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等,食品工业产值往往位于国内各行业第一,占国家工业总产值的15%~18%。而我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具有博大精深

食品类本科毕业论文

本科毕业论文乳酸发酵酸菜的应用研究 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职称:教授 日期:二Ο一一年六月 摘要

本论文以实验室提供的短乳杆菌S1-3和植物乳杆菌Sc6-3、Sc9-6三株乳杆菌为供试菌株,经测定其生长特性的基础上尝试发酵酸菜试验。结果显示,三株乳酸菌的最适生长温度均为30-35℃,能够耐受的最大盐浓度为7%。用不同菌种组合的发酵剂发酵白菜,筛选出的最佳菌种组合为:D1(S1-3:Sc9-6=1:1);产品最佳发酵工艺参数为:接种量3%、盐浓度5%、发酵温度20℃、发酵时间3天。D1组混合菌种的生产酸菜过程中,在发酵的初期(ld-3d)产酸速率远远大于对照组,其产酸量比对照组高8.0倍,亚硝酸盐含量明显降低。 关键词:酸菜;乳酸菌;筛选 . Abstract

This paper provides a short laboratory S1-3 and Lactobacillus plantarum Sc6-3, Sc9-6 for the three strains of Lactobacillus strains tested, the growth characteristics were determined based on the attempt to fermented vegetable trial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ree strains of lactic acid bacteria are the optimal growth temperature 30-35 ℃, can withstand the maximum concentration of 7%. With different combinations of starter strains fermented cabbage, the best strains selected combination of: D1 (S1-3: Sc9-6 = 1:1); product optimal fermentation parameters were: 3% inoculum, salt Concentration of 5%, fermentation temperature 20 ℃, the fermentation time of 3 days. D1 group of mixed bacteria during the production of sauerkraut, in the early stages of fermentation (ld-3d) acid production rate far grea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acid production 8.0 times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significantly increase nitrite content decreased. Key words : Fermented vegetable ; Lactic acid bacteria (LAB) ; Filter

食品科学生物技术相关毕业论文,论文范文,毕业论文参考选题表

毕业论文参考选题表 1. 牛肉干复合保鲜剂的研究和应用(字数:12011,页数:18 128) 2. 乳清多肽粉功能性研究(字数:10805,页数:21 128) 3. 一种微生物源性抗菌蛋白的提取(字数:6241,页数:16 118) 4. 杏鲍菇种性试验与品质分析(字数:11756,页数:25 128) 5. 纳他霉素和乳酸链球菌素复合防腐剂在香肠中的应用(字数:8690,页数:28 118) 6. HACCP在嘉兴真真老老粽子生产中的应用(字数:8825,页数:19 118) 7. AD万年青罐头加工技术研究(字数:13130,页数:31 128) 8. 日处理100吨搅拌型酸奶生产线设计(字数:16585,页数:34 128) 9. 响应面法优化雪莲果粗多糖提取工艺的初步研究(字数:8116,页数:22 118) 10. 纳他霉素在软糕点中的应用与研究(字数:19029,页数:38 128) 11. 响应面法优化裙带菜粗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字数:9601,页数:23 118) 12. β-环糊精包埋异硫代氰酸盐研究初探(字数:11376,页数:23 128) 13. 高脱乙酰度低分子量壳聚糖L-乳酸盐的制备工艺研究(字数:10574,页数:26 128) 14. 日产100吨茶饮料生产线(字数:13658,页数:35 128) 15. 茶叶中稀土含量的测定――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字数:3154,页数:20 118) 16. 灵芝的液体发酵(字数:8806,页数:20 118) 17. 糕点高效复合保鲜剂的研究(字数:20237,页数:44 128) 18. 异硫氰酸酯提取物制备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字数:12474,页数:32 128) 19. 壳聚糖渗透汽化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字数:15855,页数:34 128) 20. 茶叶蛋白功能性质研究(字数:7350,页数:21 118) 21. 酸奶中乳酸菌的分离纯化及激活剂的筛选(字数:10648,页数:32 128) 22. β-胡萝卜素发酵培养基的优化(字数:14048,页数:35 128) 23. 裙带菜褐藻糖胶的提取、纯化及组分研究(字数:9839,页数:30 118) 24. 聚丙烯酰胺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和研究(字数:15543,页数:31 128) 25. 聚赖氨酸复合防腐剂的开发研究(字数:9740,页数:32 118) 26. 发酵型乳饮料中稳定剂的选择和应用研究(字数:31338,页数:66 128) 27. 水产品中神经性贝类毒软骨藻酸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研究(字数:6021,页数:15 128) 28. 茄尼醇的吸附材料的选取与比较(字数:11178,页数:36 128) 29. 50吨日湿法营养米粉生产线的设计(字数:10683,页数:17 148) 30. Wpc80粉水解液包埋技术研究(字数:9466,页数:18 128) 31. 菠萝果酒发酵工艺的研究(字数:10607,页数:20 128) 32. 常低压下醋酸体系汽液相平衡数据的测定(字数:4713,页数:15 148) 33. 反相萃取结合GC-NCI-MS法测定水产品中甲基汞的含量(字数:9213,页数:18 118) 34. 功能性乳清多肽包埋释放性能的研究(字数:11911,页数:28 128) 35. 酵母发酵生产虾青素的研究(字数:6574,页数:15 148) 36. 结冷胶、木薯淀粉在可食膜中的应用研究(字数:10477,页数:20 128) 37. 聚赖氨酸在牛肉干中的应用(字数:9560,页数:17 118) 38. 卵黄高磷蛋白磷酸肽的制备及钙结合性能研究(字数:6398,页数:17 118) 39.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调味料中的铅(字数:7012,页数:16 118) 40. 乳清多肽在婴儿配方奶粉中的应用研究(字数:12200,页数:22 128) 41. 食品质量分析与检测(字数:10759,页数:18 128) 42. 水产中氯霉素残留分析(字数:5082,页数:17 148) 43. 羧甲基茯苓多糖的合成工艺研究(字数:10310,页数:20 128) 44. 藤梨根多糖的分离提取及生物活性分析(字数:10419,页数:27 128) 45. 虾青素高产菌株选育及发酵过程控制(字数:10370,页数:23 128) 46.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水产品中的硝基呋喃代谢物(字数:6170,页数:18 118) 47. 营养方便食品食用菌的开发(字数:10304,页数:19 128) 48. 周巷食品卫生现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字数:24405,页数:38 128)

食品科学与工程导论论文

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认识 xxx生工1211 学号:xxxxxxxxxx 电话:xxxxxxxxxxxx 摘要:本学期我们学院给我们开设了食品工程导论,作为一个生物工程专业的学生,我们都知道我们学校的生物工程是跟食品息息相关的,两个专业交叉很多。因此我们有幸在本学期能选修食工导论,这有利于同学们确定自己的专业方向,增加对食品工程专业的认识。在这八周中,各位老师详尽的为同学们解说了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给大家讲了许多生动的例子,激起了大家浓厚的兴趣,也让大家对这个专业未来的发展充满了希望。尽管我下学期就要转专业了,不会再接触食工生工等理科类专业了,但我都还是认认真真的听讲,在老师们的带领下领略食工的风光,那接下来就来说说我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认识。 关键词:研究方向,前景 正文: 一.食品工程的研究方向 在老师们的讲解下,我了解到食品工程是一个应用型专业而非基础性专业,需要的不仅仅是课本基础知识,重在实践与实验。食品工程主要研究内容涉及到食品加工,保存,综合利用及食品的安全与质量。 1.对于食品加工,食品加工就是把可以吃的东西通过某些程序,造成更好吃或更有益等变化。将原粮或其他原料经过人为的处理过程,形成一种新形式的可直接食用的产品,这个过程就是食品加工。比如用小麦经过碾磨,筛选,加料搅拌,成型烘干,成为饼干;如将马铃薯加工成薯片,或将面粉加工成方便面等等。就是属于食品加工的过程,食品加工是一种专业技术。而是食品加工又可以分为制品加工、调味品加工、水果制品加工、酒类加工、淀粉及其制品加工、膨化食品加工、糖果制品加工、饮料加工、休闲小食品、水产品加工、禽蛋制品加工、面制品加工、乳制品加工、豆制品加工、米制品加工、薯制品加工、蔬菜制品加工、综合加工技术。食品加工工业的发展历史比较悠久,食品工业指主要以农业、渔业、畜牧业、林业或化学工业的产品或半成品为原料,制造、提取、加工成食品或半成品,具有连续而有组织的经济活动工业体系。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现代的食品工业发展迅速,食品加工的范围和深度不断扩展,利用的科学技术也越来越先进。 2.而对于食品的保存,其方法有除去食品所含的水分,如干燥、脱水。冷藏食品,如冷却、冷冻。运用加热的方法,如罐装、瓶装。利用X或伽玛射线照射食品,采用化学方法,如盐腌、腌渍、裹糖屑等。正是有了这些方法,我们的食品才能长时间运输和保存,我们才能吃到以前吃不了的东西。 3.对于食品的安全与质量,随着现代食品分析检测技术的拓展,不仅需要食品理化分析和食品卫生学检验人才,还需要食品安全,食品保健功能的检测人才。按现有的专业目录,“食品毒理”(即食品安全检测的理论基础)专业人才的培养,是由医学院校的公共卫生学院承担。通过对食品生产、加工的管理和控制,保证食品的营养品质和卫生质量,促进人体的健康。食品营养与安全的保证主要依靠食品生产全面系统的质量管理,从而使营养与食品安全从过去的监督管理,扩展成包括食品生产、食品营养、食品安全、食品管理、食品质量控制的诸多领域,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001、农药残留快速检测试剂盒的研制 002、电位法快速检测几种叶菜类食品中的农药残留研究003、酶抑制分光光度法快速检测几种果蔬中的农药残留研究004、农药残留快速检测固定化酶片的研究 005、婆枣烘制过程中总糖、总酸及Ve变化规律的研究006、不同装载量对婆枣烘干质量的影响研究 007、红枣袋泡茶加工工艺研究 008、红枣营养粉加工工艺研究 009、红枣乳加工工艺研究 010、枣杞饮料加工工艺研究 011、酥梨膨化加工技术研究 012、南瓜膨化加工工艺探讨 013、果蔬膨化加工线工艺设计 014、瓶装水生产线工艺设计 015、每小时50吨苹果浓缩汁生产线工艺设计 016、红枣发酵气泡酒的研究 017、莜麦发酵酒的研究 018、红枣膳食纤维的提取研究 019、南瓜汁发酵饮料的研究 020、热处理对红枣汁氨基酸变化影响研究 021、壳聚糖及葡甘聚糖共混膜制备条件研究

022、魔芋葡甘聚糖改性膜制备研究 023、文冠果冷榨油的理化特性及其组成成分分析024、微波辅助提取文冠果油的工艺条件研究025、超声辅助提取文冠果油的工艺条件研究026、蜂蛹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提取工艺的研究027、柑橘皮黄酮提取工艺的研究 028、石榴皮提取物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029、石榴皮抗氧化活性成分提取工艺的研究030、蜂蛹SOD理化性质的研究 031、莎能奶山羊初乳免疫球蛋白的提取研究032、莎能奶山羊初乳粉的生产工艺研究 033、食品添加剂对免疫球蛋白稳定性的影响034、苹果籽油微胶囊化的乳化工艺研究 035、苹果籽油氧化稳定性及流变特性的研究036、β—环状糊精包埋苹果籽油技术研究 037、溶剂法提取苹果籽油的研究 038、辣椒减压保鲜技术研究 039、豆角减压保鲜技术研究 040、生姜中姜辣素的提取研究 041、天然活性多糖一级结构的化学方法表征研究042、丹参糖蛋白纯化方法的研究 043、酸模多糖结构的物理方法表征研究

食品科学小论文

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现状与未来 杨倩倩湘潭大学化工学院09级生物工程一班2009651003 摘要:本文介绍了食品安全问题的基本界定、国内现状与最新立法进展,分析了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尝试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与方法。 关键词:食品安全问题;现状;原因;进展;解决措施 1中国食品安全现状 1.1食品安全定义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食品安全是食物含中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公共卫生问题【1】。这里有两个关键词,一是有毒有害物质,一是对人体健康的不良影响。这两个关健词必须同时存在,才构成一个食品安全问题或者说才叫做“不安全的食品”。食品安全十分重要,可能影响消费者健康,可能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使一个行业受到打击,往往会发生国际食品贸易争端。最近对中国特别有现实意义的就是食品安全可能导致政治后果,影响社会、影响政策。 1.2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现状 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品安全问题日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并发展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例如,1996年英国爆发的疯牛病、1997年香港禽流感、1998年东南亚猪脑炎、l999年比利时等国二恶英、2001年欧洲爆发口蹄疫、2003年发生在中国的非典型性肺炎(SARS),2008年9月,中国令人震惊的“三鹿奶粉事件”以及2009年全球性的甲型H1N1 流感【2】,这些食品安全事件使老百姓忧心忡忡,以至有的

人产生了“吃动物食品怕含激素,吃植物食品怕有素,吃饮料食品怕掺色素”的恐惧心理。当然这种担惊受怕显属过虑,但却也从侧面反映了当今的食品安全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从以往的瘦肉精、苏丹红、染色馒头,到近日街头巷尾热议的新型地沟油【3】和旧皮鞋果冻,愈演愈烈的食品安全问题让老百姓忧心忡忡。 进入2012年,公众、舆论对食品安全的深度关切有增无减,以诗句"我只信任虫子"为代表的对整个食品行业"集体不信任"的不安情绪累积极其蔓延再创新高。可以说,中国经济社会转型背景下的食品安全领域全面深化改革正在面临空前压力和严峻挑战。 1.3食品安全问题内容 (1)致病性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食源性疾病是指通过摄食而进入人体的有毒有害物质(包括生物性病原体)等致病因子所造成的疾病。一般可分为感染性和中毒性,包括常见的食物中毒、肠道传染病、人畜共患传染病、寄生虫病以及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所引起的疾病。食源性疾患的发病率居各类疾病总发病率的前列,是世界上最突出的卫生问题。。 上世纪80年代在上海发生过由于生吃毛蚶,造成甲型肝炎流行,30万人染病.最近德国的致病性大肠杆菌大家都知道,2000年在江苏和安徽发生大肠杆菌2万人中毒,177人死亡。 (2)化学性污染。在中国有农药残留、药残留、重金属残留、

毕业论文英文文献(食品科学与工程)

( (英文参考文献及译文) 二〇一一年六月 蛋 白质免疫分析检 测的设计和发展 摘 要 免疫分析法是目前 首选的针对多类型含有复杂混合物的蛋白质的定量和半定量的检测方法。在分析性能方面具有灵敏性,精确性和成本高效益的特点,适合实验室和野外的一系列试验模式中使用。本文讨论了建立异常食物蛋白质的免疫分析问题以及解决如果取得成功结果的诸多问题。对免疫化学未来发展猜测下得出如下结论:抗体技术将在新型蛋白质检测转基因生物体中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免疫分析发展;抗体;基因改造生物检测 历史背景 转基因生物有一个不可否认的特点—一个改变基因导致独特的蛋白(S )的生成。因此,检测问题可直接解决,因为研究人员只需检测转基因蛋白(S )或新蛋白(S )即可。本文件基于蛋白质的免疫程序将研究可行的背景分析。 要分析特定蛋白质的能力在某些情况下已经成为疑问,除非该蛋白具有独特的功能(例如可能被一种酶拥有)或物理性质(如光谱特性由一个非蛋白成分赋予)。即便如此,它通常需要提交广泛的分析样品,耗时和分析前的非例行预防。这是在不久前得出结论的整体动物生物测定的基础上的唯一选择,使用蟾蜍和尿液样本验孕一般较易实现。1959年开始了对近代免疫的研究,当对使用胰岛素的激素高的抗体来说,在体外试验敏感和具体的描述(雅洛和博森,1959),代之以一个飞跃在分析潜在着既定的生物测定程序。这项新技术研究革新了在内分泌学常规分析和临床科学。 随后的事态发展的最大在两个关键领域重点:抗体免疫组化生产和检测格式。对免疫系统 高等动物有能力产生巨大的反应的多样性,使自己的互动与有能力的分子多样性和细胞的威胁。这些本科毕业论文 题 目:蛋白质免疫分析检测的设计和发展 学生姓名:王瑞相 学 院:化工学院 系 别:食品与生物工程系 专 业:食品科学与工程 班 级:食品科学与工程07-1班 指导教师:倪慧娟 讲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