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七年级上册音乐(全)

学科:音乐年级:七年级授课日期:月日

第一单元歌唱祖国

第一课时:彩色的中国

教学内容:歌曲《彩色的中国》

教学时间:1 课时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唱歌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演唱歌曲学习并了解歌唱的基本要求。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唱歌曲了解歌唱形式、音阶、调号等乐理常识。

教学重点:

1、通过演唱歌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2、通过演唱歌曲了解相关乐理常识与歌唱基本要求。

教学难点:发音练习及演唱中歌唱基本要求的运用。

教学方法:听唱法、创造式讨论法、启发引导法、指导法、合作法等。

教学用具准备:电子琴、电子白板、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巩固复习

1、歌唱的发声状态:口鼻同时吸气,呼吸要求敏捷无声,不耸肩,肺部、胸膛自然挺起,腰围、腹部有明显的向外扩张之感。发声时小腹微收,形成上下力量的抗衡,使声音有气息支持。

2、发声练习板书(课件)

二、导入课题播放《彩色的中国》课件

1、导入:教师展示中国地图中国有56 个民族30 多个省区幅员辽阔地形各异有碧绿的平原有金黄的沙漠有巍峨的高山也有奔流的江河……今天让我们通过音乐欣赏《彩色的中国》也愿同学们能通过学习欣赏能感受到音乐的美丽走进音乐的殿堂。下面请欣赏《彩色的中国》

2、把握作品主题同学们刚刚我们欣赏了《彩色的中国》谁能说说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哪一句最能体现歌曲所传达出来的深情

3、了解歌唱形式翻开课本第7 页。歌曲的常见演唱形式有五种分别是独唱、齐唱、轮唱、合唱、领唱请同学们用最快的速度了解一下这五种演唱形式。再次聆听《彩色的中国》说说这首曲子的演唱形式是什么?(齐唱、合唱)

4、听辩音阶了解调号

(1) 、请聆听教师键盘演示音阶再主音移位弹奏音阶。请问您先后听到的音阶有什么异同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1 的位置变化了)

(2) 、调号乐谱中标明1 的位置音高的记号叫调号。一般标记在乐谱的左上角。例如1=C、1=F、1=G 等。请问《彩色的中国》的调号是什么?(1=G)5、我相信我能唱小提琴或钢琴对你算得了什么呢你的喉咙就是一种“乐器”只要你愿意使用它它的音乐就比世界上任何小提琴的音色都要美。——匈牙利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柯达伊。当然要想唱好一支歌需要注意几个事项:一是姿势二是感情三是技能。请看课本第3 页。先自由朗读并实践练习一下。(1)、姿势坐姿端正站姿沉稳重心下沉肩颈放松两眼平视表情自然感情充沛精神饱满。

(2)、歌唱的基本要求自信、富于感情地歌唱。注意协调身体运动学习歌唱的基本技能使歌声更加悦耳动听。

(3)、发音训练注意声音连贯气息平稳。3/4 5 3 1∣5 3 1‖mu ma (4)、跟旋律整体习唱注意感受、体会抒情性三拍子歌曲的节拍规律富有情感的轻盈、柔美。节奏特点强弱弱。

三、学唱歌曲

1、范唱歌曲。

(1)、你听到了什么?请同学们说出这首歌的情绪及所蕴含的深刻哲理。(2)、简介歌曲后复听。

(3)、讨论总结歌曲的显著的特点

2、引导学生自主学唱歌曲。

(1)、教读歌曲节奏

(2)、视唱曲谱,弹琴引导学生学唱旋律,

(3)、随琴哼唱,熟悉旋律

(4)、师生共同解决难点乐句

四、表现创作

鼓励学生用不同的形式演唱。展示成果

五、课堂小结:

总结本课学习内容,评价学生的表现及学习情况六、教学效果反思新课程改革下的音乐教学,要摆脱“以学科为中心”和“以知识为中心”的观念束缚,注重面向全体学生,引导他们主动参与音乐实践,让每一个学生在音乐课中主动学习,大力合作,敢于探究和创造,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能力。

通过《彩色的中国》一课,我感触颇深,

1、本课的教学效果令人满意,单声部歌曲部分学得较快。

2、通过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在“听、赏、唱、舞”中感受和体验音乐风格特点。

3、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和分析比较,达到了相互交流,共同进步的目的,同时也较好地解决了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即准确掌握歌曲的典型节奏、歌曲演唱,表现歌曲的情绪。

4、以多形式创作、练习进行歌曲表现,培养了学生自学的良好习惯与合作意识,进而使学生所学的知识转化为艺术表演能力。使学生在愉悦中感受美、创造美。

5、恰当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使教学效果直观,凸显了教学特色。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歌曲演唱中,部分学生演唱的基本要求不能很好的掌握运用。基本功还有待加强练习。

2、歌曲中合唱部分没能解决,由于在教学中过多听唱一声部,导致二声部的学习受到影响,学生不能完成合唱,此教学环节未能完成。

学科:音乐年级:七年级授课日期:月日

第二课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一、教学目标

1、知道国歌的原名及其词曲作者,知道国歌产生的时代背景,并能够在此基础上理解歌词的含义。

2、能够用自然、坚定的声音演唱《国歌》。初步了解音乐知识在歌曲中的表现效果。

3、多方位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能在歌曲的演唱活动中,用歌声去感受和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4、通过学唱《国歌》和介绍聂耳,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使他们懂得唱好国歌的重要意义,并能用恰当的力度表现歌曲雄壮、激昂的情绪。

二、教学重难点

1、初步掌握三连音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和和特点

2、通过学唱《国歌》,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使他们懂得唱好《国歌》的重要意义,能正确的唱会,并运用较有力度的声音来表现歌曲雄壮、激昂的情绪。

三、教材分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原名为《义勇军进行曲》作于1935 年春,田汉词,聂耳曲,原为电影《风云儿女》主题歌。《风云儿女》描写的是‘九一八’后,日本侵占了中国的东三省,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一些知识分子勇敢走向抗日前线。《义勇军进行曲》被称为中华民族解放的号角。1949 年9 月此歌被定为我国的代国歌,1982 年12 月4日五届人大第五

次会议通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歌曲是G 大调,2/4 拍,一段体,乐曲弱起进入,音乐中用了一些三连音同时乐曲上还有一些表情记号,在演唱中要注意。才能表现歌曲的内涵,表现强烈的战斗性,使歌曲充满革命的激情。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有一首歌,它曾唤起一个伟大民族的觉醒;有一首歌,它曾激励四万万同胞拿起武器把侵略者从自己家园赶了出去;有一首歌,它总能让听到它,唱起它,想起它的人,心中无比温暖,无比依恋,无比自豪。当奥运会上,我国体育健儿勇夺金牌的时候,我们会听到这首熟悉的旋律;每周一的升旗仪式的时候我们也会听到这首熟悉的旋律。它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2、新课讲授首先提问学生,对于国歌了解多少。

3、教师介绍作者及创作背景。作词者:田汉,作曲者:聂耳。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诞生于1935 年,当时中华民族正处于生死存亡的关头。这首在中华大地上歌唱了近70 年的歌曲,像一支战斗的号角,鼓舞了中华民族儿女去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去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去建设社会主义。1931 年“九·一八”事变,拉开了日本帝国主义侵华序幕,“不作亡国奴”的吼声唤起了全国人民高昂的爱国热忱。先后于1932 年和1933 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的田汉、聂耳,全身心地投入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救亡运动中。《义勇军进行曲》原是为“上海电通公司”拍摄的故事影片《风云儿女》所作的主题歌。1934 年春,田汉决定写一个以抗日救亡为主题的电影剧本。在他刚完成一个故事梗概和一首主题歌的歌词

时,就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入狱。另一位共产党员、戏剧家夏衍接手将这个故事写成了电影剧本,当时,聂耳同志正准备去日本,得知影片《风云儿女》有首主题歌要写,主动要求,把谱曲的任务交给他,并表示到日本以后,歌稿尽快寄回,决不会耽误影片的摄制。果然,没过多久他就从日本寄回《义勇军进行曲》的歌谱。这部影片描写了三十年代初期,以诗人辛白华为代表的中国知识分子,为拯救祖国,投笔从戎,奔赴抗日前线,英勇杀敌的故事。歌曲在影片中首尾两次出现,给观众极为深刻的印象。因此,它很快就成为中国最著名的抗战歌曲。被称为中华民族解放的号角,自1935年在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诞生以来,在人民中广为流传,对激励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义勇军进行曲》诞生后,立即就像插上了翅膀,在祖国的大地上传唱开来。伴随着“一二·九”运动的学潮,救亡运动的巨浪,抗日战争的烽火,解放战争的硝烟,遍及大江南北、长城内外。这首革命歌曲甚至享誉海外,在全世界传播。1940 年美国著名黑人歌唱家保罗·罗伯逊在纽约演唱了这首歌,接着他又灌制了一套名为《起来》的中国革命歌曲唱片,宋庆龄亲自为这套唱片撰写了序言。在当时的反法西斯战线上,《义勇军进行曲》代表了中国人民最强音的一支战歌。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之际,在盟军胜利凯旋的曲目中,《义勇军进行曲》赫然名列其中。根据徐悲鸿的提议,1949 年9 月27 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都、纪年、国歌、国旗的决议》,通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未正式制定前,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以发扬抗日战争期间英勇无畏的精神,体现了中国人民的革命传统和居安思危的思想。在文化大革命的时代,田汉因被诬陷为曾叛变投敌,所以《东方红》变成非官方国歌,

也禁止演唱用田汉作词的《义勇军进行曲》。但在外交场合仍演奏《义勇军进行曲》的曲谱,不唱歌词。1982 年12 月4 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决议,撤销1978 年3 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歌词,恢复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2004 年3 月14 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正式将《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写入宪法。(第四章第一百三十六条第二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

4、因为国歌几乎人人都会唱。教师不进行教唱,提醒学生需要注意的地方。教师重点指导部分:(1)为什么在“中华民族”四个字上要加上重音记号? 用重音(“〉”) 唱出,强调了形势的严峻;突然乐句被一个八分休止符打断,接着唱出“最危险的时候”,告诉人们:国家和民族正面临着生死存亡的抉择(2)三个“起来”有什么含义?音一个比一个——?(高)力度是越来越——?(强)旋律往上走的,在音乐创作上叫做“上行”。表现出人民要开始反抗,挺直腰板,推翻压迫和侵略。(3)为什么在“前进!前进!前进!进!”要多加个进?并加重音记号?在三次层层向上的“起来!”呼喊之后,号角式的音调再现了,像一声冲锋号,激励着无数战士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结尾时再三强调“前进”两字,音乐上富有动力,象征着中国人民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伟大精神。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的跟随伴奏演唱。五、总结

为什么要把《义勇军进行曲》定为国歌?”“就是为了记住这些不愿做奴隶的人们用血肉筑起新的长城!我们每时每刻都要记着这些。”我们才能够更珍惜眼前所拥有的,才能更好的去珍惜我们的生活!”“牢记历史,居

安思危!”《国歌》是祖国的象征,是民族的心声,是国家的灵魂抗战时期,国歌是民族的号角,和平年代,国歌又赋予更深刻的意义。无论你走到哪里,无论你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无论正遇到什么艰难困苦,只要你听到这振奋人心的旋律,你就会感到一种自豪!一种力量!因为在这音符中,你已不再是一个普通的人,而是一个伟大民族中的一员!

学科:音乐年级:七年级授课日期:月日

《多情的土地》

教学目标:

1.学唱<多情的土地>感受音色感情的关系,学会选择和运用不同的音色去表达情感和演唱歌曲.

2. 从歌曲中体会用灵语多变的声音色彩,是歌曲情感表达的有力手段,了解呼吸和吐字在歌曲情感表达中的重要作用.

教具:多媒体平台钢琴

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爱音乐的情趣,着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表演能力,创造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对歌曲高音字”脊”“溪”要注意音色圆滑,气息通畅.

2.能完整地唱出歌曲.

教材分析:

《多情的土地》是一首男中音独唱歌曲,作品通过对故乡的土地描写,深刻地表现了对故乡眷恋和热爱之情.歌中挚爱的情意带有深沉的历史责任感,使人联想到美丽的故乡土地和曾经走过的道路.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1. 有关作曲家施光南的代表作与音乐资料.

2. 找出谁唱<多情的土地>这首歌曲

学生认真地收集资料为这一堂课作好准备,启发学生积极性.

导入新课

1. 播放作曲家施光南的音乐作品与简介.对比他作的歌曲与<多情的土地>有什么异同.

2.说音色与情感在歌曲中的重要性.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完整.丰富学生经验,提高学生审美情趣.

课堂发展

一.感受歌曲,探究思考:演唱者运用了什么样的气息,吐字和音色来表达挚爱的深情?(柔和,平稳,舒畅的气息,圆滑,亲切,柔和的吐字,混厚,结实的音色)

二.发声练习

三.歌曲学唱

1. 曲谱学唱,用视唱法练唱曲谱,也可用”心”母亲练唱旋律,练习时气息要连贯,歌曲中13个三连音,8个上波音,6个前倚音以及后半拍,都要指导学生唱准确.

2. 歌词学唱,建议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体验歌曲的情感,歌词中”脊””溪”几个高音字,因是闭口母音”1”比较难唱,在唱时,指导学生咬准字头.

3 . 跟随琴学唱歌曲.

4. 分析讨论歌曲的速度与力度

5. 完整地演唱歌曲

6. 尝试让学生试一试这首歌,例:用女声来演唱,比较,讨论哪一种音色艺术效果最好.

1. 思考这首歌演唱者运用了怎样的气息.

2. 认识音乐,产生共鸣.

3. 分组讨论,并回答问题.

4. 完整地演唱歌曲.

5. 理解吐字,气息,音色之间在歌曲中的作用.

1. 口头描述对音乐鉴赏,感受,学会评价交流.

2. 注意学习过程,掌握学习方法,扩大音乐文化视野.

3. 掌握好歌曲的力度与速度.

4. 从歌曲里,体验歌曲节奏与风格.

课后延伸:

1.选择适当的时候举行一个歌曲晚会,从中感受歌曲中气息,吐字及发声之间重要性,并谈谈对歌曲的演唱体会和感受.

2.用富有感情的声音,灵活多变的音色演唱歌曲.

学科:音乐年级:七年级授课日期:月日

第三课时: 学唱《爱我中华》、欣赏《走向复兴》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了解和感受中国歌舞音乐的品种及其基本风格。

2、了解不同类型的演唱形式。

3、能够用圆润而有弹性的声音,轻快、活泼、热情的情绪演唱《爱我中华》。

4、把握歌曲的基本情绪,表达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理解“五十六个民族亲如一家”,培养他们民族团结的思想。

5、通过学唱《爱我中华》,欣赏《走向复兴》,用不同的演唱形式来体会歌曲所表达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使学生认识到民族的团结是国家昌盛的前提, 激发学生奋发向睥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难点

1、通过学习歌曲来提升同学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

2、《爱我中华》音域跨度大,准确把握大跳时的音准,以及演唱时的精神气氛。

三、教材分析

《爱我中华》是一首优秀的创作歌曲,是90 年代初乔羽和徐沛东为在广西举行的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开幕式大型文艺表演而创作的主题曲。这首歌曲同学们都比较熟悉,歌曲为二段体结构,采用广西壮族民间音调并进行了发展。前12 个小节为第一乐段,后11个小节为第二乐段。

第一乐段节奏明快、旋律清新流畅;

第二段具有强烈的号召性和使命感,情绪激昂,充满活力,表现了中华儿女爱中华的深厚感情。但第二部分音域跨度较大,速度快,学生很不容易掌握音准,可放慢速度,对比、模仿来解决。《走向复兴》是一首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六十华诞献礼的歌曲。该歌曲的曲作者为印青;词作者为李维福。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教师通过PPT 展示几幅身着少数民族服装人的图片,让学生猜一猜分别是哪个民族?(采用抢答方式)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的国家,那么我国一共有多少个民族呢?你知道有哪些呢?(学生回答,教师通过PPT 总结有哪些民族?)这五十六个民族由于生活的地区环境等的不同,因此他们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也不同。但是相同的是都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都是炎黄子孙,都是中国人。因此我们要团结起来,我们是兄弟姐妹,我们是一家人,我们热爱自己的国家。千言万语汇聚在一首歌曲里,今天,就让我们去学习这首《爱我中华》。

2、教师播放《爱我中华》视频片段,让学生在后面跟唱一下。

3、教师介绍歌曲作者词作者:乔羽(1927.11.16—) 山东济宁人。中共党员。1946 年初入晋冀鲁豫边区北方大学学习,开始在报刊发表诗歌和小说,还写过秧歌剧。1948 年毕业于晋冀鲁豫边区北方大学艺术学院。1948 年华北联大与北方大学合并为华北大学,调入华大三部创作室,开始专业创作。2010 年4 月9 日,担任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名誉院长。是中国音乐创作界不折不扣的词坛泰斗。著名歌曲歌词:《我的祖国》、、、《让我们荡起双桨》、《难

忘今宵》、《夕阳红》等。曲作者:徐沛东(1954~),著名词曲作者,是大陆流行音乐界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1970 年考入福州军区歌舞团任首席大提琴。1976 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师从杜鸣心教授。1979 年毕业,同年回福州军区歌舞团任作曲及指挥。1985 年调入中国歌剧舞剧院任作曲、指挥。曾任中国歌剧舞剧院创作室主任、副院长等职。国家一级作曲,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他创作了大量音乐作品,包括美声、民族、通俗歌曲及文艺晚会主题曲近千首,出版了100 多盘个人作品专辑。包括《雍正王朝》主题曲《得民心者得天下》、《亚洲雄风》、《辣妹子》、《爱我中华》等。《爱我中华》是一首优秀的创作歌曲,是90 年代初乔羽和徐沛东为在广西举行的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开幕式大型文艺表演而创作的主题曲。作曲家在创作时考虑到民运会是全国少数民族体育运动的一次盛会,既然是在广西举办,最好要有广西风格,但也不能全是广西风格。所以在音调上尽可能像广西的而又不全是广西的,曲调上推陈出新。比如,“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的旋律以及后面的衬词“咳罗咳罗咳罗咳”则具有一种明显的云南风格,整首歌曲发展显得很大气。朴实的语言,简洁的音调,深刻地反映出我国各民族的亲密团结和爱国爱家的深厚情感,极大地激发了我国各民族人民的爱国热情,所以很快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和盛传。《爱我中华》这首歌先后由韦唯和宋祖英演唱,传遍大江南北。它的深刻寓意,成为一首歌颂民族团结、少数民族聚会的必唱曲目。

4、教师播放音乐,学生学唱。音乐大部分学生很熟悉,基本会唱,因此教师只对个别音域跨度比较大的地方做一个提醒和教唱。那么这首歌告诉了我们五十六个民族要团结起来,热爱自己的国家。而接下来的一首歌就是告诉

我们怎么样去振兴我们的国家,让我们中国走向富强。它就是———《走向复兴》。

5、教师简介这首歌曲的创作背景。《走向复兴》是一首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六十华诞献礼的歌曲。被选入新中国第三部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成为将演出推向高潮的压轴曲目。在举世瞩目的庆祝国庆六十周年大阅兵中,歌曲《走向复兴》也成为联合军乐团演奏曲目之一,并且由北京各大中院校学生2500 人组成的群众游行合唱方阵对其进行了完整演唱。

6、教师播放《走向复兴》MV,让学生通过聆听和欣赏,感受其进行曲式的风格,充满自豪、刚劲、威武雄壮的感情和气势。

五、延伸拓展

总结这一单元学唱和欣赏过的歌曲,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演唱形式,并通过举例让学生加深印象。

学科:音乐年级:七年级授课日期:月日

第二单元缤纷舞曲

第一课时:青年友谊圆舞曲

教材分析《青年友谊圆舞曲》是一道洋溢青春活力的圆舞曲,旋律热情、优美,全曲共有六个乐句,前面四句节奏完全一样,五、六两句有小的变化,学生容易掌握。但旋律比较活跃,大跳较多,旋律线起落幅度较大。

教学目标:

1 、学习了解音乐知识——圆舞曲。

2、学会唱歌曲《青春友谊圆舞曲》,学生体会三拍子的强弱弱规律。

3、教育学生热爱和平、珍惜友谊,并为增进团结、发展友谊、争取世界和平贡献力量的崇高精神。

教学重难点:

1 、感受三拍子的强弱弱规律。

2、表演唱中身体动作的表现。教学用具多功能一体机,PPT 等

教学过程:

一、基础知识学习

(1)音符音符:用来记录不同长短的音的进行符号音符:1 2 3 4 5 6 7 唱名:do re mi fa sol la si 师:让我们一起唱一遍。师:这节课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学习一个新的知识——节拍。什么是节拍呢?

(2)节拍节拍[Meter] :是衡量节奏的单位,在音乐中,有一定强弱分别的一系列拍子在每隔一定时间重复出现。如2 / 4 、4 / 4 、3 / 4 拍等。比如:节拍拍号含义强弱规律二拍子2 / 4 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

节二拍●○三拍子3 / 4 3 / 8 以四(八)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三拍●○○四拍子4 / 4 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四拍●○○○六拍子6 / 4 6 /

8 以四(八)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六拍●○○○○○

二、导入新课《青年友谊圆舞曲》

师:现在,我们对节拍已经有了最基本的了解,既然学了,我们就要学有所用,下面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学习一首新的歌曲《青年友谊圆舞曲》(出示课件)请同学们把书翻到12 面,看看这首歌曲是几拍子?生:三拍子。师:同学们说的很对。

三、发声练习

师:在学习歌曲之前,请同学们跟着老师做一个发声练习。(站立练习)(用开口音“a”唱,因为农村的孩子性格上稍微有点内敛,碰到音高一点的都不能很好的演唱,所以开口音有利于他们的演唱。)发声练习《雪绒花》(时间:5 分钟)

四、欣赏《青年友谊圆舞曲》,了解什么是圆舞曲。

师:让我们一起聆听一遍《青年友谊圆舞曲》在听的同时思考一下歌曲的特点。圆舞曲知识简介:又称“华尔兹”,它是起源于奥地利民间的额一种三拍子的舞蹈。分快步与慢步两种,舞时两人成对旋转。其特点为:节奏明确、轻快,旋律流畅、热情,节拍感鲜明,第一拍重音较为突出。(多媒体出示)

五、学唱《青年友谊圆舞曲》(多媒体出示歌谱)

1 、歌曲背景介绍:1 955 年,中国青年代表团准备参加由苏联发起、社会主义阵营广泛参与、在波兰举行的第五届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联

欢节的主题是和平、友谊、团结。当时世界青年联欢节向全世界征集活动歌曲,《青年友谊圆舞曲》就是在这次征歌活动中创作出来的。当时,曲作者天戈和词作者江山同在北京群众艺术馆工作,都才二十几岁。天戈先写的曲子,江山用一个晚上就填好了词,俩人又一块修改定稿《青年友谊圆舞曲》后经《歌曲》杂志发表,不到半年就很流行了,各地群众艺术馆纷纷转载,印活页歌谱,传唱开来。随后译成六种文字的《中国建设》刊物将其介绍到国外。2、学唱谱(教两遍,跟琴一遍)

(1 )学生学唱乐谱,老师清唱或辅以琴声师:之前,我们已经学习过三拍子的击拍方式,把你们的右手拿出来边学习边划拍。

(2)讲述歌曲的结构:共六个乐句,前四句节奏一样,五、六两句有小的变化。

(3)跟琴视唱一遍。

3、学习歌词

(1 )一起朗诵一遍歌词,找学生说出歌曲的含义。含义:珍惜友谊、热爱和平、增进团结

4、教唱歌词

(1 )三段教唱一遍。

(2)生填词演唱,教师辅以琴声。

5、跟媒体音乐演唱可以加以身体的动作进行演唱,如果时间允许可以找几个同学上台表演。

六、欣赏《青年友谊圆舞曲》舞蹈视频。(多媒体播放)

七、小结

这首歌歌曲旋律活泼、优美,主题集中表现了我国人民——尤其是青年人热爱和平、珍惜友谊,并为增进团结、发展友谊、争取世界和平贡献力量的崇高精神。老师也把希望寄予你们。

八、下课礼仪这节课就到这,下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