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水中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钾法)

实验一、水中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钾法)
实验一、水中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钾法)

实验一、水中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钾法)

一、概述

化学需氧量(COD),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用强氧化剂处理水样时所消耗氧化剂的量,以氧的毫克/升来表示。化学需氧量反映了水中受还原性物质污染的程度。水中还原性物质包括有机物、亚硝酸盐、亚铁盐、硫化物等。水被有机物污染是很普遍的,因此化学需氧量也作为有机物相对含量的指标之一。

水样的化学需氧量,可受加入氧化剂的种类及浓度,反应溶液的酸度、反应温度和时间,以及催化剂的有无而获得不同的结果。化学需氧量亦是一个条件性指标,必须严格按操作步骤进行。对于工业废水,我国规定用重铬酸钾法,其测得的值为COD Cr。

1.方法原理

在强酸性溶液中,一定量的重铬酸钾氧化水样中还原性物质,过量的重铬酸钾以试亚铁灵作指示剂、用硫酸亚铁铵溶液回滴。根据消耗的重铬酸钾量算出水样中还原性物质消耗氧的量。

2.干扰及其消除

酸性重铬酸钾氧化性很强,可氧化大部分有机物,加入硫酸银作催化剂时,直链脂肪族化合物可完全被氧化,而芳香族有机物却不易被氧化,吡啶不被氧化,挥发性直链脂肪族化合物、苯等有机物存在于蒸气相,不能与氧化剂液体接触,氧化不明显。氯离子能被重铬酸盐氧化,并且能与硫酸银作用产生沉淀,影响测定结果,故在回流前向水样中加入硫酸汞,使成为络合物以消除干扰。氯离子含量高于2000mg/L 的样品应先作定量稀释、使含量降低至2000mg/L以下,再行测定。

3.方法的适用范围

用0.25mol/L浓度的重铬酸钾溶液可测定大于50mg/L的COD值。用0.025mol/L浓度的重铬酸钾溶液可测定5—50mg/L的COD值,但准确度较差。

二、仪器及试剂

1.仪器

(1)回流装置:带250ml锥形瓶的全玻璃回流装置见图3-2-1(如取样量在30ml以上,采

用500ml锥形瓶的全玻璃回流装置)。

(2)加热装置:电热板或变阻电炉。

(3)50ml酸式滴定管。

2.试剂

(1)重铬酸钾标准溶液(1/6K2Cr2O7=0.2500mol/L):称取预先在120℃烘干2h的基准

或优级纯重铬酸钾12.258g溶于水中,移入1000ml容量瓶,稀释至标线,摇匀。

(2)试亚铁灵指示液:称取1.485g邻菲啰啉(C12H8N2?H2O,1,10-phenanthnoline),0.695g

硫酸亚铁(FeSO4?7H2O)溶于水中,稀释至100ml,贮于棕色瓶内。

(3)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NH4)2Fe(SO4)2?6H2O≈0.1mol/L]:称取39.5g硫酸亚铁铵溶于

水中,边搅拌边缓慢加入20ml浓硫酸,冷却后移入100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标线,摇匀。临用前,用重铬酸钾标准溶液标定。

标定方法:

准确吸取10.00ml重铬酸钾标准溶液于300ml锥形瓶中,加水稀释至110ml左右,缓慢加入30ml 浓硫酸,混匀。冷却后,加入3滴试亚铁灵指示液(约0.15ml),用硫酸亚铁铵溶液滴定,溶液的颜色由黄色经蓝绿色至红褐色即为终点。

C[(NH4)2Fe(SO4)2]=

V

00 . 10

2500

.0?

式中,C—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V—硫酸亚铁铵标准滴定溶液的用量(ml)。

(4)硫酸-硫酸银溶液:于2500ml浓硫酸中加入25g硫酸银。放置1—2天,不时摇动使其溶解(如无2500ml容器,可在500ml浓硫酸中加入5g硫酸银)。

(5)硫酸汞:结晶或粉未。

三、测定步骤

1.取20.00ml 混合均匀的水样(或适量水样稀释至20.00ml )置250ml 磨口的回流锥形瓶中,准确加入10.00ml 重铬酸钾标准溶液及数粒小玻璃珠或沸石,连接磨口回流冷凝管,从冷凝管上口慢慢地加入30ml 硫酸-硫酸银溶液,轻轻摇动锥形瓶使溶液混匀,加热回流2h (自开始沸腾时计时)。

注意

(1)对于化学需氧量高的废水样,可先取上述操作所需体积1/10的废水样和试剂,于15×150mm 硬质玻璃试管中,摇匀,加热后观察是否变成绿色。如溶液显绿色,再适当减少废水取样量,直至溶液不变绿色为止,从而确定废水样分析时应取用的体积。稀释时,所取废水样量不得少于5ml ,如果化学需氧量很高,废水样应多次稀释。

(2)废水中氯离子含量超过30mg/L 时,应先把0.4g 硫酸汞加入回流锥形瓶中,再加20.00ml 废水(或适量废水稀释至20.00ml )、摇匀。以下操作同上。

2.冷却后,用90ml 水冲洗冷凝管壁,取下锥形瓶。溶液总体积不得少于140ml ,否则因酸度太大,滴定终点不明显。

3.溶液再度冷却后,加3滴试亚铁灵指示液,用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滴定,溶液的颜色由黄色经蓝绿色至红褐色即为终点,记录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的用量。

4.测定水样的同时,以20.00ml 重蒸馏水,按同样操作步骤作空白试验。记录滴定空白时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的用量。

计 算

COD Cr (O 2, mg/L)= V

c V V 10008)(10???- 式中,c —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V 0—滴定空白时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用量(ml);

V 1—滴定水样时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的用量(ml);

V —水样的体积(ml);

8—氧(1/2O)摩尔质量(g/mol)。

四、注意事项

1. 使用0.4g 硫酸汞络合氯离子的最高量可达40mg ,如取用20.00ml 水样,即最高可络合2000mg/L 氯离子浓度的水样。若氯离子浓度较低,亦可少加硫酸汞,使保持硫酸汞:氯离子=10:1(W/W )。若出现少量氯化汞沉淀,并不影响测定。

2. 水样取用体积可在10.00—50.00ml 范围之间,但试剂用量及浓度需按表3-2-1进行相应调整,也可得到满意的结果。

表3-2-1 水样取用量和试剂用量表

水样体积 0.2500mol/L H 2SO 4—Ag 2SO 4 HgSO 4 FeSO 4(NH 4)2SO 4 滴定前总体积

(ml ) K 2Cr 2O 7溶液(ml) 溶液(ml) (g) (mol/L) (ml)

10.0 5.0 15 0.2 0.050 70

20.0 10.0 30 0.4 0.100 140

30.0 15.0 45 0.6 0.150 210

40.0 20.0 60 0.8 0.200 280

50.0 25.0 75 1.0 0.250 350

3.对于化学需氧量小于50mg/L 的水样,应改用0.0250mol/L 重铬酸钾标准溶液。回滴时用0.01mol/L 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

4.水样加热回流后,溶液中重铬酸钾剩余量应为加入量的1/5—4/5为宜。

5.用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准溶液检查试剂的质量和操作技术时,由于每克邻苯二甲酸氢钾的理论COD Cr为1.176g,所以溶解0.4251g邻苯二甲酸氢钾(HOOCC6H4COOK)于重蒸馏水中,转入1000ml容量瓶,用重蒸馏水稀释至标线,使之成为500mg/L的COD Cr标准溶液。用时新配。

6.COD Cr的测定结果应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7.每次实验时,应对硫酸亚铁铵标准滴定溶液进行标定,室温较高时尤其应注意其浓度的变化。

实验二、水中氨氮的测定(纳氏试剂光度法)

氨氮(NH3-N)以游离氨(NH3)或铵盐(NH4+)形式存在于水中,两者的组成比取决于水的PH值。当PH值偏高时,游离氨的比例较高。反之,则铵盐的比例为高。

水中氨氮的来源主要为生活污水中含氮有机物受微生物作用的分解产物,某些工业废水,如焦化废水和合成氨化肥厂废水等,以及农田排水。此外,在无氧环境中,水中存在的亚硝酸盐亦可受微生物作用,还原为氨。在有氧环境中,水中氨亦可转变为亚硝酸盐、或继续转变为硝酸盐。

测定水中各种形态的氮化合物,有助于评价水体被污染和“自净”状况。

氨氮含量较高时,对鱼类则可呈现毒害作用。

一、方法的选择

氨氮的测定方法,通常有纳氏比色法、苯酚-次氯酸盐(或水杨酸-次氯酸盐)比色法和电极法等。纳氏试剂比色法具有操作简便、灵敏等特点,水中钙、镁和铁等金属离子、硫化物、醛和酮类、颜色,以及混浊等到均干扰测定,需作相应的预处理。苯酚-次氯酸盐比色法具灵敏、稳定等优点,干扰情况和消除方法同纳氏试剂比色法。电极法通常不需要对水样进行预处理和具测量范围宽等到优点。氨氮含量较高时,尚可采用蒸馏-酸滴定法。

二、水样的保存

水样采集在聚乙烯瓶或玻璃瓶内,并应尽快分析,必要时可加硫酸将水样酸化至pH﹤2,于2—5℃下存放。酸化样品应注意防止吸收空气中的氨而遭致污染。

三、水样的预处理

水样带色或浑浊以及含其他一些干扰物质,影响氨氮的测定。为此,在分析时需作适当的预处理。对较清洁的水,可采用絮凝沉淀法,对污染严重的水或工业废水,则以蒸馏法使之消除干扰。

1.絮凝沉淀法:加适量的硫酸锌于水样中,并加氢氧化钠使溶液呈碱性,生成氢氧化锌沉淀,再经过滤除去颜色和浑浊等。

(1)仪器与试剂

①100ml具塞量筒或比色管。

②10%(m/v)硫酸锌溶液:称取10g硫酸锌溶于水,稀释至100ml。

③25%氢氧化钠溶液:称取25g氢氧化钠溶于水,稀释至100ml,贮于聚乙烯瓶中。

④硫酸,ρ=1.84。

(2)步骤

取100ml水样于具塞量筒或比色管中,加入1ml 10%硫酸锌溶液和0.1—0.2ml25%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10.5左右,混匀。放置使沉淀,用经无氨水充分洗涤过的中速滤纸过滤,弃去初滤液20ml。2.蒸馏法

调节水样的pH使在6.0—7.4的范围,加入适量氧化镁使呈微碱性,蒸

馏释出的氨,被吸收于硫酸或硼酸溶液中。采用纳氏比色法或酸滴定法时,

以硼酸溶液为吸收液,采用水杨酸-次氯酸比色法时,则以硫酸溶液为吸收

液。

(1)仪器与试剂

①带氮球的定氮蒸馏装置:500ml凯氏烧瓶、氮球、直形冷凝管和导管,

装置如图。

②无氨水制备:Ⅰ蒸馏法:每升蒸馏水中加0.1ml硫酸,在全玻璃蒸馏器

中重蒸馏,弃去50ml初馏液,接取其余馏出液于具塞磨口的玻璃瓶中,密塞保存。

Ⅱ离子交换法:使蒸馏水通过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柱。水样稀释及试剂配制均用无氨水。

③1mol/l盐酸溶液。

④1mol/l氢氧化钠溶液。

⑤轻质氧化镁(MgO):将氧化镁在500℃下加热,以除去碳酸盐。

⑥0.05%溴百里酚蓝指示液(pH6.0-7.6)。

⑦防沫剂,如石腊碎片、玻璃珠。

⑧吸收液:Ⅰ硼酸溶液:称取20g硼酸溶于水,稀释至1L

Ⅱ硫酸(H2SO4)溶液:0.01mol/L。

(2)步骤

①蒸馏装置的预处理:加250ml蒸馏水于凯氏烧瓶中。加0.25g轻质氧化镁和数粒玻璃珠,加热蒸馏至馏出液不含氨为止,弃去瓶内残液。

②分取250ml水样(如氨氮含量较高,可分取适量并加水至250ml,使氨氮含量不超过2.5mg),移入凯氏烧瓶中加数滴溴百里酚蓝指示液,用氢氧化钠溶液或盐酸调节至pH7左右(水样溶液变蓝)。加入0.25g 轻质氧化镁和数粒玻璃珠,立即连接氮球和冷凝管,导管下端插入吸收液液面下。加热蒸馏,至馏出液达200ml时,停止蒸馏。定容至250ml。(采用酸滴定法或纳氏比色法时,以50ml硼酸溶液为吸收液;采用水杨酸-次氯酸盐比色法时,改用50ml 0.01mol/L硫酸溶液为吸收液。)

四、注意事项

(1)蒸馏时应避免发生暴沸,否则可造成馏出液温度升高,氨吸收不完全。

(2)防止在蒸馏时产生泡沫,必要时可加少许石腊碎片于凯氏烧瓶中。

(3)如含余氯,则应加入适量0.35%硫代硫酸钠溶液,每0.5ml可除去0.25mg余氯

五、水样的测定

(一)、纳氏试剂光度法

1.方法原理

碘化汞和碘化钾的碱性溶液与氨反应生成淡红色胶态化合物,此颜色在较宽的波长范围内具强烈吸收。通常测量用波长在410—425nm范围。

2.干扰及消除

脂肪胺、芳香胺、醛类、丙酮、醇类和有机氯胺类等有机化合物,以及铁、锰、镁和硫等无机离子,因产生异色或浑浊亦影响比色。为此,须经絮凝沉淀过滤或蒸馏预处理,易挥发的还原性干扰物质,还可在酸性条件下加热以除去。对金属离子的干扰,可加入适量的掩蔽剂加以消除。

3.方法的适用范围

本法最低检出浓度为0.025mg/L(光度法),测定上限为2mg/L。采用目视比色法,最低检出浓度为0.02mg/L。水样作适当的预处理后,本法可适用于地面水、地下水、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

4.仪器与试剂

(1)分光光度计、比色管。.

(2)纳氏试剂

可选择下列一种方法制备:

①称取20g碘化钾溶于水中,边搅拌边分次少量加入二氯化汞(HgCl2)结晶粉末(约10g),至出现朱红色沉淀不易溶解时,改为滴加饱和二氯化汞溶液,并充分搅拌,当出现微量朱红色沉淀不再溶解时,停止滴加氯化汞溶液。

另称取60g氢氧化钾溶于水,并稀释至250ml,冷却至室温后,将上述溶液在搅拌下,徐徐注入氢氧化钾溶液中,用水稀释至400ml,混匀。静置过夜,将上清液移入聚乙烯瓶中,密塞保存。

②称取16g氢氧化钠,溶于50ml水中,充分冷却至室温。

另称取7g碘化钾和10g碘化汞(HgI2)溶于水,然后将此溶液在搅拌下徐徐注入氢氧化钠溶液中,用水稀释至100ml,贮于聚乙烯瓶中,密塞保存。

(3)酒石酸钾钠溶液

称取50g(KNaC 4H 4O 6·4H 2O)溶于100ml 水中,加热煮沸以除去氨,放冷,定容至100ml 。

(4)铵标准贮备溶液

称取3.819g 经100℃干燥过的氯化铵(NH 4Cl)溶于水中,移入1000ml 容量瓶中,稀释至标线。此 溶液每毫升含1.00mg 氨氮。

(5)铵标准使用溶液

取5.00ml 铵标准贮备液于500m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此溶液每毫升含0.010mg 氨氮。

注:配制试剂用水均应用无氨水

5.实验步骤

(1)校准曲线的绘制

吸取0、0.50、1.00、3.00、5.00、7.00和10.0ml 铵标准使用液于50ml 比色管中加水至标线,加1.0ml 酒石酸钾钠溶液,混匀。加1.5ml 纳氏试剂,混匀。放置10min 后,在波长420nm 处,用光程20mm 比色皿,以水为参比,测量吸光度。

由测得的吸光度,减去零浓度空白管的吸光度后,得到校正吸光度,绘制以氨氮含量(mg )对校正吸光度的校准曲线。

(2)水样的测定

① 分取适量经絮凝沉淀预处理后的水样(使氨氮含量不超过0.1mg ),加入50ml 比色管中,稀释至标线,加1.0ml 酒石酸钾钠溶液,混匀,加1.5ml 纳氏试剂,混匀。放置10min 后,同校准曲线步骤测量吸光度。 ② 分取适量经蒸馏预处理后的馏出液,加入50ml 比色管中,加一定量1mol/l 氢氧化钠溶液以中和硼酸,稀释至标线。加1.0ml 酒石酸钾钠溶液,混匀,加1.5ml 纳氏试剂,混匀。放置10min 后,同校准曲线步骤测量吸光度。

(3)空白试验:以无氨水代替水样,作全程序空白测定。

六、计 算

由水样测得的吸光度减去空白试验的吸光度后,从校准曲线上查得氨氮含量(mg )

① 经絮凝沉淀预处理

氨氮(N ,mg/L )=1000?V

m 式中,m —由校准曲线查得的氨氮量(mg); V —预处理后比色所取水样体积(ml)。

② 经蒸馏法预处理

氨氮(N ,mg/L )=1000250??水

V V m 式中,m —由校准曲线查得的氨氮量(mg); V —预处理后比色所取水样体积(ml)。

V 水—预蒸馏水样体积

七、注意事项

(1) 纳氏试剂中碘化汞与碘化钾的比例,对显色反应的灵敏度有较大影响。静置后生成的沉淀应除去。

(2) 滤纸中常含痕量铵盐,使用时注意用无氨水洗涤。所用玻璃器皿应避免实验室空气中氨的沾污。

(二)、滴定法

1.方法原理

滴定法仅适用于已进行蒸馏预处理的水样。调节水样至Ph6.0—7.4范围,加入氧化镁使呈微碱性。加热蒸馏,释出的氨被吸收入硼酸溶液中,以甲基红-亚甲蓝为指示剂,用酸标准溶液滴定馏出液的铵。

当水样中含有在此条件下,可被蒸馏出并在滴定时能与酸反应的物质,如挥发性胺类等,则将使测定结果偏高。

2.仪器试剂

(1)酸式滴定管、锥形瓶

(2)混合指示液:称取200mg 甲基红溶于100ml 95%乙醇;另称取100mg 亚甲基蓝(methylene blue)溶于50ml 95%乙醇。以两份甲基红溶液与一份亚甲蓝溶液混合。混合液一个月配制一次。

水样中化学耗氧量(COD)的测定(高锰酸钾法)

水样中化学耗氧量(COD)的测定(高锰酸钾法) 一、摘要 化学耗氧量(COD)是反映水质受有机物污染情况的一个重大指标,大多采用高锰酸钾煮沸消解法和重铬酸钾加热回流法进行测定。本试验通过用酸性高锰酸钾煮沸消解法,对学校池塘内的水样进行化学耗氧量(COD)测定,首先酸性高锰酸钾和还原性物质作用,再用草酸钠还原剩余的高锰酸钾,并以返滴定法用高锰酸滴定钾草酸钠过量部分,用实际消耗高锰酸钾的量测得水样中的化学耗氧量(COD)为4.5377mg/L。 关键字:高锰酸钾法、水中化学耗氧量(COD)、返滴定、水体污染 二、实验目的 1.初步了解环境分析的重要性及水样的采集和保存方法 2.对水样中耗氧量COD与水体污染的关系有所了解 3.掌握高锰酸钾法测定水中COD的原理及方法 三、实验原理 测定时,在水样中加入H 2SO 4 及一定量的KMnO 4 溶液,置沸水浴中加热使其中 的还原性物质氧化,剩余的KMnO 4用一定量过量的Na 2 C 2 O 4 还原,再以KMnO 4 标准 溶液返滴定Na 3C 2 O 4 的过量部分。由于Cl-对比法有干扰因而本法只适用于地表水、 地下水、饮用水和生活污水中COD的测定,含Cl-较高的工业废水则应采用K 2Cr 2 O 7 法测定。在煮沸过程中,KMnO 4 和还原性物质作用: 4MnO 4-+5C+12H+=4Mn2++5CO 2 +6H 2 O 剩余的KMnO 4用Na 2 C 2 O 4 还原: 2MnO 4 -+5C 2 O 4 2-+16H+=2Mn2++10CO 2 +8H 2 O 再以KMnO 4返滴Na 2 C 2 O 4 过量部分,通过实际消耗KMnO 4 的量来计算水中还原性物 质的量。四、主要试剂 0.002mol/L KMnO 4 0.005mol/L Na 2 C 2 O 4 1:3 H 2 SO 4 1:5 H 2 SO 4

实验一、水中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钾法)

实验一、水中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钾法) 一、概述 化学需氧量(COD),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用强氧化剂处理水样时所消耗氧化剂的量,以氧的毫克/升来表示。化学需氧量反映了水中受还原性物质污染的程度。水中还原性物质包括有机物、亚硝酸盐、亚铁盐、硫化物等。水被有机物污染是很普遍的,因此化学需氧量也作为有机物相对含量的指标之一。 水样的化学需氧量,可受加入氧化剂的种类及浓度,反应溶液的酸度、反应温度和时间,以及催化剂的有无而获得不同的结果。化学需氧量亦是一个条件性指标,必须严格按操作步骤进行。对于工业废水,我国规定用重铬酸钾法,其测得的值为COD Cr。 1.方法原理 在强酸性溶液中,一定量的重铬酸钾氧化水样中还原性物质,过量的重铬酸钾以试亚铁灵作指示剂、用硫酸亚铁铵溶液回滴。根据消耗的重铬酸钾量算出水样中还原性物质消耗氧的量。 2.干扰及其消除 酸性重铬酸钾氧化性很强,可氧化大部分有机物,加入硫酸银作催化剂时,直链脂肪族化合物可完全被氧化,而芳香族有机物却不易被氧化,吡啶不被氧化,挥发性直链脂肪族化合物、苯等有机物存在于蒸气相,不能与氧化剂液体接触,氧化不明显。氯离子能被重铬酸盐氧化,并且能与硫酸银作用产生沉淀,影响测定结果,故在回流前向水样中加入硫酸汞,使成为络合物以消除干扰。氯离子含量高于2000mg/L 的样品应先作定量稀释、使含量降低至2000mg/L以下,再行测定。 3.方法的适用范围 用L浓度的重铬酸钾溶液可测定大于50mg/L的COD值。用L浓度的重铬酸钾溶液可测定5—50mg/L 的COD值,但准确度较差。 二、仪器及试剂 1.仪器 (1)回流装置:带250ml锥形瓶的全玻璃回流装置见图3-2-1(如取样量在30ml以上,采用 500ml锥形瓶的全玻璃回流装置)。 (2)加热装置:电热板或变阻电炉。 (3)50ml酸式滴定管。 2.试剂

DO测定(碘量法)

碘量法测定溶解氧 碘量法(国标GB/T 7489-87)测定水中溶解氧(DO) 一、原理 水样中加入硫酸锰和碱性碘化钾,水中溶解氧将低价锰氧化成高价锰,生成四价锰的氢氧化物棕色沉淀。加酸后,氢氧化物沉淀溶解,并与碘离子反应而释放出游离碘。以淀粉为指示剂,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释放出的碘,据滴定溶液消耗量计算溶解氧含量。 二、实验用品 1、仪器:溶解氧瓶(250ml)、锥形瓶(250ml)、碱式滴定管(25ml)、移液管(50ml)、吸耳球、1000ml容量瓶、100ml容量瓶、棕色容量瓶、电子天平 2、药品:硫酸锰、碘化钾、氢氧化钠、浓硫酸、淀粉、重铬酸钾、硫代硫酸钠 三、试剂的配置 1、硫酸锰溶液:称取48g分析纯硫酸锰(MnSO 4?H 2 O)溶于蒸馏水,过滤后 用水稀释至100mL于透明玻璃瓶中保存。此溶液加至酸化过的碘化钾溶液中,遇淀粉不得产生蓝色。 2、碱性碘化钾溶液:称取50g分析纯氢氧化钠溶解于30—40mL蒸馏水中;另称取15g碘化钾溶于20mL蒸馏水中;待氢氧化钠溶液冷却后,将上述两溶液合并,混匀,加蒸馏水稀释至100mL。如有沉淀(如氢氧化钠溶液表面吸收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钠),则放置过夜后,倾出上层清液,贮于棕色瓶中,用橡皮塞塞紧,避光保存。此溶液酸化后,遇淀粉应不呈蓝色。 3、1+5硫酸溶液。 4、1%(m/V)淀粉溶液:称取1g可溶性淀粉,用少量水调成糊状,再用刚煮沸的水稀释至100mL。现用现配,或者冷却后加入0.1g水杨酸或0.4g氯化锌防腐。 5、0.0250mol/L(1/6K 2Cr 2 O 7 )重铬酸钾标准溶液:称取于105—110℃烘干 2h,并冷却的分析纯重铬酸钾1.2258g,溶于水,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 6、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称取6.2g分析纯硫代硫酸钠(Na 2S 2 O 3 ?5H 2 O)溶于

磷酸铁锂化学分析方法第1部分总铁的测定三氯化钛还原重铬酸钾

磷酸铁锂化学分析方法 第1部分总铁的测定 重铬酸钾滴定法 讨论稿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包括任务来源、协作单位、主要工作过程) 1.1 任务来源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2012年第二批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工信厅科【2012】119号)文件及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关于转发2012年有色金属国家、行业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磷酸铁锂化学分析方法(5部分)”行业标准制订项目(项目号:2012-0637T-YS、2012-0638T-YS、2012-0639T-YS、2012-0640T-YS、2012-0641T-YS)由佛山市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现更名为广东邦普循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牵头起草,计划完成年限2013年。 1.2 起草单位情况 邦普,创立于2005年。企业总部(广东邦普循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位于广东南海新材料产业基地核心区,总注册资本7645万元人民币;循环基地(湖南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位于湖南长沙国家节能环保新材料产业基地,总注册资本6000万元人民币。邦普,是全球专业的废旧电池及报废汽车资源化回收处理和高端电池材料生产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通过几年的快速发展,邦普已形成“电池循环、载体循环和循环服务”三大产业板块,专业从事数码电池(手机和笔记本电脑等数码电子产品用充电电池)和动力电池(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处理、梯度储能利用;传统报废汽车回收拆解、关键零部件再制造;以及高端电池材料和汽车功能瓶颈材料的工业生产、商业化循环服务解决方案的提供。 其中,邦普年处理废旧电池总量超过6000吨、年生产镍钴锰氢氧化物4500吨,总收率超过98.58%,回收处理规模和资源循环产能已跃居亚洲首位。邦普通过独创的“逆向产品定位设计”技术,在全球废旧电池回收领域率先破解“废料还原”的行业性难题,并成功开发和掌握了废料与原料对接的“定向循环”核心技术,一举成为回收行业为数不多的新材料企业。 邦普是国内同时拥有电池回收和汽车回收双料资质的资源综合利用企业。邦普围绕电池和汽车回收产业,邦普作为广东省创新型试点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骨干培育企业,已全面投入电动汽车全产业链循环服务解决方案的研究,以“静脉回收”推动“动脉制造”产业升级,为国家“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多做贡献。 1.3 主要工作过程和内容 根据任务落实会议精神,我公司组建《磷酸铁锂化学分析方法》行业标准起草小组,主要由研发检测中心、技术部人员组成。 1.3.1 制定编审原则 1)以满足国内磷酸铁锂的实际生产和使用的需要为原则。提高标准的适用性。2)以与实际相结合为原则,提高标准的可操作性。 3)完全按照GB/T1.1-2009的要求编写。 1.3.2 编制过程 1)申报计划。

实验一:水样中化学耗氧量(COD)的测定

实验一:水样中化学耗氧量(COD)的测定 化学耗氧量(COD)是反映水质受有机物污染情况的一个重大指标,大多采用高锰酸钾煮沸消解法和重铬酸钾加热回流法进行测定。本试验通过用酸性高锰酸钾煮沸消解法,对学校池塘内的水样进行化学耗氧量(COD)测定,首先酸性高锰酸钾和还原性物质作用,再用草酸钠还原剩余的高锰酸钾,并以返滴定法用高锰酸滴定钾草酸钠过量部分,用实际消耗高锰酸钾的量测得水样中的化学耗氧量(COD)为4.5377mg/L。 一、实验目的 1. 测定自来水和蒸馏水化学耗氧量(COD)的测定,分析得出自来水的水质。 2.对水中化学耗氧量(COD)与水体污染的关系有所了解。 二、实验原理 化学耗氧量是指天然水中可被高锰酸钾或重铬酸钾氧化的有机物的含量。化学耗氧量测定的常用方法为高锰酸钾法、重铬酸钾和碘酸盐法。本实验为高锰酸钾法,其原理如下: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高锰酸钾具有很高的氧化性, 2KMnO4+5 Na2C2O4+8H2SO4=2MnSO4+8H2O+10CO2↑+5Na2SO4+K2SO4 水溶液中多数的有机物都可以氧化,但反应过程相当复杂,只能用下式表示其中的部分过程: 过量的KMnO4用过量的Na2C2O4还原,再用KMnO4溶液滴至微红色为终点,反应如下: 三、实验步骤 1.准确取水样100.00ml于锥型瓶中。 2.加入5ml 1:3 溶液。 3.加入0.01mol/l (1/5)的溶液10.00 ml。 4.加几粒沸石,立即加热。(此时溶液仍为紫色,若溶液的红色消失,说明污物多,应补加溶液),记下的总体积V1。从冒第一个大气泡开始计时,煮沸十分钟。5.冷却1min,准确加入15.00 标准溶液,充分摇匀,此时溶液应由红色转为无色。 6.用0.01mol/l (1/5)滴定至淡红色,记下所用的的体积V2,平行三次。7.另取100蒸馏水代替水样,用上述方法求空白值,加以扣除。 取一份已到终点的溶液加入15.00ml溶液,立即用滴定至浅红色,30s不褪色,计下V K K=15.00/ V K 体积(V1+V2)/ml

实验二 水中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实验二水样中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实验目的 掌握用高锰酸钾法测定水中化学需氧量(COD)的原理和方法。 主要试剂和仪器 试剂:1.0.02mol·L-1 KMnO4溶液(A液)。2. 0.002mol·L-1 KMnO4 溶液(B 液)。3.1:3硫酸。4. 在105-110℃烘干一小时并冷却的草酸钠基准试剂。 仪器:水浴装置,锥形瓶台秤,电子天平,250mL烧杯,250mL锥形瓶,500mL 烧杯,25mL移液管,250mL容量瓶,洗瓶,酸碱滴定管,胶头滴管,玻璃棒,镊子,烘干箱,称量瓶,50mL小烧杯。 实验原理 化学需氧量(COD)是在一定条件下,采用一定的强氧化剂处理水样时,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它是水中还原性物质多少的一个指标。COD越大说明水体被污染的程度越重。 水样COD 的测定,会因加入氧化剂的种类和浓度、反应溶液的温度、酸度和时间,以及催化剂的存在与否而得到不同的结果。因此,COD 是一个条件性的指标,必须严格按操作步骤进行测定。COD 的测定有几种方法,对于污染较严重的水样或工业废水,一般用重铬酸钾法或库仑法,对于一般水样可以用高锰酸钾法。由于高锰酸钾法是在规定的条件下所进行的反应,所以水中有机物只能部分被氧化,并不是理论上的全部需氧量,也不能反映水体中总有机物的含量。因此,常用高锰酸盐指数这一术语作为水质的一项指标,以有别于重铬酸钾法测定的化学需氧量。高锰酸钾法分为酸性法和碱性法两种,本实验以酸性法测定水样的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以每升多少毫克O2表示。 水样加入硫酸酸化后,加入一定量的KMnO4溶液,并在沸水浴中加热反应一定时间。然后加入过量的Na2C2O4标准溶液,使之与剩余的KMnO4充分作用。再用KMnO4溶液回滴过量的Na2C2O4,通过计算求得高锰酸盐指数值。 反应方程式: 测定:4MnO4-+ 5C+ 12 H+ =4Mn2++5 CO2↑+6H2O 标定: 2 MnO4-+ 5C2O42-+ 16H+=2Mn2++10 CO2↑+8H2O MnO4-与C2O42-反应的注意事项:三度一点

水中溶解氧的测定实验报告.

溶解氧的测定实验报告 易倩 一、实验目的 1.理解碘量法测定水中溶解氧的原理: 2.学会溶解氧采样瓶的使用方法: 3.掌握碘量法测定水中溶解氧的操作技术要点。 二、实验原理 溶于水中的氧称为溶解氧,当水受到还原性物质污染时,溶解氧即下降,而有藻类繁殖时,溶解氧呈过饱和,因此,水中溶解氧的变化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水体受污染的程度。 碘量法测定溶解氧的原理:在水中加入硫酸锰及碱性碘化钾溶液,生成氢氧化锰沉淀。此时氢氧化锰性质极不稳定,迅速与水中溶解氧化合生成锰酸锰: MnSO4+2aOH=Mn(OH)2↓(白色)++Na2SO4 2Mn(OH)2+O2=2MnO(OH)2(棕色) H2MnO3十Mn(OH)2=MnMnO3↓(棕色沉淀)+2H2O 加入浓硫酸使棕色沉淀(MnMn02)与溶液中所加入的碘化钾发生反应,而析出碘,溶解氧越多,析出的碘也越多,溶液的颜色也就越深2KI+H2SO4=2HI+K2SO4 MnMnO3+2H2SO4+2HI=2MnSO4+I2+3H2O I2+2Na2S2O3=2NaI+Na2S4O6 用移液管取一定量的反应完毕的水样,以淀粉做指示剂,用标准溶液滴定,计算出水样中溶解氧的含量。 三、仪器 1.250ml—300ml溶解氧瓶 2.50ml酸式滴定管。 3.250ml锥形瓶 4.移液管 5.250ml碘量瓶 6.洗耳球 四、试剂 l、硫酸锰溶液。溶解480g分析纯硫酸锰(MnS04· H20)溶于蒸馏水中,过滤后稀释成1000ml.此溶液加至酸化过的碘化钾溶液中,遇淀粉不得产生蓝色。 2、碱性碘化钾溶液。取500g氢氧化钠溶解于300—400ml蒸馏水中(如氢

重铬酸钾法

1原理 在强酸性溶液中,一定量的重铬酸钾氧化水样中还原性物质,过量的重铬酸钾以试亚铁灵作指示剂、用硫酸亚铁铵溶液回滴。根据用量算出水样中还原性物质消耗的氧。 2干扰及其消除 酸性重铬酸钾氧化性很强,可氧化大部分有机物,加入硫酸银作催化剂时,直链脂肪族化合物可完全被氧化,而芳香族有机物却不易被氧化,吡啶不被氧化,挥发性直链脂肪族化合物、苯等有机物存在于蒸气相,不能与氧化剂液体接触,氧化不明显。氯离子能被重铬酸盐氧化,并且能与硫酸银作用产生沉淀,影响测定结果,故在回流前向水样中加入硫酸汞,使成为络合物以消除干扰。氯离子含量高于2000mg/L的样品应先作定量稀释、使含量降低至2000mg/L,再行测定。 3访法的适用范围 用0.25mol/L浓度的重铬酸钾溶液可测定大于50mg/L的COD值。用0.025mol/L浓度的重铬酸钾溶液可测定5—50mg/L的COD值,但准确度较差。 4测定过程 取水样20mL(原样或经稀释)于锥形瓶中 加入HgSO4 0.4g(消除CL离子干扰)混匀 加入0.25mol/L 重铬酸钾10mL 和沸石若干混匀接上回流装置 从冷凝管上口加入AgSO4-H2SO4 溶液30mL (催化剂)混匀 回流加热2小时 冷却30分钟 从冷凝管上口加入80mL水于反应液中 取下锥形瓶 加入铁灵试剂3滴 此时溶液应呈黄色(既过量重铬酸钾中六价铬颜色) 用0.1mol/L 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滴定此时溶液颜色逐渐变成蓝绿色(既六价铬被亚铁试剂还原成三价铬的颜色)

继续滴定至溶液呈现红棕色停止(此时水样中重铬酸钾全部被还原亚铁离子和亚铁试剂产生红棕色)记录硫酸亚铁铵溶液的用量V1mL。 以蒸馏水为空白水样,同上法测定硫酸亚铁铵溶液的用量V0mL。 按下面公式计算CODcr值: CODcr(O2,mL/L)=(V0-V1)*c*8*1000/V V表示水样体积mL,c表示硫酸亚铁铵溶液浓度mol/L,8表示氧的摩尔质量g/mol,*号表示乘以 仪器 (1)回流装置:带250ml锥形瓶的全玻璃回流装置(如取样量在30ml以上,采用500ml 锥形瓶的全玻璃回流装置)。 (2)加热装置:电热板或变组电炉。 (3)50ml酸式滴定剂。 试剂 (1)重铬酸钾标准溶液(1/6 =0.2500mol/L:)称取预先在120℃烘干2h的基准或优级纯重铬酸钾12.258g溶于水中,移入1000ml容量瓶,稀释至标线,摇匀。 (2)试亚铁灵指示液:称取1.485g邻菲啰啉,0.695g硫酸亚铁溶于水中,稀释至100ml,贮于棕色瓶内。 (3)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称取39.5g硫酸亚铁铵溶于水,边搅拌边缓慢加入20ml浓硫酸,冷却后移入100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标线,摇匀。临用前用重铬酸钾标准溶液标定。 (4)硫酸-硫酸银溶液:与2500ml浓硫酸中加入25g硫酸银。放置1-2d,不时摇动使其溶解(如无2500ml容器,可在500ml浓硫酸中加入5g硫酸银)。 (5)硫酸汞:结晶或粉末。 注意事项 (1)使用0.4g硫酸汞络合氯离子的最高量可达40mL,如取用20.00mL水样,即最高可络合2000mg/L氯离子浓度的水样。若氯离子浓度较低,亦可少加硫酸汞,保持硫酸汞:氯离子=10:1(W/W)。如出现少量氯化汞沉淀,并不影响测定。

实验六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实验六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容量法、库仑滴定法测定化学需氧量的原理和技术,熟悉库仑仪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2、复习第二章有机污染物综合指标的含义及测定方法 二、重铬酸钾法(COD Cr) (一)、原理 在强酸性溶液中,准确加入过量的重铬酸钾标准溶液,加热回流,将水样中还原性物质(主要是有机物)氧化,过量的重铬酸钾以试亚铁灵作指示剂,用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回滴,根据所消耗的重铬酸钾标准溶液量计算水样化学需氧量。 (二)、仪器 1.500mL全玻璃回流装置。 2.加热装置(电炉)。 3.25mL或50mL酸式滴定管、锥形瓶、移液管、容量瓶等。 (三)、试剂 烘干2h的基准或优质纯重铬酸钾12.258g溶于水中,移入1000mL容量瓶,稀释至标线,摇匀。 2.试亚铁灵指示液:称取1.485g邻菲啰啉(C12H8N2·H2O)、0.695g硫酸亚铁(FeSO4·7H2O)溶于水中,稀释至100mL,贮于棕色瓶内。 亚铁铵溶于水中,边搅拌边缓慢加入20mL浓硫酸,冷却后移入100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标线,摇匀。临用前,用重铬酸钾标准溶液标定。

标定方法:准确吸取10.00mL重铬酸钾标准溶液于500mL锥形瓶中,加水稀释至110mL左右,缓慢加入30mL浓硫酸,混匀。冷却后,加入3滴试亚铁灵指示液(约0.15mL),用硫酸亚铁铵溶液滴定,溶液的颜色由黄色经蓝绿色至红褐色即为终点。 式中:c——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V——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的用量(mL)。 4.硫酸-硫酸银溶液:于500mL浓硫酸中加入5g硫酸银。放置1—2d,不时摇动使其溶解。 5.硫酸汞:结晶或粉末。 (四)、测定步骤 1.取20.00mL混合均匀的水样(或适量水样稀释至20.00mL)置于250mL磨口的回流锥形瓶中,准确加入10.00mL重铬酸钾标准溶液及数粒小玻璃珠或沸石,连接磨口回流冷凝管,从冷凝管上口慢慢地加入30mL硫酸-硫酸银溶液,轻轻摇动锥形瓶使溶液混匀,加热回流2h(自开始沸腾时计时)。 对于化学需氧量高的废水样,可先取上述操作所需体积1/10的废水样和试剂于15×150mm硬质玻璃试管中,摇匀,加热后观察是否成绿色。如溶液显绿色,再适当减少废水取样量,直至溶液不变绿色为止,从而确定废水样分析时应取用的体积。稀释时,所取废水样量不得少于5mL,如果化学需氧量很高,则废水样应多次稀释。废水中氯离子含量超过30mg/L时,应先把0.4g硫酸汞加入回流锥形瓶中,再加20.00mL废水(或适量废水稀释至20.00mL),摇匀。 2.冷却后,用90mL水冲洗冷凝管壁,取下锥形瓶。溶液总体积不得少于140mL,否则因酸度太大,滴定终点不明显。 3.溶液再度冷却后,加3滴试亚铁灵指示液,用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滴定,溶液的颜色由黄色经蓝绿色至红褐色即为终点,记录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的用量。 4.测定水样的同时,取20.00mL重蒸馏水,按同样操作步骤作空白试验。记录滴定空白时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的用量。

三氯化铁浸出_重铬酸钾滴定法测定钛精粉还原产物中的金属铁

冶金分析,2011,31(1):40-44Metallurg ical Analysis,2011,31(1):40-44文章编号:1000-7571(2011)01-0040-05 三氯化铁浸出-重铬酸钾滴定法测定钛精粉 还原产物中的金属铁 李传维1,司新国1,2,鲁雄刚*1,郭曙强1,丁伟中1 (1.上海大学,上海市现代冶金与材料制备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072; 2.河北钢铁集团唐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河北唐山 063000 )摘 要:试样用三氯化铁溶液溶解,金属铁被氧化为二氯化铁,过滤分离,滤液酸化后以二苯铵磺酸钠为指示剂,用重铬酸钾标准溶液滴定,实现了钛精粉还原产物中金属铁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试样粒度在0.125mm以下时,FeCl3溶液浓度和用量分别为1 0g/L和100mL,采用电磁搅拌60min为最佳的实验条件。分别用HgCl2分析法、矿相法对方法正确度进行检测,其中F检验和t检验判定此法与HgCl2法无显著性差异,同时,浸出前后试样的X射线衍射图谱对照和金相照片对比进一步证明滤渣中没有金属铁相,铁浸出完全。方法用于测定钛精粉还原产物样品, 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关键词:金属铁;三氯化铁;重铬酸钾滴定法;钛精粉还原产物 中图分类号:O655.23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0-06-28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074105),973项目(2007CB613606),上海大学第三届研究生创新基金(A.16- 0110-09-704)作者简介:李传维(1983-),男,硕士生,研究方向:冶金新工艺开发;E-mail:li-chuanwei@1 63.com 我国钛资源(以TiO2计) 约占全球的38.85%,但其中90%以钒钛磁铁矿的形式存 在[1] ,经过选矿制得的钛精粉由于品位低、成分复 杂等原因,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应用。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钛铁分离, 常用方法有酸浸和还原。钛精粉还原是利用钛和铁的不同还原特性,达到分离铁、 提高钛品位的目的。钛精粉还原产物中金属铁含量是表征其还原 程度的主要标志,由于还原产物成分复杂[2-4 ],所 以金属铁的准确测定较为困难。传统测定金属铁的方法主要有汞盐浸溶-重铬酸钾滴定法、碘-乙醇浸出-EDTA滴定法及三氯化铁溶解-重铬酸 钾滴定法等。其中, 汞盐法[5] 数据稳定,抗干扰性强,但HgCl2有剧毒, 已基本停止使用。针对碘-乙醇法[6-8] 的大量研究表明, 该方法环保无害,但试样中金属铁必须小于20mg ,否则Fe3+ 与EDTA发生络合反应而形成棕色沉淀,故不适用于金属铁含量较高的情况。传统三氯化铁 法[ 9-11 ]具有测量范围广,所用试剂基本无害,FeCl3溶液不会诱导富氏体的溶解, 测得的误差只有前两者的1/3等优点;但由于钛精粉中杂质元素的影响,采用传统的三氯化铁方法测定金属铁含量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从影响测定的主要因素入手,通过空白实验对比、滤液中加入硫磷混酸等手段对三氯化铁法进行优化,获得了测定钛精粉还原产物中金属铁含量的最佳参数。实验结果表明测量误差在化学分析国家标准允许范围内。 1 实验部分 1.1 仪器及试剂 HJ- 4恒温多头磁力搅拌器(上海梅香仪器有限公司);高精度电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仪器(上海)有限责任公司);STF54453C型管式高温炉(美国LINDBERG公司);D\max-2550型X射线衍射仪(日本);DM6000M型金相分析显微镜 — 04—

国标化学需氧量的测定--COD标准测定法

国标GB 11914-89化学需氧量的测定--COD标准测定法 (YHCOD-100型COD自动消解回流仪的原理及操作过程) 1应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水中化学需氧量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含COD值大于30mg/L的水样,对未经稀释的水样的测定上限为700 mg/L。超过水样稀释测定. 本标准不适用于含氯化物浓度大于1000 mg/L(稀释后)的含盐水。 2定义 在一定条件下,经重铬酸钾氧化处理时,水样中的溶解性物质和悬浮物所消耗的重铬酸钾盐相对应的氧的质量浓度。 3 原理 在水样中加入已知量的重铬酸钾溶液,并在强酸介质下以银盐作催化剂,经沸腾回流后,以试亚铁灵为指示剂,用硫酸亚铁铵滴定水样中未被还原的重铬酸钾有西欧爱好的硫酸亚铁铵的量换算成消耗氧的质量浓度。 在酸性重铬酸钾条件下,芳烃及吡啶难以被氧化,其氧化率较低。在硫酸因催化作用下,直链脂肪族化合物可有效地被氧化。 4 试剂 除非另有说明,实验时所用试剂均为符合国家标准的分析纯试剂,试验用水均为蒸馏水或同等纯度的水。 4.1 硫酸银(Ag2SO4),化学纯。 4.2 硫酸汞(Hg SO4),化学纯。 4.3硫酸(H2SO4),ρ=1.84g/Ml。 4.4硫酸银-硫酸试剂:向1L硫酸(4.3)中加入10g硫酸银(4.1),放置1~2天使之溶解, 并混匀,使用前小心摇动。 4.5重铬酸钾标准溶液: 4.5.1浓度为C(1/6K2Cr2O7)=0.250mol/L的重铬酸钾标准溶液:将12.258g在105℃干燥2h 后的重铬酸钾溶于水中,稀释至1000mL。 4.5.2浓度为C(1/6K2Cr2O7)=0.0250mol/L的重铬酸钾标准溶液:将4.5.1条的溶液稀释10 倍而成。 4.6 硫酸亚铁铵标准滴定溶液 4.6.1 浓度为C〔(NH4)2Fe(SO4)2·6H2O〕≈0.10mol/L的硫酸亚铁铵标准滴定溶液:溶解39g 硫酸亚铁铵〔(NH4)2Fe(SO4)2·6H2O〕于水中,加入20ml硫酸(4.3),待其溶液冷却后稀释至1000ml。 4.6.2 每日临用前,必须用重铬酸钾标准溶液(4. 5.1)准确标定此溶液(4. 6.1)的浓度。

水中化学需氧量快速测定实验分析

水中化学需氧量快速测定实验分析 摘要:参照国家行业标准《化学需氧量快速消解分光光度法》(HJ/T399-2007),使用德国WTW公司生产的COD 消解仪进行水中化学需氧量快速测定实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该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等指标均较为理想,符合实验室质量控制要求,具有操作过程简单、快速、准确,减少试剂二次污染等优点,很适合在水环境监测部门推广使用。 关键词:化学需氧量;试剂优化;检出限;精密度 中图分类号:X13文献标识码:A 化学需氧量(CODcr)是我国实施排放总量控制的必测指标。本文利用德国WTW公司生产的COD消解仪和使用后废弃的消解管,根据消解仪加热孔浅、消解管短等特点对国家行业标准《化学需氧量快速消解分光光度法》 (HJ/T399-2007)的部分指标进行优化改进,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基础上,进一步减少试剂使用量,降低环境二次污染。 1 试剂优化 《化学需氧量快速消解分光光度法》标准中Ag2SO4成本很高,且容易造成环境的二次银盐污染;H2SO4-Ag2SO4溶液的加入量为4mL,稍微偏多,增加了废液处理负担;水样加入量为2mL,对于有机悬浮物较多的水样来说,加入量

有些偏少,样品代表性偏差。本实验将对以上这些内容稍作优化,Ag2SO4-H2SO4溶液使用MnSO4代替,浓度由10g/L 增加至14g/L,H2SO4-MnSO4溶液的加入量降为2.50mL,水样的加入量增加至3.00mL,K2Cr2O7标准溶液0.500mol/L 的浓度值不变。 2 实验方法 本实验以德国WTW公司生产的CR3200消解仪及配套消解管为例,同样也适用于美国哈希HACH等设备。实验方法如下: 步骤1:打开消解仪,预热到设定的165℃。 步骤2:将3.00mL待测水样沿消解管内壁慢慢加入到消解管中,加入0.25mL0.4g/mLHgSO4溶液、2.50mL MnSO4溶液和1.00mL K2Cr2O7溶液,拧紧盖子,轻轻摇匀。 步骤3:按照HJ/T399-2007技术规程计时加热消解15min 后冷却至室温,在600nm处以水为参比液,使用10mm玻璃比色皿,用721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吸光度值。 步骤4:用水代替试样,按照以上步骤测定其吸光度值,空白试验应与试样同时测定。 3 标准曲线绘制 使用1000mg/L的COD标准贮备液配制成0~1000mg/L 的标准系列使用液,然后分别量取3.00mL沿消解管内壁慢慢加入到消解管中,按照前述试验方法进行操作,得到吸光

重铬酸钾法测铁矿中铁的含量

重铬酸钾法测定铁矿石中铁的含量 一、实验原理 将粉碎到一定粒度的铁矿石用热的浓盐酸溶解其中大部分的金属氧化物。待金属氧化物分解完全后,趁热加入SnCl2将大部分Fe3+还原为Fe2+,溶液由红棕色变为浅黄色,然后再以Na2WO4为指示剂,用TiCl3将剩余的Fe3+全部还原为Fe2+,当Fe3+完全还原为Fe2+之后,过量1-2滴TiCl3将溶液中的Na2WO4还原为蓝色的五价钨化物,俗称“钨蓝”,故指示溶液呈蓝色。采用SnCl2—TiCl3联合还原的反应方程式为: 2Fe3++Sn2+→Sn4++2Fe2+ 3Fe3++Ti3++H2O→3Fe2++TiO2++2H+ 加入硫磷混酸后蓝色会褪去(不褪色的可以振荡,使其被空气中的O2氧化褪色),然后加入二苯胺磺酸钠指示剂,用标准重铬酸钾溶液滴定至溶液呈稳定的紫色即为终点,在酸性溶液中,Cr2O72-滴定Fe2+的反应式如下: Cr2O72-+6Fe2++14H+→6Fe3++2Cr3++7H2O 在滴定过程中,产生的Fe3+(黄色)对终点的观察有干扰,所以通常加入磷酸,使Fe3+与磷酸形成无色的Fe(HPO4)2-配合物,消除Fe3+的颜色干扰,以便以观察终点,同时由于生成了Fe(HPO4)2-,使Fe3+的浓度大量下降,避免了二苯胺磺酸钠指示剂被Fe3+氧化而过早改变颜色,使滴定终点提前到达的现象,从而降低了滴定分析的误差。 二、仪器与药品 仪器:分析天平;酸式滴定管;聚四氟乙烯坩埚;锥形瓶;电热板;表面皿;量筒;滴管。 药品:1:1硫酸;氢氟酸;HCl溶液1+1;10% SnCl2溶液;100g/L Na2WO4溶液;1:9 TiCl3溶液;二苯胺磺酸钠溶液(2g/L);硫磷混酸;K2Cr2O7标准溶液。 三、实验步骤 称取约0.20g的样品置于聚四氟乙烯坩埚中,加水润湿后,加3mL入1+1硫酸、5ml氢氟酸,盖上盖,在电热板上加热分解,经常摇动坩埚,待试样分解完全后继续加热至冒三氧化硫白烟,取下,冷却,加少量水,温热可使可溶盐类溶解。将溶液转移至250mL锥形瓶中,用蒸馏水将盖上的酸冲入锥形瓶中。 加10mL1:1盐酸,加热至近沸,趁热滴加10%的SnCl2溶液至溶液呈浅黄色,若SnCl2过量,浅黄色完全消失呈无色,则用少量重铬酸钾滴定至溶液呈浅黄色。用水冲洗杯壁,在水槽中冷却。加入6滴Na2WO4,然后加入50mL蒸馏水,边滴加TiCl3边摇动,直到溶液刚出现蓝色。加入50mL蒸馏水,再加入硫—磷混酸20mL至蓝色褪去。再加入6滴二苯胺磺酸钠指示剂,用重铬酸钾滴定至溶液呈稳定的紫色,即为终点。

重铬酸钾法测cod实验报告范文.doc

重铬酸钾法测cod实验报告范文 篇一:重铬酸钾法COD测定及颜色变化原理 一、重铬酸钾法测定COD原理 在强酸性溶液中,准确加入过量的重铬酸钾标准溶液,加热回流,将水样中还原性物质(主要是有机物)氧化,过量的重铬酸钾以试亚铁灵作指示剂,用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回滴,根据所消耗的重铬酸钾标准溶液量计算化学需氧量。 Cr2O7+14H+6e 2Cr+7H2O (水样的氧化) Cr2O7+14H+6Fe 2Cr+6Fe+7H2O (滴定) Fe+ 试亚铁灵(指示剂)→ 红褐色(终点) 二、器材 1.250mL全玻璃回流装置; 2.四联可调电炉; 3.25或50ml酸式滴定管、锥形瓶、移液管、容量瓶等。 三、试剂 1.重铬酸钾标准溶液(C=0.2500mo1/L):称取预先在0℃烘干2h的基准或优质纯重铅酸钾.258g溶于水中,移入1000mL 容量瓶,稀释至标线,摇匀。 2.试亚铁灵指示剂:称取1.485g邻菲啰啉(CH8N2.H2O)、0.695g硫酸亚铁FeSO4.7H2O)溶于水中,稀释至100ml,贮于棕色瓶内。

3.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c≈0.1mol/L):称取39.5g硫酸亚铁铵溶于水中,边搅拌边缓慢加入20mL浓硫酸,冷却后移入1000ml容量瓶中,加入稀释至标线,摇匀。临用前,用重铬酸钾标准溶液标定。 标定方法:准确吸取10.00ml重铬酸钾标准溶液于500mL 锥形瓶中,加入稀释至110ml左右,缓慢加入30mL浓硫酸,混匀。冷却后,加入3 滴试亚铁灵指试液(约0.15mL),用硫酸亚铁铵溶液滴定,溶液的颜色由黄色经蓝绿色至红褐色即为终点。 式中;C--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V一一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的用量(ml)。 4.硫酸一硫酸银溶液:于500mL浓硫酸中加入5g硫酸银。放置l-2d,不时摇动使其溶解。 5.硫酸汞:结晶或粉末。 6.待测样品 四、测定步骤 1.取20.00 mL混合均匀的水样(或适量水样稀释至20.00mL)置于250mL磨口的回流锥形瓶中,准确加入10.00mL 重铬酸钾标准溶液及数颗小玻璃珠或沸石,连接磨口回流冷凝管,从冷凝管上口慢慢地加入30mL硫酸一硫酸银溶液,轻轻摇动锥形瓶,使溶液摇匀,加热回流2h(自开始沸腾时计时)。对于化学需氧量高的废水样,可先取上述操作所需体积1/10的废水样和试剂于15×150mm硬质玻璃试管中,摇匀,加热后观察是

10.实验十.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实验十. 水中化学需氧量容量法与库伦滴定法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了解化学需氧量的基本概念,掌握容量法测定化学需氧量的原理和技术。 二、实验原理: 在强酸性溶液中,准确加入过量的重铬酸钾标准溶液,加热回流,将水样中还原性物质(主要是有机物)氧化,过量的重铬酸钾以试亚铁灵作指示剂,用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回滴,根据所消耗的重铬酸钾标准溶液量计算水样化学需氧量。 三、实验仪器与药剂: 1、实验仪器 ⑴500mL全玻璃回流装臵。 ⑵加热装臵(电炉)。 ⑶25mL或50mL酸式滴定管、锥形瓶、移液管、容量瓶等。 2、实验药剂 ⑴重铬酸钾标准溶液(c =0.2500mol/L):称取预先在120℃ 1/6K2Cr2O7 烘干2h的基准或优质纯重铬酸钾12.258g溶于水中,移入1000mL容量瓶,稀释至标线,摇匀。

⑵试亚铁灵指示液:称取1.485g 邻菲啰啉(C 12H 8N 2〃H 2O )、0.695g 硫酸亚铁(FeSO 4〃7H 2O )溶于水中,稀释至100mL ,贮于棕色瓶内。 ⑶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c (NH4)2Fe(SO4)2〃6H2O ]≈0.1mol/L:称取39.5g 硫酸亚铁铵溶于水中,边搅拌边缓慢加入20mL 浓硫酸,冷却后移入1000mL 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标线,摇匀。临用前,用重铬酸钾标准溶液标定。 ⑷硫酸-硫酸银溶液:于500mL 浓硫酸中加入5g 硫酸银。放臵1-2d ,不时摇动使其溶解。 ⑸硫酸汞:结晶或粉末。 四、实验步骤: 1、硫酸亚铁铵溶液的标定: 准确吸取10.00mL 重铬酸钾标准溶液于500mL 锥形瓶中,加水稀释至110mL 左右,缓慢加入30mL 浓硫酸,混匀。冷却后,加入3滴试亚铁灵指示液(约0.15mL ),用硫酸亚铁铵溶液滴定,溶液的颜色由黄色经蓝绿色至红褐色即为终点。 c =(0.2500×10.00)/V (10-1) 式中:c-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 V-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的用量(mL )。 2、水样回流消解 取20.00mL 混合均匀的水样(或适量水样稀释至20.00mL )臵于250mL 磨口的回流锥形瓶中,准确加入10.00mL 重铬酸钾标准溶液及

化学需氧量COD的测定

生活污水中化学需氧量COD的测定 教学内容: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化学耗氧量(COD)的基本含义; 2.学习酸性高锰酸钾法测定水的COD的方法,掌握移液管使用和滴定的基本技能。 二、实验原理 化学需氧量又称化学耗氧量(简称COD),是表示水体或污水污染程度的重要综合性指标之一,也是环境保护和水质监测中经常需要测定的项目。通常可利用化学氧化剂(如高锰酸钾)将废水中可氧化物质(如有机物、亚硝酸盐、亚铁盐、硫化物等)氧化分解,然后根据残留的氧化剂的量计算出氧的消耗量。COD 的值越高,说明水体污染程度越重。COD的测定方法,不仅有高锰酸钾高温氧化法,也包括高锰酸钾低温氧化法(氧吸收量)和重铬酸钾法。化学需氧量常由于氧化剂的种类、浓度及氧化条件等的不同,导致对有机物质的氧化率的不同。因此,在排水中存在有机物的情况下,必须在同一条件系测定才可进行对比。 本实验采用酸性高锰酸钾法测定COD。在酸性条件下,向被测水样中定量加入高锰酸钾溶液。加热水样,使高锰酸钾与水样中有机污染物充分反应,过量的高锰酸钾则,可加入一定量的草酸钠还原。最后用高锰酸钾溶液返滴过量的草酸钠(对于反应较慢或溶解较慢的固体试样采用“返滴定”法可以得到较满意的结果),由此计算水样的耗氧量。所涉及的主要化学反应方程式如下 4MnO 4-(过量)+5C+12H+====4Mn2++5CO 2 ↑+6H 2 O(100℃) 2MnO 4-(剩余)+5C 2 O 4 2-(过量)+16H+====2Mn2++10CO 2 ↑+8H 2 O(65~85℃) 2MnO 4-(滴定液)+5C 2 O 4 2-(剩余)+16H+====2Mn2++10CO 2 ↑+8H 2 O 三、实验用品 仪器和材料酸式滴定管、锥形瓶、250mL容量瓶、分析天平、电炉。 药品 3mol·L-1硫酸、高锰酸钾溶液、5%硝酸银溶液、草酸钠固体。 四、实验内容及操作 1.标定高锰酸钾溶液 ①准确称取0.42g左右的草酸钠溶于少量蒸馏水中,转移至250mL容量瓶中定容,计算此标准草酸钠溶液的浓度。 ②取20.00mL标准草酸钠溶于250mL锥形瓶,加10.00mL3mol·L-1的硫酸酸化,加热至70~80℃,趁热用高锰酸钾滴定,记录高锰酸钾的用量,根据反应方程式计算高锰酸钾溶液的浓度。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方法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方法。 1、本标准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含COD值大于30mg/L的水样,对未经稀释的水样的测定上限为700mg/L。 本标准不适用于含氯化物浓度大于1000mg/L(稀释后)的含盐水。 2 、定义 在一定条件下,经重铬酸钾氧化处理时,水样中的溶解性物质和悬浮物所消耗的重铬酸盐相对应的氧的质量浓度。 3 、原理 在水样中加入已知量的重铬酸钾溶液,并在强酸介质下以银盐作催化剂,经沸腾回流后,以试亚铁灵为指示剂,用硫酸亚铁铵滴定水样中未被还原的重铬酸钾由消耗的硫酸亚铁铵的量换算成消耗氧的质量浓度。 在酸性重铬酸钾条件下,芳烃及吡啶难以被氧化,其氧化率较低。在硫酸银催化作用下,直链脂肪族化合物可有效地被氧化。 4、试剂 除非另有说明,实验时所用试剂均为符合国家标准的分析纯试剂,试验用水均为蒸馏水或同等纯度的水。 硫酸银(Ag2SO4),化学纯。 硫酸汞(HgS04),化学纯。 硫酸(H2SO4),p=/mL。 硫酸银-硫酸试剂:向1L硫酸中加入10g硫酸银.放置1—2天使之溶解,并混匀,使用前小心摇动。 重铬酸钾标准溶液: 浓度为C(1/6K2Cr2O7)=/L的重铬酸钾标准溶液:将在105℃干燥2h后的重铬酸钾溶于水中,稀释至1000mL。 浓度为C(1/6K2Cr2O7)=/L的重铬酸钾标准溶液:将条的溶液稀释10倍而成。 硫酸亚铁铵标准滴定溶液 浓度为C[(NH4)2Fe(SO4)2·6H2O]≈/L的硫酸亚铁铵标准滴定溶液;溶解39g硫酸亚铁铵[(NH4)2Fe(SO4)2·6H2O]于水中,加入20mL硫酸,待其溶液冷却后稀释至1000mL。 每日临用前,必须用重铬酸钾标准溶液准确标定此溶液的浓度。 取重铬酸钾标准溶液置于锥形瓶中,用水稀释至约100mL,加入30mL硫酸,混匀,冷却后,加3滴(约试亚铁灵指示剂,用硫酸亚铁铵滴定溶液的颜色由黄色经蓝绿色变为红褐色,即为终点。记录下硫酸亚铁铵的消耗量(mL)。 硫酸亚铁铵标准滴定溶液浓度的计算: 式中:V--滴定时消耗硫酸亚铁铵溶液的毫升数。 浓度为C[(NH4)2Fe(SO4)2·6H2O)≈/L的硫酸亚铁铵标准滴定溶液:将条的溶液稀释10倍,用重铬酸钾标准溶液标定,其滴定步骤及浓度计算分别与及类同。 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准溶液,C(KC6H5O4)=/L:称取105℃时干燥2h的邻苯二甲酸氢钾(HOOCC6H4COOK)溶于水,并稀释至1000mL,混匀。以重铬酸钾为氧化剂,将邻苯二甲酸氢钾完全氧化的COD值为氧/克(指1g邻苯二甲酸氢钾耗氧故该标准溶液的理论COD值为500mg/L。

硫离子铁离子分析方法

硫离子铁离子分析方法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铁离子的测定(邻菲啰啉法) a 、试剂的配制: 1、(1:3)盐酸溶液:体积比为1:3,分别使用量筒量取25mL 的浓盐酸和75mL 蒸馏水,将两者缓慢混合,摇匀,转移到试剂瓶中,贴上标签,标明药剂种类和日期。 2、10%盐酸羟胺溶液:用电子天平称取10g 盐酸羟胺,在烧杯中玻璃棒搅拌溶解蒸馏水中,稀释到100mL 蒸馏水中,盛放在试剂瓶中,贴上标签,标明药剂种类,浓度和日期。 3、%邻菲啰啉溶液:用电子天平称取0.5g 邻二氮杂菲(有名邻菲啰啉),在烧杯中玻璃棒搅拌溶解蒸馏水中,稀释到100mL 蒸馏水中,加2~4滴盐酸,盛放在试剂瓶中,贴上标签,标明药剂种类,浓度和日期。 4、缓冲溶液:用电子天平称取无水醋酸钠83g 在烧杯中玻璃棒搅拌溶解蒸馏水中,加冰醋酸60mL ,转移到1000m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线,此溶液的pH 值为。 b 、实验步骤: 吸取一定量体积的水样于50mL 比色管中,加1:3盐酸溶液1mL ,10%盐酸羟胺加2mL ,加一小片刚果红试纸,滴加饱和乙酸钠溶液至试纸刚刚变红,加入缓冲溶液10mL 、%邻菲啰啉溶液2mL ,加蒸馏水至标线,摇匀。显色15min 后,用10mm 比色皿,在510nm 处测量吸光度。同时做空白样。 C 、计算方法: ()()() mL V g M L mg C μ=/ (1-15) 式中:M ——由校准曲线查得的铁含量(μg); V ——水样的体积(mL)。 d 、注意事项 1、测亚铁不加盐酸羟胺溶液,测总铁加盐酸羟胺溶液。 2、如果铁含量过高,稀释水样,使得铁含量在标准曲线上可以查得。 铁标准曲线的绘制 1、铁标准溶液的配制:称取0.863g 硫酸铁铵,精确至0.001g ,置于200mL 烧杯中,加入100mL 蒸馏水,10mL 浓硫酸,溶解后全部转移到1000m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2、吸取铁标准溶液10mL 于100mL 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标线,摇匀,此溶液含铁mL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