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医师查房记录模板

三级医师查房记录模板
三级医师查房记录模板

2016.10.10.10:00 ***主治医师查房记录

***主治医师查房:仔细询问病史,患者为41岁中年男性以“头晕、胸闷、纳差5天”为主要症状,轻微咳嗽、咳少许粘液样痰,既往3年前有肺结核规律治疗史,半年前有胆囊炎病史。查体:口唇无发绀,气管、支气管呼吸音粗,双肺未闻及干湿罗音,心律齐,未闻及杂音,腹软,右上腹无压痛,墨菲氏征(-),血常规:WBC:9.94×109/L,RBC:4.91×1012/L,HGB:157g/L,PLT:173×109/L,L:16.9%,M:10.1%,N:71.8%。今日肝肾功、血糖、电解质无明显异常,根据以上资料,***主治医师考虑诊断为,右上肺陈旧性肺结核应与活动性肺结核相鉴别,患者咳嗽、咳痰、胸痛及结核中毒症状不明显,病情轻、临床不考虑。进一步应行痰培养、药敏、痰涂片查抗酸杆菌,目前治疗头晕、胸闷均有好转,治疗方案暂不改动,注意加强饮食营养,避免呼吸道感染增强体质。

住院医师:

主治医师:

2016.10.10.10:00 ***主任查房记录

今日***主任查房:再次详细询问病史及查体后:总结如下老年男性患者,因“反复咳嗽50年,加重伴发热5天”入院,病程长、起病缓。入院时生命体征平稳,精神差,咽充血,胸部桶状,肋间隙增宽,叩诊呈过清音,双肺呼吸音粗,闻及少许湿罗音,心律不齐,余无特殊。胸片示肺纹理强,心电图示窦性心律不齐。综上***主任考虑诊断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肺气肿。应与哮喘、COPD、肺癌及心脏疾病相鉴别,依据病史、查体及辅助检查可排除。下一步应行血常规、血生化、心脏彩超、必要时行胸部CT等相关检查,目前治疗有效,患者已稍有好转,治疗仍予以控制感染,对症治疗,多休息、防受凉、合理饮食。

住院医师:

科主任:

2016.10.10.10:00 ***主任医师查房记录

***主任医师今日查房:仔细询问病史,患儿1岁,因“咳嗽、发热6天”入院,有明显受凉病史,否认有异物吸入病史,以发热、咳嗽为主要症状,发热为阵发性,具体体温未测,发热时间无明显规

,不伴呛咳、呼吸困难、潮热、盗汗、腹泻。查体:T37.0C,呼吸平稳,口唇红润,咽部充血,气管居中,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相对较固定的中细湿罗音及少许哮鸣音,心律齐有力腹部未见异常,血常规:WBC:9.94×109/L,RBC:4.91×1012/L,HGB:157g/L,PLT:173×109/L,L:16.9%,M:10.1%,N:71.8%。胸片示支气管肺炎。***主任考虑诊断为支气管肺炎。应与大叶性肺炎相鉴别,仅有症状相似,无明显呼吸音低,双肺叩诊未见浊音,不支持。目前治疗患者有好转,暂不改动原治疗方案,

母乳加辅食喂养,继续观察病情变化。

住院医师:

主任医师:

8、三级医师查房制度

XX医院2016年核心制度培训记录培训时间:2016年02月16日培训地点:X 主讲人:XX副主任医师参加人员:全科医护人员及实习同学培训主题:三级医师查房制培训内容:1、医疗机构应建立三级医师治疗体系,实行主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和住院医师三级医师查房制度。 2、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或主治医师查房,应有住院医师和相关人员参加。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查房每周2次、主治医师查房每日1次。住院医师对所管患者实行24小时负责制,实行早晚查房。 3、对急危重患者,住院医师应随时观察病情变化并及时处理,必要时可请主治医师、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临时检查患者。4、对新入院患者,住院医师应在入院8小时内查看患者,主治医师应在48小时内查看患者并提出处理意见,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应在72小时内查看患者并对患者的诊断、治疗、处理提出指导意见。 5、查房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如病历、X光片、各项有关检查报告及所需要的检查器材等。查

房时,住院医师要报告病历摘要、目前病情、检查化验结果及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上级医师可根据情况做必要的检查,提出诊治意见,并做出明确的指示。 6、查房内容:⑴住院医师查房,要求重点巡视急危重、疑难、待诊断、新入院、手术后的患者,同时巡视一般患者、检查化验报告单,分析检查结果,提出进一步检查或治疗意见、核查当天医嘱执行情况、给予必要的临时医嘱、次晨特殊检查的医嘱、 询问、检查患者饮食情况、主动征求患者对医疗、饮食等方面的意见。⑵主治医师查房,要求对所管患者进行系统查房。尤其对新入院、急危重、诊断未明及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进行重点检查与讨论、听取住院医师和护士的意见、倾听患者的陈述、检查病历、了解患者病情变化并征求对医疗、护理、饮食等的意见、核查医嘱执行情况及治疗效果。 ⑶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查房,要解决疑难病例及问题、审查对新入院、重危患者的诊断、诊疗计划、决定重大手术及特殊检查治疗、抽查医嘱、病历、医疗、护理质量、

三级医师查房制度75139

三级医师查房制度 1、科主任行政查房、主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查房,应有主治医师、住院医师、护士长、进修医师和实习医师参加。 2、科主任每周进行大查房,主任医师查房每周1-2次,主治医师查房每日一次。每周查房时间固定,查房应在上午进行。住院医师对所管病员每日至少上下午各查房一次。 3、上级医师首次查房应于患者入院48小时完成,病危病人8小时内查看,急、危抢救病例随到随看,手术病人,术者必须于术前一天和术后三天内查看过病人。日常查房要求:病危患者每天查、病重患者至少三天内、病情稳定病人5天内必须有上级医师查房。对诊断不清、治疗不顺利、疑难危重病员,必须有副主任医师以上医师查看病员。 4、查房前医护人员要做好准备工作,如病历、X光片、各项有关检查报告及所需用的检查器材等。查房时要自上而下逐级严格要求,认真负责。经治的住院医师要简要报告病历,目前的病情并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主任或主治医师可根据情况做必要的检查和病情分析。并做出肯定性的指示,查房后应将上级医师的分析和指示记录在病历上。 5、各级医师查房内容: (1)科主任和主任医师查房要解决疑难病例、审查对新入院、重危病人的诊断和治疗计划;决定重大手术及特殊检查治疗;检查医疗、教学、科研、护理等工作质量及各种制度执行情况;协助解决病房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临床指导下级医师提高业务水平,介绍国内外医学进展情况等。 (2)主治医师查房 ①主治医师对所管病员分组进行系统查房。 ②对本组重危疑难病人、新入院病人、诊断未明、治疗效果不好

的病人,重点检查,决定治疗方案及出院问题,每天下午听取住院医师汇报或亲自查看本组病人情况,并做出相应处理。

三级医师查房制度

三级医师查房制度 1.建立三级医师治疗体系,实行主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或高年资主治医师)、主治医师和住院医师三级医师查房制度。 2.查房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如病历、影像资料、各项相关检查报告及所需要的检查器材等。查房时,住院医师要报告病情摘要,上级医师查房要认真检查患者,分析病情,提出明确的诊治意见。 3.住院医师查房: 3.1对所管患者实行24小时负责制,实行早晚查房,对所管患者要进行系统查房。 3.2对新入院患者,住院医师应在入院8小时内查看患者;急诊入院患者要立即予以诊治。 3.3重点巡视急危重、疑难、待诊断、新入院、手术后的患者;检查辅助检查报告单,分析检查结果,提出进一步检查或治疗意见。 3.4核查当天医嘱执行情况,给予必要的临时医嘱;询问、检查患者饮食、睡眠及心理情况。 3.5对急、危、重症患者应随时观察病情变化,并及时处理,必要是要及时请上级医师检查患者。 3.6主动征求患者对医疗、护理、服务、饮食和环境等方面的意见,并及时改进。 4.主治医师查房: 4.1每日至少查房一次,新入院非急诊患者,应在24小时内查看患者并提出处理意见,急诊患者要及时查看患者,并提出明确诊治意见或请上级医师诊治。 4.2对新入院、急危重、诊断未明及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进行重点检查与讨论。

4.3听取住院医师和护士的意见,倾听患者的陈述,并仔细检查病历。 4.4核查医嘱执行情况,评价治疗效果,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诊疗方案。 4.5认真了解患者病情变化,并征求患者对医疗、护理、服务和饮食等的意见。 5.主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高年资主治医师)查房 5.1每周至少查房二次,新入院患者,应在72小时内查看患者,并对患者的诊断、治疗、处理提出指导意见;对疑难重症患者要及时查房,提出明确的诊治意见;按要求进行教学查房。 5.2重点要解决疑难重症病例的问题;审查对新入院、疑难重症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计划。 5.3决定重大手术及特殊诊疗措施和方案。 5.4要定期抽查医嘱、病历、医疗、护理质量;听取医师、护士对诊疗护理的意见。 5.5决定患者出院或转院等。 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的关键指标与要求组织建科室有健全的三级医师查房组织结构 设 对所管患者实行24小时负责制,实行早晚查房; 新入院患者,2小时内或及时查看患者;巡视一住院医 般患者,分析检查结果,提出进一步诊疗意见;师查房 核查当天医嘱执行情况和实施其他临时处置;及 时请示上级医师处理疑难危重患者 主治医师查房每日1次;新入院患者,24小时内主治医查看患者;对所管患者进行系统查房,核查医嘱师查房执行情况,检查病历;评价疗效,及时调整诊疗方案

三级医师查房记录

(三)三级医师查房记录 病程记录需及时准确地反映“三级查房”情况。三级医师的查房分析,尤其就是首次查房,一定要详细记录,有的病程记录只用“同意目前处理”、“继续观察”之类的话一笔带过,应予避免。尤其外科病历不能用“同意诊断,择期手术”等词语。上级医师应审查与修改下级医师的记录,医生签名处应有查房的上级医师签名确认。 1、住院医师(一级医师)查房记录的要求:住院医师每天至少完成早查房及晚查房各一次,把主要情况记入病程记录中。 2、主治医师(二级医师)查房记录的要求 (1)首次查房记录 ①内容包括查房医师的姓名、专业职务、补充的病史与体征、诊断依据与鉴别诊断的分析及诊疗计划等。 ②病危者入院当日、病重者24小时内、一般患者入院48小时内完成主治医师首次查房记录。第二次查房记录不得超过3天。 ③以上查房要求节假日及双休日不例外,可由总住院医师或二线值班医师代查房。 (2)常规查房记录 对病危患者,至少每日1次。对病重者,每日1次或隔日1次(重症监护病房每日至少1次)。对一般患者根据病情一般每周1-2次,对病情变化快的病例,应每周记录2-3次。 (3)对疑难病例及有教学价值的病例,可请科主任组织定期的全科查房。 (4)病历首页上的入院诊断以主治医师首次查房所确定的诊断为准。 (5) 主治医师亲自主管并书写的病历中,应有责任主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职称以上者的查房记录,执行三级医师查房制度。 例: 2010-7-20 19:15 主治医师查房记录(红色墨水笔书写或盖红色章) 王××主治医师听取病情汇报,阅病历,询问并查瞧病人后指出:1、补充病史及体征。2、明确入院诊断。3、陈述诊断依据及鉴别诊断。4、提出诊疗计划与具体医嘱。5、须特殊观察内容及注意事项。 查房主治医师签名/住院医师签名 3、副主任医师及主任医师(三级医师)查房记录的要求 (1)副主任医师及主任医师每周至少查房一次。首次查房记录要求危重患者48小时内、

三级医师查房制度

编号:SY-AQ-03023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三级医师查房制度 Ward round system of tertiary doctors

三级医师查房制度 导语:进行安全管理的目的是预防、消灭事故,防止或消除事故伤害,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在安全管理的四项主要内容中,虽然都是为了达到安全管理的目的,但是对生产因素状态的控制,与安全管理目的关系更直接,显得更为突出。 1.建立三级医师治疗体系,实行主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或高年资主治医师)、主治医师和住院医师三级医师查房制度。 2.查房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如病历、影像资料、各项相关检查报告及所需要的检查器材等。查房时,住院医师要报告病情摘要,上级医师查房要认真检查患者,分析病情,提出明确的诊治意见。 3.住院医师查房: 3.1对所管患者实行24小时负责制,实行早晚查房,对所管患者要进行系统查房。 3.2对新入院患者,住院医师应在入院8小时内查看患者;急诊入院患者要立即予以诊治。 3.3重点巡视急危重、疑难、待诊断、新入院、手术后的患者;检查辅助检查报告单,分析检查结果,提出进一步检查或治疗意见。3.4核查当天医嘱执行情况,给予必要的临时医嘱;询问、检查患者

饮食、睡眠及心理情况。 3.5对急、危、重症患者应随时观察病情变化,并及时处理,必要是要及时请上级医师检查患者。 3.6主动征求患者对医疗、护理、服务、饮食和环境等方面的意见,并及时改进。 4.主治医师查房: 4.1每日至少查房一次,新入院非急诊患者,应在24小时内查看患者并提出处理意见,急诊患者要及时查看患者,并提出明确诊治意见或请上级医师诊治。 4.2对新入院、急危重、诊断未明及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进行重点检查与讨论。 4.3听取住院医师和护士的意见,倾听患者的陈述,并仔细检查病历。 4.4核查医嘱执行情况,评价治疗效果,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诊疗方案。 4.5认真了解患者病情变化,并征求患者对医疗、护理、服务和饮食等的意见。

三级医师查房制度通用版

管理制度编号:YTO-FS-PD750 三级医师查房制度通用版 In Order T o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Of Daily Behavior, The Activities And T asks Are Controlled By The Determined Terms, So As T o Achieve The Effect Of Safe Production And Reduce Hidden Danger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三级医师查房制度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管理制度文件可用于工作中为规范日常行为与作业运行过程的管理,通过对确定的条款对活动和任务实施控制,使活动和任务在受控状态,从而达到安全生产和减少隐患的效果。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1.建立三级医师治疗体系,实行主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或高年资主治医师)、主治医师和住院医师三级医师查房制度。 2.查房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如病历、影像资料、各项相关检查报告及所需要的检查器材等。查房时,住院医师要报告病情摘要,上级医师查房要认真检查患者,分析病情,提出明确的诊治意见。 3.住院医师查房: 3.1对所管患者实行24小时负责制,实行早晚查房,对所管患者要进行系统查房。 3.2对新入院患者,住院医师应在入院8小时内查看患者;急诊入院患者要立即予以诊治。 3.3重点巡视急危重、疑难、待诊断、新入院、手术后的患者;检查辅助检查报告单,分析检查结果,提出进一步检查或治疗意见。 3.4核查当天医嘱执行情况,给予必要的临时医嘱;询问、检查患者饮食、睡眠及心理情况。

医院三级医师查房制度

三级医师查房制度 一、目的 为了确保各级临床医师履行自己的职责,保证患者得到连贯性医疗服务,不断提高医疗质量,提高各级医师的医疗水平,制定三级医师查房制度。 二、定义 主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或科主任)、主治医师和住院医师三级医师查房流程标准。 三、职责 1.医务部负责制定和修订三级医师查房制度。 2.临床科室三级医师负责执行三级查房制度。 3.临床科室主任负责监督和检查本科室三级查房制度的执行。 4.医务部负责监督和检查全院三级查房制度的执行。 5.主管院长负责监督检查医务部考核三级查房制度的执行。 四、程序 1.“三级医师”的任职条件 (1)经注册取得执业证书的医师,由所在科室提出、科主任审核签字,医务部批准,获得一级医师任职资格。 (2)取得主治医师任职资格的医师,由所在科室提出,经科主任审核、医务部审核,主管院长批准,获得二级医师任职资格。

(3)取得副主任医师任职资格的医师或专业水平较高并取得主治医师任职资格的医师,由所在科室提出,经医务部审核,主管院长批准,获得三级医师任职资格。 2.各级医师的岗位职责 (1)一级医师 一级医师担负基础医疗工作。采集病史,进行物理检查,开具基本辅助检查,提出初步诊断,实行基本治疗(处置)。按照规定及时书写医疗文书,向上级医师汇报患者的病情和诊疗情况,执行二级以上医师的指示。 (2)二级医师 二级医师负责本科室或本科室一组患者的日常诊疗工作和危重患者的抢救工作。辅助指导、检查下级医师工作,参与特殊疑难患者,重大抢救患者的诊断、治疗、抢救及会诊工作,向三级医师汇报工作,执行三级医师的指示,决定正常出院患者。 (3)三级医师 三级医师辅助指导、检查下级医师的工作。重点解决特殊疑难的患者,重大抢救患者的诊断、治疗抢救及会诊工作,决定非正常出院患者。 (4)上级医师与下级医师之间关系 具有下级医师任职资格的医师,不能承担上级医师的工作职责;具有上级医师任职资格的医师,根据科室工作安排,可以履行下级医师的工作职责。

三级医师查房制度

三级医师查房制度 (一)医院实行主任(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住院医师三级技术职称医师查房制度.严格执行卫生部《三级医师查房规范》。 (二)主任(副主任)医师查房,应有住院医师、护士长和有关人员参加,主任(副主任)医师查房每周1一2次。主治医师查房每日一次,查房一般在上午进行。住院医师对所管病员每日至少查房二次。 (三)对危重患者,住院医师应随时观察病情变化并及时处理,必要时报告上级医师指导诊治工作。 (四)查房前医护人员要做好准备工作,如病历、X光片,各项有关检查报告及所需用的检查器材等。查房时要自上而下逐级严格要求,认真负责。经治的住院医师要报告简要病历、当前病情并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主任或主治医师可根据情况做必要的检查和病情分析,并做出肯定性的指示. (五)查房的内容: 1.主任(副主任)医师查房,要解决疑难病例;审查对新入院、重危病员的诊断、治疗计划;决定重大手术及特殊检查治疗;抽查医嘱、病历、护理质量;听取医师、护士对诊疗护理的意见;进行必要的教学工作。 2.主治医生查房,要求对所分管病人进行系统查房。尤其对新入院、重危、诊断未明、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进行重点检查与讨论;听取医师和护士的反映;倾听患者的陈述;检查病历并纠正其中的错误记录;了解患者病情变化并征求对饮食、生活的意见;检查医嘱执行情况及治疗效果;决定出、转院问题。 3.住院医师查房,要求先重点巡视重危、疑难、待诊断、新入院、手术后的患者,再巡视一般患者;检查化验报告单,分析检查结果,提出进一步检查或治疗意见;检查当日医嘱执行情况;给予必要的临时医嘱;检查患者饮食情况;征求患者对医疗、护理、生活等方面的意见。

三级医师查房制度

(一)主任医师每周至少查房一次,副主任医师每周至少查房三次,每次查房应有主治医师、住院医师、护士长和有关人员参加,主治医师每天至少查房二次,住院医师对所管病员应随时观察病情变化并及时处理,必要时可随时请上级医师检查病人。 (二)查房前医护人员要做好准备工作,如病历中的各项检查结果、X光片等,经治的住院医师要报告简要病历、当前病情,并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上级医师可根据病情做必要的检查和病情分析,提出明确的诊治意见。 (三)住院医师查房,要求重点巡视重危、疑难、待诊断、新入院、手术后的病人,同时巡视一般病人;检查化验报告单,分析检查结果,提出进一步检查或治疗意见;检查当天医嘱执行情况;给予必要的临时医嘱并开写次晨特殊检查的医嘱;检查病人饮食情况;主动征求对医务、护理、生活等方面的意见。(四)主治医师查房,应对所管病人分组进行系统查房。尤其是对新入院、重危、诊断未明,治疗效果不好的病员进行重点检查与讨论;听取住院医师和护士的反映;倾听病人的陈述;检查病历并纠正其中错误的记录;了解病员病情变化并征求对饮食、生活的意见;检查医嘱执行情况及治疗效果,决定出院。(五)主任、副主任医师查房,要解决疑难病例,审查对新入院、重危病员的诊断、治疗计划;决定重大手术及特殊检查治疗;抽查医嘱、病历,听取住院医师、主治医师诊治意见,做出肯定性指示。 (六)科主任查房制度 科主任查房制度由科主任主持,每周利用半个工作日,具体时间自行安排,要求全科各级医师参加,护士长、护理人员根据情况参加。 1、全面检查全科各级医师的工作状况及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护理质量及住院患者情况。 2、主持全科医师讨论疑难重症病例及特殊治疗方案。 3、组织科内学术讲座,商讨科室业务发展。 4、检查各种抢救设备是否到位、有效。 5、安排科内其他行政工作。 各科室应认真安排并遵守科主任查房制度,并将具体的安排时间上报医务处备案,对每次的查房工作情况应做详细的书面记录。

医疗核心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

内部管理制度系列 医疗核心制度:三级医师 查房制度 (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

编号:FS-QG-58447医疗核心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Core medical system: Third-level physician rounds system 说明:为规范化、制度化和统一化作业行为,使人员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提高工作效率和责任感、归属感,特此编写。 十五项医疗核心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 一、建立三级医师治疗体系,实行主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科主任)、主治医师和住院医师三级医师查房制度。 二、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科主任)或主治医师查房,应有住院医师和相关人员参加。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科主任)查房每周2次;主治医师查房每日1次。住院医师对所管患者实行24小时负责制,实行早晚查房。 三、对急危重患者,住院医师应随时观察病情变化并及时处理,必要时可请主治医师、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科主任)临时检查患者。 四、对新入院患者,住院医师应在入院8小时内再次查看患者,主治医师应在48小时内查看患者并提出处理意见,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科主任)应在72小时内查看患者并

对患者的诊断、治疗、处理提出指导意见。 五、查房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如病历、X光片、各项有关检查报告及所需要的检查器材等。查房时,住院医师要报告病历摘要、目前病情、检查化验结果及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上级医师可根据情况做必要的检查,提出诊治意见,并做出明确的指示。 六、查房内容: 1、住院医师查房,要求对所管患者进行系统查房。要求重点巡视急危重、疑难、待诊断、新入院、手术后的患者;检查化验报告单,分析检查结果,提出进一步检查或治疗意见;核查当天医嘱执行情况;给予必要的临时医嘱、次晨特殊检查的医嘱;询问、检查患者饮食情况;主动征求患者对医疗、饮食等方面的意见。 2、主治医师查房,要求对新入院、急危重、诊断未明及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进行重点检查与讨论;听取住院医师和护士的意见;倾听患者的陈述;检查病历;了解患者病情变化并征求对医疗、护理、饮食等的意见;核查医嘱执行情况及治疗效果。

三级医师查房管理细则

三级医师查房管理细则 为确保医疗服务质量和医疗安全,通过切实落实三级医师查房制度,提高医疗环节质量,现结合我院实际,制订三级医师查房管理细则。 一、三级医师查房职责权限 (一)正(副)主任医师查房的职责权限 1、对疑难、急危重症及特殊病例进行检查,解决疑难技术问题,作出重要的医疗决策。组织指导危重病人抢救及疑难病人会诊。 2、审查下级医师制订的新入院病人诊疗计划及其书写的各项医疗文书。 3、贯彻执行医院质量管理要求,实施住院医疗服务环节质量控制及其他相关质量控制程序。 4、决定病人转院。 5、查房时结合具体病例,总结临床经验,传授新知识、新业务、新技术。 6、督促检查规章制度、医疗常规、诊疗规范和技术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纠正不合理诊疗措施,保障医疗安全。 7、采取必要措施,保持医疗服务各环节畅通,堵塞环节漏洞。 8、通过查房进行临床教学和技术指导,对下级医师进行“三基”培训。 (二)主治医师查房的职责权限 1、对本级病人进行巡诊和系统查房,解决本组病例的常规医疗技术问题,并做出相应的医疗决策,参加本组危重病人抢救和会诊。对疑难、急危重症病例诊治困难者,及时请示上级医师。 2、在本级范围内实施住院医疗服务环节质量控制及其他相关质控程序,对下级医师进行技术指导。 3、补充病史与体格检查中的阳性发现;听取住院医师对诊断、治疗的分析意见,并指导修订诊疗计划;检查医嘱执行情况及治疗效果。 4、完成术前检查、特殊检查和一般手术。 5、完成知情同意谈话,履行相关告知义务。 6、指导、检查下级医师的医疗文书书写。 7、提出病人转院建议,决定病人出院。 (三)住院医师查房的职责权限 1、对所分管住院病人按时进行查房;拟定诊疗计划,并请上级医师审定。 2、执行各项环节质量控制程序,完成规定的工作;查房后及时书写相关医疗文书;执行或指导护士正确执行医嘱。 3、进行诊疗操作的自我检控,纠正不合理诊疗,保障医疗安全。 4、通过查房,严密监测住院病人病情变化,及时向上级医师请示,并采取相应医疗措施。 5、提出病人出院建议。 6、加强与病人及其家属的沟通,满足病人的合理要求。 二、三级医师查房要求 (一)实现三级医师查房的整体职能 1、制定医疗决策及规范医疗行为的管理职能。 2、实施对医疗服务过程审核的职能。 3、实行逐级检控、科室质量控制及部门质量控制协调的管理职能。

三级医师查房记录模板

2016.10.10.10:00 ***主治医师查房记录 ***主治医师查房:仔细询问病史,患者为41岁中年男性以“头晕、胸闷、纳差5天”为主要症状,轻微咳嗽、咳少许粘液样痰,既往3年前有肺结核规律治疗史,半年前有胆囊炎病史。查体:口唇无发绀,气管、支气管呼吸音粗,双肺未闻及干湿罗音,心律齐,未闻及杂音,腹软,右上腹无压痛,墨菲氏征(-),血常规:WBC:9.94×109/L,RBC:4.91×1012/L,HGB:157g/L,PLT:173×109/L,L:16.9%,M:10.1%,N:71.8%。今日肝肾功、血糖、电解质无明显异常,根据以上资料,***主治医师考虑诊断为,右上肺陈旧性肺结核应与活动性肺结核相鉴别,患者咳嗽、咳痰、胸痛及结核中毒症状不明显,病情轻、临床不考虑。进一步应行痰培养、药敏、痰涂片查抗酸杆菌,目前治疗头晕、胸闷均有好转,治疗方案暂不改动,注意加强饮食营养,避免呼吸道感染增强体质。 住院医师: 主治医师: 2016.10.10.10:00 ***主任查房记录 今日***主任查房:再次详细询问病史及查体后:总结如下老年男性患者,因“反复咳嗽50年,加重伴发热5天”入院,病程长、起病缓。入院时生命体征平稳,精神差,咽充血,胸部桶状,肋间隙增宽,叩诊呈过清音,双肺呼吸音粗,闻及少许湿罗音,心律不齐,余无特殊。胸片示肺纹理强,心电图示窦性心律不齐。综上***主任考虑诊断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肺气肿。应与哮喘、COPD、肺癌及心脏疾病相鉴别,依据病史、查体及辅助检查可排除。下一步应行血常规、血生化、心脏彩超、必要时行胸部CT等相关检查,目前治疗有效,患者已稍有好转,治疗仍予以控制感染,对症治疗,多休息、防受凉、合理饮食。 住院医师: 科主任:

三级医师查房制度最新版

三级医师查房制度 为了确保三级医师负责制的认真执行,各级临床医师有效履行自己的职责,保证患者得到连贯性医疗服务,不断提高医疗质量,提高各级医师的医疗水平,培养良好的医疗行为和医疗习惯,制定三级医师查房制度。 一、查房频次及时限 1、科主任、副主任医师查房每周至少1次,应有主治医师、 住院医师、护士长等有关人员参加。住院期间,对一般病情的 新入院患者的首次查房应在其入院48小时内完成。对危重患 者,副主任医师以上人员应即时查房,并有查房记录。 2、主治医师查房对一般病情患者的查房每日至少1次,由 住院医师及有关人员参加,住院医师负责记录和落实诊疗计 划。对危重患者应随时查房,但至少不少于每日两次。 3、住院医师对所管患者要全面负责,对一般患者每日至少 查房两次,危重患者随时观察病情变化并及时检查处理,执行 上级医师指示,书写整理病历,及时完成病程记录,汇总、归 纳、整理、分析各种检查化验结果,出现情况及时报告上级医 师。负责检查医嘱执行情况。参加科室值班。 二、查房基本规范 1、查房前,在交班会上应明确查房的患者及患者数,以掌握本次查房的概况并能对查房时间加以控制,避免故此失彼。

2、下级医师及参加查房的护理人员应做好相应准备工作,如病历、影像学资料、化验检查报告、所需检查器材等。 3、查房应严格掌握医师级别,做到自上而下逐级严格要求。 4、查房时应衣着整洁、佩戴胸卡,站立时应有站姿,不得斜倚乱靠。查房不得交头接耳,更不允许说不适宜的语言,以免造成不良影响及后果。 5、查房时各级医师站位应予严格规定。科主任医师站立于患者右侧;主治医师站立于科主任医师右侧;住院医师站立于患者左侧,与科主任医师相对;护士长站立于床尾;其余相关人员站于周围,但应与主要查房人员保持一定距离,以确保充分的检查空间。 6、带教学生应在上级医师指导下进行各种检查与操作,并必须征得患者本人同意方可进行。 三、查房内容要求 1、科主任、副主任医师查房应及时解决疑难病例的诊断和治疗,并能体现出当前国内外最新医疗水平的进展。审查对新入院疑难病症或危重患者的诊断、治疗计划。审查重大手术的适应症及术前准备情况。进行必要的教学工作,包括对各级医师的指导,重点帮助主治医师解决在诊疗工作中未能解决的问题。抽查医嘱和护理执行情况及病历书写质量。 2、主治医师查房要求对新入院、危重、诊断未明、分型不清、治疗效果不好的患者进行重点检查,听取医生、护士的反映、倾听患者陈述,对出、转院标准进行判断并及时上报上级医师或科主任。对下

18三级医师查房的基本程序

第三节 三级医师查房基本程序 查房内容:要体现初步诊断、诊断依据、鉴别诊断和进一步处置的措施。这些内容都要通过病程记录记录下来。这样能够准确反映查房医师的水平,也能体现医师的执业过程。 查房程序:先由住院医师报告患者病情并提出问题,主治医师补充,然后副主任、主任医师亲自询问病情;检查患者,包括体征、手术伤口情况;查找术后并发症;了解对现行医嘱的反应并提出诊断及治疗方面意见。在确定前可听取下级医师的意见,最后决定下一步的诊治措施。按照“背”“查”“问”“讲”“解”次序进行: 1.背:主任医师带领科室人员查房时,住院医师要做到背诵式陈述病史症状、体查、辅助检查结果、拟诊意见和诊疗计划以及医嘱执行情况和病情变化。背诵陈述的标准要求做到:1)病历陈述准确、重点突出;2)症状和体征、辅助检查结果准确;3)临床思路清晰,有拟诊意见和诊疗计划,符合医疗规范;4)主动报告自我检控存在的问题及诊治难点、疑点;5)上级医师补充意见。 2.查:主任医师要进行四项检查:1)询问病人症状、检查体征、查看检验、检诊报告;2)检查病历;3)检查诊疗方案及医嘱执行情况;4)查询病人对疗效的感受和意见。 3.问:结合所查病例由主任医师和下级医师进行双向式、互动式提问、讨论或解答:1)针对具体病例诊疗问题由主任医师提问,下级医师回答;2)针对病人诊疗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 4.讲:主任医师要结合所查病例进行比较系统的学术讲解,要求达到:1)结合病例进行分析,即该病例或该病种有关的临床医学资料综述及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的科学依据分析;2)结合所查病例讲解医学进展;3)结合所查病例的病历书写质量,对病例的疗效观察及可能存在的风险及不安全因素进行讲

三级医师查房制度

三级医师查房制度 查房实行正(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住院医师三级查房。危重者入院后当天要有上级医师查房;夜间病重者入院后,次日要有上级医师查房记录,二级医师书写三级医师查房记录,一级医师书写二级医师查房记录,查房前各级医师对需要进行讨论诊断和治疗的病例,事前应查阅有关文献资料,作好充分准备,以提高查房质量。 1、三级医师查房规定 (1)每周查房1-2次,应由二级医师、住院医师、进修医师、护士长和有关人员参加。 (2)解决疑难病例,审查新入院及危重病人的诊疗计划,决定大手术及特殊检查,新的治疗方案及参加全科会诊。 (3)抽查医嘱、病历(特别检查是哪级医师查房,记录书写的质量)、护理质量、发现缺陷、纠正错误、指导实践、不断提高医疗水平。 (4)利用典型、特殊病例,进行教学查房,以提高教学水平。 (5)听取医师、护士对医疗护理工作及管理方面的意见,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或建议,以提高管理水平。 2、二级医师查房规定 (1)一般患者每周查房3次,一般患者入院后,二级医师首次查房不得超过48小时。应有本病房住院医师、进修医师、实习医师、责任护士参加。 (2)对所管病人分组进行系统查房,确定诊断及治疗方案、手术方式、检查措施,了解病情变化以及疗效判定。 (3)对危重病人应每日随时进行巡视检查和重点查房,提出有效和切实可行处理措施,必要时进行晚查房。

(4)对新入院病人,如一周后仍诊断不明或治疗效果不好的病例,应进行重点检查与讨论,查明原因。 (5)疑难危急病例或特殊病例,应及时向科主任汇报并安排上级医师查房。(6)对常见病、多发病和其他典型病例进行每周一次的教学查房,结合实际,系统讲解,不断提高下级医师的业务水平。 (7)负责修改和指导一级医师书写的各种医疗记录,以提高书写水平。检查病历、各项医疗记录、诊疗进度及医嘱执行情况、治疗效果,发现问题,纠正错误。 (8)检查指导住院医师工作,避免和杜绝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签发会诊,特殊检查申请单,审查特殊药品处方及病历首页并签字。 (9)协助科主任决定病人的入院、转科、转院问题。 (10)注意倾听医护人员和病人对医疗、护理、生活饮食、医院管理各方面意见,协助护士长搞好病房管理。 3、一级医师查房规定 (1)对所管的病人每日至少查房2次,早晚查房一次,上午、下午下班前各巡视一次,危重病人和新入院病人及手术病人重点查房并增加巡视次数,发现新的病情变化及时处理。 (2)对危急、疑难的新入院病例和特殊病例及时向上级医师汇报。 (3)及时修改被带教医师书写的病历和各种医疗记录、医疗文件等。 (4)向实习医师讲授诊断要点、体检方法、治疗原则、疗效判定、诊疗操作要点、手术步骤及分析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 (5)检查当日医嘱执行情况,病人饮食及生活情况,并主动征求病员对医疗、护理和管理方面的意见。

三级医师查房制度

三级医师查房制度 一、在科主任领导下,实行副/ 主任医师、主治医师和住院医师三级医师查房制度,严格落实三级医师治疗体系。 二、副/ 主任医师或主治医师查房,应有住院医师和相关人员参加。副/主任医师查房每周至少2次,主治医师查房每日至少1 次,住院医师对所管患者实行24 小时负责制,至少实行早晚查房。 三、病危、病重患者入院当日必须有主治医师或副/ 主任医师查房记录。节假日及双休日可由值班医师代查房。 四、对新入院患者,住院医师应在入院8 小时内查看患者,主治医师应在48 小时内查看患者并提出处理意见,副/ 主任医师应在72 小时内查看患者并对患者的诊断、治疗、处理提出指导性意见。 五、查房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如病历、X 光片、各项有关检查报告及所需要的检查器材等。查房时,住院医师要报告病历摘要、目前病情、检查化验结果及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上级医师可根据情况做必要的检查,提出诊治意见,并做出明确的指示。 六、查房内容 1、住院医师查房:要求重点巡视急危重、疑难、待诊断、新入院、手术后的患者,同时巡视一般患者;检查化验报告单,分析检查结果,提出进一步检查或治疗意见;核查当天医嘱执行情况;给予必要的临时医嘱、次晨特殊检查的医嘱;询问、检查患者饮食情况;主动征求患者对医疗、饮食等方面的意见。

2、主治医师查房:要求对所管患者进行系统查房,尤其对新入院、急危重、诊断未明及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进行重点检查与讨论;听取住院医师和护士的意见;倾听患者的陈述;检查病历;了解患者病情变化并征求对医疗、护理、饮食等的意见;核查医嘱执行情况及治疗效果。 3、副/ 主任医师查房:要解决疑难病例及问题;审查对新入院、重危患者的诊断、诊疗计划;决定重大手术及特殊检查治疗;抽查医嘱、病历、医疗、护理质量;听取医师、护士对诊疗护理的意见;进行必要的教学工作;决定患者出院、转院等。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

三级医师查房记录

(三) 病程记录需及时准确地反映“三级查房”情况。三级医师的查房分析,尤其是首次查房,一定要详细记录,有的病程记录只用“同意目前处理”、“继续观察”之类的话一笔带过,应予避免。尤其外科病历不能用“同意诊断,择期手术”等词语。上级医师应审查和修改下级医师的记录,医生签名处应有查房的上级医师签名确认。 1.住院医师(一级医师)查房记录的要求:住院医师每天至少完成早查房及晚查房各一次,把主要情况记入病程记录中。 2.主治医师(二级医师)查房记录的要求 (1)首次查房记录 ①内容包括查房医师的姓名、专业职务、补充的病史和体征、诊断依据与鉴别诊断的分析及诊疗计划等。 ②病危者入院当日、病重者24小时内、一般患者入院48小时内完成主治医师首次查房记录。第二次查房记录不得超过3天。 ③以上查房要求节假日及双休日不例外,可由总住院医师或二线值班医师代查房。 (2)常规查房记录 对病危患者,至少每日1次。对病重者,每日1次或隔日1次(重症监护病房每日至少1次)。对一般患者根据病情一般每周1-2次,对病情变化快的病例,应每周记录2-3次。 (3)对疑难病例及有教学价值的病例,可请科主任组织定期的全科查房。(4)病历首页上的入院诊断以主治医师首次查房所确定的诊断为准。 (5)主治医师亲自主管并书写的病历中,应有责任主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职称以上者的查房记录,执行三级医师查房制度。 例:

2010-7-20 19:15主治医师查房记录(红色墨水笔书写或盖红色章)王××主治医师听取病情汇报,阅病历,询问并查看病人后指出: 1.补充病史及体征。 2.明确入院诊断。 3.陈述诊断依据及鉴别诊断。 4.提出诊疗计划和具体医嘱。 5.须特殊观察内容及注意事项。 查房主治医师签名/住院医师签名 3.副主任医师及主任医师(三级医师)查房记录的要求(1)副主任医师及主任医师每周至少查房一次。首次查房记录要求危重患者48小时内、一般患者72小时内完成。 (2)对诊断不清、治疗不顺利或危重疑难病例,必须及时请科主任或副主任医师专业技术职务以上者来协助解决有关问题,住院医师做好详细记录。根据病情必要时由专家组查房。在三级甲等医院查房,除解决医疗疑难问题外,要求有教学意识并体现当前国内外医学发展新水平。 (3)副主任医师亲自主管并书写的病历中,应有主任医师或行政科主任(按第三级医师查房要求)查房记录,执行三级医师查房制度。例: 2010-7-21,9:00副主任(主任)医师查房记录(红色墨水笔书写或盖红色章) 李××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听取病情汇报,阅病历,询问并查看病人后:1.补充病史及体征。2.陈述或核实入院诊断。3.补充并阐明确定诊断。4.陈述诊断依据及鉴别诊断。5.提出诊疗计划和具体医嘱。6.须特殊观察内容及注意事项。7.对诊断不清、治疗不顺利或危重疑难病例应协助解决有关问题。8.根据病情必要时可请专业组查房。9.应有教学意识查房内容。10.应能体现出当前国内外医学发展的新水平。 查房上级医师签名/住院医师签名 4.对科主任查房记录的要求 (1)住院日数超过3日(包括3日)者,要求至少1次;住院日超过1月者,每月至少1次。

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实施细则

XX市儿童医院新生儿内科三级医师查房制度 为了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强化医疗核心的查房职责,科内建立三级医师治疗体系,实行主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和住院医师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在临床科室的整个医疗活动中,必须履行三级负责制,逐级负责,逐级请示,即主治医师应对住院医师的诊疗工作负责,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应对主治医师的诊疗工作负责,结合院“三级查房制度”,制度了我科的三级医师查房制度要求及实施细则。 1.成立新生儿科三级医师查房小组: 科主任:李振光 副主任(主任)医师:吴宏伟、尚培薇、高继生、王伟(副主任医师) 主治医师:杨夏、刘金凤、卢国增、燕超、蒋婷婷、张秋丽、刘刚 住院医师:梁格、边兆敏、丁丽丽、胡娜、李静、李伟、孙逊、刘青、梁红英、汪诗卉、郭小婉、付成娟、玄承敏、韩蕊、赵中秀 2.新入院患儿,住院医师(管床医师)应立即处理,并及时汇报主治医师,危重患儿主治医师必要时汇报副主任及以上医师,极危重患儿必须立即向科主任汇报, 3.患儿入院24小时内主治医师查房并提出处理意见,对患者的诊断、治疗、处理提出指导意见。 4.患儿入院48小时内副主任及以上医师查看患者,在主治医师查房的基础上对患者的诊断、治疗、处理提出指导意见。 5.住院期间查房: (1)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吴宏伟、尚培薇、高继生、王伟)负责各医疗组病人查房:①、新生儿危重症评分<70分或危重症评分符合单项指标的患儿,每天对患儿查房至少1次,②、70≤新生儿危重症评分≤90分:每 周对患儿查房至少2次,③、危重症评分>90分,并且不符合单项指标 的无陪病房或病情稳定、母婴同室的有陪病房,每周查房至少1次,出现特殊情况立即向科主任汇报。 (2)主治医师(杨夏、刘金凤、燕超、蒋婷婷、卢国增、张秋丽、刘刚)负责本组病人查房:新生儿危重症评分<70分或危重症评分符合单项指标的患儿,每天查房最少2次;70≤新生儿危重症评分≤90分,每天查房;危 重症评分>90分,并且不符合单项指标的无陪病房或病情稳定、母婴同 室的有陪病房,每周至少2次,出现特殊情况立即向副主任及以上医师汇 报。 (3)住院医师负责所管病人查房:住院医师对所管患儿每天巡视患儿至少4次,患儿出现病情变化随时向医疗组长或上级医师汇报,特殊情况医疗组 长向科主任汇报,科主任随时查房 6.对危重、疑难或有纠纷倾向的等特殊病例,主治医师立即汇报副主任以上医师,副主任及以上医师向科主任汇报,科主任安排临时查房,对急危重患者,住院医师应随时观察病情变化并及时处理,必要时可请主治医师、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临时检查患者, 7.节假日有危急重症病人时必须有副主任及以上医师查房。 8.科主任(李振光)查房:新生儿危重症评分<70分的极危重患儿,危重症评分符合单项指标的患儿,疑难危重患儿,对本院或外院有纠纷倾向的患儿,

三级医师查房制度

三级医师查房制度 Ting Bao was revised on January 6, 20021

三级医师查房制度 1、科主任行政查房、主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查房,应有主治医师、住院医师、护士长、进修医师和实习医师参加。 2、科主任每周进行大查房,主任医师查房每周1-2次,主治医师查房每日一次。每周查房时间固定,查房应在上午进行。住院医师对所管病员每日至少上下午各查房一次。 3、上级医师首次查房应于患者入院48小时完成,病危病人8小时内查看,急、危抢救病例随到随看,手术病人,术者必须于术前一天和术后三天内查看过病人。日常查房要求:病危患者每天查、病重患者至少三天内、病情稳定病人5天内必须有上级医师查房。对诊断不清、治疗不顺利、疑难危重病员,必须有副主任医师以上医师查看病员。 4、查房前医护人员要做好准备工作,如病历、X光片、各项有关检查报告及所需用的检查器材等。查房时要自上而下逐级严格要求,认真负责。经治的住院医师要简要报告病历,目前的病情并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主任或主治医师可根据情况做必要的检查和病情分析。并做出肯定性的指示,查房后应将上级医师的分析和指示记录在病历上。 5、各级医师查房内容: (1)科主任和主任医师查房要解决疑难病例、审查对新入院、重危病人的诊断和治疗计划;决定重大手术及特殊检查治疗;检查医疗、教学、科研、护理等工作质量及各种制度执行情况;协助解决病房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临床指导下级医师提高业务水平,介绍国内外医学进展情况等。 (2)主治医师查房 ①主治医师对所管病员分组进行系统查房。

②对本组重危疑难病人、新入院病人、诊断未明、治疗效果不好的病人,重点检查,决定治疗方案及出院问题,每天下午听取住院医师汇报或亲自查看本组病人情况,并做出相应处理。 ③对重危病人要协同住院医师一道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作出诊疗计划,处理有困难者应及时请示上级医师并向科主任请示汇报。 ④在查房中要注意检查住院医师、进修医师及实习医师的工作和病历书写质量,并修改病历,给予必要的指导和督促。 ⑤对疑难病例应及时组织讨论、必要时请科主任参加,根据情况可以随时请会诊,死亡病历应在一周内组织讨论。 ⑥有计划有重点地向下级医师进行指导和讲解医疗知识。 (3)住院医师查房内容 ①要求重点巡视重危、疑难、待诊断、新入院、手术后的病人,同时巡视一般病人,查看化验报告单、分析检查结果,提出进一步检查或治疗意见,检查当天医嘱执行情况,给予必要的临时医嘱,并开次晨特殊检查的医嘱。 ②住院医师每天至少查房两次(上午、下午各一次)通过查房全面了解病人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做好记录,向上级医师汇报。 ③上级医师查房时,要提前做好准备,并向上级医师报告病历。 ④查房中要注意了解新入院病人的病史、查体、病历完成情况以及诊疗计划完成情况,并抓紧时间完成有关检查。 ⑤带好实习生的查房,辅导检查基本操作,重点的内容向实习医师提问,认真修改实习医师书写的病历,并签字以示负责。

三级医师查房制度92453

三级医师查房制度 92453

三级医师查房制度 一、经治医师查房 (一)查房目的:观察一般状态,询问病情、查体、观察用药的疗效,有无药物不良反应,增减药物;术后切口的恢复情况;诊治的难点所在,上级医师查房重点请教的问题;向患者及家属履行告知义务;危重患者要向夜班医师交待清楚。 (二)每天对所管患者进行例行的晨间、午后查房各1次。 (三)对急、危、重患者、新入院和术后患者,随时查房,发现和掌握病情变化,及时采取有效的诊疗措施。 (四)节假日、双休日经治医师必须做巡视性查房 (五)夜间值班,经治医师对病区所有患者巡视,掌握危重患者病情,随时采取紧急措施,疑难病例请上级医师会诊。 (六)将查房获得的信息、结合自己的分析完成日常病程记录。 二、主治医师查房 (一)查房目的: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有效沟通,系统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检查医嘱执行情况及治疗效果;对新人院、重危、诊断未明、治疗效果不好的患者进行重点检查与讨论,确定新方案;检查病历,纠正下级医师病史采集的错误与不足;对下级医师进行“三基”训练,查体

操作等予以正确的示范;决定患者出、转院问题,决定手术方案等;结合病例,介绍有关疾病诊治的新进展。 (二)新入院患者,主治医师必须在48小时内完成首次查房。 (三)主治医师每周至少带医疗组查房2次。 (四)节假日、双休日主治医师必须做巡视性查房 (五)查房时,经治医师要携带病历、必要的检诊工具。 (六)查房后,经治医师于当日按指示完成医嘱的更改和执行,查房记录于12小时内完成。主治医师于查房后24小时内检查经治医师对指示的执行情况和记录完成情况。 三、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查房 (一)查房目的:要解决疑难病例、审查新入院、重危患者的诊断、治疗计划;决定重大手术及特殊检查及治疗;抽查病案、医嘱、护理质量;听取医师、护士对诊疗护理的意见,进行必要的教学工作;开展三谈三讲(谈讲国际、国内、校内对该病的认识和处理意见);还可接受科室主任委托主持全科查房(详见会诊实施细则中的全科会诊)。 (二)对分管医疗组患者每周至少查房1次,固定时间,按时进行,对急危重患者,可随时查房。 (三)查房前,经治医师整理病历,病程记录最少记录到查房前1天,各种检查结果置于病历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