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油规格怎么看

机油规格怎么看
机油规格怎么看

机油规格怎么看?

不知道还有多少新车主还是懵懵懂懂,不知道如何正确选择机油的规格呢?

看到油桶上面的API和SAE不知是什么意思?其实很简单,就像酒精浓度的指标而已。我们常见到的比如:

API是“美国石油学会”的英文缩写,代表发动机油质量的等级

S代表汽油发动机用油; C代表柴油发动机用油;

“S"和"C"两个字母同时存在,则表示此机油为汽柴通用型;

SM、SL、SJ、SG为目前主要使用的汽机油等级。

SAE是“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的缩写,代表机油的黏度级别

分为单级机油和多级机油,目前使用多为多级机油,其粘度等级如SAE 15W-40、SAE 5W-40

“W”表示可在winter(冬季)使用,其前面的数字越小说明机油的黏度越稀,可供使用的环境温度越低;

“W”后面(-横后面)的数字是机油耐高温性的指标,数值越大说明机油在高温下的保护性能越好。

较高黏度的机油对运动系的阻力也相对较高,不但耗费功率、增加油耗,而且机油容易氧化、影响冷启动的保护。像SAE 40,SAE 50这样的是单级机油,不能在寒冷的冬季使用。

下面来看看简单的SAE粘度等极计算公式

防冻机油的最低适应气温=XW-35℃

如:5W机油最低设计使用气温=5W - 35℃=-30℃

夏季机油的最高适应气温与SAE粘度级别大致相同

如:SAE 30的最高适应气温为30℃

完整版机油基础知识

润滑油一般由基础油和添加剂两部分组成。基础油是润滑油的主要成分,决定着润滑油的基本性质,添加剂则可弥补和改善基础油性能方面的不足,赋予某些新的性能,是润滑油的重要组成部分。 1 、润滑油基础油 润滑油基础油主要分矿物基础油及合成基础油两大类。矿物基础油应用广泛,用量很大(约 95% 以上),但有些应用场合则必须使用合成基础油调配的产品,因而使合成基础油得到迅速发 展。 矿油基础油由原油提炼而成。润滑油基础油主要生产过程有:常减压蒸馏、溶剂脱沥青、溶剂 精制、溶剂脱蜡、白土或加氢补充精制。1995 年修订了我国现行的润滑油基础油标准,主要修 改了分类方法,并增加了低凝和深度精制两类专用基础油标准。矿物型润滑油的生产,最重要 的是选用最佳的原油。 矿物基础油的化学成分包括高沸点、高分子量烃类和非烃类混合物。其组成一般为烷烃(直 链、支链、多支链)、环烷烃(单环、双环、多环)、芳烃(单环芳烃、多环芳烃)、环烷基芳 烃以及含氧、含氮、含硫有机化合物和胶质、沥青质等非烃类化合物。 2、添加剂 添加剂是近代高级润滑油的精髓,正确选用合理加入,可改善其物理化学性质,对润滑油赋予 新的特殊性能,或加强其原来具有的某种性能,满足更高的要求。根据润滑油要求的质量和性 能,对添加剂精心选择,仔细平衡,进行合理调配,是保证润滑油质量的关键。一般常用的添加 剂有:粘度指数改进剂,倾点下降剂,抗氧化剂,清净分散剂,摩擦缓和剂,油性剂,极压剂, 抗泡沫剂,金属钝化剂,乳化剂,防腐蚀剂,防锈剂,破乳化剂。形成积炭的原因: 1、汽油质量不佳。造成汽油成份中烯烃比例高、硫等杂质多。当这种汽油在发动机内部燃烧 时,因其中的大量烯烃氧化综合形成胶质,与汽油中的锈渣及其它杂质微粒结合成坚硬的积炭,沉积在气门、喷油嘴、进气阀和燃烧室等部位。

常用润滑油粘度和质量分类

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SAE)齿轮油粘度等级分类 SAE 齿轮油粘度分类(SAE J306-1991) SAE 粘度达150 000mPa·s时的温度,℃100℃运动粘度,mm2/s 粘度等级最高值最小值最大值 70W -55 4.1 - 75W -40 4.1 - 80W -26 7.0 - 85W -12 11.0 - 90 - 13.5 <24.0 140 - 24.0 <41.0 250 - 41.0 - 美国石油学会(API)发动机油质量等级(SAE J183) 汽油发动机润滑油 SA 用于老式、缓和条件下 的发动机 纯矿物油,不含添加剂。 SB 用于低负荷汽油机 (1930年) 第一个含添加剂的机油,具有一定的抗氧化和防 腐能力。 SC 用于1964年机型具有抗高、低温沉积物、抗腐、防锈和防腐能力。 SD 用于1968年机型具有抗高、低温沉积物、抗腐、防锈和防腐能力。 SE 用于1972年机型更好地防止高温氧化和高温沉积物,以及防腐和防锈能力。 SF 用于1980年机型性能较SE为佳,同时改进了抗磨性。 SG 用于1989年机型抑制发动机沉积、机油氧化,减少发动机磨损,降低低温油泥的生成。 SH 用于1993年机型测试通过程序较SG严格,挥发性低,过滤性更佳。 SJ 用于1996年机型在SH的基础上增加台架测试和模拟试验,并改善挥发性。

EC 节能型。 柴油发动机润滑油 CA 用于轻负荷机型 与高质量燃料一并使用,具有防腐蚀性能。 CB 用于中负荷1949年机型 与质量较差的燃料一并使用,具有防腐、减少沉积物功能。 CC 用于中负荷1961年机型 用于轻负荷的涡轮增压柴油机,防止高温或低温沉积,防止锈蚀和腐蚀。 CD 用于重负荷1955年机型 用于重负荷的涡轮增压柴油机,有效减小磨损及防止沉积物生成。 CD-Ⅱ 用于重负荷(二冲程)1985年机型 用于二冲程发动机,有效控制磨损和沉积物。 CE 用于重负荷1983年机型 用于高速、高负荷的涡轮增压发动机。 CF 用于1994年机型 适用于各类发动机,尤其是间接喷油柴油发动机。 CF-2 (二冲程)1994年机型 用于重负荷 适用于重负荷二冲程发动机。有效防止磨损、粘环及沉积物生成。 CF-4 用于1990年机型 适用于公路重型卡车发动机和工程机械发动机,有效降低油耗及沉积物的生成。 CG-4 用于1994年机型 适用于重负荷公路卡车发动机及工地设备发动机(仅用于低硫柴油)。 美国石油学会(API)车用齿轮油质量等级 API GL-1 此类油指定用于低齿面压力及低滑动速度的温和情况下使用的汽车螺旋伞齿轮、涡轮后桥及一些手动传动箱的润滑。在这个情况下可以使用纯矿物油,而且表现令人满意。抗氧剂、防锈剂、消泡剂及降凝剂可以用作改进其性能,可是摩擦改进剂及极压添加剂则不适宜使用。 API GL-2 此类油指定用于API GL-1润滑剂所不能应付的负荷、温度及滑动速度下运作的车用涡轮后轿的润滑。

汽车机油消耗过多的对策

2010年6月石家庄理工职业学院学术研究 Jun.2010 第5卷第2期 Academic Research of Shijiazhu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Vol.5 No.2 汽车机油消耗量过多的对策 李书江,靳建平 (石家庄理工职业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228) 摘要:汽车发动机机油消耗量过大,是发动机各种故障的综合反映。出现此故障时不但需要不时地添加机油,而且会使发动机的技术状况变的越来越差。发动机机油油耕过高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机油泄漏,二是机油进入燃烧室烧掉。汽车在使用过程中,一旦发现机油消耗过大,就应立即查明原因,找准故障部位,对其进行必要的维护、调整和修理。本为针对发动机使用中机油消耗常见现象及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减少机油消耗的基本对策和方法。 关键词:汽车机油;消耗量;对策 中图分类号:F 文献标识码: A 1.引言 汽车发动机润滑油(俗称机油)在正常使用中,不可避免地会有一定的消耗量,所以要定期检查机油的液位和其受污染的程度,这是汽车保养维护作业中要定期更换机油的原因。但是,汽车在使用中,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形:发动机的机油耗量有明显增多的趋势,但汽车又能正常行驶。一般而言,技术状况良好的汽车发动机机油消耗量并不大,约为燃料消耗量的0.1%~0.3%,即每消耗100升燃料,同时消耗约0.1~0.3升机油。汽车发动机配合磨损增大或有其他故障后,机油的消耗量可超过原定额的两倍多,甚至更多。 2.引起机油消耗的原因 机油具有冷却、润滑、清洁、密封四大功能,其对于保证发动机正常运转,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汽车使用时间和行驶里程的增加,机油由于高温氧化、机械零件的磨损物、燃油蒸汽腐蚀等因素的影响而受到污染。正常的情况下机油也会消耗,从根本意义上讲绝对 收稿日期:(六号黑粗) 责任编辑: 校对: 作者简介:李书江(1962- ),男,汉族。河北藁城人,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教研室,教师,从事汽车相关专业的教学工作多年。不消耗机油的是不存在的。 2.1发动机正常消耗机油 机油用于润滑活塞、活塞环和气缸,当活塞下行移动时,将在气缸壁上留下一层油膜。车辆减速时,产生的高负压将一些这样的机油吸入燃烧室,这种机油和部分留在气缸壁上的油膜一样,在燃烧过程中被高温的燃烧气体燃烧。 尽管在汽车发动机设计时,增加了气门油封装置,但是机油润滑进气门杆时,仍有一小部分机油被吸入燃烧室。同时,高温的废气同样会燃烧用于润滑排气门的机油。 发动机的涡轮增压器转子轴的高速旋转,也可能导致一部分的机油到发动机里面燃烧。2.2发动机配合间隙变大消耗机油 随着汽车发动机使用时间和行驶里程的延长,发动机都要有正常的磨损,当保养不及时或者出现恶性使用时,可能磨损速度还要加快。气缸的圆度和圆柱度超过规定值时,会引起活塞与气缸壁密封不良,径向间隙增大,润滑油很容易窜入燃烧室被烧掉。随着活塞和缸壁间隙的增大,润滑油从油底壳顺缸壁窜入燃烧室的通道就更加通畅,使润滑油窜入燃烧室的量也越多,烧掉的也越多。 事实上,润滑油一部分通过活塞与缸壁的间隙直接进入燃烧室而被烧掉。活塞环由于活塞环对口或积碳过多使活塞环失去弹性,不能

润滑油的分类与使用

润滑油的分类 1矿物油 (1)矿物油:这种机油抗氧化能力强,性能稳定,缺点是需要添加油膜强化添加剂,但加入油膜强化添剂之后增加了磨擦阻力此外,这种机油清净性较差。从近期发展来看这种机油的高性能化已有了较大的障碍。 2、植物油 (1)植物油是由植物的种子制造的机油,植物机油的油膜型成能力非常高,润滑性能也十分优秀.缺点是容易氧化,在高温时组成成份容易分解变质,粘污发动机.以前赛车经常采用植物油,短时间后分解进行保养,现在被用来做安XX驰抗磨添加剂,短时间来看的确不错,但时间一久给发动机带来负面影响,所以那些经销商往往说不用一直加,隔五次加一次就行了,因为机油本身有清洗作用,用后面四次来清洗前面的一次. 在现代赛车方面也感到十分不方便,总之植物油无论是抗氧性还是润滑性其提高的可能性都有一个限度.大家小时候玩过空模发动机吧?它就是*蓖麻油的作用,连活塞环都不用,只是用完后就要大修了。 3、稠化机油,(半合成机油) (1)这是一种产物.我个人建议没必要在这里多说,因为大家都知道矿物油和添加剂这是两种合一的产物.关健是厂商在里面投入多少统

杀?15%的机油也称为半合成机油,80%的机油也称为半合成机油.它的优点使用泛围大。例如(SAE.10W-40),缺点是高温时易产生油泥与积碳,毕竟有矿物油成份。所以赛车不使用稠化机油,因为赛车的使用条件固定,只使用与当时气温条件相匹配的机油。 4、全合成机油 合成机油研制于30年代左右,近20年合成油有很大提高.目前赛车大多使用合成油来代替植物油,虽然价格高于普通油但是它的清净性润滑性,冷却性,密封性都高于矿物油.如果标注为本100%合成机油,该油是纯合成机油。一般厂家把自己的产品都有个保险系数,如果是自己改装的车辆,我个人建议还是用兢技机油,因为一般出厂时车辆油道油压为3kg/平方厘米,而兢技机油能达到4.2~4.5kg/平方厘米。另外它的冷启动摩擦系数很好,在极速运转30分后油温还能保持95度左右。 合成润滑油简介 常见人们谈论“合成油”。合成油是什么呢?有何好处呢? 合成润滑油(Synthetic Lubricant)是藉由化学反应,来混和较低分子量成分以形成较高分子量成分的程序,所制造出来的流体。在某些状况条件下此一类的流体可以与一些经过选择的添加剂合成,即为常见之合成油。在先天受到控制的条件下,合成油为含有纯净的成分或纯净成分的混合物。也因此合成油亦被称作为人造油(MAN-MADE)。

降低内燃机车机油消耗QC

减少内燃机车机油消耗 ——化工储运厂铁路运输部 QC小组 提交人: 提交时间:

减少内燃机车机油消耗 ——化工储运厂铁路运输部QC小组 一、小组概况 小组成员简介 1.“建设节约型社会、节约型企业”是国家大政方针,节能降耗是企业发展的一大趋势;2.储运中内燃机车机油消耗量比较大。 三、现状调查 内燃机车每做两次保养时需更换一次机油,大概为800kg,一般情况下每四个月做 一次保养,也就是说,每年每台机车平均消耗至少1200kg;此外,如发现油位偏低时 需要及时补油;另外,机车故障导致机油外漏,需要补加机油,每年对机油的消耗量比 较大。 自2005年8月到2006年4月两个机车保养期内我车间机油消耗量的现状调查: 四、设定目标 通过现状调查,进行全面分析,制定与实施对策,在保证机车使用性能的前提下,最终减少机油的消耗量。目标值为机车机油消耗降低15~20%。 五、分析原因 从换油和补油两个方面分别入手分析,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一)随着机器的运转,机油在反复使用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接触空气;水;固体颗粒;化学物质等造成污染进而变质。机油的主要特性指标有粘度、闪点、凝点、机械杂质、水分、总碱值等。

以下是2006年4月份我部五台机车机油主要指标的检测值: 我们得出了导致机油变质的主要原因为机油粘度指标过大。 下面是导致机油粘度和杂质指标过大的因果图: 管理环境 (二)机油阶段性补油是因为机车对机油的消耗量过大,大致有如下两方面原因1.机油的外漏 主要是设备故障导致的机油外漏。 2.机油的内漏 主要指机油在其通路内的烧废现象。

人员设备 六、确定主要原因 1、导致机油粘度大更换机油的要因分析: 根据车间机车故障记录本统计,2005年8月~2006年4月期间,发生机油管路破损,接头松动,各管路连接橡胶管老化等故障累计12次。 小组成员对要因分析及可行性分析

机油损耗与烧机油

机油损耗与烧机油 [提要]*如何鉴别发动机烧机油 *如何查找爱车机油消耗过多的原因 *车辆漏油的维修及预防办法 *那些因素影响机油消耗量 *为什么新的或经过大修的柴油机往往冒蓝烟,甚至排气管处滴油 *柴油发动机机油耗量多的原因 如何鉴别发动机烧机油 很多人都碰上过烧机油的情况,往往大家都会认为烧机油是很严重的问题。烧机油可分为三种情况:凉车烧机油、加速时烧机油和任何情况下都烧机油。如何根据种烧机油的情况,判断发动机哪个部位出了问题呢, 1、凉车烧机油 凉车烧机油是指冷车启动时烧机油。 判断方法: 在早晨第一次着车时,后排气管会有比较浓的蓝色烟雾排出,过一段时间蓝色烟雾消失,当天一般不会再有类似的情况发生(如果这种情况出现的时间很长了,有可能出现原地停车熄火时间稍长时也会冒蓝烟)。第二天早晨又会有同样的问题发生,其他情况下没有蓝色烟雾产生。如果您的车出现这种情况就属于凉车烧机油。 原因: 由于气门油封长时间使用,导致气门油封老化并磨损严重,已经无法达到很好的密封效果。在发动机长时间不运转时,机油就会在重力的作用下通过气门油封流

入气缸。在启动发动机时,气缸内的机油在高温高压的作用下就会燃烧产生大量蓝色烟雾。 2、加速时烧机油 判断方法: 在车辆行使时驾驶员猛踩油门时或原地着车猛踩油门时,从排气管排出大量蓝烟的情况,严重的在车辆行使时当驾驶员猛加油门后,驾驶员可以从排气管侧的反光镜中看见蓝色烟雾。 原因: 由于发动机活塞上的活塞环与气缸壁密封不严,在急加速时机油直接从曲轴箱蹿到了气缸内,导致烧机油。 3、任何情况下都烧机油 这种情况说明发动机已经磨损相当严重了,需要进行发动机大修,如果不及时进行维修会造成比较严重的事故隐患。 如何查找爱车机油消耗过多的原因 如果发现机油消耗过多,应从检查泄漏和燃烧两个方面入手。 首先检查有无漏油处,对曲轴前端和后端漏油部位及油底壳和机油滤清器衬垫处仔细检查,具体作法是打开离合器检查孔盖,观察飞轮下部有无机油,若有机油,多半是因为曲轴后端油封不良引起曲轴后端漏油。拆下前皮带轮,查看曲轴皮带前端孔内是否存有机油,如存在机油,说明曲轴前端油封橡胶老化或曲轴皮带轮与油封接触表面磨损严重引起漏油,对此都是要更换油封。 如果不是泄漏引起的耗油过多,那就应检查机油是否被吸入燃烧室燃烧。具体作法是加大油门高速运转,若排气管排出大量浓蓝烟雾,同时加机油口处大量冒烟或脉动冒烟,则说明机油进入燃烧室。 可根据发动机的工作情况,判断出烧机油的具体原因:

发动机机油消耗标准

机油为何会减少说明 发动机机油是确保发动机正常运转,以及延长发动机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之一,纯正机油具有润滑、冷却、清洁、抗磨损、密封、抗腐蚀等功能,发动机机油伴随着发动机的运转时有消耗的,他与发动机燃油消耗成正比。工况苛刻、重负载的作业,发动机的燃油消耗量会大大增加,同时机油消耗也必随之增加,反之则会减少。总之燃油消耗也好,机油消耗也好,均是不固定的,是随各种环境而在一定范围内变动的数值。 机油输送到发动机运动部件,对各运动部件进行润滑。在润滑活塞、缸套、涡轮增压等部件时,极少量的机油会燃烧掉,一部分因高热而蒸发掉,所以机油会随着工作时间而减少 机油的正常消耗标准; 机油消耗量在什么程度为正常呢?大致标准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发动机技术良好的状态下,这些消耗为: 发动机机油消耗率(%)=总机油消耗L÷总燃油消耗L×100% 必须用以下方法测量机油消耗

如果测量时间短,在100小时以内,为了测量更加准确,可以采用将机油全部放出测量的方式。 机油消耗差异的原因及预防保养措施 按上述测量方法测量,却遇到同等型号机器,运营时间及工况都相同,但机油消耗量却不同,特别是相同条件下的极少机器几乎没有补充过机油,究竟是什么原因,这样尴尬的事情怎么解释,请各位不要惊慌,请按如下所述解释:作业负荷影响: 发动机负荷越大,温度就越高,机油粘度值就会越低,进入燃烧室的机油量就会越多 运行条件影响:

机器过热或未预热进行全速运转如果持续采用这种运行方式,活塞或缸套等的磨损将加剧,导致机油消耗量增加,发动机输出功率下降 滤芯更换等维护保养的影响 空气滤芯和机油滤芯疏于更换,脏空气和被污染的机油会造成活塞和缸套异常磨损从而增加了机油的消耗量 不同品牌的及等级的机油消耗差异, 机油的构成为油基和添加剂组成,不同等级或不同品牌的机油所用的添加剂均有不同,所以会造成不同的消耗标准。 机器在倾斜不平整地方作业,油壳内的机油来回摇晃,撞击高速旋转的曲轴,形成雾状,从废气管排出 发动机部件尺寸公差的影响: 每个发动机各个部件的配合公差也有一定的差异,这些配合公差之间的差异,使同型号发动机也会存在机油消耗量不同。 什么样的现象才为真正的机油消耗故障 对于使用一段时间之后的发动机,由于磨损、保养不及时、操作不良等原因,会使发动机机机油消耗量超过规定值,同时伴随发动机不能正常工作,冒蓝烟、下排气过大及性能下降等造成的机油消耗量大。一般伴随2种情况:泄露或燃烧(冒蓝烟)。

润滑油的型号和分类

润滑油的型号和分类 每个润滑油的正规厂商一定会在产品外包装显著位置注明油品 牌号,牌号是由一组数字及英文字母共同构成,如:15W/40SG、5W/30SJ 等。牌号前的数字部分如:15W/40、5W/30代表汽油机油的粘度等级,后面的字母部分如SG、SJ代表汽油机油的质量等级。就是说,汽机油的粘度牌号由两部分构成,即粘度等级与质量等级,其中质量等级是标志汽机油质量高低的关键。以15W/40SG为例: 15W 40 SG 低温性能黏度等级 质量等级是这样划分的:根据世界通行的美国石油学会SPI的分类,将汽油机油定为以“S”为系列SA、SB、SC、SD、SF、SG、SH、SJ等多个等级,我国国家标准是等效采用此方法分类的。质量按字母顺序依次提高,即目前SJ级润滑油是世界上级别最高、质量最好的汽油机油,市场上常见的长城福星机油、美孚一号均属于SJ级别;SH级次之,市场常见的有长城机油、美孚等;而SF、SE则属中档产品。下面介绍汽油机油的粘度等级的划分:按照世界上公认的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SAE制定的粘度等级,根据油品的高、低温流动性分为:“W”系列和非“W”系列。“W”系列主要以油品的低温性能来划分,“W”前面数字越小,表示低温性能越好,可在越寒冷的温度下使用。如:15W/40粘度等级兼顾了油品的高、低温性能,我们称它为多级油,可以冬、夏通用。而非“W”系列是以油品的100℃的粘度大小来划

分,数字越大代表粘度越高,只适用温度较高的地区。 在机油的特性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它的粘度。机油的粘度随温度变化,对于那些低温时粘度小,高温时粘度大,能保证发动机在任何温度下都能正常润滑的机油,我们定义为多级机油。中档车使用SG级别的机油,按照保养手册定期保养就足够了。机油黏度使用15W/40,可以保证大部分地区的使用。 一般高档车都要选择高档机油。在高温及严寒情况下,仍能维持适当的粘度,而提供合适的保护。另外,高档机油因氧化而产生酸质、油泥的趋势小,因而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对发动机在各种恶劣操作条件下,都能提供适当的润滑和有效的保护。

化工常用润滑油及其型号

1.液压油——液压传动系统(比如注塑机、挖土) 液压系统用46#(冬季)、68#(夏季)抗磨液压油 2.发动机油——引擎(如发电机、动力机械) 3. 齿轮油——传动齿轮机构(开式、闭式齿轮用油不同) 工业闭式齿轮油: 分类CKB CKC (中载荷齿轮油)CKD(中载荷齿轮油)CKE(蜗轮蜗杆油)CKT(低温中载荷工业齿轮油)CKS(合成烃齿轮油)以上型号68#、100#、150#、220#、320#、460#、680#、1000#、 工业用开式齿轮油: 分为68#、100#、150#、220#、320#、相近,原牌号:(1号、2号、3号、4号)。 减速机、齿轮箱用220#、320#CKC中负荷齿轮油 4.压缩机油——空气压缩机(分往复式、螺杆式和叶片式) 空气压缩机油: 分为型号有L-DAA、L-DAB,32、46、68、100、150,有原牌号13号和19号用于润滑空气压缩机, 往复式空压机一般使用DAB150#空压机油(螺杆机的话要使用46#螺杆式空压机油) 5.冷冻机油——冷冻压缩机(制冷设备) 15、22、32、46、68、100、150、220、320。使用于空调普通制冷压缩机,半封闭及开启式。 6. 防锈油——机件防锈(如钢板、钢缆、链条)

通用防锈油,使用于黑色金属及有色金属长期封存;.置换型防锈油,分为1号、2号、3号、4号。 7. 绝缘油——电路绝缘(如变压器、绝缘开关) 变压器油:分为10号、25号、40号。 8..滑脂——各种轴承、轧棍(分锂基、钙基、铝基等) : 9.其他 1热传导油:分为L-QB、L-QC、L-QD。280℃、320℃、360℃。使用于工业印染、建筑、木材、加工、化工,日常生活食品加工,电取暧———锅炉和热传导系统。 2真空泵油分为:46#、68#、100#。使用于机械真空泵和扩散泵的润滑。 3油膜轴承油:21号(原160号)用于冷扎厂单机架平整机及其同类设备的油膜轴承

常见的润滑油理化指标

---------------------------------------------------------------最新资料推荐------------------------------------------------------ 常见的润滑油理化指标 常见的石油产品理化指标 1. 密度和相对密度(Density and Relative density) 密度是指在规定温度下单位体积内所含物质的质量,以 g/cm3 或 kg/m3 表示。 相对密度亦称比重,是指物质在给定温度下的密度与标准温度下纯水的密度之比值。 没有量纲,因而也就没有单位。 中国标准试验方法是 GB/T 1 884 和 GB/T 2540,相应的国外标准试验方法有美国 ASTM D4052 和 D941 、英国 IP 1 60、德国DIN 51 757 和 ISO 3675 等。 2. 色度(Colourity) 色度是在规定条件下,油品的颜色最接近某一号标准色板的颜色时所测得的结果。 色度是用来初步鉴别油品精制深度和使用过程中氧化变质程度的标志。 中国标准试验方法是 GB/T 3555 和 GB/T 6540,相应的国外标准试验方法有美国 ASTM D1 56 和 D1 500、英国 IP 1 96 和 ISO 2049 等。 3. 粘度(Viscosity) 粘度是液体流动时内摩擦力的量度,也是评价油品流动性的最基本指标。 粘度值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4. 运动粘度(Kinematic viscosity) 运动粘度是液体在重 1 / 9

力作用下流动时内摩擦力的量度,其值为相同温度下液体的动力粘度与其密度之比,在国际单位制中以mm2/s 表示。 中国标准试验方法是 GB/T 265 和 GB 111 37,相应的国外标准试验方法有美国 ASTM D455、英国 IP 71 、德国 DIN 51 562和 ISO 31 05 等。 美国常用的条件粘度是赛氏(Saybolt)秒(SUS),而雷氏(Redwood)秒则是英国常用的条件粘度。 5. 动力粘度(Dynamic viscosity) 动力粘度表示液体在一定剪切应力下流动时内摩擦力的量度,其值为所加于流动液体的剪切应力和剪切速率之比,在国际单位制中以 Pa s 表示,习惯用 cP 表示。 1 cP=1 0-3Pa s。 在低温下测定的动力粘度可以表示油品的低温启动性。 中国标准试验方法是 GB/T 506,相应的国外标准试验方法有美国 ASTM D 2983、英国 IP 230 和 267、德国 DIN 5301 8 等。 6. 粘度指数(Viscosity index) 粘度指数是表示油品随温度变化这个特性的一个约定量值。 粘度指数越高,表示油品的粘度随温度变化越小。 一般以 VI 表示。 中国标准试验方法是 GB/T 1 995 和 2541 ,相应的国外标准试验方法有美国 ASTM D2270、英国 IP 226、德国 DIN 51 564 和ISO 2909 等。

润滑油分类和规格

CHINA润滑油的分类和规格 润滑油脂的分类 一润滑油的分类 润滑油是广泛应用于机械设备的液体润滑剂。润滑油在金属表面上不仅能够减少摩擦、降低磨损,而且还能够不断地从摩擦表面上吸取热量,降低摩擦表面的温度,起到冷却作用,从而保持机械设备正常运转,减少故障和损坏,延长其使用寿命。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了ISO 6743/0润滑剂、工业润滑油及有关产品(L 类)分类标准。中国等效采用ISO 6743/0标准,制定了国家标准GB 7631。润滑剂和有关产品(L类)的分类。 GB 7631.1根据应用场合将润滑剂和相应产品分为以下各组。 GB 7631.1润滑剂和有关产品(L类)的分类第1部分: 总分组 组别应用场合 A全损耗系统Total loss systems B脱模Mould release C齿轮Gears F主轴、轴承和离合器Spindle bearings, bearings and associated clutchesG导轨Slideways H液压系统Hydraulic systems M金属加工Metal working

N电器绝缘Electrical insulation P风动工具Pneumatic tools Q热传导Heat transfer R暂时保护防腐蚀Temporary protection against corrosion T汽轮机Turbines U热处理Heat treatment X用润滑脂的场合Application requiring grease Y其他应用场合Other applications Z蒸汽气缸Steam cylinders S特殊润滑剂应用场合Application of particular lubricants GB 7631.2润滑剂和有关产品(L类)的分类第2部分: H组(液压系统) GB 7631.3润滑剂和有关产品(L类)的分类第3部分: E组(内燃机) GB 7631.4润滑剂和有关产品(L类)的分类第4部分: F组(主轴、轴承和有关离合器)GB 7631.5润滑剂和有关产品(L类)的分类第5部分: M组(金属加工)

机油消耗标准测试规范

机油消耗标准测试规范 一标准测试专用工具 1.V AS5052A 2.电子称 3.扭力扳手 4.漏斗 5.抹布 6.记号笔 二主公式:单位机油消耗=机油消耗量/称重期行驶里程 上公式中:①-⑥数据是现场工作中立即需要得出的数字。 ●机油消耗量=实际加油量—实际放油量 ●实际加油量=①加油前总重量—②加油后余重 ●实际放油量=③放油后总重—④放油前总重 ●称重期间行驶里程=⑤加油时里程表读数—⑥放油时里程表读数 ●单位机油消耗量g/1000Km转换成L/1000Km(5W30):g/1000Km/0.8481g/cu.cm 三标准测试简要步骤(预估测试时间90分钟) 1.标准测试前检查和准备工作; 2.试验前排出机油; 3.试验前加注机油(记录实际加油数据); 4.行驶里程大于1000Km; 5.试验后排出机油;数据记录(记录实际放油量,行驶里程⑤); 6.按照公式计算机油消耗量。 步骤1 标准测试前检查和准备 ●目视检查车辆是否有机油泄漏; ●如需要更换机油滤清器: a更换机油滤清器; b重新加机油并启动发动机; c按发动机排出机油的条件重新操作。 ●准备实验所需的测量工具及仪器。 步骤2发动机排出机油条件 ●将车辆停稳于举升机,使发动机处于工作状态; ●待水温达到99度时,关闭发动机; ●放油10分钟,放油注意事项:

a打开机油加注盖,将测量容器置于放油螺塞下; b机油出口处如有残余,可以使用经过称重的纱布擦擦拭。 ●每次排机油时应(四“同”原则):同一举升机、同一位置、同一水温、同一排出时间。步骤3试验前加注机油及数据记录 1.称取加油前总重①:加注的机油及包装总重、干抹布及加油前用的漏斗重量; 2.按规程添加机油,并用抹布擦拭加油口处机油; 3.加油后余重②:包括放油后的漏斗、容器及抹布重量; 4.记录整车行程里程及试验日期; 5.对机油加注口盖、滤芯、机油尺及油底螺丝进行标记。 步骤4行驶试验(文字记录明确请用户签字确认,否则测试无效) ●交付客户,行驶1000-2000公里; ●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a不允许以任何形式添加机油; b不允许检查机油液面高度; c如发现有泄漏情况或机油报警,需要开回服务站进行检查。 步骤5试验后放出机油及数据记录 检查所作标记是否保持原状态; 标准试验所需的测量工具及容器; 称取放油前总重④:a空容器、b漏斗、c棉丝 记录行车里程⑥及试验日期; 按发动机排出机油条件排空机油:将机油接于称取好的容器中; 测量放油后总重③:a容器、b漏斗、c棉丝、d放出机油 步骤6数据记录表。 1.测试时是否更换机油滤清器:是/ 否。 2.测试采用的机油牌号:SM5W/40 SAE0W-30 3.测试时加入的机油量(克):。 4.行驶大于一千公里后放出的机油量(克):。 5.测试起始里程(Km):。 6.测试终了里程(Km):。 7.测试行驶路况:%市区%郊区%高速公路 8.计算出机油消耗量(L/1000Km):。

润滑油的型号和分类

润滑油的型号和分类 润滑油的型号和分类 每个润滑油的正规厂商一定会在产品外包装显著位置注明油品牌号,牌号是由一组数 字及英文字母共同构成,如:15W/40SG、5W/30SJ等。牌号前的数字部分如:15W/40、 5W/30代表汽油机油的粘度等级,后面的字母部分如SG、SJ代表汽油机油的质量等级。就是说,汽机油的粘度牌号由两部分构成,即粘度等级与质量等级,其中质量等级是标志汽 机油质量高低的关键。以15W/40SG为例: 15W 40 SG 低温性能黏度等级 质量等级是这样划分的:根据世界通行的美国石油学会SPI的分类,将汽油机油定为 以“S”为系列SA、SB、SC、SD、SF、SG、SH、SJ等多个等级,我国国家标准是等效采用 此方法分类的。质量按字母顺序依次提高,即目前SJ级润滑油是世界上级别最高、质量 最好的汽油机油,市场上常见的长城福星机油、美孚一号均属于SJ级别;SH级次之,市 场常见的有长城机油、美孚等;而SF、SE则属中档产品。下面介绍汽油机油的粘度等级 的划分:按照世界上公认的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SAE制定的粘度等级,根据油品的高、低 温流动性分为:“W”系列和非“W”系列。“W”系列主要以油品的低温性能来划分,“W”前面数字越小,表示低温性能越好,可在越寒冷的温度下使用。如:15W/40粘度等级兼 顾了油品的高、低温性能,我们称它为多级油,可以冬、夏通用。而非“W”系列是以油 品的100℃的粘度大小来划 分,数字越大代表粘度越高,只适用温度较高的地区。 在机油的特性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它的粘度。机油的粘度随温度变化,对于那些低温 时粘度小,高温时粘度大,能保证发动机在任何温度下都能正常润滑的机油,我们定义为 多级机油。中档车使用SG级别的机油,按照保养手册定期保养就足够了。机油黏度使用 15W/40,可以保证大部分地区的使用。 一般高档车都要选择高档机油。在高温及严寒情况下,仍能维持适当的粘度,而提供 合适的保护。另外,高档机油因氧化而产生酸质、油泥的趋势小,因而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对发动机在各种恶劣操作条件下,都能提供适当的润滑和有效的保护。

汽车用润滑油分类与参数

润滑油品知识 一、车用润滑油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一、润滑作用 润滑油在互相运动的金属表面能迅速形成具有一定厚度的油膜,避免了金属的直接接触,从而起到了减少磨损、降低阻力、节约能源的作用。 二、导热冷却 润滑油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在汽车系统的运动过程中,可冷却各传动件摩擦时产生的热量,吸收了部分引擎(动力冲程)所释放出来的热量,大幅度地降低了摩擦面的温度,,从而降低了机件磨损的速度。 三、净化机件 润滑油本身具有超强的清净分散功能,润滑油在机件之间流动时,可将机件表面上的磨屑、污染物、沉积物等冲洗干净,并形成高强度的油膜,从而延长机件的使用寿命。 四、隔离密封 润滑油在气缸或活塞壁可形成一定厚度的油膜,能配合活塞形成油封,防止燃烧室气体泄漏,减少动力流失,使引擎发挥最大的动力。 五、阻尼抗震 当引擎做功时,活塞梢、连杆的大小端或曲柄轴等各轴部件均要承受因急速压力造成的相当大的撞击力,润滑油可将机械能转变成液压能,油膜可降低接触面所承受的撞击力。 六、防锈防腐 润滑油会在机件表面形成吸附油,防止因燃烧产生的水汽、酸性物质等吸附于机件表面,起到保护引擎的作用。 二、汽车用润滑油(剂)有哪些? 1、发动机油:主要用于发动机曲轴轴承、连杆轴承、活塞与缸套、凸轮与挺杆润滑 2、齿轮油:主要用于汽车后桥、手动变速箱 3、刹车油:用于汽车的刹车系统 4、润滑脂:用于汽车各轴承的润滑与密封

三、为什么汽车的不同部位要用不同的润滑油? 因为汽车的不同部位结构和工作原理不同,其润滑方式也不同,所以不同部位要用不同种类的润滑油。例如,发动机中用内燃机油,手动变速箱和差速器中用齿轮油。 四、发动机机油为什么分不同种类?共有几种? 发动机指汽车的动力源,发动机润滑油,也称内燃机油。由于汽车发动机所用燃料不同,分为汽油发动机和柴油发动机,依据两种燃料的点火方式不同和结构的区别分别设计出汽油机油、柴油机油和汽油柴油发动机通用油。 根据API的分类标准: 汽油机油按质量等级分有API SC、SD、SE、SF、SG、SH、SJ、SL等,柴油机油按重量等级分有CC、CD、CF-4、CH-4等。通用机油按质量等机有SD/CC、SF/CD、SF/CE、SG/CF-4、SH/CF-4、SJ/CF-4、SL/CH-4、SL/CI-4、SL/CI-4+ 。 汽油机油、柴油机油和通用机油按满足不同季节、不同环境温度条件下使用,按照SAE标准又可分为30、40、50、5W/30、5W/40、5W/50、10W/40、15W/40、20W/50等粘度牌号。五、API其后的字幕代表什么? API是美国石油协会的英文缩写,API代表发动机油质量等级的分类,API发动机油分类体系分为二类: “S”系列-代表汽油发动机用油,如:SE、SF、SG、SH、SJ、SL等(使用性能和质量等机依次升高) S 代表适用于汽油发动机 J 代表油品的技术级别 CDEFGHJL 低高 “C”系列-代表柴油发动机用油,如CC、CD、CE、CF-4、CH-4、CI-4等(使用性能和质量等级依次升高)

车用润滑油的分类及选用

二、车用润滑油的分类及选用 2.1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SAE)的粘度分类 内燃机油粘度分类 *多级油不仅具有低温特性(低温起动、泵送性)还应具备高温性能(热稳定性、高温粘度、蒸发损失) *多级油不仅可以改善发动机的低温冷起动性能,而且应用于发动机单级油节省燃料 2.2美国石油协会(API) 美国汽油机油API分级

我国汽油机油质量分类 2.3车辆齿轮油 美国石油学会齿轮油使用规格 我国车辆齿轮油分类与API性能对应关系 车辆齿轮油的粘度分类

三、润滑油使用知识问答 3.1什么是汽、柴油机通用油? 汽、柴油机通用油,即一种内燃机油既可以用于汽油机润滑,也可以用于柴油机润滑。汽、柴油机通用润滑油特别适用于混合车队。 多级的汽、柴油机通用润滑油,既可以用于汽油机和柴油机润滑,同时还可以四季通用,如15W/40SF/CD 即"双通用"内燃机油。 3.2机油粘度与使用环境温度有何关系? 为了正确选用汽、柴油机油的粘度级别,先看一下油品粘度等级与使用环境温度范围的关系。 粘度等级与使用环境温度范围表13 3.3车辆齿轮油的代号85W/90的含义是什么? 85w/90代表车辆齿轮油的粘度等级,此油在-12℃下的表观粘度不大于150Pa·S,在100℃下的粘度不大于24.0mm2/s,不小于13.5mm2/s,为多级油 150Pa·S表观粘度是由后桥台架试验得出的,此试验使用专门设计的后桥。试验表明,齿轮油的粘度高于150Pa·S时,主动轴的轴承损坏。用布氏粘度计测定表观粘度。 3.4车辆齿轮油可否用其它油代替?

有些类型汽车的手动变速箱根据生产厂家推荐可以使用内燃机油或液力自动传动油,汽车后桥用齿轮油不能用其它油品代替,必须使用专用的车辆齿轮油。 四润滑脂小知识 4.1润滑脂按使用场合可分为:通用、专用、高温三大类。起到减摩、密封、防护等作用。 4.2汽车通用锂基脂具有优良的机械安定性、胶体安定性、抗氧化性、抗水性、防锈性、热安定性。适用于工作温度在-30℃-120℃范围的汽车轮毂轴承、底盘、水泵和发电机等摩擦部位的润滑。 4.3 润滑脂按锥入度范围划分牌号: 4.4润滑脂贮存及使用注意事项 润滑脂应贮存在通风良好,温度适宜的室内,防止日晒雨淋。启用桶盖时应防止灰尘、水分、杂物的混入,用后盖紧桶盖。 使用润滑脂时应清洗润滑面,干燥后加入润滑脂。换脂时,应除去全部旧脂,清洗干净润滑面后加入润滑脂。不同种类、不同牌号的润滑脂不得混用。

GB T 12545.1-2001乘用车燃料消耗量试验方法

GB/T 12545.1-2001(2001-07-03发布,2002-03-01实施) 前言 本标准参照采用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ECER84(1990)《关于就测量燃料消耗量批准的装备有内燃机车辆的统一规定》中的附录4燃料消耗量试验方法。本标准是对GB/T 12545-1990《汽车燃料消耗量试验方法》中轿车燃料消耗量试验方法的修订,编写符合GB/T 1.1-1993的规定。 以下标准与本标准一起构成燃料消耗量的系列标准: GB/T l2545.2-2001 商用车辆燃料消耗量试验方法 本标准与GB/T 12545-1990的主要差异有: ①本标准适用范围与ECER84相同。 ②本标准规定十五工况循环试验在底盘测功机上进行。 本标准自生效之日起,代替GB/T 12545-1990中轿车燃料消耗量试验方法部分。 本标准附录A、附录B、附录C为标准的附录,附录D为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机械工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惠、颜详。 本标准首次发布于1977年,1990年第一次修订,本次为第二次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乘用车燃料消耗量试验方法GB/T 12545.1-2001 Passenger car-FueI consumption test method代替GB/T 12545-1990(轿车部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采用车的燃料消耗量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M 1类车辆和最大总质量小于2t的N 1 类车辆。

2 试验项目 2.1 模拟城市工况循环燃料消耗量试验。 2.2 90 km/h等速行驶燃料消耗段试验。 2.3 12Okm/h等速行驶燃料消耗量试验。 3 试验条件 3.1 试验车辆的一般条件 3.1.1 试验车辆在试验前应进行磨合,至少应行驶3000km。 3.1.2 应根据制造厂规定调整发动机和车辆操纵件。特别应调整怠速装置(调整转速和排气中CO含量)、起动装置和排气净化系统。 3.1.3 为避免因偶然进气而影响混合气的形成,应检查试验车辆进气系统的密封性。 3.1.4 试验车辆的性能应符合制造厂规定,应能正常行驶,并顺利地冷、热起动。 3.1.5 试验前,试验车辆应放在环境温度为20~30℃的环境下,至少保持6h,直至发动机机油温度和冷却液温度达到该环境温度的±2℃为止。车辆应在常温下运行之后的30h之内进行试验。 3.1.6 试验车辆必须清洁,车窗和通风口应关闭;只能使用车辆行驶必需的设备。如果有手控进气预热装置,应处于制造厂根据进行试验时的环境温度规定的位置。 3.1.7 如果试验车辆的冷却风扇为温控型,应使其保证正常的工作状态。乘客舱的应关闭空调系统,但其压缩机应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3.1.8 试验车辆如果装有增压器,试验时增压器应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3.1.9 如果四轮驱动的试验车辆,只使用同轴两轮驱动进行试验,应在试验报告中注明。 3.2 润滑油 试验车辆应使用制造厂规定的润滑油,并在试验报告中注明。 3.3 轮胎 轮胎应选用制造厂作为原配件所要求的类型,并按制造厂推荐的轮胎最大试验负荷和最高试验速度对应的轮胎充气压力进行充气。轮胎可以与车辆同时磨合或者花纹深度应在初始花纹深度的50%~90%之间。 3.4 试验燃料 试验燃料应符合车辆制造厂规定。 3.5 燃料消耗量的测量条件

润滑油基本性能预期指数

润滑油的基本性能指标 润滑油一般由基础油和添加剂两部分组成。基础油是润滑油的主要成分,决定着润滑油的基本性质,添加剂则可弥补和改善基础油性能方面的不足,赋予某些新的性能,是润滑油的重要组成部分。润滑油基础油主要生产过程有:常减压蒸馏、溶剂脱沥青、溶剂精制、溶剂脱蜡、白土或加氢补充精制。润滑油的基本性能包括一般理化性能、特殊理化性能和模拟台架试验。 润滑油最主要的性能是粘度、氧化安定性和润滑性,它们与润滑油馏分的组成密切相关。粘度是反映润滑油流动性的重要质量指标。不同的使用条件具有不同的粘度要求。重负荷和低速度的机械要选用高粘度润滑油。氧化安定性表示油品在使用环境中,由于温度、空气中氧以及金属催化作用所表现的抗氧化能力。油品氧化后,根据使用条件会生成细小的沥青质为主的碳状物质,呈粘滞的漆状物质或漆膜,或粘性的含水物质,从而降低或丧失其使用性能。润滑性表示润滑油的减磨性能。 一、一般理化性能 1、外观(semblance) 定义:油品的外在表观形象。 意义:油品的颜色,往往可以反映其精制程度和稳定性。对于基础油来说,一般精制程度越高,其烃的氧化物和硫化物脱除的越干净,颜色也就越浅。但是,即使精制的条件相同,不同油源和基属的原油所生产的基础油,其颜色和透明度也可能是不相同的。对于新的成品润滑油,由于添加剂的使用,颜色作为判断基础油精制程度高低的指标已失去了它原来的意义。 检测方法:目测。 影响因素:原料油的化学组成与性质,加氢精制反应程度(反应温度、压力、氢油比、空速、催化剂活性等),与白土接触时间长短,补充精制过程中白土类型与用量。 2、色度(chromaticity) 定义:用来评价色质刺激。颜色是由亮度和色度共同表示的,而色度则是不包括亮度在内的颜色的性质,它反映的是颜色的色调和饱和度。其值由色度坐标或主波长(或补色波长)和纯度确定。

2、关于汽车发动机机油消耗的技术解答(2)

主题:关于汽车发动机机油消耗的技术解答(2) 车型:上海大众系列轿车 一、国家对评定汽车发动机机油消耗水平相关的法规标准 最新的国家标准GB19055/2003规定:在全速满负荷试验过程中,机油燃油消耗百分比应小于0.3%。符合这一标准的发动机和车辆,其机油消耗量就属于正常和合理的水平。机油消耗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发动机的转速和负荷,与驾驶习惯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对在用车发动机的机油消耗量的评定,必须按照规定的试验规范进行。 上海大众所生产的整车(包括发动机)在投产之前,其设计、制造、质量保证过程均通过了国家各项法律、法规、标准的严格检验,保证了我们上海大众的产品是符合各项法规标准要求的。 举例说明:假如一辆轿车发动机功率为85kW,处于全速全负荷状态下,其燃油消耗的水平约为330g/kW.h,汽车的速度为每小时190km/h。此时,按照国标GB19055/2003,该车在全负荷状态的机油消耗最高可以为0.52L/1000km。一般,汽车行驶大多数为部分负荷工况以及怠速工况,实际机油消耗与试验值会略有差异。 二、有关添加机油的标准以及添加机油与更换机油的区别 用户添加机油与更换机油是不同的两个概念。添加机油发生在机油消耗达到一定程度时进行。汽车的机油消耗是正常而且是不可避免的,用户必须注意经常检查发动机机油液面高度,如果发现机油液面高度已经低于规定的最低水平,就应该及时添加机油。在车辆中设定的机油压力报警灯(目前2.0L只有机油压力报警,无液位报警),就是帮助用户及时发现机油的液面与压力状况,提醒用户及时采取添加机油的措施。 机油量过少时,可能导致发动机润滑不良,引起发动机动力性、经济性下降,零件磨损变形,严重时会导致拉缸。用户添加机油时,一般可以0.5升的份额补充机油,同时用机油标尺控制机油液面的高度。如果补充机油过量,机 油液面过高,会引起烧机油现象,使机油消耗量增 加,严重的还会导致三元催化器中毒。因此,必须 正确添加机油。如图1所示:当机油液面处于A范 围内(即机油标尺网格线以下区域),必须补充机油, 补液后,机油液面位于B范围内(即机油标尺网格 区域)50%以上即可;当机油液面位于B范围内, 可以补充机油,补液后,机油液面可能位于C范围 (即机油标尺网格线以上位置);C范围不可以补充 机油。 图1 机油标尺示意总之,机油液面的高度最高不能超过C区域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