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分类和使用注意事项

抗生素分类和使用注意事项
抗生素分类和使用注意事项

抗生素分类和使用注意事项

抗生素一般是指由细菌、霉菌或其它微生物在繁殖过程中产生的,能够杀灭或抑制其它微生物的一类物质及其衍生物,用于治疗敏感微生物(常为细菌或真菌)所致的感染。目前应用于临床的抗生素主要有以下几类:

1、青霉素类:为最早用于临床的抗生素,疗效高,毒性低。主要作用是使易感细菌的细胞壁发育失常,致其死亡。人、哺乳动物的细胞无细胞壁,因此有效抗菌浓度的青霉素对人、哺乳动物机体细胞几呼无影响,因而对人体副作用较少。临床常用的青霉素类药有:青霉素G、氨苄青霉素、羟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阿莫仙)、苯唑青霉素等。

2、头孢菌素类:本类抗生素自60年代应用于临床以来,发展迅速,应用日益广泛。习惯上依据时间及对细菌的作用,分为一、二、三代。常用的有:头孢氨苄(先锋霉素Ⅳ)、头孢唑啉(先锋霉素Ⅴ)、头孢拉定(先锋霉素Ⅵ)、头孢呋辛(西力欣)、头孢曲松(罗氏芬)、头孢噻肟(凯福隆)、头孢哌酮(先锋必)等。

3、氨基糖苷类:本类抗生素性质稳定,抗菌普广,在有氧情况下,对敏感细菌起杀灭作用。其治疗指数(治疗剂量/中毒剂量)较其它抗生素为低,不良反应最常见的是耳毒性。常用的有:链霉素、庆大霉素、霉卡那素、丁胺卡那霉素等。

4、大环内酯类:本类抗生素均含有一个12—16碳的大内酯环,为抑菌剂,仅适用于轻中度感染,但是为目前最安全的抗生素之一。红霉素为本类的代表,临床应用广泛,对青霉素过敏者常以本品治疗。近年来研制开发了许多新品种,临床效果显著,如阿奇霉素(泰力特、希舒美)、克拉霉素、罗它霉素、地红霉素等。常用的还有麦迪霉素、螺旋霉素、交沙霉素等。

5、四环素类:包括四环素、土霉素、强力霉素等。本类抗生素可沉积于发育中的骨骼和牙齿中,反复使用可导致骨发育不良,牙齿黄染,牙釉质发育不良,自妊娠中期至3岁,危险性最大,并可持续至7岁甚至更久,故孕妇、哺乳期妇女及8岁以下小儿禁用。

6、氯霉素类:本类抗生素特点是脂溶性高,易进入脑脊液和脑组织,并对很多病原体有效,但可诱发再生障碍性贫血,应用受到一定限制。包括氯霉素、琥珀氯霉素等。

7、林可酰胺类:包括林可霉素、克林霉素等。

临床上还有一些广泛应用的合成抗菌药物,主要有磺胺类(磺胺嘧啶、复方新诺明等)、喹诺酮类(氟哌酸、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等)及其它合成抗菌药物(痢特灵、甲硝唑、黄连素等)。

在临床使用的药品中,抗生素的使用率是最高的,如不加以注意,由此带来的不良反应也会增多,对机体造成损害。在使用抗生素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正确选择抗生素:抗生素并不是什么“灵丹妙药”,没有一种抗生素能抑制或杀灭所有细菌,只有使用对引起感染的细菌敏感的抗生素才能有效。因此应根据患儿的临床情况及结合有关化验结果正确选用抗生素。

2、选择适当的给药途径:各种给药途径各有其优缺点及应用指征,治疗轻、中度感染时可采用口服给药,宜选用口服吸收完全、生物利用度高的制剂。有些药物如庆大霉素、多粘菌素等口服后极少吸收入体内,故不能用口服法治疗全身性感染,但可用于敏感菌所致的肠道感染。对严重感染则应采用静脉给药。

3、合理掌握剂量:抗生素的剂量一般可按体重或体表面积计算,但应根据患儿的生理、病理状态而适当调整。新生儿体内药物代谢的酶系统发育尚不完全,肾脏、肝脏对药物的代谢、排泄能力较低,药物半衰期较长,因此出生1个月内宜按日龄调整剂量。肾功能减退时亦应根据肾功能受损情况调整剂量。

4、掌握疗程:一般抗生素宜使用致体温正常、症状消失后3—4天。如果急性感染在用药48—72小时后临床效果欠佳,可考虑调整用药。但应注意使用抗生素不可用用停停、停停用用,也不能过于频繁调换抗生素,一种药物起效往往需要一定的时间,用药后短时间内症状未见好转,就盲目认为该药不灵,而频频调换其它抗生素,这样不仅达不到治疗效果,还会使细菌产生耐药性,造成疾病的反复,延误治疗。长期使用抗生素则有导致二重感染的可能。二重感染又称继发感染,是指继发于药物治疗作用后的

一种新的感染,如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时,胃肠内敏感细菌被消灭,造成菌群失调,致使不敏感的细菌或真菌大量繁殖,引起继发感染。

5、合理联用抗生素:由于抗生素抑制或杀灭细菌的原理各不相同,作用环节不同,毒性反应也不一样,任意联用抗生素是无效的,甚至是有害的,只有合理联用,才能增加疗效,降低毒性。

6、不能片面追求使用新药、进口药。抗生素疗效好不好,主要决定于细菌对所选的药物是否敏感,否则,再新再贵的药也无用。

7、在使用抗生素期间,要注意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如有可疑现象,如皮疹、荨麻疹等,要及时采取措施,或减量或停药,或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抗生素类药物属于处方药,应在医务人员指导下应用。需要强调的是切勿滥用抗生素,因为抗生素只对细菌感染有效,对病毒感染无效。目前将抗生素盲目用于预防和治疗病毒感染的现象相当普遍,应引起广泛注意。

浅谈合理使用抗生素

浅谈合理使用抗生素 发表时间:2016-04-13T17:15:55.397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17期供稿作者:熊彦辉 [导读] 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云南昆明 650000 合理使用抗生素的临床药理概念为安全有效使用抗生素,即在安全的前提下确保有效,这就 是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基本原则。 熊彦辉 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云南昆明 650000 摘要: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抗菌药物不良反应,降低抗生素耐药性 关键词:合理;使用;抗生素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选用抗生素时,往往走入误区,认为药物越贵越好,越新越好,然而不 正确的使用,更加重了耐药细菌的急剧增长。另一方面由于抗生素在临床上应用量大、品种多、更新快、各类药品之间相互关系复杂,联 合用药日趋增多,预防用药日趋广泛。因此临床上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耐药性仍逐年上升势头。在这种社会环境下,合理使用抗 生素显得尤为重要。 1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基本原则 合理使用抗生素的临床药理概念为安全有效使用抗生素,即在安全的前提下确保有效,这就是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基本原则。 2 如何合理使用抗生素 2.1确定病原菌 尽早从患者的感染部位、血液等取样培养分离致病菌,并进行药物敏感试验,有针对性的选择抗生素。 2.2 抗生素的选择 抗生素使用合理与否,关系到治疗的成败。在选择用药时,必须考虑以下几点. 2.2.1首先要掌握抗生素的抗菌谱各种抗生素都有不同的作用特点,因此所选的药物的抗菌谱务必使其与所感染的微生物相适应,否则就无的放矢,既浪费钱财,又延误病情。 2.2.2 抗生素疗效与不良反应的轻重权衡:大多数抗生素都或多或少地有一些与治疗目的无关的副作用或其他不良反应,以一般来说,应尽可能选择对病人有益无害或益多害少的药物,因此在用药时必须严格掌握药物的适应症,防止滥用药物。比如肾功能减退应避免使用 主要经肾排泄的而对肾脏有损害的抗菌药物;肝功能减退应避免使用主要经肝代谢而对肝脏有损害的抗菌药物;对新生儿、儿童、孕妇和 哺乳期妇女等特殊人群应选用安全的抗菌药物。转贴于 233网校论文中 2.2.3 联合用药联合用药可能使原有药物作用增加,称为协同作用;也可能使原有药物作用减弱,称为拮抗作用。提高治疗效应,减弱毒副反应是联合用药的目的,反之,治疗效应降低,毒副反应加大,会对患者产生有害反应。目前,一般将抗生素分为四大类型,第一类为繁殖期杀菌药(Ⅰ),如β-内酰胺类抗生素,第二类为静止期杀菌药(Ⅱ),如氨基甙类、多粘菌素类抗生素等,第三类为快速抑菌药(Ⅲ),如四环素、大环内酯类,第四类为慢速抑菌药(Ⅳ),如磺胺类药物等。联合使用上述抗生素时,可产生协同(Ⅰ+Ⅱ)、拮抗(Ⅰ+Ⅲ)、相加(Ⅲ+Ⅳ)、无关和相加(Ⅰ+Ⅳ)四种效果,为达到联合用药的目的需根据抗菌药物的作用性质进行恰当的配伍。 总的说来在使用抗生素时应严格掌握适应症,凡属可用可不用者尽量不用,而且除考虑抗生素的抗菌作用的针对性外,还必须掌握药 物的不良反应,体内过程与疗效关系。其中发热原因不明者不宜采用抗生素;病毒性感染的疾病不用抗生素;尽量避免抗生素的外用(如 皮肤)。严格控制预防用抗生素的范围在下列情况下可预防治疗:风湿热病人,定期采用青霉素G,以消灭咽部溶血性链球菌,防止风湿 复发;风湿性或先天性心脏病进行手术前后用青霉素G或其它适当的抗生素,以防止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的发生;感染灶切除时,依据 病菌的敏感性而选用适当的抗生素;战伤或复合外伤后,采用青霉素G或四环素族以防止气性坏疽;结肠手术前采用新霉素等作肠道准备;严重烧伤后,在植皮前应用青霉素G消灭创面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

抗生素的分类和使用

抗生素的分类 由细菌、霉菌或其它微生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它活性的一类物质。自1943 年以来,青霉素应用于临床,现抗生素的种类已达几千种。在临床上常用的亦有几百种。其主要是从微生物的培养液中提取的或者用合成、半合成方法制造。其分类有以下几种:(一)(3 -内酰胺类:青霉素类和头抱菌素类的分子结构 中含有3 -内酰胺环。近年来又有较大发展,如硫酶素类(th ienamycins )、单内酰环类(monobactams), 3 - 内酰酶抑制 剂(3 -lactamadeinhibitors)、甲氧青霉素类(methoxypenic iuins)等。 (二)氨基糖甙类:包括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妥布霉素、丁胺卡那霉素、新霉素、核糖霉素、小诺霉素、阿斯霉素等。 (三)四环素类:包括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及强力霉素等。 (四)氯霉素类:包括氯霉素、甲砜霉素等。 (五)大环内脂类:临床常用的有红霉素、白霉素、无 味红霉素、乙酰螺旋霉素、麦迪霉素、交沙霉素等、阿奇霉 素。 (六)作用于G+细菌的其它抗生素,如林可霉素、氯林可霉素、万古霉素、杆菌肽等。 (七)作用于G菌的其它抗生素,如多粘菌素、磷霉素、卷霉素、环丝氨酸、利福平等。

(八)抗真菌抗生素:如灰黄霉素。 (九)抗肿瘤抗生 素:如丝裂霉素、放线菌素D、博莱霉素、阿霉素等。 (十)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抗生素如环孢霉素。 链霉素 是从链霉菌(灰色链丝菌)培养液中提取出来的一种抗生素。链霉素的硫酸盐是白色或微黄色的粉末或结晶,易溶于水,比较稳定,对某些杆菌,特别是结核杆菌,具有显著的抑菌乃至杀菌作用。链霉素主要用于治疗结核病、鼠疫、百日咳、细菌性痢疾和泌尿道感染等。 金霉素 也叫做“氯四环素”,是从金霉菌(金色链丝菌)培养液中提取出的一种抗生素。金霉素的盐酸盐是金黄色的结晶,味苦,能溶于水中。金霉素主要用于治疗对青霉素产生了抗药性的细菌性感染,以及斑疹伤寒、异型肺炎、沙眼、阿米巴痢疾等疾病。 灭瘟素 又叫“稻瘟散”、“布拉叶斯”,是一种从放线菌培养液中提取出来的抗生素,用于防治稻瘟病、稻胡麻斑病、水稻菌核病等。但是,番茄、烟草、茄、桑、豆类等植物对灭瘟素较敏感,不能使用。

常见抗生素记忆口诀

常见抗生素记忆口诀 常见抗生素记忆口诀 1.头孢类抗生素分类: 一拉定唑林氨苄 二呋孟替克丙烯 三肟他啶哌曲松 四代吡肟骑匹马 五代洛林托罗普 内容解释: 一代四种: 头孢拉定、头孢唑林、头孢氨苄、头孢羟氨苄; 二代五种: 头孢呋辛、头孢孟多、头孢替啶、头孢克洛、头孢丙烯; 三代六种: 头孢噻肟、头孢克肟、头孢泊肟、头孢他啶、头孢哌酮、头孢曲松; 四代二种: 头孢吡肟、头孢匹罗; 五代三种: 头孢洛林、头孢托罗、头孢吡普。 2.四环素抗菌谱: 二菌四体一虫灵

内容解释:二菌指细菌和放线菌,四体指立克次体、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一虫指阿米巴原虫。 3.磺胺类抗菌谱: 二菌一体和一虫 外加结核与麻风 内容解释:二菌指细菌和放线菌,一体指衣原体,一虫指疟原虫。 注:磺胺类不良反应预防:碱化尿液多饮水,定期检查尿常规。 4.抗疟药: 控制疟疾用氯喹,根治须加伯氨喹。 进入疟区怎么办,乙胺嘧啶来防范。 伯氨喹啉毒性大,特异体质慎用它。 内容解释:氯喹是控制疟疾症状的首选药物,进行根治治疗,常用氯喹与伯氨喹联合治疗;疟疾可用乙胺嘧啶预防;伯氨喹啉毒性比其它抗疟药大,易发生疲乏、头昏、恶心、呕吐、腹痛、发绀及药热,停药后自行恢复。少数特异质者可发生急性溶血性贫血(因其红细胞缺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立即停药,给予地塞米松或泼尼松可缓解,并静脉滴注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严重者输血。 5.甲硝唑抗菌谱: 甲硝唑药作用灵,原虫滴虫厌氧菌; 肠内肠外阿米巴,效果良好首选它。 内容解释:甲硝唑对原虫、阴道毛滴虫、厌氧菌都有很好的抗菌作用。可抑制阿米巴原虫氧化还原反应,使原虫氮链发生断裂,肠外

浅谈临床如何正确使用抗生素

浅谈临床如何正确使用抗生素 摘要如何合理使用抗生素,防治医院感染成为现代医院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医院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为有效控制感染,而不破坏宿主体内的微生态平衡,防止药物毒副反应及避免耐药菌株的产生,必须要合理使用,严格控制泛用和滥用抗生素。 关键词抗生素;临床;使用建议 据报道2001年,我国药品消费总金额中抗生素约占30%,其中不合理用药达40%。因此,如何合理使用抗生素,防治医院感染成为现代医院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医院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为有效控制感染,而不破坏宿主体内的微生态平衡,防止药物毒副反应及避免耐药菌株的产生,必须要合理使用,严格控制泛用和滥用抗生素。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过程,不仅表现在选择药物品种、用药剂量、用药时间、给药途径、疗程方面,而且用药要与患者的感染状况、及其生理、病理状态相适宜,有效的控制感染,同时又要防止人体内菌群失调,减少药物不良反应与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对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建议如下: 1 确定致病原,增强抗生素使用的针对性 对细菌感染,特别是中、重度感染在应用抗生素前应及时规范地收集相应的临床标本,培养、分离、鉴定致病原并通过药敏试验有针对性用药。住院病人必须在开始抗菌治疗前,先留取相应标本,立即送细菌培养,以尽早明确病原菌和药敏结果;门诊病人可以根据病情需要开展药敏工作。危重患者在未获知病原菌及药敏结果前,可根据患者的发病情况、发病场所、原发病灶、基础疾病等推断最可能的病原菌,并结合当地细菌耐药状况先给予抗菌药物经验治疗,获知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后,对疗效不佳的患者调整给药方案。因此,所有医院均应建立和完善细菌室的工作,以便为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提供科学依据。例如,一患者常规诊断为肺部感染,未做病原学诊断,选用昂贵的头孢类抗生素,效果不明显,而另外一名患者先做痰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对价格低廉的喹诺酮类药物敏感,用药后很快康复。这就提醒临床医师在应用抗生素前须明确致病原。 2 控制抗生素的使用 抗生素的选择及其合理应用是控制和治疗细菌感染的关键。在使用抗生素时应考虑细菌培养和药敏外,还要考虑患者的身体状况、疾病的程度以及目前本地区、本医院细菌的耐药性和流行趋势,严格遵守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原则:即病毒性感染者不用;发热原因不明且无明显的感染指征的不用;尽量避免皮肤,粘膜局部使用抗生素;联合使用必须有严格指征。细菌室定期通报细菌的耐药及流行情况,严格控制抗生素的预防性应用,规范临床抗感染治疗。

抗菌药物在肝功能不全患者中的用法及注意事项

抗菌药物在肝功能不全患者中的用法及注意事项 本文以药品说明书和《药物信息参考》为准。将我院抗菌药物的相关内容进行了总结和摘录。 一、青霉素类 青霉素类药物经肝、肾两途径清除,肝功能减退者药物清除减少,血药浓度升高,同时有肾功能减退的患者血药浓度升高尤为明显,但药物本身的毒性不大。严重肝病患者,尤其肝、肾功能同时减退的患者在使用此类药物时需减量应用。 1、青霉素钠 19%在肝脏内代谢,75%通过肾脏排泄。由于青霉素钠能通过肝、肾两条途径消除,且药物本身毒性不大,因此在肝功能不全时,尽管血药浓度升高,药物清除延迟,但不影响该药物在此类疾病患者中的应用。严重肝病患者,尤其肝、肾功能同时减退的患者在使用时需减量。 本药可使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或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在用药时需监测肝功。 2、阿莫西林 24%-33%在肝内代谢,大部分经肾排泄,另有部分药物可经胆汁排泄。因此肝功能不全不影响此类药物的应用。 本药可使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或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在用药时需监测肝功。 3、苄星青霉素 药物主要经肾随尿液排泄,另有少量经胆汁排泄。肝功能不全不影响此类药物的应用。 4、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 哌拉西林在肝脏内不被代谢。部分药物经肾排泄,另有部分随胆汁排泄(肝功正常者有10%-20%的药物随胆汁排泄),少量药物也可经乳汁排出。

在肝脏受损的患者中,哌拉西林和他唑巴坦的半衰期延长,但没有必要对肝脏受损患者的用药剂量进行调整。 不良反应:肝胆系统异常:少见:谷丙转氨酶水平升高,谷草转氨酶水平升高;罕见:胆红素水平升高,血碱性磷酸酶水平升高,γ-谷氨酰转移酶水平升高,肝炎。因此在用药时需监测肝功。 二、头孢菌素类 头孢菌素类药物经肝、肾两途径清除,肝功能减退者药物清除减少,血药浓度升高,同时有肾功能减退的患者血药浓度升高尤为明显,但药物本身的毒性不大。严重肝病患者,尤其肝、肾功能同时减退的患者在使用时需减量应用。 1、头孢硫脒 在体内几乎不代谢,约90%以原形从尿中排泄。因此肝功能不全不影响此类药物的应用。 本药可使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或血尿素氮升高。在用药时需监测肝功。 2、头孢丙烯 大部分药物以原形经肾排泄。平均血浆半衰期为1.3小时,肝功能损害患者的血浆半衰期可增至2小时左右。肝功能不全患者无需调整剂量。 本药可使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在用药时需监测肝功。 3、头孢曲松 药物在体内不被代谢,主要以原形经肾与肝消除,其中50-60%经肾排泄,40-50%自胆道排泄。肝或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头孢曲松的药代动力学仅有很小的改变,其半衰期仅有轻度增加。肝功能不全的患者,如肾功能正常,则无需减少剂量。 本药偶见一过性血清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或胆红素升高。在用药时需监测肝功。

抗生素分类及特点

抗生素应用原则与方法经验性选药应先作痰涂片检查,可大致确定感染的病原体是使抗生素的选择相对具有针对性。 G+ 球菌或G -杆菌,这样可以 在社会获得性感染中,病原体以肺炎球菌、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军团菌、厌氧 菌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为主,常选用红霉素类、四环素类、青霉素G、氨苄青霉素、复 方新诺明、林可霉素类及第一代头孢菌素类。 医院内感染、老年人、有慢性阻塞性肺疾患、免疫抑制患者感染中,以G一杆菌为主(如肠 杆菌科细菌、绿脓杆菌、不动杆菌)和G+球菌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厌氧菌为主,尚有真 菌、结核和非结核类分支杆菌及少见的巨细胞病毒、卡氏肺孢子虫等。 常用耐酸青霉素类、广谱青霉素类、第一至三代头孢菌素类、亚胺培南、氨曲南、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万古霉素及抗厌氧菌药和抗真菌药。在经验性治疗的同时,应积极开展病原 学检查。 抗菌治疗三天后,若肺炎的临床表现好转,提示选择方案正确,继续按原方案用药。如若临床表现无改善或病情恶化,应调换抗感染药物。 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度高,抗菌谱窄、价廉、低毒副反应的药物。如果无药敏结果作指导,应选用能控制常见G-杆菌、绿脓杆菌和G+球菌的药物。 对有误吸病史或腹腔、盆腔感染者,还应加用抗厌氧菌药物。尽量选用毒副作用少的B -内 酰胺类,剂量要足,给药方法要正确。 联合用药与合理配伍 一般细菌感染用一种抗生素能够控制,无需联合用药,但对病原菌不明的严重感染或患者有基础疾病并发心肺功能不全,免疫功能低下,或混合感染,应采取联合用药,可起到协同作用,增强疗效,减少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联合用药的合理配伍应是繁殖期杀菌剂加静止期杀菌剂,如B -内酰胺类加氨基糖苷类,可 起协同作用;静止期杀菌剂加速效抑菌剂,如氨基糖甙类加大环内酯类,有累加协同作用;青霉素类加头孢菌素类,可连续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产生协同作用。 速效抑菌剂与繁殖期杀菌剂不宜联合应用,如大环内酯类与B -内酰胺类,因为速效抑菌剂 可迅速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而使其不能进入繁殖期,从而导致繁殖期杀菌剂活性减弱,产生拮抗作用。 泰能与哌拉西林合用治疗绿脓杆菌感染可出现拮抗作用,因泰能诱导细菌产生B -内酰胺酶, 使耐酶力低的青霉素灭活。 抗生素的后效应与给药间隔时间 抗生素的后效应(PAE)指高浓度药物与细菌接触后,随着体内代谢,药物浓度逐渐降低,当浓度低于MIC 时抗菌药物仍可持续抑制细菌生长,这种现象称为PAE。 各种抗菌药物对G+球菌都有不同程度的PAE。但对G-杆菌,只有氨基糖苷类与喹诺酮类药物有满意的

浅谈护士应如何合理使用抗生素

浅谈护士应如何合理使用抗生素 抗生素在我国医院用药中占极为重要的地位,临床上使用抗生素具有抗菌谱广、疗效快的特点。正确合理使用抗生素是预防和控制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但是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耐药菌株急剧增多,感染对人类健康威胁也逐渐加剧,三者互为因果,被当今医务界视为抗生素危机。因此,要正确使用抗生素,做到安全、合理、有效。 在医疗工作中,大力提倡指导临床医生正确合理使用抗生素,而就临床护士来说亦是不能忽视的,因为临床护士是抗生素的直接使用操作者,抗生素使用得当能有效的治疗和控制感染又不破坏宿主体内微生态平衡。但往往由于护士掌握医疗原则不够,造成耐药菌株的增加,引起医源性感染。因此,临床护士应充分了解和掌握各种抗生素的药理作用,正确给药方法和配制要求,防止药物毒副作用的发生,遵循合理用药的原则是当今护理界应该高度重视的内容之一。现将笔者在多年临床实践中所总结的一点体会介绍如下。 1 缺乏合理使用抗生素的认识 要加强护理工作中抗生素的合理使用,首先要提高对合理使用抗生素的认识。抗生素合理使用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如果做得不好,是造成护理人员对抗生素合理使用认识缺乏的根源,有些临床护士只知道抗生素在临床上应用可以治疗和控制感染,而不知道抗生素如果应用得不合理,不但不能治疗和控制感染,反而会发生医院感染,造成耐药菌株的增加,给病人精神及经济上造成极大的损失。也是造成护理人员不能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原因之一。应通过学习、讲座、交流提高护理人员合理用药的综合能力。 2 缺乏抗生素合理使用的管理和检查制度 医院对护理工作的管理和检查都是从临床基础护理技术操作、消毒隔离、药品管理、护理表格文书的书写等方面进行管理和检查。忽视了护理方面在合理使用抗生素中的直接作用。 3 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现象 3.1 机械性地执行医嘱偏重技术操作,临床护士在执行医嘱过程中往往只注意技术操作方面的好坏,而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往往不被重视。临床医师在药物使用上,凭经验用药、习惯性用药、用贵重药占相当大的比例;对药物的合理搭配不熟悉;不合理预防用药是抗生素不合理使用的主要原因之一。国外调查预防用抗生素占使用抗生素药物总用量的30%~40%。国内尚缺少详细统计报道。但在实际工作中发现抗生素预防用药高于治疗用药。用药前的细菌检测及药物敏感试验做的不够;护理人员缺乏协助医师用药的意识,对医嘱中出现的不合理用药现象,不能大胆向医师提出自己的合理化建议。护士作为医嘱的执行者,对医嘱有着监督的责任,在执行医嘱时要做到心中有数,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必须使用抗生素,什么样的情况下要谨慎使用抗生素,对所选用的抗生素与病原菌是否相符,对机体损害最小等。通过信息反馈及时与医师沟通,增加医护人员的协作精神,提高医护人员合理用药的综合能力。 3.2 不能确保有效血药浓度及药物效价。 3.2.1 选择合理稀释液绝大多数抗生素都是粉针剂,需要一定的溶媒才能溶解。由于临床用药量大,工作比较繁忙,在配制过程中对抗生素稀释液的选用不严格,通常情况下选用静脉滴注液体(5%或10%葡萄糖溶液)作为常规溶媒是欠妥的。例如:青霉素和氨苄青霉素的最适pH值为6~6.5。偏离这一pH值后其稳定性明显降低,我院使用的5%和10%葡萄糖pH值范围在3.7~ 4.0,0.9%氯化钠pH值为 5.78,后者的pH值比较接近青霉素的最适pH值。葡萄糖有轻微催化青霉素水解的作用。建议以氯化钠溶液作这两种抗生素的常规溶媒,在禁盐情况下,选择低浓度的葡萄糖溶液作溶媒,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进入体内,以缩短萄葡糖和药物作用时间。头孢哌酮钠只能溶于10%葡萄糖溶液中,如果用其它溶液很快就出现乳白色混浊,尤其是冬季严重,通过加温或者加入碳酸氢钠10ml后才溶解澄清,溶解后的抗生素经过加温效价降低。氟罗沙星注射液只能溶于5%葡萄糖溶液中,忌溶于生理盐水或葡萄糖盐水中。 3.2.2 稀释液的用量掌握不准确,稀释液用量过少,药物不能充分溶解或附着在药瓶内,就抽吸药物,有时药物没有完全抽吸干净,这样就会因药量不足而达不到有效血药浓度。

抗生素分类及正确使用教学内容

抗生素分类及正确使 用

抗生素级别及正确使用 抗生素指由细菌、霉菌或其它微生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它活性的一类物质。自1940年以来,青霉素应用于临床,现抗生素的种类已达几千种。在临床上常用的亦有几百种。其主要是从微生物的培养液中提取的或者用合成、半合成方法制造。 一、抗生素级别分类一线抗菌药物(非限制使用) 青霉素类青霉素G、苄星青霉素、普鲁卡因青霉素、青霉素V钾、氨苄西林、阿莫西林、苯唑西林、氯唑西林、羧苄西林、哌拉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氨苄西林/舒巴坦 头孢菌素头孢氨苄、头孢唑啉、头孢拉定、头孢羟氨苄、头孢呋辛、头孢克罗、头孢丙烯 氨基糖苷类庆大霉素、阿米卡星、链霉素、妥布霉素 氯霉素类氯霉素 大环内酯类红霉素、琥乙红霉素、乙酰螺旋霉素、螺旋霉素、交沙霉素、麦迪霉素、白霉素 四环素强力霉素(多西环素) 氟喹诺酮诺氟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 呋喃类呋喃妥因、呋喃唑酮 磺胺类 SD、SMZ/TMP、柳氮磺胺吡啶、磺胺脒 其他类甲硝唑、林可霉素、克林霉素、磷霉素、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 抗真菌药制霉菌素、酮康唑

抗病毒药利巴韦林、阿昔洛韦 中草药制剂大蒜注射液、黄连素、板蓝根、双黄连、抗病毒口服液、香莲片、三金片、鱼腥草注射液 第二线药物(限制使用):抗菌谱较广、疗效好,但不良反应较明显或价格较贵的药物,或近年来耐药发展较为迅速的品种,属控制使用。 分类二线抗菌药物(限制使用) 青霉素类美洛西林、阿洛西林、氟氯西林、阿莫西林+双氯西林、氨苄西林+氯唑西林、替卡西林/克拉维酸 头孢菌素头孢硫咪、头孢替安、头孢噻肟、头孢哌酮、头孢曲松、头孢地嗪、头孢唑肟、头孢甲肟、头孢米诺、头孢匹胺、头孢克肟、头孢布烯、头孢地尼、头孢特仑酯、头孢泊肟酯、头孢他美酯、头孢托仑酯 其它β内酰胺头孢西丁、头孢美唑、头孢替安、氨曲南、拉氧头孢、氟氧头孢 氨基糖苷类奈替米星、依替米星、异帕米星、大观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氯霉素类甲砜霉素 大环内酯类乙酰吉他霉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罗红霉素、地红霉素 四环素四环素、美满霉素 氟喹诺酮依诺沙星、洛美沙星、培氟沙星、氟罗沙星、司帕沙星、莫西沙星、加替沙星、托苏沙星、芦氟沙星、那氟沙星、帕珠沙星 糖肽类去甲万古霉素 其他类替硝唑、多粘菌素B、对氨基水杨酸钠、利福喷丁、利福布丁

儿童使用抗生素的注意事项

抗生素是临床上常用药物,使用范围广,使用频率也较高.但随着抗生素地大量应用,滥用现象也不断发生.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滥用抗生素最为严重地国家之一.为使滥用现象得到根本遏制,大家需要了解以下几个问题. .什么是炎症?抗生素,中国人习惯叫“消炎药”,作为家庭地最常备药,人们只要有点儿头疼脑热,都会习惯性地吃上几片.事实上,抗生素是具有杀灭或抑制细菌生长地药物.而医学意义上地炎症是指各种因素导致机体地一种防护性反应,表现为红肿热痛.消炎药是针对炎症地,比如常用地消炎痛、芬必得、扶他林、消炎镇痛药等.所以抗生素不是消炎药,只有在有细菌感染时才能使用抗生素.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常用地抗生素有哪些?青霉素类:青霉素、阿莫西林(阿莫仙);头孢菌素类(先锋霉素):头孢呋辛酯(伏乐新)、头孢克洛(希刻劳);大环内酯类:红霉素、阿奇霉素(希舒美)、克拉霉素;喹诺酮类(沙星类):左氧氟沙星(利复星)、莫西沙星(拜复乐);氨基糖苷类:庆大霉素、链霉素、阿米卡星.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感冒了需要用抗生素吗?大多数感冒都是病毒引起地,病毒性感冒、流感、麻疹风疹,腮腺炎等都属于病毒感染,不需要使用抗生素.病毒性感冒有自愈性,并没有什么有效地药物,只是对症治疗:多喝水、注意休息、服用缓解症状地感冒药物.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是不是输液抗炎比口服效果好?多数老百姓认为输液比口服好.输液确实起效快,但副作用多且风险大.《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显示,在所有地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中静脉输液药物引起地不良反应占,在严重不良反应中,静脉输液药物占到了.可以说,输液是最不安全地给药方式.一旦有不良反应,输液带来地后果比口服和皮下注射更严重,因为口服药如果有不良反应可以洗胃,皮下注射地药物吸收需要一定地时间,这样都能给急救赢得一定地时间.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常输液还会降低免疫力.输液地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循环,没有经过胃肠,省略了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环节,如果人们不管大病小病首选输液,长此以往,必然降低人体自身免疫力.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抗生素种类越多,效果越好吗?不是,只有在严重感染,多部位感染和混合感染时,才考虑联合两种以上地抗生素.一般情况下,能用一种时,不用两种.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抗生素应该用多长时间?许多人患病后,病情较重时尚能按时按量服药,一旦病情缓解,服药便随心所欲.要知道抗菌药物地药效依赖于有效地血药浓度,如达不到有效地血药浓度,不但不能彻底杀灭细菌,反而会使细菌产生耐药性;对于确属细菌感染地病,要根据引起疾病地不同菌种选择相应地药物;如果使用某种抗生素地疗效暂时不好,首先应当考虑用药疗程是否足够.即便见了效,也应该在医生地指导下服够必需地周期,不要频繁更换药品.因为用药起效需要一个过程,频繁换药,反而造成耐药,菌群失调.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价格贵地抗生素一定比便宜地好吗?每种抗生素都有自身地特性,优势劣势各不相同,因病、因人、因致病菌选择,坚持个体化,以价格判断药物好坏没有道理.药品并不是“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地普通商品,只要用之得当,几分钱地药物也可能达到药到病除地疗效.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有时候,老药比新药“物美价廉”:药效稳定,价格便宜,不良反应明确;对于军团菌和支原体感染地肺炎,红霉素具有相当好地疗效,而价格非常高地碳青霉烯类地抗生素和第三代头孢菌素对付这些病就不如红霉素.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儿童使用抗生素地注意事项有哪些?儿童输液占到整个输液,但儿童上呼吸道感染,感冒和婴幼儿腹泻多是病毒引起,用抗菌药物没有作用.如果一定要用,坚持以下几点.注意剂量.按照病情和体重计算剂量;按照说明书用药小时一次,小时次或者小时次.不要随意更改,加减药物.否则会导致毒副作用,影响治疗效果.不能随便联合用药.两种或两种以上一起

抗生素商品名

临床常用抗生素分类及化学名、商品名 β-内酰胺类(β-lactams)抗生素: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非典型类。 (一)青霉素类 1.阿莫西林(Amoxicillin):即羟氨苄青霉素,商品名:“阿莫仙”、“阿莫灵”、“弗莱莫星”。 2.哌拉西林(Piperacillin):氧哌嗪青霉素。 3.替卡西林(Ticarcillin):羧噻吩青霉素钠,是羧苄青霉素的替代药。 4.阿洛西林(Azlocillin):苯咪唑类广谱半合成青霉素新品,商品名:“阿乐欣”。 5.美洛西林(Mezlocillin):商品名:“天林”。 6.β-内酰胺酶抑制剂:克拉维酸(Clavulanic acid)——棒酸;舒巴坦(Sulbactam)——青霉烷砜;三唑巴坦(Tazobactam)——他唑巴坦。 7.奥格门汀(Augmentin):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商品名:“安灭菌”、“力百汀”、“安奇”。 8.泰门汀(Timentin):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商品名:“特美汀”。 9.优立新(Unasyn):氨苄西林/舒巴坦。 10.克菌(Copliscan):阿莫西林/双氯西林,同类产品:新灭菌(Biflocin)。 11.他唑西林(Tazocillin):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商品名:“特治星”、“海他欣”。 (二)头孢菌素类 一代头孢 1.头孢唑啉(Cefazolin):先锋Ⅴ。 2.头孢拉定(Cephradine):先锋Ⅵ,商品名:“泛捷复”(Velosef)。 3.头孢噻吩(Cefinase): 二代头孢 1.头孢呋辛(Cefuroxime):又名头孢呋肟,商品名:“西力欣”(Zinacef)、“力复乐”。 2.头孢克罗(Cefaclor):商品名:“希刻劳”(Ceclor)、“可福乐”(Keflor),为口服药。 3.头孢替安(Cefotiam):商品名:“泛可博林”。 4.头孢丙烯(Cefprozil):商品名:“施复捷”(Cefzil)。 三代头孢 1.头孢噻肟(Cefotaxime):商品名:“头孢氨噻肟钠”、“泰可欣”(Taxime)、“凯福隆”(Clafolan) 2.头孢曲松(Ceferiaxone):又名头孢三嗪,商品名:“罗氏芬”(Rocephin)。

抗生素分类和使用注意事项

抗生素分类和使用注意事项 抗生素一般是指由细菌、霉菌或其它微生物在繁殖过程中产生的,能够杀灭或抑制其它微生物的一类物质及其衍生物,用于治疗敏感微生物(常为细菌或真菌)所致的感染。目前应用于临床的抗生素主要有以下几类: 1、青霉素类:为最早用于临床的抗生素,疗效高,毒性低。主要作用是使易感细菌的细胞壁发育失常,致其死亡。人、哺乳动物的细胞无细胞壁,因此有效抗菌浓度的青霉素对人、哺乳动物机体细胞几呼无影响,因而对人体副作用较少。临床常用的青霉素类药有:青霉素G、氨苄青霉素、羟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阿莫仙)、苯唑青霉素等。 2、头孢菌素类:本类抗生素自60年代应用于临床以来,发展迅速,应用日益广泛。习惯上依据时间及对细菌的作用,分为一、二、三代。常用的有:头孢氨苄(先锋霉素Ⅳ)、头孢唑啉(先锋霉素Ⅴ)、头孢拉定(先锋霉素Ⅵ)、头孢呋辛(西力欣)、头孢曲松(罗氏芬)、头孢噻肟(凯福隆)、头孢哌酮(先锋必)等。 3、氨基糖苷类:本类抗生素性质稳定,抗菌普广,在有氧情况下,对敏感细菌起杀灭作用。其治疗指数(治疗剂量/中毒剂量)较其它抗生素为低,不良反应最常见的是耳毒性。常用的有:链霉素、庆大霉素、霉卡那素、丁胺卡那霉素等。

4、大环内酯类:本类抗生素均含有一个12—16碳的大内酯环,为抑菌剂,仅适用于轻中度感染,但是为目前最安全的抗生素之一。红霉素为本类的代表,临床应用广泛,对青霉素过敏者常以本品治疗。近年来研制开发了许多新品种,临床效果显著,如阿奇霉素(泰力特、希舒美)、克拉霉素、罗它霉素、地红霉素等。常用的还有麦迪霉素、螺旋霉素、交沙霉素等。 5、四环素类:包括四环素、土霉素、强力霉素等。本类抗生素可沉积于发育中的骨骼和牙齿中,反复使用可导致骨发育不良,牙齿黄染,牙釉质发育不良,自妊娠中期至3岁,危险性最大,并可持续至7岁甚至更久,故孕妇、哺乳期妇女及8岁以下小儿禁用。 6、氯霉素类:本类抗生素特点是脂溶性高,易进入脑脊液和脑组织,并对很多病原体有效,但可诱发再生障碍性贫血,应用受到一定限制。包括氯霉素、琥珀氯霉素等。 7、林可酰胺类:包括林可霉素、克林霉素等。 临床上还有一些广泛应用的合成抗菌药物,主要有磺胺类(磺胺嘧啶、复方新诺明等)、喹诺酮类(氟哌酸、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等)及其它合成抗菌药物(痢特灵、甲硝唑、黄连素等)。 在临床使用的药品中,抗生素的使用率是最高的,如不加以注意,由此带来的不良反应也会增多,对机体造成损害。在使用抗生素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抗生素的分类和使用

抗生素得分类 由细菌、霉菌或其它微生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得具有抗病原体或其它活性得一类物质.自1943年以来,青霉素应用于临床,现抗生素得种类已达几千种。在临床上常用得亦有几百种。其主要就是从微生物得培养液中提取得或者用合成、半合成方法制造。其分类有以下几种: (一)β-内酰胺类:青霉素类与头孢菌素类得分子结构中含有β—内酰胺环。近年来又有较大发展,如硫酶素类(t hienamycins)、单内酰环类(monobactams),β-内酰酶抑制剂(β-lactamadeinhibitors)、甲氧青霉素类(m ethoxypeniciuins)等。 (二)氨基糖甙类:包括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妥布霉素、丁胺卡那霉素、新霉素、核糖霉素、小诺霉素、阿斯霉素等。 (三)四环素类:包括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及强力霉素等。 (四)氯霉素类:包括氯霉素、甲砜霉素等。 (五)大环内脂类:临床常用得有红霉素、白霉素、无味红霉素、乙酰螺旋霉素、麦迪霉素、交沙霉素等、阿奇霉素。 (六)作用于G+细菌得其它抗生素,如林可霉素、氯林可霉素、万古霉素、杆菌肽等。

(七)作用于G菌得其它抗生素,如多粘菌素、磷霉素、卷霉素、环丝氨酸、利福平等。 (八)抗真菌抗生素:如灰黄霉素。 (九)抗肿瘤抗生素:如丝裂霉素、放线菌素D、博莱霉素、阿霉素等. (十)具有免疫抑制作用得抗生素如环孢霉素. 链霉素 就是从链霉菌(灰色链丝菌)培养液中提取出来得一种抗生素。链霉素得硫酸盐就是白色或微黄色得粉末或结晶,易溶于水,比较稳定,对某些杆菌,特别就是结核杆菌,具有显著得抑菌乃至杀菌作用。链霉素主要用于治疗结核病、鼠疫、百日咳、细菌性痢疾与泌尿道感染等. 金霉素 也叫做“氯四环素",就是从金霉菌(金色链丝菌)培养液中提取出得一种抗生素。金霉素得盐酸盐就是金黄色得结晶,味苦,能溶于水中。金霉素主要用于治疗对青霉素产生了抗药性得细菌性感染,以及斑疹伤寒、异型肺炎、沙眼、阿米巴痢疾等疾病。 灭瘟素 又叫“稻瘟散"、“布拉叶斯",就是一种从放线菌培养液中提取出来得抗生素,用于防治稻瘟病、稻胡麻斑病、水稻

抗生素的使用注意事项修订稿

抗生素的使用注意事项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使用抗生素的注意事项 一、相关概念: 抗菌药:指对细菌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的药物,包括抗生素和人工合成药物。 抗生素:由各种微生物产生的,能杀灭或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物质。抗生素分为天然抗生素和半合成抗生素,前者由微生物产生,后者是对天然抗生 素进行结构改造获得的半合成产品。 抑菌药:是指紧具有抑制细菌生长繁殖而无杀灭细菌作用是抗菌药物。如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率、磺胺类等。 杀菌药:是指具有杀灭细菌作用的抗菌药物,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氨基糖甙类等。 二、合理选用抗菌药需综合考虑“病原体—药物—人体”三个关键因素。 1、独特的抗菌特点:抗菌谱 2、在感染部位药物浓度及维持时间:(骨、脑脊液、前列腺)。 3、对患者安全,特别对小儿、老人、孕妇、授乳妇、肝肾功能不全者,临床上 对以上人群常选用B-内酰胺类抗生素较安全。 三、使用抗菌药的基本原则 1.掌握适应症,有严格的用药指征。抗生素对各种病毒性感染和非细菌性发热并无多大疗效,对麻疹、腮腺炎、伤风、流感等患者给予抗生素治疗更有害无益。90%以上的咽喉炎、上呼吸道感染者是由病毒引起,除能确定为细菌感染者之外,一般不宜使用抗生素。 2.掌握药物的不良反应,用药前做药敏试验,提倡细菌检测,针对所感染细菌对症下药。 3.严格按量、按疗程用药,随意中断、频繁更换等不规律用药都对患者不利。老年人、儿童以及肝、肾功能不良者,应酌情减量并缩短用药时间。 4.联合用药的指征是:病情危重(如败血症)或多种细菌混合感染,一般以两种为宜。 5.不宜过早使用抗生素进行“试验治疗”。因其盲目性大,不对症用药更有害无益。发热原因不明者不宜用抗生素,因为抗生素会使致病菌无法检测,导致临床表现不典型,影响确诊,延误治疗(危重患者及高度怀疑细菌感染者除外)。 6.不要随意把抗生素作为预防感染用药使用。 7.非严重细菌感染引起的皮肤、黏膜疾病,尽量避免局部外用抗生素,以免发生过敏反应。 四、联合用药:目前,一般将抗菌素作用性质分为四大类。 第一类为繁殖期杀菌药,如;青霉素类、B-内酰胺类抗生素;第二为静止期杀菌药,如氨基糖甙类、多黏菌素类抗生素等,它们对繁殖期,静止期细菌均有杀菌作用;第三类为快速抑菌剂如: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第四类慢速抑菌药如:磺胺类药物等。 临床应用:(1+2)类药物联合使用可获协同作用。(1+3)类药物联合使用呈现拮抗作用。(1+4)类药物联合使用可出现无关或相加作用。(2+3)类药物联合使用可获相加或协同作用。(3+4)类药物联合使用可获相加作用。 五、常用抗菌药

抗生素的使用注意事项

使用抗生素的注意事项 一、相关概念: 抗菌药:指对细菌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的药物,包括抗生素和人工合成药物。 抗生素:由各种微生物产生的,能杀灭或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物质。抗生素分为天然抗生素和半合成抗生素,前者由微生物产生,后者是对天然抗生素进行结构改造获得的半合 成产品。 抑菌药:是指紧具有抑制细菌生长繁殖而无杀灭细菌作用是抗菌药物。如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率、磺胺类等。 杀菌药:是指具有杀灭细菌作用的抗菌药物,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氨基糖甙类等。 二、合理选用抗菌药需综合考虑“病原体—药物—人体”三个关键因素。 1、独特的抗菌特点:抗菌谱 2、在感染部位药物浓度及维持时间:(骨、脑脊液、前列腺)。 3、对患者安全,特别对小儿、老人、孕妇、授乳妇、肝肾功能不全者,临床上对以上人群 常选用B-内酰胺类抗生素较安全。 三、使用抗菌药的基本原则 1.掌握适应症,有严格的用药指征。抗生素对各种病毒性感染和非细菌性发热并无多大疗效,对麻疹、腮腺炎、伤风、流感等患者给予抗生素治疗更有害无益。90%以上的咽喉炎、上呼吸道感染者是由病毒引起,除能确定为细菌感染者之外,一般不宜使用抗生素。 2.掌握药物的不良反应,用药前做药敏试验,提倡细菌检测,针对所感染细菌对症下药。 3.严格按量、按疗程用药,随意中断、频繁更换等不规律用药都对患者不利。老年人、儿童以及肝、肾功能不良者,应酌情减量并缩短用药时间。 4.联合用药的指征是:病情危重(如败血症)或多种细菌混合感染,一般以两种为宜。 5.不宜过早使用抗生素进行“试验治疗”。因其盲目性大,不对症用药更有害无益。发热原因不明者不宜用抗生素,因为抗生素会使致病菌无法检测,导致临床表现不典型,影响确诊,延误治疗(危重患者及高度怀疑细菌感染者除外)。 6.不要随意把抗生素作为预防感染用药使用。 7.非严重细菌感染引起的皮肤、黏膜疾病,尽量避免局部外用抗生素,以免发生过敏反应。?? 四、联合用药:目前,一般将抗菌素作用性质分为四大类。 第一类为繁殖期杀菌药,如;青霉素类、B-内酰胺类抗生素;第二为静止期杀菌药,如氨基糖甙类、多黏菌素类抗生素等,它们对繁殖期,静止期细菌均有杀菌作用;第三类为快速抑菌剂如: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第四类慢速抑菌药如:磺胺类药物等。 临床应用:(1+2)类药物联合使用可获协同作用。(1+3)类药物联合使用呈现拮抗作用。(1+4)类药物联合使用可出现无关或相加作用。(2+3)类药物联合使用可获相加或协同作用。(3+4)类药物联合使用可获相加作用。 五、常用抗菌药 青霉素抗菌谱窄。主要用于不产生酶的革兰氏阳性菌包括葡萄球菌、链球菌、芽孢杆菌等所致感染。如:肺炎、心内膜炎、白喉、破伤风等。 主要用于预防感染:预防引起风湿热复发的溶血性链球咽喉部感染及心脏瓣膜手术所致的感染性心内膜炎 头孢菌素具有类似青霉素的优良药理特点,亦属繁殖期杀菌剂,可用于严重感染和免疫缺陷者感染,与静止期杀菌剂联合常获协同作用。组织分布好,部分品种可透过血脑屏障,适用于各系统器官感染,毒性低,一般能安全用于小人、孕妇、老人。 大多数头孢菌素对B-内酰胺酶比青霉素类稳定,耐酸,过敏反应率低,过敏性休克较少;

浅谈社区医院对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浅谈社区医院对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关键词】社区医院;抗生素;合理使用 自1940年青霉素问世以来,抗生素在人类医治由细菌等微生物所致的疾病治疗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医生合理用药观念及患者缺乏医学知识还有中国现有的医疗体制,造成滥用抗生素的现象。社区医院作为基层医疗机构应该逐步提高医护人员的合理用药观念,加强对社区群众的用药指导,达到合理用药的目的。 社区卫生服务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卫生服务模式,能在短距离内为辖区居民提供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与保健等,其方便、快捷、综合、价廉的服务为广大居民所接受。在社区卫生服务中,我们发现居民所患感染性疾病较普遍,使用抗生素相对较频繁,但由于社区医疗受“以药养医”的机制和医务人员专业素质的影响,再加上居民对抗生素使用知识的缺乏,抗生素滥用的问题日益突出,不仅影响治疗效果,而且增加了二次感染的几率。2011年4月7日是“世界卫生日”。今年的主题是“抵御耐药性:今天不采取行动,明天就无药可用”。我国已成为抗生素的使用大国,根据不完全统计,使用量和销售量列在前15位的药品中,有10种是抗菌药物,同时中国每年又有约8万人死于抗生素的滥用。社区医院当前也存在着滥用抗生素的现象,值得我们警惕。 1 充分了解滥用抗生素的危害 抗生素的大量应用,特别是大范围的滥用,引起耐药菌的产生是当前面临的一个问题。原来几十万单位青霉素就能治好病,现在要用到几百万单位,甚至上千万单位/次,才能获得满意疗效。新的抗菌药物的不断涌现,一代比一代广谱、但感染性疾病却越来越难以控制。由于致病菌不断发生变异,形成新的菌株,最近的“超级细菌”的出现就是最好的证明。抗生素的滥用也易引起菌群失调,导致二重感染。在敏感病菌被抑制的同时对人体有益的双歧杆菌等的繁殖也受到抑制,导致人体的抵抗力下降,增加了控制感染的难度[1]。滥用抗生素引发的不良反应也不容忽视,我国的药物不良反应中三分之一是由抗生素引起的。有些抗生素易引起过敏反应,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减少,耳鸣、永久性耳聋,还有些可引起肝脏、肾脏损害等。 2 社区医院产生抗生素滥用的原因 2.1 社区医院规模普遍较小社区医院规模普遍偏小和诊断设备比较简陋,化验的项目有限,有时在无相关实验数据,如药敏试验可参考的条件下,出现抗生素滥用的几率增加。 2.2 人群特殊社区医院面向的人群,多半为老人、儿童、妇女等特殊人群,他们对合理用药的知识了解有限,普遍希望医生用好药猛药或预防性用药,能早点控制病情缩短病程。

抗生素的分类及应用

1 抗生素的分类及特点 临床常用的抗生素包括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多肽类、喹诺酮类、磺胺类、抗结核药、抗真菌药及其他抗生素。 1、1 β-内酰胺类此类属于繁殖期杀菌药。其特点是:血药浓度高、抗菌谱广和毒性低。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新型β-内酰胺类及β-内酰胺类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组成的复合制剂。 1、1、1 青霉素类包括不耐酸青霉素类(青霉素G、普鲁卡因青霉素G、青霉素V钾片)、耐酸青霉素类(苯唑青霉素、氯唑青霉素、双氯青霉素、及氟氯青霉素)、广谱不抗假单胞菌类(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广谱抗假单胞菌类(氨苄西林、呋喃苄西林、替卡西林、阿洛西林、美洛西林)及抗G-杆菌类(美西林、替莫西林)等。 1、1、1、1 青霉素G临床上主要用于肺炎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及厌氧菌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流感杆菌多数对其耐药。普鲁卡因青霉素G半衰期教青霉素长。青霉素V钾片耐酸,可口服,使用方便。 1、1、1、2 双氯青霉素对产酸耐青霉素G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抗菌活性最强,对其他G+球菌较青霉素G差,对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无效。 1、1、1、3 阿莫西林抗菌谱与氨苄青霉素相似,肺炎球菌、溶血链球菌、肠球菌及流感杆菌对本药敏感。、,抗菌作用优于氨苄青霉素,但对假单胞菌无效。 1、1、1、4 广谱抗假单胞菌类对G+球菌的抗菌作用与青霉素G相似,对G-球菌(如大肠杆菌、变形杆菌、流感杆菌等)及假单胞菌有很强的抗菌作用,尤其哌拉西林、阿洛西林、美洛西林抗菌活性最强。 1、1、1、5 抗G-杆菌只用于抗G-杆菌,对G+球菌及假单胞菌无效,如美西林、替莫西林 1、1、2 头孢菌素类此类属广谱抗菌类药物,分四代。第一、二代对绿脓杆菌无效,第三代部分品种及第四代对绿脓杆菌有效,该类药物对支原体及军团菌无效。 1、1、 2、1 第一代头孢菌素包括头孢唑林、头孢拉定。对产酸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G+球菌抗菌活性较第二、三代为强,对G-杆菌的作用远不如第二、三代,仅对少数肠道杆菌有作用。对β-内酰胺类稳定性差,对肾有一定毒性。对绿脓杆菌、变形杆菌、不动杆菌等无效。其中头孢唑林、头孢拉定常用。 1、1、 2、2 第二代头孢菌素包括头孢呋辛、头孢克罗、头孢孟多、头孢替安、头孢美唑、头孢西丁等。对G+球菌包括产酸金黄色葡萄球菌抗菌活性与第一代相似或略弱,对G-杆菌较第一代强,但不如第三代,对流感杆菌有很强的抗菌活性,尤其是头孢呋辛和头孢孟多,对绿脓杆菌、沙雷菌、阴沟杆菌、不动杆菌无效。除头孢孟多外,对β-内酰胺酶稳定。1、1、2、3 第三代头孢菌素包括头孢他啶、头孢三嗪、头孢哌酮、头孢克肟、头孢地嗪、头孢甲肟等、对产酸金黄色葡萄球菌有一定活性,但较第一、第二代弱,对G-杆菌包括沙雷菌、绿脓杆菌有强大的抗菌活性,其中头孢他啶抗菌谱更广,抗绿脓杆菌活性最强,其次为头孢哌酮。头孢地嗪对绿脓杆菌、不动杆菌、类肠球菌无效,除头孢哌酮外,对β-内酰胺酶稳定,肾毒性少见。 1、1、 2、4 第四代头孢菌素包括头孢匹罗、头孢吡肟、头孢唑喃等。抗菌作用快,抗菌活力较第三代强,对G+球菌包括产酸金黄色葡萄球菌有相当活性。对G-杆菌包括绿脓杆菌与第三代相似。对耐药的菌株的活性超过第三代。头孢匹罗对包括绿脓杆菌、沙雷菌、阴沟杆菌在内的G-杆菌的作用优于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对G+球菌的作用明显增强,除了黄 1、1、3新型β-内酰胺类包括碳青酶烯类(亚胺培南、帕尼培南、美罗培南)和单环β-内酰胺类(氨曲南、卡芦莫南)。泰能(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抗菌谱极广,对G-杆菌、G+球菌及厌氧菌,包括对其他抗生素耐药的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粪链球菌、脆弱拟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