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惯性传感器

微惯性传感器
微惯性传感器

微惯性传感器

微惯性传感器(Micro inertia sensor)包括微加速度计(Microaccelerometer)和微陀螺仪(Microgyroscope),它们是微机电系统(MEMS)的一类。微加速度计的功能是测量载体的加速度,微陀螺仪的功能是测量载体的角速度。

MEMS简介

Mems英文micro electro mechanical systems的缩写,即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 是建立在微米/纳米技术(micro/nanotechnology)基础上的21世纪前沿技术,使之对微米/纳米材料进行设计、加工、制造和控制的技术。它可将机械构件、光学系统、驱动部件、电控系统、数字处理系统集成为一个整体单元的微型系统。这种微电子机械系统不但能够采集、处理与发送信息或指令,还能够按照所获取的信息自主地或根据外部指令采取行动。它用微电子技术和微加工技术(包括硅体微加工、硅表面微加工、LIGA和晶片键合等技术)相结合的制造工艺,制造出各种性能优异、价格低廉、微型化的传感器、执行器、驱动器和微系统。

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多学科交叉的技术,该技术将对未来人类生活产生革命性的影响,它涉及机械、电子、化学、物理、光学、生物、材料等学科。

MEMS是随着半导体集成电路微细加工技术和超精密机械加工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MEMS的特点是:

1)微型化:MEMS器件体积小、重量轻、耗能低、惯性小、谐振频率高、响应时间短。

2)以硅为主要材料,机械电器性能优良:硅的强度、硬度和杨氏模量与铁相当,密度类似铝,热传导率接近钼和钨。

3)批量生产:用硅微加工工艺在一片硅片上可同时制造成百上千个微型机电装置或完整的MEMS。批量生产可大大降低生产成本。

4)集成化:可以把不同功能、不同敏感方向或致动方向的多个传感器或执行器集成于一体,或形成微传感器阵列、微执行器阵列,甚至把多种功能的器件集成在一起,形成复杂的微系统。微传感器、微执行器和微电子器件的集成可制造出可靠性、稳定性很高的MEMS。

5)多学科交叉:MEMS涉及电子、机械、材料、制造、信息与自动控制、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多种学科,并集约了当今科学技术发展的许多尖端成果。

MEMS发展的目标在于,通过微型化、集成化来探索新原理、新功能的元件和系统,开辟一个新技术领域和产业。MEMS可以完成大尺寸机电系统所不能完成的任务,也可嵌入大尺寸系统中,把自动化、智能化和可靠性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21世纪MEMS将

逐步从实验室走向实用化,对工农业、信息、环境、生物工程、医疗、空间技术、国防和科学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微加速度计原理和结构 微加速度计最典型的原理是:以一个质量块作为敏感部件,当载体有某一方向的加速度时,质量快向一个方向偏移,然后通过电极测量这个位移量(或产生偏移的惯性力)换算为加速度,如下图所示。

ma ,ma

F 2222==++====外系统动态特性如下:

F Kx dt dx D dt x d m dt

dx v dt dv dt x d a 按位移量(或产生偏移的惯性力)的测量方法分类有:

1. 压阻式加速度计:通过在质量块的支撑(suspension )上嵌有压敏电阻来感应质量块偏移对支撑产生的应力进而获得加速度的信息。压阻式的主要问题是灵敏度较低,而且温度

稳定性不好,一般需要大的质量快和温度补偿。

)

()

(6///R F a E S h

x L F R R L L R R G G E

L L x ?→→→-=?=??==?=εεε

δεε面悬臂梁,

对一端固定的矩形等截:

系数力敏电阻的压力灵敏度:

悬臂梁应变系数 2. 电容式:质量快的位移导致其本和另一极板之间的电容发生变化,或者是质量快上有梳状电极,位移导致感应电极之间的电容量变化。通过测量电容量的变化获得质量快位移的变化进而知道加速度。电容式的优点是灵敏度高,噪声小,温度稳定性好,缺点是易受电磁干扰,需要特别封装。

梳状电极电容式微加速度计

立体硅工艺电容式微加速度传感器结构

3. 隧道电流式:通过在活动部件上添加一个隧穿针尖和另一个电极之间通有隧穿电流。当载体具有加速度时,活动部件的位移会导致隧道电流的剧烈变化(典型的是位移变化一个埃——10^-10米,隧道电流变化一倍),通过测量隧道电流可以获得很高的加速度的感应灵敏度,而且由于质量快可以做的很小,因此器件的体积很小,缺点是低频噪声很大,供电电压较高(上百伏)。

4. 谐振式:通过质量块受到的惯性力来改变另一根梁的轴向应力进而改变梁的共振频率。通过共振频率的测量就可以获得加速度的信息。

5. 热传感式:质量块的位移改变质量块和散热之间的间距进而改变质量快的温度,通过测量温度的变化来感知加速度。

MEMS 陀螺仪(gyroscope)的工作原理

传统的陀螺仪主要是利用角动量守恒原理,因此它主要是一个不停转动的物体,它的转轴指向不随承载它的支架的旋转而变化。但是MEMS 陀螺仪(gyroscope)的工作原理不是这样的,因为要用微机械技术在硅片衬底上加工出一个可转动的结构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MEMS 陀螺仪利用科里奥利力——旋转物体在有径向运动时所受到的切向力。下面是导出科里奥利力的方法。有力学知识的读者应该不难理解。在空间设立动态坐标系。用以下

方程计算加速度可以得到三项,分别来自径向加速、科里奥利加速度和向心加速度。

如果物体在圆盘上没有径向运动,科里奥利力就不会产生。因此,在MEMS 陀螺仪的设计上,这个物体被驱动,不停地来回做径向运动或者震荡,与此对应的科里奥利力就是不停地在横向来回变化,并有可能使物体在横向作微小震荡,相位正好与驱动力差90 度。MEMS 陀螺仪通常有两个方向的可移动电容板。径向的电容板加震荡电压迫使物体作径向运动(有点象加速度计中的自测试模式),横向的电容板测量由于横向科里奥利运动带来的

电容变化(就象加速度计测量加速度)。因为科里奥利力正比于角速度,所以由电容的变化

可以计算出角速度。

主要形式有框架驱动式(内、外框架两种)梳状驱动式、电磁驱动式等。下图为经典的音叉式陀螺仪模型:

音叉式陀螺仪

为了隔离激励振动和感应振动,陀螺仪往往需要Gimbal来实现,这使得陀螺仪的加工变得较为复杂。而且由于陀螺仪的敏感元件是在运动的(微加速度计除了谐振式以外敏感元件是静止的),所以对振动的元件的品质因子就有要求。从原理上在激励一定的情况下,如果激励频率和感应方向的共振频率一致的话,则陀螺仪对角速度的感应灵敏度与感应方向振动的品质因子Q成正比。然而振动元件的品质因子往往是随着环境气压的升高而降低,所以陀螺仪最好在真空环境下工作,但是这对封装技术又提出了挑战。事实上现有的封装技术很难保持很好的真空度。1991年Charles Stark Draper Laboratory 首次实现了可批量制备的硅基的微陀螺仪,如下图:

框架式微机械陀螺

还有一类新型的微陀螺仪是环形陀螺仪,它也是基于振动元件受Coriolis力作用导致振动模式的变化来感应载体角速度。

环形微陀螺仪

国内外MEMS惯性传感器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低精度MEMS惯性传感器作为消费电子类产品主要用在手机、游戏机、音乐播放器、无线鼠标、数码相机、PD、硬盘保护器、智能玩具、计步器、防盗系统、GPS导航等便携式。由于具有加速度测量、倾斜测量、振动测量甚至转动测量等基本测量功能,有待挖掘的消费电子应用会不断出现。

微惯性传感器图片

中级MEMS惯性传感器作为工业级及汽车级产品,则主要用于汽车电子稳定系统(ESP 或ESC)GPS辅助导航系统,汽车安全气囊、车辆姿态测量、精密农业、工业自动化、大型医疗设备、机器人、仪器仪表、工程机械等。

高精度的MEMS惯性传感器作为军用级和宇航级产品,主要要求高精度、全温区、抗冲击等指数。主要用于通讯卫星无线、导弹导引头、光学瞄准系统等稳定性应用;飞机/导弹飞行控制、姿态控制、偏航阻尼等控制应用、以及中程导弹制导、惯性GPS导航等制导应用、远程飞行器船舶仪器、战场机器人等。其中,对运动物体运动轨迹的跟踪和控制,是各种导航系统的重要内容。利用陀螺仪可以测量运动物体的姿态或转动的角速度,利用加速度计可以测量加速度的变化。陀螺仪可以保持对加速度对准的方向进行跟踪,从而在惯性坐标系中分辨指示的加速度。对加速度进行两次积分就可测出物体位置。微加速度计和微陀螺组合起来就构成了微惯性测量组合单元,以获得最小尺寸和重量及最可靠性能,并且可以使外界干扰信号降到最小程度。

用作消费电子类的MEMS惯性传感器,主要要求是单价低、尺寸小、温度范围窄、因

而精度要求低,甚至是功能性产品。

目前可以生产MEMS加速度传感器的公司比较多,大多数为半导体、如美国的ADI、Invensense、ST、Freescale,欧洲的VTI、Infine,生产MEMS陀螺的公司美国的ADI、Knoix、ST,欧洲的Infine、Methes,日本的Murata、National、冲电气、富士通。

工业级的惯性传感器大多以模块形式出现,对于应用于工业级芯片级产品,还必须进行处理,包括软件和硬件电路,以及对不同工业环境的适应性。

军工级或宇航级的MEMS惯性传感器精度要求高、工作温度范围宽(-45°~125°),某些兵器产品要求抗冲击能力强(10000g~20000g)尺寸要比光纤和机械类产品要小。

最近六、七年以来,国内对MEMS惯性传感器的研发热度很高,尤其是2005年~2008年,而且大多集中在国内的顶尖研究机构。其中加速度计的市场份额在2006年为4亿美元,陀螺仪为3亿五千万美元左右。加速度计在汽车领域的市场每年以6%的速度增加,陀螺仪以10%的速度增加。

MEMS惯性传感器的发展现状是消费类产品向大规模生产发展、单价越来越低,量产后,仅售不足一美元,而军用与宇航级产品向高精度发展,一个单轴陀螺售价可在3~4千美元。而工业级、汽车级产品更追求高品质和高可靠性,同时兼顾售价。

展望未来,MEMS惯性传感器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技术方面:精度将不断提高,以陀螺为例,有替代低精度光纤陀螺的趋势。对消费类应用,更寻求进一步简化制造工艺,降低成本的趋势。同时,集成化也是未来发展的趋势,不仅模块制造商走软件、硬件集成的路子,越来越多的上游芯片厂家也走集成块的技术路线。因而不断有双轴、三轴加计、陀螺芯片问世。

竞争力方面:消费类将竞争最为惨烈,新厂家将不断涌进,比投资、比规模将是必然趋势。上下游相互倾轧、收购、重组将会上演。

合作方面:由于产品细分的缘故全球竞争与合作必然结果。上游厂家希望找到下游客户,下游希望寻找合适的供应商,因而产业联盟可能出现。

应用方面:无疑无论是消费类应用,工业级军工级应用,市场会急骤扩大,应用会越来越广泛。

参考文献

[1] 刘广春,周浩敏等.微机械电子系统及其应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3

[2] 孟光,张文明.微机电系统动力学. 科学出版社,2008

[3] 刘光玉.微传感器设计、制造与应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8

[4] 许江宁,朱涛,卞鸿巍.惯性传感技术发展与展望.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2007(19)

[5] 郭秋芬,孙枫等.MEMS音叉式振动陀螺仪的动态特性研究.仪器仪表学报,2006(7)

[6] 何华.国内外MEMS惯性传感器的现状及发展趋势,2010

[7] Micromachined Inertial Sensors .PROCEEDINGS OF THE IEEE, VOL. 86, NO. 8, AUGUST 1998

定位传感器

惯导法包括陀螺仪和加速度计,使用测量值的一次积分计算相对于起始位置的偏移量。 2.1 测距法 测距法基于简方程:0n i i S S ==?∑ 其中:S 为第n 个采样周期时车轮移动的总路程;i S ?为第i 个采样周期内车轮移动的路程。 测距法的误差包括系统误差和非系统误差。系统误差是由移动系统运动学不完整性引起的,如不等轮直径或有关精确轴距的不确定性等。非系统误差是由轮子和地面相互作用引起的,如轮子的滑动或颠簸。 2.2 惯导法 惯导法传感器包括陀螺仪和加速度计。陀螺仪测量回转速度,加速度计测量加速度。测量值的一次积分或两次积分可分别求出角度或位置参量。陀螺仪也称相对测角法,即测量角速度值,通过对其积分累积计算相对于起始方向的偏转角度,0 ()t t w t dt δ=?。这里δ为在t 时刻相对起始方向的偏转角度;w 为瞬间角速度;0 t 为起始时刻。 相对测角法所采用的传感仪通常是陀螺仪。目前,在地面应用的高性能陀螺仪误差小于行走路

程的0.1%,而低性能的陀螺仪误差小于行走路程的1%,但低性能的陀螺仪比较偏高。 1、绝对定位技术及其传感器 绝对定位目前仍处于研究阶段,比较成熟的技术包括全球定位系统、活动目标法和路标导航法。同时,绝对偏转角的测量也应用移动体的姿态控制,他采用地球磁场作为参照坐标,确定移动载体的姿态。采用的传感器主要是感应式磁通量罗盘,其分辨率能够达到1% 。 3.1 绝对定位技术采用的测量方法 3.1.1 三边测量法 三边测量法是基于移动物体对选定的固定点的距离来确定移动物体位置的方法。如图一所示,在三边测量法导航系统中,通常有三个或多个固定点,移动物体根据距离这些点的距离,用几何三角法就可确定移动物体在坐标系中的坐标(x,y)。全球定位系统就是一个三边测量法的例子。

MEMS传感器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M E M S传感器的现状及 发展前景 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毕 业 设 计 指 导 课 论 文 MEMS传感器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摘要:MEMS传感器是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而兴起的新型传感器,具有很多新的特性,相对传统传感器其具有更大的优势。在追求微型化的当代,其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必将受到各个国家越来越多的重视。文章首先介绍了MEMS传感器的分类和典型应用,然后着重对几个传感器进行了介绍,最后对MEMS传感器的发展趋势与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MEMS传感器;加度计;陀螺仪;纳米技术;微机构;微传感器StatusandDevelopmentProspectofMEMSSensors Abstract:MEMSsensorisanewtypeofsensorwiththedevelopmentofnanotechnology.Ithasma nynewfeatures,whichhasagreatadvantageovertraditionalsensors.Inthepursuitofminia turizationofthecontemporary,itsgoodprospectsfordevelopment,willbesubjecttomorea

ndmoreattentioninvariouscountries.Firstly,theclassificationandtypicalapplicatio nofMEMSsensorareintroduced.Then,severalsensorsareintroduced.Finally,thedevelopm enttrendanddevelopmentprospectofMEMSsensorareanalyzed. Keywords:MEMSsensor;accelerometer;gyroscope;nanotechnology;micro- mechanism;micro-sensor 目录 一、引言 MEMS传感器是采用微机械加工技术制造的新型传感器,是MEMS器件的一个重要分支。1962年,第一个硅微型压力传感器的问世开创了MEMS技术的先河,MEMS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促 进了传感器性能的提升。作为MEMS最重要的组成部分,MEMS传感器发展最快,一直受到各发达国家的广泛重视。美、日、英、俄等世界大国将MEMS传感器技术作为战略性的研究领域之一,纷纷制定发展计划并投入巨资进行专项研究。 随着微电子技术、集成电路技术和加工工艺的发展,MEMS传感器凭借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可靠性高、灵敏度高、易于集成以及耐恶劣工作环境等优势,极大地促进了传感器的微型化、智能化、多功能化和网络化发展。MEMS传感器正逐步占据传感器市场,并逐渐取代传统机械传感器的主导地位,已得到消费电子产品、汽车工业、航空航天、机械、化工及医药等各领域的青睐。

微惯性传感器

微惯性传感器 微惯性传感器(Micro inertia sensor)包括微加速度计(Microaccelerometer)和微陀螺仪(Microgyroscope),它们是微机电系统(MEMS)的一类。微加速度计的功能是测量载体的加速度,微陀螺仪的功能是测量载体的角速度。 MEMS简介 Mems英文micro electro mechanical systems的缩写,即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 是建立在微米/纳米技术(micro/nanotechnology)基础上的21世纪前沿技术,使之对微米/纳米材料进行设计、加工、制造和控制的技术。它可将机械构件、光学系统、驱动部件、电控系统、数字处理系统集成为一个整体单元的微型系统。这种微电子机械系统不但能够采集、处理与发送信息或指令,还能够按照所获取的信息自主地或根据外部指令采取行动。它用微电子技术和微加工技术(包括硅体微加工、硅表面微加工、LIGA和晶片键合等技术)相结合的制造工艺,制造出各种性能优异、价格低廉、微型化的传感器、执行器、驱动器和微系统。 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多学科交叉的技术,该技术将对未来人类生活产生革命性的影响,它涉及机械、电子、化学、物理、光学、生物、材料等学科。 MEMS是随着半导体集成电路微细加工技术和超精密机械加工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MEMS的特点是: 1)微型化:MEMS器件体积小、重量轻、耗能低、惯性小、谐振频率高、响应时间短。 2)以硅为主要材料,机械电器性能优良:硅的强度、硬度和杨氏模量与铁相当,密度类似铝,热传导率接近钼和钨。 3)批量生产:用硅微加工工艺在一片硅片上可同时制造成百上千个微型机电装置或完整的MEMS。批量生产可大大降低生产成本。 4)集成化:可以把不同功能、不同敏感方向或致动方向的多个传感器或执行器集成于一体,或形成微传感器阵列、微执行器阵列,甚至把多种功能的器件集成在一起,形成复杂的微系统。微传感器、微执行器和微电子器件的集成可制造出可靠性、稳定性很高的MEMS。 5)多学科交叉:MEMS涉及电子、机械、材料、制造、信息与自动控制、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多种学科,并集约了当今科学技术发展的许多尖端成果。 MEMS发展的目标在于,通过微型化、集成化来探索新原理、新功能的元件和系统,开辟一个新技术领域和产业。MEMS可以完成大尺寸机电系统所不能完成的任务,也可嵌入大尺寸系统中,把自动化、智能化和可靠性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21世纪MEMS将

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定位 摘要 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自身定位至关重要,在军事和民用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目前的定位算法主要分为两种类型,即基于距离的定位算法和距离无关的定位算法.这两种类型的算法各有优势和不足.考虑了两种算法的优缺点,为了有效抑制复杂环境对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定位精度的影响,以三边定位算法为基础,提出了三边质心定位法, DV-HOP改进法两种较为精确的改进算法. 对于问题一,为了改进三边测距法,我们引进质心法,建立基于三边测距法、质心法的三边质心定位法(通过计算相交圆的交点,在每两个圆相交产生的两个交点中找到与另一个圆距离较小的点,共可找到三个点,用这三点所确定的区域的质心来估计未知节点的坐标),在此基础上我们继续运用加权补偿法,对区域定位误差加以考虑,求得更准确的未知节点的坐标. 对于问题二,我们采用DV-HOP改进法,首先确定各节点之间的最小跳距即最小跳数,由此估算出各节点之间的距离,再结合三角测量法,三边算法,多次计算取平均值,最终确定各未知节点的坐标. 对于问题三:针对本问,我们采用三边测量法、三边质心定位法、DV-HOP测量法,分别对已知仿真算例中的未知节点进行定位运算,同时借助MATLAB软件进行求解,最后得出由未知节点实际坐标,结果见附表二. 对于问题四,首先,我们将通过三种方法求出的各未知节点坐标值与附件中所给出的数据进行对比观察,然后由此总结分析三种方法的合理性和优缺点,比较三种算法的优劣. 鉴于所给出的三种算法,基于本问题所给出的信息量(未知节点到周围三个信标节点的距离,各信标节点的坐标,各未知节点的真实坐标,仿真算例),DV-HOP改进法所得结果较为精确. 关键词:无线网络定位三边质心定位法加权补偿法DV-HOP改进法

基于MPU6050的INS惯性导航和实时姿态检测系统

基于MPU6050的INS惯性导航和实时姿态检测系统 1.项目目标及功能说明 1.1项目目标 学习使用正点原子探索者开发板,并熟悉开发板上的MPU6050六轴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各函数的调用过程。同时学习开发板的扩展接口,尝试在开发板上扩展蓝牙模块,并实现开发板与手机等含有蓝牙模块的电子设备通过蓝牙连接并进行数据的传输。在完成上述内容的基础上,实现将MPU6050六轴传感器的加速度计和陀螺仪的数据传送到手机上,在手机上实现陀螺仪的变化效果展示。同时通过串口将MPU6050数据传送到电脑上,通过Matlab编程处理数据,实现惯性导航的简单展示。 1.2系统功能说明 系统最主要的功能有两个:一个是在手机端能够展示开发板上MPU6050陀螺仪的姿态变化,通过一个立方体的转动来表示陀螺仪的转动;另一个是在电脑端能够读取MPU6050的数据,并通过对数据的处理还原数据中存储的MPU6050的姿态变化,简单展现出惯性导航的效果。 在实现系统最主要的两个功能过程中,还需要实现一些基础功能。开发板能够通过蓝牙与手机连接并传输数据;开发板能够通过串口将数据发送出去;在电脑端能够读取开发板上串口输出的数据等。

2.需求分析 惯性导航系统用于各种运动机具中,包括飞机、潜艇、航天飞机等运输工具及导弹,然而成本及复杂性限制了其可以应用的场合。但是,存在一种情形: 卫星一旦突然因故障、敌方打击或干扰(如太阳风暴)等原因无法提供服务,这对依赖GPS、北斗等卫星导航系统作为唯一PNT(Position、Navigation、Time)信息来源的系统来说可能是致命的灾难。 作为目前为止卫星导航系统最好的备援——惯性导航系统(INS),将于届时发挥出巨大的作用,其精度完全可以媲美GPS等卫星导航系统。并且它不需要外部参考就可确定当前位置、方向及速度,从而使它自然地不受外界的干扰和欺骗。 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对军队而言就像氧气对人类一样不可或缺,因此通过研究新机理、研制新设备、开发新算法,以摆脱人员和系统设备对GPS的依赖,具有极大的战略意义。 姿态监测系统可广泛应用于关键资产姿态变化的无线实时监控。由于目前移动智能终端设备的数量和质量逐步提升,因此,通过计算机上传统的上位机软件进行姿态监测,逐渐暴露出了自身的缺点——串口传输无法实现无线监测、计算机相比智能终端便携性极差。 因此,使用无线传输(蓝牙、红外、WIFI、GSM等)的技术,开发一款在移动智能终端可以实时显示物体姿态的应用,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广泛的市场应用前景。

惯性导航仪的工作原理

惯性导航仪的原理 惯性导航系统(INS,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也称作惯性参考系统,是一种不依赖于外部信息、也不向外部辐射能量(如无线电导航那样)的自主式导航系统。其工作环境不仅包括空中、地面,还可以在水下。惯性导航的基本工作原理是以牛顿力学定律为基础,通过测量载体在惯性参考系的加速度,将它对时间进行积分,且把它变换到导航坐标系中,就能够得到在导航坐标系中的速度、偏航角和位置等信息。 惯性导航系统(英语:INS )惯性导航系统是以陀螺和加速度计为敏感器件的导航参数解算系统,该系统根据陀螺的输出建立导航坐标系,根据加速度计输出解算出运载体在导航坐标系中的速度和位置。 惯性导航系统属于推算导航方式,即从一已知点的位置根据连续测得的运动体航向角和速度推算出其下一点的位置,因而可连续测出运动体的当前位置。惯性导航系统中的陀螺仪用来形成一个导航坐标系,使加速度计的测量轴稳定在该坐标系中,并给出航向和姿态角;加速度计用来测量运动体的加速度,经过对时间的一次积分得到速度,速度再经过对时间的一次积分即可得到距离。 惯性导航系统至少包括计算机及含有加速度计、陀螺仪或其他运动传感器的平台(或模块)。开始时,有外界(操作人员、GPS接收器等)给 INS 提供初始位置及速度,此后 INS 通过对运动传感器的信息进行整合计算,不断更新当前位置及速度。 INS 的优势在于给定了初始条件后,不需要外部参照就可确定当前位置、方向及速度。 通过检测系统的加速度和角速度,惯性导航系统可以检测位置变化(如向东或向西的运动),速度变化(速度大小或方向)和姿态变化(绕各个轴的旋转)。它不需要外部参考的特点使它自然地不受外界的干扰或欺骗。 陀螺在惯性参照系中用于测量系统的角速率。通过以惯性参照系中系统初始方位作为初始条件,对角速率进行积分,就可以时刻得到系统的当前方向。这可以想象成被蒙上眼睛的乘客坐在汽车中,感觉汽车左转、右转、上坡、下坡,仅根据这些信息他知道了汽车朝哪里开,但不知道汽车是快,是慢或是否汽车滑向路边。 加速度计在惯性参照系中用于测量系统的线加速度,但只能测量相对于系统运动方向的加速度(由于加速度计与系统固定并随系统转动,不知道自身的方向)。这可以想象成一个被蒙上眼睛的乘客在汽车加速时向后挤压座位,汽车刹车时身体前倾,汽车加速上坡时下压座位,汽车越过山顶下坡时从座位上弹起,仅根据这些信息,乘客知道汽车相对自身怎样加速,即向前、向后、向上、向下、向左或向右,但不知道相对地面的方向。 然而,通过跟踪系统当前角速率及相对于运动系统测量到的当前线加速度,就可以确定参照系中系统当前线加速度。以起始速度作为初始条件,应用正确的运动学方程,对惯性加速度进行积分就可得到系统惯性速率,然后以起始位置座作初始条件再次积分就可得到惯性位置。

基于惯性传感器的机器人姿态监测系统设计说明

基于惯性传感器的机器人姿态监测系统设计 一、设计背景 空间飞行器的惯性测量系统、机器人的平衡姿态检测、机械臂伸展确定等许多方面都需要测量物体的倾斜和方向等姿态参数。机器人的运动过程中要不断的检测机器人的运动状态,以实现对机器人的精确控制。?本文研究的基于MEMS 惯性传感器姿态检测系统用于检测自平衡机器人运动时姿态,以控制机器人的平衡。 随着微机电系统(MEM)技术的发展,采用传感器应用到姿态检测系统上的条件变得成熟。基于MEMS技术的加速度传感器和陀螺仪具有抗冲击能力强、可靠性高、寿命长、成本低等优点,是适用于构建姿态检测系统的惯性传感器。利用MEMS 它螺仪和加速度传感器等惯性传感器组成的姿态检测系统,能够通过对 重力矢量夹角和系统转动角速度进行测量,从而实时、准确地检测系统的偏转角度。 由于惯性传感器随着时间、温度的外界变化,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漂移。通过对陀螺仪和加速度计的采集数据进行数据融合,测量的角度与实际的角度相吻合,取得了良好的控制效果。同时该系统具有独立,易用的特点,其应用前景广泛。 基本原理 在地球上任何位置的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而产生一个加速度,加速度传感 器可以用来测定变化或恒定的加速度。把三轴加速度传感器固定在物体上,在相对静止状态下,当物体姿态改变时,加速度传感器的敏感轴相对于重力场发生变化,加速度传感器的三个敏感轴分别输出重力在其相应方向产生的分量信号。 当系统处于变速运动状态时,由于加速度传感器同时受到重力加速度和系统自身加速度的影响,其返回值是重力加速度同系统自身加速度的矢量和。对加速度传感器温度漂移及系统振动和机械噪声等方面的考虑,加速度传感器不能独立运用测量系统的姿态。陀螺仪能够提供瞬间的动态角度变化,由于其本身的固有特性、温度及积分过程的影响,它会随着工作时间的延长产生漂移误差。因此对

声传感器目标定位

摘要 摘要 本文首先对声信号的特征和声信号传播过程进行了分析,然后对声传感器阵列及其研究现状进行了概述,设计出了适合于在目标区域进行声源定位的传感器阵列。重点分析了基于时延估计的声源定位方法,对于时延技术在定位技术中的应用原理进行了深入分析。对于坐标算法和双曲线算法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两种方法进行了融合实现了,实现了选题所要求的:在目标区域内进行声源定位的要求。 关键词:声传感器阵列;声源定位;时延估计; I

ABSTRACT ABSTRACT At firs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transmission process of sound signals, and then, the microphone array is generally described. Furthermore, the microphone array which can be applied to conduct acoustic source localization in the target area is designed. A sound source localization method based on the time delay estimation is analyzed with emphasis. And the application theory of the time delay applied in the acoustic source localization is analyzed deeply. Finally, Coordinates Algorithm and Hyperbola Algorithm is analyzed deeply. Moreover, these two methods are integrated so as to meet the requirement of the topic that is to conduct acoustic source localization in the target area. Keywords:Microphone array; acoustic source localization; Time Delay Estimation II

基于惯性传感器系统的动作捕捉技术

基于惯性传感器系统的动作捕捉技术 作为一门新兴的动作捕捉技术,惯性动捕的出现,打破了光学动捕占据市场绝对主导的行业格局,被视为动作捕捉界的新生力量。基于惯性传感器系统的动作捕捉技术是一项融合了传感器技术、无线传输、人体动力学、计算机图形学等多种学科的综合性技术,技术门槛要求很高。虽然惯性动作捕捉技术出现的时间并不长,但随着它在各行业中的使用,其卓越的性能很快就显示出来了。 惯性动作捕捉,是一种新型的人体动作捕捉技术,它用无线动作姿态传感器采集身体部位的姿态方位,利用人体运动学原理恢复人体运动模型,同时采用无线传输的方式将数据呈现在电脑软件里。 惯性动作捕捉系统出现之前,最常见的是光学动捕技术。它是通过在演员身上贴marker 点,然后用高速摄像机来捕捉marker点的准确位移,再将捕捉数据传输到电脑设备上,由此完成动作捕捉的全过程。光学动捕的整套设备的成本极为昂贵,架设繁琐,易受遮挡或光干扰的影响,给后期处理工作带来很多麻烦。对于一些遮挡严重的动作来说,光学动捕无法准确实时还原例如下蹲、拥抱、扭打等动作。而基于惯性传感器系统的动作捕捉技术的出现,大大改善了这一现状。 和光学动捕技术相比,惯性动作捕捉技术有着对捕捉环境的高适应性,它的技术优势、成本优势和使用便捷的优势,使得它在各行业有着优异的表现。在影视动画、体验式互动游戏、虚拟演播室、真人模拟演练、体育训练、医疗康复等领域,惯性动作捕捉系统都有着明显优于其他设备的特点。 惯性式动作捕捉系统原理 动作捕捉系统的一般性结构主要分为三个部分:数据采集设备、数据传输设备、数据处理单元,惯性式动作捕捉系统即是将惯性传感器应用到数据采集端,数据处理单元通过惯性导航原理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从而完成运动目标的姿态角度测量。

《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自身定位系统和算法 摘要:无线传感器网络由于具有网络设置灵活、位置随时更改、能够与互联网有线或无线连接等特征而被广泛应用在了环境监测、医疗护理、国防军事、目标跟踪等领域,有力地推动了社会进步。然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自身定位系统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原有的定位系统和算法逐渐暴露出了一系列的不足,使得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范围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基于此背景,本文就现有技术条件下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自身定位系统和算法展开深入研究,旨在探索最前沿的应用技术,以为其推广使用提供帮助。 关键词: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系统;算法 前言:鉴于无线传感器网络在国计民生方面所具有的重要应用价值,对其定位系统与算法进行研究无论是在理论研究还是在实践应用方面均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及社会意义。因此,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自身定位系统和算法所展开的研究,本文首先从现有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系统和算法着手,对其进行一个横向比较,总结存在的各种问题,之后以此为依据对Hop-Euelidean算法展开重点分析,评价该算法所具有的应用优势,以为其进一步推广应用积累经验。 1 现有无线传感器网络自身定位系统和算法以及存在的不足分析 1.1现有无线传感器网络自身定位系统和算法 (1)Active Badge定位系统及算法 Active Badge定位系统是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s,WSN)最早的一种定位系统,也是上个世纪末、本世纪初符号定位、粗粒度定位以及接近度定位三者合一的典型代表[1]。该定位系统应用的前提在于部署在一个精度明确的房间之内,通过以太网与房间内部预先架设的红外传感器节点来构成系统网络。当存在定位需求时,只需要在被定位的人或者物体上面放置一个Badge(徽章)的装置,来作为整个Active Badge定位系统未知的节点。Badge每隔15s会向外界发射一个0.1s持续时间的红外信号[2]。一旦该信号被系统红外传感器所采集到,则会将收集到的感应信息传递至中央处理器,利用高速率计算机来进行定位分析工作。用户可以通过外设端口与该系统相连接,从而获得准确的定位数据。

惯性传感器在运动感应游戏中的应用

惯性传感器在运动感应游戏中的应用 一旦降级到航空航天应用,如高度和航向参考系统,惯性传感器- 通常在高度集成的惯性测量单元(IMU)中找到,它结合了陀螺仪,加速度计,磁力计和压力传感器- 正在寻找高级游戏的新生命 惯性传感器检测和测量加速度,倾斜,冲击,振动,旋转和多自由度(DoF)运动。直到最近,它们主要用于惯性导航系统(INS)作为导航技术,其中由加速度计和陀螺仪提供的测量跟踪物体相对于已知起始点,方向和速度的位置和取向。他们曾经- 并且- 被用于飞机,战术和战略导弹,航天器,潜艇和船舶等大型应用中。 然而,MEMS技术的进步使得小型INS单元的制造成为可能。它们在更多应用中的使用,包括那些涉及动作捕捉的应用。手势识别界面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定义的手势(例如轻击,双击或摇动)允许用户激活不同的功能或调整游戏控制器的操作模式。在工业中,手势识别还使得设备在物理按钮和开关难以操作的地方更加可用。无按钮设计还可以降低整体系统成本,同时提高最终产品的耐用性,例如水下相机,按钮周围的开口会让水渗入相机机身。 运动感应游戏在早期的世嘉和索尼PlayStation游戏中都可以看到,但真的与Ninetendo Wii 一起蓬勃发展。随着微软Kinect外设的第一次无控制器游戏,行业迅速升温,传感器用于游戏之外的各种应用,如可穿戴设备。 继Wii之后,然后是Kinect,Razer Hydra,也称为Sixense TrueMotion,是传感器实现的最新破坏性游戏技术。设计用于无线运动和方向检测游戏控制器,它使用磁场可穿戴物体来检测控制器的绝对位置和方向;它可以全3D实时跟踪控制器上的玩家双手,并具有精确的10毫秒刷新率。该控制器具有6个DoF和1 mm和1度的惊人精度。 一些良好的惯性传感器选项 探索惯性传感选项的设计人员将在单个封装中找到更多传感器而不会受到影响关于性能,小外形尺寸,热稳定性和机械稳定性,软件兼容性以及增强的用户体验,例如游戏控制中的运动感应真实感。

一种惯性导航肢体动作捕捉系统采集方法

- 5 - 第7期2018年4月No.7April,2018 无线互联科技 Wireless Internet Technology 1 动作捕捉技术概述 动作捕捉技术(Motion Capture ,Mocap )的出现可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国外的动画制作公司利用光学式的动作捕捉技术把表演者的姿势投射到计算机屏幕上,作为动画制作的参考。随着技术的发展,该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3D 影视制作、步态分析、生物力学研究、人机工程、虚拟现实等新兴行业市场。 常用的动作捕捉技术从原理上说可分为机械式、声学式、电磁式、主动光学式、被动光学式、惯性导航式。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是惯性导航式肢体动作捕捉的采集方法实现。2 系统方案2.1 系统原理 动作捕捉系统的一般性结构主要分为3个部分:数据采集设备、数据传输设备、数据处理单元。惯性导航式动作捕捉系统既是将惯性传感器应用到数据采集设备,从而完成运动目标的姿态、角度的测量。 要完成对人体肢体动作的捕捉需要对人体的头部、肩部、大臂、小臂、手、胸口、尾椎、大腿、小腿、脚踝等共计17个部位进行动作跟踪,参考图1所述。在这17处重要部位佩戴集成加速计、陀螺仪、磁力计等惯性传感器的数据采集设备,加速计是用来检测传感器受到的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它通过测量传感器在某个轴向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但是相对于地面的姿态则精度不高。加速计的不足由陀螺仪来弥补,陀螺仪是通过测量三维坐标体系内内部陀螺转子的垂直轴与传感器的夹角,并计算角速度,通过夹角和角速度来判断物体在三维空间的运动状态,因为内部陀螺转子的垂直轴永远垂直地面,也就能保证对地面的姿态精度,但是不能测量同东西南北4个方向的姿态。那么陀螺仪的不足由磁力计来弥补,磁力计就是个小型的电子罗盘,由它来测量传感器同南北磁极的角度并确定4个方向的姿态。 数据传输设备是为了解决把采集到的动作数据传递给数据处理单元,同时也是上述17个数据采集设备的数据交汇点,这一特质决定了数据传输设备不可避免地要与数据采集设备就近部署。从使用舒适性、可穿戴性方面考虑,数据传输设备应采用无线通信技术回传数据给数据处理单元以减 少线缆数量和穿戴者的负担。目前主流的无线通信技术有ZigBee ,Bluetooth ,RFID ,WiFi 等,根据数据吞吐量来决定系统的通信子系统的设计,1个数据采集设备集成加速计、陀螺仪、磁力计,其中现在主流MEMS 芯片集成了加速计和陀螺仪,磁力计单独一颗芯片,芯片数据接口为I2C 总线,I2C 总线最大码流400 kbps ,那么数据量参考公式1所述。 传输数据吞吐量=17×2×400 kbps ≈13.6 Mbps (1)根据公式1所述的吞吐量要求,WiFi 支持11~54 Mbps ,其余技术传输速率不及1 Mbps ,故此数据传输设备采用WiFi 回传数据,在穿戴者身上部署数据传输设备(穿戴侧),在数据处理单元侧对称部署数据传输设备(处理侧),二者实现WiFi 无线传输数据,数据传输设备(处理侧)与数 据处理单元通过USB 传输数据。 数据处理单元采用图形工作站,工作站运行动作捕捉软件完成行动作捕捉。 图1 惯性导航式动作捕捉系统示意 2.2 系统设计 2.2.1 数据采集设备 数据采集设备是通过弹性束带固定在人体的运动部位,由于部署位置涉及人体接触,从舒适性和可穿戴性上决定了数据采集设备有体积小、功耗低的要求,数据采集设备如图 作者简介:韦宇(1980— ),男,广西柳州人,工程师,学士;研究方向:国防通信系统设计。 一种惯性导航肢体动作捕捉系统采集方法 韦 宇 (广州海格通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0663) 摘 要:动作捕捉技术是运动物体的关键部位设置跟踪器,涉及尺寸测量、物理空间里物体的定位及方位测定等方面可以由计 算机直接理解处理的数据。惯性导航通过测量对象的加速度、运动角度、方位,通过积分运算获得对象的瞬时速度、瞬时位置数据的技术。文章对一种惯性导航肢体动作捕捉系统采集方法进行了研究。关键词:动作捕捉;惯性导航;采集方法

种光电传感器精确定位的方法

研究论文 一种使用光电管对赛道精确定位的方法 刘建旭,高晗,谭吉来 (哈尔滨工程大学自动化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 文摘:在飞思卡尔杯全国大学生智能车比赛中,控制车模运行需要检测赛道参数。本文提出了一种使用光电管进行赛道精确定位的方法。该方法充分利用了MC9S12DG128单片机内部硬件资源,采集各光电探头输出的模拟信号,并据此分析计算出精确的赛道位置,可以为控制系统提供足够精确的信息,使系统稳定可靠。实验证明该方法简便、有效。 关键词:飞思卡尔;MC9S12DG128; CMOS摄像头;二值化 Abstract:In the Freescale Cup Smart car competition of National Undergraduate , the patch controlling requires testing for the operation of the circuit parameters. This paper proposes the use of CMOS circuit camera parameters for the detection method. The method makes full use of SCM MC9S12DG128`s internal hardware resources to meet the hardware binary circuit, and the collecting CMOS analog output signal detection can meet the parameters. The information can then calculate the circuit parameters. Experiments show that the method is simple and effective. Keywords:Freescale; MC9S12DG128; CMOS; Binary

声音定位传感器

这是我自己设计的声音方位传感器效果比较满意,装在机器人上就可以判断你说话的位置了!用了4个LM386和一块2051。 电路图.四个lm386都是一样的 程序如下 #include void main(void) { long int b; while(1) { b=0; if(P3_0==1&&P3_1==1&&P3_2==1&&P3_3==1)P1 = 0xFF;

if(P3_0==0&&P3_1==1&&P3_2==1&&P3_3==1) { for(;b<11110;) { b++; P1_0=0; if(b<1111) P1_1=0; else P1_1=1; } P1_0=1; } b=0; if(P3_0==1&&P3_1==0&&P3_2==1&&P3_3==1) { for(;b<11110;) { b++; P1_0=0; if(b<2222) P1_1=0; else P1_1=1; } P1_0=1; } b=0; if(P3_0==1&&P3_1==1&&P3_2==0&&P3_3==1) { for(;b<11110;) { b++; P1_0=0; if(b<3333) P1_1=0; else P1_1=1; } P1_0=1; } b=0; if(P3_0==1&&P3_1==1&&P3_2==1&&P3_3==0)

{ for(;b<11110;) { b++; P1_0=0; if(b<4444) P1_1=0; else P1_1=1; } P1_0=1; } } } 原理: 从程序可以看出为节省IO口采用脉宽输出。 输出信号: 声音确认P1_0___------------------------_____一秒 第一传感器有信号输出P1_1___----_______________0.1秒 第二传感器有信号输出P1_1___--------____________0.2秒 第三传感器有信号输出P1_1___------------__________0.3秒 第四传感器有信号输出P1_1___----------------________0.4秒 这个可以试试做一个.如果有一个可以判断你说话的方向的话.可以做很多智能控制

无线传感器定位

无线传感器定位节点硬件

定位是无线传感器(WSN)网络重要的支撑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ZigBee技术则是一种近距离、低功耗、低数据传输率、低成本的双向无线通信技术,可以嵌入到各种设备中,同时支持地理定位功能。将ZigBee技术应用于无线传感器网络中是现今研究的一个重点,相关定位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也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 1 WSN定位概述 1.1 WSN定位研究现状 无线传感器的广泛应用使其定位技术得到快速发展。TI公司推出一款带硬件定位引擎的片上系统(SoC)解决方案CC243l,在典型应用中可实现3~5 m 定位精度和0.25 m的分辨率,由于定位算法被固化,导致其应用缺少灵活性。另一方面,利用普通无线收发器件结合软件算法的定位受到了广泛关注。 1.2 CC2430简介 CC2430是TI公司推出的一款2.4 GHz射频系统单芯片。该器件内部集成有ZigBee射频前端,内存和微控制器。微控制器使用的805l内核,内部具有128 KB可编程闪存和8 KB的RAM,还包含A/D转换器、定时器Timer、AESl28协同处理器、看门狗定时器、32 kHz晶振的休眠模式,定时器上电复位电路以及外部21个可编程的I/O口,在硬件上支持IEEE802.15.4规定的CSMA-CA功能。CC2430自身资源丰富和低功耗、低成本的特点使得其非常适用于无线传感器网络中。 2 定位系统网络结构图 系统体系结构如图l所示。无线传感器定位系统中包括3类节点:协调器、参考节点和盲节点。参考节点位置已知,盲节点利用已知参考节点信息,借助一定的定位算法确定自身位置,完成自身定位。

一个完整的无线传感器定位系统设计过程包括3个方面:硬件节点设计、定位节点软件设计和上位机软件设计。硬件设计为系统提供定位硬件平台,定位节点软件设计主要完成无线收发模块的数据传输流程,上位机软件接收无线采集数据,利用特定算法完成定位,并动态显示定位结果。 3 WSN定位节点硬件设计 3.1 总体设计 定位节点硬件设计框架如图2所示。硬件设计分为两部分:无线通信模块设计和无线测试模块设计。无线通信模块为节点间的无线数据提供接口,它是节点核心部分。无线测试模块通过RS232串口转换电路实现PC机与协调器节点间的数据传输。 图2定位结点硬件设计框图

惯性导航系统

惯性导航系统 一、惯性导航系统(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INS) 1、基本概念 惯性导航系统(INS)是一种不依赖于外部信息、也不向外部辐射能量的自主式导航系统。其工作环境不仅包括空中、地面,还可以在水下。 惯性导航系统目前已经发展出挠性惯导、光纤惯导、激光惯导、微固 态惯性仪表等多种方式。陀螺仪由传统的绕线陀螺发展到静电陀螺、激光 陀螺、光纤陀螺、微机械陀螺等。激光陀螺测量动态范围宽,线性度好, 性能稳定,具有良好的温度稳定性和重复性,在高精度的应用领域中一直 占据着主导位置。由于科技进步,成本较低的光纤陀螺(FOG)和微机械陀螺(MEMS)精度越来越高,是未来陀螺技术发展的方向。我国的惯导技术 近年来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液浮陀螺平台惯性导航系统、动力调谐陀螺 四轴平台系统已相继应用于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其他各类小型化捷联惯导、光纤陀螺惯导、激光陀螺惯导以及匹配GPS修正的惯导装置等也已经大量应用于战术制导武器、飞机、舰艇、运载火箭、宇宙飞船等。如漂移率 0.01°-0.02°/h 的新型激光陀螺捷联系统在新型战机上试飞,漂移率 0.05°/h 以下的光纤陀螺、捷联惯导在舰艇、潜艇上的应用,以及小型化挠性捷联惯导在各类导弹制导武器上的应用,都极大的改善了我军装备的 性能。 惯性导航系统有如下主要优点:(1)由于它是不依赖于任何外部信息,也不向外部辐射能量的自主式系统,故隐蔽性好,也不受外界电磁干扰的 影响;(2)可全天流全球、全时间地工作于空中、地球表面乃至水下;(3)能提供位置、速度、航向和姿态角数据,所产生的导航信息连续性好而且 噪声低;(4)数据更新率高、短期精度和稳定性好。其缺点是:(1)由 于导航信息经过积分而产生,定位误差随时间而增大,长期精度差;(2)每次使用之前需要较长的初始对准时间;(3)设备的价格较昂贵;(4) 不能给出时间信息。但惯导有固定的漂移率,这样会造成物体运动的误差,因此射程远的武器通常会采用指令、GPS等对惯导进行定时修正,以获取持续准确的位置参数。 2、惯性导航原理 目前,惯性导航分为两大类:平台式惯导和捷联式惯导。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有实体的物理平台,陀螺和加速度计置于由陀螺定的平台上,该平台跟踪导航坐标系,以实现速度和位置解算,姿态数据直接取自于平台的环架;在捷联式惯导中,陀螺和加速度计直接固连在载体上。惯性平台的功能由计算机完成,

定位传感器

定位传感器 本文分为两部分,首先是对于定位传感器的原理概述,其次详细介绍几种实际的定位传感器及其参数。 一、定位传感器概述 1、 概述 定位就是确定移动物体在坐标系中的位置及本身的姿态。定位技术可以分为绝对定位技术和相对定位技术,相应的传感器也分为绝对定位传感器(测距法和惯导法)和相对定位传感器(磁性指南针法、活动标法、全球定位系统、路标导航法、模型匹配法)。 定位传感器主要应用于太空月球车、自主行驶车辆、AGV(Autonomous Guided Vehicle)、移动机器人和移动式清洁设备等自主式移动设备。 2、 相对定位技术及其传感器 相对定位技术包括测距法和惯导法。测距法采用随时间累积路程增量的原理,因此具有良好的时间精度、低廉的价格、较高的采样速率。惯导法包括陀螺仪和加速度计,使用测量值的一次积分计算相对于起始位置的偏移量。 2.1 测距法 测距法基于简方程:0n i i S S ==?∑ 其中:S 为第n 个采样周期时车轮移动的总路程;i S ?为第i 个采样周期内车轮移动的 路程。 测距法的误差包括系统误差和非系统误差。系统误差是由移动系统运动学不完整性引起的,如不等轮直径或有关精确轴距的不确定性等。非系统误差是由轮子和地面相互作用引起的,如轮子的滑动或颠簸。 2.2 惯导法 惯导法传感器包括陀螺仪和加速度计。陀螺仪测量回转速度,加速度计测量加速度。测量值的一次积分或两次积分可分别求出角度或位置参量。陀螺仪也称相对测角法,即测量角速度值,通过对其积分累积计算相对于起始方向的偏转角度,0()t t w t dt δ=?。这里δ为在t 时刻相对起始方向的偏转角度;w 为瞬间角速度;0t 为起始时刻。 相对测角法所采用的传感仪通常是陀螺仪。目前,在地面应用的高性能陀螺仪误差小于行走路程的0.1%,而低性能的陀螺仪误差小于行走路程的1%,但低性能的陀螺仪比较偏高。 3、 绝对定位技术及其传感器 绝对定位目前仍处于研究阶段,比较成熟的技术包括全球定位系统、活动目标法和路标导航法。同时,绝对偏转角的测量也应用移动体的姿态控制,他采用地球磁场作为参照坐标,确定移动载体的姿态。采用的传感器主要是感应式磁通量罗盘,其分辨率能够达到1%±。 3.1 绝对定位技术采用的测量方法 3.1.1 三边测量法

惯导(惯性导航系统)

惯导(惯性导航系统) 概述 惯性导航系统(INS,以下简称惯导)是一种不依赖于外部信息、也不向外部辐射能量的自主式导航系统。其工作环境不仅包括空中、地面,还可以在水下。惯导的基本工作原理是以牛顿力学定律为基础,通过测量载体在惯性参考系的加速度,将它对时间进行积分,且把它变换到导航坐标系中,就能够得到在导航坐标系中的速度、偏航角和位置等信息。 惯性导航系统(英语:INS)惯性导航系统是以陀螺和加速度计为敏感器件的导航参数解算系统,该系统根据陀螺的输出建立导航坐标系,根据加速度计输出解算出运载体在导航坐标系中的速度和位置。 运用领域 现代惯性技术在各国政府雄厚资金的支持下,己经从最初的军事应用渗透到民用领域。惯性技术在国防装备技术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于惯性制导的中远程导弹,一般说来命中精度70%取决于制导系统的精度。对于导弹核潜艇,由于潜航时间长,其位置和速度是变化的,而这些数据是发射导弹的初始参数,直接影响导弹的命中精度,因而需要提供高精度位置、速度和垂直对准信号。目前适用于潜艇的唯一导航设备就是惯性导航系统。惯性导航完全是依靠运载体自身设备独立自主地进行导航,不依赖外部信息,具有隐蔽性好、工作不受气象条件和人为干扰影响的优点,而且精度高。对于远程巡航导弹,惯性制导系统加上地图匹配技术或其它制导技术,可保证它飞越几千公里之后仍能以很高的精度击中目标。惯性技术己经逐步推广到航天、航空、航海、石油开发、大地测量、海洋调查、地质钻控、机器人技术和铁路等领域,随着新型惯性敏感器件的出现,惯性技术在汽车工业、医疗电子设备中都得到了应用。因此惯性技术不仅在国防现代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中也日益显示出它的巨大作用。

详解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技术

详解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技术 1 引言 无线传感器网络作为一种全新的信息获取和处理技术在目标跟踪、入侵监测及一些定位相关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无论是在军事侦察或地理环境监测,还是交通路况监测或医疗卫生中对病人的跟踪等应用场合,很多获取的监测信息需要附带相应的位置信息,否则,这些数据就是不确切的,甚至有时候会失去采集的意义,因此网络中传感器节点自身位置信息的获取是大多数应用的基础。首先,传感器节点必须明确自身位置才能详细说明“在什么位置发什么了什么事件”,从而实现对外部目标的定位和跟踪;其次,了解传感器节点的位置分布状况可以对提高网络的路由效率提供帮助,从而实现网络的负载均衡以及网络拓扑的自动配置,改善整个网络的覆盖质量。因此,必须采取一定的机制或算法来实现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各节点的定位。 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最简单的方法是为每个节点装载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接收器,用以确定节点位置。但是,由于经济因素、节点能量制约和GPS 对于部署环境有一定要求等条件的限制,导致方案的可行性较差。因此,一般只有少量节点通过装载GPS 或通过预先部署在特定位置的方式获取自身坐标。另外,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节点定位涉及很多方面的内容,包括定位精度、网络规模、锚节点密度、网络的容错性和鲁棒性以及功耗等,如何平衡各种关系对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定位问题非常具有挑战性。可以说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自身定位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其应用前景。因此,研究节点定位问题不仅必要,而且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2 WSN 定位技术基本概念 2.1 定位方法的相关术语 1)锚节点(anchors):也称为信标节点、灯塔节点等,可通过某种手段自主获取自身位置的节点; 2)普通节点(normal nodes):也称为未知节点或待定位节点,预先不知道自身位置,需使用锚节点的位置信息并运用一定的算法得到估计位置的节点; 3)邻居节点(neighbor nodes):传感器节点通信半径以内的其他节点; 4)跳数(hop count):两节点间的跳段总数; 5)跳段距离(hop distance):两节点之间的每一跳距离之和; 6)连通度(connectivity):一个节点拥有的邻居节点的数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