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地网测试报告

接地网测试报告
接地网测试报告

告试报接地网测一、概述

平顶山绿巨人能源有限公司120MWp光伏发电项目接地网已施工完毕,对该站接地电阻进行测试。

本工程要求电气设备接地电阻需≤0.5Ω;

二、试验目的

检测该站接地阻抗值是否符合设计院或国家标准的要求

三、试验依据

1、已批准的施工组织总设计和电气专业施工组织设计

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68-92)

3、《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 50150-91)

四、试验仪器

BCDW-10自动抗干扰大地网电阻测试仪

测试点在箱变本体接地点;(试验接线见附图)

五、测试数据:

5.1 开关站接地电阻测试:

设计要接地电结测试频

(Ω(Ω

1主变本体接地45-65H小0.0.31合

1主变中性点接地45-65H小0.0.28合

1接地变接地45-65H小0.0.34合

1#SV装置接地45-65H小0.0.29合

2主变本体接地45-65H小0.0.29合

2主变中性点接地45-65H小0.0.31合

2接地变接地45-65H小0.0.29合

2#SV装置接地45-65H小0.0.32合

合0.28主变间隔断路器接地45-65H小0.110kV1

110kV1主变间隔电流互感器接合0.30小0.45-65H

合0.3145-65H110kV1主变间隔断路器接地小0.

110kV1主变间隔电流互感器接合0.0.28小45-65H

接地电阻测量实验报告范文

接地电阻测量实验报告范文 为了了解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是否合格、保证安全运行,同时根据配电设备维护规程的有关规定,我部于20xx 年3月1日上午8:00 对乐民原料部弓角田煤矿各变配电点的接地及其各变压器对地绝缘情况进行测量试验。试验过程及试验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一、试验前的准备: 1、制订试验方案: 前期,我们组织机电队人员一起到现场查看接地装置,查找接地极的适合试验的位置,制订、讨论、修改试验方案,提出试验中的注意事项。 2、试验方法: 接地电阻表本身备有三根测量用的软导线,可接在E、P、C三个接线端子上。接在E端子上的导线连接到被测的接地体上,P端子为电压极,C端子为电流极(P、C都称为辅助接地极),根据具体情况,我们准备采用两种方式测量:(1)、将辅助接地极用直线式或三角线式,分别插入远离接地体的土壤中;(2)、用大于25cm×25cm的铁板作为辅助电极平铺在水泥地面上,然后在铁板下面倒些水,铁板的布放位置与辅助接地极的要求相同。两种方法我们都采取接地体和连接设备不 断开的方式测量,接地电阻电阻表将倍率开关转换到需要的量程上,用手摇发电机手柄,以每分钟120转/分以上的速度转时,使电阻表上的仪表指针趋于平衡,读取刻盘上

的数值乘以倍率即为实测的接地电阻值。 3、试验工具: 我们准备好ZC29B-2型接地电阻测试仪、ZC110D-10(0~2500MΩ)型摇表、万用表、铜塑软导线(BVR 1.5mm2)、测电笔、接地极棒和接地板等试验用具及棉纱等辅助材料。 二、试验过程: 1、3月1日上午,现场试验人员进行简单碰头,并进行分工:由帅锐进行测量、值班人员蔡富贵和彭余坤配合操作、陈应沫记录、班长方兴华负责监护; 2、8:45试验开始; 3、测量辅助接地极间及与测量接地体间的距离; 4、采取第一种方法,将接地极棒插入到土壤中并按照图纸接好线; 5、将测量接地体连接处与连接端子牢靠连接; 6、将导线与接地电阻表接好; 7、校正接地电阻表; 8、测量并记录数据;(试验数据见附表) 9、采取第二种方法,测量并记录数据; 10、整个试验过程结束。 恒鼎实业弓角田煤矿春季预防性试验设备外壳接地测试记录 恒鼎实业弓角田煤矿春季预防性试验变压器绝缘测试记录 使用仪器: ZC29B-2型接地电阻测试仪

在线考试系统(测试分析报告)

测试分析报告 1引言 1.1编写目的 结合测试计划预先的规定对所开发的在线考试系统进行物理和逻辑上的全面测试,找出其中存在的编码和页面风格等存留的错误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动,将用户在使用过程中遇到困难的程度降低到最低点,同时也将系统的精确度提升为最大。 1.2背景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现在很多国外的大学和社会其他部门都已经开设了远程教育,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异地教育和培训。但是,远程教育软件的开发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随着这项技术的不断深入发展,就要求有更好、更完善的软件系统应用到远程教育当中去,这就给软件设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设计要求。 远程教育包括很多环节,例如教学系统、答疑系统和考试系统等等。其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在线考试系统,同时它也是最难实现的环节。在我国,虽然远程教育已经蓬勃地发展起来,但是目前学校与社会上的各种考试大都采用传统的考试方式,在此方式下,组织一次考试至少要经过五个步骤,即人工出题、考生考试、人工阅卷、成绩评估和试卷分析。显然,随着考试类型的不断增加及考试要求的不断提高,教师的工作量将会越来越大,并且其工作将是一件十分烦琐和非常容易出错的事情,可以说传统的考试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考试的需要。随着计算机应用的迅猛发展,网络应用不断扩大,如远程教育和虚拟大学的出现等等,且这些应用正逐步深入到千家万户。人们迫切要求利用这些技术来进行在线考试,以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及提高工作效率,与此同时也提高了考试的质量,从而使考试更趋于公证、客观,更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目前许多国际著名的计算机公司所举办的各种认证考试绝大部分采用这种方式。 伴随着远程教育的蓬勃发展,作为教学当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在线考试系统也得到了当今远程教育研究者的关注,考试是考察学生对所学习知识的接受和理解程度的重要手段,无纸化的考卷,考试的随时性,随地性,这些特点都是研究并开发网络考试系统主要的原因,

在线考试系统开题报告

中北大学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学生姓名:薛靖峰学号:1009034122 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设计题目:“MIS”在线考试系统设计 指导教师:苏贵影 2014年3月 06日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克萨斯等十个州创建各州以及各高等院校相互认可的学位证书以及相应的教学体系,从而正式拉开网络远程考试的序幕。著名的考试机构有美国思而文学习系统有限公司。它是一家从事教育和计算机化考试服务的专业公司,在世界的6大洲14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2200多个考试中心,可用25种语言提供近百个不同类型,一千多种考试,每年全球参加计算机化考试的人数约400万。当今大部分的授证机构均委托思而文公司为其进行测试、评估。最出名的网络教育案例,当属美国政府举办的TOFEL考试[4],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均可以通过国际互联网进行TOFEL培训与考试,大大减少了美国政府对于此项考试的开支,并能更快速、准确地为期望进入美国学习的学生服务。目前美国约有80所大学允许学生通过网络考试获得学位,另外,加拿大、英国等其它西方国家也在大力开展网络考试系统。 与西方发达国家的突飞猛进相比,国内的计算机考试技术研究工作开展的相对较晚,但国内在网络远程教学研究工作发展相当迅速。目前各高等院校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复旦大学、同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北京医科大学和湖南大学等高校己陆续在网上设立了自己的考试系统,并开展相关研究。国家信息产业部也开发了办公自动化证书CEAC远程考试系统、红旗Linux远程考试系统[5]。 通过对国内外计算机考试系统的考察和试用,我们发现它们具备以下特点[6]:(1)C/S 结构和B/S结构并存,但基本都可以在网络上使用;(2)大都提供自动组卷和自动评卷功能,但水平参差不齐;(3)考核软件使用仿真模拟环境和调用真实环境两者都有;(4)均采用了开放式试题库,扩充比较容易;(5)对题库的分析管理部分都比较重,都提供了最基本的功能。 三、本课题相关理论综述 考试使用计算机的尝试是从计算机类考试开始的,从九十年代开始,我国的多项全国计算机考试开始使用计算机进行测试。1991 年开始的计算机软件专业技术水平考试;1994年起开始的由国家教委考试中心主办、教育部批准的非计算机专业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等[7]。这些使用计算机的考试旨在普及计算机应用知识和使用能力,在社会上有广泛影响,虽然它们适用的系统经历了几次升级,考试的内容也随着计算机软硬件的发展不断更新变化,但基本的考试形式一直延用至今。另外,人事系统为评定职称开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考试,财务系统推出的会计电算化考试等都是在计算机上进行的。使用计算机进行考试是教育评价的一次飞跃,在考试中计算机取代了纸和笔,引

在线考试系统可行性报告

在线考试系统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一.引言 (4) 二.关键字 (5) 三.摘要 (6) 四.系统概述 (7) 五.可行性研究报告 (8) 1.1引言 (9) 1.1.1编写目的 (9) 1.1.2项目背景 (9) 1.1.3参考资料 (9) 1.1.4定义 (9) 1.2可行性研究的前提 (10) 1.2.1要求 (11) 1.2.2目标 (12) 1.2.3条件,假定和限制 (12) 1.2.4可行性研究方法 (12) 1.2.5决定可行性的主要因素 (13) 1.2.6评价尺度 (13) 1.3对现有系统的分析 (14) 1.3.1处理流程和数据流程 (14) 1.3.2工作负荷 (14) 1.3.3人员 (14) 1.3.4局限性 (14) 1.4技术可行性分析 (14) 1.4.1对系统的简要描述 (14) 1.4.2处理流程和数据流程 (15) 1.4.3与现有系统比较的优越性 (15) 1.4.4采用建议系统可能带来的影响 (15) 1.4.5技术可行性评价 (15)

1.5经济可行性分析 (15) 1.5.1资金支出 (15) 1.5.2效益 (15) 1.5.3收益/投资比 (15) 1.5.4投资回收期 (15) 1.5.5敏感性分析 (15) 1.6社会因素可行性分析 (16) 1.6.1法律因素 (16) 1.6.2用户使用可行性 (16) 1.7其它可供选择的方案 (16) 1.7.1引进已有管理系统 (16) 1.8结论意见 (16)

软件工程实验 一.引言: 网络化教育代表了教育改革的一个发展方向,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一个特征,并对教育的发展形成新的推动力。随着Internet/Intranet的迅速发展和广泛普及,建立在其上的远程教育成为现代教育技术未来发展方向之一,考试测试作为远程教育的一个子系统也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现代远程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已经开始进入我们的生活,正在给传统教育模式带来新的变革,并对教育的发展形成新的推动力。 Internet技术的发展使得考试的技术手段和载体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Internet的开放性、分布性的特点和基于Internet的巨大的计算能力使得考试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基于Internet的考试系统正成为人们的研究热点之一。与传统考试模式相比,网上考试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它可以将传统考试过程中的试卷组织、审定印制、传送收集、登记发放、评判归档各个环节缩小到一至两个环节,几乎屏蔽了所有人工直接干预考试活动的可能性,不但能够节约大量的时日、人力、物力与财力,而且还可以大幅度提高考试成绩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在线考试系统课题产生的背景是当今教育信息化的趋势及我国高校教育信息化系统的建设;目的是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计算机软、硬件资源和网络资源实现无纸化考试以避免传统手工考试的不足。与传统考试模式相比,网上考试渗入了更多的技术环节,对实现安全性的途径、方法也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通过Internet/Intranet来实现网上考试,是现代教育技术的一个具体实现,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以实现教考分离以及考务工作的全自动化管理,可以有效利用校园网的软硬件资源,使其发挥最大效力,更好的为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可以大规模的实行考试,实现考试的客观、公证性,自动化组卷、阅卷可以减轻教师的工作强度。传统考试要求老师刻试卷、印试卷、安排考试、监考、收集试卷、评改试卷、讲评试卷和分析试卷。这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网络考试系统是传统考场的延伸,它可以利用网络的无限广阔空间,随时随地的对学生进行考试,加上Web数据库技术的利用,大大简化了传统考试的过程。 二.关键字: 可行性研究,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实现,测试维护。

在线考试系统(测试分析报告)

测试分析报告 1引言 编写目的 结合测试计划预先的规定对所开发的在线考试系统进行物理和逻辑上的全面测试,找出其中存在的编码和页面风格等存留的错误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动,将用户在使用过程中遇到困难的程度降低到最低点,同时也将系统的精确度提升为最大。 背景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现在很多国外的大学和社会其他部门都已经开设了远程教育,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异地教育和培训。但是,远程教育软件的开发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随着这项技术的不断深入发展,就要求有更好、更完善的软件系统应用到远程教育当中去,这就给软件设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设计要求。 远程教育包括很多环节,例如教学系统、答疑系统和考试系统等等。其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在线考试系统,同时它也是最难实现的环节。在我国,虽然远程教育已经蓬勃地发展起来,但是目前学校与社会上的各种考试大都采用传统的考试方式,在此方式下,组织一次考试至少要经过五个步骤,即人工出题、考生考试、人工阅卷、成绩评估和试卷分析。显然,随着考试类型的不断增加及考试要求的不断提高,教师的工作量将会越来越大,并且其工作将是一件十分烦琐和非常容易出错的事情,可以说传统的考试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考试的需要。随着计算机应用的迅猛发展,网络应用不断扩大,如远程教育和虚拟大学的出现等等,且这些应用正逐步深入到千家万户。人们迫切要求利用这些技术来进行在线考试,以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及提高工作效率,与此同时也提高了考试的质量,从而使考试更趋于公证、客观,更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目前许多国际著名的计算机公司所举办的各种认证考试绝大部分采用这种方式。 伴随着远程教育的蓬勃发展,作为教学当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在线考试系统也得到了

在线考试系统项目报告

在线考试系统项目报告

目录 第一章需求分析 (4) 1.1概念分析 (4) 1.1.1管理员需求分析 (4) 1.1.2 学生需求分析 (5) 1.1.3教师需求分析 (5) 1.2系统分析 (5) 1.3功能分析 (7) 1.3.1功能模块图设计 (7) 1.4.1学生用例图设计 (7) 1.4.2教师用例图设计 (8) 第二章系统设计 (8) 2.1总体时序图设计 (8) 2.2数据库设计 (9) 2.2.1试卷类型表设计 (9) 2.2.2试题表设计 (9) 2.2.3试题内容表设计 (9) 2.2.4试卷表设计 (10) 2.2.5试卷详情表设计 (10) 2.2.6试卷分值表设计 (10) 2.2.7考生答卷表设计 (11) 2.2.8考生答卷详情表设计 (11) 2.3表见关系设计 (12) 2.3.1试题 (12) 2.3.2章节试题统计 (12) 2.3.3试卷 (13) 2.3.4试卷详细 (13) 2.3.5试卷考题详细 (14) 2.3.6考卷列表 (14) 第三章程序设计 (14) 3.1在线考试系统后台程序实现 (15) 3.1.1母版页设计 (15) 3.1.2后台题库添加页面设计 (15) 3.1.3后台题库管理页面设计 (16) 3.1.4后台试卷生成 (17) 3.1.5后台试卷详情查看页面 (17) 3.1.6后台试卷管理页面 (18)

3.2在线考试系统前台程序实现 (18) 3.2.1试卷列表页面设计 (18) 3.2.2前台考试页面设计 (19) 第四章编码设计 (19) 4.1试卷详情的编码 (19) 4.2题库管理的编码 (21) 第五章编码测试 (23) 5.1页面测试 (23) 5.2数据表测试 (23) 第六章部署维护 (25) 6.1创建Windows安装程序包部署Web应用程序 (25) 6.2 Web.config 配置 (29)

无纸化在线考试系统开题报告软件专业

实习报告 1选题意义及来源 随着计算机科学、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在教育领域中,实现网上考试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计算机软、硬件资源和网络资源实现考试,对于客观题可由计算机来完成阅卷,大大减少了教师的阅卷的工作量。 目前网上无纸化考试系统主要有两种基本模式:传统的C/S(客户机/服务器)模式和新型的B/S(浏览器/服务器)模式,所谓C/S模式,即数据库(比如试题库)内容存放在远程的服务器上,在客户端安装相应软件,C/S结构虽然在技术上比较成熟,但该结构的程序往往只局限在小型的局域网内部,不利于扩展。而且当用户量比较多的时候,每台客户机上面都需要安装相应的客户端程序使得维护工作变得很繁重。同时,由于应用程序直接安装在客户端,客户机与数据库频繁的交换数据使得系统的安全性受到威胁。而与传统的C/S模式相比较,B/S模式将应用逻辑与用户界面和数据访问相分离,是系统的维护变得简单(只需要改变网页,即可实现所有用户的同步更新),同时简化了客户端的功能,用户只需要浏览器即可使用此考试系统,更适宜在Internet上进行考试。 传统考试要求老师印试卷、安排考试、监考、收集试卷、评改试卷、讲评试卷和分析试卷,这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于是产生了大量的在线考试系统。它应用JSP等网络软件开发工具进行研发,并充分利用了B/S结构的特点,其功能目标是实现将现有的纸张答题式考试向基于Internet的无纸化考试系统的转变,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允许系统管理员对试题库进行管理与开发,有效地保证了题库的时效性。 2.国内外发展情况 无纸化考试,是计算机考试的通俗说法,它是一种以优化的题库资源为基础、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通过随机组卷生成无纸化考试试卷进行考试,并及时生成考试成绩,集考试报名、试卷生成、上机考试、阅卷、成绩生成、合格证(单)打印等为一体的、多元化、新型的考试模式。考试的主要使用工具不再是传统的纸和笔,而是以电脑为代表的各种考试终端,是随着现代计算机与通信技术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型考试模式。 20世纪70年代,美国考试委员会着手进行计算机模拟考试的研究工作,并于1983年编制出有效的模拟考试系统,当时的名称是计算机辅助考试系统。1990年8月,美国加利福尼亚、得克萨斯等十个州联合创建了各州以及各高等院校相互认可的学位证书以

在线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软件工程》课程设计 2017-2018学年第2学期 题目:在线考试系统 院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班级:1501班 学号:20151103107 姓名:胡建东 时间:2017.06.20

目录 第1章概述 (1) 1.1背景及课题来源 (1) 1.2目的和意义 (1) 第2章可行性分析 (2) 2.1技术可行性 (2) 2.2经济可行性 (2) 2.3社会可行性 (2) 第3章需求分析 (3) 3.1性能需求 (3) 3.1.1准确性和及时性 (3) 3.1.2主存储量 (3) 3.1.3安全性 (3) 3.1.4出错处理需求 (3) 3.1.5易用性和易维护性 (3) 3.2功能需求 (3) 3.2.1界面需求 (3) 3.2.2试卷管理 (4) 3.2.3题库管理 (4) 3.2.4阅卷管理 (4) 3.2.5成绩管理 (4) 3.2.6学生管理 (4) 3.2.7考试管理 (4) 3.3数据流图 (5) 3.4数据字典 (5) 第4章总体设计 (11) 4.1功能结构图 (11) 4.1.1学生考试系统功能结构图 (11) 4.2数据库设计 (11) 4.2.1概念模型设计 (11) 4.2.2逻辑设计 (12) 4.2.3物理结构设计 (12) 第5章软件测试与分析 (15) 5.1功能测试 (15) 5.1.1介绍 (15) 5.1.2目的 (15) 5.2测试用例 (16) 5.2.1用户登录测试 (16) 5.2.2在线考试测试用例 (16) 5.2.3生成试卷测试用例 (16) 5.2.4阅卷评分测试用例: (17) 5.2.5更改题库测试用例: (17) 5.3性能测试 (18)

接地电阻测试报告

接地电阻测量结果分析 曾宪奎 摘要:本文通过对乌江渡发电厂接地网改造前、后工频接地电阻测量结果分析比较,阐述了地处高土壤电阻率的水电厂,充分利用水库中水位相对稳定,水深有一定的保证和水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以及弱腐蚀等特点,敷设水下接地网,增大接地网的散流面积。将工频接地电阻降低到0.3064~0.3281Ω,满足设计值≤0.35Ω,保证安全生产,达到接地网改造的目的。 关键词: 地网构成; 接地电阻测量; 比较与分析 1 概述 乌江渡发电厂位于乌江峡谷石灰岩和页岩高电阻率地区,分为一厂和二厂,一厂增容后装机容量3×250MW, 220kV GIS出线4回架空线路,110kV出线6回架空线路。二厂装机容量2×250MW,220kVGIS出线3回架空线路。一厂和二厂分别接入系统运行,共用一个接地网。1980年设计计算的单相接地短路电流为12200A,接地电阻设计值为0.5Ω,计算值为0.325Ω。五台机组分别于1979、1981、1982、2003年并网发电,老接地网已运行近23年。通过近几年对乌江渡发电厂工频接地电阻的监测发现,地网接地电阻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为保证扩建后若最大单相短路电流上升,不影响电气主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2004年我们敷设了水库接地网,同时对两厂接地网进行了有效连接,从而使工频接地电阻和接地电位分布得到有效的改善,满足了安全运行要求。 2 接地网构成 2.1 乌江渡发电厂接地网构成如图1所示,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2.1.1 一厂接地网 2.1.2 二厂接地网 2.1.3 水库接地网

2.2 一厂、二厂接地网主要由自然接地体和大坝迎水面敷设的人工接地体构成。水库接地网采用120mm2镀锌钢绞线在距大坝约400m处的水库内敷设一个面积约20万㎡的水下接地网。然后用三根120mm2铜绞线引出后分别与一厂、二厂接地网相连接。 3 工频接地电阻测量 3.1 测量依据 根据《接地装置工频特性参数的测量导则》(DL-475-92)、《水力发电厂接地设计技术导则》(DL/T-5091-1999)以及《接地系统的土壤电阻率、接地阻抗和地面电位测量导则》(GB/T17949-2000)。 3.2 “参考原点”的确定 如何确定测量间距的参考原点,即电流极和电压极距离从地网的那一点算起是接地测量布线合理与否的第一个问题。但对于大型水电站来说,由于水工枢纽布置范围很大,地网边缘就很难确定。根据国家标准《接地系统的土壤电阻率、接地阻抗和地面电位测量导则》的要求,宜确定“电气中心”。 由乌江渡发电厂接地网(见图1)构成可知,主要由一厂、二厂接地网以及水库接地网构成。 假设: R 1------一厂接地电阻 I 1 -------流入一厂地网电流 R 2------二厂接地电阻 I 2 -------流入二厂地网电流 R 3------水库接地电阻 I 3 -------流入水库地网电流 R ij ------三个地网间互电阻 则有: U 1=I 1 R 1 +I 2 R 12 +I 3 R 13 U 2=I 1 R 12 +I 2 R 2 +I 3 R 23 U 3=I 1 R 13 +I 2 R 23 +I 3 R 3 又设地网近似为等电位则: U=U 1=U 2 =U 3 I=I 1+ +I 2 +I 3 由于 U=IR 则: I=R-1U 将接地电阻测量值R 1=0.47Ω、R 2 =0.831Ω、R 3 =0.514Ω(理论值) 代入后得到: R 12=0.17Ω、R 13 =0.127Ω、R 13 =0.16Ω 通过计算可知,各个接地网电流占总电流的百分数分别为: 一厂地网入地电流I 1 占总电流的百分数为43.41%; 二厂地网入地电流I 2 占总电流的百分数为17.76%; 水库地网入地电流I 3 占总电流的百分数为 38.83%。 由此可以看出,乌江渡发电厂地网“电气中心”近似在一厂接地网和水库接地网几何中心连线上,且偏于一厂地网一侧。因此,我们将工频接地电阻测量参考原点选择在大坝顶的一点。至于参考原点的定位问题相对于电流极距离3000m而言影响也就很小了。 3.3 接地电阻测量电流极距离 乌江渡发电厂全厂接地网总面积约50万㎡,等值半径约为800m。与电流极距离3000m之比为3.75D。而地网最大长度约为1250m,与电流极距离3000m之比为2.4D。基本满足水电站接地

java在线考试系统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名称 java程序设计之网络编程 题目 java课程在线考试系统 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班级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 2015年1月12日

目录 第一章引言 (3) 1.1编写目的 (3) 1.2 背景 (3) 第二章系统总的概述 (4) 2.1 系统的目标 (4) 第三章功能需求 (4) 3.1主要用户类型以及系统功能模块 (4) 3.2数据库的流程图 (5) 3.3数据管理能力要求 (6) 3.4故障处理要求 (6) 第四章运行环境要求 (7) 4.1 硬件及软件设备的要求 (7) 4.2开发工具 (7) 第五章项目总结 (7)

1.引言 1.1编写目的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迅猛发展,网络应用不断扩大,如远程教育和虚拟大学的出现等等,且这些应用正逐步深入到千家万户。人们迫切要求利用这些技术来进行在线考试,以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及提高工作效率,与此同时也提高了考试的质量,从而使考试更趋于公证!客观!更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2 背景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现在很多国内外的大学和社会其他部门都已经开设了远程教,于此网络化教育代表了应试教育改革的一个发展方向,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一个特征,并对教育的发展形成新的推动力。远程教育成为现代教育技术及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但是,远程教育软件的开发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随着这项技术的不断深入发展,就要求有更好、更完善的软件系统应用到远程教育当中去,这就给软件设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设计要求。 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考试的技术手段和载体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网络的开放性、分布性的特点和基于Internet的巨大的计算能力使得考试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与传统考试模式相比,在线考试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它可以将传统考试过程中的试卷组织、审定印制、收集、登记发放、评判归档各个环节缩小到一至两个环节,几乎屏蔽了所有人工直接干预考试活动的可能性,不但能够节约大量的时间、人力、物力与财力,而且还可以大幅度增加考试成绩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传统的考试方式一般要经过五个步骤,即人工出题、考生考试、人工阅卷、成绩评估和试卷分析。显然,随着考试类型的不断增加及考试要求的不断提高,教师的工作量将会越来越大,并且其工作将是一件十分烦琐和非常容易出错的事情,可以说传统的考试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考试。在线考试系统项目的产生:是当今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趋势以及建设我国高校教育信息化系统,其目的是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计算机软、硬件和网络资源实现网络化考试以避免传统笔试考试的不足。与传统考试模式相比,网上考试渗入了更多的技术环节,对实现安全性的途径、方法也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通过Internet来实现网上考试,是现代教育技术的一个具体实现,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以实现远程教育和在线

在线考试系统-C语言课程设计

课程报告 课程名称:程序设计实践 专业班级:计算机1306 学生姓名:王永森 学号: 20131692**** 任课教师:徐振强 学期: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

课程报告任务书 成绩评定教师:

1 需求分析 标准化考试系统仅支持选择题,可以在学生做题之后进行自动批改试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基本功能: (1)提供给教师添加试题的功能(试题信息用文件保存)--输入 (2)试题的整体浏览功能 (3)能够抽取试题组合成一套试卷(组卷的策略:可以是随机的,当然若教师添加的试题时有知识点、章节等信息,亦可以实现按照一定的组卷策略实现出题:如每个知识点抽取若干题目,最终组合一套试卷) (4)教师实现题目信息的管理,比如删除、修改等 (5)查询功能(至少一种查询方式)、排序功能(至少一种排序方式) 2 概要设计 图1程序概要图 如图(1)所示,此程序中学生信息使用单向链表存储,题库中的试题采用结构体数组存储,主要流程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学生登录进行操作,另一部分为老师登录进行操作。程序中自定义了大量的功能函数,包括学生密码的修改,登录权限的确定,个人资料的修改;老师对试题的查找、添加、修改、删除、排序,对学生信息的查找、添加、修改、删除,以及自动随机生成一套试卷。各个功能函数都是独立的,可以相互调用,最终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3 详细设计 头文件my_head.h # include

# include # include # include typedef struct student{ //学生信息采用链表char num[20]; char name[20]; char pass[20]; int score; struct student *next; } stu; struct teacher{ char account[20]; char password[20]; } *Admin; struct tests{ //试题库采用数组char maintest[500]; char a[30]; char b[30]; char c[30]; char d[30]; char ans[30]; int zhangjie; char nandu[20]; } tests[100]; int ts[100][20]; int i, j, tt; stu *head, *tail, *pm;

在线考试系统测试报告

在线考试系统测试报告 1简介 1.1编写目的 本测试报告为在线考试项目的测试报告,目的在于总结测试阶段的测试以及分析测试结果,描述系统是否符合需求。预期参考人员包括用户、测试人员、、开发人员、项目管理者、其他质量管理人员和需要阅读本报告的高层经理。 1.2项目背景 在线考试系统旨在实现考试的无纸化管理,对一些科目的考试可以通过互联网络或局域网进行。它包括试题管理、考生管理、在线组卷、试卷审批等功能,实现了传统考试过程中的出卷、考试、阅卷、试卷分析、公布成绩全过程。 本系统旨在提高效率,方便广大用户,提供了一种通过Web方式进行在线考试的方式。系统基于大容量的题库,支持随机从题库中抽取一定量的题目,也可自行调整生成一份考卷,提供给参加考试的考生在线答题,完成后提交至服务器。 2测试概要 2.1测试的主要功能点: 普通用户测试功能性如下: 1、个人培训分页浏览法规,并记录培训人的培训状况 2、模拟考试,提交试卷后显示答题情况 3、个人正式考试,提交试卷后显示并记录考试结果 管理员测试功能性如下:(在以上功能基础上增加) 4、试卷模块,包含试卷的添加修改和删除,按试卷名称搜索试卷信息,指定试 卷的考试人员,并对固定试卷指定试题功能 5、试题模块,包含试题的crud, 6、浏览用户考试和培训记录,并通过组织和姓名进行查询 7、对指定用户赋予管理员权限 2.2测试环境与配置

CPU:inter core i3 内存:3*1024mb 操作系统:window 7 应用软件:myeclipse8.5/ sql server 2005 2.3测试方法(和工具) 3测试用例 1)在线学习功能用例: 2)考试之前增加试卷,并为试卷指定相关考试人员试卷添加用例

在线考试系统可行性报告

引言 在线考试系统可行性研究报告

引言 目录一.引言.............................. (4) 二.关键字............................... (5) 三.摘要.............................. (6) 四.系统概述.............................. .. (7) 五.可行性研究报告......................................... (8) 1.1引言............................. (9) 1.1.1 编写目的............................... (9) 1.1.2 项目背景............................... (9) 1.1.3 参考资料............................... (9) 1.1.4 定义............................. (9) 1.2可行性研究的前 提 (10) 1.2.1 要求............................ (11) 1.2.2 目标............................ (12) 1.2.3 条件,假定和限制.................................. (12) 1.2. 4 可行性研究方法................................. (12) 1.2.5决定可行性的主要因 素 ............. ............. (13) 1.2.6 评价尺度............................... (13) 1.3对现有系统的分 析 (14) 1.3. 1 处理流程和数据流程............. ............. (14) 1.3. 2 工作负荷.............................. (14) 1.3. 3 人员............................ (14) 1.3. 4 局限性 (14)

考试系统可行性分析报告

在线考试评分系统可行性分析报告 专业:软件工程 班级:XXXXXX 姓名:XXX 学号:XXXXXX 报告日期:2017年9月13日

目录 一、引言 (1) 1.1编写目的 (1) 1.2项目背景 (1) 二、可行性研究的前提 (2) 2.1主要内容 (2) 2.2项目基本目标 (3) 三、所建议的系统 (3) 3.1架构图 (3) 3.2功能图 (4) 3.3技术条件方面的可行性 (4) 四、进度计划 (5) 五、可行性分析 (5) 5.1技术可行性分析 (5) 5.2经济可行性分析 (5) 5.3社会效益可行性 (6) 5.4操作可行性分析 (6) 5.5法律可行性分析 (6) 六、结论 (6) 七、参考资料 (7)

一、引言 考试是教育的重要环节也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考试可以得知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老师的教学效果,从而知道如何对教学方法进行有效的改进。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的日新月异的告诉发展,考试技术的载体也有了不断的进步,再加上考试理论的日渐成熟,推动了考试形式的不断的发展和丰富。利用网络作为考试的载体,不仅能让学生随时参与考试并迅速获得成绩,而且还能有效的减少批改试卷的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因此,本人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以及参考其他的考试系统,拟用C/S模式设计一种高效稳定的C/S模式的标准化考试系统。 1.1编写目的 为了方便学生随时能参加考试进行查漏补缺,有效的规划未来学习计划。为了减少改卷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同时减少批改时的出错率,提高工作效率。主要使用者教师、在校学生以及其他参考人员等。 1.2项目背景 考试作为教学环节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是衡量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因此保证考试客观、准确、公平成为永恒的话题,这不仅关系到人才的选拔和教学的质量,而且涉及孩子的未来及千家万户的幸福。随着社会对高知识人才日益增加的需求及高考扩招所带来的学生

接地电阻测量试验报告

接地电阻测量试验报告 为了了解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是否正常、保证安全运行,同时根据配电设备维护规程的有关规定,于2013年7月11日上午对嘎顺公司中央变电所接地装置进行测量试验。试验过程及试验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一、试验前的准备: 1、制订试验方案: 前期,我们组织人员一起到现场查看接地装置,查找接地极的适合试验的位置,制订、讨论、修改试验方案,提出试验中的注意事项。 2、试验方法: 接地电阻表本身备有三根测量用的软导线,可接在E、P、C三个接线端子上。接在E端子上的导线连接到被测的接地体上,P端子为电压极,C端子为电流极(P、C都称为辅助接地极),根据具体情况,我们准备采用两种方式测量:(1)、将辅助接地极用直线式或三角线式,分别插入远离接地体的土壤中;(2)、用大于25cm×25cm 的铁板作为辅助电极平铺在水泥地面上,然后在铁板下面倒些水,铁板的布放位置与辅助接地极的要求相同。两种方法我们都采取接地体和连接设备不断开的方式测量,接地电阻电阻表将倍率开关转换到需要的量程上,用手摇发电机手柄,以每分钟120转/分以上的速度转时,使电阻表上的仪表指针趋于平衡,读取刻盘上的数值乘以倍率即为实测的接地电阻值。 3、试验工具:

我们准备好ZC—8型接地电阻表(0~100Ω)、万用表、铜塑软导线(BVR 1.5mm2)、测电笔、接地极棒和接地板等试验用具。 二、试验过程: 1、11日上午,现场试验人员进行简单碰头,并进行分工:由左兵进行测量、值班人员王德强和许青松配合操作、许青松记录、班长彭新忠负责监护; 2、9:15试验开始; 3、测量辅助接地极间及与测量接地体间的距离; 4、采取第一种方法,将接地极棒插入到土壤中并按照图纸接好线;(接线图见附图) 5、将测量接地体连接处与连接端子牢靠连接; 6、将导线与接地电阻表接好; 7、校正接地电阻表; 8、测量并记录数据;(试验数据见附表) 9、采取第二种方法,测量并记录数据; 10、整个试验过程结束。 三、试验分析: 通过此次试验测量,高压设备、低压设备、2台变压器和柴油发电机机体、发电机室控制柜等设备的接地装置接地电阻值符合规定要求(接地电阻<4Ω),而发电机室储油罐和1#变压器、2#变压器的外壳体没有按照规定进行接地。 四、试验建议:

在线考试系统功能测试报告资料

在线考试系统功能测试报告 文件编号:文件版本: 在线考试系统功能测试报告

1.0 版本号文档编号 审定审核脱颖龙起草人 页1 第 在线考试系统功能测试报告

页2 第 在线考试系统功能测试报告 目录 1.引 言 ................................................................................................................................................ .. (4) 1.1.目 的 (4) 1.2.背 景 (4) 1.3.参考资 料 (4) 2.测试概 述 (4) 3.测试方法和范 围 (5) 3.1.测试方 法 (5) 3.2.测试范 围 (5) 4.测试结 果 (6) 4.1.1.缺陷的分布情况图表 (8) 4.1.2.功能点测试结果 (8) 5.结 论 ................................................................................................................................................ .. (9) 附件1 缺陷详细描 述 (9)

附件2 缺陷等级的描 述 (10) 页3 第 在线考试系统功能测试报告 1.引言 1.1.目的 此在线考试系统,使教务人员及操作者进行考试管理。该系统面向教师、学生和管理员,实现在线考试、管理试卷,查询成绩等功能。 1.2.背景 教务管理是大学的主要日常管理工作之一,涉及到校、系、师、生的诸多方面,随着教学体制的不断改革,尤其是学分制、选课制的展开和深入,教务日常管理工作日趋繁重、复杂。如何把教务工作信息化,模块化,便捷化是现代高校发展的重点,所以迫切需要研制开发一种综合教务管理软件,建成一个完整统一、技术先进、高效稳定、安全可靠的教学信息管理系统。启动本项目来对系统进行测试。 1.3.参考资料 无 2.测试概述 页4 第 在线考试系统功能测试报告

防雷接地电阻测试报告

防雷接地电阻测试报告 防雷与接地方案加入时间:2008-11-4 12:11:05 点击:110 【大中小】【打印本文】【关 闭窗口】 测试地点:测试日期:年月日天气: 检测单位: 一接地电阻测试说明 在防雷保护工程中,对接地电阻要求相当严格,接地电阻如果没有达到标准容易造成所保护设备损坏,给用户带来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因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规定:对已做过的防雷工程,每年在雷雨季节到来之前(湖北地区为3到5月份),应该有专业人员进行检测,提前找出隐患,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二接地电阻测量仪说明 在检测接电电阻过程中我们选用DER2571系列接地电阻测量仪,本仪器安全性能符合国际标准 IEC61010—1:1990,其执行标准为:Q/HKY 05-2001。 (1)性能特点 ●适于测量个种接电装置的接地电阻和地电压,还可以测量土壤电阻率及低阻导体的电阻值。 ●采用同步检测等先进技术,抗干扰能力强。 ● 3 1/2LCD数字显示,分辨率高,示值准确。 ●电池供电,有欠压指示。 ●被测接地极开路或电流极辅助接地电阻大雨各量程上限值时,显示屏左下角有“OPEN CIRCUIT”指标。 ●操作便捷,携带方便,耗电省。 ●具有防震、防尘、防潮结构,适应恶劣工作环境。 (2)技术指标 ●测量范围: 0.00~19.99欧姆;20.0~199.9欧姆;200~1999欧姆。 ●准确度: 基本误差:《±(5%+2d) 地电压引入的测量误差:≤±2%AC 50 HZ ≤5V 电压极辅助接地电阻Rp和电流极辅助接地电阻Rc引入的测量误差:≤±2% Rp≤5K欧姆 Rc≤1K欧姆(量程0.00~19.99欧姆) Rc≤10K欧姆(量程20.0~199.9欧姆;200~1999欧姆) 三接地电阻测量方法 (1)设备检查及更换 仪表在接通电源工作时,若显示欠压指示,表示电池电量不足,应更换新电池。

《在线考试系统》用户登录性能测试报告

在线考试系统用户登录性能测试报告

修订记录

目录 概述 (4) 测试目的 (4) 测试设计 (4) 对象分析 (4) 测试策略 (4) 测试模型 (4) 测试环境描述 (4) 详细测试方法 (5) 测试方法综述 (5) 业务模型分析 (5) 并发用户计算及启动 (6) 测试结果 (6) CPU使用情况 (6) 内存使用情况 (7) 事务响应时间 (8) 业务成功率 (9) 并发数 (9) 测试结论 (10)

《在线考试系统》用户登录性能测试报告 概述 本测试报告用于说明《在线考试系统》用户登录模块的并发性能,检查在多用户并发登录时,系统的性能反应情况,以此结果指导项目质量,便于项目组决定能否发布。 测试目的 本次测试从事务响应时间、并发用户数、系统资源使用等多个方面,以专业的性能测试工具,分析出当前系统的性能表现,以实际测试数据与预期的性能要求比较,检查系统是否达到既定的性能目标。 测试设计 对象分析 系统采用B/S(Browser/Server)模式设计。用ASP实现前台,ACCESS做后台数据库。Web服务器采用IIS6.0。 测试策略 使用商用压力测试工具LoadRunner 8.0,模拟用户并发操作。测试用户登录功能模块在多并发操作下是否能够稳定正常运行,各项指标是否能够达到以上要求的标准。 测试模型 测试环境描述 测试环境需求 1、系统环境标准配置:

表1- 1测试服务器配置 2、测试客户端配置: 表1- 2测试客户端配置 测试工具要求 HP公司LoadRunner 8.1英文版。 测试代码要求 测试执行前完成脚本录制、参数化修改与调试工作。 详细测试方法 本部分主要描述测试方法,并发用户计算及测试启动等方面内容。 测试方法综述 LoadRunner是HP公司的专业压力测试工具。它通过创建多个虚拟用户的方式,对录制的单用户脚本增加负载,来达到增加系统压力的测试目的。LoadRunner提供了Analysis工具对压力运行的结果进行分析,得出测试脚本运行期间,系统响应事务的最小时间,平均时间和最大时间等性能信息。同时可监视各后台服务器的CPU占用率与内存使用情况。利用该工具录制用户登录的业务模型,然后设计多用户并发登录的场景模式。 业务模型分析 《在线考试系统》用户登录一般用于开考前的5分钟左右。比如考试时间安排在9:00,那么一般用户会在9:00到9:05左右。那么设计业务场景如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