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读后感

活着读后感
活着读后感

《活着》读书报告

性名:阿三

学号: 16251111

班级:运输学1600

学院:交通运输

2018年6月4日

一、书名:《活着》

二、种类:中国当代长篇小说

三、字数:124千字

四、作者简介:余华,1960年4月3日生,祖籍山东高唐。出生于浙江杭州,

后来随当医生的父亲华自治、母亲余佩文(父母的姓,是余华名字的来源)迁居海盐县。1984年开始发表小说,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和苏童、格

非、孙甘露等的创作形成了一股文学潮流,评论界称之为“先锋文学”。

其代表作有中短篇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鲜血梅花》《一九八六年》《四

月三日事件》《世事如烟》《难逃劫数》《河边的错误》《古典爱情》《战栗》

等,长篇小说《在细雨中呼喊》《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兄弟》,以及一

些散文、随笔、文论、音乐评论。

五、创作背景:从国民党统治后期到解放战争、土改运动,再到大炼钢铁运

动,自然灾害时期……但小说有意淡化了社会政治背景,而更主要的是

把它们当作孕育一个个苦难的生存环境,一个个磨练人、考验人的“炼

炉”。

六、主要人物:富贵、家珍、凤霞、有庆、龙二、长根、春生、队长(村长)、

万二喜、苦根

七、内容简介:《活着》是作家余华的代表作之一,讲诉了在大时代背景下,

随着内战、三反五反,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社会变革,徐福贵的人生和家庭不断经受着苦难,到了最后所有亲人都先后离他而去,仅剩下年老的他和一头老牛相依为命。

八、读后感:

“有的人死了,他却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却已经死了。”这是臧克家对鲁迅的评价。鲁迅是个伟人,他享有这样的殊荣。这大概就是伟人活着的意义吧。我很喜欢《活着》这本书,这本书讲的不是某一类特殊的人,它讲述的是一个普通的人——富贵,他是千千万万个普通中国人的缩影。“活着”这两个字充满了力量,余华认为这种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于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在刚开始看这本书时,感觉很失望,有点恶心。但越往后越觉得震撼,前后的巨差反转,生命里难得的温情被一次次死亡撕扯得粉碎,让人感到窒息。作者的叙述很平淡,但就是这种平淡的方式去叙述福贵这种平淡而接近现实的故事,让人感到更加真实。故事虽然虚构,但却是上个世纪普通人的缩影。

许多人一生都未想明白活着是为了什么?用余华的观点解释就是,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这应该属于人最本质的性质吧。在这本书里,作者通过富贵悲惨的一生,讲述了活着的真谛。

书中的主人翁福贵是一个十足的败家子。年轻的时候,他吃喝嫖赌,将丈人和父亲气得要死,但无可奈何。最终,他输光了自己家的家业。父亲在上茅厕时死了。母亲重病,富贵拿着仅有的二两银子去买药,结果被国民党抓走当兵,等他被解放军放回时,已经两年了。回家后发现,母亲死了,女儿凤霞因为发高烧没得到及时的治疗成了聋哑人。儿子有庆给县长夫人献血,被黑心医生抽干了血,死了。凤霞因生孩子难产死了。家珍的软骨病越来越严重,最后不治而亡。女婿二喜在工地上遇难了,被两块水泥板夹成了肉泥。二喜死后,外孙苦根随福贵回到乡下,生活十分艰难,就连豆子都很难吃上,福贵心疼便给苦根煮豆吃,苦根吃了太多的豆子被撑死了。

正如鲁迅所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福贵从富少到孤家老人,从可恨之人到可怜之人。他能归结于与别人吗?他可能会去恨那个骗走他家财的骗子,也可能去恨要走他儿子命的县长夫人。但一切的缘由不是自己吗?等他后悔之时,已经来不及了。柳青说,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的。个人生活上的岔道口,你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一生。

不管什么时候,人们失去了才懂得珍惜。年轻时福贵不懂得身边人的珍贵。当失去了,他才渴望重温那些温情。其中有一段情节,对我印象很深刻。家珍病重时,她对富贵说:“我不想死,我想能天天都看见你们。”不想死,并不是怕死,只为了能多看看自己的亲人,只是不想离开自己的亲人,只是怕死后再也见不到他们。这个顽强坚毅的女人,这个身染软骨病还固执到让人心痛的女人,她放心不下儿子和女儿,所以她抗争了,柔弱的她依靠怎样的力量,明明已然在死亡边缘,可又再次回到自己深爱的家庭,看着最爱的凤霞嫁给一个疼她、爱她、护她、伴她的二喜。福贵年轻时对她并不好,可当福贵家落败后,她依然不离不弃跟随福贵。这应该就是不幸的人生中的幸福。这也是这本书隐含的道理——珍惜身边人。

可怜的福贵眼看着一个一个的亲人死去,他却很平静地为亲手掩埋了亲人的尸首而感到满足。福贵买了一条很老很老的牛,就像他一样风烛残年,每天牵着老牛下田,福贵总是一遍一遍呼唤着亲人的名字。

福贵结局很悲惨,但他仍然没有放弃生命。即使没有希望,没有亲人,没有财富,只有痛苦,他却能坚强的活着。这精神让我觉得人生的意义不在于精不精彩而在于活着。活着就有意义。即使苟活,也要活着!像许多企业家,一旦破产,他们就选择离开人世,他们从未考虑亲人的感受,他们这样的做法只会让悲惨的家庭更加悲惨。这种逃避不是看破红尘,而是不负责的愚人。活着总会有希望的,死了一定没有希望。

活着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福贵诠释了这个道理。苦难一次又一次的降临到富贵身上,但他并没有选择随亲人而去,他选择了忍受。尽管不能笑看人生,但他也没有屈服。

当看完这本书后,我就问自己我为什么而活?活得明白是最容易说的,却是最难做到的。我不敢说自己已经活得明白,毕竟阅历是要靠岁月堆积出来的。但我不算不糊涂,不从众,对生命、对死亡,有自己的想法和解释。起码,我时刻清楚自己到底要做什么,去追求什么。没有足够的物质条件,很少人能做到临死前可以随意完成自己的心愿,但有些事是不需要钱就可以做到的,只要有心。

总是追求完美的梦,可现实生活把梦击的粉碎的一地,但我还是感谢他,造物主总是能为我的生命考虑,定时定量的生成生命其中一部分的各种碎片,进而才可以用这一部分一部分的碎片,组成我完美生命这一颗大珍珠。我是那96%的不想知道自己死亡时间的人,但我很清楚,即使我还算年轻,我已经走在死亡的路上,无法回头,倒数计时,每一秒都是生命的流逝。现在才明白,面对死亡,其实生活中发生的一切正确和错误,都是美;也不对,还应该包括死亡这个句号才算完美。

作品的结尾说到,“我知道黄昏正在转瞬即逝,黑夜从天而降了。我看到广阔的土地袒露着结实的胸膛,那是召唤的姿态,就像女人召唤着她们的儿女,土地召唤着黑夜来临。”或许,这也就是主人公富贵对生活的姿态。他想用这种姿态来迎接生活,同时也在告诉人们,生下来,就得活下去,这就是生活。

参考文献:

余华《活着》,上海文艺出版社,2007 2007年12月第22次印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