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高三上学期历史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辽宁省高三上学期历史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20题;共40分)

1. (2分) (2016高二上·湖南月考) 《尚书》认为:“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民心无常,惟惠之怀”,并将商人失国归咎于德行败坏,其罪名包括酗酒、荒淫、不恤民力等。上述材料主要强调()

A . 政权是否合法性取决于道德观

B . 君王统治必须符合上天的意志

C . 君主专制与君权神授的合理性

D . 天命与君德及民心的关系紧密

2. (2分)“秦汉帝国的结构并不是任何人设计的,而是经过旧中国时代列国纷争,一个一个国家个别尝试,又互相模仿,方出现了秦汉帝国所承袭的国家形态。”从制度沿革的角度看,下列制度最能反映这一观点的是()

A . 皇帝制度

B . 郡县制度

C . 官僚制度

D . 朝议制度

3. (2分)在灌钢法的发明为世界冶炼技术做出划时代贡献的同时,制瓷业中的新品种在逐步走向成熟,为后期瓷器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这一品种是()

A . 白瓷

B . 青瓷

C . 秘色瓷

D . 青花瓷

4. (2分) (2020高一下·鹰潭月考) 史学家赵俪生将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发展高度概括为三个拐弯,其中的“第三个拐弯,发生在公元8世纪之末,绵延至第9、第10世纪。它冲破自然经济的锢闭,使货币交流逐渐增多,商业、手工业逐渐发达的一个转折点”。这一观点强调()

A . 经济政策的延续性

B . 经济发展具有区域性

C . 经济发展的活跃性

D . 经济形态的突破性

5. (2分) (2017高一下·哈尔滨期中) “厚往薄来”“倍偿其价”“宣扬国威”“友好交往”,与这四个关键词都相关的古代中国历史现象是()

A . 朝贡贸易

B . 民间贸易

C . 对外开放

D . 闭关锁国

6. (2分) (2019高二下·定远期中) 公元997年,宋廷岁收2200多万缗,收支相抵还剩大半;到王安石变法前两年,收入已经高达11000多万缗,收支却亏1500多万缗,形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 农民负担过重,影响生产积极性

B . 地主兼并土地,政府财政收入减少

C . 采取强化中央集权措施,机构臃肿

D . 统治者对外扩张,军费开支巨大

7. (2分) (2019高一下·沁县月考) 乾隆时人说:“近日,富商巨贾,挟其重资,多买土地,或数十顷,或数百顷。”这种现象对社会发展产生的消极影响是()

A . 自耕农数量减少

B . 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C . 国家赋税收入锐减

D . 土地兼并加剧

8. (2分) (2020高三下·浙江开学考) 康熙十一年(1672年),清政府规定:“如将违禁出海贸易之人,不行举首,反以外海作为内地,或为隐匿,或擅给印票,往来侦探、通商漂海,皆革职提问。”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清政府在沿海地区开放通商口岸,准许中国商人出海贸易,随后又正式成立——浙、江、闽、粤四海关,统一管理对外贸易。这一时期,导致清政府海洋政策变化的直接背景是()

A . 收复台湾

B . 平定三藩之乱

C . 列强染指中国东南沿海

D . 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9. (2分) (2020高一下·奉新月考) 观察如图图表,其中乙国是()

A . 英国

B . 法国

C . 俄国

D . 德国

10. (2分)下列关于对闭关锁国时期日本社会状况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经济停滞不前

②日本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发展

③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一些商业城市繁荣起来

④出现富甲日本的大商人

⑤社会矛盾日趋尖锐

A . ①②③④⑤

B . ①②③⑤

C . ①②③④

D . ②③④⑤

11. (2分)(2019·温州模拟) 鲁迅论及新文化运动时说:“中国人的性情是总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一个窗,大家一定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窗了。”据此判断,下列属于“拆掉屋顶”式的言论有()

①废孔学不可不先废汉字

②我以为要少或者竟不看中国书,多看外国书

③兼容并包,思想自由

④孔孟言论,如民贵君轻之说,值得探讨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12. (2分)历史学家哈孟德夫说:“工业革命带来了物质力量的极大发展,也带来了物质力量相伴着的无穷机遇。然而,这次变革并没有能建立起一个更幸福、更合理、更富有自尊心的社会;相反,工业革命使千百万群众身价倍落,而迅速发展出一种一切都为利润牺牲的城市生活方式。”作者在这里主要表述的是()

A . 工业革命的全部目标在于发展现代经济

B . 工业资产阶级实力壮大但没有政治权利

C . 工业革命使西方国家迅速完成了城市化

D . 社会文明进步应体现社会整体均衡发展

13. (2分)俄国1861年改革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 . 废除了农奴制度

B . 扩大了工业品的国内销售市场

C . 完成了从手工工场向机器工厂的过渡

D . 建立了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

14. (2分) (2018高一下·思南期中) 某报纸曾刊登了这样一则消息:“那时,六大公司统治着德国化学工业市场,它们组成两大集团……此后不久,它又吞并了两大独立的公司。”从生产关系的角度来看,这段材料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 . 化学工业发展迅速

B . 工业生产竞争日趋激烈

C . 垄断组织形成并不断扩大

D . 工厂的规模不断扩大

15. (2分)一位意大利爱国者在1814年写道:“我这样说是痛苦的。因为没有人比我更意识到我们应该向拿破仑表示感激,没有人比我更懂得湿润意大利土壤并使之恢复生气的每一滴慷慨的法国人鲜血的价值。但是,我必须说这样一句真实的话,看到法国人离开是一种巨大的、说不出的欢乐。”这段话反映拿破仑的对外战争()

①客观上具有进步作用②具有侵略性一面

③促进了意大利民族意识的觉醒④防止了波旁王朝的复辟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

16. (2分) (2019高一下·黑龙江期中) 某同学用“千呼万唤始出来”“小荷才露尖尖角”“忽如一夜春风来”“无可奈何花落去”四句诗句形象概括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不同时期的发展状况,其中“小荷才露尖尖角”你认为对应的时期应该是在()

A . 19世纪70年代

B . 甲午战争后

C . 一战期间

D . 国民党统治后期

17. (2分)最早发出“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号召的是

A . 《和平法令》

B . 《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宣言》

C . 《共产党宣言》

D . 《国际工人协会共同章程》

18. (2分) (2019高二上·重庆期中) 刘亚洲上将指出:“甲午一役,是民族之哀,民族之痛,但我认为,它同时还是民族之幸。因为在这场战争之后,一个奇妙的瞬间诞生了。在这个瞬间里,历史向古老的中国打开了另

外一扇门。”作者意在强调甲午中日战争()

A . 宣告了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破产

B . 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C . 促使仁人志士开始进行制度探索

D . 促使中国认清其所处的国际地位

19. (2分) (2017高三下·成都期中) 1932年在苏联重工业部门工作中的各种外国专家约有6800人,其中约有1700名是美国工程师。同年,苏联向英美购买的机器设备占美国机器设备出口总量的50%,占英国同类产品出口总量的90%。这说明()

A . 苏联工业化离不开西方国家的帮助

B . 苏联社会制度吸引了大批西方专业人才

C . 苏联工业化抓住了历史发展的机遇

D . 美英为缓解经济危机向苏联输出机器

20. (2分)《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指出:“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能看到出路,……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下列能够反映20世纪中国面临着两种形势的史实是()

A . 《马关条约》和三元里抗英

B . 瓜分狂潮和义和团运动

C . 《辛丑条约》和黄海海战

D . 《辛丑条约》和辛亥革命

二、填空题 (共1题;共10分)

21. (10分) (2016九上·蚌埠期中) 列举资产阶级性质的文件三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材料分析题 (共2题;共30分)

22. (15分)(2016·天津模拟)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代的农业、手工业、商业都有了极大发展。汉武帝在位期间是汉王朝最为强盛的时期,他派使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打开了从长安经新疆、中亚直抵地中海东岸的道路,被称为“丝绸之路”。随着东西交往的密切,佛教于公元1世纪时传入中国。……公元9~10世纪,中国的造纸技术又通过丝绸之路西传。

──摘编自《中国2007》

材料二

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资产阶级运用产业革命造就的廉价商品,利用先进的洋枪洋炮,叩开了闭关自守的古老国家的大门。……资本输出使输入地区人民受到沉重剥削。这些历史事件对经济全球化进程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陈钦庄、计翔翔等《世界文明史简编》

材料三

材料四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这一跨越时空的宏伟构想,承载着丝绸之路沿途各国发展繁荣的梦想,赋予古老丝绸之路以崭新的时代内涵。

──摘编自“中国经济网”

(1)据材料一概括汉代丝绸之路开通的条件,并指出通过丝绸之路东西文明交流的主要内容。

(2)材料二中的“历史事件”是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此时期的经济全球化进程对“古老国家”经济方面的影响。

(3)据材料三指出世界贸易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发展态势并分析原因。

(4)结合当今世界形势,指出材料四中“崭新的时代内涵”是什么?

23. (15分) (2017高三上·雅安月考) 中国近代对外贸易指的是中国从鸦片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前的半殖民地型的对外贸易。主要表现在协定关税、洋行垄断、长期入超以及进出口商品结构和不等价交换上。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鸦片战争后,中国丧失了关税自主权,不久又失掉了海关行政权。1843年英国与清政府制定第一个协定税则,主要进口货的税率比以前粤海关的实征税率降低了一半以上。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英法提出值百抽五的原则,再次降低税率,但实征从未达到5%。1902年修订协议后,进口货物平均实征在3.2%左右,成为举世罕见的最低税率。这自然极有利于外国商品在华倾销,而不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在中华民国时期,经过1924~1927年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和群众性的关税自主运动,国民党政府与列强协商,于1929~1934年四次修订税则,进口货物的平均实征税率才逐渐提高到27%左右。

——摘自《中国近代贸易史料》

材料二:鸦片战争后,外国商品除鸦片外,并未能很快在中国打开销路。通过第二次鸦片战争,列强取得内地航运通商和免纳厘金等特权后,市场才逐步扩大。1895年甲午战争时,进出口总值达3.1亿余海关两(一海关两合1.558银元)。而入超达2840万海关两。进入20世纪,资本主义国家已先后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它们的对华

贸易也急速膨胀,1931年贸易总值达23.4亿余海关两,入超达5.2亿余海关两。旋因东北市场被日本占领,以及30年代初的经济危机,贸易额锐减,到1936年仅有10.5亿余海关两。抗日战争时期,币制混乱,若折合美元计算,则1941年后方和沦陷区合计,贸易总额仅保持1931年水平(未计美元贬值)。战后,1946年,贸易总额有了一定增长。

贸易总额中,各国所占比重则以它们在华的政治、军事、经济势力的消长为转移。大体上,早期是英国执牛耳,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渐居上风,抗日战争后则为美国所独占。

——摘自《中国近代贸易史料》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现代关税主权的演变进程,并指出关税主权的丧失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对外贸易格局的变化,并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20题;共40分)

答案:1-1、

考点:

解析:

答案:2-1、

考点:

解析:

答案:3-1、

考点:

解析:

答案:4-1、

考点:

解析:

答案:5-1、考点:

解析:

答案:6-1、考点:

解析:

答案:7-1、考点:

解析:

答案:8-1、考点:

解析:

答案:9-1、考点:

解析:

答案:10-1、考点:

解析:

答案:11-1、考点:

解析:

答案:12-1、考点:

解析:

答案:13-1、考点:

解析:

答案:14-1、考点:

解析:

答案:15-1、考点:

解析:

答案:16-1、考点:

解析:

答案:17-1、考点:

解析:

答案:18-1、考点:

解析:

答案:19-1、

考点:

解析:

答案:20-1、

考点:

解析:

二、填空题 (共1题;共10分)

答案:21-1、

考点:

解析:

三、材料分析题 (共2题;共30分)答案:22-1、

答案:22-2、答案:22-3、

答案:22-4、

考点:

解析:

答案:23-1、

答案:23-2、

考点:解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