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教学设计说明

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教学设计说明
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教学设计说明

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背景分析

【教材分析】

本实验既可加深学生对“DNA结构”的感性认识和理解,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教材首先介绍了该实验的“实验原理”。从制作DNA模型前应该考虑的问题、制作过程做了详细阐述。教材接着说明了制作的“目的要求”。要求通过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加深对DNA分子结理解和认识。

教材第三部分清楚地列出了该实验所需要的“材料用具”。特别应明白用什么代表磷酸、什么代表糖、什么代表含氮碱基。以及用什么对它们进行连接。

教材第四部分更为详细地介绍该实验的“方法步骤”。从制作“基本单位→脱氧核苷酸长链→DNA结构→DNA的空间结构”这一步骤详细地作了说明。

因此,我们从如下几方面对该实验做本质性的准备:

1.知识结构的联系:要明确DNA的化学元素是C、H、O、N、P,由它们组成磷酸、脱氧核糖和含氮碱基,再由1分子磷酸、1分子脱氧核糖和1分子的含氮碱基组成基本单位一—脱氧核苷酸;再由脱通过聚合作用形成DNA分子。

2.掌握该实验的知识点:对理解和掌握“DNA分子的功能(复制和表达)”、“遗传和变异”以及“基因工程”打下了较好的理论基础。

3.实验操作的关键:该实验成败的关键是连接。

【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了相关的遗传物质的结构和功能之后,对DNA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是对于双螺旋结构的巧妙之处还是不能很好的掌握和理解,因此通过这个实验,怎样引导才能使学生对DNA知识有更深的理解是本课的关键所在。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初步学会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掌握制作技术。

(2).进一步理解和掌握DNA分子的结构。

(3).理解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能力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动手操作,并进行实验观察,培养学生投身科学实验的参与精神;(2).通过组织学生活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2).培养学生用微观和宏观的不同角度来看待生物中的一些现象。

三、教学重难点

1、加深学生对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理解

2、理解DNA的多样性和特异性

3、掌握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技术。

实施方案:①对每小组进行关键步骤指导;②对连接方式进行讲解;板书说明制作的程序和重要环节;④诱导学生理解各步骤的连接及原理。

为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在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不能让他们按照模型里的说明书进行组装和操作,而是应该由教师给出一定的要求,让学生按照教师的相应的要求进行操作。比如组装的顺序可以设计如下:脱氧核糖核苷酸→脱氧核糖核苷酸链→双螺旋结构。另外,不同的小组分别组装不同碱基对排列顺序的DNA模型。

四、实验实施准备

【教师准备】

硬塑方框2个(长约10cm),细铁丝2根(长约0.5 m),球形塑料片(代表磷酸)若干,双层五边形塑料片(代表脱氧核糖)若干,4种不同颜色的长方形塑料片(代表4种不同碱基)若干,粗铁丝2根(长约10 cm),订书钉。

【学生准备】

1.预习实验“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了解DNA结构的相关信息。

2.进行分组。

3.以组为单位展开交流学习,总结DNA双螺旋结构的组成、特点等知识。

通过课前准备,学生进一步提高学习兴趣,再次激发实验探究的热情;较大程度上节省了课堂时间;为探究实验的成功打基础。

五、教学方法

【教法】分析评价法、直观演示法

【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交流法

六、教学媒体

黑板、多媒体计算机

七、课时安排

由于该实验容较为简单,无需提前进行预实验,故时长为一课时(40min)八、教学过程

结束min

讨论①:作为遗传物质,应该储存有大量的遗传信

息。DNA分子只含有4种脱氧核苷酸,它是怎样储存足

够量的遗传信息的?

讨论②:作为遗传物质,应该能够精确地复制自己。

设想一下,DNA分子是如何复制自己的?

思考引起学生

思考,激发

兴趣

板书设计

DNA双螺旋结构

一、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设计与讨论

二、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制作

九、教学设计反思

本实验课,经过以上这样的教学设计之后,我觉得可以达到以下几个目的:Ⅰ、可以排除学生简单的按照模型说明书上的图示进行模仿,使他们能动手动脑相结合,符合新课程对教学行为的要求,教师真正起到了主导的作用,也真正体现出了学生的主体性;Ⅱ、经过几个小组组装出的不同的DNA的比较。Ⅲ、通过教师给出具体的要求,比如一条脱氧核糖核苷酸链上的碱基排列顺序,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DNA多样性的理解,对于今后解决“某DNA含有100个碱基,这样的DNA可以有多少种?”会有更多的体会。同时,通过讲练结合,使知识落实的更加到位。因此,这节实验课经过这样的教学设计之后,更加符合新形势下新课改的要求,也更能体现新课标的精神。

十、本实验近十年参考文献

1.向义和.“DNA双螺旋结构是怎样发现的”.《物理与工程》2005年02期

2.吴圣.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实验材料的筛选.《生物学教学》2009年第05期

十一、近十年相关考题

(2012)5.假设一个双链均被32P标记的噬菌体DNA由5000个碱基对组成,其中腺嘌呤占全部碱基的20%。用这个噬菌体侵染只含31P的大肠杆菌,共释放出100个子代噬菌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过程至少需要3×105个鸟嘌呤脱氧核苷酸

B.噬菌体增殖需要细菌提供模板、原料和酶等

C.含32P与只含31P的子代噬菌体的比例为1:49

D.该DNA发生突变,其控制的性状即发生改变

【答案】C

(2012)2.将大肠杆菌的质粒连接上人生长激素的基因后,重新置入大肠杆菌的细胞,通过发酵就能大量生产人生长激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发酵产生的生长激素属于大肠杆菌的初级代产物

B.大肠杆菌获得的能产生人生长激素的变异可以遗传

C.大肠杆菌质粒标记基因中腺嘌呤与尿嘧啶含量相等

D.生长激素基因在转录时需要解旋酶和DNA连接酶

【答案】B。

(2012)2.人类对遗传物质本质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孟德尔发现遗传因子并证实了其传递规律和化学本质

B.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比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更具说服力“汉水丑生的生物同行”超级群公益作品

C. 沃森和克里克提出在 DNA 双螺旋结构中嘧啶数不等于嘌呤数

D. 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说明所有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RNA

【答案】B

(2012)5.双脱氧核苷酸常用于DNA测序,其结构与脱氧核苷酸相似,能参与DNA 的合成,且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NA 合成时,在DNA 聚合酶作用下,若连接上的是双脱氧核苷酸,子链延伸终止;若连接上的是脱氧核苷酸,子链延伸继续。在人工合成体系中,有适量的GTACATACATC的单链模板.胸腺嘧啶双脱氧核苷酸和4种脱氧核苷酸,则以该单链为模板合成出的不同长度的子链最多有()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答案】D

(2011)27.某双链DNA分子含有400个碱基,其中一条链上A:T:G:C=1:2:3:4。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DNA分子的结构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设计 第二节DNA分子的结构 学校:锡盟东乌旗综合高中 科目:生物 姓名:武雪峰

教学设计 内容: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 第三章基因的本质 第二节DNA分子的结构 教案 一、设计思路: 本节课是以“导学案”的形式通过课前进行预习、课堂进行问题探究、课堂知识达标检测、课后训练四个环节,让学生自主参与,合作探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使学生在主动探究、合作交流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培养和提升,把课堂真正还给了学生。 二、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概述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2.能力方面:①对图片及模型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②合作学习的能力 ③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认同与人合作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体验科学探索不是一帆风顺的,需要锲而不舍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 1. 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2.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四、教学难点: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五、教学方法:自主合作、讨论法、演示法 六、课前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自主完成导学案 1、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2人小组、6人大组、全班团队; 2、决定小组成员的角色分配。 3、向学生解释学习任务; 七、教学用具: DNA分子结构模型组件、DNA分子结构的模型

八、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新课(课件显示)。 2、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3、检查预习案自主纠错。 4、教与学的互动过程:组织学生讨论、展示、点评。对于学生在讨论、展示中存在的问题及不完善的答案、书写不规则的地方老师给予纠正、补充、指点;对于学生在点评时可能会出现的疑惑和生成性问题,以多媒体图片、动画预设情景,引导学生互动、对话、交流。对于重点、难点内容借助多媒体图片、动画、模型建构等予以突破和解决。 探究一、资料分析,模型构建的历史过程及模型构建的科学研究方法:学生课前自主预习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过程,可课堂上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以下问题: (1)沃森和克里克开始研究DNA结构时,科学界对DNA已有的认识是什么? (DNA分子是以4种脱氧核苷酸为基本单位连接而成的长链,呈螺旋结构。)(2)沃森、克里克在前人已有的认识上,采用什么方法研究DNA结构?(模型建构。) (3)沃森和克里克先后分别提出了怎样的模型? (a、螺旋结构(三螺旋、双螺旋):碱基位于外部;b、双螺旋结构:磷酸-脱氧核糖位于外部,碱基位于内部,相同碱基配对;c、双螺旋结构:磷酸-脱氧核糖(骨架)位于外部,碱基A-T,G-C配对,位于内部。) (4)、沃森和克里克默契配合,发现DNA双螺旋结构的过程,作为科学家合作的典范,在科学界传为佳话。他们的这种工作方式给予你哪些启示? (多学科的综合应用、精诚的合作、失败面前锲而不舍的精神、在学习和工作中要善于沟通、勤于积累、善于总结、勇于实践,不要轻言放弃。……) 探究二、DNA的双螺旋结构: 教师引导,以“基本单位—单链—平面双链—立体空间结构”逐步深入,学生根据资料信息利用模型盒尝试构建DNA结构模型 (1)组装一个脱氧核苷酸模型:(注意三种物质的连接位置)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教学设计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教学设计 【活动目的与意义】 1制作模型的过程是一个知识内化的过程,通过亲手制作,可以促进学生对DNA分子“双螺旋结构”和“反向平行”特点的理解和认识。 2通过讨论、交流与撰写活动报告,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和归纳问题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 3通过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的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并使他们在具体的制作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4通过分析DNA分子结构模型,将抽象知识形象化,有利于学生准确把握DNA分子结构的知识,为后续学习遗传部分的知识奠定良好的基础。 【活动程序】 1制定活动方案 1.1课前进行相应的知识储备 课前学生学习了DNA分子结构的基础知识,以及通过图书馆、网络等途径收集和掌握了一些有关DNA结构发现的科学史的材料,为课上进行相互讨论、交流与模型的顺利制作提供了必要的知识准备。

1.2活动材料用具的准备 硬塑料方框、不同颜色的硬纸板、金属细丝、订书机、订书钉、剪刀、粗铁丝。 1.3提供模型制作的参考数据 1.4设计活动方案流程 2实施活动方案 2.1分组并发放活动材料 每班分若干个小组,每小组4人。各组都配发硬塑料方框2个(5cm×10?M)、六种不同颜色的硬纸板各1张(20?M ×20?M)、细铁丝2根(长0.5m)、粗铁丝2根(长约10?M)订书机1个、订书钉若干、剪刀1把、活动报告(每人一份)。 2.2分组讨论制作模型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在学生讨论之前,教师先展示预设的问题和制作模型的参考数据,为学生讨论模型的制作提供帮助。设计的问题如下: (1)分别用何材料表示磷酸基团、脱氧核糖、各种含氮碱基?这几种物质在什么部位相连接? (2)如何表示磷酸二酯键、氢键以及氢键的数目? (3)如何体现DNA分子两条链之间的反向平行关系? (4)怎样才能使DNA分子的平面模型改变成立体模型? 以实验小组为单位,观察并分析教材上的DNA分子结构的立体图和平面图,然后根据实验桌上所提供的材料,以

无机化学《分子结构》教案

无机化学《分子结构》教案 [ 教学要求] 1 .掌握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基本特征和它们的区别。 2 .掌握价键理论,杂化轨道理论。 3 .掌握分子轨道理论的基本内容。 4 .了解分子间作用力及氢键的性质和特点。 [ 教学重点] 1 .VSEPR 2 .VB 法 3 .MO 法 [ 教学难点] MO 法 [ 教学时数] 8 学时 [ 主要内容] 1 .离子键:离子键的形成、离子的特征(电荷,半径,构型) 2 .共价键:价键理论-电子配对法(本质,要点,饱和性,方向性,类型σ 键、π 键)。 3 .杂化轨道理论:杂化轨道理论的提出,杂化轨道理论的基本要点,杂化轨道的类型- sp 、spd 等各种类型及举例。 4 .分子轨道理论:分子轨道理论的基本要点,分子轨道的能级图,实例- 同核:H2、He 、O2、F2、N2;异核:NO 、HF 。 5 .共价键的属性:键长,键角,键能,键级。 6 .分子间的作用力和氢键。 [ 教学内容] 2-1 化学键参数和分子的性质 分子结构的内容是:分子组成、分子空间结构和分子形成时的化学键键参数:用各种不同的化学量对化学键的各种属性的描述。 键能:在101.3KPa ,298K 下,断开1molAB 理想气体成 A 、B 时过程的热效应,称AB 的键能,即离解能。记为△H ° 298 (AB ) A ─ B (g) =A (g) +B (g) △H° 298 (AB ) 键能的一些说明: 对双原子分子,键能即为离解能,对多原子分子,键能有别于离解能。同种化学键可能因环境不同键能有很大差异。对同种化学键来说,离解产物的稳定性越高,键能越小。产物的稳定性可以从电荷的分散程度、结构的稳定性来判断。 键能越大键越稳定,对双原子分子来说分子就越稳定或化学惰性。 成键原子的半径越小,其键能越大,短周期中的元素的成键能力与其同族元素长周期的相比键能肯定要大得多。在同一周期中,从左到右原子半径减小,可以想见其成键能力应增大。但F-F 、O-O 、N-N 单键的键能反常地低,是因为其孤电子对的斥力引起。 一般单键键能不如双键键能,双键键能不如叁键键能。但双键和叁键的键能

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教学设计

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背景分析 【教材分析】 本实验既可加深学生对“DNA结构”的感性认识和理解,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教材首先介绍了该实验的“实验原理”。从制作DNA模型前应该考虑的问题、制作过程做了详细阐述。教材接着说明了制作的“目的要求”。要求通过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加深对DNA分子结理解和认识。 教材第三部分清楚地列出了该实验所需要的“材料用具”。特别应明白用什么代表磷酸、什么代表糖、什么代表含氮碱基。以及用什么对它们进行连接。 教材第四部分更为详细地介绍该实验的“方法步骤”。从制作“基本单位→脱氧核苷酸长链→DNA结构→DNA的空间结构”这一步骤详细地作了说明。 因此,我们从如下几方面对该实验做本质性的准备: 1.知识结构的联系:要明确DNA的化学元素是C、H、O、N、P,由它们组成磷酸、脱氧核糖和含氮碱基,再由1分子磷酸、1分子脱氧核糖和1分子的含氮碱基组成基本单位一—脱氧核苷酸;再由脱通过聚合作用形成DNA分子。 2.掌握该实验的知识点:对理解和掌握“DNA分子的功能(复制和表达)”、“遗传和变异”以及“基因工程”打下了较好的理论基础。 3.实验操作的关键:该实验成败的关键是连接。 【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了相关的遗传物质的结构和功能之后,对DNA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是对于双螺旋结构的巧妙之处还是不能很好的掌握和理解,因此通过这个实验,怎样引导才能使学生对DNA知识有更深的理解是本课的关键所在。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初步学会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掌握制作技术。 (2).进一步理解和掌握DNA分子的结构。 (3).理解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能力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动手操作,并进行实验观察,培养学生投身科学实验的参与精神;(2).通过组织学生活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高中化学《分子的空间构型》教学设计

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 第二节分子的空间构型(第1课时) 一、教学分析 1.教材内容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第40页: 2.3 分子的空间结构 结合实例了解共价分子具有特定的空间结构,并可运用相关理论和模型进行解释和预测。知道分子的结构可以通过波谱、晶体X射线衍射等技术进行测定。 本课时学习的的内容有三部分:分子结构的测定、多样的分子空间结构和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对应课标中的:结合实例了解共价分子具有特定的空间结构,并可运用相关模型进行预测。知道分子的结构可以通过波谱等技术进行测定。新课标中要求的可以解释分子空间结构的杂化轨道理论和测定分子空间结构的晶体X射线衍射技术会在后面的章节介绍。 教材中首先介绍的是分子结构的测定方法,虽然内容难度比较大,高中的学生难以接受,但要求比较低,只要了解即可。第二部分多样的分子空间结构难度相对较小,涉及到的分子也大都是学生非常熟悉的。在教学过程中我做了一下调整,将第二部分移至前面。这样做的目的有两个: 1.从学生熟悉的物质开始介入学习,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心理上有一个缓存时间,循序渐进,慢慢提高难度,对于后面的内容比较容易接受。 2.确定一个分子的空间结构有两个渠道:实验测定和理论预测。将这两个方法并列介绍,利于学生构建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化学的研究方法有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第三部分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难度最大,也是本节课的重点。 教材首先开门见山,介绍了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的基本内容及其应用,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的掌握,不仅设置了例题,详细阐述孤电子对数的计算,而且还设计了两个“思考与讨论”栏目,并引入了离子的空间结构的预测。

分子结构与性质教案

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 第一节共价键 【学习目标】 1、了解共价键的形成过程。 2、知道共价键的主要类型δ键和π键。 3、能用键参数――键能、键长、键角说明简单分子的某些性质 4、知道等电子原理,结合实例说明“等电子原理的应用” 【学习重点】 1、δ键和π键的特征和性质 2、用键能、键长、键角等说明简单分子的某些性质。 【学习难点】 1、δ键和π键的特征; 2、键角 【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 1.NaCl、HCl的形成过程 2.离子键:阴阳离子间的相互作用。 3.共价键: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相互作用。 4.使离子相结合或原子相结合的作用力通称为化学键。 一、共价键 1、定义: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相互作用。 2、练习:用电子式表示H2、HCl、Cl2的形成过程 H2 HCl Cl2 思考:为什么H2、Cl2 是双原子分子,而稀有气体是单原子分子? 3、形成共价键的条件:两原子都有单电子 讨论(第一组回答):按共价键的共用电子对理论,是否有H3、H2Cl、Cl3的分子存在? 4、共价键的特性:饱和性 对于主族元素而言,内层电子一般都成对,单电子在最外层。 如:H 1s1 、Cl 1s22s22p63s23p5 H、Cl最外层各缺一个电子,于是两原子各拿一电子形成一对 共用电子对共用,由于Cl吸引电子对能力稍强,电子对偏向Cl(并非完全占有),Cl略带部分负电荷,H略带部分正电荷。

讨论(第二组回答):共用电子对中H、Cl的两单电子自旋方向是相同还是相反? 设问:前面学习了电子云和轨道理论,对于HCl中H、Cl原子形成共价键时,电子云如何重叠? 例:H2的形成 1s1 相互靠拢1s1 电子云相互重叠形成H2分子的共价键 (H-H)由此可见,共价键可看成是电子云重叠的结果。电子云重叠程度越大,则形成的共价键越牢固。 H2里的共价键称为δ键。形成δ键的电子称为δ电子。 5、共价键的种类 (1)δ键:(以“头碰头”重叠形式) a、特征:以形成化学键的两原子核的连线为轴作旋转操作,共价键电子云的图形不变,这种特征称为轴对称。 讲:H2分子里的δ键是由两个s电子重叠形成的,可称为S-Sδ键。 下图为HCl、Cl2中电子云重叠: 未成对电子的电子云相互靠拢电子云相互重叠形成的共价单 键的电子云图 像 未成对电子的电子云相互靠拢电子云相互重叠形成的共价 单键的电子 云图像 HCl分子里的δ键是由H的一个s电子和Cl的一个P电子重叠形成的,可称为S-P δ键。 Cl2分子里的δ键是由Cl的两个P电子重叠形成的,可称为P-P δ键。 b、种类:S-S δ键 S-P δ键 P-P δ键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实验题专练-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2020届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2实验专练:(9)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1、在制作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时,会发现制成的DNA分子的平面结构像一架“梯子”,那么组成这架“梯子”的“扶手”、“扶手”间的“阶梯”、连接“阶梯”的化学键依次是( ) ①磷酸和脱氧核糖②氢键③碱基对④肽键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③①② D.①③④ 2、某同学在构建DNA分子模型时,想用不同的几何图形代表核苷酸的三个不同组成部分。那么该同学组建的DNA分子模型中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几何图形( ) A.五种 B.六种 C.七种 D.八种 3、某研究小组用下图所示的6 种卡片、脱氧核糖和磷酸之间的连接物、脱氧核糖和碱基之间的连接物、代表氢键的连接物若干,成功搭建了一个完整的DNA分子模型,模型中有4 个T和6 个G。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代表氢键的连接物有24 个 B.代表胞嘧啶的卡片有4 个 C.脱氧核糖和磷酸之间的连接物有38 个 D.理论上能搭建出410种不同的DNA分子模型 用卡片构建DNA平面结构模型,所提供的卡片类型和数量如下表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 最多可构建4种脱氧核苷酸,5个脱氧核苷酸对 B.构成的双链DNA片段最多有10个氢键 C.DNA中每个脱氧核糖均与1分子磷酸相连 D.最多可构建44种不同碱基序列的DNA 5、在DNA分子模型搭建实验中,如果用一种长度的塑料片代表C和T,那么由此搭建而成的DNA双螺旋的整条模型( ) A.粗细相同,因为嘌呤环必定与嘧啶环互补 4、卡片类 型 脱氧核糖磷酸 碱基 A T G C 卡片数量10 10 2 3 3 2

《DNA分子的结构》教学设计

《D N A分子的结构》教 学设计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DNA的分子结构》教学设计 齐晓侠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识记构成DNA分子的基本单位、核苷酸种类、碱基种类、元素种类 (2)讨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历程 (3)DNA分子的平面结构和空间结构 能力目标: (1)培养观察能力、分析理解能力:通过计算机多媒体课件和DNA 结构模型观察来提高观察能力、分析和理解能力。 (2)培养创造性思维的能力:通过探索求知、讨论交流激发独立思考、主动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认识到与人合作的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讨论技术的进步在探索遗传物质奥秘中的重要作用。 (2)认同人类对遗传物质的认识是不断深化、不断完善的过程。 2 重点·实施方案 重点:(1)DNA分子的结构。(2)DNA分子的复制。 实施方案 (1)使用挂图、模型进行直观教学。 (2)用多媒体课件显示DNA分子结构 3 难点·突破策略 .难点:DNA分子的结构特点。 .突破策略

教师指导学生制作DNA分子的结构模型,让学生充分理解它的结构特点。 ↓ ↓ ↓ ↓ ↓

5 教具准备 DNA分子的结构模型、DNA分子的结构挂图、DNA分子结构的多媒体课件等 6教法和学法 教法:借助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理解DNA的分子结构。观察法、讨论法、实验法、探究法、问答法等教学方法。 学法: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尝试自主构建模型概述DNA分子的结构特点,发现并体会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以合作学习、模拟探究方式通过讨论来获取新知 7 教学过程

《第二节 分子的立体构型》教学设计

人教版选修3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 《第二节分子的立体构型》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想 1将抽象的理论模型化,化难为简,详略得当,有效教学 2创设多层面多角度的问题,诱发学生不断激发起学习的兴趣构建出价层对子对互斥理论与空间构型的有机整合和熟练运用。 3注重学习中所蕴含的化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新课标要求,本节课教学目标设计为三维教学目标,遵循素质教育教学理念。引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科学探究思维、培养化学素养和优秀学习品德教育 二教材分析 按照新课程标准对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的要求,在必修2已介绍共价键的知识基础上,本节介绍了分子的立体结构,并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对简单共价分子结构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进行了解释。通过学习,学生能在分子水平上,从分子结构的视角认识无知的性质,学生的科学素养能得到进一步提高。对于前后知识逻辑性延伸运用,增强对分子知识的有效理解运用 三学情分析 学生的空间想象思维略弱,相关知识的准确度不够,在教学中需要细致把握。但另一方面本节知识属于化学理论教学和已有知识关联度较少,通过设计引导能取得很好教学效果 四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是学生正确理解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2学会分析分子的立体构型 能力培养 1通过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的教学,提升学生化学理论素养。 2通过探究分子的立体构型,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自学能力。 思想情感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积极进取的精神和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用数学的思想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切身感悟化学学科的奇妙,体验探究中的困惑、顿悟、喜悦。在质疑、体会、反思中提升内在素养。 五重点难点 分子的立体构型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六教学策略和手段 探究式教学法,模型构造,学生自主学习,多媒体。 七课前准备 复习原子结构原子序数电子数,用电子式结构式描述分子结构

高中化学——化学教案物质结构与性质

第一章物质结构与性质教案 教材分析: 一、本章教学目标 1.了解原子结构的构造原理,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常见元素(1~36号)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2.了解能量最低原理,知道基态与激发态,知道原子核外电子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跃迁产生原子光谱。 3.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知道电子云和原子轨道。 4.认识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系的关系,了解元素周期系的应用价值。 5.能说出元素电离能、电负性的涵义,能应用元素的电离能说明元素的某些性质。 6.从科学家探索物质构成奥秘的史实中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在抽象思维、理论分析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科学的价值观。 本章知识分析: 本章是在学生已有原子结构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地研究原子的结构,从构造原理和能量最低原理介绍了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以及原子光谱等,并图文并茂地描述了电子云和原子轨道;在原子结构知识的基础上,介绍了元素周期系、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周期律。总之,本章按照课程标准要求比较系统而深入地介绍了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为后续章节内容的学习奠定基础。尽管本章内容比较抽象,是学习难点,但作为本书的第一章,教科书从内容和形式上都比较注意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比较系统地掌握原子结构的知识,在原子水平上认识物质构成的规律,并能运用原子结构知识解释一些化学现象。 注意本章不能挖得很深,属于略微展开。 第一节原子结构 第一课时 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认识原子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2、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能层分布及其能量关系 3、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及其能量关系 4、能用符号表示原子核外的不同能级,初步知道量子数的涵义 5、了解原子结构的构造原理,能用构造原理认识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6、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常见元素(1~36号)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方法和过程: 复习和沿伸、类比和归纳、能层类比楼层,能级类比楼梯。 情感和价值观:充分认识原子结构理论发展的过程是一个逐步深入完美的过程。 教学过程: 1、原子结构理论发展 从古代希腊哲学家留基伯和德谟克利特的朴素原子说到现代量子力学模型,人类思想中的原子结构模型经过多次演变,给我们多方面的启迪。 现代大爆炸宇宙学理论认为,我们所在的宇宙诞生于一次大爆炸。大爆炸后约两小时,诞生了大量的氢、少量的氦以及极少量的锂。其后,经过或长或短的发展过程,氢、氦等发生原子核的熔合反应,分期分批地合成其他元素。 〖复习〗必修中学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化学选修3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教案

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 教材分析 本章比较系统的介绍了分子的结构和性质,内容比较丰富。首先,在第一章有关电子云和原子轨道的基础上,介绍了共价键的主要类型σ键和π键,以及键参数——键能、键长、键角;接着,在共价键概念的基础上,介绍了分子的立体结构,并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和杂化轨道理论对简单共价分子结构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进行了解释。最后介绍了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分子间作用力、氢键等概念,以及它们对物质性质的影响,并从分子结构的角度说明了“相似相溶”规则、无机含氧酸分子的酸性等。 化学2已介绍了共价键的概念,并用电子式的方式描述了原子间形成共价键的过程。本章第一节“共价键”是在化学2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运用的第一章学过的电子云和原子轨道的概念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共价键,通过电子云图象的方式很形象、生动的引出了共价键的主要类型σ键和π键,以及它们的差别,并用一个“科学探究”让学生自主的进一步认识σ键和π键。 在第二节“分子的立体结构”中,首先按分子中所含的原子数直间给出了三原子、四原子和五原子分子的立体结构,并配有立体结构模型图。为什么这些分子具有如此的立体结构呢?教科书在本节安排了“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和“杂化轨道理论”来判断简单分子和离子的立体结构。在介绍这两个理论时要求比较低,文字叙述比较简洁并配有图示。还设计了“思考与交流”、“科学探究”等内容让学生自主去理解和运用这两个理论。 在第三节分子的性质中,介绍了六个问题,即分子的极性、分子间作用力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氢键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溶解性、手性和无机含氧酸分子的酸性。除分子的手性外,对其它五个问题进行的阐述都运用了前面的已有知识,如根据共价键的概念介绍了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根据化学键、分子的极性等概念介绍了范德华力的特点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根据电负性的概念介绍了氢键的特点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根据极性分子与非非极性分子的概念介绍了“相似相溶”规则;根据分子中电子的偏移解释了无机含氧酸分子的酸性强弱等;对于手性教科书通过图示简单介绍了手性分子的概念以及手性分子在生命科学和生产手性药物方面的应用 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 第一节共价键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化学键的概念,能用电子式表示常见物质的离子键或共价键的形成过程。 2.知道共价键的主要类型δ键和π键。

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制作D N A双螺旋结构模 型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一、实验背景资料 本实验的来源是人教版高中生物第二册中的实验十二——《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旧人教必修高中生物实验十《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在上课之前同学们学习了DNA的发现历程,了解到DNA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且它由四种脱氧核苷酸(腺嘌呤脱氧核苷酸、鸟嘌呤脱氧核苷酸、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胞嘧啶脱氧核苷酸)组成,它的排列顺序以及数量多少决定了其储存遗传信息的多样性,同时明确组成DNA的化学元素是C、H、O、N、P,由它们组成磷酸、脱氧核糖和含氮碱基,再由1分子磷酸、1分子脱氧核糖和1分子的含氮碱基组成基本单位一—脱氧核苷酸;再通过一定的化学键(氢键、3‘-5’磷酸二酯键)连接作用形成DNA分子。在本实验前中学生物学中与本实验相关的理论知识主要有“基因在染色体上”、“DNA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DNA的分子结构内容”等内容。即学生在本实验前已经对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制作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对本实验相关内容的要求主要有:1、通过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深入理解DNA双螺旋结构的特点;2、通过本实验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3、培养学生对生物的兴趣爱好;4、激发学生的探究能力;5、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本实验现代生物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现代生物科学研究中,模型方法被广泛运用,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成功就是一个范例。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是以形象化的具体模型,能使研究对象直观化,既可以促进研究,又可以简略地描述研究成果,又便于理解和传播。在中学生物学教材中,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作为生物技术性设计和制作的第一案例,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常见的难题和疑问:1、如何选取更好的实验材料便于更好地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2、如何确保模型构建的成功,即构建的关键步骤有哪些;3如何将模型和理论知识结合使学生更好、更全面的弄懂DNA的双螺旋结构;4、怎么通过

DNA分子的结构的教学设计.doc

. 《DNA 分子的结构》的教学设计 浦城县第一中学张慧353400 计 高中生物新教材(人教版)必修2第3章第2 章节名称划学 1 节 时 《 DNA分子的结构》是高中生物必修 2 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本节内容是在“遗传因子的发现”和“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关系”以后,从分 学习内容子水平上进一步阐明遗传的本质。它不仅使我们清楚认识DNA分子,而分析且是学习DNA分子的复制、基因及其表达的基础,也是现代生物遗传学的基础。这一部分内容几乎在每年高考中都有所涉及,因此学习好这一节 显得很重要。 学生已经学习过核酸的基本知识以及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证据,这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了认知基础。 学习者分本节涉及的DNA分子结构比较抽象,学生缺乏相应的感性认识,尤 析其对于细节知识的认识不够深刻,例如,“相邻的脱氧核苷酸如何链接” DNA的两条链为什么“反向平行”等,所以教师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要 进行适时适当的引导。 知识目标: 教学目标 1.识记构成DNA 分子的基本单位、碱基种类、元素种类 2.阐述 DNA 分子的结构特点

. 能力目标: 通过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以及与人合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小组合作交流,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 2.认同人类对遗传物质的认识是不断深化、不断完善的过程 教学重点与难点 1.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教学重、 2.制作 DNA 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难点及解决措解决措施: 施通过已有知识的回顾,引导学生探究DNA分子的结构,并结合多媒体和资料分析,让学生构建出DNA分子结构模型,在观察分析的基础上 得出 DNA 分子的结构特征。 教学策略引导探究法、模型建构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等 本节采用问题导入- 知识回顾—通过阅读和分析两位科学家构建DNA 教学设计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故事,总结科学的方法—分组尝试构建“DNA双螺旋思路结构模型”—- 学生展示作品、交流、总结、教师点评。让新知识有效整 合进学生原有的知识网络中,从而使学生的知识体系得到丰富和发展。 1.PPT 课件 2.材料准备(教师组织学生课前完成) 课前准备 以小组 (四人一组 )为单位准备:制作 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的用具、硬卡纸,并按要求剪成下面的形状(每组至少20 份)

1教学设计-蛋白质的分子结构

《蛋白质的分子结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生物化学第二章第二节蛋白质分子结构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学完氨基酸、肽、稳定蛋白质分子的作用力的知识后,转入难度较大的蛋白质分子结构的学习。 蛋白质是学生接触到的第一个生物大分子,部分学过生物的同学对蛋白质的了解也只是基础知识。学生没有建立起蛋白质分子结构的概念。因此本堂课蛋白质的分子结构是本章节的重点内容。它与前面所学的氨基酸、肽等内容联系紧密:也为今后学习酶、理解其它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①掌握蛋白质的一级、二级、三级、四级结构的概念及其作用力 ②掌握蛋白质二级结构的基本类型和结构特点。 ③理解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总结、推理等手段,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归纳总结和创造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发现问題、解決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素精神。使学生完成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蛋白质的分子结构属于微观世界,是看不见、摸不着的,通过展示图片,动画讲解来帮助学生理解,仍要学生发主观能动性,所以本节课的重点是蛋白的一级结构、二级结构,难点是白质的空间结构。 四、教学方法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水平,我采取启发式学法。作为理解蛋白质功能的重要理论,蛋白质的结构是一个极其抽象的知识。对于学生米说,蛋白质的创设一种氛国,引导学生进入积极思考的学习状态就很重要了。而启发式教学就重在教师的启发,创设问题情景,以此调动学生内在的认知需求,激发学生的

探究蛋白质结构的兴趣。 五、教学手段 充分发挥电脑多媒体的辅助教学作用。多媒体以图片、动画等多种形式强化对学生感观的刺激,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増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学习兴趣,使学生在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完成重点、难点的学习,从面完成教学日标。 六、教学过程

dna分子的结构》教学设计

《DNA的分子结构》教学设计 齐晓侠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识记构成DNA分子的基本单位、核苷酸种类、碱基种类、元素种类 (2)讨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历程 (3)DNA分子的平面结构和空间结构 能力目标: (1)培养观察能力、分析理解能力:通过计算机多媒体课件和DNA结构模型观察来提高观察能力、分析和理解能力。 (2)培养创造性思维的能力:通过探索求知、讨论交流激发独立思考、主动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认识到与人合作的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讨论技术的进步在探索遗传物质奥秘中的重要作用。 (2)认同人类对遗传物质的认识是不断深化、不断完善的过程。 2 重点·实施方案 重点:(1)DNA分子的结构。(2)DNA分子的复制。 实施方案 (1)使用挂图、模型进行直观教学。 (2)用多媒体课件显示DNA分子结构 3 难点·突破策略 .难点:DNA分子的结构特点。

.突破策略 教师指导学生制作DNA分子的结构模型,让学生充分理解它的结构特点。

DNA分子的结构模型、DNA分子的结构挂图、DNA分子结构的多媒体课件等 6教法和学法 教法:借助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理解DNA的分子结构。观察法、讨论法、实验法、探究法、问答法等教学方法。 学法: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尝试自主构建模型概述DNA分子的结构特点,发现并体会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以合作学习、模拟探究方式通过讨论来获取新知

在教学中我觉得通过DNA结构模型的制作实验后,对学生理解脱氧核苷酸的结构和DNA的结构非常有益。学生在实践中能准确理解脱氧核苷酸是如何构成DNA双螺旋结构的,而且其中的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和数量关系以及DNA的排序等教学难点也能轻松的突破。 但从时间安排上内容有些多,需要一节半的时间方能完成教学任务,所以在实际教学中可以把这节和DNA的复制结合在一起,继续用模型制作的方法探究DNA的复制规律,组成两节实验连排的课,这样知识比较完整,而且有知识深度的递进,学生的思考空间也比较大,能锻炼他们的思维品质和科研意识。 在准备这节课的授课内容和授课过程时,我无数次的被科学家的机智、聪慧和大胆的创造性思维所打动,作为教师我不只要激励我的学生勇攀科学的高峰,同时也要不断鞭策自己,使自己在教学教研领域有所建树。

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一、实验背景资料 本实验的来源是人教版高中生物第二册中的实验十二——《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旧人教必修高中生物实验十《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在上课之前同学们学习了DNA的发现历程,了解到DNA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且它由四种脱氧核苷酸(腺嘌呤脱氧核苷酸、鸟嘌呤脱氧核苷酸、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胞嘧啶脱氧核苷酸)组成,它的排列顺序以及数量多少决定了其储存遗传信息的多样性,同时明确组成DNA的化学元素是C、H、O、N、P,由它们组成磷酸、脱氧核糖和含氮碱基,再由1分子磷酸、1分子脱氧核糖和1分子的含氮碱基组成基本单位一—脱氧核苷酸;再通过一定的化学键(氢键、3‘-5’磷酸二酯键)连接作用形成DNA分子。在本实验前中学生物学中与本实验相关的理论知识主要有“基因在染色体上”、“DNA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DNA的分子结构内容”等内容。即学生在本实验前已经对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制作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对本实验相关内容的要求主要有:1、通过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深入理解DNA双螺旋结构的特点;2、通过本实验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3、培养学生对生物的兴趣爱好;4、激发学生的探究能力;5、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本实验现代生物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现代生物科学研究中,模型方法被广泛运用,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成功就是一个范例。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是以形象化的具体模型,能使研究对象直观化,既可以促进研究,又可以简略地描述研究成果,又便于理解和传播。在中学生物学教材中,制作DNA 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作为生物技术性设计和制作的第一案例,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常见的难题和疑问:1、如何选取更好的实验材料便于更好地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2、如何确保模型构建的成功,即构建的关键步骤有哪些;3如何将模型和理论知识结合使学生更好、更全面的弄懂DNA的双螺旋结构;4、怎么通过平面结构使学生对DNA的空间立体结构有更深的了解;5、如何通过本实验开发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他们对生物学的兴趣。6、实验的拓展(替代实验) (一)核酸的发现历程

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提出

1、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提出,标志着生物科学的发展进入了(分子生物学阶段) 最佳答案 标志着生物学进入分子生物阶段的是? 标志是是1953年沃森、克里克提出的DNA双螺旋结构。1944年O.T.埃弗里等研究细菌中的蛋白质工程转化现象,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1953年J.D.沃森和,开创了分子生物学的新纪元。在此基础上提出的中心法则,描述了遗传信息从基因到蛋白质结构的流动。遗传密码的阐明则揭示了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贮存方式。 DNA双螺旋结构的提出开始,便开启了分子生物学时代.分子生物学使生物大分子的研究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使遗传的研究深入到分子层次, 生命之谜被打开,人们清楚地了解遗传信息的构成和传递的途径.在以后的近50年里,分子遗传学,分子免疫学,细胞生物学等新学科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一个又一个生命的奥秘从分子角度得到了更清晰的阐 明,DNA重组技术更是为利用生物工程手段的研究和应用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在人类最终全面揭开生命奥秘的进程中,化学已经并将更进一步地为之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 DNA双螺旋模型认为,必须由两股核苷酸碱基的任意排列顺序,来决定高度有序的DNA三维结构。它由两条右旋但反向的链绕同一个轴盘旋而成,活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生命的遗传密码就刻在梯子的横档上。沃森们的模型,引发了一门称为“分子生物学”的新科学的诞生;它为破译生物的遗传密码提供了依据,导致遗传工程学的出现。用人工的方法将生物体内的DNA分离出来,重新组合搭配,再放回生物体内,创造新的品种,成为本世纪下半叶最活跃的领域。例如我国科学家实验成功的杂交水稻,抗棉铃虫棉花等等,都是DNA重组的产物; 目前国际上正热门的克隆技术,也是DNA的绝妙之作。1954年4月DNA双螺旋提出后,整个生物学界呈现出少有的五彩缤纷的景象,被认为是20世纪以来生物科学中最伟大的成果,是生物学史上一个新纪元,为生物科学,农业科学,医学的发展开辟了新天地。 2、轮藻细胞具有不断地积累k+的能力,k+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是(主动转运) 图2-5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自由扩散这种方式是指物质从浓度高的一侧通过细胞膜向浓度低的一侧转运,例如,02、C02、甘油、乙醇、苯等物质,可以从浓度高的一侧转运到浓度低的一侧。这种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叫做自由扩散。自由扩散不需要消耗细胞内新陈代谢所释放的能量,是一种简单的运输方式,这种方式与主动运输相比,叫做被动运输。 主动运输主动运输的特点是被选择吸收的物质是从浓度低的一侧,通过细胞膜运输到浓度高的一侧,必须有载体蛋白质的协助,需要消耗细胞内新陈代谢所释放的能量。例如,轮藻细胞胞中K+的含量比它所生存的水环境中的K+多63倍。人的红细胞中K+的浓度比血浆中K+的浓度要高出30倍,而红细胞中Na+的浓度却是血浆中的1/6,可见,轮藻细胞和人的红细胞具有不断地积累K+和运出Na+的能力,以致不会使细胞膜内外的K+和Na+的浓度达到平衡。因为这种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一般是物质从浓度低的一侧运输到浓度高的一侧,所以,需要消耗细胞内新陈代谢所释放的能量。 3、生物体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是(ATP ) 新陈代谢与ATP的关系: 新陈代谢不仅需要酶,而且需要能量。我们知道,糖类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之一,脂肪是生物体内储存能量的主要物质。但是,这些有机物中的能量都不能直接被生物体利用,它们只有在细胞中随着这些有机物逐步氧化分解而释放出来,并且储存在ATP中才能被生物体利用。所以说,新陈代谢所需要的能量是由细胞内的ATP直接提供的,ATP是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 4、对人体细胞内ATP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TP主要在线粒体中产生)

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重点学习的教学重点学习的设计方案.doc

制作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教学设计

制作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背景分析 【教材分析】 本实验既可加深学生对“ DNA结构”的感性认识和理解,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教材首先介绍了该实验的“实验原理”。从制作 DNA模型前应该考虑的问题、制作过程做了详细阐述。教材接着说明了制作的“目的要求”。要求通过制作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加深对 DNA分子结理解和认识。 教材第三部分清楚地列出了该实验所需要的“材料用具”。特别应明白用什么代表磷酸、什么代表糖、什么代表含氮碱基。以及用什么对它们进行连接。 教材第四部分更为详细地介绍该实验的“方法步骤” 。从制作“基本单位→脱氧核苷酸长 链→ DNA结构→ DNA的空间结构”这一步骤详细地作了说明。因此,我们从如下几方面对 该实验做本质性的准备: 1.知识结构的联系:要明确 DNA的化学元素是 C、H、O、N、P,由它们组成磷酸、脱氧核糖和含氮碱基,再由1 分子磷酸、1 分子脱氧核糖和1 分子的含氮碱基组成基本单位一—脱氧核苷酸;再由脱通过聚合作用形成 DNA分子。 2.掌握该实验的知识点:对理解和掌握“DNA分子的功能(复制和表达) ”、“遗传和变异”以及“基因工程”打下了较好的理论基础。 3.实验操作的关键:该实验成败的关键是连接。 【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了相关的遗传物质的结构和功能之后,对DNA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是对于双螺旋结构的巧妙之处还是不能很好的掌握和理解,因此通过这个实验,怎样引导才能使 学生对 DNA知识有更深的理解是本课的关键所在。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初步学会制作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掌握制作技术。 (2).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DNA分子的结构。 (3).理解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能力目标】

分子的空间构型教学设计

《分子的空间构型》 ———教学设计

【课题】 2.2共价键与分子的空间构型 课程基本安排 【教材出处】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三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对象】高中二年级理科学生 【授课教师】 教学设计背景分析 【课标分析】 根据《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内容标准的要求,学生在学完本章内容后要知道化学键包含的内容有共价键,离子键,配位键和金属键,知道它们的形成方式及特征,用键能、键长、键角等说明简单分子的某些性质,能根据有关理论判断简单分子或离子的构型,了解简单分子的构型,会用杂化理论判断分子,了解分子间作用力的特性以及氢键的形成,知道具有氢键的化合物所具有的特性。《物质与结构》这本书并不要求全部掌握,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爱好来学习! 【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是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本节课主要介绍常见的简单分子的空间构型和分子的对称性等的性质,通过杂化理论来判断分子的空间构型。教材在设计上先是通过联想和质疑的

方式让学生思考,为什么甲烷,氨分子和苯环等分子的空间构型不同。然后让学生带着这样的疑问,通过用塑料或橡胶制成的棍棒来搭建甲烷的构型的活动探究,确定其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又提出疑问它们的构型是怎么形成的,从而引出杂化轨道理论,价电子对互斥理论和等电子原理的概念,接着再应用杂化轨道理论判断出氨分子和苯分子的空间构型,再通过分子的空间构型来了解分子的性质。 【学情分析】 学习本章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原子结构以及共价键的概念,再深入讨论分子的空间构型;同时也知道简单分子比如甲烷,氨气等的分子空间构型。 根据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高二学生大多处在16、17岁,他们已经普遍具备了抽象思维的能力,可以进行较高级的抽象与概括,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较强的成就欲望,渴望用所学知识解决心中的“为什么”。 物质与结构这本教材中都是抽象的知识,这些知识不形象,学生可能会对这部分内容没有兴趣,学习起来会有一定困难。但是通过科学探究的方式进行教学,能使学生对化学学习产生兴趣,因此比较适合通过科学探究的方式进行教学。 教学设计 共价键与分子的空间构型 【教学目标】

实验四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精)

实验四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实验原理 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由脱氧多核苷酸链组成。双螺旋结构外侧的每条长链,是由脱氧核糖与磷酸交互连接形成的,两条长链以反向平行方式向右盘绕成双螺旋,螺旋直径为2nm,螺距为3.4 nm;两条长链上对应碱基以连接成对,对应碱基的互补关系为:,碱基对位于双螺旋结构内侧,每个螺距有10对碱基,两个相邻碱基对平面的垂直距离为0.34 nm。 目的要求 通过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深入理解DNA双螺旋结构的特点。 实验过程 一、材料用具 硬塑方框2个(长约10cm),细铁丝2根(长约0.5m),球形塑料片(代表磷酸),双层五边形塑料片(代表脱氧核糖),四种不同颜色的长方形塑料片(代表四种不同碱基),粗铁丝2根(长约10cm),代替氢键的连接物(如订书钉)。 二、方法步骤 1.取一个硬塑方框,在硬塑方框一侧的两端各拴上一条长0.5m的铁丝。 2.将一个剪好的球形塑料片(代表)和一个长方形塑料片(四种不同颜色的长方形塑料片分别代表四种不同的),分别用订书钉连接在一个剪好的五边形塑料片(代表)上,制成一个个含有不同碱基的脱氧核苷酸模型。 3.将12个制成的脱氧核苷酸模型,按碱基(从上到下)GAAAGCCAGTA T的顺序依次穿在一条长细铁丝上。按同样方法制作好DNA的另一条链(注意碱基的顺序及脱氧核苷酸的方向),用订书钉将两条链之间的连接好。 4.将两条铁丝的末端分别拴到另一个硬塑方框一侧的两端,并在所制模型的背侧用两根较粗的铁丝加固。双手分别提起硬塑方框,拉直双链,旋转一下,即可得到一个DNA分子的模型。 三、结果记录 由每小组选一个代表介绍本小组的作品并说明DNA分子结构特点, 老师与其他同学给予评价和记录,并评选出最优秀的制作小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