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信用的论文

关于信用的论文
关于信用的论文

▉作业:写作一篇关于‘信用’的文章,可以是议论,浅谈,或者调查分析,或者建议等等。

诚信,人的标准!

口信息管理学院电子商务班级朱永平同学试问:人类失去信用,世界将会怎样?!!!

先让我们来看一个例子吧:

有资料表明,我国一些企业因为信用缺失而导致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高达5855亿元,相当于我国年财政收入的37%,我国国民生产总值每年因此至少减少2个百分点,另外,据人民银行2000年底的统计显示,在五大商业银行开户的改制企业中,逃、废债务企业达32140家,占改制企业总数的51.29%。现代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诚实守信是市场经济健康运行的前提条件。当这个铁的教训摆在我们面前,“诚信”日益成了政府与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年初,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实现“信用是守信者的通行证,无信是失信者的墓志铭”这一铁的法则、把南京建成“信用城市”的口号。

集合上面的事例,作为电子商务专业学生,我们今天先来谈谈电子商务中‘信用’的至关重要性。在现代市场经济中,随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活动的高度发达,市场信用的地位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信用问题首先表现为道德问题,信用关系的维系需要依靠道德力量。我认为有以下3个原因:

(1)无论什么样的市场规则,其中都渗透着一定的伦理道德关系,它们是维系市场信誉的重要力量。从经济发展史看,信用关系在初始期依赖于一种道德力量,信用是社会主体的一种伦理道德。

(2)以法律等形式表现的正式制度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是否与

内在演变出来的、通过伦理道德等反映的非正式制度相互补(我查访得知,研究表明,正式制度安排与非正式制度安排的相容性愈高,社会的交易成本就愈低,失信行为也愈少)。

(3)道德调节是市场交易活动中成本最低的一种调节方式,远低于法律调节。

综上所诉,也就是说,笔者认为,只有道德的力量才能根治全民的信用问题,法律惩罚只能虚治其表,要想根治,必须全民心中充满信用,成为根深蒂固的心理因素,到那时人人守信即为自然之事,人类文明也将上升一个大台阶。尽管道德约束是维系良好信用关系的重要支柱,但也应该看到,市场交易中的道德约束较软,特别是当一个社会失信行为较为严重时,道德约束往往显得苍白无力,而且作用范围相对较窄,主要是基于血缘、亲缘、地缘基础之上的,因而缺乏强制力和广泛性。这说明,信用关系的维持仅靠道德力量加以维系是远不够的,那是一种残缺的信用支持体系,难以维持良好的社会信用秩序,还须要有完善的法律来保护。提升全民信用观念,‘以德为主,立法为辅’的观念实为有利途径。分别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学校加强‘信用’观念培养教育,将这种美德根深植入学生内心深处。这是最为有效,和最为有可行性的途径。

2.建立信息传递机制和信用经济激励机制,或者把信用于个人身份联系在一起,作为衡量一个人的标准之一。

3. 法律形式的维护,奖惩,辅助规范公民的不信用的行为。

基于这三种提高公民‘信用’的方法,相应的部门一定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切实出台相应的措施,归为重要一点就是要搞好教育,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对我们的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呢?

首先,铸造诚信社会风尚,应从娃娃抓起,从青少年抓起。诚信友爱是现代社会生活中每个人立身之本,是学生思想道德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每一个学校生存、发展和提高办学品位的需要。青少年是社会中最有朝气、最具有创新精神、最易接受新鲜事物的群体,是国家的未来。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有希望则国就有希望。现在的青少年若干年后将走向社会,他们的信用意识如何,将直接关系到我们民族的生存状态。当代学生应该立志以振兴中华为己任,而诚信乃是立志的基础,无诚信则无以立志,即使立志也是空话。青少年求识欲强,可塑性强,是进行诚信教育的好时机,而且,这一时期培育起来的诚信,比较牢固,好坚持,不易蜕变,因而,我们的诚信教育必须从我们的小学生抓起,将学生的诚信教育进行到底。

其次,学校作为学生诚信教育的主阵地,要以开展诚信教育为抓手,要将诚信教育要与传统美德教育相结合,充分挖掘和利用传统美德中有关诚信内容的格言、楷模、典故、故事等,通过诵读、故事会、表演等形式,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活动中,使学生感受、体会诚信是做人的根本。还要将诚信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中,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抓住时机,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品质,教会学生做人,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以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对道德教育的新要求。

再次,教师的言传和身教是培养学生诚信品质的两条重要途径。从道德教育这个角度来说,身教的功效大大超过言传。为人师表,率先垂范。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和中小学教职员工要带头讲诚信,做到“言必信,行必果”,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为人师表、身体力行、有诺必践,以教师高尚的品行、人格的魅力、诚信的作风取信于学生、学生家长和社会,提高公信力,做诚信的表

率。同时,要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通过各项制度建设,将诚实守信落实到全体教师的教育行为上,通过奖惩机制,促进教师做到诚信治教,诚信修己,诚信育人,并通过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去影响学生,增强诚信教育的实效性。

最后,诚信教育走向社区、进入家庭。诚信教育要取得实效,仅仅停留在学校教育是不够的,要通过多种活动形式,将学校诚信教育与社会道德和家庭道德建设结合起来。孩子的心灵本是一张洁白的纸,纯真无邪。现如今孩子诚信缺失,这固然与学校教育的不到位、与社会大环境的污染有一定的关系,但是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家庭教育,家长对孩子的诚信教育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的终身老师,家庭则是孩子受教育的重要课堂。社区是中小学生生活、学习的重要场所,对中小学生健康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校要主动与家庭、社区紧密配合,扩大学校教育对社会和家庭的影响,特别是要重视和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帮助学生家长充分认识诚信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以身作则,积极配合学校共同抓好诚信教育,促进学生诚信素养的提高。

回答:人类失去诚信,世界将是一片混乱,我们大学生呢个必须认识到这一点。

2011.03.08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论文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论文 摘要: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最主要的风险之一,加强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是商 业银行经营管理的中心之一,针对当前次贷危机发展蔓延的情况下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 增大的可能性进行了相关分析,并就如何加强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次贷危机 1加强商业银行存量贷款资产和新增贷款资产的质量控制 对于还没有到期的存量贷款资产,应密切监测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应根据不同的情 况进行不同的处理。如果企业生产的是没有什么市场的产品。生产落后,应同意其破产, 并进行破产清算以保全银行资产或减少损失;如果企业很有发展潜力,只是出现了暂时的 资金困难,银行应允许其提出贷款展期申请,甚至于对其新增贷款以帮助其度过难关,企 业救活了,银行的资产也就安全了,这是个双赢的结果;对于一些其它的特殊的企业,银 行可采取增加抵押和担保的方式降低信用风险。 对于即将发放的新贷款,银行应严格执行贷款审批条件,加强银行的内控制度和强化 外部监管,做好贷前调查和审查,加强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过程及方法的监督、检查和引导,建立完善的银行内部风险评估体系。应主动积极争取支持国家建设的大型项目贷款融资,对于国家出台的降低贷款条件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银行应在国家的政策的指 引下,制定出各自更为具体的措施和细则,对于数额比较大的贷款,应组织银团贷款以分 散信用风险。 2大力降低信用风险管理的成本,提高信用风险管理效率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主要问题是管理成本过高且效果不明显,主要体现在两 个方面:一是信息科技支持落后,我国商业银行要不断的加大对信息系统的投入。使得信 息管理延伸到商业银行业务管理的各个方面,建立起功能强大的信息数据库,实行信用管 理的量化分析和管理,从而降低信用管理的成本,提高信用管理的时效性和准确性;二是 信用风险管理制度建设落后,必须加强制度建设,构建一个全方位、全过程的高效、规范 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应该包括信用风险管理组织体系、政策体系、决 策体系、评价体系等内容,其中尤其是要加强信用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建设,建立起高效并 且相互监督的信用风险管理组织体系是提高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效率的关键。 3创建自己的信用风险实时监测系统和预警系统 信用风险管理事前预防效果最好,实行谨慎的贷款政策,但是,过于谨慎的贷款政策 在减小了信贷风险的同时也降低了商业银行的利润。其次是信用风险管理的事中监测,一 旦监测到某种贷款信用风险过大,立即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分散和转移。一旦信用风险发生,

会计学-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研究论文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经济形势已经和过往有所不同,在以前的时代中只有中央银行和投资银行两种形式的银行。现如今,商业银行迅速发展崛起,都有着自己的独特的经营模式,商业银行为了更好地获取经济效益。近年来,使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更加合理、系统,稳定。本文主要介绍了我国的商业银行,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现状及其原因。 商业银行是现代金融的核心,在商业银行的经济发展、稳定经营、健康发展、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今时代潮流下的房地产信贷业务充分显示了,商业银行信贷业务风险的发生是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信贷风险也是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因此,加强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内部评估体系和风险度量的角度,对信用风险定义进行了阐述,提出了当前信用风险管理信息。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金融危机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the economic situation is slightly different. Only the central bank and the investment bank have their own business model, which can make the commercial bank In recent years, in order to make the credit risk management of commercial banks more reasonable and systematic Commercial bank is the core of modern finance, which is developing steadily and healthily. The real estate credit business in the United States fully shows that the occurrence of bank credit risk is the main business of commercial banks, and credit risk is also the main risk faced by commercial banks. Therefore, strengthen bank manage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nal evaluation system and risk measurement of bank credit risk,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definition of credit risk and puts forward the current credit risk management information. Key words:Commercial bank ;Credit risk ;Financial crisis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防范论文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防范论文 摘要:首先介绍了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及其防范方法的概况,接着分析了利用期权防范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原理,最后结合国际经验和我国银行业现状, 讨论了利用期权防范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意义。??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期权;防范?? 1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及其防范方法的概述??由于 商业银行经营对象和经营过程的特殊性,自其产生之初,风险就与之相伴而生、形影不离。根据《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现代银行业所面临的风险主要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其中信用风险又称违约风险,主要是指商业银行贷款过程中由于借款者违约而给银行造成损失的可能性。信用风险不但在计量、管理等方面均比操作风险、市场风险更复杂,而且长期以来一直是商业银行所面临的最大风险。?? 2 利用期权防范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原理?? 期权是20世纪70年代国际金融创新中发展起来的一种金融衍生工具。在金融风险管理中,期权是进行套期保值、回避价格风险的理想工具。所谓期权实质是一种选择权,是指一种能在未来某特定时间以特定价格买入或卖出一定数量的某种特定资产的权利。期权购买者在支付一定费用的基础上便获得这种选择权。如果未来价格向不利于期权购买者的方向变动,期权购买者则可选择执行期权,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对冲弥补这种不利的价格走势给其带来的损失。相反,如果未来价格向有利于期权购买者的方向变动,则期权购买者会选择放弃执行期权,他所损失的仅仅是当初为了获得这种选择权而支付的费用。因此,虽然期权购买者为了获得这一权力额外支付了一定费用,但却有效规避了价格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从这个角度上看,期权十分类似于汽车保险。车主为了在车辆出险时获得一定的经济补偿,向保险公司支付一定的保险费购买保险。如果车辆出险使车主遭受损失,由于购买了汽车保险,车主可以从保险公司获得赔偿以弥补其所遭受的损失。相反,如果在此期间车辆没有出险,则车主的最大损失也不过是保险费。??商业银行同样可以利用期权的这种风险对冲机制进行 信用风险防范。商业银行在发放贷款的同时购买期权,这就相当于为其贷款购买了一份保险。一旦贷款违约事件发生,商业银行就可以从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论文

摘要 信贷风险历来是银行业乃至整个金融业最主要的风险形式,是金融机构和监管部门防范与控制的主要对象和核心内容。银行信贷业务所带来的信用风险及其控制也一直是商业银行最为关注和棘手的问题。随着国际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特别是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质量恶化,不良贷款比重较高,国有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暴露尚不充分,且面临的风险有加大的趋势。在经营中出现了资本充足率下降,银行的抗风险能力降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随着改革开放程度的加深,国内商业银行将受到更多的国际国内因素冲击,承受更多的内外风险,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问题突出导致商业银行经营风险增大,影响我国经济金融的稳定发展.再加上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体制存在的一些缺陷,导致金融抑制现象长期伴随中国经济生活的现实之中. 要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强化全面信贷风险防范已成为当务之急。因此,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范策略研究既有理论探讨价值,又有实际现实意义。 在这种严峻的形式下,是否能很好的处理信贷风险,关系到商业银行的长远发展。但只要各家商业银行树立稳健经营理念,坚持"三性"有机统一;构筑以人为本工程,健全贷款责任制度;实施客户授信管理,不断优化贷款结构;完善信贷内控制度,防范业务运作风险;建立风险预警机制,促使质量关口前移,将很好的促进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范和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 本文根据金融发展理论和银行信贷管理的实践,对当前建设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一系列信贷风险管理对策。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贷风险; 防范措施 一、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概述 1.银行信贷风险的含义 银行信贷风险是指由于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在银行的经营与管理过程中,实际收益结果与预期收益目标发生背离,有遭受资产损失的可能性。信贷风险是指借款企业因各种原因不能按时归还信贷本息而使银行资金遭受损失的可能性。主要以三种常见形态存在于商业银行中:一是赔本风险;二是赔息的风险;三是赔利风险。 2. 信贷风险的特征 (1)客观性 只要有信贷活动存在,信贷风险就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客观存在,确切地说,无风险的信贷活动在现实的银行业务工作中根本不存在。 (2)隐蔽性 信贷本身的不确定性损失很可能因信用特点而一直为其表象所掩盖。 (3)扩散性。信贷风险发生所造成银行资金的损失,不仅影响银行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更多是引起关联的链式反映。 (4)可控性 指银行依照一定的方法、制度可以对风险进行事前识别、预测,事中防范和事后化解。 3.信贷风险存在的原因 (1)环境中的不确定性。一般来说,银企双方都要对借贷行为的经济前景进行预测,只有预计借入的和贷出的资金会在将来某一时刻得到清偿,并且双方均可获得一定的经济利益,借贷行为才会发生。只要银企双方中任何一方对经济前景的预测出现偏差,就会出现风险。在市场经济不确定因素众多的情况下,这种偏差的可能性也不断扩大。 (2)双方信息不对称。在一般意义上,如果契约双方所掌握的信息不对称,这种关系可以被认为属于委托人-代理人关系。贷方在贷款协议签订前后无法完全了解企业信息而成为委托人,借方则因对自身状况更加明了而成为代理人。代理人会利用委托人的信息不足力图使合同条款对自己更加有利,而委托人则由于信息劣势而处于不利地位,形成逆向选择,从而干扰市场的有效运行,甚至导致市场失灵。银行信贷活动的收益取决于借方和投资项目的赢利能力和偿付能力,而企业为

金融风险管理论文

高盛集团的金融风险管理策略分析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 姓名:康夫 专业:艺术设计 学号:120640324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高盛集团的基本情况,然后介绍了高盛集团风险管理中涉及的风险组合与全面风险管理理论,之后对高盛集团的外部环境与内部金融管理风险政策进行了分析,最后通过对高盛集团的风险管理成功政策得出对投资行业的相关风险管理启示。 关键词:高盛集团金融风险管理投资组合市场风险信用风险 作为全球顶级投行,拥有140多年历史的高盛集团在世界各地资本市场都赫赫有名。在来势汹汹的金融风暴中,高盛不仅从哀鸿遍野的危机中挣脱出来,而且凭借卓尔不群的业绩为自己能够提前归还美国财政部的援金作出了佐证,一度被誉为“华尔街屹立不倒的灯塔”。高盛集团在发展过程中既有经受各种外部经济困难挑战而获得的巨大荣誉,也有因自身经营过程中因为投资政策不善而导致的名誉受损。 1.高盛集团简介 1869年,高盛集团由一位从事企业商业票据生意的德国裔犹太移民MarcusGoldman成立,1896年,高盛集团被邀请加入纽约证券交易所时,SamuelSachs以合伙人身份加入公司,并将公司的名字组合成为现在的Goldman Sachs。在以合伙人制度经营了130年之后,于1999年5月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总部设在纽约,在伦敦、法兰克福、东京、香港和其它主要世界金融中心均设有分支机构,向全球多行业客户提供广泛的投资、咨询和金融服务。高盛集团2000—2007年年报显示,总资产和各类资产都高速增长。高盛集团的总资产2000年2 844亿美元,2007年扩张到接近11 200亿美元,增长了近7 000亿美元,几乎增长了2.5倍。当然,与总资产一起增长的是各种类型资产的增长,其中增长比重最大的是盈利性资产,从2000年的2 363亿美元增长到2007年的银行业务相结合美国各大投资银行收入的大部分来源于经纪、投资银行和资产管理等低风险业,可见,稳健经营是美国各大投资银行多年的经营之道、生存之本。2003年和2004年美国经济复苏推动了股市的发展,股指连续上升,高盛集团及其他投资银行通过将自有资金投向股票、债券、金融衍生产品和外汇交易等领域而在自营业务上赚取了大量利润。与此同时,高盛集团仍然注重传统投资银行业务,其收入来源在传统的投资银行业务和自营交易上达50%以上。2008年,高盛集团由独立投资银行模式转型为接受美联储监管的银行控股公司,目前仍是世界领先的投资银行、证券及投资管理公司,面向世界各地向重要、多样化的客户提供全系列的服务,客户包括企业、金融机构、政府和高净值个人。 2.理论基础 2.1投资组合理论 代投资组合理论是指投资者理性预期以及客观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下,如何将有限的可投资金应用到不同的资产上,实现分散化的投资以规避投资中的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从而实现收益最大化,风险最小化。该理论的产生是以1952 年哈里·马柯威茨(Harry Markowitz)的著作《投资组合的选择》发表为标志,此后的许多年,资产组和理论得到了不断的发展,主要是针对资产选择理论前提由一到多的放松以及计算步骤的简化,其中由夏普(Sharp)发展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以及由罗斯(Rose)提出的套利定价理论(APT)最为著名。 2.2全面风险管理理论 在影响的事项并在其风险偏好范围内管理风险的,为企业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该定义强调“全面风险管理”,不是全部风险管理,即并不是将各种风险进行简单的合并管理,而是将风险管理看作一个有机的过程,综合系统管理。COSO 全面风险管理框架可简单概括为348 结构,即包含四个企业目标,八个全面风险管理因素和企业的各个层级三

中小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论文

中小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论文 一、信用风险累积及成因 1、中小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累积的现状 研究表明,以银行实际的风险资本配置为参考,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占银行总体风险暴露的60%,而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则仅各占20%。截至2007年末,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12家,资产在500亿元人民币以上的城市商业银行11家。中小商业银行平均不良贷款率2.45%。信用风险的过度集中严重威胁着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的生存、发展,以致整个银行业金融系统的繁荣稳定,因此信用风险防范对中小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而言,任重道远。 2、中小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累积的成因解析 在区域性金融市场上,中小商业银行与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竞争主要体现在存贷款业务市场份额,中小商业银行在业务拓展过程中往往重业务拓展、轻风险防范,信用风险问题较为突出。 (1)市场份额的恶性竞争,引致信贷资产质量下滑。中小商业银行在业务拓展时,为抢占市场份额,在新增信贷资产中出现风险资产的可能性比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高。随着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体制的不断完善化、系统化,成熟银行机构倾向于精简潜在客户群,逐渐淘汰部分信用等级较弱的客户,这一部门客户转而寻求中小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利用中小银行急于拓展业务的偏好,于较短时间内完成一系列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的资信调查,信息不对称、了解时滞增加了信用风险。 (2)信贷资产集中度较高导致信用风险积聚。中小银行内部组织框架缺乏对贷款客户的统一协调授信和集中管理,将会造成对部分客户集中发放贷款,进而形成集中风险,特别是集中交叉贷款产生较大风险。主要表现为:①对统一客户的授信业务交叉,银行对同一借款人可能同时办有多种授信业务,分散到不同的基层部门,使得对同一客户的授信额度与其承受能力无法直观监测比较,信用膨胀风险积聚。②对同一客户的贷款机构交叉,银行的分支机构在争夺客户时争先向同一客户发放贷款,产生一个企业在同一银行多家分支机构都有贷款,事实上的交叉贷款无法真实有效地控制企业授信额度,加重了信用风险累积的可能

银行信贷风险管理论文

银行信贷风险管理论文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控效能评价探讨摘要:信贷风险就是银行业乃至金融业最主要的风险形式,如何对信贷风险管控效能进行评价,将评价结果应用于对信贷人员的行政奖励和处分、经济奖励和处分以及单位业务的停牌和扩大授权等,对银行的信贷经营具有重要的意义。信贷风险管控效能评价包括四个内容,分别为支行评价、任期内行长评价、管户客户经理评价和营业网点评价。设立贷款质量状况、新发放贷款质量状况、到期贷款现金收回率、贷款综合利息收回率、贷款收益率、低效客户退出、管户不良贷款降低率、贷款本息收回计划完成率等指标进行量化考评。 关键词:信贷管理;风险管控;效能评价;商业银行 中图分类号:F830.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6-0055-02 长期以来,信贷风险就是银行业乃至金融业最主要的风险形式,信贷风险仍然是金融机构和监管部门防范与控制的主要对象和核心内容。众所周知,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一直是中国金融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巨额不良资产以及低下的银行经营效率便是中国银行信贷风险管理问题的集中反映。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势必在借鉴国外先进管理方法、度量技术与管理经验的同时,还应该根据中国银行业的实际情况,继续探索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理论与方法。本文即基于上述问题作为出发点,设立部分量化指标,对信贷风险管控内容进行动态评价,既有对过程的评价,也有对结果的评价,评价结果可作为对整体单位或个人进行绩效奖励以及职务晋升一种依据。 本文中信贷风险管控效能评价包括四个内容,分别为支行评价、任期内行长评价、管户客户经理评价和营业网点评价。信贷风险管控效能评价要坚持授信尽职为主旨、指标体系为框架、信贷资产质量为内容、处理措施为保证等四个基本原则,评测结果可以将应用于信贷人员的行政奖励和处分、经济奖励和处分以及单位业务的停牌和扩大授权等。 一、支行经营效能评价 对支行经营效能评价分八个模块,分别为贷款质量状况、新发放贷款质量状况、贷款分类偏离度、贷款分类迁徙率、到期贷款现金收回率、贷款综合利息收回率、贷款收益率、低效客户退出。 贷款质量状况从四级分类和五级分类两个方面设不良贷款压降计划完成率、不良贷款占比、不良贷款余额下降率三个指标。 新发放质量状况设2000年以来不良率(五级分类)、2005年以来不良率(五级分类)、当年新发放贷款不良率(四级和五级分类)三个指标。 贷款分类偏离度(五级分类)设立相对偏离度和绝对偏离度两个指标。 贷款分类迁徙率(五级分类)设正常、关注贷款迁徙率和不良贷款内部下迁徙两个指标。 到期贷款现金收回率设当前值和进步值两个指标。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论文

本科生毕业论文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 学生姓 名 专 业 工商管理 教学 点 申请学 位 工商管理本科学位 指导教师职 称 副教授 答辩时 间 年月日

目录 摘要................................................................................................... I II abstract ................................................................................................. I V 一、导言 (1) 二、商业银行风险概述 (1) 1、信用风险涵义 (1) .2、信用风险造成原因 (1) 1、市场风险的含义 (2) 2、市场风险的内容 (2) (三)、流动性风险 (2) 1、流动性风险的含义 (2) 2、流动性风险的成因 (2) (四)操作风险 (2) 1、操作风险定义 (2) 2、操作风险的内容 (2) 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成因分析 (3) (一)、商业银行内部信贷风险管理水平不高 (3) (二)商业银行内部监督机制不健全 (3) (三)商业银行盈利压力和同业间的恶性竞争 (3) (四)、不良贷款清收乏力 (3) 四、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隐患 (4) (一)、单户大额贷款清收难度大 (4) (二)行业风险加剧 (4) (三) 抵押物贬值 (4)

(四)保证人贷款保证流于形式 (4) (五)贷款人员人为风险 (5) (六)公务员职业道德风险 (5) (七)、关系贷款仍然存在 (5) 五、完善我国商业银行贷款风险防范建议 (5) (一)、树立风险管理的经营理念 (5) 1、不断增强商业银行对风险的认识水平 (5) (二)建立合理的商业银行组织结构 (6) 1、建立一个良好的信息传输机制 (6) 2、建立扁平化的组织结构 (6) 3、建立对应部门统一来管理各种信息 (6) (三)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6) 1、建议建立有效的贷款审查组织构架 (6) 2、明确职能范围和目标 (6) 3、加强内部控制与监督 (6) 4、确立科学的考核办法 (7) 六、结束语 (7) 参考文献: (8) 鸣谢................................................................................................. - 9 -

信用与风险管理论文

信用与风险管理论文 导读:信用与风险管理论文 摘要:综上所述,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背景下,我国外贸企业所面临的信用风险很多,需要积极构建信用风险管理与控制体系,才有利于解决目前所存在的问题,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化发展。 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路径中,买方市场的主要竞争格局已经形成。对于卖方市场而言,提升自身信用度就等同于强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信用作为交易达成的必要条件,是企业拓宽市场份额与销售渠道的重要基础。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为外贸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商机,同时也带来更大的信用挑战。一旦出现坏账及贷款拖欠等问题,便是导致外贸企业遭遇未知风险,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化发展。在此背景下,亟需外贸企业做好信用风险管理与控制工作,制定相关制度与体系,推动企业的稳定发展。 1外贸企业的信用风险特征 外贸企业的信用风险特征,主要体现为以下三点: 1.1客观性。 基于双方信任的基础上,才能够建立信用交易。而在此之前,必须要双方经过承诺与授信的过程,一方有付款诚意,一方有不需立即付款就可以提供的服务与资源,促成信用交易的达成。对于刺激消费与强化社会购买力等情况,建立企业信用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然而

对于授信外贸企业而言,在缺乏担保与抵押,更没有法律保护的情况下,包括客观的客户信用承诺与兑现时间等要素,都成为了信用交易的客观风险。 1.2积累性。 作为经济全球化的交易主体,外贸企业在经营发展进程中,往往会面临诸多风险,包括金融风险、市场风险、自然灾害风险,以及政治风险和财务风险等。而在企业发展进程中,各种风险往往会以信用风险的表现方式呈现出来,主要就是指违约行为。不断累积的信用风险会带来连锁反应与恶性循环,给外贸企业甚至是社会,都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所以信用风险管理与控制,绝不仅仅是企业的重要任务,更对社会的发展存在着重要意义。 1.3扩散性与不对称性。 损失与收益的不对称性,是信用风险的最大风险,每一个外贸企业都会面临这样的风险考验。而鉴于企业信用交易是一个信用链的存在,所以一旦某一个环节的风险出现,最终便会导致整个企业即将面临的信用风险链条。 2外贸企业信用风险管理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背景下,外贸企业正在不断完善信用风险管理制度,在认知与体系建设上,有了一定的改善。但是从目前的现状表现来看,外贸企业的信用风险管理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有待解决,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银行信用风险管理论文信用证风险论文

银行信用风险管理论文信用证风险论文 浅析如何改进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方法 摘要:本文以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为切入点,对我国信用风险管理的现状和问题进行探讨。文章介绍了我国商业银行目前使用的两种信用风险管理方法——客户信用评级法和贷款风险分类法,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对完善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信用风险管理;客户信用评级法;贷款风险分类法 风险是决定金融业发展及其行为的基本要素。金融系统的制度安排、结构设计、运作流程很大程度上都是为了实现有效的风险管理和配置。作为金融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商业银行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筹集融通资金、引导资产流向、提高资金运用效率和调节社会总需求的作用,是整个国民经济“总枢纽”和“调节器”。而在本质上,银行业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银行负债经营的独特性质决定了银行经营与风险相伴而生。能否有效地对其面临的主要风险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直接关系到其生存和发展,在国内这样一个以银行体系为绝对核心的金融系统当中更是如此。 一、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现状 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手段都是以定性分析、经验分析为主,定量分析和各种财务工具的运用被放在次要的位置。目前,这种局面已经有很大的改进,我国商业银行基本建立起由客户评价体系——客户信用评级法和债项评价体系——贷款风险分类法所构成 的两维评级体系。 (一)客户信用评级法的现状

从2001年起,我国各商业银行先后改革了信用等级分类方法,全面引入国际先进的综合分析法,引入了量化评级手段,建立起信用等级评定的评级系统,使信用等级分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1.定性分析法 商业银行的传统定性评价方法中,包括财务报表、行业特征、财务信息质量、债务人管理水平等方面评价。其中,财务报表分析是最常用、最重要的方法。在对商业银行的财务分析中,财务报表是其中的重要资料。财务报表是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的概括与反映,它以规范的归类方法向股东、客户和监管部门反映商业银行的经营成果,向银行内部管理人员提供分析、衡量经营业绩和控制经营行为的依据。 此外,专家分析法也是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主要的信用风险定性分析方法之一。它由一些富有经验的专家凭借自己的专业技能和主观判断,对贷款企业的一些关键因素进行权衡以后,评估其信用风险,并做出相应的信贷决策。在此方法下,信贷决策是由专家做出的。对信贷决策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专业技能以及对某些关键因素的把握和权衡。 根据专家分析的内容和要素的不同,又分为“5C”法、“LAPP”法、“5P”法、“5W”法等,其中“5C”法有一定的代表性。 “5C”法是通过分析借款人的5项因素作出信贷决策,具体内容包括:品格(Character)、资本(Capital)、偿付能力(Capacity)、抵押品(Collateral)、周期形势(Cycle Condition)。在这一制度下,不同的专家在对同一借款人的信用进行分析时可以运用完全不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论文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论文: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存在的若干问题研究[摘要] 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目前尚处于发展时期,在经济转轨时期面对难以遏制的不良资产上升趋势常常束手无策,而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体系、法律制度、信用基础等宏观环境的不断完善,尤其是我国对商业银行股权改革,以及商业银行的上市,进入资本市场。将更多地融入金融全球化的进程中,在开放性的竞争中我国商业行也终将与国际接轨,同国际活跃银行进行“面对面”的激烈竞争。针对以上问题,本文结合当前最新风险管理理论,借鉴国外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先进思想和经验,对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建设问题进行反思,阐述存在的若干问题与差距,为完善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和管理方法提供可参考的分析依据。 [关键词]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风险管理若干问题研究 商业银行是经营货币的金融中介组织,与一般工商企业的最大不同就在于银行利用客户的存款和其它借入款作为主要的营运资金,自有资本占比低这一点决定了商业银行本身具有较强的内在风险特性。信用风险管理是指对导致银行信用风险的诸多因素及其发生的频率与其可能形成损失的程度进行分析、预测、控制、疏导和防范的风险管理活动,其目的是以最小的耗费达到分散、降低和转移风险,保障银行经营的安全性。 与世界各国大型商业银行相比,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在体系建设、涵盖范围、文化建设、管理方法和计量手段等各方面都还存在着明显差距,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存在的若干问题。 一、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落后 我国商业银行的现代企业制度还未真正确立,公司治理结构很不健全,尤其是在国内处于垄断地位的国有商业银行这一根本性问题未能解决,并没有有效地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商业化程度并不高,政策性业务和行政干预仍很多,风险承担的最终边界并不明确。董事会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研究

[提要]信用风险指的是担保人、贷款人或者是证券发行商因为某些原因或者是由于个人问题而导致的合同违约,致使银行或者是借款人在交易过程中遭受不必要的损失。信用风险不仅仅出现在双方借贷活动的过程中,也经常发生在业务投资、信用担保或者是证券投资等一些常规业务中。在我国,由于多种原因导致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重视程度较低,起步较晚。基于此,国内专业领域针对这方面的管理经验比较匮乏,加上专业人员数量的欠缺,而目前在岗的工作人员又缺乏相应的风险管理意识,所以无论是从信用风险管理的基础理论衡量还是实践经验的比较,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与欧美发达国家均存在着较大的差距。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剧,外资流通频繁性越来越强,提升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能力以及水平迫在眉睫。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对策 中图分类号:F83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分析 收录日期:2016年12月26日 一、商业银行信用概况 我们通常所说的信用,指的就是依附在人与人之间在交易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相互信任的社会交往关系,以至于交易双方产生信任而愿意继续交易。它是一种基本的道德要求,也是一种能力的养成,在现实交易中,信用也可以是一方未付清全部交易款项的时候就能提前享受交易的成果,同时交易双方也要拟定相应的条款并双方遵守此条款上的所有项目,借款方根据条款规定的时间要还清所有交易产生的费用。 我国商业银行是信用制度的主体单位,根据信用的定义,商业银行中信用的具体意义即为个人或单位由于各种需求向银行借款,银行根据事先规定的利率来拟定合同促使交易双方达成交易,具体通过贷款发放和吸收存款的形式表现出来。商业银行的信用体系较为广泛,资金的运行和资本的运作都极为复杂,尽管我国起步较晚,但是随着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市场经济的火速发展,不同经济元素的增加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商业银行信用体系的建设,银行要参与市场 上的各大小资本运作的活动,在不断增加扩大银行业务范围以及获取新增资源机会的同时,交易过程中虚拟货币量不断增加,也增加了不同程度的信用风险。 二、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现状 (一)传统的信用管理理论占主流。在我国,因为经济的发展而促进商业银行信用管理的理论几乎与外国商业银行信用理论发展一致,无论是从资本或者是负债管理的流动性,再或者是从综合方面考量管理资产负债程度,都有着相近的发展历史。根据我国目前的情况,商业银行存在的主要风险分为独立控制以及管理类。虽然一些银行尝试在针对资金管理问题上实行比例分配原则,但是由于受到各方面的影响,进行的并没有想象中的顺利。 (二)传统的信用评级方法。关于信用评级的制度,最早出现在美国,一般按照业务分类决定评估方式,分为内部评估和公开评估。内部评估即客户申请的不公开评估,评估结果只有内部人员知道,而公开评估则会把评估结果公布于全社会,一般适用于企业进行资产公开,以募集更多的资金招募。在我国,商业银行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适应于国内消费客户群特点的信用评级系统,商业银行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适应于国内消费客户群特点的信用评级系统,供银行内部来使用。虽然每个银行都会根据自身的业务特点制定不同的侧重点,但大多数都是以传统的评级方法为主。 (三)银行推行五级贷款分类。一般来说,商业银行会设立一个特定的评估分级体系,通常是根据贷款者偿还能力的判断也就是贷款者违约的可能性来确定该贷款者属于哪一类信用评估级别,一共分成五个级别,分别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这五种级别代表银行会根据贷款人的资产进行评估,确定借款人能按时履行合同偿还本息的可能性大小,帮助银行在办理借贷业务时做出准确的判断。而贷款又氛围良好贷款和不良贷款,以便更好地适应现实生活中银行业务的需求。不良贷款包括“损失贷款”、“可疑贷款”和“次级贷款”三类,良好的贷款则是“正常贷款”和“关注贷款”。这样的分类方式的侧重点在于更加关注贷款人的还款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银行的风险和损失,提升银行业务办理的效率。 三、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不足 (一)不具备正确的风险管理理念。目前,国内每个商业银行都会把增加存款金额业绩作为主要任务,从而忽略了对工作人员信贷风险管控能力的培养以及资产的质量和盈利水平。在很大程度上这些只追求短期盈利而忽略长远发展的片面观点会阻碍国内商业银行的发展。并且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会因为对工作人员在信贷风险管控理念的疏忽而导致实际工作操作不足,影响业务质量。 (二)缺乏信用风险管理专业人才。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进入门槛越来越低,导致工作人员总体素质偏低,由于大量招聘应届毕业生并且不经过全面的培训,会使他们社会经验不足、法律知识欠缺以及业务方式不当,缺少管理分析能力的缺点暴露出来。而且如今的银行工作人员,越来越多的人缺乏责任感,在办理实际业务的过程中,不经过规定对贷款人进行严格审核,及时处理并调整贷款类别,如实核实贷款人是否具备必要的贷款条件,因此会导致越来越多的呆账坏账,加上测试出来的基础数据并不适应于实际业务的处理运用,因此会降低银行业务处理的效率,从而也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顾客群体对商业银行的信任度。这就是为什么尽管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但也不能建立一个全面完善的信用风险管理模型,或者是把国外先进的信用风险管理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研究 □文/侯一民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辽宁·大连) 信用/法制《合作经济与科技》No.2x2017 184--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分析

1.进行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分析的金融背景 1.1银行业的发展历史 20世纪70年代,国际金融业处于稳定发展时期,此时严格的金融监管使商业银行的业务仅仅限于经营存款和贷款。此种政策之下不仅限制了银行之间的竞争,将银行的经营风险控制在较低的水平,也是使其获得了稳定的收益。随后,在金融市场功能的扩张、放松管制和竞争加剧形式的推动下70年代末80年代初银行业迎来了变革的第一次浪潮。此次变革使得资本流量递增流速不断加快,金融效率得以极大提高,从而为银行业带来极大地机遇和挑战;长期存在于美国、日本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业务之间的严格界限日渐消失,竞争日益明显激烈;金融机构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范围得到拓展,新的金融产品层出不穷,咨询、结构交易、资产购置、杠杆收购、项目融资、信用卡和住房抵押贷款的证劵化、衍生工具和表外交易等各种附加值服务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并随给商业银行带来新的业务风险。 90年代以后,银行间的兼并浪潮汹涌。为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金融产业的集中程度和规模越来越大,通过合并与兼并,出现了巨型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进一步推动了金融全球化的发展。目前,全球证劵业内50家顶尖的证劵商都是银行集团和金融集团的下属部门。银行业和证劵业的合二为一是国际资本市场效率更高,竞争性更强。大量迅速的全球资金流动进一步密切了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不仅促进了资金在国际间的有效分配和世界经济的发展,也使得金融机构的经营风险加大,并且越来越呈现出链状反映。于是,银行业在此浪潮中加强风险管理的必要性更加凸显。 1.2我国商业银行现状

我国实行的是以中国人民银行为中央银行的分支银行制。从建国到20世纪90年代初,基本上不存在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之间的区别。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逐步恢复和建立了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并逐渐演变成商业银行。 2004年国有制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以来,我国形成了3家政策性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进出口银行)、5家国有商业银行(中、农、工、建、交,其中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已经完成股份制改革,严格说来已经不算是传统的国有商业银行,农业银行也正在加紧股份制改革)、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中信、华夏、招商、光大、民生、浦东发展、深圳发展、渤海、广发、兴业、浙商及中国邮政储蓄银行)、110家城市商业银行的银行体系。商业银行在国民经济中担负起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治理中问题和困难比较多的主要是国有商业银行。国有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业的主体,更是我国银行业的主体和中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应当肯定地说,近20年来,国有商业银行在改革开放中不断发展壮大,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必须看到,国有商业银行存在的问题还相当突出,主要是: 不良贷款比例高,资产损失风险很大。按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不良贷款比例不得超过15%的标准,2001年,除中国建设银行基本合规外,其余3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比例都在20%以上。由于长期以来呆账预备计提不足,大量的呆账贷款没有能够及时核销,资产风险越积越大。再加上资本严重不足,大量资本被占用在固定资产上,使资本吸收资产损失的能力很小。由此造成国有商业银行的实际资本充足率很

信用与风险管理论文

信用与风险管理论文 摘要:综上所述,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背景下,我国外贸企业所面临的信用风险很多,需要积极构建信用风险管理与控制体系,才有利于解决目前所存在的问题,推动企业的可 持续化发展。 关键词:外贸企业;风险管理 0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路径中,买方市场的主要竞争格局已经形成。对于卖方市场而言,提升自身信用度就等同于强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信用作为交易达成的必要条件,是企业 拓宽市场份额与销售渠道的重要基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为外贸企业带来了巨大的 商机,同时也带来更大的信用挑战。一旦出现坏账及贷款拖欠等问题,便是导致外贸企业 遭遇未知风险,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化发展。在此背景下,亟需外贸企业做好信用风险管 理与控制工作,制定相关制度与体系,推动企业的稳定发展。 1外贸企业的信用风险特征 外贸企业的信用风险特征,主要体现为以下三点: 1.1客观性。 基于双方信任的基础上,才能够建立信用交易。而在此之前,必须要双方经过承诺与 授信的过程,一方有付款诚意,一方有不需立即付款就可以提供的服务与资源,促成信用 交易的达成。对于刺激消费与强化社会购买力等情况,建立企业信用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然而对于授信外贸企业而言,在缺乏担保与抵押,更没有法律保护的情况下,包括客观的 客户信用承诺与兑现时间等要素,都成为了信用交易的客观风险。 1.2积累性。 作为经济全球化的交易主体,外贸企业在经营发展进程中,往往会面临诸多风险,包 括金融风险、市场风险、自然灾害风险,以及政治风险和财务风险等。而在企业发展进程中,各种风险往往会以信用风险的表现方式呈现出来,主要就是指违约行为。不断累积的 信用风险会带来连锁反应与恶性循环,给外贸企业甚至是社会,都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所以信用风险管理与控制,绝不仅仅是企业的重要任务,更对社会的发展存在着重要意义。 1.3扩散性与不对称性。 损失与收益的不对称性,是信用风险的最大风险,每一个外贸企业都会面临这样的风 险考验。而鉴于企业信用交易是一个信用链的存在,所以一旦某一个环节的风险出现,最 终便会导致整个企业即将面临的信用风险链条。 2外贸企业信用风险管理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0104043信用衍生工具及其在信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 -- 信用衍生工具及其在信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1 熊熊2张维 (天津大学系统工程研究所,天津 300072) 摘要信用风险是银行贷款或投资债券中发生的借款者违约的风险。本文在分 析信用风险的产生原因和影响对象之后,总结了传统的信用风险的管理方法。 然后,本文系统分析了信用衍生工具的基本原理、分类及其应用,并对信用 衍生工具的监管问题和管理中国市场中的信用风险做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信用风险衍生金融工具信用衍生工具 1引言 信用风险(C redit Risk)是银行贷款或投资债券中发生的一种风险,也即为借款者违约的风险。在过去的数年中,利用新的金融工具管理信用风险的信用衍生工具(Credit Derivatives)发展迅速。适当利用信用衍生工具可以减少投资者的信用风险。业内人士估计,信用衍生市场发展不过数年,在95年全球就有了200亿美元的交易量[2]。 本文系统分析了信用衍生工具的基本原理和分类应用。第一部分总结了如何测量信用风险,影响信用风险的各种因素及传统的信用风险管理方法。第二部分介绍了如何利用信用衍生工具管理信用风险。第三部分对信用衍生工具产生的相应的风险的和其监管问题作了初步探讨。第四部分对中国银行业应用信用衍生工具思想管理信用风险的初步设想,第五部分是全文的总结。 2信用风险的测量与传统的信用风险管理方法 信用风险对于银行、债券发行者和投资者来说都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影响决策的因素。若某公司违约,则银行和投资者都得不到预期的收益。现有多种方法可以对信用风险进行管理。但是,现有的这些方法并不能满足对信用风险管理的更高要求。本部分对如何测量信用风险和信用风险对投资者、发行者和银行的影响作了详细说明。并对管理信用风险的传统方法(如贷款出售、投资多样化和资产证券化等)作了总结。 2.1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借款人因各种原因未能及时、足额偿还债务或银行贷款而违约的可能性。发 1本文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金融风险分析、防范与控制》(79790130)与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共同资助。 2熊熊,男,28,博士研究生;张维,男,42,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天津大学系统工程研究所。 ---------------------------------------------------------精品文档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