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后期导师制” 创新顶岗实习管理模式

实施“后期导师制” 创新顶岗实习管理模式
实施“后期导师制” 创新顶岗实习管理模式

实施“后期导师制”创新顶岗实习管理模式【摘要】高职院校的顶岗实习管理对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就业能力的养成至关重要。在实施“2+1”人才培养模式的高职院校中,实施“后期导师制”就是在一年的顶岗实习环节充分发挥校内导师的专业优势和作用,创新顶岗实习管理模式。

【关键字】导师制;顶岗实习;创新管理

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2+1”人才培养模式下,顶岗实习不仅要完成实习任务,更要完成人才培养方案所规定的培养目标---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的养成。针对实习学生岗位不同、地点分散的特点,各高职院校在进行顶岗实习管理时重点放到了保证学生安全,确保顺利完成实习任务之上。但顶岗实习是一门重要的综合实践课程,它由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同参与,具有管理主体多元化、实习地点分散化、实习内容多样化等特点。如何对实习学生进行有效地管理和引导,为学生毕业后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保障工学结合教育培养高端技术人才富有成效,加强顶岗实习科学化管理至关重要,但这绝不只是安全的管理问题。

一、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管理突出问题

1、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实效性不强

教育部【2009】3号文件指出:“高职院校要加强和企业在顶岗实习、教学方案设计与实施、指导教师配备、协同管理等方面的合作,确保顶岗实习的教学效果和岗位技能训练水平,确保学生的生产安全。”加强顶岗实习的过程监控是抓好顶岗实习的关键。高职院校

小学全员育人导师制实施计划方案

松石小学全员育人导师制实施方案为了全面提升教育教学管理水平及质量,加强学校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营造优美的育人氛围,树立良好的校风,构建“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教育机制,实现全员参与、共同育人的目的,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经学校集体研究,制定学校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把“实施全员育人导师制,构建学生发展共同体”有机结合,按照对学生“思想引导、心理疏导、生活指导、学习辅导”的总体要求,坚持“人本关爱,因材施教”,动员多方力量,整合多种教育资源,面向全体学生,构建学生发展共同体,促进学生整体成长,狠抓细节管理,发挥情感教育的力量,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真正构建起“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教育机制,以“面向全体学生,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为宗旨,努力探索新形势下学校教育工作新模式,从而有效地促进所有学生健康、快乐、幸福地成长。 二、工作目标 全员育人导师制就是由全体教师参与育人,激发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积极性,形成管理和育人相结合,育人和教学相结合的新型教育管理模式。而“学习共同体”是指一个由学习者及其助学者共同构成的团体,他们彼此之间经常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沟通、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因而在成员之间形成了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联系。我们把二者紧密结合,教师以导师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学习共同体”活动中。 该管理模式一是要发挥教师对学生的亲和力,深入学生心灵深处,发现每个学生的优点和闪光点,对学生实施自信教育、成功教育。二是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主线,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在学业、道德、心理等方面得到更深入、更充分、更全面的发展。三是调动全体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创新一种个性化、亲情化的“全员育人,全面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德育工作模式。要求每个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要对自己承包的学生适时进行思想引导、心理疏导、生活指

“树”型安全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树”型安全管理模式的 探索与实践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1436-34 “树”型安全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 践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1 问题的提出 煤矿生产主要是井下作业,作为井下现场变化较大、危险因素较多、人员密集型的特殊行业,如何从本质上确保安全生产,是煤炭企业经常研究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煤矿发生的各类安全事故可分两类:一是不可避免的自然灾害事故,如冲击地压事故等;二是虽然可以预防但因预防措施不到位、现场监督检查不力而发生的事故。事故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安全管理方式落后,缺乏先进科学的管理方法;有的对安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只治表,不治本;有的抓安全管理只管结果、不管过程,只管物、不管人,只管一时、不管长远,只求过得去,不讲过得硬

等等;说到底是一个管理方法问题。实践证明,科学的管理方法就能有效地保证安全生产,反之就很难保证安全生产。为此,各煤矿企业都在积极探索和研究,并创造和积累了不少先进经验,安全管理工作正在由传统的管理模式走向科学化管理的轨道。对企业发展来讲,一个好的思路,就是发展出路;对安全工作来讲,一个好的管理思路,同样也是抓好安全工作的出路。枣庄矿业集团枣庄联创公司(原陶庄煤矿)联系单位实际,创造性地对“树”型安全管理进行了深入研究、探讨与实践,其主要思路是:把自然界中树的植物原理引用到安全管理工程,并将安全管理的各要素据其性质分类为根基、主干、分枝三大部分,通过其内在联系构建成“树”型网络体系,运用“根深干壮”、“本固枝荣”的科学规律,采取“固本强根”、“标本兼治”的科学方法,力求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如长青之树样的充满生机和活力,最终达到创建本质安全型煤矿的目的。 2 “树”型安全管理模式

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办法试行

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学生顶岗实习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关键性教学环节,也是人才培养方案中综合性最强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对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提高学生的综合岗位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顶岗实习,使学生与职业岗位零距离接触,牢固树立职业理想,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练就过硬的职业技能。为加强学生顶岗实习的组织管理,提高顶岗实习教学质量,特制订本管理办法。 第二章目的与要求 第二条学生通过顶岗实习,巩固课堂所学理论知识,掌握基本的专业实践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接受符合实际工作要求的基本训练,从而提高独立工作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通过顶岗实习深入了解企业实际,认识社会,实现在校期间与企业、与岗位的零距离接触,养成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的良好品质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从而提高毕业生的就业、择业竞争力。 第三条全院各专业原则上均应安排学生顶岗实习。一般情况下,顶岗实习安排在学生毕业前最后一学年进行,顶岗实习可以结合毕业设计同时进行。各系在组织安排学生顶岗实习前,将顶岗实习申请和相关教学文件报送教务处,教务处负责教学任务的调整和落实。 第四条各系必须充分认识到学生顶岗实习是高职教育重 要的组成部分,应做到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校内实训基地训练、与就业岗位具有关联性。各系要强化学生顶岗实习的管理,不断总结管理经验,提升学生顶岗实习教学质量。 第五条安排学生实习的岗位必须与学生所学专业对口。不得安排学生到有恶意使用学生劳动力行为的企业实习;不得安排学生从事高空、井下、放射性、高毒、易燃易爆和国家规定的第

四级体力劳动强度、以及其它具有安全隐患的实习劳动;不得安排学生到酒吧、夜总会、歌厅、洗浴中心等营业性娱乐场所实习。 第三章组织机构和工作职责 第六条学生顶岗实习工作按层级管理的原则,分级落实,相互配合,责任到人。学生的顶岗实习与就业密切相关,各个部门要全员动员积极支持。 第七条学院设立学生顶岗实习工作指导小组,由分管教学副院长任组长,成员由教务处处长、就业指导处处长及各系主任、书记组成,统筹和指导全院学生顶岗实习工作。 第八条分管教学副院长负责审批全院学生顶岗实习计划;领导全院的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工作;组织研究和解决实习中出现的重要问题。 第九条教务处是全院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工作的归口部门,负责对全院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工作的监控;负责建立健全学院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制度;负责审核各专业《学生顶岗实习计划》和《学生顶岗实习指导书》等实习教学文件;协调各相关部门工作,汇总全院学生顶岗实习工作信息;定期巡查、检查各系实习计划的执行落实情况,提出改进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协调处理学生顶岗实习中出现的突发事件;及时向分管教学副院长汇报实习工作情况。 第十条各系负责学生顶岗实习中的各项具体工作。根据专业要求建设校外顶岗实习基地;制订具体的顶岗实习管理细则;负责制订顶岗实习计划、顶岗实习指导书等实习教学文件;联系实习企业,签订实习协议;落实实习岗位并按要求配备实习指导教师;负责与实习企业沟通;完成成绩评定、资料归档等工作。 第十一条就业指导处协助推荐学生顶岗实习单位,对于实习期就业的学生,签订就业合同,做好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做好就业稳定工作。

导师制实施方案

导师制实施方案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导师制的目的 (一)帮助新员工尽快适应工作环境和尽快胜任其工作岗位; (二)为新员工提供职业生涯指导,培养人才,留住人才。 第二条导师制的适用范围 各部门新入职员工(临时工、实习人员除外)。 第二章职责 第三条人力资源部职责 (一)负责导师管理制度的编制、修订、完善、组织实施; (二)负责导师辅导新员工期间的管理、考核、培训,及相关报表的审核、归档; (三)新员工辅导期结束后组织对导师工作表现进行考核评定。 第四条部门经理职责 (一)负责本部门导师制方案的具体实施; (二)负责本部门导师的选拔、推荐、日常管理及工作督导、考核评定。 第五条导师职责 (一)以身作则,向新员工贯彻公司理念,使新员工尽快融入公司; (二)帮助新员工熟悉工作环境; (三)指导新员工掌握岗位专业技能,熟悉工作流程,解答或解决其遇到的问题; (四)了解新员工的思想动态。 第六条新员工职责 (一)领会公司企业文化真谛,自觉实践公司核心价值观; (二)认真学习公司各项规章制度,熟悉公司业务运营流程,严格遵守并执行; (三)主动与导师沟通,多向导师及老员工、上级请教,尽快熟悉工作环境; (四)新员工在指导期结束后,应向导师、部门经理和人力资源部提交文字性的学 习总结,内容应包含:工作和学习情况、收获和心得等。(模板见附件2员工总结表)

第三章导师的任职资格、选拔与任用 第七条导师资格 同时具备以下条件的资深员工和管理人员,有资格担任导师: 1、认同公司企业文化价值观,模范遵守公司规章制度; 2、入职半年以上,精通岗位业务、工作技能,为部门骨干人员; 3、有能力对新员工进行工作的指导、帮助、督促、检查,制定合理的培养计划; 4、导师原则上是新员工的部门管理人员、资深员工。 第八条导师的选拔 导师选拔方式为直接任命和选聘产生,选聘可以通过自荐和推荐产生。 1、直接任命:部门中层领导及以上级别管理人员按照导师任职要求自动成为导师; 2、推荐:普通员工由部门经理提名,上报至人力资源部,经审批后成为导师; 3、自荐:自愿加入导师队伍的员工需要提交《导师申请表》(见附件1),提交至人力资源部公司人力资源负责人,经审批后成为导师; 第九条导师的任用 (一)导师一经任命,由人力资源部进行备案; (二)导师资格一年一审,由人力资源部、部门经理及公司主管领导共同评定。 第四章导师制实施流程 第十条新员工入职时,部门经理根据岗位情况从本部门确定符合任职条件的导师,与新员工结成“一对一”师徒关系(原则上1名导师辅导1名新员工,特殊情况下可增加,但最多不超过2名新员工),并报人力资源部备案。 第十一条对于导师因工作变动或出差超过一个月等特殊情况不能继续辅导新员工时,导师须及时通知部门负责人更换新导师,由部门经理再从本部门确定符合任职条件的员工作为新员工的导师,并报人力资源部确认备案。 第十二条新员工导师制岗位辅导期为3个月。 第十三条在辅导期开始的一周内,导师应根据岗位要求制定出针对性辅导计划并递交本部门经理及人力资源部。新员工辅导计划的内容需包括: 1、文化/业务学习 a.定期沟通,了解员工工作状态,做好思想引导; b.及时阅读新员工提交的培训/学习/辅导期总结,并进行交流和指导。

校院两级管理模式探索与实践

校院两级管理模式探索与实践 摘要:目前,人们对我国大学普遍实行的校院两级管理模式满意度并不高,这既与校院两级管理模式的改革力度不恰当有关,也与高校之间相互模仿、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有关。各高校在运行校院两级管理模式时面对的很多核心问题具有相似性,但是校院模式也不是千校一面,各高校只有将“借鉴”与“校情”结合起来进行探索与实践,才能找到适合于本学校的校院两级管理模式。文章就校院两级管理模式中的核心问题进行了探讨,以西南科技大学10年来对校院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为例,就地方本科高校如何探索与校情相符的校院两级管理模式提出一些思考。 关键词:地方高校,校院模式,两级管理 高校施行校院两级管理模式既是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的需要,也是各高校理顺内部管理机制,实现内涵发展、科学发展、快速发展的需要。建国以来,我国高校内部管理经历了一系列的改革,1992年高校开始合并调整后学科门类迅速增多,特别是1999年开始的高校扩招,加快了大学内部结构从建国之初的校、系二级制向校、院、系三级制的转变。所谓大学校院两级管理模式(以下简称“校院模式”)是指大学按照一定的目标和原则,整合和优化学校教育教学资源,形成学校和学院两级管理层次,通过学校分权和管理重心下移,转变学校职能部门的职能,明确学校和学院的职责和权限,形成学校宏观上决策、学院实体化运行的管理模式。[1] 校院模式的优势在于能充分发挥学院作为办学主体的作用,促进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和学科之间的交流与发展,提高大学的管理效率和办学效益。面对国内各高校学生人数迅猛增加、学科门类与专业数量不断增长和高等教育市场竞争国际化的现实,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的进一步改革与深化成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迫切需要,众多高校把校院两级管理模式作为现代大学校内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之一,开始了长期的探索与实践。从目前来看,人们对我国大学普遍实行的校院两

学生顶岗实习计划范文3篇

学生顶岗实习计划范文3篇 随着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顶岗实习已成为高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提升实践技能、熟悉岗位的重要途径。本文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生顶岗实习的计划范文,仅供参考。 学生顶岗实习计划范文篇一: 市场营销学生顶岗实习计划 一、顶岗实习目的 根据学院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20xx级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已完成全部课堂教学任务,现进入毕业前顶岗实习阶段。顶岗实习是高职教育教学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实践性教学活动,是落实党和国家高职教育政策、实施"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举措,也是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和提高职业能力的重要环节。 通过顶岗实习工作,有助于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企业、了解社会,树立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踏踏实实的工作态度;有助于检验课堂所学理论知识在企业中的实际应用范围及适用程度,提高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课堂所学新知识的认知,巩固和扩大所学专业知识;通过实习锻炼,有助于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使学生树立劳动观念,感受和体会企业文化和氛围,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创新意识等,使学生能较快地适应工作,顺利地走上工作岗位。 二、实习岗位群及内容 实习岗位群

市场营销专业学生顶岗实习可在工业、服务业、商业、建筑业等行业进行。具体包括: 1、各类企业的销售、推销等岗位。 2、辅助营销管理、客户服务、公共关系等岗位。 3、中小企业的营销主管、业务经理、营销经理等岗位。 学生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和安排,在上述1个岗位或几个岗位顶岗实习。鼓励学生在熟悉并完全胜任一个岗位的条件下,向企业提出轮岗请求,了解更多的专业相关信息和企业的操作规范。 实习内容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实习目的,本专业顶岗实习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一)了解企业文化,理解企业的价值观与经营理念; 了解企业经营类型、营销模式;熟悉所在岗位的职责范围和工作内容、工作规范、业务流程与素质要求;了解与相关职能部门及相关岗位的工作协作关系; (二)在学中做、在做中学,掌握履行岗位职责的基本技能(沟通协作技能、操作技能、写作技能);

全员育人导师制实施的具体措施

“全员育人导师制”实施的具体措施 一、指导思想 为了进一步发挥教师在新课程中的指导和教育作用,营造全员育人的教育氛围,根据市教育局要求,我校于2017年全面实施全员育人导师制,为实现"为每一个学生创造主动发展的无限空间"的教育理念,推动师生之间积极、平等、充分互动和教书育人的和谐统一,做到教师人人是导师,学生个个受关爱,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促进全员育人导师制实施方案的全面落实,特制定学生成长导师制实施的具体措施。 二、工作目标: 1、发挥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以及教师对学生的亲和力,对学生实施亲情化、个性化教育,深入学生心灵深处,进一步融洽师生关系。 2、进一步发挥教师教书育人的功能,全面落实教师教书育人一岗双责制,寻找挖掘发现学生的发展潜能,使学生在学业、道德、心理、行为等方面得到更深入、更充分、更全面的教育和引导,使学生的潜能和个性得到充分发展,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努力做到不使一个学生掉队,从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3、充分发挥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做学习、活动的主人,用"主人"的姿态参与学习活动;在教师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学习,自主的探究,独立地生活,促进学生张扬个性、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4、发挥我校优势,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艺术水平,促进教师的全面健康发展。 5、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全面贯彻课改精神,坚持以人为本,探索一条"教师人人做导师,学生个个受关爱"的教育管理之路,努力培养人格自尊、行为自律、学习自主、生活自理、心理自强的新时代的中学生。

三、导师职责 (一)了解学生状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推进学生的思想进步,引导学生逐步学会规划人生,为其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关心学生的生活,向家长宣传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教育教学改革措施,协调好家长、学生、学校和任课教师的关系。 (三)指导学生合理选择课程、分配学分、并能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志向制定好个人的学习计划,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成长需求,辅导学生解决各种心理困惑,结合自己所授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的指导。 (五)指导学生参加综合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参与班级建设,培养学生协作精神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六)教育学生严肃校规校纪,纠正不良习惯,遵守法律、法令和社会公德,敢于对不良行为进行批评,能正确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为创造和谐社会做贡献。 四、受导学生义务 (一)与导师坦诚交往,彼此尊重,互相信任; (二)恳请导师分析自身状况,制定发展规划; (三)主动做好阶段发展分析,定期向导师汇报; (四)谦虚接受、认真听取导师的指导意见。 五、导师的选聘 在双向选择的基础上,⑴学校向学生提供所在班级的任课教师名单并通过一定渠道向学生公布任课教师的信息资料,让学生了解各教师的情况;⑵通过简单的调查问卷了解学生的需要;⑶学生根据自己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的需求选择可能对自己帮助最大的教师。学校根据学生的选择情况,初步列出导师名单;⑷导师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班级情况,选择受导学生;⑸学校根据师生双方的选择,在充分尊重导师和学生的前提下对师生的互选做适当调整,最

“全员育人导师制度”实施方案

“全员育人导师制度”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了进一步发挥教师在新课程中的指导和教育作用,营造全员育人的教育氛围,根据上级的有关要求,我校于2011年全面实施全员育人导师制。为实现“为每一个学生创造主动发展的无限空间”的教育理念,推动师生之间积极、平等、充分互动和教书育人的和谐统一,做到教师人人是导师,学生个个受关爱,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促进全员育人导师制实施方案的全面落实,特制定全具体方案实施措施。 二、工作目标: 1. 发挥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以及教师对学生的亲和力,对学生实施亲情化、个性化教育,深入学生心灵深处,进一步融洽师生关系。 2. 进一步发挥教师教书育人的功能,全面落实教师教书育人一岗双责制,寻找挖掘发现学生的发展潜能,使学生在学业、道德、心理、行为等方面得到更深入、更充分、更全面的教育和引导,使学生的潜能和个性得到充分发展,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努力做到不使一个学生掉队,从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3. 发挥我校优势,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艺术水平,促进教师的全面健康发展。 4. 关注“八类特殊群体学生”,对他们实施个性化、差别化教育, 制定具体有效的个性化方案。 5. 充分发挥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做学习、活动的主人,用“主人”的姿态参与学习活动;在教师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学习,自主的探究,独立地生活,促进学生张扬个性、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6. 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全面贯彻课改精神,坚持以人为本,探索一条“教师人人做导师,学生个个受关爱”的教育管理之路,努力培养人格自

“双班制”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双班制”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教师教育论文 “双班制”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常玉玺 原平市范亭中学从2011年秋季开始进行“双班制”教育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和实践。经过近四年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双班制”管理模式的推进使我校初步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办学模式,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双班制”的提出背景 现在国内高中学校有三种类型:一种是走读学校,一种是寄宿制学校,一种是半寄宿制学校。走读学校学生在校时间最短,不上早操和早晚自习,也没有住宿和吃饭问题,管理难度最小。寄宿制学校学生是全天候在学校生活,班主任必须承担超长时间和超负荷的工作量,管理难度明显加大。虽然不少学校配备了宿舍管理员,但他们不是教师,管理和教育效果不佳。 班主任配备难几乎是所有寄宿制和半寄宿制高中学校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有管理经验的中年教师不愿意当,缺乏管理经验的年轻教师不敢当,而既有管理经验又愿意当班主任的总是不能满足需要。有丰富教育教学经验的教师不愿意当班主任的原因很多,但主要原因是高中阶段班主任工作难度很大,又十分辛苦,往往顾此失彼,需要全身心投入。 要减轻班主任管理负担,让更多优秀教师乐意承担班主任工作,同时使学生生活和学习都取得进步,传统的班级管理制度显然很不适应,必须寻求新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在权衡得失、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我校于2011年下半年开始创新性地试行“双班制”管理模式。 二、“双班制”的基本形式

“双班制”,即在学校同时设立“教学班”和“生活班”两种班级,每个学生都同时属于两个班集体。教学班由在同一个教室上课的学生组成,一般为50人左右;生活班按住宿场所编排,一般6~8个宿舍的学生组成一个生活班,人数在50~70人之间;走读生单独编为一个生活班。 教学班和生活班各自单独设立班主任,分别称为“教学班主任”和“生活班主任”。两类班主任工作任务不同,但各方面待遇都完全相同。“教学班主任”主要负责管理学生的学习行为;“生活班主任”主要负责管理学生的生活行为。 “教学班主任”负责上课、自习、两操和课间时间学生的管理,重点是学生的学习行为管理,目的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体工作如检查学生的笔记本、作业本、典题本等“三本”,负责教室文化建设,组织班集体,建设学习小组,负责学生成绩考核和评价,等等。教学班内设班委会,班委会由班长、学习委员、体育委员、卫生委员等组成。“生活班主任”负责学生的早、午、晚三餐和午、晚休息以及宿舍内生活行为的管理,目的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班设团支部,团支部由团支书、生活委员、卫生委员、安全委员等组成。每一楼层有一位“生活班主任”住校管理。学生就餐以生活班为单位,在指定餐厅、指定座位就餐。餐厅有“生活班主任”陪同用餐。走读生上学和放学时间由“生活班主任”在校门口迎送学生。 三、“双班制”的逐步发展 “双班制”经过一年的运行,取得了明显的管理效果,但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我校通过及时研究分析,不断进行实践探索,针对问题多次进行了调整优化。 1.优化两类班主任管理时段。早上的早操和早自习原来由“生活班主任”

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制度

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顶岗实习是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是实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重要途径。为规范和推进我校开展学生顶岗实习工作,维护顶岗实习学生、学校和企业的合法权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学生顶岗实习,主要是指学校根据专业培养目标要求和教学计划安排,组织在校学生到企(事)业等用人单位的实际工作岗位进行的实习。 第三条学校组织学生顶岗实习,应当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培养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就业,提高教育质量。 第四条顶岗实习应当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按照学以致用、专业对口、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实施。 第二章组织与领导 第五条成立顶岗实习领导组,顶岗实习领导组包括校长、教学副校长、就业与校企合作办公室主任、学生处长、系部主任,由校长担任组长,教学副校长任副组长,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就业与校企合作办公室。 第六条顶岗实习领导组组长是学生顶岗实习工作的第一责任人。顶岗实习领导组副组长全面指导、监督学生顶岗实习工作的全过

程。就业与校企合作办公室会同系部负责顶岗实习单位的开发、考察、确定工作和发布信息、组织见面会、实施输送、缴纳学生实习责任保险、下达实习任务、检查实习过程、评定实习成绩等工作。学生处会同系部负责实施安全教育、检查实习纪律等工作。 第七条学校与各个实习单位合作成立顶岗实习指导小组。负责学生顶岗实习的组织和管理,共同制订顶岗实习计划。 第八条顶岗实习领导组根据工作需要培训、聘用学校实习辅导员。学校实习辅导员人选优先选择骨干教师、班主任,学校实习辅导员必需经过实习内容、安全生产、学生管理等项培训后才能到实习单位开展顶岗实习管理工作。学校实习辅导员的工作内容主要是顶岗实习学生的日常行为管理、安全生产管理、思想政治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 第九条学校应当与实习单位协商,聘请有经验的技术或管理人员担任实习单位指导教师。实习单位指导教师主要负责安全教育、技术指导,同时协助解决学生遇到的其他工作、生活问题。 第十条学校原则上应当统一安排学生在校期间的最后一学年进行顶岗实习。在征得学生及家长同意的前提下,顶岗实习单位原则上由学校统一安排。学生如要求自己联系顶岗实习单位,必需在学校统一安排之前提交个人申请和单位接收函。 第三章确定顶岗实习单位 第十一条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的工作方法,不断开发顶岗实习单位。根据学校专业设置,立足本地、放眼全国,积极主动联系、联络企事业单位,由专职顶岗实习工作人员和系部主任负责岗位匹配、工作环境、安全生产等项考察,同时热情邀请企事业单位

中学成长导师制工作方案

学生成长档案袋学生 班级:高一()班 高二()班 高三()班

学生成长导师制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的要求,依据《十二五发展规划》中的办学目标,为满足浙江省深化新课程改革的要求,适应新时期学生选择性发展的强烈需求,为每一个学生成为富有个性、多元发展的主体,使每一位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起明确的、相对固定的新型师生关系,充分发挥教师对学生成长中的个体指导作用,帮助学生树立长、短期学习目标和人生规划,促进学生成长为现代公民。 (二)工作目标 1、通过每一个学生都拥有成长导师,推动学生个性化学习和全面和谐发展 2、通过每一名老师都拥有受导学生,打造全员育人校园,提高教师教书育人能力 3、建立新型教学人际关系和教学模式,充分发挥自主优势,推动特色化、优质化发展,达到教育的全面提升。 (三)组织机构 学校成立学生成长导师制实施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全员导师制工作的领导、实施、评估工作。德育教务两处和年级组长、班主任具体负责学校、年级、班级三层面学生成长导师制实施的具体工作,做到领导到位,工作到人。 中学学生成长导师制实施领导小组组织机构: 组长:邵迎春 副组长:钱洲军、童跃琴、周永焕、曹斌 组员:钱军、叶炯、施大庆、虞君、张晓芳、王洪见、马军超、胡智星、谢铁军、虞晓淑、王高伟、李晓芳、张延斌、沈盈盈 下设办公室:叶炯(主任)、张晓芳(副主任)、马军超(副主任) (四)工作流程 成长导师制,在试行基础上,吸取经验教训,继续探索导师团队的建设,逐步推进导师组工作,以确保导师工作的实际效果。具体按下列工作流程进行: 中学学生成长导师制工作流程

“树”型安全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通用版

安全管理编号:YTO-FS-PD519 “树”型安全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通用版 In The Production, The Safety And Health Of Workers, The Production And Labor Process And The Various Measures T aken And All Activities Engaged In The Management, So That The Normal Production Activitie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树”型安全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 践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安全管理文件可用于在生产中,对保障劳动者的安全健康和生产、劳动过程的正常进行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从事的一切活动实施管理,包含对生产、财物、环境的保护,最终使生产活动正常进行。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1 问题的提出 煤矿生产主要是井下作业,作为井下现场变化较大、危险因素较多、人员密集型的特殊行业,如何从本质上确保安全生产,是煤炭企业经常研究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煤矿发生的各类安全事故可分两类:一是不可避免的自然灾害事故,如冲击地压事故等;二是虽然可以预防但因预防措施不到位、现场监督检查不力而发生的事故。事故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安全管理方式落后,缺乏先进科学的管理方法;有的对安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只治表,不治本;有的抓安全管理只管结果、不管过程,只管物、不管人,只管一时、不管长远,只求过得去,不讲过得硬等等;说到底是一个管理方法问题。实践证明,科学的管理方法就能有效地保证安全生产,反之就很难保证安全生产。为此,各煤矿企业都在积极探索和研究,并创造和积累了不少先进经验,安全管理工作正在由传统的管理模式走向科学化管理

全员导师制实施方案

岳家庄乡全员育人导师制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意见》为指导,按照对学生“思想引导、心理疏导、生活指导、学习辅导”的总体要求,坚持“人本关爱,因材施教”,为每个学生的成长发展提供有利条件,做到思想教育与知识传授相结合,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共性教育与个性教育相结合,严格管理与言传身教相结合,培养“博学多思,健身强体,全面发展,自强不息”的学生。 二、工作目标 1、发挥教师对学生的亲和力,深入学生心灵深处,发现每个学生的优点和闪光点,对学生实施自信教育、成功教育。 2、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主线,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在学业、道德、心理等方面得到更深入、更充分、更全面的发展。 3、提升教师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艺术水平,促进教师的全面发展。 4、调动全体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创新一种个性化、亲情化的“全员育人,全面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德育工作模式。 三、工作原则 1、全员性原则。一是学校所有管理者都是育人者,要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二是指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培养具有特殊才能的拔尖学生,使他们的才能得以充分发挥;重视边缘学生,使他们的潜能得到充分挖掘;更要关注后三分之一学生,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2、全面性原则。每一位导师既是学生学习的辅导者,也是学生生活的引导者,思想心理的疏导者,使每个学生的身心都得到全面健康和谐的发展。 3、发展性原则。导师必须以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指向,在全面了解学生实际的基础上,师生共同讨论协商确定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长远目标、阶段目标。 4、对应性原则。每一个学生都要有自己的导师,每一位导师都要有关爱的学生。导师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道德水平及认知基础,循序渐进,跟踪管理。 5、个性化原则。人才多样化,个个能成功,承认学生的个别差异,通过个别化的教育,因人施导,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6、人本化原则。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实施导师制的前提和基础。导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不随意泄露学生的个人隐私,通过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给学生以亲情般的关爱,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四、实施步骤 学校要建立工作机制,加强过程管理,注重工作实效。 1、组织领导。学校要成立全员育人导师制实施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全员导师制工作的领导、实施、评估工作。政教处具体负责导师制实施的日常工作,做到领导到位,分工负责,目标明确,责任到人。教育办公室成立了专门领导小组:组长:陈爱胜

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高职生的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环节是高职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文章通过对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环节进行整合重构,对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的计划准备、组织实施、过程控制、成绩评定、材料归档等环节进行了研究和实践,为高职院校的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管理模式。 [关键词]高职院校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管理模式 一、顶岗实习、毕业设计课程整合重构 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教学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在真实职业环境下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入岗前知识、能力、素质的一次全面提升①。毕业设计是培养和检验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实践过程。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对顶岗实习及毕业、就业等提出了指导性建议:“引导建立企业接收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实习的制度,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高等职业院校要保证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多数学校把顶岗实习的时间确定在最后学期,这对毕业设计指导又提出了新问题。经过多年实践,我们对顶岗实习、毕业设计两门课程进行了分解和重新构建,形成了学生以“准员工”身份进入实习岗位、岗位工作任务就是毕业设计项目、设计方案和结果接受现场检验、一线技术人员和学校教师联合指导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的管理特点。这种一体化顶岗实习、毕业设计教学管理模式在学生管理的有效性、选题的目的性与科学性、设计资料的丰富性与真实性、指导教师的知识结构与经验、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等方面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此外,这种模式还能使学校教师得到实战锻炼,改善自身的知识结构,使教学水平和指导学生的能力不断提高②。 二、加强对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的过程管理 顶岗实习、毕业设计过程可分解成计划准备、组织实施、考核评定、资料归档等四个阶段,每个阶段又细分成若干过程。 1.计划准备阶段。计划准备阶段在整个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环节中起着较重要的作用,直接关系到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环节能否顺利实施。本阶段准备时间长,牵涉到教学和学生管理及后勤保障等各个层面,需要系领导亲自组织,甚至需要学院有关处室作出顶层设计,编制教学、学生管理等有关文件。首先是与教学有关的文件,包括顶岗实习计划、顶岗实习课程标准、顶岗实习课程整体设计、毕业设计计划、毕业设计课程标准、毕业设计课程整体设计等。顶岗实习计划、毕业设计计划是对学生在企业活动的整体规划,以专业为单位结合实习企业的基本情况由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会同专业课老师协商制定。顶岗实习计划内容包

公司导师制度实施工作方案

公司导师制度实施工作方案(试行) 一、目的 为促进公司各部门新员工对岗位胜任能力的提升,适应公司企业文化、工作环境及跨越式发展的需要,增强公司核心骨干作为导师的荣誉感,提高导师的组织管理能力,为培养公司管理干部队伍储备人才,有效开发、留住人才,及配合员工个人的职业发展需求,实现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 二、适用范围 1、各部门新入职员工(临时工、实习人员除外); 2、新入职的人才梯队建设人员(储备干部),即应届优秀大学本科毕业生或毕业两年以下的优秀大专、本科毕业生; 3、公司内部已经批准被列入后备人才培养对象的在职员工。 三、工作职责 1、人事行政部:负责导师管理制度的编制、修订、组织实施,导师辅导新员工期间的管理、考核、培训,及导师报表的审核、存档; 2、导师:履行导师工作职责,严格执行工作计划,按时提交工作报表; 3、各部门经理、主管:负责导师的选拔、推荐、日常管理及工作督导、考核评定和管理制度的执行; 4、总经理:负责导师管理制度及导师任命文件的审批。 四、组织管理 1、新员工导师制度是公司培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事行政部负责新员工导师的统一管理,并提供专项培训。 2、人事行政部和部门共同负责导师的资格审核,在新员工辅导期间组织对导师工作表现的考核评定。 3、人事行政部督促导师按规定时间完成工作报表的填写,并负责整理存档工作。 4、人事行政部负责制定和不断完善新员工导师制度,对导师工作进行抽查,推动新员工导师制度的深化。 5、人事行政部根据各部门的需求和实际情况,邀请一些优秀的新员工导师参加讨论、介绍经验。 6、部门经理、主管把推行导师制度当作激励骨干员工、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措施,在导师任职期间合理分配其工作,并进行指导、检查和日常管理。 五、导师任职资格 同时具备以下条件的资深员工和管理人员,有资格担任导师: 1、认同公司企业文化价值观,自觉体现在日常工作和言行中; 2、入职三年以上,精通岗位业务、工作技能,为部门骨干人员; 3、年度绩效考核结果为优良以上,严格遵守公司规章制度; 4、为人正直公正、热情,责任心强,有较强的计划、组织、管理、沟通能力; 5、有能力对新员工进行工作的指导、帮助、督促、检查,制定合理的培养计划、安排相应的工作任务; 说明:导师原则上是新员工的部门管理人员、资深同事,或其他部门推荐的导师。

“树”型安全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简易版

In Order To Simplify The Management Process And Improve The Management Efficiency, It Is Necessary To Make Effective Use Of Production Resources And Carry Out Production Activities. 编订:XXXXXXXX 20XX年XX月XX日 “树”型安全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简易版

“树”型安全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 践简易版 温馨提示:本安全管理文件应用在平时合理组织的生产过程中,有效利用生产资源,经济合理地进行生产活动,以达到实现简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实现预期的生产目标。文档下载完成后可以直接编辑,请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套用。 1 问题的提出 煤矿生产主要是井下作业,作为井下现场变 化较大、危险因素较多、人员密集型的特殊行 业,如何从本质上确保安全生产,是煤炭企业经 常研究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煤矿发生的各类 安全事故可分两类:一是不可避免的自然灾害事 故,如冲击地压事故等;二是虽然可以预防但因 预防措施不到位、现场监督检查不力而发生的 事故。事故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安全 管理方式落后,缺乏先进科学的管理方法;有的

对安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只治表,不治本;有的抓安全管理只管结果、不管过程,只管物、不管人,只管一时、不管长远,只求过得去,不讲过得硬等等;说到底是一个管理方法问题。实践证明,科学的管理方法就能有效地保证安全生产,反之就很难保证安全生产。为此,各煤矿企业都在积极探索和研究,并创造和积累了不少先进经验,安全管理工作正在由传统的管理模式走向科学化管理的轨道。对企业发展来讲,一个好的思路,就是发展出路;对安全工作来讲,一个好的管理思路,同样也是抓好安全工作的出路。枣庄矿业集团枣庄联创公司(原陶庄煤矿)联系单位实际,创造性地对“树”型安全管理进行了深入研究、探讨与实践,其主要思路是:把自然界中树的植物原理引

[高职,管理模式,院校]浅析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管理模式

浅析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管理模式 【摘要】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常用的一种教学模式。顶岗实习是根据学生所学专业特点,让学生融入职业岗位当中,根据实际场景充分发挥自身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到独立解决顶岗实习中的一切问题,这是一种学生全程参与实践的教学模式。本文将对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管理模式进行浅略分析,并继续推进顶岗实习模式在高职院校学生实习当中的运用。 【关键词】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管理模式问题建议 顶岗实习最大的优势在于能够锻炼学生独当一面的能力,但是,在实际的运用当中,管理模式问题严重地影响了顶岗实习模式价值的发挥。本文对顶岗实习管理模式进行分析议论的目的就在于凸显顶岗实习的价值,充分发挥其价值效应。 一、当前高职院校实施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实施顶岗实习模式需要具备完善的管理制度、优秀的教师队伍以及合作关系良好且具有实力的企业,但当前部分高职院校在实施顶岗实习的过程中都非常缺乏以上三个条件,影响了其实施顶岗实习模式的效果。 (一)缺乏完善的顶岗实习管理模式 顶岗实习模式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与其他任何学生实习模式都不同,因此,它的管理模式也应当具备显著的差异性。很多高职院校在实施顶岗实习的时候不注重其管理模式,严重干涉学生的实习工作,对学生过分牵制、过分管理,或是实施“放养管理”,对学生的实习工作完全置之不理,任由其发展,对校企关系也没有足够的重视,影响了学生实习的环境和条件。总体而言,目前的主要问题有:部分高职院校还没有完全拟定出一个适合于学生顶岗实习的管理模式;其次,缺乏相应的带队与管理制度,很多学校将学生放在实习企业中就不管不顾了,毕业时只要求给出实习报告即可。 (二)带队指导缺乏科学性,老师与企业无法实现合作管理 一般来讲,学校派出顶岗实习学生都会安排一名带队教师对学生的日常生活、岗位实习等进行管理和照料,而企业也会派专人对实习学生进行指导和管理。严格来说,对于实习学生的管理应该与一般职员的管理完全不同,对实习学生进行管理重在教导他们如何在实际操作中使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如何参与企业生活、如何进行职业管理与规划等等。但是很多老师与企业专派人员在进行管理的时候,常常以对一般职员的管理方法进行管理,尤其是企业人员,而带队老师则因为受到家庭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无法全程陪伴学生实习。这样的管理使得学生备受压力,影响了学生实习的积极性,同时也给他们的职业心理蒙上了一层阴影。 (三)企业的不重视导致了顶岗实习模式的实施 企业本身承受着巨大的发展与生存压力,而且日常管理工作任务繁重,能够投入实习管理的人才和资源以及精力也是少之又少。企业对于学生顶岗实习首先要派专人管理、安排学

“树”型安全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新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树”型安全管理模式的探索与 实践(新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树”型安全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新 版) 1问题的提出 煤矿生产主要是井下作业,作为井下现场变化较大、危险因素较多、人员密集型的特殊行业,如何从本质上确保安全生产,是煤炭企业经常研究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煤矿发生的各类安全事故可分两类:一是不可避免的自然灾害事故,如冲击地压事故等;二是虽然可以预防但因预防措施不到位、现场监督检查不力而发生的事故。事故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安全管理方式落后,缺乏先进科学的管理方法;有的对安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只治表,不治本;有的抓安全管理只管结果、不管过程,只管物、不管人,只管一时、不管长远,只求过得去,不讲过得硬等等;说到底是一个管理方法问题。实践证明,科学的管理方法就能有效地保证安全生

产,反之就很难保证安全生产。为此,各煤矿企业都在积极探索和研究,并创造和积累了不少先进经验,安全管理工作正在由传统的管理模式走向科学化管理的轨道。对企业发展来讲,一个好的思路,就是发展出路;对安全工作来讲,一个好的管理思路,同样也是抓好安全工作的出路。枣庄矿业集团枣庄联创公司(原陶庄煤矿)联系单位实际,创造性地对“树”型安全管理进行了深入研究、探讨与实践,其主要思路是:把自然界中树的植物原理引用到安全管理工程,并将安全管理的各要素据其性质分类为根基、主干、分枝三大部分,通过其内在联系构建成“树”型网络体系,运用“根深干壮”、“本固枝荣”的科学规律,采取“固本强根”、“标本兼治”的科学方法,力求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如长青之树样的充满生机和活力,最终达到创建本质安全型煤矿的目的。 2“树”型安全管理模式 通过对推行“树”型安全管理的理性分析和实践慨括,这种管理模式是由“三大根基”、“一条主干”、“五项分支”构成的科学化安全管理网络。“三大根基”又分为人的素质、物的质量、科学管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