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落果怎么办

柑橘落果怎么办
柑橘落果怎么办

柑橘落果怎么办

近期有很多的柑橘种植户反映柑橘落果的现象非常的严重,就一直在咨询柑橘落果怎么解决,不然到时损失惨重。其实柑橘少量的落果现象是很正常的,因为果树它供应不良那么多的柑橘,所以会自动掉落一部分,但是如果大量掉果就比较严重了,所以亲农网的小编根据种植户的放映情况对此进行了整理和分析,希望能帮助到各位种植的朋友们。

落果的原因

落果的原因有很多,小编整理出了最常见的几个问题,首先就是雨水、台风、高温等天气的变化造成的落果现象,其次就是果树长势较弱也容易造成落果,然后就是结果量太大,没有进行疏花疏果也会造成落果,还有就是养分不足或是缺少某种特定的微量元素也会导致落果,以及病虫害的危害也是造成落果的原因,最后就是新长的树梢较多,没有进行枝叶修剪,树梢老化快也会造成落果,这些都是造成柑橘大量落果的常见原因。

落果的阶段及现象

柑橘落果一般有三个阶段,分别是第一次生理落果、第二次生理落果以及采收前落果。第一次生理期落果主要是由于柑橘树长势弱,营养跟不上,所以会造成一部分的落果,此时的柑橘大概是小拇指大小。第二次落果是在柑橘长到大拇指大小的时候,如果没有进行保果措施,那么会严重降低产量,而后采收前的落果是最亏损的,因为那时的柑橘都已经快可以吃了。

防治方法

防治的方法我们需要对症下药,根据不同的落果原因来进行防治这才是最明智的选择,防治的方法不能滥用,天气影响的因素我们一般是通过及时的进行排水以及降温、防风等措施,其次就是增施有机肥,提高柑橘树本身的免疫力。柑橘树长势弱和微量元素缺失那就需要进行科学的施肥。对于结果量太大,及时的疏花疏果是最好的防治方法,疏花疏果以摘除病果、弱果、畸形果等原则进行。每年的初春或冬季进行修枝建业并且清园消毒,这样也可以很好的预防落果哦。

柑橘幼果期的管理技术方法

柑橘幼果期的管理技术方法 (1)继续保果 5月中下旬开始的第二次生理落果期(又称6月落果),与第一次 生理落果期的区别是落果不带果梗。对树冠所结果实大小不明显, 小果为多的,为了减轻落果,要加强根外追肥,隔10天左右喷0.2%尿素加0.3%磷酸二氢钾或营养液肥,山地橘园加0.2%硼砂喷雾。幼 龄结果树、容易发生落果的强旺树,每隔7~10天抹一次夏梢,以利 保果。针对梢果养分竞争比较激烈,容易加剧落果的情况,对已经 实施环剥(剥幅2~3毫米)的强旺树,应当在6月上旬前再检查一次,对提前愈合的环剥口重新擦去愈合组织。 (2)树体管理 对幼龄树,在夏梢抽生25~30厘米以上时进行摘心,促发分枝和抽梢,扩大树冠。对成年结果树,应通过肥水控制和抹芽控制夏梢 抽发和生长。衰老树、重剪树、高接树等枝干裸露的,随着气温升高,光照强烈,容易发生枝干灼伤,应当涂白。白涂剂配方为生石 灰500克,硫磺粉15克,食盐10克,清水3~4千克,混合均匀即可。6月底第二次生理落果结束后可以开始进行粗疏果。这时的宽 皮柑橘果实横径多在 2.5厘米以下,主要是针对着果多的植株进行,疏果动手前,先对全园作一大致判断,从着果过多的橘树着手,按 叶果比15:1进行先粗疏果,疏病虫果、畸形果、机械损伤果、小 果和过密果。梅雨季节,任由杂草生长,疏通沟渠,防止积水。 (3)病虫防治 此时高温多湿,柑橘锈壁虱进入快速增殖期,黑点病在6月上旬初发。若叶或果在10倍放大镜下每视野1~2头锈壁虱,或者春叶 背初现被害状,就应开始防治。可以选用25%~50%苯丁锡1500~2000 倍液、或20%丁硫克百威1500倍液等,加代森锰锌600~800倍液防 治锈壁虱和黑点病等。6月底7月上旬再防治一次黑点病。天牛可

柑橘炭疽病 柑橘炭疽病的发生.症状及防治(附图)

柑橘炭疽病柑橘炭疽病的发生.症状及防治(附 图) 标签: 通风农药症状防治色带分类: 农业知识全文结束》》-11-0615:41 病原: 学名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属半知菌 为害症状: 可为害叶片、枝梢、花和果实。叶片感病:①病斑多从叶尖开始,初呈水渍状暗绿色,后变为淡黄色或黄褐色,以后小斑迅速扩展为不规则形大斑,边缘不明显,似云纹状,其上产生大量朱红色带粘性的小液点,病叶易脱落;②叶尖或叶缘出现半圆或近圆形黄褐色病斑,以后扩大成不规则形,病健组织分界明显。天气潮湿时,病部出现朱红色带粘性小液点,天气干旱时,干枯病部呈灰白色,表面密布同心轮纹排列的小黑点。病叶脱落较慢。枝梢感病:①病梢由上而下枯死,多发生在寒害后的枝梢上,初期病部为褐色,后呈灰白色,其上散生许多小黑点,病健组织分界明显。②多从叶柄基部腑芽处或从受伤皮层开始发病。病斑初为淡褐色,椭圆形,后变长梭形,当病斑环绕枝梢时,病梢由上而下枯死。花开后,病菌侵染雌蕊柱头,呈褐色腐烂,引

起落花。幼果受害,初呈暗绿色油渍状不规则形病斑,后扩展至全果。天气潮湿时,病果上长出白色霉状物及淡红色小液点,以后病果腐烂干缩成僵果,不脱落。长大后的果实受害,其症状表现有干疤、泪痕和腐烂3种类型,果梗受害,造成“枯蒂”,果实随之脱落。苗木多在离地6~10cm处或嫁接口处开始发病。病斑深褐色,形状不规则,严重时可引起上部枝梢死亡。 防治方法: 农业措施:①加强栽培管理,柑桔园要深翻改土,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避免偏施氮肥,及时排灌、防旱保湿及防虫;②及时修剪衰弱枝,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增强抗病能力;③剪除病梢、病叶、病果梗,清除落叶、落果,清园后喷1次波美1~2度的石硫合剂或40%灭病威500倍液;④采后处理,防止贮藏期发病,用特克多浸果。 化学防治:在落花后及落花后一个半月内进行喷药,每隔10d 左右喷1次,连续喷2~3次,在 7、8月间再喷1次,以防落果。药剂可用40%灭病威500倍液,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50%多菌灵800倍液。 更多相关农业知识请点击:中国农药人才网这里有最全的农药信息、最专业的农药百科知识及全国各地的农作物分布情况。

柑橘落果严重的原因及防治办法

不少柑橘种植户都会发现一个现象,那就是柑橘落果了,其实少量的落果情有可原,但是如果落果比较严重。那么就应当引起重视了。那如果出现落果严重的情况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种植的用户应该怎么防治呢? 一、上年挂果量过大,未能合理施肥,造成树体积累的有机养分不足,导致花芽分化不好,第一次生理落果时因营养不足造成大量落果。 解决方法: 1、合理按照叶果比留果,适当整形修剪保持通光透气,以利于提高柑橘光合作用,制造营养。 2、上年采果后及时施入生物有机肥、腐熟好的粪肥及中微量元素肥。 3、柑橘开花之前叶面喷施具有高活性的硼钙叶面肥,钙硼同补,保花保果效果好。 二、树体养分不足或大量夏梢抽发而造成第二次生理落果期的严重落果。 解决方法: 1、土壤解冻后及时施入一定的复合肥,上年树不旺加点尿素,大水浇灌。

2、开花之前叶面喷施具有高活性的硼钙叶面肥,期间可配合磷酸二氢钾一起使用。 3、第二次生理落果前根据情况冲施适量水溶肥,为果实提供营养。 4、对树势特别旺盛抽发夏梢的,可对主枝进行环割或在夏梢刚抽发时使用控制旺长的药剂,以抑制夏梢的抽发而减少因梢果争夺树体养分而造成的大量落果。 三、不合理施肥,要注重多次对树冠喷洒含硼、钙、钾、锰、锌等营养元素的叶面肥,以减少后期裂果及不正常落果。 解决方法: 要注重硼钙叶面肥的使用。 河南腾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2007年12月成立于中国河南,是一家以技术为先导的产品创新型企业,公司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国际贸易公司,主要从事植物营养研究与开发,有机、无机水溶肥料的研究与销售、生态农业发展

与研究,生物防治,农业器械及皮具进出口贸易等多个领域。

柑橘主要病虫害及防治

柑橘主要病虫害及防治 柑橘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又称柑橘病虫害的绿色防控技术。病虫害的防治并非单一指化学防治,而应该是一项系统的综合性的工作。果园本身就是一个生态系统,柑桔是多年生的常绿果树,在通常情况下,生态系统相对稳定。生物群落包括有益生物和有害生物之间处于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之中,形成一种自然平衡的关系。不合理的使用化学农药,及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以及加大用药次数和用药浓度,这样都会造成大量天敌被杀伤,害虫抗药性增强,抗药种群不断扩大。使一个果园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遭受破坏,病虫害更加猖獗,形成一个恶性循环,给生产带来一定的损失。 如何有效地控制日益严重的病虫为害,防止环境污染,恢复生态平衡,提高柑桔的产量和品质,尤为显得重要。综合防治不是各种措施的凑合,不是简单的相加,而应该从生物与环境的整体出发,树立生态观点,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考虑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等各方面的关系,综合运用农业、生物、物理、化学等方法,使之互相协调,取长补短,力求做到生态环境有利于柑桔生长,有利于天敌繁衍而不利于病虫的发生,把病虫害控制在经济允许水平以下,从而达到防治病虫害和保护环境的目的。 一、做好病虫害调查工作 充分了解所在果园柑桔病虫害的种类、为害程度,发生历史和发展趋势,包括主要天敌、天气、环境因素等,从而确定主攻

方向和兼治对象,是开展柑桔综合防治的重要依据。 每年进行2-3次全园病虫调查,充分了解你果园存在的柑桔病害和虫害,根据历年病虫发生情况摸清果园病虫害发生规律,及时制定防治方案,起码做到已心中有数。 二、充分发挥农业技术的作用 这又叫农业防治法,这是运用农业技术措施(这里包括一些物理、机械措施,恕不分开)来仰制和消灭病虫的发生和危害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项: 1、冬季清园。在收获果品后,进行一次果园清理工作,是十分必要的。一般要做到先进行一次柑桔冬季修剪,再清除果园内枯枝、落叶、落果以及园内杂草。 将清出的残枝败叶集中烧毁或填埋处理。这是有效减少越冬病虫源的得力措施。因为大多数病源、虫源都在杂草、枯枝、落叶上越冬。冬季清园做得好能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冬春中耕。在冬季清园后或春季开花前进行一次全园中耕工作。用铁锹或板锄将全园地面进行浅翻,深度达到20厘米左右,中耕后撒上石灰粉,再撒上杀虫粉剂(呋喃丹或毒辛粉剂)加复合肥。这样既中耕了土壤又进行了土壤消毒和杀灭了地下害虫,起了三重作用!主要可杀死如金龟子、花蕾蛆、柑桔实蝇、象鼻虫、地老虎、柑桔芽瘿蚊等地下害虫或在地下越冬的害虫,效果可想而知。 3、诱虫。利用黑光灯(佳多杀虫灯),在夏秋季果园内每20亩左右挂一盏杀虫灯,可有效诱杀许多柑桔害虫(如潜叶蛾、卷叶蛾、金龟子、吸果夜蛾等)。此外,也可用药物配制诱饵诱

柑桔落花落果的原因及防止措施

柑桔落花落果的原因及防止措施 钟云 刘岩 孟祥春 广东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 广东广州510640 摘要 柑桔落花落果严重主要是由于病虫发生严重、土壤脱肥缺水、花期雨水偏多、疏花疏果差、夏梢控制不力、施肥用药不当及异常高温等原因引起的 针对落花落果的原因及时采取相应的病虫害防治、合理施肥、重施壮果促梢肥、施好采果复壮肥、科学管水、适当疏花疏果、协调叶果比、压控夏梢、合理使用保花保果药剂、预防高温等措施 可以提高座果率、达到丰产稳产的目的。 关键词 柑桔 落花落果 防止措施 柑桔树容易成花 但座果率较低 一般为3%!5% 丰产树可达10%左右 低产树通常不到1% 而落花落果是造成柑桔单产低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 了解柑桔落花落果的原因采取有效的保花保果措施 提高座果率 是获得柑桔丰产的关键。 1柑桔落花落果的原因 1.1病虫发生严重 柑桔的主要病虫害有树脂病、炭疽病、溃疡病、介壳虫、粉虱、天牛、红蜘蛛、锈壁虱、蝽象、芽瘿蚊等。病虫危害严重时不仅直接消耗树体大量养分、造成花果养分供应不足而引起较多的落花落果。而且还会抑制或破坏植株正常生理机能而导致落花落果严重。 1.2土壤脱肥、缺水 施肥量不足或偏施某种肥料都会导致土壤脱肥,从而引起柑桔树缺素。目前,果农一般都比较重视氮、磷、钾肥的配合施用,但对微量元素肥料如硼、铁、钙等则容易忽视。而这些微量元素对柑桔树的保花稳果具有较好的作用。肥水不足,植株生长衰弱,从而使花的着生率大大降低。肥水过多 特别是氮肥过量 枝梢生长过旺、混合花芽多、单生或双生花芽少 也会降低花的着生率 同时还会引发大量抽生秋梢 造成第二次生理落果严重。由于生态环境的破坏 全球气温普遍升高 干旱现象越来越严重。我国柑桔产区很多地方已面临水源枯竭 而土壤干旱缺水必然导致果树严重落花落果。此外 立地条件差、栽培管理不善山地坡顶向阳又无灌溉条件的果园 夏秋高温干旱季节遇暴雨也会造成大量裂果、落果 夏秋季果园除草导致柑桔树伤根缺水 也会增加采前落果。 1.3花期雨水偏多 在我国南方柑桔产区 柑桔开花期常遇较长时间的持续阴雨天气 不但对花粉的生命力造成较大影响 而且对授粉极为不利 授粉质量降低 从而使较多的花提早脱落。此外 雨水过多还造成土壤过湿 影响根系对土壤养分的吸收 加重落花的发生。 1.4疏花疏果差 柑桔树开花挂果时 有些果农不愿进行疏花疏果或只疏除极少部分 过多的花果会消耗大量养分 当树体营养满足不了花、果生长发育需要时 花、果便自然脱落。 1.5夏梢控制不力 夏季气温高、肥效快 果树容易抽发夏梢。成年柑桔树在开花结果期既要长花、果 又要长夏梢 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矛盾比较突出。此时如控梢不力 夏梢过多抽发 消耗树体大量养分 便会造成落花落果。 1.6施肥用药不当

柑橘主要病虫害防治篇

第五章 柑橘主要病虫害防治篇 红蜘蛛 〖柑橘红蜘蛛为害特点〗 以口器刺破寄主叶片表皮吸食汁液,被害叶面呈现无数灰白色小斑点,严重 时全叶失绿变成灰白色,导致大量落叶;亦能为害果实及绿色枝梢,叶片受害为重,被害叶面密生灰白色针头大小点,甚至全叶灰白,失去关泽,终至脱落,严重影响树势和产量。为我国柑橘生产的头号害虫。 锈壁虱 柑橘红蜘蛛科学防治方法: 1.宜全园喷药防治和严重地块单独喷药相结合,多种杀螨剂交替使用。 2.抓好春季的防治,当平均每叶上有成螨、若螨5-8头时应及时喷药。 3.药剂可选用农赞成5000-6000倍或锡克1000-1500倍等高效低毒生物药剂。

〖锈壁虱为害特点〗 ● 危害柑橘类,以成若螨群集于叶、果和嫩枝吸汁危害,被害果实、叶背呈古 铜色,表面粗糙,失去光泽,造成叶片卷缩、枯黄脱落,果呈黑皮果,严重影响树势、产量和品质。 当月温达15℃以上时,便可活动取食,3-4月危害春梢,5-6月蔓延至果,随即虫口数量激增,7-8月虫口达到当年最高峰,7-10月为发生盛期,此期间如温湿适宜(月均温25-27℃、相对湿度85%左右)常猖獗成灾。一般宽皮柑橘类比橙和柚类受害较重。 蚧克虫 〖 蚧壳虫为 害特点〗 ● 主要靠吸食危害柑橘的柔嫩部分如嫩茎、嫩梢、嫩叶,影响其光合作用并传 播烟霉病等。主要包括矢尖蚧、红蜡蚧、吹绵蚧、桑白蚧等。这类害虫发生猖獗,对柑橘生长影响危害巨大,发生严重时往往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柑橘锈壁虱科学防治方法: 1.保护和利用天敌。多毛菌是锈壁虱主要天敌,防病时不用或少用波尔多液或石硫合剂,以免杀伤捕食螨和多毛菌。 2. 按虫情喷药。当锈螨密度达到平均每视野(10倍手提放大镜)2-3头,或发现个别树有少数黑皮果和个别枝梢叶片现锈斑褐叶时,应立即喷锡克1500-2000倍或大红门2000-2500倍或速尔螨1000-1500倍,注意喷树冠内部、叶背和果实阴暗面。 柑橘蚧克虫科学防治方法: 1.柑橘保果期,也是春梢老熟、小果转绿期,防治一、二龄幼虫与抑制虫卵相结合,可用力可斯1000-1500倍或金三七二一1000-1500倍与石硫合剂交替喷雾,既防虫又防病,还可抑制虫卵。 2.在果实膨大期和放秋梢期间,防治第二、三、四代幼虫。果实膨大期间由于气温比较高,蚧壳虫发生较快,有利于家底基数。可用金杀扑腾700-1000

柑橘病虫害(图谱大全)

柑橘病虫害(图谱大全) 柑橘就是我国南方地区得一大果树种类,也就是我们常见得水果之一。 在柑橘栽培过程中常会遇到很多病虫问题,危害特别严重.因此了解柑橘种植中常见得病虫害及其基本防治技术对科学种植栽培柑橘显得尤为重要。 这期就给大家整理一下,柑橘常见得病虫害类型. 柑橘病害 1、柑橘疮痂病 主要危害叶片、新梢与果实。 危害特征: 叶片染病: 初期就是黄色油渍状小斑点,后扩大成蜡黄色病斑。 后期病斑木质化凸起,叶背突出,叶面凹陷,成漏斗状,发生严重时叶片扭曲、畸形。

新梢染病: 与病叶症状相似,幼嫩枝梢染病后变短小,有扭曲状,但病斑不明显。 幼果染病: 初期产生茶褐色小斑,后在果皮上形成黄褐色圆锥形、木质化得瘤状突起. 果实小,皮厚,味酸,发育畸形。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选择无病苗木;合理修剪、整枝,彻底剪除树上病枝、病叶,增强通透性,降低湿度;加强肥水,促使新梢健壮整齐。 (2)化学防治 在春梢与幼果时各喷1次药,可选择:百菌清、苯醚甲环唑、代森联、戊唑醇+肟菌酯、吡唑醚菌酯+代森联、络氨铜等喷雾。 2、柑橘炭疽病 可为害地上部分得任何部位.

危害特征: 叶片受害可分为叶斑型与叶枯型. 叶斑型:

症状多发生在老叶边缘或近边缘处,干燥时病斑稍向下凹,中央灰白色,有轮纹状排列黑色小点。叶枯型:

症状多从叶尖开始,初期为开水烫伤状暗绿色病斑,渐变为黄褐色,叶卷曲,常造成严重脱落。 果实: 幼果初期症状为暗绿色油渍状病斑,后扩大至全果,湿度大时,出现白色霉层及红色小点,后变成黑色僵果,一般不脱落. 成熟果受害出现黄褐色圆形凹陷病斑,果肉一般不受害.

柑橘膨果稳果关键期要这样施水肥

柑橘膨果稳果关键期要这样施水肥 夏季正值柑橘果实膨大、稳果的时期,这是继“保果大战”过后又一关键时期, 然而不少果农对这一时期的管理不够重视,导致此时柑橘落果严重、日灼、裂果等现象,严重影响果园产量。 落果严重,第二次生理落果还在继续 第二次生理落果主要是由营养不足所导致,包括春梢没转绿,光合作用不足,夏梢萌发过多和小果太多,营养分配不足等原因造成,所以减少第二次生理落果关键点在于补充幼果发育所需要的关键营养。 春梢不转绿 前期春梢叶片很大张,出来时很漂亮,长势喜人,但近期开始发黄。雨水多、叶片光合能力差、土壤含水量高透气性不好、环割过重、缺钙镁锌等,这些均会造成上述这种春梢不转绿的症状,可结合果园的实际管理一一排查。要缓解此类 症状,应抓住6月份柑橘第二次发根高峰期,促根+补充微量元素。

发生裂果 幼果期果实对钙的需求量急剧上升,而且此时随蒸腾拉力输送的果实的钙也最 多,因此进入6月份后,要把补钙防裂正式加到柑橘管理日程中来了。钙是营 养元素,补钙减少裂果是因为钙能让细胞壁增厚,让果皮变得更有韧性,而在幼果发育初期,细胞分裂旺盛,这时补的钙才能真正起到增厚细胞壁的作用。 土壤缺氧,造成黄化、烂根 4-6月是柑橘抽梢、开花结果的关键期,对水分需求量比较大,遇干旱时要及 时灌水或浇水。一般情况下,阴天叶片出现轻微萎蔫,或高温干旱天卷曲的叶片傍晚不能恢复正常的,应及时灌水;遇春雨绵绵或梅雨季节雨量较大时,及时疏通沟渠排水,严防橘园积水。

日灼 柑橘日灼病通常发生在6月到9月之间的盛夏时期。是柑橘果皮连续在高温下受烈日暴晒产生的生理性病害。 产生的原因主要是: ①营养不良,幼果期不注重营养元素如钙、镁、钾、硼等的补充,导致柑橘抗晒能力下降,体内水分运输能力减弱。喷药不当。 ②喷施农药不当,比如使用浓度过高、浓度过低或使用不宜的农药品种都会引起柑橘日灼病。 ③淋水不及时,千万不要等到过度干旱才淋水,这样不仅没有效果,还会因水分急剧变化造成大量日灼果。

柑橘溃疡病如何防治

柑橘溃疡病如何防治 柑橘溃疡病分布为害 柑枯溃疡病是一种世界性重要病害,在我闰分布普遍,为国内外植物检疫对象。我国广东、广西、福建、台湾、海南、汀叫等省(区)均有分布。主要为害相橘叶片、杖稍和果实,以苗木、幼树受害最为严重。造成落叶、枝枯。果实受害引起落果,轻的带有病疤,影响品质和外观。 柑橘溃疡病症状 (1)叶片受害:开始于叶背出现黄色或黄绿色针头大小的油渍状斑点,继而在叶片两面逐渐隆起,成为近圆形、米黄色病斑,不久病部表皮破裂,呈海绵状,隆起显着,木栓化,表面粗糙,灰白色或灰褐色。随后病部中央凹陷并呈火山口状开裂,且有微细轮纹,周围有黄晕,病斑直径一般为3-5uim,有时几个病斑聚合呈不规则形大斑。 (2)枝梢受害:以夏梢为重,病斑形状与叶上相似,但突起明显,周围无黄晕,严重时引起落。(3)果实受害:果实上病斑与叶片相似,但病斑较大,木栓化程度比叶部更为坚实,病斑限于果皮卜,发生严重时引起早期落果。 柑橘溃疡病病原 病原为野油菜黄单抱菌柑橘致病型Xanthonas cawpestiriS pv. citri(Hasse.)Dye.,属细菌。 柑橘溃疡病发病规律 柑桔溃疡病病菌生长鼓适宜温度为20-30摄氏度,最低5-10摄氏度,最高35-38摄氏度,因此高温多雨季节有利发病,且夏梢发病显着高于秋梢和春梢。且此病在热带、亚热带地区发生严重。该细菌的生长、发育需要高温、高湿条件,但也能耐干燥,故在自然条件下,病菌在寄主组织内可存活数月。病菌潜伏在病组织(病叶、病梢、病果)内越冬,尤其是秋梢上的病斑为其主要越冬场所。第二年春天在适宜的温湿条件下,病斑处溢出菌脓,借风雨、昆虫和枝叶接触传播到嫩梢、嫩叶及幼果上若这些幼嫩组织上有水分,20分钟病菌便能从气孔、皮孔或伤口侵人植物体内的细胞内。潜育期长短取决于柑橘品种,组织的老熟程度及温度,一般为3-10天。一般甜橙较宽皮橘容易感病;苗木及幼树比老树发病严重;偏施氮肥,夏梢发生多,潜叶蛾、卷叶蛾、恶性叶虫等害虫发生严重,品种混栽的橘园也发生较重。 柑橘溃疡病防治措施 (1)无病区及新发展橘园应严格禁止自病区引人苗木和接穗。 (2)建立无病毒苗圃,培育脱毒苗,选育抗病品种。 (3)冬季清园,发现病枝病叶及时剪除,将落叶、落果以及修剪下的病虫枝叶就地集中烧毁,彻底消灭病原。加强栽培管理,合理增施磷、钾肥,避免偏施氮肥;幼、壮年树要注意培育春、秋梢,控制夏梢抽生;要注意及时防治潜叶蛾及卷叶蛾等害虫,减少伤口;新发展橘园选用抗病良种注意品种区域化,并避免混栽。 (4)成年树在叶片已展开转绿,幼树可提早在新梢抽出3cm以上时开始用药;幼果应在谢花后10天、30天、50天各喷药保护1次;秋季要注意台风过后的喷药保护工作。药剂使用(喜百农疮痂溃疡净),做到防治结合;柑橘疮痂病重在预防,提前避免病害的发生。在雨季到来之前,喷洒喜百农疮痂溃疡净,800倍稀释;如果病情已经出现,那么可以使用喜百农疮痂溃疡净+喜百农细无踪进行复配,效果杠杠的。

柑桔炭疽病防治月历

目前推荐使用的药方及配方经实践证明确实能有效防止贡柑炭疽病:广东省农业厅广东省农科院华南农业大学 肇庆市农业局德庆县农业局联合专家组 ①25%施保克(咪鲜胺)乳油1000倍+80%大生(代森锰锌)可湿 性粉剂500倍; ②50%施保功(咪鲜胺锰盐)可湿性粉剂1500倍+42%喷克(代森锰锌)悬浮剂500倍; ③10%世高(苯醚甲环唑)粒剂1000~1500倍+40%达科宁(百菌清)600~800倍; ④62%双博可湿性粉剂600~800倍; ⑤30%氧氯化铜悬浮剂600~800倍; ⑥25%溴菌腈(炭特灵)可湿性粉剂500~800倍; ⑦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700倍+42%喷克(代森锰锌)悬浮剂500倍。

柑桔炭疽病防治月历 一月份贡柑炭疽病综合防治技术 一、结果树 一月份是花芽分化期。 (一)继续控水,促进花芽分化; (二)丰产园采果后若过旱可喷水或施钾肥(结果50斤的树施钾肥0.5-1斤);(三)继续冬季清园,剪除炭疽病危害的病枝病叶病果,并喷有对口农药消灭越冬病虫害,特别是木虱、红蜘蛛、炭疽病等。 当前用药配方:①托布津+蚜虱净+克螨特;②吡虫啉+必备+螨危;③松脂合剂+敌百虫(即配即用);④25%施保克(咪鲜胺)乳油1000倍+80%大生(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 (四)松土、客土培土,挖除黄龙病树; (五)施好冬肥(结果50斤的树每株施花生麸3斤加复合肥0.5斤或鸡粪20斤加钙美磷肥2斤。 二、幼龄树 (一)冬季清园方法同结果树; (二)施肥,山地果园宜采用开深沟扩穴施肥,平地果园采用沟施,每株施花生麸1斤加磷肥0.5斤; (三)整形,贡柑宜用弯枝(用绳拉成45度角); (四)培土、挖除黄龙病树。 二月份贡柑炭疽病综合防治技术 一、结果树 (1)施催花壮春梢速效肥,每株施尿素0.2斤加复合肥0.3斤,遇春旱配合灌水,促梢壮花; (2)春芽萌发时,注意防治木虱,可用吡虫啉或蚜虱净喷杀; (3)尚未做好清园的,继续做好修剪清园工作;

加强肥水管理防止柑橘二次生理落果

加强肥水管理防止柑橘二次生理落果-园林 加强肥水管理防止柑橘二次生理落果 曹立耘 (湖南省沅江市农业局湖南沅江413100) 柑橘生理落果是造成柑橘减产的一个重要原因。柑橘生理落果通常有两次:1 次是5 月中下旬的带梗落果,主要是掉落不完全花、未授精花,或授精不完全花;2 次是6 月上旬至7 月因抽发夏梢、导致梢果矛盾,形成第2 次生理落果。今年前期阴雨天气太多,第1 次生理落果严重,要想保住柑橘产量,应该及时采取措施防止出现2 次生理落果。 1 加强肥水管理 柑橘开花时消耗养分较多,形成幼果后往往出现养分不足,柑橘夏季生长量最大,消耗养分多,应及时予以补充,抓住6 月初开始至7月中下旬,适当追施速效性稳果肥,在放秋梢前,施1 次以氮磷钾为主壮果抽梢肥。壮果肥应占全年总施肥量的30%~50%,肥料种类最好是有机肥、通过发酵的饼肥或畜禽肥、沼气渣液等为主。施肥时应把握“果多多施,果少少施,树弱多施,树旺少施”,或根据结果量多少适当增减的原则灵活运用。施肥后及时灌水覆土,并注意土肥混匀,一般株产25~50 千克的结果树,可株施250~300 克氮、100~150 克五氧化二磷、150~200 克二氧化钾。有条件的可施1.5~2 千克(依N、P、K 比例来确定)肥力高的生物有机肥加过磷酸钙0.5 千克,或腐熟饼肥2~3 千克加钙镁磷肥1~2 千克加碳铵1.5 千克,或沼气渣50 千克(沼气液100 千克)加0.5 千克磷酸二氢钾,或腐熟饼肥2.5~4 千克加农家肥10~20 千克加磷肥0.5~1 千克。钾肥一般0.5~1 千克,施硫酸钾,尽量避免施用氯化钾,

如施用应在0.5 千克以下。在施肥时如果遇到干旱天气,均易造成落果。为此,10~15 天不下雨,就应及时灌水或淋水1 次,同时覆盖树盘,以维持表土湿度和温度。如果在这一时期长期阴雨或大雨过后,要注意排除渍水,保证柑橘正常生长。 2 及时抹除夏梢 发现夏梢抽发时要及时彻底抹除,特别是在干旱发生时,更应抹除树冠外部过多的嫩梢,以减少树体内的水分蒸腾和营养物质的损失量,使水分和养分更多地输送到果实。除人工抹除外,目前一些地方采用药剂除梢,效果也好。一般采用25% 的青鲜素100~120 倍,或500~700 倍的调节磷。由于夏季温度高湿度大,夏梢抽生快,所以在夏梢抽梢期间,每隔20 天喷1 次,连喷2~3 次效果较好。 3 喷药保果 6—7 月中旬,喷施0.001% ~0.002%的吲哚乙酸、0.008%~0.01%的2,4-D、0.005%的赤霉素等保花保果的植物激素。在喷施激素时可同时施入0.3%的尿素、0.3%的磷酸二氢钾液肥或0.3%的高效复合肥,每隔半个月喷1 次,连喷3~4 次,保果壮果效果显著。在高温干旱时对树体均匀喷施抑蒸剂,每千克抑蒸剂对水100~150 千克,喷后会在叶片表面形成一层高分子膜,可有效减少叶片的水分蒸发,有较好的保果效果。 4 防治病虫 影响柑橘生理落果的病虫害很多,如卷叶蛾、红蜘蛛、锈蜘蛛、介壳虫等虫害及各种病害,如发现应立即开展防治。5—6 月份,柑橘介壳虫、粉虱等幼虫孵化盛期,适时喷施18~20 倍的松脂合剂,或200~300 倍的洗衣粉柴油乳

柑橘溃疡病防治原理

柑橘溃疡病防治原理 柑橘溃疡病是柑橘中的疑难病害,其致病诱因除品种因素、菌源因素、树势壮弱因素外,与冻害、台风伤害有直接关系,因为这两害导致树体(主要是树叶)受伤,构成细菌直接的侵染点,有些枝梢受冻后,营养传输受阻,新生枝条不壮,间接导致细菌侵染。果树受冻时虽然细菌也会大量死亡,但剩余的菌源找到寄主后会快速繁殖,在柑橘抽梢放叶时加重危害并再次繁殖,所以果园一但感染溃疡病,在传统防治方法下,难以解除病患,出现年年治、年年病的状况。 2016年三次冻害对柑橘的危害极大,有的已出现严重落叶现象,溃疡病严重爆发的情况不可避免,建议选用安全性高的中草药制剂,在天气回暖时春梢萌发前后早防重治,达到及早修复伤口、杀灭病原、营养复壮、解除病患的目的。具体方法及原理如下: 1.树冠及枝干喷雾:达到直接杀菌、修复伤口、营养复壮的效 果,使用产品溃腐灵50-300倍+沃丰素600倍,溃腐灵的使 用倍数视防治隐患的需要而定,天气回暖时马上进行,受冻 严重有菌源的园区,易发溃疡病的柑橘品种,应选用高浓度, 可酌情增加浓度。 2.展叶期300倍喷雾:直接杀菌、促进展叶、增加叶绿素含量, 加快叶片木栓化速度(转深绿素快),提高光合效能,增强作 物免疫力,减少菌源侵染几率,由于2016年初柑橘种植区普 遍受冻,所以春梢展叶前后,应选用高浓度、确保两次以上, 夏梢、秋梢时可结合防治多种病害的需要而确定浓度及次数。

使用产品靓果安200-300倍+沃丰素600倍。 3.植株灌根:对于受冻严重、树势衰弱、上年染病的植株,在 前述两个方案的基础上,可在春梢萌发起至夏梢萌发时灌根,越早越好,次数可选用一至二次。中草药制剂具有传导性好的特征,可以树头上的病从根部医治,达到传导杀菌(根部吸收的药液按照营养分配规律传导至叶片,从内而外杀灭叶片及枝梢的菌源),营养复壮,提高免疫力,多途径解除病患的目的。

20%苯醚甲环唑水乳剂防治柑桔炭疽病药效试验

20%苯醚甲环唑水乳剂防治柑桔炭疽病药效试验 宋晓兵1,彭埃天1,何锦洪2,谭耀华3,姚燕球2,李荣俭3,李健强2 (1.广东省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广东广州510640;2.德庆县农业局,广东德庆526600; 3.高要市农业局,广东高要526100) 摘要:20%苯醚甲环唑水乳剂是防治柑桔炭疽病的优良药剂,2007~2008两年的田间药效试验表明,在柑桔(糖桔、贡柑)炭疽病发病初期用20%苯醚甲环唑水乳剂6000倍、5000倍、4000倍液各喷药3~4次,对柑桔叶部炭疽病的防效为52.28%~81.09%,对柑桔果实炭疽病的防效为60.54%~84.43%,其中4000倍液的防效显著优于对照药剂10%世高水分散粒剂2500倍液,值得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柑桔;苯醚甲环唑;炭疽病;药效试验 中图分类号:S4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874X(2009)06-0101-03 Test of20%difenoconazole EW against citrus anthracnose SONG Xiao-bing1,PENG Ai-tian1,HE Jin-hong2,TAN Yao-hua3,YAO Yan-qiu2,LI Rong-jian3,LI Jian-qiang2 (1.Institute of Plant Protection Research,Guangdo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Guangzhou510640,China; 2.Deqing Agriculture Bureau,Deqing526600,China; 3.Gaoyao Agriculture Bureau,Gaoyao526100,China) Abstract:20%Difenoconazole EW is good fungicide which shows specifically high activity against citrus anthracnose,the result of tests in fields showed that20%Difenoconazole EW using1:6000,1:5000,1:4000for3or4times gave a control effect of52.28%to81.09%against citrus leaf anthracnose,and60.54%to84.43%against citrus fruit anthracnose.20% Difenoconazole EW using1:4000had a better control effect than10%Score WG using1:2500,and it was worthy to be popularized on the growing practice. Key words:citrus;difenoconazole;anthracnose;effect test 我国是柑桔的重要原产地之一,柑桔资源丰富,优良品种繁多,有4000多年的栽培历史。广东省是我国柑桔的主产区,柑桔产业是广东传统的优势产业,2007年柑桔种植总面积达22.5万hm2,年总产量达260万t[1]。随着优质柑桔品种的大面积推广,新问题也随之出现,“中国年桔之乡”龙门县由于在2006年入春以来持续低温阴雨,年桔春梢炭疽病(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2]发病率最高达31.2%、平均发病率18%,叶片发病率最高达37.5%、平均发病率22.2%,果园柑桔根系生长不良,树势较弱,炭疽病普遍发生,危害严重。“中国贡柑之乡”德庆县2007年春首次大面积暴发流行炭疽病,造成667hm2贡柑失收;在2008年春季再度大面积暴发流行炭疽病,发病面积高达2637 hm2,严重影响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3]。 柑桔炭疽病是我国柑桔产区普遍发生的病害,该病能侵染叶、枝梢、花和果实等柑桔各个器官或部位,常引起落花、落叶、枝梢枯死、蒂枯、落果和果实腐烂,导致柑桔树势衰弱,影响当年甚至翌年产量,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带病果实常在贮运期间发生腐烂,所以又是一种重要的贮藏病害[4-8]。当前如何有效控制炭疽病的发生与危害,已成为柑桔种植业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经试验研究表明,药剂防治仍然是目前最有效的防治方法之一,因此有必要加强高效、低毒、安全药剂的筛选及使用技术研究。苯醚甲环唑(difenoconazole)又叫恶醚唑,是甾醇脱甲基化抑制剂,具有良好的内吸性,杀菌谱广,对子囊菌纲、担子菌纲、部分半知菌有较好抑制效果。为了明确苯醚甲环唑防治柑桔炭疽病的应用效果,笔者就20%苯醚甲环 收稿日期:2009-04-01 基金项目:广东省农业攻关项目(2003A20505,2004A205050 01,2008B020900001);广东省动植物防疫检疫研究专项(粤财农 [2008]484号);广东省农业综合开发科技推广项目(粤财农综 [2009]3号,粤财农综[2009]17号); 作者简介:宋晓兵(1980-),男,硕士 通讯作者:彭埃天(1962-),男,研究员,E-mail:pengait@21cn. com 广东农业科学2009年第6期101

柑橘裂果落果原因及防治措施

柑橘裂果落果原因及防治措施 近年来我县部分柑橘生产区出现了较为严重裂果落果问题,影响了果农的经济效益和生产积极性。根据地区实际,研究适合本地的防治柑橘裂果落果的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一、裂果落果原因 1、生理性裂果。生理性裂果是一种在柑橘发育期内因水分变化波动较大,而引起的一种生理障碍。裂口极易受其它腐生菌的侵染而引起柑橘腐烂,失去商品价值。 主要原因是在柑橘生长前期土壤由于过分干旱,进入转色期至成熟期后(近成熟期),若连续降水或遇暴雨,或不适时地过量灌水,使土壤水分急剧增加,根系快速吸收水分而使柑橘急剧增大,柑橘膨压增加,导致表皮胀裂而出现裂果。高温高湿是裂果的外因,柑橘渗透压分布不均,渗透压高的地方易吸收水分而胀裂是内因。果实近成熟期时发生裂果率较高。 生理性裂果的发生与柑橘品种有很大关系。裂果敏感性与果实大小和形状无关,但与果皮细胞分裂期长短和果皮结构有关。果皮细胞分裂期短的品种容易裂果,果皮薄,结构较松。细胞间隙大的品种也易裂果。 生理裂果发生的程度与果园的立地条件有很大关系。一般灌溉条件差,地势低洼及土质粘重的果园,裂果发生比较严重。除了其内部因素外,外部条件主要取决于全年土壤含水量和果园湿度的变化幅度。 生理裂果还与授粉不充分或者授粉后发育不良有关。据县果树站实践证明,凡是人工授粉的脆香甜柚裂果较少。 树势、枝龄、果实梗洼部的发育程度也与裂果有一定关系,结果初

期,新梢生长旺盛,树势强壮,枝条易直立生长,导致裂果率偏高,而拉平的辅养枝裂果发生率一般较低。 2、缺素性裂果。土壤缺少某种营养元素,就会造成树体生长不良,果实发育差,导致果实在成熟前后开裂。磷、锌、硼、锰缺乏时分别会表现出缺鳞开裂症,缺锌破裂症,缺硼裂果症和缺锰裂皮症。矿质营养与裂果有密切关系,其中氮、钾、硼、镁等元素与裂果有较大关系,果实生长后期氮、钾、硼过量及钙、镁含量偏低,裂果较多。 3、柑橘落果分为正常落果和异常落果,前者是生理落果,第一次生理落果量占总花量的90%以上,第二次生理落果约占总花量的10%以内,定果后至采收前,仅占1-2%。正常的落果有利于生长优质果;异常落果不但不利于柑橘生产,反而给生产造成很大的损失。我县部分柑橘生产区出现第二次生理落果严重,超出了正常范围。 柑橘落果的主要原因是:花器发育不正常或者受精不良、树体营养、夏梢的大量抽生、病虫害的严重发生、环境条件如温度的影响和干旱与空气湿度的影响、日灼或裂果引起落果、管理不当、树体内激素失调(生长素、赤霉素)等。 二、防治措施 1、对于生理性裂果主要采取更换品种适地适栽,加强土壤管理,化学药剂处理,采取避雨栽培和套袋栽培等措施进行防治。 2、培育抗裂果品种和选择抗裂果品种。 3、采用物理或化学的防治措施。

柑橘病害防治

柑橘病害防治 一、柑橘树脂病 1、树脂病病原基 真菌类引起,易侵害弱势组织及衰弱、冻害树,在春季容易产生树脂病。随着温墅上升,病菌很快蔓延,在主干上出现。 2,症状 (1)危害枝干。有流胶型与干枯型两种症状,使主干部位组织坏死而干枯。 (2)危害叶片。使叫·片产生许多粒状物,影响光合作用。 (3)危害果实。会使果面产生砂粒,也称沙皮袋。在高温下,易产生非正常落果。 (4)危害储藏果。使果蒂产生黑色状病开始腐烂,也称蒂腐病。 3、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选择优良品种,合理施肥,增施有机肥,加强病虫防治,合理挂果,适时采收,适时控梢放梢。总之,增强树势就是抗树脂病得关键措施。农业防治上,营造防风林带,园地开挖排水沟,寒潮来临一周前抓紧园地灌水,园地保持温湿环境,促使安全过冬。选择优质沙壤土作为园地,具有抗树脂病得作用。 (2)人工防治。当春季气温上升,主干或主枝基部出现病症时,及时用刀片切除患病 皮层,至木质部,并涂上酒精或托布津等消毒剂,并将伤口部位涂上泥浆或其她相关保护 物及时包扎,防止失水,并经常检查,力求治愈。 经过树脂病危害得树体,逐步衰弱,坐果率很高,但容易提早衰老,生产上应注重培 养树势。 树脂病病害得发生与柑橘冻害密切有关。防治措施应以增强树势,防止枝干受冻为 主。枝干发病后可在病斑及其周围纵横刻划,深达木质部,然后用So%得托布津或SO% 多菌灵100倍液,或用401抗菌剂50~100倍液或树脂净连续涂抹2~3次,每次间隔 1周。 二、柑橘疮痂病 疮痂病就是柑橘产区得主要病害之一,此病对柑橘树势、产量与品质均会产生影响。柑橘疮痂病主要危害叶片、新梢与果实,引起落叶、落果,未落病果小而畸形品质变劣,受害新梢生长不良。 1、症状与后果 该病只能侵染叶、梢、果得幼嫩组织,受害叶片初现水浸状小,后逐渐扩大,呈蜡黄色至黄褐色,直径0、3~2、0 mm木栓化。叶片受害后使叶畸形,叶背呈针尖状凸出,严 重时卷曲,影响光合作用。 幼果受害,使果面呈现粒状凸出,果皮粗糙畸形,品质降低,病害严重时,引起大量落果,使产量遭受损失。 2、发生规律 疮痂病菌以侵染幼嫩组织为主,其中春梢抽发三至五张叶片时最易感染病菌,幼果期 也易发生,气候温暖、多湿,发病易严重。 3、防治方法 (1)苗木检疫。新建园从外地引进,八7木与接穗,进行检疫。来自外地得接穗与苗木,可用5o%苯菌灵可湿性粉剂800 倍夜、,40%三唑酮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浸30分钟l、 (2)农业防治。开通排水沟,降低地下水位,改善园间小气候环境。合理修剪,施肥。春季剪除病枝、,病叶并清除出园外,减少病菌得寄生或传播。加强肥水管理,促抽梢整齐,缩短幼果嫩期,减少病菌侵染机会。 (3)药剂防治。春芽抽发1~2 mm时,及时用药防治,喷1 :1 :100波尔多液,花

柑橘沙糖桔黄蒂落果原因剖析及防治措施

柑橘沙糖桔黄蒂落果原因剖析及防治措施 最近有朋友不断打电话咨询说种的柑橘、砂糖橘落果很严重,落得基本没有产量了,听着让人心疼啊,其实柑橘落果很多都是我们能提前预防的,提前采取措施是能减少损失的,柑橘落果有很多原因,其中有高温、缺素引起落果。 今天我们重点说一下,柑橘另一种常见的落果:黄蒂落果,主要现象是蒂黄而脱落。很多果农认为是炭疽病引起,喷施了药物均不见好转。 其实黄蒂落果不仅仅是病害引起,还包括根系、营养、虫害等多方面原因造成。 一、营养补充不及时或不足 1、柑橘类在目前阶段的黄蒂落果,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是挂果量大、肥水管理差,偏施氮肥,导致新梢旺长,幼果营养供应不上; 2、连续的阴雨天气,造成光照不足,降低了叶片的光合作用,光合作用不足而无法制造足够的养分提供给果实,特别是挂果量过多的树,果实营养不良会导致大量落果。 3、营养补充不足:新梢、新叶的转绿需要消耗营养,不及时补充会导致梢、叶争夺果实中的镁,通过果柄从果实输送到叶片中,果实中镁不足时,果皮便会转黄然后脱落,而且是从果柄周围开始转黄的,也就是我们说的“黄蒂落果”。 4、另外雨水多的阴雨天,容易造成水闷根,缺氧等原因受损,根系营养供应不上,加重落果; 5、施肥不当烧根,施肥量过大或过近,导致毛细根烧坏,植株根系营养、水分供应受阻所致。肥害包括复合肥、不腐熟的粪肥等过量或过近等原因所致,特别是秋施肥,很多农户施肥不当,造成肥害现象屡见不鲜。

二、病害造成的: 1、蒂枯型炭疽病:蒂枯型炭疽病在细长果柄的柑橘品种上发生较多,在果实生长中后期靠近果蒂处果柄发生干枯,形成枯蒂而落果。 发病条件:病原菌最适生长温度为21-28摄氏度;夏秋高温多雨,果园受淹,根系生长不良引起树势衰弱的果园,栽培粗放,偏施氮肥,少施磷钾肥的果园,或土质粘重,土层薄,有机质含量少的排水不良的果园,危害严重的果园发病都较重。 2、低等真菌/细菌侵害:因为黄蒂落果的树最开始落果是从下部果实开始,然后迅速扩散至中上部。阴雨潮湿的天气下部果实容易受土壤中的低等菌和细菌的侵染,而且传播迅速,引起真菌/细菌混发症。 三、虫害引起 柑橘采收前期,吸果夜蛾、大小实蝇等害虫的危害,造成落果也非常严重,多者减产50%,很多果农反映,目前吸果夜蛾、大小实蝇已经开始产卵危害,往年发生严重的果园,定要提前做好预防工作。

几种杀菌剂对柑桔溃疡病的生物活性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11,33(1):0038-0042http://xuebao.jxau.edu.cn Acta Agriculturae Universitatis Jiangxiensis E-mail:ndxb7775@sina.com 几种杀菌剂对 柑桔溃疡病的生物活性 孙惠敏1,李保同1*,郭明程1,陈慈相2,谢金招2,刘德力3 (1.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江西南昌330045;2.江西省赣州市果树植保站/赣南脐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西赣州341000;3.江西省兴国县农业局,江西兴国342000) 摘要:为筛选防治柑桔溃疡病的有效药剂,按大田推荐使用浓度,用抑菌圈法测定17种非铜药剂和5种含铜药剂对柑桔溃疡病的毒力,并研究7种非铜药剂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代森锰锌、福美双、福美双·溴菌腈、农用链霉素、金核霉素和琥胶肥酸铜·乙磷铝·硫酸锌抑菌作用最强,其次为福美双·福美锌、大蒜素、络氨铜·络氨锌和盐酸吗啉胍·乙酸铜,过氧乙酸、噻唑锌、春雷菌素、中生菌素、琥珀酸铜和噻菌铜有微弱的抑菌作用,百菌清、多菌灵、苯醚甲环唑、叶青双、复硝酚钠和井冈霉素无抑菌作用。大田试验结果表明,30%金核霉素WP500mg/L和72%农用链霉素WP200mg/L处理对柑桔溃病的防效分别为76.34%和74.94%,显著优于其它药剂处理;80%代森锰锌WP2000mg/L、50%福美双WP400mg/L和50%福美双·溴菌腈WP500mg/L处理对柑桔溃病的防效分别为70.36%、66.55%和69.37%,与对照含铜药剂20%噻菌铜SC67mg/L处理无显著差异;大蒜素和叶青双对柑桔溃病防效较差,6%大蒜素EC120mg/L和20%叶青双WP400mg/L处理对柑桔溃病的防效分别为41.84%和21.82%,显著低于对照含铜药剂20%噻菌铜SC67mg/L处理。 关键词:杀菌剂;柑桔溃疡病;生物活性 中图分类号:S482.2;S436.6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2286(2011)01-0038-05 Bioactivity of Several Bactericides against 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citri SUN Hui-min1,LI Bao-tong1*,GUO Min-cheng1, CHE Ci-xiang2,XIE Jin-zhao2,LIU De-li3 (1.College of Agronomy,JAU,Nanchang330045,China;2.Station of Fruit Tree Protection of Ganzhou City,Gannan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for Navel Orange,Ganzhou341000,China;3.Agricultural Bu-reau of Xinguo County,Xinguo342400,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screen effective bactericides against 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citri,the toxicity of17non-copper fungicides and5copper fungicides against the strain of X.campestris pv.citri in the green-house were determined by the method of inhibition zone,and the efficacy of7non-copper fungicides in the field was test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manzoceb,thiram,thiram-bromothalonil,agricultural streptomy-cin,aureonucleomycin and DT-fosetyl-aluminium-zinc sulfate had the strongest inhibitory effect on the pathogen,thiram-ziram,allicin,cupric tetramminosulfate-zinc tetramminosulfate and moroxydine hydro-chloride-cupric acetate had relatively strong inhibitory effect,peracetic acid,Zn thiazole,Kasugamycin,Zhong 收稿日期:2010-05-04修回日期:2010-11-06 基金项目: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7BAD61B05) 作者简介:孙惠敏(1985—),女,博士生,主要从事农药学研究,E-mail:huimin729@163.com;*通讯作者:李保同,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农药学研究,E-mail:libt66@sina.co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