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巍山彝族女性服饰的文化内涵

浅谈巍山彝族女性服饰的文化内涵
浅谈巍山彝族女性服饰的文化内涵

浅谈巍山彝族女性服饰的文化内涵

巍山县牛街乡牛街小学卜瑜仙

考号:292706100004

指导教师:余玫

论文定稿时间:

浅谈巍山彝族女性服饰的文化内涵

巍山县卜瑜仙

[摘要]漫步在南诏发祥地巍山,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身着彝族服装的妇女穿梭与牛仔、西装人流的动人画面。那服饰式样的繁多,色彩的绚丽,让人联想起道道多姿的晚霞。原来,视野开阔的彝族女人,一直用心编织着生活,把对生活的热爱,一览无余地诠释在服饰文化中。她们在吸纳其他民族衣装风格的同时,巧妙的将气候美丽的巍山本土文化设计在服饰中。刺绣图案一类反映花鸟植被等自然资源,另一类图案:太阳、月亮、蜘蛛、火焰等图案则体现先民崇拜、感恩心志等丰富的文化内涵。整套服饰表现了巍山彝族女性对所居环境(高山、盆坝、河谷)多元地理气候相适应的特色设计。无论是那一身身倾向与华丽风格、绿色诗意的东山女性服饰,还是那倾向于简朴审美主义设计的智慧类型、黑白相衬的西山女性服饰,都向人们表达着彝族女子对生活的热爱,以及独特的美学怪、观念。

关键词女性服饰;种类;内涵。

巍山位于云南省西部,地处哀牢山和无量山的北端,北部以漾濞江西洱河为界与大理苍山相望,东部为红河流域的上游,西部属澜沧江流域,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独特。气候温暖,冬无严寒,夏无酷暑。这美丽的红河源孕育了一个独

特的彝族文化。

巍山彝族,是一个从历史深处走来的崇善龙虎的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古老民族。西汉时称为“昆明”(1)唐代称为“乌蛮”,元、明、清时称“罗罗”、(2)“密撒”等,自称“腊罗把”,汉意为“崇尚龙虎的人。”,新中国成立后,正式定名为“彝族”。彝族人民聪慧、勤劳、勇敢、善良、包容、上进,在悠悠历史长河中,开疆辟土,团结其他民族,为祖国西南边陲的稳定和发展作出过重大贡献,同时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彝族有许多历史文化遗产、民俗文化现象,如彝族打歌、毕摩经、十月太阳历、洞经、及独特的土主文化与服饰文化等,都向世人展示了一个古老民族深厚的文化内涵,呈上了一份多彩的文化特餐。其中,服饰是人类历史文明进程中的产物,是民族文化中最为外在、直观和最具美学特点的重要组成部分。巍山彝族女性服饰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种类众多、类型复杂的特点,在云南彝族服饰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作为一个彝族后代的我,在这里,主要想从巍山彝族女性服饰入手,力图揭示其丰富的文化内涵。

一、巍山彝族女性服饰的种类

彝族是巍山最古老的土著民族,主要分布在巍山盆坝的四周和河谷、高山地区。聪慧的女性为适应所居环境的地理气候,经历史沉淀,设计了混合南北民族衣装风格的特色服

装。从司马迁《史记·西南夷列传》和唐代樊绰《云南志》的记载来看,巍山是中国西南彝族的发源地,也是中国西南彝族服饰的起源地,可知服饰历史悠久。当今巍山彝族女性服饰既有古老历史的遗迹和南诏宫廷服饰的特点,也有新时期的特征。概括起来,种类有大襟衣、长衫、内衣、外衣、领挂、围裙、围腰、飘带、头帕、包头、花帽、裤子、绣花鞋等、裹背等。

鉴于巍山女性服饰的种类繁多,款式多样的特点,我按照区域划分,分别介绍东山彝族服饰区和西山彝族服饰区的风格特点。

(一)东山彝族女性服饰颇有南诏宫廷服饰遗风。

服饰讲究绚丽多彩,因头饰为椎形,人们习惯称这里的彝族为“尖头罗罗”。东山主要指巍山盆坝的东部地区,这里气候较坝子寒冷,从北至南,有永建、大仓、庙街、南诏的部分山区。这里的女性服饰价值昂贵,从头到脚,从选择布料到成衣,都要精心筹划,并配以金、银、玉器为佩饰,讲究冠冕堂皇。一套服饰制作下来,少则一两千元,多则四五千元。凡成年女子,在婚前都要缝制二三十套新衣,绣花鞋数十双,流传着“我们的家产就穿在身上”的说法。

1、东山彝族女性中,头饰的社会功能最强。主要表现在年龄区别与等级区别。

A、儿童多戴鱼尾帽,寄托长辈亲人对儿童健康成长的祝福

思想。那是用黑布缝制,帽沿四周用彩色花辫或丝线装饰,帽尾上翘,形似鱼尾,故得名鱼尾帽。上钉一行银制小鼓钉,帽子的前沿中部(额际)钉5至7枚银质彩釉福手寿半身佛像,彝语称之为“阿拔恩布”,保佑儿童健康成长之意。在上有一对银质狮子,上挂响铃。帽顶及两边缝制丝线组成的花朵若干,鱼尾翘上钉着一朵精美的丝线花朵,帽上还缝制着猫、狗等动物,两边绣着圆形彩色图案各一个,整顶帽子小巧秀美。

B、少女未婚者的头饰显得自然。头戴黑布花帽,上缝满了以红色为主的各种花朵,都留有长长的发辫,拖在脑后,上扎红头绳。身着前襟短后襟长的绿色花衣服,袖口和臂部绣花。下身穿绿色或绿黄色相间的不镶边的花裤,上罩绣花领挂,前系围裙,身背圆形白毡裹背或绣花裹背。脚穿绣花船头鞋。胸前挂多穗银质针筒等银器一串,一般有五台,最下台为针筒;右领挂结纽扣的上方同时挂绣荷包银器饰物一串。

C、已婚少妇的头饰特有古典风味,王族皇家风采一览无余。她们不再戴花,改用金绒黑缎将头发辫子网成一个锥形的圆柱体,古称“椎髻”。髻用长羊毛擀制,用发辫系头顶,加扣银器别子固定;再用一块长1·5米,宽0·4至0·5米的金绒黑缎子或黑布小包头(彝族话叫味日阿),双迭包裹在发髻上,成斜塔形,以显高贵。在小包头的额际部位钉

上一个银制绿釉的小宝塔,(彝族称正凤),小宝塔由一大一小组成,上者大,为银制黄色,上嵌红宝石一颗;下者小,为银制绿色,嵌绿宝石一颗。小宝塔也称帽花,是区别已婚女子和未婚女子的标志,红珠子象征太阳,代表父亲;绿珠子象征月亮,代表母亲。表示可以生儿育女,繁衍后代,是人类尊贵的象征。在发髻上缠绕绣花辫子一块,再在上面围挂用银子打制的银链、环、球、铃、灯笼等装饰的银器一串(彝族话称味子阿录别),最后在发条的顶端扎上一朵红色或玫瑰色的丝绸大红花,小花若干朵,上挂一串多穗银器。耳坠银器多穗耳环或金质、玉器耳环。其中有一种耳坠彝族称“三两合”,长10厘米,有两台,戴上它可坠到两肩。沿袭古代头饰。唐代樊绰《云南志。蛮夷风俗》记载:“妇人两股辫其发为条,髻上及耳,多缀珍珠、金、贝、瑟瑟、琥珀。”

D、中老年妇女头饰很华贵庄重。是在小包头上,再围上一块黑布或深色布料的包头,称大包头。大包头上挂着银器饰物。

2、着装上,东山女性用绿色诗意的布料、配以红黄紫等艳丽色彩的刺绣的服饰,来表达自己的美学观念。

A、少女衣装简洁,飘逸动人。上身着前襟短后襟长的绿色花衣服,袖口和臂部绣花。下身穿绿色或绿黄色相间的不镶边的花裤,上罩绣花领挂,前系围裙,身背圆形白毡裹

背或绣花裹背。脚穿绣花船头鞋。胸前挂多穗银质针筒等银器一串,一般有五台,最下台为针筒;右领挂结纽扣的上方同时挂绣荷包银器饰物一串。

B、已婚妇女的服饰倾向于多元华丽的享受风格。她们上身穿圆领右开襟前短后长的绿色或漂白色的绸缎长衣服,前摆短齐脐,后摆下端横向镶嵌三条2至3厘米的黑色或兰色金绒边或绣花边。袖长而窄,袖口和臂部中间镶嵌两道宽2厘米的红布或红金绒袖环,成“一袖四节”。衣上外套一件红色、黑色、或天蓝色金绒或绸缎布料精制的滚边领挂。背背一个直径20至30厘米用白色羊毛擀制的圆形裹背或绣花红蓝白相间的裹背(彝语称巴锦)上绣两个用黑线或红线绣的直径在2厘米左右的日、月图案,或蜘蛛图案。这与彝族先民的动物崇拜有关,突出反映了彝族后代的感恩心志。周围绣有狗牙、象牙,光芒四射,用两根绣花红带通过两肩在胸前十字交叉系于腰上。

胸前和右胸上悬挂两串价值昂贵的多穗器银,上有银针筒,、双筛、银链、银铃、银花、荷包等饰物。腰束红、绿、针织带或布条2至3条,带子两头剪成长方形并梭边,上绣各种彩色图案,下坠缨须丝线花,垂衣裙后摆。腹部围系一块长80厘米左右的长方形围裙,上面绣满各种花卉图案,绣工精细。图案四边以金辫装饰,在凡有空余的地方都钉上不同形状的皮晶,光芒耀眼。下身着绿色绸缎或棉布的宽裆、

长腿、不镶边、不钉扣的系带裤子。

手戴银、玉镯和金银戒指。其中,手镯式样繁多,有纽丝的、梭形的、扁平的、圆形的等银玉镯;戒指有梭形的和带小铃铛的银或金戒指。脚穿绣花船头鞋或绣花小凉鞋。

C、中老年妇女的服饰从外观看,端庄、素雅、高贵。造价同样很昂贵,只是衣服多选浅绿色或浅兰色的布料缝制,领挂用蓝布或紫色布料缝制,围裙多用深色布料缝制。裤子、鞋子则大同小异。饰物也基本相同。

3、配饰方面,有未见其人,先闻其身的苗女服装元素。以银器为主,金、玉相掺。

整体上,巍山东山彝族女性服饰和配饰制作价值昂贵,讲究华丽,保留着唐代南诏王族的遗风。

(二)巍山西山彝族女性服饰类别众多,种类复杂,差异较大。人们习惯称这里的彝族为“平头罗罗”。总体上,西山彝族服饰属于倾向于简朴审美主义设计的智慧类型。她们一般喜好用黑、白、青、蓝色的布料做服饰。服饰式样因地区不同而有差异,具有庄重、素雅、大方等特点。巍山西山主要指巍山盆坝的西部地区,从北至南,有紫金、马鞍山、五印、牛街、青华、巍宝山乡和大仓、庙街南诏镇的部分山区。在此,我分北部、中北部、中部、中南部、南部来阐述。

1、北部彝族女性服饰以紫金、永建村委会为一种类型。已婚和未婚女子主要从头饰上区分。未婚女子编一辫长发,

拖于脑后,头戴镶满银鼓钉的鱼尾帽。已婚妇女头戴黑布包头,盘成圆形,在周边绕上一块镶满银器、珠宝、珍珠和插满红、绿、黄等丝线花朵的绣花白手帕,绚丽多彩。老年妇女则只缠黑金绒或黑布包头。衣服从头至脚,黑、白、蓝、红、绿等颜色相间搭配,清秀,素雅。

2、西山中北部以青云、三鹤、河南等地的另一彝族女性服饰区。此地女子崇尚黑、白色。这里的未婚女子有一辫长发置于身后或胸前,头戴镶满银鼓钉的鱼尾黑帽。已婚妇女则把头发辫缠绕在头顶,外缠1丈2尺长的黑布包头。她们穿绣花白衣服,着绿色或黑色裤子,绿色裤子裤脚绣花。脚穿圆口绣花鞋。整套衣服给人明亮舒适、有如看蓝天白云的感觉。给人素雅清秀的美感。

3、西山中部彝族女性服饰区,以巍山盆坝西部、阳瓜江西岸的彝区为主体,包括庙街的云鹤、碧清等历史上南诏国家政权和左氏土官的统治中心,此区彝族妇女服饰的主要特点是崇尚黑、白色,已婚妇女要身背一个四方形的小裹背,庄重、秀美,象征勤劳、勇敢。小裹背既起装饰作用,又起保护腰的作用。背上它就意味着已成为家庭主妇,今后可以成家立业。未婚女子不背小裹背,也不打包头。结婚时,女子穿长裳、系白腰带,表示婚姻幸福美满,婚后长长久久,白头偕老。

4、西山中南部以五印、牛街、青华为一个彝族女性服

饰区。此区妇女服饰讲究朴素华美,头饰一般都是白、黑两色,中青年妇女要么先打白布绕子,再用黑布包头为外层,黑布包头左右两头都有银器两串,悬挂到两肩,黑白分明,称“包白顶黑”;另一钟是“包黑顶白”。老年妇女则“包黑顶黑”。遇天下雨,可将包头披于肩上,作为雨具遮身。

5、西山南部青华的南山彝族女性服饰区又有独到之处,显出另一种风格,自成体系。此区未婚女子头缠绕一块精美的蓝头巾,身穿一件浅绿色的姊妹装,前系一块兜肚绣花围裙。已婚妇女头上先缠黑布包头,再顶一块蓝头巾,在后髻上插一朵花,穿镶蓝边的黑领挂,腰系绿布腰带,前系蓝布围裙,脚穿圆口布鞋。整套服饰色彩不多,显得素雅大方。

二、巍山彝族女性服饰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伴随着彝族女性服饰的形成和发展,在巍山民间流传着很多与服饰有关的神话和传说。彝族女性是一个聪慧灵巧的群体,她们在精心制作服饰时,将诸多人文景观、自然景观、大自然的飞禽走兽、花卉奇景都锦绣在服饰中。人们形象的比喻说,“彝族服饰是穿在身上的历史,穿在身上的文化”。

(一)、彝族女性头饰是南诏历史的影射。谙熟云南历史的人,都知巍山彝族是一个显赫的民族,曾为本民族创造的历史,也为云南谱写了光辉的历史。如今若徜徉于大理南诏文化城,或漫步于巍山古城,触目能见传13代、历经254年的南诏影子——女子头饰。那是活生生的历史呀。

现今巍山彝族女性的头饰,特别是东山彝族妇女的头饰外形至今还保留着1300多年以前南诏王冠,即“头囊”的形式。据巍山地方史籍记载和民间相传,南诏王的“头囊”为中原唐王朝所赐。唐永徽四年(653年),细奴罗派自罗盛入朝进贡方物,唐高宗封细奴罗为巍州刺史,赐锦袍及王冠头囊。以后一直相沿使用到郑买嗣篡位为止。现今巍山彝族女性挽髻,是南诏王族的头囊文化的生动传承。

西山区的彝族女性打包头,传说也是始于唐朝南诏时期。相传,唐初,在唐王朝的支持下,皮罗阁在统一六诏的战争中,为救护一位大将,不幸头部中了毒箭,此后,头部时常疼痛。大唐天子得知后,极为关心,将身边一位有名望的名医派往蒙舍川(今巍山和南涧),为皮罗阁医治头伤。这位名医为表示对皮罗阁的敬重,挑选了精美的绸缎为其包头,用最特效的名药医治头伤。由于精心护理,皮罗阁的病痛痊愈了。在唐王朝的支持下,继续向苍洱地区出兵,统一了六诏,建立了臣属唐王朝的南诏国。皮罗阁为表达唐王朝的忠心和厚爱,通令国内原蒙舍诏和蒙(岁)诏的乌蛮部属臣民一律改用绸缎包头。此风俗一直沿袭至今。

(二)巍山彝族女性服饰,有后代对先民的感恩心志、也突出伦理道德意识在服饰上的体现。彝族历来男子为大,被尊之太阳,女人则认为是月亮。男大女小的伦理观念根深蒂固,东山已婚女子头饰的正凤揭示的就是这一特定内涵:

上方大的红珠子代表父亲,下方小的绿珠子代表母亲,戴上它,象征可以生儿育女,繁衍后代。如此含蓄的东山女子有时会把太阳、月亮图绣在背背的毡子小裹背上。

裹背上往往还绣有一对蜘蛛,这蜘蛛则表达着彝族人的感恩心志。这里有一个优美的传说:在远古时代,彝族祖先部落和外族部落打战,彝族祖先部落战败,彝族酋长弃戈而逃,追兵紧追不舍。他躲进一条山箐河谷的岩洞中,洞口马上被野草遮盖,两只蜘蛛迅速在洞口穿梭吐丝结网,封住洞口。追兵看到洞口有蜘蛛网,就向前追去。彝族先民得救了,以后繁衍了后代。为了牢记和感激那对蜘蛛的恩典,从此,彝族的妇女把那对蜘蛛绣在裹背,表示永不相忘。

(三)服饰设计充满了对女性聪慧的赞美,也是对男权社会的微弱反抗。青华南山女子兜肚围裙的传说足以说明。那讲的是一个彝族妇女智斗皇帝的故事。传说明、清彝族左氏土官执政时期,明朝的皇帝有到过巍山的。其中,明朝建文帝被其伯父永乐帝朱棣篡位后,逃至云南曾隐居在巍山东山的栖鹤楼。一天,建文帝走到一犁田的男子前问道:“老乡,你一天犁田犁几转?”彝族男子无言以对。心底埋怨:犁田谁讲转数?回家后闷闷不乐把此事告诉媳妇。正巧,这时,建文帝和随从骑马从他家门口过,碰上女人要出门,她一只脚跨出门槛,另一只还在门内。于是,皇帝问:“你是要进还是要出?”女人不假思索地回答:“老爷,你是上马

还是下马?”随后,皇帝赐给这位妇女一块兜肚围裙,将她的心蒙住,从此不再能说会道。

(四)巍山彝族女性服饰是艺术与审美的有机结合。这服饰刺绣工艺之精湛,图案之丰富绚丽,不得不令人惊叹彝族女子的心灵手巧。巍山彝族女子服饰在缝制时,进行精心设计和构图,刺绣上各种精美的花卉和鸟兽,构成一幅幅绚丽多姿的服饰景观。她们对自然景物有独特的审美感悟力,并善于艺术地裁剪,自如地运用到刺绣装工艺中。

在构思上,多蕴含吉祥如意、清吉平安、驱邪避恶、祈求幸福、健康长寿、追求完美、长生不老等意境和人文思想。虎龙、蜘蛛、火焰等图案,主要反映彝族的图腾、祖先崇拜和自然崇拜的观念。

绣花的主要方式有排花、穿花、接花、堆花、贴布花等;刺绣的工艺有挑绣、平绣、叠绣、结子绣等;边饰的方法有镶边、锁边、流边等。本地还有一个动人的故事。

相传,有位彝家姑娘有了心上人,父母却将她许配给一财主的儿子。那时,彝族有抢亲的习俗,谁抢到,姑娘归谁。这位姑娘事先缝制了好几套绣有不同花纹的衣服,结婚当天,财主家抢亲的人看到一群着新娘装的姑娘,无法辨认,扫兴而归。后来,大家向这位姑娘学习刺绣,成为彝族女子的手艺。

(五)、彝族女性服饰的社会功能特强。

1、明显的性别区别。巍山彝族女性种类繁多,绚丽多彩;而男性服饰则单一,一般为对襟衣,外加麂皮或羊皮领褂,宽裆裤。

2、约定俗成的年龄区分。不同年纪的女性头饰迥异,已婚与未婚看服饰就知。东山女子的小包头,西山女子的四方形裹背,都是女子婚否的重要标志,是内涵的女性暗示人们的信息。

3、等级与社会地位的差异,在巍山彝族女性的饰物上有反映。银器等饰物越品种繁多,则显示主人越尊贵。

4、明确的族别区分。彝族女性服饰中,至今还有古代诸多原始宗教崇拜的痕迹遗存。如龙虎图案刺绣,以及象征光明幸福火焰图案刺绣等都在无声的宣告:我是彝族。

巍山彝族女性服饰类型繁多,制作精美,发源于秦汉时期,经唐宋元明清历代彝族妇女的不断创新、传承和发展,以及长期的沉淀总结,如今已形成了既有民族特色又有地方特征的服饰文化。它集历史性、艺术性、地方性、实用性为一体,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深刻的美学观念。漫步在巍山彝族女性服饰文化中,总能给人以无穷美的享受。

主要参考文献:

1、《巍山彝族服饰》,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2006年12月第1版。

2、《巍山彝学研究》第四集,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2006年10月第1版。

引:1、司马迁《史记·西南夷列传》记载:西南夷君长以数什数,夜朗最大;其外,西自桐师以东,北至叶榆,名为“昆明”。

2、明李京《云南志略》记载:“罗罗,即乌蛮也。”清康熙《蒙化府志》记载:“罗罗,土著之乌蛮也。”

浅谈中国传统服饰文化

浅谈中国传统服饰 摘要:服饰是一种文化现象,它既是文化的产物,又是文化的载体。中国传统服饰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乃至人类社会创造的宝贵财富。从古到今,中国服饰走过了漫长的路程,昭显着历代的印记,从中折射出不同文化背景的深刻意蕴。不可否认,形式与内容的辩证统一,使中国的传统服饰与悠久的文化基因互为表里,形成一派独具特色的东方气息。中国传统服饰的文化内涵极其丰富,具有明快的风格与和谐统一的心理追求,其独特的五色体系和风格表现形式成为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基调。现代中国服装设计要继承中国传统服饰“谐调”、“统一”的审美原则,在创新中实现传统与时尚的完美融通。设计只有在立足传统的基础上来把握时尚,才能真正拓展中国服饰文化的发展空间。关键词: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内涵审美意蕴时尚服饰设计 服饰是人类生活的要素,又是人类文明的一个标志,它除了满足人们物质生活的需要外,还代表着一定时期的文化。服装的款式与演变,服装面料的选用与搭配,服装颜色的选择与组合,特定场合着装的选筛与习惯,均记录着特定时期的生产力状况和科技水平,反映着人们的思想文化、宗教信仰、审美观念和生活情趣,也烙有特定时代的印痕。服饰的文化意义在于适应自然环境以满足生存需要、方便生活日用以便利身体活动、美化身姿体态以娱悦身心健康、显示社会身份以表征社会角色等。作为人体的延伸,服饰还能够表现出穿着者的长处和特点,极富魅力地表现个性、欲望和心理特征。为此,服饰设计不仅要切合现时美观大方的流行趋势,使其富有突出的个性表现力,体认穿着者的心理特征和观赏者的趋同心态,而且应将传统服饰文化融入其中,凸显其生命蕴涵和审美意蕴,将传统与时尚有机融合。惟有如此,方能真正营造出有底蕴的时尚服饰文化。 一、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三大内涵 服饰是构成一个民族的外部特征,故而不同民族的服饰所反映的文化特征也各有差异。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历经数千年的光辉发展历程,其内涵是极其丰富多彩的。但从宏观上而言,最有代表性的是其所呈现出的“和谐统一性”文化、“标示突出性”文化和“种类多样性”文化三大内涵。

云南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介绍

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介绍 【摘要】:少数民族服饰风格迥异,色彩斑斓,独具特色。本文从地理环境,色彩搭配以及少数民族特色的刺绣工艺等方面,对少数民族的服饰文化进行简单介绍,并对传统民族工艺的发展提出自己的看法。【关键词】:地理环境;色彩搭配;刺绣;传统工艺 华夏山河,锦绣瑰丽。我国少数民族的服饰艺术文化,历来就是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我国广阔的国土面积,承载了多个民族的历史与文化。服装文化,作为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基础文化,由于在各个地域受环境,人文,历史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逐渐的形成了我国民族文化中的特殊文化 服饰是一个民族的重要标志,也是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在我国,根据少数民族的聚集地,主要可以视作,东北,西北,华南,西南四大部分。在这四个区域之中,少数民族由于环境等因素,虽然民族不同,但是由于所受环境因素,人文因素等诸多方面的影响,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呈现出区域化的多姿多彩。 一、红土高原上的民族之花 是全国少数民族人口超过1000万人的3个省区之一。全国55个少数民族中,有51个,其中人口超过5000人,并有一定聚居区域的少数民族有彝族、白族、哈尼族、壮族、傣族、苗族、傈僳族、回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瑶族、藏族、景颇族、布朗族、普米族、怒族、阿昌族、德昂族、基诺族、水族、蒙古族、布依族、独龙族和满

族等25个。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时省共有4236万人口,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415万,占全省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少数民族人口比例虽然低于汉族,但地域分布广泛,全省各地、州、市、县都有。各少数民族因风俗习惯、聚居特点和所处地理环境的不同,呈现出类型和格调不同的服饰景观。 的少数民族服饰具有极强的民俗地域特征,加之西南地区地形复杂,地势崎岖,交通不便,使得民族间的交流十分困难,因而地区的少数民族服饰更加具有自身的独特性。自然风貌的多样性造就了少数民族多姿多彩的服饰文化。 地处祖国的西南边陲,平均海拔1900米,属于高原地形。但是海拔相差较大,南部海拔一般在1500—2200米,北部在3000—4000米之间,全省最高点——梅里雪山的卡格博峰海拔6740米,东部为云贵高原,地形渐趋平缓,最低点——红河出境处河口海拔76.4米。 由于地形的多样性,各地的气候差异较大,生活在其间的少数民族多从事农耕。不同的自然环境、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造就了不同的民族性格和民族心理,也造就了不同的服饰风格和服饰特点。 二、地理环境对少数民族服饰的影响 2.1 地理环境使民族服饰景观呈现出多样性特点 由于所处的生态环境差异较大,使省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民族呈现出不而的服饰景观。各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传统服饰,不同的服饰具有不同的外观特征。总的来说,高寒山区的民族服饰以厚实、粗糙为特征;坝区与河谷的民族服饰则以轻盈、秀美为基调。

中国古代服饰文化

中国古代服饰文化 篇一:浅谈中国传统服饰文化浅谈中国传统服饰摘要:服饰是一种文化现象,它既是文化的产物,又是文化的载体。中国传统服饰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乃至人类社会创造的宝贵财富。从古到今,中国服饰走过了漫长的路程,昭显着历代的印记,从中折射出不同文化背景的深刻意蕴。不可否认,形式与内容的辩证统一,使中国的传统服饰与悠久的文化基因互为表里,形成一派独具特色的东方气息。中国传统服饰的文化内涵极其丰富,具有明快的风格与和谐统一的心理追求,其独特的五色体系和风格表现形式成为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基调。现代中国服装设计要继承中国传统服饰“谐调”、“统一”的审美原则,在创新中实现传统与时尚的完美融通。设计只有在立足传统的基础上来把握时尚,才能真正拓展中国服饰文化的发展空间。关键词: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内涵审美意蕴时尚服饰设计服饰是人类生活的要素,又是人类文明的一个标志,它除了满足人们物质生活的需要外,还代表着一定时期的文化。服装的款式与演变,服装面料的选用与搭配,服装颜色的选择与组合,特定场合着装的选筛与习惯,均记录着特定时期的生产力状况和科技水平,反映着人们的思想文化、宗教信仰、审美观念和生活情趣,也烙有特定时代的印痕。服饰的文化意义在于适应自然环境以满足生存需要、方便生活日用以便利身体活动、美化身姿体态以娱悦身心健康、显示社会身份以表征社会角色等。作为人体的延伸,服饰还能够表现出穿着者的长处和特点,极富魅力地表现个性、欲望和心理特征。为此,服饰设计不仅要切合现时美观大方的流行趋势,使其富有突出的个性表现力,体认穿着者的心理特征和观赏者的趋同心态,而且应将传统服饰文化融入其中,凸显其生命蕴涵和审美意蕴,将传统与时尚有机融合。惟有如此,方能真正营造出有底蕴的时尚服饰文化。一、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三大内涵服饰是构成一个民族的外部特征,故而不同民族的服饰所反映的文化特征也各有差异。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历经数千年的光辉发展历程,其内涵是极其丰富多彩的。但从宏观上而言,最有代表性的是其所呈现出的“和谐统一性”文化、“标示突出性”文化和“种类多样性”文化三大内涵。和谐统一文化是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精髓。纵观中国几千年的服饰发展史,和谐协调与规矩统一是其文化的真谛。自中国服饰诞生以来,一直在遵循着物理取暖与审美表现、标识显示与象征表达、个性突出与喜庆

云南玉溪彝族的民族文化特征

大 众 文 艺 大212 摘要:彝族是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的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三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西北部。彝族人民古朴淳厚,热诚豪爽,极重情谊。在彝族人民长期的积累和创造下,彝族的居住环境、服饰图案、图腾、工艺品等别具风格、极富民族特色。在云南玉溪的红土高原上,生活着朴实的彝族人民,创造了具有特色的彝族文化。 关键词:建筑;服饰;图腾;工艺品;艺术特征 云南玉溪市是多民族聚居的市级行政区域,在这些众多民族中最多的就是彝族。在玉溪地区中,峨山县、易门县、新平县的少数民族人口最多,主要有彝族、苗族、回族等,其中彝族占了很大一部分。在长期的生活中形成了浓厚的、有特色的彝族文化。 一、玉溪彝族的建筑形式 彝族建筑的发展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过程。无论在选址和布局,结构和形式,彝家的民居都十分精妙。以易门县十街乡马头山村的为例:第一,彝家工匠,修房前没有图纸全凭经验及主人家的要求造屋;第二,屋梁及各种穿枋、斗拱等装饰都是地面完成后,择吉日再整体上柱;第三,整个房屋构成全是穿枋、斗拱,不用铁钉,不用粘胶;第四,装饰精美,屋檐大多数是吊牛角和墙壁隔板花纹,看上去十分美观。在屋檐下的垂柱和隔板上还雕刻有多种图案,垂柱下端的牛蹄上刻有山和月牙形,蹄头上刻有河流纹样,让蹄尖朝内,以示招财进宝;垂柱的底端装饰成线团型、灯笼型,牛头和牛嘴型,以示驱邪。更精妙的是,工匠修建十家房、百家房,却找不到两间完全相同的房子,即便同一间房子,在各部位的装饰上也找不到完全相同的花纹图案,这是彝家特有的建筑风格,图案和纹样都是根据木匠的想法以及木材本身的图案雕刻出来的。它是彝族传统文化艺术作用的一种反映,体现了艺术的唯一性,从其精心的装饰可以看出,彝家对美的独特见解和应用能力。 1.建筑选址与总体布局 玉溪的彝族聚居地多数在高寒地区,是传统的农牧兼营经济,生产力还很低下。因此在建筑选址时,多选择“前面有坝可种粮,后面有山可放羊”。“并且地势较险峻,水源要充足,又能看到四周,即有险可守,有路可走的河谷山城,朝向向阳的地带,同时还把万事万物都有灵魂的思想融入其中,‘观青龙向虎,查朱雀玄武’,以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1] 彝族居民主要是沿山地的等高线依山设置,整个布局小而紧凑,建筑高低错落,给人一种自然和谐的感受,这种不规则的房屋以村寨首领的住房为中心,一般较为高大,其他村民的房屋则建在其周围,有的村寨则不分主次,都为简朴的平房。彝族的村寨,它蕴含了深厚的传统文化,随着社会的进步和观念的改变,玉溪现在的彝族村寨逐渐打破了传统的模式,选择交通便利水资源丰富、能看清四周的有利位置,依山而傍。从美学上说,彝家人民已经从封建的观念中走出,而用发展的眼光用更好更结实的材料使自己的房屋装饰的更漂亮。 2.单体建筑与结构形式 玉溪传统的彝族民居按平面一般分为圆形、方形、矩形三种。圆形平面的房屋出现在早期的彝家村寨,是自然向人工的一种过渡形式。在彝家祖先看来天与地都是圆形的,他们周围的世界如太阳、月亮、果实以及先辈居住的山洞也是圆形的,所以这些客观事物被先辈们凝聚成抽象的圆形表现在最初的建筑上。方形平面是圆形的变异,是原始观念简单的模仿向理性思维的迈进。矩形平面是因建筑功能的增加而出现的,它使房屋更易营造和更易满足人的使用要求,并且它与方形平面一起成为后来建筑发展的基本组成要素。 边远山区彝族民居多为一个单一的空间,室内功能分布没有明确界限,空间具有模糊性。由于气候寒冷,进入房间的右方是火塘,兼有厨房的作用,称为“锅庄”,由三个刻有图案的石块构成,它是内部空间的主体及全家聚集的中心。左边是牲畜间,圈内牛羊的多少是家庭富裕的象征,因此在空间上占有一席之地。火塘右侧是家人睡觉及堆放杂物的地方。这类民居在易门铜厂乡的部分村落还能看到,它是以人为中心,农具等环绕的一个大的整体,一般空间较大,与环境协调一致,表现为简单朴实,特点是人与牲畜共存在于一个内部空间里。 玉溪部分彝族与汉族接触较多,在汉族中散乱分布,生活条件较好。主要在地势平坦或靠近城市的地方,由于受地理、经济条件以及受汉族建筑和文化的影响,建筑不论在空间划分及空间组合等方面与边远地区存在着明显的区别。这类民居主要由三间正房和两间耳房组成一个封闭的院落。正房的中间为屋堂,是云南玉溪彝族的民族文化特征 吴向军 (曲靖师范学院美术学院 云南曲靖 655000) 据各地,个人的需要,可大可小,可简可繁,只需有求必应,完全根据各人需要而定,是符合散漫的,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的生活特点。如逢到陈靖姑大仙的生日或者集体祭祀活动,既是很热闹的民俗活动又是经济交流的时机,灵经大传的传唱迎合了当下大批的商人心理。温州商人大年初一都要去拜神,以求生意兴隆。人们对神灵的信仰更多的是关注神灵是否灵验,能否解决现实中的苦难,能否满足与村民的祈求。相对来说,神灵的出身具有道德教化作用并不十分重要。 陈靖姑在温州的传奇故事流传了千百年,早已成为这一地区人们文化的一部分,并沉淀在人们的无意识内,在某种程度上也成为指导人们行为的某些规范,以及对这些民俗行为的解释。对陈十四信仰范围中的俗民生活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在许多方面,尤其在妇女,儿童的生活中时时都可以看到。例如陈靖姑有救产保婴的功能,所以在温州有一系列的有关生育民俗行为都用陈靖姑的相关功能来解释。小孩在未成年期间,都需要受其保护,因此在此期间常要祭祀临水夫人,在洗三旦的仪式上需要祭祀临水夫人。畲族女子都不愿意在18岁或者24岁出嫁,就与陈靖姑的“十八难”和“二十四坐化”有关。 总之,从上述的情况看,陈夫人的传说历经千百年的加工与流传,经过移民的移花接木,结合迁移后的生境造就了属于自己的女神,并成为一个完整的故事,也成为了温州地区民俗文化的一部分,它已同当地民众的生活交融在一起,成为当地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并在一定程度上起着整合当地的文化作用,对当地人们的民俗行为进行解释,并影响着当地人们的一些行为。温州地区的女神信仰是由移民所带来的,当移民定居下来以后,就将原有的女神结合其生境创造出新的女神,对女神进行了移花接木,从而为自己地域建构其女神信仰,为当地的民众提供信仰依据和民俗生活的约束,并对其民俗行为提供合乎民众心意的民俗解释。这也许是民间信仰历经千百年来仍存在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的原因之一。 参考文献: 1.蔡克骄.刘通彪著.明代温州民俗文化[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P124. 2.林亦修著,温州族群与区域文化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 P208. 3.陈燊官, 林炳钊. 陈靖姑信仰与传说[J]. 中国道教 , 2000,(01). 民族民间文化研究

彝族服饰的色彩

彝族服饰的色彩 作为一个古老的民族,在其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必定会积淀下来一些极具传统色彩的风俗习惯,也必定会保留下来一些极具民族魅力的文化表象。一个民族的审美心理是在漫长的民族历史中积淀下来的,是民族感情认同最直观的表现。一个民族审美心理表达形式可以表现在民族文化系统中的方方面面,而服饰作为人类的贴身之物,是民族审美心理最直观的表现形式。民族服饰色彩的形成和传达,在很大程度上,受独特的民族意识的渗透和民族习俗的影响 一、彝族服饰色彩的审美渊源 彝族服饰的色调搭配五彩斑斓,以红、黄、黑为基础,以红、黄、黑、白、青为主色调。这与彝族古代“五色观”的色彩观念密切相关。在《吐鲁立咪》、《哎哺舍额》等古籍中认为:清青之气产生天。浊红之气产生地,天白地黑生成了宇宙。这样以青、红、皂、白来分天地。在《彝族源流》、《异文丛刻》等古籍中,有以五色配五方、五色配五行的观念。认为:东方为青色.南方为红色,西方为白色,北方为黑色,中央为黄色;东方育龙、木,南方赤龙、火,西方白龙、金.北方黑龙、水,中央黄龙、土。彝族古代还有五色族称。尼、能部族即以青、红为族称,尼部即青夷,能部即红夷;慕、饵部族以白、黑为族称,“慕吐洱那”即天白地黑,慕部即白夷,饵部即黑夷;有尚黄部族“署舍乌够左”即“鸡冠黄人”部夷人。《物始纪略》中专门有《羊头青人根》、《鸡冠黄人根》、《猪毛黑人根》、《九掐脸白人》、《尼能清红九只脚》等篇章。 这些与彝族古代许多深层次的历史文化观念相关联,反映了天文、历算、宗教、哲学、社会民俗等等方面的深层内涵。由于居住地域不同,“慕吐饵那”即“白天黑地”之白天,在高原地区变成了蓝天,相应就成了蓝天黑地。反映到服饰上就增加了蓝色色调。但从根本上说,仍然是以五色为基调。探究其本来的内蕴,白或蓝代表天,黑代表地,红代表火,黄代表人,青代表绿草森林。 二、彝族服饰的色彩审美 总的来说“黑、红、青、黄,白”构成了彝族服饰中的主要色彩。其中首服多黑底,装饰配色大量使用红、黄、蓝、白等色,其中以红色为主。彝族首服大多选用黑、青色布料为基色,装饰的镶嵌色布和刺绣花边、图案,多选用红、黄、蓝等颜色。除了绿色之外,很少用别的过渡性中间色,但经过精心调配,色调鲜艳而且和谐,具有别具一格的美感。gggg1、五彩斑斓的配色技法 色彩可以表现不同的风格特点,它是形式特征所产生的特定心理效应。影响色彩风格的因素很多,如色彩的明度、纯度、形状等等,其中最主要的是由色彩之间复杂的对比关系构成。在整体的彝族服饰中,色彩之间的对比关系就尤为突出和丰富。包豪斯学派的著名艺术教育家伊顿就总结了色彩的七种对比要素,即色相对比、明暗对比、冷暖对比、补色对比、纯度对比、面积对比、继续对比。而彝族首服,可谓是将色彩的明暗对比和色相对比运用的尤为出色。明暗对比的效果,侧重在色阶的层次感上,明暗反差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决定着色彩的明快与否。彝族首服中较少使用灰层次的颜色,以明度较低的黑色蓝色为底配上纯度较高的黄色、红色,形成的对比效果较为强烈;或是以暗色为底,装饰闪亮的银饰,看上去黑白分明,格外声势夺人。在色相对比中也是选用对比跨度大的颜色进行搭配,几乎是以红、黄、蓝等反差较大的对比色为主,高纯度的色彩占较大比例,在色彩配置上呈现出“跳跃性”,加之色彩形态上经常出现形与形之间的分割、交错、重叠,服饰色彩呈现出引人注目,具有刺激性的视觉效果。在众多彝族聚居地中,以云南彝族的首服配色,最为强烈而大胆,充满了色彩的张力。 2、黑白关系的巧妙运用 由于黑与白的特殊性质,决定了它们在色彩关系中的特殊作用,这是具有特殊意义的色彩因

黎族服饰 韵悠长

黎族服饰韵悠长 8月14日晚上在海口人大会堂演出的那场"黎风古韵锦绣海南"黎族服饰文化秀场,让古老的织锦技艺再次散发出迷人的魅力。 黎族服饰是黎族同胞在生产生活中逐步发展形成的一种文化,是黎族人民辛勤和智慧的结晶。其中黎锦更以其独特的魅力入选了国家非物质保护遗产,成为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百花园中一朵绚丽的奇葩。将黎族特有的传统民族文化元素相结合,多角度、深层次展现黎族的民族文化精髓,进一步传承和发扬黎族服饰文化,为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注入浓郁的民族色彩。这几天摄影天地里相关美图让人眼界大开,掀起了宣传黎族文化的热潮。为了更好的理解黎族服帖的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黎家在上片的同时,找了一些资料一并发上供各位雅赏。 黎族织锦,一般包括挑花、刺绣、扎染(古称绞缬染)和蜡染等民族工艺。黎族地区,无论走到哪一个村寨,都可以见到一件件出自黎族妇女之手的筒裙、上衣头帽、花帽、花带、胸挂、围腰、挂包、龙被和壁挂等精美的织绣艺术品,丰富多彩的图案,美不胜收。这些工艺精巧的作品,集中反映了南国乡土的独特风韵,因而驰名古今中外。据《后汉书》卷86《南蛮列传》记载:"武帝末(前87年),珠崖太守会稽孙幸,调广幅布献之,蛮不堪役,遂攻郡杀幸。"在当时,黎族人民穿的贯头上衣,就是用"广幅布"做成。这种布料是黎族妇女利用多年野生木棉制作而成的。关于木棉,《尚书?禹贡》就有这样的记述:"岛夷卉服,厥篚织贝。"三国吴国人万震也在他的《南州异物志》中写道:"五色斑布似丝布,吉贝木所作。此木熟时,状如鹅毛,中有核,如珠绚,细过丝绵。人将用之,则治其核。但纺不绩,任意小轴牵引,无有断绝。欲为斑布,则染之一色,织以为布,弱软厚致。"唐代中叶,黎族妇女用同样原料织成被子、食单(桌布)和盘斑布,被列为上贡封建朝廷的珍品。宋代志书更多地记录了黎族妇女在棉纺工艺方面的卓越成就。在宋人笔记

中国近代服饰文化的变迁及影响

中国近代服饰文化的变迁及影响 妇女发饰,随着社会风气的转变而不断变化。男子的服装主要有长袍、马褂、等等。其中长袍、马褂,为《服制》中规定的服饰,一般用于交际。妇女服饰中最大的特点,是普遍穿着旗袍。旗袍本是满族妇女喜爱的服装,旗袍源于满族妇女服饰中的旗装。满族旗袍主要特点为宽大、平直,衣长及足,材料多用绸缎,衣上绣满花纹,领、衣、襟、裾都滚有宽阔的花边。穿旗装时,梳旗髻、穿旗鞋。 中国近代服装潮流2、(19世纪20年代)民国初年的服饰: 民国初年女装在这一时期上衣下裙最为流行,上衣有衫、袄、背心、,样式有对襟、琵琶襟、一字襟、大襟、直襟、斜襟等变化,领、袖、襟、摆多镶滚花边或刺绣纹样,衣摆有方有圆、宽瘦长短的变化也较多。二十年代,旗袍开始普及。其样式与清末旗装没有多少差别。但不久,袖口逐渐缩小,滚边也不如从前那样宽阔。至二十年代末,因受欧美服装的影响,旗袍的样式也有了明显的改变,如有的缩短长度、有的收紧腰身等等。到了三十年代初,旗袍已经盛行。当时的样式变化主要集中在领、袖及长度等方面。先流行高领,领子越高越时髦,即使在盛夏,薄如蝉翼的旗袍也必配上高耸及耳的硬领。渐而又流行低领,领子越低越“摩登”,当低到实在无法再低的时候,干脆就穿起没有领子的旗袍。袖子的变化也是如此,时儿流行长的,长过手腕;时儿流行短的,短至露肘。 民国男子服饰主要有马褂和长衫。用作礼服的马褂、长衫,其款式、质料、颜色及尺寸等都有一定的各式。如马褂,一般都用黑色丝麻棉毛制品为之,对襟窄袖,下长至腹,前襟钉钮扣五粒。长衫则用蓝色,其形制为大襟右衽,长至踝上二寸,袖长与马褂并齐。在下摆左右两侧开衩。用作便服的马褂、长衫,颜色可以不拘。 3、(19世纪30年代)近代民国中期的男子服饰: 民国中期,在流行学生装的同时,不少知识分子及青年学生还喜欢穿“学生装”,这种服装的样式是方形立领。穿着这种服装,能给人一种精神、庄重之感。孙中山先生当时就非常喜欢,所以有“中山装”之称。不过当时的中山装与现在所称的中山装在形式上有所不同。另外还有一种男子服装“西装”。 4、二十年代的中晚期二十年代妇女服饰: 总的看来,这个时期的服装,以采用西式者为多,传统特色的保留则较少。经过一个时期,较普遍地采用了一种既适合于我国妇女穿着,又吸收西式优点的服式,即“旗袍”。除旗袍之外还有袄裙服装样式,特点为立领、宽袖口、露肘的短袄及长裙。左图为穿窄袖袄、素裙的妇女。左图为穿西式茶舞服的妇女。中图为穿印花连衣裙的妇女。右图为穿衫、裙式晨礼服的妇女。 5、二十年代中晚期: 劳动人民的主要服饰为中式衫袄和中式抿裆裤。这是由劳动人民的经济条件和生活方式所决定的。 6、新中国时期: 人们衣着简朴。少见花样。颜色多以灰,军绿,藏青,黑为主。此时似乎是一切人丧失了爱美之心的时候。 (二)、历史与服饰种类的关系

云南少数民族服饰文化A

云南大学2013至2014学年下学期 《云南少数民族服饰文化》期末考试A卷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2014.6.24 任课教师:白永芳 学院:外国语学院专业:英语学号:20121180096 姓名:李小花 以自己在“课堂参与”中所讲述的“民族服饰文化”为基础,仔细梳理学者研究成果,广泛查阅相关资料,在相应民族的服饰文化范畴内自拟题目,撰写符合要求的论文。 写作要求: 1.围绕“云南少数民族”、“服饰文化”自拟题目 2.字数4000——8000字 3.结构完整、逻辑清晰 4.语言流畅、标点规范、格式正确 5.独立思考与精心组织 评分标准: 一类卷(90——100分):选题精当,字数适中;结构完整,逻辑清晰;语言流畅、标点规范、格式正确、图文并茂;有个人思考且表述精当。 二类卷(75——89分):选题恰当,字数适中;结构完整,逻辑较清晰;语言流畅、标点规范、格式正确。 三类卷(60——74分):选题与字数基本符合要求,结构较完整,逻辑较清晰。 四类卷(60分以下):选题与字数明显不符合要求。 佤族服饰文化 简介 人口及分布: 佤族,我国少数民族之一,现有人口35万多人。我国的佤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盟、沧源、孟连三县,耿马、澜沧、双江、镇康、永德、昌宁、勐海等县也有分布。由于佤族主要分布区在澜沧江和萨尔温江之间的怒山山脉南段展开地带,山峦起伏,平坝极少,又称阿佤山区。 语言和文字: 佤族使用佤语,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语支。分为巴饶克、阿佤和佤三种方言,每种方言又分若干土语。佤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字,新中国成立前,英、美传教士为传播基督教而编制了一种佤文,很粗糙,使用范围小。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派语言工作者对佤语进行了深入调查,并于1957年设计一种拉丁字母形式的佤文。 佤族族称: 汉晋间统称中国孟高棉语族各民族为“濮”,主要分布于澜沧江及红河以西广大地区,与壮、傣等族先民交错杂处。唐、宋时期,澜沧江以西的“望蛮”、“朴子蛮”、“赤口濮”、“黑焚濮”都是佤崩龙语支各族的族称。元代的“蒲蛮”分“生蒲”(或称“野蒲”)和“熟蒲”。“生蒲”在镇康及其以南,与佤族有直接的渊源关系。明清文献中对怒江和澜沧江流域的居民,有很多不同的族称,其中“嘎喇”、“古喇”、“喇喇”、“哈瓦”、“卡喇瓦”、“哈喇枉”和“卡佤”等就是对佤族的称呼。根据本民族的意愿,1962年定名为“佤族”。 佤族历史: 在佤族地区普遍流传着“司岗里”的传说。西盟地区的佤族解释,“司岗”是石洞,“里”是出来,意即人类很早是从石洞里出来的。传说从石洞里最先出来的是佤族。石洞位于阿佤山中部,离西盟县城以西约六十多里地的附近的山上。至今西盟等地的佤族人把石洞视为“圣地”。而沧源地区的佤族解释“司岗”是“葫芦”,“里”是出来,意即人类从葫芦里出来的。各地区的佤族虽然对“司岗里”解释不同,但都把阿佤山视为人类的发祥地,同时也共同反映他们都是阿佤山一带是最早的居民。“司岗里”是佤族对自己本民族古穴生活的回忆。 佤族支系: 根据本民族自称、历史传说、氏族谱系,以及服饰文化等诸因素,可分为六至七个支系,它们是勒佤、布饶、佤、腊、佤崩、佤固德、恩人和宋人等。勒佤:居住在西盟县及阿佤山腹地;布饶人:其分布广泛,主要居于澜沧、双江、耿马、普洱等县,这部分人保留“濮(蒲)”人的称谓,可能属古代“濮”人的直接后裔;佤:居住在永德、镇康一带;腊人:班老、班洪、龙夸、曼相一带佤族自称为腊或“究腊”;佤崩:又称“阿佤莱”,他们原住在萨尔温江以西,100多年前迁居西盟山,其祖先居住在“孟卯浩发”(大理保山)时期与德昂族同属一个支系;佤固德:翁嘎科佤族自

云南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介绍

云南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介绍 【摘要】:云南少数民族服饰风格迥异,色彩斑斓,独具特色。本文从地理环境,色彩搭配以及少数民族特色的刺绣工艺等方面,对云南少数民族的服饰文化进行简单介绍,并对云南传统民族工艺的发展提出自己的看法。【关键词】:地理环境;色彩搭配;刺绣;传统工艺 华夏山河,锦绣瑰丽。我国少数民族的服饰艺术文化,历来就是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我国广阔的国土面积,承载了多个民族的历史与文化。服装文化,作为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基础文化,由于在各个地域受环境,人文,历史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逐渐的形成了我国民族文化中的特殊文化 服饰是一个民族的重要标志,也是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在我国,根据少数民族的聚集地,主要可以视作,东北,西北,华南,西南四大部分。在这四个区域之中,少数民族由于环境等因素,虽然民族不同,但是由于所受环境因素,人文因素等诸多方面的影响,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呈现出区域化的多姿多彩。 一、红土高原上的民族之花 云南是全国少数民族人口超过1000万人的3个省区之一。全国55个少数民族中,云南有51个,其中人口超过5000人,并有一定聚居区域的少数民族有彝族、白族、哈尼族、壮族、傣族、苗族、傈僳族、回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瑶族、藏族、景颇族、布朗族、普米族、怒族、阿昌族、德昂族、基诺族、水族、蒙古族、布依族、

独龙族和满族等25个。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时云南省共有4236万人口,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415万,占全省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少数民族人口比例虽然低于汉族,但地域分布广泛,全省各地、州、市、县都有。各少数民族因风俗习惯、聚居特点和所处地理环境的不同,呈现出类型和格调不同的服饰景观。 云南的少数民族服饰具有极强的民俗地域特征,加之西南地区地形复杂,地势崎岖,交通不便,使得民族间的交流十分困难,因而云南地区的少数民族服饰更加具有自身的独特性。自然风貌的多样性造就了云南少数民族多姿多彩的服饰文化。 云南地处祖国的西南边陲,平均海拔1900米,属于高原地形。但是海拔相差较大,南部海拔一般在1500—2200米,北部在3000—4000米之间,全省最高点——梅里雪山的卡格博峰海拔6740米,东部为云贵高原,地形渐趋平缓,最低点——红河出境处河口海拔76.4米。由于地形的多样性,各地的气候差异较大,生活在其间的少数民族多从事农耕。不同的自然环境、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造就了不同的民族性格和民族心理,也造就了不同的服饰风格和服饰特点。 二、地理环境对少数民族服饰的影响 2.1 地理环境使民族服饰景观呈现出多样性特点 由于所处的生态环境差异较大,使云南省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民族呈现出不而的服饰景观。各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传统服饰,不同的服饰具有不同的外观特征。总的来说,高寒山区的民族服饰以厚实、粗糙为特征;坝区与河谷的民族服饰则以轻盈、秀美为基调。

彝族服饰论文.

关于云南东川红土地干彝族服饰调查报告 【内容摘要】中国的彝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有着众多支系的民族。不同的彝族支系都有其独特的服饰文化。干彝是生活在云南昆明东川红土地镇的一个彝族支系,干彝的传统服饰是众多彝族服饰中的一朵靓丽花朵,是彝族文化重要遗产之一。本文主要分析干彝的服饰,追寻传统干彝服饰的制作工艺,最终记录一整体干彝服饰的制作方法。 【关键词】东川干彝服饰分析制作 彝族的分支和多样化 彝族服饰历史悠久,早在公元二世纪就显现出彝族服饰文化特征,据彝族古藉书中记载,从“六祖”分支后,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彝族人民分布的各个地域在保持原来服饰特色风格的基础上,大同小异,以地域提升了绚丽多姿的服饰精华。长期保持极其强烈的民族传统优秀服饰文化。形成了鲜明的彝族服饰文化代表体系。是绽放在民族花丛中的亮丽花朵。 彝族服饰不仅是体现了审美特征,而且还体现了地域特征,土司、贵族与贫民的等级制度的特点,它完整地凝聚着彝族人民千百年来形成的美学、宗教、政治、哲学以及习俗等多方面的传统观念,代表着彝族人民在文化结构深层的智慧内涵。彝族居住地域广阔,随着历史岁月的不断进化,以两个支头形成了其文化自身的地域差异和众多支系,彝族服饰代表地域款式不下百种,其中滇中滇南以楚雄为代表的大支头、二支头和四川大小凉山为代表的三支头、四支头服饰最具有代表性;滇东北一代、贵州、广西、北京彝族为代表无、五支头、六支头分支的支系。虽然语言文字保持完好,但不少分支系服饰与其他民族逐渐同化,滇东北,昆明东川区落音山彝族发祥地之一的彝族女装是完整的保持了原貌特征的款式之一。东川区太阳神鼓队参加全国鼓舞大赛中夺得最高山花奖,其中这款彝族服饰就是一大亮点。民族服饰可以说是一种文化符号,是民族文化的传承,了解这一符号,就是了解民族的文化心理和精神特征,了解该民族的生存方式和历史文化。以下论述就以东川彝族服饰为例,通过对服饰的详细分析,了解这一彝族支系的文化传承。 东川红土地干彝民族服饰分析 东川红土地干彝民族服饰包括:帽饰、上衣、腰带、外褂、裙子、鞋。这套服饰由昆明东川区红土地镇蚂蟥箐村…的苏文花制作,年龄有五十多,擅长绣平绣、十字绣,戳纱绣,曾在红土地镇举办的绣花比赛中两次拿一等奖。

凉山彝族服装

凉山彝族服装 气候特征 凉山州内各地都明显呈现出立体气候。总的说来,凉山州区域的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干湿分明,冬半年日照充足,少雨干暖;夏半年云雨较多,气候凉爽。日温差大,年温差小,年均气温16℃~17℃。 因地理环境复杂多变,气候的垂直、水平差异很明显,往往山头白雪皑皑,山下绿草茵茵,可谓“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以大小相岭和黄茅埂为界,具有着南干北湿、东润西燥、低热高凉的特点。日照量自北向南递增,北部山地年日照时数约在1600~1800小时,而中南部达到2400~2600小时。与我国同纬度及其邻近地区相比,这是湘、赣、浙南、闽北等地区全年日照时数的1.2~1.5倍;是黔西地区的1.6~2.1倍;是四川盆地的 1.6~ 2.8倍。在我国北纬30o以南地区,除西藏和云南元谋之外,这里的日照时数是最多的。

大小凉山山势险峻,气候寒冷,当地彝族群众故用毛毯护身,俗称,“擦尔瓦”。彝族传统服饰。用羊毛编织或编制成,有较好的保温避水性能。无领无袖,象一口钟,下端缀长穗,长到膝下,颜色多为黑色。彝族男女老少都爱穿,终年不离身。夜间用它作被盖,不论在家居住,还是野外宿营,均可席地而铺,裹着睡觉。 擦尔瓦是用羊毛织成的披衫,有白、灰、青等色,上部用羊毛绳缩口,下部缀有长达0 . 3 3 米左右的旒须。制作一条擦尔瓦,往往要用几个月时间,彝族人的擦尔瓦一年到头不离身,白天御风寒,夜晚当被盖,堪称凉山彝家服饰象征。传统的衣料以毛、麻为主,喜用黑、红、黄色相配搭。常以挑、绣、镶、染等多种工艺技法制成头镰、羊角、涡形等传统图案。大小凉山,山川险阻,过去交通闭塞,与外界交往很少,其服饰古朴、独特、较完整地保留了彝族传统风格。 为适应高山地区的生活环境,彝族服饰的样式都比较宽松、肥大,以便于山路的行走,如披风、百褶裙、宽脚裤等。凉山型男女上衣均为右衽大襟衣,男女老幼皆披“擦尔瓦”(披毡),裹绑腿,套毡袜。 1、绑腿设计(温度与湿度的调节) 大小凉山山势险峻,气候寒冷,但彝族服装款式大都宽松,为了御寒保暖,皆喜扎绑腿。绑腿一般用色条布缠绕,甚或还有刺绣图案,极富装饰味道,既美观又实用。山林之路棘草丛生,山野之中,湿度相对大。毒草孽发,很多地区彝族无论穿裙还是穿裤,皆喜扎绑腿,既防棘荆,又防毒虫,夏天防蚊虫叮咬。 2、擦尔瓦(温度、湿度、气流、辐射的调节) 生活在气候寒冷的山区的彝族,昼夜温差大、晴雨无常的自然环境,一般都会在衣服外面加披毛皮坎肩或披毡。羊皮经简单鞣制,毛柔皮硬,冷时毛向内,

智慧树知到2019异彩纷呈的民族文化单元测试答案

孔颖达《周易正义》中说的“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内含了文化一次,这里的文化其含义是: 以下不属于《现代汉语词典》对“文化”一词的解释有: 有个游牧民族的孩子问妈妈:“为什么我们总是走?不能停在一个地方不走么”?妈妈回答说:“不能,我们停在一个地方不走,这块土地会疼的。”由此可见,游牧民族对待土地的态度是: 了解文化的方法,是要:停下来,深入实际,认真调查研究。不但要下马观花,还要观叶、观茎、观根,还要看看土壤、气候、环境、动物、人群。有一句成语表示是: 瑞典人说,“太有钱就是不道德”,这是他们对财富的标准。因为太有钱了,就意味着: 汉族是由华夏民族为核心发展而来,华夏的夏指的是: “一个民族失去自己的文化,就等于失去了一切,失去了一切就等于面临消亡。”这是谁说的? 鄂伦春人的生活方式是: 韩国和加纳在20世纪60年代的经济基本相同。但现在韩国依靠文化产业,成为世界第大文化产业大国。 以下对文化功能的表述,不正确的有: 可在网址妙状元.com获取完整答案 可在网址妙状元.com获取完整答案 可在网址妙状元.com获取完整答案 西方“文化”概念,源出于拉丁文culture,其含义有: 文化就是我们在言谈、举止中表现出来的待人接物的原则。待人接物包含以下哪些方面: 中华民族历史上的大融合时期包含以下几个阶段: 尊重文化,是对待他者文化的最高原则。以下哪几个不符合这一原则: 优于别人,并不高贵,真正的高贵,是优于过去的自己。这句话是谁说的? 盘古神话比盘瓠神话: 盘瓠神话源于: 盘古神话属于 盘古神话的最大困惑是: 盘瓠神话反映了南方民族的: 《回回原来》讲述的是回族: 回族的祖国是: 陈克礼的身份是: 回族的宗教信仰是: 伊斯兰教传入中国的大致时间是: 中国神话中的创世神有: 盘瓠的神性主要有: 回族的主要族源有: 回族主要分布在: 蒙古族常见男名“帖木儿”的意思是 下列蒙古族男名中有“幸福”含义的一个是 “格日乐”蒙古族女名中的常用词,意思是: 乌云其木格、格日勒巴图、巴图斯琴、斯琴格日乐这一组兄妹连名体现的规则是 “罗布桑”是蒙古族人名中一个常见的藏语词,含义是 我国土族最大的聚居区在 可在网址妙状元.com获取完整答案 土族头饰土族语叫 土族头饰中体积最大的一种是 不属于民和三川那顿节的主要内容是 那顿节期间巡游各村的“神”是 土族自称 属于纳顿节面具舞必演的节目是: 蒙古族的三大不朽史学名著是 作为蒙古族传统游牧文化的代表性符号有:

中国传统服饰文化

论中国传统服饰文化 服饰是人类生活的要素,又是人类文明的一个标志,它除了满足人们物质生活的需要外,还代表着一定时期的文化。服装的款式与演变,服装面料的选用与搭配,服装颜色的选择与组合,特定场合着装的选筛与习惯,均记录着特定时期的生产力状况和科技水平,反映着人们的思想文化、宗教信仰、审美观念和生活情趣,也烙有特定时代的印痕。服饰是一种文化现象。 中国传统服饰文化是中国各族人民经过上下五千年共同创造的优秀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乃至人类社会创造的宝贵财富,在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今天,传承其优良传统,对于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质量尤为重要。数千年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历经了以原始社会为基础的“自然形态”时期、以阶级社会为基础的“制度形态”时期和以有阶级存在社会为基础的“自由形态”时期三个发展阶段;呈现出了“和谐统一性文化”、“标示突出性文化”和“种类多样性文化”三大内涵特征。 服饰是构成一个民族的外部特征,故而不同民族的服饰所反映的文化特征也各有差异。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历经数千年的光辉发展历程,其内涵是极其丰富多彩的。但从宏观上而言,最有代表性的是其所呈现出的“和谐统一性”文化、“标示突出性”文化和“种类多样性”文化三大内涵。 和谐统一文化是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精髓。纵观中国几千年的服饰发展史,和谐协调与规矩统一是其文化的真谛。自中国服饰诞生以来,一直在遵循着物理取暖与审美表现、标识显示与象征表达、个性突出与喜庆吉祥的统一,最大限度地达到服饰与自然、服饰与社会、服饰与人的和谐、协调。情景交融、意象统一的美是中国传统服饰文化最珍贵的品质。 标示突出文化是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最基本的元素。这一元素主要表现在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中所产生对服饰意念表达中的等级尊卑标示、行业职业标示、行为道德标示以及年龄结构性别的标示上。从原始部落头领与狩猎功臣服饰的标示到封建帝王的官服表示,从文官武官的标示到现代军装、职业装的标示,从官府制度中常服的礼制到今天的便服,晚礼服等,都彰显了其标示突出的文化内涵。标识显示不单单是一种“制度”(法制)的要求,更将其作为一种社会道德的规范。这种将服饰标识功能的意念推到了一种登峰造极地步的文化,也大大推进了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发展。可以断言,如果没有数千年阶级社会冠服制度的保障,“衣冠王国”的殊荣是不可能获得的。 种类多样性文化是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又一特征。从纵向上看,中国历代服饰文化均有较大的差异。就以中国近三千年以阶级社会为形态的服饰“制度形态”演变的轨迹而言,周礼和汉服不同;唐制与清制差别也大,基本上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的服饰制度,都有其特定的礼仪要求。从横向上看,由于中国地大域广,民族众多,其对服饰款式的追求上、对服饰色彩的忌讳上、对服饰材料应用的技术水平上,以及对服饰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和不同场所的意象表达上,都有很大的差异,有时还反映出极大的对立。这种多样性既反映了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丰富多彩,又反映了与其他国家的不同特征。 中国传统服饰文化是中国各族人民经过上下五千年共同创造的优秀文化,也是人类社会共同创造的宝贵财富,在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今天,传承其优良传统,对于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质量尤为重要。 扬长避短,突出和谐协调是传承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关键。中国的传统服饰文化受数千年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儒教“中庸道德”观的桎梏,政治因素影响极大,直到上世纪中期绿色覆盖全国,专衣“军干装”以及激情成“灰”等现象,使服饰呈现简单划一的窘境。这些不利于服

浅谈巍山彝族女性服饰的文化内涵

浅谈巍山彝族女性服饰的文化内涵 巍山县牛街乡牛街小学卜瑜仙 考号:292706100004 指导教师:余玫 论文定稿时间:

浅谈巍山彝族女性服饰的文化内涵 巍山县卜瑜仙 [摘要]漫步在南诏发祥地巍山,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身着彝族服装的妇女穿梭与牛仔、西装人流的动人画面。那服饰式样的繁多,色彩的绚丽,让人联想起道道多姿的晚霞。原来,视野开阔的彝族女人,一直用心编织着生活,把对生活的热爱,一览无余地诠释在服饰文化中。她们在吸纳其他民族衣装风格的同时,巧妙的将气候美丽的巍山本土文化设计在服饰中。刺绣图案一类反映花鸟植被等自然资源,另一类图案:太阳、月亮、蜘蛛、火焰等图案则体现先民崇拜、感恩心志等丰富的文化内涵。整套服饰表现了巍山彝族女性对所居环境(高山、盆坝、河谷)多元地理气候相适应的特色设计。无论是那一身身倾向与华丽风格、绿色诗意的东山女性服饰,还是那倾向于简朴审美主义设计的智慧类型、黑白相衬的西山女性服饰,都向人们表达着彝族女子对生活的热爱,以及独特的美学怪、观念。 关键词女性服饰;种类;内涵。 巍山位于云南省西部,地处哀牢山和无量山的北端,北部以漾濞江西洱河为界与大理苍山相望,东部为红河流域的上游,西部属澜沧江流域,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独特。气候温暖,冬无严寒,夏无酷暑。这美丽的红河源孕育了一个独

特的彝族文化。 巍山彝族,是一个从历史深处走来的崇善龙虎的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古老民族。西汉时称为“昆明”(1)唐代称为“乌蛮”,元、明、清时称“罗罗”、(2)“密撒”等,自称“腊罗把”,汉意为“崇尚龙虎的人。”,新中国成立后,正式定名为“彝族”。彝族人民聪慧、勤劳、勇敢、善良、包容、上进,在悠悠历史长河中,开疆辟土,团结其他民族,为祖国西南边陲的稳定和发展作出过重大贡献,同时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彝族有许多历史文化遗产、民俗文化现象,如彝族打歌、毕摩经、十月太阳历、洞经、及独特的土主文化与服饰文化等,都向世人展示了一个古老民族深厚的文化内涵,呈上了一份多彩的文化特餐。其中,服饰是人类历史文明进程中的产物,是民族文化中最为外在、直观和最具美学特点的重要组成部分。巍山彝族女性服饰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种类众多、类型复杂的特点,在云南彝族服饰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作为一个彝族后代的我,在这里,主要想从巍山彝族女性服饰入手,力图揭示其丰富的文化内涵。 一、巍山彝族女性服饰的种类 彝族是巍山最古老的土著民族,主要分布在巍山盆坝的四周和河谷、高山地区。聪慧的女性为适应所居环境的地理气候,经历史沉淀,设计了混合南北民族衣装风格的特色服

《椰子妹--黎族服饰椰壳娃娃》教学设计说课稿

《椰子妹--黎族服饰椰壳娃娃》教学设计说 课稿 教研活动:海南省施琼英中学美术课题工作室沙龙活动教研主题:乡土文化主题《椰子》研究课说课 教研时间:20XX年11月22日 说课地点:海南省海口市第十中学 说课人:张喆海南陵水思源实验初级中学 评委:周晓阳:海南省教育培训院美术教研员 尹文涛:海南省海口市华侨中学 刘惠玲:海南省海口实验中学 黄琼:海南省海口一中 黄林:海南省 主持人:施琼英:海南省海口市第十中学 基本信息 课题 初中美术教案七年级:时间:20XX年11月22日 乡土教材课程开发──《椰子妹—黎族服装椰壳娃娃》教学设计 作者及工作单位 张喆海南陵水思源实验初级中学 教材分析

《椰子妹—黎族服装椰壳娃娃》是海南省的黎族服饰文化是黎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以海南黎族的语言区域分也哈、杞、润、赛、美孚五种主要的语言,每种语言都有其独特的服饰。其中在每种语言中也有小的服饰上的区别。准确认识不同语言的服装对于学生们认识海南黎族历史有重要意义。由于黎族不断汉化,黎锦都在面临着失传的威胁。破译它才能更好的传承它! 在本节课中用椰壳与黎族服装有机的结合,也是在海南省椰壳产品开发的又一个可创新的项目。对于旅游岛的资源开发做出自己的贡献。借助半成品和装饰材料的恰当结合,可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可以尝试在材料上的不同效果。 学情分析 学生也对黎族服装都有一些认识,但对于不同的语言区域的服装进行过资料的精查找。进一步定位每种语言的具体服饰特点是我们本节课的重点。我们学生对黎族服装充满了兴趣和好奇心,进一步的点播黎族服装很有必要。 学生的眼界和思路也在不断的提升,采用不同的材料也可以产生很大的变化,形成不同的娃娃效果。拓展学生的实际能力,发挥潜能。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椰子的特点和作用让学生对椰子产生强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