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玉涛谈儿童膳食营养

崔玉涛谈儿童膳食营养
崔玉涛谈儿童膳食营养

儿童膳食营养科普指南

此文是针对中华医学会音像出版社出版的由本人主讲的《辅助食品添加对婴幼儿全方位影响》电子出版物的文字指导。

前言

儿童是人的一生中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也是需要营养最旺盛的时刻。同时,孩子又面临学习的压力,因此更需要有强健的体魄来应对。所以家长们应抓紧这个年龄段,为孩子提供更充足、均衡的营养,从饮食调理到日常作息,都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打下扎实的基础。

第一部分:平衡饮食,选则适当食物

均衡的营养包括哪些?

1. 谷物类。谷物能为孩子提供充足的热能,是食物金字塔的基础。有的孩子整天零食不离口,导致三餐没胃口。或者有的家长认为孩子不吃饭没关系,只要多吃菜保证营养就够了,这些观点都是错误的。

2. 食物种类多样化,菜谱常换常新。奶制品、肉、蛋、鱼和粮食、蔬菜、水果全面均衡,既保证了营养素的全面,也避免了孩子对单一食物的鈥溒澓投悦咳绽淄澄锏拟溠峋敫锈潯

3. 奶制品。中国儿童缺钙率占相当大的比例,其中2~18岁儿童和青少年的膳食钙摄人量仅达到适宜摄入量的35.1%。儿童缺钙率与年龄的关系表现为儿童年龄越大,缺钙的比例越大。而牛奶是食物中钙的最好来源之一,因此要确保孩子每天至少饮用500ml的牛奶。

4. 补充多种维生素。维生素对儿童生长发育、免疫系统和大脑神经细胞传递都至关重要。大部分维生素不能由人体合成,必须从每日的膳食中摄取。如果因烹调不当或和儿童挑食、偏食等现象,非常容易造成儿童体内缺乏充足种类和数量得维生素。采用补充多种维生素制剂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但是更应强调的是鼓励儿童从多种食物,特别是蔬菜、水果、奶制品中获得生长发育所需的维生素。

具体说来,一名7岁儿童每天需要500ml牛奶,一个鸡蛋,100g禽肉、瘦肉或鱼肉,25~50g 豆制品,150g蔬菜和适量水果,每天需要150~200主食。建议一周吃一次含铁丰富的食物如猪肝或猪血,每周吃一次富含碘、锌的海产品。

牛奶是钙最好的来源之一。

牛奶里不仅含有大量优质蛋白质,还是儿童最好的钙的来源,1ml牛奶里即含有1.2mg的钙,能为生长发育提供强大助力。如果孩子能保证每天早晚各一杯牛奶,即鈮500ml,就完全能满足生长所需,不用额外再补充钙质。

家长给孩子选择牛奶时,应尽量选择低温杀菌的巴氏鲜牛奶,即我们常见到的瓶装牛奶和屋顶纸盒牛奶。超市里很多利乐砖、利乐枕包装的常温奶,虽保质时间较长,但因为经过超高温消毒,营养成分的含量会有所损失。

同时、提醒家长们,每天只需保证500ml鲜奶就足够了,不需要额外再补充钙制剂。因为大量钙的摄入会影响铁和维生素的吸收,还可能导致肠胃道紊乱(便秘)。除了考虑钙的摄取,更应更重视钙的吸收。

正确补钙、重在吸收

钙的吸收有赖于维生素D的帮助,如果人体缺乏维生素D,钙的吸收只有10%,而在补充维生素D的同时,钙的吸收率会增加到60%-75%。普通鲜牛奶中维生素D的含量不足,家长应该给儿童选择强化维生素D的鲜牛乳或者给孩子补充维生素D制剂。所以,想要孩子更好地吸收牛奶中的钙,就一定不要忽略维生素D。

因此正确饮食摄取钙,无需额外补充钙制剂,只要在喝牛奶的同时,选择维生素D的牛乳就足够了。

儿童的成长,还需要各种维生素

维生素不仅在人体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是儿童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营养素,一般通过均衡的膳食来获得。

各种维生素的作用与来源

维生素名称作用摄入不足造成的后果主要食物来源

维生素A 能促进生长发育,保护上皮组

织结构完整

发生夜盲症、干眼病、发育迟

缓、免疫功能较差、易患感冒

等呼吸道疾病

肝、肾、鱼肝油、蛋黄、绿叶

菜和深黄色水果

维生素B1 能帮助碳水化合物转化成大

脑发育所需的能量,促进神经

信息传导

影响胃口、脑细胞的正常功能,

特别是神经组织

米糠、全麦、燕麦、花生、猪

肉、西红柿、茄子、小白菜、

牛奶等

维生素B2 被称为是鈥湷沙さ奈剽潱⑽

稚窬托脑嗷疃

如果供给不足,可发生口角炎

米糠、麦、蔬菜(蔬菜食品)、

酵母等

维生素B3(烟酰胺) 能有效促进新陈代谢,帮助婴

幼儿长得又高又大

会引发头痛、呕吐、腹泻和皮

炎,严重时甚至可以导致痴呆

米糠、麦、蔬菜(蔬菜食品)、

酵母等

维生素B6 是氨基酸和脂肪代谢所必不

可少的元素

导致体重不足、生长发育迟缓、

智力低下等

米糠、麦、蔬菜(蔬菜食品)、

酵母等

维生素B12 促进红细胞成熟引起贫血肝、肉、蛋、乳、酵母等

维生素C 增强身体抵抗力,促进生长和

解毒

抵抗力下降,易感冒生病各种蔬菜、水果、红枣

维生素D 帮助钙吸收,促进骨骼、牙齿

生长发育

走路容易跌倒,个子长不高肝、蛋黄、鱼肝油(油食品)

维生素E 免疫力的强化剂,帮助免疫系

统更好发育

可影响儿童免疫力,降低抗病

能力

花生、芝麻、蛋黄、牛乳、麦

芽、菠菜、酵母、大豆、玉米

如果孩子经常挑食、偏食;加之因有些传统的烹调方式不当很容易流失营养,为了让生长发育旺盛的孩子获得均衡的营养,有时可以考虑额外补充多种维生素。

营养学专家建议:

?通过摄食多种食物,获得均衡营养

?尽量避免偏食和调食

?注意烹调过程中保护更多营养素,特别是维生素

?尽可能选用奶制品保证儿童钙的需求,还要注意尽可能选用强化维生素D的奶牛乳

如果确实不能保证食源性维生素或一些其它营养素的充足摄入,可考虑适当补充多种维生素添加制剂

崔玉涛谈发烧护理

崔玉涛:卫生部医疗项目专家,首都医科大学医学硕士,儿科高级医生,在新生儿监护领域被公认为资深专家。北京和睦家医院(美资)儿科主任。 以下有2个网址可以看看: https://www.360docs.net/doc/4e11475789.html,/user/showuser.php?uid=u5002497883&tab=journal &view=single&journalid=2941014 https://www.360docs.net/doc/4e11475789.html,/doc_2560.aspx 发烧的特殊情况:幼儿急疹 @崔玉涛:很多朋友都知道“幼儿急诊”是高热后出疹子的一种常见病,此病不留后遗症,属于非常常见的常见病之一。但是,孩子高热时,家长还是非常担心。在此,还是建议诸位朋友,若孩子仅是高热,没有明显的咳嗽、腹泻等症状,还是应在家观察,保持体温低于38.5度、多饮水、保证大小便正常。#崔玉涛谈常见病# //@崔玉涛:幼儿急疹属于典型的病毒感染,整个病程3-5天发热期+3天皮疹期。此间,除了保证体温不高于38.5度,保证排尿排便正常,多饮水,尽可能多进食以外,没有其它有效治疗方法。特别不应使用抗生素!!!确实,幼儿急疹往往是婴幼儿第一次发烧,家长着急,也只有等待!#崔玉涛谈常见病# 崔玉涛:很多父母寻求是否可预防幼儿急疹发生。1、幼儿急疹属上呼吸道感染,以高热起步,3天后退热时,出皮疹,漫步全身,再持续3天消退。2、很难预防其发生。3、整个过程不会给孩子造成严重损伤,也不遗留后遗问题。4、此病不属于传染病,无交叉感染。5、病毒是感染原因,不须使用抗生素。#崔玉涛谈常见病# 由于幼儿急疹的确诊都是马后炮,所以家长在发热早期一定要“沉着”。对高热婴儿,若不伴有明显咳嗽、腹泻等症状,同时发热24小时后,末梢血白细胞和C反应蛋白不高,千万别着急使用抗生素。只要将体温能够控制在38.5度以下,多喝水,保证正常排尿和便,高热三天热退后就会出疹。#崔玉涛谈常见病# 以下是发烧的护理。 //@崔玉涛:高热时尽可能鼓励孩子多喝水,多排尿。千万不要给孩子捂汗。捂汗过程初期造成体内散热减少,体内温度更高,容易诱发婴幼儿发生高热惊厥;捂汗过程后期,因快速大量出汗,导致体内水分快速丢失,虽然体温降至正常,却可引起脱水,造成体内重要器官功能受损,也可出现惊厥。#崔玉涛谈常见病# 孩子高热时服用退烧药之所以效果不好,就是因为孩子体内水分不足,没有足够的水分经皮肤散热,导致体温下降。如果给高热的孩子捂汗,就会强迫体内水分经皮肤丢失,导致重要脏器缺水,可能出现“脱水”现象,有可能影响重要脏器功能。“捂汗”是非常不良的退热方式。#崔玉涛谈常见病# @崔玉涛:物理降温对退烧是否有效?当然有效!但必须正确理解。人体散热主要通过皮肤显性/不显性发汗、排尿、排便、呼吸等生理过程完成。其中皮肤是主要散热途径。皮肤血管扩张时,容易散热;收缩时,减少散热。使用冰袋或冰贴,确实可带走皮肤部分热量,但致局部皮肤血管收缩,降温效果有限。#崔玉涛谈护理# 给孩子进行物理降温可通过多喝水、洗/泡热水澡、热湿敷等方式,同时建议适当提高环境温度。环境温度适当提高不可能超过体温;温度提高前提下,可适当减少穿着的衣服;环境

饮食营养搭配

饮食营养搭配 在现代生活中,人们的饮食观念要随着饮食科学的发展不断更新,在追求食物美味的同时,更要注重食物的合理选择,达到营养、卫生的要求。 人体对营养素的需求是多方面的,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无机盐类、维生素等。各种营养素之间既相互影响又相互补充。为了满足人体营养多方面的需求,必须尽量做到食物的合理搭配。 在主食上,要做到粗细粮混合,干稀搭配。这样可以从不同的食品中得到各种营养素。不仅主食要多样化,副食也同样要多样化。提倡广泛摄入各种营养: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每天吃奶类、豆类或其制品;经常吃鱼、禽、蛋、瘦肉等等。 只有在食物搭配上达到合理、平衡的膳食结构,才能满足人体的正常需要,才能有利于人体的健康。 构建合理的饮食结构 饮食结构是饮食科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营养平衡的物质基础。没有科学合理的饮食结构,就不能达到营养平衡。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讲,营养平衡也就是饮食平衡,营养平衡是建立在饮食平衡的基础之上的,合理的饮食结构首先是以营养平衡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科学合理的意识结构,就是要在符合人体健康的前提下,把各类食品合理搭配,满足人的生育、生长、发育和生活劳动的需要。 一、我国传统饮食结构的利弊 我国传统的饮食结构以粮食为主,蔬菜类丰富,肉类较少,食品多不做精细加工,糖的食用量较少,茶为大众的饮料,烹调油中荤油占有一定比例。 1、传统饮食结构的特点 (1)以谷类为主的饮食结构正是目前西方一直推崇的饮食结构。由于谷类食品中碳水化合物含量高,而碳水化合物产生的热能占总热能的60%以上,故谷类是 热能最经济、最主要的来源。 (2)由于蔬菜品种丰富,食物不做精细加工等,使我们摄入了大量的膳食纤维,因此,消化系统疾病及肠癌的发病率极低。 (3)豆腐、豆制品、腐乳、豆浆、豆汁的摄入,补充了一部分优质蛋白和钙。 (4)饮茶、吃水果和甜食烧,减少了糖的过多摄入。 (5)丰富的调料,如葱、姜、蒜、辣椒等,起到杀菌、降脂、增加食欲、助消化等诸多功能。 2、传统饮食结构的不足 (1)牛奶及奶制品摄入不足。饮食调查表明,全国范围内钙的摄入粮只达到每日推荐量的一半略多。牛奶的营养价值很高,又是钙的最好来源,因此应提倡多喝牛奶,每日不少于250毫升。 (2)缺乏瘦牛肉、瘦羊肉、鱼类动物性食品,导致优质蛋白质摄入不足。 (3)食盐摄入过高。我国居民每人每天食盐摄入量平均13.5克,这与世界卫生组织关于防止高血压、冠心病的建议中提出的每人每天食盐摄入量在6克以下的标准相差太远。 (4)白酒的消耗量过多。 二、国外饮食结构的特点 国外的饮食结构主要分为三大类:以美国及欧洲发达国家为代表的“三高”型饮食结

【杏仁医生精选】马丁医生:家长必读!崔玉涛谈从疱疹性咽颊炎谈小儿病毒感染、发烧的处理

【杏仁医生精选】马丁医生:家长必读!崔玉涛谈从疱疹性咽颊炎谈小儿病毒感染、发烧的处理 马丁医生评:这是我看过的最清晰最全面的一篇关于小儿疱疹性咽颊炎(涉及到手足口、病毒感染、小孩发烧的处理等)家长必读的文章,解释了很多家长对小孩生病的认知误区,强烈推荐! 崔玉涛,北京和睦家医院儿科主任,中国著名的儿科专家,现任北京和睦家医院儿科主任,天津和睦家医院首席儿科医生。先后工作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急救中心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和中美合资北京和睦家医院儿科,主要从事新生儿急救、婴儿生长发育监测、早期婴儿问题的干预和疾病的治疗等工作。 网易亲子:疱疹性咽颊炎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崔玉涛:疱疹性咽颊炎是一种肠道病毒引起的,肠道病毒分很多种,什么埃柯病毒、柯萨奇病毒等等。大家都知道手足口病,其实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颊炎是一类病毒造成的,绝对不是一种,是一类病毒。 网易亲子:严重了就是手足口病吗? 崔玉涛:对,手足口,手脚也有疱了,光嗓子就是疱疹性咽颊炎,他们是一类病毒造成的。 为什么会突然发高烧? 病毒来得快,反应强烈 网易亲子:为什么会一下子就发高烧?

崔玉涛:因为这种病毒来得快,反应强烈,一定时间后会自然消失,所以我们管这种病叫自愈性疾病,一来就会高烧,39、40度,恨不得上午还好着呢,下午孩子就开始蔫,蹭就发高烧了。 病程是如何发展的? 从病毒增生到自然消退 崔玉涛:整个的病程就是病毒复制期,病毒复制期一般3—5天。什么叫3—5天复制期,就是它在增生增生。 但是后期就不再增生,不再增生之后停滞,到最后自然在体内衰败,好了。所以我们说病毒感染没有什么药可用,你不可能快速的杀死他。 有人说我用了药病几天就好了,其实不用药,那么多天,也该好了,所以我们一直说,疱疹性咽颊炎或者手足口病,主要不是杀病毒,而是在病毒感染时期控制体温,包括局部的症状。比如嗓子刚开始是水疱,是水疱的时候还不觉得疼,所以高烧的时候,孩子可能不觉得特别疼,一退烧了还能吃点喝点。但是等到所谓的不烧了,孩子反而不吃不喝了,有的还流着口水,哭哭咧咧的,为什么?疱破了,破了之后就是溃疡期了。 我们一看,溃疡期了,学得快好了。说快好的那几天,实际对孩子来说是最难受的几天,因为他不能吃不能喝了,所以是这么一个过程。 由开始的疱疹,就是水疱期,高烧阶段,到后来的水疱破了,溃疡期,一般体温是低烧或者退了,到最后完全好。 所以这样一来病的恢复时间就要两周。3—5天复制期,到溃疡,逐渐再好,到痊愈基本上是两周的时间。所以整个的病程是两周。 在两周中有人说,为了好得快一些,是不是可以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先说病毒本身不是抗生素能够杀掉的,而且现在也没有发现什么特别的药物真能杀死病毒,包括病毒唑和一些抗病毒药物其实真的不能杀,不好意思,真的不能杀。这样一来我们就需要很好的保护孩子。 抗生素能预防感染? 一点儿道理都没有 崔玉涛:抗生素预防感染是一点道理都没有的,因为抗生素没有预防感染的作用,只有杀菌的作用。我们体内有没有细菌?我们体内到处都有细菌,口腔内、耳朵里、鼻子里、肠道里头都是细菌,但是这些细菌我们叫正常细菌,我们和细菌是共存的,并不是说细菌一进来就是敌人,就是坏蛋,我们就要把它赶走。这时候你要是给孩子用抗生素,就会导致整个菌群紊乱,菌群紊乱以后,一是可能导致抗生素相关的腹泻,拉肚子,再就是可能会导致霉菌的感染。有时候看到的溃疡,就是所谓的小儿鹅口疮,就是因为抗生素把细菌压得太厉害了,没有有益菌钳制霉菌,使霉菌得以滋生,无形中用了抗生素延长了病程,加重了病情。 用抗生素会好得更快? 正确的护理更有效果 崔玉涛:病程延长不是说病毒感染加重了,是又一层的损伤开始了。 所以这时候应该怎么样预防感染?这时候口腔里有创面,孩子又不吃不喝,这时候肯定有细菌,细菌停留在这里就可能会繁殖,因为黏膜一破,无形中渗出来一些东西,这些东西对细菌来说也是营养,所以这时候一定要鼓励孩子多喝凉水?哪怕忍着喝两、三口水,一会儿喝一点,一会儿喝点,凉的,凉点不是好咽吗?而且本身凉水还有点镇痛的作用,所以鼓励喝点凉水,逐渐的,把创面冲刷干净,不感染了,好的会更快。

婴幼儿辅食添加原则

婴幼儿辅食添加原则 因不同发育阶段的宝宝对添加辅食的适应能力也不同,所以许多宝妈都知道婴幼儿辅食要循序渐进地添加。不过,婴幼儿辅食从开始到结束应该如何循序渐进地添加呢?在这方面,许多新手宝妈都不太明白。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了解婴幼儿辅食添加原则。 1、食材由单一到多种 宝宝的消化吸收能力随着宝宝的成长发育而不断完善,对于辅食食材的接受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婴幼儿辅食添加顺序之一,就是要将辅食食材从单一向多种循序渐进地添加。一般而言,宝宝的第一口辅食是米粉,宝宝从生理上完全适应了后,再添加蔬菜泥、肉泥、辅食面条等另一种新辅食,慢慢由一种过渡到多种。在增加新辅食的过程中,宝妈要观察宝宝的反应。如果没有出现呕吐、腹泻、皮疹之类不良反应,则代表宝宝对新辅食适应得较好,可以考虑逐渐向其他新辅食食材过渡。如果宝宝对新辅食有不适应的情况,要及时作出调整,必要时需就医问询宝宝是否对该品类食物过敏。 2、质地从粗到细 宝宝的咀嚼能力随着宝宝从长出门牙到牙齿全部长出而不断提升,对于辅食质地的接受范围也在不断改变。婴幼儿辅食添加关键之一,就是要将辅食质地从细腻的糊状,向相对粗糙的小颗粒、粗颗粒、小软块的半固体食物过渡。一般而言,宝宝在6个月左右能坐了即可添加辅食,因为此时宝宝的牙齿还没有长出,要给宝宝吃细腻好吞咽、好吸收的辅食米粉。 3、数量由少到多 宝宝逐渐长大,食量也在逐渐增加,因此婴幼儿辅食添加顺序之三,就是要将辅食食量从少向多添加。在添加辅食时,宝妈们可先从每天1次开始,之后逐渐增加到每天2~3次。每餐食物的数量也由少到多逐步增加,比如刚开始每餐添加1/2勺米粉和菜泥,渐渐增加到每餐2~3勺。具体食量因人而异,宝妈们要根据宝宝的食量酌情增减。

崔玉涛谈幼儿急疹

崔玉涛谈幼儿急疹 昨日,关于在孩子打针效果及注意事项的专题上(点击查阅?【崔玉涛谈常见病】孩子肌肉薄,扎针要慎重,效果也需酌情考虑!),宝爸妈集体回忆自家熊孩子第一次打针的趣事后,紧接着,就把关于幼儿急疹和退热药、输液的区别使用,刷上了留言榜首。的确,打针孩子痛苦,对宝爸妈来说其实也是一份煎熬,可看着孩子高烧不退,那简直就是在考研家长的最后一层心理底线,所以,今天我们来说说孩子高热的护理。我真的要奔溃了,宝贝已经无故发烧三天三夜了,一直高烧不退,毫无症状,精神状态也不错,但是体温一直在38度以上甚至近40,时刻不停擦身体,还吃了好几次退烧药,可就是退不了高烧,验血也没有白细胞,不知道咋回事,睡眠也无法熟睡,一碰就醒来大哭,该怎么办?拜托了!无明显原因出现高热,持续3天,高热后出皮疹,是典型的幼儿急疹—病毒感染,多是孩子有生第一次发热,会导致家长到达接近崩溃的边缘。由于幼儿急疹属马后炮诊断,只要孩子发热期间无其它症状,家长只有“忍着”=等待+等待。孩子出现发热时伴随着皮疹、腹泻、剧烈咳嗽,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就诊。高热服用退热药后体温退降的不满意,可能与以下几方面有关: 1.退热药剂量不足; 2.体内水分不足,即入量不足; 3.孩子对此种退热剂不敏感; 4.未达到家长的希望值。退热药只能暂时退热,不能遏制发热。病毒感染,比如幼儿急疹,高热一般维持于三天。服用退热药几小时后体温还会升高。今日,我们翻阅《崔玉涛图解家庭育儿1:直面小儿

发热》书籍后就婴幼儿在什么情况下需要输液,以及退热药的使用方法,进行了补充回答。什么时候考虑静脉补液崔玉涛图解家庭育儿1:直面小儿发热服用退热药后几小时内体温下降,说明孩子对退热药是敏感的。几小时后,体温再度上升是发热的基本过程。如果体温越烧越高,说明体内水分不足,限制了退热。鼓励孩子少量多次喝水。只有进水困难时,才考虑静脉补液,但不是输抗生素。没有研究证实注射退热药物的效果优于口服退热药。体温超过38.5就要用退热药崔玉涛图解家庭育儿1:直面小儿发热因为体温达到38.5℃时并不意味着是最高温度,很多时候体温还会继续上升。因药物吸收需要一定时间,而这段时间内体温还可能继续上升。当体温达到38.5℃时服用退热药后至少需数分钟或更长时间才会起效。退热药物起效时正好温度是39℃左右。否则,过高温度有可能导致高热惊厥。服用退热药后,体温降至38℃以下即可,因为低热可以刺激免疫系统成熟。常用退热药服用适宜剂量是很安全的。服用退热药的三种途径崔玉涛图解家庭育儿1:直面小儿发热 1. 传统的口服途径,是经常推荐的途径; 2. 经肛门直肠使用栓剂。对于呕吐或对口服药物极力拒抗的婴幼儿可以使用; 3. 肌肉或静脉注射,是目前不推荐的途径。不论是口服还是直肠肛门用药,都会通过胃肠黏膜吸收入血起作用,它们对肝肾的负担一样。选退热药,成分不同,用量也不同崔玉涛图解家庭育儿1:直面小儿发热在给孩子使用退热药之前,要先看清楚退热剂的成分。通常儿科医生推荐的婴幼儿退热剂主要有两种成分:对乙酰氨基酚和布

崔玉涛图解家庭育儿之三 直面小儿肠道健康 读书笔记

3.直面小儿肠道健康 一、腹泻 1.细菌、病毒等感染性因素引起的腹泻,往往发热在先,且先期多有呕吐表现。细菌感染导致的腹泻,大便中可见粘液、脓血,每次排便量不多。病毒性往往为稀水样、量多,易出现脱水。 2.非感染性因素引起的腹泻,往往是食源性因素。消化不良,大便中有原始食物颗粒,偶有呕吐。过敏性腹泻,在进食数小时至1-2天内出现,与进食明显相关。 3.病毒性腹泻治疗原则:口服补液盐预防和治疗脱水;母乳喂养添加乳糖酶,配方奶喂养换成无乳糖配方;益生菌辅助;有发热症状时用退热等方法对症治疗;避免使用抗生素。 4.只有大便化验确定细菌感染性腹泻,才考虑使用抗生素。开始使用,就应连续使用至少5-7天,再次化验正常方可停药,不能盲目停药。配合使用益生菌制剂,服用时间间隔2小时。不可使用止泻药。 5.腹泻后有2种情况必须看医生。一是高热、精神状况非常差、呕吐严重等;二是脱水严重,连续4小时没有排尿,口腔黏膜干燥,哭时没有眼泪等。 6.腹泻时,建议给宝宝喝:苹果汁、米汤(水开后,下入大米,煮10分钟关火,取米汤)、放掉气的可乐(3岁以上儿童)。 二、轮状病毒 1.症状:秋末冬初高发,发热、呕吐在先,紧接着腹泻,以水样便为主。

2.轮状病毒性肠胃炎病程5-7天,预防和治疗脱水为主,服用米汤、苹果汁或者口服补液盐。以益生菌辅助,母乳+乳糖酶或不含乳糖的配方奶支持。 3.没必要使用抗生素。 4.预防:口服轮状病毒疫苗;大人接触小孩前要洗手,避免亲吻小孩,保持适当的呼吸道隔离。 三、小儿便秘 1.便秘不是以排便间隔为标准,而是以大便干结、排便费劲为依据。 2.便秘原因:少见原因是肠道发育问题;常见原因是食物中的纤维素不够。 3.母乳喂养发生便秘机会低,配方粉喂养容易出现便秘。 与以下情况有关 ①奶粉兑水过稠; ②配方粉中含有微量元素和维生素D,再额外补充导致的便秘; ③牛奶蛋白不耐受。 纠正: ①先添加水,后添加分,粉和水的比例严格按照奶罐说明; ②添加活性益生菌,比如鼠李糖乳酸杆菌LGG和乳双歧杆菌BB12等; ③多吃含纤维素多的食物或服用乳果糖口服液、小麦纤维素制剂等; ④更换其他配方粉。 4.解决便秘:使用开塞露+益生菌、益生元。益生菌+益生元使用时间至少两周,然后逐渐延长使用的间隔时间,同

崔玉涛谈育儿常见问题

平卧、俯卧或侧卧都不会影响孩子的发育。可能压迫心脏等说法没有科学依据。因心脏位于胸廓中间,不会因姿势而导致受压。大多数人之所以适应于平卧与平时习惯有关。对于以平卧为休息姿势的人来说,俯卧或侧卧出现呼吸、心率增快是因为肌肉不适应,相对负荷增加所致。 仅夜间咳嗽,说明问题不是出自气管、支气管和肺部,应是鼻咽部。气管、支气管和肺部出现炎症,咳嗽应该24小时都可出现,而且白天相对重些。仅夜间,特别是后半夜咳嗽应是鼻咽分泌物在平躺时倒流,刺激咽喉而引发咳嗽。应看耳鼻喉科,确定原因,采取对应治疗。仅服止咳药肯定不会见效 耳朵里有响声,不伴疼痛,很可能是耳石所致。若是耳石,可先滴软化耳石的滴耳液3-5天,然后到医院取出已软化耳石。否则取耳石过程会非常疼痛。耳石的形成,与耳道正常分泌物有关,也与曾经的耳部感染有关。经常取出的耳石为深褐色,是脓血性分泌物的干痂,说明孩子曾经患过中耳炎。 婴儿满脸的粟粒状皮疹应是热疹。虽说脸部的热疹多与环境温度较高、穿盖过多有关,实际上小婴儿面部热疹多与母乳喂养有关。母乳喂养期间婴儿面部与妈妈乳房接触过程中妈妈的汗渍会落于婴儿脸部。若每次喂养后妈妈能用柔软的干布轻蘸婴儿脸部,去除留下的汗渍,可减少脸部出现热疹的机会。 孩子体重长得是否偏慢不是与其他孩子比较,也不是用某一次测定值与正常值比较,而应观察从出生开始,多次体重测量值在生长曲线中形成的轨迹。对6个月婴儿应考虑添加辅食,不是添加了配方粉就能解决生长缓慢的问题。添加配方粉出现过敏,应换为深度水解配方,不是不同品牌间的尝试。 大人不要刻意扶着孩子走路。孩子的走路过程应该是从坐着到扶着站,再到扶着走,最后就会自己行走。特别是孩子不能全脚掌着地时,更不能扶着走,否则对双足、双腿发育不利。家长不要过于着急去干预孩子的大运动发育。孩子的大运动发育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很多婴儿的腿纹不对称,其中仅极少数有髋关节发育异常。生后检查双腿是否等长,只是极为粗略的检查。应进行双髋关节的活动检查。存在髋关节问题时,滑动髋关节可听到“卡啦”的声音。当然早期B超检查,较为准确。孩子大些时,可进行X光检查。怀疑有问题,应该请教小儿骨科医生。 孩子出牙有着自身的规律,牙齿生长的速度也是因人而异。家长不要以固定模式衡量自己孩子的生长发育过程,更不要因此就与“缺”什么元素挂钩。保证均衡营养——母乳喂养/配方粉喂养,适宜辅食添加,就可以保证婴幼儿的健康生长。对于1岁的婴儿,我建议3-4次奶喂养+2次辅食。 只要会叫“爸爸”就说明孩子会说话,当然也可间接说明孩子听力没有问题,或者没有大问题。之所以,孩子说话字数少,多是因为照顾过于周到,过于准确地理解孩子的行为语言,及时满足,致使孩子对于说话的重要性没有重视。适当削弱对行为语言的理解,可促进孩子多说话。

宝宝发烧攻略

宝宝发烧全攻略(图) 新浪育儿我有话说(104人参与) 宝宝生病爸爸妈妈着急,而发烧又是一种常见的病症,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宝宝发烧的全攻略: 一、怎样判断宝宝发烧了? 孩子的体温易于波动。小儿哭闹、吃奶、运动后等正常生理活动后,体温也会升高。但一般不会升得太高,多为37.5℃~38.0℃之间。这些原因导致的体温升高,在运动结束后会很快回复到正常水平。也就是说,不能只根据体温作为确定异常的指标。 如果孩子出现怕冷,皮肤潮红、灼热,呼吸浅而快,头痛、头晕,食欲不振且体温超过37.5℃定为发热,俗称发烧。 进一步划分为: 37.3℃~38℃为低度发热 38.1℃~39℃为中度发热 39.1℃~41℃为高热 超过41℃为超高热。 二、如何正确测量温度 平时提及的体温,指的是体表温度。为能较准确反映体内温度,通常测量体表温度可通过外耳道测温;或通过腋窝测温。当体温>38.5℃,就要给孩子降温。 而口腔内、肛门内温度更接近体内温度。体内温度稍高于体表温度,所以口温或肛温超过39℃就要给孩子降温。 孩子发烧时,家长不要太纠结哪种体温计更加准确。实际上,测量方式决定体温计的准确程度。若测定腋温,腋窝必须形成封闭小空间,将体温表置于小空间内可获得准确体温。若使用耳温计,探头必须将外耳道完全封闭,才能获得准确耳温。肛温测定较准确是因为密闭性好,但不方便常规家中使用。 根据婴幼儿的特点,兼顾快速、准确、安全等因素,在家庭中最为简易的方式还是建议使用耳温枪式温度计。测量前,家长轻轻向外拉直耳廓,将体温枪全部阻塞外耳道,再开启测量。如果测量温度超过38.5℃,就要给孩子降温。 三、如何帮助孩子有效降温 1、退热原则:

6岁儿童膳食营养

3-6岁儿童膳食营养 营养素缺乏症状及饮食补充 钙:食欲不好,夜睡不安、枕秃、骨骼变形、关节肿大、鸡胸、罗圈腿。 饮食:多喝牛奶,多吃豆制品等含钙丰富的食物 铁:烦躁、不爱活动、精神不好、食欲不好、脸色苍白、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较慢,记忆力减退,容易腹泻,严重的表现出“异食癖” 饮食:多吃富含铁的食物,如动物肝脏、瘦肉、鸡蛋、豆制品、富含VC的新鲜蔬菜和水果,如西红柿、黄瓜、柿子椒、橙子、柑橘、柠檬、草莓等。 锌:舌味觉功能减退,容易患呼吸道感染、口腔溃疡等多种疾病,并且不容易愈合。严重缺锌的宝宝,还可出现“异食癖”。 饮食:多补充富含锌的食物如牡蛎、瘦肉、猪肝、鱼类、鸡蛋黄豆、玉米、小米、扁豆、土豆、南瓜、白菜、萝卜、蘑菇、茄子、核桃、松子、橙子、柠檬等食物。 碘:学习能力差,肥胖,记忆力差。 饮食:多补充富含碘的食物如海带、紫菜、鲜带鱼、蚶干、贝、淡菜、海参、海蜇、海产鱼虾等。 镁:肌肉抽搐,出现定向障碍。 饮食:多补充富含镁的食物,如紫菜、小米、玉米、荞麦面、高粱面、黄豆、黑豆、蚕豆、豌豆、豇豆、豆腐、冬菜、苋菜、辣椒、蘑菇;水果如杨桃、桂圆、核桃仁、虾米、花生、芝麻等。 磷:发育慢,牙齿不健康。 饮食:多补充富含磷的食物如鱼、虾、蛋、瘦肉、内脏、豆类、杏仁、核桃、南瓜子。 维生素A:夜晚视力减弱,易肠道感染,皮肤干燥粗糙,出现多种皮肤色斑。 饮食:多补充富含VA的食物如动物肝、蛋类、乳类、绿色蔬菜、胡萝卜、西红柿、红心白薯、玉米和桔子等。 维生素B1:缺乏食欲,记忆力减退,易怒,易疲乏,心智灵敏度减退,严重的还会呕吐、腹泻、生长速度慢、消瘦或体重下降、声音嘶哑。

每天的膳食营养怎么搭配

每天的膳食营养怎么搭配 人们现在都是比较快节奏的生活方式的,也是由于这个环境才会导致人们根本没有空闲的时间来好好的去调理自己的身体的,自然是在每天的饮食方面来达到补充身体营养物质的作用,可是有些人们的营养膳食却不是那么合理的,对于搭配营养膳食方面根本就是不太了解的,不知道自己到底应该要吃什么样的食物才能够达到很好的效果的。 1.每人每天一瓶奶 研究发现,现在都市人最容易缺失的就是钙,而缺少钙的最终后果就是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结肠癌、老年痴呆症等病症的发生。而在牛奶中却含有大量丰富的钙,因此每天养成喝牛奶的习惯可有效防治钙的流失。每天早餐后或者临睡前1小时补充一瓶牛奶,至于乳糖酶缺乏不能喝牛奶的人,可改喝酸奶。 2、每人每天一只蛋 鸡蛋中所含有的营养物质是一个人一天生理所需要的,因此你可以想象鸡蛋对我们的重要性。一个约1两重的鸡蛋,蛋黄中所含胆固醇约280毫克,而其中的卵磷脂能降低血液黏稠度,避免胆固醇沉着。蛋类提供的必需氨基酸,其构成比例非常适合人体需要。 3、天天吃豆与豆制品 豆制品的营养主要体现在其丰富蛋白质含量上,里面含有人

体必需氨基酸与动物蛋白相似。豆类和豆制品既能有助于解决营养不良,补充人体所需蛋白质,又可以预防营养过剩,不像吃肉那样会增加胆固醇。其中,大豆是现有农作物中蛋白质含量最高、质量最好的作物。豆制品虽然营养丰富,色香味俱佳,但也并非人人皆宜,患有糖尿病肾病者都应忌食或者少吃。 4、创造条件吃海鱼 海鱼鱼油中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有降血脂作用,其中多烯脂酸与血液中胆固醇结合后,能降低血小板聚集,降低血黏度,有效地消除血管内脂肪沉积,是血管“清道夫”。 5、多吃禽肉,少吃猪肉 猪肉一直都是家庭餐桌上肉类的首要选择,猪肉虽然味美,但在猪肉中却含有大量的饱和脂肪酸。而在畜肉、禽肉中的蛋白质是动物蛋白,为人体必需营养物质并且只含有极其少量的饱和脂肪酸。所以,营养学家赞成多吃点鸡肉、鸭肉,并不是猪肉不可以吃,只是少吃一点猪肉,有益健康。 那么就一定要记住自己每天早上的时候必须要喝一杯奶的,只有喝一杯奶才会让我们的身体当中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的,而且每天的牛奶当中还会还有更加丰富的营养物质,这些营养物质都是我们每日都需要的,如果自己不喜欢喝牛奶的话就可以换成酸牛奶的,会变得更加有食欲。

崔玉涛医生真的很厉害

崔玉涛医生真的很厉害,不像别的很多医生,孩子一有什么问题就吃药补钙打针,他总是从本质上,系统分析孩子的各种状况。免疫力其实和肠道相关,而枕秃却和缺钙无关,以下是催医生对宝宝饮食、营养方面的总结,你都知道吗?来学习吧 *妈咪爱和培菲康里都含有奶的成分,而很多婴儿对牛奶过敏,不耐受,所以这两种药并不适合长期服用。 *带籽的南方水果(比如猕猴桃、火龙果、草莓……),都有致敏的可能,1周岁以下孩子最好不要接触。 *2岁以前的孩子,都应以奶为主食,其他食物为辅食。2岁以后,才以奶为辅,以饭为主。现在好多婴儿,在10-11个月就开始以饭为主了,这是不对的。对婴儿来说,吃辅食能吃饱的量,不能满足他们营养的需要量,如果能满足他们营养需要的辅食量,却是他们无法吃到那么多的。 *2岁以下婴儿的奶量:0-6个月孩子能吃多少就吃多少,吃饱为准。6-12个月每天保证800ML奶量12-18个月每天保证700ML奶量18-24个月每天保证600ML奶量。 *菜水、果汁都是辅食,4-6个月之内,都不要添加。 *不要让孩子长得过快,如果一个6个月的孩子看上去像9个月,家长就要小心了,过快的发育会导致日后肥胖几率增大很多。而且婴儿生长过快也为成年后的心血管疾病埋下隐患。 *辅食的喂养启动不应早于17周(4个月),也不能晚于26周(6个月)。如果婴儿长得很好,6个月添加辅食就可以。但6-7个月以前,一定要开始添加辅食。如果到10个月还没有开始添加辅食,可能会增加今后的喂养困难。 *一定要在母乳喂养期间增加辅食。也就是和母乳喂养的同时,进行辅食的喂养启动,不要断了母乳后再增加辅食。这样做是为了宝宝肠胃的适应性。

婴儿辅食添加—崔玉涛

发信人: happyjack (happy), 信区: Children 标题: 转个小崔大夫的讲座:辅食添加。很有道理 一、辅食添加的作用 辅食添加具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添加的营养素弥补单纯奶制品的不足,促进孩子健康生长;二是训练孩子胃肠道功能、咀嚼等生理功能。其中第一条非常重要。所以,最早添加的辅食应该与孩子生长到4-6个月营养素需求有关。比如:应添加富含铁的辅食。 所以,满4个月后应给孩子添加富含铁的米粉及蔬菜泥等。这些食物不仅容易消化,还具有比较好的味道和形状。米粉只是基础,其中可以添加菜泥、肉泥、肉汤等,但是注意不要添加过多的调味品。 至于锻炼孩子的咀嚼能力,那一定等到孩子的磨牙长出后。否则,咀嚼很难完成。 二、辅食添加的时间 辅食开始添加时间应为满4-6月间,应该最早从满4个月(也就是第5个月)开始。即使母乳非常充足,满6个月也要开始添加辅食。辅食添加过早容易造成过敏、排便异常等问题。希望家长相信自己母乳的营养足够孩子享用至少4-6个月。 注意:4-6个月为辅食添加适应阶段。言外之意,不要过于强求孩子必须进食量。鼓励孩子对饮食产生兴趣,千万不要强迫孩子,以免造成孩子的心理负担。 三、辅食添加的顺序 添加辅食的原则应该是循序渐进。辅食添加量要循序渐进地增多。增加的指标是孩子的接受情况,而不是家长的主观意图。 1、满4个月后,最好的起始辅食应该是婴儿营养米粉(言外之意就是纯米粉)。婴儿营养米粉是最佳的第一辅食,其中已强化了钙、铁、锌等多种营养素,其它辅食所含营养成分都不全面。这样孩子就可获得比较均衡的营养素,而且胃肠负担也不会过重。建议:选用雀巢、嘉宝、亨氏的婴儿营养米粉。 米粉最好白天喂奶前添加,上下午各一次,每次两勺干粉(奶粉罐内的小勺),用温水和成糊状,喂奶前用小勺喂给婴儿。每次米粉喂完后,立即用母乳喂养或配方奶奶瓶喂饱孩子。家长必须记住,每次进食都要让孩子吃饱,使孩子的进食规律不会形成少量多餐的习惯。在孩子吃辅食后,再给孩子提供奶,直到孩子不喝为止。当然如果孩子吃辅食后,不再喝奶,就说明孩子已经吃饱。孩子耐受这个量后,可逐渐增加米粉。 2、孩子6个月后,米粉内可加入一些蔬菜泥。(大约孩子能够耐受米粉2-3周后,可以加上少许菜泥。) 3、7-8个月后可开始加蛋黄、肉泥。鱼汤应该再晚些,以防过敏。 4、大约孩子10个月时可以进行两顿完全辅食喂养。 四、蔬菜的简单制作 蔬菜的简单做法:洗净的蔬菜放入滚开水约1-2分钟后取出,然后剁成菜泥,加入米粉中,混合后一同喂给孩子。最好选择绿色菜的菜叶。另外,也可将土豆、南瓜等蒸成泥,混在米粉中喂给孩子。

婴儿过敏的各种情况和应对方法

我整理了崔玉涛医生写关于婴儿过敏的各种情况介绍的总结帖(多图) 1、人体纠正致敏,一定比纠正过敏要容易。(所以啊,新妈妈们,孩子不要过早辅食,或急于添加易过敏的食物) 2、人体内过敏状况会随时间,要么越来越重;要么越来越轻。暂停进食过敏原,就是诱导越来越轻的过程。(一旦过敏了,查找过敏源,并尽量与过敏源隔离) 3、过敏孩子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选择合适自己的食物种类?从过敏角度上讲,应该 选择不会引起过敏的食物;从营养角度上讲,应该选择营养均衡的食物。两者必须兼顾,才可能在保证孩子营养的同时,有效躲避过敏原,再加上适当治疗,坚持6个月,就很有可能摆脱过敏的困扰。 4、过敏分两个阶段,初期是致敏。若未进食过鸡蛋,直接接种麻风二联疫苗,不可 能出现明显过敏反应。比如已经对鸡蛋过敏,再接种麻风二联疫苗,就有可能出现急性全身过敏反应。(所以啊,不要急于添加那些易过敏的食物,自找麻烦,一旦过敏过了,下次遇到就有可能出现急性反应)当孩子出现过敏表现,回避一种食物或避开一种环境条件后,过敏好转即为“回避”阳性。当再次食入这种食物或接触这种环境,过敏再度出现,就是“激发”阳性。如果回避时间较长,超过3-6个月,婴幼儿体内对于过敏的“记忆”很可能减退,再次食入或接触,有可能不再过敏,这是“耐受”。 5、过敏属环境介导性疾病,不是先天性遗传性疾病。现在大环境、小环境越来越趋 于无菌状况,致人体内正常菌群失调,造成体内过敏状况。现环境污染严重,并不是细菌泛滥,不应用消毒剂抵御环境污染。消毒剂滥用本身可加重环境污染。 6、没有研究表明羊奶粉比牛奶粉具有低敏性。在预防过敏方面,推荐纯母乳喂养或 部分水解配方;在治疗牛奶蛋白方面,必须使用深度水解蛋白或氨基酸配方粉。活益生菌可利于预防和治疗过敏。纯母乳直接喂养是活益生菌提供的最佳方式,母乳喂养过程是有菌喂养过程。 7、湿疹是一种皮肤变化,对婴幼儿来说常为过敏所致。反复出现湿疹,更应考虑与 过敏有关。如果过敏原没有解除,就会反复刺激人体出现过敏现象,当然就会反复出现湿疹。“湿、热”会使湿疹加重,但湿热不是引起湿疹的原因。对婴幼儿来说引起湿疹的原因主要与食物不耐受有关。较轻湿疹,正常状况下与皮肤颜色相同,只表面粗糙,此时皮肤已变薄。遇到湿热时,湿疹部位显现发红。洗澡才真实地了解湿疹的范围。湿热不是湿疹的原因。

幼儿营养膳食与烹饪(精)

幼儿营养膳食与烹饪 幼儿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营养状况如何将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成长。世界卫生组织妇女保健专家委员会在第600号报告中提出,幼儿的合理营养将关系到他们一生健康和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幼儿饮食应最大限度地讲究营养平衡。广义的营养平衡是指食物量的平衡和营养物质平衡两个方面。食物量平衡及每天要按不同比重安排好八大类食物;营养平衡即每天的膳食中六种营养素的含量比例搭配要恰当,才能满足幼儿生长发育的需要。要满足幼儿食物与营养的健康合理搭配。幼儿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营养状况如何将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成长。幼儿饮食应最大限度地讲究营养平衡。广义的营养平衡是指食物量的平衡和营养物质平衡两个方面。食物量平衡及每天要按不同比重安排好八大类食物;营养平衡即每天的膳食中六种营养素的含量比例搭配要恰当,才能满足幼儿生长发育的需要。 要满足幼儿食物数量和营养质数量的平衡,应该着重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1.要制定营养平衡的食谱。根据3-6岁幼儿每日各种营养素的需要量,进行食前的营养预算和食后的营养核算,在结合季节特点,选择八大类食物,安排好由于幼儿的偏食习惯容易导致缺乏的四种营养素(维生素A、胡萝卜素、钙和核黄素)供应;干稀、荤素、粗细、甜咸搭配要合理,少吃甜食和油炸食品;以谷类为主,动物性食品为辅;粗粮细粮要合理搭配,这样不仅可以营养互补,而且粗粮所含纤维素较粗糙,能刺激肠胃蠕动,减少慢性便秘,促进幼儿的成长和发育。2.科学烹调保持营养。科学烹调是保证膳食质量和

保存食物营养成分的重要环节,通过科学的烹调方法做成的饭菜,既色、香、味、形兼备,又合乎营养卫生的要求。首先,要科学地清洗蔬菜,注意先洗后切,不要切后再洗,以减少水溶性营养素的流失。某些蔬菜最好在水中浸泡一段时间,以有效祛除寄生在蔬菜表皮的虫卵和残留农药。减少蔬菜营养素流失的烹调原则是旺火急炒。据一些试验报告显示,旺火急炒,叶菜类的维生素C平均保存率为60~70%,而胡萝卜素的保存度则可达76~96%。烹调时应注意加盐不宜过早,过早会使水溶性营养素流失。可见,营养素的保存与烹调过程及技巧有关。不科学的烹调会使营养流失或破坏。3.要味美更要营养。既饱口福讲味美,又讲究营养,这对处于生长发育旺盛的儿童更为重要。有家长认为凡营养丰富的食物给孩子吃下去就好,不注意进食蔬菜类食物和营养平衡。事实上,蔬菜被人们称为维生素的宝库,100克蔬菜中维生素A的有效单位达2600个,胡萝卜素高达4100个单位,含维生素C100毫克、维生素B含量也非常丰富,这些维生素都有辅助谷氨酸和泛酸的作用,是改善大脑机能不可缺少的物质。在平时的膳食中可适当增加蔬菜和红萝卜的使用量,当不受孩子的欢迎时,可把蔬菜掺到包子、饺子里,让孩子不知不觉把蔬菜吃进去;也可把红萝卜粒和火腿肉粒、黄瓜、鸡蛋做成炒饭,同样可受到幼儿的欢迎。又如粗细粮搭配,每周安排一至二次玉米脊骨汤,午点可吃玉米,孩子们也吃得津津有味。 制作幼儿膳食。安排幼儿膳食时要注意:幼儿膳食中,必须有足够的热量和各种营养素,每日需要的总热量为1100-1200(男)

营养膳食指导

营养膳食指导 一、患者临床营养膳食指导 (一)普通型或康复期患者的营养膳食。 1.能量要充足,每天摄入谷薯类食物250-400克,包括大米、面粉、杂粮等;保证充足蛋白质,主要摄入优质蛋白质类食物(每天150-200克),如瘦肉、鱼、虾、蛋、大豆等,尽量保证每天一个鸡蛋,300克的奶及奶制品(酸奶能提供肠道益生菌,可多选);通过多种烹调植物油增加必需脂肪酸的摄入,特别是单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总脂肪供能比达到膳食总能量的25-30%。 2.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蔬菜每天500克以上,水果每天200-350克,多选深色蔬果。 3.保证充足饮水量。每天1500-2000毫升,多次少量,主要饮白开水或淡茶水。饭前饭后菜汤、鱼汤、鸡汤等也是不错选择。 4.坚决杜绝食用野生动物,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5.食欲较差进食不足者、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可以通过营养强化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或营养素补充剂,适量补充蛋白质以及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D等微量营养素。 6.保证充足的睡眠和适量身体活动,身体活动时间不少于30分钟。适当增加日照时间。

(二)重症型患者的营养治疗。 重症型患者常伴有食欲下降,进食不足,使原本较弱的抵抗力更加“雪上加霜”,要重视危重症患者的营养治疗,为此提出序贯营养支持治疗原则: 1.少量多餐,每日6-7次利于吞咽和消化的流质食物,以蛋、大豆及其制品、奶及其制品、果汁、蔬菜汁、米粉等食材为主,注意补充足量优质蛋白质。病情逐渐缓解的过程中,可摄入半流质状态、易于咀嚼和消化的食物,随病情好转逐步向普通膳食过渡。 2.如食物未能达到营养需求,可在医生或者临床营养师指导下,正确使用肠内营养制剂(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对于危重症型患者无法正常经口进食,可放置鼻胃管或鼻空肠管,应用重力滴注或肠内营养输注泵泵入营养液。 3.在食物和肠内营养不足或者不能的情况下,对于严重胃肠道功能障碍的患者,需采用肠外营养以保持基本营养需求。在早期阶段可以达到营养摄入量的60%-80%,病情减轻后再逐步补充能量及营养素达到全量。 4. 患者营养方案应该根据机体总体情况、出入量、肝肾功能以及糖脂代谢情况而制定。 二、一线工作者营养膳食指导 根据平衡膳食原则,一线工作者的营养膳食要做到。 (一)保证每天足够的能量摄入。建议男性能量摄入

崔玉涛谈孩子发烧

几乎所有的家长都会很担心孩子发热(即发烧),所以,退热剂自然成为家中的常备药。感觉孩子有点发热就立即用退热剂,恨不得一下子使孩子的体温降下来,这是不少家长对付孩子发热的办法。小明的妈妈就是其中的一位。 小明是个3岁的小男孩,这天妈妈带着他来看病。小明妈妈告诉我,孩子已咳嗽将近一周,而且偶尔会咳出痰来,希望我在为孩子做完检查后,确定孩子的病情是不是严重,是不是患有肺炎。经过仔细检查,除孩子的嗓子有些红肿外,肺部及心脏等并没有发现什么异常。 小明妈妈问:为什么病情不重,咳嗽却持续了一周? 为了解释她的问题,我从头仔细了解了孩子得病的过程。原来,上周日全家到郊区游玩时,突然下起了雨,小明可能有些着凉。当天晚上就出现了低热,体温为37.7℃。根据以往的经验,妈妈给小明服用了退热药物。先后服用两次,小明体温恢复正常。发热的第三天,小明出现轻声咳嗽。小明妈妈觉得轻微咳嗽无关紧要,所以就没有带孩子看医生,也没有给孩子服药。现因咳嗽已近一周,虽无明显加重,但小明妈妈认为咳嗽时间确实不短了,应带孩子来看看医生,所以今天前来就诊。 经过这一番病史的询问和检查,我确定小明患的只是一般的上呼吸道感染。咳嗽是由于上感所致,是上感的后期表现,服用少许药物即可痊愈。 在解释病情的同时,我告诉小明妈妈,过早或不适当地使用退热剂,有可能遏制了发热对人体的保护作用,从而延长了疾病的过程。要知道,发热对人体也是有一定益处的。 小明妈妈疑惑不解:发热并不全坏? 通常把体温异常升高称为发热。发热是人体常见的病理现象,人体患很多疾病时都会伴有发热,特别是小孩更容易出现。 那么,发热对人体利弊到底是哪些呢? 发热:保护人体健康的卫士 目前医学研究证实,发热是许多疾病初期的一种防御反应,可增强机体的抗感染能力。从而抵抗一些致病微生物对人体的侵袭,促进人体恢复健康。 ●产生对抗细菌的抗体; ●增强人体白细胞内消除毒素的酶活力; ●增强肝脏对毒素的解毒作用。 发热:毁坏人体健康的蛀虫 发热当然也会损害人体健康,特别是高热持续过久,会造成人体内各器官、组织的调节功能失常。 ●高热会使大脑皮层处于过度兴奋或高度抑制状态。婴幼儿表现更为突出。 大脑皮层过度兴奋:烦躁不安、头痛甚至惊厥; 大脑皮层高度抑制:谵语、昏睡、昏迷等。 ●影响人体消化功能。 胃肠道运动缓慢:食欲不振、腹胀、便秘;

小儿发烧的辨证与护理

小儿发烧的辨证与护理 小儿发烧后需要辩证处理,不能针对温度想办法降温。发烧的外因有因食、因寒、因热,除了外因,也有纯粹内因的发烧,即生理性发烧。经验来说,因伤食(积食)引起的发烧,和因受寒引起的发烧居多。小儿发烧只要对症处理,两三天内都应能看到好转,如果没好转而且小孩状况不好,应及时就医。 积食发烧 积食发烧初期一般肚子烫、手心烫,肚子与后背、手心比手背温差比较大,发烧前有肠胃症状如口臭、大便不通或臭或拉肚子,或见舌苔黄腻,详情见小儿积食辨证与处理。确诊积食发烧后建议的中成药是四磨汤口服液,并且推拿帮助排便: 用点力顺时针揉腹10分钟。下七节骨10分钟。揉腹一天可以很多次。 推下七节骨,就是用拇指面或食中二指面自上向下推命门(肚脐正对面)至尾骨端(长强)成连成的一直线。 位置不需要太准确,关键是用力往下推 积食发烧一般是持续低烧,或反复发烧,多早上降温、下午或晚上开始持续升温。发烧温度高、耳朵两旁很烫的,可能烧3天后出疹。 消食导滞的药不是退烧药,是帮助排积食的,积食排了才会退烧,没排完就会反复烧,所以可推拿帮助排便。经常有妈妈以为中途退烧是好了,就恢复饮食又吃肉或水果,然后就会烧的更厉害了,所以饮食一定要注意,详见下文。 述:我用了一些推拿发汗还是不出汗 评:积食发烧不能发汗,发汗也没用,可能暂时温度降低,但发汗是不对的 受寒发烧 一般来说小儿排除积食发烧就是受寒发烧。积食发烧一般没有伴随感冒症状,但也不绝对。受寒发烧一般伴随感冒症状,即鼻涕鼻塞咳嗽,受寒比较严重的,小孩会有怕冷的表现,比如后背发凉、要多盖或多穿,大点的小孩会自己说冷。如果小孩发烧怕冷,那一般就是受寒发烧,如果不怕冷反而怕热,就是睡觉不喜欢盖,那可能是积食发烧或温病发烧。如果一会儿怕冷一会儿怕热,这种情况可用小柴胡颗粒。 受寒发烧容易高烧。如果确认受寒发烧,则 所有帮助祛寒和出汗的事情都可以做,但是不帮助退烧。 如果手脚不凉,晚上时睡觉基本比较安稳,白天时精神比较好,就不用处理。

营养膳食指导宣传资料

居民合理膳食营养指南 合理饮食是健康的基础,不仅可以满足我们每天生理需要的营养素,而且有利于自我健康管理和慢性病的预防。在社会发展进步和生活条件大为改善的今天,“吃好”还关系到儿童的良好生长发育、成年人的健康、老年人的长寿等。如何“吃好”,不但是自我健康管理的核心内容,更是促进全民健康的基础。所以我们建议采取以下措施合理膳食: 一、食物多样,谷类为主 (一)食物可分为5大类,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类、畜禽鱼蛋奶类、大豆坚果类和油脂类,营养膳食指南建议我们应做到食物多样,平均每天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25种以上食物。平衡膳食模式能最大程度的满足人体正常生长发育及各种生理活动的需要,并且可降低包括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多种疾病的发病风险。 (二)谷类为主是指谷薯类食 物所提供的能量占膳食总能 量的一半以上,也是中国人平 衡膳食模式的重要特征。近 30年来,我国居民膳食模式

正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居民的谷类消费量逐年下降,动物性食物和油脂摄入量逐年增多,导致能量摄入过剩;同时谷类过度精加工导致B 族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丢失而引起摄入量不足,这些因素都可能增加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风险。因此坚持谷类为主,特别是增加全谷物摄入,有利于降低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结直肠癌等与膳食相关的慢性病的发病风险,以及减少体重增加的风险。 【建议】 1.每天的膳食应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类、畜禽鱼蛋奶类、大豆坚果类等食物。 2.平均每天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25种以上。 3.每天摄入谷薯类食物250~400g,其中全谷物和杂豆类50~150g,薯类50~100g。 4.食物多样、谷类为主是平衡膳食模式的重要特征。 二、吃动平衡,健康体重 (一)食物摄入量和身体活动量是保持能量平衡、维持健康体重的两个主要因素。如果吃的过多或活动不足,多余的能量就会在体内以脂肪的形式积存下来,体重增加,造成超重或肥胖;相反,若吃得过少或活动过多,可由于能量摄入不足或能量消耗或多引起体重过低或消瘦。成人健康的体质指数(BMI=体重/(身高)2)应在18.5~23.9 之间。 (二)目前,我国大多数居民 身体活动不足或缺乏运动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