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林整地技术方法综述

造林整地技术方法综述
造林整地技术方法综述

造林整地技术方法综述

【关键词】造林地;人工播种;造林方法;综述

造林地的整理是在造林前发送环境条件的主要工作。现根据实际工作经验,提出实际工作中常用的一些整地,造林的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1.造林地清理与整地

为了方便翻垦土壤,应在工序进行前进行一次全面的造林地清理工作。主要是将造林地上的烂枝丫,伐根,杂草,灌木等影响翻垦土壤障碍物清理出去。清理方法分为化学药剂清理,火烧清理和割除清理。化学药剂主要清除绿色杂草或灌木,应用范围广,作用效果快,是常用的清理方法,但应选用一些低毒低残留的化学药剂,以防大面积施用对周围环境造成民污染,影响生态平衡。整地方式分为全面整地和局部整地,全面整地是翻垦造林地全部土壤,主要用于平坦地区,局部整地是翻垦造林地部分土壤的整地方式,包括带状整地和块状整地,在山地带状整地方法有水平带状,水平阶,水平沟,反坡梯田,撩壕等,山地应用的块状整地方法有穴块,块状,鱼鳞状,平原应用的方法,有坑状,块状,高台等。

2.营林中的人工播种方法

(1)撒播。撒播是均匀地撒播种子到造林地的方法,一般不整地播种后不覆土,使种子在裸露条件下发芽,该方法工效高,成本低,但作业粗放,种子易被植物截留,风吹或水流冲走,鸟兽吃掉,发芽的幼苗根系很难穿透地被层,透用于劳力缺乏,交通不便的地

碳汇造林技术规定(试行)

附件1 碳汇造林技术规定(试行) 1 范围 本规定对碳汇造林地点选择、调查和作业设计、树种选择、造林方式、整地栽植、未成林抚育、检查验收、档案管理等提出了技术要求。 本规定适用于中国境内的碳汇造林。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定的引用而成为本规定的条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后所有的修改单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定,然而鼓励根据本规定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定。 GB/T15 776-2006造林技术规程 LY/T1 607-2 003造林作业设计规程 GB/T1 8337.3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规程 GB6000-1 999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GB7908林木种子质量分级 LY/T1000容器育苗技术 3 术语和定义

3.1 基线 能合理地代表在没有开展项目活动时的碳吸收或碳排放状况。本规定的基线是指没有开展碳汇造林活动时地表植被、土地利用、人为活动、碳库的状况。指在碳循环过程中,地球系统中碳储存的形式和场所。其中森林生态系统碳库包括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枯落物生物量、枯死木生物量和土壤有机质。 3.3 碳汇 指从大气中清除CO2的过程、活动或机制。森林碳汇是指森林生态系统吸收大气中CO2的过程、活动或机制。 3.4 碳汇造林 碳汇造林是指在确定了基线的土地上,以增加碳汇为主要目的,并对造林及其林分(木)生长过程实施碳汇计量和监测而开展的有特殊要求的营造林活动。 3.5 计入期 又称管理运行期,指对项目进行管理并可进行碳汇计量和监测以及发证的时间周期。 3.6 碳泄漏 由项目活动引起的、发生在项目边界外的、可测量的温室气体排放的增加量。本规定的碳泄漏主要指造林、抚育、护林过程中使用运输工具燃烧化石燃料、施用化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引起的二氧化碳排放。

整地方式与造林方法

整地方式与造林方法 文章摘要:造林地的整理是在造林前改善环境条件的一道主要工序。通过整地可以改善造林的立地条件、清除灌木、杂草和采伐剩余物。在造林前后的一段时间里,增加直接投射到地面的透光度;还可以改变小地形,使透光度增加或减少。整地清除了地表植被,增加透光度,因而在白天地表层的温度要比有植被覆盖时上升得快,整地后改变了土壤物理性,使土壤温度状况发生变化。整地还能调节土壤水分状况,只要整地方法得当,整地季节适宜,通过整地可以使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地墒情改善,使有多余水分的低湿地水分排除。因为整地改变了土壤水分、温度和通气状况,有利于土壤微生物活动,加速营养物质的分解,促进…… 造林地的整理是在造林前改善环境条件的一道主要工序。通过整地可以改善造林的立地条件、清除灌木、杂草和采伐剩余物。在造林前后的一段时间里,增加直接投射到地面的透光度;还可以改变小地形,使透光度增加或减少。整地清除了地表植被,增加透光度,因而在白天地表层的温度要比有植被覆盖时上升得快,整地后改变了土壤物理性,使土壤温度状况发生变化。整地还能调节土壤水分状况,只要整地方法得当,整地季节适宜,通过整地可以使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地墒情改善,使有多余水分的低湿地水分排除。因为整地改变了土壤水分、温度和通气状况,有利于土壤微生物活动,加速营养物质的分解,促进可溶性盐类的释放和各种营养元素有效化。整地还可以使腐殖质及生物残体分解加快,增加土壤养分的转化和积蓄。因而,能提高造林成活率及使幼林的生长情况显著改善。整地还能保持水土、减免土壤侵蚀,同时也有利于造林施工,提高造林质量。 一、造林地的清理 造林地的清理,是造林整地翻垦土壤前的一道工序,把造林地上的灌木、杂草、竹类以及采伐迹地上的枝丫、梢头、站秆、倒木、伐根等清除掉。分为全面清理、带状清理和块状清理3种方式。 清理的方法可分为割除清理、火烧清理和用化学药剂清理。割除清理可以是人工,也可以用机具,如推土机、割灌机、切碎机等机具。清理后归堆和平铺,并用火烧方法清除。也可以采用喷洒化学除草剂,杀死灌木和草类植物。 二、整地方式和方法 整地方式分为全面整地和局部整地。局部整地又分为带状整地和块状整地。 全面整地是翻垦造林地全部土壤,主要用于平坦地区。 局部整地是翻垦造林地部分土壤的整地方式。包括带状整地和块状整地。 带状整地是呈长条状翻垦造林地的土壤。在山地带状整地方法有:水平带状、水平阶、水平沟、反坡梯田、撩壕等;平坦地的整地方法有:犁沟、带状、高垄等。 块状整地是呈块状的翻垦造林地的整地方法。山地应用的块状整地方法有:穴状、块状、鱼鳞坑;平原应用的方法有:坑状、块状、高台等。 三、造林方法

有关植树造林几种方法的分析

摘要:森林资源是决定林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加入WTO后冲击的重点虽然是林产工业,但竞争的焦点却在于林业产品,而林产品的关键原料在于森林资源。 关键词:整地造林方法 0 引言 我国森林资源总的变化趋势是:森林面积逐年增加,每年以200万hm2速度递增,林木生长量开始大于消耗量,森林资源的发展在数量上开始走出“低谷”,扭转了长期以来森林资源下降的局面,实现了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的“双增长”。森林资源是决定林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加入WTO后冲击的重点虽然是林产工业,但竞争的焦点却在于林业产品,而林产品的关键原料在于森林资源。 1 造林方法 1.1 播种造林法:又称直播造林,是将林木种子直接播种在造林地进行造林的方法。这种方法省去了育苗工序,而且.施工容易,便于在大面积造林地上进行造林。但是这种方法造林对造林立地条件要求较严格,造林后的幼林抚育管理措施要求也较高。播种造林的适用条件:适合于种粒大、发芽容易、种源充足的树种,如橡栎类、核桃、油茶、油桐和山杏等大粒种子。其要求造林地土壤水分充足,各种灾害性因素较轻,对于边远且人烟稀少地区的造林更为适宜。

播种造林的方法有:块状播种、穴播、条播和撒播等。播种前的种子处理包括消毒、浸种和催芽等措施,对保证春播,早出芽,增强幼苗抗旱能力,减少鸟兽等危害极为重要。 1.2 植苗造林法:又称栽植造林、植树造林,是用根系完整的苗木作为造林材料进行造林的方法。其特点是对不良环境条件的抵抗力较强,生长稳定,因此,对造林地立地条件的要求相对地说不那么严格。但是,在造林时苗木根系有可能受损伤或挤压变形和失水,栽植技术 要求高,必须先育苗,却也节省种子。总之,植苗造林法受树种和造林地立地条件的限制较少,是应用最广泛的造林方法。 植苗造林应用的苗木,主要是播种苗(又称原生苗)、营养繁殖苗和移植苗。有时在采伐迹地上进行人工更新时,可以利用野生苗。近年来,有些地区发展营养器苗造林,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植苗造林后,苗木能否成活,关键是苗木本身能否维持水分平衡,所以在造林过程中,从苗圃起苗、选苗、分级、包装到运输、假植、造林前修剪,直至定植全过程都要保护苗木不致失水过多。最好是随起苗随栽植,尽量缩短时间,各环节要保持苗根湿润。 1.3 分殖造林法:是利用树木的营养器官(干、枝、根等)及地下茎作为造林材料直接进行造林的方法。其特点是能够节省育苗时间和费用,造林技术简单,操作容易,成活率较高,幼树初期生长较快,而且在遗传性能上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但要求有立地条件较高的造林地,同时分殖造林材料来源,受母树的数量与分布状况的限制,这种方法 主要用于适用营养繁殖的树种,如松树、杨树、柳树、泡桐和竹类等。

荒山植苗造林主要技术措施分析培训资料

荒山植苗造林主要技术措施分析

荒山植苗造林主要技术措施分析 摘要: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的重视,各级地方政府都逐渐种植荒山造林绿化工程,制定多项政策推进荒山造林绿化工程,我国荒山造林工程取得了重大的进步。植苗造林作为荒山绿化工程的主要内容,做好植苗造林工作对荒山造林绿化工程的意义重大。 关键词:荒山;植苗造林;植苗技术 中图分类号:S725 文献标识码:A DOI: 10.11974/nyyjs.20150501097 植苗造林是指使用苗木作为材料进行造林的方法,植苗造林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我国《王祯农书》、《三农纪》、《便民图纂》等古农书都有记载植苗造林[1]。植苗造林具有幼林郁闭快、树苗种子用量少的特点,是我国提高荒山林木覆盖率中应用最为广泛的造林方法。要提高造林的成活率,荒山植苗造林对植苗造林技术提出了许多要求。本文就荒山植苗造林主要技术措施进行分析。 1 树种选择 1.1 树种选择原则 荒山植苗造林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需要根据荒山所在地区气候状况和土壤条件差异,根据适地适树原则,选

择苗木。树种选择应具备适生性,既根据地带或地域内树木的生长状况选择苗木。遵循适地适树原则,既根据造林树种的生物学特性、造林地环境相适应,有适宜改造林地立地条件的树种。 1.2 苗木年龄和规格 荒山植苗造林所选树种应根据树种类型以及荒山条件选择苗木的年龄和规格,如针叶树种苗木的年龄应该不高于2a,且不低于1.5a;苗木高度高于15cm,苗木直径超过0.3cm。如植苗造林荒山的气候条件较为干旱,则应选择容器苗造林,且容器苗的苗龄为3或4个月。 2 苗木处理技术 剪根处理技术。由于起苗时苗木的根系容易受损,而且苗木根系过长容易导致造林过程中苗木根系出现窝根,因而需要修剪苗木根系。如苗木根系发生受损,因从受损部位以上进行短截;如苗木根系过长,应适当剪短。 浸泡保湿处理技术。起苗时不应携带土坨,并进行浸水处理,做到离土不离水。对于新起苗木,可将苗木根系浸蘸泥浆或者其它根系保湿剂保湿。具体处理方法为使用粘性黄土和水搅拌,调制成泥浆。将苗木根系浸泡于泥浆内。或者使用浓度为0.5%~1%以内的保水剂浸蘸苗木根部。

浅谈植树造林的几种方法

浅谈植树造林的几种方法 发表时间:2009-12-30T10:05:19.967Z 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年11月下旬刊供稿作者:唐庆君 [导读] 播种造林法:又称直播造林,是将林木种子直接播种在造林地进行造林的方法 唐庆君(嫩江县大治林场) 摘要:森林资源是决定林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加入WTO后冲击的重点虽然是林产工业,但竞争的焦点却在于林业产品,而林产品的关键原料在于森林资源。 关键词:整地造林方法 0 引言 我国森林资源总的变化趋势是:森林面积逐年增加,每年以200万hm2速度递增,林木生长量开始大于消耗量,森林资源的发展在数量上开始走出“低谷”,扭转了长期以来森林资源下降的局面,实现了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的“双增长”。森林资源是决定林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加入WTO后冲击的重点虽然是林产工业,但竞争的焦点却在于林业产品,而林产品的关键原料在于森林资源。 1 造林方法 1.1 播种造林法:又称直播造林,是将林木种子直接播种在造林地进行造林的方法。这种方法省去了育苗工序,而且.施工容易,便于在大面积造林地上进行造林。但是这种方法造林对造林立地条件要求较严格,造林后的幼林抚育管理措施要求也较高。播种造林的适用条件:适合于种粒大、发芽容易、种源充足的树种,如橡栎类、核桃、油茶、油桐和山杏等大粒种子。其要求造林地土壤水分充足,各种灾害性因素较轻,对于边远且人烟稀少地区的造林更为适宜。 播种造林的方法有:块状播种、穴播、条播和撒播等。播种前的种子处理包括消毒、浸种和催芽等措施,对保证春播,早出芽,增强幼苗抗旱能力,减少鸟兽等危害极为重要。 1.2 植苗造林法:又称栽植造林、植树造林,是用根系完整的苗木作为造林材料进行造林的方法。其特点是对不良环境条件的抵抗力较强,生长稳定,因此,对造林地立地条件的要求相对地说不那么严格。但是,在造林时苗木根系有可能受损伤或挤压变形和失水,栽植技术要求高,必须先育苗,却也节省种子。总之,植苗造林法受树种和造林地立地条件的限制较少,是应用最广泛的造林方法。 植苗造林应用的苗木,主要是播种苗(又称原生苗)、营养繁殖苗和移植苗。有时在采伐迹地上进行人工更新时,可以利用野生苗。近年来,有些地区发展营养器苗造林,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植苗造林后,苗木能否成活,关键是苗木本身能否维持水分平衡,所以在造林过程中,从苗圃起苗、选苗、分级、包装到运输、假植、造林前修剪,直至定植全过程都要保护苗木不致失水过多。最好是随起苗随栽植,尽量缩短时间,各环节要保持苗根湿润。 1.3 分殖造林法:是利用树木的营养器官(干、枝、根等)及地下茎作为造林材料直接进行造林的方法。其特点是能够节省育苗时间和费用,造林技术简单,操作容易,成活率较高,幼树初期生长较快,而且在遗传性能上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但要求有立地条件较高的造林地,同时分殖造林材料来源,受母树的数量与分布状况的限制,这种方法主要用于适用营养繁殖的树种,如松树、杨树、柳树、泡桐和竹类等。 1.4 其他方法插条造林:插条造林在春季和秋季都可以进行,春季应在发芽前,土壤解冻后这一段时间内。而秋季则应在落叶后到土壤冻结前。选择1.5- 2.0cm粗,1-2年生的枝条,剪去侧枝,剪成长30-40cm的插穗,按照一定的株行距,在事先整好的地里扦插,然后踏实。插深为使插条的上部露2-3cm。如果土壤较旱,应该用细土覆盖;此外也可以使用塑料薄膜,采用垄作,可在较为干旱的地区应用此法。具体工序为,先整好地,作垄,提前灌透水,然后用塑料薄膜将整个垄面覆盖然后按一定的株距将插条插入垄中,用细土将薄膜上的插孔盖住,当长出叶子后,即可撤掉薄膜。 1.5 插根造林这种造林方法和插条造林方法差不多,在春秋季均可进行,所不同的是插穗用的是粗1cm以上的根,剪成15-20cm长的段。按照一定的株行距,在提前整好的地上挖直径20cm,深30cm的坑,将根按45度角倾斜埋入,上部不但不外露,反而要埋入土下2-3cm。 2 植树造林的程序 2.1 造林地的清理造林地的清理,是造林整地翻垦土壤前的一道工序,把造林地上的灌木、杂草、竹类以及采伐迹地上的枝丫、梢头、站秆、倒木、伐根等清除掉。分为全面清理、带状清理和块状清理3种方式。 清理的方法可分为割除清理、火烧清理和用化学药剂清理。割除清理可以用人工,也可以用机具,如推土机、割灌机、切碎机等机具。清理后归堆和平铺,并用火烧方法清除。也可以采用喷洒化学除草剂,杀死灌木和草类植物。 2.2 整地方式和方法整地方式分为全面整地和局部整地。局部整地又分为带状整地和块状整地。全面整地是翻垦造林地全部土壤,主要用于平坦地区。局部整地是翻垦造林地部分土壤的整地方式。包括带状整地和块状整地。 带状整地是呈长条状翻垦造林地的土壤。在山地带状整地方法有:水平带状、水平阶、水平沟、反坡梯田、撩壕等;平坦地的整地方法有:犁沟、带状、高垄等。 块状整地是呈块状的翻垦造林地的整地方法。山地应用的块状整地方法有:穴状、块状、鱼鳞坑;平原应用的方法有:坑状、块状、高台等。 2.3 人工播种方法 2.3.1 播前的种子处理目的:完成种子发芽准备,加速种子发芽,缩短留土时间,保证出苗整齐,预防动物及病虫害的危害。措施:消毒、拌种、浸种、催芽。春播时深休眠种子要催芽。春播时逼迫休眠种子应浸种,但是如果造林地比较干旱、晚霜与低温危害严重不宜浸种。雨季一般播种干种子,如果能准确掌握雨情时也可浸种。秋季播种时一般都不浸种、催芽。病虫害危害严重的地方应进行消毒液浸种、闷种或拌种。 2.3.2 播种方法撒播:均匀地撒播种子到造林地的方法。一般不整地、播种后不覆土,种子在裸露条件下发芽。工效高,成本低。作业粗放,种子易被植物截留、风吹或水流冲走、鸟兽吃掉,发芽的幼苗根系很难穿透地被层。适用条件:劳力缺乏、交通不便的地区,皆伐迹地、火烧迹地,急需绿化的地方,中小粒树种。条播:按一定的行距播种,可播种成单行或双行,连续或间断。播后要覆土镇压。可进行机械化作业。种子消耗量比较大。适用条件:迹地更新,次生林改造;主要为灌木树种和个别乔木树种。穴播:按一定的行、穴距播

植苗造林的过程及技术要点

7以穴植法为例分析植苗造林的过程及技术要点 穴植是指在经过整地的造林地上挖穴栽苗,适用于各种苗木,是应用比较普遍的栽植方法。其中:①深栽:避开干土层,靠壁栽植,牢固固定苗木,深过土痕2--3cm,2年生油松4--7cm3年生9---11cm ②砸实:“三埋二踏一提苗”③根系舒展,不窝根○4据不同地区,不同树种做到适时栽植 8.六大造林基本技术环节 造林规划设计,树种选择,造林密度,造林整地,栽植,幼林抚育 9.林地施肥需注意的基本原则 (一)看气候施肥:高温多雨有机质分解快,淋溶作用强,因此有机质肥料不宜过早施;化学肥料按“次多量少”的原则,以免淋失。低温少雨地区,为及时供应林木养分,有机肥应提早施,化学肥适当增加,宜在阴雨天或雨后施,旱季傍晚施。(二)看土质施肥:砂土通气好,有机质易分解,保水保肥力差,肥料容易淋失;同时,砂土的粘粒少,所以对砂土施肥应以有机肥为主,而且不必十分腐熟,施肥时间不易过早,施化学肥应按“次多量少”的原则进行;粘重土相反,施肥措施应有所不同。(三)看林木种类施肥:不同的林木对养分要求不同。以生产木材为主的用材林需要氮、钾肥较多;果树、油茶、油桐等以收获果实为主的林木,需要磷肥较多,钾肥较少。收获叶子为主的如茶叶、桑叶等林木,则需要氮肥较多。林木各生长时期不同,对养分的需要也不同。中年生的果树比幼年生果树需肥量大10倍左右。在植物生长最初阶段(幼苗期)需要一定的磷肥,若此时缺磷,则根系不能正常发展,严重影响生长,即使以后补充磷肥,也不能弥补生长初期缺磷而造成的损失。所以施肥要掌握在林木需要养分最多的时期进行,效果才显著。(四)看肥料性质施肥:对于肥料的性质要注意以下方面:肥效迟速:2、移动性;3、后效性;4、有机肥料腐熟程度5、养分的含量;6、肥料在混合时的相互作用等。此外,经济条件,耕作栽培技术等对施肥也有关系,也必须加以注意。

造林地整地造林技术

造林地整地造林技术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造林地整地造林技术 摘要:通过对实际工作中常用的造林地清理与整地、人工播种及造林技术进行总结,以期为营林建设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造林地;整地;人工播种;造林方法 1造林地清理与整地 造林地的清理是造林整地翻垦土壤前的一道工序,把造林地上的灌木、杂草以及采伐迹地上的梢头、站干、倒木、伐根等清除掉。分为全面清理、带状清理和块状清理3种方式。清理的方法可分为割除清理、火烧清理和用化学药剂清理。清理后归堆和平铺,并用火烧方法清除,也可以采用喷洒化学除草剂,杀死灌木和草类植物。整地方式分为全面整地和局部整地:全面整地是翻垦造林地全部土壤,主要用于平坦地区;局部整地是翻垦造林地部分土壤的整地方式,包括带状整地和块状整地。 2人工播种 ①撒播。撒播是均匀地撒播种子到造林地的方法。一般不整地、播种后不覆土,使种子在裸露条件下发芽。该方法工效高、成本低,但作业粗放,种子易被植物截留、风吹或水流冲走、鸟兽吃掉,发芽的幼苗根系

很难穿透地被层。适用于劳力缺乏、交通不便的地区,皆伐迹地、火烧迹地、亟需绿化的地方、中小粒径的树种等。②条播。按一定的行距播种,可播种成单行或双行,连续或间断播种。播后要覆土镇压,可进行机械化作业,种子消耗量比较大。适用于迹地更新、次生林改造及主要为灌木树种和个别乔木树种。③穴播。穴播是按一定行、穴距播种的方法。根据树种的种粒大小,每穴均匀地播人种子,播后覆土镇压。操作简单、灵活、用工量少,适用于各种立地条件,大、中、小粒径的种子都适用。④块播。块播即在大块状整地上,密集或分散地播种大量种子的方法,块状面积一般在1m2以上,可形成植生组,施工比较复杂。 3造林方法 播种造林 该方法又称直播造林,是将林木种子直接播种在造林地进行造林的方法。这种方法省去了育苗工序,且施工容易,便于在大面积造林地上进行造林。但这种造林方法对造林立地条件要求较严格,对造林后的幼林抚育管理措施要求也较高。播种造林的方法有块状播种、穴播、缝插、条播和撒播等。播前的种子处理包括消毒、浸种和催芽等措施,对保证春播、早出芽、增强幼苗抗旱能力、减少鸟兽等危害极为重要。

碳汇基础知识

碳汇基础知识 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是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最大威胁之一,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成为当今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和外交领域的热点。应对气候变化,拯救地球家园,是全人类共同的使命。 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具有特殊地位,已被纳入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进程。通过植树造林、加强森林经营增加碳汇和保护森林减少排放是国际社会公认的未来30-50年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成本较低、经济可行的重要措施。应对气候变化是一项全新的惠及全球、全人类的伟大事业,需要全社会的广泛支持和积极参与。为普及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知识,传播绿色低碳理念,倡导公众参与碳汇林业建设,本报与国家林业局造林司(气候办)和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联合开设“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知识看台”专栏,从今天起陆续刊发相关知识,敬请读者关注。 气候变化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将气候变化定义为:除在类似时期内所观测的气候的自然变异之外,由直接或间接的人类活动改变了地球大气组成所造成的气候改变。 碳汇与碳源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将碳汇定义为:从大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或机制。碳源是指向大气中释放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或机制。 森林碳汇与林业碳汇 森林碳汇是指森林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吸收并固定在植被与土壤当中,从而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过程、活动或机制。林业碳汇是指森林碳汇与管理政策包括碳贸易结合的过程、活动或机制。 温室气体与温室效应 温室气体是指可导致大气增温的气体。温室气体的种类很多,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目前将二氧化碳(CO2 )、甲烷 (CH4)、氧化亚氮 (N2O)、氢氟碳化物 (HFCS)、全氟化碳 (PFCS)、六氟化硫 (SF6)列为管制对象。其中,以二氧化碳为主。 温室效应是指温室气体能够让太阳短波辐射自由通过,同时吸收地面发出的长波辐射(红外线),引起地球表面和大气层下沿温度升高的现象。因这种作用类似于栽培植物的温室,故称为温室效应。 碳汇林业与碳汇造林

粤东地区碳汇林项目造林主要措施

粤东地区碳汇林项目造林主要措施 摘要:全球性的气候变化问题已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是当前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而林业碳汇作为当前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发展碳汇林业以适应减缓气候变暖,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了全球共识。本文针对广东省粤北地区碳汇林项目造林措施进行了阐述,对我国林业碳汇项目造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广东省;碳汇林业;发展建议 引言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状况的加剧,不但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造成巨大的生态和经济损失,而且威胁人类的生存。因此,降低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减缓全球气候变暖势在必行。而发展碳汇林业作为全面提升森林生物量和储碳能力,增加森林碳汇,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有效措施之一,越来越受重视,尤其是在碳排放量巨大的广东省。数据显示,广东省年排放碳总量高达3亿吨,约达到全国总量的1/10。由此可见,在广东省发展碳汇林业是十分必要的。对此,文章重点阐述了广东省发展碳汇林业项目造林主要措施,以望对相关项目建设有所帮助。 1 扩充宣传力度,提升民众对发展碳汇林业的支持度 碳汇林项目对确保区域经济稳定和谐、快速迅猛发展意义重大。特别是对优化生态环境来说更加重要。然而,对绝大多数居民来讲,他们对碳汇林项目的实施意义并没有充分认可,或者说并不理解碳汇林项目真正意义、具有怎样深刻的价值与内涵。我们对广东某地区居民进行随机调查并明确,碳汇林种植地区对该项目十分了解的民众仅占到20%,而农村地区,这一数字更低,仅有15%,对碳汇林项目完全不了解的城市地区居民高达50%。这一数字说明,林农并没有清醒认识到碳汇林项目现实重要性,为此广东地区应继续扩充宣传,提升碳汇林项目支持度与认可度。宣传渠道应丰富多样,例如应获取林业单位、机关甚至学校的大力配合,通过公益广告、教育培训、重点林区张贴广告等模式,令人们在耳濡目染的环境中,逐渐加深印象。最终目标在于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保护,最大化激发碳汇林项目功能价值。再者,可开展碳汇林项目植树造林活动,打响绿满广东的口号,组建形成包括政府员工、志愿者以及林业科技人才在内的团队,全面深入林区进行现场宣传,通过入户走访,提升宣传管理效果。 2 优化碳汇林业项目保护激励机制,提升实践积极性 由树种分布状况来讲,碳汇林造林项目树种较大一部分形成的经济效益增长速度要慢于经济林。而另一层面,由于没能充分认识到碳汇林造林项目的现实重要性,因而较多林农没能对碳汇林形成强有力的支持,导致保护林区的理念认识并不强。事实上,无论以何种形式加强林业保障管理,均需要遵循三分种、七分管的原则,由此可见管理工作制度以及采用的措施无疑是十分重要的。因而,实践工作中不仅应做好宣传工作,吸引更多的民众自觉主动地加入到保护森林资源的队伍之中,还应进一步做好法律制度约束管控,提供完善保障。应逐渐优化碳汇林项目保护管理以及奖惩激励机制,针对一些故意破坏森林的不法之徒应强力打击。可通过道德谴责或是配合必要的经济惩罚等手段管控,对于情况严重的还应追究其刑责。再者对一些主动积极保护碳汇林、具有较高参与热情并为保护碳汇林作出一定贡献的广大群众与干部,则应按照贡献度給予相应的奖励,可以通过物质奖励或是精神奖励等形式开展,营造出一种和谐健康的文化氛围。当前存在的状况是,通常对于破坏影响碳汇林项目造林的非法行为可作出严厉惩处,然

造林整地与植树造林的方法

造林整地与植树造林的方法 造林地的整理是在造林前改善环境条件的一道主要工序。通过整地可以改善造林的立地条件、清除灌木、杂草和采伐剩余物。在造林前后的一段时间里,增加直接投射到地面的透光度;还可以改变小地形,使透光度增加或减少。整地清除了地表植被,增加透光度,因而在白天地表层的温度要比有植被覆盖时上升得快,整地后改变了土壤物理性,使土壤温度状况发生变化。因而,能提高造林成活率及使幼林的生长情况显着改善。整地还能保持水土、减免土壤侵蚀,同时也有利于造林施工,提高造林质量。 1.造林的清理与整地方法 造林地的清理,是造林整地翻垦土壤前的一道工序,把造林地上的灌木、杂草、竹类以及采伐迹地上的枝丫、梢头、站秆、倒木、伐根等清除掉。分为全面清理、带状清理和块状清理三种方式。 清理的方法可分为割除清理、火烧清理和用化学药剂清理。割除清理可以是人工,也可以用机具,如推土机、割灌机、切碎机等机具。清理后归堆和平铺,并用火烧方法清除。也可以采用喷洒化学除草剂,杀死灌木和草类植物。 整地方式分为全面整地和局部整地。局部整地又分为带状整地和块状整地。全面整地是翻垦造林地全部土壤,主要用于平坦地区。局部整地是翻垦造林地部分土壤的整地方式。包括带状整地和块状整地。 带状整地是呈长条状翻垦造林地的土壤。在山地带状整地方法有:水平带状、水平阶、水平沟、反坡梯田、撩壕等;平坦地的整地方法有:犁沟、带状、高垄等。 块状整地是呈块状的翻垦造林地的整地方法。山地应用的块状整地方法有:穴状、块状、鱼鳞坑;平原应用的方法有:坑状、块状、高台等。 2.人工播种方法 2.1撒播:均匀地撒播种子到造林地的方法。 一般不整地、播种后不覆土,种子在裸露条件下发芽。工效高,成本低。作业粗放,种子易被植物截留、风吹或水流冲走、鸟兽吃掉,发芽的幼苗根系很难穿透地被层。 适用条件:劳力缺乏、交通不便的地区,皆伐迹地、火烧迹地,急需绿化的地方,中小粒树种。 2.2条播:按一定的行距播种,可播种成单行或双行,连续或间断。

植苗造林技术措施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4e14835692.html, 植苗造林技术措施 作者:张军 来源:《农业与技术》2014年第09期 摘要:种植技术的好坏,同幼树成活和生长关系很大。造林时,要正确掌握种植技术, 切实保证造林质量。 关键词:植苗造林;技术 中图分类号:S757 文献标识码:A 植苗造林也叫植树造林或栽植造林,就是将苗木种植在造林地上,使其生长成林的方法。植苗造林的优点是苗木能保留完整的根系,生长势好,恢复生长快,抵抗不良环境能力强,幼林可提前郁闭,抚育年限少。 1 苗木的准备 1.1 苗木种类 苗木一般有2类,实生苗和营养繁殖苗。植苗造林使用的苗木有播种苗、营养繁殖苗和移植苗等,因需要的造林种不同,所以选择的苗木种类也不同,3种苗木都适用于用材林,而播种苗或移植苗通常适用于山地造林,移植大苗通常适用于营造防护林和四旁绿化。 1.2 苗木标准 苗木标准包括苗木年龄和苗木品质等几方面,苗木年龄大小对苗木的适应性和抗逆性有直接影响。植苗造林所用苗龄的大小,取决于树种自身的生理特性,造林地立地条件和苗木的生长状况等。山地大面积造林一般多用1~2a生小苗,因小苗的育苗、起苗、运苗、栽植都比较省工,在起苗过程中对根系的损伤较轻,栽植过程中根系能得到舒展,可平衡苗木地上和地下部分的水分,因此,造林成活率高,生长状况也比较好。但小苗很难抵抗杂草及干旱的环境,栽后需要加强抚育保护工作。对那些生长缓慢的针叶树木或立地条件差的地区造林,用较大的苗木比较适宜。四旁植树和营造风景林、经济林时,为了在短时间内见到效果,通常也用大苗。 1.3 苗木的保护和处理 苗木体内水分的平衡是植苗造林成活关键因素之一,如果苗木失水过多,生理机能就会遭到破坏,栽植后成活困难。因此,必须从起苗到栽植的过程中使苗木保持完好,尤其是对根系的保护要到位,要保证根系免损伤害和失水,所以这就要求把起苗到栽植的时间缩短,使起苗与造林紧密衔接,尽量是边起边栽,当天起的苗要栽完。苗木在运输过程中要保持根系湿润,

造林地的整地

造林地的整地 造林地的整理是在造林前改善环境条件的一道主要工序。通过整地可以改善造林的立地条件、清除灌木、杂草和采伐剩余物。在造林前后的一段时间里,增加直接投射到地面的透光度;还可以改变小地形,使透光度增加或减少。整地清除了地表植被,增加透光度,因而在白天地表层的温度要比有植被覆盖时上升得快,整地后改变了土壤物理性,使土壤温度状况发生变化。整地还能调节土壤水分状况,只要整地方法得当,整地季节适宜,通过整地可以使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地墒情改善,使有多余水分的低湿地水分排除。因为整地改变了土壤水分、温度和通气状况,有利于土壤微生物活动,加速营养物质的分解,促进可溶性盐类的释放和各种营养元素有效化。整地还可以使腐殖质及生物残体分解加快,增加土壤养分的转化和积蓄。因而,能提高造林成活率及使幼林的生长情况显著改善。整地还能保持水土、减免土壤侵蚀,同时也有利于造林施工,提高造林质量。 一、造林地的清理 造林地的清理,是造林整地翻垦土壤前的一道工序,把造林地上的灌木、杂草、竹类以及采伐迹地上的枝丫、梢头、站秆、倒木、伐根等清除掉。 (1)清理的方法可分为:割除清理、火烧清理和用化学药

剂清理。割除清理可以是人工,也可以用机具,如推土机、割灌机、切碎机等机具。清理后归堆和平铺,并用火烧方法清除。也可以采用喷洒化学除草剂,杀死灌木和草类植物。 (2)清理方式有全面清理、带状清理和块状清理。 二、造林整地 (一)造林整地的方式方法 1、全面整地 (1)特点:改善立地条件的作用显著,清除杂草彻底,便于机械作业。但受地形、环境状况(岩石、伐根、更新林木、生长灌木等)和经济条件限制较大。在一些地区整地后易引起水土流失或风蚀沙化。 (2)应用条件:主要在平坦地区使用,如果是花岗岩、沙岩等母质上发育的质地疏松或植被稀疏的地方,坡度小于8o地方才能使用;土壤质地比较粘重或植被覆盖度较好的地方,一般也不能宜超过15o。 2、局部整地 包括带状整地与块状整地。 (1)带状整地改善立地条件的作用较好,保持水土作用好,在平地、缓坡可采用机械作业,也较省工,带状整地的技术指标、方法及应用条件见表1-1。

绿色碳基金碳汇项目造林技术暂行规定完整版

绿色碳基金碳汇项目造林技术暂行规定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附件3: 中国绿色碳基金碳汇项目造林技术暂行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中国绿色碳基金碳汇项目的造林技术,提高造林质量,取得预期效益,依据《全国造林技术规程》,并参照《京都议定书清洁发展机制下造林再造林模式和程序》和《森林多重效益项目设计标准》等国内外技术标准和规则,结合我国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指导中国绿色碳基金资助的碳汇项目。 第三条碳汇项目应当保证在最大限度地获得碳汇的同时,与项目所在地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促进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水土保持等相结合。坚持适地适树,提倡多树种、多林种结合。 第四条碳汇项目应当按规划设计,按设计施工,按标准检查验收。 第五条碳汇项目的计入期(或项目周期)确定为20年。在项目计入期内,必须保证项目成果得到维护。 第六条碳汇项目实施过程中,应当尽量减少或避免由于项目活动本身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这些活动排放可能来自于使用机械整地、汽车运输苗木和施肥等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

在可能导致排放的项目活动不可避免时,应当按照附件1《造林项目碳汇计量所需参数记录表》要求,详细记录相关情况。 第二章项目地点选择、调查和设计 第七条碳汇项目造林应当以营造生态公益林为主。项目实施地点应当在注重适地适树原则下,优先考虑生态区位重要和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如大江大河源头、重要水库周围、西部风沙源、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和石油、煤炭开采矿区等。 第八条根据第七条的基本原则,选择实施碳汇项目造林的地点应当满足以下具体条件: 1. 2000年1月1日以前或2000年1月1日以来的无林地。 2. 不具有商业竞争力、存在一定造林技术难度、不具备天然更新能力的土地。 3. 适宜树木生长,相对集中连片,预期能发挥较大的碳汇功能。 4. 有助于促进当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控制水土流失、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多种效益。 5. 近5—10年内尚不能纳入国家造林计划。 6. 造林地权属清晰,具有当地政府部门核发土地使用权证书。当地群众具有参与项目造林的积极性,具备开展项目活动的组织、劳力和技术保障。

浅谈植树造林的几种方法

浅谈植树造林的几种方法 摘要:森林资源是决定林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加入WTO后冲击的重点虽然是林产工业,但竞争的焦点却在于林业产品,而林产品的关键原料在于森林资源。关键词:整地造林方法 引言 我国森林资源总的变化趋势是:森林面积逐年增加,每年以200万hm2速度递增,林木生长量开始大于消耗量,森林资源的发展在数量上开始走出“低谷”,扭转了长期以来森林资源下降的局面,实现了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的“双增长”。森林资源是决定林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加入WTO后冲击的重点虽然是林产工业,但竞争的焦点却在于林业产品,而林产品的关键原料在于森林资源。 1 造林方法 1.1 播种造林法:又称直播造林,是将林木种子直接播种在造林地进行造林的方法。这种方法省去了育苗工序,而且.施工容易,便于在大面积造林地上进行造林。但是这种方法造林对造林立地条件要求较严格,造林后的幼林抚育管理措施要求也较高。播种造林的适用条件:适合于种粒大、发芽容易、种源充足的树种,如橡栎类、核桃、油茶、油桐和山杏等大粒种子。其要求造林地土壤水分充足,各种灾害性因素较轻,对于边远且人烟稀少地区的造林更为适宜。 播种造林的方法有:块状播种、穴播、条播和撒播等。播种前的种子处理包括消毒、浸种和催芽等措施,对保证春播,早出芽,增强幼苗抗旱能力,减少鸟兽等危害极为重要。 1.2 植苗造林法:又称栽植造林、植树造林,是用根系完整的苗木作为造林

材料进行造林的方法。其特点是对不良环境条件的抵抗力较强,生长稳定,因此,对造林地立地条件的要求相对地说不那么严格。但是,在造林时苗木根系有可能受损伤或挤压变形和失水,栽植技术要求高,必须先育苗,却也节省种子。总之,植苗造林法受树种和造林地立地条件的限制较少,是应用最广泛的造林方法。 植苗造林应用的苗木,主要是播种苗(又称原生苗)、营养繁殖苗和移植苗。有时在采伐迹地上进行人工更新时,可以利用野生苗。近年来,有些地区发展营养器苗造林,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植苗造林后,苗木能否成活,关键是苗木本身能否维持水分平衡,所以在造林过程中,从苗圃起苗、选苗、分级、包装到运输、假植、造林前修剪,直至定植全过程都要保护苗木不致失水过多。最好是随起苗随栽植,尽量缩短时间,各环节要保持苗根湿润。 1.3 分殖造林法:是利用树木的营养器官(干、枝、根等)及地下茎作为造林材料直接进行造林的方法。其特点是能够节省育苗时间和费用,造林技术简单,操作容易,成活率较高,幼树初期生长较快,而且在遗传性能上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但要求有立地条件较高的造林地,同时分殖造林材料来源,受母树的数量与分布状况的限制,这种方法主要用于适用营养繁殖的树种,如松树、杨树、柳树、泡桐和竹类等。 1.4 其他方法插条造林:插条造林在春季和秋季都可以进行,春季应在发芽前,土壤解冻后这一段时间内。而秋季则应在落叶后到土壤冻结前。选择1.5- 2.0cm粗,1-2年生的枝条,剪去侧枝,剪成长30-40cm的插穗,按照一定的株行距,在事先整好的地里扦插,然后踏实。插深为使插条的上部露2-3cm。如果土壤较旱,应该用细土覆盖;此外也可以使用塑料薄膜,采用垄作,可在较为干旱的地区应用此法。具体工序为,先整好地,作垄,提前灌透水,然后用塑料薄膜将整个垄面覆盖然后按一定的株距将插条插入垄中,用细土将薄膜上的插孔盖住,当长出叶子后,即可撤掉薄膜。 1.5 插根造林这种造林方法和插条造林方法差不多,在春秋季均可进行,所不同的是插穗用的是粗1cm以上的根,剪成15-20cm长的段。按照一定的株行距,在提前整好的地上挖直径20cm,深30cm的坑,将根按45度角倾斜埋入,上部不但不外露,反而要埋入土下2-3cm。

碳汇造林项目设计文件编制指南(标准状态:现行)

I C S65.020 B64 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 L Y/T2743 2016 碳汇造林项目设计文件编制指南 G u i d e l i n e f o r c o m p i l i n g t h e p r o j e c t d e s i g nd o c u m e n t f o r a f f o r e s t a t i o n p r o j e c t f o r c a r b o n s e q u e s t r a t i o n 2016-10-19发布2017-01-01实施

前言 本标准按照G B/T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三 本标准由北京林业大学提出三 本标准由国家林业局归口三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林业大学二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二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二西南林业大学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武曙红二朱建华二张丽欣二林向群二何成忠二付静尘二聂曦三

碳汇造林项目设计文件编制指南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碳汇造林项目设计文件编制的格式和内容三 本标准适用于参与中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的碳汇造林项目三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三凡是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三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三 L Y/T2252 2014碳汇造林技术规程 L Y/T2253 2014造林项目碳汇计量监测指南 L Y/T2409 2015林业碳汇项目审定和核证指南 3编制内容 3.1项目活动描述 3.1.1目的和一般性描述 建议在项目设计文件中对以下内容进行概述: a)项目活动的目的; b)2005年2月16日以来,项目活动所在区域的土地利用方式; c)项目活动的基线情景; d)项目活动采取的技术和措施; e)计入期内,项目活动预计的温室气体年减排量和总减排量; f)项目活动对国家可持续发展的贡献三 3.1.2地理位置 描述项目所在省二市二乡镇及村的名称以及实施项目活动的各地块的地理坐标等信息,并提供项目地理边界的矢量图三 3.1.3项目区自然和社会经济概况 描述项目所在区域的气候二土壤二植被以及社会经济等概况三 3.1.4项目采用的技术或措施 描述项目所在区域的土地利用方式二项目采用的造林技术以及相关的管理措施三 3.1.5项目参与方及备案法人 描述项目参与方的名称二申请项目备案的企业法人以及受理备案申请的部门信息三

造林方法

第十八章造林方法 造林方法是指造林的具体方法,一般按造林所使用的材料分为:植苗造林、播种造林和分殖造林三种。造林方法是影响造林成败的关键措施之一,因此,造林时应根据立地条件、树种繁殖特性和经营条件,选择适宜的造林方法,确保造林获得成功。 第一节植苗造林 一、植苗造林的特点 植苗造林又称栽植造林或植树造林,是以苗木作材料进行的一种造林方法。其特点有:1.应用广泛,适用于各种立地条件。苗木是在条件较好的苗圃中培育的,具有完整的根系和生长健壮的地上部分。对外界不良环境的抵抗力较强,故在气候干旱的风沙区、水土流失区、杂草丛生、鸟兽危害严重及冻拔害比较严重的造林地上都可采用植苗造林。“四旁”绿化采用大苗栽植,便于管护,见效又快。 2.植苗造林幼郁闭早,对林分的稳定和生长具有重要的作用。 3.植苗造林比直接造林节省种子,在种源不足的情况下,应优先育苗再造林。 4.植苗造林生产工序多,技术要求严,但这并不影响它的使用范围,随着育苗造林技术水平的提高,将为更广泛地使用植苗造林方法开创广阔的途径。如容器苗造林、吸水剂、浸水、草灌覆盖、接种菌根菌等先进技术的应用,使植苗造林方法获得显著的效果。 二、苗木种类和质量 (一)苗木种类: 植苗造林所用苗木有播种苗(实生苗)、营养繁殖苗、移植苗及容器苗四类。荒山、荒沟造林多用实生苗或容器苗;“四旁”绿化、农田林网及城镇绿化,多用无性繁殖苗和移植苗,甚至为多次移植苗。但这与树木本身特性有关,松类只能用播种苗,杨、柳多用插条苗,泡桐兼用埋根苗的播种苗。随着林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容器苗在西北干旱地区造林中具有广阔的前景。 (二)苗木质量: 苗木质量是影响造林成活和幼林生长的重要因子,因此,造林时一定要选择遗传品质优良、生长健壮、根系发达、无病虫危害的壮苗。衡量苗木的质量指标有外部形质指标(苗高、地径、根系发育状况等)和生理指标(苗茎、叶、根系的水势及其生理活性),目前国内外趋向于以高径比(苗高/地径)和根茎比(根系重量/地上部重量)作为评价苗木质量的重要指标,国外规定松树、云杉类苗木适宜的高径比为30左右;根茎比为0.3左右。但这两个指标因树种、苗龄和培育技术而不同,据西北林学院造林教研室研究,油松高径比值一般在30—40,侧柏为60—80。 造林用苗的年龄以有利于成活、生长为原则,过大过小都不适宜,苗龄小,育苗年限少,起苗、运输、栽植都较简便,节约经费。因起苗伤根少,造林成活率较高,但对干旱、杂草等不良环境因子抵抗力弱,保存率低。苗龄大,对不良环境因子抵抗力强,造林保存率高但大苗栽植后,地上部蒸腾失水多,在根系尚未恢复萌发新根前,如不能维持苗木体内水分平

浅谈造林地整地造林技术

浅谈造林地整地造林技术 发表时间:2019-04-22T16:42:13.547Z 来源:《中国西部科技》2019年第4期作者:胡铁柱 [导读] 通过对一些实际工作中常用的造林地清理与整地、人工播种及造林技术进行总结,以期为营林建设工作提供参考。 嫩江县大治林场 森林资源是决定林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我国森林面积每年以200万hm2速度递增,林木生长量开始大于消耗量,实现了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的"双增长"。我国林业产业不断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林业产业由小到大,由弱变强。2000年,我国林业产业总产值达5 860亿元;松香年产量达44万t,出口量居世界首位;出口家具13亿件,出口数量居世界首位。经济林产品年产量也已达7 000万t以上。林业产业已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但是,我国林业也有多方面的劣势。应当重视林区的整地、造林方法,造林地的整理是在造林前改善环境条件的主要工作。在生物界,有"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自然规律,"适地适树"就是这一规律在造林中的具体体现和应用。做到"适地适树"是干旱半干旱地区提高造林成活率,实现科学造林的基础。树种选择不当,不仅影响成活,而且影响生长发育和效益发挥,造林时 使'地'和'树'有机辨证地统一起来,才能使树木发挥最大的潜力,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针对造林实际,土壤水分缺乏是限制造林成活与否的限制因素。现根据实际工作经验,提出实际工作中常用的一些整地、造林的方法,与大家一起分享、讨论。 1造林地清理与整地 造林地的清理,是造林整地翻垦土壤前的一道工序,把造林地上的灌木、杂草、竹类以及采伐迹地上的枝丫、梢头、站干、倒木、伐根等清除掉[1]。分为全面清理、带状清理和块状清理3种方式。清理的方法可分为割除清理、火烧清理和用化学药剂清理。割除清理可以用人工,也可以用机具,如推土机、割灌机、切碎机等。清理后归堆和平铺,并用火烧方法清除。也可以采用喷洒化学除草剂,杀死灌木和草类植物。整地方式分为全面整地和局部整地。局部整地又分为带状整地和块状整地。全面整地是翻垦造林地全部土壤,主要用于平坦地区。局部整地是翻垦造林地部分土壤的整地方式。包括带状整地和块状整地。带状整地是呈长条状翻垦造林地的土壤。在山地带状整地方法有水平带状、水平阶、水平沟、反坡梯田、撩壕等;平坦地的整地方法有犁沟、带状、高垄等。块状整地是呈块状的翻垦造林地的整地方法。山地应用的块状整地方法有穴状、块状、鱼鳞坑;平原应用的方法有坑状、块状、高台等。 2人工播种 2.1撒播 撒播是均匀地撒播种子到造林地的方法。一般不整地、播种后不覆土,使种子在裸露条件下发芽。该方法工效高、成本低,但作业粗放,种子易被植物截留、风吹或水流冲走、鸟兽吃掉,发芽的幼苗根系很难穿透地被层。适用于劳力缺乏、交通不便的地区,皆伐迹地、火烧迹地、亟需绿化的地方、中小粒径的树种等。 2.2条播 按一定的行距播种,可播种成单行或双行,连续或间断播种。播后要覆土镇压,可进行机械化作业,种子消耗量比较大。适用于迹地更新、次生林改造及主要为灌木树种和个别乔木树种。 2.3穴播 穴播是按一定的行、穴距播种的方法。根据树种的种粒大小,每穴均匀地播入数粒至数十粒种子,播后覆土镇压。操作简单、灵活、用工量少。适用于适用各种立地条件,大、中、小粒径的种子都适用。 2.4块播 块播即在大块状整地上,密集或分散地播种大量种子的方法。块状面积一般在1 m2以上。可形成植生组。施工比较复杂。 3造林方法 3.1播种造林 该方法又称直播造林,是将林木种子直接播种在造林地进行造林的方法。这种方法省去了育苗工序,而且施工容易,便于在大面积造林地上进行造林。但是这种方法造林对造林立地条件要求较严格,对造林后的幼林抚育管理措施要求也较高。播种造林适合于种粒大、发芽容易、种源充足的树种,如橡栎类、核桃、油茶、油桐和山杏等大粒径种子。其要求造林地土壤水分充足,各种灾害性因素影响较轻,对于边远且人烟稀少地区的造林更为适宜。播种造林的方法有块状播种、穴播、缝插、条播和撒播等。播前的种子处理包括消毒、浸种和催芽等措施,对保证春播、早出芽、增强幼苗抗旱能力、减少鸟兽等危害极为重要。 3.2植苗造林 该方法又称栽植造林、植树造林,是用根系完整的苗木作为造林材料进行造林的方法。其特点是对不良环境条件的抵抗力较强,生长稳定,因此对造林地立地条件的要求相对较低。但是,在造林时苗木根系有可能受损伤或挤压变形和失水,栽植技术要求高,必须先育苗,同时可以节省种子。总之,植苗造林法受树种和造林地立地条件的限制较少,是应用最广泛的造林方法。植苗造林应用的苗木,主要是播种苗(又称原生苗)、营养繁殖苗和移植苗。有时在采伐迹地上进行人工更新时,可以利用野生苗。近年来,有些地区发展营养器苗造林,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植苗造林后,苗木成活的关键是苗木本身能否维持水分平衡,因此在造林过程中,从苗圃起苗、选苗、分级、包装到运输、假植、造林前修剪,直至定植全过程都要保护苗木不致失水过多。最好是随起苗随栽植,尽量缩短时间,各环节要保持苗根湿润。 3.3分殖造林 该方法是利用树木的营养器官(干、枝、根等)及竹子的地下茎作为造林材料直接进行造林的方法。其特点是能够节省育苗时间和费用,造林技术简单,操作容易,成活率较高,幼树初期生长较快,而且在遗传性能上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但对造林地立地条件要求较高,同时分殖造林材料来源受母树的数量与分布状况的限制,这种方法主要用于适用营养繁殖的树种,如松树、杨树、柳树、泡桐和竹类等。 3.4插条造林 插条造林在春季和秋季都可以进行,春季应在发芽前、土壤解冻后这一段时间内。而秋季则应在落叶后到土壤冻结前。选择粗1.5~2.0 cm、一至二年生的枝条,剪去侧枝,剪成长30~40 cm的插穗,按照一定的株行距,在事先整好的地里扦插,然后踏实。插深为使插条的上部露2~3 cm。如果土壤较旱,应该用细土覆盖;此外也可以使用塑料薄膜,采用垄作,可在较为干旱的地区应用此法。具体工序为:先整好地,作垄,提前灌透水,然后用塑料薄膜将整个垄面覆盖再按一定的株距将插条插入垄中,用细土将薄膜上的插孔盖住,当长出叶片后,即可撤掉薄膜;还有一种方法,是在插前用石蜡速蘸插条的上切口,即蜡封,以防止插条水分过度散失,然后插入垄中。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插正,即插穗的大头向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