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选择光纤测试仪表

如何选择光纤测试仪表
如何选择光纤测试仪表

如何选择光纤测试仪表

概述

常用光纤测试表有:光功率计、稳定光源、光万用表、可变光衰减器、光时域反射仪(OTDR)和光故障定位仪。

选择光纤测试仪表,一般需考虑以下四个方面的因素:确定你的系统参数、工作环境、比较性能要素、仪表的维护。

光功率计:用于测量绝对光功率或通过一段光纤的光功率相对损耗。在光纤系统中,测量光功率是最基本的。非常像电子学中的万用表,在光纤测量中,光功率计是重负荷常用表,光纤技术人员应该人手一个。通过测量发射端机或光网络的绝对功率,一台光功率计就能够评价光端设备的性能。用光功率计与稳定光源组合使用,则能够测量连接损耗、检验连续性,并帮助评估光纤链路传输质量。稳定光源:对光系统发射已知功率和波长的光。稳定光源与光功率计结合在一起,可以测量光纤系统的光损耗。对现成的光纤系统,通常也可把系统的发射端机当作稳定光源。如果端机无法工作或没有端机,则需要单独的稳定光源。稳定光源的波长应与系统端机的波长尽可能一致。在系统安装完毕后,经常需要测量端到端损耗,以便确定连接损耗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如:测量连接器、接续点的损耗以及光纤本体损耗。

光万用表:用来测量光纤链路的光功率损耗。有以下两种光万用表:1、由独立的光功率计和稳定光源组成。

2、光功率计和稳定光源结合为一体的集成测试系统。

在短距离局域网(LAN)中,端点距离在步行或谈话之内,技术人员可在任意一端成功地使用经济性组合光万用表,一端使用稳定光源另一端使用光功率计。对长途网络系统,技术人员应该在每端装备完整的组合或集成光万用表。

当选择仪表时,温度或许是最严格的标准。Bellcore推荐现场便携式设备应在-18℃(无湿度控制)至50℃(95%湿度)

可变光衰减器: 用于仿真系统损耗,以便测量系统容限、接收机工作范围及线性度。系统容限是实际收到功率与保证系统可靠运行的最小接收功率之差。对高端系统,通常需要定性系统在各种条件下的性能。其系统性能可靠性通常由误码率

(BER)来表示。误码率(BER)表示为每比特错码数。

光时域反射仪(OTDR)及故障定位仪(Fault Locator):表现为光纤损耗与距离的函数。借助于OTDR,技术人员能够看到整个系统轮廓,识别并测量光纤的跨度、接续点和连接头。在诊断光纤故障的仪表中,OTDR是最经典的,也是最昂贵的仪表。与光功率计和光万用表的两端测试不同,OTDR仅通过光纤的一端就可测得光纤损耗。OTDR轨迹线给出系统衰减值的位置和大小,如:任何连接器、接续点、光纤异形、或光纤断点的位置及其损耗大小。OTDR可被用于以下三个方面:

1、在敷设前了解光缆的特性(长度和衰减)。

2、得到一段光纤的信号轨迹线波形。

3、在问题增加和连接状况每况愈下时,定位严重故障点。

故障定位仪(Fault Locator)是OTDR的一个特殊版本,故障定位仪可以自动发现光纤故障所在,而不需OTDR的复杂操作步骤,其价格也只是OTDR的几分之一。

选择光纤测试仪表,一般需考虑以下四个方面的因素:即确定你的系统参数、工作环境、比较性能要素、仪表的维护

确定你的系统参数

工作波长(nm)三个主要的传输窗口为850nm,1300nm 及 1550nm。

光源种类(LED或激光):在短距离应用中,由于经济实用的原因,大多数低速局域网LAN(<100Mbs)通常使用LED光源。大多数高速系统>100Mbs使用激光光源长距离传输信号。

光纤种类(单模/多模)以及芯/涂覆层直径(um):标准单模光纤(SM)为9/125um,尽管某些其它特殊单模光纤应该仔细辨认。典型的多模光纤(MM)包括50/125、 62.5/125、100/140 和 200/230 um。

连接器种类:国内常见的连接器包括:FC-PC,FC-APC,SC-PC,SC-APC,ST 等。最新的连接器则有:LC,MU,MT-RJ等

明确你的工作环境

对用户/购买者来讲,选择一台野外现场用仪表,温度标准或许是最严格的。通常,野外现场测量必须在严峻的环境中使用,BELLCORE推荐现场便携式仪表的工作温度应该从-18℃~50℃,同时储运温度为-40~+60℃(95%RH)。实验室的仪器仅需在较窄的控制范围5~50℃工作。

不像实验室仪表能够采用交流供电,现场便携式仪表对仪表电源通常要求较为苛刻,否则会影响工作效率。另外,仪器的电源供电问题还经常是引起仪器故障或损坏的一个重要诱因。因此,用户应该考虑和权衡如下因素:

1、内装电池的位置应便于用户更换。

2、新电池或满充电池的最少工作时间要达到10小时(一个工作日)。然而电池工作寿命的目标值应在40~50小时(一周)以上,以确保技术人员和仪器的最佳工作效率。

3、使用电池的型号越普通越好,如通用9V或1.5V五号干电池等,因为这些通用电池非常容易就地找到或购得。

4、普通干电池优于可充电电池(如:铅-酸、镍镉电池),因为充电电池大多存在“记忆”问题、包装不标准、不容易买到、环保问题等。

以前,要找到符合上述所有四个标准的便携式测试仪器几乎是不可能的。现在,采用最现代CMOS电路制造技术的艺术化光功率计,仅用一般五号干电池(随处可得),即可工作100小时以上。另外一些实验室型号提供双电源(AC和内部电池)以增加其适应性。

如同手提电话一样,光纤测试仪表同样具有众多的外观包装形式。低于1.5公斤的手持式表一般没有许多虚饰,只提供基本功能和性能;半便携式仪表(大于1.5公斤)通常具备更复杂的或扩展的功能;实验室仪器是专为控制实验室/生产场合设计的,具备AC供电。

比较性能要素:这里是选择步骤的第三步,包括每种光测试设备的详细分析。

光功率计

对于任何光纤传输系统的生产制造、安装、运行和维护,光功率测量是必不可少的。在光纤领域,没有光功率计,任何工程、实验室、生产车间或电话维护设施都无法工作。例如:光功率计可用于测量激光光源和LED光源的输出功率;用于确认光纤链路的损耗估算;其中最重要的是,它是测试光学元器件(光纤、连接器、接续子、衰减器等)的性能指标的关键仪器。

针对用户的具体应用,要选择适合的光功率计,应该关注以下各点:

1、选择最优的探头类型和接口类型

2、评价校准精度和制造校准程序,与你的光纤和接头要求范围相匹配。

3、确定这些型号与你的测量范围和显示分辨率相一致。

4、具备直接插入损耗测量的 dB功能。

几乎在光功率计所有性能中,光探头是最应仔细选择的部件。光探头是一个固态光电二极管,它从光纤网络中接收耦合光,并将之转换为电信号。可以使用专用的连接器接口(仅适用一种连接类型)输入到探头,或用通用接口UCI(使用螺扣连接)适配器。UCI能接受绝大多数工业标准连接器。基于选定波长的校准因子,光功率计电路将探头输出信号转换,把光功率读数以dBm方式显示(绝对dB等于1 mW, 0dBm=1mW)在屏幕上。图一是一个光功率计的方块图。

选择光功率计最重要的标准是使光探头类型与预期的工作波长范围相匹配。下表汇总了基本的选择。值得一提的是,在进行测量时,InGaAs在三个传输窗口都有上佳表现,与锗相比InGaAs具有在所有三个窗口更为平坦的频谱特性,在1550nm窗口有更高的测量精度,同时具有优越的温度稳定性和低噪声特

性。

光功率测量是任何光纤传输系统的制造、安装、运行和维护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下一个因素与校准精度息息相关。功率计是与你应用相一致的方式校准的吗?即:光纤和连接器的性能标准与你的系统要求相一致。应分析是什么原因导致用不同的连接适配器测量值不确定?充分考虑其它的潜在误差因素是很重要的,虽然NIST(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所)建立了美国标准,但是来自不同生产厂家相似的光源、光探头类型、连接器的频谱是不确定的。

第三个步骤是确定符合你测量范围需求的光功率计型号。以dBm为单位表示,测量范围(量程)是全面的参数,包括确定输入信号的最小/最大范围(这样光功率计可以保证所有精度,线性度(BELLCORE 确定为+0.8dB)和分辨率(通常0.1 dB or 0.01 dB)是否满足应用要求。

光功率计的最重要选择标准是光探头类型与预期的工作范围相匹配。

第四,大多数光功率计具备dB 功能(相对功率),直接读取光损耗在测量中非常实用。低成本的光功率计通常不提供此功能。没有dB功能,技术人员必须记下单独的参考值和测量值,然后计算其差值。所以dB功能给使用者以相对损耗测量,因而提高生产率,减少人工计算错误。

现在,用户对光功率计具有的基本特性和功能的选择已经减少,但是,部分用户要考虑特殊需求----包括:计算机采集数据纪录、外部接口等。

稳定光源

在测量损耗过程中,稳定光源(SLS)发射已知功率和波长的光进入光系统。对特定波长光源(SLS)校准的光功率计/光探头,从光纤网络中接收光,将之转换为电信号。为确保损耗测量精度,尽可能使光源仿真所用传输设备特性:

1、波长相同,并采用相同的光源类型(LED,激光)。

2、在测量期间,输出功率和频谱的稳定性(时间和温度稳定性)。

3、提供相同的连接接口,并采用同类型光纤。

4、输出功率大小满足最坏情况下系统损耗的测量。

当传输系统需要单独稳定光源时,光源的最优选择应模拟系统光端机的特性和测量需求。选择光源应考虑如下方面:

激光管 (LD)来自LD发射的光,波长带宽窄,几乎是单色光,即单波长。与LED相比,通过其光谱波段(小于5nm)的激光不是连续的,在中心波长的两边,还发射几个较低峰植的波长。与LED光源相比,虽然激光光源提供更大功率,但价格高于LED。激光管常用于损耗超过10dB的长途单模系统。应尽量避免用激光光源测量多模光纤。

发光二极管(LED):LED具有比LD 更宽的光谱,通常范围为50~200nm。另外,LED光是非干涉光,因而输出功率更加稳定。LED光源比LD光源要便宜的多,但对最坏情况损耗测量显得功率不足。LED光源典型应用在短距离网络和多模光纤的局域网LAN中。LED可以用于激光光源单模系统进行精确损耗测量,但前提条件是要求其输出足够功率。

光万用表

将光功率计和稳定光源组合在一起被称为光万用表。光万用表用来测量光纤链路的光功率损耗。这些仪表可以是两个单独的仪表,也可以是单一的集成单元。总之,两类光万用表具有相同的测量精度。所不同的通常是成本和性能。集

成光万用表通常功能成熟、具有各种性能但价格较高。

从技术的角度来评价各种光万用表配置,基本的光功率计和稳定光源标准仍然适用。注意选择正确的光源种类、工作波长、光功率计探头以及动态范围。

可变光衰减器

在测试光接收机时,可变光衰减器是必要的。系统安装后,系统工程师使用衰减器确定系统是否在特定的范围工作。借助于误码仪,通过可变光衰减器调整光功率以测量光接收机的误码性能。

衰减器的评价需要关注以下性能参数:

1、工作波长,光纤类型/尺寸和连接器接口。

2、冗余损耗和衰减范围。

3、精度和分辨率。

4、光反射。

光时域反射仪和故障定位仪

OTDR是最经典的光纤仪器装备,它提供测试时相关光纤最多的信息。OTDR 本身是一维的闭环光学雷达,测量仅需光纤的一个端头。发射高强度、窄的光脉冲进入光纤,同时高速光探头纪录返回信号。此仪器给出有关光链路的可视化解释。在OTDR曲线上反映出接续点、连接器和故障点的位置以及损耗大小。

OTDR评价过程与光万用表有许多相似点。事实上, OTDR 可以被认为是一个非常专业的测试仪表组合:由一个稳定高速脉冲源和一个高速光探头组成。OTDR的选择过程可关注下列属性:

1、确认工作波长,光纤类型和连接器接口。

2、预期连接损耗和需要扫描的范围。

3、空间分辨率。

故障定位仪大多是手持式仪器,适用于多模和单模光纤系统。利用 OTDR (光时域反射仪 ) 技术,用于对光纤故障的点定位,测试距离大多在20公里以内。仪器直接以数字显示至故障点的距离。适用于:广域网(WAN)、20 km范围的通讯系统、光纤到路边(FTTC)、单模和多模光纤光缆的安装和维护、以及军用系统。在单模及多模光缆系统中,要定位带故障的连接头、坏的接续点,故障定位仪是一种优异的工具。故障定位仪操作简单,只需单键操作,可探测多达7个多重事件。

图解光缆终端盒、光纤收发器、尾纤、跳线等

图解:光缆、终端盒、尾纤的作用和接法 在网络布线中,通常室外(楼宇之间连接)使用的是光缆,室内(楼宇内部)使用的是以太双绞线,那么,楼外的光缆传输媒介与楼内以太网传输媒介之间如何转换?其中,又用到了什么设备?它们的作用是什么?之间的关系又如何呢? 如图所示: 连接关系: 步骤1:室外光缆光缆接入终端盒,目的是将光缆中的光纤与尾纤进行熔接,通过跳线,将其引出。 步骤2:将光纤跳线接入光纤收发器,目的是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 步骤3:光纤收发器引出的便是电信号,使用的传输介质便是双绞

线。此时双绞线可接入网络设备的RJ-45口。到此为止,便完成了光电信号的转换。 说明:现在网络设备有很多也有光口(光纤接口),但如果没有配光模块(类似光纤收发器功能),该口也不能使用。 图解:光缆终端盒、尾纤的作用和接法 光缆终端盒作用:终接光缆,连接光缆中的纤芯和尾纤。 光缆终端盒内部结构,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接入的光缆可以有多芯, 例如:一根4芯的光缆(光缆中有4根纤芯),那么,这根光缆经过终端盒,便可熔接出最多4根尾纤,即往外引出4根跳线。上图,只熔接了2根,也就往外引出了2根跳线。

如图所示,这是一根ST接头的单模(外皮是黄色)尾纤。 尾纤:一端有连接头,另一端是一根光缆纤芯的断头。通过熔接,与其他光缆纤芯相连。 尾纤作用:主要是用于连接光纤两端的接头。尾纤一端跟光纤接头熔接,另一端通过特殊的接头跟光纤收发器或光纤模块相连,构成光数据传输通路。

一般我们购买不到纯粹的尾纤,而是如图所示的跳线,中间一剪开,便成了尾纤。 尾纤:用在终端盒里,连接光缆中的光纤,通过终端盒耦合器(适配器),连接尾纤和跳线。 跳线:跳纤两头都是活动接头。起连接尾纤和设备作用。 光缆终端盒是在光缆敷设的终端保护光缆和尾纤熔接的盒子。 光纤耦合器是用于两条光纤或尾纤的活动连接通俗称为法兰盘。 光纤终端盒是一条光缆的终接头,他的一头是光缆,另一头是尾纤,相当于是把一条光缆拆分成单条光纤的设备。

光纤准直器的结构与参数

?光纤准直器是光无源器件中的一个重要的组件,在光通信系统中有着非常普遍的应用。 它是由单模尾纤和准直透镜组成,具有低插入损耗,高回波损耗,工作距离长,宽带宽,高 稳定性,高可靠性,小光束发散角,体积小和重量轻等特点。可将光纤端面出射的发散光束变换为平行光束,或者将平行光束会聚并高效率耦合入光纤,是制作多种光学器件的基础器件,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光束准直,光束耦合,光隔离器,光衰减器,光开关,环行器, MM,密集波分复用器ES之中。 目录 ?光纤准直器的结构与参数 ?光纤准直器的原理 ?光纤准直器的优点 ?光纤准直器的装配 光纤准直器的结构与参数 ?光纤准直器的结构参数如图5 所示,因光纤头端面的8 度斜角,造成输出光束与准直器轴线存在夹角θ,称为点精度。图6 所示为两准直器的理想耦合情况,二者的输出光场完全重合,其间距为准直器的工作距离Zw。准直器输出高斯光束的束腰距离其端面Zw/2,束腰直径为2ωt,而高斯光束的发散角与其束腰直径成反比关系。到此我们介绍了光纤准直器的三个主要参数:工作距离、点精度和光斑尺寸。 光纤准直器的原理 ?光纤准直器的基本原理是,将光纤端面置于准直透镜的焦点处,使光束得到准直,然后在焦点附近轻微调节光纤端面位置,得到所需工作距离,因此准直器的工作距离与光纤头和透镜的间距L相关。光纤准直器的设计方法是,根据实际需求确定准直器的工作距离,依据高斯光束传输理论,确定光纤头和透镜间距L并计算光斑尺寸,然后依据光线理论计算准直器的点精度。 光纤准直器的优点 ?低插损、高回损、尺寸小 工作距离长、宽带宽

高稳定性、高可靠性 光纤准直器的装配 (1)采用斜端面插针耦合,可大大提高光纤准直器的回波损耗,当斜面倾角为8°01%增 透膜时,光纤准直器的时,光纤准直器的自聚焦透镜后端面镀反射率为0.回波损耗可达 60dB。采用斜端面插针耦合,主要是为了满足器件高回波损耗的求,角度越大,准直器的回波损耗越大。但插针的端面角度越大,准直器的插入损耗就会越大(要求是:插入损耗越小越好,回波损耗越大越好),这和准直器要求的低插入损耗矛盾,对于准直器插入损耗而言,透镜和毛细管是垂直端面最为理想。因此本文采用8°是针对环行器在这种互相制约关系下的一个折中。视应用场合不同其端面斜角可做成6°、8°、9°、11°或任何角度。 (2)透镜与光纤毛细管端面的间隙也主要是和器件高回波损耗有关,为了达到器件高回 波损耗的要求,其间隙一般大于200μm,当间隙大于200μm,器件的回波损耗值近似达到理论上最大值。但透镜和毛细管端面的间隙越大,同时会造成准直器的插入损耗增大,这又是一对矛盾,根据准直器图纸的精度要求,其间隙是0.385mm,这同时能满足高回波损耗的距离要求,也能使其插入损耗达到要求。准直器的插入损耗和回波损耗相比较而言,回波损耗更容易保证,因此在准直器装配时,以其插入损耗为检测依据,就是这个道理。

连接器选型规范要求

目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 1、线对板连接器 (1) 选型重点注意事项 (1) 2、板对板连接器 (3) 选型重点注意事项: (3) 常用板对板连接器: (3) 3、线对线连接器 (4) 选型重点注意事项 (4) 常用线对线连接器 (4) 4、I/O连接器 (4) 选型重点注意事项 (4) 常用I/0连接器 (5) 5、同轴连接器 (5) 选型重点注意事项 (5) 常用同轴连接器 (6) 6、非焊接端子 (6) 选型重点注意事项 (6) 常用非焊接端子 (6) 7、端子排 (7) 选型重点注意事项 (7) 常用端子排 (7) 1、线对板连接器

选型重点注意事项:

3、

6、 也称冷压端头和接头。主要使用于安全接地、交流电源输入等场合,选择圆型,U型,钩型,片型,针型端子及接头等。 端头材质使用优质铜,确保导电性能;端头表面镀锡,防氧化抗腐蚀;端头尾部焊缝处焊银,内孔制有螺纹线,以增强抗拉力。以上主要针对K.S.T端子(获UL认证和CSA认证)特点说明,端子类型较多,现对端子型号进行说明,如RVS1-4 R-----端头类型;V----端头尾部类型;S----端头宽度;1---导线截面积;4---螺栓直径。 端子与线材的连接方式主要为压接,压接是靠压力变形的方法使包围导线的压线筒重新成型,让导线永久地压接在接线端上形成良好的电气和机械连接。

光纤准直器原理

光纤准直器原理 曾孝奇 一. 模型 光纤准直器通过透镜能实现将从发散角较大(束腰小)的光束转换为发散角较小(束腰大)的光束,从而以较低损耗耦合进入其他光学器件。在这里,我们将从光纤中的出射光束认为是基模高斯光束;光纤准直器基本模型如下: 图1 光纤准直器原理示意图 其中,i q (i=0,1,2,3)为高斯光束的q 参数,q 参数定义为: ()()() z w i z R z q 211πλ-=, (1) ()z f z z R 2 +=,()2 01??? ? ??+=f z w z w ,λπ2 0w f =; (2) 图1中,i q (i=0,1,2,3)分别表示光纤端面,透镜入射面,透镜出射面,和出射光束的束腰处的q 参数,而01w 和02w 分别表示透镜变换前后的束腰;l 表示光纤端面与透镜间隔,l w 为准直器的设计工作距离。 二. 理论分析 根据ABCD 理论,高斯光束q 参数经透镜变换后, D Cq B Aq q ++= 112, (3) 而且,l q q +=01,2/32w l q q -=,12 010if w i q ==λπ,22 023if w i q ==λ π。

这样,我们可以得到经过透镜后的束腰大小: () () 2 12 01 02Cf D Cl BC AD w w ++-=, (4) 工作距离: ()()()()2 12212 Cf D Cl ACf D Cl B Al l w +++++-=, (5) 方程(5)是关于l 的二次方程,为使得l 有实根,方程(5)的判别式应该不小于零,从而我们可以得到: 1 2 1 2f C ACf BC AD l w --≤ , (6) 方程(6)表示准直器的工作距离有上限,就是一个最大工作距离 ()() 121max /2f C ACf BC AD l w --=。此时,我们得到:C D f l - =1。 分析:不论对于何种透镜,准直器的出射光斑和工作距离都取决于透镜的传输矩阵ABCD ;对于给定的透镜,它们还跟入射光斑大小和光纤端面与透镜间的距离l 有关,也就是说,对于给定的入射光束和给定的透镜,我们可以通过在透镜焦距附近改变l 来实现不同的工作距离。在实际制作准直器当中,我们正是通过这种方法来实现不同的工作距离的。 进一步地,如果我们需要定量计算准直器的出射束腰和工作距离,需要具体知道不同透镜的ABCD 系数。对于G Lens (自聚焦透镜,通常为0.23P ),它的ABCD 矩阵为: () () () () ?? ? ? ???? ?? -=??????L A L A A n L A A n L A D C B A o o cos sin sin 1 cos , (7) 其中,0n 透镜的透镜的轴线折射率,L 为透镜的中心厚度,A 为透镜的聚焦常数。由于G Lens 的ABCD 系数取决于0n ,L 和A ,因而,适当选择这些参数,同样能改变准直器的出射光斑大小和工作距离。 对于 C lens(厚透镜),它的传输矩阵为:

100M光纤收发器使用说明

光纤收发器使用指导说明目前万科常用光纤收发器的光纤接口类型为SC接头 一正解的接线次序 下面先以NETLINK为例讲解 二设备介绍

左上角——亮时代表1000M速率 右上角——亮时代表100M速率 左中间——亮时代表已接上尾纤,闪烁代表正在传输数据右中间——亮时代表已接上网线,闪烁代表正在传输数据左下角——亮时代表已接入电源线 右下角——亮时代表全双工速率,灭时代表半双工 各种情况下指示灯状态。 1单独插电源时 2连接网线时

3单独连接光纤时 4收发器正常工作时

三故障讨论 1 电源灯不亮,电源故障。电源DC5V 2A 2 Link灯不亮故障可能有以下故障 a光纤是否已断;方法:可以用激光笔或是强光手电筒对一头照光,查看另一头是否有可见光。 b光纤线路损耗过大;用工程宝的测光功率计仪表检测。光纤收发器或光模块在正常情况下的发光功率:单模20公里:-8DB—15DB之间;如果在光纤收发器的发光功率在-30DB――45DB之间,那么可以判断这个收发器有问题。 C 光纤插头是否插反 d.跳线类型与设备接口匹配 3 网络丢包严重可能故障如下: a收发器的电端口与网络设备接口,或两端设备接口的双工模式不匹配。 b双绞线与RJ-45头有问题。 c光纤连接问题,跳线是否对准设备接口,尾纤与跳线及耦合器不匹配 4 时通时断现象 a可能为光路衰减太大,此时用光功率计测量接收端的光功率,如果在接收灵敏范围附近1-2DB之内可基本判断为光路故障; b可能是交换故障,把交换机换成PC c 可能为收发器故障,把收发器两端接PC(不通过交换机),两端对PING没问题后,从一端向另一端传送一个较大文件(100M)以上,观察速度,如果速度慢(200M以下的文件传送15分钟以上),可基本判断为收发器故障。 5 通信一段时间后死机,断电后恢复。此情况一般是交换机引起,

光纤准直器原理

3) 而且, q 1 q 0 l , q 2 q 3 l w /2, q 0 i 2 w01 if 1, q 3 i 2 w 02 2 if 2。 一 . 模型 光纤准直器通过透镜能实现将从发散角较大 (束腰小) 的光束转换为发散角 较小(束腰大)的光束,从而以较低损耗耦合进入其他光学器件。在这里,我们 将从光纤中的出射光束认为是基模高斯光束;光纤准直器基本模型如下: 其中, q i ( i=0,1,2,3 )为高斯光束的 q 参数,q 参数定义为: 图 1 中, q i (i=0,1,2,3 )分别表示光纤端面,透镜入射面,透镜出射面,和出 射光束的束腰处的 q 参数,而w 01和 w 02分别表示透镜变换前后的束腰; l 表示光 纤端面与透镜间隔, l w 为准直器的设计工作距离。 二 . 理论分析 根据 ABCD 理论,高斯光束 q 参数经透镜变换后, Aq 1 B q2 Cq 1 D , 光纤准直器原理 曾孝奇 11 qz Rz i w 2z , 1) 2 , w z w 0 1 2 w 2)

这样,我们可以得到经过透镜后的束腰大小: AD BC w 02 w 01 2 Cl D 2 Cf 1 工作距离: 2 l 2 Al B Cl D ACf 12 , ( 5) l w 2 2 2 , ( 5) w Cl D 2 Cf 1 2 方程( 5)是关于 l 的二次方程,为使得 l 有实根,方程( 5)的判别式应该不小 于零,从而我们可以得到: AD BC 2ACf 1 , w 2 , C 2 f 1 方程( 6)表示准直器的工作距离有上限,就是一个最大工作距离 2D l wmax AD BC 2ACf 1 / C 2 f 1 。此时,我们得到: l f 1 D 。 C 分析:不论对于何 种透镜, 准直器的出射光斑和工作距离都取决于透镜的传 输矩阵 ABCD ;对于给定的透镜,它们还跟入射光斑大小和光纤端面与透镜间的 距离 l 有关, 也就是说,对于给定的入射光束和给定的透镜, 我们可以通过在透 镜焦距附近改变 l 来实现不同的工作距离。 在实际制作准直器当中, 我们正是通 过这种方法来实现不同的工作距离的。 进一步地, 如果我们需要定量计算准直器的出射束腰和工作距离, 需要具体 知道不同透镜的 ABCD 系数。对于 G Lens (自聚焦透镜,通常为 0.23P ),它的 ABCD 矩阵为: 1 cos AL 1 sin AL n o A , ( 7) n o Asin AL cos AL 其中,n 0 透镜的透镜的轴线折射率, L 为透镜的中心厚度, A 为透镜的聚焦常数。 由于G Lens 的ABCD 系数取决于 n 0,L 和 A ,因而,适当选择这些参数,同样能 改变准直器的出射光斑大小和工作距离。 对于 C lens ( 厚透镜 ) ,它的传输矩阵为: 4) 6) C A D B

光纤接入设备使用图解

光纤接入设备及使用图解 由于不同种类信息的需求也越来越多,伴随而来的不断增长的ip数据、话音、多媒体图像等多种新业务需求,促使了各大网络运营商的传送网络环境发生了翻天俯地的变化,以前那些以承载模拟话音为主要目的的传统城域网和接入网在容量以及接口种类上都已经无法满足多种多样的新业务传输与处理的要求。于是迫于社会信息量的突飞猛进,那些专门为城域网和接入网上提供新业务传送的技术及设备迅速发展起来。其中以mstp(多业务传输平台)和pon(无源光网络)发展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它们都是基于光纤传送技术、在城域网或接入网上提供多种新业务承载的最佳解决方案。 基于光缆的光纤接入技术是未来宽带网络的发展方向,它的发展也离不开光纤接入设备发展和支持,就像鱼与水一样。谈起光纤接入设备不得不提起它的三代发展经历: 第一代大量采用地pdh(光纤光端机)设备,包括点到点型和星型局端设备,不具备汇聚功能。全部采用pdh传输协议,也没有光接口规范。用户业务如e1和数据业务通过远端设备,利用私有pdh协议进行复接,经光纤传输到局端设备。局端设备按照私有协议对pdh光信号进行分接,又转换成为e1等pdh接口,再通过电缆经ddf配线架与城域骨干/汇聚设备连接。由于pdh协议的局限性致使各类光纤接入设备很快落伍。 第二代鉴于第一代设备的缺陷,一些pdh设备厂商研发出第二代设备,即在局端设备中增加一个sdh(密集型光波复用)终端卡。在局端与远端设备之间仍然采用私有的pdh协议,而在局端提供汇聚功能,将原来的e1信号经sdh终端卡复用,并给出标准sdh接口。主要解决了局端设备与城域骨干设备的互连问题和统一接口标准。 第三代是sdh直通设备,包括汇聚型和非汇聚型。由于新业务覆盖面广,新一代sdh直通设备已经能够按照sdh规范,自动适配到sdh进行传送;非汇聚型的远端设备可以通过sdh光接口直接连接到城域网汇聚层节点上,适合从汇聚层网络上分支出较少的业务接口。汇聚型则在局端插入sdh汇聚设备,将来自多个

100M光纤收发器使用说明

光纤收发器使用指导说明 令狐采学 目前万科常用光纤收发器的光纤接口类型为SC接头 一正解的接线次序 下面先以NETLINK为例讲解 二设备介绍 左上角——亮时代表1000M速率右上角——亮时代表100M速率左中间——亮时代表已接上尾纤,闪烁代表正在传输数据右中间——亮时代表已接上网线,闪烁代表正在传输数据左下角——亮时代表已接入电源线右下角——亮时代表全双工速率,灭时代表半双工 各种情况下指示灯状态。 1单独插电源时 2连接网线时 3单独连接光纤时 4收发器正常工作时 三故障讨论 1电源灯不亮,电源故障。电源DC5V 2A 2Link灯不亮故障可能有以下故障 a光纤是否已断;方法:可以用激光笔或是强光手电筒对一头照光,查看另一头是否有可见光。 b光纤线路损耗过大;用工程宝的测光功率计仪表检测。光纤

收发器或光模块在正常情况下的发光功率:单模20公里:-8DB—15DB之间;如果在光纤收发器的发光功率在-30DB――45DB之间,那么可以判断这个收发器有问题。 C 光纤插头是否插反 d.跳线类型与设备接口匹配 3网络丢包严重可能故障如下: a收发器的电端口与网络设备接口,或两端设备接口的双工模式不匹配。 b双绞线与RJ-45头有问题。 c光纤连接问题,跳线是否对准设备接口,尾纤与跳线及耦合器不匹配 4时通时断现象 a可能为光路衰减太大,此时用光功率计测量接收端的光功率,如果在接收灵敏范围附近1-2DB之内可基本判断为光路故障; b可能是交换故障,把交换机换成PC c 可能为收发器故障,把收发器两端接PC(不通过交换机),两端对PING没问题后,从一端向另一端传送一个较大文件(100M)以上,观察速度,如果速度慢(200M以下的文件传送15分钟以上),可基本判断为收发器故障。 5通信一段时间后死机,断电后恢复。此情况一般是交换机引起, 6收发器RJ45口与其他设备连接时,中间有交换机设备时使用

光纤准直器的分析和比较

文章来源: https://www.360docs.net/doc/4e15631397.html,/schemes/scheme-27.htm 在自由空间型的光无源器件(如光隔离器、光环形器、光开关等)中,输入和输出光纤端面必须间隔一定距离,以便在光路中插入一些光学元件,从而实现器件功能。从光纤输出的高斯光束(实际为近高斯光束,可以高斯光束近似处理),束腰半径较小而发散角较大,两根光纤之间的直接耦合损耗对其间距极其敏感,光纤准直器扮演这样一种功能,将从光纤输出的光准直为腰斑较大而发散角较小的光束,以增加对轴向间距的容差,如图 4 所示,从图 2(c)(d)亦可看出准直器对轴向容差的改善。 光纤准直器的结构和参数 光纤准直器的结构参数如图 5 所示,因光纤头端面的 8 度斜角,造成输出光束与准直器轴线存在夹角θ,称为点精度。图 6 所示为两准直器的理想耦合情况,二者的输出光场完全重合,其间距为准直器的工作距离Zw。准直器输出高斯光束的束腰距离其端面Zw/2,束腰直径为 2ωt,而高斯光束的发散角与其束腰直径成反比关系。到此我们介绍了光纤准直器的三个主要参数:工作距离、点精度和光斑尺寸。 光纤准直器的设计方法 光纤准直器的基本原理是,将光纤端面置于准直透镜的焦点处,使光束得到准直,然后在焦点附近轻微调节光纤端面位置,得到所需工作距离,因此准直器的工作距离与光纤头和透镜的间距 L相关。光纤准直器的设计方法是,根据实际需求确定准直器的工作距离,依据高斯光束传输理论,确定光纤头和透镜间距 L并计算光斑尺寸,然后依据光线理论计算准直器的点精度。具体设计步骤如下: a) 确定所需工作距离Zw; b) 列出从光纤端面至输出光束束腰位置的近轴光线传输矩阵; 下面以 Grin-Lens准直器为例:

光纤收发器使用说明

二、二手旧光纤模块的性能分析: 1.光路污染:在光路上如果内外腔体中附有尘埃,就会影响光路,使光信号的传输质量 下降光功率减小,如:灵敏度降低。那么要完成传输过程势必使其它元器件超负荷工作,形成工作电流过大。正常模块的工作电流一般在130mA以下,而旧模块很多工作电流都会在200mA附近,所以这种模块在工作状态下会很烫。而温度过高的环境会显著降低收发器里的所有元器件的寿命。通常情况下收发器里的所有元器件的寿命会因此降低为正常情况下的十分之一甚至会更加危险,这些模块中的激光器一部门是国外公司测试的阀值电流大,量子效率低而被打下来的。正常阀值电流会达到20mA-30mA。电流大会使得激光器的寿命急剧衰减,形成恶性循环。 2.接收灵敏度低:很多旧模块的接受灵敏度达不到ITUT.G.957和IEEE802.3U国际标准。 虽然有时候进行测试时也不会丢包,但在稍微恶劣的环境下,比如光纤质量稍微差一点,距离稍微远一点,就会导致丢包,影响网络质量。 3.二手旧光纤模块的外腔体损伤:光模块的外腔体的材质多为塑胶材料或金属材料,而 这接头的多次插拔会造成外腔内壁产生一定程度的磨损,以致光器件传输同轴度无法保证,从而使光器件的光路发生一定的变化,如:光功率小,误码率大,消光比不正常等等,反映到设备上就是丢包率增加,网络超时,系统不稳定,严重时甚至导致网络长时间不能接通。 4.使用寿命:新光纤模块的使用寿命一般在五年以上,二手旧光纤模块已经使用了很多 年,里面的激光器及相关期间已经接近失效,随时都有可能完全失效不发光。 5.一般发光器的光模块可经受0-70℃的环境温度,而旧模块很多是达不到的,因而不能 满足一些高低温的工作环境。 二手旧光纤的识别方法: 1.外观识别:同一批设备上光模块的外观是否一致,新模块的外观、一致性都很好,而 旧模块多为不同厂家的产品,且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外壳很旧,没有光泽,有一些磨损划痕,光纤口有灰尘。 2.拨开防尘套,可以看见套管,一般多模有塑料套管和金属套管两种,二手旧套管光泽 度差,毛糙,直观感觉差,单模一般都是金属套管,二手旧套管的内管壁有划痕,金属色较差,几个套管比较是的一致性差,而新模块的套管色泽光亮,光滑,一致性好。 3.将旧模块在50-60℃状态在看他是否正常工作。 本公司售后服务: 本公司郑重承诺所出产的产品出厂前经过严格质量把关,一个月内包退,三个月内包换,一年内免费保修,终身有偿维护(只收取更换元器件成本费用)如发现本公司售出的产品使用二手旧光模块,旧一罚百,欢迎用户监督,并给予宝贵建议和意见。 〈二〉10/100/1000M光纤收发器使用说明 一、概述 光纤收发器是一种将以太网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或反之的光电转换设备,通过将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在多模或单模光纤上传输,突破了电缆传输距离短的限制,使得以太网在保证高带宽传输的前提下,利用光纤介质实现几公里甚

光纤准直器原理

(5) 一. 模型 光纤准直器通过透镜能实现将从发散角较大(束腰小)的光束转换为发散角较小(束腰 大)的光束,从而以较低损耗耦合进入其他光学器件。在这里,我们将从光纤中的出射光束 认为是基模高斯光束;光纤准直器基本模型如下: 图1光纤准直器原理示意图 其中,q i (i=0,1,2,3)为高斯光束的q 参数,q 参数定义为: i i ; (i ) q z R z 1 2 ? w z 丄2 2 2 f “ z 上 w 0 R z z , w z Wo .〔 一 , f 7 (2) z \ f 图1中,q i (i=0,1,2,3)分别表示光纤端面,透镜入射面,透镜出射面,和出射光束的束腰 处的q 参数,而w oi 和W 02分别表示透镜变换前后的束腰;I 表示光纤端面与透镜间隔,l w 为 准直器的设计工作距离。 二. 理论分析 根据ABCD 理论,高斯光束q 参数经透镜变换后, 工作距离: 2 Al B Cl D ACf i 光纤准直器原理 曾孝奇 q 2 Aq i Cq i (3) 2 而且, q i q o 1 , q 2 q 3 I w /2 , q o i if i , q 3 2 ? W 02 i - if 2。 这样,我们可以得到经过透镜后的束腰大小: W 02 (4) W oi

2 严, Cf i Cl D 2 (5)

方程(5)是关于I 的二次方程,为使得I 有实根,方程(5)的判别式应该不小于零,从而 我们可以得到: AD BC 2ACf i C 2f i 方程(6)表示准直器的工作距离有上限,就是一个最大工作距离 I wmax AD BC 2ACf i /C 2f i o 此时,我们得至U : I f 1 -。 C 分析:不论对于何种透镜,准直器的出射光斑和工作距离都取决于透镜的传输矩阵 ABCD ;对于给定的透镜,它们还跟入射光斑大小和光纤端面与透镜间的距离 I 有关,也就 是说,对于 给定的入射光束和给定的透镜,我们可以通过在透镜焦距附近改变 I 来实现不同 的工作距离。在实际制作准直器当中,我们正是通过这种方法来实现不同的工作距离的。 进一步地,如果我们需要定量计算准直器的出射束腰和工作距离,需要具体知道不同透 镜的ABCD 系数。对于G Lens (自聚焦透镜,通常为0.23P ),它的ABCD 矩阵为: A C B cos JAL — si n VAL D n -A , (7) n o J A s in UAL cos JAL 其中,n 。透镜的透镜的轴线折射 率, L 为透镜的中心厚度,、A 为透镜的聚焦常数。由于G Lens 的ABCD 系数取决于n o ,L 和.A ,因而,适当选择这些参数,同样能改变准直器的出射光 斑大小和工作距离。 对于C Iens (厚透镜),它的传输矩阵为: A C 三. 实例分析 本小组采用C lens 已制作的一些准直器, 曲率半径R=1.2mm ,透镜长度L=2.5mm ,C lens 采用SF11材料,在1550nm 处折射率 n=1.744742另外,从单模光纤SMF28出射的光斑半径为 w °1 5 口m 。这样,根据以上理论 分析,我们容易得到出射光在不同位置的光斑大小,并且,我们将理论计算值与 Beamsca n 得到的测量值比较,如下表: (6) 门 o (8) C lens 参数如下:

一光两电 ,英文, 光纤收发器 ,说明书

1-port 100M FX 2-Ports 10/100M TX Media Converters User’s Manual 1.Overview This Media Converter Complies with IEEE802.3 Standards. It is designed to Convert data signal between 10/100Base-TX and 100Base-FX fast Ethernet. The media converter is connected between Fiber cable and twisted cable segments with network operating smoothly. This converter can be used as a standalone unit or asa slide-in module to the 14 converter rack. 2.Checklist Before you installing the Switch, verify that the package contains the following: 1.The TP-Fiber Converter 2.AC-DC Power Adapter. 3.This User’s Manual. Piease notify your sales representative immediately if any of the aforementioned items is missing or damaged. 3. LED Description There are 6 LED At Front View of 2 port Media Converter LED Definition Specification PWR Indicator of power supply ON when the power supply is turned on and in normal working status FRX Optical interface status indicator Bright when optic fiber cable is connected well, but no data transmission Blinking when receiving data TRX Ethernet interface status indicator Bright when twisted pair is connected well, but no data transmission Blinking, when receiving data FDX Ethernet interface mode indicator ON, Full duplex OFF, Half duplex 4.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Optical Parameters Multimode Fiber 62.5/125, 50/125,100/140μm Output optical power -20~-14dBm Receiving sensitivity <-31dB Distance 0~2km or 0~5km Connector SC, ST, FC Wavelength 850nm/1310nm Singlemode Fiber 9/125,8.3/125,8.7/125or 10/125μm Distance 0~20km 0~40km 0~60km Output optical power -12~-8dBm -8~-3dBm -3~ 0dBm Receiving sensitivity < -37dBm < -37dBm < -38dBm Connector SC, ST, FC Wavelength 1310nm Distance 0~80km 0~120km Output optical power -3~ 1dBm -3~ 2dBm Receiving sensitivity < -38dBm < -38dBm Connector SC, ST, FC Wavelength 1550nm(DFB) when less than 15km, use attenuator 5.Installing the Converter For as a standalone unit a)Verify the AC-DC adapter conforms to your country

光纤连接器实训报告

光线连接器制造实习工作报告 班级:光电09303 姓名:胡飞 学号:09012003 指导教师:刘孟华 日期:2011/4/5

一、工作任务 1)熟悉光纤活动连接器的基本结构及其组装工艺 2)学会端面研磨技术与质量检验 3)自己动手制作出合格的FC、SC型活动连接器 二、主要工艺流程及设备 工艺流程: Ⅰ组装阶段物料准备→下线/绕线(线圈直径不能小于6cm)→穿散件→剥纤→注胶→穿纤与固化(约30分钟)→切纤→压接(二次卡紧)→去胶与自检 Ⅱ研磨阶段装夹→粗磨→细磨→精磨→抛光 Ⅲ检验阶段端面检查与分析→指标测试(插入损耗、回波损耗) 主要设备: 高温固化炉、压接机、端面研磨机、端面检查机 插回损测试仪 三、制作的产品质量分析 合格的连接器应该是各个零部件按正确的顺序紧密牢固连接。插芯端面中心的光纤上及光纤附近没有划痕、麻点、气泡和色斑,通光后出现亮点。插入损耗IL≤0.30dB,RL≥60dB。

现象分析:自己的端面在进行端面检测时能观察到显微图像上方为颜色略与圆面不一的线条。这是由于研磨片或研磨液不均匀造成的端面缺陷。插入损耗测试为0.1dB,回拨损耗为63dB。 四、工作中的职业表现 ?能严格按照工作时间准时上下班。 ?能认真听取老师和师傅的安排,并按要求完成任务。 ?能和小组成员积极有效的配合,讨论。 ?面对不足与失误,找出问题,深刻反省。 五、掌握了的技能 ●对光纤连接器分类和组成有了基本的认识 ●掌握了制造光纤连接器的主要工艺流程并能自己动手制作 出合格的光纤活动连接器 ●能准确分析制作过程中出现的常见问题 ●能检测光纤连接器的好坏并能测其重要指标参数 六、工作中的得失及感悟 ?要严格按照各项规定进行操作,不能随心所欲,投机取巧 ?遇到问题冷静处理,认真分析,及时解决 ?工作中要和团队成员协调配合,服从安排

光纤收发器安装及常见故障

光纤收发器安装及常见故障 一、光收发器安装的简单介绍 1、首先看光纤收发器或光模块的指示灯和双绞线端口指示灯是否已亮? a、如收发器的光口(FX)指示灯不亮,请确定光纤链路是否交叉链接?光纤跳线一头是平行方式连接;另一头是交叉方式连接。 b、如A收发器的光口(FX)指示灯亮、B收发器的光口(FX)指示灯不亮,则故障在A收发器端:一种可能是:A收发器(TX)光发送口已坏,因为B收发器的光口(RX)接收不到光信号;另一种可能是:A收发器(TX)光发送口的这条光纤链路有问题(光缆或光线跳线可能断了)。 c、双绞线(TP)指示灯不亮,请确定双绞线连线是否有错或连接有误?请用通断测试仪检测(不过有些收发器的双绞线指示灯须等光纤链路接通后才亮)。 d、有的收发器有两个RJ45端口:(To HUB)表示连接交换机的连接线是直通线;(To Node)表示连接交换机的连接线是交叉线。 e、有的发器侧面有MPR开关:表示连接交换机的连接线是直通线方式;DTE开关:连接交换机的连接线是交叉线方式。 2、光缆、光纤跳线是否已断? a、光缆通断检测:用激光手电、太阳光、发光体对着光缆接头或偶合器的一头照光;在另一头看是否有可见光?如有可见光则表明光缆没有断。 b、光纤连线通断检测:用激光手电、太阳光等对着光纤跳线的一头照光;在另一头看是否有可见光?如有可见光则表明光纤跳线没有断。 3、半/全双工方式是否有误? 有的收发器侧面有FDX开关:表示全双工;HDX开关:表示半双工。 4、用光功率计仪表检测 光纤收发器或光模块在正常情况下的发光功率:多模:-10db--18db之间;单模20公里:-8db--15db 之间;单模60公里:-5db--12db之间;如果在光纤收发器的发光功率在:-30db--45db之间,那么可以判断这个收发器有问题

光纤连接器检验技术标准

一、外观检验: 二、组装性能:2.1插芯:突出长度正常,弹性良好,有明显倒角,表面无任何脏污、缺陷及其他不良。2.2散件:各散件与适配器之间配合良好,无松脱现象,机械性能良好,有良好的活动性,表面无任何脏污、缺陷、破损、裂痕,颜色与产品要求相符,同批次产品无色差。2.3压接:对光缆外皮及凯夫拉线的压接固定要牢固,压接金属件具有规则的压痕,无破损、弯曲,挤压光缆等不良。 三、端面标准:根据附录1《光纤连接器端面检验规范》检验。 四、插损、回损技术标准: 五、端面几何形状(3D)标准:

六、合格品标识:合格产品标识包括:出厂编号(每个产品对应唯一的出厂编号,由生产任务计划号加流水号组成)、型号规格、条码标签(根据客户要求可选)、产品说明书(根据客户要求可选)、3D报告(根据客户要求可选)、环保标识(根据客户要求可选)、插/回损测试数据等。 七、产品包装:7.1产品基本包装是:将光纤连接器盘绕成15-18cm直径的圈,连接头两端用扎带固定于线圈的对称中部,根据产品的不同型号扎紧方式有“8”和“1”字型扎法,以不松脱为原则,不能在光缆上勒出痕迹,0.9光缆使用蛇形管绑扎。特殊型号产品可根据相应《包装作业指导书》进行操作。将绑扎好的连接器头朝下放入对应已贴好标识的包装袋中封好袋口,并将包装袋中的空气尽量排除但不能将连接器挤压变形。7.2基本包装完成后以整数为单位装入包装箱内,包装箱内部用卡板或气泡袋或珍珠棉或其他防挤压保护辅料隔开,特殊型号产品可根据相应《包装作业指导书》进行操作。包装箱外贴上装箱清单和其他产品标识后封箱打包并放置到指定成品区。 八、各零部件技术标准: 8.1插芯: 8.1.1产品符合以下标准:YDT 1198-2002 《光纤活动连接器插针体技术要求》Telcordia GR-326-CORE 8.1.2详细技术要求见附录2《常规插芯技术标准》。 8.2光纤/光缆: 8.2.1产品符合以下标准:YDT 1258.1-2003 《室内光缆系列第一部分总则》YDT 1258.2-2003 《室内光缆系列第二部分单芯光缆》YDT 1258.3-2003 《室内光缆系列第三部分双芯光缆》YDT 1258.4-2005 《室内光缆系列第四部分多芯光缆》YDT 1258.5-2005 《室内光缆系列第五部分光纤带光缆》YDT 1258.3-2009 《室内光缆系列第3部分:房屋布线用单芯和双芯光缆》YDT 908-2000 《光缆型号命名方法》 8.2.2性能、尺寸、材质、颜色、环保等符合国家相关行业标准。产品颜色在同一批次的同一规格型号上必须保持一致。 8.3连接器: 8.3.1产品性能指标符合以下国家标准:GBT 12507.1-2000 《光纤光缆连接器第一部分:总规范》GBT 12507.2-1997 《光纤光缆连接器第二部分:F-SMA 型光纤光缆连接器分规范》YDT 1272.1-2003 《光纤活动连接器第1部分:LC 型》YDT 1272.2-2005 《光纤活动连接器第2部分:MT-RJ型》YDT 1272.3-2005 《光纤活动连接器第3部分:SC型》YDT 1272.4-2007 《光纤活动连接器第4部分:FC型》YDT 1272.5-2009 《光纤活动连接器第5部分:MPO型》YD987-1998 《ST/PC型单模光纤光缆活动连接器技术规范》YDT 2152-2010 《光纤活动连接器可靠性要求及试验方法》

智能化系统方案之光纤收发器参数

光纤收发器使用说明 一.概述 以太网光纤收发器 以太网光纤收发器在网络中可以完成以太网数据从铜线到光纤或从光纤到铜线传输介质的转换。在网络中,电信号在铜线的极限传输距离(一次中继)仅为100米,而光信号在光纤中可传输达百公里,因而光纤收发器使以太网无限延伸。在光纤到楼这一运用领域中,他可作为楼道交换机光纤uplink,也可作为宽带小区中汇接交换机的每个端口的光电转换器(机架式)。光纤收发器广泛应用于城域网、大型企业网、校园网、宽带小区等网络的组建。以太网光纤收发器功能特点 ●采用优质光电一体化模块,提供良好的光特性和电气特性,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MTBF>105小时,符合电信运营标准。 ●支持外置、内置、2U机架、3U机架,方便用户选择。 ●全双工/半双工自适应,直连线/交叉线自适应。 ●支持10/100/100Base-Fx光纤传输标准,可与其他网络产品相通。 ●支持IEEE802.1Q及ISL可选骨干连接。 ●支持SPANNING TREE构造容错网络。 ●支持热插拔。 技术参数

二.以太网10/100M自适应收发器 以太网光纤收发器可以将10/100Base-Tx双绞线电信号和100Basw-Fx的光信号进行相互转化。他将网络的传输距离极限从铜线的100米扩展到100公里(单模光纤)。光纤收发器的典型应用是以太网长距离互联,由于具有自适应的功能,在与交接机相连时,交换机不需要任何设置。 状态指示灯说明 PWR(POW):电源指示灯 FDX:光纤连接指示及全双工与半双工状态指示灯 FX:光纤连接动态指示灯 TX:双绞线连接动态指示灯 10/100:速率10/100Mbps指示灯 Tx:双绞线连接指示灯 双电口百兆收发器 LINK亮光纤连接正常,闪烁光纤链路在传输数据 SPD1-2 亮双绞线连接正常,闪烁双绞线链路在传输数据 FDX1-2全双工 PWR 电源 技术标准 支持IEEE802.3Ethernet、IEEE802.3u100Base-Tx/10Base-Tx和 IEEE802.3u100Base-Fx 三.以太网千兆光纤收发器 内置高频交换核心芯片,数据速率达1000Mbps,大大提高网络运行速度,满足用户宽带需要。 支持可选的光路故障检测功能、进行流量控制、容错检测、上报交换机网管。 工作速率1000Mbps。自动适应10/100Mbps。 产品兼容性 IEEE802.3z Gigbit Ethernet(802.3以太网标准) IEEE802.1d Spanning Tree(以太网生成树协议) IEEE802.1p Qos(以太网Qos标准) IEEE802.1Q及ISL 1000M:以太网速率为1000兆时,指示灯亮;速率为10兆或100兆时灭。 Fx:当光模块故障或光纤没有接上时指示灯亮,反之灭。 POW:电源指示灯,有电源输入亮,反之灭。 TXD:数据发送指示。 RXD:数据接收指示。 FDX/HDX:全双工和半双工指示,工作状态为全双工时会亮,否则会灭。 外置百兆双纤收发器 产品简介:10/100M 自适应快速以太网光纤收发器是完成10、100Base-TX 到100Base-FX 之间的光电转换。该收发器同时支持IEEE802.3 10Base-T、 IEEE802.3u 100Base-TX、100Base-FX 标准,能够有效的支持全双工或半双工模

光纤准直器原理

光纤准直器原理 曾孝奇 一. 模型 光纤准直器通过透镜能实现将从发散角较大(束腰小)的光束转换为发散角较小(束腰大)的光束,从而以较低损耗耦合进入其他光学器件。在这里,我们将从光纤中的出射光束认为是基模高斯光束;光纤准直器基本模型如下: 图1 光纤准直器原理示意图 其中,i q (i=0,1,2,3)为高斯光束的q 参数,q 参数定义为: ()()() z w i z R z q 211πλ-=, (1) ()z f z z R 2 +=,()201???? ??+=f z w z w ,λπ2 0w f =; (2) 图1中,i q (i=0,1,2,3)分别表示光纤端面,透镜入射面,透镜出射面,和出射光束的束腰处的q 参数,而01w 和02w 分别表示透镜变换前后的束腰;l 表示光纤端面与透镜间隔,l w 为准直器的设计工作距离。 二. 理论分析 根据ABCD 理论,高斯光束q 参数经透镜变换后, D Cq B Aq q ++=112, (3) 而且,l q q +=01,2/32w l q q -=,12010if w i q ==λπ,22023if w i q ==λ π。

这样,我们可以得到经过透镜后的束腰大小: ()()2120102Cf D Cl BC AD w w ++-=, (4) 工作距离: ()()()()2 12212Cf D Cl ACf D Cl B Al l w +++++-=, (5) 方程(5)是关于l 的二次方程,为使得l 有实根,方程(5)的判别式应该不小于零,从而我们可以得到: 1 212f C ACf BC AD l w --≤, (6) 方程(6)表示准直器的工作距离有上限,就是一个最大工作距离 ()()121max /2f C ACf BC AD l w --=。此时,我们得到:C D f l -=1。 分析:不论对于何种透镜,准直器的出射光斑和工作距离都取决于透镜的传输矩阵ABCD ;对于给定的透镜,它们还跟入射光斑大小和光纤端面与透镜间的距离l 有关,也就是说,对于给定的入射光束和给定的透镜,我们可以通过在透镜焦距附近改变l 来实现不同的工作距离。在实际制作准直器当中,我们正是通过这种方法来实现不同的工作距离的。 进一步地,如果我们需要定量计算准直器的出射束腰和工作距离,需要具体知道不同透镜的ABCD 系数。对于G Lens (自聚焦透镜,通常为0.23P ),它的ABCD 矩阵为: ()()()() ??????????-=??????L A L A A n L A A n L A D C B A o o cos sin sin 1cos , (7) 其中,0n 透镜的透镜的轴线折射率,L 为透镜的中心厚度,A 为透镜的聚焦常数。由于G Lens 的ABCD 系数取决于0n ,L 和A ,因而,适当选择这些参数,同样能改变准直器的出射光斑大小和工作距离。 对于 C lens(厚透镜),它的传输矩阵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