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世界经济政治格局

当代世界经济政治格局
当代世界经济政治格局

第一讲当代世界的经济政治格局

全球化第一波(1492-1800)

肇始于哥伦布远航开启新旧世界间的贸易。

动力性因素:国家和实力。也就是说,当时全球一体化的进程取决于一国的实力以及其应用形式,即一国有多少人力、马力、风力和后来蒸汽动力。在这一时期,受到宗教影响或帝国主义影响(或两者的结合),国家和政府利用暴力推倒壁垒,将世界的各个部分合并为一。核心的问题:我的国家在全球竞争中处于何种地位?我如何走出国门,利用我的国家的力量和其他人合作?

全球化第二波(1800-2000)

中间曾被大萧条和两次世界大战打断。

动力性因素:跨国公司。

前半阶段:铁路和蒸汽机,运输成本下降。

后半阶段:电话、电报、电脑、卫星、光纤电缆和互联网,通讯成本下降。

全球经济诞生和成熟,各国之间有充足的商品和信息的流动,出现了真正的全球市场,商品和劳动力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套利。

主要的问题:我的公司在全球竞争中处于何种地位,它有哪些机遇可以利用?我怎样通过我的公司同他人开展合作?

全球化第三波(2000-)

动力性因素:个人的能力。

之前的全球化都是以欧洲和美国的人和公司作主体的。虽然中国在18世纪的时候依然是世界上最大经济体,全球化的主要参与者和塑造者却是西方国家、公司和探险者。未来的全球化则将越来越多地不仅是被个人驱动,而且是被

各种各样的人所驱动,并不仅仅局限于西方人和白种人。

全世界每个角落、各种肤色、各个人种都可以参与其中。

主要的问题:在当今全球竞争机会中我究竟处在什么位置?我可以如何与他人进行全球合作?

一、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时期

二、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三、世界多极化趋势及其影响

四、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

主要讲授三个问题:

一、冷战后时代的世界经济格局

1、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1)布雷登森林体系(Bretton Woods system)

指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关税总协定作为1944年布雷顿森林会议的补充,连同布雷顿森林会议通过的各项协定,统称为“布雷顿森林

体系”,即以外汇自由化、资本自由化和贸易自由化为主要内容的多边经济制

度,构成资本主义集团的核心内容。

“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两大国际金融机构。前者负责向成员国提供短期资金借贷,目的为保障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

后者提供中长期信贷来促进成员国经济复苏。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核心内容为:

◎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确认1944年1月美国规定的35美元一盎司的黄金官价,每一美元的含金量为0.888671克黄金。各国政府或中央银行可按

官价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

◎为使黄金官价不受自由市场金价冲击,各国政府需协同美国政府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维持这一黄金官价。

◎各国的汇率,只能在法定汇率上下各1%的幅度内波动。若市场汇率超过法定汇率1%的波动幅度,各国政府有义务在外汇市场上进行干预,以维持汇率的稳定。

美国在战后的世界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美国成为世界经济的霸主。

(2)美、日、西欧三大经济中心的形成

20世纪70年代,世界经济开始了一个低速发展和激烈动荡的新阶段,世界经济开始向多级化方向发展。美、日、西欧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三大经济中心,这种格局一直延续到冷战结束。

1975年举行的第一次西方七国首脑会议(G7Summit)是三足鼎立局面形成的标志。(1975年11月,美、日、英、德、意六国在法国首次召开会议,1976年加拿大应邀与会)

导致经济格局调整的原因之一:

美国经济的式微:

◆朝鲜战争后经济增速下降,经济危机频发。

◆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导致庞大赤字和巨额债务。

1936年凯恩斯的《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一书问世,该书的问世标志着现代西方经济学的诞生以及经济自由主义占统治地位向国家干预占统治地位的巨大变革。

所谓凯恩斯主义是以需求管理为核心, 以政府干预和调节经济运行为前提, 主张借助国家职能作用, 增加有效需求, 刺激投资, 实现充分就业的均衡, 缓解经济危机。

◆越南战争加剧了经济的负担。

1954年日内瓦会议决议,法国政府承认越南独立。越南暂时以北纬17度线分裂,越南民主共和国由越南共产党执政,越南南方在越南末代皇帝保大皇帝的统治之下(1955年吴廷琰在西贡市发动政变,建立越南共和国。统一国家的选举定于1956年7月举行。

越南战争(1961年~1973年)

越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战争,美国耗费了至少2500亿美元。美军在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用去弹药700万吨,而在越战期间用去弹药近1500万吨。

1965—1966两年美国经济增长率均超过6%。但随着美国在越南的军事行动陷入困境,国防开支负担不断加重,1967年经济增长率降到2%。1970年美国经济增长则完全陷于停顿。

导致经济格局调整的原因之二:

第一次石油危机:

1973年10月16日,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由于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为了打击对手以色列及支持以色列的国家,宣布石油禁运,暂停出口,造成油价上涨。当时原油价格从1973年的每桶不到3美元涨到超过13美元,是20世纪下半叶三大石油危机之一。

1947年11月29日,第二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巴勒斯坦将来治理(分治计划)问题的决议(联合国第181号决议)。英国对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于1948

年8月结束,其后在巴勒斯坦建立阿拉伯国和犹太国;阿拉伯面积11000多平方公里,犹太国面积14000多平方公里;使耶路撒冷市成为一个在国际政权下的独立主体,由联合国管理。(犹太人当时人口接近巴勒斯坦总人口的1/3,拥有当地60%的土地。)

第一次中东战争(1948年5月15日-1949年7月20日)

第二次中东战争

苏伊士运河战争

(1956年10月29日至11月6日)

英法为夺得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与以色列联合发起。

1859年开凿,1869年峻工。由于埃及的资金短缺,运河成为英法的私产。

第三次中东战争(1967年6月5日至6月10日)

第四次中东战争(1973年10月6日-10月24日)

埃及、叙利亚为收复失地和摆脱美、苏造成的"不战不和"被动局面,向以色列开战。埃及总统萨达特向以发动闪电进攻。历时18天。

导致经济格局调整的原因之三:

1973年-1975年资本主义世界严重的经济危机等一系列的事件, 给世界经济以巨大冲击。西方各国经济停滞、通货膨胀攀升、汇率波动频繁。

面对困境, 西方政府渴望加强相互的协调与合作, 而先前的国际经济协调机制不能有效地促进各国的协调。于是, 寻找新的协调机制便被提上了各国政府的议事程。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格局由西方七国主导向20国集团国家磋商转变。(英、德、法、日、加拿大、美、意)

南北领导人非正式对话会议

所谓“南北领导人非正式对话”会议,是2003年法国总统希拉克发起的,邀请中国、墨西哥、埃及、南非等12个国家领导人与八国集团的首脑进行非正式对话,共同探讨解决全球发展领域的重大问题。

20国集团领导人第一次金融峰会于2008年11月15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召开。

传统“金砖四国”(BRIC)引用了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的英文首字母。由于该词与英语单词的砖(Brick)类似,因此被称为“金砖四国”。2000年南非加入后,其英文单词将变为“BRICS”,并改称为“金砖国家”

2008 年金融危机之后国际经济秩序开始新一轮调整。

2008 年金融危机对七国集团的地位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同时也提升了二十国集团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2009 年9月25日二十国集团宣布,二十国集团将取代七国集团成为全球经济主要协调和协作机制。

二十国集团成员涵盖面广,代表性强。其构成兼顾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以及不同地域利益平衡,人口占全球的三分之二,国土面积占全球的60%,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的90%,贸易额占全球的80%。

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发达国家经济增速明显减缓,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实力有所上升,全球经济步入调整发展新阶段。

金融危机使发达国家经济受到重创,发展中国家虽然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但新兴经济体基本保持了增长的态势,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有所增强。按购买力平价计算,新兴经济体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50%。发展中国

家与发达国家的力量对比趋势发生重大变化,这些变化有助于推动世界经济格局逐渐向多元化发展。

发达国家主导世界经济的格局短期内仍不会发生根本变化。

IMF执行董事会于北京时间2010年11月6日就份额和治理改革一揽子方案达成一致。

由于IMF改革之后美国的份额仍然高达17.407%,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官员表示,美国将继续拥有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重大决策上的否决权,因为重大决策通过需要至少85%支持率。七国集团的投票权总和仍占39.26%。二十国集团中的金砖四国及其他国家在IMF和世界银行的投票权从总体上看虽然有所上升,但与七国集团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2、冷战后世界格局演变的动因——经济的全球化

广义而言,经济全球化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19世纪。地理大发现、资本的国际扩张、大工业的发展,使世界开始连接为一个整体,具有了真正意义的世界历史,在此基础上,经济全球化的进程逐步开启。

严格意义的经济全球化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20世纪80年代末经济全球化进入一个全方位、多维度、并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的新时期,并呈现出新特点。

(1)经济全球化迅猛推进的原因

第一、科技革命带来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为经济全球化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

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和网络通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技术基础。

第二、国际大市场在世界范围内的进一步拓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体制前提。

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冷战阵营的存在,使世界经济因不同的制度划分而分离,生产和消费局限在各阵营所在区域。

冷战结束后,发展经济成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首要任务。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对外开放、加强国际贸易的经济发展模式成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成功范例,为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效仿。

苏联解体后,前苏东国家和绝大多数社会主义国家都走上了改革经济体制的道路。

这些变革促成了世界范围的经济市场化趋势,创造了经济全球化必须的体制前提,加速经济全球化进程。

第三、各国政府的促进。

美国克林顿政府(1993-2001)的鼓励政策在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举足轻重。

20世纪90年代,美国出现了历史上最长的经济增长,从1991年4月开始到2001年3月,连续增长120个月(60年代肯尼迪和约翰逊政府时期连续增长106个月,80年代里根政府时期连续增长92个月。

美国一直在通过商贸外交推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其主要表现为在“全球、多边和双边”三个层面促进世界贸易的自由化”,扩大美国商品在世界市场上的占有份额。美国认为,在全球范围内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有利于其开拓更大的出口市场,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世界贸易组织于1995年1月1日正式成立并开始运作。总部设于瑞士日内瓦。

乌拉圭回合谈判

1986年9月在乌拉圭的埃斯特角城举行了关贸总协定部长级会议,决定进行一场旨在全面改革多边贸易体制的新一轮谈判,故命名为“乌拉圭回合谈判”。这是迄今为止最大的一次贸易谈判,历时7年半,于1994年4月在摩洛哥的马拉喀什结束。谈判几乎涉及所有贸易,从牙刷到游艇,从银行到电信,从野生水稻基因到艾滋病治疗。参加方从最初的103个,增至谈判结束时的125个。

美国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直接影响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在1987-1992年间,美国每年平均输出资本298亿美元,占发达国家资本输出的16% 。1998年,美国对外直接投资猛增加为1330亿美元,占发达国家资本输出的22%。

1986年7月10日,中国政府正式提出申请,恢复中国在关贸总协定中的缔约方地位。

1995年11月,中国政府照会世贸组织总干事鲁杰罗,把中国复关工作组更名为中国“入世”工作组。

1999年11月10日至15日,中国政府代表团同美国政府代表团在北京就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问题举行谈判。11月15日,双方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美利坚合众国政府关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双边协议。

第十五条议定书,由于规定了“对不能证明其生产经营在市场条件下进行的中国企业采取特殊的价格比较标准”,导致部分中国企业在应对反倾销、反补贴等国际贸易争端中处于被动地位。

2000年5月19日,中国与欧盟就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问题达成双边协议。

2001年11月10日,在卡塔尔多哈举行的世界贸易组织(WTO)第四届部长级会议通过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法律文件,标志着我国终于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新成员。

(2)经济全球化进程与世界经济的发展

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国际流动资本的规模巨大、世界贸易的急剧增加、区域经济合作的深化为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带来机遇。

为各国间经济的交往提供了平台,增进了国际间和地区间的经济竞争与合作,促进经济实力的对比发生变化

在全球化快速推进的1985-2005年间,国际贸易出口额从2万亿美元激增到10万亿美元。

世界贸易组织发布的数据显示,在经历了2009年的大幅回落后,2010年世界货物贸易量比上年增长14. 5%(剔除物价和汇率变动因素。),创下1950年有该统计以来的最大增幅记录。大大高于世界经济同期增速。

1996年,全球对外直接投资达3500亿美元,比3年前增加约1倍。2000年全球对外直接投资达到创纪录的1.318万亿美元。

据联合国贸发组织估计,全球国际直接投资将在2011年恢复到危机前的平均水平,增加到1.4―1.6万亿美元,并在2013年接近2007年的2万亿美元的最高值。

1991年—2011年世界主要经济体GDP的年均增长率

美国:2.5 %日本:0.7 %“金砖五国”:6.5%

2003-201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实际增长10.7%。这一时期的年均增

速不仅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3.9%的年均增速,而且高于改革开放以来9.9%的年均增速。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公布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人均GDP排名世界第89位,人均GDP为5414美元。

3、未来世界格局的演变趋势——充满不确定性

(1)发达国家的经济调整

调整措施之一:

各国都在重估经济全球化的利弊并采取相应措施

全球化一直由西方主导、推动,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其对发达国家的经济、社会的复杂效应进一步显现,引发欧美国家对全球化新一轮反思浪潮,要求重估全球化的利弊,甚至做出必要的政策调整已成为西方一股重要的社会思潮。发展中国家人士亦在反思。谋求全球化的公平、均衡发展成为越来越多国家的共识。

西方新一轮反思全球化浪潮既有民众、学术界的支持,更有官方的积极参与。从民众层面看,西方民众尤其是中下层民众对全球化的抵触情绪日益强烈。

据英国媒体的调查,半数以上的西欧国家民众认为全球化对其国家弊大于利,其中九成的民众要求政府采取措施,抵制全球化进程。西方学术界以往对全球化臧否不一,现在则出现唱衰全球化的势头。

斯托尔玻-萨缪尔森定理:

自由贸易将降低一国相对稀缺的生产要素的价格,从而损害该生产要素的所有者。

第一,经济全球化损害发达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发展中国家的廉价产品大量涌入发达国家市场,使其国内产量受到严重冲击,丧失了某些原有的产业优势和国际竞争能力。

第二,经济全球化是发达国家严重失业问题的根源。发展中国家大量廉价商品的涌入,给发达国家的相关产业造成冲击,减少了国内就业机会,等于输入失业。同时,发达国家的资本输出,等于是把国内的就业机会输出给发展中国家。

第三,经济全球化导致发达国家工资的降低和收入水平的下降。

1999年11月30日,世界贸易组织贸易部长会议在西雅图召开,准备发起新一轮多边自由贸易谈判。

会议开始前,4万人组成的全球化抗议者队伍与警察爆发大全面冲突,会议被迫推迟5小时开幕,不少代表团未能出席第一天会议

此后,反全球化运动的参加者都被称为“西雅图人”。他们成为一切重大国际会议摆脱不掉的影子。

2001年7月,八国峰会在意大利热那亚举行时,爆发大规模反全球化示威,示威者破坏店铺,焚烧论坛。警察在维持秩序中失手打死一位意大利青年,激起更加猛烈的抗议浪潮。

德国数万人举行反全球化示威

2007年5月28日,在德国北部港口城市汉堡举行的反对全球化示威游行中,警察经过一个意为“不要八国集团”的标语牌。当天第八届亚欧外长会议在这里开幕。

2007年6月2日,在德国北部城市罗斯托克,防暴警察逮捕一名示威者。

罗斯托克当天爆发大规模反全球化示威活动。警方与示威人群发生冲突,造成100多名警察受伤,数十名示威者被捕。

2008年7月5日来自日本全国和世界各地的数千名反全球化人士在日本北海道首府札幌举行示威游行,反对将于本月7日至9日在北海道度假地洞爷湖举行的八国集团首脑会议。据组织者统计,共有超过5000人参加了当天的示威游行。

不少西方学者认为,世贸组织多哈回合谈判破裂、贸易保护主义盛行、《京都议定书》名存实亡,标志着全球化已走过其巅峰时代。

多哈回合贸易谈判是世界贸易组织于2001年11月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世界贸易组织第四次部级会议中开始的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谈判确定了8个谈判领域,即农业、非农产品市场准入、服务、知识产权、规则、争端解决、贸易与环境以及贸易和发展问题。议程原定于2005年1月1日前全面结束谈判,但至2005年底为止仍未能达成协议,最终于2006年7月22日世界贸易组织总理事会的批准下正式中止。2011年重启,但前景不明朗。

调整措施之二:

各国政府尤其是西方政府加强对经济的调控。

金融危机暴发后,美欧等都纷纷通过金融监管改革法案,强化金融监管,约束金融机构肆意投机与扩张;为应对经济恶化,多国政府纷纷出台经济刺激方案。

亚洲金融危机

泰国政府在1997年7月2日被迫宣布放弃钉住汇率制度,当天泰铢兑美元汇率下跌20%,历史上将这一天视为亚洲金融危机开始的标志。马来西亚、新加坡、日本和韩国等地相继卷入。亚太地区的股市下跌30%。

当时,全球范围内大约有7万亿美元的流动国际资本。国际炒家一旦发现在哪个国家或地区有利可图,马上会通过炒作冲击该国或地区的货币,以在短期内获取暴利。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

2008年12月全球三大评级公司下调希腊主权评级,希腊的债务危机随即愈演愈烈。

欧洲其它国家也开始陷入危机…

欧债危机是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的一部分。欧债危机虽然表现为欧洲国家财政的风险,但根源则是这些国家的经济结构出了问题。本质上,这些国家是以负债的方式提前享受了经济成果,但经济增长却不能支撑这样的消费水平。

在2010年10月于上海召开的高级研讨会上,世界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卡恩一反昔日的金融自由化主张,反而建议亚洲在必要时,实行资本控制以预防金融危机的发生

调整措施之三:

经济壁垒增加贸易或市场保护抬头。

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率先祭出贸易保护主义旗帜,要求购买本国制造的产品,其他国家纷纷效仿,民族主义普遍抬头,发达国家政府正由“释放市场”向“保护社会”转变。。

根据《全球贸易预警》第九次报告显示,从2010年11月二十国集团首尔峰会以来,已有194项保护主义措施被实施,其中,二十国集团国家实施

的保护主义措施155项,约占80%。危机后美欧等国发展战略有所改变,开始更加注重通过增加出口来提振本国经济,其出口振兴计划在难以实现的情况下,将加大对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进口产品的限制。在国际市场需求增长乏力、越来越多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分工的大背景下,各国争夺国际市场的竞争将更趋激烈。

(2)中国经济面临新的挑战

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一)

全球经济增长势头明显放缓,外部需求减弱。大多数发达国家经济仍在金融危机后的困境中挣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速也出现不同程度下滑。

2013年上半年,世界经济尽管延续了上一年缓慢复苏态势,但7月初,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分别下调了对今年全球经济增长的预期。世界银行《全球经济展望》报告预测,2013年全球经济增速为2.2 %,低于1月预测的2.4 %,也略低于2012年2.3%的增速。

2013年10月8日,国际货币基金(IMF)公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指出,尽管发达国家如美国和英国的经济稳步复苏,但中国、巴西、印度、墨西哥等国的经济增长出乎意料的放缓,因此下调今明两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2013年由7月预测的3.1%降至2.9%,2014年由3.8%下修至3.6%。

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二)

我国与外部世界的经济关系越来越复杂,各种矛盾与冲突加剧。我国与国外的贸易摩擦、贸易争端越来越多。

西方新一轮对全球化的反思,矛头直指新兴发展中大国,认为中、印等新兴大国利用全球化挤占发达国家市场,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平衡状况。由于中国目前发展势头最快、影响力最突出,因此自然成为西方反思全球化浪潮的主要目标。

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三)

外部世界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与压力将越来越明显

■我国在市场和投资领域的进一步开放,国外产品的涌入,跨国公司在华业务的拓展,不仅给我国国内企业带来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而且我国的经济产业结构也将被迫调整。

■我国要根据WTO的规则要求修改相关法律法规,重新定位政府角色,完善与国际接轨的市场经济体系。这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激化现行经济制度中存在的各种矛盾,经济的发展可能会受到阻碍。

中国油脂市场原料与加工及其食用油供应的75%以上已被四大跨国粮商“ABCD”所控制,国际巨头凭借资本和经营的优势,已完成对上游原料、期货,中游生产加工、品牌和下游市场渠道与供应的绝对控制权。中国食用油战略安全的“安全门”已不在国人手中。

美国十年前在贸易方面的两个主要目标一是通过多轮回合谈判即多哈发展计划实现多边贸易,二是实现相对次要的双边贸易以推动“竞争性自由化”,让各国签署双边协议或者参与多哈进程。

而今,美国的贸易政策实际上已经摒弃了多哈回合谈判,并且不再热衷于小规模的双边贸易,它正在试图达成两项大区域协议——《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PP)和《跨大西洋贸易和投资伙伴关系协定》(TTIP)在2013年6月17-18日举行的八国集团北爱尔兰峰会上,美国和欧盟共同宣布,双方将正式展开《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Transatlantic

Trade and Investment Partnership,简称TTIP)的谈判。首轮谈判将于7月8日在华盛顿开始,预计全部谈判在两年内完成。如果双方最终达成全面协议,将诞生世界最大的自由贸易区。《跨大西洋贸易和投资伙伴关系协定》TTIP谈判严格限制在2014年底结束。

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

TPP原为2005年新加坡、新西兰、智利、文莱在APEC框架内签定的多边自由贸易协定,起初并不为人关注。直至奥巴马政府上台,美国宣布“重返亚洲”,具体行动之一就是2009年开启TPP谈判,随即引发滚雪球效应,TPP成员至今扩展至9个。2011年初起,美国积极施压推动日韩加入。美国希望将TPP从当前的9个成员扩大到APEC的所有21个成员。

TPP与WTO的主要区别,是它不只是一个互免关税协议,包括了市场完全对等开放,以及人权和知识产权保护和劳工权利等等内容。而且与WTO即使有国家违反游戏规则搞小动作也只能不痛不痒地申诉不同,TPP 的会员国如果有违背协议内容的行为出现,其会员资格自动失效。TPP谈判在2013年底结束。

国家主席习近平7日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二十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发表题为《发挥亚太引领作用,维护和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的讲话。

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2013年10月7日下午在印尼巴厘岛揭幕。本次APEC会议主题为“活力亚太,全球引擎”,主要聚焦实现亚太地区贸易及投资自由化以及推动各成员国互联互通。21个成员国和地区的领导人就如何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建立一个更加强劲而富有活力的亚太地区进行讨论。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sia 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APEC)

在澳大利亚总理霍克倡议下,1989年11月在澳大利亚的堪培拉召开了由18个国家参加的“亚太地区经济合作会议首届部长级会议”。1993年起正式改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名称,简称亚太经合组织或亚佩克。

亚太经合组织成员包括亚太地区美洲、澳洲、亚洲共21个成员(19个国家和2个地区香港、台湾):澳大利亚、新西兰、巴布亚新几内亚、文莱、墨西哥、智利、秘鲁、美国、加拿大、印尼、日本、韩国、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中国、中国台北、香港、泰国、俄罗斯、越南。

区域经济一体化可从不同角度将其划分为不同形式,若按贸易壁垒被清除的程度划分。可分为以下六种:

①优惠贸易安排②自由贸易区③关税同盟

④共同市场。⑤经济同盟⑥完全经济一体化

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四)

经济面临的风险越来越突出。在技术领域,整体技术实力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缺少竞争优势。我国的科技成果,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发展的需要,缺乏具有竞争力的大规模工业生产技术与军事技术,在机械、通信、计算机等关键技术领域,市场大多被国外占领。

国际光伏电池生产的多晶硅核心技术——三氯氢硅还原法被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少数企业垄断,中国企业很难获得关键技术。由于不掌握核心技术,国内光伏产业大部分利润被成本抵消。

华为中兴进军美国市场遭“国家安全”干扰!

2012年10月8日,美国众议院情报委员会的一份52页的调查报告称“华为和中兴正在美国扩张,但基于我们的调查,考虑到他们和中国政府的联系,我们对于他们介入美国的重要基础设施不具信任。”众院情报委员会主席罗杰斯(Mike Rogers)在当天发布会上阐述报告结论,称两家公司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威胁。这是多次否决了两家中国电信设备公司在美交易之后,美国立法机构对华为和中兴做出的最强硬拒入裁决。

随着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速放缓,“发达经济体将再度成为全球增长引擎”的观点广受关注。

(3)中国经济该如何应对新挑战

党的十八大报告作了回应:

新提法之一:揭示了新发展方式的新动力

新提法之二:提出了指导经济体制改革的新理论

新提法之三:提出了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观点

应对之策之一:

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

何以需要创新驱动?

◆“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

创新驱动是相对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而言的。创新驱动是对生产要素实现新的组合,从而提高经济效率。创新要以科技创造发明为前提条件,但并不限于此,应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视角把握创新,包括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等,涉及许多方面、各个领域。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主要是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即依靠廉价劳动力投入、大量资源消耗和大规模政府投资实现了经济高速增长。但随着原有的“人口红利”、“土地红利”优势开始减弱,“土地财政”无法持续,使得原本依靠“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

在侵蚀中国的竞争优势地位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劳动力,这也正是最初外国企业为何要到中国来的原因。

研究报告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投资占GDP的比重已接近50%。2007年至2011年,为克服世界金融危机带来的负面效应,中国政府进一步提高了投资比重,中国这一时期已经过度投资。以投资占GDP的比重来看,超出均衡水平12-20个百分点。

◆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需要通过创新驱动经济内生增长。

外贸依存度又叫做对外贸易系数,是指一个国家的进出口总额占本国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对外贸易依存度反映一国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是衡量一国对外开放程度的重要指标。

目前,美国、日本、印度和巴西等4国的外贸依存度在30%左右,法国、英国、意大利和俄罗斯等4国低于50%,而我国与加拿大、德国等3国都在50%以上。

在美国、西方国家经济增长减弱,经济全球化出现新调整的时期,通过创新驱动经济内生增长无疑是重要的。

◆在技术领域,整体技术实力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缺少竞争优势

这就要求我们要全面整合创新资源,推进技术创新工程,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

性新兴产业,运用高新技术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高技术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高技术化,提高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要充分发挥人才作为第一资源的作用,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重大方针,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要优化创新环境,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加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扩大科技开放合作,推动开放式创新。

应对之策之二:

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特别强调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三个平等”的公平竞争,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创新

“这次改革方案核心是转变政府职能,当然也是简政放权。如果说机构改革是政府内部权力的优化配置,那么转变职能则是厘清和理顺政府与市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说白了,就是市场能办的,多放给市场。社会可以做好的,就交给社会。政府管住、管好它应该管的事”。(2013年3月17日李克强总理答中外记者问)

该放的权放掉,该管的事管好。

——李克强在国务院2013年5月13日上午全国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二、世界多极化的趋势及其影响

(一)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演变概述

世界格局是国际社会各种力量交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结构态势,世界格局具有一定稳定性,格局的转换取决于国际社会各种力量对比的改变与转换。

1、雅尔塔体制

美、苏、英三大国首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为了各自的利益,就结束战争、处理战争遗留问题、战后的世界秩序的重建及维护战后世界的和平与安全等事宜,先后召开了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1945年2月4日-11日)和波茨坦会议(1945年7月17日-8月2日),并达成了以雅尔塔协定为代表的一系列协定。而按照美、英、苏三国首脑所达成的雅尔塔协定的原则来安排战后世界新格局的实际结果,叫做“雅尔塔体制”。

(1)结束欧洲的战事

1944年6月6日盟军在欧洲西线战场发起的一场大规模攻势——诺曼底登陆,这次作战行动的代号“霸王行动”(英语:Operation Overlord)。诺曼底登陆成功,美英军队重返欧洲大陆,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略态势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诺曼底战役是目前为止世界上最大的一次海上登陆作战,牵涉接近三百万士兵渡过英吉利海峡前往法国诺曼底。在诺曼底战役中作战的盟军主要由加拿大、英国及美国组成,但在抢滩完成后,自由法国及波兰也参与了这场战役,其中还有来自比利时、捷克斯洛伐克、希腊、荷兰和挪威等国的士兵。

莱茵河战役—— 1945年2月8日—3月10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美联军实施的进攻战役,也是盟军为进军莱茵河而实施的总攻的一部分。盟军在1945年4月渡过莱茵河,从此通向德国心脏的大门便打开了。

1945年4月25日,美军穿过莱茵河进入德国心脏之后,到达这条源于捷克斯洛伐克,经德国流入北海的易北河西岸,与来自东方的苏军会合。在位于德国中部萨克森州易北河畔一座古老的小城托尔高镇的一座横跨易北河

的断桥裂缝两端,头戴钢盔的美国第一军步兵与他们的苏联盟友握手。易北河会师象征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战场的结束,同时也意味着德意志帝国将分成东西两半。

(2)对德国的占领和管制

由苏、美、英、法四国对德国实行分区占领;解除德国武装,消灭德国的作战潜力,德国要对盟国进行战争赔偿,赔偿总额为200亿美元,其中100亿归苏联;由苏、美、英、法四国对德国实行分区占领。

(3)关于波兰问题

战后恢复波兰的独立与主权,以寇松线为准,确定波兰东部边界,将原波兰东部一大片土地划归苏联。作为交换,波兰西部边界推进至奥德——尼斯河一线,使部分东普鲁士领土和以前但泽自由港划归波兰。

(4)对日作战问题

欧洲战争结束后两个月或三个月内苏联对日作战,其条件包括:维持外蒙现状;南库页岛及邻近一切岛屿须交还苏联;千岛群岛须交予苏联;大连商港须国际化,保证苏方在该港的优越权益;苏联租借旅顺军港为海军基地;中苏共同经营中东、南满铁路,并保证苏方在满洲的优越权益。

◆1922年苏俄率先承认外蒙“独立”。

◆雅尔塔会议(1945.2.4-11)美苏达成维持外蒙现状的妥协。

◆1945年8月14日中方外长王士杰和苏联外长莫洛托夫签置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在外蒙问题上,条约规定:兹因外蒙古人民一再表示其独立之愿望,中国政府声明于日本战败后,如外蒙古之公民投票证实此项愿望,中国当承认外蒙之独立,即以其现在之边界为边界。

◆1945年10月外蒙全民投票表决,全数赞同独立。

◆1946年1月5日,国民政府正式公告外蒙古独立。

1953年2月25日,台湾立法院通过议案,经蒋介石明令,终于废止中苏条约及其附件,原令如下:查上项条约及其附件。由于苏联背信弃约,应届无效,着即废止;并保留我国及人民于灭苏联违反该约及其附件所受之损害向苏联提出要求之权。此令,”中苏条约既已废止,关于外蒙独立的公告当然失效了。因此,在台湾政府的中华民国版图上,外蒙古仍然是中国的一部分。

大连商港须国际化,保证苏方在该港的优越权益;苏联租借旅顺军港为海军基地;中苏共同经营中东、南满铁路,并保证苏方在满洲的优越权益。

南库页岛及邻近一切岛屿须交还苏联;千岛群岛须交予苏联。

1855年日俄两国签订《通好条约》(First negotiation to settle a frontier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was held in 1855 ),规定南千岛群岛划归日本,中北千岛群岛划归俄国,同时规定库页岛(俄称萨哈林岛Sakhalin)为两国共有。

1875年,日俄签订《日俄条约》, 将俄控制的南千岛群岛诸岛与日本控制的南库页岛进行交换。

1905年日俄战争后,日俄签订了《朴茨茅斯和约》,根据该和约,又将南库页岛划回日本。

1945年2月,苏、美、英三国签订了《雅尔塔协定》,规定“千岛群岛须交与苏联”。随后,苏军开始陆续进驻北方四岛。之后不久,苏联发表声明,又将南库页岛收回,同时也把包括北方四岛在内的千岛群岛全部划归苏联版图。

(5)关于战后集体安全制度的建立问题

2、两大阵营的形成和对峙

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的形成

1946年2月22日,美国驻苏大使乔治·凯南给美国国务院发回一份长达8000字的电报,提出了一整套所谓“遏制”苏联的“冷战”主张。电文指出:苏联在寻求对世界的完全控制,西方要与苏联和平共处是完全不可能的,所以,美国必须用“遏制”手段,制止苏联用公然侵略和颠覆的手段扩张。

1946年3月5日,英国前首相邱吉尔应邀在美国富尔敦发表了所谓“铁幕演说”,呼吁美英合作,建立军事同盟,以对付苏联的威胁。“铁幕演说”揭开了冷战的序幕。

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就援助希腊和土耳其的问题提出国情咨文,公开攻击苏联是“集权国家”、是美国的主要敌人。声称希腊受到了共产党领导的几千名武装人员的威胁,如果希腊陷落,将严重影响土耳其,进而影响欧洲、中东和整个“自由世界”。他要求国会批准给予希腊、土耳其几亿美元的援助,帮助希、土重建经济,以抵制共产主义的扩张。并宣称美国要“遏制”苏联的“扩张”,同苏联展开全面的对抗。后来人们把这一政策称作“杜鲁门主义”(Truman Doctrine)。它的提出标志着美苏冷战的全面开始。

美国还策划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 NATO),简称“北约”。

1949年4月,美、加、英、法、比、荷、卢、丹、挪、葡、意和冰岛12国在华盛顿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同年8月24日公约生效。

(1952年希腊、土耳其加入。1982年西班牙加入。1997年3月23日波兰、捷克、匈牙利成为第一批东扩成员。)

北约的组建,标志着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形成。

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

1947年成立欧洲9国工人情报局:苏、南、捷、波、匈、保、罗、阿、民主德国

1949年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6国):苏、保、匈、罗、捷、波。随后阿尔巴尼亚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也相继加入(蒙古于1962年加入,古巴于1972年7月加入、越南于1978年6月加入,其中阿尔巴尼亚于1961年出)。

1955年成立华沙条约组织(8国):苏、保、匈、罗、捷、波、民主德国、阿。

两大阵营的对峙与斗争

两极格局形成后,两大阵营的对峙和斗争贯穿于20世纪50年代。两大阵营争夺的重点在欧洲,其表现形式就是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对立为界标的全面冷战。对峙和斗争的主要内容有如下一些方面:

政治上,主要表现为两面旗帜的斗争。

经济上,主要表现为封锁与反封锁的斗争。

军事上表现为全面“冷战”和局部的侵略与反侵略战争

意识形态上,表现为和平演变与反和平演变的斗争。

3、苏东剧变

1989年11月9日,下午6时57分,民主德国宣布从即时起开放边境。聚集在柏林墙附近的德国人很快就拆除了这个横在德国人中间的高墙,史称“柏林墙倒塌”。

1991年12月8日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宣布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同时宣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已不存在”。

1991年12月21日,苏联11个加盟共和国:阿塞拜疆、亚美尼亚、白俄罗斯、哈萨克、吉尔吉斯、摩尔多瓦、俄罗斯、土库曼、塔吉克、乌兹别克和乌克兰在哈萨克首都阿拉木图共同签署了《关于建立独立国家联合体协议的议定书》(《阿拉木图宣言》)。

(二)世界多极化的开启及主要问题

冷战结束后的时代,在揭示未来世界政治的走向的著作中有三部是极具影响力的,它们是: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福山的《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以及约翰·米尔斯海默的《大国政治的悲剧》。

世界秩序是指一定时期国际社会中的国际行为主体(主要是主权国家)之间,围绕一定的目标,在某种利益基础上相互作用,相互斗争而形成的国际行为规则和相应的保障机制。

如果将国际体系比做“宇宙”,国际格局比做“星座”的话,那么,国际秩序就是各“星座”在宇宙中的排列秩序和运行机制。

亨廷顿认为,冷战后,全球政治成为多极和多文明的。冷战后的世界是由七个或八个主要文明构成的。它们是:西方文明、中国文明、印度文明、日本文明、伊斯兰文明、东正教文明、拉丁美洲文明和可能的非洲文明。

国际关系的主要行为者不再是一般的民族国家,而是文明的核心国家。亨廷顿指出,文明是人的最高文化归属,是人必不可少的文化认同的最大层面,是人区别于其它物种的根本。世界上最重要的国家绝大多数来自不同的文明。最可能逐步升级为更大规模的战争的地区冲突是来自不同文明的集团和国家之间的冲突。现代化不同于西方化,它既不会形成任何意义上的普世文明,也不会导致非西方社会西方化。

福山认为:目前为止自由民主制度的建立与普及是人心所向的,从历史开始以来还没有哪一种制度是如此地受欢迎,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和苏联发生的重大政治变动证明证明自由主义的理念正在成为全球的人们惟一信奉的理念,在这样的逻辑之下,自由主义有一天会失去其精神上的敌人,到了那一天,历史就完成了它前进的进程,也就终结了。

《大国政治的悲剧》的中心思想是:国际政治是大国政治,权力分配决定了大国政治模式,影响联盟的形成;大国意志在陆地上的表现是成为地区霸权(为了最安全的生存),而水域的阻遏力量使全球霸权不可能实现;尽管全球霸权无法实现,但大国一刻也没有停止这一企图,因此大国间处于无体止的安全竞争状态;美国是世界上惟一成功实现(美洲)地区霸权的国家(拿破仑、希特勒、苏联和日本曾先后试图在欧亚大陆建立地区霸权,但都失败了),它扮演了一种“离岸平衡手”( offshore bahancer)的角色,以防止出现任何地区霸权;随着中国的崛起,中美之间激烈的安全竞争将不可避免,因而作者反对接触而主张及早遏制中国。

所谓“离岸平衡手," ( offshore balancer),即指美国作为在境外操纵不平衡多极地区导演的角色,以平衡手段维持地区力量均势,遏制可能对美国霸主地位构成挑战的对手,以使自己获得更大的利益。

在冷战后时代的冲突当中,没有任何冲突已经构成“文明之间的一场全面战争,但每场冲突都牵扯到文明凝聚力的一些元素”。

在冷战后时代,历史没有终结,但自由民主制度的建立与普及是国际社会引人注目的现象。

在冷战后时代,随着中国的崛起,中美之间的竞争在加剧,美国一直试图遏制中国,中国也提出了建立新型大国关系的主张。

多极化主要是指在国际体系中存在多个具有一定实力的战略力量中心。无论是在全球还是在地区范围,不再由极少数大国或大国集团垄断世界事务、支配其他国家命运。

1、冷战结束后世界的民族主义浪潮

冷战结束后的时代,在两极格局对峙时期被意识形态斗争抑制的民族主义问题开始凸显,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一股民族主义的浪潮。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1945年11月29日,南斯拉夫人民宣告成立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史称第二南斯拉夫.

1991年至1992年,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的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马其顿相继宣布独立。

塞黑两国于1992年组成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第三南斯拉夫),该联邦后于2003年2 月4日重组并改名为“塞尔维亚和黑山”。

黑山共和国2006年5月21日就黑山独立问题举行全民公决。超过55%的选民投票赞成独立。支持黑山独立的民众欣喜若狂,也有人黯然泪下,为“南斯拉夫”这个曾经光荣的名字即将彻底消失而难过。

2、冷战后时代的恐怖主义活动

冷战结束后的时代,国际恐怖主义活动在有在全球蔓延之势。无论是西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受到恐怖主义的威胁和困扰。

国际恐怖主义猖獗的主要原因:

第一,民族矛盾和种族冲突。

第二,宗教极端思想的泛滥。

第三,贫富悬殊、社会不公、政局动荡。

第四,外国视力的干涉。

3、冷战后时代发展中国家的政治转型

冷战后时代,原苏东国家的政治转型,不同程度上推进了民主的进程,许多发展中国家亦如此,如非洲国家、中东国家。(——以中东国家为例)2010年年底在北非和西亚的阿拉伯国家和其它地区的一些国家发生了一系列以“民主”和“经济”等为主题的反政府运动,被西方国家称之为“阿拉伯之春”。先后波及突尼斯、埃及、利比亚、也门、叙利亚等国,多名领导人先后下台,吸引了全世界的高度关注。发生在突尼斯的自焚事件是整个“阿拉伯之春”运动的导火索.

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是以实现社会的伊斯兰化、建立伊斯兰教法统治的“伊斯兰国家”为目标的一种宗教信仰和政治主张。它要求严格遵守伊斯兰教基本教义,并以之来约束和规范穆斯林社会的行为和生活。伊斯兰原教旨主义产生于20世纪20-60年代,20世纪70年代后迅速发展。

“阿拉伯之春”产生的原因之一

世界金融危机激化了经济发展中的矛盾中东国家经济发展中最突出的矛盾是:经济发展速度与人口激增不相适应的矛盾;社会产品分配不公导致的

贫富差距巨大的矛盾。金融危机使这些矛盾进一步激化,在中东贫困的国家

表现得更加突出。

“阿拉伯之春”产生的原因之二

发生动荡的中东国家国情有差异,但共性的问题是这些国家的政治普遍缺乏民主,统治者独裁,政府腐败;在发生动荡的国家里,示威的参与者是

多元化,但要求政治改革、要求民主和自由却是他们的共同价值诉求。

“阿拉伯之春”产生的原因之三

卫星和互联网使穆斯林与世界密切联系。卫星和互联网让穆斯林看到格鲁吉亚、乌克兰、突尼斯和其他国家正在发生什么。通信技术的进步促使示

威活动蔓延到整个地区。

叙利亚动荡原因(1)

经济窘困。巴沙尔在执政后,重视国内经济建设,由于缺乏完整的改革方案、对改革国有经济缺乏政治决心以及国际环境不佳,叙利亚的经济改革

难以深入,人均收入徘徊在阿拉伯联盟成员国的中后位。石油面临枯竭,失

业率节节攀高。

叙利亚动荡原因(2)

政府部门腐败问题严重,工作效率低下,官僚作风盛行。巴沙尔的弟弟马希尔的贪污腐败问题一直都为社会所熟知。他的叔伯兄弟等都掌控着叙利

亚的垄断行业和要害部门,不同程度地涉嫌贪污腐败,叙利亚几乎变成总统

的家族企业对巴沙尔总统的威信造成负面影响。

叙利亚动荡原因(3)

公民权利缺失,实施48年之久的紧急状态法,叙利亚人的自由遭到严格限制。军队、复兴党及官僚机构牢牢稳固着阿萨德政权,其统治通过对社会

团体的控制和渗透延伸到社会基层,2011年4月19日叙利亚政府通过法案

废除紧急状态法。

叙利亚动荡原因(4)

逊尼派、什叶派和库尔德人矛盾交织。68%的叙利亚人是逊尼派,但他们被占全国人口20%的什叶派所统治,除教派矛盾外,还存在与库尔德人的矛

盾。

(三)世界政治新格局的特点

特点之一国际力量对比依然是“一超多强”局面。美国虽然实力在相对削弱,国际地位在相对下降,但依然是唯一的超级大国。其他大国、强国的

实力和地位也在发生着较大变化,但还无法替代美国的位置。大国之间的关

系更为重要。

特点之二新兴市场国家实力的增强,正在推动着国际力量对比向更为均衡化方向发展。“金砖五国(中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和南非)的发展,“20

国集团”的出现,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特点之三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多极化趋势中的“重要一极”。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中国在地区事务和全球事务中的作用日益突出。

三、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

1、中国的和平外交理论

(1)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

确立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观

制定了全面开放的政策

赋予独立自主原则以全新内容——“真正的不结盟”。

(2)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

▲独立自主是中国对外政策的根本原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发展同一切国家关系的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中国外交政策的立足点。

(3)冷战后时期中国的国际战略与理念

▲谋求世界持久和平,促进各国共同发展

▲在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中推进国际关系的民主化

▲尊重世界的多样性,求同存异共同繁荣

▲以新安全观营造稳定可靠的国际和平环境

新安全观的核心是互信、互利、平等、协作

(4)建立和谐世界的外交思想

国家主席胡锦涛2005年9月15日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发表了题为《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重要讲话,提出了新的外交理念。

我们应该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相互借鉴而不是刻意排斥,取长补短而不是定于一尊,推动各国根据本国国情实现振兴和发展;应该加强不同文明的对话和交流,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努力消除相互的疑虑和隔阂,使人类更加和睦,让世界更加丰富多彩;应该以平等开放的精神,维护文明的多样性,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协力构建各种文明兼容并蓄的和谐世界。

(5)党的十八大关于中国外交的新提法

继续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

新提法之一:“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

新提法之二:“要和平不要战争,要发展不要贫穷,要合作不要对抗,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是各国人民共同愿望”。

新提法之三:“我们主张,在国际关系中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

新提法之四:我们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决不会屈服于任何外来压力。

新提法之五:我们我们将扎实推进公共和人文外交,维护我国海外合法权益”

新提法之六:我们将改善和发展同发达国家关系,拓宽合作领域,妥善处理分歧,推动建立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新型大国关系。

2、西方国家的外交理念

50多年前,现实主义学派鼻祖之一莱茵霍尔德把理想主义者比为“光明的孩子”(children 0f light),把现实主义比做“黑暗的孩子”(children of darkness)。这两类孩子的后代在国际关系领域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发挥着重要作用。

理想主义国际关系理论

理论的主要内容

人性本是善良的或是可以通过教育和环境而变好的。这个道理延伸到国际关系中,可说明国家的政治行为也可以改变,以至放弃强权政治,建立集体安全。

理想主义学说谴责追求强权政治以谋取自身利益的国家行为,主张国家应根据国际法和国际组织的原则行事。

其特征是法制主义和规范主义。即强调以法律和司法程序解决一切国际冲突,制裁违法的国家。

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

根据汉斯·摩根索的论述,经典现实主义学派的立论的基本假设或基本原则可以概括如下:

其一,政治现实主义认为,正如一般社会一样,政治受到根植于人性的客观法则所支配。现实主义相信政治法则的客观性。为了使社会不断完善,首先需要了解和掌握社会赖以生存的法则。

其二,以权力界定利益的国家利益观。国家是国际体系的主要行为体,其他任何国际行为体都不能取代。他们批判理想主义者建立国际机构的乌托邦,强调国际政治的决定因素和动力是各国实力的强弱和利益的多寡,利益是由权力论定的。

其三,强权政治论。所谓强权,是指控制他人心灵和动机的能力。国际社会处于无政府状态,国家为保护自己的生存权、领土权和军事安全都要追求权利。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国家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权力关系。国际政治是一种权力的斗争。

其四,非道德论。政治现实主义意识到政治行动的道德意义,但普遍道德原则不可能实现。任何国家都无权将它本国的道德原则宣布为支配全球的道德法。个人可以为捍卫道德而牺牲自己,国家无权让道德非难或妨碍它采取成功的政治行动的自由。事实上,采取成功的政治行动本身就是基于国家生存的道德原则。

其五,均势论。所谓均势是指大体均等的强权分配。若干向往强权的国家,各自试图维持现状或推翻现状必然导致均势结构及旨在维持这种结构的政策。维持国际和平的最好办法是依靠均势。

其六,政治现实主义强调权力范畴的独立性。国家争夺强权的概念是政治现实主义研究国际政治的主要标志性特征,它使国际政治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而区别于经济学(以财富界定权力)、伦理学、美学和宗教学。没有这一概念,政治理论,无论是国际理论还是国内理论,都将成为不可能。

总之,在摩根索的政治哲学中有一个一以贯之的主要脉络,那就是权力在国家行为中的作用。摩根索的哲学的首要前提就是,人的本质是利己的,国家本质和人的本质是一样的。人为了自身的安全要追求权力,国家为了本国的利益也要追求权力;这种各国都为自身利益而追求权力的结果,就是在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中产生相互怀疑和不信任,乃至国际冲突,因为国家在追求权力的过程中总是希望自己的权力比别国的权力更大。在国际政治领域,试图从道德的角度去对国家行为加以解释,则无异于缘木求鱼,惟有从权力去解释国家行为才是研究国际政治现象的正确途径。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是权力决定了国际政治这一领域的特殊性。权力学说是摩根索政治哲学的核心基础。

3、世界多极化格局下的中国外交

中国是大国中唯一没有实现统一的国家。台湾问题是中国外交难以突破的瓶颈,也是国际关系中制约中国的重要因素,中国为此付出沉重代价。钓鱼岛问题、中日战争赔偿问题等,无不与此有关。

中国所处地区形势复杂给中国外交的造成特殊困难。东亚地区可能是国际关系最复杂的地区,大国小国、各种宗教力量等集中于此,中国与领国的领土纠纷也纷繁复杂。地区形势的复杂性给中国外交带来了挑战。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期末答案

1.世界经济全球化长期以来为发达国家所主导,给发达国家带来了最大的利益,但同时也为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良好机遇。 正确(T)错误(F) 2.国际秩序包括国际政治秩序和国际经济秩序。 正确(T)错误(F) 3.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社会制度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是对资本主义的一种超越和替代,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正确(T)错误(F) 4.近年来,中国一直积极倡导建设和谐世界,其目标是持久和平、共同繁荣。 正确(T)错误(F) 5.在1971年10月25日举行的联合国大会第26届会议上,中国申请加入了联合国。 正确(T)错误(F) 6.和平与发展的核心问题是南北问题。 正确(T)错误(F) 7.20世纪上半期的时代特征是战争与革命。 正确(T)错误(F) 8.一位美国学者说:“美国之所以繁荣是因为美国民主,而美国之所以民主是因为美国繁荣。”这个说法正确揭示了美国经济与政治的关系。 正确(T)错误(F) 9.20世纪80年代以前,中国实行的外交政策是对苏“一边倒”和联美反苏的政策。 正确(T)错误(F) 10.“一国两制”是中国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问题实施的错误构想。 正确(T)错误(F) 1. 金砖四国是指中国、印度、巴西和( )。 A.法国

B.南非 C.俄罗斯 D.德国 2. 1980年,埃及和以色列签订和平条约,埃及从以色列手中收回了()。 A.苏伊士运河 B.沙姆沙伊赫 C.巴勒斯坦 D.西奈半岛 3. 发展中国家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纲领性文献之一是( ) A.《行动纲领》 B.《七十七国联合宣言》 C.《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宣言》 D.《不结盟理论》 4. 1974年日本三木武夫内阁提出以日美关系为基础,对苏联和中国采取() A.等距离外交 B.全方位外交 C.多边均衡外交 D.多边自主外交 5. 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内部,各国投票权力大小均实行( ) A.按各国自愿认购资金份额的原则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复习题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2013年1月考试考前练习题 一、辨析题 1.国际经济协调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国际化。没有国际经济协调,世界经济就无法正常运行。 解答:正确。 国际经济协调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国际化。没有国际经济协调,世界经济就无法正常运行,对此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加以理解。 (1)国际经济协调发展的历史必然性 国际经济协调反映了经济全球化的内在本质要求,它既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同时本身构成了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内容之一。经济全球化把各国、各地区经济联成一个整体。然而,经济全球化进程却受到民族国家壁垒的限制。民族国家依然是国际关系最核心的行为主体,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疆界,都有自己的经济结构和经济政策。不同的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追求的经济目标也有所不同,需要在世界经济中运用国家权力来保护和扩展各自的利益,因此,彼此间的差异和矛盾不可避免。这就需要某种形式的协调来消除经济全球化客观趋势和民族国家壁垒之间的矛盾,它既可以由全球性、地区性或专业性国际经济组织等多边机构出面进行,也可以由各国政府直接派代表协商进行,如两国或数国之间不定期的贸易谈判、两国或数国之间定期的会晤协商制度等。通过这些渠道和方式,各国政府调整各自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关税政策和外贸政策,达到合作和协调的目的。 (2)国际经济协调的局限性 经济全球化虽然导致国际经济协调产生的必然性,但没有保证协调结果的平等性。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世界各国和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和相互依存不断加深,国际经济协调在世界经济运行中扮演的角色更加重要,协调机制趋于完善,形式趋于多样化。而国际经济协调越发达、越有效,就越能促进各国相互依存关系的进一步发展。但是,国际经济协调并不是万能的,如果涉及国家间根本利益的对立,任何国家都不会做出妥协或让步,还有可能引发冲突。现存的各个经济集团之间多少具有一些排他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给全球范围内的协调带来困难。而且,国际经济协调仍然是在不同的主权国家之间进行的,其基础仍然是国家实力,主权国家仍然是从各自的利益出发来参与协调的,最终还是要服从国家利益的需要。一些国际经济组织,长期由少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占据支配地位,它们的活动和规则往往更多反映西方大国意志,中小发展中国家的利益长期不能得到充分保障,从短期或局部看,还有可能受到损害,引起南北矛盾激化,更加突出国际经济协调的局限性。 2.在国际政治多极化和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发展中国家面临着独立、发展和国际地位前所未有的挑战。 解答:正确。 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中,科技革命改变着国家主权行使的范围和空间。发展中国家落后的科技发展水平无力控制跨国信息流动的内容和方式,限制了其行使主权的范围和空间,难以捍卫其“信息边疆”。更为严重的是,在科技方面处于遥遥领先地位的发达国家,可以通过信息网络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政治宣传、思想渗透和文化侵略,传播西方的价值观念;对那些它们不“满意”的发展中国家发动心理战,挑起这些国家的反政府情绪,影响该国政府的决策和促使政府倒台。 经济全球化改变了过去那种国家在内政、外交、军事上享有的至高无上的主权的观念,各国经济的相互依存,制约着国家的经济自主权。对发展中国家来讲,特别是那些处在对发达国家单方面依附状态中的发展中国家,国家主权受到牵制和制约的程度更甚。在区域集团

当代世界经济论文

当代世界经济论文 摘要: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面对经济全球化这把“双刃剑”,我国应深入研究其发展趋势和应对措施,尽快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大潮,实现中国经济在新世纪的跨越式发展。 一、经济全球化的特征与发展趋势 “经济全球化”这个术语,至今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目前,学术界普遍认同的观点是指世界各国经济在生产、分配、消费诸环节趋于全球一体化,各国经济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融合,并在全球建立起规范的经济行为和运行机制。 经济全球化是生产社会化和经济国际化发展的新阶段。 1.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动因 (1)经济体制障碍逐渐清除。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开放的市场机制得到了世界多数国家的认同,各国政府对经济管制逐步放松,国际贸易中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不断减少,“无疆界市场”正在形成。 (2)科学技术不断进步。随着科技进步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大大缩短了经济活动的空间距离,消除了不同资本市场的时间差和地域差,传统“原产地”与“消费者”之间的地理界限已失去意义,商品、服务、资金和信息的流通将比过去更加快捷,“地球村”经济逐渐成为现实。

(3)跨国公司快速发展。凭借其独有的资金优势、技术优势和管理优势,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设臵生产基地和销售机构,建立国际商务信息网络,构建全球研究开发体系,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成为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2.经济全球化的特征 (1)生产国际化。经济全球化使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各国经济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在较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下,跨国公司日益成为世界经济活动的主宰力量,商品生产环节分布于不同国家,各国间的经济依存性明显加强。 (2)贸易自由化。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WTO)成立,奠定了自由贸易的基础,国际贸易障碍逐步消除,贸易量迅速增长;同时,WTO多边贸易体制框架使得世界贸易进一步规范和公平,极大地促进了全球贸易自由化的发展。 (3)金融全球化。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经济全球化必然导致金融全球化。金融全球化的突出表现是各国放宽了外资金融机构进入本国金融市场的限制,自觉推进金融自由化,国际资本大规模流动,国际金融市场蓬勃发展,金融活动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扩展和深化。 3.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后习题答案

1、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是怎样发展演变的? 答:战后世界政治格局发展变化的主要脉络是:(1)战后各大国力量对比发 生重大变化,苏联和英美划分势力范围,雅尔塔体制确立;(2)20世纪50年代中期,两大集团和两大阵营对峙,美、苏两大国争夺世界霸权的两极格局形成;(3)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末,世界政治在两极格局下出现动荡、分化和改组;(4)70年代初至80年代末期,世界政治格局开始从两极向多极化发展,美苏激烈争霸;(5)80年代末期至90年代初,苏联东欧剧变,两极格局终结;90年代以来,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2、当今世界政治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1)维护和平,促进发展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2)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3)大国关系进行深刻调整 (4)以联合国为主的全球性、区域性组织的作用不断加强 (5)经济因素增强,经济与政治互动,对世界政治的影响日益增大。 3、当今世界政治面临哪些主要问题? 答:(1)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新的表现 (2)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单边主义还很严重 (3)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恐怖主义危害上升。 (4)民族、宗教矛盾和边界、领土争端导致的局部冲突时起时伏。 (5)南北差距进一步扩大 (6)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增加。 4.如何理解当前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 Ⅰ、根源:经济格局的多极化 经济决定政治,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根源在于世界经济力量结构多极化发展的趋势,即经济发展的区域集团化是世界格局多极化的根源和主要表现。 二、世界多极化趋势的表现 (1)欧洲一体化:①促进了西欧各国经济的发展,形成了区域经济集团,冲击了美国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②增强了同美苏抗衡的实力,使世界政治力量对比发生变化,促进了世界多极化的发展。 ③向政治一体化方向发展,努力做到在国际舞台上“用一个声音说话”,实行共同的外交政策,不再惟美国马首是瞻。 (2)日本的崛起:①随着经济实力的膨胀,日本改变了战后初期向美国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开始谋求政治大国地位,与美国既有联盟又有摩擦;②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了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两极格局受冲击,世界政治格局朝多极化方向发展。 (3)不结盟运动的兴起:①1956年,南斯拉夫总统铁托、印度总理尼赫鲁、埃及总统纳赛尔提出不结盟主张,不结盟运动兴起;②1961年,第一届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南斯拉夫的贝尔格莱德举行,标志着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 ③推动了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加速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④标志着发展中国家构成了一支新的国际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世界政治面貌;③有力地冲击着两极格局,使世界格局向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 (4)中国的振兴 :①1949.10.1新中国成立,大大改变了国际政治力量对比;②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胜利,中国国际威望空前提高;③1957年,“一五计划”超额完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④到1966年,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虽有挫折,但成绩较大;⑤1978年后,中国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综合国力迅速增长。 ⑥影响:国际地位日益提高,成为国际舞台上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5.如何认识当前世界经济的主要特点? 答:(1)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当代世界政治 1、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是怎样演变的? (1)战后初期的雅尔塔体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美、苏、英3大国首脑在为了各自的利益,就结束战争,处理战争遗留问题及维护战后和平问题,通过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等一系列会议所确定的战后世界秩序和政治格局的基本蓝图,时称“雅尔塔体制”,它奠定了战后两极格局的基础。 (2)两大阵营的形成和对峙:20世纪50年代初,面对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的威胁,苏联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反对美国的攻势,逐步形成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两大阵营的对峙表现在政治、经济、军事、意识形态等多个方面。 (3)两极格局的演变: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世界政治在两极格局的大框架下,两大阵营内部开始出现动荡、分化和改组。 (4)两极格局的终结:1991年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被迫辞去总统职务。26日,苏联最高苏维埃宣布苏联停止存在。苏联解体标志着美苏对峙格局中的一极不复存在,两极格局终结。苏联解体、东欧剧变,标志着两极格局的终结,世界进入新旧格局转换时期。 2、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关系最大的变化是两大阵营对峙局面的形成,世界分为两极世界。两极世界是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对峙所形成的世界格局。其特点主要是:(1)在两极世界里,美、苏及其盟国互相对抗和争夺,阵线比较分明和稳定。虽然每一方的内部也有分歧和矛盾,但最终仍要服从于美、苏战略利益的大局。(2)在两极世界中,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作为对立双方的盟主,在国际事务中起主导作用。(3)美、苏“冷战”是斗争的主要方式,由此而表现为政治上的对抗、军事上的对峙、意识形态上的对立和经济上的割据。 3、当今世界政治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1)维护和平,促进发展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2)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3)大国关系进行深刻调整 (4)以联合国为主的全球性,区域性组织的作用不断加强 (5)经济因素增强,经济与政治互动,对世界政治的影响日益增大. 4、当今世界政治面临哪些主要问题? (1)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新干涉主义盛行、冷战思维依然存在、对外战略更具进攻性) (2)局部冲突与热点问题此起彼伏 (3)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 (4)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在增加 5、怎样理解当前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 多极化是世界格局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世界走向多极化的客观必然性 世界多极化趋势,是世界经济,政治高度发展和力量对比此消彼长的必然产物. 第一,趋于缓和的国际形势,为多极化趋势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第二,世界多极化趋势是世界经济全球化与多元化的必然结果 第三,国际关系的主体化和民主化,是世界格局多极化发展的重要动力. 第四,各国主体意识的增强,促进了多极化力量的大联合. 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与繁荣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文

2010-2011年第二学期《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科目考 查卷 专业:应用化学班级:任课教师:曹晓飞 姓名:学号:成绩: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研讨式教学之我见 【摘要】针对一种研讨式教学方法对《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中进行了教学探讨。本文介绍了专题式研讨式教学的概念及特点,分析《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的主要特色,随后对该课程进行了专题研讨式教学设计,最后分析了该门课程专题研讨式教学效果。 【关键词】《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专题研讨式教学教学设计 一、何谓研讨式教学? 研讨式教学方式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学生对专题的研究与讨论,进行知识构建,体验学科研究方法的一种学习方式,它由专题研究和专题讨论两个重要环节组成。 (1)、专题研究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小组为单位,通过网络等途径搜集和整理与教学(或研究)问题相关的资料,在对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的基础上形成对研究对象的初步认识; (2)、专题讨论是全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专题研究阶段的成果进行交流和进一步的探讨,从而在对知识整合的基础上,完成对知识的构建,并理解、掌握学习的方法。

简单来说,“专题研讨式”教学,就是以专题为内容,以研讨为形式的一种教学。该教学以培养学生分析(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的。 二、《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为什么要采用研讨式教学?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是高等学校公共政治理论课之一,也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专业必修课。该课程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主阵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长期以来教育教学方法改革滞后,严重制约了该课程功能的发挥。因此,如何适应新形势要求,改革教育教学方法,提高《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工作面临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而研讨式教学方式正可以从多个方面为为这门课程服务。 三、《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专题研讨式教学设计 (一)、分析《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的主要特色 经过一学期来对《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这门课程的认真学习,我总结出它所涵盖的三大特点: 1、理论性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是以当今不断发展变化着的国际社会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国际社会生活的基本内容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但是,学生起初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并不是很了解《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这本书的概念,不明白自己学这本书的意义何在,更甚至有学生会把它与国际形势报告或国际时事政治相混淆,从而降低其理论价值。在教学中如果注重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国际政治的基本原理去分析和回答当前国际社会面临的主要问题,注重从理论上分析和思考,并注意吸收国外的国际问题学说和观点中科学的

当代世界经济

1.通过钓鱼岛,南海问题分析印度为什么要在洞朗与中国对峙 2.中国如何应付这些类似的危机 1500 参考资料要注释 中印洞朗对峙 6·18中印洞朗对峙事件 6·18中印洞朗对峙事件是指2017年6月18日,印度边防人员在中印边界锡金段越过边界线进入中方境内,阻挠中国边防部队在洞朗地区的正常活动。针对这一起损害中国领土主权、威胁中国安全利益的行为,中国本着最大善意,保持高度克制并迅速表明态度且画出底线。2017年8月28日14时30分许,印方将越界人员和设备全部撤回边界印方一侧,中方现场人员对此进行了确认。[1] 今天14点30分许,印度从洞朗撤军了!.凤凰网[引用日期2017-08-28]https://www.360docs.net/doc/4e15974104.html,/a/20170828/51784478_0.shtml 南海争端 中国是最早发现、命名南沙群岛,最早并持续对南沙群岛行使主权管辖的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占领了中国大部分地区。《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及其他国际文件明确规定把被日本窃取的中国领土归还中国,这自然包括了南沙群岛。1946年12月,中国政府指派高级官员赴南沙群岛接收,在岛上举行接收仪式,派兵驻守。日本政府于1952年正式表示"放弃对台湾、澎湖列岛以及南沙群岛、西沙群岛之一切权利、名义与要求",将南沙群岛正式交还给中国。[1-2] 南海主权归属之争发端于20世纪后半期。从1960年代开始,特别是70年代,中国南海露出水面的岛礁以及海域被一些周边国家侵占。提出所谓“主权”要求并分割海域的有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和文莱等国家。【3】 背景资料:南海问题的由来.中国社会科学网[引用日期2017-05-31] https://www.360docs.net/doc/4e15974104.html,/zt/zt_xkzt/zt_jsxzt/jsx_jjnh/nh_wxxj/201401/t20140121_949896.shtml 2. 全面解读南沙问题的由来.和讯网[引用日期2017-05-31] https://www.360docs.net/doc/4e15974104.html,/2012-07-07/143303376.html 3. 南海争端专题.参考消息[引用日期2017-05-30] https://www.360docs.net/doc/4e15974104.html,/s/nanhai/ 中日钓鱼岛争端 中日钓鱼岛争端是日本侵犯中国领土所引发的争端。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对此拥有充分的历史和法律依据。但是,日本方面无视大量历史事实,竟声称钓鱼岛为日本的“固有领土”。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4e15974104.html,/item/中日钓鱼岛争端/7614339?fr=aladdin百度百科 新浪军事:中印两军在洞朗地区对峙印度人原来是为了这个 https://www.360docs.net/doc/4e15974104.html,/jssd/2017-06-28/doc-ifyhmtek7901602.shtml 6月26日电据国防部新闻局官方微博消息,国防部新闻发言人任国强今日就“印度边防部队近日越界并与中方发生相持”回应,近日中方在洞朗地区进行道路施工时,遭到印军越线阻拦。中方修建上述道路完全是在自己领土上的主权行为,印方无权干涉。几乎同一时间,《印度时报》26日报道称,印中边界紧张局势再现,中国军队越界进入印度领土,并毁坏了两座地堡,引发中国军人与印度军人之间的推挤。

2019年当代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听后感

当代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听后感 当代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听后感 虽然对于当今世界格局这个复杂的问题而言,两节课是远远难以说清道明的,但通过这两节课,我对当代世界经济政治格局有了更多的了解。 我认为当今世界依然是充满冲突的,无论是经济上还是政治上,国家间的不平等依然普遍存在。不得不承认发达国家是很聪明的,他们通过各种方式制定并维护对自己有利的国际秩序。无论是海湾战争、中东战争,这些战争都有着西方发达国家的参与,其目的依然是获取利益。 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利用其已有的政治、军事、经济实力在国际上构建利益集团,打压对手。无论是中东战阵,阿富汗战争,科索沃战争还是伊拉克战争乃至利比亚战争,都有西方发达国家为了维护或者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而积极参与的身影。美国对中国也是如此打压,不断的指责中国人权状况,擅自将中国的钓鱼岛交给日本,联合日本设置第一二岛链遏制中国海军的发展。随着美国受经济危机打击和伊拉克战争对其国力的消耗,美国面对日益发展壮大的中国越来越焦虑,为了维护其国际霸主国家地位,美国更是提出了“重返亚太”战略。美国利用中国与部分东南亚国家关于南海岛屿的争端,不顾其不选边站立场,不顾史实,鼓动东南亚各国采取激进的措施增大与中国间的矛盾,意图吸引中国注意力打乱中国和平发展的步伐,同时不断在国际上制造中国“大国欺负小国”的舆论抹黑中国,以证明其一直鼓吹的“中国威胁论”意图鼓动其他国家一起遏制中国的发展。美国这位一直以来以正义标榜自己的“世界警察”却对中国实施如此卑劣手段。 中国已经不是一百年前那个贫弱的国家了,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却依然会被发达国家欺负,作为一个爱国青年,我很愤慨。事实再次证明了“弱国无外交”。正如老师所讲的那样,中国依然不够强大,尚未有实力改变世界秩序。 我认为作为一个爱国者首先应该理性爱国,在国家受辱的时刻我们应该呐喊,让世界听到我们不屈的声音,但是我认为我们更应该相信国家领导层对中国的发展有着更清楚理性长远的规划,正是在他们的领导下我们中国取得了这么大的成就。作为一个年轻人,我对政治的认知还是肤浅的。年轻人喜欢通过网络观看新闻和收看好莱坞电影,但我认为年轻人在上网娱乐的同时应该警惕,发达国家最擅长的就是利用媒体传播有利于自身的价值观。身边就有部分同学认为美国是自由民主而伟大的国家,对其充满向往对中国却有着诸多批评。虽然我也知道我们国家确实存在很多问题,但是我们的国家还年轻,西方很多制度并不能适合我们的国情,很多地方都是需要我们自己“摸着石头过河”。我认为这正是需要我们年轻人去努力的地方,人人都知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国家强盛不是我们可以骂出来的,而是需要我们一代或者几代人踏踏实实干出来的。我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中国将永不受辱。 1 / 1

当代世界经济格局

姓名:王鸽专业:英语 当代世界经济格局 当今世界经济在发展中体现出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以科技为先导、以经济为中心的综合国力竞争不断加剧、科技革命的影响加深、经济信息化加速发展、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跨国公司的作用日益突出等特征,并呈现出两种引人注目的发展趋势:一是全球经济一体化,二是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一、全球经济一体化 全球经济一体化是指世界各国经济在生产、分配、消费诸环节趋于全球一体化,各国经济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融合,并在全球建立起规范的经济行为和运行机制。它是随同社会生产力发展而产生的一种客观趋势,是生产社会化和经济国际化发展的新阶段。 (一)全球经济一体化化发展的因素 1、经济体制障碍逐渐清除。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开放的市场机制得到了世界多数国家的认同,各国政府对经济管制逐步放松,国际贸易中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不断减少,“无疆界市场”正在形成。 2、科学技术不断进步。随着科技进步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大大缩短了经济活动的空间距离,消除了不同资本市场的时间差和地域差,传统“原产地”与“消费者”之间的地理界限已失去意义,商品、服务、资金和信息的流通将比过去更加快捷,“地球村”经济逐渐成为现实。 3、跨国公司快速发展。凭借其独有的资金优势、技术优势和管理优势,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设置生产基地和销售机构,建立国际商务信息网络,构建全球研究开发体系,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成为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特征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具体特征表现为: 1、市场经济体制的全球化;

2、贸易的全球化; 3、生产的全球化; 4、企业的全球化; 5、金融全球化和经济信息化; 6、区域经济一体化不断加强和国际经济组织日益健全。 以上有关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六个方面的特征,它们对现实的经济运行既有着各自不同的影响,发挥着独立的作用,又互相制约、互相补充,共同推动着经济全球化的飞速发展。 (三)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1、随着高科技产业和全球信息网络的迅猛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加快, 国际间资本流动加速,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关系将更为密切。 2、跨国公司的全球化经营战略更为普遍,企业间的竞争与兼并日趋激烈。 3、自由贸易成为世界贸易的发展方向,全球性商品市场逐渐形成与完善。 4、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国民财富日益增长,但经济的不均衡发展加剧, 国家间的贫富差距扩大。 5、国际间的协调和合作进一步加强,相关的国际契约和国际组织应运而 (四)全球经济一体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全球经济一体化是一把“双刃剑”,既有积极有利的一面,也有消极不利的一面;既是新的发展机遇,也面临严峻的挑战。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要清醒地认识到,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是不可阻挡的,回避全球经济一体化只能带来更大程度上的落后。我们应正确把握全球经济一体化带来的机遇,抓住全球经济一体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最大限度地避其不利和风险,使中国经济在新世纪继续保持稳步快速发展。 二、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日益增强 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战后初期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称霸;70年代后世界经济向多极化方向发展;80年代末以来世界三大区域经济集团化加快发展。总之,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经历了从一极到多极的演变过程,并正朝着北美自由贸易区、欧洲统一市场、亚太经济贸易区这三大地区集团化方向发展。

2017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形考二

客观题共40题(满分100分) 一、多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 第1题(已答). 20世纪90年代以后,三大经济组织并立与多种经济力量得到发展,这三大经济组织指的是()。 A. 欧洲联盟 B. 北美自由贸易区 C. 非洲联盟 D.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参考答案】ABD 【答案解析】 第2题(已答). 战后70年代,在推进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亚洲四小龙,四小龙是指()。 A. 新加坡 B. 香港.台湾 C. 韩国 D. 菲律宾 【参考答案】ABC 【答案解析】 第3题(已答). 创立于1949年4月4日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也称()。 A. 北大西洋联盟 B. 北大西洋集团 C.

北约 D. 华沙条约组织 【参考答案】ABC 【答案解析】 第4题(已答). 1993年1月克林顿就任美国总统后,把振兴()作为维护美国世界领导地位的三大支柱。 A. 经济 B. 科技 C. 军事安全 D. 促进民主 【参考答案】ACD 【答案解析】 第5题(已答). 日本全面学习世界发达国家企业管理先进制度,形成日本本国特色的企业管理制度。其核心是(),被称为日本式经营的三大法宝。 A. 岗位责任制 B. 终身雇佣制 C. 年功序列工资制 D. 企业内工会制 【参考答案】BCD 【答案解析】 第6题(已答). 赫鲁晓夫时期的苏联外交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

谋求军事优势.与美国展开核竞赛 B. 主动缓和同西方国家的关系 C. 加紧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控制 D. 开始在第三世界渗透和扩张 【参考答案】ABCD 【答案解析】 第7题(已答). 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制度比较复杂,从政体上有()。 A. 议会共和制 B. 总统制 C. 君主立宪制 D. 政教合一及军人政权 【参考答案】ABCD 【答案解析】 第8题(已答). 现代技术革命以()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 A. 生命科学 B. 原子能 C. 空间技术 D. 电子计算机 【参考答案】BCD 【答案解析】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学习心得

自冷战结束以来的台海局势 提纲: 一、台海现局势分析 (1)大陆对台政策 (2)台湾政局 (3)国际环境 二、影响台海局势的内外因素 (1)台湾当局的策略 (2)美国因素 (3)日本与日美同盟 三、台海局势发展与两岸关系展望 (1) 未上课时我就很喜爱这门课,原因有二:一、我喜欢探求那些隐藏在表象之下的本质,因而那些藏在时政之下的博弈和利益冲突,以及在那些经济现象下的成因和推动力都吸引我去探求,同时我对军事的爱好也促使我需要更多地了解主导军事行为的经济和政治;二、懂得经济知识和与其紧密相关的政治是极为必要的,不管我未来从事哪方面的工作,经济政治都会与我紧密相关,并极大地影响我的生活,我有这样的觉悟。所以我是带着求知来上这门课的,虽然课时很少,但还是获益颇多。 先是每晚课开始时老师给我们总结罗列一周发生的国际大事,并同我们一起讨论这些事件,给我们分析这些事件,并点出这些事件中流露出来的信息。老师这是在引导我们该如何阅读时事,启发我们如何从这些事件中获取信息。 再就是老师与我们分享搜罗来的一些视频,视频都是一些事件的记录及媒体或专家关于热点事件的评论,内容都非常丰富且精彩,既让我们深入了解了许多时事,也很好的缓解了4节课的疲劳,在放松之余又汲取了很多知识。同时,老师也是在培养我们关注时事的习惯。 还有在课堂余下的时间中,老师都会给我们讲一些学科知识以外的东西,还推荐了很多有益的书籍。譬如老师曾给我们介绍了记忆法,谈到了简历并以此来警醒我们要抓紧不多的时间学习,通过双手相握告诉我们要学会改变习惯,讲了一个大学生用家里囤积的豆子致富的例子。这些都给了我很大的启示,让我意识到要改变自己的习惯、看待事物的方法、经济生活的方式。在我看来,老师对于我们生活上的引导是会让我获益终生的,其意义远大于教授的学科知识。 老师的授课方式很特别,几乎没有教授课本上的内容,只是最后花了一点时间简单带过。虽然这样无法让我们从课堂上获得很多经济政治方面的基础知识,但老师对时事的讲解让我们更能清晰的体会经济政治的实用意义,让我们更直观地了解实际生活中的经济和政治。事实上对于短短的16节课并不能教授多少书本上的知识,而通过时事这样实例化的讲解对于我们的启蒙意义更大,比起枯燥的书本教学更易于接受,如此的授课方式才是最有效的。我觉得让同学们更快的了解对这门学科并对它产生兴趣,才是这16节课来最重要的,让同学们今后能够主动去学习经济政治方面的知识,远要好过讲授那么一点点的枯燥的课本知识而让同学们对这学科感到厌烦。这样才让这16节课发挥了最大的意义,对我更是意义非凡。 这些公共必修课会让大多数同学们感到无意义,但经济政治于我却是非常重要的,并对

中国在当代国际政治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

中国在当代国际政治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作用不断扩大,我国经济实力显著增长,对外经济交往和国际贸易发展迅猛,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战略军事也不断增强,现代条件下的防卫作战能力大大增强。我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也是核心大国之一,尤其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和我国现行的内外政策得到全国人民的衷心拥护,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这一切使得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不断提高。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从政治上说,世界格局正处在在多极化过渡阶段,国际形势趋于缓和,但局部地区冲突依然存在;从经济上说,世界经济一方面呈现全球化趋势,各国与国际经济的联系日益密切,另一方面,世界经济区域化趋势也在发展。在国际形势的变化中,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 在国际政治方面,中国的国际威望不断提高,成为当今世界重要的政治力量和维护世界和平地区稳定的坚定力量。进入21世纪,世界形势继续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国际社会在探索和实践中,更加深刻的认识到,应该站在时代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高度,以合作谋求和平,以合作促进发展,努力扩大各国利益的汇合点,寻求互利共赢,而中国始终坚持以邻为善,以邻为伴的方针和睦邻、安邦、富邻的政策,在维护地区和平中,促进共同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中国还积极推动建立中非和中阿合作论坛,加强新形势下与发展中国家的集团对话与合作,稳定和发展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积极维护和促进世界的战略稳定。中国与主要的大国建立了不通过形式的伙伴关系,努力扩大共同利益的汇合点,妥善处理分歧,共同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影响举足轻重,中国坚持反对霸权主义,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中坚力量;中国强调要尊重世界的多样性,维护全人类的共同利益;中国反对“人权“为借口干涉内政,同时本国的人权状况不断改善,并积极参与国际人权活动,为促进国际人权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奉行真正的不结盟政策,积极广泛建立”伙伴关系“,中国不同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结盟,不参加任何军事集团,同时还积极探索与各大国关系发展的新形势;中国既遵循“不称霸”的基本立场,又强调要有所作为,冷战结束后,在坚持韬光养晦、永不称霸的前提下,中国外交也有所作为,积极活跃于世界舞台,争取为人类做出更大

当代世界经济与发展论文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与政治 一、发展中国家的状况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在国内是在殖民主义者留下的低级的产业结构、二元制的经济结构、弱小的民族资本和严重的对外依赖的畸形经济形态的基础上进行的,在国际上是在已经形成的有利于发达国家的国际经济旧秩序的世界经济环境中求得发展的。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首要任务是发展民族经济和争取经济独立。总的来看,前30年经济发展较快,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陷入停滞,90年代以后,又出现新的发展势头,纷纷进行战略的调整及经济改革,内容包括: ①根据本国国情制定与调整经济发展战略; ②改革经济管理体制; ③实行开放政策; ④调整经济结构,这些改革取得了一些成就,经济总体上发展较快,主要表现在: ①畸形的经济结构有所改变; ②民族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 ③经济自主性和经济实力有所增强; ④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经验有: ①必须把独立自主与对外开放相结合; ②必须把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与科技创新相结合; ③必须把追求经济发展速度和可持续发展相统一; ④必须把政治经济变革和政治社会稳定相统一。 由于各国原来的经济发展水平,国内政局稳定,发展战略和改革调整水平,科技、教育、文化程度以及其它地理条件,人口状况等因素,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很不平衡。目前,按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高低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为高收入的中东和其他地区的石油出口国; 第二类为中上等收入的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如拉丁美洲的巴西、墨西哥,亚洲的韩国、新加坡等; 第三类为中下等收入的国家和地区,占发展中国家的大多数; 第四类是最不发达的低收入国家。 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成就,特别是70年代以来,石油生产输出国开展的石油斗争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出现,使发展中国家作为一个整体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有了明显的增强。当然,由于种种原因,发展中国家同时也存在一些阻碍经济发展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有债务危机、粮食危机、人口问题以及政局不稳、地区冲突、局部战争等。 二、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发展的成就及面临问题 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制度与政治体制各不相同,比较复杂,有以下几种类型:(1)议会共和制。(2)总统制。(3)君主制。(4)军事专制统治。(5)政教合一制。 (6)党政合一制。发展中国家也建立了多种多样的政党制度:有一党制、两党制、多党制以及无党制。战后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发展取得了一些成就:①摆脱了殖民地、半殖民地时期被压迫、被奴役的地位,成为国际舞台上主权独立的民主国家; ②不断探索与本国国情相适应的发展模式和道路;③政治参与的民主化程度不断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论文

经济全球化与发展中国家 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经济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呈现了诸多发展趋势,包括:经济全球化、以信息技术为导向的新技术革命、全球经济的市场化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等。其中,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关系到世界各国政府的决策和普通公民的切身利益,其影响已日益为国际社会所广泛关注。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无异于一把“双刃剑”。在为发展中国家带来追赶上发达国家的新机遇,促进其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对发展中国家的主权和经济安全提出新的挑战,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甚至对发展中国家经济的产生严重的冲击。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发展中国家;影响;利益 一、经济全球化的概念及特征 “经济全球化”这个词最早是由T-莱维于1985年提出的,对于其定义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学术界现在都还没有一致认可的限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1997年发表的《世界经济展望》中,曾对经济全球化下过这样的定义:“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与服务交易及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靠性增强。”美国全球化理论权威、哈佛大学肯尼迪政治学院院长约瑟夫-奈则认为,全球化的第一层含义是经济领域,指商品、服务、资金、信息远距离的流动。还有学者认为经济全球化本质是全球范围内市场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是市场经济的全面推进和空前大发展。 对此,本文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来考察,认为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前提是全球统一大市场。在全球市场分开的情况下,国与国之间的经济交往、地区之间的自由化贸易不等于经济全球化或者说只在某些方面具有经济全球化的特征。从世界范围来看,经济全球化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90年代形成高潮。这有其历史必然性。冷战结束后,占世界市场三分之一的前“社会主义阵营”发生了变化,以苏联为榜样的走计划经济道路的发展中国家本来就因此路不通而长期停滞不前,更加贫穷落后,此时便纷纷改弦易辙,转入了市场经济体制。由此,完全意义的全球大市场诞生了,经济全球化开始进入全面发展阶段。 经济全球化的具体特征表现为:

当前世界政治格局发展趋势

当前世界政治格局发展趋势 摘要:本文以冷战后国际政治基本势态为起点,阐述了当前世界政治格局的现状,得出了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是一个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各国应加强协调合作,共同应对挑战的结论。 自从国家诞生以来,和平与发展一直是人类追求的崇高目标,但这种崇高目标一次次被无情的战争撕得粉碎,特别是二十世纪上半叶,时隔仅二十年的两次世界大战给全世界带来沉重的灾难,二战以后,冷战的阴云又将世界笼罩了近半个世纪,就这个意义上来讲,“雅尔塔体制”解体和“冷战”的结束无疑是人类和平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冷战以后,世界各国,尤其是世界各个大国审时度势,及时调整各自的全球战略和对外政策,以对话替代对抗,把整个世界带入了一个和平稳定的新时期。首先是美、俄之间握手言和,使冷战的阴云荡然无存;其次是中、俄关系的改善,并进而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使欧亚大陆上两个曾经敌对的大国步人了和平发展时期;再者是中美、中日、中英、中法、中德、中印等大国之间关系的进一步改善,以及印巴、阿以、日俄等国之间关系的改善,从根本上构筑了全球政治地理的基本框架。在这种和平的大环境下,全球社会经济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增长势头。世界经济运行良好,为国际形势的相对稳定及和平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两极格局终结后,世界并未出现单极格局或美日欧联合主宰世界的局面,现实是孕育于两极格局之中的多极化趋势。虽然冷战后,美国作为仅存的超级大国,利用其雄厚的综合国力追求对世界的主导地位,在国际事务中表现出愈来愈强的

单边主义色彩,造成某种“单极世界”的表象,但从发展上看,从实质上看,多极化才是世界格局的变化方向。 美国仍是当今世界惟一的超级大国,它力求维护和加强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奥巴马政府对外高举“巧实力”、“多伙伴”和“无核世界”大旗,重温美欧关系,重启美俄关系,重塑美伊(斯兰)关系,重返拉美和东南亚,对所谓“问题国家”实行“伸手外交”,试图掌握主动,重振“领导地位”,显示出务实和灵活姿态,外界对美正面期待有所提升。但也必须看到,过去一年的美国外交虽然表面上热热闹闹,但在内容上虚多实少。盟友体系“虚化”的态势没有改变,与新兴大国的战略互信仍有待夯实,对朝鲜、伊朗等国的“伸手外交”并未获得“松拳”效果,以新型议题抢夺话语权的努力遭遇挫折,美要重建对己有利的新秩序仍知易行难。 欧洲仍是世界最为关注的战略重点。欧盟的成立与发展大大加强了欧洲的一体化,成为影响世界经济政治发展的重大因素。在苏联的威胁消失之后,美欧争夺欧洲主导权的斗争随之突出出来。作为欧盟首富的德国也加快了扮演大国角色的步伐,努力从政治、经济、军事上树立其大国形象。但是从2009年12月全球三大评级公司下调希腊主权评级开始,欧洲其它国家也慢慢陷入危机,包括比利时这些外界认为较稳健的国家,及欧元区内经济实力较强的西班牙,都预报未来三年预算赤字居高不下,希腊已非危机主角,整个欧盟都受到债务危机困扰。就连欧洲首富的德国都开始感受到危机的影响,因为欧元大幅下跌,加上欧洲股市暴挫,整个欧元区正面对成立以来最严峻的考验。 日本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加快了向“政治大国”迈进的步伐。它立足亚太,着眼全球,以经济实力为后盾,以日美关系为基轴,通过与各国积极发展关系,

当代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与基本趋势答案

第一章当代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与基本趋势答案 一、名词解释: 1.世界经济格局:是指一定历史时期内世界各国或国家集团的经济力量及其相互关系所形成的一种结构。 2.经济全球化:是指在不断发展的科技革命和生产国际化的推动下,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相互渗透日益加深,阻碍生产要素在全球自由流动的各种比例正在不断削减这样一种历史过程。 3.跨国公司:是一种企业组织形式,是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控制有工厂、矿山、销售机构和其它资产,在一个决策体系下从事国际性生产和经营活动的企业。它是世界经济中集投资、贸易、金融、服务等功能于一身的特殊主体。4.世界经济的“不平衡”:既是指世界各国发展速度上的差距,又指各国发展水平、经济实力的差距。二、思考题:1、战后世界经济格局是怎样演变的?战后世界经济的“极格局”的演变大体上经历了美国独霸世界经济领域的时期,世界经济向多极化方向发展时期,三大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发展时期。(1)美国称霸世界经济领域时期:从战后初期到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是美国独霸世界经济领域的时期。(2)20世纪70年代后世界经济向多极化方向发展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世界经济的多极化已明显地显现出来。世界经济格局呈现出美、欧、苏、日彼此抗衡的状态。(3)世界经济多极化的当今状况及其发展态势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加速发展,同时又出现了新的变化。2、怎样认识世界进入以科技为先导、以经济为中心的综合国力竞争的时期?在当今世界,新科技革命特别是信息技术不仅在发达国家,而且在许多发展中国家都得到极大的发展和运用;不仅在经济领域加速了信息化,而且在其他领域也加速了信息化,人类社会真正进入到信息化时代。新科技革命不仅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水平,改变了经济的发展方式和经济生活方式,而且极大地改变着人类的社会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它的影响无处不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新科技革命的推动下,引发了世界范围的一场新军事变革,也使得以科技为先导、以经济为中心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更加激烈。科技进步的重大发展中,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运用尤为突出,将人类社会带入经济信息化时代。3、为什么说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所谓经济全球化,是指在不断发展的科技革命和生产国际化的推动下,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相互渗透日益加深,阻碍生产要素在全球自由流动的各种比例正在不断削减这样一种历史过程。经济全球化的产生与发展不是偶然的。经济全球化是以国际化为基础的,从世界经济发展的历程来看,经济的国际化发展经历了商品的国际化、资本的国际化和生产的国际化几个阶段。经济全球化在促进世界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的问题。最突出的问题是利益分配不公,同时,经济全球化使发展中国家更容易受到外部经济波动和金融危机的影响。4、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将面临怎样的世界经济环境?我们应该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将面临的世界经济环境主要是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由于商品、资本、劳务、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障碍的不断削减,促进了世界各国和地区之间经济融合,资源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等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水平的提高和生产的发展,从整体上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增长。因此,中国应该要积极地参与全球化的浪潮,应经济全球化的积极效果来为发展中国的经济。但同时,经济全球化还带来一系列其他的后果。它在带来民族国家权力的全球化的同时,又消蚀着民族国家的主权,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主权。发展中国家大量引进外资和技术,其主要产业乃至整个经济面貌有可能被跨国公司与国际经济组织所控制。发达国家在进行产业结构梯度转移的同时,一些污染严重的产业和部门也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在享受着丰裕生活的同时,也正牺牲着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生态环境。而发达国家内部由于出现强资本弱劳工的态势,在劳工抗衡资本的能力削弱的同时,一定程度上又受到全球化所带来的移民和发展中国家成本低廉的劳动力的冲击,使一些国家的极右势力获得生存和发展的土壤。等等。对于这些,我们需要谨慎面对,趋利避害,修订“游戏规则”,克服其负面影响;利用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经济协调机制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