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学期热工基础第1次作业

第二学期热工基础第1次作业
第二学期热工基础第1次作业

热工基础第一次作业

三、主观题(共9道小题)

54.

参考答案:

55.如图所示,b、c两状态点在同一条等温线上,试判断:△u ab与△u ac谁大?△s ab与△s ac谁大?

参考答案:答:△u ab=△u ac;△s ab<△s ac

56.有一循环发动机工作于热源T1=1000K和冷源T2=400K之间,若该热机从热源吸热1360 kJ,对外作功833 kJ。问该热机循环是可逆的?不可逆的?还是根本不能实现的?

参考答案:

ηt>ηtc违背了卡诺定理

结论:该循环根本不可能实现。

(也可用克劳修斯积分不等式或孤立系熵增原理求解)

57.气球直径为0.4 m,球内充有压力为150 kPa的空气,由于太阳辐射加热,气球直径增大到0.45 m,若球内气体压力正比于气球的直径,试求过程中气体对外的做功量W。

参考答案:

解:已知D1 = 0.4 m时,p1=150 kPa,且气球内压力正比于气球直径,即p = kD,可求得:k =375 kPa/m

答:过程中气体对外作功量为2.27 kJ

58.水在绝热混合器中与水蒸汽混合而被加热,水流入的压力为200kPa,温度为2 0℃,比焓为84kJ/kg,质量流量为100kg/min;水蒸汽流入的压力为200kPa,温度为300℃,比焓为3072kJ/kg,混合物流出的压力为200kPa,温度为100℃,比焓为419kJ/kg。问每分钟需要多少水蒸汽。

参考答案:

解:此绝热混合器所围空间为一稳流系,根据能量方程:

59.有5g氩气,经历一热力学能不变的状态变化过程,初始状态p1=6.0×105 Pa,T1=600K,膨胀终了的容积V2=3V1,氩气可作为理想气体。已知氩气的Rg=0.208 kJ/(kg·K),c p=0.523 kJ/(kg·K),求:(1)终了状态的温度T2、压力p2;(2)过程中系统热力学能、焓和熵的变化量。

参考答案:

解:由题意:△U = 0 →T2 = T1 = 600 K

由理想气体气体状态方程,有:

60.试求在定压过程中加给理想气体的热量中有多少用来作功?有多少用来改变工质的热力学能(比热容取定值)?

参考答案:

解:∵定压过程总加热量为:q =c p△T

其中用来改变热力学能的部分为:△u= c V△T

而c p = c V+R g

∴定压过程用来作功的部分为:w =R g△T

61.2kg某种理想气体按n=1.2可逆多变过程膨胀到原有体积的3倍,稳定地从

300℃降低到

60℃,膨胀过程中作功418.68kJ,吸热83.736kJ,求:气体的c p和c V。

参考答案:

解:由闭口系能量方程:

62.3 kg温度为80℃的热水在绝热容器中与5 kg温度为20℃的冷水等压混合,水的比热为4.187 kJ/(k g·K),求此混合过程的熵变,并根据熵变的计算结果说明为什么混合过程是不可逆过程?(提示:先由热力学第一定律求混合后水的状态)

参考答案:

解:思路:利用孤立(绝热)系熵增原理进行判断。

取该绝热容器为闭口系,设热水用角标H表示,冷水用角标C表示,并注意液体

c p = c V = c

由闭口系能量方程:

三、主观题(共9道小题)

(主观题请按照题目,离线完成,完成后纸质上交学习中心,记录成绩。在线只需提交客观题答案。)

54.

55.

如图所示,b、c两状态点在同一条等温线上,试判断:△u ab与△u ac谁大?△s ab与△s ac谁大?

57.气球直径为0.4 m,球内充有压力为150 kPa的空气,由于太阳辐射加热,气球直径增大到0.45 m,若球内气体压力正比于气球的直径,试求过程中气体对外的做功量W。

58.水在绝热混合器中与水蒸汽混合而被加热,水流入的压力为200kPa,温度为2 0℃,比焓为84kJ/kg,质量流量为100kg/min;水蒸汽流入的压力为200kPa,温度为300℃,比焓为3072kJ/kg,混合物流出的压力为200kPa,温度为100℃,比焓为419kJ/kg。问每分钟需要多少水蒸汽。

59.有5g氩气,经历一热力学能不变的状态变化过程,初始状态p1=6.0×105 Pa,T1=600K,膨胀终了的容积V2=3V1,氩气可作为理想气体。已知氩气的Rg=0.208 kJ/(kg·K),c p=0.523 kJ/(kg·K),求:(1)终了状态的温度T2、压力p2;(2)过程中系统热力学能、焓和熵的变化量。

60.试求在定压过程中加给理想气体的热量中有多少用来作功?有多少用来改变工质的热力学能(比热容取定值)?

61.2kg某种理想气体按n=1.2可逆多变过程膨胀到原有体积的3倍,稳定地从300℃降低到

60℃,膨胀过程中作功418.68kJ,吸热83.736kJ,求:气体的c p和c V。

62.3 kg温度为80℃的热水在绝热容器中与5 kg温度为20℃的冷水等压混合,水的比热为4.187 kJ/(k g·K),求此混合过程的熵变,并根据熵变的计算结果说明为什么混合过程是不可逆过程?(提示:先由热力学第一定律求混合后水的状态)

第二学期热工基础第3次作业

本次作业是本门课程本学期的第3次作业,注释如下:本次作业为9-12章内容。 一、单项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共10道小题) 1. 导热系数是衡量物质导热能力的重要指标,其大小除与材料的成分、分子结构、密度有关外,还与() (A) 物体的几何形状有关 (B) 物体的温度和含水率有关 (C) 物体的温度有关,但与含水率无关 (D) 物体的含水率有关,但与温度无关 正确答案:B 解答参考: 2. 非稳态导热的() (A) 温度场和热流密度都不随时间变化 (B) 温度场不变,热流密度随时间变化 (C) 热流密度不变,温度场随时间变化 (D) 温度场和热流密度都随时间变化 正确答案:D 解答参考: 3. 集总参数法的适用条件是:Bi≤0.1(或Bi V ≤0.1M),意味着() (A) 该物体的体积很小 (B) 该物体的导热系数很大 (C) 该物体表面的对流换热热阻远大于内部的导热热阻 (D) 该物体表面的对流换热热阻远小于内部的导热热阻 你选择的答案:[前面作业中已经做正确] [正确] 正确答案:C 解答参考: 4. 关于对流换热系数,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液体的对流换热系数大于气体的对流换热系数 (B) 有相变的对流换热系数大于无相变的对流换热系数 (C) 紊流的对流换热系数大于层流的对流换热系数 (D) 光滑表面的对流换热系数大于粗糙表面的对流换热系数 你选择的答案:[前面作业中已经做正确] [正确] 正确答案:D 解答参考:

5. 一般情况下,强迫对流换热系数()自然对流换热系数 (A) 小于 (B) 等于 (C) 大于 (D) 无法比较 正确答案:C 解答参考: 6. 如图所示,两半球内表面之间的辐射角系数X1,2为() (A) 1 (B) 1/2 (C) 1/3 (D) p/2 正确答案:B 解答参考: 7. 削弱辐射换热的有效方法是加遮热板,遮热板的表面发射率(黑度)越大,削弱辐射换热的效果() (A) 越好 (B) 越差 (C) 没有影响 (D) 视遮热板的表面温度而定 你选择的答案:[前面作业中已经做正确] [正确] 正确答案:B 解答参考: 8. 将热电偶置于烟道中测烟气温度(烟气温度高于环境温度),在有、无遮热套筒条件下测得的温度分别为T1和T2,判断下列四种情况中正确的是() (A) T1=T2<烟气真实温度 (B) T1=T2>烟气真实温度 (C) T1>T2>烟气真实温度 (D) T2<T1<烟气真实温度

各科书的下载地址

[Word格式]《成本会计》习题及答案(自学推荐,23页) [Word格式]《成本会计》配套习题集参考答案 [Word格式]《实用成本会计》习题答案 [Word格式]《会计电算化》教材习题答案(09年) [JPG格式]会计从业《基础会计》课后答案 [Word格式]《现代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笔记与课后习题详解(第3版,宋承先)[Word格式]《宏观经济学》习题答案(第七版,多恩布什) [Word格式]《国际贸易》课后习题答案(海闻 P.林德特王新奎) [PDF格式]《西方经济学》习题答案(第三版,高鸿业)可直接打印 [Word格式]《金融工程》课后题答案(郑振龙版) [Word格式]《宏观经济学》课后答案(布兰查德版) [JPG格式]《投资学》课后习题答案(英文版,牛逼版) [PDF格式]《投资学》课后习题答案(博迪,第四版) [Word格式]《微观经济学》课后答案(高鸿业版) [Word格式]《公司理财》课后答案(英文版,第六版) [Word格式]《国际经济学》教师手册及课后习题答案(克鲁格曼,第六版) [Word格式]《金融市场学》课后习题答案(张亦春,郑振龙,第二版) [PDF格式]《金融市场学》电子书(张亦春,郑振龙,第二版) [Word格式]《微观经济学》课后答案(平狄克版) [Word格式]《中级财务会计》习题答案(第二版,刘永泽) [PDF格式]《国际经济学》习题答案(萨尔瓦多,英文版) [JPG格式]《宏观经济学》课后答案(曼昆,中文版) [PDF格式]《宏观经济学》答案(曼昆,第五版,英文版)pdf格式 [Word格式]《技术经济学概论》(第二版)习题答案 [Word格式]曼昆《经济学原理》课后习题解答 [PDF格式]西方经济学(高鸿业版)教材详细答案 [Word格式]完整的英文原版曼昆宏观、微观经济学答案 [Word格式]《金融市场学》课后答案(郑振龙版) 化学物理 [Word格式]《固体物理》习题解答(方俊鑫版) [Word格式]《简明结构化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三版,夏少武) [Word格式]《生物化学》复习资料大全(3套试卷及答案+各章习题集) [PDF格式]《光学教程》习题答案(第四版,姚启钧原著) [Word格式]《流体力学》实验分析答案(浙工大版) [Word格式]《高分子化学》课后习题答案(第四版,潘祖仁主编) [PDF格式]《化工热力学》习题与习题答案(含各种版本) [Word格式]《材料力学》习题答案 [Word格式]《量子力学导论》习题答案(曾谨言版,北京大学) [PDF格式]《理论力学》习题答案(动力学和静力学)

《热工基础》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共21道小题) 1. 开口系统是指()的热力系统 (A) 具有活动边界 (B) 与外界有功量交换 (C) 与外界有热量交换 (D) 与外界有物质交换 你选择的答案:D [正确] 正确答案:D 解答参考: 2. 绝热系统是指()的热力系统 (A) 状态参数不变 (B) 热力学能不变 (C) 与外界没有热量交换 (D) 与外界没有功量和热量交换 你选择的答案:C [正确] 正确答案:C 解答参考: 3. 孤立系统是()的热力系统 (A) 与外界无热量交换 (B) 与外界无功量交换 (C) 与外界无质量交换 (D) 与外界无任何相互作用 你选择的答案:D [正确] 正确答案:D

4.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平衡状态一定是稳定状态 (B) 稳定状态一定是平衡状态 (C) 均匀状态一定是平衡状态 (D) 平衡状态是不存在内部势差的状态 你选择的答案:A [正确] 正确答案:A 解答参考: 5. 系统中工质的真实压力是指() (A) p g (B) p b (C) p v (D) p b+p g或p b-p v 你选择的答案:D [正确] 正确答案:D 解答参考: 6. 在p-v图上,()所包围的面积代表单位质量的工质完成一个循环时与外界交换的净功量。 (A) 任意循环 (B) 可逆循环 (C) 正向循环 (D) 逆向循环 你选择的答案:B [正确]

解答参考: 7. 公式q = c V△T + w适用于闭口系中() (A) 理想气体的可逆过程 (B) 实际气体的任意过程 (C) 理想气体的任意过程 (D) 任何工质的可逆过程 你选择的答案:C [正确] 正确答案:C 解答参考: 8. 气体吸热后热力学能() (A) 一定增加 (B) 一定减少 (C) 不变 (D) 可能增加、减少或不变 你选择的答案:D [正确] 正确答案:D 解答参考: 9. 在相同的温度变化区间内,理想气体定容过程焓的变化量与定压过程相比() (A) 较大 (B) 大小相等 (C) 较小 (D) 大或小不确定 你选择的答案:B [正确]

热工基础大作业

核电站在中国的兴起发展 能源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实现经济增长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之一。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率和生活水平与能源消耗、与当地人均用电量有直接的(正比)关系。世界各国的能源消费结构存在比较大的差异,主要取决于该国的资源构成、经济发展水平以及能源战略. 由于化石燃料对环境的污染及不可再生性,各国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核电作为安全经济的清洁能源受到各国的普遍重视。 现代电力工业的发展状况是一个国家是否发达的重要标志之一,而核电技术的发展程度则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该国高新技术水平的高低。 核能发电的能量来自核反应堆中可裂变材料(核燃料)进行裂变反应所释放的裂变能。裂变反应指铀-235、钚-239、铀-233等重元素在中子作用下分裂为两个碎片,同时放出中子和大量能量的过程。反应中,可裂变物的原子核吸收一个中子后发生裂变并放出两三个中子。若这些中子除去消耗,至少有一个中子

能引起另一个原子核裂变,使裂变自持地进行,则这种反应称为链式裂变反应。实现链式反应是核能发电的前提。核电站由核岛(主要包括反应堆、蒸汽发生器)、常规岛(主要包括汽轮机、发电机)和配套设施组成。核电站与一般电厂的区别主要在于核岛部分。 核电之所以能成为重要的能源支柱之一,是由它的安全性、运行稳定、寿期长和对环境的影响小等优点所决定的。大部分核电发达国家的核能发电比常规能源发电更为经济。核电在我国也具有较强的潜在经济竞争力,目前它的经济性已可以与引进的脱硫煤电厂相比较。 据科学家分析,我国煤电燃料链温室气体的排放系数约为1302.3等效CO2克/千瓦时,水电燃料链为107.6等效CO2克/千瓦时。核电站自身不排放温室气体,考虑到它在建造和运行中所用的材料,其燃料链温室气体的排放系数约为13.7等效CO2克/千瓦时。可见,核电站向环境释放的温室气体,只是同等规模煤电厂的百分之一。而且世界上有比较丰富的核资源,核燃料有铀、钍氘、锂、硼等等,世界上铀的储量约为417万吨。地球上可供开发的核燃料资源,可提供的能量是矿石燃料的十多万倍。核能应用作为缓和世界能源危机的一种经济有效的措施有许多的优点,其一核燃料具有许多优点,如体积小而能量大,核能比化学能大几百万倍;1000克铀释放的能量相当于2400吨标准煤释放的能量;一座100万千瓦的大型烧煤电站,每年需原煤300~400万吨,运这些煤需要2760列火车,相当于每天8列火车,还要运走4000万吨灰渣。同功率的压水堆核电站,一年仅耗铀含量为3%的低浓缩铀燃料28吨;每一磅铀的成本,约为20美元,换算成1千瓦发电经费是0.001美元左右,这和目前的传统发电成本比较,便宜许多;而且,由于核燃料的运输量小,所以核电站就可建在最需要的工业区附近。核电站的基本建设投资一般是同等火电站的一倍半到两倍,不过它的核燃料费用却要比煤便宜得多,运行维修费用也比火电站少,如果掌握了核聚变反应技术,使用海水作燃料,则更是取之不尽,用之方便。各种能源向环境释放的放射性物质也相差很大。科学家调查证实,从对公众和工作人员产生的辐射照射看,煤电燃料链分别是核电燃料链的50倍和10倍。 我国在1971年建成第一艘核潜艇以后,立即转入了对核电站的研究和设计。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迄今已经建成核电机组8套,还有3套正在建设之中,到2005年将全部建成,届时我国的核电装机容量将达到870万千瓦。从我国的第一套核电机组———秦山30万千瓦核电机组并网发电以来,到目前为止,我 国核发电总量已超过为1500亿千瓦时。 秦山核电站是我国大陆第一座核电站。它 是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30万千瓦原型压水堆 核电站,于1985年开工建设,1991年12月15 日首次并网发电,1994年投入商业运行,已有 十多年安全运行的良好业绩,被誉为“国之光荣”。 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秦山二期核电站,装有两台60万千瓦压水堆核电机组,于1996年6月2日开工建设。1号机组于2002年2月6日实现首次并网,2002年4月15日提前47天投入商业运行。它的建成为我国核电自主化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大学几乎所有学科的课本答案

大学几乎所有学科的课本答案 ! 任明嘉的日志 经济金融 [PDF格式]《会计学原理》同步练习题答案 [Word格式]《成本会计》习题及答案(自学推荐,23页) [Word格式]《成本会计》配套习题集参考答案 [Word格式]《实用成本会计》习题答案 [Word格式]《会计电算化》教材习题答案(09年) [JPG格式]会计从业《基础会计》课后答案 [Word格式]《现代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笔记与课后习题详解(第3版,宋承先)[Word格式]《宏观经济学》习题答案(第七版,多恩布什) [Word格式]《国际贸易》课后习题答案(海闻P.林德特王新奎) [PDF格式]《西方经济学》习题答案(第三版,高鸿业)可直接打印 [Word格式]《金融工程》课后题答案(郑振龙版) [Word格式]《宏观经济学》课后答案(布兰查德版) [JPG格式]《投资学》课后习题答案(英文版,牛逼版) [PDF格式]《投资学》课后习题答案(博迪,第四版) [Word格式]《微观经济学》课后答案(高鸿业版) [Word格式]《公司理财》课后答案(英文版,第六版)

[Word格式]《国际经济学》教师手册及课后习题答案(克鲁格曼,第六版) [Word格式]《金融市场学》课后习题答案(张亦春,郑振龙,第二版)[PDF格式]《金融市场学》电子书(张亦春,郑振龙,第二版) [Word格式]《微观经济学》课后答案(平狄克版) [Word格式]《中级财务会计》习题答案(第二版,刘永泽) [PDF格式]《国际经济学》习题答案(萨尔瓦多,英文版) [JPG格式]《宏观经济学》课后答案(曼昆,中文版) [PDF格式]《宏观经济学》答案(曼昆,第五版,英文版)pdf格式 [Word格式]《技术经济学概论》(第二版)习题答案 [Word格式]曼昆《经济学原理》课后习题解答 [PDF格式]西方经济学(高鸿业版)教材详细答案 [Word格式]完整的英文原版曼昆宏观、微观经济学答案 [Word格式]《金融市场学》课后答案(郑振龙版) 化学物理 [Word格式]《固体物理》习题解答(方俊鑫版) [Word格式]《简明结构化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三版,夏少武) [Word格式]《生物化学》复习资料大全(3套试卷及答案+各章习题集)[PDF格式]《光学教程》习题答案(第四版,姚启钧原著) [Word格式]《流体力学》实验分析答案(浙工大版) [Word格式]《高分子化学》课后习题答案(第四版,潘祖仁主编)

热工基础课后答案超详细版

第一章 思考题 1.平衡状态与稳定状态有何区别?热力学中为什幺要引入平衡态得概念? 答:平衡状态就是在不受外界影响得条件下,系统得状态参数不随时间而变化得状态.而稳定状态则就是不论有无外界影响,系统得状态参数不随时间而变化得状态。可见平衡必稳定,而稳定未必平衡。热力学中引入平衡态得概念,就是为了能对系统得宏观性质用状态参数来进行描述. 2.表压力或真空度能否作为状态参数进行热力计算?若工质得压力不变,问测量其压力得 压力表或真空计得读数就是否可能变化? 答:不能,因为表压力或真空度只就是一个相对压力。若工质得压力不变,测量其压力得压力表或真空计得读数可能变化,因为测量所处得环境压力可能发生变化。 3.当真空表指示数值愈大时,表明被测对象得实际压力愈大还就是愈小? 答:真空表指示数值愈大时,表明被测对象得实际压力愈小。 4、准平衡过程与可逆过程有何区别? 答:无耗散得准平衡过程才就是可逆过程,所以可逆过程一定就是准平衡过程,而准平衡过程不一定就是可逆过程. 5、不可逆过程就是无法回复到初态得过程,这种说法就是否正确? 答:不正确。不可逆过程就是指不论用任何曲折复杂得方法都不能在外界不遗留任何变化得情况下使系统回复到初态,并不就是不能回复到初态。 6、没有盛满水得热水瓶,其瓶塞有时被自动顶开,有时被自动吸紧,这就是什幺原因? 答:水温较高时,水对热水瓶中得空气进行加热,空气压力升高,大于环境压力,瓶塞被自动顶开。而水温较低时,热水瓶中得空气受冷,压力降低,小于环境压力,瓶塞被自动吸紧。 7、用U形管压力表测定工质得压力时,压力表液柱直径得大小对读数有无影响? 答:严格说来,就是有影响得,因为U型管越粗,就有越多得被测工质进入U型管中,这部分工质越多,它对读数得准确性影响越大。 习题 1-1解: 1. 2. 3. 4. 1-2图1-8表示常用得斜管式微压计得工作原理。由于有引风机得抽吸,锅炉设备得烟道中得压力将略低于大气压力。如果微压机得斜管倾斜角,管内水 解:根据微压计原理,烟道中得压力应等于环境压力与水柱压力之差

“热工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热工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Fundamental of Thermodynamics and Heat Transfer 课程编号:ENPO330103 学时:48 (理论学时:44 实验学时:4 课外学时:58)学分:2.5 适用对象:机械工程与自动化、材料科学与工程、航空航天和工程力学等专业本科生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 使用教材及参考书: 教材 [1] 傅秦生赵小明唐桂华.热工基础(第3版).北京:机械工业出 版社,2015 参考教材 [1] 杨世铭陶文铨.传热学(第4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 沈维道童钧耕工程热力学(第4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一、课程性质和目的(100字左右) 性质:基础理论 目的: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包括热能与机械能相互转换基本理论和热量传递规律两方面的热工理论知识,获得有 关热科学的基本分析计算训练和解决有关热工工程问题的 基本能力。同时还应为学生对热学科的建模和问题的处理 奠定基础。

二、课程内容简介(200字左右) 热工基础是研究热现象的一门技术基础课程,主要讲授热能与机械能相互转换基本理论和热量传递规律,以提高热能利用完善程度的一门技术基础课,是机械学科、材料学科、航空航天和建筑等学科相关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本课程为学生学习有关专业课程和将来解决热工领域的工程技术问题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热能和机械能相互转换的基本规律(第一、第二定律),以解决工程实际中有关热能和机械能相互转换的能量分析计算和不可逆分析计算; 2.掌握包括理想气体、蒸气和湿空气在内的常用工质的物性特点,能熟练应用常用工质的物性公式和图表进行物性计算; 3.掌握不同工质热力过程和循环的基本分析方法,能对工质的热力过程和循环进行计算,具有解决实际工程中有关热能转换的能量分析和计算能力; 4.掌握包括导热、对流换热、辐射换热三种热量传递方式的机理,进而掌握热量传递的基本规律和基本理论; 5.能对较简单的工程传热问题进行分析和计算,具有解决较简单的传热问题,尤其解决是与力学分析有关的传热问题的能力。四、教学内容及安排 0绪论(能源概述) 1、内容:能源和热能利用的基本知识:本学科研究对象,主要研究

热工基础课后题答案

二零一七年,秋

第一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 1-1用水银压力计测量容器中的压力,在水银柱上加一段水,若水柱高1020mm ,水银柱高900mm ,当时大气压力计上的度数为b 755mmHg p =。求容器中气体的压力。 解:查表可知:21mmH O=9.80665Pa 1mmHg=133.3224Pa 由题中条件可知 2H O Hg b 1020 mm 9.80665 Pa 900mm 133.3224Pa 755mm 133.3224Pa 230.651 KPa 0.231MPa p p p p =++=?+?+?=≈容器 即容器中气体的压力为0.231MPa 。 1-2容器中的真空度为600mmHg v p =,气压计上的高度是b 755mmHg p =,求容器中气体的绝对压力(用Pa 表示)。如果容器中的绝对压力不变,而气压计上高度为 b 770mmHg p =,求此时真空表的度数(以mmHg 表示). 解:因为 600mmHg=600mm 133.3224Pa=79993.4Pa v p =? b 755mmHg=755mm 133.3224Pa=100658.4Pa p =? 容器中气体的绝对压力为 b v 100658.479993.420665Pa p p p =-=-= 若以mmHg 表示真空度,则 20665 20665Pa= mmHg 155mmHg 133.3224 p == 则当气压计高度为b 770mmHg p =时,真空表的读数为 770mmHg 155mmHg 615mmHg v b p p p '=-=-= 1-3用斜管压力计测量锅炉烟道气的真空度,管子倾斜角30α=?,压力计使用密度 30.8g/cm ρ=的煤油,斜管中液柱长200mm l =,当地大气压力b 745mmHg p =。求烟气

第二学期热工基础第2次作业

本次作业是本门课程本学期的第2次作业,注释如下:本次作业为5-8章的容。 一、单项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共9道小题) 1. 在水蒸气的汽化过程中,其汽化潜热为() (A) 该阶段的焓增 (B) 该阶段的膨胀功 (C) 该阶段的焓增和膨胀功之和 (D) 该阶段的焓增和热力学能增量之和 你选择的答案: A [正确] 正确答案:A 解答参考: 2. 饱和湿空气具有下列关系()(t-干球温度、t w-湿球温度、t D-露点温度) (A) t>t w>t D (B) t>t D>t w (C) t=t D=t w (D) t w= t D>t 你选择的答案: C [正确] 正确答案:C 解答参考: 3. 渐缩喷管在设计工况下工作(p2 =p b),如果喷管进口截面参数及背压保持不变,那么将此喷管截掉一段,其出口流速和流量将按()变化。 (A) 流速减小,流量增加 (B) 流速、流量都减小

(C) 流速不变,流量增加 (D) 流速减小,流量不变 你选择的答案: C [正确] 正确答案:C 解答参考: 4. 空气流在定熵滞止后() (A) 温度升高、压力降低 (B) 温度降低、压力升高 (C) 温度、压力均升高 (D) 温度、压力均降低 你选择的答案: C [正确] 正确答案:C 解答参考: 5. 理想气体经过绝热节流后, 其温度() (A) 升高 (B) 降低 (C) 不变 (D) 可能升高、降低或不变 你选择的答案: C [正确] 正确答案:C 解答参考:

6. 活塞式压气机压缩比较高时,采用多级压缩级间冷却的好处是() (A) 减少耗功量,降低出口温度,降低容积效率 (B) 增加耗功量,提高出口温度,增大容积效率 (C) 减少耗功量,降低出口温度,增大容积效率 (D) 增加耗功量,提高出口温度,增大容积效率 你选择的答案: C [正确] 正确答案:C 解答参考: 7. 活塞式压气机的余隙容积越大,容积效率ηV越低,对压气机的理论耗功量和产气量影响为() (A) 理论耗功量增加,产气量减小 (B) 理论耗功量减小,产气量减小 (C) 理论耗功量减小,产气量不变 (D) 理论耗功量不变,产气量减小 你选择的答案: D [正确] 正确答案:D 解答参考: 8. 柴油机混合加热循环,若要提高其热效率,应在一定围适当采用措施() (A) 增加压缩比,减小升压比和预胀比 (B) 增加压缩比和升压比,减小预胀比 (C) 增加升压比,减小压缩比和预胀比 (D) 增加压缩比和预胀比,减小升压比 你选择的答案: B [正确]

热工基础(3次)

第一次: 三、主观题(共9道小题) 54.某定量工质经历了1-2-3-4-1 循环,试填充下表所缺的数据 过程Q/kJ W/kJ△U/kJ 1-201390 2-30395 3-40-1000 4-10 过程Q/kJ W/kJ△U/kJ 1-2139001390 2-30395-395 3-4-10000-1000 4-10-55 55.ab ac s ab与△s ac谁大 参考答案:答:△u ab=△u ac;△s ab<△s ac 56.有一循环发动机工作于热源T1=1000K和冷源T2=400K之间,若该热机从热源吸热1360 kJ,对外作功833 kJ。问该热机循环是可逆的不可逆的还是根本不能实现的 参考答案:

ηt>ηtc违背了卡诺定理 结论:该循环根本不可能实现。 (也可用克劳修斯积分不等式或孤立系熵增原理求解) 57.气球直径为 m,球内充有压力为150 kPa的空气,由于太阳辐射加热,气球直径增大到 m,若球内气体压力正比于气球的直径,试求过程中气体对外的做功量W。 参考答案: 解:已知D1 = m时,p1=150 kPa,且气球内压力正比于气球直径,即p = kD,可求得:k =375 kPa/m 答:过程中气体对外作功量为 kJ 58.水在绝热混合器中与水蒸汽混合而被加热,水流入的压力为200kPa,温度为20℃,比焓为84kJ/kg,质量流量为100kg/min;水蒸汽流入的压力为200kP a,温度为300℃,比焓为3072kJ/kg,混合物流出的压力为200kPa,温度为10 0℃,比焓为419kJ/kg。问每分钟需要多少水蒸汽。 参考答案: 解:此绝热混合器所围空间为一稳流系,根据能量方程:

热工基础习题

第一章热力学基础知识 一、填空题 1.实现能与能相互转化的工作物质就叫做。 2.热能动力装置的工作过程,概括起来就就是工质从吸取热能,将其中一部分转化为,并把余下的一部分传给的过程。 3.热力系统与外界间的相互作用一般说有三种,即系统与外界间的交换、交换与交换。 4.按系统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情况,热力系统可分为与两类。 5.状态参数的变化量等于两状态下,该物理量的差值,而与无关。 6.决定简单可压缩系统状态的独立状态参数的数目只需个。 7.1mmHg= Pa;1mmH2O= Pa。 8.气压计读数为750mmHg,绝对压力为2、5×105Pa的表压力为MPa。 9.用U形管差压计测量凝汽器的压力,采用水银作测量液体,测得水银柱高为720、6mm。已知当时当地大气压力Pb=750mmHg,则凝汽器内蒸汽的绝对压力为MPa。 10.一个可逆过程必须就是过程,而且在过程中没有。 11.只有状态才能用参数坐标图上的点表示,只有过程才能用参数坐标图上的连续实线表示。 12.热量与功都就是系统与外界的度量,它们不就是而就是量。 13.工质作膨胀功时w 0,工质受到压缩时w 0,功的大小决定于。 二、名词解释 1.标准状态—— 2.平衡状态—— 3.准平衡过程—— 4.可逆过程—— 5.热机—— 6.热源—— 7.热力系统—— 8.体积变化功—— 9.热力学温标—— 10.孤立系—— 三、判断题 1.物质的温度越高,则所具有的热量愈多。 2.气体的压力越大,则所具有的功量愈大。 3.比体积与密度不就是两个相互独立的状态参数。 4.绝对压力、表压力与真空都可以作为状态参数。 6.孤立系内工质的状态不会发生变化。 7.可逆过程就是不存在任何能量损耗的理想过程。 8.凝汽器的真空下降时,则其内蒸汽的绝对压力增大。 9.若容器中气体的压力没有改变,则压力表上的读数就一定不会改变。 四、选择题 1.下列各量可作为工质状态参数的就是: (1)表压力; (2)真空; (3)绝对压力。 2.水的三相点温度比冰点温度应: (1)相等; (2)略高些; (3)略低些。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就是: (1)可逆过程一定就是准平衡过程;

硅酸盐工业热工基础作业答案

硅酸盐工业热工基础作业答案 2-1解:胸墙属于稳定无内热源的单层无限大平壁 单值条件 tw1=1300C tw2=300C δ=450mm F=10 m 2 胸墙的平均温度 Tav =(Tw1+TW2)/2=(1300+300)/2=800C 根据平均温度算出导热系数的平均值 λav =+ x800=1。48w/ Q=λF(Tw1-Tw2)/δ=(1300-300)/=4 2-2 解:窑墙属于稳定无内热源的多层平行无限大平壁 由Q=t ?/R 或q=t ?/Rt 知,若要使通过胸墙的热量相同,要使单位导热面上的热阻相同才行 单值条件 δ1=40mm δ2=250mm λ1= λ2=m. 硅藻土与红砖共存时,单位导热面热阻(三层) Rt1=δ1/λ1+δ2/λ2+ δ3/λ3=++δ3/λ3 若仅有红砖(两层) Rt2=δ/λ2+δ3/λ3=δ/+δ3/λ3 Rt1=?+=δ/ 得 δ=370mm,即仅有红砖时厚度应为370mm 。 2—3 解:窑顶属于稳定无内热源的单层圆筒壁 单值条件 δ=230mm R1= Tw1=700C Tw2=100C 粘土砖的平均导热系数 λav= 3-3 - R2=R1+δ= 当L=1时,Q=2λ∏( Tw1-Tw2)/4Ln 21d d =1.080.85 因为R2/R1≤2,可近似把圆筒壁

当作平壁处理,厚度δ=R2-R1,导热面积可以根据平均半径Rav =(R1+R2)/2求出。做法与2-1同。 2-4解:本题属于稳定无内热源的多层圆筒壁 单值条件 λ1=50W/m 。C λ2= W/m 。C δ1=5mm δ2=95 mm Tw1=300C Tw2=50C d1=175mm d2=185mm d3=375mm 若考虑二者的热阻,每单位长度传热量 Q=( Tw1-Tw2)X2π/(12131122d d Ln Ln d d λλ+)=2502222.2711851375 501750.1185 X W Ln Ln π =+ 若仅考虑石棉的热阻,则 Q ’= (12)22502222.31131375220.1185 Tw Tw X X W d Ln Ln d ππ λ-== 可见Q ≈Q ’,因而在计算中可略去钢管的热阻。 2—5解:本题属于稳定的无内热源的多层圆筒壁 若忽略交界面处的接触热阻,每单位长度通过粘土砖的热量Q1与通过红砖热量Q2相同 单值条件 d1=2m d2= d3= Tw1=1100C Tw2=80C 先假设交界处温度为600C ,则粘土转与红砖的平均导热系数 1100600 10.000580.835 1.328/.260080 2X0.000510.470.6434/.2 21(1100600)2 1.328500114076/20.29641 av X W m C av W m C av X X Q W m d Ln d λλλ+= +=-===∏∏+=+=

热工基础复习题2013

热工基础复习题 一、判断题(正确的在扩号内填“√”,错误的在扩号内填“×”) 1、比体积v 是广延状态参数。 ( ) 2、工质的状态在参数坐标图上是一个点;过程在参数坐标图上是一条线段;循环在参数坐标图上是一条封闭曲线。( ) 3、饱和湿空气的干球温度总是等于湿球温度。( ) 4、采用中间加热循环可以利市循环的热效率,但排汽干度变小了。( ) 5、绝热加湿过程可以近似地看成是湿空气焓值不变的过程。( ) 6、绝热闭口系的熵增就是孤立系的熵增。 ( ) 7、总热力学能U 是强度状态参数。 ( ) 8、材料的导热系数用λ表示,导热的热阻就是λ1 。( ) 9、未饱和湿空气的干球温度总是高于湿球温度。( ) 10、在s T -图中,凝结水送给水泵约热压缩的升压过程,在低压低温条件下可以用一状态点表示。( ) 11、定容过程即无膨胀(或压缩)功的过程。( ) 12、状态方程是描述状态参数之间关系的方程。( ) 13、大气压力b p 是随时间、地点而变化的,所以工质的表压力是不变的,而绝对压力要随p 的变化而变化。( ) 14、因为是等温过程,工质在状态变化中要对外做功是不可能的。( ) 15、温度是指物质的冷热程度,热量是指人依靠温差而传递的能量,所以它们的含义是不同的。( ) 16、工质的定压比热容比定容比热容大。( ) 17、工质的压力、温度、比容积三者关系中,当温度不变时,压力与比容积成反比。( ) 18、可逆循环和不可逆循环的熵变都等于零。( ) 19、在v p -图上,工质做功的大小,可用过程线下面积大小来识别。( ) 20、工质在状态变化中若无摩擦和理想的情况下,熵值增大表示工质能量的损耗。( ) 21、等溶过程中,工质的状态变化在v p -图上是一条对数曲线,在s T -图上是一条垂直于横坐标的线段。( )

热工基础作业答案

式中:依题意有:m .mm l s /m .g m /kg .cm /g .sin gl gh p MPa .p p p p v b v b 2020089108080102 3 33===?=====-=ρα ρρkPa kPa kPa p p p kPa Pa Pa m m P Pa O m m H p kPa Pa Pa m m p A P O H b O H b 6.206656.1061.961kPa 98p 656.106106656103332.1Hg 800p 1.961kPa a 34.19618067.9200982.97990103332.1Hg 7351265Hg 2Hg 2222=++=++=∴==??===?===??=-压力单位换算: 附录根据《热工基础》习题参考答案 第二章 热能转换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 热能转换的基本概念 2-3 2-4 2-6 (a )取水为系统,故为闭口系。系统与外界交换的能量为热能。 (b )取电阻丝+容器+水为系统,故为闭口绝热系。系统与外界交换的能量为电能。 (c )取图2-40中虚线框内全部空间为系统,故为孤立系。系统与外界无任何形式的能量交换。

2-7 2-8 2-10 用线性插值法求摄氏温标与华氏温标的换算关系: {}{}{}{}32810 10010032 212212+=--= --??)C ()F () C ()F (t .t t t 得 绝对零度(-273.15℃)所对应的华氏温度为: {})F (.).(.t )F (?-=+-?=67459321527381 MP .a MP .-MPa .p -p p a MP .g H mm .MPa .g H mm x p g H mm .g H mm MPa .a MP x a MP x p 0.0039MPa g 29.0588mmH g H mm -Hg 735.0588mm p -p p Hg 735.0588mm MPa .p mmHg 107.5006MPa -A P Pa .g H mm -A P 0.0039MPa 3941Pa g H 29.56mm g H mm -g H mm .p -p p g H mm p p -p p 2a MP 13.498a MP .a MP .p a MP .p -A P g H mm .a MP .p p p p v b v v v b b 3 v b v v b g b g b 0040094009800940567350980706567357060980706098011265321331126570656735706413098041312655673509801====?==∴======∴==?==========+=∴===+=冷冷冷冷冷冷冷冷冷冷 冷进进进进则设解法三:依题意有::附录查解法二:):附录(查解法一:力为:冷凝器内蒸汽的绝对压)()附录(查式中:力为:汽轮机进口处的绝对压)(a MP .a MP .-MPa .p -p p a MP .g H mm .MPa .g H mm x p g H mm .g H mm MPa .a MP x a MP x p 0.0039MPa g 29.0588mmH g H mm -Hg 735.0588mm p -p p Hg 735.0588mm MPa .p mmHg 107.5006MPa -A P Pa .g H mm -A P 0.0039MPa 3941Pa g H 29.56mm g H mm -g H mm .p -p p g H mm p p -p p 2a MP 13.498a MP .a MP .p a MP .p -A P g H mm .a MP .p p p p v b v v v b b 3v b v v b g b g b 0040094009800940567350980706567357060980706098011265321331126570656735706413098041312655673509801====?==∴=== ===∴==?==== ======+=∴===+=冷冷冷冷 冷 冷冷 冷 冷 冷 冷 进 进 进 进则设解法三: 依题意有::附录查解法二:) :附录(查解法一:力为:冷凝器内蒸汽的绝对压)()附录(查式中:力为:汽轮机进口处的绝对压)(m m Hg MPa MPa MPa p p p MPa MPa MPa p p p MPa Pa Pa m m Hg p b v v b v 577077.0025.0102.0025.0073.0098.0073.0733********.1550' '2==-=-==-=-===??=

硅酸盐工业热工基础作业答案2-1-32

硅酸盐工业热工基础作业答案 2-1解:胸墙属于稳定无内热源的单层无限大平壁 单值条件tw1=1300C tw2=300Cδ=450mm F=10 m 2 胸墙的平均温度Tav=(Tw1+TW2)/2=(1300+300)/2=800C 根据平均温度算出导热系数的平均值 λav=0.92+0.7x0.001 x800=1。48w/m.c Q=λF(Tw1-Tw2)/δ=1.48X10X(1300-300)/0.48=3.29X104 W 2-2解:窑墙属于稳定无内热源的多层平行无限大平壁 由Q=t?/R或q=t?/Rt知,若要使通过胸墙的热量相同,要使单位导热面上的热阻相同才 行 单值条件δ1=40mm δ2=250mm λ1=0.13W/m.C λ2=0.39W/m. 硅藻土与红砖共存时,单位导热面热阻(三层) Rt1=δ1/λ1+δ2/λ2+ δ3/λ3=0.04/0.13+0.25/0.39+δ3/λ3 若仅有红砖(两层)Rt2=δ/λ2+δ3/λ3=δ/0.39+δ3/λ3 Rt1=Rt2?0.04/0.13+0.25/0.39=δ/0.39 得δ=370mm,即仅有红砖时厚度应为370mm。 2—3 解:窑顶属于稳定无内热源的单层圆筒壁 单值条件δ=230mm R1=0.85m Tw1=700C Tw2=100C 粘土砖的平均导热系数 λav=0.835X0.58X103- X(Tw1+Tw2)/2=0.835+0.58X400X10 3- =1.067W/m.C R2=R1+δ=1.08m 当L=1时,Q=2λ∏( Tw1-Tw2)/4Ln21d d=2X3.14X1.067X1X600/4Ln1.08 0.85 =4200W/m 因为R2/R1≤2,可近似把圆筒壁当作平壁处理,厚度δ=R2-R1,导热面积可以根据平均半径Rav=(R1+R2)/2求出。做法与2-1同。 2-4解:本题属于稳定无内热源的多层圆筒壁 单值条件λ1=50W/m。C λ2=0.1 W/m。C δ1=5mm δ2=95 mm Tw1=300C Tw2=50C d1=175mm d2=185mm d3=375mm 若考虑二者的热阻,每单位长度传热量 Q=( Tw1-Tw2)X2π/(1213 1122 d d Ln Ln d d λλ +)= 2502 222.27 11851375 501750.1185 X W Ln Ln π = + 若仅考虑石棉的热阻,则

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

《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计划(07级) 南京交通 一、学制与招生对象 学制:全日制三年 招生对象:高中毕业生或同等学历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暖通行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与暖通专业相适应的文化水平与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掌握本专业必备的理论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熟练掌握中央空调的设计、制冷设备的维修和销售、工程施工及营销管理等技能的生产一线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 三、人才培养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面向暖通行业,从事冷库、中央空调设计与施工单位、中央空调清洗公司、大型建筑的中央空调维护部门、制冷空调设备生产企业、家用电器售后服务部及管理机构等工作。主要工作岗位有:冷库设备安装及维护管理;中央空调设计与施工;中央空调的清洗、维护;制冷与空调设备的销售与售后服务、营销策划、客户服务、公共关系、营销管理等相关岗位。其专业知识结构、职业技术能力和综合素质结构要求如下: 1、知识结构 本专业毕业生具备大专文化基础知识,熟练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制冷与空调的理论基本知识,具备与本专业相适应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能力结构 (1)具有制冷空调工作中的外语实际运用能力,毕业时通过大学英语三级考试; (2)具有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协调能力和业务谈判能力,毕业时取得高级营销员证书。 (3)具有中央空调设计、施工、维护、清洗的能力和技能和制冷设备的维修技能,并取得中级制冷设备维修工证书,。

(4)具有计算机应用能力,通过大学计算机一级或相当水平的考试。 (5)具有CAD绘图能力,并取得CAD证书; 本专业学生毕业时必须获得上述英语、计算机和一种专业技能证书 3、素质结构 (1)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辩证思维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2)具有良好的就业观念、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 (3)具有不断学习,获取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四、课程设置 (一)必修课 1、公共基础课 通过开设两课、体育、军事理论、实用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就业指导等公共课程,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个人品德和综合素养,使其具有学习能力、基本工作能力、交流合作能力及一定的创新能力。 (1)两课 本课程主要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法律基础、思想道德修养、职业道德修养等。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法律意识,自觉遵纪守法。 (2)军事理论 本课程主要讲授军事的基本理论知识,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军事的基本理论,对国防的重要性有较为深刻的了解。 (3)体育 本课程重点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锻炼身体,达到国家体育锻炼健康标准,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观念。培养自主锻炼、自我保健、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的意识,全面提高身心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为终身锻炼、继续学习与创业立业奠定身体基础。 (4)实用英语

第二学期热工基础第1次作业

热工基础第一次作业 三、主观题(共9道小题) 54. 参考答案: 55.如图所示,b、c两状态点在同一条等温线上,试判断:△u ab与△u ac谁大?△s ab与△s ac谁大? 参考答案:答:△u ab=△u ac;△s ab<△s ac 56.有一循环发动机工作于热源T1=1000K和冷源T2=400K之间,若该热机从热源吸热1360 kJ,对外作功833 kJ。问该热机循环是可逆的?不可逆的?还是根本不能实现的? 参考答案:

ηt>ηtc违背了卡诺定理 结论:该循环根本不可能实现。 (也可用克劳修斯积分不等式或孤立系熵增原理求解) 57.气球直径为0.4 m,球内充有压力为150 kPa的空气,由于太阳辐射加热,气球直径增大到0.45 m,若球内气体压力正比于气球的直径,试求过程中气体对外的做功量W。 参考答案: 解:已知D1 = 0.4 m时,p1=150 kPa,且气球内压力正比于气球直径,即p = kD,可求得:k =375 kPa/m 答:过程中气体对外作功量为2.27 kJ 58.水在绝热混合器中与水蒸汽混合而被加热,水流入的压力为200kPa,温度为2 0℃,比焓为84kJ/kg,质量流量为100kg/min;水蒸汽流入的压力为200kPa,温度为300℃,比焓为3072kJ/kg,混合物流出的压力为200kPa,温度为100℃,比焓为419kJ/kg。问每分钟需要多少水蒸汽。 参考答案: 解:此绝热混合器所围空间为一稳流系,根据能量方程:

59.有5g氩气,经历一热力学能不变的状态变化过程,初始状态p1=6.0×105 Pa,T1=600K,膨胀终了的容积V2=3V1,氩气可作为理想气体。已知氩气的Rg=0.208 kJ/(kg·K),c p=0.523 kJ/(kg·K),求:(1)终了状态的温度T2、压力p2;(2)过程中系统热力学能、焓和熵的变化量。 参考答案: 解:由题意:△U = 0 →T2 = T1 = 600 K 由理想气体气体状态方程,有: 60.试求在定压过程中加给理想气体的热量中有多少用来作功?有多少用来改变工质的热力学能(比热容取定值)? 参考答案: 解:∵定压过程总加热量为:q =c p△T 其中用来改变热力学能的部分为:△u= c V△T 而c p = c V+R g ∴定压过程用来作功的部分为:w =R g△T 61.2kg某种理想气体按n=1.2可逆多变过程膨胀到原有体积的3倍,稳定地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