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居民的膳食营养结构现状的调查与研究

我国居民的膳食营养结构现状的调查与研究
我国居民的膳食营养结构现状的调查与研究

毕业论文

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系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老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摘要国民营养与健康状况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卫生保健水平和人口素质的重要指标。良好的营养和健康状况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和深人,国民经济不断增长,三十多年来我国居民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膳食营养结构和健康状况也发生了根本变化。因此,对我国居民的膳食营养结构现状的调查与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只有了解并掌握我国居民的膳食营养结构现状才能吃得有营养,吃出健康。

关键词膳食营养结构现状健康现状调查研究

目录

1.我国居民的膳食营养结构现状 (5)

2.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 (5)

2.1我国居民的膳食营养结构现状 (6)

2.1.1我国居民的传统膳食营养结构 (6)

2.1.2我国居民的膳食营养结构的现状 (6)

2.2饮食与健康的关系 (7)

2.3改善膳食结构,预防饮食疾病 (8)

3.结论 (8)

参考文献 (9)

致谢 (10)

我国居民的膳食营养结构现状的调查与研究合理的食物结构向人体提供充足且平衡的营养素是维持人的生命和健康的重要物质基础,从儿童青少年期良好的生长发育直到老年期高质量的健康生活,营养都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居民的膳食状况明显改善,儿童青少年平均身高增加,患营养不良疾病率下降。同时,我同居民膳食结构及生活方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之相关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如肥胖、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患病率增加,已成为威胁国民健康的突出问题。

1.我国居民的膳食营养结构的现状国民膳食结构是指居民消费的食物种类及数量的相对组成,居民膳食营养状况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指标和标志之一。当前我国居民膳食结构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城市居民的畜肉类及油脂消费过多,谷类食物消费偏低;二是城乡居民钙、铁、维生素A、微量元素普遍摄入不足;三是城市居民蔬菜的摄入量明显减少,绝大多数居民仍没有形成经常进食水果的习惯。[1]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我国居民膳食结构向“富裕型”膳食结构的方向转变的同时,与膳食营养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慢性病发病率也相应上升,如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患病率迅速上升,而超重和肥胖患病率也呈明显上升趋势。中国居民的疾病模式由急性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居首位向以肿瘤和心脑血管疾病为主转化。

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卫生保健水平和人口素质是否有所发展与提高,国民营养与健康状况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指标。良好的营养和健康状况不但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据了解,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18.8%患有高血压患病,;2.6%患糖尿病;空腹血糖受损率为1.9%;18.6%患血脂异常;22.8%的成人超重,其中的肥胖率为7.1%,估计人数分别为2亿和6000多万[ 2]。

2.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

研究表明,我国成人有22.8%超重,其中有为7.1%肥胖率,估计人数分别为2个亿和6000多万;大城市成人高达30%和12.3%超重与肥胖,特别是儿童已达8.1%为肥胖。血脂异常高达18.6%,估计现有1.6亿人患病,中、老年人相近,城乡差别不大。[3]

2.1我国居民的膳食营养结构现状

2.1.1我国居民的传统膳食营养结构

中国居民传统的膳食以植物性食物为主,谷类、薯类和蔬菜的摄入量较高,肉类的摄入量比较低,豆制品总量不高且随地区而不同,奶类消费在很多地区较低。此种膳食结构的特点是:

(1)高碳水化合物

我国南方居民多以大米为主食,北方居民以小麦粉为主,谷类食物的供能比例占70%以上。

(2)高膳食纤维

谷类食物和蔬菜中所含的膳食纤维丰富,因此我国居民膳食纤维的摄入量也很高。这是我国传统膳食最具备优势之一。

(3)低动物脂肪

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居民传统的膳食中动物性食物的摄入量很少,动物脂肪的供能比例一般在10%以下。

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传统膳食结构,中国居民的疾病模式是急性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居首位。这是因为植物性食物摄入量过多,动物性食物摄入量较少,能摄入蛋白质与热能的量不足,膳食质量比较差,以至营养不良,体质下降、劳动力下降甚至发生多种营养素缺乏病。

2.1.2我国居民的膳食营养结构的现状

当前中国城乡居民的膳食结构仍然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动物性食品为辅,但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肉、禽动物性食物消费量明显增加(大多数城市脂肪供能比例已超过30%),优质蛋白比例上升,谷类食物、蔬菜水果消费偏低。我国居膳食结构向“富裕型”膳食结构的方向改变。此种膳食结构的特点是其特点是:(1)低碳水化合物

主食的食用量减少,谷类功能比例降低

(2)低膳食纤维

蔬菜水果的消费量日趋减少,摄入量不足

(3)高动物脂肪

动物性食物摄入量过多,优质蛋白的消费比例上升。

当前中国居民的疾病模式由由以急性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居首位转化为以肿瘤和心脑血管疾病为主,这是因为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更趋向于消费动物性食物,特别是趋向于消费畜肉类食品和蛋类食品,不太倾向于摄入水产、禽肉和奶类动物性食品。在动物性食物消费量增加的同时,植物性食物,特别是谷类和

根茎类食物消费量下降。高热量,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这种“三高一低”膳食结构导致营养素摄入量严重过剩,使“文明病”,如肥胖、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癌症等显著增加。

2.2饮食与健康的关系

世界卫生组织研究发现,个人的健康与寿命,生活方式决定了百分之六十,环境因素决定了百分之十七,生物学因素决定了百分之十五,医疗卫生只决定了百分之八。生活方式中有百分之三十是由饮食决定的。

所以膳食结构变化是影响疾病谱的因素之一。世界卫生组织驻中国代表处项目官员张平平曾指出“如果人们平衡膳食,适度地运动,80%以上的冠心病病例,还有90%以上的二型糖尿病病例,还有三分之一的肿瘤,都是可以预防的。”这是一个惊人的发现。

近20年来人们对肉类、油脂消费量大幅度增加,而谷类、蔬果等消费相应减少,导致了膳食向高脂肪、高热能、低谷物的不健康方向发展。谷类加工过精,以致有的地区儿童出现维生素B1缺乏。即使在农村,高收入者也出现同样的消费结构变化趋势。这种趋势如不及时加以引导,不但会给人们的健康带来隐患[4]。

我国目前有2亿人超重,6000万人肥胖,其中城市超两成儿童超重或肥胖。我国已经迈入肥胖者增加最快的国家行列。肥胖或超重将大大增加青少年患上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甚至是癌症等慢性疾病的风险。而造成儿童超重和肥胖的原因主要是膳食结构不合理和缺乏体育锻炼。营养过剩是肥胖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恶性肿瘤等慢性病的共同危险因素:高脂肪膳食与冠心病发病率有关。

目前,动物性食物消费增长,禽肉类及油脂类消费过多、谷类食物消费偏低,使居民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在不断上升。中国糖尿病的发病率约为5%,且以每年100万新发糖尿病患者的速度增长。患病人数仅次于印度,居世界第二位。并且,世界上糖尿病的发生多在65岁左右;而在中国,则提前到45岁左右。中国的高血压患者达到1.6亿,高脂血症患者也有1.6亿;也就是说,平均每8个中国人里,就有1个高血压患者和一个高脂血症患者。而高血压、高血脂是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重要原因。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现代病”,“富贵病”,威胁到我们每一个人的健康,甚至带来生命危险,是因为我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尤其是饮食变得和以前大为不同,而这种不同就会给我们健康带来风险和威胁[5]。

此外,奶类、豆类制品摄入过低仍是全国普遍存在的问题。一些营养缺乏病

依然存在。铁、维生素A等微量营养素缺乏是我国城乡居民普遍存在的问题.我国居民贫血患病率平均为15.2%。维生素A边缘缺乏率围45.1%。全国城乡钙摄入量仅为每标准人日389mg,还不到适宜摄入量的半数。

现代人的饮食过于精致,吃入太多高糖、高精制淀粉、高不良油脂、高热量、高化肥、高农药和高化学添加物的食物,反而人体所需的维生素、矿物质和植物营养都很缺乏,所以长期处于一种“营养不均衡”的状态。很多人意识到这一点,所以便服用人工综合维生素来补充,但这类人工合成的综合维生素会让身体添加许多毒素,反而雪上加霜。现代人不是虚胖就是太瘦,体力也不好[6]。

2.3改善膳食结构,预防饮食疾病

参照国内外膳食掼提出调整膳食结构“4+1金字塔方案。“4+1”指每日膳食应以“粮、豆类”、“蔬菜、水果”、“奶及奶制品”、“肉、鱼、蛋”四类食物作为支柱,适当增加一类“油、盐、糖”。四类食物按人均计,每日粮豆类食物摄入量为400-500g,,其中大豆(黄豆)约40克;蔬菜、水果摄入量300~400g,其中水果约50克;奶及奶制品摄入量为200-300g;肉、鱼、蛋摄入量为100-200g,按重量堆砌恰似金字塔,塔尖为少量油、糖、盐。“方案”既可保持我国膳食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动物性食物为辅的基本特点,又能提高膳食质量特别是蛋白质和钙的数量和质量,还能防止“三高一低”膳食的缺陷;既能预防营养缺乏病,又能预防慢性病。

3.结论

我国国民众的许多饮食行为和习惯正朝着非常不健康的方向转化,越来越多的慢性疾病在威胁着中国居民的身体健康,研究表明谷类食物的消费量与癌症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之间呈明显的负相关,而动物性食物则是和油脂的消费量与这些疾病的死亡率呈明显的正相关。

综上所述,中国人民的膳食结构应保持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传统结构,增加蔬菜、水果、奶类和大豆及其制品的消费。在贫困地区还应努力提高肉、禽、蛋等动物性食品的消费。此外,中国人民的食盐摄入量普遍偏高,食盐的摄入量要降低到每人每日6克以下[7]。把握健康饮食的“十个网球”原则,即以一个网球的体积为标准,肉类每天不超过1个网球,保证两个网球大小的主食(约4-5两)、三个网球的水果以及四个网球的蔬菜[8]。

参考文献:

[1]王陇德.中国人需要一场膳食革命[Z] https://www.360docs.net/doc/4e17963181.html,/article/11842/a15923,2010.

[2].国家卫生部,科技部和国家统计局.中国居民膳食与营养调查报告[R]. 国家卫生部,科技部和国家统计局.2008.

[3]王陇德.中国人需要一场膳食革命[Z] https://www.360docs.net/doc/4e17963181.html,/article/11842/a15923,2010.

[4] 黄梅丽,王俊卿. 家庭科学饮食指南[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2.

[5] 陈俊旭.吃错了,当然会生病![M].辽宁: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6] 康景轩. 吃出健康的智慧[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7] https://www.360docs.net/doc/4e17963181.html,/zige/yingyangshi/fudao/zonghe/201005/30509.htm

[8] https://www.360docs.net/doc/4e17963181.html,

学生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成绩评定表

致谢

在这里我要衷心地感谢我的指导老师!从初稿到最后定稿,李老师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和指导。特别是在初稿阶段,李老师很仔细地看了我的论文,从整体框架到论点的详略,都给我一一指出了缺点,让我能及时修改。老师严谨的治学精神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使我终生受益,在此表示真诚地感谢和深深的谢意!

关于高中生膳食营养调查研究报告-百度文库(精)

关于高中生膳食营养调查研究报告 组长:顾逸哲。 组员:顾逸哲,杨永,吴强运。 指导老师:甘六琴。 研究目的:了解现代高中生营养状况并提出建议。 调查范围:怀远三中。 步骤: 一、设计调查问卷: 设计人:顾逸哲,杨永设计日期:2010-11-20 调查问卷 亲爱的同学: 首先,感谢你们的配合,共同完成这一份关于高中生饮食结构以及营养习惯的调查问卷。请各位依据个人真实情况认真填写,谢谢合作。 男□ 女□ 1、请问你在校一顿会选择几样荤菜?( A、1 B、2 C、3 D、更多

2、请问你在校一顿会选择几样素菜?( A、1 B、2 C、3 D、更多 3、请问你每天是否喝牛奶?A、是B、否 4、请问你每天是否吃水果?A、是B、否 5、请问你一般在外面吃饭的频率是多少?( A、一个星期1次以上 B、一个星期1次 C、一个月一次 D、几乎没有 6、你一般选择哪种餐饮店?( A、快餐店(KFC、麦当劳等 B、路边小摊(烧烤等 C、中式餐厅 D、西餐厅 7、有没有不吃早餐的习惯:A、是B、否 8、会不会因为减肥而节食:A、是B、否

9、会不会在饭后进行剧烈运动:A、经常B、有时C、不会 10、常吃泡面等素食食品:A、经常B、有时C、不会 11、是否觉得自己的饮食健康:A、是B、否 12、在家中的荤素搭配如何?( A、已荤为主 B、已素为主 C、各占一半 13、经常吃零食吗?( A、经常 B、有时 C、几乎不吃 二、发放问卷: 2010年12月10日,顾逸哲,杨永,吴强运对怀远三中发放问卷共150份。 三、回收问卷: 2010年12月11日,我们所有组员回收问卷共143份。 四、调查统计报告: 报告人:杨永,吴强运日期:2010-12-15 调查统计表(男生 人数选项

我国营养现状

我国食品营养现状 摘要 让身体一直处于健康的状态是我们一直追求的目标,影响健康的因素很多.但是食品营养是最重要的条件之一,因为它为健康提供了物质基础。不同的食物中营养物质的种类及含量不同。了解我国的膳食营养结构及现状,查阅资料后我们发现约40%的中国居民不吃杂粮,16%的人不吃薯类,奶及奶制品在我国居民中消费依然偏低,这对于促进骨骼健康、防止骨质疏松和贫困地区预防营养不良都极为不利。我国居民不吃早餐的比例偏高,尤其是城市年轻人。了解了我国居民的膳食营养现状后,才能对其提出合理化建议,从而进行改善。 关键字:膳食营养膳食结构营养素食物多样性

一、中国传统膳食日常食物的分类及其主要营养成分 中国膳食日常食物,主要分为以下几类:第一类是谷物粮食,作为主食,其是热能的主要来源。第二类是富含动物蛋白的食物,包括瘦肉、禽肉、蛋、鱼类等。此类食物约占膳食总量的13%。第三类是豆类及其制品。豆类富含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和卵磷脂等,其蛋白质富含赖氨酸,与谷物同食可优势互补。豆类素有“植物肉”和“绿色牛乳”之称。此类食物应占每日摄入食物总重的9.5 %。第四类是蔬菜水果,这是人体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的主要来源。科学家分析了各类蔬菜的营养成分之后,发现了一个有趣的规律,即蔬菜的营养成分与颜色有密切关系。颜色深的蔬菜比色浅的营养价值高,它们的排列顺序是绿色、红紫色、黄色、白色。第五类食物是油脂,油脂可供给热量,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并供给不饱和脂肪酸;它又是增进食物色、香、味不可缺少的物质。植物油所含的必需脂肪酸比动物油高,动物油含饱和脂肪酸多,其内所含的胆固醇可导致动脉硬化和心脑血管疾病。 二、中国传统膳食营养特点及习惯 中国传统膳食以谷物为主,副食是新鲜的天然食品,不作精细加工,糖的食用量较少,茶为大众化的饮料,烹调大多使用素油。西方营养学家认为我国传统膳食结构是防止肥胖等富裕病发生的最佳膳食。中国传统饮食提倡食品种类多样化,提倡含不同营养成分的食物之间的互补。众所周知,“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的膳食结构,具有广杂性、主从性和匹配性。 中国大多数居民总能量的摄入已达到要求,只是蛋白质的供给量虽然在数量上已接近要求,但质量相差甚远。我国居民摄入的蛋白质大多数来自于主食:大米、小米、高粱米、白面、玉米面等半完全或不完全的劣等蛋白质,而由豆类和动物性食物提供的优质蛋白质还不到1/3,尤其是经济落后的边远山区和农村,优质蛋白质的供给量更是不足。矿物质和维生素的摄入量基本达到要求,但是钙、维生素B1、维生素B2和维生素A的摄入量仍属不足,主要是由于人们的膳食营养意识得不到提高以及部分地区经济落后而造成的瘦肉、蛋、奶和豆类摄入不足所致。 三、中国人现阶段营养状况 中国居民传统的膳食结构特点高碳水化合物我国南方居民多以大米为主食,北方以小麦粉为主,谷类食物的供能比例占70 %以上。高膳食纤维谷类食物和蔬菜中所含的膳食纤维丰富,因此我国居民膳食纤维的摄人量也很高。这是我国传统膳食最具备优势之一。低动物脂肪我国居民传统的膳食中动物性食物的摄入量很少,动物脂肪的供能比例一般在10 %以下。 当前中国城乡居民的膳食仍然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动物性食品为辅。但中国幅员辽阔,各地区、各民族以及城乡之间的膳食构成存在很大差别,富裕地区与贫困地区差别较大。而且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我国居民膳食结构向“富裕型”膳食结构的方向转变。通过进行的全国营养调查我们可以看出以高谷物膳食类型为主的居民主要反映在住校的学生群体、大部分农村地区等。高谷物类型的特点为总体营养水平低,以粮谷类食品为主,而动物性食品和蔬菜及水果食品摄入不足。从营养成分分析,高谷类膳食结构造成优质蛋白质的摄入量不足。同时据调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Word资料●本课题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教育科研立项课题如何申报与论证博白县教育局教研室朱汝洪发布时间: 2009 年 4 月 2 日19 时24 分一、课题申报的基本步骤第一步: 阅读各级课题申报通知,明确通知的要求;第二步: 学习研究课题管理方面的文件材料;第三步: 学习研究《课题指南》,确定要申报的课题(可以直接选用《课题指南》中的课题,也可以自己确定课题);第四步:组织课题组,认真阅读关于填表说明的文字,研究清楚课题《申请评审书》各个栏目的填写要求;第五步: 根据《申请评审书》各栏目的要求分工查找材料和论证;第六步: 填写《申请评审书》草表;第七步: 研究确定后,填写《申请评审书》正式表(一律要求打印);第八步: 按要求复印份数;第九步: 按要求签署意见、加盖公章;第十步: 填写好《课题申报材料目录表》;第十一步: 按时将《申请评审书》《课题申报材料目录表》和评审费送交县教研室科研组转送市教科所(也可以直接送市教科报,但必须报县教研室备案)。

二、教育科研课题的选题1、课题的选题方法。 一是从上级颁发的课题指南中选定;二是结合学校的实际对课题指南中的课题作修改;三是完全从学校的实际出发确定课题。 2、课题的选题要依据的原则。 一是符合法规和政策;二是切合当地和学校实际;三是适合教师的水平和能力;四是切中当前教改热点。 3、课题名称的规表述。 ①研究,如小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的研究。 ②实践与研究,如高中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实践与研究。 ③应用研究,如合作学习理论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④实验与研究,如杜郎口模式的实验与研究。 ⑤探索与研究,如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管理的探索与研究。 三、立项课题的论证例说(以2009 版市课题申报表的要求为准)1、课题论证的含义。 课题论证,也叫论证与设计、设计与论证,是对所要申报的课题的选题依据、研究目标、研究容、研究重点、研究难点、研究思路、研究步骤、研究条件等进行的阐述与设计。 2、课题论证的包括的容。 不同级别的课题申报表(课题申请、评审书)要求有所不同,但基本上包括两大方面的容: 一是关于本研究课题的论证,二是关于对课题实施的论证。 3、课题论证例说。

营养膳食调查表

精心整理 营养膳食调查表 一、基本调查????????????编号: 姓名:????????性别:?年龄: 身高:厘米??体重:公斤??劳动强度:轻?中?重 作息时间:?????点起床,???????点休息,午休:是、否,???????分钟。 联系电话:????????????????家庭住址: 二:膳食调查 1、经常食用的主食是:A.大米 B.面食 C.粗粮 D.薯类 E.其它: 较喜欢的主食搭配:?????????????????????????????????????????????????? 2、经常食用的蔬菜是:A.叶菜 B.根茎 C.瓜茄 D.鲜豆 E.菌藻 ???较喜欢的蔬菜:?????????????????????????????????????????????????????? 每天食用蔬菜的量:A.小于200克 B.300克 C.400克 D.500克 E.大于500克 3、每天食用水果种类:???????????????????????,共计约:??????????????克 ???较喜欢的水果:??????????????????????????????????????????????????????? 4、经常食用的畜产品是:A.猪肉 B.牛肉 C.羊肉 D.内脏 E.其它: 较喜欢的畜产品:??????????????????????????????????????????????????????????食用畜产品的频率:()次/周,以()为主,约()克/次。? ???????其他:(? ),()次/周,约()克/次; ?????????????????(? ),()次/周,约()克/次; 5、经常食用的禽产品是:A.鸡肉 B.鸭肉 C.鹅肉 D.内脏 E.其它: 较喜欢的禽产品:??????????????????????????????????????????????????????????食用禽产品的频率:()次/周,以()为主,约()克/次。? 6、经常食用的水产品是:A.海鱼 B.河鱼 C.虾 D.贝壳类 E.其它:??? 较喜欢的水产品:??????????????????????????????????????????????????? 食用水产品的频率:()次/周,以()为主,约()克/次。 7、经常食用的豆制品是:??????????????????????????????????????????????? 每周食用豆制品的频率:()次/周,以()为主,约()克/次; ?????????其他:(? ),()次/周,约()克/次; ??????????????????(? ),()次/周,约()克/次; 8、每天食用奶类的量:A.鲜奶?B.酸奶?C.低脂奶粉D.全脂奶粉E.其它: 食用奶类的频率()次/天,以()为主,约()毫升/次; 其他:(? ),()次/周,约()毫升/次; ???????????(? ),()次/周,约()毫升/次; 9、每周食用蛋类的频率:()次/周,以()为主,约()克/次; 10、每天饮水量(250毫升):A.1杯 B.2~3杯 C.4~5杯?D.6杯以上 11.每天食用盐量:????????????克 12、每天使用的烹调油:A.菜油?B.豆油C.花生色拉油D.大豆色拉油E.调和油 F.葵花子油?G.其它:();用量:()克/天。 13、早餐怎样安排:A.不吃?B.在外面凑合吃B.在家中简单吃C.在家中吃得较丰盛

我国居民膳食结构现状

我国居民钙摄入现状 膳食结构是指膳食中各类食物的数量及其在膳食中所占的比重,由于影响膳食结构的这些因素是在逐渐变化的,所以膳食结构不是一成不变的,通过适当的干预可以促使其向更利于健康的方向发展。当今世界大致有四种膳食结构模式: 一是发达国家模式。也称富裕型模式,主要以动物性食物为主,通常年动物性食品年人均消达270kg,而粮食的直接消费量不过60-70kg。 二发展中国家模式。也称温饱模式,主要以植物性食物为主,一些经济不发达国家年人均消费谷类与薯类达200kg,肉蛋鱼不过5g,奶类也不多。 三是日本模式。也称营养模式,主要特点是既有以粮食为主的东方膳食传统特点,也吸取了欧美国家膳食长处,加之经济发达,人均年摄取粮食110kg,动物性食品135kg左右. 四是地中海模式。为居住在地中海地区的居民所特有。突出特点是饱和脂肪摄入量低,不饱和脂肪摄入量高。膳食含大量碳水化合物。蔬菜水果摄入量较高。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很低。一、我国膳食结构的现状(依据2002年全国膳食调查) (一)中国居民传统的膳食结构特点:高碳水化合物,高膳食纤维,低动物脂肪 (二)、居民膳食质量明显提高。我国城乡居民能量及蛋白质摄入得到基本满足,肉、禽、蛋等动物性食物消费量明显增加,优质蛋白比例上升。城乡居民动物性食物分别由1992年的人均每日消费210克和69克上升到248克和126克。与1992年相比,农村居民膳食结构趋向合理,优质蛋白质占蛋白质总量的比例从17%增加到31%、脂肪供能比由19%增加到28%,碳水化合物供能比由70%下降到 61%。 (三)、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水平稳步提高。婴儿平均出生体重达到3309克,低出生体重率为3.6%,已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全国城乡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修订版

营 养 学 报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修订版简介 程义勇 (中国营养学会第七届理事会 理事长;《中国居民DRIs》修订专家委员会 主任委员) 近十几年来,国内外营养科学得到很大发展,在理论和实践的研究领域都取得了一些新的研究成果。 有关国际组织和许多国家的营养学术团体先后在制定和修订“膳食营养素供给量(RDA)”的基础上,制定和发布了《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为指导居民合理摄入营养素,预防营养缺乏和过量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参考文件。中国营养学会于2000年制订了《中国居民DRI》,并于2010年将修订工作列为第七届理事会重点任务。为此成立了专家委员会、顾问组和秘书组,讨论确定了修订的原则和方法,组织了80余位营养学专家参与修订。为了保证修订稿的科学水平和学术质量,在筹备阶段确定了“科学性、先进性、全面性”的基本原则;在工作期间召开了多次学术会议和工作会议,交流国内外DRIs 进展及修订经验;在审定阶段采取多种方式对文稿进行多次审核和修改,重要数据都通过集体论证后确认。历时三年有余,经文献检索、科学论证、编写、审校、复核等工作于2013年圆满完成。 《中国居民DRIs》2013修订版的内容分为三篇:概论、能量和营养素、水和其他膳食成分。第一篇说明DRIs 的概念、修订原则、方法及其应用,并简述国内外DRIs 的历史与发展;第二篇分别介绍能量、宏量营养素、维生素和矿物元素的DRIs;第三篇对水和某些膳食成分的生物学作用进行综述。 本次修订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下述几方面:(一)更多应用循证营养学的研究资料。(二)纳入近十年来营养学研究新成果,增加了10种营养素的EAR/RNI 数值,并尽可能采用了以中国居民为对象的研究资料。(三)基于非传染性慢性病(NCD)一级预防的研究资料,提出了宏量营养素的可接受范围(AMDR),以及一些微量营养素的建议摄入量(PI-NCD)。(四)增加“某些膳食成分”的结构、性质、生物学作用等内容,对科学依据充分的,提出了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或/和特定建议值(SPL)。(五)说明DRIs 应用程序和方法,为其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DRIs 的基本概念是为了保证人体合理摄入营养素而设定的每日平均膳食营养素摄入量的一组参考值。随着营养学研究的发展,DRIs 内容逐渐增加。2000年第一版包括四个参数:平均需要量、推荐摄入量、适宜摄入量、可耐受最高摄入量。2013年修订版增加与NCD 有关的三个参数:宏量营养素可接受范围、预防非传染性慢性病的建议摄入量和某些膳食成分的特定建议值。 (一)平均需要量(estimated average requirement,EAR) EAR 是指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个体对某营养素需要量的平均值。按照EAR 水平摄入营养素,根据某些指标判断可以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50%个体需要量的水平,但不能满足另外50%个体对该营养素的需要。EAR 是制订RNI 的基础,由于某些营养素的研究尚缺乏足够的人体需要量资料,因此并非所有营养素都能制定出其EAR。 (二)推荐摄入量(recommended nutrient intake,RNI) RNI 是指可以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绝大多数个体(97%~98%)需要量的某种营养素摄入水平。长期摄入RNI 水平可以满足机体对该营养素的需要,维持组织中有适当的储备以保障机体健康。RNI 相当于传统意义上的RDA。RNI 的主要用途是作为个体每日摄入该营养素的目标值。 RNI 是根据某一特定人群中体重在正常范围内的个体需要量而设定的。对个别身高、体重超过此参考范围较多的个体,可能需要按每公斤体重的需要量调整其RNI。 能量需要量(estimated energy requirement,EER)是指能长期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维持良好的体型、机体构成以及理想活动水平的个体或群体,达到能量平衡时所需要的膳食能量摄入量(WHO,1985)。 群体的能量推荐摄入量直接等同于该群体的能量EAR,而不是像蛋白质等其他营养素那样等于EAR DOI:10.13325/https://www.360docs.net/doc/4e17963181.html,ki.acta.nutr.sin.2014.04.002

膳食营养健康调查报告

膳食营养健康调查报告 20XX 年 5 月 29 日,中华幼儿文化艺术促进会和《母子健康》杂志携手美国 专业膳食营养补充剂品牌自然之宝,在中国幼儿活动中心科学宫报告 厅联合发布《2013 年度中国幼儿营养健康调查报告 》 (简称“报告”)。 中国少年幼儿文化艺术促进会会长范崇嬿、 《母子健康》 杂志执行出版人刘玉洁、 诺天源(中国)贸易有限公司市场副总裁叶创伟联袂出席 大会并致辞 ,北京电台知名母婴节目《宝贝计划》主持人滕兵主持了本次盛会。 《中国幼儿膳食营养健康调查报告》发布 据北京营养师俱乐部秘书长王旭峰介绍,该报告针对入托前(2~3 岁)、学龄 前(4~5 岁)和小学(6~12 岁)三个阶段少年幼儿的营养与健康状况进行分析, 从全 国 20 余个省、市、自治区,共抽取 3,000 余名合格样本,调查内容涵盖各年龄 阶段幼儿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和保健习惯。 调查结果显示,“免疫力差,容易生病;食欲不振,挑食偏食;补钙问题,以 及身高体重不达标”是 2~3 岁的家长主要关心的健康问题。25%-30%4~5 岁的幼 儿不能保证“每天都吃早餐”。 6~12 岁的幼儿和少年, 睡眠情况需要引起关注。 除此之外, 孩子挑食是比较普遍的现象, 且多数家长对营养品持客观开放的态度, 营养品的安全性,是他们关注的首要要素。 全球最大膳食补充剂公司 NBTY 在华子公司——诺天源(中国)贸易有限公司 作为此次活动的赞助商,同时也作为幼儿营养品的企业代表,出席大会并致辞。 公司市场副总裁叶创伟先生直言“最近这些年关于食品安全的问题频发爆出, 如 果营养食品类的企业不严把质量关, 我想不论是对于成人, 还是幼儿都会造成不 良的影响。”叶总说,关注中国幼儿营养健康,是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中国幼 儿营养问题由来已久, 我们必须予以更多关注并且积极行动起来。 在幼儿营养健 康方面,科研机构、教育机构、公益组织、媒体、企业各司其职,切实履行自己 的责任。 唯如此, 方能给中国幼儿创造一个安全、 健康、 科学的饮食环境和条件, 才能提高幼儿健康水平。 据了解,2012 年 10 月,诺天源(中国)在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的指导下,成立 “自然之宝·关爱幼儿基金”, 以切实推进我国幼儿的营养健康事业发展。 同年 启动向西部与革命老区等贫困地区的学龄前幼儿捐赠“幼儿多维软糖”的爱心 活动,截止 2013 年 3 月,完成向 11 个市、县近千所幼儿园的捐赠。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推荐摄入量

营养素补充剂是指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而不以提供能量为目的的产品。其作用是补充膳食供给的不足,预防营养缺乏和降低发生某些慢性退行性疾病的危险性。 适宜人群为成人的,其维生素、矿物质的每日推荐摄入量应当符合《维生素、矿物质种类和用量》的规定。如表1. 适宜人群为孕妇、乳母以及18岁以下人群的,其维生素、矿物质每日推荐摄入量应控制在我国该人群该种营养素推荐摄入量(RNIs或AIs)的1/3~2/3水平。 表1 维生素、矿物质的种类和用量 名称最低量最高量 钙,Ca 250mg/天1000mg/天 镁,Mg 100mg/天300mg/天 钾,K 600mg/天1200mg/天 铁,Fe 5mg/天20mg/天 锌,Zn 5mg/天20mg/天 硒,Se 15μg/天100μg/天 铬,Cr3+15μg/天150μg/天 铜,Cu 0.5mg/天 1.5mg/天 锰,Mn 1.0 mg /天 3.0 mg /天 钼,Mo 20μg/天60μg/天 视黄醇当量(维生素A或维生素A加b—胡萝卜 素) 250μgRE/天800μgRE/天 b—胡萝卜素 1.5mg/天5.0mg/天(合成)7.5mg/天(天然) 维生素D,VitD 1.5μg/天10μg/天 维生素E,VitE(以α—生育酚当量计) 5mg a—TE/天150mg a—TE/天维生素K,VitK 20μg/天100μg/天 维生素B1,VitB10.5mg/天20mg/天 维生素B2,VitB20.5mg/天20mg/天 维生素PP 烟酸5mg/天15mg/天烟酰胺5mg/天50mg/天 维生素B6,VitB60.5mg/天10mg/天叶酸100μg/天400μg/天维生素B12,VitB121μg/天10μg/天泛酸2mg/天20mg/天胆碱150mg/天1500mg/天生物素10μg/天100μg/天维生素C,VitC 30mg/天500mg/天

我国居民营养现状

我国居民营养现状 张明威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20121871) 【摘要】近年来人们开始关注和追求健康,但目前国民的营养健康现状越来越表现出我国居民健康知识的匮乏和健康观念的落后。“吃什么健康,怎么吃健康”已经不是哪一个家庭存在的问题。本文通过案例分析了国民营养健康的现状,并提出了一些有创造性的建议。 【关键词】营养;健康现状;营养教育;对策 最近十年我国城乡居民的膳食、营养状况有了明显改善,营养不良和营养缺乏患病率继续下降,同时我国仍面临着营养缺乏与营养过度的双重挑战。 一、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明显改善 (一)居民膳食质量明显提高。我国城乡居民能量及蛋白质摄入得到基本满足,肉、禽、蛋等动物性食物消费量明显增加,优质蛋白比例上升。城乡居民动物性食物分别由1992年的人均每日消费210克和69克上升到248克和126克。与1992年相比,农村居民膳食结构趋向合理,优质蛋白质占蛋白质总量的比例从17%增加到31%、脂肪供能比由19%增加到28%,碳水化合物供能比由70%下降到61%。(详见表1,2)。 (二)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水平稳步提高。婴儿平均出生体重达到3309克,低出生体重率为3.6%,已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全国城乡3-18岁儿童青少年各年龄组身高比1992年平均增加3.3厘米。但与城市相比,农村男性平均低4.9厘米,女性平均低4.2厘米。 (三)儿童营养不良患病率显著下降。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为14.3%,比1992年下降55%,其中城市下降74%,农村下降51%;儿童低体重率为7.8%,比1992年下降57%,其中城市下降70%,农村下降53%。 (四)居民贫血患病率有所下降。城市男性由1992年的13.4%下降到10.6%;城市女性由23.3%下降到17.0%;农村男性由15.4%下降至12.9%;农村女性由20.8%下降至18.8%。 二、居民营养与健康问题不容忽视 (一)城市居民膳食结构不尽合理。畜肉类及油脂消费过多,谷类食物消费偏低。2002年城市居民每人每日油脂消费量由1992年的37克增加到44克,脂肪供能比达到35%,超过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30%的上限。城市居民谷类食物供能比仅为47%,明显低于55-65%的合理范围。此外,奶类、豆类制品摄入过低仍是全国普遍存在的问题。 (二)一些营养缺乏病依然存在。儿童营养不良在农村地区仍然比较严重,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和低体重率分别为17.3%和9.3%,贫困农村分别高达29.3%和14.4%。生长迟缓率以1岁组最高,农村平均为20.9%,贫困农村则高达34.6%,说明农村地区婴儿辅食添加不合理的问题十分突出。 铁、维生素A等微量营养素缺乏是我国城乡居民普遍存在的问题。我国居民贫血患病率平均为15.2%;2岁以内婴幼儿、60岁以上老人、育龄妇女贫血患病率分别为24.2%、21.5%和20.6%。3-12岁儿童维生素A缺乏率为9.3%,其中城市为3.0%,农村为11.2%;维生素A边缘缺乏率为45.1%,其中城市为29.0%,农村为49.6%。全国城乡钙摄入量仅为391毫克,相当于推荐摄入量的41%。 (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病率上升迅速 1、高血压患病率有较大幅度升高 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18.8%,估计全国患病人数1.6亿多。与1991年相比,患病率上升31%,患病人数增加约7 000多万人。农村患病率上升迅速,城乡差距已不明显。大城市、中小城市、一至四类农村高血压患病率依次为20.4%、18.8%、21.0%、19.0%、

当前教育现状调查研究报告.doc

当前教育现状调查研究报 告

由于九年义务教育的基本普及,使更多的孩子(包括农村)可以走进课堂,享受被教育的权利。他们在接受科学知识、人文教育的同时,也享受着德育、美育、体育的熏陶。九年义务教育的优势及其带来的积极影响是值得肯定的,但我所见到的一些教育现象,却让我产生了些许担忧。 一、中小学教材的设计与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相抵触,使其产生厌学情绪。我国的教材普遍偏难,且有些内容与现实生活相脱离,让学生只能一味的接受抽象的理论而得不到真切的感性认识。对于童心未泯,好奇心极强的孩子们来说,这无疑会使他们对学习失去兴趣。因为不感兴趣,才学不好,因为学不好,就更不感兴趣。这种恶性循环,是相当可怕的。 二、由于一些社会因素——离婚率快速增长,导致单亲家庭成为社会中不可小视的一分子。一个残缺的家庭很难造就一个孩子健康完整的性格。这些孩子缺少关爱,性格怪异不合群,自卑自闭,有些甚至仇视社会和他人。所以,他们将心里的需要寄于网络,寄于虚拟世界,迷恋其中,不能自拔,从而导致逃学,甚至小偷小摸。我带的那个班里,就有一名出自单亲家庭的学生,沉迷网络游戏,屡教不改。对于这样的学生,老师的权力显得那么苍白无力,只能惋惜与无奈。他们是需要关爱的,尤其是来自父母的。这一问题的解决需要家庭、学校乃至社会的共同关注与参与,而不是一味地对这些孩子指责甚至放弃。 三、多年以来形成的以分数衡量学生的现象仍然大行其道。虽然很多学校已经取消了排名制度,但在很多教师心中自有一本帐。而这个帐本潜移默化地支配着他们对待不同学生的态度。对成绩好的学生,百般宠爱,甚至到了溢于言表的程度;对成绩差的学生,横挑鼻子竖挑眼,甚至棍棒相加。这样的“因材施教”将学生不可挽回地推向了两极。所谓的好学生得到宠爱,更加奋蹄;所谓的差学生受到伤害,愈加自弃。这样的育人方法,难道不值得反省吗?! 四、我国的中小学都存在编班人数过多的现象。有时一个班能达到六七十人。这样一个庞大的班级怎么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对学生而言,几十个人挤在一间小教室里,难免互相影响,听课质量不能保证;对教师而言,一个人要把精力分散在几十个人身上是不现实的,势必有偏有倚,对学生来讲是不公平的。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应该向国外学习,实行小班制,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

膳食调查报告4篇

膳食调查报告4篇 膳食调查报告1 一、目的和意义 膳食调查是营养调查的内容之一,通过本实验(实习),掌握最基本的膳食计算方法,学习如何评价膳食的合理性,并提出建议。 二、膳食调查方法 膳食调查有称重法、查帐法、回顾询问法(24h个人膳食询问法)、化学分析法。本实验采用24h个人膳食回顾询问法,对大学生膳食进行计算评价。 三、膳食调查步骤 第一步:以个人为单位记录调查表,可以是自己或某个同学,收集摄食资料,要 求不少于5天(节、假日应除开)。每日应有早、中、晚餐,少数同学还有三餐以外的零食,也应计算在内。 第二步:依次计算完成表1~6各项内容。(表中的表格不够可增加,最好直接用 Excel做表格,以方便后面的计算) 表1 每人每日摄入各类食物摄入量登记表;表2 每人平均每日营养素摄入量计算表; 表3 每人平均每日膳食评价表(与DRIs中的RNIs或AIs相应值比较);表4 每人平均每日三餐热量分配;表5 每人平均每日热

量来源;表6 每人平均每日蛋白质来源。 表1 每人每日摄入各类食物摄入量登记表; 表2 每人平均每日营养素摄入量计算表; 表3 每人平均每日膳食评价表(与DRIs中的RNIs或AIs相应值比较); 表4 每人平均每日三餐热量分配; 膳食调查报告2 【目的】 调查大学生营养膳食情况,从而为指导大学生合理膳食提供依据。 【概要】 世界卫生组织(WHO)早在1992年维多利亚宣言中提出了健康的四个基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戒酒,心理平衡。”宣言中将合理膳食放在了四大基石之首,是健康的第一基石,是以证明合理膳食对于健康的重要性。 【正文】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健康素质、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素质并提为国民三大素质,建立创新型国家和实现小康目标,最终赶上西方发达国家,“高素质的健康人”是第一要素,人才是第一竞争力,健康是第一保障力,而膳食营养又是健康的第一基石,所以,加强和改善学

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调查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调查 篇一:我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的调查分析 中国居民营养健康现状的调查分析第一部分背景一、调查目的与意义国民营养与健康状况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卫生保健(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调查)水平和人口素质的重要指标。良好的营养和健康状况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世界上许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均定期开展国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及时颁布调查结果,并据此制定和评价相应的社会发展政策,以改善国民营养和健康状况,促进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我国曾于1959年、1982年和1992年分别进行过三次全国营养调查;1959年、1979年和1991年分别开展过三次全国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1984年和1996年分别开展过两次糖尿病抽样调查。上述调查对于了解我国城乡居民膳食结构和营养水平及其相关慢性疾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变化规律;评价城乡居民营养与健康水平;制定相关政策和疾病防治措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由于近十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一方面为消除营养缺乏和改善居民健康提供

了经济、物质基础,另一方面也导致了膳食结构、生活方式和疾病谱的变化。为及时了解居民膳食结构、营养和健康状况及其变化规律,揭示社会经济发展对居民营养和健康状况的影响,为国家制定相关政策、引导农业及食品产业发展、指导居民采纳健康生活方式提供科学依据,20xx年8-12月,在卫生部、科技部和国家统计局的共同领导下,由卫生部具体组织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相关部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这是我国首次进行的营养与健康综合性调查。它将以往由不同专业分别进行的营养、高血压、糖尿病等专项调查进行有机整合,并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增加了新的相关指标和内容,在充分科学论证的基础上,统一组织、设计和实施。调查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及台湾),对全国和不同类型地区具有良好的代表性。本次调查设计科学,内容丰富,充分体现了多部门、多学科合作的优势,不仅大量节约了人力、物力资源,而且避免了调查内容和指标的重复,并为深入分析相互之间的关系奠定了基础。本次调查正值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通过调查不但可以建立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数据库,为科学研究和制定相关政策提供重要资源,也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二、调查方法与内容按经济发展水平及类型将全国各县(市、区)划分为大城市、中小

我国膳食结构现状及改进目标

浅论我国膳食结构现状及改进目标 食检102 王龙 过去20年是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国民生产总值快速增长,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居民购买食物的支出在总支出中所占比例下降,食物供应丰富,可供选择的食物品种不断增加;而且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居民的教育水平、生活方式、工作环境等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这些变化势必会对居民的膳食结构、营养状况产生相应的影响,并最终导致居民的膳食结构和营养状况发生改变。最近十年我国城乡居民的膳食、营养状况有了明显改善,营养不良和营养缺乏患病率继续下降,同时我国仍面临着营养缺乏与营样过度的双重挑战。 一、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明显改善 (一)居民膳食质量明显提高。我国城乡居民能量及蛋白质摄入得到基本满足,肉、禽、蛋等动物性食物消费量明显增加,优质蛋白比例上升。城乡居民动物性食物分别由1992年的人均每日消费210克和69克上升到248克和126克。与1992年相比,农村居民膳食结构趋向合理,优质蛋白质占蛋白质总量的比例从17%增加到31%、脂肪供能比由19%增加到28%,碳水化合物供能比由70%下降到 61%。(二)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水平稳步提高。婴儿平均出生体重达到3309克,低出生体重率为3.6%,已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全国城乡3-18岁儿童青少年各年龄组身高比1992年平均增加3.3厘米。但与城市相比,农村男性平均低4.9厘米,女性平均低4.2厘米。 (三)儿童营养不良患病率显著下降。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为14.3%,比1992年下降55%,其中城市下降74%,农村下降51%;儿童低体重率为7.8%,比1992年下降57%,其中城市下降70%,农村下降53%。 (四)居民贫血患病率有所下降。城市男性由1992年的13.4%下降到10.6%;城市女性由23.3%下降到17.0%;农村男性由15.4%下降至12.9%;农村女性由20.8%下降至18.8%

中国居民膳食(部分)营养摄入量指标

附件2: 中国居民膳食(部分)营养摄入量指标1.部分微量元素的推荐摄入量(RNIs)或适宜摄入量(AIs):

表2.部分维生素的推荐摄入量(RNIs)或适宜摄入量(AIs) 注: μgRE表示"微克视黄醇当量",是一种药剂单位。1μg视黄醇当量=1μg视黄醇(VA)=3.3IU(国际单位)视黄醇(VA)=6μgβ-胡萝卜素。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及WHO建议维生素A供给量1~15岁时为300~725μg/d,青春期、成人、孕妇750μg/d,乳母1200μg/d; 我国供给量标准与其相近.怀孕动物使用大剂量维生素A,胎儿可发生多种畸形;故临床使用较大剂量维生素A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μgDFE表示“膳食叶酸当量”。由于食物叶酸与合成的叶酸补充剂生物利用程度不同,美国FNB提出叶酸的摄入量应以膳食叶酸当量(DFE)表示。由于食物叶酸的生物利用度仅为50%,而叶酸补充剂与膳食混合时生物利用度为85%,比单纯来源于食物的叶酸利用度1.7倍,因此DFE的计算公式为:DFE(μg)=膳食叶酸μg+(1.7x叶酸补充剂μg) 例如:来源于水果、蔬菜、肉类、豆类及奶制品食物的叶酸共250μg;来源于叶酸补充剂和强化食品的叶酸共200μg,则总叶酸摄入量为250+1.7x200=590μgDFE。 mgNE表示尼克酸(烟酸)当量,烟酸当量(mgNE)=烟酸(mg)+1/60色氨酸(mg)

3.某些微量营养素的最高摄入量(ULs) 注:(1)表中空格处表示没有限定值。 (2)由于尚无VB2 毒性的报道,因此现无VB2的UL值,曾有人提出参考最高摄入量为200mg/d。 说明: 为了保持健康及活跃的生活,人类必须每天从膳食中获取各种各样的营养物质。个体对某种营养素的需要量可能随年龄、性别和生理状况而异。成年人需要营养素来维持体重及保障机体功能。儿童青少年除了维持外还需要更多营养素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妊娠和哺乳的妇女需要额外的营养素,以保证胎儿及母体相关组织增长和泌乳的需要。 人体需要的各种营养素都需从饮食中获得,因此必须科学的安排每日膳食以提供数量及质量适宜的营养素。如果某种营养素长期供给不足或过多就可能产生相应的营养不足或营养过多的危害。 为了帮助个体和人群安全的摄入各种营养素,避免可能产生的营养不良或营养过多的危害,营养学家根据有关营养素需要量的知识,提出了适用于各类人群的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 推荐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科学知识的积累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建议的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应当及时进行修订以适应新的认识水平和应用需求。不同的国家,在不同的时期,针对各自的特点和需要使用了一些不同的概念或术语,丰富和推动了这一领域的研究和发展。 什么是DRIs? 人体需要的各种营养素都需从饮食中获得,因此必须科学的安排每日膳食以提供数量及质量适宜的营养素。如果某种营养素长期供给不足或过多就可能产生相应的营养不足或营养过多的危害。 为了帮助个体和人群安全的摄入各种营养素,避免可能产生的营养不良或营养过多的

个人膳食营养调查报告

营养膳食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 通过24h回顾法对膳食摄入量进行评估,从而了解在一定时期内个人膳食摄入状况以及膳食结构、饮食习惯,借此来评定正常营养需要得到满足的程度,并制定出适合自己的营养膳食,调整自己的膳食结构。 二、调查方法 采用24h回顾法,记录自己一天摄入的各种食物的种类和数量。按《食物成分表》计算出自己一天中各种营养素和能量的平均摄入值。 三、调查内容 1、调查一天的饮食并记录营养素摄入量 2、与膳食营养参考摄入量做对比并做出评价 3、根据调查结果,优化自己的膳食营养结构 四、调查对象 姓名:王妍 性别:女 年龄:23 身高:165cm 体重:52kg 五、调查结果 24小时膳食回顾调查表 食物营养成分计算表

六、结果分析与评价 24h各类食物的摄入量(单位g)

①蛋白质功能比=蛋白质摄入量×4/总能量摄入量×100%=24.9% ②碳水化合物功能比=碳水化合物摄入量×4/总能量摄入量×100%=23.1% ③脂肪功能比=脂肪摄入量×9/总能量摄入量×100% =52% 根据DRIs推荐的膳食能量来源比例,来自蛋白质的能量应占10%~15%,来自脂肪的能量占20%~30%,来自碳水化合物的能量比例占55%~65% 七、结论与建议 综合这次的营养调查,可以发现自己三大宏量膳食营养素中蛋白质摄入量过高,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基本符合要求,应该少吃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缺少粗粮的摄入,其他营养素中磷、钙基本符合标准,但铁的摄入量相对偏低,以后多吃含铁量较高的食物,如菠菜、木耳、动物内脏等。维生素C的含量极低,建议加大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量。

平衡膳食、合理营养、促进健康

平衡膳食、合理营养、促进健康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发布 ——来自中国营养学会网站近年来我国城乡居民的膳食状况明显改善,儿童青少年平均身高增加,营养不良患病率下降。但在贫困农村,仍存在着营养不足的问题。同时,我国居民膳食结构及生活方式也发生了重要变化,与之相关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如肥胖、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患病 率增加,已成为威胁国民健康的突出问题。 为给居民提供最根本、准确的健康膳食信息,指导居民合理营养、保持健康,中国营养学会受卫生部委托于2006年成立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修订专家委员会,对中国营养学会1997年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进行修订。经过多次论证、修改,并广泛征求相关领域专家、机构和企业的意见,最终形成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以下简称“指南”),于2007年9月由中国营养学会理事会扩大会议通过。 《指南》以最新的科学证据为基础,论述了当前我国居民的营养需要及膳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建议了实践平衡膳食获取合理营养的行动方案,对广大居民具有普遍指导意义。 一、《指南》主体框架 《指南》由一般人群膳食指南、特定人群膳食指南和平衡膳食宝塔三部分组成。 一般人群膳食指南共有10条,适合于6岁以上的正常人群。这十条是: 1. 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 2. 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 3. 每天吃奶类、大豆或其制品 4. 常吃适量的鱼、禽、蛋和瘦肉 5. 减少烹调油用量,吃清淡少盐膳食 6. 食不过量,天天运动,保持健康体重 7. 三餐分配要合理,零食要适当 8. 每天足量饮水,合理选择饮料 9. 如饮酒应限量10. 吃新鲜卫生的食物 每个条目下均设有对条目中心内容进行阐述的提要和对条目涉及的有关名词、概念以及常见问题进行科学解释的说明。部分条目还附有参考资料。 特定人群膳食指南是根据各人群的生理特点及其对膳食营养需要而制定的。特定人群包括孕妇、乳母、婴幼儿、学龄前儿童、儿童青少年和老年人群。其中6岁以上各特定人群的膳食指南是在一般人群膳食指南10条的基础上进行增补形成的。 为了帮助一般人群在日常生活中实践《指南》的主要内容,专家委员会对1997年的《中

中国居民膳食结构及特点霍永明[精心整理]

中国居民膳食结构及特点霍永明[精心整理] 中国居民膳食结构及其特点 山野国际霍永明高级营养师 膳食结构是指膳食中各类食物的数量及其在膳食中所占的比重。既反映了人们的饮食习惯、生活水平高低,也反映出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农业发展状况,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 膳食结构类型的划分有许多种方法,但最重要的依据仍是动物性和植物性食物在膳食构成中的比例。根据膳食中植物性食物所占的比重,以及能量、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供给量作为划分膳食结构的标准,可将世界不同地区的膳食结构分为以下4种类型。 1,动植物食物平衡的膳食结构 膳食中动物性食物与植物性食物比例比较适当。韩国人、日本人的膳食可以作为该类型的代表。 特点是:能量能够满足人体需要,又不至于过剩。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供能比例合理。来自于植物性食物的膳食纤维和来自于动物性食物的营养素(如铁、钙等)均比较充足,同时动物脂肪又不高,有利于避免营养缺乏病和营养过剩性疾病,促进健康。此类膳食结构已经成为世界各国调整膳食结构的参考。 2,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结构 膳食结构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动物性食物为辅。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膳食属此类型。 特点是:谷物食品消费量大,动物性食品消费量小。动物性蛋白 质一般占蛋白质总量的10%—20%,植物性食物提供的能量占总能量近90%。该类型的膳食能量基本上能满足人体需要,但蛋白质、脂肪摄入量均低,主要来自于

动物性食物的营养素(如铁、钙、维生素A等)摄入不足。营养缺乏病是这些国家人群的主要营养问题。但是从另一方面看,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结构,膳食纤维充足、动物性脂肪较低,有利于冠心病和高脂血症的预防。 3,以动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结构 这种膳食结构是多数欧美发达国家的典型膳食结构,属于营养过剩型的膳食。 特点是:高能量、高蛋白、高脂肪、低膳食纤维。与植物性膳食结构相比,营 养过剩是此类型膳食结构国家人群所面临的主要健康问题。 4,地中海膳食结构(理想的健康模式) 该膳食结构的特点是居住在地中海地区的居民所特有的,意大利、希腊可作为该种膳食结构的代表。 特点是: 1,膳食富含植物性食物,包括水果、蔬菜、薯类、谷类、豆类、坚果等; 2,食物加工程度低,新鲜度较高,该地区居民以食用当季、当地产食物为主; 3,橄榄油是主要食用油,所点比例较高; 4,每天食用少量、适量奶酪和酸奶; 5,每周食用少量、适量鱼、禽、蛋; 6,以新鲜水果作为典型的每日餐后食品; 7,甜食每周只食用几次; 8,每月食用几次经肉(猪、牛、羊肉及其制品) 9,大部分成年人有饮用葡萄酒的习惯。 地中海地区居民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很低,已引起了西方国家的注意,并纷纷参照这种膳食模式改进自己国家的膳食结构。 中国居民的膳食结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