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第二章《人体的营养》测试题(含答案)

第四单元第二章《人体的营养》测试题(含答案)
第四单元第二章《人体的营养》测试题(含答案)

第二章《人体的营养》测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人体的生长发育需要各种营养物质。与人体吸收营养物质有关的系统是

A.消化系统B.呼吸系统C.循环系统D.泌尿系统

2.早上我们喝的豆浆、吃的馒头,可以提供人体所需能量,上述营养物质分别来自黄豆种子和小麦种子的()

A.子叶和胚乳 B.子叶和胚 C.胚乳和子叶 D.胚和子叶

3.下列消化液中,不含消化酶的是()

A.胆汁B.肠液C.唾液D.胃液

4.某同学测定花生种子中的能量,三次重复实验的数据分别为1244千焦、1249千焦、1248千焦,则该花生种子中所含能量为( )

A.1249千焦 B.1244千焦 C.1247千焦 D.1248千焦

5.下列物质中能被消化道直接吸收的是

A.脂肪 B.无机盐 C.蛋白质 D.淀粉

6.在食用蔬菜、水果前要浸泡冲洗,这是为了()

A.使蔬菜、水果更脆些 B.去掉蔬菜、水果表面的农药

C.节约用水 D.让蔬菜、水果吸足水

7.生物兴趣小组对不同食物中的能量进行测定,实验结果如表.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测量过程中,温度计的下端不仅要浸入水中,还要接触锥形瓶的瓶底

B.实验中,①应该为20克

C.为了减少实验误差,应该设置重复组

D.从实验结果可看出,四种食物中,含能量最多的是核桃仁

8.“康师傅”方便面调料中的蔬菜采用的贮存方法主要是()

A.气体包装 B.真空包装 C.盐腌 D.脱水

9.消化道中最大的消化腺是()

A.胃 B.肝脏 C.胰腺 D.唾液腺

10.下列结构中,不与食物直接接触的是( )

A.咽、食道 B.十二指肠 C.肝脏D.胃肠

11.小林这几天刷牙时发现牙龈经常出血,你应当建议他多吃一些()

A.米饭、馒头 B.鱼、肉、奶、蛋

C.新鲜蔬菜、水果 D.奶油、巧克力

12.营养成分中作为储备的能源物质是()

A.糖类B.脂肪C.蛋白质D.维生素

13.下列营养物质中,能直接被人体吸收的有机物是()

A.水 B.糖类 C.维生素 D.脂肪

14.小肠与其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是()

①小肠内有肠腺,能分泌肠液,肠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

②小肠能通过蠕动来促进消化

③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

④小肠的内表面具有皱襞和小肠绒毛

A.①③B.②③C.①②D.③④

15.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包括水、无机盐等无机物,以及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等有机物,下列对这些营养物质的作用描述不正确的是()

A.水是构成细胞的主要成分,其功能之一是具有运输的作用

B.葡萄糖等糖类物质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C.当人体内缺少维生素A时,会患脚气病

D.蛋白质是构成酶和某些激素的重要物质

16.膳食纤维能促进肠道蠕动,促进食物及残渣通过肠道,有利于人体的健康。下列食物中含有最多膳食纤维的是()

A.鱼肉B.豆腐C.牛奶D.菠菜

17.加酶洗衣粉加的酶一般是蛋白质分解酶,能有效去除衣服上发黄的汗渍、奶渍、血迹等;使用时忌水温过高而不能去污,它的去污及使用原理是()

A.能分解蛋白质,需要低温 B.能分解油脂,需要适宜温度

C.能分解蛋白质,需要适宜的温度 D.能分解油脂,需要较高温度

18.人们细嚼馒头时,会有甜味这说明淀粉已被分解成()

A.葡萄糖 B.麦芽糖 C.果糖 D.氨基酸

19.下列都是由激素分泌异常引起的一组疾病是()

A.巨人症和佝偻病 B.侏儒症和地方性甲状腺肿

C.坏血病和脚气病 D.白化病和糖尿病

20.我国部分学生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的状况令人担忧,下列有关叙述不合理的是()A.肥胖患者应减少脂肪的摄入量

B.青少年应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量,以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

C.青少年正处于长身体时期,饮食无需定时定量

D.青少年每天应摄入一定量的水果、蔬菜,以满足对维生素的需求

21.蛋白质在人体内的作用是()

A.人体对它的需要量很小,却是人体必需从食物摄取的有机物

B.人体的主要供能物质

C.人体内的备用能源物质

D.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也可以为人体提供能量

22.淀粉、蛋白质、脂肪在消化道内最终被分解成的产物依次是

A.氨基酸、葡萄糖、甘油和脂肪酸B.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C.甘油和脂肪酸、葡萄糖、氨基酸D.甘油和脂肪酸、氨基酸、葡萄糖23.林琳经常出现晚上视物不清、牙龈出血的现象,医生诊断她患了夜盲症和坏血病。这主要是因为她偏食,造成体内缺乏

A.维生素C和维生素D B.维生素A和维生素C

C.维生素A和维生素D D.维生素A和维生素B1

24.既是人体的组成物质,又能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备用能源)且能保持体温的营养物质是()

A.糖类B.脂肪C.蛋白质D.维生素

25.如图模拟淀粉在消化道中的消化过程,图中“剪刀1”、“剪刀2”分别模拟的是()

A.唾液、胃液

B.胰液、胆汁

C.消化淀粉的酶、消化麦芽糖的酶

D.消化淀粉的酶、消化淀粉的酶

二、连线题

26.请将下列疾病与其所缺乏的物质搭配起来

A.佝偻病 a. 维生素A

B.地方性甲状腺肿 b. 维生素C

C.夜盲症 c. 维生素D

D.坏血病 d. 铁

E.贫血 e. 碘

三、综合题

27.如图表示消化系统的组成,据图回答:

(1)人体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________两部分。

(2)请写出图中代表的器官名称:【③】______,所分泌的消化液是胆汁,不含______。(3)能分泌胰液的器官是【】______,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_。(4)馒头中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最先对淀粉初步消化的器官是_______(填序号)。蛋白质开始消化的部位是【④】__________。

28.下图A、B、C、D所示为某同学设计的检验唾液淀粉酶作用的系列试验装置。请仔细分析后回答:

(1)图A中1、2号试管内的浆糊是用___________加水煮沸后制成的。

(2)图B的2号试管内加入2ml唾液的话,1号试管内加入清水的量应该是_______,1号试管在实验中起到_______作用。

(3)图C是将两只试管同时放入烧杯中水浴保温,为使实验现象明显的话应该让水温保持在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图中D表示向1、2号试管都加入_____________,如果唾液淀粉酶能够将淀粉完全分解的话,1、2号试管的现象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9.如图曲线表示食物通过消化道时,淀粉、蛋白质和脂肪被消化过程的变化,请分析并回答:

(1)甲表示_______的消化曲线,因为到达了[D]_______才被开始消化,

(2)丙表示______的消化曲线,因为在[ ]胃就被开始消化,

(3)乙表示_______的消化曲线,因为在口腔就被开始消化,

(4)脂肪消化的终产物是__________________。

(5)消化道中具有吸收的部位是:小肠、________和________;既有消化又有吸收的场所是小肠和_________。

(6)能够修复和更新受损细胞的重要营养物质是 _______。

参考答案

1.A 2.A 3.A 4.C 5.B 6.B 7.A 8.D 9.B 10.A 11.C 12.B 13.C 14.D 15.C 16.D 17.C 18.B 19.B 20.C 21.D 22.B 23.B 24.B 25.C

26.

27.消化腺肝脏消化酶⑤胰腺⑥小肠①胃

28.淀粉 2ml 对照 37 接近人体温度,唾液淀粉酶的消化能力最强碘液变蓝不变蓝

29.脂肪小肠蛋白质 C淀粉甘油和脂肪酸胃大肠胃蛋白质

第四章《声现象》单元测试题

第四章《声现象》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共40分) 1. 将敲响的鼓面用手一按,声音马上消失,这是因为() A. 声音传播的速度小了 B. 所有传到人体中去了 C.声音传播的速度变大了 D. 鼓面停止了振动 2. 古代侦察兵为了及早发现敌人骑兵活动,常把耳朵贴在地面上听,以下解释正确的是() A.马蹄踏在地面时,使土地振动而发声 B.马蹄声可以沿土地传播 C.马蹄声不能由空气传到人耳 D.土地传播声音的速度比空气快 3. 下列四个成语中都涉及声音,其中不强调声音响度这一特征的是() A. 如雷贯耳 B. 余音绕梁 C. 声如洪钟 D. 轻声细语 4.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指声音的音调高 C.中考期间学校周围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 D.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5.如图1所示,四个相同的玻璃瓶里装水,水面高度不同.用嘴贴着瓶口吹气.如果能分别吹出“dou(1)”“ruai (2)”“mi(3)”“fa(4)”四个音阶,则与这四个音阶相对应的瓶子的序号是() A.丙、乙、甲、丁 B.乙、丙、甲、丁 C.甲、乙、丙、丁 D.丁、丙、乙、甲 6.医生用听诊器能够清楚地听到病人胸腔内的声音,是因为听诊器可以() A.提高声音的音调 B.减少声音的分散,提高响度 C.降低声音的音调 D.增强音色 7.声波既传递“信息”也传递“能量”.下面事例中,主要利用声波传递的“能量”的是() A.用超声波碎石 B.用声纳探海深 C.利用B超做体检 D.利用回声定位 8.兰兰做有关声现象的实验时,将一个正在发声的音叉贴近面颊,目的是为了() A.感受发声音叉的振动 B.体验发声音叉的温度 C.估算发声音叉的质量 D.判断声音的传播速度 9.喇叭里响起“我和你,心连心……”的歌声,小凡说:“是刘欢在演唱.”他的判断是根据声音的() A.音调不同 B.响度不同 C.音色不同 D.频率不同 10.如图2所示,用一张硬卡片先后快拨和慢拨木梳的齿,会听到卡片声音发生变化.这个实验用来探究() A.音调是否与声源振动频率 B.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 C.声音能否在固体中传播 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 11.往保温瓶里灌开水的过程中.听声音就能判断壶里水位的高低,因为() A.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升高 B.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降低 C.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音响越来越大 D.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音响越来越小 12.吉它在演奏前,需要调整琴弦的松紧程度,这样做的目的是调节琴弦发声时的() A.振幅 B.响度 C.音调 D.音色 13.施工人员正在为紧邻居民区的轻轨轨道安装全封闭的隔音屏,尽量将列车产生的噪声降低到最低限度.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法是() A.防止噪声产生 B.阻断噪声的传播 C.防止噪声进入人耳 D.采用了上述三种方法 14.下列措施中不能达到减弱噪声目的的一项是() A.把大音箱改成小音箱埋在草坪中 B.控制播放音乐的时间 C.种草植树 D.保持环境整洁 15. 百米赛跑时,终点的计时裁判员正确的计时方法是() A.听到发令员的枪声开始计时 B.看到发令员的发令枪冒烟开始计时 C.听到发令员的最后一声口令开始计时 D.看到最先起跑的运动员起跑开始计时 16. 2010年5月,世博会在上海顺利举行,为向全世界充分展示“城市,我们的美好生活”这一主题,上海建设越来越注重以人为本.如:城区汽车禁止鸣笛,主干道路面铺设沥青,住宅区道路两旁安装隔音板等.这些措施的共同点是() A.绿化居住环境 B.缓解“热岛效应” C.降低噪音污染D.减少大气污染 17. 下面关于声现象的配对中,错误的是() A.“闻其声,知其人”------发声体不同,音色不同 B.“长啸一声,山鸣谷应”-----次声波传播很远 C.“隔墙有耳”------固体也能传声 D.用超声波清洗眼镜-----声波可以传播能量 18.如图3所示,主要描述声音能够传递能量的是() 19. 大礼堂的四周墙壁都做成凹凸不平的像蜂窝似的,这是为了() A.减弱回声 B.增强回声 C.增加声音响度 D.使墙壁更美丽 20. “呼麦”是蒙古族的一种高超演唱形式,演唱者运用技巧,使气息猛烈冲击声带,形成低音,在此基础上调节口腔共鸣,形成高音,实现罕见的一人同时唱出高音和低音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呼麦”中高音、低音指声音的响度 B.“呼麦”中的声音是振动产生的 C.“呼麦”中高音是超声波、低音是次声波 D.“呼麦”中高音和低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不等 二、填空题(共31分) 21.小明在表演二胡时,用弓拉动琴弦,使琴弦而发声;小明右手拉弓,左手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22.运用声呐系统可以探测海洋深度.在与海平面垂直的方向上,声呐向海底发射超声波.如果经4s接收到来自大海底的回波信号.则该处的海深为______m(海水中声速是1500m/s).但是,超声波声呐却不能用于太空测距(比如地球与月球的距离).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就可听到钢尺振动发出的声音.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钢尺振动发出声音的音调会逐渐变.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振动,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 24.渔民可以利用电子发声器把鱼吸引到网里来,表明能传声;“土电话”表明能传声.25.医生给孕妇做B超,说明声波能够传递;医生用超声波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够传递. 26.声速跟介质的种类有关,还跟介质的_____有关,15 ℃时空气中的声速是_____ m/s. 27.现代城市里常常在主要街道上设置噪声监测设备.若某一时刻该装置的显示屏显示90的数据,这个数据的单 图2 C.回声定位D.超声波探查 B.敲瓶底,火焰摇动 橡皮膜 A.探测海深 图3 甲乙 图4 1

最新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第七章综合质量检测试题试卷A卷

第四单元第七章综合过关质量检测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 1.我国北方春季经常发生沙尘暴,给北方人民生活带来了极其恶劣的影响,要消灭沙尘暴必须了解它是怎么产生的。引起沙尘暴的主要原因是() A.北方地区气温低,气候干燥 B.人们盲目生产破坏了草原植被 C.近代多年战争严重破坏了草原植被 D.环境污染导致植物死亡 2.三北防护林是我国于1978年开始建设的一项举世瞩目、规模空前的生态建设工程,其造林面积相当于全球人工造林面积的() A.五分之一 B.六分之一 C.七分之一 D.八分之一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湖水富营养化可以使水草和藻类大量繁殖,从而通过光合作用产生大量氧气 B.温室效应可以使全球更加温暖,有利于人类的生存 C.我国西部实行退耕还林还草的政策是因为西部耕地过剩,森林、草地不足 D.盲目引进外来生物很可能破坏当地的生态平衡 4.碧波荡漾的洞庭湖,近十年来,水域环境遭到破坏,你认为采取何种措施有助于改变现状?() ①禁止捕鱼②污水净化后排放③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④防洪排涝⑤禁止开设水上餐馆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⑤ D.①④⑤ 5.由下图可知,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大约从1800年起急剧增加,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大量火山的喷发 B.气候的自然波动 C.浮游生物的光合作用

D.人类大量使用燃料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只要解决粮食问题就可无限增长人口 B.人口增长使粮食问题难于解决 C.人口猛增导致生态平衡失调 D.人口猛增引发许多社会问题 7.济宁南四湖,一到秋天浮萍大量繁殖,甚至覆盖整个湖面。浮萍大量繁殖的主要原因是() A.济宁气候温暖,适于浮萍的生长繁殖 B.含氮、磷、钾丰富的生活污水大量排入 C.含汞的工业废水排入 D.人们向南四湖中乱扔白色垃圾 8.对湖泊出现的“水华”现象,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活污水不经处理排入湖泊,容易引发藻类过度繁殖 B.湖水温度升高是引起藻类大量繁殖的主要因素 C.藻类植物过度繁殖,会破坏湖泊原有生态系统 D.藻类植物过度繁殖可导致鱼虾死亡 9.保护地球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下列做法会对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危害的是() A.回收处理废旧电池 B.使用无磷洗衣粉 C.冰箱、空调使用含氟氯烃的制冷剂 D.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10.随着环境污染的不断加剧,可能引起海洋表层的浮游植物大量死亡,从而进一步加剧温室效应,这是因为浮游植物死亡会() A.使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加 B.使大气中臭氧增加 C.使海洋表层无机物增加 D.使海洋表层含氧量减少 11.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中,“保护天然林”和“退耕还林(草)”是两项重要内容,采取这两项措施的首要目标是() A.开展生态旅游 B.发展畜牧业 C.增加木材产量 D.改善生态环境

第四单元第四章测试题

第四单元第四章测试题 一、选择题(2分×20=40分) 1.血液的组成是( ) A.血浆、血小板B.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C.血浆、血细胞D.血浆蛋白、葡萄糖、氨基酸、水 2.某同学课堂上忽然觉得腹痛难忍,医生为他做了血液化验并诊断为急性阑尾炎,那么他的化验单中,明显增多的是( ) A.白细胞B.红细胞C.血细胞D.血红蛋白 3.当体表某处受伤轻微出血时,具有止血和凝血作用的血液成分是( ) A.血浆B.白细胞C.红细胞D.血小板 4.用显微镜观察人血涂片,在同一视野中所见到数目最多的细胞是( ) A.白细胞B.红细胞C.血小板D.淋巴细胞 5.人体成熟的血细胞中不具有细胞核的一组是( ) A.红细胞和白细胞B.血小板和白细胞C.血小板和红细胞D.血细胞和红细胞6.体内静脉血和动脉血形成的场所分别是( ) A.组织间毛细血管、肺泡壁毛细血管B.肺泡壁毛细血管、组织间毛细血管 C.静脉血管内、动脉管内D.动脉血管内、静脉血管内 7.(2014·邵阳)下列人体的血管(肾脏中的血管除外)中,箭头表示血管中血液流动的方向,能确定为静脉的是( ) 8.某同学扁桃体发炎,他来到医院注射抗生素进行治疗。他先后进行了皮试、肌肉注射、打了吊瓶,你知道注射的药物分别“进入”了什么血管结构吗( ) ①皮肤下的静脉②皮肤下的动脉③皮肤内的毛细血管④肌肉内毛细血管 A.②④③B.②④①C.②③①D.③④① 9.心脏内以及心脏和动脉之间的瓣膜使血液的流动只能是( ) A.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B.左心室→左心房→主动脉 C.肺动脉→右心房→右心室D.主动脉→左心房→左心室 10.以下图形表示的血管排序正确的是( ) A.静脉,动脉,毛细血管B.毛细血管,静脉,动脉 C.静脉,毛细血管,动脉D.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11.贫血患者常常表现出精神萎靡、食欲缺乏、心慌气短、面色苍白等症状,主要原因是( ) A.血液运输氧的能力降低,影响体内各器官的正常生理活动 B.血液运输营养物质的能力降低,影响体内各器官的正常生理活动 C.血液中动脉血过少,血液运输氧的能力降低 D.血液中静脉血过少,血液运输氧的能力降低 12.下列有关血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血液分层后,白细胞和血小板在上层,呈白色②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富含血红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章单元检测题及答案3452614

七年级生物(下)第四章试卷 (内容: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满分100分) 分,请将唯一正确的一个答案填在下列表格中)分,共45一、选择题:(每题1.51、血液的组成是(C) A、血浆、血小板 B、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C、血浆、血细胞 D、血浆蛋白、葡萄糖、氨基酸、水 2、下列哪一组中含有血浆中不应该有的物质( A ) A.水、酶、无机盐、血小板 B.维生素、葡萄糖、激素 C.氨基酸、二氧化碳、血浆蛋白 D.氧、尿素、磷脂 3、下列关于白细胞主要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 A、对人体起防御、保护作用 B、运输养料和氧气 C、运输氧气和一部分二氧化碳 D、促进止血和加速血液凝固的作用 4、当体表某处受伤轻微出血时,具有止血和凝血作用的血液成分是(D ) A血浆B白细胞C红细胞D血小板 5、动脉血呈红色,主要因为它含较多的( B ) A.红细胞 B.与氧结合的血红蛋白 C.养料 D.二氧化碳 6、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血涂片,在同一视野中所见到数目最多的细胞是( B ) A.白细胞 B.红细胞 C.血小板 D.淋巴细胞 7、下列细胞中能吞噬病菌的是( C ) A.红细胞 B.脂肪细胞 C.白细胞 D.精细胞 8、人体成熟的血细胞中不具有细胞核的一组是( C ) A.红细胞和白细胞 B.血小板和白细胞 C.血小板和红细胞 D.血细胞和红细胞 9、动脉是指(C) A、运送含二氧化碳等废物多的血液的血管 B、输送含氧和营养物质多的血液的血管 C、将血液从心脏运送到全身各处的血管 D、将血液从全身各处运输回心脏的血管 10、某战士在抢险时下肢受伤,伤及静脉,血液连续不断从伤口流出。此时应该(A) A、压迫伤口近心端一侧的血管 B、压迫伤口远心端一侧的血管 C、只用“创可贴”处理伤口即可 D、只用“红药水”处理伤口即可 11、日常生活中应关爱老年人。张大娘最近经常头昏,经医生测定,她的血压是19/14千帕(健康成人血压正常值为:12~18.7/8~12千帕)。据此数据分析,张大娘可能患有( A ) A.高血压 B.低血压 C.贫血 D.坏血病 12、体内静脉血和动脉血形成的场所分别是(A) A、组织间毛细血管、肺泡壁毛细血管 B、肺泡壁毛细血管、组织间毛细血管 C、静脉管内、动脉管内 D、动脉管内、静脉管内 13、下列有关血管中,流动着动脉血的是(A) A、主动脉、肺静脉 B、主动脉、肺动脉 C、肺动脉、主动脉 D、肺动脉、肺静脉 )D、在血液循环中,静脉血变成动脉血的场所是(14. D、肺泡外的毛细血管C、肺动脉A、肺静脉B、组织细胞间的毛细血管 )15、心脏的壁由厚到薄的排序,依次是(A B、由心室、左心室、心房A、左心室、右心室、心房

第七章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A.跳板对运动员的支持力 B. 弦对箭的推力 D.地球对月球的吸引力 C.熊猫对竹子的拉力 第七章《力》单元测试题 班级 姓名 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15×2分=30分) 1. 有下列说法:①只有一个物体也会产生力的作用;②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才有力的作用;③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其中正确的一组是 ( )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2. 当一个人提起一个物体后,人对物体施加了一个拉力,物体也对人施加了一个拉力,则这两个拉力的三要素是( ) A.都相同 B 作用点相同 C 大小相同 D 大小、作用点相同 3. 如图为作用在物体上的两个力的示意图。那么,这 两个力的大小关( ) A.F=F 2 B. F 1>F 2 C. F 1<F 2 D. 无法确定 5. 如图所示的四个力中,不属于弹力的是( ) 6. 如图所示中的小孩正在玩蹦蹦杆游戏。下列关于这一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 A. 压缩弹簧,弹簧缩短,这是因为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 B. 弹簧伸长,小孩上升,这是因为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 C. 下降时小孩对弹簧有力的作用,弹簧对小孩没有力的作用 D. 上升时弹簧对小孩有力的作用,小孩对弹簧没有力的作用 7. 几个同学用同一个弹簧拉力器比试臂力,拉力器上有三根弹簧,结果每个人都能把手臂拉直。则( ) A. 臂力大的人所用的拉力大 B. 体重大的人所用的拉力大 C. 手臂长的人所用的拉力大 D. 每个人所用的拉力一样大 8. g=9.8N/kg 的正确理解是 ( ) A. 质量是1kg 的物体所受的力是9.8N B. 1kg=9.8N C. 在地球上,质量为1kg 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9.8N D. 以上说法都可以 9. 关于重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重心就是物体的中心 B. 重心就是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 C. 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D. 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10. 2012年6月16日,我国发射了“神舟九号”宇宙飞船,与“天宫一号” 成功对接并进行了一些实验,为中国航天史掀开极具突破性的一章。飞船在轨道上正常飞行时处于完全“失重”状态,在这种环境中,以下哪个实验不能像在地面上一样正常进行 ( ) A. 用刻度尺测长度 B. 用天平测质量 C. 用手表测时间 D. 用弹簧测力计测拉力 11. 如图所示,某同学在用已校零的弹簧测力计测量一物体的重力时,误将物体 挂在了拉环上,当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5.0N 。则物体的重力 ( ) A. 一定等于5.0N B. 一定大于5.0N C. 一定小于5.0N D. 不一定小于5.0N 12. 如果没有重力,下列现象不会出现的是( ) A. 玻璃杯掷到墙上仍完好无损 B. 高处的水不会往低处流 C. “登天”不再是一件难事了 D. 灰尘飞扬后不会落回地面 13. 甲、乙两人的质量之比是 6 : 5,甲的重力为588N ,则乙的质量和重力是( ) A. 490kg 、490N B. 72kg 、705.6N C. 50kg 、50N D. 50kg 、490N 14.(多选)一个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下列关于物体和地面受力情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地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形变 B. 地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物体发生了形变 C. 物体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形变 D. 物体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物体发生了形变 15.坐在船上的人用桨向后划水时,船就会前进,使船前进的力是 ( )

科学第二章单元测试题

武原中学八年级科学第二章单元测试题 班级姓名学号 一、选择题(2.5分×20=50分) 1、如果没有大气层,下列现象哪些可能在地球上发生?………………………………() ①地球上到处是陨石坑 ②地球上的重力明显减小 ③天空仍然蔚蓝色 ④生命从地球上消失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 ①④ 2、气温与生物的关系非常密切,很多动物行为与气温有关。下列行为 与气温无关的是( ) A、青蛙冬眠 B、小狗呼吸加快 C、兔子换毛 D、 小鸟觅食 3、夏天,在相同的太阳光照射下,砂石路的温度比水田的温度要升高 的快,这是因为( ) A、水田不易吸热 B、水的比热比砂石的比热要小 C、砂石吸热本领强 D、水的比热比砂石的比热要大 4、登上数千米高山的登山运动员,观察所带的温度计和气压计,从山 下到山顶气压和温度的变化正确的是……………………………………………………………………………………() A、气压上升,气温上升 B、气压下降,气温下降 C、气压上升,气温下降 D、气压下降,气温上升 5、我们浙江省的气候类型属于……………………………………………………………()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温 带季风气候 6、下列现象不可以用来判断风向参照的是………………………………………………( ) A、沙尘扬起的方向 B、旗帜飘扬的方向 C、水波移动的方向 D、石头滚落的方向 7、“ ”在天气符号中表示…………………………………………………………………() A、东北风 B、西南风 C、东南风 D、西北风 8、下列四个城市中,年降水量最多的是…………………………………………………()

第四章 单元测试题(六)

牛顿运动定律章末测试题(一)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6分,共60分) 1.“严禁超载,严禁超速,严禁疲劳驾驶”是预防车祸的有效办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超速会增大汽车的惯性 B.汽车超载会减小汽车的刹车距离 C.疲劳驾驶会缩短司机的反应时间 D.汽车超载会增大汽车的惯性 2.根据理想斜面实验,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物理学家是( ) A.伽利略B.牛顿 C.亚里士多德D.法拉第 3. 一天,下着倾盆大雨。某人乘坐列车时发现,车厢的双层玻璃窗内积水了。列车进站过程 ( ) 中,他发现水面的形状如图1中的 4.一枚火箭由地面竖直向上发射,其速度和时间的关系图线 如图4所示,则( ) A.t3时刻火箭距地面最远 B.t2~t3的时间内,火箭在向下降落 C.t1~t2的时间内,火箭处于失重状态 D.0~t3的时间内,火箭始终处于失重状态 5.以下几种情况中,不需要对物体施加力的是( ) A.物体从静止变为运动 B.物体从运动变为静止 C.物体的运动方向不断改变 D.物体的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都不改变 6.放在水平面上的一物体质量为45 kg,现用90 N的水平推力推该物体,此时物体的加速度为1.8 m/s2。当物体运动后,撤掉水平推力,此时该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 ) A.1.8 m/s2B.0.2 m/s2C.2 m/s2D.2.8 m/s2 7.为了节省能量,某商场安装了智能化的电动扶梯,无人乘行时,扶梯运转得很慢,有人站上扶梯时,它会先慢慢加速,再匀速运转.一顾客乘扶梯上楼,恰好经历了这两个过程,如图所示,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顾客始终受到三个力的作用 B.顾客始终处于超重状态 C.顾客对扶梯作用力的方向先指向左下方,再竖直向下 D.顾客对扶梯作用力的方向先指向右下方,再竖直向下 8.如图2所示,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A,一端靠着处于自然状态的弹簧。现对物体作用一水平恒力,在弹簧被压缩到最短的过程中,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变化情况是( ) A.速度增大,加速度增大 B.速度增大,加速度减小 C.速度先增大后减小,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图2 D.速度先增大后减小,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9.某人在地面上用弹簧秤称得体重为490 N。他将弹簧秤移至电梯内称其体重,t0至t3时间段内,弹簧秤的示数如图3所示,电梯运行的v-t图可能是(取电梯向上运动的方向为正)( )

(完整版)人教版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单元测试题

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单元测试题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若,则点P 应在( ) 0∠a )2,(a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 一定在( ) )1,1(2+-m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线段B C∥轴,则( ) x A .点B 与C 的横坐标相等 B .点B 与C 的纵坐标相等C .点B 与C 的横坐标与纵坐标分别相等 D .点B 与C 的横坐标、纵坐标都不相等 4.若点P 的坐标满足则点P 必在( ) ),(y x 0=xy A .原点 B .轴上 C .轴上 D .轴或轴上 x y x y 5.将△ABC 各顶点的横坐标分别减去3,纵坐标不变,得到的△A B C 相应顶'''点的坐标,则△A B C 可以看成△ABC( ) '''A .向左平移3个单位长度得到 B .向右平移三个单位长度得到C .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得到 D .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得到 6.点P(2,-3)先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左平移3个单位长度,得到点P 的坐标是( ) ' A .(-1,-5) B .(-1,-1) C .(5,-1) D .(5,5)7.过点A (2,-3)且垂直于y 轴的直线交y 轴于点B ,则点B 坐标为( ) A .(0,2) B .(2,0) C .(0,-3) D .(-3,0) 8.已知点B 在四象限内,且到x 轴的距离是2,到y 轴的距离是3,则点B 的坐标是( ) A.(2,-3) B.(3,-2) C. (-3,-2) D.(3, 2)或(3,-2)9.已知点A(3a +6,a -3)在x 轴上,则点A 的坐标为( ) A.(3,0) B. (-2,0) C . (0,-5) D. (15,0) 10.如图,把图中△ABC 经过一定的变换得到图中的△A B C ,如果图○ 1○2'''的△ABC 上点P 的坐标是,那么这个点在图中的对应点P 的坐标是○1),(b a ○2'( ) A . B . C . D .)3,2(--b a )3,2(--b a )2,3(++b a ) 3,2(++b a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1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点P (2,-2)和点Q (2,4)之间的距离等于________个单位长度,线段PQ 和中点坐标是____________1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点P 在轴上,则点P 的坐标为)5,2(+-b a y ____________ 13.已知点P ,Q ,且PQ∥轴,则_________,___________),2(a -)3,(b x =a =b 14.已知三点O (0,0),A (-2,0),B(-2,3)围成的△ABO 的面积为____________ 15.点P 在第四象限,则点Q 在第______象限 ),(b a ),(a b -16.已知线段AB=3,AB∥轴,若点A 的坐标为(1,2),则点B 的坐标为x _________________ 17.已知点P 在第二象限两坐标轴所成角的平分线上,且到轴的距离为3, x

第四单元 第四章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测试题

第四单元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时,可以看见的是( ) A 红细胞和血小板 B 白细胞和血小板 C 血小板 D 红细胞和白细胞 2.血红蛋白的特性是( ) A 易与氧结合,也易与氧分离 B 不易与氧结合,也不易与氧分离 C 易与氧结合,不易与氧分离 D 不易与氧结合,易与氧分离 3.铁是合成下列哪种物质时不可缺少的原料() A胆汁 B血浆蛋白 C血红蛋白 D组成人体细胞的蛋白质 4.小亮经血液检查,发现他的红细胞个数偏少。小亮可能得的病症是() A贫血 B遗传病 C扁桃体发炎 D缺钙 5.动脉出血要比静脉出血危险,其原因是() A 含更多的养料和氧气 B 对血管壁造成的侧压力大 C 含有更多白细胞和抗体 D 无含氮的废物和二氧化碳 6.血液是红色的,它与血液中的什么细胞有关?() A 红细胞 B 白细胞 C 血小板 D 血浆 7.贫血是指() A人体内的血量过少 B血液中的营养物质过少 C血液中的白细胞或血小板数量过少 D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过少,或者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的含量过少 8.静脉的作用是收集血液返回心脏,下列静脉的特点中与防止血液倒流相适应的结构特点主要是( ) A与心脏相通 B管壁薄而弹性小 C管腔大,其内表面有静脉瓣 D与动脉伴行 9.四川汶川地震后,许多健康公民积极无偿献血。医生在给他们抽血时,针刺人的血管是() A 主动脉 B 毛细血管 C 静脉 D 体动脉 10.某同学得了急性阑尾炎,到医院做血常规化验,其化验结果中会高于正常值的是() A 血浆 B 红细胞 C 白细胞 D 血小板 11.人体血液只能按照一个方向流动,不能倒流。下述心脏内的血液流动方向正确的是() A左心室→左心房→主动脉 B右心室→右心房→肺动脉 C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 D右心房→左心室→主动脉 12.血液中含水量最多并且与体内的物质运输有关的成分是() A 红细胞 B 白细胞 C 血小板 D 血浆 13.下列叙述中,属于人体毛细血管特点的是() A 内径小,血流速度快,便于物质交换 B 管壁厚,破损时血液喷射而出 C 内表面通常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静脉瓣 D 内径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慢,便于进行物质交换 14.下图是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鲜内血液流动时所观察到的情 况。下列各项中, 能正确表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是( ) A a、b、c B a、c、b C c、b、a D c、a、b

必修三第二章统计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必修三统计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①某学校高二年级共有526人,为了调查学生每天用于休息的时间,决定抽取10%的学生进行调查;②一次数学月考中,某班有10人在100分以上,32人在90~100分,12人低于90分,现从中抽取9人了解有关情况;③运动会工作人员为参加4×100 m 接力赛的6支队伍安排跑道.就这三件事,恰当的抽样方法分别为( ) A .分层抽样、分层抽样、简单随机抽样 B .系统抽样、系统抽样、简单随机抽样 C .分层抽样、简单随机抽样、简单随机抽样 D .系统抽样、分层抽样、简单随机抽样 2. 某单位有840名职工,现采用系统抽样方法抽取42人做问卷调查,将840人按1,2,…,840随机编号,则抽取的42人中,编号落入区间[]481,720的人数为 ( ) A .11 B .12 C .13 D .14 3从2007名学生中选取50名参加全国数学联赛,若采用下面的方法选取:先用简单随机抽样从2007人中剔除7人,剩下的2000人再按系统抽样的方法抽取,则每人入选的可能性( ) A .不全相等 B .均不相等 C .都相等,且为140 D .都相等,且为50 2007 4. 某大学数学系共有学生5 000人,其中一、二、三、四年级的人数比为4∶3∶2∶1,要 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数学系所有学生中抽取一个容量为200的样本,则应抽取三年级的学生人数为( ) A.80 B.40 C.60 D.20 5.下列数字特征一定是数据组中数据的是( ) A .众数 B .中位数 C .标准差 D .平均数 6.某公司10位员工的月工资(单位:元)为1234,,,x x x x ,其均值和方差分别为x 和2 s ,若从下月起每位员工的月工资增加100元,则这10位员工下月工资的均值和方差分别为 ( ) A.2,s 100x + B. 22+100,s 100 x + C.2 ,s x D.2 +100,s x 7.一组数据中的每一个数据都乘以2,再减去80,得到一组新数据,若求得新的数据的平均数是1.2,方差是4.4,则原来数据的平均数和方差分别是( ) A .40.6,1.1 B .48.8,4.4 C .81.2,44.4 D .78.8,75.6 8.如图所示的茎叶图记录了甲、乙两组各5名工人某日的产量数据(单位:件).若这两组数据的中位数相等,且平均值也相等,则x 和y 的值分别为( ). A.3和5 B.5和5 C.3和7 D.5和7 9.如果在一次实验中,测得(x ,y )的四组数值分别是A (1,3),B (2,3.8),C (3,5.2),

第四章 单元测试题(二)

第四章 单元测试题(二) 一、选择题 1.关于物体的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质量相同的两个物体,在阻力相同的情况下,速度大的不容易停下来,所以速度大的物体惯性大 B .质量相同的物体惯性相同 C .推动地面上静止的物体,比保持这个物体匀速运动时所需的力大,所以静止的物体惯性大 D .在月球上举重比在地球上举重容易,所以同一物体 2.一个人站在封闭的升降机中。某段时间内这个人发现他处于超重状态,则在这段时间内( ) A .他只能判断出升降机的加速度方向 B .他只能判断出升降机的速度方向 C .他既可以判断出升降机的加速度方向,也能判断出升降机的速度方向 D .他既不能判断出升降机的加速度方向,也不能判断出升降机的速度方向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的物体只对别的物体施力而本身不受力 B.牛顿第三定律对各种性质的力都适用 C.当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做加速运动时,牛顿第三定律不适用 D.当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没有直接接触时,牛顿第三定律也适用 4. 如图1所示,物体M 位于升降机内的斜面上,升降机在上升的过程中,M 与斜面保持相对静止,突然悬挂升降机的绳子P 断裂,升降机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 ) A.M 处于失重状态,不受任何力的作用 B.M 处于失重状态,对斜面没有力的作用 C.M 处于失重状态,它相对于斜面将有滑动 D .M 不处于失重状态,它受力情况与断裂前相比没有发生变化 5.如图2甲所示,小车上固定着硬质支架,杆的端点固定着一个质量为m 的小球。杆对小球的作用力的变化如图乙所示,则关于小车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图1

是(杆对小球的作用力由F 1变化至F 4)( ) A .小车可能向左做加速度增大的运动 B .小车由静止开始向右做匀加速运动 C .小车的速度越来越大 D .小车的加速度越来越小 6.如图3所示,圆柱形的仓库内有三块长度不同的滑板ao 、bo,co ,其下端都固定于底部圆心O ,而上端则搁在仓库侧壁上,三块滑板与水平面的夹角依次是30O 、45O 、60O 。若有三个小孩同时从a 、b 、c 处开始下滑 (忽略阻力),则( ) A .a 处小孩最后到0点 B .b 处小孩最后到0点 C .c 处小孩最先到0点 D .a 、C 处小孩同时到0点 7.如图4所示,ab 、cd 是竖直平面内两根固定的细杆,a 、b 、c 、d 位于同一圆周上,圆周半径为R ,b 点为圆周的最低点,c 点为圆周的最高点。现有两个小滑环A 、B 分别从a 、c 处由静止释放,滑环A 经时间t 1从a 点到达b 点,滑环B 经时间t 2从c 点到达d 点;另有一小球C 从c 点自由下落,到达b 点时间为t 3,不计一切阻力与摩擦,且A 、B 、C 都可视为质点,则t 1、t 2、t 3的大 小关系为( ) A .t 1=t 2=t 3 B .t 1=t 2>t 3 C .t 2>t 1>t 3 D .A 、B 、C 三物体的质量未知,因此无法比较 8.一条不可伸长的轻绳跨过质量可忽略不计的定滑轮,绳的一端系一质量M=15kg 的重物,重物静止于地面上,有一质量m=10kg 的猴子,从绳 子的另一端沿绳向上爬,如图5所示,不计滑轮摩擦,在重物不离开地 面条件下,猴子向上爬的最大加速度为(g=10m /s 2)( ) A. 25 m /s 2 B. 5 m /s 2 C. 10 m /s 2 D. 15 m /s 2 9.如图6所示、一个质量为m 的圆环套在一根固定的水平长直杆上、环与杆 图3 图5 图2 c a R 图4

第七章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知识分享

第七章单元测试卷 (含答案)

A.跳板对运动员的支持力 B.弦对箭的推力 D.地球对月球的吸引 力 C.熊猫对竹子的拉 力 第七章《力》单元测试题 班级姓名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15×2分=30分) 1. 有下列说法:①只有一个物体也会产生力的作用;②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才 有力的作用;③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其中正确的一组是()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2. 当一个人提起一个物体后,人对物体施加了一个拉力,物体也对人施加了一 个拉力,则这两个拉力的三要素是() A.都相同 B作用点相同 C大小相同 D大小、作用点相同 3. 如图为作用在物体上的两个力的示意图。那么,这 两个力的大小关( ) A.F=F 2 B. F 1 >F 2 C. F 1<F 2 D. 无法确定 4. 下列叙述中手作为受力物体的是() A.用手将排球打出去B.手击拍桌子,手感到疼 C.手将石块举高D.手将铁丝弄弯 5. 如图所示的四个力中,不属于弹力的是() 6. 如图所示中的小孩正在玩蹦蹦杆游戏。下列关于这一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A. 压缩弹簧,弹簧缩短,这是因为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 B. 弹簧伸长,小孩上升,这是因为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 C. 下降时小孩对弹簧有力的作用,弹簧对小孩没有力的作用 D. 上升时弹簧对小孩有力的作用,小孩对弹簧没有力的作用 7. 几个同学用同一个弹簧拉力器比试臂力,拉力器上有三根弹簧,结果每个人都能把手臂拉直。则() A. 臂力大的人所用的拉力大 B. 体重大的人所用的拉力大 C. 手臂长的人所用的拉力大 D. 每个人所用的拉力一样大 8. g=9.8N/kg的正确理解是() A. 质量是1kg的物体所受的力是9.8N B. 1kg=9.8N C. 在地球上,质量为1kg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9.8N D. 以上说法都可以 9. 关于重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重心就是物体的中心 B. 重心就是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 C. 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D. 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10. 2012年6月16日,我国发射了“神舟九号”宇宙飞船,与“天宫一号”成功 对接并进行了一些实验,为中国航天史掀开极具突破性的一章。飞船在轨道上正常飞行时处于完全“失重”状态,在这种环境中,以下哪个实验不能像在地面上一样正常进行() A. 用刻度尺测长度 B. 用天平测质量 C. 用手表测时间 D. 用弹簧测力计测拉力 11. 如图所示,某同学在用已校零的弹簧测力计测量一物体的重力时,误将物 体挂在了拉环上,当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5.0N。则物体的重力() A. 一定等于5.0N B. 一定大于5.0N C. 一定小于5.0N D. 不一定小于5.0N 12. 如果没有重力,下列现象不会出现的是() A. 玻璃杯掷到墙上仍完好无损 B. 高处的水不会往低处流 C. “登天”不再是一件难事了 D. 灰尘飞扬后不会落回地面 13. 甲、乙两人的质量之比是6 : 5,甲的重力为588N,则乙的质量和重力是() A. 490kg、490N B. 72kg、705.6N C. 50kg、50N D. 50kg、490N 14.(多选)一个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下列关于物体和地面受力情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地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形变 B. 地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物体发生了形变 C. 物体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形变 D. 物体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物体发生了形变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

(完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测试题

第四章《光现象》章末测试题 满分:100分时间:100分钟班级:姓名: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生活中许多物体可以发光,下列物体不属于光源的是() A.水母 B.萤火虫 C.月亮 D.霓虹灯 2.如下图所示,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小孔a处,它成像在距小孔b的半透明纸上,且a大于b。则半透明纸上的像是( ) A.倒立、放大的虚像 B.正立、缩小的虚像 C.倒立、缩小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实像 3.如下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与平面镜成像原理相同的是() A人在屏幕上的影子 B蜡烛通过小孔成像 C荷花在水中的倒影 D铅笔变折了4.如图所示是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装置,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

A. 把纸板ENF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 B. 一束光贴纸板沿某一个角度射到O点,用刻度尺量出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 C. 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观察反射光线的方向怎样改变 D. 把纸板NOF向前折或向后折,观察能否看见反射光线 5.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中传播的情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入射角等于30° B.折射角等于50° C.NN′是界面 D.MM′的右边是玻璃 6. 有关下列各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图甲中潜艇使用潜望镜观察海面情况是利用了光的折射 B.图乙所示的自动感应门是利用红外线来实现自动控制 C.图丙所示人们是借助漫反射来观察到大象 D.图丁所示的倒影是反映了光的镜面反射 7.下列关于实像与虚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虚像是人的幻觉,实像是有实际光线进入人眼 B. 虚像就是影子,实像是由实际光线形成的亮斑 C. 实像能在光屏上呈现,虚像则不能

化学必修2第二章单元测试题(人教版)

茂名市第十中学高一化学单元测试题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考试时间:共120分钟;满分150分 第一卷(选择题共9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60分) 1、关于放热反应A+B→C+D,以下说法正确的是(E A、E B、E C、E D分别代表A、 B、C、D所具有的能量)() A. E A>E B B. E A>E C+E D C. E A+E B>E C+E D D. E A+E B<E C+E D 2.原电池() A. 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B. 把化学能转化为光能 C. 把热能转化为电能 D. 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3、将铜片与锌片用导线连接入插入稀硫酸中,锌片是() A. 阴极 B. 阳极 C. 正极 D. 负极 4、下列能源通过化学反应产生的是() A. 生物能 B. 潮汐能 C. 风能 D. 太阳能 5、下列措施可以提高燃料燃烧效率的是() ①提高燃料的着火点②降低燃料的着火点③将固体燃料粉碎④将液体 燃料雾化⑤将煤气化处理⑥通入适量空气 A. ①③④⑤ B. ②③⑤⑥ C. ③④⑤⑥ D. ①②③④ 6、下列反应可能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A. H2SO4与Ba(OH)2溶液的反应 B. Mg与醋酸溶液的反应 C. 中和反应 D. 复分解反应 7、1molH-H键的键能是436 kJ, 1mol I-I键的键能是151kJ , 1mol H-I 的键能是299 kJ ,则对于H2(g)+I2 ==2HI(g)的反应,错误 ..的是() A. 吸热反应 B. 放热反应 C. 化合反应 D. 可逆反应 8、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废旧电池必须进行集中处理的问题被提到政府的议事日程,其主要原因是() A. 回收废旧电池中的石墨电极材料 B. 防止电池中汞、镉和铅等金属元素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

第四章 合伙企业法单元测试题

第四章合伙企业法单元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30*1=30分) 1、下列有关有限合伙企业设立条件的表述中,不符合《合伙企业法》规定的是()。 A.有限合伙企业至少应当有一个普通合伙人 B.有限合伙企业中的合伙人一律不得以劳务作为出资 C.有限合伙人可以用知识产权作价出资 D.有限合伙企业登记事项中应载明有限合伙人的姓名或名称 2、A有限合伙企业有三个合伙人,其中甲和乙为有限合伙人,丙为普通合伙人,由丙执行合伙企业事务。某日,甲未经丙同意,代表A有限合伙企业与B公司签订一份合同,B公司有理由相信甲为普通合伙人。如果该合同给A有限合伙企业造成巨大损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损失由合伙企业承担 B.该损失由普通合伙人承担责任 C.该损失由甲以其对合伙企业的出资额承担有限责任 D.该损失由甲承担与普通合伙人同样的责任 3、某有限合伙企业于2007年2月1日设立,2007年4月1日张某作为有限合伙人入伙,张某认缴的出资额是10万元,占出资比例10%,此时该有限合伙企业对外有50万元的到期债务。如果2007年6月1日该有限合伙企业解散,清算结果是,共有不能清偿到期债务120万元。对此,张某应承担的数额是()。 A.5万元 B.10万元 C.12万元 D.50万元 4.某有限合伙企业吸收甲为该企业的有限合伙人。对甲入伙前该企业既有的债务,下列表述中,符合《合伙企业法》规定的是()。 A.甲不承担责任 B.甲以其认缴的出资额承担责任 C.甲以其实缴的出资额承担责任 D.甲承担无限责任 5.甲为有限合伙企业的有限合伙人,经全体合伙人一致同意,甲转为普通合伙人。对其作为有限合伙人期间有限合伙企业发生的债务,甲承担责任的正确表述是()。 A.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承担责任 B.以其实缴的出资额为限承担责任 C.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D.不承担责任 6、下列对普通合伙企业设立的叙述,符合法律规定的是()。 A.公民张某与自己年仅13周岁的儿子成立一个合伙企业 B.合伙人必须一次全部缴付出资,不可以约定分期出资 C.公民甲乙丙丁出资设立一个普通合伙企业,甲可以以劳务出资 D.合伙企业名称中没有标明“普通”或是“有限”字样的话,就视为是普通合伙企业 7、某普通合伙企业委托合伙人张某单独执行合伙企业事务,张某定期向其他合伙人报告事务执行情况以及合伙企业的经营和财务状况。对于张某在执行合伙企业事务期间产生的亏损,应当承担责任的是()。 A.张某 B.张某和有过错的第三人 C.提议委托张某的合伙人 D.全体合伙人 8、除合伙协议另有约定外,普通合伙企业存续期间,下列行为中,不必经全体合伙人一致同意的是( )。 A.合伙人之间转让其在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 B.以合伙企业名义为他人提供担保 C.聘任合伙人以外的人担任合伙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 D.处分合伙企业的不动产 9、下列能成为普通合伙人的是()。 A、国有独资公司 B、国有企业 C、上市公司 D、公益性的事业单位 E、集体所有制法人企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