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担当“三个责任”竭诚践行神圣使命

切实担当“三个责任”竭诚践行神圣使命

作者:王树军

来源:《奋斗》2019年第11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对于企业党员干部来说,要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要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政治站位,切实担当起企业的政治责任、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新时代企业的“三个责任”,是辩证统一、不可或缺的。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理想信念,是党员干部的“根”和“魂”,是政治引领企业向上向好的思想动能和力量源泉。

担当政治引领,当好“航标灯”“主心骨”。企业党员干部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远大的宏伟目标,企业就不会有前瞻高远、持续长久的发展战略规划。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不能空对空,要把理想信念教育贯穿融入到生产经营各个环节,进一步落实党组织在企业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引导和鞭策党员干部依法依规运营管理企业。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武装党员干部头脑,把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和企业精神相结合,围绕党的中心工作,服务发展大局,校正校准党员干部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新坐标”,引导党员干部从内心深处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夯实理想信念的“压舱石”,使党员干部信心十足。

敢于攻坚克难,体现政治担当勇气。在日益复杂的国际环境下,不确定、不可控的内外部因素很多,难以预见的产业政策调整、市场布局变化、技术装备更新等各种风险和难题随时可能出现,如果党员干部没有正视矛盾、挑战困难的勇气,没有敢于担当、善作善成的底气,不能保持顽强拼搏、锐意进取的精神,不能摆脱“看”“等”“靠”“拖”“怕”的思想束缚,再美好的梦想只能成为“泡影”。面对新时代带给企业改革发展的新机遇新环境新空间,党员干部要敢于担当、迎难而上、抢抓机遇、尽职尽责,带领职工把企业推向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企业强则国家强,企业兴则国家兴。党员干部作为企业的先锋队,承担着引领经济发展壮大的重任。

创新实践,勇做发展“先行者”。创新实践、锐意进取是企业党员干部的使命所在。由于企业所有制类型、历史背景、组织构架、管理标准、产业领域、服务对象不同,在改革发展过程中,必须在经营管理模式、运行机制、发展路径、创效渠道、利润质量、文化底蕴等方面不断探索创新。为此,党员干部要带领广大职工立足企業和岗位实际,担负起创新实践的历史责任,厚植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创业精神,培育敢为人先的创新思维,切实增强企业高质量运行下的创效能力。通过全面提质增效,增强企业的生存发展能力。

攀升“高难度”,争当创效“主力军”。创造高效益高利润,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要务。绝大多数企业党员干部工作在生产一线或重要岗位,如果对工作质量没有严格要求,对工作成果没有“高难度”指标考核,就形成不了示范带动、目标驱动的激励效应,党员干部的先进性和表率作用就得不到很好体现。要引导企业党员干部形成并扩大“雁阵”效应,激发党员干部主动承担“高难度”指标生产工作任务的自觉性,鼓足党员干部完成高指标的干劲和信心。要通过设置“党员先锋岗”“党员示范作业区”“党员创新工作室”,评选年度“优秀共产党员”、年度“最美劳动者(共产党员)”等措施,激励党员干部时刻站在创新增效“阵地”的前沿,紧紧围绕市场开发、技术革新、降耗节支、管理创新、流程再造等实施创新项目,争当创新增效的“主力军”、开拓市场的“先锋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富有爱心的财富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财富,只有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才是最有竞争力和生命力的企业。”企业的发展壮大得益于党的领导,离不开政策支持,受惠于社会各界爱护,企业当以感恩之心回报。企业的社会责任,也是企业的政治责任,应作为企业全员的价值取向。

不忘创业初心,为职工创造更多福祉。为国家创造财富、为社会做出贡献,是企业的初心所在。职工作为企业的主人,其待遇水平和幸福指数,关乎职工的精神状态和企业的长远发展。企业党员干部应带头宣传贯彻《劳动合同法》《工会法》等法规,营造法治、和谐、健康、向上的发展环境,依法依规巩固职工的主人翁地位,通过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全方位、广角度、多形式、深层次地服务职工。以“创新促发展、高效保民生”经营理念为依托,及时足额发放工资奖金、缴纳社会保险,改善职工生产作业环境,保障职工生命财产安全,提高职工生活福利待遇,全力解决职工急、难、愁、苦事,增强职工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凝聚人心,汇聚动能。

摒弃利己思想,把普惠责任担在肩。企业党员干部有责任将企业的社会责任管理由被动型和适应型转变为主动型和战略型,把社会责任意识融入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加快形成企业与社会的共生共荣关系。企业党员干部应不遗余力为地方党委政府排忧解难,为社会公益事业添砖加瓦,踊跃参加抢险救灾、助学助医、助老助残、街路改造、扶贫济困等公益性建设,为构建和谐的发展环境贡献力量。

(作者系大庆市让胡路区喇嘛甸东华集团党委书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