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生数学学习方法问卷调查表 2

初中学生数学学习方法问卷调查表 2
初中学生数学学习方法问卷调查表 2

同学们,下面是你在学习数学时可能出现的一些做法或想法。请你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比较你与这些做法或想法之间的相似程度,并在适合你的答案的字母上打勾,请你回答每一个问题,注意每一个问题只能选一个答案,答案之间无对错之分。本问卷只为研究之用,不是评价你学习的好坏。为统计方便,麻烦你最后将答案汇总到后面的表格中,谢谢。

初中学生数学学习方法问卷调查表

性别:_______学校:_______班级: _______

1、你学习数学时的学习计划是

A 有计划,未执行B无计划,按要求学习C 严格执行学习计划D有计划,灵活执行

2、你课前预习数学的基本情况是

A 无预习习惯

B 无预习时间

C 按要求预习

D 预习困难的部分

3、你课前预习数学的通常做法是

A 为完成任务匆匆预习

B 全面阅读至看懂

C 发现疑难问题

D 着重理解重点难点

4、你课后复习数学的基本情况是

A 没多少时间复习

B 无不懂则不复习

C 全面复习,整理笔记

D 作业后复习

E 做题有困难才复习

F 没把握的先复习后作业

5、你课后复习数学的通常做法是

A 重看书或笔记

B 做练习

C 理解记忆重难点

D 自己归纳总结

E 其他

6、你上数学课的注意情况是

A 注意感兴趣的内容

B 容易走神

C 教师所讲的全部注意

D 高度注意重难点

7、你听数学课的方式是

A 忙于记笔记,跟不上讲解

B 听懂,不记笔记

C 边听边记板书

D 听思结合,记录重点

8、你上数学课时的笔记情况是

A 不会记,记板书

B 详记老师的讲解

C 只记教师要求的

D 有选择地记

9、你对数学作业错误的态度是

A 不看不管

B 请别人告之答案

C 只关心错了多少

D 请教老师和同学并订正

E 找原因及时订正

10、你对数学难题的解后的反应是

A 做完了事

B 理清解题的过程

C 思考解题的关键以为后鉴

D 寻找简洁解

E 上述2,3,4项均用

11、你学习数学概念时的情况是

A 阅读概念,记住名称或符号

B 背诵定义,掌握特性

C 举出正反实例,体会概念反映的范围

D 举行练习,准确的判断

E 与其他概念进行比较,弄情概念间的联系

12、你学习数学公式时的情况是

A 书写公式,记住公式中字母间的关系

B 弄懂公式的来龙去脉,掌握推导过程

C 用数字验算公式,在公式具体化过程中体会公式中所反映的规律

D 将公式进行各种变换,了解其不同的变化形式

E 将公式中的字母想象成抽象的框架,达到自如地运用公式

13、你学习数学定理的情况是

A 背诵定理

B 分清定理的条件和结论

C 理解定理的证明过程

D 应用定理证明有关的问题

E 体会定理与有关定理和概念的内在关系

14、在所学科目中,你对数学的爱好层次是

A特别爱好B一般C不喜欢

15、进入初中,对数学你有无预习习惯?

A有B 偶尔有C没有

16、上数学课时,听课认真的程度是

A认真B 较认真C不够认真

17、你现在学习数学独立思考的程度?

A优B良C 一般

18、你在上数学课时,是否有记笔记的习惯?

A经常有B 偶尔有C几乎没有

19、你每天回家出作业外是否回顾复习当天的数学知识?

A有B偶尔有C没有

20、你每天独立完成数学作业的程度?

A优B良C一般

21、遇到难题,你的态度是

A问同学或问老师B自己钻研C随它去

22、在解完数学题后,有没有反思(含检验意识、一般化推广的想法等)习惯?A有B偶尔有C没有

23、除了学校布置的作业,是否有做课外数学题?

A经常有B偶尔有C几乎没有

24、数学考试后,是否分析失分原因?

A有B偶尔有C没有

25、是否有专用的数学错题本,收集考试和作业中的错题?

A有,常用B有,偶尔用C没有

26、在解答问题时,是否想到利用图象求解?

A经常想到B偶尔想到C几乎没有

小升初数学学习计划

小升初数学学习计划 一、抓基础 基础知识,是整个数学知识体系中最根本的基石。我认为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归 纳和梳理教材知识结构,记清概念,基础夯实。数学≠做题,千万不要忽视最基本的概念、公理、定理和公式的记忆。特别是选择题,要靠清晰的概念来明辨对错,如果概念不清就 会感觉模棱两可,最终造成误选。因此,要把教材中的概念整理出来,列出各单元的复习 提纲。通过读一读、记一记等方法加深印象,对容易混淆的概念更要彻底搞清,不留隐患。从现在起每天10题选择,10题填空让学生把知识更熟练,更加准确。 二、精做精练 多做精选模拟试题,做几套精选的模拟题,或者做几套往年真题,因为这些试卷的 知识点的分布比较合理到位,这样能够使得整个知识体系得到优化与完善,基础与能力得 到升华,速度得到提高,对知识的把握更为灵活。通过模拟套题训练,掌握好答题方法和 答题时间,在做模拟试卷时就应该学会统筹安排时间,先易后难,不要在一道题上花费太 多的时间。在平时就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和良好的心态,这样可以在小升初实战中得以 发挥自己的最佳水平。 同时平时训练别用计算器,解题时审题要慢,题意分析清楚,再动手快做。提高速度 也是复习要强化的训练,小升初的竞争是知识与能力的竞争,也是速度的较量。会的一定 答对、答全,切忌平时训练使用计算器。还有,要重视课本中的典型例题与习题,不少试 题源于课本。大题重要步骤不能丢步、跳步,丢步骤等于丢分。 三、查漏补缺 在做题的同时,会有许多错题产生。此时整理、归纳、订正错题是必不可少,甚至 订正比做题更加重要,因此不仅要写出错解的过程和订正后的正确过程,更希望能注明一 下错误的原因。比如,哪些是知识点掌握不够,哪些是方法运用不当等。同时进行诊断性 练习,以寻找问题为目的。你可将各种测试卷中解错的题目按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放 在一起比较,诊断一下哪类题容易出错,从而找出带有共性的错误和不足,及时查漏补缺,才能将问题解决在考前。事实上,这应该是一个完整的反思过程,也是不少高分考生的经 验之谈。四、强化训练,提高能力 选择能覆盖小升初知识点,数学思想,数学方法的经典题目,标准难度的试卷,让 学生熟悉考试的内容,题型,时间安排,表达等,找出下一阶段的问题从而解决。五、复 习时间安排:第一阶段:分类复习 1.数和数的运算:重点在一系列概念和分数、小数、 四则运算和简便运算。 2.代数的初步知识:重点在掌握简易方程及比和比例的辨析。 3.解决问题:重点在问 题的分析和解题技能的发展商,难点是分数的实际应用。 4.量的计量:如长度、面积、 体积、重量、时间单位,各种类型名数的改写。 5.几何初步知识:对公式的应用以及思

学生学习方式问卷调查表

学生学习方式问卷调查表 学校班级姓名 1、你在学习新知识之前,()。 ①经常自觉预习②有时预习有时不预习③经常不预习 2、你在课前预习时,()。 ①把新知识阅读一遍②一遍阅读一边试着练习 ③一边阅读一边操作学具 3、在预习中,碰到困难你就()。 ①停止预习②请教家长帮助③努力克服并继续坚持预习 4、你在课前预习时,比较喜欢()。 ①先复习旧知识,再预习②预习中遇到困难后,再复习旧知识③边预习,边复习旧知识 5、听课时,你()。 ①自始至终认真听②开始时比较认真听,后来不太认真听 ③重点内容认真听,其他内容不认真听 6、在学习中,你()记笔记。 ①经常②不经常③经常不 7、你对参与同学、老师之间的讨论,()。 ①比较感兴趣②有点感兴趣③不感兴趣 8、你会将自己不理解的地方(问题)直截了当地向同学或老师提出吗?() ①会的②不会的③视情况而定,有时会有时不会 9、你们的老师是否有过带你们走出校门进行参观、访问或调查,收集过有关学习资料吗?()

①从未有过②曾经有过,但很少 10、作业时,你的目标是()。 ①完成任务②追求又对又快③尽可能寻求多种解法 11、不管在课内还是课外,你爱向老师或同学提出新问题吗?() ①不喜欢,未曾有过②喜欢,但很少③很喜欢 12、在订正作业时,你以前的做法是()。 ①照别人抄一遍②急于自己订正③先查明错误原因后自己再订正 13、当自己的想法与同学的观点不一致时,你敢于大胆提出并努力坚持自己的观点吗?() ①不敢大胆提出,但仍坚持自己的观点 ②敢于大胆提出,但不敢坚持自己的观点 ③敢于大胆提出,并且努力坚持自己的观点 14、一般情况下,你喜欢()进行学习。 ①一个人(独立)②几个同学(合作) 15、你喜欢“标新立异”、“与众不同”吗?() ①不喜欢②喜欢③不知道

优选初升高数学衔接测试卷试题学生版本.docx

初升高数学衔接班测试题 (满分: 100 分,时间: 120 分钟) 姓名成绩 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 1.若2 x25x 2 0 ,则4x 24x 1 2 x 2 等于() A. 4x 5 B. 3 C. 3 D. 5 4x 2. 已知关于x不等式2x2+bx-c>0 的解集为x | x1或 x 3},则关于 x 的不等式bx2cx40 的解集为() A. x | x2或 x1} B. x | x 1 或 x 2} 22 C. { x |1x 2} D. x | 2 x1} 22 3. 化简12的结果为() 2131 A 、32B、32C、2 2 3D、322 4. 若0<a<1,则不等式(x-a)( x-1 )<0的解为() a A.x | a x1; B.x |1x a; a a

C.x | x a或 x 1 ; D. a 5. 方程 x2-4│x│+3=0 的解是( )x | x 1 或 x a a =±1或 x=±3 =1和x=3=-1或x=-3 D.无实数根 6.已知(a b)27 , ( a b) 23,则 a 2b2与ab的值分别是() A. 4,1 B.2, 3 C.5,1 D.10, 2 3 2 7.已知y 2x2的图像时抛物线,若抛物线不动,把X轴,Y轴分别向上, 向右平移 2 个单位,那么在新坐标系下抛物线的解析式是 () A. y2(x 2) 22 B.y 2( x 2) 22 C. y2(x 2) 22 D.y 2( x 2) 22 8. 已知2 x23x 0 ,则函数 f ( x ) x 2x 1 () A. 有最小值3 ,但无最大值; B.有最小值3,有最44 大值 1; C. 有最小值1,有最大值19 ; D.无最小值,也无最4 大值 .

小升初数学复习方法

小升初数学复习方法 一、制定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并认真执行计划。 为使复习具有针对性,目的性和可行性,找准重点、难点,大纲(课程标准)是复习依据,教材是复习的蓝本。在复习时抓住学习中的难点、疑点及各知识点易出错的原因,这样做到复习有针对性,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分类整理、梳理,强化复习的系统性。 复习的重要特点就是在系统原理的指导下,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使之形成一个较完整的知识体体系,这样有利于知识的系统化和对其内在联系的把握,便于融合贯通。要做到梳理——训练——拓展,有序发展,真正提高复习的效果。 三、辨析比较,区分弄清易混概念。 对于易混淆的概念,首先抓住意义方面的比较,再者是对易混概念的分析。全面把握概念的本质,避免不同概念的干扰,另外对易混的方法也应进行比较,以明确解题方法。 四、一题多解,多题一解,提高解题的灵活性。 有些题目,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得到不同的解题方法。一题多解可以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灵活解题的能力。不同的解题思路,列式不同,结果相同,收到殊途同归的效果。同时也给其他同学以启迪,开阔解题思路。有些应用题,虽题目形式不同,但它们的解题方法是一样的,在复习时,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对各类习题进行归类,使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提高解题灵活性。

五、有的放矢,挖掘创新。 机械的重复,什么都讲,什么都练是复习大忌,复习一定要有目的,有重点,要对所学知识归纳,概括。要有开放性,创新性,使思维得到充分发展,正确评估自己,自觉补缺查漏,面对复杂多变的题目,严密审题,弄清知识结构关系和知识规律,发掘隐含条件,多思多找,得出自己的经验。 小升初是一场艰难的战役,需要我们的不断努力,但是光是努力使不够的,还需要掌握好的方法,才能使自己更上一层楼。行知小升初有计划地复习以及运用良好的学习方法对学好数学有很大的帮助。 期末攻略:小学数学期末复习方法 期末考试即将开始,我们的同学们也正在进入紧张的复习阶段,对于小学生,数学复习至关重要,会不会复习,直接影响期末考试的成绩。 有家长说,我们讨厌应试,讨厌在考试前才努力。 但我想说:考试前的复习本身就是一种能力的培养,快速学习也是一种能力的体现,这种学习能力与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密不可分,不要因为社会的负面声音而误导了孩子。 今天这篇“小学数学期末复习方法“的文章,虽然通篇文字阐述方法,但字字句句都是精华,希望能对你的复习及今后的学习起到作用。 小学数学期末复习的基本任务是抓住双基串成线,沟通联系连成片,温故知新补缺漏,融会贯通更熟练。复习的特点之一是理,对所

中学生学习态度调查问卷

亲爱的同学们: 您好!为了了解同学们的情况,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学习科学知识,我们要进行一项心理测验。希望每一个回答问题的同学,都能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真实坦白地回答后面的问题。 1、你愿意经常举手发言,或主动参与小组讨论吗?* A.愿意 B.偶尔C不愿意 2、你觉得你学习成绩如何?* A、很好 B、中上 C、中下 D、比较弱 3、你对的你学习成绩在意吗?* A.在意 B.无所谓 4、请问你是不是认为现在的学习对将来很重要?* A.是的 B.说不上 C.不是的 5、请问你有没有制定学习计划的习惯?* A.有 B.有时有 C.没有 6、你经常想自己不用花太多时间成绩也会超过别人?* A.经常 B.偶尔 C.从不 7、请问你做作业时遇到困难会怎么办?* A.自己想办法解决 B.找老师或同学帮忙解决 C.放在一边不管D、寻求网络 8、你能独立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吗* A.完全可以 B.只能完成某几门 C.只能选择性地完成每门部分作业 9、自己平时会不会自觉、自动地进行预习、复习学习内容?* A.每次都会 B.偶尔会C从来不会 10、学习的时候,如果有人找你玩,你会不会立即就跟去玩?* A.经常 B.说不定 C.完全不会 11、你在学习上的时间分配* A.对喜欢的科目下狠功夫 B.平均分配 C.对不喜欢的放任自由 12、家人会经常督促你学习吗?* A.经常 B.偶尔 C.不会 13、你认为以下三种因素,哪种更容易给你施加压力?* A.家庭压力 B.老师压力 C.自身压力 D.其他 14、请问您是否会想拿出一部分娱乐时间来学习从而提高成绩? A、想,但是不由自主地想玩 B、想,并且做了 C、被爸妈老师无奈逼迫 D、不想,更不会做 15、请问您是否向拿出一部分学习时间来进行娱乐? A、想B可以考虑、C、不想 16、你想从哪些方面改变你的学习态度?

怎么做好初升高数学衔接准备

初升高,是学生一个升学阶段,告别初中生活,正式成为高中的一员。 那么初中和高中数学有哪些方面的不同呢?我们要如何为高中的学习打好一个基础? 数学语言在抽象程度上突变。不少学生反映,集合、映射等概念难以理解,觉得离生活很远,似乎很“玄”。确实,初、高中的数学语言有着显著的区别。初中的数学主要是以形象、通俗的语言方式进行表达。而高一数学一下子就触及抽象的集合语言、逻辑运算语言以及以后要学习到的函数语言、空间立体几何等。 思维方法向理性层次跃迁。高一学生产生数学学习障碍的另一个原因是高中数学思维方法与初中阶段大不相同。初中阶段,很多老师为学生将各种题建立了统一的思维模式,如解方程分几步,因式分解先看什么,再看什么,即使是思维非常灵活的平面几何问题,也对线段相等、角相等……分别确定了各自的思维套

路。因此,初中学习中习惯于这种机械的,便于操作的定势方式,而高中数学在思维形式上产生了很大的变化,数学语言的抽象化对思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能力要求的突变使很多高一新生感到不适应,故而导致成绩下降。高一新生一定要能从经验型抽象思维向理论型抽象思维过渡,最后还需逐步形成辩证型思维。 知识内容的整体数量剧增。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又一个明显的不是知识内容的“量”上急剧增加了,单位时间内接受知识信息的量与初中相比增加了许多,辅助练习、消化的课时相应地减少了。这就要求: 第一,要做好课后的复习工作,记牢大量的知识; 第二,要理解掌握好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使新知识顺利地同化于原有知识结构之中; 第三,因知识教学多以零星积累的方式进行的,当知识信息量过大时,其记忆效果不会很好。因此要学会对知识结构进行梳理,形成板块结构,实行“整体

小升初数学备考方案

小升初数学备考方案 小升初数学在整个考试卷中所占的比例是相当大的,题型一般分为填空、选择和解答,考点多,各个学校的侧重点不同,题目的难度也有所不同,要想赢得小升初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还需要各位在平时的学习和练习中引起足够的重视。 小升初数学涉及到的考点比较多,大家最好还是按专题来复习比较好,专题复习完进行套卷训练,对平时易错的题型和考点进行标记和复习,后期针对易错题型和考点进行专项训练效果能好点。 小升初数学通常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 一、小学数学算术定义定理公式:理解并会应用是关键; 二、小学数学基础运算公式:记准公式并会灵活应用,关键是公式的逆用和变形应用; 三、运用四则运算规则巧算:题型不同,方法不同,抓住特点,灵活应用; 四、小学数学常见几何图形的周长、面积(阴影部分的面积计算是关键)、体积计算公式 公式的推导是关键,并会进行逆用和变形应用; 五、小学数学单位换算公式: 记准进率是关键,大变小乘定律,小变大除定率; 六、小学数学热点问题运算公式(常见奥数题公式): 重点和难点 1、和差问题的公式:

(和+差)÷2=大数(和-差)÷2=小数 2、和倍问题: 和÷(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或(和-小数=大数) 3、差倍问题: 差÷(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或(小数+差=大数) 4、植树问题: (1)非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形: ①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全长=株距×(株数-1)株距=全长÷(株数-1) ②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一端要植树,另一端不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全长=株距×株数株距=全长÷株数 ③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不要植树,那: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全长=株距×(株数+1)株距=全长÷(株数+1) (2)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如下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全长=株距×株数株距=全长÷株数 5、盈亏问题 一盈一亏问题:(盈+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两盈问题:(大盈-小盈)÷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两亏问题:(大亏-小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6、行程问题:

中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调查表

中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问卷调查表 1、本学期开学之前,你一般情况下会: A、无所事事,等待开学 B、只要准备好开学所需要的物品就可以 C、检查老师布置的作业是否完成 D、考虑并制定新学期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争取有所进步 2、你认为应该在早读、下午上课或晚自修前的多长时间内引导大家进入学习状态并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呢? A、5分钟 B、10分钟 C、15分钟 D、20分钟 3、有的同学表示课前预习对自己学习有很大帮助,所以习惯预习;而有的同学表示预习对学习并没有什么帮助,所以不预习。你呢?() A、不预习 B、很少预习 C、老师布置预习才预习 D、经常预习 4、如果你预习,那你都经常预习那些科目?(注意:上面选不预习的同学不用填此项。)() A、自己喜欢的科目 B、自己喜欢那位老师的科目 C、家长强调的重点科目 D、预习自己认为成绩不理想的科目 5、课堂上,你最喜欢() A、答问 B、自由阅读 C、老师讲解 D、讨论 6、有的同学表示会在课堂上课过程中常常走神,你呢?() A、对感兴趣的内容很认真,不感兴趣的就干别的事情 B、上课内容听不懂时会走神

C、认为上课内容已经很懂了,不用听 D、基本不会走神 7、不同的同学都有自己的听课方式,你是怎样的呢?() A、听课时不记笔记,但愿意想,会配合老师的节奏(如:回答问题等) B、老师让记什么就记什么 C、听课时会记自己认为重要的笔记,但常常听不到老师讲的下面的内容 D、一面听,一面把老师讲的和自己认为重要的内容记在书上 8、你觉得自己的听课效果怎样() A、不清楚B、全听不懂 C、部分听懂D、全能听懂 9.等级科目课上,你通常() A.完全按老师的要求进行,没有主动对问题进行探究 B.主要精力放在解题上,没有对基础知识进行认真复习C.既注重对基础知识的复习,又注意解题及解题后的反思、总结 D.主动对问题进行探究,并经常与同学一起讨论、交流 10、开学一段时间之后,发现自己成绩不太理想,你一般情况下会() A、不学习了,反正学不会 B、听天由命,反正我已经尽力了 C、确定自己的薄弱学科,狠下功夫 D、请教老师,看自己的学

小升初数学讲义

第一讲 分、小数的基本计算 【学习目标】 1. 初步了解分、小数混合的计算方法,能熟练、准确地进行分数和小数的四则计算。 2. 能合理运用运算规律,准确、简捷地计算分、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基本练习】 直接写出得数。 1. =?7394 =÷3894 =÷14376 =?3276 2. =+?6 52132 =÷-5125385 =÷?356153 【问题思考】 1. 说说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1) 32 )]12561 (1[÷+- (2) [2-3 4思考:有分数和小数混合的运算,该怎样去计算更简捷? 2.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1) 103 9710945-?- (2) 75.14114725.1?+? (3))7 31.2541(8.3?+- 思考:你是怎样进行简便计算的?说一说你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与计算方法? 3.解方程。 (1) 5 2)8.052(43=-?x (2) 157 61125= +x x 思考:说说你解方程的步骤。你的过程是否合理与简捷? 【简单应用】 1. 计算下面各题。 (1) 53657273?-÷ (2))4.0157 (14÷÷ (3) ]45)54375.067[(613??-÷ 2. 解方程。 (1) 65 3232=+x (2)5 14.053=-x (3)8325.0=-x x 3. 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1)375.0542192+÷+ (2) 5 4)75.065(512++? (3) )158 54(3261-÷? (4)32 2691362-÷- (5) 125.0)]3 215.2(311[5÷--- 【拓展练习】

初中语文学习情况问卷调查表

初中语文学习情况问卷调查表 亲爱的同学: 您好! 下面是一份有关语文学习方法问卷调查表。 这份调查卷的目的是了解你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一些情况和想法, 这些信息对我们课题研究是很有价值的,希望你能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如实地回答问题, 您的积极参与对这次调查是非常重要的。对本问卷的答案无对错、好坏之分,问卷也无需署名。谢谢合作! 请同学们认真如实选择下面的选择题,仅选一个,不要漏选和多选。 1. 你是怎样对待课前预习的呢?( ) A.不预习 B.很少预习 C.老师的督促下才预习 D.经常预习 2. 你语文预习的基本方式是什么?() A.单纯看一下课本。 B.阅读要学的内容,归纳出重难点并划出不懂或有疑问的地方。 C.借助学案,自主阅读理解教材基本知识。 D.借助学案、自主阅读教材、小组交流疑难。 3. 在语文预习过程中你喜欢与别人讨论、交流问题和看法吗? A.喜欢与别人交流 B.偶尔交流一下 C.喜欢安静思考 4. 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你如何利用早读的时间?() A.阅读或背诵课文 B. 抄作业 C.看报纸、杂志 D.见什么读什么 5.不同的同学都有自己的听课方式,你是怎样的呢?() A.听课时不记笔记,但愿意想,会配合老师的节奏(如:回答问题等)。 B.老师让记什么就记什么。 C.听课时会记自己认为重要的笔记,但常常听不到老师讲的下面的内容。 D.边听边想把老师讲的和自己认为重要的内容记在书上。 6.你在课堂上常处于()状态? A.以听老师讲为主 B.常处于思考感受中 C.与老师同学产生碰撞 D.积极参与到活动中 7. 上课的时候我们是怎么听课的呢() A.只听讲不思考 B.边听边思考,力争在课堂上解决问题 C.只听自己预习时的疑难问题

初升高数学衔接教材(完整)

第一讲数与式 1、绝对值 (1)绝对值的代数意义:正数的绝对值是它的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零的绝对值仍是零.即 a,a0, | a | 0,a0, a, a0. (2)绝对值的几何意义:一个数的绝对值,是数轴上表示它的点到原点的距离. (3)两个数的差的绝对值的几何意义: a b 表示在数轴上,数 a 和数b之间的距离. 2、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 (1)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 ① f (x) a(a 0) ,去掉绝对值后,保留其等价性的不等式是 a f ( x) a 。 ② f (x) a(a 0) ,去掉绝对值后,保留其等价性的不等式是 f (x) a或 f ( x) a 。 ③ f (x) g ( x) f 2 ( x)g 2 (x) 。 (2)利用零点分段法解含多绝对值不等式: ①找到使多个绝对值等于零的点. ②分区间讨论,去掉绝对值而解不等式.一般地n 个零点把数轴分为n+1段进行讨论. ③将分段求得解集,再求它们的并集. 例 1.求不等式3x 5 4 的解集 例 2. 求不等式2x 1 5的解集 例 3. 求不等式x 3 x 2 的解集 例 4. 求不等式 | x+ 2| + | x- 1| > 3 的解集.

例 5. 解不等式 | x- 1| + |2 -x| > 3-x. 例 6. 已知关于x 的不等式| x-5|+| x-3|< a 有解,求 a 的取值范围. 练习 解下列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 (1)x 1 x 3 >4+x (2) | x+1|<| x-2| (3) | x- 1|+|2 x+1|<4 (4)3x 2 7 (5)5x 7 8 3、因式分解 乘法公式 ( 1)平方差公式( a b)( a b)a2b2 ( 2)完全平方公式( a b) 2a22ab b2 ( 3)立方和公式( a b)(a2ab b2 )a3b3 ( 4)立方差公式( a b)(a2ab b2 )a3b3 ( 5)三数和平方公式( a b c)2a2b2c22(ab bc ac) 33223

小升初数学衔接班——学法指导

小升初数学衔接班——学法指导 初中数学学习,你准备好了吗?——小升初衔接之数学学法指导 一、学习目标 通过比较小学和初中数学课程学习特点、学习方法和思维习惯的不同来解决小升初衔接阶段学生在学法上、心理上容易出现的问题,同时培养学生一些初中阶段应具备的数学能力。 二、学习重点 1、认识初中数学的特点,了解在初中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为即将开始的学习做好准备。 2、了解如何培养适合中学数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在后续的学习过程中自觉地以此要求自己。 三、重点讲解 (一)引语 1、数学学科的重要性。 2、衔接阶段会出现的问题。 (二)认识初中数学 1、小学数学的特点(模仿性) 在小学,由于同学们年龄较小,所以抽象思维能力较差,而模仿性较强;另一方面,小学教材中,例题类型多且全,有时老师还有补充,同学们能在课堂上见到几乎所有的题型,故同学们只要认真模仿就能学得比较好。 例1、计算: 181 64.83535.1744 1919 +++ 分析: 虽然此题的运算顺序应是从左到右,但是仔细观察四个加数的特点,发现第一个加数与第三个加数的和正好是一个整数,而第二个加数与第四个加数的分母相同。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运算。 解: 181 64.83535.1744 1919 +++ 181 64.8335.17544 1919 =+++ 181 (64.8335.17)(544) 1919 =+++ =100+50 =150 只要同学们认真听讲,一定可以模仿着解答下列问题。 练习: 41 2.75310.21 54 +++ 2、初中数学的主要内容 初中数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高中生学习方法调查表

高中生学习方法问卷调查表 同学们: 下面是关于你本学期学习方法的调查题,请你仔细、认真、实事求是的填写,此卷有助 于我们和你自己了解你都运用了那些学习方法。谢谢! 本卷的填写方式是在每道选择题中,必须选择一个选项,请不要漏选,也不要在一道内选两项。请认真回答这些问题后,再看后面的评分方法。 1、如果老师布置一项社会调查让你在寒假中完成,并要求开学后提交一份报告,你会:( ) A、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量 B、到网上去下载一份,应付了事 C、和几个要好的同学一块完成并趁机游玩 D、形成学习小组,分工合作,对这份报告贡献自己的力 2、本学期开学之前,你一般情况下会:( ) A、无所事事,等待开学 B、只要准备好开学所需要的物品就可以 C、检查老师布置的作业是否完成 D、考虑并制定新学期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争取有所进步 3、你认为应该在早读、下午上课或晚自修前的多长时间内引导大家进入学习状态并逐渐养 成良好的习惯呢?( ) A、5分钟 B、10分钟 C、15分钟 D、20分钟 4、有的同学表示课前预习对自己学习有很大帮助,所以习惯预习;而有的同学表示预习对 学习并没有什么帮助,所以不预习。你呢?() A、不预习 B、很少预习 C、老师布置预习才预习 D、经常预习 5、如果你预习,那你都经常预习那些科目?(注意:上面选不预习的同学不用填此项。)() A、自己喜欢的科目 B、自己喜欢那位老师的科目 C、家长强调的重点科目 D、预习自己认为成绩不理想的科目 6、预习的方法多种多样,你常用哪一种?() (注:选不预习的同学这一组题目可以不用填写) A、把要学的内容看一遍 B、阅读要学的内容,并归纳出重点和难点 C、阅读要学的内容,归纳出重难点并划出不懂或有疑问的地方 D、阅读要学的内容,并查阅相关资料,解决疑难 7、课堂上,你最喜欢() A、答问 B、自由阅读 C、老师讲解 D、讨论 8、有的同学表示会在课堂上课过程中常常走神,你呢?() A、对感兴趣的内容很认真,不感兴趣的就干别的事情

初升高数学衔接知识点

1.绝对值 绝对值的代数意义:正数的绝对值是它的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零的绝对值仍是零.即 绝对值的几何意义:一个数的绝对值,是数轴上表示它的点到原点的距离. 两个数的差的绝对值的几何意义:b a -表示在数轴上,数a 和数b 之间的距离. 1.填空: (1)若5=x ,则x =_________;若4-=x ,则x =_________. (2)如果5=+b a ,且1-=a ,则b =________;若21=-c ,则c =________. 2.选择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若a b =,则a b = (B )若a b >,则a b > (C )若a b <,则a b < (D )若a b =,则a b =± 3.化简:|x -5|-|2x -13|(x >5). 2. 乘法公式 我们在初中已经学习过了下列一些乘法公式: (1)平方差公式 22()()a b a b a b +-=-; (2)完全平方公式 222()2a b a ab b ±=±+. 我们还可以通过证明得到下列一些乘法公式: (1)立方和公式 2233()()a b a ab b a b +-+=+; (2)立方差公式 2233()()a b a ab b a b -++=-; (3)两数和立方公式 33223()33a b a a b ab b +=+++; (4)两数差立方公式 33223()33a b a a b ab b -=-+-. 练 习 1.填空: (1)221111()9423 a b b a -=+( ); (2)(4m + 22)164(m m =++ ); (3 ) 2222(2)4(a b c a b c +-=+++ ). 2.选择题: (1)若212 x mx k ++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k 等于 ( ) (A )2m (B )214m (C )213m (D )2116 m (2)不论a ,b 为何实数,22248a b a b +--+的值 ( ) (A )总是正数 (B )总是负数 (C )可以是零 (D )可以是正数也可以是负数 3.分解因式 因式分解的主要方法有:十字相乘法、提取公因式法、公式法、分组分解法,另外还应了解求根法及待定系数法.

小升初数学满分的六个诀窍_知识点总结

小升初数学满分的六个诀窍_知识点总结 如何在小升初的考试中数学拿满分?这应该是很多学生家长追求的事!其实,数学不同于英语和语文,拿高分要比英语和语文相对容易一些,不过要掌握好诀窍... 一、重视夯实数学双基 在复习过程中夯实数学基础,要注意知识的不断深化,注意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关系,将新知识及时纳入已有知识体系,逐步形成和扩充知识结构系统,这样在解题时,就能由题目所提供的信息,从记忆系统中检索出有关信息,选出最佳组合信息,寻找解题途径、优化解题过程。 二、重视建立“病例档案” 准备一本数学学习“病例卡”,把平时犯的错误记下来,找出“病因”开出“处方”,并且经常地拿出来看看、想想错在哪里,为什么会错,怎么改正,这样到中考时你的数学就没有什么“病例”了。我们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做一定数量的数学习题,积累解题经验、总结解题思路、形成解题思想、催生解题灵感、掌握学习方法。 三、重视常用公式技巧 准确对经常使用的数学公式要理解来龙去脉,要进一步了解其推理过程,并对推导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可能变化自行探究。对今后继续学习所必须的知识和技能,对生活实际经常用到的常识,也要进行必要的训练。例如:1-20的平方数;简单的勾股数;正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以及高和边长的关系;30°、45°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这样做,一定能更好地掌握公式并胜过做大量习题,而且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重视强化题组训练 除了做基础训练题、平面几何每日一题外,还可以做一些综合题,并且养成解题后反思的习惯。反思自己的思维过程,反思知识点和解题技巧,反思多种解法的优劣,反思各种方法的纵横联系。而总结出它所用到的数学思想方法,并把思想方法相近的题目编成一组,不断提炼、不断深化,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逐步学会观察、试验、分析、猜想、归纳、类比、联想等思想方法,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五、重视中考动向要求 要把握好目前的中考动向,特别是近年来中考越来越注重解题过程的规范和解答过程的完整。在此特别指出的是,有很多学生认为只要解出题目的答案就万事大吉了,其实只要是有过程的解答题,过程分比最后的答案要重要得多,不要会做而不得分。 六、重视构建知识网络 要学会构建知识网络,数学概念是构建知识网络的出发点,也是数学中考考查的重点。因此,我们要掌握好代数中的数、式、不等式、方程、函数、三角比、统计和几何中的平行线、三角形、四边形、圆的概念、分类,定义、性质和判定,并会应用这些概念去解决一些问题。希望以上提供的小升初数学学习的六大经验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在这里祝大家能够在2013小升初考试中取得一个优异的成绩,走进自己心目中的学校。

学生学习方法问卷调查表

学生学习方法问卷调查表 年级:__姓名:__性别:__年龄:__ 同学们: 下面是关于你本学期学习方法的调查题,请你仔细、认真、实事求是的填写,此卷有助于我们和你自己了解你都运用了那些学习方法。谢谢! 本卷的填写方式是在每道选择题中,必须选择一个选项,请不要漏选,也不要在一道内选两项。请认真回答这些问题后,再看后面的评分方法。 1、如果老师布置一项社会调查让你在寒假中完成,并要求开学后提交一份报告,你会:( ) A、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量 B、到网上去下载一份,应付了事 C、和几个要好的同学一块完成并趁机游玩 D、形成学习小组,分工合作,对这份报告贡献自己的力 2、本学期开学之前,你一般情况下会:( ) A、无所事事,等待开学 B、只要准备好开学所需要的物品就可以 C、检查老师布置的作业是否完成 D、考虑并制定新学期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争取有所进步 3、你认为应该在早读、下午上课或晚自修前的多长时间内引导大家进入学习状态并逐渐养 成良好的习惯呢?( ) A、5分钟 B、10分钟 C、15分钟 D、20分钟 4、有的同学表示课前预习对自己学习有很大帮助,所以习惯预习;而有的同学表示预习对学习并没有什么帮助,所以不预习。你呢?() A、不预习 B、很少预习

C、老师布置预习才预习 D、经常预习 5、如果你预习,那你都经常预习那些科目?(注意:上面选不预习的同学不用填此项。)() A、自己喜欢的科目 B、自己喜欢那位老师的科目 C、家长强调的重点科目 D、预习自己认为成绩不理想的科目 6、预习的方法多种多样,你常用哪一种?() (注:选不预习的同学这一组题目可以不用填写) A、把要学的内容看一遍 B、阅读要学的内容,并归纳出重点和难点 C、阅读要学的内容,归纳出重难点并划出不懂或有疑问的地方 D、阅读要学的内容,并查阅相关资料,解决疑难 7、课堂上,你最喜欢() A、答问 B、自由阅读 C、老师讲解 D、讨论 8、有的同学表示会在课堂上课过程中常常走神,你呢?() A、对感兴趣的内容很认真,不感兴趣的就干别的事情 B、上课内容听不懂时会走神 C、认为上课内容已经很懂了,不用听 D、基本不会走神 9、不同的同学都有自己的听课方式,你是怎样的呢?() A、听课时不记笔记,但愿意想,会配合老师的节奏(如:回答问题等) B、老师让记什么就记什么 C、听课时会记自己认为重要的笔记,但常常听不到老师讲的下面的内容 D、一面听,一面把老师讲的和自己认为重要的内容记在书上 10、你觉得自己的听课效果怎样( ) A、不清楚 B、全听不懂 C、部分听懂 D、全能听懂

初升高数学衔接 知识专题讲座和练习

初升高数学衔接班第3讲 高中数学入门(三) 重、难点 不等式的性质 【典型例题】 [例1] 29.0=a ,?=46tan b ,?-?=44cos 44sin c ,试比较a 、b 、c 大小。 解:b a c <<<<10 ∴ c a b >> [例2] 比较2、33、55的大小。 解:∵ 8)2(6= 9)3(63= ∴ 332< ∵ 32)2(10= 25)5(105= ∴ 552> ∴ 35325<< [例3] 设50≤c ,且c b a a 222+=-和322-=+c b a 同时成立,试比较 a 、 b 、 c 大小。 解:易知03242>--=a a b ,故1-a ∴ 53≤--=-a a a c ,a c > 012)3(442<--=-a a b ∴ b a c >> [例4] 已知1)1(22+<+m a 对任意实数m 都成立,求a 的取值范围。 解:∵ 12+m 的最小值为1 ∴ 1)1(2<+a ,2 1->0 ② b a >>0 ③ b a >>0 ④ 0>>b a 问其中哪些条件可以推出结论 b a 11<? 解:①、②、④ [例6] 解不等式:m x ≥+1(m 为字母系数) 解: (1)0≤m 时,只须01≥+x ,1-≥x (2)0>m 时,有???≥+≥+2101m x x ∴ 12-≥m x 【模拟试题】 1. 比较大小:?=89sin a ,?=45tan b ,? =1cos 1c 2. 已知a x ≤对任意43≤≤-x 都成立,求a 的取值范围。 3. 解关于x 的不等式:a x ≥-12(a 为系数) 4. 解不等式① 011<+-x x ② 03>+x x

小学生学习方法问卷调查

小学学习方法问卷调查表 年级:__班级:__姓名:__年龄:__ 同学们: 下面是关于你现阶段学习方法情况的调查题,请你仔细、认真、实事求是的填写,此卷有助于我们和你自己了解你都运用了那些学习方法。谢谢! 本卷的填写方式是在每道选择题中,必须选择一个选项,请不要漏选,也不要在一道内选两项。请认真回答这些问题,老师会根据你的选择总结你的情况。 1、如果老师布置了一项学习任务让你在寒假中完成,并要求开学后提交一份报告,你会:( ) A、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B、到网上去下载一份,应付了事 C、和几个要好的同学一块完成并趁机游玩 D、形成学习小组,分工合作,对这份报告贡献自己的力 2、本学期开学之前,你一般情况下会:( ) A、无所事事,等待开学 B、只要准备好开学所需要的物品就可以 C、检查老师布置的作业是否完成 D、考虑并制定新学期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争取有所进步 3、当准备要学习之前,你认为应该在多长时间内自己才会进入学习状态,并逐渐能养成良好的习惯呢?( ) A、5分钟 B、10分钟 C、15分钟 D、20分钟 4、有的同学表示课前预习对自己学习有很大帮助,所以习惯预习;而有的同学表示预习对学习并没有什么帮助,所以不预习。你呢?() A、不预习 B、很少预习 C、老师布置预习才预习 D、经常预习 5、如果你预习,那你都经常预习那些科目?(注意:上面选不预习的同学不用填此项。)() A、自己喜欢的科目 B、自己喜欢那位老师的科目 C、家长强调的重点科目 D、预习自己认为成绩不理想的科目 6、预习的方法多种多样,你常用哪一种?() (注:选不预习的同学这一组题目可以不用填写) A、把要学的内容看一遍 B、阅读要学的内容,并归纳出重点和难点 C、阅读要学的内容,归纳出重难点并划出不懂或有疑问的地方 D、阅读要学的内容,并查阅相关资料,解决疑难

小升初数学学习方法指导

小升初数学学习方法指导 查字典数学网为大家带来小升初数学学习,希望可以帮到您! 课余时间对学生来说是十分珍贵的,所以在做课外练习时要少而精,只要每天做两三道题,天长日久,你的思路就会开阔许多。学习数学方法固然重要,但刻苦钻研,精益求精的精神更为重要。只要你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可以学好数学。相信自己,数学会使你智慧的光芒更加耀眼夺目! 预习方法的指导。 初一学生往往不善于预习,也不知道预习起什么作用,预习仅是流于形式,草草看一遍,看不出问题和疑点。在指导学生预习时应要求学生做到:一粗读,先粗略浏览教材的有关内容,掌握本节知识的概貌。二细读,对重要概念、公式、法那么、定理反复阅读、体会、思考,注意知识的形成过程,对难以理解的概念作出记号,以便带着疑问去听课。方法上可采用随课预习或单元预习。预习前教师先布置预习提纲,使学生有的放矢。实践证明,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能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同时能逐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听课方法的指导。 在听课方法的指导方面要处理好听、思、记的关系听是直接用感官接受知识,应指导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注意:(1)听每

节课的学习要求;(2)听知识引人及知识形成过程;(3)听懂重点、难点剖析(尤其是预习中的疑点);(4)听例题解法的思路和数学思想方法的表达;(5)听好课后小结。教师讲课要重点突出,层次分明,要注意防止注入式、满堂灌,一定掌握最正确讲授时间,使学生听之有效。 思是指学生思维。没有思维,就发挥不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思维方法指导时,应使学生注意:(1)多思、勤思,随听随思;(2)深思,即追根溯源地思考,善于大胆提出问题;(3)善思,由听和观察去联想、猜想、归纳;(4)树立批判意识,学会反思。可以说听是思的基储关键,思是听的深化,是学习方法的核心和本质的内容,会思维才会学习。 记是指学生课堂笔记。初一学生一般不会合理记笔记,通常是教师黑板上写什么学生就抄什么,往往是用记代替听和思。有的笔记虽然记得很全,但收效甚微。因此在指导学生作笔记时应要求学生:(1)记笔记服从听讲,要掌握记录时机;(2)记要点、记疑问、记解题思路和方法;(3)记小结、记课后思考题。使学生明确记是为听和思服务的。 抓住课堂 理科学习重在平日功夫,不适于突击复习。平日学习最重要的是课堂45分钟,听讲要聚精会神,思维紧跟老师。同时要说明一点,许多同学容易忽略老师所讲的数学思想、数学方法,而注重题目的解答,其实诸如化归、数形结合等思想

初中学生数学学习方法问卷调查表 2

同学们,下面是你在学习数学时可能出现的一些做法或想法。请你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比较你与这些做法或想法之间的相似程度,并在适合你的答案的字母上打勾,请你回答每一个问题,注意每一个问题只能选一个答案,答案之间无对错之分。本问卷只为研究之用,不是评价你学习的好坏。为统计方便,麻烦你最后将答案汇总到后面的表格中,谢谢。 初中学生数学学习方法问卷调查表 性别:_______学校:_______班级: _______ 1、你学习数学时的学习计划是 A 有计划,未执行B无计划,按要求学习C 严格执行学习计划D有计划,灵活执行 2、你课前预习数学的基本情况是 A 无预习习惯 B 无预习时间 C 按要求预习 D 预习困难的部分 3、你课前预习数学的通常做法是 A 为完成任务匆匆预习 B 全面阅读至看懂 C 发现疑难问题 D 着重理解重点难点 4、你课后复习数学的基本情况是 A 没多少时间复习 B 无不懂则不复习 C 全面复习,整理笔记 D 作业后复习 E 做题有困难才复习 F 没把握的先复习后作业 5、你课后复习数学的通常做法是 A 重看书或笔记 B 做练习 C 理解记忆重难点 D 自己归纳总结 E 其他 6、你上数学课的注意情况是 A 注意感兴趣的内容 B 容易走神 C 教师所讲的全部注意 D 高度注意重难点 7、你听数学课的方式是 A 忙于记笔记,跟不上讲解 B 听懂,不记笔记 C 边听边记板书 D 听思结合,记录重点 8、你上数学课时的笔记情况是 A 不会记,记板书 B 详记老师的讲解 C 只记教师要求的 D 有选择地记 9、你对数学作业错误的态度是 A 不看不管 B 请别人告之答案 C 只关心错了多少 D 请教老师和同学并订正 E 找原因及时订正 10、你对数学难题的解后的反应是 A 做完了事 B 理清解题的过程 C 思考解题的关键以为后鉴 D 寻找简洁解 E 上述2,3,4项均用 11、你学习数学概念时的情况是 A 阅读概念,记住名称或符号 B 背诵定义,掌握特性 C 举出正反实例,体会概念反映的范围 D 举行练习,准确的判断 E 与其他概念进行比较,弄情概念间的联系 12、你学习数学公式时的情况是 A 书写公式,记住公式中字母间的关系 B 弄懂公式的来龙去脉,掌握推导过程 C 用数字验算公式,在公式具体化过程中体会公式中所反映的规律 D 将公式进行各种变换,了解其不同的变化形式 E 将公式中的字母想象成抽象的框架,达到自如地运用公式

初升高数学衔接知识专题

初升高数学衔接知识专题讲义1 【典型例题】 [例1] 判断对错: 1. 坐标平面上的点与全体实数一一对应( ) 2. 横坐标为0的点在x 轴上( ) 3. 纵坐标小于0的点一定在x 轴下方( ) 4. 到x 轴、y 轴距离相等的点一定满足横坐标等于纵坐标( ) 5. 若直线l //x 轴,则l 上的点横坐标一定相同( ) [例2] 已知函数x y 6=与函数3+=kx y 的图象交于点),(11y x A ,),(22y x B 且52 221=+x x ,求k 值及A 、B 的坐标。 [例3] 在函数)0(>= k x k y 的图象上有三点:),(11y x A ,),(22y x B ,),(33y x C ,已知3210x x x <<<,则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 A. 321y y y << B. 130y y << C. 312y y y << D. 213y y y << [例4] 比较大小:2 x 2 1- x [例5] 以矩形ABCD 的顶点A 为圆心作⊙A ,要使B 、C 、D 三点中至少有一点在⊙A 内,且至少有一个点在⊙A 外,如果12=BC ,5=CD ,则⊙A 的半径r 的取值范围为 。 [例6] 函数x x y 3 2+= (x 为整数)的最小值为 。 【模拟试题】 一. 选择题 A B C D

1. 在函数x y 2= ,2 x y =和5+=x y 的图象中,是中心对称图形且对称中心是原点的有( )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2. 已知点)8,3(-在反比例函数)0(≠= k x k y 的图象上,那么下列各点中在此函数图象上的是( ) A. )8,3( B. )6,4( C. )6,4(- D. )8,3(-- 3.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直径相等的两个圆是等圆 B. 同圆或等圆的半径相等 C. 圆中的最大的弦是直径 D. 一个圆只有一条直径 4. 用a 、d 分别表示圆的弦和直径的长,则它们的关系是( ) A. 0>>a d B. 0≠=a d C. a d <<0 D. 0>≥a d 5. 线段AB=5cm ,在以AB 为直径的圆上,到AB 的距离为2.5cm 的点有( )个。 A. 无数个 B. 1个 C. 2个 D. 4个 6. 已知⊙O 的圆心在坐标原点,半径为33,又A 点坐标为)3,4(,则点A 与⊙O 的位置关系是( ) A. A 点在⊙O 上 B. 点A 在⊙O 内 C. A 点在⊙O 外 D. 点A 在x 轴上 二. 填空题: 7. 若点M (2-a ,1+b )与点N (52+a ,b 23+)关于y 轴对称,则=a ,=b 。 8. 已知点P (52-m ,43+m )在第一、三象限的角平分线上,则=m 。 9. 若ABC ?的各顶点坐标为A (3-,2),B (2,2),C (1,1-),则ABC ?的面积为 。 10. 已知矩形ABCD 的顶点A (0,0),B (0,2-),D (3-,0),则点C 的坐标为 。 初升高数学衔接知识专题讲义2 【典型例题】 一、因式分解: 因式分解的主要方法有:提取公因式法、公式法、分组分解法、十字相乘法,另外还应了解求根法。 我们在初中已经学习过了下列一些乘法公式: (1)平方差公式 22()()a b a b a b +-=-; (2)完全平方公式 222()2a b a ab b ±=±+. 我们还可以通过证明得到下列一些乘法公式: (1)立方和公式 2233()()a b a ab b a b +-+=+; (2)立方差公式 2233()()a b a ab b a b -++=-; (3)三数和平方公式 2222()2()a b c a b c ab bc ac ++=+++++; (4)两数和立方公式 33223()33a b a a b ab b +=+++; (5)两数差立方公式 33223()33a b a a b ab b -=-+-. 对上面列出的五个公式,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己去证明. 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