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010-13-南大计算机系-软件学院本科历年考题及参考答案-6-操作系统试题_数学系(199

106010-13-南大计算机系-软件学院本科历年考题及参考答案-6-操作系统试题_数学系(199
106010-13-南大计算机系-软件学院本科历年考题及参考答案-6-操作系统试题_数学系(199

南京大学数学系操作系统试卷参考答案学号姓名专业

年级日期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

1、通常把操作系统看作是一种(1) 软件。

(1) 系统(2) 支援(3) 维护(4) 应用

2、对出现的中断事件是由(1) 进行处理的。

(1) 操作系统(2) 硬件(3) 用户程序(4) 解释程序

3.. (2) 中断事件是不应该屏蔽的。

(1) 程序(2) 访管(3) 时钟(4) 输入输出

4、分页式存储管理中,地址转换工作是由(1) 完成的。

(1) 操作系统(2) 硬件(3) 编译程序(4) 应用程序

5、采用固定分区方式管理主存时,每个分区的大小是(3) 。

(1) 一致的(2) 随作业个数而变化

(3) 可以不同但预先固定(4) 可以不同但根据作业长度固定

6、采用多道程序设计能(3) 。

(1) 缩短每道程序的执行时间(2) 增加平均周转时间

(3) 提高并发挥并行能力(4) 降低对处理机调度的要求

7、一个作业一般可以分成几个必须顺序处理的工作步骤,而这些工作步骤是由(4) 。

(1) 操作系统规定(2) 编译系统规定(3) 装入程序规定(4) 用户指定

8、磁盘是共享设备,因此,每一时刻(4) 进程与它交换信息。

(1) 可有任意多个(2) 限定几个(3) 可以不同(4) 最多有1个

9、采用树形目录结构后,不同用户对同一个文件定义的文件名(3) 。

(1) 应该相同(2) 不能相同(3) 可以不同(4) 应该不同

10、若用户总是要求用随机存取方式查找文件记录时,则采用索引结构比采用链接结构(2) 。

(1) 困难(2) 方便(3) 一样(4) 有时方便有时困难

11、进程的并发(并行)执行是由(1) 引起的。

(1) 多道程序设计(2) 进程状态变化(3) 资源不足(4) 调度策略

12、一个等待分配处理机的进程,它的状态应该是(2) 。

(1) 等待(2) 就绪(3) 运行(4) 任意

13、使用PV操作后(1) 系统死锁。

(1) 仍可能出现(2) 不会出现(3) 能检测(4) 能解除

14、不同的进程它们所包含的程序(2) 。

(1) 必定不同(2) 可以相同(3) 应该相同(4) 应该不同

15、分时系统对响应时间性要求比实时系统(1) 。

(1) 低(2) 高(3) 严格(4) 一样

二、填空题

1、由于硬件采用了中断技术和通道技术使得中央处理机(CPU)与各种外设具有了并行工作的能力。

2、一个用高级语言编写的用户作业,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一般要分成三个作业步,第一步先进行编译,第二步进行连接装配,第三步进行执行后就产生作业执行结果。

3、操作系统是用PCB 标识进程的存在和记录进程的有关信息。

4、系统中存在多个进程时,这些进程对资源的使用存在着不同的相互制约关系,制约关系可归结为两种,一种是互斥(竞争) 关系,另一种是同步(协作) 关系。

5、如果要保证任何时刻都是最高优先级进程在处理机上运行,那么,应该采用优先权

调度算法进行进程调度。

6、采用动态重定位可变分区管理技术,硬件一定要提供地址重定位和

保护作为支持。

7、为了管理系统中的外围设备,往往对每一台设备事先确定一个编号,以识别各台设备,这些编号称为设备的物理号;而用户在请求使用设备时,由用户给出的编号称设备的逻辑号。

8、当用户已经读取了磁盘上的某个文件信息后,认为该文件不必再保存了。那么,他可以先调用关闭文件操作,然后再调用撤销文件操作。这时,系统会将该文件撤消。

三、简答题

1、操作系统中为什么要引入“进程”概念?

在多道程序环境下,程序可以并发执行,一个程序的任意两条指令之间都可能发生随机事件而引发程序切换。因而,每个程序的执行都可能不是连续的。此外,程序的并发执行又引起了资源共享和竞争的问题,造成了各并发执行的程序间可能存在制约关系,程序和计算不再一一对应。系统需要一个既能描述程序动态执行过程,又能用来共享资源的一个单位,操作系统引入的这个单位就是进程。

2、什么叫文件的存储结构?

用户组织的逻辑上的文件以不同方式保存到物理存储设备的存储介质上去,所以,文件的物理存储结构是指逻辑文件在物理存储空间中的存放方法和组织关系。有两类方法可用来构造文件的物理存储结构。第一类称计算法,如直接寻址文件、计算寻址文件,顺序文件等。第二类称指针法,如索引文件、索引顺序文件、连接文件、倒排文件等。

3、叙述记录的成组和分解操作。

文件的若干个逻辑记录合并成一组,写入到磁盘上的一个物理块中叫记录成组,成组操作一般先在输出缓冲区内进行,凑满一块后才将缓冲区内的信息写到存储介质上。反之,当存储介质上的一个物理记录读进输入缓冲区后,把文件的逻辑记录从块中分离出来的操作叫记录的分解。记录的成组和分解操作不仅节省存储空间,还能减少输入输出操作次数,从而,提高系统效率。

4、文件目录的表目中应包含哪些基本内容?

文件目录的表目又称文件控制块FCB(File Control Block),一般应该包括以下内容:

●有关文件存取控制的信息:如文件名、用户名、文件主存取权限、授权者存取

权限:文件类型和文件属性,如读写文件、执行文件、只读文件等。

●有关文件结构的信息:文件的逻辑结构,如记录类型、记录个数、记录长度、

成组因子数等。文件的物理结构,如文件所在设备名,文件物理结构类型,记

录存放在外存的相对位置或文件第一块的物理块号,也可指出文件索引的所在

位置等。

●有关文件使用的信息:已打开该文件的进程数,文件被修改的情况,文件最大

和当前大小等。

有关文件管理的信息:如文件建立日期、文件最近修改日期、文件访问日期、文件保留期限、记帐信息等。

有了文件目录后,就可方便地实现文件的“按名存取”。

5、在进行作业调度时,经常会采用短作业优先调度算法和最高响应比优先调度算法,指出

这两种算法各自的优点。

短作业优先SJF算法是以进入系统的作业所要求的CPU时间长短为标准,总是选取估计计算时间最短的作业投入运行。SJF的平均作业周转时间比FCFS要小,故它的调度性能比FCFS 好。响应比最高者优先算法既考虑作业等待时间,又考虑作业的运行时间,这样既照顾了短作业又不使长作业的等待时间过长,改进了调度性能,使作业”饥饿”现象不会发生。

6、组成操作系统的构件有哪些?简单说明之。

通常把组成操作系统程序的基本单位称作操作系统的构件。构成操作系统的基本单位除内核之外,主要有进程、线程和管程。

内核不是进程,它对硬件处理器及有关资源进行首次改造,是为进程运行提供基本功能和基本操作支持的一组程序模块,有了内核的支撑,进程运行环境得到改善,安全性得到保证,系统效率就能提高。

进程是一个具有一定独立功能的程序关于某个数据集合的一次运行活动。是操作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多道程序管理的基本单位。由于它既能描述程序动态执行过程,又能解决系统资源的共享性问题。所以,操作系统很早就引入多进程的概念。

线程是在进程内部划分的更小的执行和调度单元,这些单元共享进程资源以便于通信和切换,降低系统的时空开销。

管程是管理共享资源的一种同步机制,它使得原来分散在进程中的临界区集中了起来统一控制和管理,方便了对共享资源的使用,对管程的调用表示对共享资源的请求与释放。由于管程的引入,使并发进程之间的相互作用更为清晰,更容易编写出正确的并发程序。

四、应用题

假定在某移动臂磁盘上,刚刚处理了访问75号柱面的请求,目前正在80号柱面读信息,

(2) 最短寻找时间优先算法

分别列出实际处理上述请求的次序。

答:(1)电梯调度算法查找次序为:80、90、102、160、188、190、58、40、32,查找总柱面数为:268。

(2)最短查找优先查找次序为:80、90、102、58、40、32、160、188、190,查找总柱面数为:250。

五、进程同步

1、用PV操作为工具,正确解决五个哲学家吃通心面问题。

var fork i :array[0..4] of semaphore;

fork i := 1;

cobegin

process Pi // i=0,1,2,3

begin

L1:

思考;

P(fork[i]); //i=4 P(fork[0])

P(fork[i+1] mod 5); P(fork[4])

吃通心面;

V(fork[i]);

V(fork[i+1] mod 5);

goto L1;

end;

coend.

2、假定有三个进程R、W1、W2共享一个缓冲器B,而B中每次只能存放一个数,当缓冲器中无数时,进程R可以把从输入设备上读入的数存放在缓冲器B中,若存放到缓冲器中的是奇数,则允许进程W1将其取出打印;若存放到缓冲器中的是偶数,则允许进程W2将其取出打印。同时规定:进程R必须等缓冲器中的数被取出后才能再存入一个数;进程W1或W2对每次存入缓冲器的数只能打印一次;W1和W2都不能从空的缓冲器中取数。请用管程实现正确管理。

解:

TYPE R-W1-W2=MONITOR

VAR buf:integer;

SW1,SW2,SR:codition;

int SW1_count,SW2_count,SR_count;

turn:{p,q,r};

DEFINE RPUT,W1GET,W2GUT;

USE wait,signal,check,release;

procedure RPUT(var data:integer;);

begin

check(IM);

if turn !=p then wait(SR, SR_count ,IM);

buf:=data;

if data/2=1 then turn:=q;signal(SW1, SW1_count,IM);

else turn:=r; signal(SW2,IM);

release(IM);

end

procedure W1GET(var data:integer;);

begin

check(IM);

if turn !=q tnen wait(SW1, SW1_count,IM)

data:=buf;

turn:=p;

signal(SR, SR_count ,IM)

release(IM);

end

procedure W2GET(var data:integer;);

begin

check(IM);

if turn !=r tnen wait(SW2, SW2_count,IM);

data:=buf

turn:=p;

signal(SR, SR_count ,IM);

release(IM);

end

begin

SR:=0;SW1:=0;SW2:=0;turn:=p;

end

main()

{ cobegin

process R

x:=integer;

begin

LP:从文件读入一个数据到x;

PPUT(x);

goto LP;

end

process W1

x:=integer;

begin

LQ:W1GET(x);

打印奇数x;

goto LQ;

end

process W2

x:=integer;

begin

LR:RGET(x);

打印偶数x;

goto LR;

end

}

coend

南京大学软件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与教学计划

南京大学软件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与教学计划 (2005年6月1日修订) 软件产业作为信息产业的核心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基础,已经涉足工业、农业、商业、金融、科教文卫、国防和百姓生活等各个领域。采用先进的工程化方法进行软件开发和生产是实现软件产业化的关键技术手段。因此,为积极促进我国软件产业发展,增强其国际竞争力,加速我国信息化建设,急需培养大批软件工程领域的实用型、复合型软件工程技术人才和软件工程管理人才。 为促进南京大学软件工程专业本科生在入学、培养、毕业和学位授予等环节的规范化,确保培养质量,根据教育部有关要求,依据南京大学有关本科生培养的规定,特制定本方案。 本方案作为南京大学培养软件工程专业本科生的指导性文件,规定其培养目标、方向和要求,以及培养对象、方式及学习年限,并就其课程设置、课程修读和学位论文要求等给出指导性意见。 一、培养目标、方向和要求 1、培养目标 软件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培养目标是针对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需要,面向软件产业界对软件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培养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多层次复合型软件实用人才。 作为一名合格的软件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应当符合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和发展需要,以及软件企业对软件工程技术人才需求,能够成为企业所需要的较高层次的软件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其基本能力应当达到(具有国际水准的)程序员、高级程序员、软件工程师、以及项目质量管理人员的水平。 2、培养方向 软件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的基本思路是强化基础、注重实践。针对软件产业的人才需求,本科生阶段强调宽口径培养,不具体细分专业培养方向,但考虑专业课程模块设置,从而使得毕业生既具备扎实的基础和宽广的知识面,又较深入地认识某类软件系统和应用领域。 软件工程专业的基础课程应涵盖软件基础,软件工程基础,数学、工程与职业基础。软件工程专业的专业课程应覆盖软件设计开发、软件过程与管理、计算机网络、数字化技术、信息安全技术、嵌入式软件、信息系统、图形系统等。 3、培养要求 1、软件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应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业精神,积极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2、软件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应具备科学的世界观,掌握科学方法;掌握扎实的软件基础理论知识和较宽广的软件工程专业知识,具有技术创新能力;受到良好的软件工程训练,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熟悉软件应用和工具,具备运用先进的工程化方法、技术和工具从事某一应用领域软件分析、设计、开发、维护等工作的能力。 3、软件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应达到基本的数学和语言要求;熟练掌握英语,具备良好的阅读、理解和撰写外语资料的能力和进行国际化交流的能力;拥有较好的沟通技巧和团队工作能力,通晓和遵守法律和职业道德。 人才还应具备以下的一般特征: ●对软件系统、计算机系统、信息系统乃至与计算机软件相关的社会系统具有系统级的认识能力; ●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能够全面通晓计算机软件和软件工程的基础知识,较深入理解至少一个计算机软 件应用领域; ●有较强的动手能力,能够具有一定的系统分析和软件设计的能力,熟练使用两种以上主流的操作系 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和程序设计语言,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就业前景怎么样

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就业前景怎么 样 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就业实践多,学生动手能力强,且南京大学在新闻与传播领域的名气非常大,校友众多,就业不是问题。 据南京大学就业办公室的老师介绍,南京大学每年的就业率都保持在96%以上,毕业生整体需求还是比较旺盛的,大部分的专业供需比在1:4以上,每年学生大部分进入全国各地的省市地区的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电影等传媒机构和相关行业。社会对南京大学的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也给予很高的评价。 本文系统介绍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难度,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就业,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辅导,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参考书,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课五大方面的问题,凯程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老师给大家详细讲解。特别申明,以下信息绝对准确,凯程就是王牌的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机构! 一、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难度大不大,跨专业的人考上的多不多? 2015年,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计划招收36人。总体来说,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招生量大,考试难度不高,每年都大量二本三本学生考取的,据凯程从南京大学内部统计数据得知,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的考生中95%是跨专业考生,在录取的学生中,基本都是跨专业考的。 在考研复试的时候,老师更看重跨专业学生自身的能力,而不是本科背景。其次,新闻与传播硕士考试科目里,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和专业基础本身知识点难度并不大,跨专业的学生完全能够学得懂。即使本科学新闻的同学,专业课也不见得比你强多少(大学学的内容本身就非常浅)。在凯程辅导班里很多这样三凯程生,都考的不错,而且每年还有很多二本院校的成功录取的学员,主要是看你努力与否。所以记住重要的不是你之前学得如何,而是从决定考研起就要抓紧时间完成自己的计划,下定决心,就全身心投入,要相信付出总会有回报。 三、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与学费介绍 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学费总额为2万元。学制两年。 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致力于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 考试科目具体是: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34 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 ④440 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四、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辅导班有哪些? 对于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辅导班,业内最有名气的就是凯程。很多辅导班说自己辅导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您直接问一句,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参考书有哪些,大多数机构瞬间就傻眼了,或者推脱说我们有专门的专业课老师给学生推荐参考书,为什么当场答不上来,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辅导过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更谈不上有新闻与传播硕士的考研辅导资料,考上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的学生了。在业内,凯程的新闻与传播硕

南京大学建筑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14版

建筑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A.建筑历史与理论专业方向研究生 一、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的建筑理论研究、建筑设计以及工程技术专门人才和高等师资。具体要求: (一)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拥护四项基本原则,遵纪守法,品行端正,作风正派,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积极工作; (二)对本学科在掌握坚实的设计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努力拓宽文理知识范围,有必要的实践技能,熟悉工程方面的科学技术并对建 筑设计及理论的发展有敏锐的洞察力; (三)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进行专业书刊的阅读,并能撰写论文摘要; (四)具有实事求是,严谨的科学作风。 二、研究方向 (一)建构文化研究 (二)中国近代建筑研究 (三)中国当代建筑批评 (四)西方当代建筑理论 (五)西方批判建筑历史研究 (六)中国人居文化研究 (七)中国市镇文化研究 三、招生对象与方法 (一)已获得建筑学学士学位(或工学学士)的建筑学专业的应届、往届本科毕业生; (二)已获得学士学位的城市规划专业的应届、往届本科毕业生; (三)已获得工学学士学位的工业民用建筑专业的应届、往届本科毕业生; (四)已获得学士学位的环境艺术专业的应届、往届本科毕业生; (五)及相关专业的应届、往届本科毕业生。 具有以上五类学士学位文凭的本科毕业生、在职人员或具有同等学力的均可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考试。具体招生要求以我校当年度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说明为准。入学考试分二步,初试与复试。其中初试部分参见本专业招生目录中的考试科目及参考书目,满足我校复试要求后可可参加复试,复试具体要求详见当年度的复试通知。

106008-13-南大计算机系-软件学院本科历年考题及参考答案-4-操作系统期终测验(2005年

操作系统期终测验参考答案(2005年1月) 姓名学号 一.填充题(3+1+2+1+1+2,共10分) 1.批处理系统主要解决吞吐量问题,分时系统主要解决交互性问题,实时系 统主要解决响应时间问题。 2.在操作系统中,有一种虚拟化技术叫SPOOLing ,它是用空间换取时间的 资源转换技术。 3.设有8页的逻辑空间,每页1024字节,它们被映射到32个页框的物理存储区中。 那么,逻辑地址的有效位是13位,物理地址至少是15位。 4.每个索引文件都至少有一张索引表,其中,每个表项应包括能标识该记录的记录键 和物理地址。 5.某系统中有11台打印机,N个进程共享打印机资源,每个进程要求3台。当N的 取值不超过5 时,系统不会发生死锁。 6.从操作系统的运行方式看,可以把它分成:非进程内核模型、OS功能(函数)在 用户进程内执行的模型和OS功能(函数)作为独立进程执行的模型。 二.简答题(每个3分,共18分) 1.I/0软件分为四个层次:用户I/O软件、与设备无关的OS I/O软件、设备驱动程序以及I/O中断处理程序。试说明以下各个工作是在哪一层完成的? (1)向设备寄存器发写命令; (2)设备缓冲区管理 (3)设备状态跟踪。 (4)检查用户是否有权使用设备; (5)处理设备I/O中发生的故障 (6)将二进制整数转化成ASCII码以便打印。 解:(1)在设备驱动程序。 (2)、(3)和(4) OS I/O软件。 (5) I/O中断处理程序 (6)用户层I/O软件。 2. 为什么要在设备管理中引入缓冲技术?操作系统如何实现缓冲技术? 解:(1)调节CPU和I/O设备之间速度不匹配的矛盾例如,如果不设缓冲,则程序输出时由于打印机速度跟不上而使CPU停下来等待,而在CPU计算时,打印机又因无数据输出而闲置。有了缓冲区,则程序可把输出数据预先输到缓冲区后继续运行,而打印机可从缓冲区取数慢慢打印,从而,CPU和I/O设备之间速度不匹配的矛盾得到缓和。 (2)实现I/O设备之间的并行操作类似地,可以开出多缓冲,每个对应于一个设备,

南京大学就业创业课程建设规范和要求

南京大学就业创业课程建设和教学要求(讨论稿) 2012年9月 根据学校本科教学改革“三三制”人才培养方案,结合教育部2010年4月下发的《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意见》,以及“985”三期建设工作安排,南京大学将启动建设就业创业类课程。围绕“三三制”教学改革中“学术专业类”、“交叉复合类”和“就业创业类”三条个性化人才培养路径的思想,构建南京大学多元培养阶段就业创业课程体系。 一、课程建设 1.课程建设总目标 构建分层递进的课程体系,与“三三制”人才培养方案的第三阶段衔接。形成以知识为基础,能力为导向,素质为核心的就业创业课程体系;建设提高大学生创业基本素质的创业教育课程,加强学生创业精神、创业意识的教育,让学生具备初步的创业知识和创业能力;建设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就业教育课程,加强就业引导和指导,培训学生的求职技能和技巧,培养学生适应职场的能力,为就业求职做必要的准备。 2. 课程类型 分为创业平台课程和行业课程。拟开设课程见附表。 创业平台课程:创业平台课程主要是面向全校学生或部分院系学生开放的,课程包括创业的基本概念、一般流程和相关理论,涉及创业者、创业团队、创业机会、创业资源、创业计划、政策法规、新企业开办与管理等关键要素和环节,以及其他与创业活动相关的理论和方法。 行业课程:主要是针对有意向从事某特定行业或领域的同学开设,增加学生对行业的历史、现状和发展前景以及从事本行业需要的技能、素养等的了解,让学生对将来可能从事的行业有基本的认识,初步具备在领域发展的能力。 3. 课时学分 由于就业创业课程不同于一般的课程,课程内容更新快,授课形式多样,原则上就业创业类课程16个学时算1个学分。任课教师可根据教学量进行相应选择1个学分(16个学时)或2个学分(32个学时)。 4. 授课对象 面向全校学生或特定年级院系专业,大班小班授课皆可。任课教师可以在课程大纲中对选修课程的学生提出要求。 5. 任课教师 院系和部处教学科研岗教师,有就业创业指导经验、从业经验和行业背景或持有得到我校认可的创业教育培训资格证书,可申请开设面向全校或特定院系的就业创业课程;同时,鼓励院系、部处与社会著名企事业单位和高校合作,外聘有经验的领导、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为双师型教师,开设一定数量的学校层面和院系层面的就业创业类课程。外聘教师经过专家委员会认定,发放“南京大学就业创业类课程高级讲师聘书”。 6. 申报流程 申请开课教师填写申请材料——专家委员会评审——公布成功立项的课程名单——教师确认并在院系登记(外校教师须签署课程开设协议)——教务处排课(每学期第16周)——学生选课(第17-18周)——确定名单后,老师按时上课——课程结束,组织考核,提交成绩。

2021南京大学传播学考研真题经验参考书

南京大学 ——传播学

考研心路 最近陆续有学弟学妹询问考研经验了 回答了很多,整理了一些常问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也为自己复试攒一下人品嘻嘻 我是南京大学考研er,很能理解大家刚开始准备时迷茫的心情,所以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一点点。 关于初试 建议大家非常迅速地把教材看完一遍(最好在6月之前),不用再看第二遍了,然后开始总结考点和做专题做笔记等,不要完全脱离网络和手机,反而要经常刷微博看时事,这是帮你在无形中积累热点的好方法,我一个同学有次在微博上调侃我说:“你这每天发的不是微博,而是在做笔记啊。”我回复他我也是被逼无奈啊。所以新闻传播的知识是非常灵活的,而且这个过程的确难熬,但是现在我完完整整的走完这条路之后,我非常感谢我自己当时坚持了下来,好像人生第一次完完全全靠自己的实力做成了一件事。在此,再次声明以下都是适用于我个人的学习安排,仅供参考,具体操作还是根据个人习惯偏好而定。 1.英语 起止时间:3月——12月(9月过后英语复习时间最好安排至下午) 参考书目:张剑黄皮书-阅读理解150篇 单词书一本(随意) 老蒋4套卷 老蒋英语二真题 王江涛高分写作 长难句解密 心态尽量放平。单词是每天必看的,本人没有买单词书,全程是用百词斩进行单词记忆,单词的记忆原则是:不要求每个词都能完整拼写出来,但要求每个词都知道意思。本人英语基础不算差,大二之前英语四六级已经通过,所以只看了考研词汇跟考研高频词汇,每天100个,一个月基本只会落下3-4天,反反复复过,直到看到一个词不用思考直接条件反射就知道含义的状态为最佳。然后保证平均一周5篇阅读的训练量,在这里建议无论是考英语一还是英语二的同学有

南京大学建筑学一级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Final-20130603

建筑学一级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的建筑理论研究、建筑设计以及工程技术专门人才和高等师资。具体要求: (1)具备建筑学及相关学科扎实宽广的理论基础,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和坚实的实践技能,熟悉所从事研究方向的科学 技术的新发展和新动向,并对建筑设计及理论的发展有敏 锐的洞察力; (2)具有运用所学理论创造性地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独立承担建筑学学科及其相关的研究课题及教学工作。 (3)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进行专业书刊的阅读,并能撰写论文摘要; (4)具有实事求是,严谨的科学作风。 二、研究方向 (1)建筑设计方法论; (2)城市中心区形态; (3)城市边缘形态; (4)中国近现代建筑; (5)建筑文化研究; 三、招生对象 已获建筑学或工学硕士学位及同等学历的在职人员,以及建筑学或工学应届硕士毕业生,经入学考试笔试和面试均为合格者。

四、学习年限 一般为三~四年 五、课程设置 (1)公共课 1. 博士生英语 2. 现代科技革命与马克思主义 (2)专业课(三门) 1. 城市理论与建筑文献解析 2. 建筑观念更新理论 3. 建筑环境学 六、培养方式 (1)博士生招生录取时明确导师,由导师负责成立指导小组,制定培养计划,负责培养工作。 (2)主要形式: 1. 授课; 2. 专题与研讨; 3. 文献阅读与研讨; 七、考核方式 (1)课程考核笔试、口试、读书报告; (2)外语考核笔试、口试。 八、学位论文

(1)学位论文是博士生培养的重要环节,博士生在修完规定课程后,才可进入论文写作阶段。博士生在导师指导下 选择研究课题,确定论文题目,一般在第二学年结束前 进行论文开题工作,根据选题成立课题指导小组,小组 成员必须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外系外校专家可担任。 (2)论文开题报告应包括论文的内容大纲及进度安排,经导师同意后,组织有关专家答辩通过。 九、论文答辩与学位授予 (1)组织本专业专家对申请人进行预答辩;预答辩结束后,需作出是否通过预答辩的结果和意见; 1.通过预答辩者,应按有关专家的意见对论文作进一步修改并正式定稿,准备参加正式答辩。 2.未通过论文预答辩者,必须按有关专家意见对论文进行重大修改,进行第二次的论文预答辩。 (二)申请博士学位者,应符合南京大学研究生院规定的在国内外核心杂志上发表规定数量的学术论文,如答辩时尚未完成指标,可在一年内补充完成。学位论文通过答辩后,院(系)学位委员会通过拟授予博士学位者名单,最后报学校由校学位论文评议委员会做出是否授予学位的决定。 十、质量监测 (1)建立定期的导师与研究生碰头制度,了解研究生学习状况和学习中问题,检查学术论文写作状况等; (2)试行学位授予量化指标,建立研究生个人教学档案; (3)加强和已毕业研究生的联系,了解研究生对教学及其他方面的要求和反映。

南京大学2016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博士拟录取名单公示

南京大学2016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博士拟录取名单公示 03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陆桑璐张晓达 03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陆桑璐王甜甜 03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陆桑璐罗成程 03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茅兵慕冬亮 03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李宣东徐同同 03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李宣东季瑞骅 03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李宣东庄媛 03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吕建王珏 03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吕建李达名师计划 03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马晓星张营 03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马晓星童燕翔 03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马晓星江雪 03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瞿裕忠丁文韬 03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黄皓蔡淼 03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黄皓路红 03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徐宝文夏昕濛 03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武港山黄祖贤 03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武港山王慧玲对口支西 03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陈家骏周琳 03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陈家骏陈兴元

03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周志华吴西竹 03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周志华赵鹏名师计划03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高阳庄韫恺 03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高阳于谦 03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窦万春汤闻达 03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窦万春张国明 03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仲盛蒋兵兵 03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仲盛朱博宇 03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仲盛仝伟 03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聂长海张文茜 03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姜远陈加略 03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姜远杨杨 03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吴建鑫张晨麟 03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郭延文贺敬武 03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郭延文陈钊民 03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刘向阳李猛 03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刘向阳田冰川名师计划03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刘向阳李泽水 03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李武军蒋庆远 03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李武军赵申宜 03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李武军姚开浪 03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许畅李文杰

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参考书目整理

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参考书目整理 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参考书很多人都不清楚,这里凯程新闻与传播硕士王牌老师给大家整理出来了,以供参考: 初试参考书: 《当代西方新闻报道规范:采编标准及案例精解》,张宸编著,复旦大学出版社 《美国新闻史:大众传播媒介解释史》,埃德温-埃默里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陆晔、赵民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 《广告策划与创意》,蒋旭峰等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传媒经济与管理学导论》,阿兰.B.阿尔瓦兰主编崔保国杭敏徐佳等译,清华大学出版社 复试参考书: 《传播学教程》,郭庆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网络传播概论》,杜骏飞主编,福建人民出版社 提示:以上书比较多,有些书的具体内容是不需要看的,凯程授课老师届时会给大家详细讲解每个重点的内容,减少大家盲目复习。 本文系统介绍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难度,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就业,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辅导,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参考书,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课五大方面的问题,凯程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老师给大家详细讲解。特别申明,以下信息绝对准确,凯程就是王牌的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机构! 一、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难度大不大,跨专业的人考上的多不多? 2015年,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计划招收36人。总体来说,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招生量大,考试难度不高,每年都大量二本三本学生考取的,据凯程从南京大学内部统计数据得知,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的考生中95%是跨专业考生,在录取的学生中,基本都是跨专业考的。 在考研复试的时候,老师更看重跨专业学生自身的能力,而不是本科背景。其次,新闻与传播硕士考试科目里,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和专业基础本身知识点难度并不大,跨专业的学生完全能够学得懂。即使本科学新闻的同学,专业课也不见得比你强多少(大学学的内容本身就非常浅)。在凯程辅导班里很多这样三凯程生,都考的不错,而且每年还有很多二本院校的成功录取的学员,主要是看你努力与否。所以记住重要的不是你之前学得如何,而是从决定考研起就要抓紧时间完成自己的计划,下定决心,就全身心投入,要相信付出总会有回报。 二、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就业怎么样? 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就业实践多,学生动手能力强,且南京大学在新闻与传播领域的名气非常大,校友众多,就业不是问题。 据南京大学就业办公室的老师介绍,南京大学每年的就业率都保持在96%以上,毕业生整体需求还是比较旺盛的,大部分的专业供需比在1:4以上,每年学生大部分进入全国各地的省市地区的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电影等传媒机构和相关行业。社会对南京大学的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也给予很高的评价。 三、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与学费介绍 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学费总额为2万元。学制两年。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建筑设计课Ⅶ 毕业设计(一) 数字化设计与建造 任课教师:吉国华教授 助教:陈中高博士 春季学期 参加学生:人 教学目的: 基于建筑数字技术,本毕业设计涵盖案例分析、设计研究以及建造实践等三个部分,旨在融合数字化设计与数控建造这两个过程,将传统建筑行业中分离的设计与营造用数字技术结合起来,完成从数字化设计到数字化建造的全过程。整个课程以实物模型为研究媒介,希望在形式生成与建造验证这一往复的过程中,引导学生逐步形成关联设计与建造过程的协同意识,以培养寻求物质逻辑合理性的主动思考,建立基于数字技术的建筑设计建造一体化思维。 题目简述: 近年来,伴随着复杂形体的建筑设计日益普遍,建筑师不得不面对这样一种矛盾的设计条件:一方面,当数字设计作为一种通用知识和技术,作为诸多因素协同的系统产物,建筑形体易倾

向于愈加复杂的几何形式创作;另一方面,因偏离传统的建筑学策略,建筑师对复杂几何形体的操作实质较为陌生,而无法有效地回应其建造过程中的挑战。正是在这一困境下,数字化设计与建造的大规模开展给当代建筑学带来了诸多较有意义的探索,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 它扩大了建筑从设计到建造的创作路径与实现手段, 促使两者的互相关联和高度整合;另一方面,它充分显示了建造之于设计所充当的限定与创造的双重角色,能为常规技术、新技术以及新材料等不同制约条件之下的建筑设计带来更多可能性。 基于以上背景,本课题以“创客空间”为主题,要求学生在学校自选环境中设计一处用地面积*,建筑面积为㎡的创客空间,以满足有创业目标的学生聚会、交流、创想、协作的功能需求,推进创新意识培养。课题着重要求从建筑设计的实际问题出发,用数字化的方法研究和解决问题,最终通过数控加工的方式来实现具有真实细节的构筑物。 课程内容: 、基于计算性设计( )的技术与思维对建筑问题进行解析。 、研究真实建造过程中的实际问题,进而进行面向建造的数字化建筑设计。 、程序及编程学习,运用各种程序方法和各类库文件。 、材料研究,充分挖掘并整理与数控建造相关的各类材料。 、掌握数控设备基本知识和操作要领。

2007年南京大学计算机系复试笔试题(回忆版)

(本文由『计算机科学论坛』→『计算机考研交流』版Logician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 离散数学部分(共80分) 1、用集合定义有序对的方法有很多种,证明下面这种定义也是可行的(即,证明=当且仅当a= c且b=d):定义={{{x},Φ},{{y}}}。(15分) 2、证明上有且仅有6个自同态,并证明其中有且仅有2个自同构。其中⊙为模6加法运算。(1 5分) 3、设G为连通图,证明G中任意两条最长路径必有公共点。(15分) 4、对于一阶谓词系统PK,记S为PK中的所有公式的集合。在S上定义等价关系≈如下:对任意α,β∈S,令α≈β当且仅当PK├α←→β。记B={[α]|α∈S上的公式,[α]为S关于≈的等价类}。在B上定义二元关系≤如下,对任意[α],[β]∈B,令[α]≤[β]当且仅当PK├α→β。证明:是一个布尔代数。(20分) 5、有200名学生要到一家公司参加面试。面试的流程是,面试者先进入会议室,然后要看一个小时的公司历史展览,然后参加一个小时的面试。会议室于早上8:00:00打开,于上午10:59:59关闭。面试者必须逐个进入会议室,且只能在每分钟开始的那一个时刻(如8:00、8:01等)进入,且当有面试正在举行时,会议室不允许进新成员。只有在会议室关闭后,面试时间才有可能延长。问,这一天最多能有多少学生参加面试。(15分) (本文由『计算机科学论坛』→『计算机考研交流』版Logician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译原理部分(共70分) 1、有文法G[E]如下: E::=E+T|E-T|E T::=T*F|F F::=(E)|i 其中i为整数。 A) 消除上述文法的左递归(5分) B) 用递归子程序法写出上述文法的识别程序(5分) C) 假设i由词法分析程序给出,其值由i.val给出,试修改上述识别程序,使其能正确计算出表达式的值。(5分) 2、对于文法G[E]:E::=aA|bB,A::=cA|d,B::=cB|d的增广方法G'[Z]:Z::=E#,E::=aA|bB,A::=cA|d,B::=cB|d。给出它的LR_0项集,并画出相应的特征状态机。(20分) 3、给出L={a^n b^m c^k | m=n+k, n≥1, m≥1, k≥1}的文法描述。(5分) 4、对于语言{{0}{1}} A) 给出与之等价的NFA(5分) B)把上述NFA确定化成DFA并将其最小化(10分)

2017年南京大学软件学院研究生面试总结

一、专业课面试 1.B和B+树的区别 B树,又称为多路平衡查找树,B树种所有节点的孩子结点数的最大值成为B树的阶,通常用m表示。一棵m阶B树或为空树,或为满足如下特性的m叉树:(1)树中每个节点之多有m棵子树(即至多含有m-1个关键字)(2)若根节点不是终端结点,则至少有两棵子树(3)所有叶结点都出现在同一层次上,并且不带信息。B树是所有结点的平衡因子均等于0的多路查找树。在B+树中,叶结点包含了全部关键字,即在非叶结点中出现的关键字也会出现在叶结点中;而在B树中,叶结点包含的关键字和其他结点包含的关键字是不重复的。 2.静态链表 静态链表是借助数组来描述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结点也有数据域data和指针域next,与链表中的指针不同的是,这里的指针是结点的相对地址(数组下标),又称游标。和顺序表一样,静态链表也要预先分配一块连续的内存空间。 0 2 1 b 6 2 a 1 3 d -1 4 5 c 3 3.软件过程 软件过程是为了获得高质量软件所需要完成的一系列任务的框架,它规定了完成各项任务的工作步骤。概括地说,软件过程描述为了开发出客户需要的软件,什么人(who)、在什么时候(when)、做什么事(what)以及怎样(how)做这些事以实现某一个特定的具体目标。软件工程方法学的软件过程,基本上可以用瀑布模型、快速原型模型、增量模型、螺旋模型、喷泉模型等来描述。 4.计算机网络 5.Java垃圾回收机制 在程序语言不需要关注内存的时候,可以自动清除; 6.多态 定义:某种事物的多种形态(一个对象,两种形态)多态在代码中的体现:父类或者接口的引用指向子类的对象。多态的优点:提供代码的扩展性,前期的代码可以使用后期的内容。多态的弊端:父类型的引用不能使用(调用)子类的特有方法。多态的前提:(1)必须有关系(继承或者实现)(2)要有重写 7.异常和错误

106010-13-南大计算机系-软件学院本科历年考题及参考答案-6-操作系统试题_数学系(199

南京大学数学系操作系统试卷参考答案学号姓名专业 年级日期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 1、通常把操作系统看作是一种(1) 软件。 (1) 系统(2) 支援(3) 维护(4) 应用 2、对出现的中断事件是由(1) 进行处理的。 (1) 操作系统(2) 硬件(3) 用户程序(4) 解释程序 3.. (2) 中断事件是不应该屏蔽的。 (1) 程序(2) 访管(3) 时钟(4) 输入输出 4、分页式存储管理中,地址转换工作是由(1) 完成的。 (1) 操作系统(2) 硬件(3) 编译程序(4) 应用程序 5、采用固定分区方式管理主存时,每个分区的大小是(3) 。 (1) 一致的(2) 随作业个数而变化 (3) 可以不同但预先固定(4) 可以不同但根据作业长度固定 6、采用多道程序设计能(3) 。 (1) 缩短每道程序的执行时间(2) 增加平均周转时间 (3) 提高并发挥并行能力(4) 降低对处理机调度的要求 7、一个作业一般可以分成几个必须顺序处理的工作步骤,而这些工作步骤是由(4) 。 (1) 操作系统规定(2) 编译系统规定(3) 装入程序规定(4) 用户指定 8、磁盘是共享设备,因此,每一时刻(4) 进程与它交换信息。 (1) 可有任意多个(2) 限定几个(3) 可以不同(4) 最多有1个 9、采用树形目录结构后,不同用户对同一个文件定义的文件名(3) 。 (1) 应该相同(2) 不能相同(3) 可以不同(4) 应该不同 10、若用户总是要求用随机存取方式查找文件记录时,则采用索引结构比采用链接结构(2) 。 (1) 困难(2) 方便(3) 一样(4) 有时方便有时困难 11、进程的并发(并行)执行是由(1) 引起的。 (1) 多道程序设计(2) 进程状态变化(3) 资源不足(4) 调度策略 12、一个等待分配处理机的进程,它的状态应该是(2) 。 (1) 等待(2) 就绪(3) 运行(4) 任意 13、使用PV操作后(1) 系统死锁。 (1) 仍可能出现(2) 不会出现(3) 能检测(4) 能解除 14、不同的进程它们所包含的程序(2) 。 (1) 必定不同(2) 可以相同(3) 应该相同(4) 应该不同 15、分时系统对响应时间性要求比实时系统(1) 。 (1) 低(2) 高(3) 严格(4) 一样 二、填空题 1、由于硬件采用了中断技术和通道技术使得中央处理机(CPU)与各种外设具有了并行工作的能力。 2、一个用高级语言编写的用户作业,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一般要分成三个作业步,第一步先进行编译,第二步进行连接装配,第三步进行执行后就产生作业执行结果。 3、操作系统是用PCB 标识进程的存在和记录进程的有关信息。

南 京 大 学 - 南京大学教务处

南 京 大 学 南字发[2012]119号 南京大学教师本科教学工作考核条例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 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 号),创建中国最好的本 科教育,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的教师包括以教学为主和教学科 研并重的在职教师。其他类型的教师和外聘教师的本科教学 工作考核办法另定。 第三条按以教学为主、教学科研并重两种类型对教 师本科教学工作实行分类考核。 第四条教师本科教学工作考核的内容包括本科教 学工作量、教学质量、教学研究与改革等方面。 第五条教师本科教学工作考核按学年进行,作为教 师聘任年度考核的一部分。教师本科教学工作考核以院系 为单位进行,由教务处负责审核,人力资源处负责实施。

第二章 考核内容 第六条本科教学工作量考核本科“课堂教学工作量” 和“总教学工作量”两项内容,其中“总教学工作量”包括 本科“课堂教学工作量”和“其他教学工作量”,具体规定 参见《南京大学教师本科教学工作考核实施细则》。 第七条教学质量从以下方面进行考核: 1、课堂教学测评与同行听课情况; 2、教学档案的规范情况及指导毕业论文(设计)的规 范情况; 3、教学工作纪律情况。 第八条教学研究与改革从以下方面进行考核: 1、教学获奖情况; 2、出版教材情况; 3、教学研究论文发表情况; 4、教学建设与改革项目立项及完成情况; 5、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情况。 第三章 各类教师本科教学工作基本要求 第九条教学为主的教师本科教学工作量要求如下: 各院系教学为主的教师(含教学岗教师)每学年本科课 堂教学工作量不低于 144课时,总教学工作量不低于 216课 时。 公共教学单位教师每学年本科课堂教学工作量不低于 216课时,总教学工作量不低于 288课时。

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简介

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简介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前身是建于1958年的南京大学新闻专修科,后因遇国家暂时困难而停办。1986年,经教育部批准,恢复南京大学新闻专业。1992年10月正式建系,2003年10月10日,正式成立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首任院长为方延明教授,著名新闻教育家方汉奇教授应聘出任名誉院长。 我现建有新闻学系、广播电视与新媒体系、广告与传播学系三个系;拥有一个中心(网络传播研究中心)、四个研究所(国际传媒研究所、大众传播研究所、新闻研究所和政府新闻研究所)。教授9人,副教授17人。 新闻学系1994年以来,先后与新华社江苏分社、南方日报社、羊城晚报社和本省的新华报业集团、南京报业集团、江苏广播电视总台建立了稳固的联系,建成了10多个实习基地。新闻系的本科毕业生保持着良好的就业率,许多毕业生就职于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南方报业集团、新民文汇报业集团、江苏广电集团、新华报业集团等全国性重要媒体,并且业绩斐然。 广播电视与新媒体系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于2003年第一次招生,该专业还设有传播学硕士点,培养传播学和广播电视新闻学的高级研究人才。本系拥有设施较为完善的实验室:150M2电视演播厅1个,广播电视实验室1个,记录片工作室1个,网络传播研究中心1个,计算机网络实验室1个。为加强对学生的培养,提高学术研究水平,传播学系还聘请中国各大媒体的多位资深业界人士担任客座教授,定期举办"传播学学术沙龙"和"网络传播学系列讲座",经常开设各种类型的辅导课程和讲座课程。 广告与传播学系已经拥有一支自己的年轻但较为成熟的师资队伍。2001年起,广告专业开始招收本科学生,现有在校学生150名。经过多年探索,本专业已经拥有较为完善的广告人才培养的教学设备和手段,致力于培养广告业专业创意、企划类复合人才、广告管理部门的专业化管理人才以及媒介广告部门的创作及业务类专业人才。本专业培养出的广告专科生已经有多名同学在国际、国内广告大赛中获得大奖。 近5年来,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在新闻学基本理论、新闻重大现实问题研究,在网络研究等方面形成了自己鲜明特色。新闻传播学院教师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和学术会议发表论文近500篇,出版专著近40部,承担了一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课题,其中国家级社科基金项目课题4项(重大项目1项,重点项目,一般项目2项)。 师资力量 教授 丁和根丁柏铨方延明王雄 邓利平叶皓(兼) 杜骏飞陈玉申 陈堂发段京肃韩丛耀潘知常

南京大学软件工程学科教程——附件2-1南京大学软件学院选课规则

南京大学软件工程学科教程——附件2-1 南京大学软件学院选课规则 一、 总则 1、目的。为规范化南京大学软件学院选修课开设和学生选课,特制定本规则。 2、适用范围。南京大学软件学院学生选修学院开设的各类选修课,学校及其 他院系提供的选修课和学院开设的公共指定选修课不适用此规则。 二、 选修课及其开设规则 3、适用本规则的选修课类别。南京大学软件学院开设的方向课程模块指定选 修课,方向课程模块指定实践课程,任选课程。 4、选修课开设班次规定。选修人数超过160人,开设两个教学班次;其他情 况,开设一个班次。 5、选修课班次最大人数。120人。 6、选修课取消。当次选修人数少于10人,取消开班;连续3年选修人数少于 20人,经学院批准后取消该选修课程。 三、 学生选修 7、方向课程模块选修的提出。二年级末,学生提出联系方向课程模块。每个 学生应提出3个方向课程模块选修志愿,放弃填写第二/三志愿者,意味默认其他任何方向课程模块为志愿。 8、任选课程选修的提出。每学期第二周,学生提出课程选修志愿。 9、修读课程数限制。每个小学期,每个学生修读的学院开设课程数(含必修 课、指选课、任选课)原则不少于3门,不多于5门;特殊情况应书面报教务办公室批准。 四、 选修优先权 10、方向课程模块选修优先权。 a)每个学生的初始方向课程模块选修优先权为该联系方向指定专业核心课 修读成绩; b)若学生在确定选修的方向课程模块之前获得过软件设计比赛优胜,可以 获得30个方向课程模块选修优先权加分。 11、选修绝对优先权。使用两个选修绝对优先权,可以保证选修一门任选实践 课程;使用一个选修绝对优先权,可以保证选修一门其他任选课程。 a)每个学生的初始选修绝对优先权为0; b)若学生按照第二志愿确定方向课程模块,可以获得3个选修绝对优先权; c)若学生按照第三志愿确定方向课程模块,可以获得5个选修绝对优先权;

南京大学建筑学考研科目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电话83593020) 专业代码0813 02 专业名 称 建筑设计及其理 论 招生人数25 研究方向01建筑设计理论与方法 02城市设计理论与方法 03人居环境研究 04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 05建筑技术节能与热环境控制技术 考试科目①101政治 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 ③355建筑学基础 ④843中外建筑历史与理论 复试:01-04方向:建筑设计(6小时快图题);05方向:制冷与低温技术原理 参考书目《中国建筑史》(第五版)潘谷西,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 《外国建筑史》(第三版)陈志华,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 《20世纪西方建筑史》(第一版)吴焕加,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版; 《建筑设计资料集》—8(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第一版)(GB50352-2005),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建筑构造设计》(上、下)杨维菊,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 备注初试成绩与复试成绩总和进行排名;2013.1.10选调生报名。2013.2.22国考面试2013.3.3省考报名,选调生笔试2013.3.23省考笔试2013.4.14选调生面试2013.4.20省属事业单位报名2013.5.18省考面试2013.5.25事业编笔试2013.5.29三支一扶报名2013.6.15三支一扶笔试2013.6.29三支一扶面试 国内、外建筑设计竞赛奖项获得者优先录取; 面试提交作品集;报考04方向的考生可选考我校软件学院软件工程专业考试科目;

报考05方向的考生可选考我校物理学院制冷及低温工程专业(专业代码080705)考试科目。

南京大学拔尖班招生简章

南京大学“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2011级招生简章 根据教育部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 (以下简称“拔尖计划”)的相关文件要求,南京大学继续在2011级本科生中招收“拔尖计划”学生,有关招生办法公布如下: 一、项目背景: 为贯彻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大力推进我国研究型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体制机制创新,培养一批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基础学科拔尖人才,中组部、教育部、财政部自2009年起联合在国内部分高水平大学中启动“拔尖计划”,南京大学是首批列入该计划的高校之一。 二、项目目标: 在基础学科领域(数学、物理学、天文学、化学、生物学和计算机科学)动态选拔优秀本科生,为其配备一流师资,提供一流学习条件,创造一流学术环境与氛围,构筑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的绿色通道,致力于培养基础学科相关领域未来的国际一流科学家。 三、培养方式: 1.班级设置 设立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计算机科学、天文学、大理科7个拔尖计划班级,分别由数学系、物理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生命科学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天文学系、匡亚明学院管理。 2.教学安排 拔尖计划一、二年级实施“大理科培养模式”,其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由匡亚明学院与各相关院系共同制定。匡亚明学院负责实施拔尖计划一、二年级教学,三、四年级教学由各相关院系负责实施。 3.导师配备 拔尖计划在本科四年内实行“双导师制”,按照师生比不低于1:5的比例配备学术导师,师生比不低于1:30的比例配备生涯导师,确保拔尖计划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培养。 4. 特色培养

强调“通识教育与个性化培养”相结合,入选“拔尖计划”的学生可以在导师的指导下自主跨学科、跨年级选修课程和开展科学研究训练;在高年级阶段可自主选修部分研究生课程,进入实验室进行科学研究;入选学生将成为我校“拔尖计划本科生学术共同体”成员,还可优先享受海外学习、境外实践、学术会议等国际交流机会。 5. 学生考核 学校对计划内学生实施“柔性评估”与“动态进出机制”。“柔性评估”高度重视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核内容以实验考核、科研考核为主,考核形式多样;“动态进出机制”则欢迎计划外学生加入,也允许部分同学退出,保障计划内部形成良性竞争的学习环境。 6. 奖励制度 专门设立“基础学科拔尖计划创造力专项奖学金”、“基础学科拔尖计划荣誉奖学金”等。 四、招生方案 五、报名时间及方式: 报名、选拔时间为9月初,敬请关注本网站通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