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实验室的设计指南

临床实验室的设计指南
临床实验室的设计指南

临床实验室的设计指南 GB/T XXX-20XX

General Guideline of The Clinical Laboratory Design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临床实验室设计中有关空间、工作台、储藏柜、通风设施、照明等技术的指导性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临床实验室的设计。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指南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指南,但鼓励根据本指南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指南。

卫生部《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

3 设计要求

3.1空间

空间规划是实验室设计最重要的部分,适当的实验室空间是保证实验室检测质量和工作人员安全的基础。空间不足是实验室的安全隐患,并影响实验室的工作质量。

3.1.1 数量

3.1.1.1 合理化的空间

根据放置设备的需要决定空间的合理化分配。同时,应从发展眼光确定实验室空间大小,以便在较长时间内能容纳新添置的仪器和设备,保证高效、安全完成临床工作。

3.1.1.2空间分配原则

空间分配总原则是让工作人员感到舒适,又不产生浪费,综合考虑工作人员的数量、分析方法和仪器的大小等因素。

3.1.2 质量

3.1.2.1 工作空间

工作空间的大小应保证最大数量的工作人员在同一时间工作。应将有效的空间划分为清洁区(办公室、休息室、学习室),缓冲区(储存区、供给区),污染区(工作区、洗涤区、标

本储存区)。工作区应包括工作人员所占面积和来回走动的空间。工作空间和走动空间应转化为在地板上占用的面积大小。

3.1.2.2 储存区和供给区

储存区和供给区的大小和位置对实验室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有重要的影响,储存区包括工作台下、高架上、冷藏区和冷冻区。

3.1.3 管理

空间管理受其数量和质量控制。

通道的管理是空间管理的一部分。在通路管理方面,应设置一些预备区,如接受标本,准许进入实验室人员和参观者的通道。检测标本可通过工作人员、自动传输、风力系统或其他自动化系统运输。实验室设计中还应考虑到有内部通信联络系统和警报器以便通知或报警(如灾害、火警、样本到达、或实验室其它部分寻求帮助等)。

3.1.4 扩展

3.1.

4.1 扩展计划

应将实验室设计为可向外扩展或可移动性,以满足实验室发展的需要。

3.1.

4.2 空气运输系统和电脑网络

空气运输系统和电脑网络分别用于实验室内和实验室与医院各科之间标本、信息交流,临床实验室一般用10.2厘米的空气运输管将标本从收集区传送到实验室。

实验室和医院可通过电脑网络进行信息交流,数据的输出应快速、充分和灵活。

3.1.5法规和安全

实验室设计应严格遵循法规的要求。建筑师有责任提出有关法规的要求。

3.1.6 基本原则

3.1.6.1 空间计划的描述

在整个空间计划过程中应有一位具有实验室工作经验的工作人员和一名建筑师。在计划阶段,管理者、计划者和建筑师应反复商榷,并编写一份能说明空间合理性的计划书。列表说明每一个空间的用途,不同空间的相互联系。

3.1.6.2 空间评估

在制定空间分配计划前,应对仪器设备、工作人员数量、工作量、实验方法等因素作全面分析。在仔细分析各种因素后,对空间标准的要求进行评估,并计算区域的净面积和毛面积。特殊功能的区域,根据其功能和活动情况不同决定其分配空间的不同。

3.1.6.3 净面积与毛面积

实验室的实际工作空间,即空间的净面积。净面积是实验室设计中有效功能部分,附加的面积是指实验室的机械、电力、泵和基础设施。一个区域的净面积以总面积除以1.35(74%)至1.55(64%)计算。

3.1.6.4 仪器清单

空间设计的重要部分是列出每一实验室区域所包含的所有仪器。必须注明每一种仪器的长、宽、重、功率和安培数,编写一本仪器手册。有关各仪器的尺寸、体积、用电功率,需要温度、气体、泵、重量以及特殊要求的生产厂家说明书装订成册,以便今后查阅。用长度和宽度计算所需空间,同时应考虑到仪器维修时所需空间。在仪器的侧面和背面应留有空间,方便工作和维修。需要电力功率大小应根据电压和安培数计算,根据产热量设定冷却装置。列出所需清单,制定空间分配及功能的一览表。

3.1.6.5 实验室的安排(布局)

设计实验室是一个独立的和具体化的过程。但应考虑两个问题,即原则和灵活性。

3.1.6.5.1 样本的转运和人员流动

分配实验室区域,首先应考虑工作人员、病人流动和样本的转运。还应对一个实验室的每一具体区域的门、工作台和仪器作周密布局。仪器、设备和家具数量、人、供给和流向应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均可能影响实际的空间需要。

3.1.6.5.2 灵活性

可使用灵活性强的工作台,以便减低开支和适应未来的发展。

机械方面的适应性还包括:空气处理系统的类型和容量、泵的使用和输送管的维修和重建。

3.1.6.5.3 安全性

实验室的设计和大小应考虑安全性,满足紧急清除和疏散出口的建筑规则,针对各实验室情况配备安全设备。

所有的实验室和与病人直接接触的地方均应安装洗手池,洗手池宜设在出口处,以提醒工作人员离开实验室前必须洗手。洗手池应是独立专用的,不能与标本处理和实验混用。

距危险化学试剂30米内,应设有紧急洗眼处和淋浴室。

对于所有实验室都能使用的安全装置(洗手池、紧急淋浴、紧急洗眼处、防火设备等)应安置在显要地方,以便在紧急情况时,工作人员容易找到。

3.1.6.5.4 为残疾雇员考虑

实验室设计还应考虑到有残疾的工作人员,如工作区也应适于残疾者的进出和工作。工作台的附属设备应同时方便残疾者和健康者使用。

3.1.6.5.5 烟雾罩和生物安全

任何安全罩的放置均应尽量远离出口处,以符合有害实验远离主通道的原则。

3.1.6.5.6 生物安全性水平3与要求

在设计实验室时,必须强调生物安全性水平。多数临床实验室的实验区和标本接受区均不要求涉及到生物危险性水平3和4的特殊设计。

生物安全水平3是指工作人员在实验过程中,通过吸入方式,吸入某些固有或外来物质而引起致命的或严重疾病的实验室区域,针对这些区域制定的安全要求。由于这些物质的潜在危险性,在设计实验室时,应有相应的处理原则。生物安全性区域应远离通道,并设有自动关门系统。洗手池必须靠近门,而且是脚踏式控制,要求有洗眼处。

当物质通过雾状形式而严重威胁到生命安全的区域,就必须按生物安全水平4要求设计,对这种实验室的设计要求比水平3更严格。

生物安全水平3实验室必须在一独立的建筑区或隔离区,更衣室须有淋浴,进出实验室的物质必须通过薰蒸室和双层高压灭菌门进行实验室材料的输入和输出。

对于生物安全水平3实验室的具体要求请参见卫生部《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的要求。

3.1.7 计算

3.1.7.1 计算当前的空间需求

工作台占据的空间是以所有分析仪器(A)和工作台上净工作空间的长度(C)之和,乘以总工作台宽度(W)和通道宽度(IW)之和。计算工作台空间时,还应注意附属设备占有的空间(F),如冰箱、打印机和特殊工作区。

例如:B(仪器和工作台所占的空间)=〔(A+C)×(W+I W)〕=〔(18.3米+6.1米)〕+〔(0.61米+0.91米)〕

F=16.6平方米

T(总空间)=B+F =37平方米+16.6平方米=53.6平方米

若计算中有一0.91米的通道,其对面是一个工作台,则实际的通道宽度为1.8米,而IW宽度至少为1.2米。

3.1.8 推荐标准

表1 实验室部分空间推荐标准

类别

推荐空间

工作台间通道宽度

1.5—1.8m

工作台距墙壁空间宽度

1.2—1.5m

工作台宽度

0.76m

3.1.9 特殊实验室设计与布局

本指南中的特殊实验室指微生物实验室,其设计总体上应按卫生部《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的要求。

3.2工作台/设施(备)

设计附属设施应最大的程度满足实验室的功能,工作台和附属设备的质量、类型和布局影响着实验室的安全性。

工作台一般根据标准制造的,可以预订和直接向厂家购买。最好选择一小型的建筑单元,可随意移动,重新设置,或重新组装。在选择工作台时,应征求工作人员意见。

选择工作台的原则是“形状、舒适和功能”。为实验室的工作和安全,在选择工作台和附属设施时,请注意以下几点建议。

3.2.1数量

一个实验室应该有足够多的外型美观的工作台。过多的工作台会占有实验室有效空间。

3.2.2 质量

工作人员应注重设施(备)的实用性和功能性。实验室工作人员应参与工作台和设施的设计。

3.2.3 供给和搬运

一般的实验室大门宽度是1.2米,各室门宽一般为0.91米。将工作台设计为单元式的灵活样式,可以方便搬运。

3.2.4 基本原则

实验室的设施应保证所有工作人员舒适、安全地工作。工作者感到舒适和方便。

3.2.

4.1 工作台的类型

工作台有两种类型,为固定式和模块组合式。固定式工作台适用于工作相对固定的实验室,模块式工作台便于组装和搬运。

3.2.

4.1.1 固定式工作台

固定式工作台的材料可选用钢材、木材或塑料薄板。可从类型、面料和构造等方面选择。

3.2.

4.1.2 模块式工作台

模块式工作台与固定式工作台不同之处在于前者的高度、抽屉和高架台储存区均可以重新组装、容量大和耐久性。当选择模块式工作台时,重要是了解单元式结构如何与支持系统相连接。

3.2.

4.1.3 可移动工作台

旋转式可移动工作台可以支撑重的台式仪器,以便在仪器的四周工作。

3.2.

4.1.4 组合式工作台

组合式工作台适合经常有暂时变动的实验室(如每隔几个月就要调动工作),每个实验室均可由固定式、模块式和组合式工作台组成(比例为60%、30%和10%)。

3.2.

4.1.5工作台面

可选择不同颜色和材料的工作台面。应根据实验室的工作类型选择材料。承受力、对热、酸碱、染液、有机溶剂和冲击的抵抗力是选用工作台材料的重要因素。最可靠的方法是从供应商处取一块0.6×0.9米的工作台面,用以上所列的重要因素对其进行实验,一般要浸泡一夜,再看是否容易清洗和表面的永久性损伤程度,另外,应考虑到一些特殊材料的台面微生物容易生长,不能选用此类工作台面。应注意工作台面拐角处的角度应避免对人或物造成伤害。

3.2.

4.2 电脑工作站

工作人员通过计算机可获得信息和与他人联系。由于计算机运行增加,实验室应认真进行电脑工作站的设计。

3.2.

4.2.1 视频显示终端(VDT)显示器和键盘

为了工作的舒适性,对电脑工作站的最低要求是VDT和键盘的高度和角度具有可调性,键盘放置距地面高66~68厘米,并有宽敞的座位。

3.2.

4.2.2 椅子

应为工作人员选用高度可调节、可旋转、坐垫和背部靠垫舒适的椅子。

以下是一般工作台的设计原则:

供坐着操作的工作台一般高度为76.2厘米。

供站着操作的工作台一般高度为91.4厘米。

电脑键盘高度一般为66.0厘米至68.5厘米,人的高度超过1.8米的可能需要更高的高度,通过调节电脑抽屉的高度满足需要(工作台下膝盖的高度71.1至73.7厘米)。

工作台的椅子和桌子一般深度(从前至后)为76.2厘米。

3.2.5 最低和推荐标准

表2为实验室的工作台和设施的最低和推荐标准。

表2 实验室工作台及设施标准

最低标准

推荐标准

转椅(s)高度(h) 靠背(B)可调

SH

SHB

椅子上下调节范围

12.7cm

15.2cm

人坐下膝周空间高度

68.6cm

71.1cm

抽屉负重

20kg

20kg

两工作台间通道宽度

1.5m

1.5~1.8cm

工作台与墙的距离

1.2m

1.5m

3.3储存(冷藏和非冷藏)

由于实验室有不同性质的工作,在决定储存空间的大小和种类时,应作相应计划。不同性质的工作包括实验类型、实验的数量、实验室总的有效空间、工作人员的数量、工作流程等都影响着储存空间。决定实际的储存空间需求应考虑以下因素。

(1)5-10年每个专业的平均年工作量。

(2)估计因技术或服务内容改变,工作量增加或改变情况(增加或减少)。

(3)每年物资、试剂和化学药品的定单。

(4)从供应商定购商品需要的时间。

(5)实验材料的储存寿命和温度要求。

(6)使用试剂盒及自配试剂。

(7)使用危险品的量和特性。

3.3.1 数量

有以下几种经验性方法可用于估计所需储存空间大小和类型。

3.3.1.1 储存和即时使用

为了降低储存空间,每个产业都在增加使用“即时使用”方式,但应充分考虑不同物品供货所需时间,以决定“即时使用”或储存方式。

3.3.1.2 定货材料管理系统

有效使用基本材料储存管理系统能明显降低定购材料的数量,降低在实验室储存的数量。

基本材料储存即在能保证能满足材料使用的前提下的最小储存量。可利用计算机进行管理,根据以上所有因素,编制各种材料(或试剂)最低储存限,当某一种材料(或试剂)储存量低于此限时,计算机就可通过报警功能或其它方式提示管理者购买所需材料。

危险物储存需要特殊的储存室,并注意通风。

一般来讲,适当的储存空间应占实验室净面积的12-17%。

3.3.2 质量

3.3.2.1 储存区域的位置

实验室储存酸、腐蚀性溶液,有机溶剂和/或其它潜在危险的物品必须满足防火和其它储存安全标准。放射源,压缩气必须小心储存和定期检查以确保不会发生危险。必须远离实验室和办公区储存这些物品,出口必须畅通。当发生火灾时,利用防火墙或其它建筑障碍物能阻止其余实验室免受损失,包括通风污染。储存危险品的区域应该适当装配排水系统。大的容器必须储存在地上或货架低层。储存可燃液体需要特殊的储存柜。

3.3.2.2 温度和湿度

冰箱和冷冻柜的温度必须调节到满足厂商推荐的物品储存要求。低于20%的湿度水平增加静电产生。高于50%湿度水平可引起全凝发生。厂商指明产品储存温度为室温,则温度为1 8-26℃,温度在2-8℃应是用冰箱储存。冷冻是指-20℃或更低温度储存,必须储存数月的物品,通常储存于低于-30℃温度。没有明确指示的储存,如组织样本和胚胎,一般需要用液氮保存。

由于冷冻柜,冰箱和其它储存设备可产生大量的热,在通风和空气循环方面,必须考虑放置这些设备的房间大小和设备的数量。

3.3.2.3 储存记录

实验室用电脑取代纸上记录,但实验室必须用纸记录。一般要求临床实验室保存病人结果和质控文件两年时间。血库记录保持时间要求更长。实验室每天应有所做工作的详细记录。3.

3.2.4 牢固的贮物系统

应考虑修建牢固结实的存放架,贮物架应该紧贴墙或其它支撑系统。在设计贮物架时还应考虑地震规则要求。

3.3.3 控制

3.3.3.1 储存区进入人员的控制

在储存危险品区,为了加强物品管理,应该控制人员进入贮物区。

3.3.3.2 环境温度控制

储存区域的局部暖气、冰箱和空调标准应在实验室设计时加以考虑。对在一个大的集中储存区域,要求有独立的温度控制。

3.3.3.3 装配温度监控器

实验室冰箱和冰冻柜应装配带有警铃的独立的温度监控系统。警铃的电源与监控装置的电源是分开的。可使用小电池电能系统或远程监控系统,这样的监控系统可同时监控数台冰箱或冷冻柜。如果温度超过设置温度,监控系统可自动报警,并且根据要求打印温度记录图。

3.3.4储存

3.3.

4.1 非冷藏品

实验室不需要的物品和记录应放在实验室工作外的地方,同时应按要求放置足够时间。对一些不需冷藏的试剂,应用专一房间储藏。

3.3.

4.2 冷藏储存

冷库是为需要温度控制储存的物品提供大的集中的储存区域。

除了必须用冷库外,一般选用可移动冰箱和冷冻柜。如将存放易爆物品,则应选用能防爆的冷藏柜。

冰箱的门要求用玻璃门,其优点在于能看见冰箱中的物品,可降低冰箱开关的次数。

3.3.5 储存的可延展性

新建储存室应可满足20年的发展需要。

3.4 实验室通风设计

为了实验室的安全,必须装备中央空气处理系统。现在绝大部分实验室在炎热的夏天仍广泛使用电扇,这将导致实验室传染性疾病的传播。特别是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应严禁使用电扇。

恰当的通风不仅仅去除实验室有害气味和毒气,而且也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3.4.1 数量

目前倡导在一般实验室,在使用蒸气和生化危险剂的区域,空气交换每小时12次。在有些区域空气交换达16次每小时。在设计供热、通风和空调系统方面,应仔细全面理了解每间房间的用途,以达到理想要求。

有烟囱/或生物安全柜的房间,因处理生物危险材料,或饲养动物(临床实验室少见),所以需要单通道空气系统。

有大量烟雾产生,开展尸体解剖和组织学分析的房间应具备特殊的通风设备。

“开放实验室”通常包括了危险的和非危险的操作。为了使实验室的空气用于再循环,必须使用额外的设备来加热、制冷、除湿、或过滤空气,这样可通过安装再循环空气处理系统以减少能量费用。

为了对每个实验室的空气处理器的效率进行评价,应周期性监控空气交换能力。

3.4.2 质量

温度控制设计标准,不只考虑实验室设备的耐受性,还受许多因素影响。必须明确在该区域所使用的设备。尤其注意自动化的设备,它们产生相当量的热,具有有限的耐受性。在某一时间该区域工作的人员数量和外在环境的影响(夏天/冬天因素)也应加以考虑。

大部分实验室设备没有明显的湿度要求,具有广泛的耐受性,一般湿度要求30%-70%.

必须控制和排除毒素或危险蒸气、有害气体或生物实体污染的空气。污染的空气通过各类烟囱和生物安全柜来处理。

有些实验室可使用蒸气烟囱:

天蓬烟囱:为了去除气味、蒸气、热和湿气,天蓬烟囱应该只安装在大型设备的上部。通常

在化学、组织学或消毒区域内,因蒸气在排除前可能经过工作人员的呼吸区,天蓬式烟囱不应在员工常规工作区之上使用。为了维持足够的排气速度,天蓬式烟囱需要大量的室内空气。比空气重的蒸气只能通过相当大的排气压力才可能有效地排除。天蓬式烟囱不能用于排出可燃的蒸气。

普通烟囱:此类型的烟囱是用来去掉化学气体,它包括一个全面暴露的可调节的安全玻璃柜,并在系统末端有维持负压的排气马达。

在处理次氯酸时,由于有爆炸的可能性,大多数传统的烟囱不可使用,当次氯酸被加热而高于周围温度或者在进入烟囱或排气系统之前蒸气没有被除去或净化,爆炸就可能发生。纯化次氯酸的工作可以在普通烟囱里进行。

每个实验室的排气管道必须通过它们各自独立的路线到建筑物外面。在楼顶高度,必须远离摄入的新鲜空气,同时在顺风处。实验室烟囱的排气管道可以和实验室内的其它排气系统连在一起,但任何实验室烟囱排出的空气不可被再循环。

3.4.3 控制

恒温器:由于设备的不同,产生不同的热量和有不同的操作耐受性,每个实验室应该有自己的恒温器控制。当设备增加时,温度需要调节。

其它控制:应有其它空气控制以满足维护,完成实验室和其它服务活动。包括独立压力流量控制气流调节器,可变空气流量(VAV)气流调节器,再加热管,增温仪,滤器和其它控制气流调节器。每个空气分配系统应该至少有一个可行的手工操作方式,安装在合适的位置。在紧急情况下使用排气扇。有些控制装置可以建在其它操作系统内。

空气处理系统:实验室区域的空气处理系统的大小和数量取决于许多因素。当决定空气处理器类型,大小和位置时,工程师必须考虑如控制的区域大小和空间大小,该区域每台设备产生的热量和耐受性、员工数量、烟囱和有无生物安全室等因素。

3.4.4 规则和安全

3.4.4.1 所有设备性能应符合标准,包括热排出和运转耐受性。

3.4.4.2 每小时至少12-16次空气交换。

3.4.4.3在所有的工作区100%新鲜空气摄入和100%排送到外部。

3.4.4.4 实验室相对的走廊应该是负压空气。规则是空气从清洁区流到非清洁区。

3.4.4.5 来自实验室的空气不能在设备里再循环。

3.4..4.6 每个实验室应该有温度控制装置。

3.4.4.7 设计机械控制而不是依赖个人保护设施来保护员工。

3.4.4.8 使用烟囱来排出比空气重的高浓度蒸气。

3.4.4.9 如果易挥发物质排放,应具有防爆排气扇。

3.4.4.10共用的空气处理系统应使用冷却装置为某一区域提供环境温度。

3.4.4.11 供气应该过滤除尘(过滤系统的设计和过滤器应根据实验室需要规划)。

3.4.4.12 在热负荷高的地方,空气处理系统应有补充降温系统。

3.4.4.13 在最初通气设计中,对于空气处理系统的排除设备的扩展程度应是15-25%。

3.5 电源和通讯

3.5.1 仪器所需电源的设计

3.5.1.1 数量

实验室负责人应对实验室所需电源,做充分的考虑和分析,注意以下?:

(1) 实验室所有仪器所需电量和所需电插座数量。

(2) 电插座是三孔或是二孔。

(3) 各电插座分布地方,保证使用安全和方便。

(4) 各仪器所需电压(220V或380V)、电量。

(5) 现在计算机已在实验室广泛应用,应充分考虑计算机所需插座。

3.5.1.2 质量

所设计的电源应充分考虑其布局合理,使用安全和方便。

3.5.1.3 灵活性

在设计电源时除考虑已满足现在使用需要外,应考虑今后实验室的发展,要有足够多的扩展量满足实验室的需要。

3.5.2通讯

在实验室设计时应周密设计通讯线路,除充分满足目前的需求外,还应有额外的容量适应仪

器的增加和移动。

3.5.3照明

3.5.3.1 照明设备数量

实验室所需照明设备的数量由以下因素决定:工作的类型、工作台面的颜色、工作室天花板和墙壁的颜色、固定照明与工作台面之间的距离、需要照明空间的大小。

上述因素以及所需照明度标准一旦确定,即可选择一定数量的、符合照明度标准的照明设备。

3.5.3.2 照明设备安装的位置

照明设备应安装成与工作台面呈垂直或对角线,这既统一布局又可消除物体遮挡产生的阴影。与工作台面平行安装照明设备,通常会产生阴影,阴影来自坐在工作台面前工作的实验人员和工作台面上方的柜子。在工作台面上方没有柜子的情况下,照明设备可与工作台面平行或工作台面活动侧的正上方安装。

精加工的黒色或非白色的毛面工作台表面能有效地减少反射光和眩光,从减轻眼睛的疲劳。

3.5.3.3 照明设备的质量:不同类型照明设备的选择

3.5..3.3.1 白炽灯

白炽灯价格低廉,优良的彩色再现性以及照明度的可调节,缺点是产生热量过多以及每瓦产生的较低光通量。

3.5.3.3.2 荧光灯

荧光灯具有更高的每瓦光通量,更长的使用寿命,较低的亮度以及较广泛范围彩色的再现性。一般来说,荧光灯的价格高于白炽灯,但耗电量却低于白炽灯。荧光灯的形状多种多样,包括直线型、U型、圆形等。由于U形灯安装较困难且不易维修,因而实验室中一般很少应用。

实验室特殊区域可选用各种不同的辅助照明设备,如漫射器、棱境、曲面反光境、防尘罩和防水罩等。选用不同的辅助照明设备不是根据照明度的不同要求,而是由特殊区域所需光线的质量和均匀性所决定。

荧光灯具有不同的颜色温度,是室内工作环境中理想的照明设备。颜色温度利用K值衡量(范围9000K-1500K)。等于或高于4000K,颜色温度为冷色调(蓝色),等于或低于3100K,则表现为暖色调(桔红)。

3.5.3.3.3 强度放电灯

高强度放电灯包括汞灯、卤素灯和高压钠灯。与白炽灯相比,具有使用寿命长和每瓦通量较高。因此,如果作为应急照明系统的一部分,应与白炽灯、荧光灯一起使用,以便相互取长

补短。有时两种照明器的物理性能基本相同,但在照明质量和照明性能方面却差别甚大。因此,建议查阅照明设备性能表,通过光线分布曲线和光度实验数据来评价各种照明设备(表5)。

表5 照明设备设计考虑因素

标准血库

显微镜室

化学教研室

微生物学教研室

血液学教研室

注释

1.彩色再现

利于组织和血管中层的观察

2.舒适性

减轻病人的心理压力

3.间接照明间接照明下更易看清静脉血管

4.背景

a.黒暗背景

优于反射光背景

b.低反射光背景

具有更好的亮度对比度,减少眩光

5.高亮度

有利于组织和体腔内器官的观察

6.漫射照明

能够更清楚地观察结晶体内部结构

7.专用照明

给病人动手术或观察底片特别有用;另外,在柜子底下的位置也需要专用照明。

各种不同类型的固定灯可专用或结合起来使用以得到预期的照明度。灯具安装有多种方式,包括隐形、半隐形、悬挂式、壁式、台式、和过道式等。安装的类型不同产生的光线分布也不同。固定照明器与重点照明、点照明、强光照明和专用照明相结合能使普通的工作室间产生舒适、美感和视觉享受。

3.5.3.3.4 特殊照明设备

实验室用于分离微生物和分子生物学实验区域应能有效地保护工作人员和标本避免污染。紫

外灯是最常用的消毒设备。安装在抛光天花板上的固定紫外灯,距地面的距离不要超过2.1米,紫外灯的数量应根据实验室空间决定。

使用紫外照明设备时,必须确信物体表面(例如,墙体表机的涂料、工作台面等)能经受紫外光的漂白作用。

3.5.3.4 照明设备的开关控制

照明设备的开关应安装在每个工作室的出口或入口处。荧光灯应安装双开关,每个开关控制其中一组灯管的照明,这样,我们能选择性地打开开关以便为实验室提供适宜的照明度。

控制光线强弱的另一种方法是工作室中同时安装白炽灯和荧光灯;这样,当工作室无人时,可关闭荧光灯,同时使用一个廉价的可调亮度转换开关,调节白炽灯亮度,以节约能源。

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

临床微生物实验室是一类有设施的机构,通过对人体种种物质进行微生物学检查,为诊断、预防、治疗疾病提供信息,为评价人类健康、解释检验结果或建议作进一步检查等咨询服务临床微生物实验室是一类有设施的机构,通过对人体种种物质进行微生物学检查,为诊断、预防、治疗疾病提供信息,为评价人类健康、解释检验结果或建议作进一步检查等咨询服务 根据微生物实验室开展工作的性质、接触的病原体生物危害程度、采取生物安全措施的不同分为4类:第一类为基础实验室,从事基础教学与研究,接触1级生物危害微生物,即接触不引起人或动物疾病的细菌、真菌、病毒等生物因子,如枯草杆菌、犬肝炎病毒等。这类实验室属于1级生物安全实验室(BSL-1),只需开放式长形工作台和好的微生物操作技术。第2类也为基础实验室,从事实验健康服务、诊断、研究、接触2级生物危害微生物,即引起人动物发病但不会引起严重危害的病原体。实验室感染后不导致严重疾病,具有有效的治疗和预防方法,传播风险有限,如乙型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沙门菌、弓形体等。该类实验室属于2级生物安全实验室(BSL-2),除了开放式长形工作台还应配置生物安全柜。实验室应有生物危害标记,操作人员应身着防护服,有好的微生物操作技术,第3类为遏制实验室,从事特殊诊断与服务,接触3级生物危害微生物,即引起人或动物严重疾病但通常不因偶然在个体间传播,有治疗方法的病原体,如结核分枝杆菌、真菌、圣路易斯脑炎病毒等,这样的实验室属于3级生物安全实验室(BSL-3),需要生物安全柜和其他操作所需的基本装置,实验室应有生物危害标记,操作人员身着特殊防护服,有好的微生物操作技术。人员进入受限,实验室内有定向气流。第4类为严格遏制实验室。从事危险病原体操作。接触4级生物危害微生物,即引起人类或动物非常严重的疾病,能在人与人、人与动物之间造成传播,尚无有效治疗和预防方法的病原体,如爱博拉病毒,砂粒病毒等。这种实验室属于4级生物安全实验室(BSL-4),应有配套的生物安全柜,人员身着带正压的连衣裤,实验室空气经过滤,配备带双门的高压灭菌器,除了三级防护措施外,人员进入实验室时,应经过密封的过渡舱,离开时应经风淋,生物废弃物应经特殊处理[2~4]。 一、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的生物安全要求 医院检验科临床微生物实验室从事来自患者呼吸道、肠道、泌尿生殖道等部位标本病原体的分离培养、肠道、泌尿生殖道等部位标本病原体的分离培养,接触危险程度不同的微生物,完成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负责健康体检等。根据工作性质属于BSL-2实验室(结核菌或真菌的检验工作可在BSL-2实验室中二级外排式生物安全柜中进行),按照WHO规定或我国国家标准[1]对BSL-2实验室的生物安全要求如下。 1.实验室设计要求[2,3]设计实验室时,除了遵循国家的、地方的有关实验室建筑安全标准规定外,应着重考虑生物安全问题:例如,从事大量的和/或含高浓度微生物工作时气溶胶形成的问题;实验室设备过多造成的拥护或空间狭小,大件设备维修与保养难以进行;节肢动物或啮齿动物横行造成的环境污染;实验室人员进出、特殊标本检验、有毒试剂使用等工作流程问题。按照BSL-2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要求,应从功能上划分清洁区和污染区,将采样区、分析区、管理区清楚地区分,有进行实验的工作区域,有休息摄食的地方;有接受、处理标本的场所,有处置生物废弃物的设施环境,有安放实验设备、压缩气体、放射性物质,有机溶剂,检验耗材的空间,实验室面积应满足工作需要,方便打扫保洁,保证安全。2.实验室装备实验室的墙、天花板、地面应光滑,易于清洗;管道应避免暴露,照明应适合每一项操作,避免反光带来的干扰;工作台面应耐酸碱、有机溶剂腐蚀,耐中等以上的温度,防液体渗透,可消毒。实验用的凳子、柜子及相关设备应牢固,相互间留置的空隙要方便打扫;实验室的木门应有防火级别并可安全关闭,门上镶嵌可视窗,每个试验室,特别是在出门外应有洗手池,水龙头开关应设计成用肘部或脚操作,保证实验室能用上优质的试剂水,实验用水与饮用水供排放管道,污水排放前应作消毒处理,实验室应考虑机械性通气

临床基因检测实验室建设要求

临检实验室建设标准与要求 一、高通量测序(NGS)实验室简介 1.1NGS实验室又叫高通量测序检测实验室。NGS是下一代测序技术(N EXT G ENERATION S EQUENCING)即高通量测序技术的简称。高通量测序技术是 对传统S ANGER测序(称为一代测序技术)革命性的改变,可同时对几十万到几百万条核酸分子进行序列测定,同时高通量测序使得对一个物种的转录组和基因组进行细致全貌的分析成为可能,也称为深度测序 (D EEP SEQUENCING)。 1.2由于NGS技术对所检测的核酸模板进行大量扩增,容易出现实验室污 染导致检测结果准确性下降;另外NGS技术要求高、影响因素多,实验过程处理不当易导致检测结果准确性下降或检测失败。因此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技术验收和规范化管理是NGS技术本身需要,也是在临床上顺利应用该技术前提。 二、NGS实验室临床应用的基本条件 2.1必须拥有符合临检中心相关规定的标准NGS实验室。 2.2检测设备必须符合标准NGS实验室设置要求:高通量测序仪及配套服 务器;高通量测序检测试剂盒;通用电脑;自动分析软件,实验室样本信息管理系统等。 2.3检测人员必须通过专门的技能培训,并获得省级以上卫生计生行政部门 颁发的临床基因扩增检验技术上岗证书。NGS实验室必须建立严格的实验室管理制度、建立标准化操作程序(SOP)、建立系列质量管理文

件等,确保实验室日常运行符合国家卫生部的要求,确保检测结果准确、确保实验室卫生安全,确保实验室长期稳定运行。 2.4NGS临床应用必须在无菌无尘环境下进行操作。 三、NGS实验室建设基本要求 3.1主体结构 主体为彩钢板、铝合金型材。室内所有阴角、阳角均采用铝合金50内圆角铝,从而解决容易污染、积尘、不易清扫等问题。结构牢固,线条简明,美观大方,密封性好。 3.2标准的各区分隔和气压调节 将检测过程分成试剂准备、样本制备、PCR扩增和高通量测序四个独立的实验区。整个区域有一个整体缓冲走廊。每个独立实验区设置有缓冲区,同时各区通过气压调节,使整个检测实验过程中试剂和标本免受气溶胶的污染并降低扩增产物对人员和环境的污染。 可打开缓冲区和PCR扩增区的排风扇往外排气,在实验区的外墙上和各扇门上都安装有风量可调的回风口,空气通过回风口向室内换气。 3.3消毒 在每个实验区和缓冲区顶部以及传送窗内部安装有紫外灯,供消毒用。在各区还设置移动紫外线灯,对实验桌进行局部消毒。 3.4机械连锁不锈钢传递窗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对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的管理,提高临床检验水平,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是指对取自人体的各种标本进行生物学、微生物学、免疫学、化学、血液免疫学、血液学、生物物理学、细胞学等检验,并为临床提供医学检验服务的实验室。 第三条开展临床检验工作的医疗机构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卫生部负责全国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负责辖区内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五条医疗机构应当加强临床实验室建设和管理,规范临床实验室执业行为,保证临床实验室按照安全、准确、及时、有效、经济、便民和保护患者隐私的原则开展临床检验工作。 第二章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的一般规定 第六条卫生行政部门在核准医疗机构的医学检验科诊疗科目登记时,应当明确医学检验科下设专业。 医疗机构应当按照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医学检验科下设专业诊疗科目设定临床检验项目,提供临床检验服务。新增医学检验科下设专业或超出已登记的专业范围开展临床检验项目,应当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办理变更登记手续。 第七条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提供的临床检验服务应当满足临床工作的需要。 第八条医疗机构应当保证临床检验工作客观、公正,不受任何部门、经济利益等影响。 第九条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应当集中设置,统一管理,资源共享。 第十条医疗机构应当保证临床实验室具备与其临床检验工作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场所、设施、设备等条件。 第十一条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应当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严格遵守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保证临床检验质量。 第十二条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专业技术人员应当具有相应的专业学历,并取得相应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医院临床实验室设计建设及管理

医院临床实验室设计建设及管理SICOLAB 医疗建筑是所有民用建筑中最为复杂和特殊的建筑类型之一,除了按一般建筑工程的管理理论与方法对临床实验室基建环节进行项目管理外,还要考虑到医疗设备自动化与后勤支持系统智能化对临床实验室基础建设的影响,并围绕实验室使用人员的职业习惯、实验项目、环境要求、管理模式、特殊功能等建立科学性和针对性的管理方案。 临床实验室建筑的发展趋势 临床实验室的专业化设计开始于19世纪后期,最初是根据人体工程学原理和实验人员操作习惯来对操作台、消毒柜、通风柜等进行布局。随着新的检验技术特别是大型自动化分析设备的应用,实验室设计要求发生改变,除病理科、骨髓室、涂片室等仍依赖于人工读片的实验室还基本遵循传统布局外,其他实验室均已突破原有固定操作台的布局模式,设计成更加灵活的大开间形式。国外部分实验室从运营成本角度考虑,采用多个不同专业的小型实验室围绕一个大型中央共享区的形式,使POCT实验室、中心实验室、大型商业化实验室和谐共存,在保证检验质量同时,降低运营成本,提高商业竞争能力。 基础建设的过程管理 美国建筑师协会(AIA)的实践手册(The Architect'sHandbook of Professional Practice)将基建项目管理划分为初步设计(Predesign)、场地分析(Site analysis)、建筑设计(Buildingdesign)、工程文件编制(Construction documentation)、招标谈判(Bidding and negotiation)、施工管理(Constructionadministration)、建后服务(Post construction services)、补充服务(Supplemental services)阶段。考虑到临床实验室的基础建设既有一般项目的普遍性又具有医学建筑的专业性和特殊性,因此在项目管理中应更加注重使用者(医学专业人员)的作用,使其符合医学实验室的学科特点、管理模式和工作习惯。 1.初步设计阶段。 该阶段主要针对项目进度要求、融资和财政预算、项目调度、人员安排等情况进行讨论,制定总体建设思路,确定设计目标、建设标准、相关限制(如视野限制等)、用地需求、空间关系、特殊要求等。 2.场地分析阶段。 该阶段主要目标是在充分调研医院自身需求的基础上,确定实验室选址、总体规模、功能定位、用户要求,并编制工程进度表。由于该阶段任何一个细节都将影响下一步建筑设计,因此医院必须组织设备管理、医学检验、信息工程、院感管理、建筑设计等专业人员开展“头脑风暴”式的讨论来完善需求,在反复论证过程中明确责任,为设计人员提供以下需求: 2.1实验室管理模式。随着大型分析仪模块化设计理念的实现,用户可根据需要组合不同检测项目,将以往看似独立的试验项目结合在同一设备或标本处理线上。由于打破了原有的专业组界限,使人员安排、岗位职责、工作流程、后勤支持模式等随之改变。因此医院要根据准备引入的大型设备来设计实验室的运营模式,讨论各专业工作区域的安排,如集中大型设备的中心实验室和各散在小实验室(标本采集点、急诊化验室、门诊化验室等)的分布和服务内容。由医学专业人员帮助建筑设计人员了解实验室空间布局、管理组织架构、工作流程这三者间的关系,保证设计效果。 2.2检测环境要求。部分精密检测设备易受到电磁、辐射、振动、光照等环境因素干扰而影响检测结果,因此医院要会同设备制造商,共同确定实验室电磁、辐射、振动、光照及其它主要干扰因素的限制标准和评估方案。 2.3实验室安全设计要求。院感管理专家、健康安全专家、实验室管理人员应共同制定实验室在常规安全、辐射安全、生物安全等方面的要求,使设计人员尽可能通过建筑的安全工艺设计对工作人员形成有效保护,将潜在危险降至最低。 2.4大型设备的特殊要求。医院要为建筑设计人员提供大型设备的基本参数,以便在设

CLSI临床微生物实验室标准解读

CLSI临床微生物实验室标准解读 CLSI折点变更的官方说明 Janet Hindler, MCLS MT(ASCP) UCLA Medical Center Los Angeles, California CLSI M100-S20编者 本文由Hindler教授提供,并允许梅里埃公司翻译及印发 Janet Hindler教授现任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医学中心(UCLA)资深专家,华盛顿D.C.公共健康实验室协会顾问等 职。自1994年开始在CLSI细菌抗生素药敏试验委员会的工作,参加制定每年细菌药敏标准,现任CLSI“不常见细菌和苛养菌药敏指南“学组主席,CLSI“累积抗生素药敏试验数据指南(M39-A3)”学组主席等多个CLSI分委会任职。 术语/流程 A. 似乎CLSI和其他一些机构在使用术语“折点”和“判读标准”时候可交替使用。在这两个词之间有区别吗? 无区别,折点和判读标准所指的都是同一个数值。 B. 在哪里我可以找到关于CLSI如何建立药敏折点的标准? 在CLSI M100-S20的第17页有关于药敏折点建立的简要说明。关于药敏折点建立的详细指南参见CLSI 文件M23- 体外敏感性试验标准和质控参数的发展 C-15682 C-1562 C. CLSI修订药敏折点的流程和程序是什么? 简而言之,修订药敏折点包括系统性的回顾来自微生物学,药物学和临床的数据。知名专家,赞助商(来自制药工业)和管理者参与药敏制定流程包括在每年2次的CLSI 药敏试验小组委员会会议的公开讨论。在制定新上市药物的初始药敏折点时候,需要有对照临床试验数据。尽管在修订药敏折点时最好能够提供对照临床试验数据,这些数据在应对快速变化的细菌耐药机制和“老药”时多数情况下是不可行的。因此,委员会必须要依赖发表的文献,专家意见和共同商议的流程。在药敏折点修订时必须要考虑到流行病,临床治疗和监管意见。 CLSI 分委会的会议纪要在下面的链接可以获取。 https://www.360docs.net/doc/4e5389950.html,/Content/NavigationMenu/Committees/Microbiology/AS T/AST.htm

实验室设计的一般要求

苏州吉尔特实验设备有限公司对实验室规划设计一般要求 一、化验室的分类及职责 化验室也就是分析检验实验室在学校、工厂、科研院所有其不同的性质。 学校的化验室一类是为学生进行分析化学实验用的教学基地,另一类是为科研服务的亦兼有科研性质的分析化学研究室。 工厂设中央化验室、车间化验室等。车间化验室主要担负生产过程中成品、半成品的控制分析。中央化验室主要担负原料分析、产品质量检验任务,并担负分析方法研究、改进、推广任务及车间化验室所用的标准溶液的配制、标定等工作任务。 科研院所的化验室除为科学研究课题担负测试任务外,也进行分析化学的研究工作。 二、化验室设计要求 根据化验任务需要,化验室有贵重的精密仪器和各种化学药品,其中包括易燃及腐蚀性药品。另外,在操作过程中常产生有害的气体或蒸气。因此,对化验室的房屋结构、环境、室内设施等有其特殊的要求,在筹建新化验室或改建原有化验室时都应考虑。 化验室用房大致分为三类:精密仪器实验室、化学分析实验室、辅助室(办公室、储藏室、钢瓶室等)。 化验室要求远离灰尘、烟雾、噪音和震动源的环境中,因此化验室不应建在交通要道、锅炉房、机房及生产车间近旁(车间化验室除外)。为保持良好的气象条件,一般应为南北方向。 1. 精密仪器室 精密仪器室要求具有防火、防震、防电磁干扰、防噪音、防潮、防腐蚀、防尘、防有害气体侵入的功能,室温尽可能保持恒定。为保持一般仪器良好的使用性能,温度应在15~30℃,有条件的最好控制在18~25℃。湿度在60%-70%,需要恒温的仪器室可装双层门窗及空调装置。 仪器室可用水磨石地或防静电地板,不推荐使用地毯,因地毯易积聚灰尘,还会产生静电、大型精密仪器室的供电电压应稳定,一般允许电压波动范围为±10%。必要时要配备附属设备(如稳压电源等)。为保证供电不间断,可采用双电源供电。应设计有专用地线,接地极电阻小于4Ω。 气相色谱室及原子吸收分析室因要用到高压钢瓶,最好设在就近室为能建钢瓶室(方向朝北)的位置。放仪器用的实验台与墙距离500mm,以便于操作与维修,室内有有良好的通风,原子吸收仪器上方设局部排气罩。 微型计算机和微机控制的精密仪器对供电电压和频率有一定要求。为防止电压瞬变、瞬时停电、电压不足等影响仪器动作,可根据需要选用不间断电源(UPS)。 在设计专用的仪器分析室的同时,就近配套设计相应的化学处理室,这在保护仪器和加强管理上是非常必要的。 2. 化学分析室 在化学分析室中进行样品的化学处理和分析测定,工作中常使用一些小型的电器设备及各种化学试剂,如操作不慎也具有一定的危险性,针对这些使用特点,在化学分析室设计上应注意以下要求:

【专家共识】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真菌检测能力建设基本要求

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真菌检测能力建设基本要求 【专家共识】 近年来侵袭性真菌感染呈持续增多趋势,准确、早期诊断是治疗疾病的关键。然而,目前我国临床实验室真菌检测能力离临床诊治需求尚有较大差距,亟待改进。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于2016年底发布了《关于提高二级以上综合医院细菌真菌感染诊疗能力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16]1281号),要求在2020年以前加强临床细菌真菌感染诊疗体系的建设,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本共识的制定旨在建立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真菌检测能力基本要求,推动真菌检测技术的普及和人员能力的提升,从而提高综合医院真菌感染诊疗能力。 一、术语和定义 (一)酵母菌 单细胞真菌呈圆形或卵圆形,以出芽方式繁殖,称为酵母菌(yeast)。临床致病的酵母菌主要包括念珠菌、隐球菌、毛孢子菌等。 (二)丝状真菌 多细胞真菌有菌丝和孢子,菌丝延长分枝,交织成团,称为丝状真菌(filamentous fungi)。又称霉菌(mold)。临床重要的丝状真菌包括曲霉菌、毛霉菌、镰刀菌等。 (三)双相型真菌 有些真菌可因环境条件(如营养、温度、氧气等)改变,由一种形态转变为另一种形态,称为双相型真菌(dimorphic fungi),如球孢子菌、组织胞浆菌、芽生菌、孢子丝菌、马尔尼菲篮状菌等。这些真菌在体内或在含动物蛋白的培养基上,37 ℃培养时呈酵母相;而在普通培养基,25 ℃培养时呈霉菌相。

二、环境和设施要求 真菌实验室环境和设施的设计应确保实验的质量和生物安全。 (一)环境要求 真菌实验室应与细菌、病毒等实验室区分,以防发生交叉污染。其面积以满足工作和安全要求为宜,合理布局。在建设实验室或开展实验活动之前,应进行生物危害评估。 (二)基本设施 设置防飞虫纱窗和门禁,有充足的照明、应急灯、通风、供水、供电、紧急疏散标识及信息系统,工作区设有洗手池、应急淋浴和洗眼装置;门外有生物安全级别标识[1]。 配置生物安全柜和不同温度培养箱(至少包括25~30 ℃以及35~37 ℃)。设置耐化学品和消毒剂腐蚀的防护用品及器材。 (三)气流要求 实验室宜设计负压或定向气流,主实验室气流应由清洁区送入操作区。生物安全柜为Ⅱ级,其高效过滤器对于直径为0.3 μm的微粒过滤效率不低于99.99%[2]。 (四)消毒措施的管理 工作台面可用5%石碳酸或0.5%过氧乙酸或含氯消毒剂(500 mg/L)消毒。如遇操作台被真菌或标本污染,应立即覆盖纸巾,并用5%石碳酸或含氯消毒液(2 000 mg/L)消毒20 min。切忌用水冲洗,以免污染扩散[3]。高压灭菌效果建议使用指示条以及生物指示剂进行监测。 (五)医疗废物的管理 真菌培养标本及污染物在丢弃前,需做好生物安全防护,废弃物的容器或包装材料应当符合防水、防破损、防外泄的要求,特别是丝状真菌,建议用医用胶布或透明胶带密封后高压灭菌[4]。 实验室废物的最终处置应交由经当地环保部门资质认定的医疗废物处理单位集中处置。 (六)丝状真菌处理的生物安全要求 丝状真菌的检测需在Ⅱ级生物安全柜内进行,特别是可疑高致病性病原真菌(荚膜组织胞浆菌、粗球孢子菌等),严格执行《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进行操作及处理[5]。BSL-2级临床微生物实验室不建议对高致病性真菌进行大量活菌的操作(如大量活菌的传代培养,药敏试验等)[5,6]。

实验室设计规范

实验室设计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烟草行业实验室设计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烟草行业技术中心实验室设计,烟草行业各级质检机构、烟草行业重点实验室、研究院(所)实验室亦可参照执行,同时可供相关设计单位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 16297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T 16447 烟草及烟草制品调节和测试的大气环境 GB 18599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 GB/T 18771.2—2015 烟草术语第2部分:烟草加工、烟草制品 GB 19489 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 GB 50015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 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29 压缩空气站设计规范 GB 50052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 50073洁净厂房设计规范 GB 50116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 50140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 50189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 50222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 GB 50457 医药工业洁净厂房设计规范 GB 50591 洁净室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736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JGJ 16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T 222 实验室变风量排风柜 JJG 21-2010 烟草实验室大气环境检定规程 YC/T 291—2009 烟叶分级实验室环境条件 YC/T 384 烟草企业安全生产标准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GB/T 18771.2—2015和《卷烟工艺规范》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pcr实验室设计的基本原则及建设要求

能将微量的DNA大幅增加,是分子生物学研究和实验的常规方法,PCR实验室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各个领域,例如:艾滋病检测,乙型肝炎,禽疫病,癌基因的检测和诊断,DNA指纹,个体识别,亲子鉴定及法医物证等等,今天为大家进行详解。 一.PCR实验室布局 PCR实验室原则上为试剂准备区,样品制备区,扩增区和扩增产物分析区四个单独的工作区域,并设有专用走廊,各工作区域应设缓冲间,工作区与缓冲间宜安装连锁装置。不同功能的工作区应是分隔独立的,各工作区有明显的标志,不能直通,如果紧密连接,需安装物品传递窗。前两区为扩增前区,后两区为扩增后区,即从:试剂准备区——样品制备区——PCR扩增室——产物分析室,不得逆向流动。实验室的气流也应从扩增前区流向扩增后区,不得逆向流动。各工作区顶部应该安装紫外灯,紫外灯波长为254mm,每20㎡一支40W的紫外灯。

二.实验室各区功能及主要设备 1. 试剂准备区:主要进行试剂的制备,分装和主反应混合液的制备。试剂盒用于样品制作的材料应直接运送至该区域。试剂原材料必须贮存在本区内,并在本区内制备成所需的试剂。本区主要设备有天平,冰箱,离心机,加样器,振荡器等。对于气流压力的控制,本区并没有严格的要求,一般为+10Pa。 2. 样品制备区:主要进行样品的保存,核酸提取,贮存及其加入至扩增反应管和测定DNA的合成。本区主要设备有冰箱,生物安全柜,离心机,加样器,振荡器等。本区的压力梯度要求为:相对于邻近区域为正压,以避免从邻近区进入本区的气溶胶污染,一般为+10Pa。 3. 扩增区:主要进行DNA扩增。此外,已制备的DNA模板(来自样品制备区)的加入和主反应混合液(来自试剂准备区)制备成反应混合液等也可在本区内进行。本区主要设备有:扩增仪,冰箱,离

净化实验室的设计规范

一、实验室净化工程设计规范: 1、《临床实验室设计总则》(GB/T 20469-2006); 2、《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GB 50346-2004); 3、《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 19489-2008); 4、《医药工业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 50457-2008); 5、《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 50073-2001); 6、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 233-2002)《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 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8、《洁净室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591-2010); 9、《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JGJ 49-1988); 10、《办公建筑设计规范(附条文说明)》(JGJ 67-2006); 11、《建筑地面设计规范》(GB 50037-1996); 12、《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附条文说明)(2009年版) 》(GB 50015-2003 ); 13、《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 14、《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43-2002); 15、《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 50222-1995); 16、《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210-2001); 17、《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43-2002); 18、《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019-2003); 19、《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35-1997); 20、《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4-1995); 21、《低压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 50052-2009); 22、《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303-2002); 23、《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69-2006); 24、《电器装置安装工程设计低压电器设计及验收规范》(GB 50254-1996)。

微生物实验室装修公司哪家好

我国目前基层实验室存在仪器设备简单陈旧,检验质量缺乏保证,操作程序不规范,操作人员没有受过正规培训等等问题。所以在微生物装修过程中需要选择专业的微生物实验室装修公司才行。微生物学检验是临床检验中的“短板”,一些二级医院尚未建立微生物实验室或不能开展必要的检验项目。专业微生物实验室装修公司给你介绍医院微生物实验室装修要求。 一、实验室面积和环境 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应有足够的空间进行试验操作和结果报告,微生物实验室装修公司哪家好呢?根据我国目前的现状,大多数微生物室仅从事细菌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建议二级医院使用面积最好不低于60㎡,三级医院不低于160㎡(如果同时开展感染性免疫检验,则面积相应扩大)。设置防虫纱窗和门禁,并按检测功能进行相对分区,如分为标本处理、涂片镜检、分离培养、鉴定/药敏、培养基制备和结果报告等区域。三级医院应有独立的分枝杆菌和真菌检测室。实验室内要有充足的照明,宜有适当的给排水管道、良好的通风设施和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 二、仪器和设备 1、二级医院微生物实验室必备的仪器设备有: 生物安全柜、高压消毒灭菌器、紫外灯、试剂冰箱、低温冰箱、普通培养箱(至少2个温度)、显微镜、比浊计、烛缸、离心机等。有条件或标本量较多的医院应配备血培养仪、半自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

2、三级医院微生物实验室必须增加配备的仪器设备有: 血培养仪、自动微生物分析仪、浊度仪、CO2培养箱、细胞离心机、荧光显微镜等。 根据标本量和所开展的检验项目,有条件的微生物实验室可配备(但不限于):自动染片机、标本自动接种仪、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基因诊断平台(包括扩增仪、测序仪等)、冷冻干燥机、化学发光仪、酶标仪、洗板机等设备。 三、人员资质 根据我国目前的现状,二级医院微生物实验室至少有固定人员2~3人,建议5人及以上,其中实验室负责人至少为中级技术职称,有临床医学或检验医学专业学习背景,并有在三级医院微生物实验室进修6个月以上的经历和3年以上临床微生物工作经验,有持续学习的热情和能力,且每2年至少外出学习或进修培训1次。 三级医院微生物实验室至少有固定人员6~8人,建议10人及以上,其中实验室负责人至少为副高技术职称,有临床医学或检验医学专业本科或以上学历,有5年以上临床微生物工作经验,并有持续学习的热情和能力,且每年至少外出学习或进修培训1次。 进入微生物实验室工作的人员应经过专业技术、医院感染知识和生物安全培训。有颜色视觉障碍的人员不应从事涉及辨色的微生物学检验]。从事特殊岗位检验,如性病、HIV、结核菌和基因扩增检验的

实验室设计规范

实验室规划设计 实验室的建设,无论是新建、扩建、或是改建项目,它不单纯是选购合理的仪器设备,还要综合考虑实验室的总体规划、合理布局和平面设计,以及供电、供水、供气、通风、空气净化、安全措施、环境保护等基础设施和基本条件。因此实验室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现代实验室里,先进的科学仪器和优越完善的实验室是提升现代化科技水平,促进科研成果增长的必备条件。“以人为本,人与环境”己成为人们高度关注的课题。本着“安全、环保、实用、耐久、美观、经济、卓越、领先”,的规划设计理念。规划设计主要分为六个方面:平面设计系统、单台结构功能设计系统、供排水设计系统、电控系统、特殊气体配送系统、有害气体输出系统等六个方面。下面就按上述六方面依次讲解。 一、平面设计系统 平面设计我们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1、疏散、撤离、逃生、顺畅、无阻,安全通道;一般实验室门主要向里开,但如设置有爆炸危险的房间,房门应朝外开,房门材质最好选择压力玻璃。 2、人体学(前后左右工作空间),完美的设备与科技工作者操作空间范围的协调搭配体现了科学化、人性化的规划设计。 在做平面设计的时候,首先要考虑的因素是就是“安全”,实验室是最易发生爆炸、火灾、毒气泄露等的场所。我们在做平面设计的时候,应尽量地要保持实验室的通风流畅、逃生通道畅通。根据国际人体工程学的标准。我们做如下的划分以供参照:(祥见下图) 实验台与实验台通道划分标准(通道间隔用L表示) L>500mm时,一边可站人操作; L>800mm时,一边可坐人操作; L>1200mm时,一边可坐人,一边可站人,中间不可过人; L>1500mm时,两边可坐人,中间可过人; L>1800mm时,两边可坐人,中间可过人可过仪器 天平台、仪器台不宜离墙太近,离墙400mm为宜。为了在工作发生危险时易于疏散,实验台间的过道应全部通向走廊。另:实验室建筑层高宜为3.7米-4.0米为宜,净高宜为2.7米-2.8米,有洁净度、压力梯度、恒温恒湿等特殊要求的实验室净高宜为2.5米-2.7米(不包括吊顶);实验室走廊净宽宜为2.5米-3.0米.普通实验室双门宽以1.1米-1.5米(不对称对开门)为宜,单门宽以0.8米-0.9米为宜。 3、专业学科功能。实验室通常按物理学,无机化学,有机合成化学,生物学来分类。根据实验室内容、用途和规模的不同又各有自己的特点,比如基础教学实验室,按学科专业分,多为较简单的教学实验对水电气风等要求较低,而科研机构对实验室通风、供排水、电控及洁净都要求较高,但实验室设计的基本原则都是具有共同性的,以有机化学为例,主要由化学基本实验室、仪器分析实验室、洁净实验室、电子计算机室、研究室、辅助实验室、服务供应室等组成。 化学基本实验室,主要是进行容量分析、离子测定、氧化还原等实验,一般设计的装备有:实验台与洗涤台;通风柜及管道修检井;带试剂架的实验台及辅助工作台,需考虑设在实验室内的研究空间或电脑台,药品柜、器皿柜、落地安置的仪器设备、急救器等。 仪器分析实验室,主要设置各种大型精密分析仪器,同时也包括普通小型分析仪等,一般设计的装备有:仪器台、实验台、通风柜、天平台、电脑台、气瓶柜、洗涤台、器皿柜、药品柜、急救器、万向排气罩、原子吸收罩等。以下列出各类仪器分析实验室的要求,以供参考。 各类仪器分析实验室要求: 气相色谱分析室主要是对容易转化为气态而不分解的液态有机化合物及气态样品的分析。仪器设备主要有气相色谱仪,具有计算机控制系统及数据处理系统,自动化程度很高,对有机化合物具有高效的分离能力,所用载气主要有:H2、N2、Ar、He、CO2等。但对高沸点化合物,难挥发的及热不稳定的化合物、离子化合物、高聚物的分离却无能为力。要求局部排风及避免阳光直射在仪器上,避免影响电路系统正常工作的电场及磁场存在,一般设计:仪器台(应离墙以便仪器维修)、万向排气罩、电脑台(一般在仪器台旁配置)、边台、

医院医学实验室设计布局与建设指南

检验科是医院中接收病人血液、体液等样本,进行检验分析,并向临床医师发出检验报告的一个临床诊断科室,一个设计科学合理的实验室,能为检验人员提供一个安全、高效的工作环境。 一、平面布局 1. 检验科宜设在门诊楼,并应自成一区,三甲医院检验科面积宜不少于1200㎡,二甲医院检验科面积宜不少于800㎡,如果检验科还承担有较多的科研、教学任务,面积还应适当增加。 2. 检验科平面布局应能清晰的分出清洁区、半污区和污染区,各区域之间应有隔断隔开,清洁区主要由更衣室、办公室等组成,半污染区主要由试剂库、制水间等辅助功能间组成,污染区主要由采血室、检测实验室组成。 3. 检验科应人物流分开,人员和物品应有独立的出入口,特别是污物应有专用出口,且经医院的污梯送至医院集中的医疗废物存放点,不得走医院的客梯。

4. 为保证检测工作的安全,生物安全实验室应符合BSL-2级实验室的要求,在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出口处应设有非手动洗手装置和紧急洗眼装置,部分高污染风险的工作应在二级生物安全柜内进行。(1)HIV初筛实验室:分为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面积不宜小于45㎡。 (2)PCR实验室:分为试剂准备室、样品制备室、扩增分析室,各实验室前要有缓冲间,PCR总面积不宜小于60㎡。 (3)微生物实验室:分为准备室、缓冲间和工作区,面积不宜小于35㎡。 (4)采血区应单独成一区,采血窗口的长度不宜小于1.2m,宽度45-1500px为宜,采血窗口的数量应参考日平均门诊数量确定,并适当考虑将来发展需要。 (5)生化区在设计时应重点关注生化机,生化机的更新换代速度很快,在设计前应与设备厂家联系,确定设备的摆放位置、规格、重量、功率、用水量等参数。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卫医发〔2006〕73号)

【发布单位】卫生部 【发布文号】卫医发〔2006〕73号 【发布日期】2006-02-27 【生效日期】2006-06-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卫生部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 (卫医发〔2006〕7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 为加强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提高临床检验水平,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我部组 织制定了《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六年二月二十七日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第一条为加强对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的管理,提高临床检验水平,保证医疗质 量和医疗安全,根据《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病原微生物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是指对取自人体的各种标本进行生物学、微生物学、免疫学、化学、血液免疫学、血液学、生物物理学、细胞学等检验,并为临床提 供医学检验服务的实验室。 第三条第三条开展临床检验工作的医疗机构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第四条卫生部负责全国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负责辖区内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五条第五条医疗机构应当加强临床实验室建设和管理,规范临床实验室执业行为,保证临床实验室按照安全、准确、及时、有效、经济、便民和保护患者隐私的原则开展临床检验工作。 第二章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的一般规定 第六条第六条卫生行政部门在核准医疗机构的医学检验科诊疗科目登记时,应当明确医学检验科下设专业。 医疗机构应当按照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医学检验科下设专业诊疗科目设定临床检验项目,提供临床检验服务。新增医学检验科下设专业或超出已登记的专业范围开展临床检验项目,应当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办理变更登记手续。 第七条第七条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提供的临床检验服务应当满足临床工作的需要。 第八条第八条医疗机构应当保证临床检验工作客观、公正,不受任何部门、经济利益等影响。 第九条第九条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应当集中设置,统一管理,资源共享。 第十条第十条医疗机构应当保证临床实验室具备与其临床检验工作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场所、设施、设备等条件。 第十一条第十一条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应当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严格遵守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保证临床检验质量。 第十二条第十二条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专业技术人员应当具有相应的专业学历,并取得相应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负责人应当经过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相关培训。 第十三条第十三条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应当有专(兼)职人员负责临床检验质量和临床实验室安全管理。 第十四条第十四条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应当按照卫生部规定的临床检验项目和临床检验方法开展临床检验工作。 医疗机构不得使用卫生部公布的停止临床应用的临床检验项目和临床检验方法开展临床检验工作。 临床检验项目和停止临床应用的临床检验项目由卫生部另行公布。

微生物实验室设计功能布局划分

在生物学研究领域,微生物实验室建设是必备的,牵扯到病原微生物,那就更应该谨慎对待,专业做微生物实验室设计的公司,在前期的功能划分布局都非常专业,会根据具体实验需求来进行设计。 虽然说很多企业是直接把微生物实验室建设总包给工程公司,但是为了保证实验室的成功建设,企业在计划建设微生物实验室的时候,需要对微生物实验室的功能布局有个了解,预留充足的空间与预算。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微生物实验室的设计功能布局划分。 微生物实验室根据各环节功能,主要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一、准备室: 准备室用于配制培养基和样品处理等。室内设有试剂柜、存放器具或材料的实验台、电炉、专柜、冰箱和上下水道、电源等。 二、洗涤室: 洗涤室用于洗刷器皿等。由于使用过的器皿已被微生物污染,有时还会存在病原微生物。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设置洗涤室。室内应备有加热器、蒸

锅,洗刷器皿用的盆、桶等,还应有各种瓶刷、肥皂、洗衣粉、去污粉等。 三、灭菌室 灭菌室主要用于培养基的灭菌和各种器具的灭菌,室内应备有烘箱、高压蒸汽灭菌器等灭菌设备设施。 四、无菌室:无菌室一般为4-5平方米、高2.5米的独立小房间(与外间隔离),专门设立于微生物实验室内。无菌室也称接种室,是纯化菌、系统接种等无菌操作的专用实验室。在微生物工作中,菌种的接种移植是一项主要操作,这项操作要保证菌种纯种,防止杂菌的污染。 五、恒温培养室 1.培养室的设置 (1)培养室应有内、外两间,内室是培养室,外室是缓冲室。房间容积不宜大,以利于空气灭菌,内室面积在3.2×4.4=14m2左右,外室面积在3.2×1.8=6m2左右,高以2.5m左右为宜,都应有天花板。 (2)分隔内室与外室的墙壁上部应设带空气过滤装置的通风口。 (3)为满足微生物对温度的需要,需安装恒温恒湿机。

临床实验室的设计指南

临床实验室的设计指南 GB/T XXX-20XX General Guideline of The Clinical Laboratory Design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临床实验室设计中有关空间、工作台、储藏柜、通风设施、照明等技术的指导性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临床实验室的设计。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指南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指南,但鼓励根据本指南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指南。 卫生部《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 3 设计要求 3.1空间 空间规划是实验室设计最重要的部分,适当的实验室空间是保证实验室检测质量和工作人员安全的基础。空间不足是实验室的安全隐患,并影响实验室的工作质量。 3.1.1 数量 3.1.1.1 合理化的空间 根据放置设备的需要决定空间的合理化分配。同时,应从发展眼光确定实验室空间大小,以便在较长时间内能容纳新添置的仪器和设备,保证高效、安全完成临床工作。 3.1.1.2空间分配原则 空间分配总原则是让工作人员感到舒适,又不产生浪费,综合考虑工作人员的数量、分析方法和仪器的大小等因素。 3.1.2 质量 3.1.2.1 工作空间 工作空间的大小应保证最大数量的工作人员在同一时间工作。应将有效的空间划分为清洁区(办公室、休息室、学习室),缓冲区(储存区、供给区),污染区(工作区、洗涤区、标

本储存区)。工作区应包括工作人员所占面积和来回走动的空间。工作空间和走动空间应转化为在地板上占用的面积大小。 3.1.2.2 储存区和供给区 储存区和供给区的大小和位置对实验室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有重要的影响,储存区包括工作台下、高架上、冷藏区和冷冻区。 3.1.3 管理 空间管理受其数量和质量控制。 通道的管理是空间管理的一部分。在通路管理方面,应设置一些预备区,如接受标本,准许进入实验室人员和参观者的通道。检测标本可通过工作人员、自动传输、风力系统或其他自动化系统运输。实验室设计中还应考虑到有内部通信联络系统和警报器以便通知或报警(如灾害、火警、样本到达、或实验室其它部分寻求帮助等)。 3.1.4 扩展 3.1. 4.1 扩展计划 应将实验室设计为可向外扩展或可移动性,以满足实验室发展的需要。 3.1. 4.2 空气运输系统和电脑网络 空气运输系统和电脑网络分别用于实验室内和实验室与医院各科之间标本、信息交流,临床实验室一般用10.2厘米的空气运输管将标本从收集区传送到实验室。 实验室和医院可通过电脑网络进行信息交流,数据的输出应快速、充分和灵活。 3.1.5法规和安全 实验室设计应严格遵循法规的要求。建筑师有责任提出有关法规的要求。 3.1.6 基本原则 3.1.6.1 空间计划的描述 在整个空间计划过程中应有一位具有实验室工作经验的工作人员和一名建筑师。在计划阶段,管理者、计划者和建筑师应反复商榷,并编写一份能说明空间合理性的计划书。列表说明每一个空间的用途,不同空间的相互联系。 3.1.6.2 空间评估 在制定空间分配计划前,应对仪器设备、工作人员数量、工作量、实验方法等因素作全面分析。在仔细分析各种因素后,对空间标准的要求进行评估,并计算区域的净面积和毛面积。特殊功能的区域,根据其功能和活动情况不同决定其分配空间的不同。 3.1.6.3 净面积与毛面积 实验室的实际工作空间,即空间的净面积。净面积是实验室设计中有效功能部分,附加的面积是指实验室的机械、电力、泵和基础设施。一个区域的净面积以总面积除以1.35(74%)至1.55(64%)计算。 3.1.6.4 仪器清单 空间设计的重要部分是列出每一实验室区域所包含的所有仪器。必须注明每一种仪器的长、宽、重、功率和安培数,编写一本仪器手册。有关各仪器的尺寸、体积、用电功率,需要温度、气体、泵、重量以及特殊要求的生产厂家说明书装订成册,以便今后查阅。用长度和宽度计算所需空间,同时应考虑到仪器维修时所需空间。在仪器的侧面和背面应留有空间,方便工作和维修。需要电力功率大小应根据电压和安培数计算,根据产热量设定冷却装置。列出所需清单,制定空间分配及功能的一览表。 3.1.6.5 实验室的安排(布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