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防烟计算(楼梯间加压送风)

建筑防烟计算(楼梯间加压送风)
建筑防烟计算(楼梯间加压送风)

楼梯间高度及形式楼梯间24m以下加压送风形式楼梯间门截面面积Ak(㎡)门洞断面风速v(m/s)楼层数量N1楼梯间送风量L1(m3/s) 3.1512 6.3前室送风量L1(m3/s)

独立前室不送风楼梯间疏散门的总面积A1(㎡)Ag为前室疏散门的总面积(㎡)v

3.15 3.15 1.2

N1:设计疏散门开启的楼层数量

公式:

楼梯间各层疏散门形式双扇门疏散门数量

1疏散门高(m) 2.1疏散门宽(m)

1.5每个疏散门的有效漏风面积A(㎡)计算漏风量的平均压力差△P(pa)指数n

0.037212

2漏风疏散门的数量N2漏风总量L2(m3/s)

20.266427519

加压楼梯间的总门数(层数)N1楼层数上的总门数N2

42

2单个送风阀门的面积Af(㎡)漏风阀门的数量N3

漏风总量L3(m3/s)独立前室不送风

1独立前室不送风

楼层数

4

对楼梯间L1(m3/s或m3/h)对前室L1(m3/s或m3/h)L2(m3/s或m3/h)L3(m3/s或m3/h)

6.3独立前室不送风0.266427519独立前室不送风

楼梯间机械加压送风量Lj(公式计算)前室的机械加压送风量Ls(公式计算)

23639.13907独立前室不送风

楼梯间机械加压送风量Lj(规范限定)前室的机械加压送风量Ls(规范限定)楼梯间负责系统高度(m)前室负责系统高度(m)按计算按计算15.315.3楼梯间机械加压送风量Lj(计算)前室的机械加压送风量Ls(计算)

23639.13907独立前室不送风

楼梯间机械加压送风量Lj(设计)前室的机械加压送风量Ls(设计)

28366.96688独立前室不送风

公式:L3:未开启的常闭送风阀的漏风总量(m3/s)

L2:门开启时,规定风速值下,其他门缝漏风总量(m3/s)

A:每个疏散门的有效漏风面积,注:疏散门的门缝宽度取0.002-0.004m

△P:当开起门洞风速为0.7m/s时,取值6pa

△P:当开起门洞风速为1m/s时,取值12pa

△P:当开起门洞风速为1.2m/s时,取值17pa

N2:楼梯间采用常开风口,取值为计算公式为下:

公式:

未开启的常闭送风阀的漏风总量L3

N3:漏风阀门的数量,前室采用常闭风口取值如下:

公式:

楼梯间或前室的机械加压送风量

L1:门开启时,达到规定风速值所需的送风量(m3/s)

门开启时,规定风速值下其他门缝漏风总量L2

楼梯间及前室机械加压送风系统风量计算(地上楼梯间)门开启时,达到规定风速值所需的送风量L1

Ak:一层内开启门的截面面积(㎡),对于住宅楼梯前室,可按一个门的面积取值。

v:当楼梯间机械加压送风、只有一个开起门的独立前室不送风时,通向楼梯间疏散门的门洞断面风速均不应小于1m/s。v:当消防电梯前室机械加压送风时、通向消防电梯前室门的门洞断面风速均不应小于1m/s。

v:当独立前室、共用前室或合用前室机械加压送风而楼梯间采用可开启外窗的自然通风系统时,通向独立前室、共用前室或合用前室疏散门的门洞断面风速均不应小于0.6(A1/Ag+1)m/s,其中A1为楼梯间疏散门的总面积(㎡),Ag为前室疏散门的总面积(㎡)。计算如下:

N1:楼梯间:采用常开风口,当地上楼梯间为24m以下时,设计2层内的疏散门开启,取值为2.

N1:楼梯间:当地上楼梯间为24m以上时,设计3层内的疏散门开启,取值为3.

N1:楼梯间:当地下楼梯间时,设计1层内的疏散门开启,取值为1.

N1:前室采用常闭风口,计算风量时取3.

v:当楼梯间和独立前室、共用前室、合用前室均机械加压送风时,通向楼梯间和独立前室、共用前室、合用前室疏散门的门洞断面风速均不应小于0.7m/s。

楼梯间机械加压送风、独立前室不送风

疏散门的最大允许压力差

门的总推力F'(N)门把手处克服关门器所需的力Fdc(N)

单扇门的宽度Wm(m)

11065.21739130.75门的面积Am(㎡)门的把手到门闩的距离dm(m)闭门器的开启力矩M(Nm)

1.5750.0645最大允许压力差P(Pa)

52.31746032

公式:

中间换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