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选择透析器

如何选择透析器
如何选择透析器

如何选择透析器

Kevin Highland, RN, CNN。Nephrology News & Issues*September 2002

基础:

对于透析设施的选择,透析器的选择可能是最困难的任务。从业人员必须懂得透析器的功能,膜的生物相容性、简单技术的含义、财务和透析器加工品质的含义,以及使病人与透析器的性能达成最佳吻合。透析器进程上,纤维素透析器膜已广泛在美国临床上使用。聚砜膜经过过去11年的使用,其使用率已经上升了230%,表明了合成纤维素膜对于透析的优良特性。醋酸纤维素膜、铜仿膜、再生膜同血仿膜、三醋酸膜、合成膜一样被大量使用。制造商为满足透析市场对生物相容性的要求,不断持续开发和提供大量的合成膜透析器。

透析器膜被分成了两组:合成膜和纤维素膜。纤维素膜组被分为改良纤维素膜,铜仿膜就是使用最广泛的纤维素膜透析器。改良纤维素膜和合成膜已经被当成了生物相容性不同的代表。改良纤维素膜和合成膜表现了相似的生物相容性曲线。消毒方式同样会影响透析器的生物相容性。已经表明环氧乙烷(ETO)会提高IgE的水平;蒸汽消毒、伽马射线和电离辐射消毒方式不会导致透析器内的消毒物质的残留。表1描素了两种膜的透析器。

透析器膜是透析治疗成功与否以及透析是否充分的致关重要的因素。在透析过程中,许多作用同时发生,透析膜仅仅只是一种半通透性装置,它被设计来发挥弥散、对流、和超滤功能。膜对溶质的截流分子量是由膜孔的结构和直径、膜厚度、血液和透析液的流体力学等来决定的。截流分子量决定了通过膜的分子大小,如尿素氮、?2微球蛋白、万古霉素等,特殊药物的清除率是由许多因素决定的;内科处方医生和药师必须共同合作来决定膜的筛选曲线和每个病人的药代动力学。

生物相容性与膜:

透析器膜的生物相容性在透析治疗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膜已经发展到了产生最小的免疫激活和炎症反应。在临床实践中,对减少这些细胞反应提供了非常有趣的结果。调查发现,对血液透析病人来说,高通量膜可以减少炎症介质。最近的一个研究中,在使用三种不同的膜透析实验中对C反应蛋白(CRP)-炎症反应的标志物-进行调查:使用聚酰胺膜、铜仿膜和聚碳酸酯膜透析器的18个病人,进行每种膜使用为期8周交叉实验。结果发现:在血液透析病人中CRP的血浆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使用聚酰胺膜的病人要比其他病人低。这个研究表明:透析器膜的选择明显影响到病人血中的炎症反应强度。

Deppisch等的研究表明,补体为尿毒症毒素和微炎症反应的介质的担当重要角色,这种假说为持续提高透析器膜的生物相容性提供了合理性。

在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人群中,心血管疾病的高发病率与透析器选择有关。动脉粥样硬化同样被认为是炎症反应过程,也是退行性便过程。透析治疗的过程其实就是微炎症反应过程。在透析过程中长期暴露在内毒素环境下使病人体内产生微炎症反应的环境。最后,血膜反应也导致微炎症反应状态。所有这些理论使得合理使用高通量透析器、全部透析循环中的高生物相容性产品和超纯透析液成为必要。

所有与病人需求相适应的透析器都必须严格满足清除率的要求。“大就是好”这一普通的错误观点在很多医院流行。大多数医务人员认为低的Kt/V值是由于使用了小的透析器,对一个个子小的病人使用一个特别大的透析器会导致透析相关性的并发症。对于血管通路不好、低Kt/V值的病人而是用大面积的透析器,病人从中并不能受益。大面积的透析器需要高的血流量,对于大面积透析器来说,低血流量会导致血液在透析器内淤积和血液浓缩。实际上,降低透析器壁表面积以适应低血流量,可以明显提高尿毒症毒素的清除效率。表格2提供了

支持这一理论的证据。

单根纤维内的流速是解释中空纤维透析器内血流特征的重要证据。在同样血流速度的情况下,为提高清除效率Primus2000透析器提供了一个大的面积,而Primus1350的面积要小得多,但单根纤维内的流速则高很多;对物质清除能力的关键是血流速度,这个信息显示,大面积的透析器导致内部血流速度慢,这种缓慢的移动导致血液和膜的接触时间延长,延长的接触时间促使血浆蛋白与透析膜反应,形成蛋白层并堵塞透析膜孔而导致溶质清除率(KoA)下降。

平均血液滞留时间(RTb)可以通过下面公式计算:RTb=PVb/Qb,PVb是血液预冲量。RTb的值取决于透析器的“个子”,并会影响到弥散和对流转运清除的特性。对于一定血流量情况下,使用太大的透析器可能是导致Kt/V值低于预期值的原因。

HEMO试验的影响:

最近在HEMO杂志上发表的文献对高血液透析剂量与透析膜的高通透性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有趣的数据:这个研究最先发现支持该理论的证据,也就是太大的透析器对病人并没有好处。在实验组内,延长的透析并不能降低病人的住院率或者降低病人的死亡率,除开一位女病人之外。内科医生在给病人选择透析器之前要考虑很多因素,HEMO研究指出,需要要额外关注透析器参数和选择适合病人的合适透析器。

透析器的通透性:

根据透析器的通透性将透析器分为两组:高通透析器和低通透析器。Medicare和CMS中心通过超滤系数(KuF)来区分透析器,CMS根据特定压力情况下透析器对水的转运能力将透析器分组。透析器的通透性同样与透析器对溶质清除能力有关,高通量透析器能清除分子量为6万道尔顿(60kDA)的溶质,在HDF治疗中,高通量透析器表现最好。HDF 通过对溶剂的清除,是弥散和对流清除完美结合。当时用对流清除功能时,大分子物质清除更为有效,这种清除机制对可溶性药物清除同样有效。高通量清除物质能力的代表物质是?2微球蛋白(?2M),分子量。分子量比?2M大的物质同样有可能被高通量膜清除;每种膜的变异性较大,制造工艺和物质转运速度将决定可被清除物质的分子量大小。低通量透析器通常只能截流分子量小于5kDA的物质,低通透膜已经在控制尿素氮、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方面表现非常出色,小分子物质通过弥散作用而轻易的被低通量膜转运出去。

透析器的准备:

为达到充分透析,对透析中心工作人员进行透析器准备的培训是至关重要的。对透析中心工作人员来说,透析器的冲洗程序是简单而且是最重要的过程。不恰当的预冲会导致透析器达不到预期效能。最好的预冲技术指南是装在透析器包装内的说明书,制造商在使用手册上详细的阐述了使用和安装程序,这些信息给使用者提供了所有必要的步骤和正确的透析器预冲程序。当然在医院政策和特殊的透析装置情况下,应该尽可能地按照使用手册操作。

被很多透析中心人员忽略或者很少注意的一步是阻止空气产生并进入透析器,透析器中的气泡会明显减少透析器对毒素的有效清除面积。血和空气接触会导致凝血,中空纤维中的气泡会造成死腔而学也不能自由流动。阻止这种情况发生简单步骤是:

1、根据使用的透析装置,在连接透析器之前将静脉或动脉管路用生理盐水预冲好。

2、缓慢开启血泵,增加血泵速度只会在透析器内造成液体的紊流,这会促使微小气泡的产生。

3、忍住为了清除气泡而使劲敲打透析器。

4、使用透析液盖子,或者将透析液管路连接上透析器,这可以防止生理盐水的泄漏。

5、在冲洗后使用超滤功能也是去除气泡的非常好的方法。

6、当复用后的透析器里装满过氧乙酸时,用生理盐水预冲血液侧部分十分重要。如果先冲

洗透析液侧,快速改变的PH值会使碳酸氢盐产生气泡并充满纤维壁,这些气泡非常难以清除。

掌握正确预冲的技术的简便方法是去调查、回顾一段时间内发生凝血的透析器。如果所有病人的其他因素被排除,中心工作人员可能是罪人!

透析器的复用:

透析器复用在美国是生活中的一部分。2001年美国肾病数据年报显示,80%的透析中心对透析器复用,其中60%采用过氧乙酸复用,30%采用甲醛,5%采用戊二醛,5%采用枸橼酸加热复用程序。

当采用适当的复用方法时,复用过程将花费中心极大一部分财力。回顾时发现中心的复用过程决定了如何计算平均复用次数和复用费用,复用的花费远高于一个新的透析器。复用装置、化学试剂、计算机、员工耗时、有关的质量控制系统、试剂合、水、内毒素测试、以及其他一些必须考虑在每次治疗中的花费,一次性使用透析器可以实实在在的降低每次透析的费用。复用过程需要所有员工对正确结果的一个承诺。所有研究都不能表明一次性或复用透析器对病人发病率或死亡率之间有区别。表格3为中心管理人员提供了一个复用透析器时评估费用的表格。

从透析中心对复用过程的全面分析,他为管理者提供了复用透析器相关的实际费用。复用过程和平均复用花费远比平均透析器复用次数的费用要高,中心必须考虑到复用相关的所有费用,复用程序有可能会人为错误,这必须考虑到中心的潜在花费内。

制造商的性能说明表提供了所有信息,临床人员应该详细阅读该说明,临床人员必须要懂得这些参数名称以便作出最好的决定。表格4是一个是用的典型的性能参数表格。

详细地说明书也许会给予透析器的KoA值和KuF之间的对照。注意:不同分子量物质的清除率下相当重要。KoA通常是由尿素的清除率计算而来,KuF或者超滤系数仅仅只对水的清除率,对膜的清除能力没有帮助。在透析机使用负压控制的时代,知道KuF相当重要,这种机器不会测量流出的液体量,病人往往处于过度脱水的危险下;现代的血液透析机是使用容量控制,机器通过对从透析器排出的液体量进行监测和校正。如果仍使用的是非容量控制超滤的机器,为保护病人就必须知道KuF,KoA对了解透析器膜对物质的清除能力更有用,同样帮助临床人员决定什么样的血流速和多久的治疗时间。很多病人的特征一样决定了透析器的选择,血管通路类型、健康状况、体格大小、以及是否过敏体质度知道医生选择透析器。有些软件可以提供Kt/V模型,其中包括很多透析器的KoA值,从而帮助医生选择透析器。

结论:

透析器是透析治疗必需的物件,对人员的透析器功能和使用的教育也是必须。有无执照的透析人员都必须参加透析器培训,病人的治疗效果与透析器有关;了解文中的条款可以帮助我们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治疗。

透析器的种类及特点

透析器的种类及特点 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孙治华 血液透析(Dialysis)是利用半透膜的原理,将患者的血液与透析液同时引进透析器,两者在透析膜的两侧呈反方向流动,借助膜两侧的溶质梯度、渗透梯度和水压梯度。以达到清除毒素和体内潴留过多的水分,同时补充体内所需的物质。并维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目的。透析器主要由支撑结构和透析膜组成根据支撑结构膜的形状及相互配置关系, 透析器分类: 平板型: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初期流行标准平板型透析器,因透析器体积大,预充血量及残血较多,操作复杂,溶质及水的清除效果差,已被淘汰。改良的小平析型,是由多层长方形透析膜重叠构成,血流阻力小。与空心纤维透析器比较,压力耐受性差,预充血量多,破膜率高,清除率和超滤率低。国内处均不使用。 蟠管型:蟠管型透析器:预充血量大,残血多,破膜率高,采用正压超滤且脱水效果差,20世纪80年代即已被淘汰。 吸附型透析器:Redy吸附型血液透析民标准血液稼析器不同,利用吸附筒人工肾将“废”透析液再生。废透析液中溶质(尿素、肌酐、磷酸盐、钾、钙、镁)被含有活性炭、尿素酶、磷酸铬、水合氧化锆5层吸附筒所吸附,对毒物吸附作用大,临床应用较少。 中空纤维型透析器:由8000~15000根空心纤维构成,纤维膜由不同膜材料制成,内径约200um,壁厚度不同,为10um左右。空心纤维捆成一束,外由透明塑料制成封裹外壳。透析器上下各有二个管口,即血液与透析液的进口与出口。这种透析器在国内处应用最多,优点是体积小而轻,血流阻力小,预充血量与残血理均少,超滤及溶质清除效果好,外壳透明,便于观察,缺点是空心纤维内容易凝血,空气进入纤维内不易排出,影响透析效果。 二、透析膜的分类及结构特征 1、纤维素膜:由棉花加工而得,基本结单位为葡聚糖,包括铜仿膜、铜胺膜、纤维素膜、再生纤维素膜及皂化纤维素酯膜,生物相容性较其它类型膜差,超滤系数小,但价格便宜,目前仍使用中。改良纤维素膜由纤维三葡萄糖的羟基衍化而来,包括改良型纤维素膜(醋酸纤维素、双醛及三醛酸纤维素,表面涂层型纤维素膜(生物膜及聚乙二醇纤维素膜)及合成改良型纤维膜(血仿膜及合成改良纤维素膜)。前者生物相容性有所提高,后者生物相容性好,但超滤系数不及合成膜。

如何选择透析器

如何选择透析器 Kevin Highland, RN, CNN。Nephrology News & Issues*September 2002 基础: 对于透析设施的选择,透析器的选择可能是最困难的任务。从业人员必须懂得透析器的功能,膜的生物相容性、简单技术的含义、财务和透析器加工品质的含义,以及使病人与透析器的性能达成最佳吻合。透析器进程上,纤维素透析器膜已广泛在美国临床上使用。聚砜膜经过过去11年的使用,其使用率已经上升了230%,表明了合成纤维素膜对于透析的优良特性。醋酸纤维素膜、铜仿膜、再生膜同血仿膜、三醋酸膜、合成膜一样被大量使用。制造商为满足透析市场对生物相容性的要求,不断持续开发和提供大量的合成膜透析器。 透析器膜被分成了两组:合成膜和纤维素膜。纤维素膜组被分为改良纤维素膜,铜仿膜就是使用最广泛的纤维素膜透析器。改良纤维素膜和合成膜已经被当成了生物相容性不同的代表。改良纤维素膜和合成膜表现了相似的生物相容性曲线。消毒方式同样会影响透析器的生物相容性。已经表明环氧乙烷(ETO)会提高IgE的水平;蒸汽消毒、伽马射线和电离辐射消毒方式不会导致透析器内的消毒物质的残留。表1描素了两种膜的透析器。 透析器膜是透析治疗成功与否以及透析是否充分的致关重要的因素。在透析过程中,许多作用同时发生,透析膜仅仅只是一种半通透性装置,它被设计来发挥弥散、对流、和超滤功能。膜对溶质的截流分子量是由膜孔的结构和直径、膜厚度、血液和透析液的流体力学等来决定的。截流分子量决定了通过膜的分子大小,如尿素氮、?2微球蛋白、万古霉素等,特殊药物的清除率是由许多因素决定的;内科处方医生和药师必须共同合作来决定膜的筛选曲线和每个病人的药代动力学。 生物相容性与膜: 透析器膜的生物相容性在透析治疗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膜已经发展到了产生最小的免疫激活和炎症反应。在临床实践中,对减少这些细胞反应提供了非常有趣的结果。调查发现,对血液透析病人来说,高通量膜可以减少炎症介质。最近的一个研究中,在使用三种不同的膜透析实验中对C反应蛋白(CRP)-炎症反应的标志物-进行调查:使用聚酰胺膜、铜仿膜和聚碳酸酯膜透析器的18个病人,进行每种膜使用为期8周交叉实验。结果发现:在血液透析病人中CRP的血浆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使用聚酰胺膜的病人要比其他病人低。这个研究表明:透析器膜的选择明显影响到病人血中的炎症反应强度。 Deppisch等的研究表明,补体为尿毒症毒素和微炎症反应的介质的担当重要角色,这种假说为持续提高透析器膜的生物相容性提供了合理性。 在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人群中,心血管疾病的高发病率与透析器选择有关。动脉粥样硬化同样被认为是炎症反应过程,也是退行性便过程。透析治疗的过程其实就是微炎症反应过程。在透析过程中长期暴露在内毒素环境下使病人体内产生微炎症反应的环境。最后,血膜反应也导致微炎症反应状态。所有这些理论使得合理使用高通量透析器、全部透析循环中的高生物相容性产品和超纯透析液成为必要。 所有与病人需求相适应的透析器都必须严格满足清除率的要求。“大就是好”这一普通的错误观点在很多医院流行。大多数医务人员认为低的Kt/V值是由于使用了小的透析器,对一个个子小的病人使用一个特别大的透析器会导致透析相关性的并发症。对于血管通路不好、低Kt/V值的病人而是用大面积的透析器,病人从中并不能受益。大面积的透析器需要高的血流量,对于大面积透析器来说,低血流量会导致血液在透析器内淤积和血液浓缩。实际上,降低透析器壁表面积以适应低血流量,可以明显提高尿毒症毒素的清除效率。表格2提供了

透析器的种类及特点

透析器的种类及特点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透析器的种类及特点 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孙治华 血液透析(Dialysis)是利用半透膜的原理,将患者的血液与透析液同时引进透析器,两者在透析膜的两侧呈反方向流动,借助膜两侧的溶质梯度、渗透梯度和水压梯度。以达到清除毒素和体内潴留过多的水分,同时补充体内所需的物质。并维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目的。透析器主要由支撑结构和透析膜组成根据支撑结构膜的形状及相互配置关系, 透析器分类: 平板型: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初期流行标准平板型透析器,因透析器体积大,预充血量及残血较多,操作复杂,溶质及水的清除效果差,已被淘汰。改良的小平析型,是由多层长方形透析膜重叠构成,血流阻力小。与空心纤维透析器比较,压力耐受性差,预充血量多,破膜率高,清除率和超滤率低。国内处均不使用。 蟠管型:蟠管型透析器:预充血量大,残血多,破膜率高,采用正压超滤且脱水效果差,20世纪80年代即已被淘汰。 吸附型透析器:Redy吸附型血液透析民标准血液稼析器不同,利用吸附筒人工肾将“废”透析液再生。废透析液中溶质(尿素、

肌酐、磷酸盐、钾、钙、镁)被含有活性炭、尿素酶、磷酸铬、水合氧化锆5层吸附筒所吸附,对毒物吸附作用大,临床应用较少。 中空纤维型透析器:由8000~15000根空心纤维构成,纤维膜由不同膜材料制成,内径约200um,壁厚度不同,为10um左右。空心纤维捆成一束,外由透明塑料制成封裹外壳。透析器上下各有二个管口,即血液与透析液的进口与出口。这种透析器在国内处应用最多,优点是体积小而轻,血流阻力小,预充血量与残血理均少,超滤及溶质清除效果好,外壳透明,便于观察,缺点是空心纤维内容易凝血,空气进入纤维内不易排出,影响透析效果。 二、透析膜的分类及结构特征 1、纤维素膜:由棉花加工而得,基本结单位为葡聚糖,包括铜仿膜、铜胺膜、纤维素膜、再生纤维素膜及皂化纤维素酯膜,生物相容性较其它类型膜差,超滤系数小,但价格便宜,目前仍使用中。改良纤维素膜由纤维三葡萄糖的羟基衍化而来,包括改良型纤维素膜(醋酸纤维素、双醛及三醛酸纤维素,表面涂层型纤维素膜(生物膜及聚乙二醇纤维素膜)及合成改良型纤维膜(血仿膜及合成改良纤维素膜)。前者生物相容性有所提高,后者生物相容性好,但超滤系数不及合成膜。

透析器企业标准

空心纤维透析器—产品企业标准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XXXXXXX有限公司生产的空心纤维透析器的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XXXXXX有限公司生产的空心纤维透析器,该产品配合血液透析装置供急慢性肾功能衰竭者进行血液透析。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91-2000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1962.2-2001注射器、注射针及其他医疗器械6%(鲁尔)圆锥接头第2部分:锁定接头(GB/T1962.2-2001,ISO594-2:1998,IDT) GB/T2828.1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T2828.1-2003,ISO2859-1:1999,IDT) GB/T1962.2-2001注射器、注射针及其他医疗器械6%(鲁尔)圆锥接头第2部分:锁定接头GB/T14233.1—1998医用输液、输血、注射器具检验方 法第1部分:化学分析方法 GB/T16886.1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1部分:评价与试验(GB/T16886.1-2001,ISO 10993-1:1997,IDT) GB/T16886.4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4部分:与血液相互作用试验选择(GB/T 16886.4-2003,ISO10993-4:2002,IDT) GB/T16886.5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5部分:体外细胞毒性试验(GB/T16886.5-2003,ISO10993-5:1999,IDT) GB/T16886.10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10部分:刺激与迟发型超敏反应试验(GB/T 16886.10-2005,ISO10993-10:2002,IDT) GB/T16886.11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11部分:全身毒性试验(GB/T16886.11-1997,ISO10993-11:1993,IDT) YY0465-2003一次性使用空心纤维血浆分离器 YY0053-2008心血管植入物和人工器官——血液透析器、血液透析滤过器、血液滤过器和血液浓缩器(ISO8637:2004,MOD)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 ASTM F1980《Standard Guide For Accelerated Aging of sterile Medical Device Packages》 3分类 3.1产品型号:

老年透析患者的特点及护理

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的特点及护理 我国,一般将60—79岁称为老年期,80岁以上为长寿期。北京市2004年透析登记报告,患者平均年龄为51.1岁,其中≥60岁者占50%。了解血透患者“高龄化”的变化趋势和老年透析患者的特点,对于提高老年透析患者的生存率及生活质量有一定帮助。 一、老年透析患者的疾病特点 老年透析患者病情复杂,常合并多种全身疾病。据统计,78%的老年尿毒症患者至少合并一种慢性合病征。40%以上老年尿毒症患者合并糖尿病和/或高血压。 病情变化快,由于老年人对环境适应力减弱、器官应急能力降低,可能仅仅是一个上感发烧或急性胃肠炎就会使病情急转直下。 而丧偶独居、味觉障碍、吸收不良、厌食、便秘、抑郁以及服用多种药物等原因常影响进食,导致营养不良。上述各种原因又均可降低老年透析患者对治疗的耐受性,依从性,致使透析不充分、心血管疾病增加、感染和营养不良发生率增加,影响老年透析患者的存活率和生活质量。 二、老年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的选择 自身动静脉内瘘仍为首选。但是,老年人血管并发症较多,建立血管通路较困难,需要一个较长的成熟期,一般至少需要4—8周。对于血管条件极差、高龄危重者,可选择半永久透析双腔导管作为长期血管通路,部位以颈内静脉为首选、其次为锁骨下静脉,再次为股静脉。 三、老年患者血透治疗方式的选择

间歇性血液透析(intermitten hemodialysis,IHD)是临床应用最广泛的血液净化方式,它能够在短时间内清除体内毒素和多余的水分,纠正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但同时具有容量和生化参数波动幅度大的缺点。当老年患者合并多个脏器病变,特别是心、脑血管病变时,采用血液动力学更为稳定的透析模式可能是更安全的。 1、CRRT(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 血流动力学稳定被认为是CRRT 的主要优点。持续缓慢的超滤、清除过程,可避免短时大量超滤造成的低血压、心律失常,对于开始透析时高度浮肿,或者是病情危重,合并严重感染、顽固性心衰、严重营养不良需营养支持等情况的老年患者,能够更多地清除体内水分和毒素,维持内环境稳定;为静脉营养支持提供条件,改善重度营养不良;可清除更多的炎性介质。可将CRRT作为一种过渡治疗方式,待病情平稳后,再开始或返回HD,可提高老年患者的生存率。CRRT 的缺点是抗凝剂的使用不易掌握,需配置大量的置换液、透析液、耗费更多的人力,治疗费用较高。 2、每日血液透析(daily hemodialysis,DHD) DHD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69年,DePalam等首次将DHD应用于临床。DHD 包括:①短时每日透析(short daily hemodialysis,SDHD),每天透析1.5-2.5h,每周6-7天,用高血流量和透析液流量。②长时间频繁血液透析(long frequent hemodialysis,LFHD)在夜间睡眠中进行,每日夜间透析8h,每周6-7次。DHD可降低尿毒症患者血浆毒素的峰值,减少血浆毒素水平的波动;每天透析脱水幅度小,血流动力学稳定,透析治疗方式更接近生理性。有报道,从HD(每周三次)改为DHD后,可减少或停止使用抗高血压药物,减少EPO用量,改善营养状

透析器的种类及特点

透析器的种类及特点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孙治华 血液透析(Dialysis)是利用半透膜的原理,将患者的血液与透析液同时引进透析器,两者在透析膜的两侧呈反方向流动,借助膜两侧的溶质梯度、渗透梯度和水压梯度。以达到清除毒素和体内潴留过多的水分,同时补充体内所需的物质。并维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目的。透析器主要由支撑结构和透析膜组成根据支撑结构膜的形状及相互配置关系, 透析器分类: 平板型: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初期流行标准平板型透析器,因透析器体积大,预充血量及残血较多,操作复杂,溶质及水的清除效果差,已被淘汰。改良的小平析型,是由多层长方形透析膜重叠构成,血流阻力小。与空心纤维透析器比较,压力耐受性差,预充血量多,破膜率高,清除率和超滤率低。国内处均不 使用。 蟠管型:蟠管型透析器:预充血量大,残血多,破膜率高,采用正压超滤且脱水效果 差,20世纪80年代即已被淘汰。 吸附型透析器:Redy吸附型血液透析民标准血液稼析器不同,利用吸附筒人工肾将“废”透析液再生。废透析液中溶质(尿素、肌酐、磷酸盐、钾、钙、镁)被含有活性炭、尿素酶、磷酸铬、水合氧化锆5层吸附筒所吸附,对毒物吸附作用大,临床应 用较少。

中空纤维型透析器:由8000~15000根空心纤维构成,纤维膜由不同膜材料制成,内径约200um,壁厚度不同,为10um左右。空心纤维捆成一束,外由透明塑料制成封裹外壳。透析器上下各有二个管口,即血液与透析液的进口与出口。这种透析器在国内处应用最多,优点是体积小而轻,血流阻力小,预充血量与残血理均少,超滤及溶质清除效果好,外壳透明,便于观察,缺点是空心纤维内容易凝血,空气进入纤维内 不易排出,影响透析效果。 二、透析膜的分类及结构特征 1、纤维素膜:由棉花加工而得,基本结单位为葡聚糖,包括铜仿膜、铜胺膜、纤维素膜、再生纤维素膜及皂化纤维素酯膜,生物相容性较其它类型膜差,超滤系数小,但价格便宜,目前仍使用中。改良纤维素膜由纤维三葡萄糖的羟基衍化而来,包括改良型纤维素膜(醋酸纤维素、双醛及三醛酸纤维素,表面涂层型纤维素膜(生物膜及聚乙二醇纤维素膜)及合成改良型纤维膜(血仿膜及合成改良纤维素膜)。前者生物相容性有所提高,后者生物相容性好,但超滤系数不及合成膜。 2.合成膜:人工合成的高分子膜,由再生纤维素经亲水化处理后获得(亲水化可改变膜的表面电荷),膜的亲水化过改良了膜的性能及其物行相容性。合成聚合物膜包括聚丙烯腈膜、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膜,聚砚膜、及乙基乙烯基甲醇膜。合成膜生物相容性好,转运系数和超滤系数均较大,更薄,不仅可制成透析器,还可制成血液滤过器,是目前最常用的透析器。 三、透析膜的综合评价标准 1.清除率和超滤系数

透析器结构及特性

透析器结构及特性 透析器主要由支撑结构和透析膜组成。根据支撑结构膜的形状及相互配置关系,历史上先后出现过的透析器基本上可分为三类:平板型、蟠管型和空心纤维型。平板型、蟠管型现在基本上已经不再使用,目前临床使用最多是空心纤维型透析器。 透析器清除溶质原理与机制:弥散、对流、吸附。弥散:对小分子溶质清除效果比较好;对流:对中分子溶质清除效果比较好;吸附:吸附炎性介质、内毒素等。 小分子溶质 (< 500 D):尿素 (60 D),肌酐 (113 D),氯化钠(58.5 D),尿素(60 D);中分子溶质 (500 - 12 000 D):多肽(778D),多肽(1355 D),?2-微球蛋白 (11800 D),菊粉(5200 D);大分子溶质 (> 12 000 D):蛋白质。 透析器是血液透析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血液透析交换溶质的场所,透析器直接关系到血液透析的质量的优劣。在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时,对于透析器的选择可能是最困难的任务。从业人员必须懂得透析器的功能、膜的特性,选择最佳的透析器,使透析器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透析器膜是透析成功与否以及透析是否充分的致关重要的因素,在透析过程中,许多作用同时发生,透析膜仅仅只是一种半通透性装置,它被设计来发挥弥散、对流和超滤等功能。膜对溶质的截留分子量是由膜孔的结构和直径、膜厚度、血液和透析液的流体力学等来决定的。截留分子量决定了通过膜的分子大小,如尿素氮、β2微球蛋白等,而特殊药物的清除率是则是由由许多因素共同决定的;内科处方医生和药师必须共同合作来决定膜的筛选曲线和每个病人的药代动力学。 透析器按膜的通透性分为低通量透析器、高通量透析器。透析器的通透性同样与透析器对溶质清除能力有关。大孔径透析膜常被称为“高通量”(high flux)膜,平均孔径为2.9nm左右。小孔径的透析膜被称为“低通量”(low flux)膜,平均孔径为1.3nm。从而中大分子物质不易通过“低通量”(low flux)膜,而能较好的通过高通量”(high flux)膜。高通量透析器能清除分子量为60000D的溶质。 血液透析技术一般选用低通量透析器进行血液净化,而血液滤过技术必须选用高通量透析器进行血液净化。在HF/HDF治疗中,高通量透析器表现最好,对流对中大分子物质清除更为有效,这种清除机制对可溶性药物清除同样有效。高通量透析器清除物质能力的代表物质是β2-微球蛋白,

血液透析试题及答案参考

2016年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试卷 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 1、透析性低血压是血液透析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一般指平均动脉压比透析前下降以上,或收缩压降至以下。 2、ARF患者的肾功能损害主要表现为和迅速升高,明显减少,或出现其他有关的症状。每日尿量为少尿,为无尿。 3、CRF患者的饮食护理包括: ①;②: ③;④。 4、常见的透析并发症有、、、等应及早采取相应的措施。 5、新的透析器使用时要进行预冲处理,一般用或冲洗血室,如怀疑过敏者增加冲洗量至,并上机循环。首次诱导透析的患者,应选择、的透析器,防止失衡反应。 6、对于透析时发生心绞痛的处理:停、减慢、吸氧、纠正、含服或静脉滴注、无效时透析。 7、肌肉痉挛的主要病因是、体重低于干体重或应用低钠透析液,导致血管收缩使肌肉缺氧,可应用高张盐水或﹑静脉输注治疗。 8、透析液的电导度主要放映的浓度,正常范围为。该离子浓度过高时患者易、;过低有会引起、。 9CRF 主要表现为,引起全身各系统症状,及的一组临床综合症。 二、单项选择题:10% 1、透析性低血压发生的主要原因 A、有效血容量的减少 B、血浆渗透压的上升 C、自主神经功能的紊乱 D、心脏功能的异常 2、透析液引起低血压的主要原因: A、透析液的温度 B、透析液成分 C、透析液钠浓度过低 D、透析膜生物相容性差 3、透析患者的饮食治疗原则是: A、低脂、优质高蛋白、低磷 B、低脂、优质低蛋白、高磷 C、低脂、优质低蛋白、低磷 D、高热量、高蛋白、高磷 4、透析间期体重增长不超过干体重的多少: A、3% B、4% C、5% D、6% 5、每次透析4小时可丢失葡萄糖多少克? A.20~30g B.25~30g C.30g D.30~35g 透析液浓度,提高透析液温度 三、判断10% 1、严重挤压伤是外科引起高血钾的常见病因。(t ) 2、大量输入生理盐水可引起高钾血症。(f ) 3、为了增加心输出量,心脏按压时间应略长于放松时间。(t) 4、可以在内瘘处采血输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