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新课改下教学

高中生物新课改下教学
高中生物新课改下教学

浅谈高中生物新课改下的教学

【摘要】生物课程是中学教育阶段重要的基础学科。由于受传统中考的影响,初中生物教学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这种状况既不利于生物基础知识的普及,亦给高中生物学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如何解决困难,做好高中生物学教学工作,是每个高中生物教师都必须面临的问题。为此,本人特就新课改下如何实施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这一论题作如下思考。

【关键词】生物新课改;课堂教学;教学观念

一、生物课堂教学中应巧设导入创设悬念

当代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师不仅要教,而且要导。”一段好的引言能使学生很快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使之全神贯注于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中。如在学习《伴性遗传》时,我个人认为,老师可先根据农村重男轻女的现象给学生讲述这样的故事:在某山区,一个妇女连续生了四个女孩,邻居、婆家人都瞧不起她,她自己也看不起自己,以为自己没本事,生不了儿子,无奈之下,她便自杀了。故事讲完后老师可问:她为何要自杀,生女孩是女人的错吗?人的性别是如何决定的?通过这样的一个实例引入新课营造了一个吸引人的课堂情境,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被充分调动起来。为下面的学习设置了悬念,使学生很想去揭开自杀的原因。

二、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提问

新课标高中生物必修教学目标

新课标高中生物必修1、2、3教学目标 一、新课标高中生物课程总目标 通过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在以下几方面得到发展。 获得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初步具有生物学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 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初步形成生物学基本观点和科学态度,为确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奠定必要的基础。 二、课程具体目标 1、知识 获得有关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生命活动、生物与环境、生物进化以及生物技术等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的基础知识。 获得有关人体结构、功能以及卫生保健的知识,促进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展。 知道生物科学技术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及其可能产生的影响。 2、能力 正确使用显微镜等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工具和仪器,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 初步具有收集和利用课内外的图文资料及其他信息的能力。 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发展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的科学探究能力。在科学探究中发展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某些生活、生产或社会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我国的生物资源状况和生物科学技术发展状况,培养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增强振兴祖国和改变祖国面貌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乐于探索生命的奥秘,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一定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关注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新课标高中生物必修1教学目标 第一章走进细胞 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 一、教学目标 1、举例说出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上。 2、举例说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3、认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第2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一、教学目标

高中生物新课程的教学策略

高中生物新课程的教学策略 ——读《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解读》的体会 上杭一中傅海香 读了刘恩山、汪忠主编的《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解读》一书,使我感到高中生物新课程具有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内容和新的教学目标。要教好高中生物新课程,必须更新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方法,调整教学策略,使整个教学过程适应课改的要求,才能实现新的教学目标。学习《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解读》一书,本人体会到高中新课程的教学,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教学策略: 一、以《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为依据的策略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规定了高中生物新课程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等内容。并强调课程目标中的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力三个维度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是编写教材的依据,是指导教学的纲领性文件。在生物教学中,应当把三维目标进行有机整合,把促进学生的发展作为全部教学工作的出发点与归宿。在教学中发现,教材中的有些内容未能准确表达《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的要求,或表达得不够具体明确。对于这种情况,一般在是参考其他版本教材的相关内容,或参考相关的教学资料,适当补充一些内容或修改一些内容,把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内容、教学要求讲得到位一些。一定要形成这样的观点:新的高中生物课程的教学是教《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高考也是考《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 二、注重培养学生能力的策略 学生的能力是多方面的,高中生物新课程规定的能力目标主要有观察能力、实验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合作能力、探究能力等方面。传统教学只注重知识的积累,忽视知识的运用。因此,生物新教材的教学中,在传授受知识的同时,更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不断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要认真组织好每一个观察活动,给学生讲清楚观察的目的、任务、方法、步骤,让学生在实际的观察过程中不断地提高观察能力。要充分准备好每一个实验,使学生在有序的实验中实验能力得到期发展。合作能力是未来社会人生存与发展必备的能力之一,在教学中应当在注重让学生独立思考的同时,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学会合作。探究的能力是

新课程高中生物创新教学激发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新课程高中生物创新教学激发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发表时间:2014-04-10T13:32:16.387Z 来源:《新疆教育》2013年第8期供稿作者:王敬宝 [导读] 高中生物教学必须寓新课程理念于课堂教学之中,激发学生思考潜能,提高探究思维能力。 河北省邯郸市釜春中学王敬宝 摘要:新课程改革是转变学生学习生物课程方式的一个突破点。高中生物教学必须寓新课程理念于课堂教学之中,激发学生思考潜能,提高探究思维能力;拓展学生创造能力.培养良好思维品质;科学运用类比方法,帮助理解知识要点教师应充分地利用生物课堂有效地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真正彰显新课程理念。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生物创新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研究表明,探究性学习是一种积极自主的学习过程,倡导学生的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注重学生的经验与学习.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教学方法,因此而成为了新一轮生物课程改革中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一个突破点。《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指出:高中生物课程要让学生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备较强的生物学基本操作技能、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高中生物教学必须切实寓新课程理念于课堂教学之中,在教学中真正彰显新课程理念。 一、发掘学生思考潜能,提高探究思维能力“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这是我国古代教育学家的精辟论述。心理学认为:思.最容易引起定向探究反射。宋代张陆说过:“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学生强烈的释疑解惑的欲望是他们积极思考的潜在动力,由存在疑问到解释疑问的过程,其实就是学生进行认真思考、深入探究、综合分析、严谨推理,运用已有的知识去获得新知识的过程。这对增长学生的智力、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起着重要作用,是教师的分析与讲解所无法替代的。我在教学高中必修模块2第3章第1节“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的时候,就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如实验中包括有两个小实验,我只给学生说明了科学家当时的探究思路、欲解决的问题,以及选择使用rI‘2噬菌体的具体因素和相关的背景资料,例如,66岁的艾弗里的实验不令人信服的原因是没有把蛋白质和DNA分开单独观察其作用,只有在蛋白质分子中含有硫,而磷几乎都存在于DNA分子中。我如此做的目的是为学生后面发现问题作好铺垫。然后,要求学生认真观察这个实验,并且暗示他们这个实验里面存在有问题。谁能把它找出来,可以讨论。稍后学生提出了这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首个实验离心分离后沉淀物的放射性为何很低.而非没有?二是其后的实验离心分离后上清液的放射性为何很低,而非没有?三是为何首个实验得到的沉淀物(DNA)全是蓝色,而其后实验得到的沉淀物(DNA)却蓝红兼备?四是为何离心分离后T2噬菌体颗粒比较轻,而被感染的大肠杆菌却比较重?看到学生能提出这么多的有深度的问题,我大喜过望,因为这充分说明他们认真观察、思考和分析了。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释疑了。有人认为,教师释疑时要力求讲“全面、透彻、详细”,使学生心知肚明。我以为这对学生学习是无益的。一位优秀的教师重要的是教给学生会学,让学生自己去知识的海洋邀游。真所谓“涉浅水者见虾,其颇深者见鱼鳖.其尤深者观蛟龙”。释疑的过程要结合教学的双方实际,而且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长期坚持这样的以兴趣激发疑问,再巧妙地解释疑问的教学方式和训练,一定会强化和提高学生的探究思维能力。 二、拓展学生创造能力,培养良好思维品质拓展高中学生的创造力需要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我认为探索就是一种很好的创造性学习。探究的真正目的不仅仅在于使学生掌握生物学知识,还在于让学生学会和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让他们渐渐地形成良好的探究态度、探究方法和思维品质。 高中必修模块2第6章第2节《基因工程及其应用》这一部分知识,教师如果纯粹地按照教材讲述基因工程的原理和操作步骤.学生的理解和记忆都必定是很表浅的,即使记住了,也只是“囫囵吞枣”。为了使学生认识与理解基因工程技术,我是这样设计处理的:1.首先重温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的方法与过程.传统育种方法一般只能在同种生物中进行,而难以将一种生物的优良性状移植到另一种生物上。有何方法能够实现不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交流,打破远缘杂交的不亲和性,定向改造生物性状?一连串的问题提出来让学生思考、讨论,有的学生想出了“植物嫁接”2.嫁接后植物所生长的果实和接穗亲本的性状完全是一样的,然而假如只要物种的某个优点,而非全部的时候又怎么办呢?这样的问题让学生去讨论,他们想出诸如基因杂交、基因嫁接、基因剪接、基因转移等方法。学生想到了这些,至此我的教学目的也就实现了.因为这表明学生己领悟到了科学家们当时为什么要创造基因工程这个技术和他们想解决什么问题。在此基础上,我再要求学生进行假设、设计,怎样来完成这个基因的“嫁接”技术。他们即使讲述得不是很完美,但也会想出很多方法。 当学生急切地想知道正确答案的时候,我再让他们认真阅读课本上的基因工程操作基本步骤示意图,并且与学生共同总结基因工程操作的“四步曲”:剪(剪取目的基因)一拼(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一导(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一检(目的基因和蛋白质的检测),这时学生的记忆会更加深刻。我认为这样处理不但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而且能培养他们大胆假设和创新的科学精神。 三、科学运用类比方法,帮助理解知识要点许多的知识点都很抽象,很多的生理过程无法用肉眼观察,这是高中生物的一个特点,学生因此无法形成具体直观的经验。 所以对于很多抽象的知识教师需要将其转化成形象的或与学生生活贴近的知识来讲解,这就需要运用类比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例如:我在教学高中模块一第四章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中“主动运输”的知识点时,就利用一个学生很常见的事例去进行类比:当我们来到河边要到对岸时,需要船工用船渡过对岸的情境。其中,河相当于膜.船相当于载体,我们必须付钱相当于能量。这样一类比,学生对主动运输的过程及特点有了看得见摸得着的感觉.然后进一步分析主动运输需要载体需要消耗能量和逆浓度梯度的跨膜运输方式。我在平时的教学中经常用到类比这种教学方法。效果非常好.学生从中也掌握了当遇到抽象知识运用类比来帮助理解的办法。 总之,充分地利用生物课堂有效地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生,是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师必须深入研究和解决好的一个重要课题。

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途径

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途径 摘要: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之下高中生物教学力求克服以往传统生物教学中所存在的缺点与不足,并且极大地融入了现当代所具有的一些特征,在以思想性为核心的基础上融入了更多的社会实践性。伴随着新课改之后的高中生物走进学生课堂,在新课改模式下,如何提高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途径,逐渐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生物;教学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2-140-02 在新的时代下,对高中生物教学有着全新的要求,不仅要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对生物课程的结构和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还要在与其他高中学科追求教育的共同价值的同时,尽可能发扬施展生物对学生的影响力,培养学生发展的在生物方面能力,最好要能让高中学生都具有基本的生物文化素养,让高中学生能在生物课堂的学习中寻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向,为他们提供一个广阔的舞台,任他们尽情发挥。高中生物教学的基础性特征就是同时结合了严密的逻辑性与实用的工具性,在整个人类文明进程中生物学都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实用科学,对于人类的进步以及人类的日常

生活也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高中生物教学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科理论知识的掌握与应用能力,使学生能够自主操作生物实验,以及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能够对生物知识活学活用,为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以及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都夯实了基础。 高中生物的新课改在我国大部分学校已经实行了几年的时间,新课改之下的高中生物与以往传统的高中生物相比最明显的区别就在于经过新课改的生物是依据我国大部分学生现实的生物学知识水平以及学习能力来编辑出真正适合学生使用的生物教材,经过新课改后的生物与传统生物教学相比较,无疑是一场深刻的改革。作为教学一线的高中生物老师要如何提高生物课程的教学水平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一、深入了解高中生物新课改的理念 经过新课改的高中生物教学,较之以往,更加有注重对学生生物学素养的培养。其实生物素养内涵是非常丰富的,生物素养的核心基础就是生物学学学科能力,同时更是要综合生物理论和动手实验能力、学习方法、思想方式、理性思维、学习习惯等各方面因素。以往传统的高中生物最重要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成体系化的生物理论知识,而经过新课改的生物则是更加注重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学生具有历史使命感与社会责任感、树立积极阳光的生

高中生物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精选.)

高中生物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随着去年我省的课改,新的课标也产生了。我有幸成为第一批课改的代课教师,于是我就看了课标,但是没有留有特别深刻的印象。现在由于一年的代课经历,再次看课标内容感受很深,体会如下: 1、注重学习、转变观念、以推动新课改的顺利进行 新的课程、新的标准、新的教学模式,需要用新的教学理念,教学原则来支撑,而这些理论的实践者,就是教师,可见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师对课改的认识是实施课程改革的关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改变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方式,通过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已被各种利于学生发展的新型教学模式所取代。在课堂上,教师应该怎样引导才能调动学生主动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的思考而不是仅仅停留在书本内容表面,这是一个值得所有教育工作者认真研究的课题。要让学生主动思考,教师就必须对学生提出问题,只有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才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和解决新问题的实际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的新理念使所有的学生都加入到课堂中来 “面向全体学生”就意味着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要给每个学生提供同等的学习机会,使所有的学生通过生物课程的学习,都能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提高,获得发展。过去,每一堂课只针对部分基础、程度好的学生,而不是面向所有的学生。《标准》提出的新理念,要求我们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因材施教,要适应不同性格、兴趣、思维方式的学生的需要,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教学过程当中,应当充分贯彻这个新理念。在每一堂课前,我将会用几分钟的时间让他们展示在上一节生物课上的全部学习成果,或者讲一个生物小故事,让每一位同学都有机会来表现自己,让每一位同学都参与进来,意在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并希望他们能通过这样的机会获取更多的生物科学知识。在给予评价时,我尽量用鼓励性的话语,以及同学们的掌声对他们进行表扬和鞭策。对于初中生来说,课前一个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生物小故事,一来可以提高他们的兴趣,二来为整堂课作了一个很好的引入。 3、倡导探究性学习的新理念使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科学是一个探究的过程,学生在科学课程中的学习方式也应该体现自然

(完整版)学习初中生物新课标心得体会

初中生物新课改心得体会 经过多次的新课程培训及自己在实际教学的实践,结合最近对新课标的重新学习和认真总结,本人感触颇深,体会如下:新课标用高度概括的语言,表述了生物学的基础性重要性。生物新课程面向全体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生物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生物新课程的内容要满足了社会和学生双方面的需要,生物课程应具有开放性,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以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充分体现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新课程三维目标。具体心得总结如下。 第一、要认真学习新课标,深刻领会其精髓,更新科学的教育教学理念 生物课的教学要注重初中学生与生俱来的对周围世界的探究兴趣和需要,强调用符合初中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要注意把对学生“学”的关注转向对学生周围世界的关注。要进行科学探究方面的训练,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原理、方法、要点,认识科学探究的性质及在科学中的核心作用等。同时还要给他们补充必要的生物基础知识,所以生物教师必须具有精深而广泛的基础知识,必须了解主要的生物学基本事实、理解其基本概念,通晓和弄懂某些辅助性的实验知识和理论知识。此外,教师还要对基础内容、学习方法、教学方法、学生情况等各个方面都有所了解,并把这些知识应用于生物教学。而且生物教师还应该具有指导学生所提问题而进行的探究活动所需要的种种技能,以及改进教学、评价和课程设置等的新方法和新途径。 古人讲的“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所以,教师只有通过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思考和总结,才能提高自己的教学业务水平。 第二、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 生物学教学要求大胆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提倡和积极实践启发式、讨论式、合作式、探究式教学,加强生物学实验教学,积极采用计算机网络等多媒体辅助教学,使生物学和信息技术整合,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互动起来。同时注重对学生的个别辅导,使每个学生都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促进他们的个性发展,新课标和新教材很好地体现了上述的精神。 第三、大力倡导“开放式”教学 教育信息化,使得教育资源共享变成现实,计算机网络作为知识传播的有效途径,正得到前所未有的应用,未来的经济将转变为网络经济,知识经济的产业发展日益全球化和网络化。知识经济的这些特点呼唤“开放式”教育,以培养一大批具有广博知识,有较强摄取知识能力和具有开放思想的人才。新课标和新教材就是适当引进了合作式教学,加大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力度,实现了生物学课堂的开放性。例如,探究“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的实验,课前教师布置本节课的内容和学习方式后,学生回家调查自己的家族、亲人的性状特征。课堂上就会相互协作,分小组学习,学生们在探究实验的过程中热烈地议论,相互鼓励和帮助,课堂的知识信息多向传递,学生学得轻松、活泼、愉快。在这种开放式课堂中,学生学会了相互协作,学会了在和他人交流中获得信息的方法,处理信息的能力。这对培养学生的开放思想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第四、强烈要求学习方式的变革 新课标要求学生由过去被动、机械、僵化的学习方式变为主动、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由过去“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如何实现这一转变,关键是课堂是否能真正交给主体的学生,老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者、统治者、演讲者,而是学生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例如:《影响种子萌发的外界因素》一节进行到种子萌发需要哪些外界因素时,一名学生问到:"老师,我认为种子的萌发一定要土壤,因为我见过农民种小麦、玉米、黄豆等种子时,都是把种子埋入土壤里,种子才能萌发出来? "我认为种子萌发不一定需要土壤,因为我妈妈生黄豆菜时,是把种子捂在被子下的潮湿的脸盆里。"另一名学生紧接着辩解到。需要探

2019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设计及表述精品教育.doc

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设计及表述 自2019年秋季开始,陕西省普通高中全面进入新课程改革,这意味着高中课堂教学的内容、方法、策略乃至教师的角色行为、知识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师生的交往方式等方面要从根本上发生转变,其核心在于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地、创造性地学习。在新课程理念下,从课程改革的实践来看,有的教师对新教材的教法感到不适应,难以实现新课程目标;有的看 别人怎么教,我就怎样教,盲目跟随;有的对新教材教法持观望态度,希望别人能拿出成功的模式供自己模仿;有的固守“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教、学生记,教师问、学生答”的教学模式。为了使高中生物教师能够较快地适应新课程的教学,笔者认为,在课前教师必须进行具有教师本人和学生行为活动的课堂教学设计,这对于弥补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克服 教学中的盲目性、随意性是非常有益的,因为,有效的实施始于周全的计划。 下面就生物新课程的教学设计谈几点意见和建议,以供大家参考。 1 生物新课程教学设计的原则 1.1 科学性原则 生物课程是科学课程,要按科学课程来设计教学内容。朱正威先生说:“明白科学是什么,才能决定我们怎么教。”科学

是什么?《辞海》对科学的解释是:科学的运用、范畴、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知 识体系,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按与实践的不同联系可分为理论科学、技术科学、应用科学等。朱正威先生对科学的解释概括了4个方面,即科学的知识性、过程性、时代性、社会性。也就是说,科学是发展的,是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的,科学知识并非科学的全部。“只看结果,不问过程”,这种认识问题的方法不利于学生辨别科学的真伪。科学是过程论,既要看结果,还要看过程。 1.2 学科性原则 虽然生物课程和物理、化学等科学课程存在共性,但由于生物科学研究的领域不同,发展的历史不同,研究的方法和其 他自然科学也有所不同,体现出明显的学科性特征。“生命性”是生物科学最主要的特征。因此,在生物教学设计中必须创造各种条件,“让学生去研究活的生物以及他们的生存环境,使学生真实地感受到生命之美,从而培养学生多方面 的能力以及积极的情感、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1.3 民主性原则 民主性管理学生是人性化的管理模式,它建立在对学生个性充分尊重的基础上,体现出对教育对象人格的尊重与关怀, 让学生体验到爱的温馨,感受到学习的责任、动力,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还学生应有的主体地位、价值、情感和尊严,是

新课标下如何进行高中生物教学

新课标下如何进行高中生物教学 摘要:生物是高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在新课标下,高中生物教学的课堂教学应该是高效的。但是,目前高中生物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在教学时,教师要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性,运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做到因材施教。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生物教学手段因材施教 生物是高中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和新课改的实施,新课标对高中生物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通过课堂学习获得生物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创新能力。新课标中更加看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但是,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由于受到高考的影响,教师和学生都没有从传统的观念中转变过来,在学习中还是看重的是学生生物成绩的提升,而忽视能力的提高。 在新的教学形式之下,教师要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把提高学生的能力放到教学的首位上来。作为一名高中生物教师,在新课改下应该如何实施生物教学,激发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能力,使学生适应时代的要求,已经成为现代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笔者在新课改下不断

进行研究,力图按照新课改的要求进行教学,把新课标落实到生物教学当中。在教学过程当中,本人有了自己的一些体会。下面,笔者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就新课标下的高中生物教学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我国高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新课改在我国大力推行,但是各地的实施情况并不相同。由于传统教学观念在教师的思想当中已经根深蒂固,短时间内不能够完全转变,在教学模式和方法上仍然没有进行改变。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之下,学生们普遍反映生物课堂教学枯燥乏味,对生物学习提不起兴趣,甚至对生物学习了产生了抵触的情绪。 2、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应该发挥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课堂教学是师生进行交流互动的过程。但是,在生物课堂教学中,仍然是以教师的讲授为主,教师忽视了学生的感受和活动过程。即使在课堂教学中有师生的交流,教师也是在表面上和学生进行了交流,没有真正去理解学生的感受。 3、在课堂教学时,教师为了完成教学的任务,只是按照事先准备好的材料进行照本宣科的讲解,在教学过程中忽视学生的反应,没有根据课堂信息的反馈及时对课堂教学进行调整。 二、新课标下进行高中生物教学的策略。

高中生物必修一新课程标准

三、“分子与细胞”模块的解读 本模块内容包括: 细胞的分子组成,细胞的结构,细胞的代谢,细胞的增殖,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5个部分。活动建议共有12个 本模块江苏教材增加了一个引导章节: “生物科学和我们”,人教版教材也增加了一个引导章节:“走近细胞” 1、“细胞的分子组成”部分 具体内容标准活动建议 概述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简述核酸的结构和功能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概述糖类的种类和作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 举例说出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说出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教学建议 ?简述生命元素的类别,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说出细胞内水和无机盐含量、存在形式和生理作用;概述糖类的种类和作用,明确糖类既是细胞的重要结构成分,又是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 ?知道脂质具有区别于糖类的特征组分,举例说出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举例说出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较大,阐明蛋白质是结构和功能最复杂的生物大分子,认识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对其功能起决定性作用; ?简述科学家研究核酸化学组成的大体过程,概述核酸的分子结构和功能。 2、“细胞的结构”部分 具体内容标准活动建议 分析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 使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有条件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实验室 简述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举例说出几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观察线粒体叶绿体 阐明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的模型 教学建议 简介虎克和列文虎克在细胞发现过程中的贡献,简述细胞学说的创立过程及其基本观点。列举细胞的多样性,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阐明生物膜结构“流动镶嵌模型”的主要论点,简述细胞膜的大体功能; 说出细胞溶胶的功能,描述细胞骨架的作用; 举例说出几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掌握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关系;简述细胞核的基本结构,阐明细胞核贮存遗传信息。举例说出细胞各部分结构相互联系和协调一致,理解细胞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 3、“细胞的代谢”部分

新课标下高中生物教学模式的转变

新课标下高中生物教学模式的转变 作为高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生物学科,是一门实验性学科,在如今却处于尴尬的地位。部分学校认为生物是“副科”,对于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学生对于生物学科的兴趣不高,教学质量随之下降。如何使高中生物教学改变目前的困境,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多元化能力,已经成为生物教学工作者的一大挑战。 一、课题的提出 如今的素质教育已经全面推行,现在又提出了新课程改革。在生物教学新要求中,需要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创新精神。巴班斯基教育思想曾指出:“教学过程最优化是在全面考虑教学规律、原则、现代教学的形式和方法、该教学系统的特征以及内外部条件的基础上,为了使过程从既定标准看来发挥最有效的(即最优的)作用而组织的控制。”在新的教学理念中,教师应转变课堂的主体,转化师生关系,让老师和学生处于平等的位置,这是转换教学模式的基础。 在传统生物教学中,教师只是传授口头的理论知

识,为了教学而教学,这与具有实践性特点的生物教学是相违背的。在我调查的200名学生中,86%的学生认为,按照传统的生物教学模式由于枯燥无味,所以容易引起抵触心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处于认知年龄段的学生,我们不能让他们被动地接受理论知识,而是要激发他们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在课堂内外探求知识,并且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这就要求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把过去的教育模式转变过来,针对学生自身的特点与能力去相应地调整教学理念与方法,把过去单纯教学的课堂作为一个培养能力的实践场所,建立一个高效、自主、创新的新型生物课堂。 二、我国高中生物教学现状 虽然教育改革的口号喊得响亮,但是在实际推广新教学模式的改革过程中,依旧困难重重。许多学校虽然在生物教学上一直提出转变教学理念,但是在过程中却过于理论化,在教学中根本开展不起来,让教学新模式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露出弊端。 首先,师生缺乏交流。许多老师想要与学生交流,但只是流于形式,很多时候并不能理解学生的想法,无法顺应学生的思维。 其次,教学的固化思维。许多老师虽然想要去转

谈谈你对高中生物新课程目标和理念的认识

1.谈谈你对高中生物新课程目标和理念的认识! 答:陈旧的教学理念和课程目标已经早已不能适应飞速发展的时代要求,更不能适合个性张扬主张自我意识的现代中学生的口味。作为我们多年在农村执教的高中老师而言,新的课程目标和理念就是一针强心剂,给我们带来了新的认识和境界,它必将使我们以更大的热情和饱满的情绪投入到新的教育教学实践当中去!下面我就从新课程目标和理念两个方面谈谈自己的认识: 高中生物新课程目标是这样限定的: 学生通过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将在以下方面得到发展; 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课程的具体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 1)获得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知道生物科学和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和成就,知道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2)了解生物科学知识在生活、生产、科学技术发展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 3)积极参与生物科学知识的传播,促进生物学知识进入个人和社会生活。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初步形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局部和整体、多样性和共同性相统一的观点,生物进化的观点和生态学观点,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2)关心我国的社会自然状况,对我国生物科学和技术发展状况有一定的认识,更加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增强振兴中华民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乐于学习生物科学,养成质疑、求实、创新及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4)人是生物科学和技术的性质,能正确理解科学、技术、社会之间的关系。能够运用生物科学知识和观念参与社会事务的讨论。 5)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6)确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3.能力目标: 1)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2)能过利用多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3)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①客观的描述和观察生物现象; ②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可以探究的问题; ③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④确认变量; ⑤作出假设和预期; ⑥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⑦实施实验方案,搜集证据;

新课标下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

新课标下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 摘要:生物课程是高中阶段重要的科学课程,其设计面向全体学生,强调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凸显了教育功能的转变和素质教育理念的落实。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新课程背景下的普通高中教学改革在呼吁着教师们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的转变,需要教师们针对高中学生的身、心、智的特点,思考学科教学的课堂教学策略,优化课堂结构,达到既能减轻学生负担,又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并以最终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为目标。 关键词:生物实验;合作探究;积极评价 由于高考生物科所占分值相对较少,课时较少,学生普遍对生物课学习不重视,兴趣不浓,生物教师更需要根据学科特点、学生特点,把握探究性学习的本质,体现生物学科的特点,因地制宜地运用多种课堂教学手段,实施个性化、人性化教学,努力使课堂更精彩,教学更有成效。 一、重视生物学实验和多媒体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如果生物教师自己不做演示实验,也不给学生提供机会进行实验操作,很多生物学知识就很抽象,难以理解。当你不厌其烦地给学

生讲解生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时,还不如让他们在显微镜里观察一下洋葱表皮细胞或者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啊,原来是这样的”,他们观察以后会恍然大悟。由此也可见生物学实验在生物教学中的重要性。因此我们一定要加强生物实验教学,尽可能给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提供直观条件。 我们在生物教学活动中,也要加强多媒体技术手段在课堂的应用。如学习“细胞增殖”一节时,学生对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很难理解,我就利用FLISH动画演示该过程。学生通过观察以后,就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在脑海中也留下“直观”印象,对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理解也就更深刻了。为了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我也会往往在教学中把生物实验与多媒体技术手段融合在一起使用。在做“植物细胞质璧分离和复原”的实验时,我在学生操作实验前先播放了影片,有了直观印象以后,学生实验的效果就好多了。虽然这样的工作给生物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当我们看到学生进步很快时,吃点苦也觉得值了。 二、合作探究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探究是学生的探究,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探究活动将成为空话。首先,教师应善于利用新教材设计的丰富的探究素材:“资料分析”、“思考与讨论”、“实验”、“技能训练”、“探究”等,使学生多动手,多动脑,多发言,多记录,多归纳,给予他们充分自主学习、主动探

新课改下的高中生物教学

新课改下的高中生物教学 发表时间:2011-07-11T17:30:35.500Z 来源:《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1年第3期供稿作者:要兵涛 [导读] 新课程改革是转变学生学习生物课程方式的一个突破点。 要兵涛河北省大名县第三中学 056900 摘要新课程改革是转变学生学习生物课程方式的一个突破点。高中生物教学必须寓新课程理念于课堂教学之中,激发学生思考潜能,提高探究思维能力;拓展学生创造能力.培养良好思维品质;科学运用类比方法,帮助理解知 识要点教师应充分地利用生物课堂有效地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真正彰显新课程理念。 关键词高中生物新课程改革教学 当今,广泛引起全社会尤其是教育界热切关注,并成为基础教育改革一个热点问题的是有关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学研究表明,探究性学习是一种积极自主的学习过程,倡导学生的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注重学生的经验与学习.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教学方法,因此而成为了新一轮生物课程改革中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一个突破点。《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指出:高中生物课程要让学生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备较强的生物学基本操作技能、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高中生物教学必须切实寓新课程理念于课堂教学之中,在教学中真正彰显新课程理念。 一、提高学生探究思维能力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这是我国古代教育学家的精辟论述。心理学认为:思.最容易引起定向探究反射。宋代张陆说过:“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学生强烈的释疑解惑的欲望是他们积极思考的潜在动力,由存在疑问到解释疑问的过程,其实就是学生进行认真思考、深入探究、综合分析、严谨推理,运用已有的知识去获得新知识的过程。这对增长学生的智力、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起着重要作用,是教师的分析与讲解所无法替代的。在教学 “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的时候,就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如实验中包括有两个小实验,给学生说明了科学家当时的探究思路、欲解决的问题,以及选择使用噬菌体的具体因素和相关的背景资料,例如,66岁的艾弗里的实验不令人信服的原因是没有把蛋白质和DNA分开单独观察其作用,只有在蛋白质分子中含有硫,而磷几乎都存在于DNA 分子中。如此做的目的是为学生后面发现问题作好铺垫。然后,要求学生认真观察这个实验,并且暗示他们这个实验里面存在有问题。谁能把它找出来,可以讨论。稍后学生提出了这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首个实验离心分离后沉淀物的放射性为何很低.而非没有?二是其后的实验离心分离后上清液的放射性为何很低,而非没有?三是为何首个实验得到的沉淀物(DNA)全是蓝色,而其后实验得到的沉淀物(DNA)却蓝红兼备?四是为何离心分离后T2噬菌体颗粒比较轻,而被感染的大肠杆菌却比较重?看到学生能提出这么多的有深度的问题,我大喜过望,因为这充分说明他们认真观察、思考和分析了。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释疑了。有人认为,教师释疑时要力求讲“全面、透彻、详细”,使学生心知肚明。我以为这对学生学习是无益的。一位优秀的教师重要的是教给学生会学,让学生自己去知识的海洋邀游。真所谓“涉浅水者见虾,其颇深者见鱼鳖.其尤深者观蛟龙”。释疑的过程要结合教学的双方实际,而且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长期坚持这样的以兴趣激发疑问,再巧妙地解释疑问的教学方式和训练,一定会强化和提高学生的探究思维能 力。 二、培养学生的良好思维品质 拓展高中学生的创造力需要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探索就是一种很好的创造性学习。探究的真正目的不仅仅在于使学生掌握生物学知识,还在于让学生学会和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让他们渐渐地形成良好的探究态度、探究方法和思维 品质。 《基因工程及其应用》这一部分知识,教师如果纯粹地按照教材讲述基因工程的原理和操作步骤.学生的理解和记忆都必定是很表浅的,即使记住了,也只是“囫囵吞枣”。为了使学生认识与理解基因工程技术,可这样设计处理:1.首先重温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的方法与过程.传统育种方法一般只能在同种生物中进行,而难以将一种生物的优良性状移植到另一种生物上。有何方法能够实现不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交流,打破远缘杂交的不亲和性,定向改造生物性状?一连串的问题提出来让学生思考、讨论,有的学生想出了“植物嫁接”2.嫁接后植物所生长的果实和接穗亲本的性状完全是一样的,然而假如只要物种的某个优点,而非全部的时候又怎么办呢?这样的问题让学生去讨论,他们想出诸如基因杂交、基因嫁接、基因剪接、基因转移等方法。学生想到了这些,至此我的教学目的也就实现了.因为这表明学生己领悟到了科学家们当时为什么要创造基因工程这个技术和他们想解决什么问题。在此基础上,我再要求学生进行假设、设计,怎样来完成这个基因的“嫁接”技术。他们即使讲述得不是很完美,但也会想出很多方法。当学生急切地想知道正确答案的时候,我再让他们认真阅读课本上的基因工程操作基本步骤示意图,并且与学生共同总结基因工程操作的“四步曲”:剪(剪取目的基因)一拼(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一导(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一检(目的基因和蛋白质的检测),这时学生的记忆会更加深刻。我认为这样处理不但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而且能培养他们大胆假设和创新的 科学精神。 三、利类比方法,帮助理解知识要点 许多的知识点都很抽象,很多的生理过程无法用肉眼观察,这是高中生物的一个特点,学生因此无法形成具体直观的经验。所以对于很多抽象的知识教师需要将其转化成形象的或与学生生活贴近的知识来讲解,这就需要运用类比方式 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例如:在教学《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中“主动运输”的知识点时,就利用一个学生很常见的事例去进行类比:当我们来到河边要到对岸时,需要船工用船渡过对岸的情境。其中,河相当于膜.船相当于载体,我们必须付钱相当于能量。这样一类比,学生对主动运输的过程及特点有了看得见摸得着的感觉.然后进一步分析主动运输需要载体需要消耗能量和逆浓度梯度的跨膜运输方式。我在平时的教学中经常用到类比这种教学方法。效果非常好.学生从中也掌握了当遇到抽象知识运用类比来帮助理解的办法。 总之,充分地利用生物课堂有效地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生,是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师必须深入研究和解决好的一个重要课题。

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途径

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途径 目前生物学科教学还是有一定的问题,学生普遍对生物学习缺乏兴趣,教师在知识的输出和学生在知识的接收上还存在部分问题。文章针对高中生物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对高中生物教学所存在的问题和一些有效的教学途径做了总结,希望对高中生物的教学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标签:新课改;高中生物;教学途径;教学问题 一、目前生物教学中仍需解决的问题 1. 教师教育教学方面的问题 高中的生物教学在知识上要求比较高,不仅仅是课本上,对教师的知识量和教学经验也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很多教师的知识储备量不够,没有生物方向的知识拓展,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方法也有要求,目前的生物课堂教学模式跟其他学科没有差异性,课前对上节课知识的温习—开启新的知识教学—课堂提问—课后总结—课后作业,这种教学方法在新课改下的教学上有一定的劣势。有些教师不使用教学软件,例如DNA、遗传性状、遗传途径、植物的剖析图、人体的血液循环途径等抽象的东西,单凭教师讲授很难让学生记住和理解。在一些乡村落后地区,学生们得不到实践,教师没有合适的教学模具,学生在知识的接收上也会大打折扣。 2. 学生方面的问题 现在生物教学还是偏向于课本教学,生物课中的实验课较少。有些学生对生物的学习是死记硬背型的,在思考上的投入较少,这也就限制了生物知识的掌握和生物成绩的提高。生物知识在识记方面比较困难,如果课堂上缺少趣味,学生很难对知识做到有效掌握。 3. 体制方面的问题 在教学体制上,个人认为生物教学在应试教育上不怎么占优势。生物学是跟医学关联很大的一门学科,医学需要的是探索、发现、研究。而生物教学模式是老师教,学生学的傳统模式。这样学生就少了探索与发现。一味地接受知识会让学生尝不到发现知识的满足感。在教学体制上,可以实行教师与学生共同学习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让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现,发现生物的趣味性,从而对高中生物学科的学习产生兴趣。 二、针对以上教学问题探索出的新的教学有效途径 1. 在教学方法上

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

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 【摘要】本文通过笔者对三年来积累的教学实践经验的分析和研究,从新课改的内容、结构和理念上重新全面地体会了高中生物新课程改革的精髓。 【关键词】高中生物新课程改革内容结构理念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6-0138-01 2010年秋季,高中生物新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在我市普通高中全面展开。三年来的课改实践,笔者感触最深的是新教材对不同层次的教师都提出了一个新挑战,要求每个生物教师都必须以一个全新的观念去审视新教材。在新教材的使用过程中,我遇到过一些问题,也有过思考,但通过学习、实践和研究,不仅加深了对新教材的认识和理解,而且对高中新课改也有了更深的体会。 一内容的引导性和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首先,生物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其领域涉及工、农、医、科及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和生物学知识的杂、繁、碎的特点,生物教学却迫使学生走进“死记硬背”的死胡同。为了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当前生物教学的改革力求以开放性的教学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从新教材的内容来看,它在很多方

面都体现出了这一教学重点。例如:(1)有些问题,不是直接给出答案,而是让学生自己探究;(2)有些问题,并未叙述得面面俱到,而是提出要求,让学生自己搜集信息,特别是联系当地和当前实际的信息;(3)探究活动的写法重在引导,探究的课题、材料用具和方法步骤不作过死的规定,对于难度较大的探究活动,教材提供了参考案例;(4)介绍生物科学上目前尚未解决的疑难问题或存在的争议,体现科学体系的开放性;(5)有些练习题的答案不唯一。 二课程结构合理,“动”和“静”结合,因材施教 高中生物新课程的结构是比较合理的。课程结构要求学生先学习两个必修模块,以基础的生物知识为载体,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方法和实验技能,同时学习生物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为以后其他选修模块的学习作铺垫。必修课程阶段,为学生打下了宽厚的知识基础,满足了所有学生走向社会时所需的基本科学素养,同时必修阶段为学生储备了继续学习生物的知识,为选修阶段满足学生兴趣和个性发展打下了基础。如果说必修模块追求的是广度,那么选修模块追求的就是深度,选修模块培养的是学生的生物专业素养。 所谓“动”和“静”是就教学活动的外部表现而言的。新课改要求教师课堂教学方式有间隔变换,这样有助于消除学生疲劳,保持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动”是指教师运用启发式教学原则,让学生多动脑、多动口、多动手,要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