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测试汇总

无线测试汇总
无线测试汇总

一、无线测试基础知识 (3)

1.定义 (3)

2.分类 (3)

3.原理 (3)

3.1 Android (3)

3.2 IOS (3)

3.3 WP (3)

3.4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版本 (3)

3.5这么多版本怎么把握 (3)

3.6客户端 (3)

3.7服务端 (3)

3.8 app产生及分发使用 (4)

3.9 app与sdk的关系 (4)

4.特点 (4)

4.1 工具类 (4)

4.2 应用类 (4)

4.3 游戏类 (4)

5. h5 (4)

6.webview (4)

二、无线测试业务模型(敏捷测试) (4)

1.新包上线模型 (5)

1.1 产品 (5)

1.2 开发 (5)

1.3 测试 (5)

1.4 UED(页面转换,设计优化) (7)

2.换包模型 (7)

三、无线测试技术点 (7)

1.网络 (7)

1.1代码角度如何判断移动网络还是WiFi网络 (7)

1.2模拟真实用户场景 (7)

1.3从用户的体验角度,比如关注流量 (8)

2.操作习惯 (8)

3.适配 (8)

3.1分辨率 (8)

3.2机型 (8)

3.3系统 (8)

3.4硬件 (8)

4.交互类 (9)

5.系统应用 (9)

5.1进程 (9)

5.2安装包路径的作用与测试 (9)

5.3系统路径的作用与测试 (9)

5.4应用路径的应用与测试 (9)

5.5 apk的包名、version、versionsode (9)

5.6渠道号(cid) (9)

5.8通知 (10)

5.9 root (10)

5.10数据文件 (10)

5.11时间戳 (10)

5.12本app生成的存储文件 (10)

5.13内存中存放的数据 (10)

5.14覆盖安装 (10)

6.app类的通用应用技术 (11)

6.1升级 (11)

6.2放量 (11)

6.3渠道 (11)

6.4换量合作 (11)

一、无线测试基础知识

1.定义

没有统一定义,bat类的大公司习惯叫无线测试,原因是根据事业部名称而决定比如叫XX无线事业部,一般公司习惯称之为app测试或者移动端测试

2.分类

从操作系统角度而言分为Android、IOS、WP;

从架构角度而言分为客户端、服务端;

从app属性角度而言分为工具类、应用类、游戏类

3.原理

3.1 Android

谷歌公司出品,基于java语言开发出来Android,区别于java的是形成了适用于移动设备属性的api、方法等,开源;安装包后缀为apk;版本从2.x到目前的6.0,分别为2.x、3.x、4.x、5.x、6.0,其中4.x为目前主要使用的版本,而且目前大部分app逐步支持4.x以上版本,4.x以下版本不再维护;机型:中华酷联大波魅、三星、索尼、LG、nexus(TOP100)。

3.2 IOS

苹果公司出品,基于c语言开发出来的object-c,区别于c的是形成了适用于移动属性的api、方法等,非开源;安装包后缀为ipa;版本从5到11,目前逐步开始放弃低版本;机型:3gs、4、4s、5、5s、6、6plus、6s、6splus。

3.3 WP

微软公司出品os,应用c、c++,封闭系统,安装包后缀为xpa

3.4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版本

新本版主要优化旧版本,给旧版本打补丁,主要进行功能优化和增加,逐渐人性化。

3.5这么多版本怎么把握

原理:适配什么机型需要通过查看后台数据目前用户量偏多的;查看往期用户反馈。

测试核心思路:由于各厂家对于系统进行了阉割改造或许某项功能的接口被改造后app的使用会出现问题甚至崩溃(Crash原因:没有目标接口、目标接口属性改变、目标接口被改造)。

3.6客户端

运行的本地语言逻辑完成某个功能以及与服务器的交互(请求、返回、接受等动作)。

3.7服务端

服务端有服务端的运行逻辑与客户端进行交互(接受请求、逻辑处理、返回

请求等动作)。

3.8 app产生及分发使用

不同的app通过产品、开发、测试的研发通过后进行正式版本的混淆、编译、打包放置到相应的市场和各个渠道上。Android/IOS/WP类app需要通过相应的googleplay/appstore/微软审核通过才能正式进去app市场,进而进入各个渠道(91、360、豌豆荚)上的分发,用户再从各个渠道获取app。

3.9 app与sdk的关系

Software development kit的缩写,给app提供基础应用服务的核心包;给不同厂商提供核心功能服务、给自家产品提供核心功能服务、不同产品间有同一个版本的sdk才具备相同的功能。

4.特点

4.1 工具类

主要解决用户在使用手机过程中提高设备性能。减少频锁操作等提高效率的app,比如清理手机内存、清理垃圾使设备的性能提升运行效率,替换通过push、install等命令执行安装,使用工具可以提高抢车票的效率和成功率;工具类产品一般是重客户端轻服务端;工具类产品一般比的是执行效率、执行范围以及安装包体积大小、占内存大小等;因为重执行效率和执行范围因此测试重点在于本地逻辑的验证。

4.2 应用类

业务逻辑大部分在服务端,一般重服务端轻客户端;主要解决业务的广度、深度、用户体验、如何吸引用户等问题;重点在于客户端对应的交互以及客户端逻辑,偏流程类测试居多(流程分析法、状态迁移法)。

4.3 游戏类

重客户端重服务端,注重画面质感、内容和流量使用情况;由于注重画面质感,大部分资源放置在安装包中且资源一般不会做过分压缩。

5. h5

Html5的简称,是一种网页技术,目前多应用于app的宣传,比如为app做宣传的游戏、有奖活动,类似ppt展示等。

6.webview

相当于浏览器,使用了WebKit渲染引擎加载显示网页。

二、无线测试业务模型(敏捷测试)

特点:与之前的测试模型相比,敏捷测试更加的快速高效,减少不必要的成果物。

1.新包上线模型

1.1 产品

开始、需求阶段、开发阶段的配合工作、用例编写配合工作、用例外评阶段、用例执行阶段的配合工作、冒烟前的体验工作、上下前的体验阶段、与法务部确认审核通过、结束。

1.2 开发

开始、需求阶段、概设、详设、开发阶段、用例外评阶段、提测前、提测、提测通过后进入正式测试该bug阶段、二轮测试通过后配合改动点验证、上线验证的配合阶段、结束。

1.3 测试

◆开始

◆需求阶段

1.测试需要跟产品出该需求的目的,原因是不理解需求出处是把握不好测试标准、测试点以及开发工作量的。

2.测试要跟产品、UED讨论该需求的合理性,不合理的坚决取消不能出现拍脑袋或者含糊需求。

3.测试把握需求动向,比如时间紧工作量大那么可以对需求拆分要求做两期,第一期优先上重要功能。

4.需求阶段需要跟开发确认技术点。

◆测试计划阶段

根据需求和开发工作量计划测试工作量及时间点,包括资源以及一轮二轮测试时间和buffer时间并给出详细计划。

◆测试方案阶段

◆测试分析阶段

1.进行测试分析达到不遗漏任何测试点。

2.进行产品逻辑及产品整体的合理包括该功能是否有冲突等,总之要有一个整体的产品观或功能观。

3.如果此时对于产品逻辑梳理有异,进行问题列表汇总与产品、UED、开发、进度管理者进行沟通。

4.如果此时产品逻辑有变动那么经过变动后的需求重新进行评估和梳理。

◆测试用例编写阶段

1.梳理稳定需求后详细编写用例。

2.编写的用例的颗粒度由发版时间、功能重要性、新老功能等因素来决定。

3.将编写好的用例进行整合,该合并的合并该分类的分类,形成一个符合用例设计标准的格式。

◆测试用例评审阶段

内评

1.内评的都是测试组的人员。

2.内评的目的是从测试的角度查漏补缺并与其它模块负责人形成产品的整体测试梳理。

外评

1.外评人员有产品、UED、开发、测试。

2.外评目的是从测试角度阐述产品的功能点、场景的设计合理性,并把握是否遗漏需求细节以及对于开发技术的不理解或者开发换了解决方案而导致不能及时沟通的问题。

3.外评通过后原则上不允许再随意修改需求和开发解决方案并与产品、开发周知。

◆冒烟测试

1.与产品和开发确定是否达到提测标准。

2.如果达到提测标准进行冒烟测试。

3.冒烟通过通过邮件发送全组。

4.如果按照标准不通过,则发邮件告知产品、UED、相应开发不通过的原因,那些阻塞的测试。

5.超过3次冒烟不通过升级至开发管理者处。

6.一定坚守冒烟标准否则很难控制风险,由于冒烟测试不通过导致的进度延期要对整个发版期间的进度顺延。

◆测试用例执行阶段

一轮测试

1.进行一轮测试的标准是冒烟测试(主流程测试必须通过)通过。

2.一轮测试结束的标准是执行全用例和非适配。

3.如果程序是拉出的分支那么一定在一轮测试结束后告知开发合主干并在主干上进行基本功能的验证。

4.如果是在测试服务器上进行的测试,那么在一轮测试结束后一定告知开发上正式环境上进行基本功能的验证。

5.一轮测试完毕告知测试进度。

6.将一轮测试不放心的点和遗留问题告知二轮人员。

7.进行monkey测试收集bug信息。

二轮测试

1.进行二轮测试的标准是一轮测试完毕告知测试进度。

2.二轮测试人员需与一轮测试人员沟通人员沟通遗留问题和不放心的点以及一轮bug还有进行et测试、适配测试。

(ET测试-探索测试(Explore Testing):同时设计测试和执行测试。探索性测试强调测试设计和测试执行的同时性,这是相对于传统软件测试过程中严格的“先设计,后执行”来说的。)

3.二轮测试必须在主干和正式环境进行测试。

4.二轮测试完毕后告知测试进度。

5.进行monkey测试收集bug信息。

6.进行性能测试。

◆测试回归阶段

1.进行所有模块的改动点验证并通过。

2.进行所有模块的基本功能验证并通过。

◆测试报告阶段

1.回归阶段通过触发测试报告阶段。

2.收集本版本的所有模块的用例数、机型适配、系统适配信息、monkey信息、性能报告信息。

3.进行apk上线验证,包括apk大小、versioncode(仅用于应用市场、程序内部识别版本,判断新旧等用途)、告知开发关闭log并验证log是否关闭。

4.上线验证通过后将第二部信息以及第三部信息编辑成报告。

5.将编辑好的报告发送全组以及审核部门。

◆评审阶段

1.需要配合产品跟法务部门确认产品功能。

2.等待审核邮件

◆发布阶段

审核确认通过邮件收到后进行发布至哪里,这个需要与产品、部门老大确认,然后与运维进行配合。

结束

1.4 UED(页面转换,设计优化)

需求阶段、测试用例执行阶段的配合阶段、上线前的体验阶段、结束

2.换包模型

◆开始

◆换包标准

◆产品

◆开发

◆测试

1.与开发确定改动点和崩溃的可执行情况后再与产品确定合理的修改点和崩溃问题

2.与开发核对改动点和崩溃的原因并作回归评估

3.进行环保测试

4.换包测试完毕同步信息锁定改动点和崩溃问题

5.进行换包流程,进行换包验证类似于上线验证

6.进行换包信息说明并通知审核部门

7.待审核通过后与运营一起进行发布

◆结束

三、无线测试技术点

1.网络

1.1代码角度如何判断移动网络还是WiFi网络

◆移动网络

2G、3G、4G(包括运营商区分:移动、联通、电信)

◆WiFi网络

连接到网络的WiFi、未连接网络的WiFi(伪WiFi)、需要验证的WiFi

1.2模拟真实用户场景

强网(3G、4G、WiFi网络)、弱网(2G、时断时续网络)、没有连接WiFi、没有连接移动网络、中断测试、连接超时。

1.3从用户的体验角度,比如关注流量

移动网络(2G、3G、4G)、WiFi网络(连接到网络的WiFi、未连接网络的WiFi‘伪WiFi’、需要验证的WiFi)。

2.操作习惯

Home(压后台、换气后台)、back(虚拟返回)、返回按钮(实体)、锁屏解锁、滑动(通知栏、刷新、上下翻页动作使用的)、双指放大(放大、缩小范围,多少会导致crash)、调整系统时间(前后调整)、系统中清理缓存/数据、强制停止和清空缓存/数据的关系等。

3.适配

3.1分辨率

原则:适配主流分辨率,查看往期用户反馈的机型哪些分辨率较多

测试核心思路:UI界面不会异常

3.2机型

主要机型:安卓、苹果

IMEI号:通过*#06#查看、手机包装查看、连接电脑查看

S/N号:产品序列是为了验证“产品的合法身份”而引入的一个概念,它是用来保障用户的正版权益,享受合法服务的

原则:适配什么机型需要通过查看后台数据目前用户量偏多的、查看往期用户反馈。

测试核心思路:

由于各厂家对于系统进行了阉割改造或许某项功能的接口被改造后app的使用会出现问题甚至崩溃(Crash原因:没有目标接口、目标接口属性改变、目标接口被改造)。

3.3系统

安卓:

2.x,

3.x,

4.x 4.3及以上的安卓api的权限增多、4.3以下不支持很多api、4.4及其以上,

5.x 支持sd卡读写权限、不支持sd卡读写权限,

6.0

IOS:

原则:适配什么版本需要通过查看后台数据看目前用户量偏多的、查看往期用户反馈

测试核心思路:

安卓系统也是在不断升级维护的,因此随着不断地完善和优化会加入很多新的功能或api或者优化了api进行了属性的改变或者废弃了某个api对该api进行了重命名等等,因此这种差异化的问题需要通过适配来解决,一般这种问题开发是很了解的。

3.4硬件

双sim:和网络、通话类相关

双sd卡:和存储相关,一般获取存储信息,存储读写是否正常;还涉及到内置存储和外置存储的关系,有的手机分为内置sd卡和外置sd卡

手机U盘:OTG协议,存储信息、存储读写等

其它外设等:关键是看扩展了手机的功能且走的是协议看是广播还是调用了什么api

4.交互类

◆从这个产品的某个功能打开另一个产品

◆从这个产品的某个功能跳转至另一个产品的某个功能

◆app内部的activity

◆app间的activity

◆运行着app,此时来短信、来闹钟等场景

◆app与系统间的调用关系,比如app的那个功能调用的是系统接口或者系统

提供的功能(测试标准为只要调用成功即可,至于系统功能是否正常使用无关紧要)

5.系统应用

5.1进程

查看进程:adb shell ps

杀进程:kill -9、forcestop命令杀进程,系统强制停止用forcestop命令,只有root 后才能使用两种命令

进程类型:常驻进程、UI进程、Float进程(悬浮窗)、其他进程

如何应用到测试过程中:功能测试中举例常驻进程、UI进程自杀、float进程自杀的案例;性能测试中举例常驻进程、UI进程、float进程对内存CPU消耗的案例。

5.2安装包路径的作用与测试

数据文件存放路径:将包内数据文件删除干净后安装包将不提供数据文件

图片等资源的存放路径:将包内图片等资源删除干净后安装包将不提供资源类文件

5.3系统路径的作用与测试

etc、data/data的用处和应用

5.4应用路径的应用与测试

dcim路径、其他路径、内置存储/内置sd卡与外置存储/外置sd卡或扩展存储的应用与测试

5.5 apk的包名、version、versionsode

每个apk都会有个包名、version、versioncode,包名的概念,version的概念,versioncode的概念,包名的作用,version的作用,versioncode的作用

5.6渠道号(cid)

概念,如何查看渠道号,渠道号的作用,渠道号的测试应用

5.7包名与进程的关系:包名+具体进程名

5.8通知

app客户端发起的:以广播的方式进行发起(手机温度变化触发广播后执行高温提醒的通知)

服务端发起的(push):以服务端指令触发客户端广播发起

通知栏管理:从底层截取、从系统接口获取后存储至内存或者本地文件(内存内可以跳转至app的具体某个功能、存储文件仅可以打开app)

5.9 root

一般而言只有工具类或者涉及调用系统权限的app才会用到root。

最底层的root:手机root后获取到su,通过adb shell,su –v查看怎么root的root进程服务:某些app需要通过root权限才能执行,如果本身手机不支持root,则需要通过临时root来获取权限;需要知道临时root的服务进程是什么;需要知道哪些功能需要root权限。

root攻防,如何应用到测试中

5.10数据文件

作用:对于功能的改进、对于经常发生变化的数据做的机动性机制不用常常修改代码、可理解为测试中的参数化、如何加密解密。

如何测试:客户端(下发、增删改查、调系统时间);服务端(开发环境测试环境配置、增删改查、字符集问题、兼容性问题、模糊匹配问题、数据文件内是否存在逻辑关系的测试);时间戳文件(增删改查、调系统时间)

5.11时间戳

应用:跟新数据文件场景,服务器下发的时间戳文件要与客户端进行对比,如果服务端新则进行更新,如果服务端旧则不更新升级场景;在网站上将时间戳文件内容转化可以看到时间记录。

如何测试:增删改查、调系统时间

5.12本app生成的存储文件

作用:非服务端逻辑记录该app做了什么事情

应用:累计统计xx次、累计执行了xx次、你做了xx项事情、系统获取到了xx 项数据存在本地存储文件中、时间戳或许和本地生成的存储文件有关系。

5.13内存中存放的数据

作用:为了快速获取到数据且内存存放的数量是有限的

应用:一般而言内存中的数据要与本地存储文件进行同步,如果不同步建议开发要同步

5.14覆盖安装

目的:让覆盖安装后的app继承之前的功能

应用:只要是新功能,都应该做覆盖安装

如何测试:

高版本覆盖安装低版本:数据文件是否有继承、时间戳文件是否有继承、存储文件是否有继承、功能是否继承生效

低版本覆盖安装高版本:数据文件是否有继承但不生效不崩、时间戳文件是否有

继承但不生效不崩、存储文件是否有继承但不生效不崩、功能不会继承

同级覆盖

6.app类的通用应用技术

6.1升级

升级的类型:强升、全量升级(一般大改版时使用)、差量升级(一般小部分优化时使用)

断点续传功能:升级中途暂停,下次开始继续暂停前下载升级

升级的目的是什么:版本更新、优化增加功能等

升级的机制有哪些:升级的类型、断点续传功能、目的

服务端和客户端的交互

6.2放量

什么是放量:量是成交量,成交量比前一段时间成交明显放大

为什么要放量

如何断定放量的标准

怎样选择合适的放量方式:根据符合当前app策略来选择合适的放量方式

不同放量的方式对于app的影响是什么

6.3渠道

什么是渠道:商品销售路线,是商品的流通路线,所指为厂家的商品通向一定的社会网络或代理商而卖向不同的区域,以达到销售的目的

为什么有那么多渠道

渠道怎样分优先级:根据渠道用户多少分类

渠道的优先级对于app的影响是什么:根据不同策略将app放置不同渠道

不同渠道对于app的影响是什么:因为有些市场要针对不同的用户群来进行调整,或者要求ap开发者进行调整,不同渠道也有不同的规定

6.4换量合作

合作换量是什么:置换资源,你用我的,我用你的,可以跟应用市场换,也可以跟其他APP换,一般说是等比例互换,但也不可能完全相等

为什么要换量合作:提高效益

怎样谈合作换量

换量合作对于测试的表现是什么

一般换量合作的形式有哪些:自主换量和交叉换量

如何统计换量合作的工作量标准:看用户下载后是否使用应用或根据合作规定

统计换量合作需要考虑到哪些因素:主要看能给公司带来多少效益

WiFi信号及手机信号检测方法及标准

WiFi信号及手机信号检测方法及标准 一、技术参数说明: 1、信号功率绝对值dBm:仔细看的时候会发现这个值是负的,也就是说手机会显示比如-67(dBm),那就说明信号很强。科普一个小知识:中国移动的手机接收电平≥(城市取-90dBm;乡村取-94dBm)、(中国联通的手机接收电平≥-95dBm)时,则满足覆盖要求,也就是说此处无线信号强度满足覆盖要求。-67dBm 要比-90dBm信号要强20多个dB,那么它在打电话接通成功率和通话过程中的话音质量都会强很多(当然也包括EDGE/GPRS上网的速度那些),所以dBm值越大信号就越好,因为是个负值,而且在你手里的时候它永远是负值。如果感兴趣且附近有无线基站的天线的话,可以把你的手机尽量接近天线面板,那么值就越来越大,如果手机跟天线面板挨到一起,那么它可能十分接近于0。(0是达不到的,这里0的意思不代表手机没信号)。 2、移动设备信号发射功率概念:由于手机不断移动,手机和基站之间的距离不断变化,因此手机的发射功率不是固定不变的,基站根据距离远近的不同向手机发出功率级别信号,手机收到功率级别信号后会自动调整自身的功率,离基站远时发射功率大,离基站近时发射功率小。手机中的数据存储器存放有功率级别表,当手机收到基站发出的功率级别要求时,在CPU的控制下,从功率表中调出相应的功率级别数据,经数/模转换后变成标准的功率电平值,而手机的实 际发射功率经取样后也转换成一个相应的电平值,两个电平比较产生出功率误差控制电压,去调节发射机激励放大电路、预放、功放电路的放大量,从而使手机的发射功率调整到要求的功率级别上。也就是说,手机信号强度不是越强越好,也不是起弱越好,它是在一定标准范围内的。 3、Kbps、KBps:又称比特率,指的是数字信号的传输速率,也就是每秒钟传送多少个千位的信息(K表示千位,Kb表示的是多少千个位);Kbps也可以表示网络的传输速度,为了在直观上显得网络的传输速度较快,一般公司都使用kb(千位)来表示,如果是KBps,则表示每秒传送多少千字节。1KByte/s=8Kbps(一般简写为1KBps=8Kbps)。ADSL上网时的网速是512Kbps,如果转换成字节,就是512/8=64KBps(即64千字节每秒)。 二、店家检测各类信号强度的方法: 1、移动设备类型:检测设备可以是:iOS系统移动设备、Android系统移动设备和笔记本电脑。 2、检测软件:

路由器功能性测试报告

A2路由器DQA测试报告

目录 测试环境 (4) 测试设备及环境 (4) 测试硬件 (4) 测试软件 (4) 测试环境 (4) 一、设置向导 (5) 静态IP地址 (5) DHCP客户端 (5) PPPOE 拨号 (6) 二、模式设置 (6) 网关模式 (6) 桥接模式 (7) 无线网络服务提供商 (7) 三、无线 (8) 基本设置 (8) 禁用无线网络接口 (8) 无线网络频段测试 (8) 多AP设置 (9) 无线模式测试 (9) 网络服务标识测试 (10) 信道带宽测试 (10) 信道测试 (11) 广播网络服务标识 (11) 数率测试 (12) 显示活跃的客户端 (12) 扩展网络服务标识 (13) 高级设置 (13) 发射功率测试 (13) 安全 (14) 访问控制 (14) WDS 设置 (14) 站点扫描 (15) WPS 设置 (15) 时间表 (16) 四、 TCP/IP 设置 (16) 局域网设置 (16) 局域网IP地址更改测试 (16) 局域网DHCP地址范围、DHCP 测试 (17) 局域网静态DHCP测试 (17) 广域网设置 (18)

静态IP地址 (18) DHCP客户端 (18) PPPOE 拨号 (19) WAN口带宽测试 (19) WAN口启用PING (20) 在WAN口上启用WEB 访问 (20) 五、防火墙 (21) 端口过滤 (21) IP地址过滤 (21) MAC地址过滤 (21) 端口转发 (22) URL过滤 (22) 隔离区(DMZ) (23) 虚拟局域网 (23) 六、服务质量控制 (23) 下载限速 (23) 上传限速 (24) 七、管理 (24) 状态 (24) 统计信息 (25) 动态域名服务 (25) 时区设置 (25) 拒绝服务攻击 (26) 日志记录 (26) 升级固件 (26) 八、测试结论 (28)

无线测试方案

WLAN系统测试方案 深信服科技 2014年7月

目录 一、概述 (5) 二、测试环境 (5) 2.1设备信息 (5) 2.2测试要求 (5) 2.4测试组网 (5) 三、测试内容 (6) 3.1基础性能 (6) 3.2认证与加密 (6) 3.3授权管理 (7) 3.4终端漫游 (7) 3.5应用识别 (7) 测试用例 (7) 4.1基础性能测试 (7) 1、AP吞吐量测试 (7) 2、AP零配置 (8) 3、丢包率 (9)

4、并发用户接入 (10) 4.2身份认证 (10) 1、本地认证 (10) 2、外部服务器认证 (11) 3、短信认证 (12) 4、二维码认证 (13) 5、微信认证 (13) 6、内置CA证书认证 (14) 7、802.1X 认证自动配置 (14) 4.3授权管理 (14) 1、不同角色策略控制 (14) 2、不同用户的访问控制策略 (15) 4.4、漫游 (16) 漫游功能测试 (16) 4.5应用识别 (17) 应用识别测试 (17) 四、测试结果: (18)

一、概述 本方案规定了WLAN接入设备的测试项目、测试要求、测试范围和测试内容等,提出了WLAN接入设备的功能、安全、性能、管理和维护等的测试要求。 二、测试环境 2.1设备信息 2.2测试要求 1、所有产品必须在同一测试环境条件下进行,以实际环境为标准。 2、所测试主要产品WAC和AP必须是各厂商相近档次设备。 3、测试位置:仟吉办公大楼现场,WAC及AP的安装位置均相同。 2.4测试组网 1、要求 (1)AP测试时放置位置有较大空间(两个AP距离为15米或以上); (2)AC能接通模拟测试服务器(如AD域服务器)或其它模拟测试设备,并提供正常网络连接; (3)测试点时需经过玻璃墙、砖墙等环境,以实际环境为准。

WiFi信号及手机信号检测方法及标准

店家WiFi信号及手机信号检测方法及标准 一、技术参数说明: 1、信号功率绝对值dBm:仔细看的时候会发现这个值是负的,也就是说手机会显示比如-67(dBm),那就说明信号很强。科普一个小知识:中国移动的手机接收电平≥(城市取-90dBm;乡村取-94dBm)、(中国联通的手机接收电平≥-95dBm)时,则满足覆盖要求,也就是说此处无线信号强度满足覆盖要求。-67dBm 要比-90dBm 信号要强20多个dB,那么它在打电话接通成功率和通话过程中的话音质量都会强很多(当然也包括EDGE/GPRS上网的速度那些),所以dBm值越大信号就越好,因为是个负值,而且在你手里的时候它永远是负值。如果感兴趣且附近有无线基站的天线的话,可以把你的手机尽量接近天线面板,那么值就越来越大,如果手机跟天线面板挨到一起,那么它可能十分接近于0。(0是达不到的,这里0的意思不代表手机没信号)。 2、移动设备信号发射功率概念:由于手机不断移动,手机和基站之间的距离不断变化,因此手机的发射功率不是固定不变的,基站根据距离远近的不同向手机发出功率级别信号,手机收到功率级别信号后会自动调整自身的功率,离基站远时发射功率大,离基站近时发射功率小。手机中的数据存储器存放有功率级别表,当手机收到基站发出的功率级别要求时,在CPU的控制下,从功率表中调出相应的功率级别数据,经数/模转换后变成标准的功率电平值,而手机的实

际发射功率经取样后也转换成一个相应的电平值,两个电平比较产生出功率误差控制电压,去调节发射机激励放大电路、预放、功放电路的放大量,从而使手机的发射功率调整到要求的功率级别上。也就是说,手机信号强度不是越强越好,也不是起弱越好,它是在一定标准范围内的。 3、Kbps、KBps:又称比特率,指的是数字信号的传输速率,也就是每秒钟传送多少个千位的信息(K表示千位,Kb表示的是多少千个位);Kbps也可以表示网络的传输速度,为了在直观上显得网络的传输速度较快,一般公司都使用kb(千位)来表示,如果是KBps,则表示每秒传送多少千字节。1KByte/s=8Kbps(一般简写为1KBps=8Kbps)。ADSL上网时的网速是512Kbps,如果转换成字节,就是512/8=64KBps(即64千字节每秒)。 二、店家检测各类信号强度的方法: 1、移动设备类型:检测设备可以是:iOS系统移动设备、Android 系统移动设备和笔记本电脑。 2、检测软件: 1)iOS系统:SPEEDTEST,可检测Ping值、下载速率、上传速率,功能亮点是可以保存往次检测记录。 2)Android系统:SPEEDTEST,功能和iOS系统的一样,功能亮点是可以保存往次检测记录。 3)WiFi分析仪:可检测WiFi信号强度、信道、寻找AP等功能。

15款免费的Wifi测试工具

15款免费的Wi-Fi安全测试工具[图] 一旦你的无线网络被黑客攻击,就会更容易理解到Wi-Fi安全漏洞以及由此应该采取的防护措施。国外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4f12230296.html,为我们介绍了15款免费的Wi-Fi安全测试工具,它们可以帮助我们发现恶意访问点、薄弱Wi-Fi密码以及其他安全漏洞。从而保证在被攻击之前万无一失做好防护工作。 一、Vistumbler Vistumbler算是一款较新的开源扫描程序,Vistumbler能搜寻到你附近所有的无线网络,并且在上面附加信息,如:活跃、MAC地址、SSID、信号、频道、认证、加密和网络类型。它可显示基本的AP信息,包括精确的认证和加密方式,甚至可显示SSID和RSSI。Vistumbler 还支持GPS设备,与当地不同的Wi-Fi网络连接,输出其他格式的数据。

Vistumbler 二、Kismet Kismet 是一款工作在802.11 协议第二层的开源无线网络检测、嗅探、干扰工具。可以工作在支持raw 监控模式的所有无线网卡上。可以嗅探包括802.11b, 802.11a, 和802.11g 在内的协议包。

Kismet Wifi Analyzer 三、Wifi Analyzer Wifi Analyzer是一款免费的Android应用工具,可以在Android平台的移动终端上寻找AP。它能将2.4GHz信道的AP所有详细信息都一一列出,也支持5GHz信道的其他设备。用户还可以将AP详细信息以XML格式输出并通过邮件或者其他应用程序、截屏等形式实现共享。它会根据信道信号强度、使用率、信号远近以图形方式直观展现。

无线网络功能测试的方案

目录 第1章概述 (2) 1.1总体需求分析 (2) 第2章测试范围及设备 (2) 2.1厂家需要提供设备 (2) 2.2厂家需要提供测试软件 (2) 2.3测试拓扑图 (3) 第3章测试内容 (4) 3.1基础性能测试 (4) 3.1.1零配置轻量级AP管理 (4) 3.1.2用户在不同AP下接入相同SSID的动态VLAN分配 (5) 3.1.3室内AP的MESH连接 (6) 3.2无线性能指标测试 (6) 3.2.1802.11abg AP接入802.11a/b/g终端上行吞吐率测试 (6) 3.2.2802.11a/b/g AP接入802.11a/b/g终端下行吞吐率测试 (7) 3.2.3802.11a/b/g AP接入802.11a/b/g终端上、下行吞吐率测试 (8) 3.3安全性测试 (9) 3.3.1认证加密支持能力 (9) 3.3.2非法AP的检测及压制 (10) 3.3.3无线IDS/IPS功能 (11) 3.3.4SSID信息保密 (12) 3.3.5假冒IP地址阻断 (13) 3.3.6无线控制器失效对AP的影响 (14) 3.3.7无线接入用户之间的隔离 (15) 3.4管理维护 (16) 3.4.1客户端RF链路检测 (16) 3.4.2客户端的远程排障功能 (17) 3.4.3实时热感图 (19) 3.4.4非法AP、终端实时定位 (19) 3.4.5无线网络状态仪表盘(设备、终端、协议...) . (20) 3.4.6无线设备状态管理 (21) 3.4.7终端设备状态 (22) 3.4.8无线安全管理 (23)

第1章概述 1.1总体需求分析 第2章测试范围及设备 本方案规定了WLAN接入设备的测试项目、测试要求、测试范围和测试内容等,提出了WLAN接入设备的功能、安全、性能、管理和维护等的测试要求。 2.1厂家需要提供设备 2.2厂家需要提供测试软件

无线网络检测工具WirelessMon使用说明

无线网络检测工具WirelessMon使用说明 2009-11-24 12:38 WirelessMon是一款允许使用者监控无线适配器和聚集的状态,显示周边无线接入点或基站实时信息的工具,列出计算机与基站间的信号强度,实时的监测无线网络的传输速度,以便让我们了解网络的下载速度或其稳定性。 安装过程我就不废话了,很简答,完成后,打开wirelessmon主界面,可以通过select network card右边的下拉菜单选择对应的无线网卡,需要注意的是,既然叫做WirelessMon,就只能对无线网络进行Monitor,无法支持有线网络速度测试。 在中间右边区域看到当前环境下周边的无线网络信号基本情况,这里主要显示的是无线信道相关信息,包括有几个2信道,有几个6信道等等,下面还有个切换按钮可以在与g模式之间更换,估计绝大多数人用的无线网络都是b/g的,不过不知道为什么没有未来的趋势切换。 在下方大面积区域我们能够看到当前环境周边扫描到的无线网络基本信息,包括状态是否可用,SSID信息,使用的发射频段,是否加密传输,RSSI信号强度,目的无线网络基本传输速度模式,无线路由器或AP的MAC地址,无线网络组成模式(点对点还是点对多点),连接的时间基本信息等,通过这个区域的信息我们可以清晰详细的了解四周无线网络的组成状况。 点击查看/下载大图(34K) 我的无线路由器可以设置信号强度,这是把路由器设置成最小28mW发射功率时候的监测数据,可以看到信号是-52dBm/47%。

点击查看/下载大图(30K) 在同一位置,设置成最大281mW时候的信号监测数据,可以明显看到信号边强,有-38dBm/65%了。不过建议各位不要超过100mW,要不然多少对人体有伤害,DD-WRT默认就是最小的28mW,就我这里来说,28mW也够用了。 点击查看/下载大图(27K) 除了上面提到的无线信号扫描功能外,wirelessmon还提供了信号强度检测、监测无线网络的传输速度与图标生成等功能,点主界面左侧的graphs,横坐标是时间坐标,而纵坐标可以由我们来选择参数,包括signal strength percentage,signal strength(DBM),received rate,sent rate,total data rate等等,以便让我们了解网络的下载速度或其稳定性。

无线网络安全五大注意事项

无线网络安全五大注意事 项 Revised by Hanlin on 10 January 2021

无线网络安全五大注意事项保护无线网络安全首先需要采取与保护传统网络相同的安全措施,然后才是其他的一些特别措施。在非无线网络领域中需要考虑的问题,在面对无线网络和设备时同样需要你加以考虑:足够强度的加密,妥善保存证书,以及保证操作安全。 相对于有线网络,无线网络安全并不是另一种网络安全,而是更为全面可靠的网络安全。 不要破坏自己的防火墙几乎可以肯定无论对于有线还是无线网络,你都已经安装了防火墙,这绝对是正确的。然而,如果你没有将无线系统接入点放置在防火墙之外,则防火墙的配置无济于事。应当确保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否则你不仅不能为网络创建一道必要的屏障,相反还从已有的防火墙上打开了一条便利的通道。 不要小看介质访问控制介质访问控制(MediaAccessControl即MAC)常常被忽略,原因是它并不能防止欺骗行为。但对于整个保护系统的壁垒来说,它无疑是一块重要的砖。从本质上它是另一种地址过滤器,并且能够阻止潜在的黑客的入侵行动。它所做的是根据你所确定的基于地址的访问控制列表来限制对特定设备的网络访问。

MAC同样提供了针对潜在入侵者来调整访问控制列表的能力。它的原理和入侵者在被拒之门外之前必须被先敲门一样。 如果已经有了MAC,入侵者一定会在进入系统之前一头撞在上面,然后只能卷土重来试图穿过它。现在你的网络就已经可以知道入侵者的模样了。所以你的MAC列表中包括了三类访问者:首先,存在于访问者列表中的友好访问者;其次,没有在列表中的访问者以及无意中进入的访问者;第三,没有在列表中但是可以确信之前曾经不请自来并试图闯入的访问者。如果他们还将试图闯入,现在就可以立即确定了。 简而言之,如果在你检测无线网络并且发现未在MAC列表上的访问者多次尝试发起访问的时候,你已经受到潜在攻击者的窥视了,并且他不会知道你已经发现了他。 不要忽略WEP有线等效加密(WiredEquivalentPrivacy,WEP)是一种符合802.11b标准的无线网络安全协议。它在无线数据发送时对数据进行加密,加密范围覆盖了你使用的任何数据。一定要使用它。但是必须强调它是基于密钥的,因此不要一直使用默认密钥。对于初次访问系统的个人用户你甚至应当创建单独的WEP密钥。当然也不能认为有了WEP 就万事大吉。即使是多重加密也不会保证你万无一失,因此应当把WEP 与其他无线安全措施相结合。

无线系统测试方案

海淀区中小学智慧校园 无线网络班班通达标一期工程项目第五包 测 试 方 案 北京金山顶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二〇一九年十二月

目录 1 测试依据----------------------------------------------------------------------------------------3 2 测试环境---------------------------------------------------------------------------------------- 3 2.1 主要设备 ----------------------------------------------------------------------------------3 2.2 辅助工具 ---------------------------------------------------------------------------------- 4 2.3 测试要求 ----------------------------------------------------------------------------------4 2.4 组网要求 ----------------------------------------------------------------------------------4 2.5 测试人员 ----------------------------------------------------------------------------------5 3 测试内容和安排 ------------------------------------------------------------------------------5 3.1 关键内容 ----------------------------------------------------------------------------------5 3.2 AP吞吐量测试 ---------------------------------------------------------------------------5 3.3 无线Mesh功能--------------------------------------------------------------------------6 3. 4 接入设备识别★ -------------------------------------------------------------------------7 3. 5 BYOD功能与访客管理★ -------------------------------------------------------------7 3. 6 非WiFi信号抗干扰测试 --------------------------------------------------------------9 3. 7 WiFi抗干扰测试-------------------------------------------------------------------------9 3. 8 语音漫游测试 -------------------------------------------------------------------------- 10 3.9 视频业务承载测试★ ----------------------------------------------------------------- 11 4、测试结果 ------------------------------------------------------------------------------------ 12

信号强度(RSSI)实验

2.7 信号强度(RSSI)实验 【实验内容】 RSSI指接收信号的强度,在无线定位、无线测距方面有广泛的应用。本实验通过点对点或者一点对多点通信测定RSSI的值,通过该实验希望读者知道RSSI值的获取方法,同时使读者能够更加熟练地使用SXIOT-WSN实验平台下的底层协议栈。 【实验环境】 1. 带有CC2530芯片的基站一个 2. 基本节点一个 3. 天线两个 4. 烧录器一个 5. 烧录线一根 6. Mini USB线一根 7. 平行串口线一根 【准备知识】 查阅CC2530芯片手册,了解RSSI的概念,了解RSSI和发送功率以及和传输距离的关系。 【实验原理】 RSSI即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ion,CC2530芯片中有专门读取RSSI值的寄存器,当数据包接收后,CC2530芯片中的协处理器将该数据包的RSSI值写入寄存器。如图2.7.1所示。RSS值和接收信号功率的换算关系如下: P = RSSI_VAL + RSSI_OFFSET [dBm]

其中,RSSI_OFFSET是经验值,一般取-45,在收发节点距离固定的情况下,RSSI值随发射功率线性增长,如下图所示。 RSSI的产生过程 图 2.7-2RSSI随发射功率的变化曲线 【注意事项】 烧录基站的时候节点号一定要为1,烧录节点的时候,组号要和基站统一。因为在代码中规定,节点号为1的只收不发,而节点号不为1的只发不收。 【实验总结】 在完成这个实验后,我们能够掌握CC2530中RSSI对应的寄存器,同时可以掌握怎么去获取两个通讯节点之间的RSSI。在掌握RSSI的基础之上,可以从直观上了解RSSI和距离之间的关系。

xxxx无线网络安全风险评估报告.doc

xxxx有限公司 无线网络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xxxx有限公司 二零一八年八月

1.目标 xxxx有限公司无线网络安全检查工作的主要目标是通过自评估工作,发现本局信息系统当前面临的主要安全问题,边检查边整改,确保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的安全。 一.评估依据、范围和方法 1.1评估依据 根据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关于对国家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开展安全检查的通知》(信安通[2006]15号)、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关于对电力行业有关单位重要信息系统开展安全检查的通知》(办信息[2006]48号)以及集团公司和省公司公司的文件、检查方案要求, 开展××单位的信息安全评估。 1.2评估范围 本次无线网络安全评估工作重点是重要的业务管理信息系统和网络系统等,管理信息系统中业务种类相对较多、网络和业务结构较为复杂,在检查工作中强调对基础无线网络信息系统和重点业务系统进行安全性评估,具体包括:基础网络与服务器、无线路由器、无线AP系统、现有安全防护措施、信息安全管理的组织与策略、信息系统安全运行和维护情况评估。

1.3评估方法 采用自评估方法。 2.重要资产识别 对本司范围内的重要系统、重要网络设备、重要服务器及其安全属性受破坏后的影响进行识别,将一旦停止运行影响面大的系统、关键网络节点设备和安全设备、承载敏感数据和业务的服务器进行登记汇总。 3.安全事件 对本司半年内发生的较大的、或者发生次数较多的信息安全事件进行汇总记录,形成本单位的安全事件列表。 4.无线网络安全检查项目评估 1.评估标准 无线网络信息安全组织机构包括领导机构、工作机构。岗位要求应包括:专职网络管理人员、专职应用系统管理人员和专职系统管理人员;专责的工作职责与工作范围应有制度明确进行界定;岗位实行主、副岗备用制度。病毒管理包括计算机病毒防治管理制度、定期升

无线传感器实验报告

无线传感器网络实验报告 Contiki mac协议与xmac协议的比较 1.简介 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s,WSN)节点由电池供电,其能力非常有限,同时由于工作环境恶劣以及其他各种因素,节点能源一般不可补充。因而降低能耗、延长节点使用寿命是所有无线传感器网络研究的重点。 WSN中的能量能耗主要包括通信能耗、感知能耗和计算能耗,其中通信能耗所占的比重最大,因此,减少通信能耗是延长网络生存时间的有效手段。同时,研究表明节点通信时Radio模块在数据收发和空闲侦听时的能耗几乎相同,所以要想节能就需要最大限度地减少Radio模块的侦听时间(收发时间不能减少),及减小占空比。 传统的无线网络中,主要考虑到问题是高吞吐量、低延时等,不需要考虑能量消耗,Radio模块不需要关闭,所以传统无线网络MAC协议无法直接应用于WSN,各种针对传感器网络特点的MAC协议相继提出。现有的WSN MAC协议按照不同的分类方式可以分成许多类型,其中根据信道访问策略的不同可以分为: X-MAC协议 X-MAC协议也基于B-MAC协议的改进,改进了其前导序列过长的问题,将前导序列分割成许多频闪前导(strobed preamble),在每个频闪前导中嵌入目的地址信息,非接收节点尽早丢弃分组并睡眠。 X-MAC在发送两个相邻的频闪序列之间插入一个侦听信道间隔,用以侦听接收节点的唤醒标识。接收节点利用频闪前导之间的时间间隔,向发送节点发送早期确认,发送节点收到早

期确认后立即发送数据分组,避免发送节点过度前导和接收节点过度侦听。 X-MAC还设计了一种自适应算法,根据网络流量变化动态调整节点的占空比,以减少单跳延时。 优点: X-MAC最大的优点是不再需要发送一个完整长度的前导序列来唤醒接收节点,因而发送延时和收发能耗都比较小;节点只需监听一个频闪前导就能转入睡眠。 缺点: 节点每次醒来探测信道的时间有所增加,这使得协议在低负载网络中能耗性比较差。而且分组长度、数据发送速率等协议参数还需进一步确定 X-MAC原理图如图3所示: ContikiMAC协议 一.ContikiMAC协议中使用的主要机制: 1.时间划分

WIFI测试方案

WIFI测试方案

目录 1.测试概述 (2) 1.1测试目的 (2) 1.2测试内容 (2) 1.3测试产品 (2) 2.基本功能测试 (3) 2.1多SSID应用 (3) 2.2动态智能RF配置 (4) 2.3 VLAN pool (5) 2.4无感知认证 (6) 2.5访问控制 (7) 2.6无线用户带宽限制 (8) 3.性能测试 (8) 3.1 最大并发用户数测试 (8) 4.高可靠性 (9) 4.4基于频宽的负载均衡 (9) 4.5负载均衡 (10) 5.热点区域 (11) 5.1覆盖热敏图 (11) 5.2对终端进行定位 (11) 6.定位精确度 (12) 7.运行轨迹 (13)

1.测试概述 1.1测试目的 本文档主要目的为指导测试WIFI解决方案在景枫中心购物中心网络中适用性、可靠性及可扩展性,确认WIFI是否解决方案适用于景枫购物中心环境中的部署。 1.2测试内容 ?基本功能测试 ?用户认证测试 ?性能测试 ?高可靠性测试 ?无线定位测试 ?定位精确度测试 ?无线终端运行轨迹测试 ?其他认为需要的测试项 这个测试计划根据不同的测试目的分成几个章节,每个章节都有一组测试案例。每一个测试案例的格式都如下所示: 1.3测试产品 测试产品根据测试项目需求,由各设备提供商自行选择合适设备及相应的测试服务器。

2.基本功能测试 这个章节包括一些场景,用于检验企业无线局域网需要的基本特性——易用性。 2.1多SSID应用

2.2动态智能RF配置 1 L2/L3交换机

2.3 VLAN pool 2个无线终端

测量无线网络性能的三种方法

量化网络在个体用户上体验一直是很困难的工作,而测量无线网络性能的挑战性则更高。 因为WLAN环境确实非常复杂,因此真的没有任何一个工具可以一次性测量无线性能的各个方面。通常,网络支持人员能够采用的最佳方法是使用大量的工具尽可能详尽地描绘出无线环境的运行情况。这个工作的目标是:了解网络有多“健康”,同时确定在网络特定位置的各个客户端在特定时刻所消耗Wi-Fi带宽的数量。 寻找正确的工具只是做对了一半 在描绘大网络环境视图时,我们不仅明确有哪些工具可以使用,更要理解一点:获得各个工具所提供的数据只是全部工作的一半。如果你的大型网络中包含一个复杂的网络管理系统(NMS)——如思科、Aruba等,那么你可能没有能够支持一些较小型环境(如Ubiquiti或A irTight)的诊断工具。但是,即使有最好的“内置”方法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当前网络状态,那么除了了解WLAN一些简单指标,如“AP正常/断线”及客户端计数,每一个方法又如何帮助我们理解更深层次的问题呢? 内置方法 无论是NMS、企业无线接入端(AP)或所使用的客户端设备,它们通常都能够给我们报告一些非常宝贵的知识,如: ?客户端设备:这里有很多不同的情况。MacBook Pro可以查看它所连接的特定AP(MA C地址),该AP的数据传输速度,以及信号强度及WLAN适配器所接收信号的质量。Windows PC或Android智能手机则只能查看到数据传输速度。 ? AP/控制器:在管理接口上,我们可以实时查看所连接的客户端,他们所在的服务集标识符,连接明细及所传输的流量数。但是,这里通常看不到流量类型。 ? NMS:网络管理系统有很多变体,有的只是简单的监控工具,有的则是带有强大报表工具和分析引擎的配置框架。根据自己所使用的特定NMS供应商及授权方式,我们可能可以集中或单独查看各个客户端所使用的应用程序,以及整体情况的“整洁”程度,这些可由系统中任意AP测量得到——包括当前测量值和历史测量值。此外,可能会有一些简单的客户端故障修复工具,它们可以报告一个指定客户端出现的身份验证或相关流程的出错情况。 这些基本的支持元素经常被用于确定系统的无线端是否正常,但是它们通常无法确定一些关键服务(如DNS)的延迟问题,也无法确定WLAN中某个客户端是否能正常播放网络视频。通常,我们必须采购额外的工具来处理这些问题。 服务保证及应用性能管理 无线网络的服务保证是指通过真实及虚拟的事务来检验网络,从而确定它的关键性能指标(KPI)。你或测试平台供应商负责定义这些KPI。它们可能包括返回Active Directory后

2.4G各信道信号强度测试实验

***************** 实践教学 ******************* 兰州理工大学 计算机与通信学院 2013年春季学期 嵌入式系统开发技术课程设计 题目:2.4G各信道信号强度测试实验 专业班级:通信工程4班 姓名:王强 学号:10250424 指导教师:薛建斌 成绩:

摘要 本次课程设计使用CC2530的RF射频CC2530RF功能模块及带有RF功能模块的智能主板分析2.4G频段信道11-26各个信道的信号强度。在模块设计中,在两个CC2530的RF 模块间进行无线通信,并且在无线通信的基础上进行2.4G 频段信道11-26 各个信道的信号强度分析与测试。而且测试的效果是通过LED灯的亮灭来进行监测的。 关键词: CC2530 无线通信 2.4G信道信号监测

前言.......................................................................... 一、CC2530 基本介绍 (5) 1.1CC2530芯片基本介绍 (5) 1.2CC2530芯片引脚功能 (5) 1.3电源引脚功能 (6) 1.4控制线引脚 (7) 1.5强型8051内核 (7) 1.6复位 (7) 二、CC2530RF模块以及信号信道分配模式 (8) 三、设计流程 (9) 3.1计原理及说明 (9) 3.2设计步骤 (9) 3.3程序流程图 (10) 四、测试 (11) 4.1测试装置 (11) 4.2设计原理及说明 (11) 4.3测试步骤 (11) 总结 (13) 参考文献 (14) 致谢 (15) 附录 (16)

WiFi无线信息安全分析与攻击手段测试-淮安(刘瑞)

WiFi无线信息安全分析与攻击手段测试淮安电信无线维护中心刘瑞 2012年9月2日 【摘要】由于无线网络在移动设备和传输介质方面的特殊性,使得无线网络相对于有线网络面临的安全威胁更加严重,一些攻击手段更容易实施。“十八大”通信保障之际,本文围绕WiFi无线安全威胁、常见攻击手段、安全性测试等方面展开,结合日常维护需求和实践数据,基于破解WEP、破解WPA2演示,验证无线信息安全威胁及其实施原理,对于打造“金盾”网络,提升网络安全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关键字】无线安全威胁、攻击手段、WEP、WPA2、PIN码破解 一、无线安全威胁概述 与有线网络相比,无线网络面临的安全威胁更加严重,所有常规有线网络中存在的安全威胁和隐患通常都存在与无线网络中,同时无线网络传输的信息更容易被窃取、篡改和插入;无线网络容易受到拒绝服务攻击和干扰等。 从信息安全威胁角度来说,安全威胁是指某人、物、事件对一资源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或合法使用性所造成的危险。安全威胁可以分为故意的和偶然的,故意的威胁又可以进一步分为主动的和bei动的。被动威胁包括只对信息进行监听,而不对其进行修改;主

动威胁包括对信息进行故意的篡改(包含插入、删减、添加)、伪造虚假信息等。 结合省公司2012年“龙腾3G”和“金盾行动”关于网络安全工作要求,进行系统梳理,目前无线安全威胁现状主要有:(一)攻击者基于MDK3等工具破解WEP、WPA2,获取AP密钥或窃取用户账号,如下图所示的目前网络上ChinaNet免费帐号买卖等。 (二)设备和服务器不必要的服务和端口开放。

(三)敏感目录路径泄漏问题。 (四)设备存在弱口令、默认口令,以及登录绕过等安全问题。 (五)设备登录采用明文传输方式 二、常见攻击手段解析 无线攻击又名无线欺骗攻击,不但包含了常说的无线中间人攻击,还包括了无线跳板、无线钓鱼、伪造AP等多种方式。常见攻击

无线网络工程施工管理和技术方案设计说明

无线网络工程施工管理及技术方案

1.工程概况 本工程施工项目包括:线路安装、设备安装、设备调试。该工程首先要充分了解大楼系统结构,系统安装连接,保证不破坏原有装修,整体性能优良,安装工艺合理,使用操作灵活高效;本工程因使用环境要求严格,因而对其工程施工质量较高的要求,工程质量应以达到优良质量水平为目标,在计划编制、技术应用、施工机具、劳动力安排、质量监控等方面,需要通过科学管理,精心组织,周密安排,优化资源搭配,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工程萁和质量,让业主得到最优的施工技术,最短的施工工程工期,最好的工程质量和最高的社会效益,短平快志完成任务。 工程实施计划 1.1.工程组织结构 无线网络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仅是无线网络的顺利搭建,还包含和第三方的主机、操作系统、网络设备、各种应用软件等的联调,为了保障工程的进度和质量,保障“*********”无线网络项目的顺利完成,也为了使用户有效管理和维护软、硬件系统,我们建议双方成立一个项目实施小组,包括项目经理、技术经理、供应链经理、客户经理、实施工程师、研发协调经理、客户代表,共同完成这一无线网络工程。双方分别委派负责人负责本工程项目总体规划,统筹制订工作计划、协调工作步骤和节奏及有关在实施过程中和调试过程中重大事件的决策,对工程进行全面监控

和管理。 具体工作职责如下: :**** 项目职务:项目经理 公司职务:技术总监 项目职责:项目的总体协调与负责,公司工程人员的调配。 :*****项目职务:客户经理 公司职务:销售经理 项目职责:制定该网络工程项目商务实施方案,跟踪项目的执行情况,检查项目的执行质量,负责与用户的协调工作。 :****项目职务:技术经理 公司职务:售前部经理 项目职责:该项目的总体技术负责,同时负责该项目环境收集、技术方案的设计与编写,实施目标咨询等。 :*** *** ***** ***项目职务:实施工程师 项目职责:负责项目设备及软件安装、调试、割接、测试、验收、售后服务等管理及技术服务工作,负责技术文档资料的编制与整理。 1.2.项目工程进度列表

WLAN及WiFi信道强度-速率测试软件

WLAN及WiFi信道强度-速率测试软件

手机终端测试软件 一、速度测试(speedtest) 1、下载安装“速度测试speedtest”.apk 下载“速度测试”.apk安装到Android智能手机终端,如下面左图。 2、速度测试 a)点击“开始测试”,“下载”、“上传”测试页面如上图右图。 b)下图为“工具”和“结果”界面;“工具”可以对速度单位和记录排序进行设置,下方显示测试点的经度和维度;右图为测试“结果”。

二、WiFi分析仪 1、WiFi分析仪简介 一款WiFi信道分析工具,可以帮助分析周围的WiFi信道质量;支持多视图分析,各视图之间只需滑动屏幕即可切换,有快速设置通道,在查看数据后不必退出即可立刻选择信道或进行WiFi设置,在一些WiFi信号较多的公共场所比较有用。 2、下载安装“WiFi分析仪” 下载“WiFi.Analyzer.WiFi.Android.apk”安装到Android智能手机终端。 3、进入软件,点击“菜单”按钮,有四个选项,“设置”中是对软件使用的具体设置,“快照”可以将当前的视图保存起来,“视图”中可以设置信号查看的模式,模式包括:信道图表,信号强度图,信道评级,接入点列表和仪表。 a)仪表 仪表像个电流表一样,选择好接入点以后,它会显示出信号强度,指针越靠近右边,说明信号越好,而且,还有提示音,距离该路由越近,滴滴声的频率也就越快。点“菜单”按钮可以更改接入点。

a)信道图表 信道图表为一个坐标图,wifi信号由一个弧线显示出来,不同的wifi会用不同的颜色显示出来。弧度越高的,说明该wifi接入点的信号也就越强,越容易连接。 b)信道强度图 信号强度表以线状图的形式直观的反应出当前信号的强度。不同颜色的线条代表不同的接入点,如下图左图,点“菜单→过滤”,选择需要的接入点,结果如下图右图。

无线网络安全五大注意事项实用版

YF-ED-J8207 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 无线网络安全五大注意事 项实用版 In Order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And Safe Operation Of The Department Work Or Production, Relevant Personnel Shall Follow The Procedures In Handling Business Or Operating Equipment. (示范文稿) 二零XX年XX月XX日

无线网络安全五大注意事项实用 版 提示:该管理制度文档适合使用于工作中为保证本部门的工作或生产能够有效、安全、稳定地运转而制定的,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设备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保护无线网络安全首先需要采取与保护传 统网络相同的安全措施,然后才是其他的一些 特别措施。在非无线网络领域中需要考虑的问 题,在面对无线网络和设备时同样需要你加以 考虑:足够强度的加密,妥善保存证书,以及 保证操作安全。 相对于有线网络,无线网络安全并不是另 一种网络安全,而是更为全面可靠的网络安 全。 不要破坏自己的防火墙几乎可以肯定无论

对于有线还是无线网络,你都已经安装了防火墙,这绝对是正确的。然而,如果你没有将无线系统接入点放置在防火墙之外,则防火墙的配置无济于事。应当确保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否则你不仅不能为网络创建一道必要的屏障,相反还从已有的防火墙上打开了一条便利的通道。 不要小看介质访问控制介质访问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 即MAC)常常被忽略,原因是它并不能防止欺骗行为。但对于整个保护系统的壁垒来说,它无疑是一块重要的砖。从本质上它是另一种地址过滤器,并且能够阻止潜在的黑客的入侵行动。它所做的是根据你所确定的基于地址的访问控制列表来限制对特定设备的网络访问。

无线网络功能测试方案

无线局域网测试方案

目录 第1章概述 (2) 1.1总体需求分析 (2) 第2章测试范围及设备 (2) 2.1厂家需要提供设备 (2) 2.2厂家需要提供测试软件 (2) 2.3测试拓扑图 (3) 第3章测试内容 (4) 3.1基础性能测试 (4) 3.1.1零配置轻量级AP管理 (4) 3.1.2用户在不同AP下接入相同SSID的动态VLAN分配 (5) 3.1.3室内AP的MESH连接 (6) 3.2无线性能指标测试 (6) 3.2.1802.11abg AP接入802.11a/b/g终端上行吞吐率测试 (6) 3.2.2802.11a/b/g AP接入802.11a/b/g终端下行吞吐率测试 (7) 3.2.3802.11a/b/g AP接入802.11a/b/g终端上、下行吞吐率测试 (8) 3.3安全性测试 (9) 3.3.1认证加密支持能力 (9) 3.3.2非法AP的检测及压制 (10) 3.3.3无线IDS/IPS功能 (11) 3.3.4SSID信息保密 (12) 3.3.5假冒IP地址阻断 (13) 3.3.6无线控制器失效对AP的影响 (14) 3.3.7无线接入用户之间的隔离 (15) 3.4管理维护 (16) 3.4.1客户端RF链路检测 (16) 3.4.2客户端的远程排障功能 (17) 3.4.3实时热感图 (19) 3.4.4非法AP、终端实时定位 (19) 3.4.5无线网络状态仪表盘(设备、终端、协议...) . (20) 3.4.6无线设备状态管理 (21) 3.4.7终端设备状态 (22) 3.4.8无线安全管理 (2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