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动物的应用前景

转基因动物的应用前景
转基因动物的应用前景

课程论文规范

一、论文组成及顺序

封面、中英文摘要、正文、参考文献、致谢、有关附件等(可选)。

论文电子版上交。

二、规范要求

1.正文中论文题目使用黑体三号字,正文使用宋体小四号字,1.25倍行距;表格为单倍行距;一级标题段前段后为0.5行,正文段前段后为0,字符间距为标准。

2.页边距:上2.5㎝,下2.5㎝,左3㎝,右2.5㎝。方向:纵向。

页脚:1.5㎝.页码:页面底端(页脚),居中,格式如·X·,封面不编页码,从正文开始。

3.论文字数不少于5000字。

4.论文中的表格采用三线表,必要时可以加辅助线,表头放在表格的上方,5号黑体,中;表格内为5号宋体,左对齐。

5.论文中的图,图题放在图的下方,不要外框。

6.表序、图序均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

7.参考文献不少于10篇,采用顺序编码制,文中参考文献[数字]上标。

8.中英文摘单独成页。

9.为保证打印效果,全文字体的颜色统一设置成黑色。均用A4纸单面打印。

青岛农业大学

动物基因工程课程论文

题目:转基因动物的应用前景

姓名:宋增财

学院:动物科技学院

专业:兽医

班级:2010-02

学号:20106576

任课教师:闵令江

二O一一年十月二十日

转基因动物的应用前景

兽医宋增财

指导老师闵令江

摘要:转基因动物不仅可以用来研究基因功能,还可以按照人的意愿改良动物的遗传品质,为人类探讨疾病发病机理,寻求有效治疗途径,提供筛选和鉴定药物的理想模型;改良家畜生长特性,提高饲料利用率和产量,为人体提供异体移植器官和生产珍贵药物蛋白。转基因生物研究蕴含着巨大的经济价值,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在国际上成为生物工程的投资热点之一。本文较为全面的综述了各种转基因动物技术方法和动物转基因技术的应用,并对其发展前景作了展望。

关键词:转基因动物基因方法应用前景

Transgenic Animal Applications prospects

Veterinary zengcai Song

Tutor Lingjiang Min

Abstract:Transgenic animal can be used not only to study the gene function, can also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animal and provide the ideal model of drug identification, to discuss the human disease pathogenesis and research for the effective ways for treatment, to improve the livestock growth characteristics and improve the feed efficiency, to provide the human transplant allogeneic organs and drug protein. Genetically modified animal research contains enormous economic value and has broad prospect of application. It’s a biological engineering investment hotspot. The article more comprehensive overview of transgenic animal technology methods, and the prospects for their development prospects.

Key words: transgenic animals;genetic ;methods;applications;prospects

专家预言,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生物技术产业已成为企业家和科学家开发的热点。尽管对转基因动物的实际应用还有许多关键性的技术性问题需要解决,但转基因动物在生物基础研究、医学农业、环境保护等领域已显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利用转基因技术获得的主要是粮食作物,其中转基因植物及产品已进入商品化生产阶段。转基因动物的研究尚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获得转基因动物技术难度较大。但它是一种通过对基因的操作,在RNA、蛋白质、形态学或生理学等水平直接观察基因在活体内的活动情况,并观察其表达产物所引起的表型效应的四维实验体系,其应用已广泛渗透于分子生物学、发育生物学、免疫学、制药及畜牧育种等各个研究领域中,既具有深远的理论价值,又有重大的应用价值。据统计,全球已有以转基因动物技术为核心的公司43家,并将成为21世纪生物技术领域的支柱产业。1998年全球动物生物技术产品总销售额估计为6.2亿美元,预计到2010年仅在农业领域总销售额将达到110亿美元,其中75亿美元来自转基因动物品种。而利用转基因动物制作生物反应器生产药品物和功能蛋白的销售市场预计可达500亿美元。毫无疑问,转基因动物正在改变着生物医药、农业生产、环境保护、生物材料,甚至是整个生命科学研究与发展面貌。利用转基因动物技术,既可加快家畜品种的改良速度,提高肉、奶、蛋的产量和品质,又可生产珍贵的药物蛋白,为大量患者造福。可以说转基因动物技术对于人们千百年来追求的丰衣足食,延年益寿两大目标都会做出具大的贡献[1234567]。

1关于转基因动物

1.1□什么是转基因动物

□□转基因动物(transgenic animal)定义1:通过基因转移技术获得的整合有外源基因的动物个体。定义2:基因组中整合的外源基因能够表达的一类动物。

1.2□转基因动物的制作方法

□□在转基因动物研究的近20年时间里,研究者们先后探索的转基因方法有十几种,但迄今为止,较为成熟的方法并不多。要想高效率地获得转基因动物,如何转运目的基因是一个重要环节,从已有报道材料来看,有关转基因方法归纳起来大体有以下几种:

□□1、原核徽注射法外源基因徽注射法(Microinjection)的创始人是Jaenish (1974),当Palmiter利用此法获得快速生长的“超级小鼠”后,这一转基因方法被广泛使用,其主要步骤包括:公母畜交配(或通过人工授精)获得原核期受精卵,将上源DNA通过徽注射导入原核中(一般是雄原核,然后将徽注射后的受精卵移入受体输卵管中继续发育。

□□2、反转录病毒载体法反转录病毒(Retroviruses)作为转基因载体是目前

应用较成功的一种基因转移方法,主要是利用反转录病毒的LTRs(长末端重复序列)区域具有转录启动子活性这一特点,将外源基因连接到LTR下部进行重组后,再使之包装成为高滴度病毒颗粒,去直接感染受精卵或徽注入囊胚腔中,携带外源基因的反转录病毒DNA可以整合到宿主染色体上。

□□3、胚胎干细胞介导的基因转移胚胎干细胞(ES细胞,Embryo stem cell)是指囊胚期的内细胞团中尚未进行分化的细胞,这种细胞具有类似癌细胞无限繁殖和高度分化的潜能,将目的基因转移入ES细胞重新导入囊胚或经筛选后对转入外源基因的ES细胞进行克隆,可培育转基因个体。目前,胚胎干细胞介导法在小鼠上应用比较成熟,在大动物上应用较晚。Piedrahita等(1988)从猪胚胎中获得了干细胞克隆系,Sitce和Strelchenko等获得牛的胚胎干细胞。尽管建立大家畜ES细胞系仍很困难,ES细胞介导法转基因仍是一条极具魅力的技术路线,随着一些相关关键技术的成熟,ES细胞介导法转基因仍是一条极具魅力的技术路线,随着一些相关关键技术的成熟,ES细胞介导法将会在转基因动物的研究中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

□□4、精子载体法这是一种直接用精子作为外源DNA载体的基因转移方法。精子直接与外源DNA混合培养,外源基因可以进入精子头部,受精后能发育成转基因动物,但其整合率低(鸡为6.0%),表达率高达50%。许多因素影响DNA与精子结合。较长的DNA片段7kb比较短的DNA片段(150——750dp)更容易被精子所摄取。对精子和附睾精子的清洗可提高精子与DNA的结合率。目前已采用阳离子脂质体介导法,该脂质体借静电作用吸附于细胞表面,通过与细胞膜融合,细胞内吞而将结合的基因导入细胞,并获得表达。

□□5、YAC介导的基因转移酵母人工染色体(Yeast Artificial Chromosome,简称YAC)能克隆百万对碱基的大片段DNA。其技术途径有二:一是ES细胞转染YAC后体外筛选,阳性ES细胞囊胚腔注射;二是YAC的原核徽注射。此法具有以下优点:(1)保证大片段DNA的完整性;(2)保证较长外源片段在转基因动物研究中的整合率提高;(3)因保证了目的基因上下游的侧翼序列的完整性,因而可以消除或减弱基因整合后的位置效应,因此,YAC介导法制备转基因动物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6、胞质内精子徽注射介导的转基因鉴于精子载体法存在较大争论,Anthony 等(1999)尝试一种新方法:预先将小鼠精子进行破膜处理,与编码绿色荧光蛋

白GFP或B-半乳糖苷酶报道分子的外源DNA短时间(1min)共孵育,然后徽注射入减数分裂II期的卵母细胞质中,取得64%——94%转基因表达胚胎,并揭示精子与外源DNA在注射前已结合。将转GFP的胚胎移植,20%的后代表现为基因整合,此项研究揭示,精子膜经冷冻干燥或解冻处理后,外源DNA可穿过外膜,吸附于内膜。因此外源DNA能通过精子的徽注射有效转入卵母细胞,经膜处理的携外源DNA精子的徽注射是一种有效的转基因手段。

□□7、PGC技术脊椎动物的原始生殖细胞(PGC)介导的转基因技术在原理和方法上与ES细胞技术相似,此技术也称生殖细胞转染发,就只将外源基因DNA导入生殖细胞就可以实现基因转移的方法。

□□除上述几种常用的转基因方法外,人们为了适应于一些特殊需要也探索一些其他的方法,如畸胎瘤细胞介导法、受体介导法、电激法、染色体片段显徽注射法、高效徽弹法等,但均因不太成熟不能广泛使用。综上所述,虽然目前使用的制备转基因动物的方法也不少,但总体看来,仍不是十分理想,效率较低[7]。其中原核注射法是最常用和获得转基因动物最我的经典方法,反转录病毒载体法在禽类基因转移上应用较多,效果较好。受体介导法,畸胎瘤细胞介导法在基因治疗上有重要价值;经膜处理精子胞浆徽注射法结合了原核徽注射和精子载体法各自的长处;ES细胞介导法是和基因定位整合相结合的方法,可以克服外源基因随机整合所带来的一些弊端,而且可在体外条件下对外源基因的表达进行筛选。

2□动物转基因技术的研究进展

□□转基因动物的研究稍晚于转基因植物,但发展很快。转基因动物的发展开始于1971发表的利用精子将外援DNA转入兔卵母细胞,之后陆续发展出注射、病毒转染、电脉冲法、胚胎干细胞发等一系列技术,大大丰富了转基因技术的手段,为转基因动物研究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3□转基因动物的应用及前景

□□转基因动物是指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稳定改变动物的遗传特性,从而达到改变动物在生长、抗病等方面表现,或者使动物能够生产原本不能生产的珍稀药用蛋白的目的。目前,转基因动物成为农业和医学研究和开发的重要领域,并逐渐发展成为很有商业前景的高新技术产业。目前转基因动物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1□转基因动物用于基因功能的基础生物学研究

□□研究真核细胞的基因转录和表达调控及个体发育的分子调控规律已有若干进展。目前,已生产出基因敲出的转基因小鼠800余种,这些小鼠的主要用途就是研究基因的主要功能。在小鼠中进行基因定位整合研究,主要依赖小鼠胚胎干细胞,而在其他动物中一直未得到稳定的干细胞系,尚未实现基因定位整合。体细胞克隆技术的出现使得我们不必再依赖胚胎干细胞来进行基因定位整合实验。英国的McCreath等报道,对胎儿成纤维细胞进行基因定位整合实验,成功的将标记基因和抗胰蛋白酶基因定向的整合到绵羊的原胶原蛋白基因座上,并用该细胞克隆得到了两只绵羊。这一研究结果标志着现在已有一种比制作基因定位整合小数更为直接的方法来实现基因定位整合,用同源重组的方法准确的改变某一内源基因,尤其是把基因定位整合方法同Cre系统等位点特异性基因重组方法以及常规遗转学方法结合使用时,不仅可以研究基因的功能,还可以用来研究某个代谢通路甚至一个生物学问题。总而言之,在未来的时间内,转基因动物的研究不会局限于生产某一种对农业或医学有重大经济价值的动物品系或品种,越来越多的研究将针对生物学本身[8]。

3.2□转基因动物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1.建立诊断及治疗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转基因动物在人类遗传疾病的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被认为是生物技术的又一重大突破。现代医学研究证明,人类的大多数疾病都与遗传有关。通过转基因技术来制作各种研究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为诊断和开展治疗类似的疾病积累宝贵的资料。适当的动物模型对研究基因突变而引起遗传疾病的发病机制是十分有效的。过去,制造这种动物模型的途径只能靠自然突变或人工诱变的方法。但是,如上文所述,自然突变的机会极少,而人工诱变的方法也不容易定向地控制其突变的位点和方式。而用转基因动物的方法产生人类遗传疾病模型则成为人类遗传疾病研究的一个极为有效的途径。例如贫血病转基因小鼠的建立为研究分析贫血病的发病机制、药物治疗效果提供了重要的动物模型。再如表达人类原癌基因的转基因兔也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人类肿瘤发生机制、寻找预防和治疗措施。而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转基因猪模型也有报道。目前,已经建立了动脉粥样硬化、贫血症、痴呆症、自身免疫病、淋巴系统病、真皮炎及前列腺癌等多种疾病的转基因动物,为这类疾病的研究提供

了方便。此外,转基因动物还可用于某些病毒性疾病的机理研究。

□□2.利用转基因动物作为人体器官移植研究器官移植已成为治疗人类器官疾病的重要途径,但该技术存在很大制约因素——器官来源的缺乏,人体移植器官短缺成为一个世界性难题。虽然很多国家采取了大量措施,甚至制订了相关法律议案,希望激励更多器官供给者的出现。这些举措虽使器官供给有所增加,但世界范围内的可供器官仍存在巨大缺口。异种器官移植提供了一条可行的解决方法。异种器官移植是用手术的方法将某种动物的器官或组织移植到另一动物的某一部位。1905年,法国的研究人员等将兔肾植入肾功能衰竭儿童体内,进行了世界第一例异种移植手术,手术很成功,但16天后由于排异反应,儿童死于肺部感染。之后,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员逐步加入到异种移植器官研究之中。由于猪的大部分器官在大小、结构和功能等生理指标上与人类相似,且妊娠周期短,产仔多,容易饲养,供应量大,费用低廉,被认为是最理想的异种器官源。目前猪器官用作供体源最大的障碍是人体内对猪器官天然的超急排斥反应。转基因技术在异种器官移植中的应用主要是针对异种超急排斥反应的有关主要因素,对供者的基因进行干扰,从而在器官移植后降低或消除超急排斥反应。目前已经获得能够有效抑制排斥反应的转基因猪。转基因猪器官移植给人类有望在二三十年内成为现实,到那时转基因动物就可以成为人类丰富的“器官供应库”.[9.10]

□□3.利用转基因动物作为生物反应器利用转基因动物作为生物反应器,生产在人体内原本稀少的功能蛋白是转基因动物应用的又一重要领域。目前许多珍贵的药用功能蛋白虽然可以在植物、细菌和酵母等生物中进行规模生产,但是,在人体内许多蛋白质的生物活性是经后加工才能获得,植物、细菌和酵母不具备这种后加工能力。虽然动物细胞培养体系可以实现活性加工过程,但产量较低,成本很高。而转基因动物生物反应器是利用转基因活体动物的特定组织或器官,进行规模化生产稀有药用蛋白的技术。主要过程为首先将外源基因转入动物,获得转基因动物,然后再从动物的蛋清、乳汁、血液、精液或尿液等中获得目的蛋白。转基因动物分泌的蛋白经过动物体内系统环境的后加工,酷如人体天然蛋白的结构,也有完全相似的生物活性,而且产量高,这是其它表达系统所无法比拟的。因此转基因动物生物反应器生产的稀有功能蛋白是当前极具发展前景的蛋白药物生产方式。2006年6月2日,全球著名的生物制药企业——美国GTC

Biotherapeutics公司研制成功的,在转基因山羊乳汁中生产的重组蛋白——人抗凝血酶Ⅲ(商品名:ATryn ),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获准上市的转基因动物生产的基因工程药物。该蛋白药物具有抑制血液中凝血酶活性,在预防和治疗急慢性血栓血塞形成上效果显著,据估计该药全球潜在市场每年高达1.5亿美元。其它如荷兰Pharming公司研制的人C1抑制剂(治疗血管神经性水肿的药物)、人乳铁蛋白(抗病毒、增强免疫机能等)、纤维蛋白原(抗栓药);法国Bioprotein Technologies 公司研制的人类轮状病毒疫苗、美国PharmAthene公司研制的人丁酰胆碱酯酶等重组蛋白药物也已经完成或进入临床Ⅲ期试验,特别是治疗性抗体药物,发展潜力更大。还有10多种重组蛋白药物处于临床研究,另有上千种重组蛋白处于研发阶段。

□□4.转基因懂生产人类营养医疗用品(或保健品)营养医用品或称营养保健品是食品或食品组成分,并有医疗和保健的功能,包括预防和治疗疾病。据DeFelice 和美国商业信息研究所估计,美国再21世纪初的营养医疗用品市场越500亿美元,而欧洲将超过这个数字,目前全球营养医用品市场的平均增长率超过187%,其中营养医用蛋白的发展潜力最大,已经成为营养医用品的支柱。而转基因技术同样也成为这些产品的动物工厂。

3.3□转基因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1.利用转基因改良动物品种及其生产性能传统的改良育种只能在同种或亲缘关系很近的物种之间进行,且以自然突变作为选种的前提,而自然界自然突变的发生机率相当低。转基因技术则可以克服上述问题,创造新突变或打破物种间基因交流限制,加快动物改良进程。目前已经成功地应用在提高动物个体的生长速度、改良家畜的生产品质和增强抗逆、抵御疾病的能力等方面。例如,1998年,美国农业部的研究人员成功获得了促生长转基因猪(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该促生长基因的导入,显著改变了猪的产肉性能,猪肉脂肪含量减少10%,瘦肉含量增加6%~8%,显著提高了猪的经济性能。再如,2008年,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等单位,通过克隆和基因重组技术,成功制备了转基因猪,该转基因猪与普通猪相比,在肌肉和脂肪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显著提高。不饱和脂肪酸为人类健康有益脂肪酸,能使胆固醇酯化,降低血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血液微循环。提高脑细胞的活性,增强记忆力和思维能力。此外,

转基因技术在羊毛产量的提高、牛奶营养成分的改善以及动物抗病性的提高等方面,转基因技术也有很好的表现。

□□2.动物抗病育种在对各种动物的抗病基因转移研究中,以对鸡的抗病效果较为显著。通过克隆特定病毒基因组中的某些编码序列,修饰后转入畜禽基因组,如果转基因在宿主基因组中能够表达,那么畜禽对该种病毒的感染就会具有一定的抵抗能力,或者能够减轻该种病毒侵染时为机体带来的危害。1989年美国农业部以禽白血病病毒(ALV)为载体获得了抗ALV的新品系鸡。将MX1基因转移到鸡细胞中,使鸡获得了对禽流感的抗性;将马立克氏病病毒(MDV)mRNA互补的一段寡聚核苷酸转移至鸡体内也获得阳性鸡。将克隆的小鼠Mx基因的有义链和反义链插入处于复制感受态的禽逆转录病毒载体中,并以之转染鸡胚胎成纤维细胞(CEF)。结果表明,只有经插入有义链的逆转录病毒载体转染的CEF才能产生Mx 蛋白,同时表明经插入有义链逆转录病毒载体转染的CEF对人流感病毒、禽流感病毒的感染具有抵抗作用,而对包被的RNA病毒、疱疹性口炎病毒(VSV)无抵抗作用。因此,利用转基因技术提高动物的抗病性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4□现状及展望

□□自1982年琅尔米特等首先通过转基因动物技术获得“巨鼠”以来,转基因动物的研究发展迅速。随着遗传学、基因工程、胚胎工程等多学科的发展和相互渗透,目前以显微注射技术为主要技术手段的转基因技术已渐趋成熟,胚胎移植技术也有了明显的提高,同时在深入研究动物乳腺组织结构和攻能的特点以及乳汁分泌的调节等方面积累了相当的经验,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已开始转向转基因动物的研究。

□□在我国,施履吉院士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提出乳腺生物反应器构想,并获得了表达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的转基因兔,为通过转基因动物的途径获得珍贵药物打下了基础。目前,我国已获得了转基因鼠、转基因鱼以及转基因猪、转基因羊、转基因鸡等具有快速生长能力或抗病能力的家言、家禽种系。20世纪90年代,国家“863”高技术计划将转基因动物一乳腺生物反应器的研究列入重大项目,并与地方政府密切配合,积极支持我国的科学家进行转基因羊的研究开发。上海医学遗传研究所与复旦大学遗传所合作,于1996年10月在上海奉新动物实验场成功研制出5头有目的基因整合的转基因羊,其中1头母羊已于1997年9月产下

小羊羔,进入泌乳朗,乳汁中有活性的人凝血因子Ⅸ表达,这种凝血因于是治疗

血友病的珍贵药物。

□□迄今通过乳房生物反应器生产的蛋白质能达到商品化所需浓度的为数不多,

这说明这类研究依然处于起步阶段。为使各种蛋白质均能在乳腺系统中高效表

达,人们采取了不同的方式来生产转基因动物。但在许多情况下,方法的改进只能

部分奏效。从长远角度来看,要使这项研究再上一个新台阶,可能要靠对乳腺系

统基因表达调控的分子机制的深入了解。

□□利用转基因动物生产蛋白质、造药,是不同于传统生产方式的全新模式,具

有明显的优势,不需要大量投资,建厂、雇佣人员等,培育出的转基因猪和牛可

源源不断提供人类所需要的产品以及移植用器官。无论是实际应用和市场潜力,

前途无限。预计在不久的将来,人们将会借助转基因动物提供的器官,代替人类

病变或损伤的器官,借助转基因动物提供的模型,进行研究,探讨人类疾病与遗

传疾病。

致谢

感谢闵令江老师在这一学期对我的教育,使我对基因工程有了深入地了解,

对我做出这篇论文有很大帮助。

参考文献:

[1] 孙红武等,转基因动物在制药业的应用与开发,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2003(12),43-45.

[2] 冯登债等,动物转基因技术及研究进展,宁夏农学院学报,2003(2),72-75.

[3] 梁海清、岳文斌,动物转基因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前景2003,24(6),127-128.

[4] 尹春光,转基因动物的检测方法,生物学杂志,2005(1),37-39.

[5] 刘文斌,转基因动物研究综述,生物技术,2003(4),39-41.

[6] 张然等,转基因动物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5,25(8),16-24.

[7] 杨章平、常洪,转基因动物研究进展,畜牧与兽医,2001(6),34-37.

[8] 薛达元等,转基因生物安全与管理,科学出版社,2009(3),48-49.

[9] 周胜利、赵书红,转基因东研究及其应用,四川动物,2003 22(2),79-83.

[10] 肖海霞、陈静波,转基因动物的研究进展草食家畜,2004(4),27-31.

基因工程及其应用教学设计

第2节基因工程及其应用 孝义三中高一生物组张文 一、教材内容分析 基因工程是现代四大生物工程之一。《基因工程及其应用》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6章第2节内容。本节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分两课时讲授。第1课时简要介绍“基因工程的原理”,第2课时介绍“基因工程的应用”及“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安全性”。本节内容是对前面所学育种内容的补充,是即贴近生活又远离生活的微观内容。由于在选修3中还有基因工程的介绍,因此本节的要求相对简单一些。 二、学情分析 对于基因操作的工具和基本步骤,内容抽象和复杂,学生接触少,会出现掌握不好,甚至理解错误的情况。虽然经过必修1的学习,学生的生物基础知识较扎实,思维的目的性、连续性和逻辑性已初步建立。但基因工程一节对学生来说难点较多,如果处理不好,会变成简单的死记硬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尽量通过生活化打比喻的方式和模型建构活动及采用多媒体动画形象化教学,并在教师引导下适时加强学生解决问题和运用图解等生物学语言归纳结论等方面的能力。切记不可讲的太多。 三、教学目标 1、简述基因工程的基本概念; 2、简述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 3、简述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步骤; 4、通过基因工程的简介,鼓励学生积极探索新知和科学创新,树立一分为二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四、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概念、工具、操作步骤) 教学难点: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 五、教学思路 本节课主要解决如下几个问题:1)什么是基因工程?2)基因工程的主要原理是什么?3)基因工程的操作过程如何?4)基因工程有哪些方面的应用?如何看待转基因食品?由于本节内容和前面的育种内容联系比较紧密,因此可以让学生回顾前面几种育种方法的成果,再通过情景展现传统育种方法所不能达到的地方,进而引出基因工程,通过列举生活中的转基因成果让学生知道基因工程就在我们身边。而后通过与学生们所熟知的器官移植做对比,让学生理解基因工程的本质和操作过程。通过对转基因食品的讨论让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念。 六.教学策略及教学媒体 根据激趣原则,通过展示色彩绚丽的转基因生物图片入手,引出基因工程的概念,采取“引导—互动—探究”模式,即采用师生互动探究式教学,借助老师生活化打比喻和多媒体动画并安排学生制作模型活动从而使抽象的课程内容具体化,直观化和形象化。 七、教学设计流程图第1课时“基因工程的原理”

基因工程技术的现状和前景发展

基因工程技术的现状和前景发展 摘要 从20世纪7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基因工程技术,经过30多年来的进步与发展,已成为生物技术的核心内容。许多科学家预言,生物学将成为21世纪最重要的学科,基因工程及相关领域的产业将成为21世纪的主导产业之一。基因工程研究和应用范围涉及农业、工业、医药、能源、环保等许多领域。 基因工程应用于植物方面 农业领域是目前转基因技术应用最为广泛的领域之一。农作物生物技术的目的是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品质,增强作物抗逆性、抗病虫害的能力。基因工程在这些领域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由于植物病毒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植物抗病基因工程也也已全面展开。自从发现烟草花叶病毒(TMV)的外壳蛋白基因导入烟草中,在转基因植株上明显延迟发病时间或减轻病害的症状,通过导入植物病毒外壳蛋白来提高植物抗病毒的能力,已用多种植物病毒进行了试验。在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增强植物对细菌和真菌病的抗性方面,也已取得很大进展。植物对逆境的抗性一直是植物生物学家关心的问题。由于植物生理学家、遗传学家和分子生物学家协同作战,耐涝、耐盐碱、耐旱和耐冷的转基因作物新品种(系)也已获得成功。植物的抗寒性对其生长发育尤为重要。科学家发现极地的鱼体内有一些特殊蛋白可以抑制冰晶的增长,从而免受低温的冻害并正常地生活在寒冷的极地中。将这种抗冻蛋白基因从鱼基因组中分离出来,导入植物体可获得转基因植物,目前这种基因已被转入番茄和黄瓜中。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口味、口感、营养成分、欣赏价值等品质性状。实践证明,利用基因工程可以有效地改善植物的品质,而且越来越多的基因工程植物进入了商品化生产领域,近几年利用基因工程改良作物品质也取得了不少进展,如美国国际植物研究所的科学家们从大豆中获取蛋白质合成基因,成功地导入到马铃薯中,培育出高蛋白马铃薯品种,其蛋白质含量接近大豆,**提高了营养价值,得到了农场主及消费者的普遍欢迎。在花色、花香、花姿等性状的改良上也作了大量的研究。 基因工程应用于医药方面 目前,以基因工程药物为主导的基因工程应用产业已成为全球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发展前景非常广阔。基因工程药物主要包括细胞因子、抗体、疫苗、激素和寡核甘酸药物等。它们对预防人类的肿瘤、心血管疾病、遗传病、糖尿病、包括艾滋病在内的各种传染病、类风湿疾病等有重要作用。在很多领域特别是疑难病症上,基因工程工程药物起到了传统化学药物难以达到的作用。我们最为熟悉的干扰素(IFN)就是一类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研制成的多功能细胞因子,在临床上已用于治疗白血病、乙肝、丙肝、多发性硬化症和类风湿关节炎等多种疾病。目前,应用基因工程研制的艾滋病疫苗已完成中试,并进入临床验证阶段;专门用于治疗肿瘤的“肿瘤基因导弹”也将在不久完成研制,它可有目的地寻找并杀死肿瘤,将使癌症的治愈成为可能。由中国、美国、德国三国科学家及中外六家研究机构参与研制的专门用于治疗乙肝、慢迁肝、慢活肝、丙肝、肝硬化的体细胞基因生物注射剂,最终解决了从剪切、分离到吞食肝细胞内肝炎病毒,修复、促进肝细胞再生的全过程。经4年临床试验已在全国面向肝炎患者。此项基因学研究成果在国际治肝领域中,是继干扰素等药物之后的一项具有革命性转变的重大医学成果。 基因工程应用于环保方面

转座子在转基因动物中的应用

转座子(transposon)又称跳跃因子,其实质是基因组上不必借助于同源序列就可移动的DNA片段,它们可以直接从基因组内的一个位点移到另一个位点。自1951年美国Mc-Clintock在玉米中首先发现了DNA转座子(DNAtransposon)以来,转座子已成为各种生物的基因分析的有效工具之一。不仅利用转座子诱变已找到原核生物的单性生殖基因[3];而且在真核生物中,P-转座子的发现和运用极大地促进了果蝇遗传学的发展。近来,一些其他的转座子元件,如hermes,hobo,mariner,minos和piggyBac已成功在Ceratitis、Aedesaegypti、Anastrephasuspense、Drosophilavirilis、家蚕(Bombyxmori)以及包括鱼类、禽类在内的多种生物转基因中获得应用,2005年7月复旦大学的丁昇在《cell》杂志上发表关于运用pig-gyBac转座子作载体成功制作转基因脊椎动物—— —小鼠,更加显示了转座子作为转基因载体的优势与潜力。 1转座子的类型和基本结构 1.1DNA转座子DNA转座子是以DNA-DNA方式转座的转座子,可通过DNA复制或直接切出两种方式获得可移动片段,重新插入基因组DNA中,导致基因的突变或重排。但一般不改变基因组的大小。根据转座的自主性,DNA转座子又分为自主转座子(autonomouselement)和非自主转座子(nonautonomouselement),前者本身能够编码转座酶而进行转座,后者则要在自主转座子存在时才能够实现转座。玉米的Ac/Ds体系就是典型的一例。活化子Ac(Activator)属于自主转座子,解离子Ds(Dissociation)属于非自主转座子,只有在Ac存在时,Ds才能转座。 1.2反转录转座子反转录转座子不同于转座子,是以DNA-RNA-DNA的途径来实现转座的,在整合酶的作用下新生成的以DNA状态存在的反转录转座子整合到宿主基因组中。这样,反转录转座子在宿主基因组中的拷贝数得到不断积累,从而使基因组增大。由于反转录转座子带有增强子、启动子等调控元件,所以会影响宿主基因的表达,在生物进化过程中反转录转座子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4]。 根据是否具有编码反转录酶的能力,反转录转座子可以分为两个家族:自主性反转录转座子和非自主性反转录转座子O按照序列结构中有无长末端重复序列(longterminalre-peatsequence,LTR)又可分为有LTR反转录转座子和无LTR反转录转座子。自主性反转录转座子包括内源性反转录病毒(endogenousretroviruses,ERV)、LTR反转录转座子及长散在元件(longinterspersednuclearelements,LINEs)O非自主性反转录转座子包括短散在元件(shortinterspersednuclearelements,SINEs)及修饰性反转录假基因(processedretropseu-dogene)。 2转座子的转座机制 转座子都具有编码与转座作用有关的酶—— —转座酶的基因,而末端大多数都是反向重复序列。转座酶既识别转座子的两末端,也能与靶位点序列结合。转座作用的机制是转座子插到新的位点上产生交错切口,所形成的突出单链末端与转座子两端的反向重复序列相连,然后由DNA聚合酶填补缺口,DNA连接酶封闭切口,交错末端的产生与填补说明了靶DNA在插入位点存在正向重复,两条链上切口之间的交错取决于正向重复的长度,因此,每个转座子所特有的靶重复序列,反映了切割靶DNA的酶的几何形状。 3主要运用于动物的几种转座子 3.1P-转座子P-转座子最初于果蝇中发现,并研究了其结构与功能,建立了P-转座子和转座酶辅助系统。该转座子能只在果蝇中作用。但该系统为以后的转基因动物提供了理论和实验基础。P-转座子长度为2.9kb,具有31bp的末端反向重复序列(IRT)。中间有编码转座酶的可转录单位,以此产生转座子的精确切出和准确插入另一染色体位点(切出—粘贴反应)。P—转座子的功能还受其他核因子的影响,这些因子可能是不同昆虫中转座子发挥功能与否的条件。3.2Minos转座子Minos转座子是从海德尔果蝇D.hydei中分离得到的,并首先应用与果蝇以外的昆虫转基因。Minos转座子长度位1.4bp,具有较长的100bp的末端反向重复序列(IRT)。可转录单位为1个内含子。以地中海果蝇白眼基因为报告基因的研究表明,Minos转座子的转座效率在GO带1~3%,并能在双翅目核鳞翅目昆虫细胞及按蚊Ancphelesstephensii和大果蝇D。Virilis昆虫个体中实现转座。3.3Mosl(mariner)转座子Mosl(mariner)转座子是从马里塔尼亚果蝇D。Mauritiana中发现的。长度28bp的末端反向重复序列(IRT)和特意性的TA目标结合位点。Minos转座子是至尽为止研究最深入的转座子之一。 3.4hobo转座子因为P转座子只能在果蝇中实现转座,因此寻找其他转座子系统十分必要。Hobo转座子就是其中 转座子在转基因动物中的应用 刘冬 (山西农业大学研究生学院,太谷030801) 摘要:转座子是发现新基因和基因功能分析的有效工具之一,作为插入突变原和分子标签已被广泛用于基因的分离和克隆,一些转座子已作为转化载体用于制备转基因动植物。转座子对多种生物尤其是对脊椎动物的成功转化让人们看到了他们作为转基因载体的巨大潜能。 关键词:转座子;转基因动物;昆虫;鱼类;哺乳动物 专论与综述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07.07 18

基因工程及其应用完整版

基因工程及其应用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第2节基因工程及其应用(第1课时) 知识链接及考试地位 本知识与“DNA分子的结构与复制”、“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等内容相联系,考试过程中常设计基因工程的原理、基本工具等基础知识,多以个别填空或选择题的形式呈现。 知识回顾 1、DNA分子的结构特点是什么? 2、什么是基因重组? 学习目标 1、简述基因工程的诞生。 2、简述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要明确基因工程操作的基本步骤和最基本的工具。 重难点 1.教学重点 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 2.教学难点 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 新知探究 传统育种的方法一般只能在生物中进行,很难将一种生物的优良性状移植到生物身上。基因工程的出现使人类有可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地改变生物,培育出。 一、基因工程的原理 基因工程又叫做或。通俗地说,就是按照人们的意愿,把一种生物的某种基因提取出来,加以,然后放到另一种生物细胞里,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基因工程是在DNA上进行的水平的设计施工,基因的剪刀是指,简称限制酶。其作用特点是一种限制酶只能识别一种序列。基因的针线是指。目前常用的运载体有、和等。质粒存在于许多以及等生物中,是细胞染色体外能够自主复制的小型分子。 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是:、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和。 二、基因工程的原理、操作对象各是什么? 三、限制性内切酶的分布、特点、作用部位和作用结果如何? 四、作为基因的运载体,需具备哪些条件? 五、DNA连接酶的作用对象、位置和结果如何? 六、基因工程的优点是什么?

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给人类带来的影响

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给人类带来的影响 摘要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借助于受精卵原核显微注射和早期胚胎细胞的逆转录病毒感染等手段人们已可将单一的功能基因或基因簇引入高等动物染色体DNA上实现了种系内和种系间细胞的基因转移并由此构建成各种转基因动物。转基因技术在人体中的应用目前仍局限于体细胞的基因治疗方面具有遗传特征修饰的转基因人研究因受到伦理学和法学的束缚而未能跨出第一步但并不意味着在技术上有不可逾越的障碍。事实上多莉绵羊克隆的成功表明人们不仅可以将任何基因转入包括人体在内的任何动物细胞中进行表达而且还能使转基因动物像重组微生物那样无性繁殖。关键词基因工程技术基因治疗实际应用安全隐患人类基因组研究是一项生命科学的基础性研究。有科学家吧基因组图谱看成是指路图或化学中的元素周期表也有科学家把基因谱比作字典但不论是从哪一个角度去阐释破译人类自身基因密码以促进人类健康、预防疾病、延长寿命其应用前景都是极其美好的。人类10万个基因的信息以及相应的染色体位置被破译后破译人类和动植物的基因密码为攻克疾病和提高农作物产量开拓了广阔的前景。将成为医学和生物制药产业知识和技术创新的源泉。最新基因工程技术一反义技术根据目前研究的内容反义技术antisense technology是指根据碱基互补原理用人工合成或生物体合

成的特定互补RNA或DNA片段或其化学修饰产物抑制或封闭基因表达的技术。反义技术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是以原核生物中天然存在的反义RNA及其调控机理的研究为基础的。在真核生物中一直尚未找到天然存在的反义RNA调控系统但检测出了许多具有互补碱基序列的小分子RNA推测其中一部分可能参与基因表达调控起着类似于反义RNA的作用。反义技术的操作和突变不同能在不破坏目的基因的前提下调控基 因的表达因此它既是阐明基因功能的一种新手段又拓宽了 通过基因工程改良动、植物品质和治疗疾病的途径。反义技术的建立扩展了机体抵御外来微生物的经典免疫学概念 这就是用反义RNA通过核酸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抑制外源病毒等的侵袭。如用反义RNA已成功地抑制了流感病毒、疱疹病毒和人类免疫缺陷综合症病毒等对所培养的组织细 胞的侵袭。针对植物病毒的反义RNA可使植株产生保护和抗害作用。在癌症及遗传病治疗方面反义技术也同样展现了令人鼓舞的前景。如将携带反义RNA的骨髓白血病MYC基因及编码大肠杆菌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基因的质粒通 过原生质体融合并引入到前骨髓白血病细胞系获得高水平 表达反义MYC RNA的细胞系其MYC蛋白质比对照组下降70。结果还表明反义RNA不仅能在转录水平而且还能在翻译水平抑制癌基因的表达。反义RNA对细胞内原癌基因的阻抑不仅使细胞增殖力下降还启动了单细胞分化进而使癌变得以缓

转基因动物应用前景

转基因动物的应用前景 冯彦东,马小军,李越,马志辉,肖海元,马永刚,马聪 甘肃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甘肃兰州 (730070) 摘要:本文较为全面的综述了各种转基因动物技术的方法,以及提高转基因效率的方法;指出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转基因动物、基因、方法、应用、前景 科学家预言,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生物技术产业已成为科学家和企业家开发的热点。转基因动物技术是21世纪发展最为迅速的生物高新技术之一,是建立在细胞遗传学、分子遗传学、胚胎发育学和DNA重组技术基础之上的生物工程技术。转基因技术就是利用工程技术的实验手段将特定外源基因导入受体细胞中,由此整合到受体细胞的染色体上,并使外源基因得到表达和遗传的生物技术。携带外源基因并能表达和遗传的支物称为转基因动物。转基因技术是新兴的生物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利用转基因技术获得的主要是粮食作物,其中转基因植物及产品已进入商品化生产阶段。转基因动物的研究尚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获得转基因动物技术难度较大。但它是一种通过对基因的操作,在RNA、蛋白质、形态学或生理学等水平直接观察基因在活体内的活动情况,并观察其表达产物所引起的表型效应的四维实验体系,其应用已广泛渗透于分子生物学、发育生物学、免疫学、制药及畜牧育种等各个研究领域中,既具有深远的理论价值,又有重大的应用价值。据统计,全球已有以转基因动物技术为核心的公司43家,并将成为21世纪生物技术领域的支柱产业。1998年全球动物生物技术产品总销售额估计为6.2亿美元,预计到2010年仅在农业领域总销售额将达到110亿美元,其中75亿美元来自转基因动物品种。而利用转基因动物制作生物反应器生产药品物和功能蛋白的销售市场预计可达500亿美元。毫无疑问,转基因动物正在改变着生物医药、农业生产、环境保护、生物材料,甚至是整个生命科学研究与发展面貌。利用转基因动物技术,既可加快家畜品种的改良速度,提高肉、奶、蛋的产量和品质,又可生产珍贵的药物蛋白,为大量患者造福。可以说转基因动物技术对于人们千百年来追求的丰衣足食,延年益寿两大目标都会做出具大的贡献。[1,2,3,4,5,6,7] 1 转基因动物的制作方法 1.1 显微注射法 是由美国人Gordon于1980年首次发明。显微注射法的制作过程是将SV40的TK基因整合的质粒以显微注射法注入到小鼠受精卵原核中,首次成功地培育出转基因小鼠。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显微镜注射将外源基因直接注射到受精卵的雄原核内,将外源基因整合到DNA中,发育成转基因动物。其优点是直接对基因进行操作,整合率较高.缺点是技术难度高,成功率低。[3,8,15,18] 1.2 逆转录病毒传染法 此法的研究是1974年Janenissh等将SV40DNA注入小鼠囊胚腔中,获得转基因小鼠。其原理是利用逆转录病毒的LTRs区域具有的转录启动子活性这一特点,将外源基因连接到LTRs的下部进行重组后,再使之包装成为高滴度的病毒颗粒,直接感染受精卵或注入囊胚中,携带外源基因的反转录病毒DNA可以整合到宿主染色体上。逆转录病毒法的优点是操作简单,外源基因的整合率高,动物病毒所具有的启动子不但可以引发一些选择标记基因的表达,还能引发所导入的外源基因的表达,缺点是逆转录病毒载体容量有限,并且外源基因

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历史-现状及前景

学号 1234567 基因工程课程论文 ( 2013 届本科) 题目:基因工程技术发展历史、现状及前景 学院: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 班级:生物科学 091 班 作者姓名: X X X 指导教师: XXX 职称:教授 完成日期: 2013 年 3 月 16 日 二○一三年三月

基因工程技术发展历史、现状及前景 摘要:生物学已是现代最重要学科之一,而从20世纪7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基因工程技术,经过30多年来的发展与进步,已成为生物技术的核心。基因工程技术现应用范围涉及农业、工业、医药、能源、环保等诸多领域。许多科学家预言,生物学将成为21世纪最重要的学科,基因工程技术及相关领域将成为21世纪的主导产业之一。 关键词:基因工程技术、发展历史、现状、前景 引言 基因工程是在分子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综合发展基础上于本世纪70年代诞生的一门崭新的生物技术科学。一般来说,基因工程是指在基因水平上的遗传工程,它是用人为方法将所需要的某一供体生物的遗传物质--DNA大分子提取出来,在离体条件下用适当的工具酶进行切割后,把它与作为载体的DNA分子连接起来,然后与载体一起导入某一更易生长、繁殖的受体细胞中,以让外源遗传物质在其中"安家落户",进行正常复制和表达,从而获得新物种的一种崭新的育种技术。基因工程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特征:首先,外源核酸分子在不同的寄主生物中进行繁殖,能够跨越天然物种屏障,把来自任何一种生物的基因放置到新的生物中,而这种生物可以与原来生物毫无亲缘关系,这种能力是基因工程的第一个重要特征。第二个特征是,一种确定的DNA小片段在新的寄主细胞中进行扩增,这样实现很少量DNA样品"拷贝"出大量的DNA,而且是大量没有污染任何其它DNA序列的、绝对纯净的DNA分子群体。科学家将改变人类生殖细胞-DNA 的技术称为“基因系治疗”,通常所说的“基因工程”则是针对改变动植物生殖细胞的。无论称谓如何,改变个体生殖细胞的DNA都将可能使其后代发生同样的改变。 一、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历史 (一)基因工程发展简述 人类与动物的许多病害都是由单细胞原核生物——细菌引起的。在一段时间,细菌成为人类的第一大杀手,成千上万的生命被其感染吞噬。虽然青霉素以及磺胺类等搞菌药物的出现拯救了无数的生命,但是,好景不长,青霉素使用不到期10年,即在世界上20世纪50年代中期,就发现了严重的细菌抗药性,并且这种抗药性还具有“传染性”,也就是说,一种细菌的抗药性可以传给另一种细菌。

转基因技术及其应用

转基因技术及其应用 转基因动物 转基因动物是指用实验导入的方法将外源基因在染色体基因内稳定整合并能稳定表达的一类动物。1974年,Jaenisch应用显微注射法,在世界上首次成功地获得了SV40DNA转基因小鼠。到目前为止,人们已经成功地获得了转基因鼠、鸡、山羊、猪、绵羊、牛、蛙以及多种转基因鱼。 转基因动物技术 原核显微注射法 逆转录病毒载体法 胚胎干细胞介导法 精子介导法 转基因技术的应用 在基础理论方面的应用由于外源动物基因可在转基因动物细胞中整合、表达,并制约于受体基因背景的调控,因此,可把转基因本身当作一个理想的功能标记,进而在理论实践方面得到应用: 可以对基因的结构和功能进行研究,Jacob和Kollaid等用两种不同的基因的局部片段组合成融合基因,做转基因工作,观察了这些异常的外源基因在宿主动物中的表达情况,并进行了有意义的探讨。 可以进行组织表达特异性研究,Fukamizu等用含有转录起点上游3Kb,下游1.2Kb的人肾素基因构建转基因小鼠。 还可以研究发育过程的特异性表达。将不同的外源基因转入宿主动物受精卵或早期胚胎干细胞,可观察研究目的基因在胚胎不同发育阶段的特异性表达、闭关及调控机理。应用于动物生产 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 建立诊断和治疗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 生产可用于人体器官移植的动物器官异源器官移植可能是解决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 器官短缺的有效途径,目前对器官供体动物研究较多的是猪。猪作为人类器官移植的供体动物有以下一些优势:妊娠期短,产仔数多,后代生长快,而且不存在伦理方面的问题。更重要的是猪的不同发育时期的器官,诸如心脏、肾等与不同年龄的人的器官在大小上比较接近,极有可能代替病人的某些器官。 美:能发红光的转基因鱼 在美国得克萨斯州,一种能发红色荧光的

中国转基因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展望

中国转基因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展望 摘要:针对国内外研究转基因的现状,简要综述了转基因技术的发展概况,我国在转基因技术上的发展概况以及所取得的成就,并且针对转基因技术可能存在的不利因素,叙述了我国转基因技术的安全管理情况,提出了对发展我国转基因技术的建议,阐述未来农业转基因技术的发展趋势和保障措施。 关键词:转基因技术;现状;展望 Application Status and Prospect of China Transgenic Abstract: Be directed to status of gene transfer on domestic and overseas, reviewed briefly the development of transgenic technology, In the development of transgenic technology in our country as well as the achievements, and unfavorable factors may exist for transgenic technology, describes the safety management of our transgenic technology, sugges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ransgenic technology. Further, the development trend and the safeguards of the transgenic biotechnology in Chinese agriculture were described. Keywords: transgenic; status quo; expectation 21世纪是生物技术的世纪,生物技术在农业领域中的运用将为农业生产带来新的革命。转基因技术,是指运用科学手段,将基因片段转入特定生物中,并最终获取具有特定遗传性状个体的技术[1]。转基因技术通过在细胞和分子水平上对基因进行操作,打破物种间遗传物质转移交换通常具有的天然屏障,实现农作物目标性状的定向改良,是生物技术领域发展最快的前沿技术之一[2]。自从人类耕种作物以来,我们的祖先就从未停止过作物的遗传改良。过去的几千年里农作物改良的方式主要是对自然突变产生的优良基因和重组体的选择和利用,通过随机和自然的方式来积累优良基因。因此,可以认为转基因技术是与传统技术一脉相承的,其本质都是通过获得优良基因进行遗传改良。 1转基因技术的发展概况 1974年,波兰遗传学家斯吉巴尔斯基[3]称为合成生物学概念的就是基因重组技术,1978年,诺贝尔医生奖颁给发现DNA限制酶[4]的纳森斯、亚伯与史密斯,

基因工程在转基因动物领域的应用现状及展望

生命科学院 分子生物学 期末综述 题目:基因工程在转基因动物领域的应用现状及展望班级: 09动物科学 姓名:曾雪婷 学号: 2009084548

【摘要】本文阐述了基因工程和转基因技术研究的原理、基本路线,介绍了转基因技术和生产转基因动物的方法,总结转基因技术在哺乳动物领域的应用,提出了转基因动物面临的问题,并对转基因技术及转基因动物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基因工程;原理;转基因动物;应用;展望 基因工程是改变生物的遗传组成,增加生物的遗传多样性,赋予转基因生物新的表型特征,使其能够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社会的一项工程技术。基因工程在转基因动物领域的应用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促进了转基因方法的不断发展和转基因动物应用领域的迅速扩大。 1.基因工程与动物基因工程的原理 基因工程又名遗传工程(genetic engineering)、一主要包括DNA 重组技术、分子克隆或基因克隆等技术,它是指在分子水平上提取(或合成)不同生物的遗传物质,在体外切割,再和一定的载体拼接重组,然后把重组的DNA分子引入细胞或生物体内,使这种外源DNA(基因)在受体细胞质中进行了复制与表达,按人们的需要繁殖扩增基因或生产不同的产物或定向创造生物的新性状,并能稳定遗传给后代[1]。基因工程的核心内容包括基因克隆和表达。 动物基因工程就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来人为地改造动物遗传特性的技术体系。它的具体应用就是生产转基因动物(transgenic animal),即用基因工程的方法获得目的基因并导入到动物的受精卵中,使外源基因与动物本身的基因组DNA整合到一起,并随细胞的分裂而增殖,从而在动物体内得到表达,产生具有特定性状的个体。这种在基因组中稳定有效地整合有人工导入外源基因的动物称转基因动物。应用实验胚胎学和分子生物学原理,将来自一种生物的特定基

2020苏教版生物选修三新素养同步练习: 基因工程的发展历程和工具(Word版含解析)

[随堂检测] 知识点一基因工程的发展历程 1.下列有关基因工程诞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基因工程是在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和微生物学等学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B.工具酶和载体的发现使基因工程的实施成为可能 C.遗传密码的破译为基因的分离和合成提供了理论依据 D.基因工程必须在同物种间进行 解析:选D。基因工程可在不同物种间进行,它可打破生殖隔离的界限,定向改造生物遗传性状。 知识点二基因工程的工具 2.下面是3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对DNA分子的识别序列和剪切位点图(箭头表示切点,切出的断面为黏性末端)。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限制酶1:↓GATC限制酶2:CCC↓GGG 限制酶3:G↓GATCC A.不同的限制酶有不同的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体现了酶的专一性 B.限制酶2和3识别的序列都包含6个碱基对 C.限制酶1和酶3剪出的黏性末端相同 D.能够识别和切割RNA分子内一小段核苷酸序列的酶只有限制酶2 解析:选D。酶具有专一性,不同的限制酶有不同的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A项正确;据图可知,限制酶2和3识别的序列分别是CCCGGG和GGATCC,均为6个碱基对,故B 项正确;限制酶1和酶3剪出的黏性末端相同,均为GATC,C项正确;限制酶只能识别特定的DNA序列,因此三种限制酶均不能识别和切割RNA中核糖核苷酸序列,故D项错误。 3.对DNA连接酶的功能描述,正确的是() A.将碱基、脱氧核糖、磷酸之间的化学键连接起来 B.在基因工程中只作用于一个切口处的两个黏性末端 C.用于DNA复制时母链与子链间形成氢键 D.与DNA聚合酶作用的部位相同,作用对象不同 解析:选D。DNA连接酶作用部位为磷酸二酯键,在基因工程中作用于两个切口的黏性末端,DNA聚合酶也是作用于磷酸二酯键,作用对象为游离的脱氧核苷酸。 4.下图表示某种质粒和人的胰岛素基因,其中a表示标记基因,b表示胰岛素基因,E1表示某限制酶的酶切位点,现用该种限制酶分别切割质粒和胰岛素基因,后用DNA连接酶连接切割后的质粒和胰岛素基因,下列选项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答案:C 5.如图为重组质粒形成示意图。将此重组质粒导入大肠杆菌,然后将大肠杆菌放在四

动物转基因技术及其应用

动物转基因技术及其应用 摘自(作者:幸宇云任军江西农业大学来源:《百名专家谈转基因》) 转基因是指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导入到其他物种中,由于导入基 因的表达,引起这些物种性状发生可遗传的变化。转基因动物就是利用转基因技术获得的、具 有正常表达和可稳定遗传外源基因的动物。自1982年第一只转基因动物——一只因导入大鼠 生长激素基因而使生长速度倍增的转基因鼠诞生以来,各种转基因动物,如鱼、兔、猪、牛、 羊等先后问世,1997年,举世轰动的“多莉”克隆羊的诞生使转基因克隆动物成为现实,转 基因动物研究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生产转基因动物的方法有很多,如:显微注射法、精子载体法、逆转录病毒载体法、胚胎 干细胞介导法、体细胞克隆介导法、人工染色体介导的基因转移法等,这些方法各有其优缺点,在转基因动物生产中有着不同程度的应用。 显微注射法是动物转基因技术中最早使用的方法。1982年,美国人Gordon就是利用这种 方法获得了名噪一时的转基因鼠。其基本原理是在显微镜下直接将目的基因注射到受精卵细胞 的原核内,在目的基因与胚胎基因组融合后进行体外培养,最后移植给受体母畜“借腹怀胎”。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靠性高,重复性好,目的基因的整合效率相对较高,导入基因片段的大 小和类型不受限制,转基因在世代之间可以稳定遗传。该方法也有其缺点,主要体现在导入基 因整合的随机性和不可见性,这样会导致基因表达不稳定及可能出现不希望的插入突变。该方 法成功的范例很多,如:美国科学家Hammer等在1985年获得一批转基因兔、绵羊和猪;荷兰 科学家KrimPenfort等于1991年获得了转基因牛;1985年,我国朱作言院士等成功获得了世 界上首例转基因鱼;由中国农业大学李宁院士领导的课题组于2008年获得了一头导入人CD20 抗体基因的转基因奶牛——贝贝。 有的学者另辟蹊径,创立了精子载体转基因法。该方法是将精子与目的DNA进行预培养后,使精子具有携带目的基因进入卵子的能力,精子与卵子结合后,该基因被整合到受精卵的DNA 中。同显微注射法相比,该方法有几个明显的优点:无需显微注射操作,不会对胚胎造成损伤,整合率高,成本很低,不需要对动物进行胚胎移植手术处理等。但该方法成功率不高、效果不 稳定,有待科研人员进一步探索和改进。与显微注射法相比,该方法成功的例子不多。1989 年意大利Lavitrano等首次报道利用精子载体法获得转基因鼠;1996年意大利Sperandio科 研小组报道了采用该方法生产转基因牛和猪。 谈到病毒,人们往往面容失色,殊不知病毒在科学上有很多妙用。逆转录病毒是一种RNA 病毒,在转基因技术中有着独特的应用。人们将目的基因结合到逆转录病毒上,通过病毒感染 可将目的基因插入到宿主基因组中去。该方法具有可同时感染大量胚胎、不需要昂贵的显微注 射设备等优点,但也存在插入外源DNA大小有限、外源基因易发生重排和丢失、逆转录病毒的 序列可能干扰转基因表达等缺点。应用该方法,美国人Salter等(1987)生产出转基因鸡; 德国学者Hofmann等获得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猪(2003),随后又生产出转基因牛(2005); 来自冷泉港实验室的Michael获得能够发荧光的山羊(2006)。 胚胎干细胞是生命体中保留的未成熟细胞,具有再分化形成其他细胞和组织器官的潜力, 被称为“万能细胞”。利用胚胎干细胞生产转基因动物的原理是将外源基因导入分离好的胚胎 干细胞,然后将转基因的胚胎干细胞注射于受体动物胚胎后,参与宿主的胚胎融合形成嵌合体,从而得到转基因动物。这一方法的优点是可以对胚胎干细胞进行特定选择。缺点是目前只有小 鼠干细胞系比较成熟,而家畜干细胞系还未完全建立,有不少问题尚待解决。 体细胞克隆介导的转基因是动物转基因技术中的“高级版本”。说到体细胞克隆,很多人都会想到一位“动物明星”——多莉羊,它是于1997年由英国Wilmut等获得的杰作。转基因 克隆技术是转基因技术和动物克隆技术的有机结合,其基本原理是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体细胞

简述转基因技术原理

转基因技术的理论基础来源于进化论衍生来的分子生物学。基因片段的来源可以是提取特定生物体基因组中所需要的目的基因,也可以是人工合成指定序列的DNA片段。DNA片段被转入特定生物中,与其本身的基因组进行重组,再从重组体中进行数代的人工选育,从而获得具有稳定表现特定的遗传性状的个体。该技术可以使重组生物增加人们所期望的新性状,培育出新品种。 1992年荷兰培育出植入了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基因的转基因牛,人促红细胞生成素能刺激红细胞生成,是治疗贫血的良药。转基因技术标志着不同种类生物的基因都能通过基因工程技术进行重组,人类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特性,创造新的生命类型。同时转基因技术在药物生产中有着重要的利用价值。转基因技术,包括外源基因的克隆、表达载体、受体细胞,以及转基因途径等,外源基因的人工合成技术、基因调控网络的人工设计发展,导致了21世纪的转基因技术将走向转基因系统生物技术2000年国际上重新提出合成生物学概念,并定义为基于系统生物学原理的基因工程与转基因技术。 1.转基因的细胞学原理: (1)细胞周期及MPF:细胞周期可人工分成4个时期,分别为G1期、S期、G2期和M期。细胞在正常情况下,沿着G1-S-G2-M路线运转。S期为DNA合成期,M期为有丝分裂期,M期结束到S期开始之前为G1期,S期末到有丝分裂期(M期)为G2期。有丝分裂的启动由成熟促进因子也叫M期促进因子(maturation/mitosism/meiosis promoting factor,MPF)调控,MPF 在细胞分裂中呈周期性变化即分裂后逐渐积累,到G2晚期达到高峰,由中期向后期转换时骤然消失。因此推测MPF是真核细胞M期的一个基本调节物质,能引导细胞由间期向M期转变。MPF由蛋白激酶激活,存在于所有的真核细胞中(包括减数分裂的性细胞)。但并非所有的细胞都是周期中细胞,某些细胞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脱离细胞周期进入G0期或分化为不分裂的细胞,而且G0期细胞可通过诱导重新进入周期。 (2)通过MⅡ期的卵母细胞转基因:MⅡ期的卵母细胞的MPF含量很高,可以诱导细胞核发生一系列变化包括核膜破裂(NEBD)和早熟染色体凝集(premature chromosome condensation,PCC),处于减数分裂MⅡ期的卵母细胞无核膜的时间远远长于有丝分裂M期的细胞。所以此时期的卵母细胞可作为基因导入的受体。据此1998年Anthonv等对逆转录病毒载体感染发育早期的动物胚胎方法加以改进,用逆转录病毒载体注射MⅡ期的卵母细胞,注射完毕的卵母细胞同获能后的精子共同孵育后,体外发育至囊胚,再移植到母牛体内得到了转基因小牛。1999年Anthonv等又将精子与外源基因共孵育,然后将精子头部显微注射入MⅡ期的卵母细胞,这两种方法共同之处都是利用MⅡ期的卵母细胞无核膜,外源基因易导入的 特点。 2.转基因的胚胎学原理: (1)哺乳动物转基因的胚胎学原理:精子和卵子只有发育成熟后,精卵相遇时才能完成受精过程。精子进入卵子后头尾分离,胞核出现核仁,形成核膜,头部膨大形成雄原核;同时卵子排出第二极体形成雌原核。一般来说雄原核比雌原核大。接着雌雄原核的核膜消失,雌雄原核融合。随后细胞周期性卵裂,分裂球增加到32个时形成桑葚胚,进入子宫再发育至囊胚,此前的胚胎细胞具有很强的分化能力。从哺乳动物受精卵分裂发育的规律来看,转基因操作时较合适的部位是受精卵的雄原核,精子进入卵细胞后的1小时,雄原核和雌原核还未融合,在显微镜下容易看到雄原核。多数研究者在此时期把外源基因显微注射到雄原核,通

转基因技术的研究进展

作物转基因技术的研究进展 摘要:作为生物技术领域的前沿,转基因技术已在多种植物上取得重大进展。本文主要介绍了当前作物转基因技术的三大主流方法:农杆菌介导法、基因枪介导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并阐述了这几种转基因技术在水稻、小麦、棉花、玉米、大豆,甘薯等几种主要农作物的应用进展状况。 关键词:转基因技术、农作物、应用 Genetically Modified---转基因,简称GM,是指运用科学手段从某种生物体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将其转入另一种生物中,使与另一种生物的基因进行重组,再从结果中进行数代的人工选育,从而获得特定的具有变异遗传性状的物质。而其衍生出的转基因技术就是将人工分离和修饰过的基因导入到目的生物体的基因组中,从而达到改造生物的目的,即把一个生物体的基因转移到另一个生物体DNA中的生物技术。 1983年比利时科学家Montagu 等人和美国Monsanto 公司Fraley等人分别将T- DNA上的致瘤基因切除并代之以外源基因,获得了世界上第一株转基因植株———转基因烟草。自此之后,作物转基因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截至目前,几乎所有的作物都开展了转基因研究,育种目标涉及到高产、优质、高效兼抗性及多用途等诸多方面.一批抗病、抗虫、抗逆、抗除草剂等转基因作物已进入商品化生产阶段. 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2 月13 日在京发布的1 份报告显示,全球27 个国 家超过1800 万农民,2013 年种植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比2012 年增加了500 万公顷。此外,首个具有耐旱性状的转基因玉米杂交品种亦于2013 年在美国开始商业化。 据该报告显示,全球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于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的18 年中增加了100 倍以上,从1996 年的170 万公顷增加到2013 年的1.75 亿公顷,其中美国仍是全球转基因作物的领先生产者,种植面积达7010 万公顷,占全球种植面积的40%。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创始人兼荣誉主席、本年度报告作者Clive James 表示,目前排名前10 位的国家种植转基因作物的面积均超过100 万公顷,这为将来转基因作物的多样化持续发展打下了广泛基础。在种植转基因作物的国家中,有19 个为发展中国家,8 个为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种植面积连续2 年超越发达国家。 目前,作物遗传转化的方法有农杆菌介导法、基因枪法、电激法、PEG 法、脂质体法、低能离子束法、超声波介导法、显微注射法、花粉管通道法等.但在当前作物基因工程研究中,主要采用农杆菌介导法、基因枪法、花粉管通道法,这三种转基因技术也相对较为成熟. 一、农杆菌介导法 农杆菌介导法是指农杆菌侵染植物时,受到植物受伤后释放的酚类物质的刺激,活化质粒上Vir 区基因的表达,将质粒上的另一段DNA(T-DNA)共价整合到植物基因组上,在植物体内表达而改变植物的遗传特性。农杆菌介导法的转化效率受众多因素影响,如农杆菌侵染外植体的影响因素、外植体再生能力的内在因素和环境条件(pH、温度和光照条件)等[32],此法具有流程简单、仪器设备便宜、拷贝数低[33],且基因沉默少,转移的基因片段长等优点。 农杆菌介导法是获得第一个转基因植物的方法,迄今为止,农杆菌介导法获得的转基因植物占转基因植物总数85%,已成为植物基因转化首选方法。 二、基因枪介导法 基因枪法又称微弹轰击法,是将外源基因包裹在直径1~2 nm的钨或金颗粒表面,加速轰击植物外植体靶组织,穿过植物细胞壁和细胞膜而将外源基因带入植物细胞。因此,通过该方法进行DNA的转移过程不受外植体基因型的限制,可以将外源基因转移至几乎所有的植物细胞、组织器官和原生质体中。 最早的基因枪是由美国Cornel 大学的Sanford 等在1987 年研制成功的。目前基因枪介

转基因动物技术应用研究进展汇总

转基因动物技术应用研究进展 摘要:本文主要对动物转基因技术发展状况作了概述,重点是近年发展的提高转基因效率的非定点整合转基因方法, 如睾丸转基因法和卵巢转基因法; 提高转基因精确性的定点整合转基因的基因打靶法作了介绍。然后对转基因技术的应用作了论述,最后对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前景作了展望。 关键字:动物转基因技术;应用;展望 Progress on Techniques for Producing Transgenic Animals And their Application Abstract: This review describes the recently developed animal gene transfer techniques, including gene transfer into the testis and ovary for easily making non-site specific methods; gene targeting in embryonic stem cells, somatic cells and primordial germ cells for site specific methods.The application and prospect of transgenic technology was also discussed. Key words: animal gene transfer technique; application;prospect 动物转基因技术是将外源基因移入动物细胞并整合到基因组中, 从而使其得以表达。自Palmiter等[1] (1982)把大鼠生长激素基因导入小鼠受精卵获得超级巨鼠以来,世界各国科学家对转基因技术应用于动物生产的研究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并相继在兔、羊、猪、牛、鸡、鱼等动物上获得转基因成功。转基因动物研究是近年来生命科学中最热门、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其应用已广泛渗透于分子生物学、发育生物学、免疫学、制药及畜牧育种等各个研究领域中。这项技术正在对动物生产产生一场新的革命,在提高生长速度、生产性能,改善产品品质、抗病育种、基因治疗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进展,显示出诱人的应用前景。 1 转基因动物技术 1.1 显微注射法 这一方法是发展最早,目前应用最广泛和最为有效的制作转基因动物的方法,创始人是Jaenisch和Mintz等,Gorden等[2]和最先通过此法获得转基因动物。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显微操作仪将外源基因直接用注射器注入受精卵,利用受精卵繁殖过程中DNA的复制过程,将外源基因整合到DNA中,发育成转基因动物。 1.2 逆转录病毒载体导入法 将目的基因重组到逆转录病毒载体上,制成高滴度的病毒颗粒,人为感染着床前后的胚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